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数学学科课外辅导

2024-06-06

加强数学学科课外辅导(精选7篇)

加强数学学科课外辅导 第1篇

加强数学学科课外辅导,促进学生学业提高

尤小燕

一、我所理解的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教师在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解答问题、弥补课堂缺陷的课外教学方式。它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充分满足不同学生不同要求的有效措施。它是上课的一种补充形式,但不是上课的继续。《教育学》明确指出,“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不同要求,进行个别辅导。”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针对”就是辅导的“指导思想”,这“个别”就是辅导必须“分层”。所以,在课内要注意发现问题,发现在某一方面有发展的“苗子”,那么,在课外辅导时,才可能有针对性地给基础差的学生“找差补缺”,为优生“开小灶”。总而言之,是要抓好两头。对优等生要加强培养(指导阅读有关课外读物,或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习题等)发展其特长。对差生应热情关怀,针对存在问题(学习态度、知识或智力缺陷、学习方法等)及时补课,耐心指导,帮助其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课外辅导可以分为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两种形式。主要包括:

1、解疑,即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

2、指导学生做好课外作业。

3、补课。即给学习基础较差或因病因事缺席的学生补课、辅导、帮助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4、给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开小灶”,以扩大其知识领域,同时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课外辅导是教学工作的辅助部分,是矫正课堂教学中学生知识缺陷的重要手段之一.科学而有针对性的课外辅导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困生的尽快转化,使优秀生进一步提高学习水平.课外辅导也是使教学适应个别差异,体现因材施教的重要举措,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我的课外辅导实践小结

根据我所任教的班级实际情况,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的课外辅导实践工作主要集中在补差。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仅要向课堂35分钟要效益,而且还要加强学困生的辅导,辅导学困生,我认为主要抓两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后辅导。课堂教学方面,要给予学困生特别关注,提供优先参与机会。我的具体措施是:

1、课堂发言优先

多数学困生不喜欢举手发言,其实有时也是没有机会轮到他们发言,久而久之,对上课所学的内容毫无兴趣,成为课堂学习的陪客。我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视让学困生发言,比如:新课一开始复习旧知时的发言机会,例题讲完后巩固练习是的发言机会以及复习课上的发言机会,我都会优先留给学困生。开始他们不举手或很少举手,回答时吞吞吐吐,声音很低,但坚持一段时间后,他们就逐渐会比较自觉地举手,只要他们会一般就会举手,而且发言时越来越爽快,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2、课堂板演优先

学困生一般都会害怕到黑板上板演。而我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偏偏选一些学困生到黑板上板演。主要是一些难度不高的例题、配套例题的练一练以及练习中的基本题。开始几次他们往往会因为胆怯而处处出错,甚至会心慌意乱而不能板演。到后来就会慢慢习惯,甚至抢着板演。

让学困生优先发言和板演,首先能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教师有时还可以收集一些“反面材料”;其次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也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准确把握;同时还能增强他们学习的自我约束力和责任感,变学习无动力为有压力、有动力。

3、巡视指导优先

当学生独立试解题和课堂练习时,我总会有目的地巡视,我的主要巡视对象就是那些学困生。开始,我一站到他们身旁,他们会紧张地做不出来,或者写一会儿用橡皮擦的动作掩饰,我们可以与他们交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善意,然后随着次数增多,就会慢慢习惯,这样,我们发现了问题,就可以及时指出,当面辅导,这也是帮助学困生当堂掌握知识的方法之一。

除了课堂教学中给予学困生优先参与机会外,还要进行适当的课外辅导。

1、帮助学生调整补课心理

我们在补课过程中可能碰到过这样的现象:老师们放弃休息时间,辛辛苦苦地帮学困生补课,而学生们呢,有的毫不领情,趁机逃走或心不在焉,这与学生的对抗心理、逆反心理有关,这样的补课只是老师的一相情愿,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补课前要先帮助学生调整补课心理,让他们高高兴兴地来,高高兴兴地补。我经常会让学困生进行小范围的竞争,在补课中表现突出的学生,2、降低要求,树立后进生的自信。

由于后进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缺乏必要的学习自信心,觉得学习不如

别人,导致后进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因此我采取降低对他们的要求,来树立起他们对学习的自信。比如,在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辅导时,对一些学习中上的学生我是用“凑十法”外加“数数法”的方法进行辅导;而对一些学习中下的学生,则单以“数数法”进行辅导,允许他们扳手指,在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上,提高他们的成绩。

3、改变学生的自卑心理,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一部分后进生在课堂中没有理解学习内容,就会对学习毫无兴趣,久而久之,就厌倦了学习,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如在应用题教学中,他们不喜欢去审题,甚至不爱动脑筋思考,有的学生在考试时要么胡乱列式,要么干脆留空白,教师对后进生要采取个别辅导。首先是教会学生认字读题,抓住关键字词,了解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其次是根据题意分析,按由简到繁的顺序,让学生记住一些解题方法,如:求“一共多少”一定用加法,求“还剩多少”一定用减法„„.。在辅导中要对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给予恰当的鼓励和鞭策,让他们明白自己在进步,认为自己能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一样做得好,这样他就能把困难化为学习的动力,树立自信,克服自卑,能学懂老师所教知识,变厌学为喜欢学习,达到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总之,辅导是一种师生互动的经常性行为。不要指望辅导后马上见成效,它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也不能夸大辅导的作用,毕竟,学习辅导只是日常教学的一个有效的补充。

加强数学学科课外辅导 第2篇

姓名:

一、应用题:

1、三年级有203人,四年级有279人,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加强数学学科课外辅导 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外辅导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和理解能力。同时,阅读也是很多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的重要兴趣来源,学生对于阅读的喜爱和学习是他们实现阅读积累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提升语文能力和知识素养的重要过程。所以,在语文课外辅导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对学生开展阅读教学工作的辅导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方面,通过多元化的课外辅导指导,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

一、教师要做好对学生课外阅读读物的推荐

推荐课外读物,是课外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的内部,学生学习知识的机会有限,能够接触到的读物内容也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学生知识的全面拓展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通过课外读物推荐和指导的方式来开展课外阅读辅导教学,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只有教师能够全面认识和充分理解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课堂之外,教师采用推荐课外阅读读物的方式来为学生提供教学指导,不仅能够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学习提供方向,同时能够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知识的学习中建立更多的兴趣,能够帮助学生找到更加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选择更加适合他们学习的读物,真正做到对自身学习效果的提升和阅读水平的提高。

在课外读物的推荐方面,教师还应该注重对于推荐作品的可读性进行分析,经典作品固然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意义,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的内容,但是作品的可读性和对学生的适应性如果不够,那么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容易失去兴趣,不仅对于读本的内容失去兴趣,同时也会对整体的阅读失去兴趣,对于教学而言,这样不利于学生长久的开展阅读,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在课外阅读读物的推荐方面,教师还需要在充分分析当前所教育的学生学习成长阶段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偏好,这样才能够保障阅读读本的推荐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可推荐以童话、寓言、神话、故事为主的读物,初中高年级的学生推荐以青年修养、理想情操、名人传记、科普读物为主的读物以及一些经典读本。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是很多学生从小就很熟悉的故事,但是很多学生对于《西游记》中故事的认识和理解更多的是通过影视剧,这种方式与阅读读本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可以在学生对读本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读本的推荐,这样故事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学生阅读名著的时候就不会觉得晦涩和陌生,也会增加学生对于读本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带给学生的积极意义。

二、通过多元化的课外辅导方式来提升辅导效果

除了内容上对学生的辅导之外,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课外辅导的过程中,也可以在辅导形式上进行创新和补充。课堂上,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往往是通过教师对知识讲授的方式来实现,但是在课堂之外,离开了课堂教学的这个环境,学生们如何更好地学习,这一点就是教师需要在课外教学辅导中比较关注的内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在开展教学辅导的过程中要增加教学的课外辅导形式。

互联网是当前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一个平台,虽然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互联网带给学生一些不良的影响,但是当今的社会发展中,学生对于互联网的关注度已经在不断提升,教师就可以在课外辅导方面借助于学生比较关注的互联网平台来实现。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的内容来给学生布置好课堂之外的学习作业,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特别是在语文教学方面,教师讲解完一篇文章,和这篇文章相关的一些知识内容和历史背景之类的内容都比较多,而这些内容往往不是课堂教学中能够完全包括的,所以教师就要在这种情况下强化对学生课外学习的培养。对于课堂教学中讲述的一些名家名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着理解难题和深度思考的问题,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外多辅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学习,也是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针对课堂内部教学的内容,可以为学生设计课后探索的课题,例如,在讲到一些外国名著的时候,学生对于外国名著作品的写作方式和写作背景不是很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学习网站和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在课下延伸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探索能力,并且通过这种学习方式的教学来培养学生养成新的学习方法,辅助学生更好地在课下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对新知识进行探索。

三、教师在课外辅导方面还应该注重利用多元化的沟通网络

在课外辅导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组等方式来增加学生和教师的课外沟通。例如,对于课堂上教师当天讲授的一些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在课下为学生组建QQ群和微信群,帮助学生更好的对其中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同时,由于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之外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以及作者背景的挖掘和学习,还可以在课堂之外的QQ和微信群组中进行知识内容的分享,引导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课外知识内容进行分享,帮助学生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提升沟通的有效性。这种课外沟通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做好课外知识收集和学习的积极性,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学习能力。对于学生而言也是提升他们知识储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结束语:

加强语文课外教学的辅导工作,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针对教学环境,教学目标的不同来针对性的做好教学的课外辅导设计,同时还要在课外辅导设计方面增加对学生当前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的分析,这样能够设计出更好的课外辅导手段,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课外辅导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何芳敏.语文教学要与室内教学和课外辅导有机结合[J].考试周刊,2013,29:33.

加强数学学科课外辅导 第4篇

一、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

(732×5+732+732×2)×125 198×6+12

125×61+125×11 143×【169-(78+32)】

4700÷25×4 4700÷94

二、文字题。

1)某数除以5后又乘以11得5577,这个数是多少?

2)乙数是甲数的4倍多4,乙数是48,甲数是多少?

三、应用题。

1、小名家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台电冰箱。一台笔记本电脑的价钱7600元,比一台电冰箱价钱的3倍多400元。一台电冰箱的价钱是多少元?

2、学校开运动会,参加跑步的有97人,比参加跳远的人数的5倍少13人,参加跳远有多少人?

3、一块长方形的操场,原来长50米,宽30米,改建后长和宽分别增加了2米,操场扩建后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4、一台拖拉机3趟可运梨240筐,一个果园要运7200筐梨,用5台这样的拖拉机多少趟可以运完?

5、地毯厂计划26天生产地毯598块,前10天生产260块,照这样计算,可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四、填空

1、千分位在小数点()边第()位,计数单位是()2、14.35是由()个(),()个(),()个()和()个()组成。3、162.3405小数点右边第四位是()位,表示(),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位,表示()。

加强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第5篇

大同中心小学 洪惠英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已成为当前创新教育及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利用计算机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参与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时,也就形成了学习的内动力。这是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因此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素质成为了前提。小学生年龄小,有着注意力时间短、持久性差的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如果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我们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创设新奇的学习情境,就能激起学生积极探究知识的心理和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年、月、日”这一内容时,我运用多媒体展示太阳、月亮、地球三颗星球运行的规律,即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转一周是一月,地球绕地轴转一周是一日。形象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带进了奇妙的宇宙,感知了年、月、日的来历,同时学生对年、月、日等其它知识也产生了疑问。可见用多媒体演示诱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浓厚兴趣,迫切要求掌握新知识的欲望也油然而生。

再如教学“装修招标”这节活动课时,我一开始就用三维课件展示了空房间模型,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再用展示各种地砖、墙纸、涂料的材质、颜色、尺寸、价格、特性、让学生直接面对它们,就如逛建材市场一样方便自如。图像现

实,模拟逼真,渲染气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各个兴致盎然、跃跃欲试。

二、展现过程,深化认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利用计算机的动画、渐变、叠加等效果和计算机的声像功能将知识难点和某些过程直观化,以多种媒体刺激学生的感官、深化认识程度,并通过揭示内在的规律和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 变静为动,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如教学“长、正方形的周长”时,对于“周长”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的情况。教学设计时,我在屏幕上先出现一个长(正方形)且给出它的长、宽(边长),然后让一只蚂蚁沿着长(正方形)的四边走一圈,问,小蚂蚁爬了多少米?学生很快能算出小蚂蚁爬的米数,然后,让学生照小蚂蚁爬的路线用手指在空中学画一遍。充分感知,建立了“周长”的表象,为学生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架起了桥梁。

2. 多方面,多角度地演示,强化算理教学

重算法、轻算理,是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而 运用计算机教学,可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地演示,揭示算理,使学生充分理解。如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在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盒子,里面放着10个球,盒外放着2个球,题目是一个皮球24元,买12个皮球共花多少元?通过演示,让学生看到想求出12个球花多少元,可先求出10个球花多少元,再求出2个球多少元?最后再把两个数相加。学生明白了算理,掌握算法也就更容易了。

3. 变静为动,突破教学重难点

变静为动,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突破知识的重难点,提高认知水平。如求长正方形的周长时,通过观看长、正方形的展开图,学生对周长计算的方法也易理解。

4. 变静为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计算机技术可以以“动”的形式模拟思维过程,促进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在学习长、正方形的周长时,有一道思考题,求出它的周长(单位:厘米)。

学生刚看到这道题,无从下手,如何把一个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长方形呢?我用计算机演示了一遍转换的过程。学生看地清楚、明白,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同时渗透了转化思想。

三、利用多媒体呈现形式的活泼新颖,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就是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主体地位。同时新《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换言之,数学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索学习。应用“几何画板”,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索,亲自去体验,更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更全面、更方便地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实现“意义建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我们就利用“几何画板”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做“数学实验”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发现、自主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我们在教学中利用几何画板能够动态地表现几何关系、交互性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去做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再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的“平移”、“旋转”的一些功能,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种动态的操作过程,给学生进行比较和抽象创造了一种活动的空间和条件。然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观察、发现、讨论、交流研究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与已学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大胆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最后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对计算公式进行验证,从而实现对知识意义的构建。

四、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数学课堂上生动的教学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只能反映事物变化的结果或活动的瞬间。假如静止的插图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把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展现出来,这样既可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为清晰。

如“相遇问题”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相当难度的一类应用题,相遇问题中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之间的数量关系,使学生脑海中疑云缭绕,心欲通而

未得时,往往急切地希望借助什么东西来启发,为此我运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以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屏幕显示小华,小青两家住地用房屋标志表示,并不断闪烁,当发出一声悦耳的哨声,小华和小青分别从家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经过3分钟后两人相遇。这时又出现了一声悦耳的哨声,小华走的路程用蓝色线段表示,小青走的路程用红色线段表示。这样抓住多媒体具有声、形、光、色的特点,创设动态情境,抓住“相遇问题”的关健,加深学生对“两地、同时、相遇”关健词的分析和领会,形象深刻地提示了事物的发展、变化与结果,学生达到一个思维的高度,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接着,再利用多媒体,逐步演示两人所走的时间与路程变化情况,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每经过1分钟、2分钟、3分钟两人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由于多媒体演示形象,使学生理解到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就是这一重要数量关系。因此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适时、启发、点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差异化”课外辅导法浅析 第6篇

【关键词】数学;课外辅导;方法;教学质量

一、学生分层分组

教师可将学习水平相当的学生可以二至四人一组,一般来说一个班级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大致分为三至四个组左右,学有所长的学生也大致差不多,这样做的优点第一可以节省老师的时间和精力,第二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那么多的课余时间一个个等着前面的学生辅导完,这样安排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让更多的学生接受辅导。第三对于有的学生一个人向老师提问题时有一种害怕的心理或羞怯的心理,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学习不好理解力差,他们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究竟应该向老师提出怎样的问题,因此让他们成立辅导小组就不会有这种心理,当然对于一些比较胆大、独立的学生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

二、辅导内容多样化

作业方面: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着重辅导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注:老师布置的作业首先也要适时适当的分层布置,其次尽量精挑细选),把基础知识先弄懂。去年刚接手七年级两个班,对于学生各自的学习情况还不熟悉,其中有位学生学习态度比较主动,经常来问一些课外辅导书上的题目,而且都有一些难度,但是几次考试摸底下来发现她成绩并不理想,甚至有几次不及格,及时调整辅导内容,着重于对作业的辅导,把作业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先解决,而不要眼高手低,通过半个学期的辅导成绩稳步上升,现在到了初二基本上成绩也比较稳定,而且基础打好以后,也不会每天的作业都会有困难。对于学有所长的学生,不仅要注重课内作业的辅导,也要注意课外作业的辅导,有时学生由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课外时间自己会找题目来做,老师可给予一些明确的指导,课外书上哪个题目或哪类题目适合他可以去尝试一下,也不需要所有题都需要做,加重他们的负担。

学习方法方面:有些学生平时也经常辅导但就是成效不大,这时就要及时地找找原因和改进学习方法。教师也应在平时多讲讲数学的学习方法,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召开学习方法交流会,相互交流经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前班上有一位叫小玲的女生就是这样,平时学习挺认真,态度也比较端正,碰到不懂的题目经常来问,也做课堂笔记,但就是效果不明显,成绩不拔尖,给她仔细查找了原因,主要是复习总结这个环节做得很少,不会把相关知识点串成一条线,融会贯通,不会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弄清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也没有把当时问懂的题目再复习巩固,脑子里没有一条清晰的知识链,没有一张清晰的知识网,这样一到期中或期末考试,内容比较多真是一考就倒。查找到原因后,经常督促提醒她做好复习、整理、总结的环节,刚开始也可以辅导她怎样做知识点的“串线”和“结网”,慢慢养成习惯学会了以后就让她自己做,教师只要做适当的点拨就可以了,在以后的几次考试中成绩也就慢慢上来了。

学习态度方面:学习态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作用已被许多实验研究所证明,心理学家早在1919年就在一项实验中发现积极地学习态度对学习速度有促进作用,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效果。同样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仅直接影响学习行为而且直接影响着学习成绩。那些喜欢学习、认为学习很有意义的学生,上课注意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优良,反之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认为学习无用的学生,课堂行为问题多,学习成绩也差,因此,平时在课余时间也要多与学生沟通,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多了解一下是学生自身的原因还是家庭原因,甚至是老师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多的也会受到老师的影响,如果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认为你对待他们热情、平等、关心,并且有很高的教学水平,那么学生就会喜欢你,也乐意接受他所讲授的课程,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所以对于学生态度的辅导更要从教师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做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

三、辅导方式要灵活

课外辅导的地点可以在教室里。学生在教室里自习时,可以作巡回辅导,上完一节课后有的学生对上课的内容还是有疑问,课后马上提出,这时应趁热打铁马上答疑,这样效率比较高,也可以在办公室里,对辅导小组或个别学生进行答疑,在游戏、体育活动中,凡是一切可以接触到学生的地方,在时间允许额的前提下,都可以随时随地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和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辅导。辅导的内容、方式要因人而异,有的学生领悟力较强,同类型的题辅导过一二次可以叫他自己归类解决,有的稍差一点可以多做一下变式训练强化一下,有的能力差一点,同类型的题目比方说准备好六道题,你可以先让他做两个,然后马上批改,把错误指出来,纠正以后再做两题,这样错误会明显减少,最后的两道题可以强化巩固一下,甚至根据具体情况来一个提升也未尝不可,这种做法比一次做六道题效果要好得多。

四、帮助学生选取课外辅导书

关于辅导书要注意三点:(1)老师推荐,题量要少而精。辅导书的选择最好由老师推荐,选择好的出版社的作品。最好不要让他们随意选择,去年我刚接手了七年级的新同学,有些同学积极性很高,早早地买好了课外辅导书,但都不一样,而且有些书不与苏教版的配套,有些书难度太高,他们过来问问题时,老师也不忍心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但讲起来又费时费力,真是事倍功半,后来及时调整统一了辅导书,便于老师帮他们选题、分组辅导,学生自己也便于相互讨论。(2)要选择适合孩子水平的辅导书,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孩子学习,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提高难度;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伤害孩子的自信心。(3)阅读辅导书的例题讲解部分。一本好的辅导书,例题多样化,讲解会提供很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仔细研读辅导书的例题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曹才翰,章建跃著.数学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6)

加强数学学科课外辅导 第7篇

一、明确学科能力要求,做到细化与落实

高一教师要注意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挖掘内在联系,让学生了解初、高中数学在知识、学法、思维方式、能力要求等方面的差异,同时应在学习内容、方法和方式上适当进行衔接性补充,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教学注重基本知识、技能、方法的掌握,面向全体学生,体会教材循序渐进的编写意图。要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改变传统的讲授、机械训练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应用意识,提高数学探究、建模和交流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比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可放在高一开始教学时进行。

在高一的基础上,高二要认真把握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大纲,深刻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明确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难度,有意识地讲解和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进行课堂积极学、课下自学、练习自纠、自我监督的好习惯,使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要抓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经过一年的高中学习,学生的个体差异较为突出,因此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地制订教学计划,防止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高三是整个高中阶段最关键的一年,它是在前两年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复习的一年,如何很好地把前两年所学知识再巩固和再补充,关系到每位学子能否顺利走进大学的校门。教师要研究考试大纲,关注高考对新增内容“简易逻辑”“平面向量”“导数”“概率统计”等考查要求。明确重点、热点的问题,如试卷经常考的六个解答题:三角、向量、概率、立几题,数列、导数、解析几何。对函数与导数综合题,要求学生多练、勤练,并在每次练习后进行有效的纠错和解题方法的总结。要关注基础、掌握解题的通性通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明确学科知识体系内容,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要学会把一本课本读薄,更要学会把一本课本读厚”,这是许多教师经常说的话。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首先要熟悉课本知识。就是翻开目录,能说出每一章节内容、概念、公式、定理、重要例题以及在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多反思、多总结。

其次,高三可以教会学生自己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一轮中,可以按章节进行串联,二轮中,可按专题串联,贯穿整个复习过程中,做过的题型可进行串联。“闻过则喜”,做错的题对学生来说比做对了更有益处。做错题,一定要弄明白哪里错了,原因是什么,不要每次只简单地写上“马虎”“公式没记清”等词句。

三、如何突破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与瓶颈

随着初中课改的实施,初高中知识出现断层、不衔接等问题,导致高中教学难推进。现在提倡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数学学习的方式,但需要有充分的时间保证。而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教学时间不足,就不能给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活动提供保证。此外高考的激烈竞争,导致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些“战略”性调整,赶教学进度,提前结束新课,争取复习时间,没有顾及学生的接收水平。这样就达不到高中数学教学重在培养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等方面。

上一篇:某某单位新员工培训方案下一篇:欢送词范文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