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从飞行员到航天员

2024-07-26

杨利伟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精选5篇)

杨利伟从飞行员到航天员 第1篇

杨利伟从飞行员到航天员

参军后第一次探亲的杨利伟和父母合影杨利伟幸福之家

导读本文是空军原昆明指挥所司令员邵文福撰写的回忆文章,内容翔实,文笔流畅,非常生动,可读性很强。

写的是多年前的事情,且不是正规文章,难免有失严谨,特别是写的有些人和事,纯属为了叙事和说明问题,而没有其它的意思,若有的同志无意中看到这些文字,感到其中有什么不妥的话,恳请给予批评指正,并敬请谅解。

1992年10月我奉命担任驻渝(当时属四川省)航空兵某师某团(歼击航空兵33师99团,已撤编,笔者注)团长,到任刚一个月,上级命令某强击航空兵团整建字调人我团。11月21日,由副团长史开清同志带队,25名飞行员整整齐齐的来到我团,我组织全团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当时我十分的高兴,心想我这个缺编大户终于要胖起来了。

但情况远比我想的要复杂得多,因为胖了它不等于壮实,虚胖的结果是沉重的负担。同志们安顿好后,我挨个的找人谈心了解情况,出我所料,绝大多数同志情绪都比较低,甚至有部分同志还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谈话的结果使我的情绪一落千丈。此时,有一个小伙子给我的印象很深,沉默,少言,留着平头,人显得很稳重。在我一片茫然的时候,他平静而节约的说了一句话“我服从组织的安排”。简短的8个字使我的眼睛一亮,让我看到了希望。

他就是杨利伟。给我的印象他是个有思想觉悟的人,能够顾全大局,在重大变故面前表现得理智而冷静。事实上,面对这样的大变动,大家有想法是正常的,他也不可能没有想法,即使是有这样那样想法的同志,都是可以理解的。

他们的老部队(强击航空兵45师,驻西安临潼县,92年成建制撤消,笔者注)驻防西安市附近,地处大城市,大多数同志的家都安在了西安市。而此时调到了地处川东山区的小城—梁平县,驻地偏僻,交通不便,没有工厂,家属安置几乎都是做豆腐,看孩子,在小商店卖东西。从大城市到大山区,谁遇到了能没有一点想法呢?

他们老部队解散前,这个团正整建制在外执行任务,等到他们完成任务返回部队时,等待他们的不是欢迎仪式,立功受奖,而是宣布部队解散,该团整建字调往梁平某团。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军人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家庭、有各种实际困难的活生生的人啊。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们怎能不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

他们是一个成建字形成战斗力强击机团,飞行员在强击机上大都飞行了1000小时以上,但在部队解散时却被调到驻防川东的歼击机某师去改装歼六飞机。而另一个几乎都是新飞行员,正在改装强五飞机的团却被调到驻防杭州等地的强击机师(南空强击航空兵28师,04年其82团已换装JH-7A,牦牛注),面对这样不科学、不合理、不公平的分配,他们怎能不心生寒意而产生怨气?

人非圣贤,他们有想法是正常的,是组织造成的。后来我得知,调来的25名同志当时有种默契,要心齐,要抗争。有相当部分的同志还萌生了就此停飞转业的想法。

整编、调动给同志们带来了很大的情感伤害,在不理解中使他们产生失望,在失望中加深了他们与组织上的情感裂痕。我近两年的团长工作可以说主要是围绕着如何与他们加强沟通,加深了解,建立信任,重新燃起大家心中的希望之火展开的。

与同志们谈心过后,我接着带着机关人员去看望随调来梁平的11户家属。梁平的条件很差,突然又增加了这么多户飞行员家属,保障十分的困难。临时腾出了一栋楼,每家两间房子,没有卫生间,没有厨房,条件十分艰苦,但从当时来讲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了(航空兵团没有自己的后勤保障机关,一切后勤和生活保障都依赖航空兵场站,所有事情都要靠协调来解决,说难听一点,一切事情都得去求别人)。尽管如此,我当时还是为没有能够为家属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愧疚。

史开清副团长陪着我挨户看过去,家属们很礼貌,很客气,但眼神中流露出的是距离、陌生和失望。走到大队长胡尘家,他爱人是东北人,个子高高的,长的很漂亮,性格也很开朗。他说我们来梁平生活有很多的困难,希望组织上给予关心,做饭在屋子里还能对付,洗澡、洗衣服、解手都没有地方,在西安的时候,营区和家属区在一起,家务事都是胡尘做,连我的内衣都是他洗,而现在什么都得自己做。事后我赶紧给负责后勤保障的梁平场站协调,建了专门的公用卫生间、洗衣房和淋浴房,配了煤气热水器和洗衣机,指定政治处副主任石樵(现任04年组建的运输航空兵4师副政委,牦牛注)同志负责协调和解决家属们的问题。并给11户家属安排了专门的公务员,而且还打破常规,允许她们的爱人在不飞行的情况下每晚都可以回家(当时规定只有周三和周末在不飞行的情况下,飞行员才可以回家)。走到飞行员杨利伟家,他家属张玉梅抱着不到一岁的孩子站在门口,脸上微微的笑着,我问有什么困难没有,她说没有,一切都很好,团里替我们想得很周到了,感谢组织关心。实际上她是最困难的,孩子很小,而且身体有病,但她什么都没有提,让我感动之余,也让我产生很大的压力,下决心要为他们搞好服务保障,用爱心和行动拉近与同志们的距离。同时她的一席话还让我想起了她爱人杨利伟在谈心时说的那8个字,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多么纯朴、善良、真诚的一家人。

闹停飞的阴影一直伴随着这批飞行员的改装。正象古语说的,哀莫大于心死。有很多同志心凉了。在学习理论阶段就有8名同志以各种疾病为由住院检查治疗,还有9名同志基本上也抱定了停飞的决心,有的做好了计划就说头疼;有的次次飞行准备测验不及格;有的一飞就出“错、忘、漏”;有的怎么带飞都说自己没有信心。至此,只有以杨利伟为代表的“八棵青松”屹立未倒。随后发生的两件事更使我感到震撼。

第一件事是有一名大队长,飞行了2000多小时,从历史上看其身体、技术都很好,但在带飞特技课目时,竟然一个练习带了十几次,坚持说自己黑视,没有信心单飞。我组织带飞教员逐次分析他每一次飞行情况,大家都说其飞行动作正常。特技动作中随时需要飞行员对飞机的姿态、载荷、角速度、坡度、方向等进行操纵和控制,在黑视的情况下怎么能够做到每次动作都正常呢?我们分析的结果是他在动作中并没有黑视。在集体会诊的基础上我又与他本人谈话,为了给他一个台阶下,同样还是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我指出他黑视可能的原因是在动作的起始阶段,由于速度大,操纵性好,操纵动作偏粗,出现载荷“超调”,瞬间角速度迅速增加,载荷突然加大,使血液迅速向身体的下肢流动,导致瞬间黑视。提出明天我跟他飞一次,并告诉他明天以我做动作为主,他跟随动作进行体会。根据我多年从事教学的经验,成熟的飞行员经过长期的训练,在飞行中从心理、生理到技术上都会形成对飞行动作的条件反射,只要进入飞行状态,抓住了驾驶杆,就会下意识的参与操纵。所以,实际上我定的策略是明天带飞跟我说的正相反,而是在不知觉中由他进行操纵。当然他要是真黑视这样做是有很大风险的。但是,为了挽救一名很优秀的飞行员,堵住他身体、技术的借口,我决定就是冒风险也要压这一宝。第二天,天气很晴朗,按计划我们准时驾机起飞,在做动作时我不时跟他说:那儿要柔和,那儿要抻着一点,我还问他黑视了没有。他说还是黑了。我说:哦,你再坚持一下。实际上,所有动作都是他完成的,我一点都没有参与操纵,角速度很均匀,运动轨迹很圆滑,尤其是方向修正很及时,这说明他没有黑视,而且技术掌握很好。着陆后,我问他怎么样?他说还是有点黑视。我没有否定他,而是肯定的说:今天的所有动作都是你完成的,动作很规范,特别是你在“黑视”的情况下还能及时修正动作中的方向偏差,说明你具备飞好的条件,也能够保证安全,单飞去吧。就这样他被我“逼”上了蓝天。

第二件事,更是让人不可理解,为了达到停飞的目的可以说有的人连自己的命都不要了。93年11月,成都空军医院给我来电话,你部飞行员某某病危,要求我们立即派人前往医院掌握病情。我很纳闷,此人说头疼昨天刚入医院,怎么今天就病危?医院经多方检查,找不出原因所在,所采取的抢救措施效果甚微。我作了最坏的打算,通知其在浙江的家属来队。电话接通后,其家属反应很敏感,说是不是某某在医院出事了?并告诉我们某某可能是某某药物中毒。我们立即通知医院,经过对症抢救,使其脱离了危险。但最终还是留下了终身残疾,其妻于第三年与他离了婚。事后了解,为了达到停飞的目的,该飞行员谎称头疼,其妻子在浙江某医院当护士,粗知药理,给其丈夫提供了增加血压的药物,以造成因血压高而引起头疼的假象。在他住院的当晚,该飞行员给妻子打电话说,吃了一片增压药没有反应,其妻子告诉他不行再增加一粒。就这一句话差点要了自己老公的命。

面对这种情况,我的心情特别沉重。深深的意识到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了。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改变现状。

无可置疑的事实是,单纯依赖思想工作已经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局面,而这样的情况如果继续下去,将是十分有害的,情绪的蔓延,将波及很多人,甚至导致有些人(群体性的)与组织的对立。

我们及时将情况向师里和军区空军做了汇报,上级很重视。军区空军和师的领导先后都到团里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我们对下步工作提出了建议:给予理解,充分信任,积极工作,分而治之。要肯定一直表现稳定,积极参加飞行的8名飞行员,对他们给予高度的信任、支持和提拔使用;对基本素质比较好,有一定影响力的飞行领导干部做好积极的转化工作,使他们能够站到组织一边;对一些确实有病的飞行员立即给予停飞,而不能全部卡死;将25名飞行员调往不同的单位,化整为零,避免消极情绪的聚合放大;积极的解决他们面临的各种困难,特别是家属随军后工作、生活、住房等方面的具体困难;采取果断措施,严肃处理少数带头闹停飞的害群之马。

当时,上上下下由于对他们的情况缺乏了解,更谈不上理解,对他们的消极做法只是从面上分析问题,而没有从根本上查找原因教训,特别是领导决策失误的教训。甚至有少数领导同志提出要对所有不参加飞行的飞行员不管是什么原因都要坚决严肃、毫不留情的处理。如果真是如此简单的处理,问题不但得不到解决,相反,可能使更多的人走向反面。在这个问题上由于我们团不同意这样做,我个人还得罪了一些人。比如对副团长史开清同志,他本人确实患有颈椎疾病,而且爱人也患有脑肿瘤,长期住院治疗,且分居两地,家庭状况十分的困难。不,简直是特别糟糕。他根本就不是闹停飞。但是师里有的领导认为他是副团长,职务最高,就是要拿他开刀,杀一儆百。提出要给予他降职、以组织纪律原因给予停飞、调到边远的雷达部队。我当然不能怀疑上级领导的动机,但我的直觉告诉我不能这样对待这些同志,这样不公平。无疑这样做的结果将是把战友推向绝境。在我们团里的坚持之下,师里放弃了这个决定。

很快军区空军和师组织联合工作组进驻我们团,和我们具体研究解决的办法,工作组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基本尊重我们团的建议,将表现好的马信心提升为大队长,杨军提升为副大队长,杨利伟提升为中队长(这些位置是将我们团原先的老人免掉才腾出的职位);将身体确有疾病不适宜改装的史开清等8人给予停飞;对胡尘等3名确实闹停飞的人给予了纪律处分并调到雷达部队;对李豫等3名基本素质较好,暂时思想转不过弯来的飞行员全面加大工作力度,促使其向积极方面转化;与梁平县委联系将部分素质较好的飞行员家属,根据调动前的工作性质对口安排到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在梁平新建空勤家属楼,彻底解决飞行员的住房问题等等。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不但使原先思想比较稳定的杨利伟等8名同志更加稳定,还赢得了另外6名同志的理解。

我这里还想表明的意思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情况复杂形势严峻的时候需要有人站在前列,而这些能站到前列的人不但需要勇气、决心,更主要的是他们必须有很好的思想基础,有很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在顺利的情况下你可能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了不起,但在困难的时候,在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的时候,他们那平凡的身影才会透射出夺目的光芒。在这儿我要感谢马信心、杨军(尽管他后来因违反空中纪律,险些酿成严重飞行事故而受到严肃处理)、杨利伟等同志当时给予我们的支持,实际上他们用实际行动为空军战斗力的成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没有他们带头,没有杨利伟那8个字的表态,也许情况会很糟。甚至航天英雄的名字都有可能因为我们工作的失误而被改写。

当时,杨利伟表现得不露山不显水的,谁也没有看出他会成为航天英雄。说实在话,从表面看,他给人们的印象并不是很“抢眼”;但是你如果进入他的工作和生活,仔细品味他的言行,把他放到一个特殊群体中去比较,你就会发现他之所以能够成功的秘密。因为在他身上潜藏着航天员必须具备的各种综合素质。

我真正认识和了解杨利伟,实际上是从与他谈心时,他那语不惊人的8个字开始的,从那时起,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我的关注和好感。在以后的相处中,在对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题的排解中,我们不断的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在情感的碰撞中,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征服了他所从事的事业,也感动了周围的人。

闹停飞的**暂时得到了平息,但更多更困难的事情还在后头。决定留下继续飞行的同志注定还要在以后的岁月里接受一个又一个的考验,甚至可以说是磨难。

飞行是世界上所有行当中最危险的职业(高于政治家),飞行员时刻都经受着生与死的考验。在改革开放初期,空军当时的司令员、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第一代老飞行员为说服人们给飞行员增加待遇时曾说:飞行员的脑袋是别在裤腰带上的。就在这批飞行员进驻梁平机场不久,在他们身边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无疑这使他们本来就很脆弱的事业心又受到一次撼动。应了一句老话: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又遇顶头风。

1994年6月24日,驻云南昆明航空兵某团(歼击航空兵44师131团, 当时全空军少有的夜航团之一,04年4月44师130团成为空军首个换装J-10A的团,笔者注)组织14机跨战区紧急战斗机动,这是对部队训练水平和战斗力的一次综合性检验,各部队历来都十分重视。该团跨战区机动训练由崔守昌代理师长带队,当日上午10点整,14架飞机从昆明机场飞往梁平,11点40分全部安全落地。气象台长报告,天气形势逐步转坏,锋面已接近秦岭。我与崔代师长共同到气象台研究天气,经过全面观测和认真分析,大家认为在下午16点00分前不影响飞行,但锋前天气不够稳定。最后决定,14点30分放飞,从梁平飞往下一站湖北武昌机场。由于在16点00分后梁平机场受锋面影响,天气变坏,如中途飞机故障只能备降其它机场。14点30分第一批飞机准时起飞,15点15分第四批起飞顺利出航。

不出所料,15点50分梁平机场就开始降雨而且越来越大。以我的判断不要2小时就将影响重庆。该团下一段航线从武昌飞重庆机场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在该团最后一批飞机脱离我指挥责任区后,我组织部队退场。在讲评中明确,在该团实施下段航线时我们将担负备降任务,各单位要做好准备,由于天气原因,今天实施的可能性不大,但希望思想不要麻痹。

雨越下越大,雨点打到脸上生疼,天黑漆漆的,能见度不到百米。受雷暴天气的影响,梁平到重庆、成都的有线通信全部中断。那时侯川东地区还没有军直拨,更没有手机。17点10分梁平场站机要股紧急通知我阅看电报:师指挥所传达师首长指示,立即组织驻梁平部队保障某团紧急备降。看完电报我的心往下一沉,深感形势严峻。立即命令部队进场做好保障准备,我自己也马上带领指挥班子驱车赶上指挥塔台,由我担任指挥员,杨利伟担任飞行值班员,领航股长刘辉担任领航值班员,还有标图员、记时员等。面向窗外的瓢泼大雨,飞机如真来备降,凶多吉少。为让师首长掌握真实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我随即命令给师指发电报:梁平机场正下暴雨,能见度不足百米,不能担负正常备降。如确实必要,只能担负迫降。

此时,我似乎看到我的战友们在暴雨中与死神在搏斗。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根据时间推算,空中的飞机受油料限制,最晚只能飞到18点48分。19点师指挥所命令部队可以退场。但我们没有退场,在死寂的沉默中等待,每一点稍大一点的声响大家都会以为是飞机的声音,它都会吸引全场官兵的目光,大家希望出现奇迹。只到天真正的黑下来了,我们才带着不安和揣测离开机场。

第二天传来消息,执行此次跨区机动任务的四批14架飞机,除第一批没有受雷暴雨影响外,第二批以后的12架飞机在重庆机场降落时,遇到恶劣的雷暴天气,飞行员与老天爷、与死神较量了40多分钟,有两架飞机发生一等飞行事故,飞行员牺牲;一架飞机着陆时冲出跑道发生三等飞行事故,飞行员重伤;还有九架飞机虽然安全着陆,但飞机都程度不等的受到雷击,机身上多处被击穿有拳头大小的洞孔,没有发生更严重的后果实属侥幸。

(后12架飞机迫降过程中,在失去地面指挥,仅凭飞行员自行处置的情况下,参训各飞行员在带队干部率领下,均英勇顽强,处变不惊,不屈不挠。空中闪电多次击中飞机,飞行姿态反复恶化又一次次操纵恢复到正常状态,期间没有一个飞行员失去信心,提出弃机跳伞!迫降过程中,干部谦让部属,老员谦让新员;坚持到最后的副团长张茂海、副参谋长刘运良,降落时油料表指零,飞机一接地便双发停车。他们为保护战友生命和国家财产,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笔者注)

这次灾难性的事故,是空军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事故之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很大的。这必然要引起从事这项职业的飞行员们对生与死的思考。此时此刻,对每一个飞行员的事业心都将是一次最为严峻的考验。和平时期不同于战争年代,人们从崇尚英雄转向了崇尚自我的生存价值,我认为这才是人性最真实的一面,大家这样去思考无可厚非。

事故发生后,部队转入全面的飞行安全整顿,总结事故的原因教训,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举一反三的查找问题,吸取教训。由于事故就发生在眼前,后果又如此的严重,对本来情绪就很低落的部分飞行员尤如雪上加霜。同志们的情绪更加低落(实际上是沉浸在悲痛之中),我深感对我们团领导和全体飞行员又一次严峻的考验来了。

转变这种情绪靠说教是不行的,我想只能一是靠时间的推延使同志们逐渐走出事故的阴影;二是在眼前要向同志们讲清事故的根本原因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只要我们遵守制度,严格训练,飞行安全是完全可以保证的。

整顿中我挨个的参加三个飞行大队的讨论,在三大队参加讨论时,同志们发言很激烈,尤其是调来的同志在发言中,更表现了很积极的一面,这使我在心中产生一种淡淡的自责,我把同志们的觉悟估计低了。在整顿开始时考虑到为使整顿达到效果,我布置团的领导和各大队干部要找大家谈心,有意识的培养整顿骨干。但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同志们不但发言积极,而且表现了很高的觉悟和水平。此时我有一个很强的感觉,就是患难可以激发正义和团队的凝聚力。

杨利伟同志的发言我至今记忆犹新,他首先简单的说了一下事故的教训,认为事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面教材,时刻警示我们飞行事故时刻伴随着我们飞行的脚步前行,飞行安全在我们的心中,更在我们高标准的工作之中。我们从西安来到团里后,由于各种原因使新机型的改装工作发展很不顺利,现在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再这样发展下去,轻则影响战斗力的成长,重则将危及飞行安全,我们必须要吸取教训,居安思危,做到警钟长鸣,为保证飞行安全做贡献。

歼击六型飞机是50年代末期投入使用的第一代超音速歼击机,由于人们对跨音速飞行的空气动力特性的认识有限,在飞机气动外形、操纵系统等的设计上存在先天不足,飞机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不高,使飞机在小速度和跨音速飞行阶段操纵比较困难,对飞行员的技术要求很高,有人曾说过这是世界上最难飞的飞机,掌握很困难,稍有不慎很容易发生飞行事故(在空军历史上歼六飞机是发生事故最多的机型之一)。

改装歼击六型飞机,不管是从完成任务的角度,还是从保证飞行安全的角度看,最关键的问题是通过改装掌握歼击六型飞机的基本驾驶技术。杨利伟在改装中,技术掌握不是最靠前的,但发展一直比较平稳,他从理论学习开始就用实际行动在不声不响中实践着自己向组织的承诺。

开始大家认为理论改装的难度不大,因为歼击六型飞机与强击五型飞机有很多相似之处,同为第一代喷气式飞机,空气动力布局基本相似,使用同样的发动机,机载火控设备和电子设备没有大的区别。但实则不然,它们就不是一个性质的飞机,而且歼六飞机确实存在诸多需要飞行员高度重视的知识点、技术点。如果辨证的来看,可以说歼六飞机是优秀飞行员的磨砺器。强击机的任务是实施对地攻击,从技术、战术角度来讲对飞行员低空、超低空飞行和远程奔袭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而歼六飞机是执行防空作战任务的,它要求飞行员必须能在大强度、大载荷、高速度、高度机动的条件下,准确的使用座舱资源,对飞机实施准确的操纵。

学习飞行不同于学骑自行车,打好理论基础是完成改装、保证安全的前提和关键。集中理论学习阶段需要学习飞行原理、飞机构造、发动机、特种设备、火控系统、军械、电子仪表、救生设备、各种飞行科目的实施方法等课程,内容很多。在确定理论学习计划时,我们突出了歼六飞机的特点,重点放在了跨音速飞行的操纵、座舱设备使用、飞行实施方法和特殊情况处置等方面,紧紧围绕改装飞行的需要组织理论教学。

在学习中有的同志感到没什么,学习不认真;有的感到学习内容多,时间紧,知识点新,存在畏难情绪。此时杨利伟表现得还是那么不吭不响,但可以看得出来,他的学习态度很端正,学习很认真,时间抓得很紧。上面说过,为了使这批飞行员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团聚,团里特许他们在不飞行的情况下每天都可以回家。

这天是星期三,看完晚间新闻,我到各个房间检查家不在梁平的同志自学情况,走到杨利伟的门口,看到他宿舍的灯亮着,我随手推门进去(飞行员在宿舍规定不允许锁门),看到他正在看飞行原理教材,整理着学习笔记。我问他怎么不回家呀,他说白天的课有些内容还不太明白,想再消化消化。我问主要什么问题,他说歼六飞机在由超音速减速到亚音速的垂直运动中会出现“加快旋转”,但教员对影响“加快旋转”强度的因素是什么,能不能预防,处置有什么要领等讲的还不怎么明确。

他提的问题很好,这个问题能不能弄明白,不只是教学质量问题,它将直接影响以后的改装。在歼六飞机飞行中,因为“加快旋转”处置不当曾发生多次飞行事故。看来这是我们在组织教学中的软肋,也是没有飞行实践经验的专业理论教员在实施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他们往往只从理论层面去分析,而缺乏从技术角度进行讨论,所教内容不便于学员理解消化。杨利伟提出的问题引起我们的反思,意识到在组织以后的教学中,必须紧密结合这批学员的实际,科学制定计划,紧扣歼六飞机飞行特点,严密组织教学,坚决克服在教学中从理论到理论的问题。飞行活动毕竟是一种在特殊环境中进行的高级技能活动,学习理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飞行员对飞行活动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以便于更快、更好、更自觉的掌握技术。

重庆梁平(梁平场站现为歼击航空兵33师管辖的留守场站,已无飞行部队。重庆市政府原来一直希望梁平场站扩建为军民共用机场,但因其在训练复杂气象技术上的优势,空军一直没有答应,无奈重庆市新建万州机场2003年5月首航,笔者注),地处秦岭以南,东临长江三峡,一年四季多雨、多雾,飞行的气象条件十分复杂,对飞行员的综合飞行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曾作为复杂气象技术的训练基地训练全空军飞行员。

在低气象条件下飞行,高速度、低高度、有限能见度要求飞行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迅捷的反应能力,集中和发散适度分配的注意宽度,准确的操纵技巧。飞行员对任何情况都必须在第一时间作出及时、准确的处置,不允许有任何的偏差与失误。驻重庆航空兵某师的飞行员在这种复杂的气象条件下练就了过硬的低气象飞行技术,在全空军都小有名气。只要是在梁平机场进行过系统训练的飞行员,可以说在全国所有的机场都能在全天候的条件下飞行。即使是技术中等的飞行员,在调往其它单位后(有数十人调往其它单位和民航),都成为了技术骨干。

人们历来都认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占天时、地利、人和,然后才是天赋和个人努力。而飞行员的成长更需要在复杂的条件下锻炼。现在看来,杨利伟之所以能在众人中得以脱颖而出,成为中华航天第一人,除了他具有的其它优势外,我认为他在梁平复杂的气象条件下接受了系统的训练,使他的全面素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为他奠定了良好的心理、生理和技术基础。

理论学习结束后转入飞行准备,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改装的关键是从心理和技术上要实现对梁平机场气象的突破,而且心理的适应更为重要。第一天飞行,好象老天爷成心要展现一下自己,进场后能见度只有 2公里多一点,雾蒙蒙的,起飞时都看不到跑道头。还没有上飞机有的同志就胆秃秃的。一天飞下来,很多同志都没有体会,尤其是高度200以下,没有教员帮助基本落不了地。大家有了压力,也就有了练技术的动力。以前赶着上模拟机都不能完成模拟时间,而在第一个飞行日后有很多同志都自觉的进行练习。

一天晚上都已经10点钟了,我看模拟机房的灯还亮着,我去一看,杨利伟同志还在专心致志的练习,默念着动作程序,练习着注意力分配,体会着操纵要领,聚精会神,一丝不苟,我走到身旁都没有发现。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复杂气象技术普遍有了提高,特别是杨利伟等人掌握得更扎实一些。

单飞是对他们的一个考验,为稳妥起见,选了杨利伟等六名首批放单飞。单飞那天,开始天气比较好,第一个起落都飞得比较正常。但第二个起落起飞后,能见度开始变坏,我当时捏着一把汗。我拿起话筒指挥他们要保持好状态,严格飞向远近距,注意听好着陆雷达的指挥。高度200多米我发现了第一架飞机,下滑线略高。我随即指挥:“很好,收点油门,柔和下降高度。”第一架安全着陆了。

他们首批单飞六人中有两个人飞得最好,一个排在第一,一个排在第六。能见度越来越差,到排在第六的杨利伟落地时,能见度还不到2公里。高度300米杨利伟报告“300米平飞”,着陆雷达指挥“高度好,方向好。”我指挥他“严格飞向远距”。接着他报告“过远距,襟翼好。”我指挥“收油门8000,下降率5米,严格飞向近距,100米之前不准看跑道。”着陆雷达指挥“高度好,偏右50米。”我指挥“将全罗盘右指2度。”接着我指挥“双针指零。”着陆雷达接着指挥“高度好,航向好。”高度150米,我看见了飞机,着陆条件很好。我指挥其抬头看跑道,飞机准确的飞向下滑点,准确的拉开始,1米拉平,我指挥收光油门,飞机轻两点落在了“T”字布旁。

我松了一口气,也为他们技术的成熟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

突破川东复杂气象给他们以后的改装铺平了道路,加之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大家的思想也趋于稳定,改装从此比较顺利,进度和质量发展都比较正常。1993年8月他们完成了昼间飞行的所有科目,转入夜间飞行训练。

杨利伟同志的第一个孩子身体本来就很虚弱,就在要进入夜航训练的时候孩子的健康进一步恶化,需要住院进行治疗。孩子当时很小,又有病,特别需要人照顾。按理说此时应该安排利伟休假照顾孩子,但由于改装期限临近,又是最后一个科目,加之夜航飞行必须相对集中时间进行组织,这次不飞就要等到下一年再飞了。还有就是我们对孩子的病情严重性估计不足,更没有从人性的角度站在利伟和他爱人张玉梅的角度,多替他们着想,而主要考虑的是训练进度,对此我至今都有点后悔。

面对这种情况我征求利伟的意见,现在想来利伟当时很难回答,他迟疑了一下,没有提出休假的要求,而是明确表态参加夜航训练,孩子住院由他爱人小张照顾。我要求团政治处副主任石樵同志和三大队教导员王发刚同志多关心利伟孩子的情况。

夜航进行的很顺利,连续组织了七个飞行夜,完成了主要科目。这期间所有飞行员集中精力进行训练,都没有回家,包括利伟也没有能去看孩子。第八个飞行夜,也是这次夜航训练的最后一个飞行夜。天气晴好,星光满天,随着一颗绿色信号弹升空,顺利开飞了。由于是最后一个飞行夜,计划很小,多的同志才三个架次,晚上21点40分利伟第三个架次起飞了。不到10点,石樵副主任给我来电话说利伟的孩子病情加重,比较危险。我当即就指挥利伟停止执行任务返航,并让王发刚教导员开车到着陆线接利伟并立即送他去看孩子。

作为利伟的团长,事后我很内疚。但利伟和小张对我和团里给予了充分的理解,没有给予任何的责备。对此,我至今回想起来在内疚之余仍很感动和感激。

经过一年的时间,我们按期完成了强五飞行员改装歼六的任务,经上级考核验收,全团转入战术基础提纲训练。一个完不成任务的部队是没有战斗力的。在最后一个架次没有落地之前我始终悬着一颗心,从这一点来说,我很感谢所有的飞行员,更感谢杨利伟同志,是他们的支持才使得训练健康发展,是他们及家人克服困难、无私奉献才使得任务按期完成。

战术基础提纲虽然比较复杂,但由于改装的基础打得比较牢,训练很顺利。加之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磨合,同志们已经彻底溶入了新的战斗集体,以前经常听到的“你们团”变成了“我们团”,就这三个字表达出一种情感上的本质变化,它让我激动无眠,这也让我相信只要你有一颗真诚热烈的心,即使是冰也是能捂热的。

1994年7月13日,上级任命我为成都军区空军某训练基地主任,这意味着我将调离这个令人难忘的战斗集体。我离开梁平那天,同志们列队给我送行,我一点提升后的高兴心情都没有,而是感到特别的难分难舍和无比的眷恋。

我很幸运,离开老团队不到两年我又回到了老部队。1996年5月8日上级任命我为航空兵某部部队长(歼击航空兵33师师长,邵文福02年到空军指挥学院学习,张义瑚接任,33师98团换装SU-27,张义瑚为原南空歼击航空兵3师换装SU-27首任团长,也是全空军的首任SU-27团团长,笔者注),很高兴又回到了我曾经战斗过的老部队。到任的第二个星期我就到梁平,说是检查工作,实际上是迫切的想回老团队看看。回团里后,我一个猛子扎到飞行大队,挨个的看望飞行员,飞行员家属,特别是后调入的同志们。我特地还在杨利伟家坐了一会儿,利伟爱人小张又是倒茶又是削水果,我们交谈得很开心。这次回老部队见到大家很亲切,大家对我回老部队工作也很高兴,这对我不光是心情上带来了愉悦,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我回老部队搞好工作的信心。

团里的同志给我汇报,今年团里的全面建设形势比较平稳,训练任务各项指标协调发展,尤其是由强五改装歼六的同志,技术成熟的很快,思想也很稳定,很多同志现在已经是团里的训练骨干,建议将他们提升使用。我让他们写出专题报告,回去后就立即研究批复了团里的请示,对三名同志给予了提升使用,杨利伟同志也在这次被提升为团司令部领航主任。

1997年底,我们整个部队按大纲的规定和上级要求完成了战术基础提纲的训练,转入了战术应用提纲训练(成都战区空军的重点建设部队,9年前才开始J-6的战术应用训练,那时即使和印度空军比较,差距也不小,笔者注),全体飞行员的技术、战术水平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98年初我们接到在全体飞行员中遴选航天员的通知,对组织领导、选拔程序、初选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为了确保选送质量,总部、空军、军区空军派出了联合工作组,调阅了所有飞行员的政治档案和技术档案。在师、团推荐的基础上,对初选对象的的政治表现、思想作风、飞行技术、身体素质、工作表现、家庭状况等情况进行逐人审查。经过全面衡量,最后确定我部杨利伟等三名同志为初选合格对象。

4月份,三名同志赴空军青岛疗养院进行航天员选拔身体检查,经过严格的体检,我部其他两名同志因单项身体指标不符合航天员的要求而被淘汰,杨利伟同志过五关、斩六将,各项身体指标全部合格。

随后,在全空军歼击机飞行员中遴选确定的初选合格对象全部报到总部,由总部机关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再行审查把关,最后才确定了首批航天员队伍的14名人选。特别令人高兴的是我部飞行员杨利伟同志也光荣的被选拔为首批航天员,这不但是他个人的荣幸,也是我们整个部队的骄傲。

听到杨利伟同志被选拔为航天员的消息后全部队的同志都为他高兴。我记得是9月初,上级通知杨利伟同志到航天员大队报到,航天员大队还派出专人来我部接杨利伟同志。我给时任驻梁平某团团长、政委的徐万华和崔学刚同志打电话,要求他们全面的安排好欢送,并派车将利伟一家送到重庆,我要在重庆组织机关为利伟送行。

9月的重庆,秋高气爽,蓝蓝的天空中漂着几朵白云,气温也后凉爽宜人,这是火炉重庆、雾都重庆难得的好天气。一早我就等待着杨利伟一家人的到来。中午过后,机关报告杨利伟到了,我即到招待所去看望,下午上班我在办公室与杨利伟谈话,首先表达了祝贺之意,并要求他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全面锻炼,一定要敢为人先,争做中国航天第一人。说是谈话,还不如说是交流,有互勉,有提醒,有激励,有期望。

晚上,在机关的所有部队领导同志共同设宴为利伟一家饯行,酒桌上不断的传递着祝福期盼之声。不但有对杨利伟个人的祝福,更有对我国航天事业的期盼。

在声声祝福和恋恋不舍的惜别声中,我们送别杨利伟同志,欢送他踏上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征程。

“神州五号”虽然是从酒泉卫星基地发射起飞,而驾驶“神州五号”遨游太空的杨利伟同志早在数年前就已经从重庆进入了航天飞行的起点。山城重庆孕育了中国航天第一人。

杨利伟从飞行员到航天员 第2篇

杨利伟小档案(来源:解放军报)

民族:汉出生年月:1965年6月21日

籍贯:辽宁省绥中县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身高:168厘米

体重:65公斤

家庭成员:妻子张玉梅,儿子杨宁康

简历:1983年6月入伍,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历任空军某师飞行员、中队长,曾飞过强击机、歼击机等机型,安全飞行1350小时,被评为一级飞行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参加航天员初选,入围;1月,从800多名入围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之一;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准备阶段,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入选“3人首飞梯队”,并被确定为首席人选。

杨利伟的心声

出征前,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记者见面会上,回答本报记者的提问时,向全军将士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本报记者问:通过军报,最想对三军战友说些什么?杨利伟答:作为一名航天员,我首先是一名共和国的军人;作为一名军人,通过这么多年军队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我想,在执行这次任务中,一定能够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战胜一切困难,坚决完成任务。我也想通过军报感谢全军战友对我们的鼓励、关心和厚爱,也请战友放心,我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为我们的军旗增彩。

“为着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登上“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之际,身着航天服的中国载人航天首飞航天员杨利伟,满怀激情为记者写下这句话。

中国人来了,杨利伟来了!10月15日9时整,随着38岁的中校航天员杨利伟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载人飞船飞向太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终于成真,中国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航天大国。

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

驾歼击机叱咤风云十年

1965年6月21日,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一个书香门第家庭。

杨利伟的父亲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毕业的大学生。父亲先当教师,后在绥中县一家农副产品公司做行政工作;母亲在县里一所中学任语文老师,直到退休。他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全家5口人和和睦睦,过着舒心平静的生活。

“踏踏实实办事,老老实实做人”,这是杨利伟父母对他的要求。儿时的杨利伟脑子灵,反应快,还是个娃娃头。小学毕业时,他以优异成绩考进县重点中学尖子班,并多次参加全县中学生的数学竞赛,拿过不少奖。

1983年夏季,18岁的杨利伟考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在4年的学院生活中,他的学习训练成绩一直很优秀。

1987年,杨利伟从飞行学院毕业,成为空军某师一名强击机飞行员。天生聪慧加上勤奋努力,他不久便成了师里的飞行尖子,后来他又成为一名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间,他从华北飞到西北,从西北飞到西南,祖国的万里蓝天留下了他矫健的身影。

1992年夏,杨利伟所在部队来到新疆某机场执行训练任务。那天,他驾驶着战鹰在吐鲁番艾丁湖上空作超低空飞行。突然,飞机发出一声巨响,霎时间仪表显示汽缸温度骤然升高,发动机转速急剧下降!杨利伟明白,自己碰上了严重的“空中停车”故障,飞机的一个发动机不工作了!紧急关头,杨利伟异常冷静:一定要把飞机开回去!

他稳稳地握住操纵杆,慢慢地收油门,驾驶着只剩一个发动机的战机一点点往上爬升、爬升。500米、1000米、1500米,飞机越过天山山脉,向着机场飞去。快接近跑道时,剩下的一个发动机也不工作了。他果断采取应急放起落架的措施,顺利地将完全失去动力的战机紧急降落在跑道上。

当他从机舱出来时,飞行服已经全部被汗水湿透。战友们纷纷围上来同他拥抱。团长激动地当场宣布,给杨利伟记三等功一次。

对这次“空中特情”的正确处置,显示了杨利伟优秀的心理素质。

从800名入围者中脱颖而出

19初夏,身高1.68米、体重65公斤的杨利伟接到通知,赴青岛疗养院参加航天员初选体检。初检合格,他又接通知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参加临床体检。杨利伟心里高兴,提前3天就来了。护士和他开玩笑:“你也太积极了吧?”

再接下来,他来到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参加“特检”,也就是航天生理功能检查。

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曾这样描述他当时参加航天员选拔体检时的情景:除检查健康状况外,医生们在每一个人身上寻找是否有潜伏的缺陷。他们借助于一切可能的生化的、生理的、脑电的和心理的方法和特别的功能试验进行检查。在各种非常稀薄的空气压力舱内检查我们,在离心机上旋转我们。所有这一切用了几周时间,淘汰了不少同伴。

中国航天员的选拔也要“过五关斩六将”。医学临床检查,要对人体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器官逐一检查。随后的航天生理功能检查更是苛刻,要在离心机上飞速旋转,测试受试者胸背向、头盆向的各种超重耐力;要在低压试验舱使受试者上升到5000米、10000米高空测试耐低氧能力;要在旋转座椅和秋千上检查受试者前庭功能。几个月下来,800多名初选入围者已所剩无几。

杨利伟顺利地过了一关又一关。他做的最后一项检查是“万米缺氧低压检查”。这要先在舱外吸氧排氮,然后坐进模仿万米低压的舱里。当从模拟的万米高度下降时,他心想:“总算都通过了”,心里不由一阵轻松,下意识地摸了摸头。结果把医生给弄紧张了,下来后忙问他:“你是不是在上面很难受啊?”

杨利伟是最幸运的,也是最优秀的。他的临床医学和航天生理功能各项检查的指标都达到优秀,征服了评选委员会全体专家。191月,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中的一分子,杨利伟带着他的梦想与追求,来到了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

隆冬时节,北京的气候特别寒冷,而他心里热乎乎的。他和其他十几位航天员来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火箭系统、飞行系统、测控系统实地参观,聆听专家的授课。他对航天员职业的理解,由最初的神秘感变得深刻起来。

他了解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十年的攻关奋战中,中国有了自己的导弹、原子弹、人造地球卫星,如今又开始了向载人航天的冲刺;在他和其他中国航天员的身后,有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在默默地奉献,千军万马托举着中国的“神舟”。

他联想到,中国古代便有了嫦娥奔月的飞天梦想。几千年来,

航天员杨利伟的心理素质 第3篇

此时此刻,杨利伟的心理教练、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刘芳,正在航天城全神贯注地看着屏幕上飞船着陆的画面。当她看到杨利伟伸出了胜利的手势时,这位多年从事心理学教学和研究的专家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和喜悦,连连赞叹:“杨利伟的心理素质好得出乎我的意料!”

航天员在太空将面临失重环境下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乃至生与死的极度考验,因此必须有着超强的心理调节与控制能力,心理状态必须十分稳定,才能执行航天任务。在航天技术及装备已成熟可靠时,航天员的心理素质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要把一名优秀飞行员训练成合格的航天员,需要进行的心理训练是非常复杂的。刘芳和同事们先后系统地为航天员讲授了《心理健康知识系列讲座》,进行了包括心理放松训练、强化自信训练、强化记忆训练、心理相容性训练等。

航天员每天的训练负荷较大,如何让他们心理放松,尽快投入训练,是心理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刘芳将适合于不同场景的放松方法教给航天员,成为航天员克“敌”制胜的“秘密武器”。她用自己独创的“言语引导法”进行施教:“你已经回到童年生活的地方,看到童年的住房,听到母亲的轻声呼唤……”在刘芳柔缓、低沉的言语引导下,杨利伟和他的同伴翟志刚、聂海胜等渐渐放松了,一个个打起了小呼噜。这时监测仪器显示,他们的皮肤温度逐步升高,最后稳定在一定水平,表明他们完全放松了。据刘芳观察,训练前他们至少需要半个小时才能达到完全放松,现在,一般只需要7~8分钟,有的5分钟就睡着了。

航天员工作有竞争有合作,心理相容性训练必不可少。心理教练必须首先了解每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成为航天员无话不说、信任的朋友。刚开始进行心理相容性训练时,大家还有所疑虑,谈话放不开,话题不深入。但随着训练的开展,每个航天员都敞开了心扉,许多平日的误会、矛盾都消融在彼此真诚的交流中。事后,航天员真诚地对刘芳说:“真想不到,这个训练解除了我背了好久的包袱,我对别人理解得更多了。”

“神舟五号”发射前,刘芳走进了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她们的行话叫“进场”。进场后不久的一天,刘芳给杨利伟做了一个小试验。她对杨利伟说:“你看着我的眼睛,5分钟内不能咽唾沫。”杨利伟试了试,说:“刘老师,你没提到唾沫之前,我还没感觉有唾沫,现在反倒有唾沫要咽了。”由此,刘芳启发杨利伟进一步思考:这个现象说明,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投向担心的某种结果时,反而事与愿违,接着对他“面授机宜”。

等到飞船发射前夕,杨利伟已经调适得非常好了。10月14日晚上,杨利伟在接到正式通知第二天由他执行航天任务的时候,非常平静。晚上8点准时入睡,第二天凌晨还是航天医保医生把他叫醒的呢!

在谈杨利伟如何以过硬的心理素质赢得成功时,刘芳教练赞不绝口:杨利伟有一种明确的以“任务为中心”的职业动机,很少考虑个人名利,一切为了完成任务,“私心杂念”便少之又少。杨利伟思维深刻、灵活,记忆准确,感知敏捷。杨利伟的考试答卷上,教员们很难找到扣分的地方。杨利伟勇敢、果断,坚持性好,不受外界干扰。父母年老体弱,妻子身体有病,儿子年幼上学,都要人照顾,他又工作训练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他能不受这些事情影响,一心投入训练,这样磨砺出来的一定是一个心理素质非凡的人。杨利伟的自我认知出众。他对自己认识非常全面、客观,心态平和,对自己与他人的差异认识也很清楚,知己知彼,能很好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成长故事 第4篇

杨利伟的家乡是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这是山海关外一个依山傍海的美丽县城,今年38岁的杨利伟曾经在绥中生活了长达18年的时间,可以说,杨利伟的童年、少年以及一部分青年时代就是在这样一个宁静而平和的小镇度过的。

1965年6月21日,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绥中镇。爸爸杨德元、妈妈魏桂兰同在镇里一家中学当教师(爸爸后调到县土产公司)。小利伟自幼比较文弱、性格内向、缺少胆量。8岁那年的一天,母亲让他到房后头拿木棚上的地瓜,他试了再试,半天的时间过去了,额头和小鼻尖上都浸出了汗水,却始终不敢登上离地面不到15米高的木梯。面对小利伟的胆怯,在镇学校做教师的父母担心地说:“这孩子的性格不改变,怕是长大后不能成事。”为了改变小利伟的性格,每年寒署假日,爸爸有意识地带他去爬山、到县东六股河去游泳。秋天,带他去大山里爬树采摘果实。9岁这年秋天,在绥中镇北巍巍的燕山山脚下,经父亲鼓励,小利伟平生第一次爬上了一棵30多米高的古老的塔松上,当从大树上下到地面的时候,浑身被汗水浸透的小利伟张开双臂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高声喊道:“爸爸,我成功了!”孩子少有这激动的高喊声,似乎击落并摔碎了他性格上的怯懦,高喊声,震憾并回荡在幽暗的山谷。看见孩子第一次勇敢地战胜自己,父子俩人竟喜极而泣。从此,小利伟竟对探险及运动有了兴趣。常常同伙伴跋山涉水野游,登狐仙洞山探访狐洞、寻访古寺遗址,寻觅传说中的“链锁地井”。看完《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嗄》、《鸡毛信》等战争故事片后,他央求爸爸帮助同班的小伙伴赶制了红缨枪,毛遂自荐当上了儿童团长,带领“红军”攻克“白军”山头阵地,活捉了“胡汉山”、日本皇军头子“龟田”。他还常率领伙伴在学校的操场上“飞碍阻”、练习投掷铁饼、跑百米。在亲人的眼里,小利伟真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辽西的许多乡镇素有故事之乡之称。绥中县绥中镇更有“讲古王”、“故事王”摇篮的美誉。绥中清朝时就是辽西及关外各路商贾贩客通往辽南、辽北、辽东的交通要道。称它是东北黑土地上的“丝稠之路”集散地一点也不过份。各大酒家、车店云集镇中。夜晚食宿的客人为了打发寂寞,就集在一起讲出各自从不同地区带来的传说和故事。渐渐地,说书讲古的人在这里便成为了“职业”。讲的、听的、传的多了,这里不仅是商贸的集散地,更是民间传说故事的集散地。这里的家家户户旮旮旯旯都盛满着古老的传说故事。杨利伟的外公、外婆便是当地有名的民间故事家。小利伟从小就常住在听各种民间故事长大的且为讲古说书高手的外公、外婆家中,使他自幼便薰染在外公、外婆及妈妈讲的传说故事里。在大人们讲的各种传说故事中,最令小利伟着迷的是七月七《牛郎会织女》的传说和《嫦娥奔月》、《七仙女下凡》这类飞天 神话故事。听多了,具有思索与探密精神的他,便常常在夜晚站在院子里望着浩渺夜空,想像着宇宙里的神奇。他常常对妈妈说:“等我长大后,我一定飞上天空去见牛郎、织女和嫦娥、玉兔。” 读小学三年级时的一次春游,学校组织小同学到一家飞机场去参观,摸抚一架架银鹰并观看飞行员驾机为同学们做飞行表演,小利伟激动不已。回校后,他在机场观后感的命题作文中写道:“我长大一定要当一位飞行员,飞上天空对宇宙进行探密。”

部队的培养

在度过了小学、初中时代之后,绥中二高中成了杨利伟走上航天之路的第一个台阶——1983年6月,在他高中三年级的时候,空军招飞人员来到这里,要在应届毕业生中选拔飞行员,而从小就有从军梦的杨利伟第一个到选飞报名处报上了自己的名字,经过严格的选拔、考察、体检、面测等程序,18岁的杨利伟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的一名空军学员。在4年的学院生活中,他的学习训练成绩一直很优秀。

1987年,杨利伟从飞行学院毕业,成为空军某师一名强击机飞行员。天生聪慧加上勤奋努力,他不久便成了师里的飞行尖子,后来他又成为一名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10年间,他从华北飞到西北,从西北飞到西南,祖国的万里蓝天留下了他矫健的身影。

1992年夏,杨利伟所在部队来到新疆某机场执行训练任务。那天,他驾驶着战鹰在吐鲁番艾丁湖上空作超低空飞行。突然,飞机发出一声巨响,霎时间仪表显示汽缸温度骤然升高,发动机转速急剧下降!杨利伟明白,自己碰上了严重的“空中停车”故障,飞机的一个发动机不工作了!紧急关头,杨利伟异常冷静:一定要把飞机开回去!

他稳稳地握住操纵杆,慢慢地收油门,驾驶着只剩一个发动机的战机一点点往上爬升、爬升。500米、1000米、1500米,飞机越过天山山脉,向着机场飞去。快接近跑道时,剩下的一个发动机也不工作了。他果断采取应急放起落架的措施,顺利地将完全失去动力的战机紧急降落在跑道上。

当他从机舱出来时,飞行服已经全部被汗水湿透。战友们纷纷围上来同他拥抱。团长激动地当场宣布,给杨利伟记三等功一次。

对这次“空中特情”的正确处置,显示了杨利伟优秀的心理素质。

历史的选择

1996年初夏,身高1.68米、体重65公斤的杨利伟接到通知,赴青岛疗养院参加航天员初选体检。初检合格,他又接通知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参加临床体检。杨利伟心里高兴,提前3天就来了。护士和他开玩笑:“你也太积极了吧?”

再接下来,他来到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参加“特检”,也就是航天生理功能检查。

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曾这样描述他当时参加航天员选拔体检时的情景:除检查健康状况外,医生们在每一个人身上寻找是否有潜伏的缺陷。他们借助于一切可能的生化的、生理的、脑电的和心理的方法和特别的功能试验进行检查。在各种非常稀薄的空气压力舱内检查我们,在离心机上旋转我们。所有这一切用了几周时间,淘汰了不少同伴。

中国航天员的选拔也要“过五关斩六将”。医学临床检查,要对人体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器官逐一检查。随后的航天生理功能检查更是苛刻,要在离心机上飞速旋转,测试受试者胸背向、头盆向的各种超重耐力;要在低压试验舱使受试者上升到5000米、10000米高空测试耐低氧能力;要在旋转座椅和秋千上检查受试者前庭功能。几个月下来,800多名初选入围者已所剩无几。

杨利伟顺利地过了一关又一关。他做的最后一项检查是“万米缺氧低压检查”。这要先在舱外吸氧排氮,然后坐进模仿万米低压的舱里。当从模拟的万米高度下降时,他心想:“总算都通过了”,心里不由一阵轻松,下意识地摸了摸头。结果把医生给弄紧张了,下来后忙问他:“你是不是在上面很难受啊?”

杨利伟是最幸运的,也是最优秀的。他的临床医学和航天生理功能各项检查的指标都达到优秀,征服了评选委员会全体专家。1998年1月,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中的一分子,杨利伟带着他的梦想与追求,来到了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

刻苦的训练

隆冬时节,北京的气候特别寒冷,而他心里热乎乎的。他和其他十几位航天员来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火箭系统、飞行系统、测控系统实地参观,聆听专家的授课。他对航天员职业的理解,由最初的神秘感变得深刻起来。

他了解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十年的攻关奋战中,中国有了自己的导弹、原子弹、人造地球卫星,如今又开始了向载人航天的冲刺;在他和其他中国航天员的身后,有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在默默地奉献,千军万马托举着中国的“神舟”。

他联想到,中国古代便有了嫦娥奔月的飞天梦想。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为此写下动人诗篇,更有万户等人做出了极其悲壮的尝试。如今,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将要在他的参与和努力下变成现实!

杨利伟能不为之激动和自豪!

当年同加加林一道入选的前苏联航天员阿列克谢?列奥诺夫,曾把航天员的训练阶段称之为“上天阶梯”。他的同伴瓦列里?贝可夫斯基则补充说:“这不是一个短的阶梯。”他们没说 杨利伟要攀越的第一道阶梯是基础理论训练。当了10多年飞行员,现在重新坐进课堂里,《载人航天工程基础》、《航天医学基础》、《解剖生理学》、《星空识别》……十几门课程要从头学起。

离开空军部队时,为他送行的师长曾对他说:“你的身体和训练,我没什么可担心的。但你可能要面临学习许多新东西的挑战。”当时,杨利伟对这话并没太在意。

这会儿感触深了。他给老师长打电话:“让您说中了呀!现在我就像准备高考的学生一样天天在背功课。”

杨利伟天生就是个不甘落后的人,想起肩负的神圣使命,他更是废寝忘食。他回忆说:“初来时的两年,晚上12点前没睡过觉。”

他过去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为记住单词和语句,就每晚从航天员公寓往家里打电话,让妻子张玉梅在电话里提问。一遍一遍,反反复复。后来考试时,他居然考了100分。

第二道阶梯是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训练。仅以其中的“超重耐力”训练为例,在飞船处于弹道式轨道返回地球时,超重值将达到十几个“G”,即人要承受相当于自身重量十几倍的压力。通常情况下,这很容易造成人呼吸极度困难或停止,意志丧失、黑视甚至直接影响生命安全。杨利伟必须通过训练来增强自己的超重耐力。

“离心机”训练是航天员提高超重耐力最有效的形式。在圆圆的大厅里,杨利伟坐进一只8米多长铁臂夹着的圆筒里。在时速100公里高速旋转中,他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读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反应能力。

离心机在旋转,负荷从1个G逐渐加大到8个G。杨利伟的面部肌肉开始变形下垂、肌肉下拉,前额高高突起。做头盆方向超重时,他的血液被压向下肢,头脑缺血旋晕;做胸背方向超重时,他的前胸后背像压了块几百斤重的巨石,造成心跳加快,呼吸困难。每做一次训练,他都要付出巨大的体力消耗。

杨利伟是个爱动脑筋的人,他懂得,教员所讲授的抗负荷方法要靠个人在实践中体验和摸索。所以,每次训练他都有意识地按照个人体验的方法去练习,及时与教员沟通,总结经验,掌握好抗负荷用力和频率的度,慢慢地琢磨出规律和方法,使这项极具挑战、严酷苛刻的训练逐渐变得轻松起来。

“转椅”和“头低位”训练,也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可杨利伟同样做得十分出色。

一个休息日,妻子回家时发现他一个人在客厅里不停地转圆圈,非常惊讶地问:“你这是在干什么?”他说:“过两天我们就要做转椅训练考核了,我先刺激刺激自己。”

一位对航天员训练要求非常苛刻的老专家十分自豪地说:“杨利伟在转椅训练上成绩是最出色的,他是我最得意的学生。”

同样,做“头低位”训练前好几天,杨利伟晚上睡觉就不枕枕头了。据他说也是为了“先刺激刺激自己”。

其他的“阶梯”还有体质训练、心理训练、专业技术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等等。杨利伟以他对航天事业的无比热爱和执着追求,严格要求自己,把一切做得精益求精,各项训练成绩都成为同伴中的佼佼者。

好中选优,强中挑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准备阶段,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杨利伟以其优秀的训练成绩和综合素质,被选入“3人首飞梯队”,并被光荣地确定为首席人选。

杨利伟全身心地投入了“强化训练”。

大部分的时间,他都呆在“飞船模拟器”中。飞船模拟器是在地面等比例真实模拟飞船内环境、对航天员进行航天飞行程序及操作训练的专业技术训练场所。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飞船从发射升空进入轨道,再调姿返回地球,持续时间几十个小时甚至上百个小时,飞行程序指令上千条,操作动作有一百多次。舱内的仪表盘红蓝指示灯密密麻麻,各种线路纵横交错,各种设施产品星罗棋布。要熟悉和掌握它们,并能进行各种操作和故障排除,只有靠反复演练。

杨利伟把能找到的舱内设备图和电门图都找来,贴在宿舍墙上,随时默记。他还用小摄像机把座舱内部设备和结构拍录下来,输入电脑,自己刻制了一个光盘,业余时间有空就看。

每次训练,杨利伟的眼睛总是那么亮,各项检查总是那么细,每个动作总是那么到位。他以自己严肃认真的精神和熟练的技术赢得了教员的称赞。在最后阶段的专业技术考核中,教员为他设置了许许多多的故障陷阱,他都能很快地发现,迅速排除。每次考核结束后,教员都要问他:“操作有没有失误?”他都自信地回答:“没有什么失误!”

在5次正常飞行程序考试中,他获得了2个99分、3个100分的好成绩,专业技术综合考评排名第一。

发射前夕,杨利伟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加“人、船、箭、地”联合测试演练。

此刻,身经百炼的杨利伟对飞船飞行程序和操作程序已是滚瓜烂熟,倒背如流。他自信地告诉记者:“现在我一闭上眼睛,座舱里所有仪表、电门的位置都能想得清清楚楚;随便说出舱里的一个设备名称,我马上可以想到它的颜色、位置、作用;操作时要求看的操作手册,我都能背诵下来,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我不看手册,也完全能处理好。”

飞船在实际发射时,起飞后3分20秒左右,罩在座舱外的“整流罩”将按程序被抛除,航天员在此时可以开始见到舷窗外的天空。然而在演练时,这只能是一种想象中的景况,不会实际发生。因此,指挥大厅里的老总们谁也没料到航天员在此时会有什么反应。

演练在进行,飞船座舱内的杨利伟在一丝不苟、忙而不乱地做着各种规定动作。程序刚刚走到3分20秒,指挥中心大厅里传来杨利伟响亮的报告声:“整流罩抛除,我看到窗外的天空了!”

一位老总惊讶地问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宿双宁:“你们的航天员训练得这么好,连这都知道?”

身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的宿双宁,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开玩笑,你都知道的事,他还能不知道?!”

首飞之前,杨利伟的心理教员曾问过他:“你想没想过真正坐上飞船去飞行,会是什么心情?”

他面带微笑回答:“我想,我会比平时训练更放松。就让我平静地去飞吧!”

亲人为你壮行

清晨,零星的秋雨中,站在北京航天城,西山上第一场瑞雪清晰可见。

今天,是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告别北京航天城,奔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日子。7点半,杨利伟的妻儿早早地站在欢送的队伍中,等待出征的亲人。

7点45分,一身戎装的杨利伟走来了。没想到,他和亲人的告别竟出人意料的平静,平静得就像他平时去上班。

杨利伟来到父母身边,对老人说:“天冷了,多穿些衣服,别惦记我。”说完,他回头对妻子笑了笑,既没有泪水,也没有拥抱。周围人多,妻子一时不知该说点啥,突兀地问了一句:“带便服没有?”他笑着反问:“带便服干啥?”说得大家都笑了。杨利伟俯身亲了一下儿子,儿子调皮地说:“爸爸你早点回来,教我打游戏。”

记者见过种种军人的告别———上战场,上抗洪大堤,上风雪边关……然而却不曾见过如此重大的、划时代的告别,竟然这般轻松。

“你真的不紧张?”记者问。“有啥紧张的?”杨利伟笑着答道。“党和国家这么重视载人航天工程,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咱们国家技术力量这么雄厚,我相信党和国家,相信科学技术,也相信我的爱人!”妻子张玉梅接茬说。

记者深深感到,杨利伟的家是一个温暖幸福的家。69岁的父亲杨德元是辽宁省绥中县一家农副产品公司的退休干部;与父亲同岁的母亲魏桂兰,是一位退休的中学老师,专门从老家赶来为儿子壮行,两位老人还带来了5斤儿子最爱吃的螃蟹。在某部任档案资料员的妻子张玉梅是杨利伟的同乡,当年是从县志上看到了杨利伟的“大名”,于是有了这段浪漫的爱情。学习出色的儿子杨宁康是三年级小学生,给爸爸的礼物早就准备好了,那是一篇发表在《作文导报》上的作文《爸爸的雄姿》:“我为自己有一位好爸爸而感到自豪……”

丈夫就要出征了,妻子凑在耳边说了句悄悄话:“别忘了打电话……”杨利伟使劲点了点头。

9点20分,杨利伟带着亲人的嘱托,带着全国人民的希望,带着中华民族的梦想,乘机飞向远方……

心儿与你一起飞

10月15日上午8时许,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第一个走向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舱内待命起飞。舱内的摄像机镜头,把他的画面传向千里之外的首都北京。

此时此刻,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载人航天指挥大厅里,4名特殊的“观众”面对大屏幕情不自禁地轻声叫出声来:“孩子!”“利伟!”“爸爸!”……

他们,是杨利伟的父亲杨德元、母亲魏桂兰、妻子张玉梅和8岁的儿子杨宁康。他们作为特邀嘉宾,将在指挥大厅的大屏幕前为亲人杨利伟送行。

魏桂兰大妈今天刻意“打扮”了一番,外套里面穿了一件红色的毛衣,嘴唇上还涂了一层淡淡的口红。老人说:“今天是喜庆的日子,咱们都得精神一点儿!”

张玉梅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的丈夫,把儿子杨宁康的手紧紧攥在手里,仿佛生怕调皮的儿子干扰了利伟。小宁康瞪着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穿着乳白色航天服的爸爸,高兴地叫起来:“爸爸今天最精神!”

“30分钟准备!”发射场上,指挥员的口令传来。魏桂兰大妈好似有点紧张,不由自主地抓住了杨大伯的手。杨德元大伯拍拍老伴的手背,安慰她说:“放心,放心!”

“20分钟准备!”这时,魏桂兰大妈好像一下子坚强起来。她挺直腰板告诉记者:“利伟这孩子,从小就胆子大,大人们问他长大了想干啥,他总是把脑袋瓜一歪说‘开飞机!’后来他真的开上了飞机,今天又要去开飞船,他心里不定怎么高兴呢,咱们都得为他高兴不是?”

“15分钟准备!”这时,前方首长与杨利伟对话的声音传来,杨利伟大声说:“我在舱内感觉非常好,保证坚决完成任务!”说完,利伟面对摄像机镜头说了一句:“明天见!”

指控大厅里,顿时响起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大家都被航天员充满信心的告白感动了。

“5分钟准备!”“1分钟准备!”大厅里,空气好像骤然凝固了,两位老人眉头紧锁,张玉梅一手捂住了嘴巴,一手把小宁康的手攥得更紧了。

飞船发射进入最后10秒钟倒计时,飞船舱内的杨利伟突然抬起手,对着镜头敬了一个军礼!

万众瞩目的时刻

“5、4、3、2、1,点火!”

随着震耳欲聋的一声巨响,神箭托举“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直刺苍穹,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开始了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旅。

现场观看发射的人群欢呼着、跳跃着,用特有的方式庆祝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中国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申行运抑制不住喜悦的泪水。

“船箭分离!”“飞船入轨!”随着一声声报捷的口令,杨利伟同志已经挣脱了地球的怀抱,正在太空书写着“中国”这个神圣的名字!

天上一艘船,地上万颗心。此时此刻,全国人民的心儿飞向天空,伴着“神舟”飞翔、飞翔……

胜利返回家园

杨利伟从飞行员到航天员 第5篇

我曾做过一个梦,梦到自己当了航天员。坐在崭新的飞船中,准备飞向美丽的宇宙。小时候,我总认为宇宙是个可怕的黑洞,飞向宇宙更是不敢想象,可是在20世纪的时候,一位苏联的航天员加加林却将这变为了事实。1961年莫斯科时间4月5日2时18分,俄制“联盟—FG”运载火箭将“联盟TMA—21”载人飞船发射升空。4月7日凌晨,这个被命名为“加加林号”的宇宙飞船比预订时间提前了10分钟与国际空间站顺利自动对接。这个可以称为奇迹的事情就这样的发生了。

不过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可不是他哦!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美国的尼尔。阿姆斯特朗。尼尔·阿姆斯特朗曾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的航天员、试飞员、海军飞行员,以在执行第一艘载人登月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任务时成为第一名踏上月球的人类而闻名。

21世纪,中国也首次飞向了宇宙。坐在这个中国制造的第一个火箭神舟五号当中完成任务的是一名叫杨利伟的航天员。杨利伟,曾是一名军人,在1983年,他考入空军第八飞行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歼击机飞行员。1998年1月,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中的一员,杨利伟来到了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他从《载人航天工程基础》《航天医学基础》和《星空识别》等课程学起。最初两年,每天夜里12点之前没有睡过觉。在做超重耐力训练的离心机项目时,杨利伟在承受8个G的重力负荷的同时,还必须保持头脑的清醒,敏锐及时地作出各项正确判断。

我们21世纪的新少年,在今天,早已可以来到美丽的宇宙,畅游宇宙。天啊,有时我真的不相信,不相信中国的高科技时代,不相信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可这一切,都是真的!都是真的!在这些的背后,该有多少的付出啊!是这些努力,汗水,才打造了今天的辉煌。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这些少年,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早些做点贡献!

杨利伟“航天思政课”观后感3篇供借鉴

“轰隆隆”一声巨响,“神舟”七号火箭飞上天空,消失在天际,人们欢欣鼓舞为自己的祖国而骄傲。这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虽然那时我还在上幼儿园。那次神舟七号飞天,中国航天员首次进行了太空行走,在茫茫的太空中印上了我们中国人的足迹,成为中国太空探索中的一个新里程碑。

20__年我在上海世博会看到一个动画片,讲的是有个人叫万户,他想飞上天空去观察高空的景象。他是历史上首次尝试用火箭升空的人,虽然最终他没有成功,并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他借助火箭推力升空的构想是世界首创,他才是真正的“航天始祖”!我看了很感动,从万户升空失败到神舟七号实现太空行走,再到神舟九号成功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一航天之路走来着实不容易,需要多少科学家、宇航员以及探索者孜孜不倦地为我们的航天事业付出毕生的心血。

几百年来,我们终于完成了一个飞天的梦。但,我们的梦想还在继续!

当我仰望夜空,那漫天星斗使我感到无比的震撼,还有宇宙的浩瀚和深奥都让我深深地着迷。我想探索宇宙中那些未知的奥秘,我要好好学习,将来造出一艘功能最齐全的飞船。它有着“流线体”一样的坚固船身,可以抵御任何宇宙射线。船内设有重力系统,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它还携带一颗通讯卫星可以随时和家人、朋友联系。最重要的是它能把所有可利用的元素转变成能源,让飞船在太空中自由地邀翔,并在飞船内过滤出氧气和水。那时候所有的人都可以坐上飞船在宇宙间自由穿梭。这就是我的梦想,我的中国梦!

梦想是风,吹拂着千万人的心田;梦想是火,锤炼我们的意志;梦想是光,照亮着我们前行的方向。我们的国家会因为我们的梦想而更辉煌!

杨利伟“航天思政课”观后感3篇供借鉴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想要飞呀飞呀习也飞不高……”我哼着赵传的《我是一只小小鸟》,走在路上,心中不免有些失落。我就像歌中的那只小小鸟,我是人,人怎么能飞呢?一想到这儿,我就十分沮丧。不过我有时还是想入非非:我的梦想就是也能乘坐飞船火箭,飞到太空去遨游一番,去寻找新的有生命的星球或其他任务,呵呵,那就太爽了!不过好像不太现实,神舟五号也才载了杨利伟一个人,那能轮得上我呢?唉!

我迈进家门,按例打开了电视机,只见中央台新闻联播的播音员正报道说:“今天上午九时,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宇航员为费俊龙和聂海胜。”我几乎每天都认真地观看有关神六的.新闻报道,了解了神六的基本情况、宇航员的衣食住行以及神六与神五的区别等等。我心情十分激动,同时也感到不可思议。我的天哪,才两年的时间,我国就成功发射了两艘航天飞船!你看,这神六可比神五先进多了,光宇航员就增加了一倍,同时,神六的飞行时间达到了115小时32分钟,比神五的21小时多了好几倍,这是多么大的差距啊!另外还有食物,原来神五就简简单单几种,神六却有50多种,在太空中,连鱼香肉丝、宫爆鸡丁都能吃到!这下子可激活了我的脑细胞:对了!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每2年有一架航天飞船上天,每次增加一名宇航员,到20__年就应该做到一艘航天飞船一次可以乘载9名航天员了吗?我不禁跃跃欲试,摩拳擦掌了。我心里暗想道,我要计划一下,争取当一名宇航员,到太空去遨游一番!

做宇航员所必备的条件是:高超的飞行技术、扎实的理论知识、强健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反应能力。高超的飞行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反应能力以后可以慢慢培养,现在我要经常进行体育锻练,增强体质,同时更要抓紧学习,积累知识,希望长大以后成为一名航天员。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案例下一篇:失败让我懂得了坚强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