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战 电影评论

2024-08-07

寒战 电影评论(精选11篇)

寒战 电影评论 第1篇

《寒战》:好港片如何步步惊心?

对于香港电影而言,今年有惊喜有意外。惊喜在《车手》这种类型片也是小成本制作的风格化影像中,不仅拓展美学空间,而且富有新意。而意外则是这顶着“十年最佳警匪片”头衔问世的一部《寒战》。

十年最佳等硬性指标当然需要见仁见智,但梁陆两位编导为挖掘警匪片新魅力做出的积极努力,通过影片不难一目了然,他们迫切想要“开宗立派”,甚至有勇气淡化以往卖座警匪片的两个最大优势。

一是简化了警察破案的抽丝剥茧,弱化了传统意义上最出悬疑效果的一环。影片看似头绪繁琐,一波三折,其实具体到破案几乎是手到擒来,一查出黑火药的成分,就顺藤摸瓜找到罪犯大本营,一发现“环境特征”的线索,内鬼的身份顿时毫无疑问,而且这些证据还并非主角拼死争夺或神机妙算得来,完全出自办案的既定流程(接了案子,该化验的总得化验,该发现的肯定会发现),几乎不包含智力挑战,没有本格破案的恍然大悟,也没有希区柯克故事的柳暗花明——“抓坏人、找内奸”带来的惊奇效果不多,显然并非剧本不佳,而是梁陆另有醉翁之意。

其二是更改了港片惯有的武力设定。论动作场面,对预告片里飞车爆破满心期待的观众多半要扫兴,尤其是那颇具冲击的车身断作两截,到了正片不过是个醉汉酒驾意外而已。坏人们不但斗智不行,被警方轻易抓了把柄,武斗更加不堪,除去警局内奸那一拨人,余下都是没几句台词的莽汉,完全不够精锐的香港警察打上几分钟的,只需放几个烟花就能一锅端。而最关键的是,梁陆让主角集体远离一线战场,副处长也好,廉政公署主任也罢,岗位职能本就和上阵搏命十分不协调,除了郭富城在交赎金时打了两匣子弹,其余戏份较多的角色几乎都连扣扳机的机会都没有,持枪破门、摸爬滚打的活儿全是配角甚至龙套们干的。两位老将打不动也说得过去,演过李小龙的少壮派李治廷竟也只是文职,梁陆颠覆传统的用意就很明显了。想想以往的警匪港片,只要带个“动作”标签,罕有主角不冲锋陷阵的,即使《无间道》这样不爱舞刀弄枪,最后还得亲自上天台拔枪做个了断。

好港片的原则三:好演员,好故事,好风格。先说风格,刚刚前文已经提到过,对于香港电影,风格的内容是一种大胆尝试,当大部分人还认为熟悉的如“中环”地标出镜,维港夜色惊鸿一瞥就认定其属于港片标志时。两位新导演陆剑青和梁乐民将西片最擅长的航拍转场用到了极致。摄影机的运动十分富有想象力。从开篇人声鼎沸的旺角,到从尖沙咀遥望港岛的夜色,甚至有掠过摩天大楼顶端的大气磅薄。这种手法实际上好莱坞大制作屡见不鲜,如早先的迈克尔曼与近年来的诺兰,甚至港片中生代商业片导演如陈木胜等人也拍出过城市上空的翻飞流云,但是港片如此频繁使用尚属首次。而最为关键的是,虽然有评价影片前半个小时的劫持案戏份颇似《暗夜骑士》,但是港片传统的风格仍在。这以中间一段郭富城扮演的刘SIR与劫匪周旋,钱嘉乐上演飞车的戏份最为明显。影片调动了目前香港电影能够运用的最大资源,在螺蛳壳里再一次做起了道场。节奏十足,而且赞一句金培达的配乐,对这段上天入海的追击起到了极大烘托作用。最终,以西片风格做大局外景,以港片警匪对战上演吸引人的矛盾对立的综合,成就了一次很有想法的杂糅,兼容并包之下至少使得影片的前50分钟全无尿点步步惊心。对于港片而言,需要这种模式为城市与电影正名。

再者,说说这个好故事。对于一部《寒战》,刚刚说到的为城市“正名”二字的确并非虚言。勿论它的物价压力与楼价泡沫。如片中客串扮演局长的刘德华所言,这是一座行使普通法的城市,也是这座城市的非常时期。但是好在故事并没有如台词中所讲用到非常方法。这体现在由郭富城扮演的年轻警队高官刘SIR这一角色的行事过程上。它做了一件很难得事情,在特殊时期用警队中的层层机构如G4和SDU动武,拿ICAC廉署行文,守住底线打了一场看不见的“寒战”。但是与其说如人们所言这很像是香港警察部门的主旋律,倒不如说这是一直强调灰色地带的港片罕有的一次正能量释放。

最终,好故事配以好风格,尚需要好演员来完成。影片的卖点实际上从影片海报上排排站的演员阵容就可得知。实际上主角的优秀自不必赘述,那些配角的表现更有值得细品一番。逢大制作必到,风韵犹存的杨采妮。此番回归刘德华而不是角色本身的刘德华。一文一武让我误以为又见《神探》的林家栋和安志杰,都属于不错的演绎。彭于晏是影片中一头一尾最让人震撼的暗器,他的表演脱离开台湾的环境,在近年来的小生阵营里,是极为缺少比照的特殊存在。当然,少不了在海报上和预告片中与他平分秋色的李治廷。不知为何,这次的李治廷是我看到的最平淡甚至无力的一次表演,至少以往与《岁月神偷》和《李小龙》中的他相比有不小的差距。当然,如果看到了演技精进,近年来佳作不断的郭富城,以及一直以来都不会让人失望的梁家辉,你就会知道李治廷这种“稚嫩”的设计是有必要的。这以中段为梁家辉准备的那一场在廉署接受调查时的戏最为明显。梁家辉那绵里藏针的讲述,无比强大的气场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李治廷起到的侧面烘托效果作用也十分明显。不过要发自内心的说一句:老男人们的西服穿得真帅啊!

所以说,《寒战》的工整与精致,以及相对而言风格上的改良都属于值得赞扬的进步。而郭富城与梁家辉的双雄戏骨飚戏更是警匪片中难得的华章。也许美中不足在于故事后半段推进节奏加快后,亟待揭开谜底时格局的突然转小带来的遗憾。但是对于这部影片而言,已经做到了物有所值。对于“看电影”这三个字来说,震撼的大场面,矛盾十足的文戏,值得回味的台词,精彩的表演它都具备。对于“好港片”这三个字,它有观众缘颇高的演员,风格的创新转变,以及角度新颖的故事,就足以成就这步步惊心的佳作。

寒战 电影评论 第2篇

2. 事实永远都是最细腻的!

3. 父亲的角色,绝对不能凌驾于警察的身份之上。

4. 我们是警察,不是疯狗。

5. 出事的是这个行动代号。

6. 不是偷听工具,是秘密武器。

7. 我问的是科技上的问题,你懂吗?

8. 我担心你的情绪影响了判断。

9. “刘sir,十二月八号当天下午那两个钟头,你是全香港实际上最有权力的人“。

10. 你是全香港当天最有权力的人。

11. 你在哪,家就在哪,我们不会走。

12. 就算是非常时期,你也不能采用非常手段。

13. 政治从来都是谈判的艺术。——黎永廉

14. 刘sir,不要想警队会怎样帮你,要想怎样能帮警队。

15. 你再向前一步,我即刻同你开战。

16. 我要的是建议,不是意见。

17. 数码照是很吸引人,但是我最喜欢胶片。

18. 没学会走,先学跑,从来不是问题,先问问自己是不是天才。如果不是,就要一步步来。

19. 警队有模范,也会有败类,你还年轻慢慢学。

20. 爸,你再往前一步,李文彬三个字将会改变历史。

21. 你的警务处处长的任期就从这一刻开始。

22. 我不管你跟你背后的人部署了什么,我只听最后一个命令,Stop!and Get out!。

23. 每一个机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不管是明是暗,第一步学会它,不过好多人还没有走到这一步就已经死了,知道为何?自以为是。第二步,就是在这个游戏里面把线头找出来,学会如何不去犯规,懂得如何在线球里面玩,这样才能勉强保持性命。

电影《红颜》评论与解读 第3篇

《红颜》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80年代, 年仅16岁仍在上学的小云与男友王峰偷吃了禁果, 有了身孕, 后被发现退学, 王峰远走他乡, 而小云在生下孩子后被告知孩子已死, 备受众人歧视。在10年后她成了当地川剧团的台柱子, 与亲生儿子小勇有一段暧昧情愫。最后知道真相的小云选择了逃避, 踏上了开往远方的列车。

纵观《红颜》的影评, 基本上都围绕着女性在男权社会的精神困境而展开, 以女性主义为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 主流的方向是肯定这部电影对于揭示社会生活中女性困境的意义, 思考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迷失, 将其视作21世纪前期中国女性电影的代表;另一种则从女性主体自觉性缺失的角度质疑这部电影作为女性电影的真实性 (如苏州大学的于春华在《负重难进的女性——电影《红颜》的女性主义解读》中的观点) 。而前者又可以分为以小云作为分析个体和以小云、小云的母亲和小勇的姐姐共同作为分析客体这两种不同的解构方式。总体而言, 评论家们从女性主义出发, 通过各自的文化思考对这部影片进行评论, 其中对是否可以作为女性电影的争论启发着之后女性电影的创作。

谈及《红颜》, 无论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性的主角构成, 还是小云在舞台上唱歌被打的画面, 都和之前课上观看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有些相似。两个女人最终都乘着列车离去, 只是她们身上有着导演不同的生命寄予:玛琳娜最终归于平凡, 而小云只是悲剧性的命运循环。 (片中对去深圳卖淫的暗示)

《红颜》的命名就颇有深意, “红颜是男人在传统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的定位, 表明了女人的社会地位”。红颜知己或红颜祸水, 小云似乎扮演着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因为16岁时的未婚早孕, 小云备受歧视, 这让她之后没有过正常的家庭生活, 自然而然成为人们眼中的祸水;而与小勇的相识相知, 让她产生了早已失去的, 从来没有对“情夫”刘万金有过的真情, 她成为小勇的红颜知己。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 导演通过对“红颜”的命名就明确传递了故事的悲剧性色彩, 又通过“红颜祸水”与“红颜知己”形象的重叠使这种悲剧性双重加深, 使女性在社会中悲剧的境地无以复加。

导演通过成年男子形象的刻意缺失来进行女性主义的主题阐释。王峰远走他乡, 小勇只是一个孩子, 整个影片没有一个完整的成年男子角色。一方面这种方式把女性形象作为叙述主体, 去挖掘女性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精神变化;另一方面虽然没有成年男性角色, 但男性色彩依然笼罩, 这种对比反映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无助。“男人不必为自己的欲望负责任, 不必为自己的荒唐负责任。男性只根据自己的利益原则来建构自己, 因而常常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紧箍咒, 对女性生命形成压抑。”1小云的母亲在早逝丈夫的遗像面前斥责小云, 她借助着男性的权威;小云受到的歧视, 也是男性“贞洁”观念在作祟。整个社会不是男人对女人现实的压迫, 而是意识层面的话语权压制。男性话语权是强大的, 女性的境遇是悲惨的, 这种鲜明的对比使导演在获取观众眼泪的同时将弱小的女性如何在男性强大的话语权下生存带入人们的思考。但导演最后的安排在我看来却没有给出答案, 我不认同一些文章里所说的所谓希望的结局:小云怀着对小勇的爱, 在远方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小云踏上了列车, 她怀揣着爱, 但她要走上的却是一条没有结局的道路。导演李玉这里的安排是她“悲观命运论”2的体现, 她表现着自己对女性悲惨境地的思考, 但她却没有找到摆脱命运的方法, 只能是困惑中的精神漂流。

影片在一个川中小镇展开, 青色的石板, 青色的流水, 青色调给人带来诗意的同时又有种触不可及的苍凉, 就如同小云身上苍凉的美。没有恢弘的场面和艳丽的色调, 传统的叙事模式, 清晰的脉络线索, 女性视角下的叙述如流水一般温和, 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 有种别样的舒适。

导演用这部传统而温婉的电影表现出女性在男性社会中的无助, 体现着自己对女性的人文关怀和思考。即使最后悲观化的结局让人失望, 但它在男性题材电影占主流的今天, 能让人产生一抹青色的涟漪, 怕是足够了。

摘要:电影《红颜》讲述了女主人公小云与十岁男孩小勇之间的故事。美丽的小云, 纯真的小勇, 最后悲剧性的结局, 导演为我们展示了女性主体在男权社会中的无助与困境, 体现着对女性群体的关怀和思考。

关键词:红颜,女性主义,男权话语

参考文献

[1]岳晓英.又一个出走的女性——影片《红颜》女性主题的暗换[J].电影艺术, 2006 (03) .

[2]马藜.青春的伤痛:从女性叙事视角看当下电影中女性生存境况——以《青红》《孔雀》《红颜》为例[J].理论与创作, 2009 (04) .

寒战 电影评论 第4篇

一、 人物塑造的多个层次

在《寒战2》中人物的行为常常会有超越表层的涵义。第一个具有深意的动作是李家俊一边看书一边打响指的动作,它揭示了隐藏的人物关系。这是《寒战》最后的镜头也是《寒战2》的开篇镜头。在这里必须要简单提及一下《寒战》的结局,即李文斌为维护法治大义灭亲。李家俊的这一动作曾经出现在和父亲李文斌最后的对峙中,当时李文斌在同样的书上折页,暗示李家俊事件败露,李家俊用响指回复明白父亲的意思。所以李家俊在监狱中依然能悠闲地看书、打响指就反映他内心相信父亲李文斌一定会来救他,书的名字是《影子武士》,这更加暗示出李家俊只是一枚棋子,他背后有更大的操纵他的利益集团。

第二个具有深层含义的人物行为是何国正与李文斌对峙时的动作。李文斌和何国正的这一场对手戏被观众认为经典,因为在两人之间的对峙中包含了太多隐藏的情感。两个人的对峙没有一句台词,所有的内涵全由一系列的动作来表达。何国正是李文斌曾经的部下,两人情同父子,他为李文斌甘愿背黑锅假死隐姓埋名。刘杰辉看透李文斌的心思,故意安排李文斌作为这次缉捕行动的总指挥,因此按理来说,他必须缉捕五名罪犯,但是这些罪犯都是对他忠心耿耿的部下,李文斌内心的纠结可想而知。李文斌与何国正隔着玻璃相望,李文斌的身后是浩大的香港警察部队,何国正的身边是倒下的战友。何国正的眼睛扫到了暗暗对准他的机枪,他注视着李文斌,眼含热泪。这份眼泪有对任务失败的遗憾、有失去战友的心痛,突然他挺直身体,用力地合了一下脚跟,对李文斌做了最后的致敬,为了隐藏他没有举起手。李文斌把一切看在眼里,他极其轻微地用只有两人能看到的弧度摇了摇头,因为他预见了何国正接下来的举动。随后何国正举起手里的枪,对准李文斌,瞬间他被窗外的狙击手击中了头颅。何国正倒下来时,李文斌的眼中充斥着无奈、心痛、绝望,他仿佛不能接受发生的一切。何国正用枪对准李文斌才能保证李文斌的清白,他绝不会扣下手中的扳机。李文斌与何国正对峙时的一系列动作将一个部下对上司的忠心和上司对部下的珍视表达得淋漓尽致,两人的动作都很隐蔽很轻微,小到只有彼此可以看清,但是却表达出了非常深重的情感和极其纠结的人物心理。

除了富有深意的动作之外,影片中人物眼神的表现也呈现出多个层次。《寒战2》中,导演使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镜头集中在演员的面部,情感主要通过眼神来表达,且电影中的人物大多没有简单的正邪之分,台词量也不多,所以用眼神来表达人物所有的心理活动是需要很高的演技才能完成的。饰演李文斌的梁家辉曾经凭借《寒战》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在《寒战2》中梁家辉继续保持了超高水平的表演。因为李文斌的人物性格较为复杂,其个人的处境也位于“警”和“匪”之间,所以这个人物如何同时周旋于向对峙的集团,并且在夹缝中保全自己和儿子是非常困难的。整个电影中,李文斌的人物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前期,李文斌面对警察局长刘杰辉的眼神是谦卑的,他恳求刘杰辉保全自己的儿子。在面对蔡元祺的时候,李文斌的眼神是谨慎的,他了解蔡元祺的整个计划,了解其中的危险性。面对儿子的时候,李文斌的眼神是柔和的担忧的,表现了博大的父爱。在面对何国正的时候,他的眼神是痛苦的、绝望的,因为他必须亲眼见证自己心爱的部下为了保全自己而死。最后面对刘杰辉的时候,他的眼神是愤怒的、憎恨的,因为刘杰辉亲手射杀了他的儿子,面对简大状的威胁时,他的眼神是无畏的、笃定的。李文斌的人物设定是老谋深算的警局高官,所以他的内心世界不会直接通过语言来表达,大部分的真实情感都藏于眼神之中。梁家辉在不同阶段,十分准确地表现出了不同的眼神,成功地塑造了李文斌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

《寒战2》用人物的动作和眼神来表达情感、揭示内涵,这十分符合人物的性格和影片的氛围。《寒战2》中的人物性格和经历更为复杂,人物关系更加微妙。电影大部分处于一种压抑、神秘、暗潮涌动的氛围中,主要人物的形象也多为睿智老练,因此用动作和眼神来表达情感要比直白的台词更为细腻和深入人心,也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

二、 警匪关系复杂化

在《寒战2》中,表面上看刘杰辉、李文斌是警,李家俊、何国正是匪。但是实际上两个势力集团的关系及其密切和复杂。李家俊与何国正等人曾经都是警察,也是李文斌的部下,因此他们对于警察的系统非常清楚,他们支持的也是身为警察的李文斌。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他们是支持警察的。而在警察集团中,前退休警察局局长蔡元祺伙同律政司司长黎永廉想要操纵整个香港的政局。他们威胁三司十三局行政领导,架空特首,逼现任特首以健康理由辞职,黎永廉可以凭借三司的支持署理行政长官职务,这样就可以对香港行政机构实施大换血,从而保证六个月后补选获胜。这就是本部电影中真正隐藏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包括要罢免刘杰辉,这就是他们要扶持李文斌的原因。从这个角度看,所谓的“匪”实则是他们支持的。因此《寒战2》中以李文斌和刘杰辉为中心的对峙双方是不能简单的用“警”和“匪”来划分的。

按照以往的电影,两个集团会分成正义和邪恶两方。在《寒战2》中,不能简单地用正义和邪恶来标签化人物,一个人物往往带有正义和邪恶两种属性。相比较《寒战》中强调的法治精神,完全正义维护法治的警察形象刘杰辉,在《寒战2》开始就发生了变化。在营救妻子的时候,刘杰辉表现出明显的不冷静,粗暴地殴打罪犯李家俊。在亲人面前,他也犯了李文斌曾经的错误。刘杰辉理直气壮地用”非常时期,非常方法”来解释自己违反警例的相关行为。可是谁来判定这是特殊时间?还是刘杰辉自己,特殊时间的设定,只不过是为了他个人的破例行为的掩护。李文斌由原来大义灭亲的警察,成为了匪徒中的一员。李文斌这个人物是《寒战2》中性格最为复杂,内心情感最纠结的人物。他放下自尊恳求刘杰辉,保全他儿子的性命。为了营救儿子,他参与蔡元祺的计划与香港警局作对。但是在与儿子拥抱时,他又偷偷告诉儿子要远离这些人,重新开始生活。李文斌承担着来自警匪双方的压力,他的行为本身具有强烈的矛盾性,他对蔡元祺的计划心怀疑虑,就算是蔡元祺可以帮他上位,他也不愿意以颠覆整个香港为代价。这体现了李文斌心中正义的部分。在他与何国正对峙的戏份中,也体现了他内心善良的部分,他不希望为了保全地位而牺牲下属的性命。他走上反对警察当局的路,也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首先是自己儿子的叛逃,他不得不听命于蔡元祺的摆布,这是他被动的部分,其次,是他自己对权力的渴望以及和刘杰辉之间的宿怨,这是他主动的部分,最后,是曾经部下毫无保留的支持,这成了他出走的直接助力。电影中导演设计了一个细节来暗示李文斌的转折点,那就是李文斌带上了儿子送给他的新眼镜。这时候镜头给了一个人物特写,带上新眼镜的李文斌眼神中瞬间充满了犀利和霸气,这表明他接受了儿子的建议走上篡权的道路。在李文斌转变的这个部分,影片表达不够细致,仅仅用了这一个动作一笔带过,对于背后复杂的原因和他内心的挣扎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刻画。因此观众看到的是李文斌一下子从警察变成匪徒,这一角色的转换十分跳跃,让人感觉情节不够连贯,叙述不够完整。香港警匪电影习惯上对于人物内心进行充分的探索和描绘,《寒战2》虽然把剧情上升到政治权利关系的高度,但是依然不能忽视对主要人物塑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寒战2》中引入了以简奥伟为中心的第三势力集团。简奥伟是资深的大律师,对于刘杰辉和李文斌都可以提出质询。这个人物虽然在电影中戏份不多,但一定程度上却是公平和法治的代名词。“一个是前任处长,不正当使用枪械;一个是现任处长不正当使用职权。”简奥伟的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两人的问题,也说出来影片的实质。没有绝对正义的一方,没有明确的“警”和“匪”,双方都是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警匪关系的复杂化给观众提供了更多辩证思考的空间,不能依靠惯性的思维判定事情的对错,没有代表绝对正义的一方,每一个参与者都有自己的立场。《寒战2》透过警匪关系揭示香港政局隐藏的激烈斗争,在电影中甚至出现了特首、三司、十三局等多个重要的行政岗位,从一个警察局长职位的斗争扩展到整个香港政局。对于政治斗争的叙述,《寒战2》的情节层层深入、高潮迭起、悬念丛生,观众的观感体验丝毫不亚于一般意义上的警匪片。《寒战2》从非常微观的人性分析到非常宏观的政治局势,叙事深度和广度超过以前的香港警匪电影,也体现了导演的高超的叙事能力。

结语

电影《寒战2》经典语录 第5篇

《寒战2》是《寒战》系列的第二部,由梁乐民、陆剑青执导的香港片,郭富城、梁家辉、杨采妮、文咏珊领衔主演,周润发、彭于晏、李治廷、杨祐宁联合主演。该片于7月8日在中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经过寒战行动后,刘杰辉虽然升任警务处处长,但昔日的凶徒不仅逍遥法外,甚至要将行动进一步的升级绑架他的妻儿,而他也发现身边的同僚们也在玩着权力的游戏。

电影《寒战2》观后感 第6篇

说到电影本身,寒战的第一部虽然看过,但印象相对已经不深,只记得第一部中明星云集,故事也不是简单的警匪枪战片,而且结局还留下了一个悬念。《寒战2》很好的继承了上一部的特质,不但保留了前作的全明星阵容,同时在之前结局留下的伏笔把故事发展下去。

这是一部并非一味追求动作场面的警匪片,导演加入了很多政治元素在其中,使得寒战不只是单纯的警察与匪徒对抗的电影,而是一部探究人性的犯罪题材电影。片中郭富城饰演的刘杰辉面对拥有无限能量的罪恶势力毫不畏惧的出击,其进展的过程还是相当跌宕起伏,令人回味的。

《寒战2》比起那些经典的同题材电影确实难称匹配,影片的不足之处还是不少,比如故事的结构条理不够清晰,个别转折显得不够自然,前后部分的精彩程度也有虎头蛇尾的嫌疑。然而,从片中这些香港重量级演员的倾力出演不难看出,为了寒战这一系列能在香港警匪片题材的电影名册中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都付出了不少,绝对值得称道。

电影《寒战2》观后感 第7篇

昨天去看了寒战2,片子是以一段又一段争辩、分析的对话而进行下去的,而期间,再加上一些细微的动作描写与真实的行动方案,完美地结合了整部影片。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很费脑子的影片,里面心性的改变与计谋的实施都是需要去揣测的。下面,稍微来分析一下对人物的刻画。

有一个衷心为了警局却更加关心家人的刘sir,有一个表面公正却有着野心的李sir,有一个口口生生为了警局却想着一己之私的杨sir,还有其他性格不明却派系分明的正方和反方。到底是家人或者自己更重要,还是警局更重要,所有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利己的一方。刘sir说过:“在我们这个职位,如果连自己的家人都保护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确实,这是人之常情。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有当自己的生活完善了,才会去关注公务。里面真的有绝对的正方和反方吗?是否堕入所谓的“黑暗”就会迷失本性?我感觉并不然。盗匪为了头目不得不选择自杀,这种大义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而李sir真的冷酷无情吗?那他为何不禁流露出那种不舍,不忍,不愿的融合了复杂情绪的表情,还有那不停地颤动。反观刘sir,却能为了自己的家人把一颗危险的子带去人烟杂乱的地铁站。

反派上任,香港会乱吗?我相信肯定不会,反而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把香港管理得更好。虽然我对此了解不多,但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党派的竞争,这是一次权力的分歧。看这部影片,还是不应该把关注点投在人性上,我们所要关注的,而是计谋的破解与分析。

当下电影评论的迷失与建构初探 第8篇

一、电影评论概述

电影评论, 顾名思义, 就是指对电影的一种评论。即在观看电影之后, 对于电影的相关性主旨、主题、导演的想要表达的某种思想以及在电影中所运用的某种视觉性或者是听觉性的语言进行的一种赏析, 采取一种适当的题目以及结构来对影视进行评析的一种评论性的文章。

在电影评论的写作过程中, 要注意区分电影评论以及与电影观后感的区别。影片的观后感在某个角度上来说, 就是一种感情的抒发。在看完影片之后有什么感受或者是启发, 而影评却重在“评”, 在对主题尽心挖掘之后, 对于影片的主题的表现是不是成功, 其所依赖的环境是不是真实, 对于人物的塑造是不是恶化现实生活, 对于电影的语言是不是恰当, 等等这些方面来进行评价与论述。其重要的一点还有, 就是要运用导演在影片中的视听语言来证明自己所得到的相关性结论。

二、当代电影评论的迷失

当代的电影评论面临着滑向边缘的境地的一种处境。主要表现及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 评论的主体意识比较淡化, 其坚定性不足。电影评论并不是简单的一种观后感, 更不是对于电影的故事梗概的一种简单的复述。它要求在对于影片进行理解、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电影评论者的再创造, 进而来给予观众一种社会观念, 文化表达以及创作意图等等各方面的指导, 激发起观众对于影片的兴趣或者是对于某一社会现象的一种认识, 而如果电影评论者的主体意识一旦丧失, 评论的本身就会出现一种游离的现象。而在目前商业化的浪潮中, 一些评论者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 向着金钱利益靠近, 这就导致了大众对于电影评论的失望或者是否定。

第二, 电影评论的基本功能不强。电影评论有两大功能即历史功能, 反映影片的地位;现实功能, 即对于影片的美学内涵以及艺术内涵能够被大众所接受。而目前来说, 在网络的炒作以及粉丝的鱼龙混杂的事态中, 对于这两大功能实在是不能指望。

第三, 对于评论的队伍还比较分散。当前来说, 我国的电影评论者主要是由四类人员组成的。第一, 高等院校以及学术研究机构的相关性科研人员。第二, 影视界一些从业人员, 或者是一些有过从业经验的一种影视的艺术家。第三, 影视类媒体的记者、编辑等。第四, 影视评论的业余爱好者, 包括一些网络撰稿人、网络写手等等。前三类会受到所属的单位的管理体制的相关制约, 制约了集中的活动, 而第四类比较分散, 对于影评的集聚效应以及社会上的影响也很难形成。

三、电影评论的建构

首先, 深化认识电影评论内涵。电影评论者要增强自己的理性认识以及责任感。电影评论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它的生产、传播以及接受的这个过程与电影作品、读者、评论者以及社会都有着一种密切的联系, 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结构。作品是前提、是评论的对象;评论者是主体, 是将自己对于电影的审美体验传授给大众;读者是接受主体, 在阅读的过程中, 与评论者产生精神上的沟通;社会是基础, 是电影作品所反映的对象。

电影评论就包含着三个分支型的活动, 生产基础上的一种创造活动、流通与交换基础上的一种传播活动、还有就是对于评论认同基础上的一种接受活动。其中接受活动是最根本的, 它直接关系着电影的票房、潜在的一些观众以及电影的一些经济价值, 对于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其次, 对于电影评论的基本的形态与方法要掌握。电影评论本身就是一种对于意识形态的评价方式。评论本身就规定了评论者自身所维护以及尊崇的意识形态的倾向。另外, 同时也用它来对电影进行评定, 通过这种倾向来影响受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影评就是一种在历史文化条件下的与某一种意识形态相互渗透的意识形态的评价方式, 随着电影作品的日益丰富, 其社会性元素以及艺术性元素也逐渐多元化, 在电影评论中, 在意识形态折射出的层面就呈现出一种多元性。

再次, 评论家还应该坚持自己的精神操守, 促进电影评论的良性发展。目前来说, 我国还没有专业化的电影评论队伍, 这种非职业化的电影评论队伍其分散性较大, 在管理中难度也较大, 所以说, 对于精神操守以及整体素质还很难能够把握。这就需要发挥出电影协会以及一些相关协会的教育以及影响作用, 加强评论者的思想建设。第一, 要明确影评就是对电影作品的一种艺术分析以及科学评价的方式。这对于电影风格以及流派、电影的消费等都有着现实性的多样化作用。第二, 在评论的活动中要保持自己的思想独立性, 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 不要被现实中的利益所诱惑, 要尊重艺术、尊重个性的创新, 要敢于说真话, 实事求是。

总结:总之, 当今形势下, 对于影评的迷失问题应该予以重视, 相关的影评工作者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改变这种现象, 促进影评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正;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电影评论活动[J];电影评介;2008年11期

[2]凌鹤;左翼剧联的影评小组及其他[J];电影艺术;2009年09期

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 第9篇

中国电影一百年的历史,直到近二十多年之前还处在自我幽闭的状态,这种状态的结果是电影理论上的荒芜,理论的荒芜自然而然就造成了评论的缺失。直到上一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社会轰轰烈烈的变革,西方古典和现代电影理论才被系统全面地引进国内,由此电影评论和电影创作便闪电般地进入了蜜月期。

八十年代初期是中国电影评论由政治评论转为社会评论的时期,电影的现实主义回归与纪实美学思潮的确立,使得电影评论随着电影创作而迅速发展起来,比如《城南旧事》、《乡音》、《人生》等影片的诞生,便引发了大量学术批评和电影社会评论。八十年代中后期,是电影评论理论化比较明显的时期,各种西方电影理论的兼容并蓄,交杂着传统和新潮的观念,使第五代(尽管用代际的划分来概括电影艺术观念和艺术风格的演进存有不合理性,但它确已深入到现今影评人的观念中。)冲击带来的文化思索和影像美学艺术追求成为电影评论的主要支撑,各种电影学术的讨论频繁地进行着,象由张骏祥《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一文引发的电影与戏剧关系的讨论,由郑雪来《现代电影观念讨论》一文引发的关于电影观念的讨论等等。其实这一系列讨论的核心问题都是有关电影本体的问题,即对电影作为独立艺术存在的特性和规律的探讨。

到了九十年代初,是社会文化评论的时期,意识形态准则对于批评的要求特别强烈,时代的限制使文化分析让位,社会功利要求不可避免。及至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到现在,评论的分化就更加明显,一方面群众影评较为盛行,全国范围的影评成为调动观众观影积极性的有效契机,歌颂的主调不言而喻,评论转化为单一的鼓励;另一方面,专业评论日渐没落,趋近群众影评的走向抹杀或自动堕落了专业评论的价值,而所谓的专业化评论多为专业操作式,在专业杂志或专业研讨会上呈现出浓厚的理论色彩,严肃而又死板,文章的辨析往往拘泥于理论框架,西方理论话语的充斥和大量无关紧要的引用异常明显,很少能触及到本质问题。与此同时,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文化评论渐渐成为一种时尚,电影评论的舞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众语喧哗的状态,评论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艺术评论了。

通过以上对电影评论发展历史的粗略回顾,可以观照到现今我们电影评论的三种主要模式:即述说评论、关联解读评论和本体评论。

述说评论是一种对电影作品进行介绍的评论,往往在评论最后会谈一些评论个人的观影感受。这种模式的评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评论,但它却充斥在各种媒体上,向未知的观众们传达一种信息或诱惑,其吸引性在于受众彼此之间引起一定范围的共鸣,使个体受众获得认知和心理满足。述说评论是简单概念上的,它不涉及电影这一特定的艺术形态,也不提出或解决问题,它只交代故事并表达感性认识,向观众提供引导消费的信息,最后道出评论的核心词语:好或不好。西安电视台第四套节目有一个“电影全色彩”栏目,栏目解说员在介绍美国影片《罪恶之城》的时候,其解说词便是DVD版封底上故事介绍与评论一字不变的照搬,这种述说评论已经不再是集体的无意识行为,而是一种可笑的媒体信息高效机械化复制现象。

关联解读评论是现今中国电影评论的一个基本层面,评论文章多出自具有一定电影知识和相关知识结构的电影爱好者或从业者之手,这种模式的评论介于业余和专业之间,他的特征是评论的个体在分析评价电影作品的同时也带有感性上延伸的深度,它的特征是评论的个性化及主观的客观状态明显。关联解读评论是知识分子阶层一种实在要求的结果,适当深度的解读评论可以弥补他们作为个体欣赏上的不足,当然,他们也同样期望从中获得与一般观众一样需求的信息,于是这种评论往往呈现出的是附带分析的观感评价。在一个电影BBS论坛上,一个影迷针对影评如此写到:“……虽然其中绝大多数片子我无缘亲睹,但我通过影评了解了某些人在某些地方的精神状态,并且凭借影评人的理解对这部电影产生了兴趣……影评是什么?它是电影与观众的中介,具有指导意义。”。可以看出,关联解读评论事实上是处在电影与观众的中间位置,它的作用是电影与观众的沟通。

本体评论是对电影作为艺术存在的本体性评论,它不同于宽泛的专业评论,因为“专业评论”的概念在今天的电影评论当中已经变得异常模糊而没有界定,就如同现今高校中影视类专业雨后春笋般出现一样,专业其实就是一个指向性的表意词语。其实这从当前的专业期刊上便可窥见一斑,一大批毫无针对性的泛泛空论的文章充斥其间,文章里尽是华丽的修辞语法、极至的赞美语言,诸如“金字塔光线”、“上帝话语权”、“狂欢”等等,内容上缺少朴实的深刻,表象之下并没有实质的精神,似乎无聊的泛滥已蔚然成风。这里没有夸大其词,词语定义的模糊和个体基础的薄弱是个性狂躁时代的两大基本特征,电影评论在这两种特征的影响进化下的结果是泛泛论,模糊电影与电视,模糊艺术与技术,你可以跨文本写作,你可以不进影院看电影就写影评。去年曾有一篇名为《夏教授的学术生涯》的小说发表出来,小说中科学技术研究上平庸的夏教授因发表了一篇佛教禅意与环保关系的文章而摇身一变成了环保专家。这种情况在现今的电影评论上似乎也很明显,有人会觉得可笑或是悲哀,但没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还没有敲响有待敲响的警钟。

相对于述说评论和关联解读评论,本体评论是对电影作品或电影创作现象进行分析评判以揭示内在普遍性法则的评论活动,它具有独立的价值,这个价值体现的显著特点是评论对创作的推动作用,这需要电影评论去面对现实,但现今的评论受到电影创作的冷落却是必须正视的问题。导演贾樟柯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人们不关心你的电影在谈什么,也不关心你用什么方法去谈,只关心围绕电影的一些传闻……评论不可能引导我的创作,你不可能改变评论,而是你要怎样面对评论。”这是当前导演对评论的尴尬表述,事实上却是电影评论在今天尴尬的真实处境。

如果说当下的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不是相辅而是相背的关系,或许会招致非议,因为正视问题远比模糊问题需要更大的勇气。仔细阅读一下现在的评论文章,便会发现我们的电影评论已经长期游离在电影本体之外,它对中国电影的市场支持已经走向末路,看似强大的“话语权”,细看起来只是一些意识形态和模棱两可的空壳,电影评论的理论支撑在泛众化的消费时代已经丧失了力度。另一方面,一些创作者看影评更多是要收受一些赞美之词以获得心理满足,如此,影片的吹捧风便迅速增长起来,使得本就顾虑重重的评论没有了锐气而变相沦落,我们不能否认鼓励的作用,但也不能伪诚实或是猥琐诚实。

没有针对性的评论无助于创作思考,我们目前电影评论的学术文章很多是对现象进行总结的说明性文章,有着隐性样板特征,整体上的归纳概括性学术的评论太多,缺乏具体的有启发性的评论。导演何群在《电影艺术》上发表的《从冲动到迷茫》文章中写道:“……一个没有电影理论的国家,电影的繁荣发展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只看到了商业性的外表,没有看到商业性的本质,这个本质实际上是打动人的心灵。现在很多影片在一个半小时的过程中大段大段地使用音乐,甚至音乐长达一个多小时,音乐的使用没有节制、没有节奏,其实这都是我们对自己的电影不自信的表现,我也在劫难逃。”。这是零二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快三年的时间里,创作者已经开始自我反省,为什么就没有相关的评论文章出现?都在谈产业化、类型化、商业性、娱乐性,却没有人来谈商业的本质问题,也没有人来谈电影和电影音乐本体关系问题。

电影评论今天的尴尬局面不只存在于中国,它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法国导演阿尔诺·德帕拉欣(作品有《哨兵》(1992)、《我如何自问》(1996)、《伊斯特·康》(2000)等)在接受《电影手册》采访时如是说:“我发觉目前的批评纠缠在一堆无效的观点里。……我印象里今天的批评家不再会发掘影片的生命力,不再会从中获益以产生思想。批评不再会发掘出人意料的影片。……电影陷入一种成品拍摄,而批评则陷入一种成品写作。以至于我们在拍摄之前就猜想得到关于影片的评论文章。……我在‘手册’上读到一篇赞美德里克·卡拉比奇的影片的文章,它是这样结束的——‘终于回归到一种法国式的喜剧’,这对我毫无益处……” 。德帕拉欣同样又说:“我认为对一位青年导演来说,不能在批评思想中获益是件悲哀的事……”。这段文字已经明确地体现出了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的辨证关系,无须赘述。

述说评论、关联解读评论和本体评论作为电影评论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没有必要厚此薄彼,只是对电影的创作和繁荣最关键的本体评论确实缺失得太严重了,建立我们中国的电影理论,离不开对电影本体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评价,八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的互动是一个楷模,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真实的诚实和理性。

岩奇旭说:“电影是通过形象打动心灵的艺术。”,那电影带给我们的感动是什么?也许是一句伯格曼式的感叹:那苦难,那生活,那电影。

寒战系列电影中小学观后感 第10篇

首先,说说剧情吧。我很喜欢里面的roy,虽说他只是配角,还是一名有着死亡证的逃犯。但是那种兄弟一场,让我十分震撼。最后的离别,因为身份而迫不得已的互相厮杀,他想方设法去救最后一名同伴,饱含着泪水而绝望的眼睛。他劫持了一名抱着孩子的妇女,却看了看她哭泣的孩子,决定把她放了,把他最后的筹码放了。这是多么重情义的一个人,他的本心也是善良的。

可不幸的是,他的同伴死了,追捕他的领头上司是他以前的上司还是秘密行动的同伴。他与他一墙之隔,对着玻璃墙,他笑了,缓缓举起他手里的枪,望着他的上司,想永远记住。而另一边拼命地摇着头,好像在说不要。他何尝不想活?可是为了不让秘密泄露,不牵连上更多人,他的权宜之计也只有死。自杀,仍会有嫌疑。他思索着,把枪口指向了上司,对着门外的狙击手轻蔑一笑。砰!他死了,保住了上司,保住了那个秘密。

他虽是个囚犯,也会个有情义的人,他虽然已经死亡,但是他的情意留在了我的心中。如此的配角,演的如此之好,那整部影片的精妙就不用言说。剧情环环相扣,扑朔迷离,到了最后才揭晓答案,但是短暂的答案后面又有着另一个问题,让人一阵阵揪心。

不过,每部影片都有一个其实,那这部影片呢?只是说明了光明终会战胜邪恶?我并不这么认为,寒战,但从这个名字就能听出一种含义,寒颤,战火和犯人,也许遍布各处,当然警察也会在各处保护着我们。但那种战火的伤害,法律的无情,也让我们寒颤。人虽有情,可触法当查。法律并不会因为你的情义而去从轻处理。

寒战系列电影中小学观后感 第11篇

有一种影片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天生带着一种范儿。比如一提贺岁片人们都会想起冯小刚的范儿,而《让子弹飞》《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完全就是姜文的范儿。 其实不仅仅是导演才会给电影打上各种各样的烙印,一个地区一种类型都能够形成一种风格,比如说香港警匪电影。

看任何一个影片之前,都会有一种期待。宣传海报、演员阵容、导演、甚至幕后的花絮都会让你对影片有一个心里的预期。如果影片的表现高于你的预期,你就会认为这个电影还不错哦,相反你就会认为这个片子好烂。

之所以先说这两点,是因为《寒战》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在看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一部简单的香港警匪片,是一部向《无间道》致敬,甚至试图超越的电影。所以不对它报以太大的期许,经典只能模仿不能超越。但是看完电影之后我发现,这个影片和《无间道》是完全的两个路数,《无间道》在剧情渲染上、在细节的细腻把控上无无出其右者,但是《寒战》在表现警方气势、尤其是在价值观表达上,作为香港电影,或者说做为华语电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影片以一个恐怖袭击案件作为主线,随着案情的发展,牵涉了整个香港警方高层,随着警方高层内部的冲突,廉政公署的介入,案情最终趋于明朗。

影片最棒之处在于一上来就达到了高潮,两位副处长剑拔弩张,没有阴谋、只有阳谋的斗争看起来着实过瘾,不停地介绍香港的警务职位和警务关系,我怀疑根本就是为了给广大观众尤其是大陆观众上课,就是因为你看不懂或者说和你接触的司法体系完全不同,你才会想去了解。

在司法体系中,完全按照警务条例规则来做事的办法,和党委书记一把手的制度优劣性,孰高孰下通过影片就可以一目了然。

相信这部电影借鉴了很多好莱坞影片的做法,刘德华在电梯前的发言几乎就是美国总统面临危机时的公关表达翻版----强调核心价值观!那个公共关系科的杨采妮和梁家辉对飙时在演技上虽说差点事儿,但是也清晰地背书公众知情权的重要性。

我相信陆剑青、梁乐民在做这样的编剧的时候,是有一种优越感的,起码比很多大陆有追求的导演有幸福感。他们用一种观众买账的方式,输出了一种价值观,一种他们从内心认可并且追求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也是得到香港警界以及香港市民主流认可的一种价值观。

回到让很多人诟病的剧情上,很多人认为影片剧情有硬伤,其实影片中整个恐怖事件的编排大体没错,前因后果交代清楚,细节的硬伤在所难免,毕竟不是每个编剧都是柯南道尔,并且这个年代也不是福尔摩斯的年代,在一个几乎没有隐私的时代,想要编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谎言其实是很难的。

影片的不足之处在于两位导演有些过于关注这个案件的发展,极力想把这个谜团的张力发挥到最大,这样反而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其实如果把这个案件再简化一些,不要加入太多所谓的科技、所谓的细节,把注意力的90%都放在警方内部的斗争和猜忌上去,相信给人的感觉将会更不一样。

上一篇:在高三学生集会上的讲话下一篇:3月份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