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清明》

2024-06-22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清明》(精选6篇)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清明》 第1篇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雪花》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简单的对话。

2.通过故事了解雪的相关特性,激发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15-18页

2.挂图《雪花》

活动过程:

一、尝味道,区分盐、糖和雪花的特性。

教师(出示一小勺糖):小勺子里的东西什么颜色的?这是什么呢?

教师(出示一小勺盐):这白白的东西又是什么?是什么味道的?

教师:糖是白色的,盐也是白色的,雪花也是白色的(处事小雪花的剪纸)有一个故事讲的是小动物分不清哪个是盐、哪个是糖、哪个是雪花,闹出了许多笑话。我们一起来看看表演把!

二、欣赏故事表演,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1)幼儿表演故事《雪花》的第一部分。(从开始到小花猫说这是盐。)

师:天上飘下来的是什么?

师:小灰狗说了什么?(请个别幼儿或集体复述小灰狗的话。)

师:小花猫觉得这是什么?它又是怎么说的?

师:为什么小灰狗说是糖,小花猫说是盐呢?

(2)幼儿表演故事《雪花》的.后半部分。

师:到底是盐还是糖呢,小灰狗和小花猫争吵起来。这时,谁来了?

师:老母鸡是怎么做的呢?又是怎么说的?

请个别幼儿扮演老母鸡,模仿老母鸡的动作和语言。

三、完整阅读故事,进行故事表演。

师:这个故事有趣吗?它的题目是什么?

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我们一起扮演一次小灰狗。小花猫、老母鸡。像大班哥哥姐姐一样,轮到谁讲话,水就出来学学他们的样子说话,好不好?

活动反思:

今天的语言活动《雪花》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在活动开始我就播放了动画,孩子们听得可认真了,整个故事内容幼儿基本上都能理解,在分角色扮演这个环节,幼儿参加的积极性也都很高,不知不觉中活动还算顺利。只是对于有关雪的一些特性,孩子们还不太清楚,有的幼儿觉得雪是有味道的,可惜现在这边还没下雪,不能让幼儿自己去吃一吃雪到底是什么味道,只能通过我的描述来了解雪,但是幼儿并不能真正了解。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清明》 第2篇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进行故事表演。

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复述故事《拔萝卜》的内容。

3、能安静地倾听故事,大胆进行讲述。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四幅;故事中各角色的头饰及大萝卜道具

活动过程:

一、集体演唱歌曲《拔萝卜》,引出课题。

二、会议关闸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提问:“谁种了一个大萝卜?老公公的萝卜是谁拔出来的?”

2、请幼儿复述故事内容。

3、分角色表演故事。

三、小结,讲评。

活动延伸与建议:

在表演区投放头饰、道具,供幼儿表演;语言区准备图片或桌面教具,供幼儿复述故事内容。

教学反思:

语言教育的方式灵活多样,种类也多不胜数,可以说是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幼儿园的语言活动则是教育者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有目的说话的环境,并且鼓励幼儿与教师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主动交流、积极合作。

故事《拔萝卜》是一个趣味性与表演性相结合故事,它是将人物和动物串连起来以此来引发幼儿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发现小班孩子最喜欢不仅能表演又很具有趣味性的故事,它告诉幼儿一个“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告诉幼儿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时,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

在《拔萝卜》的教学中,在讲故事时,我注意了语速较慢,吐字清晰,语言生动,并特意加重了“拔、拉、帮”的读音,加上多次地重复,幼儿很快便学会了这三个词,从而达到了本活动目标中丰富词汇这一项目标;复述故事阶段也是一个识记的过程,孩子在复述故事时不仅可以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回答问题也锻炼了幼儿语言组织能力在回答问题时,小朋友们都很积极,回答地也很准确,这说明孩子们能把简短的,重复性强的对话记清楚。在做“拔”的动作时,他们都纷纷主动站起来,模仿老师做着拔萝卜的动作。

让幼儿通过表演故事,使幼儿对故事情节,内容进行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每幅图片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的,那丰富多彩的画面,生动的人物形象深深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我先出现大萝卜和老爷爷,接着便出现了老婆婆、小狗儿、花猫、小耗子的形象。看完后,我便以问题的形式开始问幼儿,“故事中你看到哪些人去帮老公公的啊?”幼儿能把大部分的人物给说出来,“那谁先去的呢?接着又去了谁?还有谁啊?”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来激发幼儿的回忆,并再次完整的欣赏故事,让幼儿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来听故事,以此来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在第二遍的倾听中,幼儿对我提出的问题基本能回答出来了,而且兴趣依然很高涨。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清明》 第3篇

1 基本情况

1.1 课前准备阶段

调节好情绪, 保持适度的紧张;收集资料, 精心设计;以PPT为平台, 精心制作课件。

1.2 课堂教学阶段

依据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该公开课从5个环节展开教学, 即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后回顾和布置作业。

(1) 组织教学环节:先检查学生出勤率, 然后用英语提出两个日常问题, 要求全班回答, 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 导入新课环节:先问题式导入, “Do you like to travel?Why?”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播放英文歌曲, 引导学生听到关键词“London”, 准备开始一次愉快的“伦敦之旅”。 (3) 讲授新课环节:第一步利用3幅图片对伦敦进行简单介绍。第二步播放视频, 引出第一个景点“The River Thames”, 同时播放文字部分的音频, 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第三步呈现图片, 引出第二个景点“The Big Ben”。在“领略”了大本钟风光之后, 学生展示和用双语介绍自己设计的各类时钟, 以此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第四步讨论问题, 引入第三个景点“The Tower of London”, 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并翻译, 引入词汇学习。介绍分类、联想的词汇记忆方法。第五步由段落中的长难句, 引出语法学习。要求学生找出句中的否定词, 总结出the double negative的语法功能。 (4) 课后回顾环节:让学生自己总结中心思想、进行课文小结。 (5) 布置作业环节:要求学生完成本节课后的单选和阅读练习, 并尝试用语法点造句, 提高学生语言输出能力。

1.3 课后研讨阶段

公开课结束后, 由教务科组织教学评议。大家一致认为:教师精神饱满、准备充分;课堂气氛活泼;对教材处理得当, 重点突出;教学设计连贯;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媒体应用得当;教学过程中, 注重及时鼓励学生并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整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 反思

教师在公开课后的自我分析和反思十分重要。我国著名学者林崇德曾说:“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2]

2.1 反思“得”

达成了本节课预设的各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中, 重、难点较突出。通过层层铺垫、由易到难的设计, 帮助学生逐步突破难点, 突显重点。重点学习了伦敦三大景点, 掌握了语法the double negative。能力目标中, 学生通过听录音, 用英语进行关于travel的讨论及介绍时钟的设计, 通过全班朗读课文、用重点词语造句等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学习策略中, 通过每6人一组的小组合作学习, 整理出观点、设计出图案, 对学生进行了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尝试了用教学魅力去打动学生, 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真实的情境中, 调动学生的热情, 真诚的表扬与善意的批评并重。导入部分利用图片和问题的新颖性, 切合学生实际, 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生动的幻灯片使教学内容更直观,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本节公开课, 笔者正确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 尤其是在学生展示和用双语介绍自己设计的各类时钟时, 切实遵循了“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特别是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 指导学生通过个人回答、同伴配合、小组讨论等形式, 完成较难环节;借助了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2.2 反思“失”

此次公开课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时间分配上:在备课时因为高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导致时间上把握不够准确;口语速度略快导致部分平时比较依赖中文的学生理解不充分。教学环节上: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语不够巧妙, 应让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自然、和谐。课堂用语上:不够简洁、高效, 应加强课堂用语的学习。要尊重学生, 赏识学生, 而不是一味地表扬学生, 应注重评价语的多样性, 引入分层次评价;学生出错时, 不应立即指出, 以免打断学生的英语思维, 应采用“延期纠错”法。

3 探讨

3.1 对公开课的看法

长久以来, 一些人对公开课持怀疑态度, 甚至对公开课深恶痛绝。他们认为, 公开课就是“造假课”:从教学对象看, 执教者多选择整体素质较高的班级和班级中发言较积极的学生;从教学内容看, 执教者多选择较浅显的内容;从教学设计看, 执教者必定反复推敲所有的问题;从教学手段看, 执教者多采用能增强课堂气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他们认为, 公开课违背了课堂教学应让学生先准备的基本规律, 违背了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规律。的确, 在当前的公开课中, 存在着许多让教师两难的问题, 作为教师, 造假不是本意, 但为了公开课的效果, 有些事又不得不做。最后导致的结果是, 很多教师不想上公开课, 甚至怕上公开课。笔者认为, 公开课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3.2 公开课的促进作用

3.2.1 公开课能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公开课可以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智慧。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公开课一般都要经过备课、讲课、说课、评课和反思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了教学、研究、交流和反思等重要的教学活动[3]。公开课可以促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上完公开课, 教师往往会思考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 哪些地方比较成功。这一反思过程有助于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外, 公开课也可以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如果能把自己如何准备公开课以及授课的得与失总结出来, 并运用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 撰写成教学论文, 或进行课题研究, 无疑会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3.2.2 公开课能提高听课者的专业素质

公开课承载着示范和研讨的功能, 值得教师去听、研讨、学习。听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学习的过程[4]。通过观摩, 和自己的课进行比较, 吸取精华, 改正不足。授课教师如何运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设计, 如何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如何处理教学的重点、难点等, 这些往往都是听课者特别关注的地方。互相听课, 课后反思, 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4 结语

短短40分钟的公开课尽显授课教师的知识底蕴、教育智慧和职业境界, 它是教师平日教学技能的浓缩。公开课需要多方面的反思, 在反思中探求一种更适合校情、学情的授课方式, 才能充分发挥其公开、观摩的效用。此次公开课, 笔者学会了在学习中寻找思路, 在备课中打磨教案, 在集体中寻找智慧, 在反思中完善自己。公开课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必由之路, 也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摘要:介绍一堂英语公开课的基本情况, 并进行深刻的反思, 探讨公开课对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促进听课者提升专业素质的作用。

关键词:公开课,反思,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简编本)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2]郭华.公开课——日常教学的理想化及合法化[J].教育科学研究, 2003 (6) :13-15.

[3]徐巧萍.对职高英语公开课《Weather》的总结与反思[J].中等职业教育, 2010 (6) :29-30.

《埃及》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4篇

本次公开课我选择的内容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是学生走进国家之后的第二个国家。主要介绍了埃及的概况(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埃及是北非最重要的国家,了解埃及对于深入了解非洲地理特征有重要意义,也为学习其他国家做出铺垫。

在我看来,一节好课的成败大多数都取决于课前的备课。在备课过程中着重考虑以下三点:

一、教材知识的梳理和教材的二度开发

本节教材的四个部分中,“地跨两洲”和“沙漠广布”属于自然地理范畴,“发展中的工农业”和“富有特色的旅游业”属于人文范畴。但是教材在安排上又把一部分人文特征穿插在自然环境中,为了内在逻辑的完整性,我打破了教材内容的顺序,把“地跨两洲”中的人文特征方面放到了“沙漠广布”的后面,继而连接后面的学习。为了时间的连贯性,把“富有特色的旅游业”放到前面,通过引入文明古国之后再讲述“发展中的工农业”。

二、教学重难点的设置,争取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本节课有两个重点,一个是苏伊士运河及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因为学生有学习国家的基础,所以放到最前面学习,也比较容易掌握。另一个是尼罗河,不仅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尤其是对埃及古代文明及现代经济的影响。所以本节课后半部分以尼罗河为主线,通过旅游资源分布图及埃及矿产和物产分布图来讲述尼罗河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资料及小组讨论以便有个整体的认识。

因为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多,所以最后要求学生来总结教学内容,从而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三、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能力水平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大多数学生已经学习了日本和俄罗斯两个国家,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国家地理特征的一般方法和思路;同时,通过一年的地理学习,大多数学生也掌握了读各种地图的能力以及阅读材料归纳问题的能力。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清明》 第5篇

一:活动目标

1. 能区分大,中,小,并能有顺序地排序。

2. 能安静地和同伴一起听故事。

二:活动准备

1. 大,中,小熊各一只

2. 故事录音

3. 挂图一幅

4. 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三只熊

1.教师分别出示大中小熊,让幼儿数数有几只熊。

2.区分大中小

(1)这三只熊一样大吗?

(2)让幼儿把最大的,最小的分别找出来,给它们取名字叫大熊,小熊。

(3)中间的一个,不大也不小就叫中熊。

(二)将三只熊排序

请幼儿给三只熊排队(从小到大排列,并能说出这是小熊,这是大熊,这是中熊)还能从大到小排列。

(三)欣赏故事:三只熊

1.现在我们已经和三只熊交上朋友了,下面我们就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三只熊。(幼儿集体讲一遍故事的名字)

2.幼儿欣赏故事后提问:

(1)三只熊为什么不高兴?

(2)小姑娘到三只熊家里的时候,三只熊知道吗?他们有没有同意给她吃?

(3)小姑娘睡他们的床,熊知道吗?他们有没有同意?

3.教师小结:小姑娘到熊的家里,没有得到熊的同意,就用了他们的东西,所以熊生气了。

4.那么小姑娘怎样做熊才不会生气呢?(启发幼儿说出进入别人家里,或要用别人的东西,先要问人家同意吗?在别人同意后才能用,这样人家才不会生气)

(四)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听完了故事,我们一起来和小熊跳个舞吧!(根据音乐,幼儿自由舞蹈)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清明》 第6篇

【活动目标】

1、熟悉童话中的主要对话,学习短句:“大河马,、、大得不得了!”

2、理解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了解基本的看书方法。

3、感受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温馨、美好的情感。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1、自制《河马大轮船》大书。

2、胸饰:大河马、小鸡、小鸭和小老鼠。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坐过大轮船吗?你坐大轮船去干什么?坐大轮船开心吗?

2、教师出示大书,引导幼儿了解故事中的角色。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本书,就是讲了大轮船的事情,这是书的封面,书的封面上有谁?

师:小朋友猜一猜,大河马、小鸡、小鸭和小老鼠在一起要做什么呢?我们打开书看看吧!看书时手指着画面,眼睛一边看着画面,一边讲故事。

3、教师边翻阅大书,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打开书第一页。

师:你看到了谁?大河马的嘴巴怎么样?(幼儿边做动作边说)大河马的身体怎么样?大河马的力气怎么样?

教师小结,幼儿学做大河马。

打开书第二页。

师:这里有谁啊?

师:小鸡、小鸭、小老鼠和大河马在一起干什么啊!

师:小鸡、小鸭、小老鼠找大河马,大河马说什么?(你们找我有事吗?)幼儿学大河马的声音。

师:嘿嘿,小鸡、小鸭、小老鼠有点不好意思,小鸡的手在干什么?小鸭的手呢?他们说什么呢?(你说吧!你说吧!)

师:是谁和大河马说话呢?说什么呢?

师:这里有大轮船吗?大河马说什么?(哈哈哈,明白啦!明白啦!小朋友们请坐好)我们一起做大河马开心的样子。

打开书第三页。

师:他们在开心地做什么呢?大河马开大轮船会说什么?(小朋友们请坐好,河马大轮船要出发了!嘟!)

4、幼儿听故事。

师:这本书好看吗?原来里面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故事的名字叫《河马大轮船》,我们一起来听吧!

师:小动物们开的大轮船是谁啊?大河马愿意做大轮船吗?为什么?

5、幼儿表演。

师:河马大轮船好玩吗?我们一起来开河马大船吧!

教师表演大河马,幼儿挂上小鸡、小鸭和小老鼠的胸饰挂,分别扮演小鸡、小鸭和小老鼠等角色。

教师带领幼儿边讲故事边表演。

讲到故事中的对话时,分角色进行对话。

最后教师站在最前面,幼儿跟在老师的后面,一个拉着一个的衣服,开着“大轮船”:哈哈哈,明白啦!明白啦!小朋友们请坐好,河马大轮船要出发了!嘟!

7、幼儿一起开着大轮船,走出活动室。

师:你们想不想一起开着,河马大轮船出去玩吗?小朋友一个拉着一个的衣服,开着大轮船走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幼儿翻阅幼儿用书讲述故事。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能使幼儿发挥想象力的童话故事,故事中的河马被比喻成了大轮船,小动物们坐在大河马上高兴得游玩着。在讲故事中,我先让幼儿完整倾听故事一遍,再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讲述故事,我说:“大河马,”幼儿会边做动作边说:“嘴巴大得不得了”……在不知不觉中,幼儿学会了故事中的人物对话,掌握了故事的主要内容。最后,我与幼儿进行了,表演故事,加强巩固。

上一篇:富民强市教师查摆问题下一篇:用火用电安全教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