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实训开出率统计

2024-06-26

实验实训开出率统计(精选12篇)

实验实训开出率统计 第1篇

2012—2013第二学期实验实训项目开出率统计表

经济管理系

填表日期年月日

2012—2013第二学期实验实训项目开出率统计表

经济管理系

填表日期年月日

2012—2013第二学期实验实训项目开出率统计表

经济管理系

填表日期年月日

实验实训开出率统计 第2篇

(学)上册

学科:化学九年级应做数:5实做数:

完成率:

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情况统计表

(学)下册

学科:化学九年级应做数:5实做数:

物理实验课开出率带来的思考 第3篇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其在教学中有特殊的地位, 是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能直接培养学生用实验验证和探索规律的能力, 它是其他任何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中专物理教材中安排的各类实验有42个, 其中属于学生必做的实验有20个。如何使实验课发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开拓性人才的作用, 是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1 不容乐观的实验课开出率

在教学中我们看到, 由于各种原因实验课开出率不高, 总有部分演示或学生实验开不起来。在教学实践中以讲代做、“黑板实验”的现象时有出现, 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笔者对我市几所中专学校进行调查后了解到:某职业中专, 教学、办公楼均够完善, 实验室设备、器材都较先进, 实验课的开出率仅为69%;某省属中专, 实验室的条件、设备一般, 实验仪器多为20世纪80~90年代产品, 实验课的开出率为48%;另一职业技术学校, 无学生实验室, 实验仪器、教具严重不足, 实验演示仪器较陈旧, 实验课的开出率仅为36%。开出的实验课也存在不少问题, 诸如学生在上实验课的过程中课前不预习, 课内不动手, 课后不总结, 演示实验可见度低, 实验成功率不高等。

2 实验课开出率低的原因

影响实验课开出率的因素较多, 在诸多因素中只要有一个因素不具备就可能导致实验课开不出。如演示摩擦起电实验, 实验仪器完好, 教师准备充分, 只因天阴空气湿度太大, 实验演示难以成功, 甚至可能做不出结果, 最终只能讲现象;如用“热得快”演示电流的热效应, 用投影片总结实验, 若恰好上课时停电, 就只能口头论述实验了;又如实验员偶然有事请假, 实验仪器拿不出来, 实验课只好停上。笔者现根据自己的体会对实验课开出率低的原因做以下几点分析。

首先, 可能是实验仪器客观上不配套, 教学服务人员没有及时到位, 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致使实验课未开出或只能在实验课上以讲代做。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教育要向提高人的素质的方向发展。近年来, 我国的教育思想、教学大纲、教材都有较大的变化, 而多数学校的实验仪器仍为20世纪80~90年代的产品, 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与新教材不相适应, 再加上学校的经费大多都较紧张, 将其大量投资在实验室的建设上也不大可能。学校的实验员很少是专业的, 多为其他人员兼任。他们只想把实验仪器“管好”———以不损坏为宗旨, 有时新的实验仪器他们不舍得让教师使用, 或有时他们对实验仪器不能做到正确的保养, 而仅仅对实验仪器进行清洁, 这显然是不够的, 如我校曾购进2台激光演示仪, 它能把中专物理的全部光学实验都演示出来, 且光束为红光, 可见度高, 效果很好。但为了保证激光管的真空度, 需要定期给激光管通电保养才行, 否则, 经过一段时间后激光管因得不到应有的保养就不能使用了。另外, 实验员有时不按实验要求配足学生上实验课所用的实验仪器, 使部分学生在实验课上不能动手操作而只能当观众。

其次, 考试时无法直接考查学生实际的实验操作能力, 试题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实验操作技能水平。少数教师误以为即使没有认真做过实验, 只要记住实验内容, 甚至背会实验流程仍可以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得心应手, 而且考试成绩不一定低。另外, 对实验教学目标的分类、测量、评估机制尚不健全, 这对实验教学目的的明确化及实验能力培养的具体化不利, 因而对实验教学达标情况的评价没有依据。同样的实验, 不同教师的要求不同, 如有的教师侧重实验原理, 有的教师侧重实验操作过程, 有的教师侧重实验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方法, 还有的教师侧重于“纸上谈兵”。

再次, 对教育工作质量的评估失之偏颇。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中, 专业课一般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文化课大多被排挤到了次要的地位, 文化实验课的开设更显得无足轻重, 在领导的眼里其就成了可随意改动的自习课, 实验课是否开设自然就不重要了。

最后, 教师的自制仪器、挂图, 学生的小制作、作品等受到冷落。教师的自制仪器多取材于生活用品、用具, 其制作简单, 演示效果明显。如潜水艇、压强计、压杆式抽水机、调光灯等, 使学生觉得亲切有趣且课堂教学效果倍增, 但这些却被冷落。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曾积累了200余幅较好的挂图, 几十件优秀的自制仪器, 上百件学生的小制作、作品, 然而, 因为实验室的搬迁它们都被遗弃了。遗弃理由很简单, 那些瓶瓶罐罐实在不像实验仪器, 图也不够正规, 学生制作的天平、杆秤、土电话、起重机、水位报警器、指南针、密度计、弹簧秤等仪器更是有些碍眼, 不够美观, 难登大雅之堂。

3 经验总结

(1) 加强实验教学是物理教育本质的自然回归, 符合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要求。实验教学渗透着方法教育, 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训练意志品质有积极作用, 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 易形成悬念, 它在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追本溯源地探索知识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教师在介绍大气压强时, 取一个普通的平口玻璃杯, 注满水后用纸板盖住, 再将其倒置, 水、纸板均被封住, 这个实验一下子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究竟的欲望;在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一节中, 先将一蜡块投入水中, 蜡块漂浮在水面上, 再将蜡块紧按在容器底上, 蜡块却不上浮, 学生一定想弄清出现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所以, 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做好演示实验。物理教育学家朱正元先生说过, 物理概念、规律等一些理论的东西往往是“千言万语说不清, 一看实验便分明”。学生不用压强计做“研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 怎么能理解液体内部有压强及其规律呢?不做“透镜成像”的实验, 学生就无法理解透镜成像规律, 即使强行记住透镜成像原理, 也会是枯燥无味的, 甚至可能会怀疑它的正确性;不做“小车从斜面上滚下”的实验, 学生对“力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个错误的感知便难以纠正;不动手做“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的实验, 学生对线圈的平衡位置、摩擦、转速、转向等则难以深刻认识;不完成“制作并研究电磁铁的作用”的实验, 学生对电磁继电器、电铃、电话工作原理的理解就不会深入。

(2) 改革、完善实验仪器的管理制度, 鼓励教师自制仪器。实验仪器要真正为实验教学服务而不只是摆设, 就得让物理教师参与对它的管理、采购、维护、保养, 使之成为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自制仪器是教师对教学大纲、教材的理解及自身动手能力等综合创造力的体现, 是教师创造性的劳动, 物理实验室应在不断完善实验设备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和教师因陋就简, 就地取材自制仪器。教师和学生的自制仪器往往都是一些已有器具的简单组合, 笔者认为组合的过程就是创造。爱因斯坦说过:“组合作用似乎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性, 善于发挥组合作用的人往往都是能有创造的人, 新的组合就是创造。[1]”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领导者韦伯说:“我们所用的技术都是已有的、现存的, 关键在于组合。”提高了认识, 教师应积极地投入到创造中去。学校各级领导对他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鼓励, 让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实验仪器能够真正有自己的位置。保留学生的小制作、优秀作品等, 使它们成为回顾教学历程的路标, 展示教学成果的闪光点。

参考文献

对中学实验开出率现状的反思 第4篇

在2010年末进行的江苏省县域技术装备工作督导细则的要点(6)中,明确指出:“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开足开齐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但是,在实际督导的过程中发现,该项的得分率极低是一个普遍现象,各市县能够开足开齐实验的学校寥寥无几,基本在10%以下.退一步再看实验的开出率也令人难以置信的低.我们从下面某县为本次督导工作提供的统计数据表中可以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

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实验开出率为100%为达标,该县近两年的实验开出率的达标率分别为:9.53%和8.70%;实验开出率低于60%的学校占有率分别为:80.95%和69.56%.由此可见,当前学校实验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提高实验的开出率,而“开足开齐”的要求与现实距离遥远,绝大多数学校短期内无法实现.因此,学校当前的实验教学现状是远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求的.

2 产生原因分析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动手操作、发现问题、分析现象、解答释疑等能力是物理等自然学科的重点任务之一,这也是新课改和新的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但在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并没有把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应有的位置.在许多学科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理论灌输多、实践操作少,甚至实验只有试卷上的模拟训练,却没有实验室中的动手操作.中学实验开出率过低的现象相当普遍,原因来自多个方面:

2.1 相关的监管制度不健全,检查落实不到位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下,以考试成绩片面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模式还没有彻底改变,许多学校领导对开设实验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只关注教学的最终结果——考试分数,而不关心教学的整个过程,使得实验教学再一次成为了“费工、费时、费钱而不一定能够增分”的、可有可无的工作.因此,学校对有关实验教学的规章制度缺少深入的研究,许多制度不适应本学校的实际、不够细化、操作性不强,或者是检查落实形同虚设,最终导致实验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实验则成为教师的“自选任务”.

2.2 实验的开设要求偏离学校的实际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开足开齐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对这一要求我认为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若要真正落实到位却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因为,这一要求与学校的实际偏差较大.

教材中的实验过多,学校没有充分地时间确保完成.如:苏科版初中物理8年级上册中,共有实验98个,其中:教师演示实验36个、学生分组实验38个、探究性实验24个.对照相关要求,初中物理8年级上学期应做的物理实验应为:教师演示实验36个+学生分组实验38个=74个.然而,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初中物理8年级每周的课时数为2节,按照一个学期的教学时间为20周的粗略计算,每学期的物理课时数为40节.可以看出,几乎每节物理课都要分别做一个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一般来说,学生分组实验需要的时间较长,如果每节课都安排分组实验,从有限的教学时间上看,是无法保证的.

2.3 学校经费紧张,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基本需求

学校实验条件差,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由于长期以来受经费紧张的困扰,实验器材陈旧、老化、残损、缺失等现象长期存在.由于上级教育行政投入不足,学校又无条件享受“四配套工程”,因此,实验器材质量差,数量不足的现状直接导致实验开出率的下降.原本2~4人一组的学生实验,改为8~10人一组,甚至更多人一组;原本是学生的分组实验,改变成了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有许多实验由于实验效果太差,不得不忍痛删掉.因此,不同学校之间实验条件不同也是实验开出率悬殊较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实验开设越多,实验设备使用率就越高,同时,实验设备的损耗、损坏将增多,实验的耗材将增大,这是开设实验的基本规律.而实验设备的维修、添置、更新和实验耗材的购置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这对大多数公用经费严重不足的公办初中来说,确实存在较大的困难.由于学校无力承担这笔费用,不得不采取少做或不做实验的办法.

2.4 实验管理人员队伍的结构和素质有待改进

实验管理人员能力有限,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实验的要求.在实际督导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现状与多年前相比较没有改观.绝大多数实验室的专职管理人员或为年老多病、临近退休,或为文化层次较低、非专业的教工,好一些的就是确实不能胜任课堂教学工作的教师.这样的实验管理人员结构,只能称之为仪器保管员,主要任务是卫生保洁、数量核查,其中能够对实验仪器进行正常维护和维修的很少,能够胜任实验课教学的更为少见,能够对现行实验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的就更微乎其微了.学校如果按照“开足开齐”的要求开设实验,仪器保管的工作量将会剧增,他们就卫生保洁、数量核查的工作可能也难以胜任.

2.5 利用多媒体课件替代实际实验

在江苏省县域技术装备工作督导过程中,我看到许多学校在现代化教学设备上的投入,远远大于在实验教学上的投入.一些学校微机、多媒体投影仪已经配备到了每一个班级,可是实验室里仍然是破旧不堪、缺这少那.在这种教学条件下,教师自然而然的将许多实验搬到了银幕上.在银幕上做实验,虽然可以达到让学生看清现象、知道方法、了解过程的目的.但是,银幕上的实验都是理想化和标准化的,缺乏真实感,学生不能亲身感受动手操作的乐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银幕上的实验与现实中的实验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银幕上实验的现象及结论都是人为操控的,不可能产生实际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千变万化的或者是意想不到的现象,这极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正是开设实验的重要任务之一.

3 提高中学实验开出率的几点建议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视实验教学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应时代之需而提出来的.因此,必须稳步提高中学实验的开出率,才能将新课改理念落到实处.提高实验开出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端正认识,规范管理

实验教学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责任重大,其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教育质量.各级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把实验教学放在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来看待.除了要在政策措施、人才保障、经费投入、组织实施等方面予以支持,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力度之外,还应在实验教学管理中逐步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从本次被督导的学校情况来看,目前各个学校实验教学的各项管理制度均比较键全,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应为如何使这些管理制度更加贴近学校的实际,提高可操作性.另外,在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上还要下一番大工夫,尽量减少制度只贴在墙上,落实无人问津的现象的发生.就目前各学校现有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而言,若能够真正落实到50%,学校的实验教学质量将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近年来,部分地区在中考和高考的实验考查中已经偏重于实验操作的考查,有些地区已经将实验技能考核作为中考或高考中的一部分进行单独的考查.我们应利用这一契机,在教师、学生和家长中,进一步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加大对学校实验教学的考核力度,加强实验室的规范化、专业化建设,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3.2 制定本地区的实验目录

各市、县、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部门制定本地区的实验目录.实验目录的制定既要充分考虑到本地区不同层次学校的实际,又要执行新课改提出的各项基本要求,更要考虑到实验目录的可操作性.

实验目录应对现用教材中的所有实验按照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分类.建议分为三类:

第一类:必做实验,在考评时作为一票否决的实验;

第二类:常规实验,若不做或少做,在考评时将按照一定的标准扣分;

第三类:选做实验,考核时,不做的不扣分,做了的将按照一定的标准加分.

实验目录应由本地教育专业部门制定并上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备案.实验目录还应根据当地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逐步增大第一、二类实验的范围,明确要求,确保实验效果,以此减少实验要求不明,实验负担过重的现象,尽快解决多年来始终未能解决的“开足开齐”问题.

3.3 提高实验投入的针对性,注意解决“灯下黑”现象

为了解决基层学校实验仪器的维护、维修和实验耗材补充的实际困难,建议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应考虑设置专项经费,彻底解决学校开展实验教学的后顾之忧.在不断增大教育装备投入的同时,特别要关注市、县、区的薄弱学校.当前,学校的公用经费是按照在校学生人数下拨的,而这一类学校的在校学生人数普遍较少,因此,公用经费本身就严重不足,学校用于实验教学的经费相对较少,实验器材的维修、更新,实验耗材的添置就比较困难.由于“四配套工程”的阳光普照到了全省的每一所农村中小学,所以这一类学校在实验教学方面已经成为目前最薄弱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关注这一新情况,拿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尽快消除这种“灯下黑”的现象.

3.4 正确认识实验与课件的关系

实验和现代化信息技术都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手段,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为教学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它改变了人们多年来主要依赖于语言和文字传递信息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抽象的、难以观察的物理现象以及微观世界的东西,通过计算机的模拟演示,变得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提高认识,增强记忆,加深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已是必然趋势.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许多教师已经把一些实验用课件来模拟,仿佛有了多媒体课件才算是现代化教学,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实验本身就是一个严格的科学过程.实验的成功,必须把握好每一个步骤、明确其中的原理,必须以一丝不苟、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为前提,这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十分重要.实验中出现的许多异常现象、疑难问题等诸多困难需要学生自己去克服,这也是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和磨练学生的意志的不可缺少的经历.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落实仪器的使用、原理的理解、步骤的掌握、数据的分析、处理,还要在实验中学会思考、探究和创新.所以,凡是能够让学生做的实验必须让学生动手做;凡是能够演示的实验,教师必须在课堂上保证演示的效果;只有那些实验效果差、现象不清晰、耗时过长、操作繁杂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实验,才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来完成.

在实验教学中,动手做实验应是实验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而多媒体课件只能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因此,不应随着教师们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使我们课堂上的实验开出率不断降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这两者间的辩证关系.

3.5 注重培训,提高实验管理人员素质

创建一支高素质的实验管理人员队伍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保障,因此,在实验管理人员的配备上,应该注意每一学科都要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备一些“内行”.此外,还应积极探寻实验管理人员知识更新、业务提高的最佳方式,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现有实验人员的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对实验人员培训应和学科教师的培训一样对待,制订切实可行的实验人员培养计划,有目的、有计划进行培训,确保培训目标的实现.此外,还应加大对实验人员的工作考核力度,应有具体的考核制度和办法,确保实验人员能够更好地担负起实验教学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

实训管理及开出率 文档 第5篇

(800字)

学校实训工作由教务处统一领导,并实行校系两级管理,教务下设实习实训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学校实训工作的协调、监督和实施。学校管理团队主要包括实训干事、实训室负责人、实训室管理员,实行岗位和目标责任制。实训耗材申请走耗材申请通道,实训设备申请走设备申请通道。每一门实训课程开课前,必须由任课教师上交完整的实训课程计划。对于部分牵涉到不同系课务的公共实训室,由学校教务处对各系的实训课程进行协调。各系内部任课教师在使用实训室时出现的课程冲突由各系负责协调。实训课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要求实训室管理员要与相应的任课教师做好协调和配合工作,落实课程登记制度,实训室卫生检查登记制度,实训室物品损坏赔偿制度等。为充分发挥实训场室的使用效率,提高实训质量,实现训练和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做到实训管理规范,目前,全校实训室统一推行7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和节约为内容的活动。为了让学生接受7s概念,并深入其内心,转化为工作责任心,要求任课教师在每一堂课的内容中提炼出7s内容,并贯彻到实训项目中。因此实训室的工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按照实际工作岗位布置,包括制度上墙、醒目提醒和工作环境色彩搭配等。学生的实训考核分三类进行:第一类是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考核,第二类是学校组织的抽考或统考。在以上两类考核项目中未通过者,不能获得该门实训课程的相应学分。第三类是系内自行组织的考试,根据学生的平时、期中和期末的相应成绩比例来确定学生实训课程的综合成绩。

坚持对教学计划的不折不扣的执行,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所有实训课程课时必须按计划执行。由于请假等原因引起的课时不足必须补上。实训管理员会发出通知告知相关教师。

实验实训开出率统计 第6篇

记录 2007学年第二学期 校:人:1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应完成的观察实验项目表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应完成的观察实验项目表

小学科学实验开出情况统计表学校 第7篇

注:

1、全校实验平均开出(设组)率=全校各年级实开实验(设组)数之和/全校各年级总数×应开实验(设组)数×100%;

2、全校学生实验覆盖率=(全校学生总数-未做实验学生数)/全校学生总数×100%;

3、实验成功率=(全校实做实验总数-未成功实验个数)/全校实开实验总数×100%;

4、实验及时率=(全校实做实验总数-未同步实验个数)/全校实开实验总数×100%;

5、此表由实验教师填写,相关学科教研组长签字认可。实验教师:教研组长:年月日

小学科学实验开出情况登记表学校:年份:

注:

1、此表为教师总结学校分组实验开出情况及学校考核、统计用;

2、应开实验名称和个数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列出;

3、此表由任课教师填写,实验教师签字认同;

4、年级各类学科学生实验平均开出率为同年级各班实际开出实验数之和与同年级班级总数乘以应开实验数之积的比率。

由实验课开出率所想到的 第8篇

一、教学现状

在农村中学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 由于各种原因实验课开出率不高, 总有部分演示或学生实验课开不起来, 教学实践中以讲代做, “黑板实验”的现象较为普遍, 通过对甘谷县几所中学的简单调查, 结果如下:甘谷一中是县城中学, 实验室设备、器材都较先进, 实验课的开出率较高, 为95%左右;但某镇中学, 实验室的条件、设备一般, 实验课的开出率为42%;另外几所乡镇中学, 无学生实验室, 实验仪器严重不足, 演示仪器较陈旧, 实验课的开出率仅为28%。即使开出的实验仍有不少问题, 诸如演示实验可见度低, 实验成功率不高等问题。

二、原因分析

1. 教师对实验课重视不足。

高考中难以直接考查学生动手实验能力, 试卷题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实验题的命题对教学有导向作用, 少数教师误以为即使没有认真做过实验, 只要记住实验内容, 就可以从容应对, 而且考分不一定低, 所以实验课有可能“纸上谈兵”。

2. 实验条件较差。

实验仪器不配套, 教学服务人员没有及时到位, 这些客观因素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致使实验课以讲代做。近年来, 教育思想、教学大纲、教材都有较大的变化, 而多数学校的实验仪器陈旧, 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与新教材不相适应, 甚至有部分学校还没有一个固定的学生实验室, 只有器材室, 有些学校的实验员很少有专业的, 多为其他人员兼职, 专业素质不高。

3. 实验教学目标的评估体系尚不健全。

这对实验教学目的明确化及实验能力培养的具体化不利, 对教育工作质量的评估仍存偏颇, 应试教育以升学率为重要指标来衡量学校工作的优劣, 这种教学思想严重影响着正常的教学工作。物理只是众多考试科目中的一门, 比语文、数学、外语的分值低, 而实验题又仅占其中的一部分, 其地位就可想而知, 能否考出高分是核心, 实验课的开设与否自然就不重要了。

三、具体思路和对策

1. 正确认识实验教学的地位与作用。

加强实验教学是物理教育本质的自然回归, 符合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要求。实验渗透着方法教育, 对养成良好习惯, 训练意志品质有积极作用, 是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 它在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实验能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 培养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高考实验题的命题已经向着考查学生的实际实验能力的方向发展, 更加着重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加大实验教学的投入, 改善

实验条件, 提升实验员素质, 改革、完善实验器材的管理制度。改善实验条件, 提升实验员素质, 使实验器材真正为教学服务, 而不只是摆设, 使实验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实验条件差的学校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 保证实验的正常开出, 绝不能以黑板代替实验室。

3. 要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实验实训开出率统计 第9篇

1 挖掘生活材料提高实验开出率

正确的选取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为克服地区差异和材料价格等困难,教师可尝试挖掘生活中的“成本低,取材易”的实验材料来进行实验。

如“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实验,教材中要求的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价格昂贵,可尝试使用马铃薯琼脂来代替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马铃薯在农贸市场可购买,价格便宜,琼脂也容易获得。教材中要求的菌种是大肠杆菌,农村中学实验室很难获得大肠杆菌,可尝试将试管斜面暴露在空气中,获取空气中的微生物作为菌种(主要是霉菌)。“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实验,教材中要求的固定材料为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等,而农村学校的生物实验室很难找到这些材料,可尝试用琼脂替代海藻酸钠。“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使用的实验材料较复杂,可尝试使用在动物肝脏研磨液和西瓜匀浆中分别滴入HC1和NaOH作为对照观察pH的变化。“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实验材料是洋葱,一个年级实验用的洋葱数量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可尝试到湖泊中捞水绵代替洋葱做实验,不但节约成本,而且水绵颜色深绿,每根水绵为天然的单列细胞,且观察效果还特别好。

2 改进实验用具提高实验开出率

新课程提高了对实验室的器材要求,大多数的农村学校无法开设新课程中的所有实验,为克服这些困难,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结合校情改进实验用具,尽可能多地开设实验。

如“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实验,要求有无菌操作台,有干热灭菌箱,有高压蒸汽灭菌锅、接种环、恒温培养箱等器材,农村实验室可尝试用电炉、带柄金属平底锅加热灭菌、水浴锅恒温、酒精灯营造无菌区域,把电炉丝拉直,截成6~8cm的直线金属丝,再在一端做一个环形接在接种棒做成接种环等,替代这些设备。“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需要洋葱和广口瓶较多,对于农村学校很难满足实验的要求,可尝试选用绿豆做实验,取绿豆种子置于水槽中,用水浸,泡,再用湿毛巾遮盖。200g绿豆培养的根足够一个班实验,费用不足五元。“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要求有临时装片和固定装片,条件不足的学校可尝试剪取英语字母用透明胶布贴在载玻片上让学生观察。“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需大量的酵母菌和锥形瓶,条件不足的学校可尝试用饮料瓶来代替锥形瓶、用蒸馒头的“老面”代替蔗糖和干酵母完成实验。

3 创新探究方法提高实验开出率

教材中给出的探究实验过程很严密,方法很科学,但对于农村中学而言部分实验还缺乏可行性,教师可尝试在保持教材实验设计意图不变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创新探究方法,使实验变得可行。

如“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这个实验需要比较精细的器材来配置精确的浓度,农村中学实验室无法办到,可尝试将实验题目改为验证生长素类似物能否促进插条生根,改进以后的实验对器材的要求降低了。“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实验,离心法和差速离心法要求有离心机,而农村学校实验室大多数没有配备离心机,可尝试改变探究方法,让学生将雨伞淋湿,然后以不同的转速转动伞柄,从而来理解差速离心法。“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实验步骤很复杂,可尝试用洗涤剂、食盐、酒精来完成实验,先将加了盐的洗涤剂放入剁碎的洋葱中,过滤倒入烧杯,将澄清的溶液加入等量酒精后轻轻摇动,DNA将会以白色的“毛絮状”出现。

4 利用现代技术提高实验开出率

新课程中部分实验对实验的材料和用具有很高的要求,农村中学缺乏组织学生实验的能力,缺乏能力不等于放弃,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的强大功能来模拟实验情景或通过教师的演示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如“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需要酵母菌母液、无菌水、酵母膏、蛋白胨、滴管、1mL刻度吸管、血球计数板、恒温箱、高压蒸汽灭菌锅等器材。“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需要葡聚糖、琼脂糖、pH缓冲液、色谱柱、离心机、N,N-甲叉双丙烯酰胺、SDS、电泳装置、甲苯、磁力搅拌器、、分液漏斗等器材。“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断”实验,需要PCR仪、微量移液器、微量离心管、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器材。“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实验,需要分液漏斗、蒸馏装置、手动压榨装置等器材。上述实验的器材绝大多数在农村实验室是看不到的或是不足以组织学生实验的,教师可尝试用多媒体设备,如播放教参后面的实验光盘,使学生体验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的细节及注意点,实验条件略好的学校,也可通过有限的器材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结合实物投影仪让学生体验实验,同时可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自主分批实验。

实验实训开出率统计 第10篇

单位:佳作市第二十五中学九 年级物理科目 全一 册

说明:

1、实验开出率分年级、分学科、分学期统计。

2.表格空间可根据内容做适当调整。

3.据实在“实验类别”和“实做”相应栏目内填“√”。

4.实验开出率指实做实验数与应做实验数的比率,不涵盖拓展实验。

焦作市县(市)区中小学校理科开出实验统计表

实验实训开出率统计 第11篇

说明:

1、此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备课以及统计汇总用。超过四个班的年级请按此规律自行设计表格统计汇总。

2、表中“要求”栏是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及教学实际确定。要求按教学进度“开全、开齐、开足、开好”。

3、表中“实际开出数”栏应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其中种植、饲养根据条件可以学校、班级、科技小组进行。

4、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演示或分组实验,补充的实践活动应后续填写在登记表的空白表格中。

5、本表一式两份,盖上学校公章后,一份留底,一份于学期末上交教培中心。

_____小学(盖章)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活动开出登记表

(本原始表格每个教师一份,要及时登记填写,于期末统一交教研组存档)

泄漏率统计及检查标准 第12篇

一、密封点分类和统计范围

1、动密封:各种设备的连续运动、旋转和住复、的两个部件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如压缩机轴,泵轴,各种釜类旋转轴等的密封均属动密封。

2、静密封:设备及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部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如设备管线上的法兰、各种阀门、丝堵、活接头;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以及其他设备的结合部位均属静密封。

二、密封点统计标准

1、动密封点的统计标准:一对连续运动、旋转或往复、两个部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

2、静密封点的统计标准:一个静密封点接合处,算一个静密封点。如一对法兰,不论其规格大小,均算一个密封点。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如阀门后有丝堵或阀后紧接放空,则应各多算一点。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点。特别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内部是连通的,除了接合面算一个密封点外,有几个螺栓孔应加几个密封点。

3、泄漏点的统计标准: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缝裂纹、砂眼、腐蚀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泄漏点统计。

4.泄漏率计算公式 静(动)密封点泄漏率(‰)=静(动)密封点泄漏点数/静(动)密封点数×1000‰

三、动、静密封检验标准:

(一)、静密封检验标准:

1、设备及管线的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不结焦、不冒烟、无漏痕、无渗迹、无污垢。

2、仪表设备及汽、风源引线,焊接及其他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真空部位,用薄纸条顺的办法。

3、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油浸纸绝缘电缆头等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无渗漏。

4、氧气、氮气、空气系统,用用肥皂水检查无气泡。

5、蒸汽系统,用肉眼观察不漏气 无水垢。

6、酸、碱等化学系统,用肉眼观察无渗迹、无漏痕、不结垢、不冒烟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7、水、油系统,宏观检查或用手摸无渗漏、无水垢。

8、各种机床的各种变速箱、立轴、变速手柄、宏观检查无明显渗漏。没有密封的部位,如滑枕、导轨等不进行统计和考核。

(二)、动密封检验标准:

1、各类往复压缩机曲轴箱盖 透平压缩机的轴瓦允许有微渗油,但要经常擦净。

2、各类往复压缩机填料,透平压缩机的气封,使用初期不允许泄漏,到运行间隔期末允许有微漏。各种注油器允许有微漏现象,但要经常擦净。

3、各种传动设备采用油环的轴承不允许漏油,采用注油的轴承允许有微渗并应随时擦净。

4、水泵填料允许泄漏范围初期每分钟不多于60滴。

5、凡使用机械密封的各类泵,初期不允许有泄漏,末期每分钟不超过60滴。

6、水泵泄漏如出现漏水成线现象,属于严重泄漏设备。

四、记录及考核

1、各车间职责:做好本区域的静、动密封点初始统计工作,设备增减及时变更,建好台帐。做好日常维护及密封点、泄漏率、设备完好率的统计工作,建立记录台帐并考核。

2、各车间新增装置增加密封点及时统计报设备科,经设备科批准后泄漏率考核变更。

3、设备科不定期检查各车间泄漏点及台帐情况,按规定考核,同时做好全厂设备密封点统计工作,建立台帐。

上一篇:学前班教师工作计划下一篇:于雪花的现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