时时点亮开花的梦想

2024-07-16

时时点亮开花的梦想(精选5篇)

时时点亮开花的梦想 第1篇

时时点亮开花的梦想

——读《中国百合班的故事》有感

上堡子小学朱娜

“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

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这是百合班学生的梦想。

在我眼中,从来没有一本书的封面和名字能如此富有诗情画意:俞玉萍乌黑稍卷的长发和白色T恤搭配的天衣无缝,再配上天蓝色的牛仔裙,和五个阳光十足的小姑娘手拉手,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唯美的画面,这分明就是一束束盛开的百合。

急切地打开书本,“三年,1000多个日子,40个生命”,接着一道道风景在我眼前呈现:开学第一天,俞玉萍老师为每个学生设计属于自己的个人名片;年末,俞老师为每位学生制作书签;教会孩子们问司机好;百合班的学生捧着书在食堂排队;和黎明一起读书的孩子;每周五车厢里的pk;大课间的“另类”活动;大扫除拔出有根的草;全班吃糖,讲犹太族婴儿吃糖的一课;元旦老师精心设计的班会课上,互送祝福语;家长嘉宾为孩子们朗诵颁奖词……

“有了名片,就有了对自己的责任”,名片让学生明白了责任;问好让学生明白了友善和真诚;集体跳绳让学生理解了“心在焉”;拔草让所有人记住了人不能敷衍自己的任务,即使有一万个理由,在任何时间和空间下,每个人能做好的其实只是手边的那件事;“吃糖”让学生感觉书籍是甜的,读书是一件甜蜜的事……百合班的孩子并不没有特异功能,刚步入校园的时候,他们和其他班级的孩子没有任何不一样,是俞老师的“时时”行动感动了他们,是阅读改变了他们,是生活中的小事启迪了他们。

教育永远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事,俞老师的教育正是从平凡的生活中启迪学生,时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没有责备,有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她让学生学会安宁,学会充实,学会珍惜。更树立了信心,养成了一生受益的好习惯-----阅读。

朱永新教授说:“如果我们的一个孩子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离开校园就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但是对阅读养成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生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百合班把张晓风的散文、林清玄的散文、梁衡的作品当做了每个人的必读作品。学校教育实际上不仅仅像母乳一样给他们最初的滋养,最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让他们学会了自主飞翔。阅读不仅会改变他们的今天,也将改变他们的明天。

俞玉萍老师对孩子们的教育不是用大道理和长篇大论,而是从身边的小事中让学生自己明白,感悟为人处事的道理,平凡的小事,俯拾皆是,正是因为这样,俞老师可以“时时”的利用身边小事来给孩子们做教育。不怕事情小,越小越有利于我们集中精力去思考。

教育的课程就在平凡的生活中,不要刻意为之。不要只在意孩子飞的高不高,而要关注孩子在飞行的过程中是否宁静与愉悦。如果刻意让孩子飞的很高,超越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可能会折翅,再也不能向着未来飞翔了。慢慢地飞,飞出愉悦,飞出幸福,一生乐于飞翔。那么,总有一天,孩子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苏格拉底说:只要我的良心和我那微弱的心声能让我继续前进,我就要把通向真理的道路指给人们,绝不顾虑后果。面对教育难题,俞玉萍老师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愤愤不平。她关注的不是人生的杂草,而是考虑在心田上种植鲜

花,她关注的不是学生今天的分数,她关注的是学生的灵魂。用她自己优秀的灵魂来引领孩子的生活。

所以她会在开学前一天为从未谋面的每一个孩子写一段开启新生活的寄语,直到凌晨2点的钟声响起。她会在第二天6点来到教室先把教室扫一遍把每个人的新书放好,整理好,把学生的名片放在桌子的正中间。书架上放着上一届百合班的孩子留下的美文。她会坚持为学生端汤30天。她会在期末组织一个隆重的庆典,让家长嘉宾为善于思考的、进步显著的、富有学力的、勤奋学习的孩子们分别颁奖。她在学生作文本的上批语感动了家长。

因为平凡所以可以频繁,因为频繁所以不平凡。俞老师所做的就是能时时事事皆育人,时时做学生点亮梦想的圣者。

笔墨至此,自然觉得方才的感言心得实为肤浅的拜读,清风吹过的地方是了无痕迹的,我们不需要疾风知劲草的力量冲击,要的是在润“生”细无声的教学实践中把“时时点亮开花的梦想”渗透到自己的生命。

用梦想点亮学生的心灵 第2篇

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梦想和现实的交替,是奋斗和努力的结果。很久以前,人们羡慕小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梦想有一天能飞上天,于是发明了风筝,进而发明了飞机。人们崇拜月亮,编织了许多美丽的神话,李白曾梦想到月宫与嫦娥对话,“万户飞天”也只落了个粉身碎骨,但人们的梦想一刻也没有中断,人们的追求一直也没有停止。现在人们可以依靠航天飞机登上月球,2008年十月,我国的“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将实现太空慢步,承载着用于生物学实验的种子顺利返回。古老的文明历经几多磨难最终走向现实,走向辉煌。我们在感慨的同时,是否想到现实中的你我,是否心中也存有梦想?是否用梦想来点燃我们的人生?

有一句这样的话“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乍一听我们会产生否定的态度,但仔细想想,是不是有一定的道理。过去的很多历史告诉我们,人们历经磨难实现了原来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事,六、七十年代说的“点灯不用油,犁地不用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也已经变成现实,当然并不是所有能想到的都能实现。文化大革命大跃进时代的浮夸风“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产生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做法,“小麦亩产过万斤”,“一夜实现共产主义”这些都只能表达人们的一种愿望,是不可能变成现实的,因为违背了客观规律,跟科学背道而驰。

梦想是人类不懈追求的动力源泉,有梦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梦想都是美好的,所以梦想成真也成为我们长久以来的追求和信仰。2008北京奥运会的召开,点燃了中国人民的激情,实现了中国的百年梦想,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崭新面貌,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敬佩。回忆中国奥运之梦,历经几多挫折,克服几多阻碍才在北京点燃奥运的火炬,我们相信历史会永远铭记住那一瞬间。

我们当代高中生更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梦想最大的意义是给予我们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如果把梦想只当作做梦,那么这样的人生可以说没有什么亮点。梦想使人伟大,人的伟大就是把梦想作为目标来执著地追求。梦想决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和期待的距离,心存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当然这期间辛勤和汗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不妨把梦再作得更高一些,虽然开始的时候是梦想,但只要不停探索,不轻言放弃,梦想就能成真。

让所有梦想都开花 第3篇

一、用“中国梦”引领教育

今年的全国“两会”, 当孟安明委员问道, 现在国家有“中国梦”, 那中国的“教育梦”是什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略作思考, 然后动情地勾画了一幅自己心中理想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在讲到“人人成才”这一点时, 袁部长深情地说:“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教育要为每一个孩子播种梦想, 点燃梦想, 最终实现梦想, 把自己的梦和‘中国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最后袁部长加重语气说:“这就是我的‘中国教育梦’!”

多么震耳发聩!“中国梦”与“中国教育梦”是唇齿相依的。我们追逐“中国教育梦”, 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基石;而“中国梦”的建构, 又为我们放飞中国教育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

30多年来,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十分迅速, 我们的教育梦想次第开放: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普及巩固的新阶段, 基础教育水平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在改革和创新中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世纪之交跃上新的台阶, 人才培养和创新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教师队伍建设迈开新的步伐, 教师整体素质水平不断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了新的进展;教育法制建设开辟了新的局面, 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我们不能忘记, 这一切根本得益于“中国梦”的追逐, 得益于党带领人民在追逐“中国梦”的进程中, 创造了发展传奇。正如袁贵仁部长所说, 总结30多年的经验, 教育成就是由改革开放取得的。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动力, “现在教育改革到了攻坚期、深水区, 管理体制问题、办学体制问题、人才培养机制等任何一项都带有综合性, 单兵突进式的教育改革都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

有梦想就有方向, 而今我国的教育在“中国梦”的引领下, 深入推进教育系统综合改革, 改变过去单打一的方式, 各方协调、上下配合加以推进。最具综合性的改革就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袁贵仁将新制度比喻成路:“我们现在就是想设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整体目标和基本框架, 引导每一个孩子都能有自己的选择空间, 有自己理想的发展道路, 选了不理想的路还可以岔过去。用通俗的话表述就是要修更宽的路, 修多样的路, 同时要建立体交叉的路。就像坐了汽车可以换火车, 坐了火车可以换飞机, 坐了飞机还可以换轮船, 最后到达自己理想的目的地。”

梦牵引着我们, 路就在脚下。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跃。我国教育任重道远, 我们期待着, “中国梦”引领着“中国教育梦”灿烂绽放的那一天早日到来!我们更期待着中华儿女能早日共圆“中国梦”!为此, 我们愿意不懈努力。

二、播种梦想, 孕育希望

新的播种, 孕育新的收获。在这方面, 有的学校已经走在了前面。“这个月你的小梦想是什么?你的小梦想实现了吗?你是怎么实现这个梦想的?……”走在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万寿桥小学的校园里, 孩子们口中念叨的不再是考试分数, 而是一个个丰富多彩的小梦想。原来在学校“追梦文化”的引领下, 学校开展的“小梦想成就大未来”的德育活动已深深地扎根到了每个孩子心中。

月中追逐梦想舞台广阔。学校每月都为孩子搭建广阔的追梦舞台。毽球考级赛, 毽球是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 人人有毽球, 人人提毽球, 人人考级毽球。每月最后一周的毽球考级最精彩, 操场上, 彩毽飞舞, 人毽合一, 有的孩子竟然能踢七八种花样, 有的孩子竟然能一口气中踢上千个毽子。读书大展示, 每周升旗仪式上, 班级轮流展示诵读, 十分钟的诵读要求人人参加, 个个体验。绘本大看台, 学校的校本课程是绘本画, 孩子们人手一本, 在上面画上自己梦想的校园、梦想的老师、梦想的课堂、梦想的家园, 并用优美的文字描述。寻找追梦英雄, 每个孩子通过所读、所看寻找自己心目中的追梦英雄, 撰写英雄的追梦故事, 演讲英雄的追梦精神, 传唱英雄的追梦歌曲。外国的居里夫人, 中国的袁隆平, 古代的后羿, 当下的林书豪, 家里的亲人, 学校的同伴, 他们都成了孩子们心中的追梦英雄, 都成了孩子追梦的榜样。学校根据学生梦想所需提供各种舞台让孩子们体验, 孩子们在体验中享受着追梦的快乐。

月末实现梦想快乐无比。每月的最后一周是孩子们最期盼的一周, 因为这一周的班会可要自评“我的圆梦星”了。评比不需要大家举手推荐, 也不需要教师列举条件, 每人走到“梦想墙”前想一想, 实现了梦想的就会把“圆梦之星”贴在墙上, 没有实现的就写下自己的反思作为当天的日记上交老师, 请求老师帮助。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实现小梦想, 学校广开圆梦之路, 让家长、老师、同伴、社会都加入进来, 用圆梦搭起一座爱之彩桥。学生自我努力圆梦、教师关爱圆梦、家长帮助圆梦、社会资助圆梦, 四大圆梦体系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圆梦的幸福。

不比分数比梦想, 一月, 两月, 月月如此, 梦想在心中生了根, 发了芽, 开了花。他们不再以“分数唯一”为生活动力, 他们在梦想的摇篮里吮吸学校生活的多姿多彩, 感受自我潜能开发的快乐幸福。

三、呵护梦想, 给梦想一个开花的机会

如果你想建一个花园, 先不要雇人去收集种子, 也不要给他们分配任何任务, 而是去激发他们对美的渴望、对香的期盼。有梦想, 才有思想, 才有奋斗的行为。然而, 遗憾的是, 还有部分学校和老师不是“激发”, 而是“毁梦不倦”。不妨先看一例:“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 我们要好好爱护它, 保护它。试想一下, 假如没有地球, 我们人类还能生存吗?……”绝大部分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说:“不能!”

“能———”这时, 中间前排的小勇发出一声与众不同的喊声, 顿时, 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老实说, 小勇学习历来都不错, 有小聪明, 但就是喜欢钻牛角尖 (任课教师都这样评价他) 。这不, 现在又来了。老师瞪着他, 气不打一处来:“就你能, 逞能。其实在课堂上捣乱就你最能……”听了老师的批评, 他顿时涨红了脸, 耷拉着脑袋……课后, 小勇对同学说, 他在一本书上看到, 人类能登上月球已成为事实, 待到科技发展到一定文明程度, 我们也可以迁到其他星球生活啊。

这是一个多美的梦啊。可老师并不能因势利导播种梦想, 点燃梦想, 没给他一个机会, 让他畅所欲言, 从而拓展同学的思维, 激发同学探求科学的兴趣。

在网上广为流传一个“经典”案例: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他们将来的梦想同是当小丑。中国老师斥之为:“胸无大志, 孺子不可教也!”外国老师则会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怎样看待孩子的人生价值、梦想与成功?著名作家毕淑敏说,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 那就是:“尊重孩子的梦想、让孩子一生幸福, 就是最大的成功。”或许有的校长和教师会有疑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那些注定不能成为精英的平凡的孩子, 他们的梦想有意义吗?可是, 你想过没有, “小草”从来就不是精英, 为什么一定要成为精英呢?如果我们成人天天在孩子的耳边絮絮叨叨地说, 你要成为这样的人, 你要成为那样的人, 孩子很可能就无法听到自己心灵深处的那个召唤的声音。

梦想是成长的发动机。它可能是丑陋的, 可能是荒唐的, 可能是怪异的, 但它是童心上长出的灵芝草。给一份欣赏, 给一份呵护, 给一份引导, 它可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所以, 请呵护学生的梦想, 千万不能让我们的教育悄然地“偷”走了学生的“梦”。梦对于孩子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梦想有多远, 就能走多远;视野有多大, 发展空间就能有多大。梦想的魅力是难以阻挡的, 因为它唤醒了你心中沉睡的巨人, 赋予你伟大的力量, 让你忍不住跃跃欲试。它是多么的真实, 多么的执著, 多么的顽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具体的人, 他的梦想正是他们思维独特性的表现。如果孩子的梦想能够得到呵护, 就可能成为孩子主动探索、积累知识, 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主体知识和能力构建的方向标。教育的“引领”作用正是由此而体现的。

创新引领创业梦想点亮青春 第4篇

○灵感与技术并发, 践行创新

“只要你愿意, 创新就在你身边”, 崔益军一直这么坚信。作为大一新生的他虽然来自农村, 没有一丝创新基础, 但梦想的勇气并不输给任何人。大一那年, 他就告诉自己, 要参与到科技创新项目中去, 要用自己的技术与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进步。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科创之路。可是当他找到项目负责老师孙永荣教授时, 老师却认为他现在才大一, 既没有项目基础, 又没有专业基础, 要开展创新工作, 可能性几乎为零。

不过他没有放弃, 为了自己的科创梦, 崔益军大量查阅项目负责老师的最新论文, 消化吸收;多次守候在老师办公室门口, 等待老师出现, 主动和老师沟通交流最新的想法, 软磨硬泡下, 终于让老师答应指导他。没有专业课基础, 就先自学相应专业课;没有项目基础, 就想方设法请教学长。就这样在大一那一年, 他便申请到院级科技创新基金“基于单片机的可控多功能调温鞋”, 并成功结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执着的探索精神和实践精神让崔益军在科技创新的路上收货颇丰。截止目前, 崔益军同学先后参与5项国家级、省级以及校级大学生创新基金, 并获得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TI杯DSP大赛全国二等奖。

一系列科技竞赛和获奖经历让崔益军把创新融入到了他的学习和生活中。生活在南京的他, 总觉得生活出行时的公共交通并不是那么方便。于是他想到, 为什么不能够对南京市现有的公共交通进行一次调查, 并提出优化方案呢。说做就做, 那个暑假, 他召集了70多名同学, 散布在全市多个公交线路上, 进行跟车调查, 并提出优化方案, 提交至南京市交通规划设计局, 同年作为理科生的他竟然申请到了学校当年唯一一项人文类学生创新基金重点项目。

正是这种对技术和生活融合的敏感, 为崔益军实现技术和创新产品化、市场化的理念夯实了基础, 建立公司的念头也悄悄在他心中生根发芽。用“技术改变生活”的理念让崔益军在生活中更加关注自己专业的用武之地:看到工厂管理仓库效率低下, 就着手推动库存管理ERP系统的建立, 并开始初步尝试将技术转化成经济价值, 如今这套ERP系统已经不断完善发展成为RFID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看到大学生报道现场的高成本、低效率, 萌生报道流程自动化的想法, 并迅速付诸行动, 创新性的将RFID技术和大学生录入通知书绑定, 并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

○梦想与创新齐飞, 逐梦创业

“创业离不开创新, 而创新从来都根植于生活”, 在一次旅行中, 大巴进入了过山隧道, GPS信号丢失, 无法实现准确定位, 这使崔益军联想到, 在实际的工业管理中, 很多车辆的精确定位都是通过GPS来进行, 一旦GPS失效, 管理方将无法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定位与追踪, 这对于运钞车、快递车等特种车辆来说, 将是致命的。结合到自己所专长的RFID定位技术, 一个灵感闪现出来。2011年5月, 公司第一款硬件产品“车载UHF RFID综合控制器”成功研发测试版本, 初步解决了运钞车、快递车等车辆在隧道及高架下无法定位的难题,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技术、生活、产品的融合。以“车载UHF RFID综合控制器”产生的多项创新型自由知识产权和专利为抓手, 崔益军成功筹资10万元注册成立南京宇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定位于他所擅长的物联网领域。

公司成立的初期, 崔益军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地方办公, 初始的研发和办公场所, 就放到闲置已久的仓库;没有清楚的产品思路, 便一次次跑展会, 拜访好友;没有成熟的产品研发经验, 只能在一次次失败中积累经验。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科技创业梦。面对产品“车载UHF RFID综合控制器”推销面临的“三缺”困境——缺资金、缺经验、缺人脉, 崔益军积极整合团队, 主动出击, 积极参与到一些高质量、高水准的创业计划竞赛中去, 以寻求改善“三缺”处境的突破。

就在此时, 由全球最大的创业者社区EFactor主办的“Made for China”创业计划大赛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大赛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国的208支初创公司参赛, 参赛选手中不乏来自哈佛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南加州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的毕业生, 竞争空前激烈。崔益军不畏强敌, 信心满满的带着他的团队, 报名参与了比赛, 因为他认为这是拓宽视野, 展示自己的最佳时机。最终, 他锁带领的团队凭借产品“车载UHF RFID综合控制器”脱颖而出, 荣获中国华南赛区第二名、创业基金2万元, 并成功晋级全球总决赛八强。

“Made for China”比赛中的成功也让公司产品“车载UHF RFID综合控制器”的销路有了很大的进展, 产品短时间内成功销售到无锡新区的10余家企事业单位, 公司产值也达到了近百万元。

近年来, 崔益军带领公司先后与教育、军区、政府、电信等部门合作。产品“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录取通知书”得到江苏省何权副省长及省教育厅领导高度好评;产品“基于校园卡的高效智能物流配送终端”获得阿里巴巴“阿里小邮局”青睐;而产品“车载UHF RFID综合控制器”则辅助多个城市, 实现专有车辆实现全程定位。短短两年间, 崔益军队创业团队已申请发明专利2项, 实用新型专利4项, 企业商标3项。获得中国教育电视台、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南京日报》、《扬子晚报》等近40家知名媒体的100余次报道。2012年12月, 该公司通过南京市“大创办”和南京紫金科技创业投资集团审计, 被评为南京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 并获得政府注资。

○成长与责任同行, 反哺社会

“虽然梦想的重量不一样, 但每一个梦想, 都值得用心去呵护”, 由于体会到自身创业的不易, 崔益军在自身成长、践行创业的同时, 也通过自己的努力, 回馈学校和社会, 尝试帮助与指导其他同样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两年来, 他成功扶持并资助了“航梦校园文化产品团队”、“随心驿站校园快递信息化配送团队”。其中以航梦团队最为成功, 它主要关注于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与销售。崔益军带领公司团队以技术为手段, 以合作为模式, 先后支持航梦团队建立信息化库存管理平台、线上商城运作平台, 使得航梦逐渐成为南航文化产品核心供应商。崔益军在扶持新的创业项目、团队的同时, 也一直关注校园的反哺和创业梯队的建设、引导、传承, 宇牧创建以来, 累计邀请200余名有意走创新创业道路的在校大学生到公司实习轮训。如今, 随心驿站现已提供5个勤工助学岗位, 为贫困学子提供勤工俭学机会。

在开展创业的同时, 崔益军也时时刻刻的关注于公益事业。他曾是南航爱心社社长, 南京市手语联盟重要发起人。“虽然我们的力量有限, 贡献的是小爱, 但小爱多了, 也就变成了大爱”, 崔益军一直坚信即使是最微薄的力量也能够改变世界。

于是在得知学校“优幼行动”七彩课堂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项目缺乏资金和物资时, 崔益军主动提出, 由宇牧团队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优幼行动”因此出色的完成了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 获评由省团委评选的“梦美丽江苏——月月评”十佳青年志愿服务项目。

勃农创新智慧点亮市场梦想 第5篇

在全国黑龙江乃至全国农机市场销售乏力的局面下, 黑龙江勃农兴达机械公司依靠科技创新开发市场死角再次崭露头角, 其最新研发的330型玉米脱粒机、指夹式免耕精量播种机以及气吸式免耕精量播种机等新产品历经3年实践磨炼, 而今一炮走红。2014年秋所生产的800台330型玉米脱粒机仅2个月即销售告罄, 但因季节性需求和企业生产能力所限, 市场供应缺口仍有上百台的遗憾不得不移至2014年兑现。

近3年来, 这家公司开发新产品有17种, 其最新冒红的代表作, 一是为适应高速免耕播种和中小功率拖拉机配套作业2BZM-2型指夹式免耕精密播种机, 这种新型播种机结构合理、性能可靠, 被列入国家重点农机购机补贴产品, 它能在未整地高留茬地块一次完成侧深施化肥、开沟播种、压底格、施口肥、覆土、镇压等联合作业, 其采用的美国进口指夹式排种器, 可实现玉米高速精量播种, 单粒率高达98%, 尤其是该机派生出的2015式新款, 其独创的偏坡地自动平衡装置、牵引点液压调节功能、播种单体四杆挂钩连接方式、四杆弹簧拉力可调节功能、仿形独臂活块连接方式, 使该机如虎添翼, 深受用户欢迎。

二是与传统机型播种机结构截然不同的、主要与25.73~35.28k W (35~48hp) 拖拉机配套的2BFMQ-2型免耕施肥播种机, 它采用的三点悬挂可以在已耕或微耕带有残茬的耕地上使用, 适应于65~70cm行距的玉米、甜菜和向日葵等单行作物精量播种作业, 可一次完成侧施肥、开沟、播种、覆土及镇压功能, 具有出苗齐、苗壮、增产等优点。

最炙手可热的要属5TY-330型玉米脱粒机, 这是勃农兴达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生产研制玉米脱粒机的基础上, 借鉴国际先进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的轴流滚筒脱粒原理, 独家首创的新一代揉搓式玉米脱粒机, 为传统钉齿式玉米脱粒机的换代产品, 获得了国家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这是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历经3个春夏秋冬、上千次的反复试验、千锤百炼不断完善的结晶, 它以结构简单、粮食品质高、更好的作物适应性、每小时可完成35t以上的玉米脱粒的更高生产率, 而一炮走红, 在今秋市场上出现一机难求的紧俏场面。

生产效率的提高为购机经营者创收增添了巨大的升值空间, 黑龙江桦南县一位王姓购机者场上作业每小时脱粒达到了50t的高产, 一天加工收入4 000多元, 他高兴地说, 这可是一台新财神。

在农机市场整体下滑的局面下, 截至2014年10月末, 勃农兴达公司完成产值和销售收入、实现利润、上缴税金与2013年同比分别增长了7%、6%和6%。

面对记者采访, 公司总经理李金泽说:“当前, 我国农机产品竞争已由数量竞争向平台对抗延伸, 由传统的产品价格竞争向以提供产品、服务、培训等一体化解决方案、精准服务为主的体系竞争推进。农机企业必须注重提升研发能力及制造水平, 加快传统产品转型, 培养新兴产业, 企业正由单纯制造产品向制造和服务一体化转变。这就需要我们不间断的进行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 为建设黑龙江农业强省源源不绝地提供先进农机装备。”

“面对新一轮结构调整和农机发展大势, 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所实施的惠农购机补贴、深松作业补贴、粮食增量补贴、推进保护性耕作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 以及现代农机产业园等项目给农机企业带来难得的机遇, 一是要着眼全球市场中高端产品开发和关键技术, 通过战略联盟、重组并购、多元合作等方式, 优化研发资源, 进行核心技术、关键产品的全球化布局和一体化运作。二是创新管理模式, 加快产品制造能力升级, 不断融合先进设计和制造技术, 加大制造资源投入, 突破关键技术, 研发制造能为农民提高价值收入的大型农机具系列产品, 推动农机产品实质性的升级和换代, 更好地满足省内外用户的作业需求。三是要加大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让科学技术和创新智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成为企业经济崛起的基础动力。”

总工程师杨彪表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造, 也就没有机遇。谁把握了技术主导权, 谁就把握了竞争主导权。近3年来, 我公司开发新产品17种, 获得高新技术产品1项, 获得专利16项, 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经省级产品鉴定、推广鉴定和适应性鉴定共21种, 实现了农机具向安全、适用、耐用、可靠、精密的转化。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创新求变是企业制胜的不二法宝, 也是企业发展的永恒话题。今后, 我们将针对市场产品结构调整、提升核心品质的关节点, 在加强农机新装备的研制中, 坚持大型化、智能化和国际化的转型方向, 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强企之路, 任重道远, 牢记使命, 奋勇前行。

上一篇:吉林省高考真题与解析下一篇:改进工作作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