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二翻译题型答题技巧

2024-09-19

考研英语二翻译题型答题技巧(精选9篇)

考研英语二翻译题型答题技巧 第1篇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年考研英语二翻译题型答题技巧

大家对于英语翻译是不是还头疼呢,是不是还是面对大段的汉语而无从下手呢,下面我来告诉大家考研英语二翻译技巧帮大家渡过难关。

英译汉就是运用汉语把英语所表达的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过程或结果。

在翻译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一在翻译需要表达的是句子或文章的内容,而不是结构;二翻译过程中,不是将两种语言的结构进行简单的转换。翻译的过程一般分为阅读理解、汉语表达和审校润色三个阶段。常见的方法有:

一、词类转译法由于英语和汉语是两中悬殊甚大的不同的语言体系,所以在语言结构与表达方式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对原文中的一些词语的词性进行转化(如:动词转化为名词,形容词转化为名词等),才能使译文畅通。例如:The modern world is experiencing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正在迅速地发展。[分析]将句中的形容词rapid转译为汉语中的副词。

二、增补法有些英语字句如果照字面的意思翻译,意念是不完整的,必须根据意义、修辞或句法的需要增补一些汉语,才能更加忠实于原文,使原文的思想更完整地再现。例如:We need clean air,but unfortunately,air pollution is generally present,especially in cities.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但遗憾的是,空气污染普遍存在在城市中尤其如此。

分析:本句为了避免“尤其是在城市里”的表达不完整,增加了“如此”。

三、省译法由于英语和汉语在用词和语法结构上的差异,原文中的某些词如果直译出来会使译文显得累赘,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省略一些冠词、代词、介词或连词等省去不译,但是不能影响原文的意义表达。例如:There was no snow,the leaves were gone from the trees,the grass was dead.天未下雪,但叶落草枯。[分析]在汉语中“叶落”的概念非常清楚,所以省译了from the trees。

四、顺译法也就是说按照英语表达的层次顺序,依次翻译英语句子,从而使译文与英语原文的顺序基本一致。例如:He could see that she had been patient all her life,so that now,after years of it,her lips were set in a gentle and saintly smile.他看得出,她一生含辛茹苦,如今苦尽甘来,嘴边总是带着温柔、圣洁的微笑。[分析]英语句子的顺序,从意思上讲,与汉语句子的顺序是一致的。

五、逆译法也就是对于句子结构复杂的英语句子,可以先翻译全句的后部在依次向前逆序翻译前面的句子。例如:It is our task to build up a nuclear power station somewhere by the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end of

this year.我们的任务是于今年年底在某地建成一座原子能发电站。

[分析]翻译英语里面的一系列状语时,必须按照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和方式状语的顺序汉语习惯表达习惯来组织语句。

六、分译法也就是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将整个英语长句翻译为几个独立的句子,顺序基本不变,前后保持连贯。例如:At the meeting decision was made to transfer a part of the students to another school.会议上作出一项决定,把一部分学生转到另一所学校去。

[分析]本句的主语的后置定语比较长,而谓语很短,为了使句子结构匀称,避免头重脚轻的现象,就把后面的不定式与主句分开翻译了。

七、综合法也就是说翻译时经过仔细推敲,或按照时间先后,或按照逻辑顺序,有顺有逆、有主有次地对全句进行综合处理,英语和汉语的字面意思不完全对应,但是内涵是相同的。例如:One can perhaps get a clearer picture of Japan’s acute population pressure by imagining what Switzerland would be like if that small and mountainous country were inhabited by 28 million people instead of the 5.7 million at present.只要设想一下,假若那小小的瑞士居住的人口不是现在的五百七十万,而是两千八百万,瑞士会是什么情景,人民便会清楚地理解日本所面临的人口压力是多么大。

[分析]原文的重点在于One can„population pressure,按照汉语习惯,应该先叙事,后总结,所以翻译时从中间by imagining„入手,最后回到句首,译出One can„。而且汉语句子的意思也有“意译”的成分。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讲的考研英语二翻译技巧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于翻译头疼的同学们能够好好掌握,甩掉这个包袱。

2页共2页

考研英语二翻译题型答题技巧 第2篇

2018考研英语:七选五题型的答题步骤和技巧

前几天小编分享过新题型的类型、新题型的真题词汇,还有新题型的一些解题技巧。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最常考的新题型--七选五,专门针对它的复习也很重要,希望对你做新题型有所助益。一、七选五的特点

新题型“七选五”试题模式为:给出一篇缺少5个句子或段落的文章,对应有七个选项,要求同学们根据文章结构、内容,选出正确的句子或段落,填入相应的空白处。《考试说明》对该题型命题目的的表述为“主要考查考研党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结构以及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尝试之后不难发现,“七选五”其实跟传统题型完形填空有相似之处,完形填空空出的是词,而七选五空出的是句子或段落,但是他们的考察方式都是一样的,只要考生选择的答案能够使行文连贯,符合英文的语法以及习惯表达就行,因此,这两类题型在做题方法上有共通之处。

另外,从该题型给出的选项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特点:该题型选项大致可分为主旨概括句段(文章整体内容)、过渡性句段(文章结构)和注释性句段(上下文逻辑意义、举例子)三类。

另外两个多余的干扰项也可以通过这三个特点来排除,例如主旨概括句段要么过于宽泛要么以偏概全或偏离主题,过渡性句段不能反映文章的行文结构,注释性句段与上文脱节等。根据这些,我们总结一些关于“七选五”的做题方法供大家参考。二、七选五的答题步骤

1.先看选项

跟完形填空不一样,“七选五”的答案选项较少,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句段的完整性或者句子后面的标点符号来判断其在文章中的位置。另外,通过阅读选项,有可能找出跟其他选项表达完全不同意思的句子或段落,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直接将该选项排除。

2.再看空前空后

由于“七选五”空出的是整个句子或段落,而这些句段之间,必然有一种联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选项中某个名词或动词跟空前或空后的一致性或者逻辑相关性来确定这两个句段之间有一种关联性,从而选择正确的答案。三、七选五的答题技巧

1.注意代词或定冠词

页 共 1 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中出现的人称代词或者指示代词,因为我们知道,代词是指代一个名词或者一个句子的,然后通过代词在句子中所做的成分我们可以推断出它指代的内容,我们要做的就是从选项中找出含有相应内容的句段。

2.注意特殊疑问词

如果选项中或空前出现特殊疑问词,一定要把这句话仔细读几遍,因为对于不同特殊疑问词的回答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对why的回答,后面要有because等表原因的词,对when的回答,后面要有表时间的状语,对where的回答,后面要有表地点的名词,对how的回答,后面要有方式状语等。

3.注意关系连词

如一些表示转折的连词,but,however,yet,though,nevertheless等,另外还有一些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如and,also,as well as,neither…nor,either…or,not only...but also,on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等。通过不同的连词我们可以推知句段与句段之间不同的逻辑关系,从而找出在最符合行文逻辑的正确选项。

其实看看凯程考研怎么样,最简单的一个办法,看看他们有没有成功的学生,最直观的办法是到凯程网站,上面有大量学员经验谈视频,这些都是凯程扎扎实实的辅导案例,其他机构网站几乎没有考上学生的视频,这就是凯程和其他机构的优势,凯程是扎实辅导、严格管理、规范教学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

辨别凯程和其他机构谁靠谱的办法。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考研英语二翻译题型答题技巧 第3篇

翻译题分为两个部分:句子翻译和段落翻译。这两个部分考试侧重点不同, 因此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的解题技巧。

一、句子翻译

(一) 题型特点

句子翻译题为单项选择题, 其评分方式较为特别。

1. 本题型共四小题, 总分8分, 每小题2分。

2. 每小题的选项中, 有一个选项与题目所给出的英文内容是最相符合的, 如选择该答案, 可得2分。

3. 在剩余的三个选项中, 仍有两个选项可以得分, 但是这两个选项与最佳选项相比, 在某些内容上有偏差或错误。根据选项给出的翻译与原文内容之间差别的不同程度, 选择这两个选项中较佳的一项可得1.5分, 另外一项可得1分。

4. 选择翻译效果最差的选项不得分。

(二) 解题技巧及例题分析

由于选择四个选项中的任一项都能得到对应的分值, 因此在实际考试中, 考生本部分得分的机会较大, 但是要拿到高分, 也必须掌握一些解题技巧。

1. 灵活推敲词义

对于题目中出现的一些生词, 考生可以从选项中所给的对应的汉语意思, 结合构词法或上下文推敲词义。如:

Peter misunderstood the instructions his boss gave him and mailed the wrong documents to the supplier.

A) 彼得按照老板给他的指示把单据误寄给了供货商。

B) 彼得误解了老板对他的指示, 向供货商发错了单据。

C) 彼得对老板的指示还没理解就把错误的单据交给供货商。

D) 彼得没来得及听取老板的指示就给供货商寄去了有错误的单据。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B级) 2006年12月第63题】

本题中“and”连接了两个并列谓语动词“misunderstood”和“mail”。题中四个选项对misunderstood的解释分别为“按照”、“误解”、“没理解”和“没来得及听取”, 考生结合构词法分析即可推断出该词的词义应为“误解”。mail的意思为“邮寄”。因此本题最佳答案为B项。从2分到0分的选项依次为B-C-D-A。

2. 认真对比句型结构

如:Congratulations on purchasing from our company the C800 Coffee Maker, which is suitable for home use.

A) 我公司隆重推出C800型家用咖啡壶, 欢迎各界人士

B) 您从我公司购买了最新款的C800型家用咖啡壶, 值得祝贺。

C) 恭喜您购买本公司C800型咖啡壶, 此款咖啡壶适合居家使用。

D) 您购买的咖啡壶是我公司最新产品———C800家用型, 特此致谢。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B级) 2008年6月第63题】

在这道题中, 关键结构为“Congratulations on doing sth.”, 意思是“祝贺某事”。此外, 句中还包含了一个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的定语从句, 用以修饰“C800 Coffee Maker”。如果考生能把握好这两点, 就比较容易在四个选项中选择出本题最佳答案为B项。从2分到0分的选项依次为C—B—D—A。

3. 尝试使用排除法

如:Not until this week were they aware of the problems with the air-conditioning units in the hotel rooms.

A) 这个星期旅馆里的空调间出问题了, 他们没有意识到。

B) 直到这个星期他们才意识到该修理旅馆房间里的空调了。

C) 直到这个星期他们才知道旅馆房间里的空调设备有问题。

D) 他们查不出旅馆房间内空调的故障, 这个星期会请人来检查。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B级) 2009年12月第61题】

在本题中有英语中常见的“not until”, 大多数考生都知道这个结构是“直到……才……”的意思。由此可以排除选项A, D。从剩下的B, C两个选项来看, 对于“aware of the problems”的翻译不一样, 选项B未翻译出“问题”一词, 增加了“修理”这个动词。据此考生可以排除掉B, 答案便可以确定为C。从2分到0分的选项依次为C—B—A—D。

4. 借助保守得分法

如:We sent an e-mail to your Sales Department a week ago asking about the goods we had ordered.

A) 一周前你方销售部发来电子邮件, 询问我方是否需要购买该产品。

B) 一周前我们给你方销售部发了电子邮件, 查询我们所订购的货物。

C) 一周前我们给你们销售部发了电子邮件, 想核查我们要买的货物。

D) 一周前你方的销售部派人来核实我们的订购货物的有关电子邮件。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B级) 2009年12月第62题】

本题对于一些高职高专学生而言, 要从句子结构进行分析有一定难度。但该句句首的“We sent an e-mail”却比较好理解, 意思大概为“我们发了一封邮件”, 考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选项A和D中将其译为“你方销售部……”是错误的, 因此可以排除这两项。虽然通过其他的分析方法可以得出最佳答案为B, 但对于水平有限而无法进行全面分析的考生来说, 在A, D之外的选项中任选一个已经至少可以得1.5分了。

二、段落翻译

(一) 题型特点

段落翻译为主观题, 考试所给段落通常为应用性文字, 主要测试考生将英语段落译成较为通顺的汉语的能力。该部分所占试卷的分值比例为12%。一般认为在几个考试题型中, 本部分是比较难的, 所以考生一定要在考前进行充分的专项训练。

(二) 解题技巧及例题分析

段落翻译是一种主观题型, 它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汉语表达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相对于句子翻译来说, 它的难度更大。因此考生尤其要注意一些基本的解题技巧。

(1) 首先应快速浏览全段, 找出主题句, 把握全段的大意, 确定文体和语气。

(2) 在把握全文大意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正确理解句子的确切含义。

(3) 分析句子的内部结构。注意辨别句子结构中一些特殊形式的表达 (如否定转移、倒装、强调等) 。

(4) 在段落翻译的过程中遇到生词、难词要尝试从构词法、上下文及与段落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科普知识、自己的生活常识等方面考虑, 进行猜测和理解。

(5) 在翻译后一定要进行检查。要注意检查是否有漏译或误译的情况, 译文是否正确流畅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 是否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等。

(6) 在翻译过程中要控制好翻译速度和时间。

例5:Journalist Wanted (招聘记者)

Student Newspaper is looking for a journalist.Applicants (申请人) should be studying at the university now, and should have a least one year’s experience in writing news reports.The successfu applicant will be expected to report on the happenings in the city and on campus.If you are interested, please send your application to the Student Newspaper office before the end of June.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our website.%%%%%%%%%%%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B级) 2009年12月第65题】

参考译文:《学生报》正在招聘一名记者。应聘人必须是本校的在校生, 至少有一年的新闻报道经历。受聘者将报道本市及校园的新闻。有意者请于六月底前将申请寄到《学生报》报社。如需更多信息, 请访问我们的网站。

翻译过程分析:

(1) 在本段落翻译过程中, 考生首先浏览全文, 通过题目Journalist Wanted (招聘记者) 了解到本文是一个招聘广告。本段落的第一句话“Student Newspaper is looking for a journalist.”概括了大意, 是主题句。因此, 考生即可以据此确定译文的文体是广告, 语气要清楚、明确、简洁。

(2) 把握全文大意的基础上, 考生进一步分析段落中各句子, 进行初步翻译。如:Applicants (申请人) should be studying atthe university now, and should have at least one year’s experience in writing news reports.

本句由“and”连接“should be studying”和“should have”两个谓语动词。考生应该注意情态动词should的翻译。此外, 注意“have experience in”这个短语翻译作“在……有经验;有……经历”。

(3) 考生要尝试从构词法、上下文及与段落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自己的生活常识等方面考虑推测词义。如:本段落中出现的happenings和application两个单词都可以根据构词法进行猜测。

(4) 翻译后进行检查。

要在B级考试中取得较好的分数, 高职学生不但需要多做练习, 而且掌握上述解题技巧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需要提醒学生的是, 这些解题技巧并不是各自独立的, 在任何一道题目中都有可能同时使用到, 因此考生在平时练习中要灵活应用, 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向凤极.高职高专英语应试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谢水璎, 杨永芳.论大学英语B级网考翻译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1.

[3]黄希.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

英语高考翻译类题型解答技巧 第4篇

解题通常是从阅读题目开始,而怎么样读好题目,对解答翻译类题型尤为重要。翻译的核心是句子意思的再表达,而表达之前需要翻译者完全、透彻地理解需要翻译的句子的意思,再经过自己的理解,用另一种语言将之再表达出来。以完成句子为例,更是要求答题者按照所给的汉语提示和已翻译的部分来完成翻译,所以在读题的过程中,答题者须迅速理解整句的句意,通过提示和已翻译部分判断出需要使用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即辨清本题的考点,这样才有利于形成下一步的思路,进而有助于整道题目的解答。2012年高考的新题型提供了整个句子的中文意思,降低了对句意理解的难度,但是从整体上把握句意,进而迅速辨清本题的考点,在解题过程中仍然是重中之重,不可草率。

例如:Not until the wild wind calms down ___________(我们才出发)on our first voyage. (set)

通过读题,应该迅速得出以下几点信息:not until结构放在句首,可以判定这是一个倒装句,那么在做题的过程中就需要注意倒装部分的结构和时态;通过中文提示“出发”和英文提示“set”可以确定词语搭配是包含set的意为“出发”的词组,结合词汇知识不难得出是set out;而整个句子的意思应该为:直到狂风平静下来我们才出发开始我们的首个航程。得出这些最基本的信息后,就能顺畅地进行下一步的思考了。

又例如:Today,people often miss the simple but beautiful day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日子)with nature. (harmony)

同样的道理,同学们首先要仔细读题,通过读题对题目的考点具备基本的认识。整个句子的意思为:现在,人们经常怀念从前那些简单但是美好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光;在需要填写的内容前面是名词days, 而中文提示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日子”,通过这两点可以得知需要补充的内容应该是由days 作为先行词的定语从句,这是考点之一;中文提示“与自然和谐相处”,给出的词语是harmony, 而在句子末尾还有一个结果with nature,根据这几点也不难判断出此处要考查的词组应该是 sb. live in harmony with sb。有了这两点认知之后,我们再进行下一步的思考:days作为先行词引导定语从句,从后面提示可以看出days在从句中是时间状语,所以定语从句的引导词应该是when;并且根据句意知道从句中的动作应该发生在过去的时间,综合这几点,再与全句融会贯通,得出此题的答案“when human beings lived in harmony ”就是水到渠成的了。

解答完成句子这一类的翻译题目时,在理解全句的意思和辨清考点的基础上,能够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对正确解答出题目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在平时的练习和考试中,我们该怎样做才能形成比较清晰、明确的解题思路呢。首先要明确题目的性质。完成句子这样的题型是一种复合题型,考查的是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一道题目,可能涉及到语言表达的多个方面,概括起来有词汇、词语搭配或固定结构、词语之间的配合、分词、情态动词的选用、人称的配合、时态的配合、特殊句型(强调,各种从句,疑问,感叹,虚拟等等)及其变化、整体的连贯性等等。而这些方面在解题时都要一一考虑到,若是某一方面考虑得有所欠缺或是遗漏了,那么就可能导致整个解题的失败。

例如:The doctor made a suggestion _______

__________ (他应该戒烟)。(give)

解题思路:

整个句子应该翻译为:医生建议他应该戒烟。而已给出的句子部分是一个完整的简单句,主谓宾俱全,继而分析出所要填写的部分是要解释出suggestion的内容即:他应该戒烟。再看所给的中文提示,“他应该戒烟”,也是一个完整的简单句结构,那么就很容易推断出所要填写的部分是主句中suggestion的同位语从句。在句子结构上做出判断以后,可以根据同位语从句的特点,确定在主句suggestion后应该跟有一个同位语从句的引导词that。

再来看从句的内容:结合汉语提示“戒烟”和所给的词语give,戒烟实际上就是放弃吸烟,应当用到give up doing sth, 所以不难得出“戒烟”应该翻译为give up smoking。从句中主语是“他”,即he,谓语结构为give up smoking,在给出的翻译中还有“应该”,不难看出这里还缺少一个情态动词。根据“应该”的意思,得出should是比较合适的,再结合语法上“在出现了用 suggest和suggestion表示建议的句子中,从句的情态动词常用should”这一原则,两者在情态动词的选取上达到一致,进而可以得出从句的内容应当为he should give up smoking,再加上先前判定句子结构是同位语从句的引导词that,就可以得出此道题目的答案应该是 that he should give up smoking.

又例如: _________________ (不管发生什么事情),your roots are in the village where you were born. (what)

解题思路:

首先理解句意,整个句子应该翻译为: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的根基仍在你出生的地方。给出的句子用逗号隔开,后面的句子成分完整,结合中文提示可以判断出需要补充的部分是一个条件状语从句。再看给出的必填词语what,结合句子意思可以得出“不管发生什么事”应该翻译成由no matter what 结构的条件句。然后判断时态,所给的后半部分句子是一般现在时,并且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所以前面的条件句也应该是一般现在时,并且条件句是以疑问词what 做主语,在没有任何特指的情况下,应该搭配第三人称单数,最后综合以上几点可以得出本题的答案为:No matter what happens。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两道题目的思路:理解句意→分析句子结构→词语搭配→表达结构→完成从句→检查时态→得出答案。当然,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不同,考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也有差异,本文谈到的解题思路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想要通过例题给考生们建议: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注重对自己思维的训练,思考的方向顺序当然可以因人而异,但不管采取哪一种顺序来形成思路,最重要的是要做到面面俱到,兼顾整体和部分,一步一步落实答案。

在通过理性思考得出答案后,也不能简单地把答案一填了之,收尾工作也很重要。前面已经提到过,翻译类的题目更注重的是意义的再表达,所得出的答案并不是孤立的部分,一定要能够使整个句子顺畅地表达出应有的意思,才有它的意义。

在完成解答以后,一定要把得出的答案,放回到句子中阅读几遍,再三地咀嚼,这样做不仅能提高解题时的整体意识,同样也是对解题结果的自我检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自我验证我们得出的答案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也要再次运用所学到的语法、词汇、句型等各方面的知识审视一下得出的答案有没有欠缺的方面,或者回想先前的思路看有没有遗漏了某一方面。同学们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独立的语境,并且在检查时一定要一再提醒自己以下几个不可欠缺的方面:语法正确(包括形式),语用正确(包括搭配与结构),语义正确(句意逻辑)和语境正确(在预设语言环境下的最佳语法形式、最佳词汇搭配和最佳语义逻辑)。只有这样,才能使答案趋于完美,较好地完成这一题型的解答。

责任编辑 赵玉渊

2018年考研英语全面答题技巧 第5篇

感谢凯程郑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英语是个长时间积累的知识,光靠考前几个月突击就取的好成绩还是比较难的,所以我们提前就做好复习计划,打好基础,才能取得好成绩。现在和大家提前分享一下在考试中需要了解的答题技巧。

一.听力

1注意每段录音前的指导语多数指导语己将要播的录音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但很多人没注意到听了半天才知道在说什么显然影响信息的捕捉

2抓紧录音人员朗读Direction的时间快速浏览各问题题干对将要考查的东西有个大致轮廓带着问题去听录音而不是做题时才去看它问的什么

3在AB节(填空)时注意名词的单复数动词时态和专有名词大小写很多人名词少s动词无ed专有名词开头不大写这样丢分实在遗憾

二.完型填空

它考查的是词汇语法等基本功无技巧可言只有一条一个空很难选不要老琢磨往下看也许隔几行便会有该题四个选项单词之一出现那就是正确答案

三.阅读理解

1先看题目后做题笔者周围数名英语在分以上者无一例外地采取这种方式先看题目时只看题干不看选项

2除了最后一题可能会引申外一般的题目都可在文中找到出处所以拿不准的题要重新回文中去找不能懒仅凭印象和感觉乱选

3最后一题往往是推理和态度题这时只要再看一遍文章最后一句(或两句)一般情况下便迎刃而解了

4做某些选title的题的技巧四个选项除了正确答案一般有二种情况一是涵盖面太广即具有普适性无法体现文章中具体谈到的东西;二是仅涉及局部即只说了文章中某一段的意思不全面仔细分析后将此二类答案排除即可

四.翻译

1主要是三种方法①拆句分译定语从句每年必考基本方法就是翻译时用逗号隔开另起一句②倒译有些句子倒着翻表达一下子就清晰多了③被动转主动英语中很多被动语态要翻成主动这样更符合汉语习惯

2具体操作第一遍先通读句子第二遍试着翻译第三遍通读汉语句子修改润色

3有时一个句子不知如何表达才让人满意可加个括号写上另一种译法说不定二者之一就是最佳答案(但也不必每题都这样)

五.作文

1注意别跑题年作文主要应该是写关于国际文化交流的内容笔者却越引越远写到了经济全球化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尽管语法上无大错用词也较丰富但得分较低希望朋友们不要再犯同一个错误

2一般为三段式第一段描述图画并揭示寓意第二段分析原因第三段发表评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其中二三段是重点

3用词要富于变化平时要多总结如仅仅不能只会only要知道merely;举例仅知道for example还不够要会for instance等等这样才不会让人觉得文章很枯燥老是一个声音在耳边回响但是不能过分追求辞藻的华美毕竟语言只是个工具和形式内容才是核心和灵魂

考研英语二翻译题型答题技巧 第6篇

2018年考研英语大纲解析:完型及翻译

新题型

根据《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的内容来看,与2010年大纲相比,2018年考研英语大纲非常稳定,基本没有变化。尤其在完型、翻译新题型部分未作明显变动,下面谈谈三部分的复习备考。

新题型部分

英语新题型是2005年新增加题型,许多同学复习时对这种题目把握不准,加上可以借鉴的考研真题数量比较少,参考资料少,很多考生都感觉复习起来比较困难。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时间中给自己吃一颗定心丸呢?请看以下这些分析也许能帮助大家解决一些疑难。

新题型又称段落大意题,新题型的解答需要理解文章的段落大意。考研英语新题型是一种以快速阅读为完成条件的阅读类题型补充。考研英语大纲中已经规定新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以及文章结构的理解”。这就要求考生在准备这类题时,应该掌握必要的攻题技巧。新题型占考研英语总分的10%,所占分值比重比较小,所以复习压力要小一些。但由于新题型在考研英语中比较特别,所以仍然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才会在考试中得到比较理想的分数。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下两个部分:

一、文章的结构

要做新题型中完形填句(段)的题目,考生就应该先了解这类文章的结构,一般情况下,文章的结构有:

1、描述性结构

主要介绍事物、问题或倾向的特点,对人物的描述如传记,包括人身体特征、家庭背景、成长过程、个性爱好、成就贡献等内容进行描述、因此时间、地点往往是出题重点。

2、释义性结构

解释某一理论、学科、事物,主要用例子比喻类比阐述。

3、比较性结构

把两个人或事物功能、特点、优缺点进行对比。

4、原因性结构

这种结构主要分析事物的成因,客观的、主观的、直接的、间接的。

5、驳斥性结构

这种结构主要是先介绍一种观点,然后对其评论或驳斥,然后分析其优点缺点,危害性,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

以上文章结构的知识其实反映了完形填句(段)题型的出题原则。

二、解题步骤

1、锁定目标答案可能的特征

2、阅读选择项,寻找特征词

特征词:代词、专用名词、连接词、数字、复数名词等。

3、回头再去看原文,明确1-5位置

①开头常是主题句,不行再看前和尾;

②中间不忘主题句,前瞻后望找启示;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③末尾常是下结论,也可排比和例子。

4、用代入法通读全文,检查答案是否合理。翻译部分

2018考研翻译部分的总体要求应该是“译文准确、完整、通顺”,这与翻译的一般标准“忠实而通顺”是基本一致的。“准确、完整”就是要“忠实”于原文,把原文的内容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不能对原文做任意的增加或删减。“通顺”,指的是译文的语言要逻辑通顺,符合汉语的语言文字规范,没有明显的“翻译腔”。

根据大纲规定,考研翻译的评分标准如下:

阅读理解C节: 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如果句子译文明显扭曲原文意思,该句得分最多不超过0.5分。

如果考生就一个题目提供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译法,若均正确,给分;如果其中一个译法有错,按错误译法评分。

中文错别字不个别扣分,按每题累计扣分。每三个错别字扣0.5分,无0.25扣分。

根据对近年来考研翻译真题及命题形式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考研翻译基本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体裁固定,但内容广泛。近年来,考研翻译短文的体裁基本上是议论文,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涉及人们所普遍关心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道德、历史、文化、哲学、心理等问题。

其次,难度趋向稳定,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尽管考研大纲经过了几次调整变化,但考研翻译的变化不大,其基本要求主要还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对整份试卷而言,试题的难度保持在中等偏难的水平,而且基本趋于稳定,不会有大起大伏的变化。

再次,句型结构复杂,词义灵活多变。尽管考查点比较灵活多变,但主要还是以长难句、结构复杂句为主,以考查学生根据上下文准确理解概念并用汉语正确予以表达的能力为主。

做翻译通常情况下有三个步骤:理解、表达和校对。专家认为,在翻译实践中,理解是表达的前提,不能正确理解就谈不上确切表达。但理解与表达通常是互相联系,往返反复的统一过程,不能截然分开。

一、理解

理解主要通过原文上下文来进行。考生必须从上下文的关系中来探求正确译法。所谓上下文可以指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也可以指整篇文章。对原文作透彻理解是确切翻译的基础和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理解语言现象、理解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有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按原文语法关系所不能理解的问题。例如

例 1 It is good for him to do that。

分析:这个句子可以有两种意思:

翻译部分

2018考研翻译部分的总体要求应该是“译文准确、完整、通顺”,这与翻译的一般标准“忠实而通顺”是基本一致的。“准确、完整”就是要“忠实”于原文,把原文的内容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不能对原文做任意的增加或删减。“通顺”,指的是译文的语言要逻辑通顺,符合汉语的语言文字规范,没有明显的“翻译腔”。

根据大纲规定,考研翻译的评分标准如下:

阅读理解C节: 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如果句子译文明显扭曲原文意思,该句得分最多不超过0.5分。

页 共 2 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如果考生就一个题目提供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译法,若均正确,给分;如果其中一个译法有错,按错误译法评分。

中文错别字不个别扣分,按每题累计扣分。每三个错别字扣0.5分,无0.25扣分。

根据对近年来考研翻译真题及命题形式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考研翻译基本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体裁固定,但内容广泛。近年来,考研翻译短文的体裁基本上是议论文,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涉及人们所普遍关心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道德、历史、文化、哲学、心理等问题。

其次,难度趋向稳定,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尽管考研大纲经过了几次调整变化,但考研翻译的变化不大,其基本要求主要还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对整份试卷而言,试题的难度保持在中等偏难的水平,而且基本趋于稳定,不会有大起大伏的变化。

再次,句型结构复杂,词义灵活多变。尽管考查点比较灵活多变,但主要还是以长难句、结构复杂句为主,以考查学生根据上下文准确理解概念并用汉语正确予以表达的能力为主。

做翻译通常情况下有三个步骤:理解、表达和校对。专家认为,在翻译实践中,理解是表达的前提,不能正确理解就谈不上确切表达。但理解与表达通常是互相联系,往返反复的统一过程,不能截然分开。

一、理解

理解主要通过原文上下文来进行。考生必须从上下文的关系中来探求正确译法。所谓上下文可以指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也可以指整篇文章。对原文作透彻理解是确切翻译的基础和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理解语言现象、理解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有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按原文语法关系所不能理解的问题。例如

例 1 It is good for him to do that。

分析:这个句子可以有两种意思:

考研英语二翻译题型答题技巧 第7篇

近几年国考面试真题中,会涉及到多种题型,如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应急应变、自我认知、演讲与情景模拟、综合分析等。其中,组织管理类题型是常考题型之一,主要考查考生的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是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那么,如何去应对这类题目,有相当一部分考生还是比较头疼的,接下来河北华图教育(http://he.huatu.com/)的公考专家将就这一问题进行阐释,为考生进行指导。

一、如何辨识国家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题

通俗地讲,组织管理就是领导交给你一项任务,问你如何开展?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计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计划是参照、组织是执行、协调是方法。对于组织管理题,结合在近年来的公务员面试中主要考查的类型,分为调研类、宣传类、培训类、会议组织类、接待类、活动策划类以及协调类。形式即是“活动+你怎么组织”如:

【真题1】领导让你组织一次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的会议,你打算如何组织?

【真题2】科室主任让你组织一次深入社区的义诊活动,你打算如何开展?

【真题3】领导让你组织安排“创先争优”演讲比赛。请问你如何开展?

二、国家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思路

答题结构与思路:一个帽子+三个环节:目的意义——准备组织——协调控制——总结提升

目的意义(帽子):根据题目中的人、单位、事件分析来确定活动的重要性、要取得的效果、目的、意义、宗旨。

准备组织:五大要素+确定工作人员职责。

协调控制:协调+控制+本次活动中的重点难点。

总结提升:对本次活动的成果进行总结(结合活动类型特点);或对本次活动取得的预想效果进行总结;或对本次活动的各工作人员表现工作过程进行总结;或对未来工作进行效果的扩大。

三、国家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方法灵活运用

【题目】一个少数民族代表团20人来上海参观世博会,你怎么安排?

【河北华图专家解析】

【目的意义】世博会是全世界人民的盛会,此次能够在上海举办,我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次一个少数民族代表团来世博会参观,我一定会尽到地主之宜,妥善安排,带给他们一个满意愉快的旅行,让他们感受到世界各国的多彩文化和我国快速发展的实力。

【组织管理】首先,我要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对于这个代表团的一些基本资料要有详细的了解。包括代表团的人员名单及具体联系方式,民族构成情况,代表团乘坐的交通工具,到达及离开时间等。接下来拟定接待方案:根据代表团的男女构成情况安排住宿,预定好餐厅。在安排餐厅的时候,我要学习了解不同民族的饮食禁忌,并通知 餐厅的工作人员,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准备好接待和游览用车,联系好负责旅游讲解的导游,如果代表团成员中有不会汉语者,我们还需要给这一部分人配备精通 相关语言的翻译。

其次,开始接待工作并安排游览:派专人负责接站工作,并用专门的接待车将代表团送到指定酒店。按照事先分配好的房间入住,并带领代表团成员用餐。带领代 表团进行游览,在入园参观前,我会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他们,必要时联系。如果此次代表团的行程不是很紧张的话,在代表们时间和精力的范围内就可以尽可能 多地参观景点,如果行程比较紧凑的话那就选择几个具有特色的景点进行参观。

【协调控制】在参观过程中注意人员的管理和秩序的维护并做好游览解说工作,要随时准备应对游览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比如身体不适,如果情况不是很严重的话可以用我们事先准备的医药箱进行简单处理,如果情况比较紧急的话需要及时与世博园进行联系,请求协助,或者直接拨打120急救。

【总结提升】代表团的参观结束后要及时将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并上报领导。从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为以后组织类似的活动提供借鉴。

真题演练:政府以补贴的形式给市民更换节能灯,更换市民要达到80%,你怎么落实?

参考答案:更换节能灯是政府倡导节约、环保理念的有力举措,有利于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假如这项工作由我负责,我将从以下方面开展:

首先,在政府网站、电视台等发布相关信息,宣传节能灯有利于居民节省用电成本,安全、寿命长等优点,同时也对社会的环保工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与各社区居委会取得联系,组建工作小组,商讨整个活动的详细方案,拟定计划,同时合理分工;并与节能灯供应商、经销商合作。

再次,在重点小区试点,在门口设置咨询台,现场提供以旧换新,同时给予相应的补贴;同时招募志愿者,逐户拜访居民,普及节能灯性能等知识,并提供上门安装节能灯服务、上门补贴,同时做好相关的数据统计工作;与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建议只售卖节能灯;并与厂商取得联系,将收回的旧普通灯回炉再造,以便二次利用。

最后,将此项工作的相关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汇报并呈交给领导。

考研英语二翻译题型答题技巧 第8篇

一、国家公务员面试应急应变类明确考察什么:

应急应变主要考察考生面对突发事件与复杂情况考生能否做到:及时应对、全面考虑、措施得当,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察。

二、国家公务员面试应急应变类注意答题思路:

(一)分析情况

对于应急应变类的题目,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突发事件进行情况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原则,如某地发生集体中毒事件,领导让你去处理,你怎么办?这时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并对中毒人员进行抢救。这个阶段应该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你是谁,有哪些权限与职责),同时还要对整个事件进行分析(如果不及时处理好,会有什么样的不良影响)。

(二)确定任务

在分析完情况以后我们就明确了自己的任务,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通常分析情况和确定任务是顺承连在一起的,分析情况是为了明确自己的任务。

(三)解决问题

当我们面对突发事件时,我们应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最主要的是要解决突发情况,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解决,第一,主体分析法。针对题干中给出的不同主体,一一进行分析,并根据矛盾主体的轻重缓急有序的进行破解,最终达到圆满解决的目的。第二,层层假设法。层层假设法,就是当我们面对突发情况时,可以通过一步步的假设,来把问题解决掉。如开会时专家不能来,你怎么办?就可以通过假设专家非核心,假设专家通过进一步说服能来,假设其他专家可以替代,假设专家实在来不了更换会议时间。通过这样的层层假设法,循序渐进的把问题解决掉。第三,事件回溯法,就是通过自己的回忆,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去异地开会,会议前发现签约的合同不见了,你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进行逐步的回忆,可能是忘在酒店,可能是在单位等来进行破解。第四,要素调换法。对于某些突发事件,比如在室外举行大型活动,突遇暴雨,你怎么办?我们就可以通过调换要素法进行解决,可以把人员就近转移到附近体育场,可以调换活动形式,可以调换活动时间等。

(四)总结提高

突发事件要求我们在面对突发问题时有应急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主动的做好查漏补缺、未雨绸缪的工作,以防出现突发情况时自乱手脚。

提示:这些事情的处理顺序应该如何呢?基本的依据就是按照以人为本和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处理。

三、国家公务员面试应急应变类常见题型积累:

危机公关类:自然/事故灾害、公共安全事件、网络舆论等。

突发事件类:食品中毒、团队少人、活动出现意外错误等。

人际协调类:同事矛盾、拖欠工资、排污纠纷、街道矛盾。

尴尬事件类:潜规则、多方利益取舍等。

情景致辞类:针对应急事件现场致辞。

1、网络危机公关类:网上著名论坛有人举报你们单位处理问题不及时,领导交给你处理,你怎么办?

思路点拨:网络特性、群众政府媒体关系

1、防止事态恶化

2、政府态度:积极主动应对

3、媒体资源

4、单位形象

参考解析:网络论坛作为网民交流的平台,尤其是著名网络论坛,有着十分大的影响力。此论坛上出现了有人举报我们单位处理问题不及时的负面信息,关系着我们单位的形象和公信力,必须及时、作出妥善的处理,防止事态恶化。

首先,我会马上在该论坛以及我们单位的官方网站发出一篇正式的声明,感谢该网友对我们单位的关注和监督,表明我们会立即调查并处理此事,请他耐心等待。(尊重网友,利用网络积极、主动表明我们的态度。)

第二,与此同时,我也会马上联系该论坛的网络后台负责人,与他取得联系,并尽快获取该举报人的联系方式,核实情况。(为了保证真实性,最好能电话或者当面联系举报人,解决最主要的矛盾。)

第三,联系举报人,道歉并耐心询问具体情况,并找涉及到的工作人员进行核实。如果情况不属实,可能是由于该举报人来办事的时间正好是高峰期,我们单位的工作人员忙不过来,办事速度较慢,如果是这样,我会耐心向该举报人说明情况,求得他的理解,并且事后对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效率;

如果情况属实,在办事过程中,确实是我单位人员态度不好,办事拖沓,如果是这样,我会请该工作人员诚恳的向举报人道歉,并且马上帮助举报人解决相关问题,以求得谅解,事后,我也会对该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处分和教育。(注意态度,中间可层层假设,这里就涉及到了具体的人际沟通。)

第四,求得举报人理解之后,我也会请他重新发布一个帖子,澄清事件来挽回我们单位的形象,与此同时,我单位也会发布相关信息,感谢广大民众继续对我们监督。(借助这次事件树立我们单位的正面形象以及处事原则。)

处理完毕之后,我会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上报领导。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能和服务理念培训,尤其是与群众面对面的窗口工作,加大监督和考核力度,防止再次出现类似事件,真正的践行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反思不可少,因为这一次的反思,就是为了下一次的不再发生。)

华图专家点睛:这样来答题,层层剥茧,我们与网络媒体相关的应急应变也就非常清晰了。一定要注意的是首先利用网络发布信息,防止事态恶化,亮明我们的态度,再去赶紧处理事情。希望大家在考试中,灵活运用,切实解决问题!

2、突发事件类:你是幼儿园带队老师去春游,黄昏集合时发现少了3个小孩,怎么都找不到,这个时候你怎么处理?

思路点拨:稳定心态-冷静、确定人数、采取措施(小孩 家长 施救单位 老师)

参考解析:作为老师,少了孩子是我的失职,但是我会迅速冷静下来,做一下工作:

(1)再次清点现场人数,确定失踪小孩人数。同时看好其他小朋友,不能让他们再走散。

(2)拨打110报警,同时通知失踪小孩的家属,做好道歉、安抚工作,并让他们各自联络附近的亲戚朋友,看失踪的孩子是否去了他们家。

(3)搜索人员赶到后,向搜索人员详细说明情况,并积极配合搜索工作的进行。

(4)其他小朋友交由其他老师先带领回家。

(5)密切关注救援工作。找到失踪孩子后,立即打电话通知其家属,并深刻检讨自己工作的不足之处。

(6)如果当天还没有找到,要在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发动可以发动的力量去进行搜救。

【华图专家点睛】 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我们首先要保持冷静,然后迅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有序进行。最终的目的是化解危机,解决问题。要注意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和注意各方的利益。

3、尴尬事件类:国家实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安排你去执行这项工作,但又特意交代你关照某食品供应商,面对这种情况,你会如何处理?

思路点拨:透过事件看原则,领导-供应商,分情况对策。

参考解析:从我自身而言,做事情一向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领导说让我对供应商进行关照,我也会考虑领导的意见,分情况灵活处理。

如果通过综合考量,供应商之间并没有什么太大差异,从工作的角度出发,我是可以对领导交代的事情照办的。

如果通过考量,该供应商确实存在严重问题,不符合相应的要求,我会把其不符合要求的事项加以说明,并收集相应的事实材料,争取向领导汇报时做到有理有据。相信领导在事实材料面前能够衡量出轻重缓急,做出明智的选择。

如果该供应商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相比其他供应商存有劣势,我也会把这些情况向领导做详细的汇报,请领导从大局出发做出定夺。

无论领导做出什么样的定夺,我都不会妄议领导。也许该供应商虽然存有一些不足,但是如果引进该供应商之后,能够带动其他行业产业的发展,解决更多的问题,那么从全局综合去考虑的话,领导的决策恰恰体现出其高屋建瓴、高瞻远瞩。

【华图专家点睛】 看到这样的题目,相信大多数考生的第一反应是领导有可能收了该供应商的好处,这摆明就是潜规则,以权谋私啊。自己是个下属,既不能得罪领导,又不能犯错误,可是怎么办才好呢,这道题分明就是在试探考生到底会不会坚守原则,不与上级同流合污啊。那就干脆说自己会按照原则办事,不会对该供应商有任何特殊的照顾。这样答题的立场肯定是正确的,可是这样的答题方式是不是显得有些生硬,而且这样答题的话,貌似没有什么可说的,一句话说完了。我们在坚定立场的同时不妨把这样的潜规则说透,但是又可以给予领导一定的体谅,阳光心态,把人尽量往好处想。

4、国家公务员面试人际协调类:有人去你办公室当众大吵大闹,指责你工作不负责任,怎么办?

思路点拨:冷静+沟通对策+总结汇报

参考解析:我是一个细致、认真、责任心强的人,这样的事情应该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如果真的遇到这样的事情,首先我会保持冷静的头脑,尽快出面控制局势。办公室是同事们集中办公的地点,不能因为我一个人的问题,而影响了单位其他人的正常工作。

其次,我会安抚当事人的情绪。在当事人情绪稳定后,我会与他展开坦诚的沟通,了解事情的具体原因。如果真的是我在工作中出现问题,给当事人造成了损失,我会尽快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补救。如果损失无法弥补,我也会承担责任,赔偿当事人。如果是当事人对我有误会,我想在坦诚的沟通之后,一切问题就会随之解决。同时,我还会对当事人讲解我们相关的工作原则、工作方法等,增进他对我们工作的了解。如果,当事人还存在困难,我会尽自己的努力予以帮助。

再次,不管是因为误会,还是因为我在工作上确实出现了问题,这对单位的工作都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同时也说明我至少在工作方式、工作技巧上存在问题。所以,事后我会向领导汇报相关情况,作出检讨。同时,我还要做好个人总结,以免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

【华图专家点睛】 对于压力类的题目,我们首先要使自己冷静下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后不要忘记总结。对报考职位要做好调研分析,重点掌握职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考生考前应充分了解报考的职位,思考自己的哪些素质是报考职位所要求的,构建两者相互匹配的相关性连接,在面试中如果可以熟练的说出具体岗位相应的内容,或中央直属领导说过的工作方针等,会让考官眼前一亮。

考研英语二翻译题型答题技巧 第9篇

一、形象类

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分析思路

1、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具体分析思路与方法:(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傲 豪情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忧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隐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才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愤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战

8、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的形象。---------------情

9、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叹

2、事物形象。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即物象,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竹、梅等。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具体分析思路:

1、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色、声、态等)、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2、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常用方法】

1、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或象征;

2、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有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对比及常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等。

3、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它包括: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高考对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考查意象类和考查意境类。鉴赏景物形象的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 寓意等)。

【写景技巧】

1、各种修辞手法;

2、正面描写:动静结合(以静衬动,以动写静)、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勾勒、工笔细描、列锦(意象排列)、色彩渲染(季节色彩、冷暖色调)、观察角度(高低、远近、俯仰)、感觉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3、侧面描写:对比、衬托。

【景情关系】

1、正衬: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

2、反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

3、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三)答题步骤

1、总说形象:概说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具体分析: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3、形象意义: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四)答题示例

1、人物形象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问:分析诗中塑造的陆鸿渐形象。

【答案】(步骤一)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二)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三)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事物形象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案】(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3、景物形象

【例题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步骤一)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步骤二)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步骤三)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二、意境类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4、诗中描绘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二)分析思路

鉴赏古诗的意境,要注意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情感,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常用术语】

1、雄浑壮丽 雄奇险峻 辽阔苍茫 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 深远绵邈 高远辽阔-----雄、险、阔、奇

2、清幽明净 闲适恬淡 恬静优美 淡雅闲适 和谐静谧 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安谧美好清净悠闲-----清、闲、淡、雅、静

3、萧瑟凄凉 孤寂冷清 肃杀荒寒 冷森幽僻凄清冷落 萧疏凄寂 沉郁孤愁------凄、孤、冷、寂、愁

4、开阔苍凉 苍凉悲壮------悲壮

5、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虚幻飘渺-------迷、飘

 深邃奇崛-----------------奇

(三)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或指出描写的具体景象、意象)。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注意两点:一要忠实于原诗,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意境)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四)答题示例

【例题1】(2012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䴙鹈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鹈泉:泉水名。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案】(步骤一)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步骤二)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步骤三)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二)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题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步骤一)全诗选取了商山旅店早起赶路时的所见之景: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枳花,描绘了一幅旅途之人早行图。(步骤二)用昨晚温暖的梦境“凫雁满回塘” 来反衬旅途的清冷,营造了一种孤寂冷清的意境。(步骤三)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的思念。

三、意象类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考查意象的角度主要有:

1、考查意象的内涵;

2、考查意象的作用;

3、考查意象的特点。这些角度或单一考查或综合考查。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说一说这首诗中意象的特点。

3、诗人通过诗中某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4、诗中某意象有什么作用?

5、分析某意象的内涵。

(二)分析思路

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并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意象作用】

1、营造气氛;

2、设置背景或环境;

3、塑造意境;

4、奠定情感基调;

5、借景抒情;

6、衬托(人物性格、品质;以景衬境、以景衬情);

7、诗歌线索。

【常见意象】

1、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杨柳、长亭、驿路、南浦、寒蝉、行舟、酒。

2、愁苦类(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梧桐、芭蕉、芳草、流水、杜鹃、猿啼、风霜、飞雪、苦雨、酒。

3、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羌笛、蟋蟀、捣衣、行舟。

4、抒怀类(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梅花、菊花、松柏、幽兰、蝉、翠竹、黍离、冰雪、草木、乌鸦。

5、爱情类(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连理枝、比翼鸟。

7、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投笔、长城、楼兰、请缨、柳营、羌笛。

8、闲适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三径、渔樵、山林。

(三)答题步骤

1、找出诗中描绘的意象;

2、分析意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或内涵;

3、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四)答题示例

【例题1】(2012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

【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例题2】(2012年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作:纵使。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答案】“杨柳”“飞絮” 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这首词抒发了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

【例题3】(2012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案】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四、技巧类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4、这首诗(某某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人物/某某)上有什么特点?

(二)分析思路

这类提问注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 解答。

【表达技巧】(艺术技巧)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2、表现手法:

(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顶真、谐音、互文、反语、通感、排比、反复等。

(2)抒情手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

(3)描写方法:

A、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B、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由实到虚、由虚到实; C、正侧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D、点面结合(以点写面、以面写点);

E、远近结合; F、抑扬结合(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欲抑先扬); G、褒贬结合(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话反说、似褒实贬/寓贬于褒/反话正说);

H、明暗结合;I、声色结合;J、细节描写;K、比兴;L、白描;M、工笔;N、象征;O、对比; P、衬托(正衬、反衬);Q、烘托;R、渲染;S、用典;T、铺陈;U、联想、想象;V、以小见大; W、侧面描写;X、主客移位(侧面虚写)。

(4)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过渡、铺垫、伏笔、悬念等。

【设题角度】

1、“小角度”设题。此类设问的“切入点”较小,考查的针对性强,题干要求上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如:

①2008年四川卷: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②2008年江西卷: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③2007年全国卷Ⅰ: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④2006年湖北卷:《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此类题目的考查目标非常明确,题干明确告诉考生须从“修辞方法”“虚实”“景”和“情”“融情于景”等角度鉴赏,答题时我们只要根据题干所要求的相关表达技巧知识,并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作出分析说明即可。

2、“大角度”设题。此类设题往往“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角度要求,出现在题干中的关键词通常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或“手法”等较为宽泛的概念。如:

①2007年浙江卷: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②2006年江西卷: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③2006年福建卷:这首诗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此类题目较之上一类鉴赏难度要大,因未规定表达技巧的具体类型,所以答案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大,答案有可能是表达技巧中的任何一种甚至几种类型。这些题型往往给考生答题带来很大盲目性。

(三)答题步骤:

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析作用: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案】(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二)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三)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五、关系类

(一)设问方式

1、从A与B的角度分析这首诗。

2、这首诗在AB上有什么特点?

3、这首诗是如何运用AB来写的,试作分析。

(二)分析思路

此提问考查的是表达技巧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情景关系、虚实关系、动静关系、抑扬关系等,提问时一般会明确说出,解答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说明其具体关系。

1、情景关系: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2、动静关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3、虚实关系: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由实到虚、由虚到实)

4、抑扬关系:抑扬结合(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欲抑先扬)

(三)答题步骤

1、明关系:指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2、阐运用: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这种关系在诗歌中体现。

3、析效果:说明这种关系的作用(营造的意境、表达的内容、抒发的情感)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问: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案】(步骤一)这首诗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步骤二)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平静如水面似“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以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写出风起、叶摇、雨滴落的雨后池上特有的动态之美。(步骤三)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江城子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注:这首诗是诗人悼念亡妻王弗之作。

问:这首词是如何运用虚实来写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步骤一)这首词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步骤二)上片属于实写,先写入梦前的思念,接着写设想相逢的情景,属虚写。下片先写梦中相见的悲喜,属虚写,后写梦醒后的感慨,属实写。(步骤三)这样由实而虚,由虚而实,充分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深之苦。

【例题3】分析下面这首诗景和情的关系。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答案】(步骤一)以乐景写哀情。(步骤二)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如此美景的描写是为了“何日是归年”的情感表达。(步骤三)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例题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问:这首诗是如何处理抑扬关系的?

【答案】(步骤一)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步骤二)前两句先写少妇“不知愁”,是扬;后面两句才说她“悔”,是抑。(步骤三)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六、炼字类

(一)设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从某句诗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作具体分析。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5、对诗中某个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6、诗中某字用得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7、诗句中某个字换成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试作分析。

8、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9、这首诗(某句)的诗眼是某字,试作分析。

(二)分析思路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组织答案时常用术语: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炼字的角度:动词、形容词(重叠运用的、活用作动词的、表色彩的)、叠词、拟声词、数量词、虚词。炼字重点放在动词、形容词、副词上。

(三)答题步骤

1、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作用:点出该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姿态、神态、氛围、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注:有表现手法时要点出。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案】同意。(步骤一)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二)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三)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问:“两山排闼送青来” 一句中的“排”字用得十分精妙传神,试作分析。

【答案】(步骤一)“排”是闯进之意。(步骤二)两山迫不及待地“闯”进门来,把苍翠的山色“送”来,生动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步骤三)该字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写出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七、语言风格类

(一)设问方式

1、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2、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二)分析思路

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即语言风格(特色)是就诗歌整体而言的。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一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炼字);二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上的特点,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包括炼字用词、修辞特点、语言风格等。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明快清新、平淡自然、朴实无华、明快浅显、明快直露、明白晓畅、流畅自然、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深沉隽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缠绵哀怨、温婉悲凉、庄谐俱见、幽默讽刺、简练生动、简练传神、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

【语言风格分类1】

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类型。

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3、凝练(精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4、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5、华丽(绚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7、简洁: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8、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咀嚼。

10、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语言风格分类2】

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雄、豪

2、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郁

3、慷慨悲壮: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 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悲壮

4、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素

5、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蓄

7、清新明丽: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如周邦彦《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清

8、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燃烧竹帛的青烟散尽帝业也化而为虚,函谷关和黄河白白护卫着始皇帝居所。焚书坑内的灰烬未冷山东已发生**,灭秦的刘邦和项羽原本并不读书。)讽 【语言风格分类3】

1、常见作家语言风格:

屈原雄浑悲壮、曹操豪放磅礴、陶渊明朴素自然、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李白豪迈飘逸、王昌龄雄健高昂、杜牧清健俊爽、李商隐清丽俊逸、王维恬淡优美、温庭筠绮丽香艳、高适悲壮苍凉、李贺奇丽瑰秀、柳永缠绵悱恻、苏轼的豪放旷达、李清照婉约含蓄、辛弃疾的慷慨悲壮。

2、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宫廷诗缠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怀古诗幽深绵长、送别诗意蕴深远。

(三)答题步骤

1、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案】(步骤一)此诗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二)“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三)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问:这首诗在语言特色上有什么突出的特色?试作简要的赏析。

【答案】(步骤一)语言委婉含蓄,极具讽刺性。(步骤二)第一句中的“桑无叶”、“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步骤三)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和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

八、诗眼类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整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或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或某句的字词,表现为句中诗眼和全篇诗眼两种形式。

(一)句中诗眼

1、概念解说:

所谓“句中诗眼”,是就诗歌某句而言的最精练传神的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它具有增强诗歌的形象性、丰富读者的想象性、翻出诗句的新意性、关乎诗意的准确性等作用。

2、提问方式:

(1)本诗某某句的“诗眼”是某某字,试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某某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作简要赏析。

3、答题技巧:

这类题虽然说考查的是句中诗眼,但实际上考查的是炼字。这类炼字型的诗眼往往是为写景状物叙事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意象特点、烘托意境氛围、抒发思想情感的。因此,分析其表达效果时要从这些方面着手,品味其妙处。注意答题时不能把该诗眼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如果题目没有给出诗眼,则需要先寻找辨析出诗眼是什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辨析诗眼: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二、抓描写事物准确、生动、形象的字词;

三、抓巧妙运用修辞手法的字词;

四、抓具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字词;

五、抓富有表现力的数词虚词。具体来说,这种句中诗眼往往落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三类词语上。从表达效果上来看,动词类诗眼具有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更加鲜明的效果;形容词类诗眼具有生动形象展现意象特点、色彩鲜明、渲染氛围、营造意境的效果;副词类诗眼具有突出意境、强化情感的效果。

4、答题步骤:

(1)找出诗眼。如果题目中已经给出了诗眼,则此步骤可以省略。(2)解释含义。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3)描述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绘景象,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注意看看这个字词有没有构成特殊的语法现象,或有没有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表达技巧。如果有这些方面的内容,分析时需要点出来。

(4)点出效果。点出该字词的表达效果,即突出了怎样的意象特点,构成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

5、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蜂。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步骤一)诗眼是“咽”和“冷”。(步骤二)“咽”字在句中是“呜咽”之意,“冷”字在句中是“阴冷”之意。(步骤三)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阴暗,似乎显得阴冷。(步骤四)“咽”和“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了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二)全篇诗眼

1、概念解说:

所谓“全篇诗眼”,是就诗歌全篇而言的具有统摄或贯穿全篇、揭示主旨等作用的字词。

2、提问方式:

(1)全诗的诗眼是某某字,请作简要分析。

(2)有人说,本诗诗眼是某某字,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3)找出全诗的诗眼,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4)本诗是怎样以某某字词统摄全篇或贯穿全篇的?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赏析。(5)本诗是怎样紧扣某某字词来写的?请作简要分析。(6)结合诗句,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围绕某某字词来表情达意的?

(7)诗题为某某字词,通篇虽无某某字词,但句句紧扣某某字词。请作简要分析。(8)这首诗是如何突出某某字词的?试作简要分析。

注意:第(4)至(8)种提问方式属于变式提问,碰见此类提问,要注意辨析答题角度。

3、答题技巧:

全篇诗眼是全诗的主旨之所在,是为突出主旨服务的。因此,在答题时要结合主旨,点面结合,重点分析这个“诗眼”是如何统摄或贯穿全篇的,或者说全诗是如何紧扣或围绕这个“诗眼”来写的。组织答案时,可以依照原诗的顺序,采用逐句、逐联、逐层的方式叙说,即每一句、每一联、每一层写什么内容,这个内容怎样体现诗眼的。对于绝句,可以逐句分析;对于律诗,可以逐联分析;对词曲,可以逐层分析。

4、答题步骤:

(1)找出诗眼。如果题目中已经给出了诗眼,则此步骤可以省略。

(2)分析叙说。说明诗句内容是如何贯穿这一诗眼的,即逐句、逐联、逐层叙说。注意要扣住诗眼来叙说。

5、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问: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字词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一】(步骤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步骤二)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之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的“招客”。

【答案二】(步骤一)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步骤二)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山川形势,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

九、思想感情类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的某句(某联、某片、某细节、某典故、某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局部考查)

2、这首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整体考查)

(二)分析思路

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1)看注解(作者、背景、词解);(2)抓意象、意境;(3)抓诗眼、关键词;(4)懂典故;(5)懂手法。

【思想情感分类1】

1、咏史怀古诗:(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3、山水田园诗:(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4、思乡怀远诗:(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5、赠友送别诗:(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6、思妇闺情诗:(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诗:(1)感慨兴衰。(2)寄托哀思。(3)托古讽今。

8、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9、羁旅行役诗:(1)表达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2)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3)表达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10、伤春惜别诗:(1)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2)表达对某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11、游仙悼亡诗:(1)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2)借助仙境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或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

12、即事感怀诗:就某件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慨。【思想情感分类2】

1、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如杜牧《过华清宫》、杜甫《兵车行》。(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

2、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4)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6)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

3、思乡怀人:(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2)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4)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

4、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2)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思想情感总结1】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怡乐、黑暗官场之苦闷、离别思念之愁绪、贬官谪居之悲恨、韶光易逝之感慨

【思想情感总结2】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离愁别恨、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惆怅、寂寞伤感、闲适愉悦、遭贬激愤、坚守节操、表现哲理、感奋振作、激励友人等。

(三)答题步骤

1、分析诗歌描写了什么内容。

2、分析诗歌表达了什么情感。

注:如果涉及到艺术手法,需要指出手法的运用。

【答题格式】本诗通过()的描写(叙述、回忆),抒发(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绣龟形诗① 侯氏

暌离②已是十秋强,对镜那堪重理妆?闻雁几回修尺素③,见霜先为制衣裳。开箱迭练④先垂泪,拂杵调砧⑤更断肠。绣作龟形献天子,愿教征客早还乡。

[注]①龟形诗:以“龟”谐“归”。②暌离:分离。③尺素:书信。④开箱迭练:打开箱子折叠丝绢。练,白色的丝绢。⑤拂杵调砧:拂拭捣衣的木槌调整好捣衣石准备为征夫制衣裳。杵和砧,均为捣衣用具。

诗中哪几句是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表达了抒情主人公什么感情?

【答案】(步骤一)诗中的颔联和颈联四句运用了细节描写:闻雁修书,见霜制衣,开箱垂泪,调砧断肠。(步骤二)这些具体、典型的生活细节,真切有力地抒发了家中妻子对戍边丈夫的思念之情。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岁暮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的分析?

【答案】(步骤一)诗人通过对自己岁末暮年,仍漂泊他乡,而边关战事不断,时局艰难,朝中无人请缨的叙述,(步骤二)抒发了漂泊他乡的孤独寂寞之情,也流露出诗人崇高的民族责任感与爱国之情,也表达了自己空负报国愿望却无力为国分忧的无奈。十、一词(句)领全诗类

(一)设问方式

1、某词(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哪个字词(句)是理解全诗的关键?请简要分析。

(二)分析思路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词(句)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切入分析一般抓两点:①如是从内容或结构上去问哪句是领全诗词时,分析时一般抓在内容上能起总领的句子或结构上能起承上启下的句子;②当问哪个字时,一般宜抓住能体现或表现诗人情感的动词或形容词去理解分析。

(三)答题步骤

1、结构作用:从该词(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铺垫、照应、对比、奠定基调、统领全诗、贯串全诗的主线、线索、引起某内容等)考虑。

2、主旨作用:该词(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貌。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答案】(步骤一)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的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步骤二)此句以此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案】同意。“柳”,“留”也(谐音)。(步骤一)古“折柳”的寓意含有“惜别怀远”之意,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抒发思乡之情的。(步骤二)这种思乡之情是由“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例题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前人评价本诗时说“意万重”一词是全诗的关键,“意万重”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案】(1)“意万重”就是指诗人心中说不完、道不尽的愁绪。(2)同意这种说法。“见秋风”起“作家书”之念,“作家书”又起“意万重”,正是“意万重”,欲说还休,所以在家书中“说不尽”,怕“说不尽”方才引发“临行又开封”。可见诗中的一切内容都是由“意万重”引起的,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变化也是由“意万重”造成的。

十一、篇章结构类

【提问常见用语】①“结构特点”、“线索”、“思路”、“结构作用”;②“开篇特点”、“脉络”、“几个阶段(时期)”;③“结合全诗”、“在整首诗中”。

【答题思考方向】

1、感情脉络:喜、怒、哀、乐等情感的变化历程。

2、写作思路:时间、空间(远近高低)、地点、景物先后、虚实等逻辑思路。

【答题常用术语】

1、诗题:点明内容、主题等。

2、首句:总领(全诗)、引领、奠定基调、开门见山等。

3、中间诗句:过渡、铺垫、蓄势、承上启下等。

4、尾句:呼应、总结、卒章显志等。

【答题基本格式】①确定结构思路;②结合诗句解说;③表达效果(情感、主旨)。

(一)考查角度

1、对诗歌整体结构的考查 古诗词通常的结构形式是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写景叙事为议论抒情作铺垫,而观点态度、思想感情也一定在写景叙事的基础上阐发。当然也有先情后景的。下笔即写情,类似开门见山。从具体的形式看,各有不同:有时间空间结构的。也有前后文形成转折的;有前后照应的,也有层层深入的。着眼于对诗歌整体结构的考查,往往注重对诗歌的构思特点、构思脉络、结构层次等的分析。

【设问方式】

(1)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试作简要分析。(2)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3)分析这首诗歌的构思脉络。(4)这首诗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分析思路】

构思脉络就是行文思路或结构。其规律是:起——承——转——合;或者简单地说:景(事)--情(思)。具体地说,“起”,就是起句写眼前所见之景,或者心中所思之事,作者找到某种契合点引起所咏之辞;“承”,就是承接起句的契合点,对所要描写或叙述的对象进行具体刻画,而这个刻画往往是与下文有着紧密联系的;“转”,就是在上文似乎一般刻画的层面的基础上,转向与作者思想情感紧密关联的、或与上文构成波澜的、或触发作者思想情感的具体触发点,对这个触发点进行描述,从而为下文所表达或抒发的思想情感作准备;“合”,就是作者在上文写景或叙事的基础上,所表达或抒发的合理合情的思想情感。回答这类“构思脉络题”,就是要弄清楚各层次的内容,对各层次的层意进行概括,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表述时要说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即开头、中间和结尾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问: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答案】

一、二句写梁园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乱鸦翻飞,遥望前方一片萧条;

三、四句以“旧时花开”反衬现在的人去园空。这样,一、二句烘托出凄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三、四句就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慨,显示主旨。从而表达了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悲凉之感。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自足 杨朝英

杏花村里旧生涯,瘦竹疏梅处士家。深耕浅种收成罢,酒新篘鱼旋打,有鸡豚竹笋藤花。客到家常饭,僧来谷雨茶,闲时节自炼丹砂。

[注]

1、杏花村:多指卖酒处。

2、篘:过滤。

3、旋:刚刚。说说这首元曲的构思脉络。

【答案】开头两句点出居住环境的风物,清悠闲雅。三至五句写自享劳动成果的满足和喜悦,洋溢着丰衣足食之乐。最后三句写交往和赋闲的乐趣。

【例题3】(2008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 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 趱:赶快。③ 苫:用草覆盖。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案】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2、对诗歌行文线索的考查 【设问方式】

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分析思路】

古代诗词中往往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或者是人,或者是物,或者是景,或者是情。线索往往体现在诗词的一些关键性词语或诗句。叙事诗中的线索,往往把显示人物性格发展的各个事件联结成为一个整体;在情景交融的抒情诗中,线索往往把意境构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着眼于对诗歌线索的考查,往往注重对诗歌情感变化层次和一篇之纲的分析。解答这类题目,要善于寻找诗词中的标志性语言,如在以时空为序的诗词中要注意寻找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和句子;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诗词中,要注意诗歌关键位置上的抒情议论句。

【答题示例】

【例题1】(2011年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 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案】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例题2】(2005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案】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颔联写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颈联写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尾联写希望微风吹进帐幔,拂去琴上尘埃。以“微风”为线索,通过微风的形象,表现诗人的孤寂落寞和对故人的思念。

3、对句子结构作用的考查 【设问方式】

(1)某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某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某句放在某位置行不行?为什么? 【分析思路】

古诗词在结构上往往讲究“起、承、转、合”。起句就是开头的句子,其作用是总领全文,一般有渲染气氛、埋下伏笔、提示下文、奠定基调、点明题旨等方面的作用;中间的句子往往是承句,一般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文铺垫和蓄势;意思发生转折的句子就是转句,它是文本的思路和作者的情路转换的明显 的语言标志,通常是诗歌的关键处;结尾句就是合句,通常有总结全诗、点明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注意:如果题目没有明确说明回答哪个方面的作用,那就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答题示例】

【例题1】(2011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城(刘敞)望湖楼晚景(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答案】①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②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

【例题2】阅读下面的元散曲,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开头三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开头三句紧扣标题,突出“寻”字。“冬前冬后”写作者寻梅时间之长,“溪北溪南”“树头树底”写寻梅之勤,“几村庄”“两履霜”写寻梅之艰。这三句表现了作者寻梅不获而焦急、失望的心情,为后文寻得梅花后的喜悦作铺垫。

【例题3】(2011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骤雨 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答案】(1)不好,开篇写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艺术效果。(2)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初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例题4】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作答。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1)在内容上,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2)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聚”字上承“同在京城”,短暂的相聚;“散”字下启“送别”。更能突出词人的离愁别绪。

4、对开头结尾特点的考查 【设问方式】

(1)这首诗开篇有何特点?

(2)分析诗歌起句与结句的艺术特点。

【分析思路】对于这类题的回答,可以从结构特点、表达特点上来考虑,也可以从语言特点上来考虑。【答题示例】

【例题1】(2011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答案】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例题2】(2009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本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1)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2)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浓,表明作者不忍春逝,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正可见(现实世界中)春逝之无可挽回。起结回环,结句更凸显此词蕴藉之特点。

5、对关键字词语结构作用的考查 【设问方式】

(1)诗中某字词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诗中某字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分析思路】

诗歌的关键词语在诗中的作用,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或是诗眼,或是统摄全篇,或是收束全诗,或是线索,或是烘托、对比、衬托。在高考篇章结构的考查中,命题者往往着眼于关键词语在结构上的主要作用,从各个角度设置题目。

注意:如果题目没有明确说明回答哪个方面的作用,那就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答题示例】

【例题1】(2008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龙标野宴

李 白

王昌龄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的“诗眼”,作者以此统摄全诗。王昌龄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例题2】(2005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而柳诗中“望”在诗末,试分析其艺术效果。

两诗中都写到了“山”,试分析两首诗中“山”的异同。【答案】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现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

【答案】两诗都写到了“山”。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尖山似剑”,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直接抒发了奔涌而出的强烈感情。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关键词在诗歌结构中的作用。两首诗歌的重心都在于登高望远,见山发感;两首诗,同为远眺,同为写山,有同有异,可比性强。具体考查炼字,比如“望”字,命题者给出了示例,先分析李诗“望”字之妙,包含四个要点:其字出现的位置(首句)、写法(实写登楼)、结构上的作用(引领全篇)和包含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两首诗同样着一“望”字,但所处位置不同,李诗在篇首,作用同上,柳诗在篇末,收束全诗。其作用可仿照提示进行回答。

【例题3】(2005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答案】这个“望”就是诗眼,全篇的景物描写皆因此而起,它在诗中就起到了统摄全篇的作用。

6、对情感变化脉络的考查 【设问方式】

(1)某内容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2)这首诗表现出的感情变化脉络是怎样的?(3)分析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答题示例】

【例题1】(2009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词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答案】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例题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隐者不遇 贾 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从首句的“问”到末句的“答”,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答案】这首诗就是从问到答来完成抒情的。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坠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产生了一线希望;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陷入惘然之中。2018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型答题技巧

一、形象类

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分析思路

1、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具体分析思路与方法:(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傲 豪情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忧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隐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才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愤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战

8、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的形象。---------------情

9、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叹

2、事物形象。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即物象,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竹、梅等。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具体分析思路:

1、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色、声、态等)、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2、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常用方法】

1、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或象征;

2、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有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对比及常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等。

3、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它包括: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高考对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考查意象类和考查意境类。鉴赏景物形象的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写景技巧】

1、各种修辞手法;

2、正面描写:动静结合(以静衬动,以动写静)、虚实结合、点面结 合、白描勾勒、工笔细描、列锦(意象排列)、色彩渲染(季节色彩、冷暖色调)、观察角度(高低、远近、俯仰)、感觉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3、侧面描写:对比、衬托。

【景情关系】

1、正衬: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

2、反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

3、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三)答题步骤

1、总说形象:概说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具体分析: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3、形象意义: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四)答题示例

1、人物形象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问:分析诗中塑造的陆鸿渐形象。

2、事物形象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3、景物形象

【例题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意境类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4、诗中描绘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二)分析思路

鉴赏古诗的意境,要注意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情感,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常用术语】

1、雄浑壮丽 雄奇险峻 辽阔苍茫 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 深远绵邈 高远辽阔-----雄、险、阔、奇

2、清幽明净 闲适恬淡 恬静优美 淡雅闲适 和谐静谧 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安谧美好清净悠闲-----清、闲、淡、雅、静

3、萧瑟凄凉 孤寂冷清 肃杀荒寒 冷森幽僻凄清冷落 萧疏凄寂 沉郁孤愁------凄、孤、冷、寂、愁

4、开阔苍凉 苍凉悲壮------悲壮

5、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虚幻飘渺-------迷、飘

 深邃奇崛-----------------奇

(三)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或指出描写的具体景象、意象)。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注意两点:一要忠实于原诗,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意境)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四)答题示例

【例题1】(2012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䴙鹈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鹈泉:泉水名。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题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三、意象类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考查意象的角度主要有:

1、考查意象的内涵;

2、考查意象的作用;

3、考查意象的特点。这些角度或单一考查或综合考查。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说一说这首诗中意象的特点。

3、诗人通过诗中某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4、诗中某意象有什么作用?

5、分析某意象的内涵。

(二)分析思路

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并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意象作用】

1、营造气氛;

2、设置背景或环境;

3、塑造意境;

4、奠定情感基调;

5、借景抒情;

6、衬托(人物性格、品质;以景衬境、以景衬情);

7、诗歌线索。

【常见意象】

1、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杨柳、长亭、驿路、南浦、寒蝉、行舟、酒。

2、愁苦类(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梧桐、芭蕉、芳草、流水、杜鹃、猿啼、风霜、飞雪、苦雨、酒。

3、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羌笛、蟋蟀、捣衣、行舟。

4、抒怀类(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梅花、菊花、松柏、幽兰、蝉、翠竹、黍离、冰雪、草木、乌鸦。

5、爱情类(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连理枝、比翼鸟。

7、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投笔、长城、楼兰、请缨、柳营、羌笛。

8、闲适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三径、渔樵、山林。

(三)答题步骤

1、找出诗中描绘的意象;

2、分析意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或内涵;

3、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四)答题示例

【例题1】(2012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

【例题2】(2012年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作:纵使。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例题3】(2012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四、技巧类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4、这首诗(某某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人物/某某)上有什么特点?

(二)分析思路

这类提问注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表达技巧】(艺术技巧)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2、表现手法:(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顶真、谐音、互文、反语、通感、排比、反复等。

(2)抒情手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

(4)描写方法:

A、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B、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由实到虚、由虚到实; C、正侧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D、点面结合(以点写面、以面写点);

E、远近结合; F、抑扬结合(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欲抑先杨); G、褒贬结合(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话反说、似褒实贬/寓贬于褒/反话正说);

H、明暗结合;I、声色结合;J、细节描写;K、比兴;L、白描;M、工笔;N、象征;O、对比; P、衬托(正衬、反衬);Q、烘托;R、渲染;S、用典;T、铺陈;U、联想、想象;V、以小见大; W、侧面描写;X、主客移位(侧面虚写)。

(4)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过渡、铺垫、伏笔、悬念等。

【设题角度】

1、“小角度”设题。此类设问的“切入点”较小,考查的针对性强,题干要求上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如:

①2008年四川卷: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②2008年江西卷: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③2007年全国卷Ⅰ: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④2006年湖北卷:《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此类题目的考查目标非常明确,题干明确告诉考生须从“修辞方法”“虚实”“景”和“情”“融情于景”等角度鉴赏,答题时我们只要根据题干所要求的相关表达技巧知识,并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作出分析说明即可。

2、“大角度”设题。此类设题往往“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角度要求,出现在题干中的关键词通常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或“手法”等较为宽泛的概念。如:

①2007年浙江卷: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②2006年江西卷: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③2006年福建卷:这首诗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此类题目较之上一类鉴赏难度要大,因未规定表达技巧的具体类型,所以答案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大,答案有可能是表达技巧中的任何一种甚至几种类型。这些题型往往给考生答题带来很大盲目性。

(三)答题步骤:

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析作用: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五、关系类

(一)设问方式

1、从A与B的角度分析这首诗。

2、这首诗在AB上有什么特点?

3、这首诗是如何运用AB来写的,试作分析。

(二)分析思路

此提问考查的是表达技巧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情景关系、虚实关系、动静关系、抑扬关系等,提问时一般会明确说出,解答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说明其具体关系。

1、情景关系: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2、动静关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3、虚实关系: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由实到虚、由虚到实)

4、抑扬关系:抑扬结合(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欲抑先扬)

(三)答题步骤

1、明关系:指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2、阐运用: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这种关系在诗歌中体现。

3、析效果:说明这种关系的作用(营造的意境、表达的内容、抒发的情感)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问: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江城子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注:这首诗是诗人悼念亡妻王弗之作。

问:这首词是如何运用虚实来写的,请简要分析。

【例题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问:分析这首诗景和情的关系。

【例题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问:这首诗是如何处理抑扬关系的?

六、炼字类

(一)设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从某句诗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作具体分析。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5、对诗中某个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6、诗中某字用得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7、诗句中某个字换成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试作分析。

8、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9、这首诗(某句)的诗眼是某字,试作分析。

(二)分析思路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组织答案时常用术语: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炼字的角度:动词、形容词(重叠运用的、活用作动词的、表色彩的)、叠词、拟声词、数量词、虚词。炼字重点放在动词、形容词、副词上。

(三)答题步骤

1、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作用:点出该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姿态、神态、氛围、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注:有表现手法时要点出。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问:“两山排闼送青来” 一句中的“排”字用得十分精妙传神,试作分析。

七、语言风格类

(一)设问方式

1、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2、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二)分析思路

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即语言风格(特色)是就诗歌整体而言的。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一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炼字);二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上的特点,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包括炼字用词、修辞特点、语言风格等。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明快清新、平淡自然、朴实无华、明快浅显、明快直露、明白晓畅、流畅自然、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深沉隽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缠绵哀怨、温婉悲凉、庄谐俱见、幽默讽刺、简练生动、简练传神、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

【语言风格分类1】

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类型。

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3、凝练(精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4、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5、华丽(绚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7、简洁: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8、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咀嚼。

10、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语言风格分类2】

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雄、豪

2、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郁

3、慷慨悲壮: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悲壮

4、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素

5、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婉

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蓄

7、清新明丽: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如周邦彦《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清

8、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燃烧竹帛的青烟散尽帝业也化而为虚,函谷关和黄河白白护卫着始皇帝居所。焚书坑内的灰烬未冷山东已发生**,灭秦的刘邦和项羽原本并不读书。)讽

【语言风格分类3】

2、常见作家语言风格:

屈原雄浑悲壮、曹操豪放磅礴、陶渊明朴素自然、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李白豪迈飘逸、王昌龄雄健高昂、杜牧清健俊爽、李商隐清丽俊逸、王维恬淡优美、温庭筠绮丽香艳、高适悲壮苍凉、李贺奇丽瑰秀、柳永缠绵悱恻、苏轼的豪放旷达、李清照婉约含蓄、辛弃疾的慷慨悲壮。

2、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宫廷诗缠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怀古诗幽深绵长、送别诗意蕴深远。

(三)答题步骤

1、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问:这首诗在语言特色上有什么突出的特色?试作简要的赏析。

八、诗眼类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整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或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或某句的字词,表现为句中诗眼和全篇诗眼两种形式。

(一)句中诗眼

1、概念解说:

所谓“句中诗眼”,是就诗歌某句而言的最精练传神的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它具有增强诗歌的形象性、丰富读者的想象性、翻出诗句的新意性、关乎诗意的准确性等作用。

2、提问方式:

(1)本诗某某句的“诗眼”是某某字,试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某某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作简要赏析。

3、答题技巧:

这类题虽然说考查的是句中诗眼,但实际上考查的是炼字。这类炼字型的诗眼往往是为写景状物叙事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意象特点、烘托意境氛围、抒发思想情感的。因此,分析其表达效果时要从这些方面着手,品味其妙处。注意答题时不能把该诗眼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如果题目没有给出诗眼,则需要先寻找辨析出诗眼是什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辨析诗眼: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二、抓描写事物准确、生动、形象的字词;

三、抓巧妙运用修辞手法的字词;

四、抓具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字词;

五、抓富有表现力的数词虚词。具体来说,这种句中诗眼往往落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三类词语上。从表达效果上来看,动词类诗眼具有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更加鲜明的效果;形容词类诗眼具有生动形象展现意象特点、色彩鲜明、渲染氛围、营造意境的效果;副词类诗眼具有突出意境、强化情感的效果。

4、答题步骤:

(1)找出诗眼。如果题目中已经给出了诗眼,则此步骤可以省略。(2)解释含义。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3)描述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绘景象,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注意看看这个字词有没有构成特殊的语法现象,或有没有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表达技巧。如果有这些方面的内容,分析时需要点出来。

(4)点出效果。点出该字词的表达效果,即突出了怎样的意象特点,构成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

5、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蜂。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二)全篇诗眼

1、概念解说:

所谓“全篇诗眼”,是就诗歌全篇而言的具有统摄或贯穿全篇、揭示主旨等作用的字词。

2、提问方式:

(1)全诗的诗眼是某某字,请作简要分析。

(2)有人说,本诗诗眼是某某字,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3)找出全诗的诗眼,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4)本诗是怎样以某某字词统摄全篇或贯穿全篇的?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赏析。(5)本诗是怎样紧扣某某字词来写的?请作简要分析。(6)结合诗句,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围绕某某字词来表情达意的?

(7)诗题为某某字词,通篇虽无某某字词,但句句紧扣某某字词。请作简要分析。(8)这首诗是如何突出某某字词的?试作简要分析。

注意:第(4)至(8)种提问方式属于变式提问,碰见此类提问,要注意辨析答题角度。

3、答题技巧:

全篇诗眼是全诗的主旨之所在,是为突出主旨服务的。因此,在答题时要结合主旨,点面结合,重点分析这个“诗眼”是如何统摄或贯穿全篇的,或者说全诗是如何紧扣或围绕这个“诗眼”来写的。组织答案时,可以依照原诗的顺序,采用逐句、逐联、逐层的方式叙说,即每一句、每一联、每一层写什么内容,这个内容怎样体现诗眼的。对于绝句,可以逐句分析;对于律诗,可以逐联分析;对词曲,可以逐层分析。

4、答题步骤:

(1)找出诗眼。如果题目中已经给出了诗眼,则此步骤可以省略。

(2)分析叙说。说明诗句内容是如何贯穿这一诗眼的,即逐句、逐联、逐层叙说。注意要扣住诗眼来叙说。

5、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问: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字词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一】

【答案二】

九、思想感情类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的某句(某联、某片、某细节、某典故、某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局部考查)

2、这首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整体考查)

(二)分析思路

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1)看注解(作者、背景、词解);(2)抓意象、意境;(3)抓诗眼、关键词;(4)懂典故;(5)懂手法。

【思想情感分类1】

1、咏史怀古诗:(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3、山水田园诗:(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4、思乡怀远诗:(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5、赠友送别诗:(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6、思妇闺情诗:(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诗:(1)感慨兴衰。(2)寄托哀思。(3)托古讽今。

8、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9、羁旅行役诗:(1)表达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2)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3)表达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10、伤春惜别诗:(1)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2)表达对某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11、游仙悼亡诗:(1)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2)借助仙境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或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

12、即事感怀诗:就某件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慨。【思想情感分类2】

1、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如杜牧《过华清宫》、杜甫《兵车行》。(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

2、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4)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5)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6)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

3、思乡怀人:(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2)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4)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

4、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2)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思想情感总结1】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怡乐、黑暗官场之苦闷、离别思念之愁绪、贬官谪居之悲恨、韶光易逝之感慨

【思想情感总结2】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离愁别恨、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惆怅、寂寞伤感、闲适愉悦、遭贬激愤、坚守节操、表现哲理、感奋振作、激励友人等。

(三)答题步骤

1、分析诗歌描写了什么内容。

2、分析诗歌表达了什么情感。

注:如果涉及到艺术手法,需要指出手法的运用。

【答题格式】本诗通过()的描写(叙述、回忆),抒发(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绣龟形诗① 侯氏

暌离②已是十秋强,对镜那堪重理妆?闻雁几回修尺素③,见霜先为制衣裳。开箱迭练④先垂泪,拂杵调砧⑤更断肠。绣作龟形献天子,愿教征客早还乡。

[注]①龟形诗:以“龟”谐“归”。②暌离:分离。③尺素:书信。④开箱迭练:打开箱子折叠丝绢。练,白色的丝绢。⑤拂杵调砧:拂拭捣衣的木槌调整好捣衣石准备为征夫制衣裳。杵和砧,均为捣衣用具。

诗中哪几句是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表达了抒情主人公什么感情?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岁暮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的分析? 十、一词(句)领全诗类

(一)设问方式

1、某词(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哪个字词(句)是理解全诗的关键?请简要分析。

(二)分析思路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词(句)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切入分析一般抓两点:①如是从内容或结构上去问哪句是领全诗词时,分析时一般抓在内容上能起总领的句子或结构上能起承上启下的句子;②当问哪个字时,一般宜抓住能体现或表现诗人情感的动词或形容词去理解分析。

(三)答题步骤

1、结构作用:从该词(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铺垫、照应、对比、奠定基调、统领全诗、贯串全诗的主线、线索、引起某内容等)考虑。

2、主旨作用:该词(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貌。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例题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意万重”一词是全诗的关键,“意万重”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十一、篇章结构类

【提问常见用语】①“结构特点”、“线索”、“思路”、“结构作用”;②“开篇特点”、“脉络”、“几个阶段(时期)”;③“结合全诗”、“在整首诗中”。

【答题思考方向】

1、感情脉络:喜、怒、哀、乐等情感的变化历程。

2、写作思路:时间、空间(远近高低)、地点、景物先后、虚实等逻辑思路。

【答题常用术语】

1、诗题:点明内容、主题等。

2、首句:总领(全诗)、引领、奠定基调、开门见山等。

3、中间诗句:过渡、铺垫、蓄势、承上启下等。

4、尾句:呼应、总结、卒章显志等。

【答题基本格式】①确定结构思路;②结合诗句解说;③表达效果(情感、主旨)。

(一)考查角度

1、对诗歌整体结构的考查

古诗词通常的结构形式是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写景叙事为议论抒情作铺垫,而观点态度、思想感情也一定在写景叙事的基础上阐发。当然也有先情后景的。下笔即写情,类似开门见山。从具体的形式看,各有不同:有时间空间结构的。也有前后文形成转折的;有前后照应的,也有层层深入的。着眼于对诗歌整体结构的考查,往往注重对诗歌的构思特点、构思脉络、结构层次等的分析。

【设问方式】

(1)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试作简要分析。(2)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3)分析这首诗歌的构思脉络。(4)这首诗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分析思路】

构思脉络就是行文思路或结构。其规律是:起——承——转——合;或者简单地说:景(事)--情(思)。具体地说,“起”,就是起句写眼前所见之景,或者心中所思之事,作者找到某种契合点引起所咏之辞;“承”,就是承接起句的契合点,对所要描写或叙述的对象进行具体刻画,而这个刻画往往是与下文有着紧密联系的;“转”,就是在上文似乎一般刻画的层面的基础上,转向与作者思想情感紧密关联的、或与上文构成波澜的、或触发作者思想情感的具体触发点,对这个触发点进行描述,从而为下文所表达或抒发的思想情感作准备;“合”,就是作者在上文写景或叙事的基础上,所表达或抒发的合理合情的思想情感。回答这类“构思脉络题”,就是要弄清楚各层次的内容,对各层次的层意进行概括,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表述时要说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即开头、中间和结尾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问: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自足 杨朝英

杏花村里旧生涯,瘦竹疏梅处士家。深耕浅种收成罢,酒新篘鱼旋打,有鸡豚竹笋藤花。客到家常饭,僧来谷雨茶,闲时节自炼丹砂。

[注]

1、杏花村:多指卖酒处。

2、篘:过滤。

3、旋:刚刚。说说这首元曲的构思脉络。

【例题3】(2008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 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 趱:赶快。③ 苫:用草覆盖。

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2、对诗歌行文线索的考查

【设问方式】

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分析思路】

古代诗词中往往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或者是人,或者是物,或者是景,或者是情。线索往往体现在诗词的一些关键性词语或诗句。叙事诗中的线索,往往把显示人物性格发展的各个事件联结成为一个整体;在情景交融的抒情诗中,线索往往把意境构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着眼于对诗歌线索的考查,往往注重对诗歌情感变化层次和一篇之纲的分析。解答这类题目,要善于寻找诗词中的标志性语言,如在以时空为序的诗词中要注意寻找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和句子;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诗词中,要注意诗歌关键位置上的抒情议论句。

【答题示例】

【例题1】(2011年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 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例题2】(2005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3、对句子结构作用的考查

【设问方式】

(1)某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某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7(3)某句放在某位置行不行?为什么? 【分析思路】

古诗词在结构上往往讲究“起、承、转、合”。起句就是开头的句子,其作用是总领全文,一般有渲染气氛、埋下伏笔、提示下文、奠定基调、点明题旨等方面的作用;中间的句子往往是承句,一般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文铺垫和蓄势;意思发生转折的句子就是转句,它是文本的思路和作者的情路转换的明显的语言标志,通常是诗歌的关键处;结尾句就是合句,通常有总结全诗、点明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注意:如果题目没有明确说明回答哪个方面的作用,那就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答题示例】

【例题1】(2011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城 刘敞 望湖楼晚景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例题2】阅读下面的元散曲,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开头三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例题3】(2011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骤雨 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例题4】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作答。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对开头结尾特点的考查

【设问方式】

(1)这首诗开篇有何特点?

(2)分析诗歌起句与结句的艺术特点。

【分析思路】对于这类题的回答,可以从结构特点、表达特点上来考虑,也可以从语言特点上来考虑。【答题示例】

【例题1】(2011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例题2】(2009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本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请简要分析。

5、对关键字词语结构作用的考查

【设问方式】

(1)诗中某字词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诗中某字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分析思路】

诗歌的关键词语在诗中的作用,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或是诗眼,或是统摄全篇,或是收束全诗,或是线索,或是烘托、对比、衬托。在高考篇章结构的考查中,命题者往往着眼于关键词语在结构上的主要作用,从各个角度设置题目。

注意:如果题目没有明确说明回答哪个方面的作用,那就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答题示例】

【例题1】(2008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龙标野宴

李 白

王昌龄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例题2】(2005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而柳诗中“望”在诗末,试分析其艺术效果。

两诗中都写到了“山”,试分析两首诗中“山”的异同。

【例题3】(2005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6、对情感变化脉络的考查 【设问方式】

(1)某内容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2)这首诗表现出的感情变化脉络是怎样的?(3)分析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答题示例】

【例题1】(2009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例题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隐者不遇 贾 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从首句的“问”到末句的“答”,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2018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型答题技巧

部分诗歌注释及译文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注释

⑴陆鸿渐:作者友人。⑵带:近。郭:外城,泛指城墙。⑶野径:村野小路。⑸著花:开花。⑹扣门:敲门。⑺西家:西邻。⑻报道:回答道。报,回报,回答。⑼日斜,太阳将落山。译文

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之地。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却尚未见它开放。敲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要去向西边邻居打听情况。邻人回答说他是到山里去了,回来时总要西山映着斜阳。

早梅 张渭

注释

⑴寒梅:梅花。因其凌寒开放,故称。⑵迥:远。村路:乡间小路。傍:靠近。⑶发:开放。⑷经冬:经过冬天。销:通“消”,融化。这里指冰雪融化。译文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道寒梅靠近溪水而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过冬天而尚未消融的白雪。

度破讷沙(其二)李益

注释

⑴破讷(nè)沙:系沙漠译名,(2)沙头:沙漠上。(3)鸊(bì)鹈(tí)泉:泉水名。(4)平明:犹黎明。天刚亮的时候。(5)碛(qì):水中沙堆,引申为沙漠。铁衣:用铁甲编成的战衣。译文

在破讷沙漠上大雁正在飞翔,在鸊鹈泉上战胜了敌军的将士们刚刚归来。一轮红日从东南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蜿如游龙,战士的盔甲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闪闪。

子规 [元]曹伯启

译文

杜宇魂化为啼血的杜鹃鸟,年年啼鸣,声声沥血。不管是厌倦了杜鹃的啼鸣,还是第一次听到子规的哀怨,客居他乡的游子无不低眉惆怅、寸断肝肠。春已残,花飘零。锦水春景黯然失色,乱红如雨。春夜难寐,举头望月清光如霜。声声子规啼鸣,好像在催远行的游子快快回家:这里东郊的农事正忙。可是此时却难以归去。

江城子 秦观

注释

(1)江城子:词牌名。⑵弄春:谓在春日弄姿。⑶离忧:离别的忧思;离人的忧伤。⑷多情:指钟情的人。⑸归舟:返航的船。⑹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⑺飞絮:飘飞的柳絮。⑻春江:春天的江。译文

西城的杨柳逗留着春天的柔情,使我想起离别时的忧伤,眼泪很难收回。还记得当年你为我拴着归来的小舟。绿色的原野,红色的桥,是我们当时离别的情形。而如今你不在,只有水孤独地流着。美好的青春不为少年时停留,离别的苦恨,何时才到头?飘飞的柳絮,落花满地的时候我登上楼台。即使江水都化作泪水,也流不尽,依然有愁苦在心头。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

译文

早晨的路上,细雨潇潇,空气中有着几丝清冷,正是江南水乡黄叶翻飞的季节。大雁从头顶飞过,抛下几声急促的鸣叫。是啊,都已经深秋了,大雁怎会不急?可是我,远望归家的路,却遥遥不可及。鸟儿因为船猛地退了一下而急地躲避,鱼儿因为船桨的晃动而惊得跳散了开去。像这样颠簸流离的旅程何时才能结束呢?今夜要在哪里投宿呢?最佳地点当然是张继曾经投宿过的枫桥了。

雨后池上 刘攽

注释

(1)池上:池塘。(2)一雨池塘:一处雨后池塘。(3)淡磨:恬静安适。淡,安静。(4)明镜:如同明镜。(5)檐楹:这里指房屋。檐,房檐。楹,房屋前面的柱子。(6)舞:飘动。(7)更作:化作。(8)荷心:荷花。译文

一场大雨过后池塘里涨满了水,非常平静,好像蘸水轻轻磨光的镜子照映着岸边房屋的倒影。东风忽然吹起,下垂的柳条袅娜起舞,柳枝上的水珠撇向荷叶中间,不断发出声响。

江城子 苏 轼

注释

(1)纵使:即使。(2)尘满面,鬓如霜:形容饱经沧桑,面容憔悴。(3)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4)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小轩:有窗槛的小屋。(5)顾:看。(6)料得:料想,想来。肠断处:一作“断肠处”。(7)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译文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望。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竟无处向你倾诉满腹的悲凉。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你正在打扮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流出淋漓热泪洒下千行。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

注释

⑴书:书写,题诗。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⑵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无苔:没有青苔。⑶成畦(qí):成垄成行。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⑷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⑸排闼(tà):开门。闼:小门。送青来:送来绿色。译文

常把茅草屋檐扫干干净净无鲜苔,花木规整成行成垅是你亲手培栽。一条流水护着田将丛绿缠绕如带,两山排列矗立把碧清的翠色送来。

观祈雨 李约

注释

⑴祈雨:祈求龙王降雨。古时干旱时节,从朝廷、官府到民间,都筑台或到龙王庙祈求龙王降雨。⑵“桑条”句:写旱情严重,桑叶枯落,只剩光秃秃的枝条;土地久旱,尘土飞扬,仿佛燃烧冒烟。⑶箫管:乐器名,此处指吹奏各种乐器。水庙:龙王庙,是古时祈雨的场所。

⑷朱门:富豪权贵之家。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后用“朱门”代称富贵之家。几处:多少处,犹言处处。⑸春阴:阴雨的春天。咽(yè):凝塞,使乐器发声不响。译文

久旱无雨,桑树枝都长不出叶子来,地面异常干燥,尘土飞扬,土地好像要生烟燃烧;龙王庙前,人们敲锣打鼓,祈求龙王普降甘霖。而富贵人家却处处观赏歌舞,还怕春天的阴雨使管弦乐器受潮而发不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江楼夕望招客

注释

⑴江楼:杭州城东楼,又叫“望潮楼”或“望海楼”,也叫“东楼”。⑵四畔:四边。⑶星河:银河,也叫天河。

⑷晴天雨:风吹古木,飒飒作响,像雨声一般,但天空却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⑸平沙:平地。⑹夏夜霜:月照平沙,洁白似霜,但却是夏夜,所以叫“夏夜霜”。⑺就:近,到。⑻消暑:消除暑气。⑼较:又作“校”。译文

晚上在江楼上向东望去,海天相连,一片茫茫;山川形势,又阔又长。城的四周亮起了万家灯火,一道银河映入水的中央。晴天时,风吹古树,瑟瑟作响,好像是在下雨一般;夏夜里,月光洒满了平地,就跟秋霜一样。能不能到江楼来消消暑气?比起您的茅屋,的确要更加清凉。

山房春事 岑参

注释

⑴梁园:兔园,俗名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周围三百多里。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池、鹤洲、凫渚,宫观相连,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日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⑵极目:纵目,用尽目力远望。萧条:寂寞冷落;凋零。⑶发:绽放。译文

梁园之中夕阳已西下,只有点点乱飞的乌鸦,放眼望去满目的萧条,零零落落三两户人家。园中树木你怎能知道,人已散尽失去了繁华,一年一度春风又吹过,依然开着昔日的鲜花。

双调·水仙子·自足 杨朝英

注释

①瘦竹疏梅处士家:隐士居住在瘦竹疏梅的掩映之间。瘦竹:竹子细长故称瘦竹。疏梅:指梅花。处士:未出仕为官的人。②收成罢:庄稼收获完了。③酒新篘(chōu):酒刚刚滤出。④鱼旋打:鱼刚刚打出。旋:刚刚。⑤豚(tún):小猪,这里泛指猪。⑥谷雨茶:谷雨时节采的茶,此时的茶叶最新嫩。⑦炼丹砂:道家的一种修炼方法。丹砂:系水银与硫磺之化合物,经分解后可得水银,道教以为是仙药。译文

杏花村里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瘦竹为朋疏梅为友就是我的家。春天深耕浅种,秋日收获庄稼。喝新酿的水酒,尝新打来的鲜鱼,还有自养的鸡、猪,新摘的竹笋藤芽。客人到来用家常饭招待,僧侣造访烹煮谷雨时采摘的香茶。闲空时节自己修炼丹砂。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译文

春暖花开的时候听到了杜鹃的叫声,秋天有月亮的晚上看到了南飞的大雁。人与人之间的交情像云一样稀薄,风景逝去就像箭一样快。留下买花的钱,快快滴弄好桑园。用茅草盖好几间房子,肥壮的秧苗长好了种几块地。床头放一本被人冷落的陶渊明传;窗前抄几联清新的杜甫诗篇。

关河令 周邦彦

注释(1)关河令,词牌名。⑵时:片时、偶尔的意思。⑶伫听:久久地站着倾听。伫,久立而等待。寒声:即秋声,指秋天的风声、雨声、虫鸟哀鸣声等。此处是指雁的鸣叫声。

⑷照壁:古时筑于寺庙、广宅前的墙屏。与正门相对,作遮蔽、装饰之用,多饰有图案、文字。亦谓影壁,指大门内或屏门内做屏蔽的墙壁。也有木制的,下有底座,可以移动,又称照壁、照墙。⑸消夜永:度过漫漫长夜。夜永,犹言长夜。

译文

时阴时晴的秋日又近黄昏,庭院突然变得清冷。伫立在庭中静听秋声,茫茫云深不见鸿雁踪影。夜深人散客舍静,只有墙上孤灯和我人影相映。浓浓的酒意已经全消,长夜漫漫如何熬到天明?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注释

⑴苗发、司空曙:唐代诗人,李益的诗友,都名列“大历十才子”。⑵临牖(yǒu):靠近窗户。牖,窗户。⑶故人:旧交;老友。⑷苔:苔藓。⑸何当:犹何日,何时。幌(huǎng):幔帐,窗帘。⑹“为拂”句:暗用俞伯牙、钟子期有关知音的的典故。绿琴,绿绮琴之省称,泛指琴。译文

傍晚独坐被微风的响声惊动,临窗冥想思绪悠然远飘天外。微风吹开院门又吹动了竹丛,让人怀疑是旧日的朋友到来。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因风滴落,渐渐润泽了阶下暗生的青苔。风什么时候能掀开窗帘进屋,为我拭去绿琴上久积的尘埃。

登城 刘敞

注释

⑴半有无:是说空中细雨丝丝,若有若无。⑵重楼:层楼;倚:依凭,依靠 ;城隅:城角。⑶水墨图:水墨画,指不施色彩,纯用水墨绘制的画图。译文

秋天微微的雨丝与寒冷的天空相映显得若有若无,我悠闲地登上重楼倚栏欣赏秋色。只见山色葱茏,树色苍翠,或青或黛,有浅有深,真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墨画!

双调·水仙子·寻梅 乔吉

注释

⑴双调:宫调名;水仙子:曲牌名;寻梅:曲题。⑵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

⑶孤山:此指杭州西湖之孤山,位处里外二湖之间,又名瀛屿,旧时多梅,是号称“梅妻鹤子”的北宋诗人林逋的隐居处。

⑷缟袂(gǎo mèi):白绢做的衣袖。缟,白色的绢。绡(xiāo)裳:生丝薄绸做的下衣。绡,生丝织成的薄绸。此处言“缟袂绡裳”,是将梅花拟人化,将其比作缟衣素裙的美女,圣洁而飘逸。

⑸“酒醒“句:是说醉卧梅下,因寒气侵袭而惊醒。旧题柳宗元《龙城录》载,隋代赵师雄在罗浮,天寒日暮,醉憩酒店旁,梦遇一淡妆素服的女子与之共饮为乐。酒醒后发觉自己宿于梅花树下,始悟所梦乃梅花仙子。

⑹“笛凄”句:是说笛声引起惆怅感伤。笛曲中有《梅花落》,故云。

⑺淡月昏黄:月色朦胧(空气中浮动着梅花的幽香)。这是对宋代诗人林逋《山园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化用。译文

冬前冬后转遍了几个村庄,踏遍了溪南溪北,双脚都沾满了霜,又爬上孤山,在梅树丛中上下寻觅,都未见到梅花的踪迹,寻梅不遇,沮丧地立于山头,忽然一阵寒风吹来,不知从何处带来一阵幽香,蓦然回首,她竟然就在身后,那样淡妆素雅,俏然而立。我顿时如遇梅花仙子一般,惊讶于她的清丽脱俗,沉醉于她的风华绝代。然而春寒使我从醉梦中醒来,听到凄怨的笛声,便想到春天会尽,梅花也会片片凋落,此时淡淡的月色笼罩着黄昏。

骤雨 华岳

注释

⑴骤雨:暴雨。⑵车:指水车。⑶怒涛:汹涌的波涛。⑷侵早:天刚亮,拂晓。

译文

牛尾的乌云如浓墨泼洒,牛头的风雨急如水车波涌轴翻。顷刻之间,怒涛汹涌卷上了沙滩,就像千军万马鏖战急,阵阵吼声如飞瀑鸣雷令人心寒!牧童家住溪西湾,清早骑牛去那河北滩。慌忙中冒雨渡溪返村,没想到暴雨骤停,又绿了群山。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注释

⑴卢梅坡:南宋诗人,刘过在京城杭州交结的朋友。

⑵泛菊杯深:化用陶渊明诗,写重阳佳节两人共饮菊花酒。泛,漂浮。深,把酒斟满。

⑶吹梅角远:化用李清照诗,写在春天时候他们郊游赏梅。梅:梅花。角:号角,这里指笛声。远:指笛声悠远。

⑷浮萍:浮萍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浮在水面,下面生须根。可入药。吹梅:吹奏《梅花落》。译文

回忆当年,你我同在京城,共饮菊花酒,同听悠远的《梅花落》笛曲。你我聚散匆匆,如云边孤雁,又如水上浮萍,到处漂泊不定。离别之后,让人怎么不伤心动情?梦里也曾几度相会,但是梦醒后,因为见不到友人,又失魂丧魄,六神无主,辗转反侧,无法安睡。后半夜的相思,心像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友人的马后,又像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友人的舟旁。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注释

⑴无定据:没有一定。⑵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⑶牧马:指古代作战用的战马。⑷谁可语:有谁来和我一起谈谈。⑸从前幽怨:过去各民族、各部族间的战事。⑹铁马金戈: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代指战事。⑺青冢:长遍荒草的坟墓。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传冢上草色常青,故名。(8)几许:多少。译文

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谁可同语?只有萧瑟的西凤吹拂着枯老鲜红的枫树。从前愁苦凄凉的往事无穷无尽,铁马金戈南征北战,最终只剩日落黄昏青草掩藏着坟墓。满腹幽情情深几许,夕阳照射深山飘洒着潇潇秋雨。

点绛唇 元好问

译文

沉迷于春色,可春天却已归去;绿窗内,有人还在唱着挽留春天的歌曲。试问春到了何处?花飘落,黄莺也沉默不语。我的内心充满愁思,茫茫的雾霭笼罩着树木。傍晚时分,西楼的帘外下起稀疏的小雨,我只好到梦中去寻觅春天的脚步。

龙标野宴

夏天的夜晚在沅溪边乘着凉爽的风儿散步,朋友们带着酒相互陪伴着来到了竹林深处。要说我们的音乐和歌声是因为被贬谪的哀愁,那远处的青山和当空的明月却从不曾空缺。

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

⑴湖州:位于今浙江省北部。公元1276年2月,元丞相伯颜率兵进驻这里,派人到临安接受南宋朝廷投降。组诗中记述的内容从此时开始,所以用“湖州”题名。

⑵烟云:亦为“燕云”,指“燕云十六州”,包括现在河北、山西两省北部的广大地系北宋末年打算收复的北边失地。这里代指北方地区。

⑶大江:指长江。悠悠:形容水滔滔。这句借江水东流伤感地喑喻亡国大局已定,无可挽回。⑷目断:

看不到。

⑸四百州:指南宋统治下的府、州、郡一级行政单位。宋朝全盛时号称“八百州”,南宋时的半壁江山,约为一半,作者故称为“四百州”。翻译:

举目北望,燕地的上空白云渺渺,望不到尽头,低头俯视,江水浩浩,永不停歇地向东流去,就像我悠悠不尽的愁思。夕阳西下,一片寒鸦飞过,越飞越远,飞到视线之外,极目四望,故园神州在何处?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注释

⑴黄鹤楼:旧址在黄鹤山(武昌之西)西北的黄鹤矶上。⑵万岁山:即万岁山艮岳,宋徽宗政和年间所造,消耗了大量民力民财。⑶蓬壶殿:疑即北宋故宫内的蓬莱殿。这四句形容北宋汴京宫室壮丽,富庶繁华。⑷铁骑:指金国军队。郊畿:指汴京所在处的千里地面。

⑸风尘:指战乱。“风尘恶,是说敌人占领中原,战乱频仍,形势十分险恶。

⑹膏:滋润,这里做被动词。锋:兵器的尖端。锷:剑刃。⑺沟壑:溪谷。⑻缨:绳子。请缨,请求杀敌立功的机会。“河洛:黄河、洛水交汇的洛阳地区。这里泛指中原。⑼汉阳:今湖北武汉市(在武昌西北)。译文

上一篇:传染病预防工作流程下一篇:教学要在师生心灵互动中促进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