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雷锋日记》心得

2024-07-25

读《雷锋日记》心得(精选14篇)

读《雷锋日记》心得 第1篇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做《雷锋日记》,读《雷锋日记》有感。书中对雷锋光辉短暂的一生进行了深刻的描述,让我很感动。

雷锋的童年是辛酸的,他的家人相继去逝,只剩他一人孤苦伶仃。雷锋叔叔的人生道路是坎坷不平的,但是他热爱党、热爱祖国,坚持认真学习,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日记的第二则写道:“要学习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和工作时要有刻苦的态度和“钉子”精神。雷锋自己就做到这两点。他在工作很繁忙的情况下,善于挤、善于钻,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看书,做了许多为人民服务的好事。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了想自己的表现。

雷锋同志所做的一切好事都是从共产主义这个角度为出发点的。无论在什么岗位,雷锋总是这样说,这样做:“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这朴实的话语充分反映了一个革命战士一切服从党安排,一切从革命利益出发的共产主义崇高品质。最能表现他这种精神的是发生在新兵分配工作时的一件事:雷锋正要随部队前往运输连,部队指导员命令他先去部队临时组织的演出队表演节目,这样可以加深军民鱼水情。雷锋出于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来到演出队。但是因为雷锋有一口浓重的湖南腔,怕影响演出效果,他主动请求担任演出队的后勤工作,把节目让给其他人。读到这里,我被雷锋这种以大局为重,心甘情愿做无名英雄的精神所感动。

我最佩服雷锋的还是他那份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精神。这天雷锋和几个同伴在打球,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雷锋和同伴们一起打完了球,脸上的汗像雨一样流,嗓子都冒烟了。这时,他们看到有卖汽水的,他的同伴们二话不说便跑去买了几瓶。雷锋却说:“汽水不解渴,还不如喝凉白开呢!”看到这儿,我觉得雷锋真小气,连1角5分钱的汽水都舍不得买。可他一听说哪里有水灾、旱灾,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钱捐出。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品质呀!他自己舍不得买一瓶1角5分的汽水,却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捐给灾区人民,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不由得升起了敬佩之情。

雷锋年轻就因功而逝,可他的精神却永远的刻在我们心中,一代一代的流传百世.在平时的学习中,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应该想起雷锋,咬紧牙挺过去,不向困难低头.在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学习雷锋的勤俭节约,让这些钱发挥最大的作用,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让他们与我们共享人间的快乐,人间的温馨.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以雷锋为榜样,造福人类,永远为人民服务!

读《雷锋日记》心得 第2篇

父亲告诉我,他当兵时条件很艰苦,一直希望读一读《雷锋日记选》,以激励自己不断地前进。后来父亲退伍了,直到90年代初,他以前的部队领导送给了他一本1989年版的《雷锋日记选》,他如获至宝,一直保存到现在。他每读一次,都会受到很大的激励。父亲说让我读它,就是让我幼小的心灵受到熏陶,让我以雷锋为榜样,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

后来,我上了大学,父亲又告诉我,“人的一生要常读《雷锋日记选》,我们应该时刻牢记雷锋的那些朴实的话语,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要学习雷锋那种大公无私、斗志昂扬、顽强拼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共产主义事业而艰苦奋斗、刻苦学习、甘于奉献的革命牺牲精神。”于是,我就从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出版的《雷锋日记选》,那怕是每天读一段,就像父亲说的,“有时候,也能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大一那一年,身边一直伴着我的就是那本《雷锋日记选》,它每时每刻地都在激励着我勇敢前行,使我保持不懈的动力和青春的活力!

也许,是因为父亲曾经是个军人的缘故,让我从小就有抗起钢枪的梦想,更或许是因为《雷锋日记选》对我人生的鞭笞,让我毅然决定携笔从戎。大二时,我从学校报名参了军,实现了当兵的愿望。

在部队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奋斗的艰辛和奉献的崇高。部队也有个图书馆,我又特地借了一本《雷锋日记选》,每当训练之余,我就拿出来认真的翻阅,连队领导知道了,在军人大会上表扬我:“大学生就是不一样,时刻不忘学习!”我听了,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喜悦和进取的力量!

这一次,我才读《雷锋日记选》的真实内涵,才真正领悟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宗旨,才明白毛主席倡导“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真正用意。因此,无论是生活还是训练中,我都时刻牢记雷锋的话语,全力投入学习和训练,听党指挥,服从命令,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因我工作出色,成绩突出,表现良好,还荣立了三等功。

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雷锋日记选》是雷锋的生前工作学习的亲历记录,它向人们展示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展示了雷锋对待学习的刻苦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的忘我劳动、努力钻研的钉子精神,对待革命的无私奉献、顽强战斗的进取精神,对待人民和同志的无限热爱和关怀的友爱意识。它展示了雷锋的短暂却又意义非凡的一段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体现了雷锋崇高的人生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怀和精神品质,体现了雷锋对青春、人生、生活的无限热爱,对党、祖国、人民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和无限忠诚,以及对这种伟大理想的热烈追求。雷锋说:“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美好……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通过这朴实而伟大的言语,表达为祖国和人民的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态度,他以执著的精神、坚强的意志、深远的理想、高尚的觉悟,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践行着他的诺言,写下了共和国文明诗篇中辉煌的一页!他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所以,《雷锋日记选》将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激励我们青年一代,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为了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伟大的民族希望而不懈奋斗!

几十年以前,父亲从爷爷的故事里受到了革命教育;十几年前,我从父亲的经历中得到了人生启发;今天,我从《雷锋日记选》里读出了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我们读雷锋日记,就是在读雷锋的经历,读雷锋的人生,读雷锋的精神,读雷锋的品格,读雷锋的光辉……我们读他,也就是在读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由此而看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我每读一次,思想上都能受到不一样的启发和感悟,精神上都受到不一样的激励和震撼,心灵上都受到不一样的陶冶和净化!因为《雷锋日记选》,它不仅使我在逆境中勇敢地面对生活,还让我心胸宽广地对待他人,志向崇高地对待人生!

读《雷锋日记》心得 第3篇

1994年4月9日星期六雨过天晴

坐在窗前的我, 就如这雨后的睛天, 开朗而兴奋。最近这几天一直为参加学校的赛课而发愁。精心设计了《寒号鸟》, 唉!一试教竟糟糕透了。今天上午, 一筹莫展的我一头扎进图书馆用功, 没想到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 我居然找到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一篇教学实录———《壁虎》!而《壁虎》这一课又恰巧是我所教的这一册书的课文!最妙的是, 此课编排靠后, 还未进行教学!哈哈!真是怎一个“巧”字了得!若不是顾及图书馆的安静, 我准会笑出声来。如获至宝!我喜眉笑目地把书捧回了家……

1994年4月10日星期日晴

今天是周末, 我坐在书桌旁, 一边放着于永正老师的《壁虎》教学实录, 一边摊着备课纸, 开始认真地拷贝。

第一步便是把学生的话去掉, 将教学实录还原为教学设计, 我抄了整整九大页呢!

第二步最关键, 我得把于老师的原话一字不漏地背下来!不管是开头设疑导入, 中间画图学文, 还是结尾课外拓展, 都得一招一式地学, 逐字逐句地记, 真是忙煞我也!你别说, 于老师的课堂语言还真是幽默:“嗬!这壁虎别看小, 视力好。”“它的尾巴细而长, 爬行的时候左右摆动, 壁虎是跳迪斯科的大专家!”“你们说, 小飞虫难道没长眼吗?怎么竟然落到壁虎的嘴边送死呢?”“你们听谁说过壁虎的‘坏话’吗?”……这样的语言怎么会不激起课堂的高潮呢?

第三步较特别, 是学画画, 练动作。于老师在这课中最令我佩服的是采用“画壁虎”方式学第二段———壁虎的外形, 再用手势做壁虎状学第三段———壁虎捉虫。设计巧妙极了, 我得好好练习。

假日就在一天的忙碌中过去了, 但我过得很充实, 从于老师身上真的学了不少呢!尤其想到明天下午的赛课, 定会出彩, 我心里踏实极了!

1994年4月11日星期一晴

今天是赛课的日子, 听说湖南省长沙市教科所的几位领导都会来听课, 我一大早就醒了, 又捧着教案默记了一遍, 思索了一会儿。

突然, 想到于永正老师好几处经典的教学语言都是顺着学生的话抖出来的, 万一我们班学生不这样讲, 我怎样接?不行, 关键处得找几位学生备备底。尤其是最后的拓展部分, 一定要记住:中午布置学生回家问家长有关壁虎的“坏话”!

【后记】

再看到这组教学日记, 已经是20年后的今天了。但或许是因为那是第一次copy名师的课吧, 至今我还能清楚地忆起那天上完课后听着满场赞扬, 带着满脸笑容的那份得意。

但今天再来审视这段历程, 心中竟生出一些寒意, 齐白石老人那句“学我者生, 似我者死”的名言赫然出现在眼前。从这组日记中, 我一眼看到了自己的错误:盲目模仿名师, 却忽略了自身的创新。尤其是《壁虎》一课的模仿, 纯粹就是“鹦鹉学舌”, 在课堂上, 我言语着名师的言语, 板书着名师的板书, 悲伤着名师的悲伤, 快乐着名师的快乐, 表面上看这一课我成功了, 可离了这一课, 我又收获几许呢?

名师是要学的, 他们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智慧给我们以启迪, 以影响, 他们是教育史上的重要营养。但学名师绝不可如此踏着名师的脚印机械地学, 而一定要深入地学, “自我”地学, 要将名师身上最深刻的东西理解消化, 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然后加以“改装”, 让它发生能释放新能量、产生新风格的“化学反应”。

2013年8月10日于湖南大学家中

中篇随着理念的春风

2004年10月13日星期三多云

星期三下午向来是语文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日子, 今天也不例外, 我带着听课本去邻校听课。

返校后, 那位年轻的执教老师的课未在我心中留下太多痕迹。倒是听课席上几位老师的戏谑让我感慨万千:“教法一年一个样, 怎么学也不像, 刚刚学的有点像, 谁知来年又变样。”

是啊, 从教十多年了, 从旧大纲→新大纲→新课标, 从“应试教育”抓分数→“素质教育”学汩罗→“快乐教学”学长沙→“情境教学”学李吉林→……→“新课标, 新理念”。各种教育理念的春风不停地吹拂着我的心头, 改造着我的课堂。

还记得刚毕业时正是盛行“考考考, 教师的法宝”的年代, 小学升初中是要经历残酷的升学考试的, 教育局更是每年不忘组织全市会考, 分数排队。于是, 在应试教育的要求下, 我“和知识结了过深的缘”。我仔细分析了《教学大纲》《教师用书》, 把所有的知识点一一罗列在每一篇课文中。每一次语文课堂都被分解成背景介绍、听写生字、解释词语、分段概括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归纳写作特点……一课上罢, 学生的脑中没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没有优美动人的文学语言, 唯独堆砌了许多知识的零部件……

接着, 是大肆批判“填鸭式”教学、弘扬“素质教育”的日子。此时的我又“和情境攀上最近的亲”:音乐、美术、表演被我引入了语文课堂, 幻灯、音响、多媒体开始满堂飞。备课成了写剧本, 上课如同是演戏。一切都为了创设情境, 展示课文情境。我的课堂确实生动极了, 热闹极了, 但“闹”过之后呢?学生不会读意境优美的文字, 不会品其间精美的诗句, 更不会把积累已久的语言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可惜可叹!

2002年, 新课标开始实施了。捧着新课标, 我的心为之一震, 许多曾被我忽略的字眼跳入眼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于是, 我在懵懂、兴奋、诚惶诚恐中开始了我的新课改。在我的课堂上常听到这样的语言:“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你喜欢哪一段就学哪一段。”“请同学们先小组讨论, 待会儿再汇报。”“你真棒, 你真了不起!用掌声向她表示祝贺!”……新理念似乎体现了, 学生也成为“主人”了, 可作为教师的我呢?在哪里?乱花渐欲迷人眼, 我只顾随着理念的春风摇摆, 却迷失了自我, 迷失了方向……

【后记】

看到这篇日记, 我便看到了前几年的摇摆与迷茫。确实, 正是对层出不穷的教育新理念的浅薄认知造成了我的迷航, 使我不知不觉走进了语文教学的误区。

邹韬奋曾说过:“无所不能的人实在是一无所能, 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每位教师都应该千万次地追问自己: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自己的方向在哪里?自己的突破口在哪里?自己的创新在哪里?语文的特点在哪里?学生的需求在哪里?

只有将自身个性、教学底蕴与教育理念融合成自然体, 只有坐下来静静地研究语文、贴心地了解学生, 只有坚持自己的独立思想, 才能在潮流中坚守并优化自身的教学品质, 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2013年8月10日于湖南大学家中

下篇触摸学生的心灵

2013年3月23日星期日小雨

真是应了那句歌词, “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淅沥沥下个不停”。天地间的雨丝织就了一张迷蒙的大网, 网住了远处的青山, 网住了近处的绿树, 也网住了浮躁的我, 让我能静静地坐下来对这段时间的教学作一番梳理。

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与不断反思让我日渐成熟起来, 不觉中, 竟也成长为同事口中的“专家”了。细细想来, 最深的一条经验便是:教师不管研究什么理论, 更新什么理念, 改进什么方法, 其核心永远是一条———关注学生需求, 触摸学生心灵。这一条说来容易, 做起来真难。如何解决?只有一个办法———将关注学生变成自己的生命本能。因为, 教师的意义在课堂, 如果离开了学生, 那么, 一切所谓的“诗”与“思”便都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但是, 如何将触摸学生心灵落到实处呢?我给自己定下了“备课追问原则”。即备课前, 备课后乃至上完课后都提醒自己务必要追问自己:

这篇课文何处能激起学生的共鸣, 何处是学生无法理解的?哪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哪里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我该以怎样的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学生能否接受你的设计, 能否适应你的设计?假如是学生, 安排自由读两分钟够不?多长时间才是全体学生都适应的?怎么样安排读书才会让每一个学生各有所读, 时间又绝不浪费?哪些问题, 学生会有和伙伴合作学习的需要?哪种小组合作的方式, 学生会充满热情地献智出力?什么方式汇报交流, 会让学生有倾听欲望和分享成果的快乐?

课这样上, 我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思考?能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能否提高学生某方面的语文素养……

有了这样切实的追问, 有了这样深入地关注, 我想, 我们的课堂自然会像成尚荣先生所说的:“教室中的儿童要与文本中的儿童联结, 教师的精神状态也要和孩子一样, 三个儿童走在一起进行沟通, 那是诗意的欢聚。”

【后记】

翻开这篇日记, 满纸的清新便扑面而来。从教二十多年, 我曾踏着名师的脚印亦步亦趋, 我曾随着理念的春风左摇右摆。而今我终于有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呀, 只有保持个性, 只有坚持自己的追求, 只有不停地反思, 方能跳出樊篱成就自我!

“小雷锋”续写雷锋日记 第4篇

雷锋日记的由来

当代青少年接触的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也经常受到不良思潮的侵扰。如何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直是首南第一小学的教育工作者们考虑的问题。于是,“小雷锋”培养计划应运而生。

“小雷锋”培养计划,目的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三级关爱网络。在学校里,开展“小雷锋日记”评议活动,进行“感谢我的同学”、“文明好少年”、“好爸爸、好妈妈”等项目的评议,并授予队员相应的“文明积分”,使队员从小树立文明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家庭里,鼓励家长参加各项公益活动,让孩子充当小记者,去发现、记录父母的美德行为,发挥家长的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在社区里,建立“读书郎驿站”,支持队员在课余时间到实践基地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同时,开发和组建一些公益性社会组织,吸引家长和孩子根据自身特长参与各项活动,扩大公益队伍,活跃社区文化,增进邻里感情。

雷锋行动的纪录

从2012年3月份开始,首南第一小学三、四年级的队员们有了一门新的课程———写“小雷锋日记”。每周五的主题班队活动中,各中队辅导员都会选取几篇“小雷锋日记”,组织队员进行阅读和交流。

“昨天,我把街边的垃圾捡起,放到垃圾桶里。”

“前天,我走丢了,一位好心的阿姨帮我找到妈妈。”

“弯腰拾起地面垃圾的一个瞬间、乘公交车时主动引导小同学们排队的一个行动、给老师送上润喉片的一声感谢……我突然发现在新雷锋日记中,同学们不仅关心着他人,更在向我们传递着幸福,这也让我开始留心生活。”

“身为队干部,我总是帮助同学补习功课;下课了,同学们都积极擦黑板……生活中的这些小事让我感受到雷锋精神无处不在。”

经过几个月的实践,记“小雷锋日记”已经成为队员们的习惯,他们经常会将自己学雷锋的行动、做好事的感想,用自己质朴的话语写在日记里。

雷锋精神的传承

如何让这本“小雷锋日记”始终受到队员们的欢迎?学校为此建立了长效机制。在学校的宣传栏里贴满了“小雷锋日记”;各中队通讯员会定期收集中队里的“小雷锋”事迹,及时向学校大队部汇报;学校将“小雷锋们”的先进事迹通过喜报的形式告知家长,让家长分享孩子们的喜悦。

四年级的队员佳佳深有感触,自从记“雷锋日记”以来,她发现其实这个世界还是美好的事情多,于是也当上了走廊里的小清洁工,学做小雷锋。她在实践中体会到:好事不分大小,做好事也不难。

四(1)中队的一位家长关注到女儿最近的变化。“以前孩子老嫌我们唠叨,现在好像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了。晚上洗漱时主动帮我们打洗脚水。”家长们表示,雷锋培养计划悄悄改变着孩子,也时刻提醒大人要保持好的习惯。

在首南第一小学,每一位队员心中都有雷锋的形象,人人都把雷锋作为自己的榜样,这一切源于学校的“小雷锋培养计划”,源于那一本散发独特魅力的“小雷锋日记”。

读雷锋日记心得体会 第5篇

雷锋虽然只走过短短22年的历程,但他的思考,他的追求,都被他用诚挚的心写进了日记。平实朴素而简练生动的语言极富感染力。正所谓,雷锋精神永不朽。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品味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他的青春闪耀着无私奉献的时代光芒,他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也是后辈见贤思齐的道德标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批批有志者将青春奉献给社会,勇当时代先锋。回溯那个模范辈出的五十年代,“铁人”的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拼命拿下大油田”的冲天干劲,带领1025钻井队打通了中国第一口大庆油田。六十年代,“两弹元勋”邓稼先舍小家顾大家,隐姓埋名地投身于国家科研事业。东方的那一声巨响满含了他多少努力与汗水。历史的长河虽不断更迭,但他们的名字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将永垂不朽。

“争奉献”不止是一句口号,“学雷锋”更是在于行动。今年春节期间,一场从武汉引起的新冠肺炎**席卷全国。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各地众志成城战疫情。在这些赶赴一线的逆行者中,出现了许多青年身影。这些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长大的“90后”们,对于雷锋精神更是有着深刻的解读。昔日他们是被保护的孩子,如今他们是敢为人先的战士。他们为抗击疫情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千家万户带来生的希望。

少年强则国强。青年争奉献,国家就有未来,民族就有希望。如今,雷锋精神已成为一种象征、一个文化符号走向了世界。当奉献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后,那么每天都是“学雷锋日”。我们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铺路架桥,为民族添砖加瓦。

逐梦新时代,青年有担当。

读雷锋日记心得体会 第6篇

首先,雷锋是个孤儿,懂事以后,把对党的感恩,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一九六〇年十一月八日,他写道:“今天我入了党,使我变得更加坚强,思想和眼界变得更加开阔和远大。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人民的勤务员。为了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幸福,哪怕高山、大海、巨川,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入火海进刀山,我甘心情愿,头断骨粉,身红心赤,永远不变。”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无上崇高的位置,无分彼此,才是雷锋精神超越时代的核心价值。

其次,今天信息爆炸,自媒体繁荣,有人对雷锋的真实身份提出了质疑: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为何他留下了那么多照片?那样的手表是他的工资能买得起的吗?甚至,他捡大粪的速率都怎么会这么高?顿时,一个光辉伟大的草根英雄被解构得体无完肤。但是,我们学习雷锋,只是学其人吗?不!我们更要学雷锋精神,决不可因人而废行。雷锋的精神,蕴含着穿越时空的美德。乐于助人,见义勇为,不仅是雷锋在做,古来大贤硕德,都在提倡,都在践行。雷锋其人或有这样那样的历史局限性,但他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才是我们珍视“雷锋”这个社会文化符号的理由。“每个人从成年一直到停止呼吸的几十年的生活,就构成各人自己的历史。至于各人自己历史的画面上所涂的颜色是白的,灰的,粉红的,或者是鲜红的,虽然客观因素也起一定作用,但主观因素起决定性的作用。”这段日记中的摘抄,对我们解读雷锋,颇具指导意义。

第三,雷锋精神不止是人与人的关系,也涉及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关系。譬如一九五九年×月×日的一首朴素的诗,抒发了他对生产设备的感情。“翻车机呀,翻车机,/我在你身旁工作是多么的骄傲!/我愿意在你身旁尽忠效力,/伸出你的友谊的手吧——翻车机,/你我共同走向共产主义!”珍惜物力,恰是我们今天处理环境问题的一大抓手。再看同年八月二十六日的日记,记录了规律的作息生活:“自学较好,每天早晨学习一小时,晚上总是要自学到深夜十至十一点钟。早晨坚持做早操,没有违犯过纪律,都能按规定去做……”至少对多数大城市的夜猫子与拖延症患者,尚有几分教育意义吧?

读雷锋日记心得体会400字 第7篇

雷锋叔叔眼里只有别人,没有自己。看到别人有困难立刻会伸出自己的手去帮助别人。有一次雷锋看到一位老太太站在雪地上,双手捂着嘴,不时的吹着自己的手。雷锋叔叔二话不说,摘下自己的手套,送给了老太太,老太太感动地眼含热泪。在生活中像老太太这样需要帮助的人有很多,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视而不见,根本想不到去帮助别人。

更让我感动的是,雷锋叔叔有一次看到厕所的粪池满了,立刻动手把大粪掏出来。他牺牲了半天的休息时间,换来大家的干净。换做我们,都会嫌大粪又脏又臭,躲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动手去掏呢?

雷锋叔叔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要求自己像松树那样,不怕风吹雨打,严寒冰雪,四季长春,要像柳树一样,插到哪里都能活。这让我想起了自己。

我生长在一个温暖的家庭里,在充满阳光的学校上学,有时不好好学,只要我碰到难题我就退缩,生活中遇到一点小事,我就找别人帮忙,我从没有想过去克服它,战胜它。与雷锋叔叔相比,我实在太不因该了,我决定改变自己。

雷锋叔叔虽然和我们生长在不同时代,但是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从改变自己开始。

读雷锋日记有感 第8篇

我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了少儿红色经典丛书——《雷锋日记》,从中我懂得了雷锋的螺丝钉精神。

螺丝钉有两个特性:一个是钻劲,一个是挤劲。正如毛主席所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非常乐于助人:看到老大爷丢钱后没钱买车票,就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给老大爷买了车票,让他回了家;他看见一个四十出头的妇女一手拉着个孩子,背上还背着个小孩走在瓢泼大雨中,就急忙把他崭新的雨披给了大婶,还把其中的一个孩子抱上;一次,他同班同学的母亲生急病了,同学缺钱给母亲买吃的,当雷锋听说了后,拿出10元钱并买了食品慰问了大娘……雷锋的光荣事迹数不胜数。

《毛泽东语录》中说得好: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我们都应该向雷锋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读《雷锋日记》有感 第9篇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雷锋的故事》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从文中知道雷锋叔叔很小的时候就成了一名孤儿,他的童年充满了苦难。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雷锋叔叔经过不断努力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尽管雷锋叔叔的一生是这样的短暂,但是他做了无数件好事,帮助过很多很多的人,却从不留下姓名。就像他在日记里写到: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冷酷无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雷锋叔叔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雷锋叔叔虽然刚活了22岁就离开的我们,可他带给我们的却是无限的回忆,雷锋叔叔以短暂的生命为人民做的好事数也数不清。如:援灾区捐款献爱心,帮战友补被子,协助炊事班洗白菜,在列车上为别人服务,为丢了车票的妇女买票,帮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找儿子,冒雨送带着两个孩子的大娘回家„„他做的好事从不留名。所以人间流传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有人说他是“傻子”可他说:“我要做一个对人民,对国家有用的人,我甘心做这样的‘傻子’。”雷锋叔叔关心别人的好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把雷锋的精神用在实际行动上呢?我认为,我们应该学习雷锋叔叔吃苦耐劳,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的精神。想想雷锋叔叔在那样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依然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再看看我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享受着美食,可我们中的很多同学学习不专心、不努力、成绩一蹋糊涂。我们还要学习他乐于助人,大公无私的精神。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及时的伸出援助之手,献出自己的爱心。

读《雷锋日记》后感 第10篇

2.

“捱了一天又一天,4岁的雷锋眼睁睁的看着

雷锋叔叔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助人为乐的精神,永远在我们的心中,同学们让我们像雷锋叔叔一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小雷锋吧!

读《雷锋日记》有感 第11篇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个人是办不了大事的,群众的事一定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自己来办。……我一定虚心向群众学习,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工作,才能不断进步。

我深切地感到,当你和群众交上了知心朋友,受到群众的拥护,这样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力量,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无论在什么艰苦的环境中,都会使你感到温暖和幸福。

读完雷锋同志这篇日记,让我想起了南阳雷锋营的事。南阳雷锋营是一个以豫RT师傅为主的正能量团体,雷锋营自成立以来,一直依靠大家的努力在茁壮成长,所有人都在兢兢业业的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的学雷锋做好事,美丽的南阳城瞬间刮起了豫RT师傅学雷锋树新风的热潮。

媒体对此也多次报道,所有人都感到幸福和温暖,给枯燥的生活带来了欢乐,大家在闲暇之余都在热烈的询问讨论某人又做了什么好事,自己也要积极努力进行赶超。这是一群非常可爱的人,有着老江湖的为人处世方式,也有着孩子一样的单纯心思,一句“谢谢”足以让他们高兴半天,像单纯的孩子一样卯足了劲儿比着做好事,享受着做好事带来的快乐。

读《雷锋日记》后感 第12篇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过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自己生活的岗位

每当我们提起雷锋,就会想到这样一段话,想起他的无私奉献,想起他用自己短暂的23个春秋铸造了生命的辉煌,更像其他的日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对人生的意义做出全新的诠释!

雷锋曾在日记中写到:一个革命者,当他一进入革命的行列中的时候,首先要确定坚定不移的革命人生观。树立这样的人生观,就必须注重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处处为党的利益、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具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风格,能够为党的利益、为集体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自己的利益,否则就是个主义者是啊!身为六(1)班的学生,就必须要从自身做起,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就像孔子的那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去约束他人。接着就要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一个人的美并非在于她的外貌,而是在于她发自内心的纯洁与邪恶。最后还有具备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

人生总有一死,有的轻于鸿毛,有的重于泰山。我认为一个革命者活着就要把毕身精力和生死交与党。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做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事实确实如此,有的人死后,什么都没有留下;而有的人死后,却名垂千古,深深影响着世人。

虽然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不用像雷锋那样经历磨练。但是他那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以及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应该成为去奥人类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读完《雷锋日记》,就让雷锋精神成为我们行为的准则,让有限的生命过得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吧!

读雷锋日记有感 第13篇

雷锋——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呀!他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人民群众的幸福,这是多么的可贵!雷锋短暂的一生几乎都投入到了工作之中去。他的心,宛如一团火,温暖了人们,为需要帮助的人雪中送炭……

《雷锋日记》讲述了雷锋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雷锋是一个在旧社会惨遭家破人亡的孤儿。他16岁参加工作,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20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多次立功受奖,22岁因公殉职。

雷锋年轻时做事。干一行爱一行,不管是当拖拉机手,当工人,还是当解放军战士,他都是恪尽职守,尽职尽责。

雷锋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虽然他已离我们而去,但是,他的精神是永存的,永远激励着、鼓舞着我们向他学习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每到学雷锋日的时候,我都随处可见“雷锋”的身影……

在公共汽车上,我看到这样一幕:一位老人正趔趔趄趄上了车,手里还提着个大包。老人的手颤抖了,看样子很容易摔倒。正当他坚持不住的时候,感人的一幕出现了:只见两个小伙子开始行动了,一个赶快站起来让座,另外一个扶着老人的手,提着老人的大包,把他搀到座位上。汽车到站了,两位小伙子下了车,消失在人海中……他们不为名,不为利,这不就是雷锋精神的体现吗?

像这样的事例还很多。雷锋曾经说过:自己活着就是让别人活得更美好。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句话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激励着我向前进!

我们要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虽然平凡普通,但一直默默的为人民服务。努力进取,舍己为人!

篇二:读雷锋日记有感

今天,我读完了《雷锋日记》,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这本书记载了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的成长经历和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雷锋,是我们湖南人的骄傲,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他做好事从不留名。他的战友经常发现自己换下的脏衣服,准备拿去洗时却已经全部洗好了;家里有困难急需用钱时,自己还没来得急寄过去,家里已经捎信说钱已收到。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一切都是雷锋做的。大家恍然大悟跑去向雷锋致谢时,他却淡淡地说:“战友们,我们都是兄弟,这些事何足挂齿,都是我应该做的。”是啊!雷锋就是这样一个人和鲁迅先生一样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读了《雷锋日记》我知道了他的这种优秀的品质与他的成长是分不开的。雷锋的童年十分悲惨:父亲被日本人杀害了;哥哥在资本家的工厂里打工,在工作时把手折断啦,工厂不但不赔偿,还将他哥哥赶出了工厂,由于家里不能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哥哥活活的病死;弟弟又被饥饿折磨而死;母亲接受不了这接二连三的打击自杀了;这本来的五口之家,只剩下雷锋孤苦伶仃一个人。坚强的雷锋没有被困难打倒,勇敢地活了下来。在党的关怀下,雷锋穿暖了衣服,吃上了饱饭,走进了学堂,拿起了书本,过上了温饱的生活,还送他走进了学堂。他读书十分用功,就像一颗钉子一样不断的钻研,不断地挤刻苦的学习知识。他无论何时何地,哪怕是下地干活,喂猪种菜时口袋里都放着一本书,只要有空就打开书本认真的读起来,所以雷锋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长大后的雷锋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无产阶级战士,他爱党,爱人民,爱祖国。他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时时处处都为他人着想。他虽然只活了22岁,他的死也是为了帮助别人而死,真是比泰山还要重。在他短暂的生命中,他为人民做的无数的好事,人们至今还在流传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读完这本书,我告诉自己: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优越了,但是也要以雷锋叔叔为榜样,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继承雷锋叔叔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的优良传统,做一个雷锋式的好少年。

篇三:读雷锋日记有感

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学习。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文明的同意语,先进文化的特征。周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雷锋精神之所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在于雷锋精神产生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实践中,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就在于雷锋精神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是一致的,展示了GCD人的特殊品德,就在于雷锋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就在于雷锋精神贴近实际丶贴近群众丶贴近生活,反映了广大人名群众对建设美好社会丶创照美好生活的迫切愿望。

读《雷锋日记》有感 第14篇

三月是个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三月也是个讲文明、树新风,学习雷锋精神开展最热烈的季节。在三月学雷锋活动月里,我们听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身边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活雷锋”。我又拿起了那本读了好多次的《雷锋日记》,书中的每个故事深深的吸引着我。书中记录了雷锋在每一天的工作中的感悟。

雷锋在一九四六年“五一”劳动节时这样写道:今天是伟大的“五一”劳动节,我感到特别高兴。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节日,我没有去街上看热闹,而是把房前屋后、室内室外干干静静的打扫了一遍,而且还帮炊事班洗菜、切菜、做饭,用了三个小时。其他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王若飞在狱中》这篇文章。从雷锋的这段日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雷锋是一个把劳动落实到实际行动的人,是一个热爱集体的人,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过了一个难忘而又有意义的劳动节。

在背诵雷锋的名言时,这样一句话使我印象深刻:世界上最光荣的事——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劳动者。这短短的一句话,却写出了雷锋对工作的热情,对学习的热情,对工作的热爱。他觉得为人民做事是光荣的,最骄傲的。这一点从他过的那个有意义的五一劳动节我们就可以知道。

雷锋提倡“钉子”精神,他说学习的时间是挤出来的,这句话对我启发很大,以前我总觉得自己的一天很忙碌,没有时间看课外书,但是当我看了这本书里的钉子精神后,我便想,其实在我的每一天中都有许多时间来看课外书,只是在于我想不想看,愿不愿意看罢了。比如我可以在下课时候看自己喜欢的书,也可以在回家后挤出看电视的时间看课外书,也可以坚持在睡觉前看一会儿课外书,更可以利用周六日的时间„„这样一来我不就有了很多时间看课外书了吗?我想只要这样坚持下去,我将会有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收获。

上一篇:八年级以感恩老师为题目的作文下一篇:乡长的述职报告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