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2024-08-12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精选6篇)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第1篇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理念渗透

【摘要】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讲,文学教育是其重要的构成内容之一,增强对学生们的文学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因为现今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及对语文教学的忽视,造成目前高中语文在进行文学教学方面前景堪忧。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认识到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学理念,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文学教育理念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5-0102-01

近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通过多种教学措施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学理念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一 在高中语文教学期间渗透文学理念的重要性

对于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的思想正逐渐趋于成熟,并且是形成认知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所以,教职人员应加大对学生思想方面的教学力度,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进行思想教育期间,文学教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们本身的阅读才能,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素质与修养,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

二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理念存在的不足

1.教职人员本身存在的问题

依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多数高中语文老师在日常的生活中没有阅读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从而造成教职人员本身的知识储备相对较少,教学与专业技能之间出现分离问题,导致很多老师在讲解文学方面的知识点时,仅注重理论,无法列举例子,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

2.没有重视语文知识点中的文学元素

对于语文来讲,很多学生都没有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只要会说话、会写字,就学会了语文,因而在语文方面所投入的精力与时间严重低于其他学科。

3.多元化的发展使文学地位越来越低

自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社会经济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同文学作品的影响力相比,学生们将精力更多地投向网络游戏、视频聊天、影音节目等。同时,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使人们做事情越来越急躁,很难静下心来欣赏文学作品。

三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理念的措施

1.增强教职人员的文学修养

想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职人员就需要先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因此,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应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学储备,并且针对学生的个性、爱好等特点,利用多种方法增强学生们的文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2.在教学期间突出文学教育的地位

想要提升文学教育的地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转变人们以往对语文课的错误认识;(2)教育管理机构需要从旁发挥好推动作用。高中语文老师应进行一些文学阅读方面的活动,从而让学生们认识到文学的魅力与重要性。如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定期举办故事比赛、辩论会等,从而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另外,教育管理机构也需要提升文学教育的地位,及时了解高中语文教学期间文学教育的情况,找寻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调整及解决。

3.利用文学阅读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解课程内容时,不但需要把握好教学重点,同时还需要在教学期间对学生们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进行引导,具体可从利用作者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及组织学生赏析文学的优美与博大两方面入手。高中语文老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调动了学生们的兴趣,深入挖掘了学生们的潜能,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

4.增强学生们的课外阅读数量

教师可以利用写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们对文学的阅读积极性。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身的家庭情况、经历等书写成一篇散文、诗歌等,学生们在刚接触文学作品期间,会对文学产生兴趣,从而培养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还需要将文学融入学生们的生活,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5.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再现文学作品的情景与内涵。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如教师在讲解课程内容前,可以为学生放映相关的视频,然后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音乐,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之后再讲解课程内容,这样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期间,渗透文学教育理论对学生有着深远意义,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应重视文学的价值,利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们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对教学产生兴趣,从而更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们以后的学习及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云波.文章不是无情物化作神采显飞扬――论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09(Z1)

[2]文玉玲.高中语文写景抒情散文教学策略浅谈[J].学园,2012(18)

〔责任编辑:范可〕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第2篇

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近50年来按照辩证法走了一条否定之否定的道路:50年代肯定,实行汉语和文学分科教学;60~70年代否定,立下“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的戒律;80~90年代又肯定,教学大纲规定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当前,要给中学的文学教育定位,促进文学教育,提高语文教育效率。

一、英、美、德、原苏联等国的文学教育

英、美、德、原苏联都十分重视母语教育中的文学教育,法、日等国虽然不单列文学教育的课程和内容,但是也重视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英国,在1985年颁布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国家标准・英语》中指出:“英语可视为一门学科,也可以看作英语和英国文学两门课程。”在英语学科中,有语言教育,包括听说、阅读、写作、拼写、书写等,有文学教育,指导学生阅读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和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学生能够从作品主题、人物、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鉴赏文学作品,并且交流阅读文学作品的感受和个人反应。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一般地说,英语课程包括语法、阅读、写作和作文;语言艺术课程包括美国文学、英国文学、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指导学生逐步熟悉古今文学代表作,能够欣赏语言艺术,评论文学作品,并且养成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

德国,一个州的德语教学大纲规定:“德语的任务是对年轻人进行语言上的和文学上的教育,这是它的独特的使命。”还规定,要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要学生了解文学体裁和结构,了解德国的经典文学作品。

原苏联,从40年代到90年代初解体实行语言和文学分科教学,从4年级到级分三段进行文学教育:祖国语言――祖国文学――俄罗斯文学和当代苏联文学。讲授文学理论、文学史知识,培养鉴赏、评论作家作品的能力。在中学进行文学教育,在世界上原苏联是最认真、最坚决的国家。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重视在中学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为什么呢?

美国学者认为:阅读和研究文学作品使学生开阔眼界,使他们能身临其境地阅历一些地方、人物和事件,增加他们对日常生活的情趣和探索意识,从而给学生的生活增加一个特别的天地;从文学作品中了解人类自身的动机、冲突和价值。

德国学者认为:应当了解文学作为自我表现的产物,作为满足美感的手段,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镜子的奇妙作用;通过学习和分析古典和现代的文学作品,扩充自己的语言能力,“在社会基储美学表现形式和哲学理论设计方面开拓我们文化的语言空间”。

原苏联学者认为:“文艺能给学生以最深刻的美的欣赏,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作的能力。”(凯洛夫语)教学大纲中也指出:“文艺作品是认识生活的源泉,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形成

略论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第3篇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修养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高尔基曾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具有感人肺腑、陶冶情操的艺术魅力。中学阶段是文学教育的初级阶段, 文学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 学生在接受文学教育的过程中, 会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知识水平和听说读写能力。历代留下的丰富的文学名著, 时刻都在教育我们, 而现行的中学教科书, 选编的很少, 所以要使学生学会阅读, 就不能不对浩瀚的文学作品进行广泛涉猎。

欣赏文学作品, 首先要品味、揣摩语言。例如, 诗歌的语言最为精练, 感情最丰富, 优秀的诗作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他们的文学趣味, 提高文化修养。朱光潜说过:“诗是培养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好媒介, 能欣赏诗的人们, 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有正确的了解, 而且也决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灿烂的中国古典诗歌, 更是中国和世界文坛的一朵奇葩, 大都语言精致, 韵律和谐, 文质兼美, 情真意切, 诗画相通, 艺术性很高。题材也很丰富, 举凡登高望远、吊古伤今、望月怀人、游山恋水等, 思想性、艺术性俱佳。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仿佛使我们站在历史的时空交错点上, 前后瞻望, 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天宇和苍茫的原野, 听到了隐约的盛唐之音的先驱怀才不遇的孤独, 以及震撼心灵的慷慨悲歌, 感受到一种雄浑悲壮的美, 能从中领略诗人那无限丰富的精神境界。

当然, 博大精深的古今中外小说和散文等其他文体也对学生有重要的文学滋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虽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 但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和拓展生命的宽度, 还可以培养学生丰富敏锐的语感, 从而提高语言修养。

二、有利于关注生命意识, 提升生命品质

文学教育中的生命意识教育, 就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 引导学生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 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命中的失落和痛苦, 确认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进而热爱自身的生命, 尊重他人的生命, 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 体现生命的尊严与价值。

语言不仅仅是工具, 而且是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 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其对生活和生命的独特体验, 去追问和触摸生命的底蕴, 探索人生的终极意义, 诠释人生的真谛。学习经典文学作品, 就能在无形中走近先哲和时贤, 与之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 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一个人的阅读史, 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品味语言, 解读文本, 实际上就是一个以生命去感受生命, 以生命去呵护生命, 以生命创造生命的过程。如通过阅读《前赤壁赋》就能领悟到儒、释、道思想是作者在逆境中的主要处世哲学, 儒家推己及人的思想, 佛家的众生平等的思想, 道家热爱生命的意识, 使得作者在艰苦的生活中获得精神救赎, 身处逆境仍然旷达自励, 对人生美好事物的执著追求, 使他凭借深刻的哲理反思达到自我释怀的目的, 以重新燃起生活的热情, 寻求快乐人生的支点。还有海伦·凯勒的强烈憧憬三天光明;余华笔下富贵的痛苦而又顽强的“活着”, 都充满着强烈的生命关怀, 阅读这些文学作品, 就可以借前人的智慧向人生的更高阶梯攀登, 文学欣赏更是对生命的体验过程。

三、有利于提高审美能力, 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充满着美的因素、美的语言文字, 美蕴涵在文本中, 蕴涵在阅读联想、想象、感悟中, 文学教育就是引导学生细读和感知文本, 去发现美, 挖掘美, 创造美, 以美感人, 以美娱情, 以美化人, 开启智慧, 陶冶心灵, 感受诗意的生活,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体现着美的和谐, 如随着朱自清踱步月下荷塘, 领略“光与影的和谐旋律”, 获得精神的慰藉和灵魂的救赎;又如余秋雨等一些学者散文, 始终以探讨人类文明的兴衰为主题, 充满文化魅力。如能勤读多思, 认识必将升华, 思想就会层层积淀, 对美与文化的认识就会提高。没有思想, 生命只是一片沼泽。深蕴在文学作品中的理性的思维、睿智的见解、醇厚的思想, 需要培养, 需要积淀。而人的渴望幸福的生活, 追求心灵的充实和人生境界的提升, 深厚文化底蕴与丰富生存智慧, 都能在阅读的耳濡目染当中形成。一言以蔽之, 文学教育能为人的诗意生存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教学情境中的文学教育 第4篇

2007年度语文教育研究者对文学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类:一类是对文学教育中的种种弊端予以揭露;一类是从学理角度对其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我们看到,其中的“价值·理念”、“审美·情感”和“主体性·多元解读”三组关键词最引人思考,触及到文学教育的核心问题,本文拟从这三组关键词出发,选取有代表性的一组论文进行评析。

一、价值·理念:文学教育的基本立场

[评议文章]黄耀红《文学教育的价值追求与理念建构》,原载于《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原文提要]文学精神的核心是“人”,文学教育的本体性价值在于“精神立人”。文学教育的价值追寻将文学引向美育的境界。走向美育的文学教学,注重体验、强调对话、崇尚创造,并且在文学教学方法上,追求与汉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与学生的文学接受心理和文学阅读行为全面对接。

对文学教育的价值和理念的探讨,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凡与广义文学教育相联系的几乎所有学科,如文艺学、文学研究等都对此话题有所观照。黄耀红的《文学教育的价值追求与理念建构》一文的特殊价值在于:它立足于语文课程论的视角,对这一话题作了深入论述,初步建构了语文科文学教育的研究框架。这对重新思考文学教育研究的思路,改变语文课堂中文学教学的现状不无启迪作用。

在作者看来,文学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精神立人”。所谓“精神立人”是指个体在文学中的精神成长。作为文学作品的阅读者,他与文学作品的关系是主体间性的关系,他与文学相互进入、融合,重新生成一个更美好、更成熟的“人”。实现文学教育“精神立人”的关键是把文学教育定位于美育。作者认为,文学与美之间存在同构的关系,文学展示了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意蕴,这种展示是整体的,不可分割的。这意味着文学教育的重点不在于主题与意义的抽象、结构层次的划分,而在于阅读过程中不断生成作品的意义。作者还指出,“精神立人”的背后,实际上还蕴藏着一种终身教育的理念,文学的广泛阅读,其终极目的是使人成为生活主体和目的,而不是工具和机器。“精神立人”说、“美育”说,这些一般性观点在作者严密的论述中有了丰厚的内涵和逻辑联系,而作者对文学教育、课外阅读、终身教育理念等概念的内在联系的分析,则有助于拓展人们对文学教育核心价值的理解。

与这种“精神立人”的核心价值观相对应,作者提出文学教育的实施过程应体现三大理念:体验、对话与反思。首先,为什么文学教育要强调体验呢?作者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体验,文学形象及文学作品内容本身是作家“体”和“验”的精神产物,因此,理解文学形象只有采用体验的方式,才能唤起与作者的共鸣,拥有文学的感受力。从体验出发的文学教育,决定教学形式强调读者的自主性、积极性。其次,如何认识对话理论与文学教育的关系?作者指出,对话理论之于文学教育的意义在于:一是促进教师的反思;二是实现作品的阐释由静态形成走向动态生成;三是促进课堂形式由封闭走向开放。对话理论与文学教育存在高度契合性,以“文学语言”写成的文学作品比以“科学语言”写成的文本具有更广的对话空间。另外,文学教育强调创造,而阅读的再创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思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文学教育价值的方式主要是引发学生对人与历史、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我的深切反思,这种反思内化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人格结构,促进学生个体的觉醒。

在实施方法上,作者的探索也体现了一定的认识水准。他提出,文学教学方法要实现“三个对接”。一是文学教学要与汉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对接。这里的传统经验,主要是五四以前传统语文教育倡导的熟读、积累和感悟。二是文学教学要与学生接受心理对接。要切实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接受心理,考虑不同文学样式所造成的不同心理反应。三是文学教学要与学生阅读行为对接。这里的阅读行为,主要指学生的课内阅读行为和课外阅读行为。学生的课内阅读行为表现出较强的目的性、合作性、交流性与探究性,而课外阅读行为则显得随意性和个别性,两者应该形成基础和拓展的关系。

《文学教育的价值追求与理念建构》一文,完整论述了文学教育的核心价值、教学基本理念和实施方法,初步构建了以美育为核心的文学教育研究框架。而实际上,这一框架隐去了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当前所实施的文学教育并不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教育,文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在我们看来,实际的文学教育至少存在两个层次:一是作为材料或手段的文学教育;二是作为目的的文学教育。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客观的文本存在,并没有先天的课程属性,它既可以作为培养文学素养的文学教育,也可以拿来作为其他教育的材料,如政治教育、语言教育、历史教育、生物教育、文化教育中的材料。只有当我们把文学作品真正当作文学作品来教,用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时,我们所实施的才是“文学的”文学课程;而当我们只是把文学作品当作一般文章来教,用文学作品来达到文学素养之外的其它目的的时候,我们所实施的就不是“文学的”文学课程。也就是说,文学作品教学不等于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用文学作品进行的教学,可能是文学教育,也可能是其它教育,关键要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作为目的的文学教育也并不是单一的文学教育。文学是历史的一面明镜,是生活的多彩画卷,体现着关于人世、宇宙和幻想世界的形象思考,体现着人的思想、感情、情操、人格和个性。从功能上说,通过文学教育,可以使学生从历史的深度认识生活,多角度体验生活、感悟人生,并从中汲取营养。文学,由于它引人入胜的形象和动人心弦的情感内涵,对塑造学生的灵魂、决定他们的人生道路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也就是说,文学教育具有认识价值、娱乐价值、审美价值、教化价值等。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并没有去仔细区分这些价值之间的关系,而认定其中的审美价值是核心价值,为了实现这一核心价值,在实施过程中,文学教育要强调体验、对话和反思,在实施方法上,要强调与传统经验、学生接受心理和阅读行为的三重对接,这样,笔墨相对集中,有利于对理论作展开性论述,体现出一定的思想深度。

二、审美·情感:文学教育的核心内容

[评议文章]具春林《文学经典教学的两大硬伤——以〈荷塘月色〉为例》,原载于《人民教育》2007年第11期。

[原文提要]情感层面审美意义建构的概念化与语言层面审美意义建构的模式化,是文学经典教学的两大硬伤。这两个问题不解决,文学经典的审美意义就无法深入开掘,教学就会陷入刻板和单调之中,文学教育就难有大的改观。

语文科文学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这一点得到语文教育界越来越多的认同。近年来,关于文学教育方面的一些博士学位论文,如鲁定元《文学教育论》(华中师范大学,2005)、周燕《文学课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胡根林《文学课程内容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8)和一些代表性专著,如张永德《香港小学文学教学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等都对此有所发挥或阐述。它们或对这一观点作出详细论证和精彩演绎,或索性把这个观点作为立论的前提和基础。从理论上去分析文学教育的审美内涵,也许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但在文学教学中如何实施这种审美教育,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重要课题。具春林《文学经典教学的两大硬伤——以〈荷塘月色〉为例》一文,就是这方面探索所得的成果。

在论文中,作者结合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分析指出,当前的文学经典教学存在两种明显的硬伤:

其一是情感层面——审美意义建构概念化。在教学中,师生缺乏对文学作品丰富的审美意蕴的审美鉴赏,热衷于分析概括,重视一些先验成说,使文学作品的审美意义流失。

其二是语言层面——审美意义建构模式化。在教学中常见的贴标签模式和语言鉴赏知识化模式都是这方面的体现。所谓贴标签模式,即在教学文学作品时,先总结作品的语言特色,然后从文本中找出典型语句作为例子来论证结论;所谓语言鉴赏知识化模式,就是从语言知识的角度去分析语言普遍意义,而没有立足于不同语境中语言范式的不同审美意义。

对于第一种情况,作者提出的解决策略是对话——通过与作者生命律动的对话,感悟作品“哀”“乐”与共的审美意蕴。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知人论世,对话文本、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了解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然后带领学生深入地“感受、品味、领悟、体验、思考”作品。对于后一种情况,作者认为,教师不能热衷于对文学作品语言特点的概括和诠释,要引导学生揣摩语境,从语感、语义等多角度开掘语言的审美意义。这些策略和建议都从教学实际出发,贴近课堂、贴近教师,对真正落实文学的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文学经典教学的两大硬伤——以〈荷塘月色〉为例》一文提出了很好的问题,也提供了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对问题本身的分析似乎还可以进一步展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审美意义建构的概念化和模式化问题?原因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文学审美教育的真正内涵。

我们说文学是审美的,但这审美的途径不是抽象的认识,美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而产生的。直觉这种思维方式绝不依靠抽象的分析和综合,它不是认知的。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曾举过一个例子:木商、植物学家和画家,同时面对一棵古松,取三种不同的态度。木商由古松而想到架屋、制器、赚钱等等,植物学家由古松而想到根茎花叶、日光水分等等,他们的意识都不能停留在古松本身上面,只有画家看见古松才把精神专注于古松本身,欣赏它的苍劲挺拔之美。在画家的眼里,古松是一个自足的世界,是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画家完全是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来聚精会神欣赏古松的,他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全都是凭借着直觉全身心地感受着、体验着古松给他带来的美感经验。朱光潜说:“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是以美为最高目的。在实用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在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在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

假如文学作品就是一棵古松,我们面对它,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当然是画家的态度。

阅读一部《红楼梦》,我们必然会在其中获得许多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借鉴意义,但这“意义”是我们沉潜在《红楼梦》的艺术形式和情感世界里所附带产生的副产品; 我们也必然会受到感染和熏陶,会得到良知的启迪和心灵的净化,但这“净化”是我们在与作品中人物、情节、环境所构成的艺术世界进行心灵碰撞时自觉地在“无意”中实现的,而不是事先凭借“教化”目的概括出来的。

在我看来,在具体的文学阅读实践中,这种直觉审美把握方式可以呈现为这样几种形态:

(一)感受——理解——感受。阅读文学作品要从感受出发,在理解的帮助下,再回归到感受中来。因为艺术是诉诸人的感觉的,不是诉诸人的认知的。俄国形式主义美学家维克多·什克罗夫斯基说:“艺术存在的目的,在于使人恢复对生命的感受。……艺术的目的,在于让人感知这些事物,而不在认知这些事物。艺术的手法使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受到阻碍,增加感知的难度和长度,因为感知在艺术中本身就是目的,因而必须延长。”当然,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不能不借助于理解。但这理解是为更好地感受文学作品的美服务的。我们对字、词、句、段意义的认识理解,对主旨的把握,只是手段,绝不是目的,所以在阅读的结末,决不能停留在理解的阶段,而是要重新通过朗读、默想、感悟等方式,回到作品所描写的虚构世界中去,感受作品的美。

(二)形式——内容——形式。阅读文学作品,要从言语形式切入,途经内容的领地,最终再回到言语形式上来。直觉的对象是文学作品中的言语形式,而不是思想内容。言语形式包括字、词、句、段和篇的条理结构,文学的表现手法等等。文学作品的生命质量取决于形式,而不是内容。我们读《诗经·硕鼠》,如果我们只为接受它的内容,那就太简单了,只需明白“奴隶们不甘于奴隶主的压迫,希望到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世界去”这样一个道理就完了。但是,《硕鼠》这首诗决不是通过这个道理去感染人的,相反,是由“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等这样几组节奏鲜明、情绪激昂的诗句而动人心魄的,重章叠韵的反复咏唱,收到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再加上诗与歌唱、舞蹈的配合,才把人们内心的情感世界表达得淋漓尽致。内容当然也是要把握的,但是,把握内容远远不是阅读文学作品的目的,也只是手段而已。言语形式学好了,思想的启迪、感情的熏陶也就在其中了。

(三)整体——局部——整体。阅读文学作品要从整体感知入手,可以经过局部的分析,但最终还是要回到整体感知上来。直觉永远是整体性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有机体是不可任意分割的,从人身上砍下一只手来,这只手就失去了“人”的本质属性。文学作品的局部分析鉴赏永远也不能脱离整体语境而独立进行。我们读曹操的《短歌行》,如果孤立地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显然会理解为“人生短暂,何不及时行乐?”而从通篇看,曹操所要表达的决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时不我待,要赶快招揽人生,以图统一大业。”“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有的版本作“明明如月,何时可辍?”究竟是“掇”还是“辍”?也只有从全篇的思想感情出发才能裁定。整体感知的切入点一般包括:作品的情感基调、思想主旨、文眼(诗眼)、篇章结构、叙述线索等等,离开这些整体性的要素,孤立地进行局部鉴赏分析,就违背了审美的原则。

总之,审美的实现方式是直觉把握,这种直觉把握是不可能依靠认知理解这些抽象思考的方法来获得“意义”的,它要通过读者全神贯注地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而获得美感体验,在体验中品味“意义”。 因此,在情感层面,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探究作品中丰富的“哀”“乐”杂糅的情感世界;在语言层面,我们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中欣赏作品的富有个性的、鲜活的艺术语言。

三、主体性·多元解读:文学教育的基本方法

[评议文章]王海燕、陈国安《论多元解读的“陷阱”》,原载于《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4期。

[原文提要]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多元解读”具有重要价值。但是,这种“多元解读”应当是有条件的:不仅要遵循一般文学作品阅读的规律,还要遵循基础教育教学的规律。只有这样,它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塑造理想人格的作用。

无庸置疑,由于文学话语系统的蕴藉性和接受者的差异性,文学作品的解读必然存在着多义性。面对这种多义性,人们提出了三种基本看法,即一元解读论、多元解读论和有限度的多元解读论。王海燕、陈国安《论多元解读的“陷阱”》一文,在辨析一元解读论和多元解读论的基础上,把话题讨论限制在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中,提出了“有限度多元解读论”,即在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中,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应当是有条件的:它不仅要遵循一般文学作品阅读的规律,还要遵循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的规律。这一观点对于廓清当前文学教学中对“多元解读”的种种误读,避免走进“多元解读”的种种误区,有非常直接的现实意义。

作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多元解读”具有下列特征:

其一,在于教学的直接目的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多元解读”,是要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缩短现有发展水平和应有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获得素质的提升。基于此,文学作品教学中的解读,就不应该停留在学生现有的阅读水平,而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趋向于更高的解读水平。如果现有学生水平还没达到理想水平就任由其自由发挥,就会混淆教学情境下和非教学情境下的解读差异,放弃了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责任。

其二,在于尊重学科自身的逻辑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经验。无条件地鼓励学生进行多元解读,盲目抛弃前人的经验,极易降低学生应达到的学术水准。

其三,在于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指引。多元解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途径,但是,如果多元解读变成了任意的、没有根据的解读,那么,它很可能变成消解科学精神的利器,伤害创新思维。

其四,在于有充分交流与磋商的基础。教学过程中的“民主”,体现在多元解读方面,则不仅仅鼓励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还鼓励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交流和磋商找到问题的答案。

其五,在于防止权威的“话语霸权”控制学生自由。在多元解读过程中,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有两类:一是“权威的知识”,一是“可靠的知识”,前者未必权威,后者未必可靠,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对权威保持必要的警觉态度有助于确保思想的独立和自由。

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多元解读就具有其充分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得它和“非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多元解读区分开来,同文艺学、文学领域中的多元解读区分开来,同日常阅读中的多元解读区分开来。就当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情况看,这种“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中”文学作品多元解读的特殊性还远未被人们所认识、所重视。

实际上,“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中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范畴的提出,是有基本的立论根据的。这一根据直接来源于对“教育”的三种理解:一是广义的,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活动;二是狭义的,主要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它是社会有目的、有计划和系统地影响下一代的社会实践;三是特指在课堂教学框架下的中小学教育,它对教育的目的、计划和系统性有更为严格的规范,是一种按照学习的内在逻辑沿着特定的程序在规定的时段里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的活动。这种由教师按教育学和学科原则设定的、表现为现实可能性的教学目标要求全体学生按时按质地达到并能够从学生的行为中被有效地测试出来。

不难理解,在语文这一特定学科的课堂教学情境下,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除了要遵循文学作品阅读的一般规律,还要同时遵循语文这一特定学科教育教学的规律。这样,其多元解读必然是有条件的,学生的主体性自然也是有其基本边界的。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第5篇

一、小学语文教学和儿童文学之间的联系

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岁之间,属于少年儿童阶段,小学语文教育也属于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在这个时期儿童文学对小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显著的,是终身的。在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内涵和真实情感是小学生了解现实、了解生活、了解事物发展规律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质目的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形成基础写作、阅读能力,通过教育在小学生思想中树立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从教育目的统一性来说,小学语文教育和儿童文学的出发点是一致的,此外,小学生通过学习小学语文可以了解语言文字,形成基本的读写能力,在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保证之后,小学生可以更好的涉猎儿童文学,也更容易理解儿童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和深刻的含义,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小学语文教育和儿童文学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小学语文教育对儿童文学的要求

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儿童文学的引用是需要遵循一定的文学基本要求,否则会造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儿童文学引用不科学现象出现,无法很好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首先,儿童文学作品的选用应该具备一定的教育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行为、认知和成年人比起来更加具有可塑性,同时小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引用儿童文学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儿童文学作品的教育性;其次,保证儿童文学作品的形象性。少年儿童形象思维十分丰富,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十分惊人,而小学生理解抽象性的内容却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他们比较难接受抽象的事物,只有形象性的事物才能保证少年儿童更好的接受到相关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因此,儿童文学作品引用还要具备形象性特征;最后,小学语文教育中引用儿童文学应该保证其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有趣的儿童文学作品才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学习到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科学知识。

三、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分析

1.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重要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是小学疑问教学的核心,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教育资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材中更加注重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引用,以儿童文学为主的教学内容站到了整个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六成以上,较以前比例大大得到提升,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儿童文学作品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翻开小学语文教材,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精卫填海》、《小蝌蚪找妈妈》、《皇帝的新装》、《农夫与蛇》等,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形象性,而且还具备了很强的教育意义和讽刺意义。例如《皇帝的新装》中就是对虚荣心、自欺欺人行为的一种大胆讽刺,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文中的小孩子的行为能够教育广大小学生要诚实守信,对待人要真诚,《小蝌蚪找妈妈》一方面向学生揭示了小蝌蚪在不同时期的形态变化,另一方面通过小蝌蚪不停的寻找自己的妈妈,向学生展示了亲情的可贵。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极强的可读性,而且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了丰富教育意义,寓教于乐,让小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良好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2.儿童文学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延伸

首先,儿童文学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体。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新课程标准中所制定小学生阅读目标仅仅依靠课堂45分钟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课外阅读共同完成和实现,通过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还可以显著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提高学生读写能力。通过很多实践证明可以发现,凡是阅读能力强、写作水平高、知识面广的学生,大都喜欢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收获丰富。在小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文学作品都是儿童文学,这是因为小学生形象思维丰富,儿童文学作品形象、生动、可读性强,而成年人的文学作品常常在内容和思想上远离实际,思想性和逻辑思维要求较高,少年儿童阅读这些作品很难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含义,因此,儿童文学读物自然就成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其次,儿童文学读物是开展小学生课外活动的主要材料。小学生语文课外活动是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以外所进行的听书读写实践活动。他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补充,通过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可以更好发挥小学生的活泼好动,观察细微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爱好。而在小学语文课外教学过程中,儿童文学作品有丰富的形式和内容,如儿歌、儿童诗歌、儿童小说作品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儿童文学读物开展歌唱比赛、朗诵会、诗歌表演、儿童戏剧表演等内容,此外,优秀的儿童文学还是小学生进行课外练习范本,在小学语文课外活动中,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兴趣。

3.儿童文学作品是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的得力助手

儿童文学作品因为其趣味性强,适应儿童阅读能力等优点深受小学生的喜爱,而对于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儿童文学作品去更好的了解学生和亲近学生。儿童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喜欢阅读哪些儿童文学,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语文学习。此外,通过儿童文学作品教师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了解学生心理活动和兴趣爱好,保证教师获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从而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总之,小学语文教育和儿童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通过深入分析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保证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将儿童文学作品应用到语文教学,拓展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湘云.浅谈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02)

[2]程淑莲.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J]. 科技创新导报. (13)

[3]台君.探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求知导刊.2015(16)

[4]刘莉.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J].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5(18)

[5]史杰.略谈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方法[J].情感读本.2016(11)

[6]梁修琴.关于小学语文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07)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第6篇

一、现当代文学的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现在的很多高校都要求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当然文学课具有很好的优势。文学是具有人性化的,一个层面,文学作品的主要对象是人,着重揭示人们的心理情况和进行心理描写等工作。比如丹麦文学家勃兰兑斯在他自己的作品《十九世纪欧洲文学主流》中曾经提出: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因此,文学史不仅仅是社会风俗史,还是人的心理发展史,人的灵魂发展史。人文素质是一种精神,是作家把精神寄托于作品之中,也是对作家感情的一种记录,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作家首先要对于实际生活进行描述和记载,再加入自己的精神情感。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为作品的接受者还是人,人们在进行阅读的时候,使自己的灵魂和精神与作者以及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作家的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物和精神风貌对于读者的思想和精神品格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门具有丰富人文色彩的教学科目,具有一定的活力和勃勃生机。但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和思想观念也潜移默化的发生了变化,而且相比于外国文学来看,中国的古代文学却出现了贫弱的现象,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不重视中国的现当代文学。而且,过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强调文学阶级斗争史,但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主体性却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才会造成现在这样的结果,没有进行心灵的交流,这种教学模式注定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也不能正确的认识到现当代文学真正的价值所在。所以,采取什么有效的方法来使学生真正的领略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精神风貌和作家内在的精神风貌和品格呢?就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如何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提高人文素质教育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文学意识,主要包括文学修养和历史认同感,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审美感受。中国现当代文学记录的时间只有百年的时间,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资源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因此,想要更好的教授好这门课程,并不是看能够在课堂中给学生灌输多少知识,而是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多的探寻到这门课的奥秘和所弘扬的精神。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使得学生拥有更多动力去进行学习,当然,学生的学习只是单纯的为了取得学分,那肯定就不行了。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善于引导,老师要掌握其中作家的相关事情、作品、文学思想和文学精神等内容,然后再进行教程的安排和设计。但是这些做法还是远远不够,老师还要让学生明白,随着文学形式的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有的老师把文学史转化为文学的进化发展史。

然后,引导学生去学习政治中的深刻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想要让学生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就需要老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发现这些文学中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魅力。当然,一些没有接受中文专业培养的人在进行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习的时候很容易忽略其中的艺术内涵,而是过分的注重其中的政治色彩和革命意义。这些人没有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和体会20世纪中国作家所处的环境和社会,只是一味的强调对于文学的娱乐爱好以及纯艺术的追逐,因此无法深入内部去感受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所体现出来的那份人文情怀、革命现代性和其中深刻的文学涵养。所以就需要老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引导学生去感受当时的历史环境,对于先人的一些精神品格和文学精神进行体会。只有让学生学会尊重先人的文学精神和艺术追求,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更多来自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义务。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祖国的强大,先人们用自己的生命来保卫国家和救人们于水深火热之中,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是不容忽视的,也是革命先烈留给后人的一笔财富和资源。大力弘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品格,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体会和感悟,积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敢于与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勇气,勇于承担起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教育学生:知识分子是社会的重要成员之一,是一种正义力量的代表,我们要在享受自己幸福美好生活的同时,要时刻牢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义务,要时刻关注国家的发展和变化。

最后,要合理的引导学生进行真善美的追求。老师要善于运用先辈的优秀品格和文学精神来引导学生,要学生能够以此为榜样和力量,从而让学生树立崇高的精神品格,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面都能够得以升华和进步。就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创作功绩不是很高,但是它所引发的历史价值却引人注目,这时老师把这段文学进行更为人性化的讲解时,学生就能够很好的理解、体会和认证中国现当代文学,并且能够更加透彻的了解到像是鲁迅这样伟大的文学家在创作时的精神意义和道德修养,比起只是单纯的介绍历史的发展要更加的具有深度和意义。中国现当代文学还是具有这独特的魅力,这中魅力也正是吸引现在大学生的一种精神,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了人文教育的内涵。

三、专业的教师团队是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良药

在进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时候,要想更好的在课堂中体现人文精神教育就需要借助老师的力量。老师首先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文学修养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不但要注意人文精神的内在涵养,还要注意对人文精神进行教学的方法。要把两者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老师就需要把教学任务和研究工作进行很好的融合,要始终秉承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精神。当然,提升老师的教研水平,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精华,准确的掌握更为先进的知识,从而更好的进行教学研究,也使得该课程的教学水平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为了更好的改变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就需要更加先进的科研来推动教学,从而把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当代文学史进行充分的融合和交流,增加相应的科目学习,建设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种新的教育格局,并且要注意吸收前人的教学建设。还有,老师要明白教育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在进行中国文学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其中的现代性,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不排除老师上课教授内容较多的可能性,但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没让学生参与其中,在课外再让学生去进行学习也不太现实,而且在课堂上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所以老师首先要明白自己的主要职责,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去设计和组织教案,在课堂中更好的融合人文精神教育。第一,老师要树立崇高的精神品格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一个老师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及深厚的文学底蕴,这样的老师所教授出来的学生想必肯定也是具有同等品德的人,也就更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第二,要求老师与学生要建立平等的关系立场,要让学生和老师在一个融洽的氛围内相处。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所说的话就是真理,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想,只有在一个相对平等的环境中才能更好的让学生感受到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刻含义。

上一篇:忆故乡(作文)下一篇: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推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