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推行精细化管理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2024-06-27

在医院推行精细化管理专题会议上的讲话(精选7篇)

在医院推行精细化管理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第1篇

在医院推行精细化管理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在医院推行精细化管理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我院首次管理人员专题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为在我院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而进行宣传和发动,是动员会,也是鼓劲会,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能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目的。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对一年来工作的简要回顾

二、当前在我院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医院的管理很大程度上仍处于“惯性管理”,基本上还是一种粗放式

管理,粗放式经营。在医院的院科二级管理中,科一级管理的主体是医院的各科主任,他们一般都是各自学科的佼佼者,不但掌握了较好的医疗技术,也掌握着各自科室的管理资源。他们在自己的科室内,既是技术上的权威、又是行政“一把手”;既是医学技术上的传承者,又是管理规则的制定者。所以各科室的管理大都带有各自科主任的个人烙印,这样的管理淡化了管理规则,依靠科主任的个人判断行事成为了科室内部管理的普遍现象,在医院内部形成了一个个规则不一的势力范围。在各个势力范围之间有利益冲突时,则依靠院长的权威来仲裁和协调。所以在这种“专家型”的管理模式下强调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医院的管理成了少数“医学专家”的意志管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违背了现代化管理思想的科学本质,无法满足现代化医院跨部门合作的需要。

因此现代化医院必须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从以“人治”为核心的粗放式

管理向以“法治”为核心的精细化管理转变。要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的业务流程,以规则和流程来驱动医院的各项业务。以医院的效率为核心、以病人的需求和满意为目标,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特别是要提倡重视管理细节的理念,对医院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与再造,用标准化、精细化的职能分工来提高医院的运营质量和效率,使医院能够为病人提供无缝的、无缺陷的、连续服务,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三、如何推进精细化管理

(一)转变习以为常的管理思维,培育精细化的管理土壤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医院中则表现为“医而优则仕”,因此我国医院管理者长期以来基本上都是遵循着“医生科主任院长”的轨迹培养选拔出来的。医院院长和科室主任的定位首先是一位医学专家,然后才是医院的管理者,长期以来的习惯使管理

者的做事方法和思维方式都带有医学的烙印,普遍存在“重临床、轻管理”的倾向。医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尚属经验科学范畴,还远未达到纯科学的境界,它的诊断常常依靠医生个人的判断能力。因此医学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自己的主观理性和经验作标准的思维方式,当遇到问题时,它强调的是经验判断而不是规则。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医院不用考虑成本和市场等因素、只强调自己的医疗作用,依靠这种“专家型”的思维方式来管理医院,有利于临床和管理工作的结合,是可行的。但是在当前医疗纠纷频发、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服务中,医疗质量、服务质量、运营成本和管理效能等已成为医院管理中关注的重点,而且医院的规模越来越大,医院的业务流程所牵涉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必须由各个科室的协同与合作。依靠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来管理医院,已经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医院的管理要求,现代

化医院管理需要的是“管家型”的思维方式,更强调医院运营中应用制度、规则和流程的管理,即精细化的管理。

“精细化”的实质,是对科学的执着追求,是一种上下共同追求极致的精细化思维模式,它建立在“法制”的群众基础之上。一个医院要推行精细化管理,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向大家灌输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必要性及可实现性,从思想根源上培养大家追求精细化的文化氛围,把对职工具体的工作要求通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提高职业素质和提高职业技能,逐渐固化到每个员工的工作习惯之中。为此我们要在医院中培育崇尚科学、爱较真的风气,提倡职工凡事要多想事物背后的规律,改变把重视细节看成是“吹毛求疵”,使职工接受并自觉地践行精细化,把精细化工作落到实处,体现在每个岗位。

(二)改变“粗放管理”,强化细节管理

精细化管理对医院最大的贡献在

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节约运营成本。比如说在某些医院门诊,病人抱怨比较突出的门诊挂号和收费问题,我们就可以用精细化管理来优化解决。首先要实行用“数字”说话,在对本医院的日挂号人次、日交费人次及其基于时间的分布量进行科学的测算,得出挂号人次和交费人次的时间分布表和峰值量。同时对收费员和挂号人员完成每笔业务的时间进行测算,得出完成每笔业务的平均耗时。用峰值人次乘以完成每笔业务的平均耗时,再除以医院允许的病人最大等待时间就可得出最佳的门诊收费和挂号窗口数量,从根本上解决病人排队时间过长的问题。但这并不是精细化的最终结果,我们还可以用“规则”说话,在开始上班挂号峰值来临而交费人数较少时,把多余的交费窗口转换为挂号窗口,来满足挂号需求;而在交费高峰来临时利用挂号高峰已经过去的时间差,可把空余的挂号窗口转换为交费窗口,来缩短病人的交费时间。利用

挂号和收费的峰值时间的不同,通过交费窗口和挂号窗口的转换,我们可以在不增加病人排队时间的同时节省大约25%的窗口数,充分体现精细化管理对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和节约运营成本的功效。精细化管理是一种追求精益求精的努力,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医院的收费和挂号人员熟练业务技能,缩短完成每笔业务的平均耗时,来进一步提高运营效能的目的。人人都知道管理可以出效益,但是只有靠精细化的管理才能真正出效益,为此我们必须改变原来“靠脑袋拍板”或“哭得响的孩子有奶吃”的粗放式管理模式,让“数字和规则”说话。在对有关事务的科学调查和分析后,列出影响该项事务运行的所有因素,通过实践精细化管理、完善精细化管理,来清除任何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努力建立一个高效能的医院信息系统。

(三)进行流程整合与再造,强化流程中各环节管控

精细化管理的精髓就是减少相同 的、无效的操作环节,这需要医院内部的统筹管理,具体说就是对业务流程的再认识和再分解,将业务流程要“做什么”不断地细分下去,并把其中相同的功能合并,再把优化后“怎么做”的各个子任务交给最适合的部门和岗位去完成。因此对医院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医院业务运营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通过管理创新,才有可能推动业务流程整合与再造的顺利实施,这也意味着医院需要对现有的众多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进行认真梳理,然后做出基于流程整合与再造上的调整和优化。而且在对业务流程的整合与再造过程中,要把数据信息、业务操作流程、审核流程、岗位设置、绩效考评等相关工作都规范化、进而标准化,明确流程中的每个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提出具体的质量要求和考核指标,由此制订各类业务流程、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以及给病人阅读的流程指南,并且随着不断地实践、不断地优化改进,实现

医院运作的精细化,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节约运营成本。

由于医院“金字塔型”的管理结构决定了每个部门在全医院范围内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在系统内部实施垂直管理。一个要处理的事务在部门内处理要经过经办人办理后,报部门领导审批,然后有的还要报分管院领导审批,重要的事务还要再由“一把手”最后批示。如果一个事务要经过几个部门的处理,审批过程就比较繁琐和费时,因此为了整个业务流程的连贯性和高效性,可以把几个相同的审批环节进行简化,用明确的办事条例来规范经办人和审批人的办事过程,辅以必要的事后监督和抽查来代替事前层层审批。只有通过对面向病人的各种外部医疗业务流程和面向职工的各种内部工作流程进行不断地整合与完善,才能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各种资源,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精细化管理要依托信息化平台,加强对细节的监督。我们要在信息化的管

理过程中通过检查、考核、奖励、处罚等手段引导、推进精细化管理。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大家管理精细化,但在监管方面、考核方面、激励方面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并与精细化管理接轨,就必然导致精细化管理落不到实处。

精细化管理是医院信息化管理必须迈过的一道坎,不论是哪家企业,哪家医院,离开了精细化,要想把信息化搞好,无异于缘木求鱼。为此我们必须由重视细节到倡导精细化管理,设法在医院的运营过程中消灭不能给我们运营和服务的最终用户带来好处的所有活动,同时,还要持续不断地寻找可以优化改进的方法并坚决贯彻执行,充分贯彻落实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四、深刻把握对精细化管理内涵和本质的认识 精细化管理不仅是医院练内功、培养和提升全体员工素质的需要,也是医院实现基业常青、打造百年老店的必然选择。针对医院的现状,各级管理人员要深刻把握对精细化管理内涵和

本质的认识。

(一)要深刻把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精”,就是指精确定位,精益求精。对每个部门的职能、每个岗位的职责都要精确定位,对每道工序都应做到有机衔接,对每项工作都力求精益求精。“细”,就是指细化目标,细化考核。对每项任务都要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并做到有检查、有监督、有考核、有奖惩。精细化管理的宗旨是彻底杜绝浪费,永远追求效率;其核心和灵魂是持续改进,不断创新。

(二)要全面深化对精细化管理的理解和认识。

我们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理解和认识:

首先,它是一种意识。通俗地说就是做人做事的一种态度,是常说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对人对事的基本看法,就是做人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做事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表现在日常工作中,就是做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严谨细

致,追求完美。日常工作虽然平淡,但通过精细化,却能给我们的工作和人生带来无穷的乐趣,使我们对人对事有一个全新的看法。因此,我们要树立精细意识,将每一天、每一件事都做精、做细、做好,在精细中体现人生的价值,在精细中展示出自己的风采。

其次,它是一种理念。就是只要精细,世无难事。精细作为一种理念,是在做事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只要坚持了精细管理和精细操作,任何事情都能做好,再困难的事也能做完美。同时,精细无止境。只有在持续改进、不断创新之中,精细化管理的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因此,我们每一名员工要在实践中不断强化“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要比今天更好”的工作理念,坚持持续改进,不断创新,通过日积月累,我们的管理水平就能不断提升,我们的医院才能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第三,它是一种工作方法。精细化管理体现在具体工作之中,就是一种科

学地、规范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系统思考、目标管理、精细作业等。

第四,它是一种工作习惯。就是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做好精细化,自觉精细工作。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并强力推行,使精细化逐步成为我们“潜意识”的行为,彻底改变过去粗放式管理的行为习惯,彻底改变粗枝大叶、草率马虎和“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现象,形成一种追求精细、持续改进、力求完美的工作习惯和工作作风。这既是个人人生的财富,也是企业的财富。

(三)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这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所在。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深刻领会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才能真正提高思想认识,才能不断拓宽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只有勤于思考,善于琢磨,才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改进和创新。

五、几点要求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各医院、各科室要加大对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宣传力度,在整个医疗集团内部要营造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浓厚氛围。不仅要让各级管理人员都能正确认识、全面理解,正确把握并积极参与精细化管理,而且要让全体员工都充分认同,做到全员参与,使精细化管理工作由少数人的推动变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通过宣传引导、标杆引路与强制推行相结合,使广大员工在认识中行动,在行动中得到提升,不断把精细化管理推向深入。

(二)制定规划,有序推进。各医院、各科室的领导,特别是院长、科主任们要身先士卒,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精细化管理的工作中,组织并带领属下的全体人员认真分析本单位管理的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总院的统一部署,进行系统思考,认真研究,找出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切入点,制定出具体的行动计划,明确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做到再动员、再行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三)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与员工培训结合起来。加强员工培训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各医院、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员工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改进、创新员工培训的方式方法,切实增强员工培训的实效性,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适应精细化管理的需要。二是要与企业文化建塑结合起来。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塑,努力营造追求精细的文化氛围,培养员工精细管理的思维习惯;塑造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让员工以积极的心态,把本职工作做精、做细、做好。三是要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日常工作是精细化管理的落脚点,精细化应当体现在所有岗位、所有员工身上。因此,每位员工都要立足本职岗位,从点滴做起,从小事抓起,把精细化管理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去发现,去改进,去创新,真正做到从自己做起,从现状做起,从现在做起。

(四)加强交流,共同提高。各医

院、各科室在推进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和做法,循序渐进,持续改进,不断向纵深推进。各医院之间、部门科室之间要进一步加强交流、沟通、协调,共同探讨精细化管理的有效路径,共享精细化管理的成果,实现共同提高。总院的各位领导、各职能部门要发挥精细化管理的表率作用,经常深入各自联系分管的矿医院和科室,加强指导,提供帮助;总院推进实施精细化管理办公室应及时总结、提炼各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适时组织召开精细化管理现场会,进行宣传、推广,必要时组织相关人员到开展精细化管理成绩突出的医院或企业去观摩、学习,进一步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总院推进办公室应每月出刊一期精细化管理的简报,介绍各医院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动态进展情况以及成功经验等,各矿医院办公室负责介绍和汇报本单位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动态情况和成功经验(每月不少于二篇)。

(五)持之以恒,力戒浮躁。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大功告成或大见成效。各级管理者一方面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另一方面要克服畏难情绪,发扬“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钉子精神,扑下身子,攻坚克难,把精细化管理的持续改进、不断创新工作坚持下去,争取到本年未,使医院集团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初见成效(其标准是:员工呈现出积极向上,认真负责的态度,逐步形成追求精细,持续改进,不断创新的氛围;逐步养成精细作业,精益求精的工作习惯)。

(六)各级管理人员要发挥示范表率作用。我认为推行精细化的动力和阻力均来自各级管理人员。因为,领导是方向,领导朝哪里带,员工就往哪里走。只有领导带头,员工才能自觉参与,只有各级管理人员紧起来,才能将这种压力传递给员工,员工也才能紧起来。因

此,各级管理人员首先要彻底摆脱“三惯”作风,养成勤思考、敢负责、亲自干的良好习惯;把精细化管理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在管理工作中,亲自践行精细化,努力将精细化管理向更深的程度、更宽的广度推进。

(七)坚持重点突出,善抓主要矛盾,牢牢抓住精细化管理的“牛鼻子”。经营管理绩效考核在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居于中心环节和核心地位,是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的重点和难点,我们的各级管理人员一定要认真对待。此外,即将推开的“重点学科建设”、”单病种限价”两项工作也将是我们精细化管理推进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在医疗卫生系统实施精细化管理尚没有成功的模式和经验可供借鉴,但国内外许多大中型企业已经或正在实施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企业创新的一种潮流,并取得了很好的业绩,由于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运营成本,使这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得以快速发展。我坚信精细化管理在我们医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此,我们就要有一种赶为人先的精神,要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决心第一,成败第二,速度第一,完美第二,只要持之以恒,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同志们,精细化管理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主线,现在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希望各级管理者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引领广大员工,以积极的进取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将精细化管理工作推向深入,为我院实施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医院推行精细化管理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第2篇

股份公司各子、分公司,各直属项目部、指挥部:

现将7月11日(周五)下午14:00,股份公司即将召开的中国中铁全面推行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动员视频大会上的三位领导讲话转发给你们,同时,《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办法(试行)》、《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项目绩效考核指导意见(试行)》、《中国中铁关于公布工程项目常用合同示范文本的通知》已通过公文流转渠道下发,请你们将以上资料,提前分发至所属三级单位及工程项目部(指挥部)等参会人员。

特此通知。

在医院推行精细化管理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第3篇

5月3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6月2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强调:聚集改革资源激发创新活力,更加富有成效抓好改革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强调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全社会正在形成以信用管理为基础的社会治理新模式,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具有深入推进信用建设的高度自觉和自信,成为各行各业信用建设的示范和表率。下面,就电力行业信用建设面临的形势、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做法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1 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回顾

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起步于2007年,在政府的指导和电力企业的积极参与下,电力行业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工作内控层面,已经形成了工作流程化、管理规范化、评价科学化、指标标准化、数据信息化的工作体系;从工作协作层面,已经形成以中电联为核心、代管学协会、各地方行协共同推动的协作机制;从工作推动层面,已经初步形成政府有效指导、电力企业积极参与、区域试点稳步推进的良好局面。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高层重视、部门牵头、各方参与,形成了信用体系建设的“三大保障”。组织保障方面:2015年,根据工作需要调整了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审核委员会,为信用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方面:在率先发布《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指导意见(2015-2020年)》的基础上,由中电联编制国家能源局批准的《电力企业信用评价规范》等四项行业标准于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全面覆盖了电力行业各专业类型企业,为信用评价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有力保障。人才保障方面:开展信用评价师培训班,培训电力信用评价人才近1000人,建立了行业信用专家库,为行业信用评价工作提供了人才支撑,也希望各单位继续推荐优秀人才完善专家库。

(2)推进信用结果应用,采信机制初见成效。截至2015年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对600余家企业进行了信用评价,受到了政府各方的认可。在山西省电力行业协会的积极推动下,2015年山西省经信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对2014年度电力行业AAA级诚信发电企业奖励电量的通知”,对AAA级信用企业奖励了5000万千瓦时的计划电量。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发改委、经信委转发,为电力行业扩大采信范围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不断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服务水平。电力行业信用信息平台由“一网三库一平台”构成,即“信用电力网”、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信用专家人才数据库、信息采集数据库和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为信息互联互通打下基础。形成“信用电力”活动宣传系列活动,2015年在“信用中国”网站举办“信用电力周”宣传及“信用电力”网络知识竞赛活动,近40万人次浏览,11万人次参与答题,今年的活动于8月2日启动。

(4)试点先行,有序推进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山西、山东、湖南、云南、上海、内蒙、佛山、珠海等地区电力行业协会、工程协会陆续在本地区积极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其他地区也逐渐加入到信用体系建设行列之中,区域推动对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2.1 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需要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步伐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我国经济转型、结构升级、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电力行业由追求规模数量转变为追求效益质量的发展方式,电力市场由垄断竞争向自由竞争市场转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31个省(市、区)至少成立了559家售电公司,继3月份北京、广州两大国家级电力交易中心成立至今,各省级电力交易中心也相继成立。因参与市场化交易的电力用户数量还没有全国统一数据,以电量市场化交易较好的贵州省为例,2016年参与市场化交易的电力用户达到943家,比电改前增加445家。当前电力交易市场已暴露了诸多问题,比如,为争取更多交易电量保证利用小时数,发电企业出现大幅度的非理性降价,进而波及标杆电价政策;电力交易成果不能及时兑现,电力交易停留在账面上等等。

在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政府简政放权的双重背景下,必须加快健全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并以信用为手段建立事中事后的有效监督,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改善市场信用环境、降低交易成本、防范经济风险提供有力的保障,有力推动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

2.2 电力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与电力体制改革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各电力市场主体对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有待加强,实用性有待提高;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尚不健全;信用法规体系和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因此,要清醒认识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重点做好以下3方面工作。

(1)夯实基础,健全信用制度和标准体系。一方面要健全电力行业信用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行业诚信自律制度、电力行业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市场主体自身信用制度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建设完善电力行业信用标准体系,制定电力市场主体信用信息采集与使用标准、信用分类管理标准、信用服务机构规范标准、企业信用建设指南等行业标准。

(2)构筑平台,强化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加大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投入,通过大数据平台建设,全面提升企业信息采集、分类、公示和服务的能力。一是建立市场主体诚信档案制度,建立完善电力市场主体和各会员单位信用记录。二是抓紧制定电力市场主体年度信息公示规范,与政府部门一道推动电力市场主体年度信息公示工作。三是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换,扩大信用信息的披露范围,提升信用信息的使用价值。

(3)坚持创新,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一是推进各市场主体主动应用信用记录,在物资采购、施工队伍选用等招投标中,对供应商、客户提出信用要求,建立“信用链”体系和黑名单制度,健全完善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奖惩机制。二是定期为政府部门提供市场主体信用记录,降低政府部门监管成本,提升奖惩时效。

3 当前电力交易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

根据中发9号文及相关配套文件的要求,加快推进电力交易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维护各电力市场主体权益,要切实做好电力市场交易征信工作,力争做到独立、公正、权威。中电联将在近期认真做好以下4方面的工作。

(1)与各地交易机构及政府监管部门建立常态工作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与独立第三方合作,加快推动电力交易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

(2)制定电力交易市场信用信息采集标准及信用评价相关标准。特别要加快制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信用评价相关标准,完善售电企业、电力用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3)与交易主体相关单位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各电力市场主体的信用档案,实现信用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并实现常态化信用信息公示。

(4)进一步完善售电企业与电力用户企业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建立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

在医院推行精细化管理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第4篇

2011年是我们中心成立的第10个年头。10年来,经过广大健身气功管理干部的共同努力,我们建立了《健身气功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推动2/3的省区市成立了专门机构,编创推出9套健身气功新功法和4套竞赛套路,建立活动站点13000多个,发展练功群众100多万人,开展全国系列展示活动907场,举办全国交流比赛12次,推广工作覆盖到了全国各省区市,并且从国内走向国外,组派117个团组到32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进行了推广传播,特别是使健身气功项目正式进入全国体育大会和世界传统体育大会。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10年的努力,健身气功管理工作不仅走出了制度缺失、管理滞后、谈气色变的困境,而且呈现出功法推广由城市社区向村镇、学校、企业和机关发展,业务骨干由辅导员向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裁判员、教练员发展,活动组织由建站设点向俱乐部、培训基地发展,活动内容由推广功法向表演展示、交流比赛发展,项目建设由国内推广向国外传播发展的良好态势。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全国健身气功工作已经开辟了崭新的局面,发展走势非常看好,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过去的10年,是我们共同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10年。10年不平凡的岁月,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启示之一:健身气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把体现党的政策和满足群众的需求统一起来,把弘扬传统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统一起来,是健身气功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启示之二:健身气功是一项特殊的体育工作,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紧紧依靠政府部门的齐抓共管,是健身气功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启示之三:健身气功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正确处理建设和活动的关系打好工作基础,正确处理积极与稳妥的关系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是健身气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启示之四:健身气功是一项群众体育工作,主动进入到体育事业的整体建设中去,主动融入到大群体的活动中去,是健身气功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0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得到的启示也弥足珍贵,其中凝聚着广大健身气功管理干部在创业道路上的艰辛和汗水。

二、关于2011年健身气功工作的估价和评点

2011年,是健身气功工作全面进步的一年,全年有这样几项别具特色的工作。一是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获得国际奥委会颁发的群众体育大奖,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二是全国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受到有关省区市的一致好评;三是直接向站点发送《健身气功》杂志和音响器材的工作落实得比较好,赢得了习练群众的热烈欢迎;四是全国健身气功培训基地和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俱乐部试点成功,走开了推广工作的新路子;五是高校推广、行业体协推广以及配合转化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果,进一步拓展了服务领域;六是我们中心成立10周年纪念活动和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健身气功展示成功举办,产生了比较好的社会影响;七是成立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准,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气功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八是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首次在国外举办取得圆满成功,收到了多面效果,起到了多重作用。2011年各省区市在基础建设、开展活动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面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次大会上将对23个省区市健身气功管理单位给予通报表彰,这里特别要对2011年工作进步幅度比较大的新疆、福建、贵州、甘肃、黑龙江的健身气功主管部门提出表扬。一年来,广大健身气功管理干部辛勤奋斗在工作第一线,甘于清贫,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为健身气功事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做出了新的贡献。值此年终岁尾之际,我代表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向全国的健身气功管理干部表示衷心感谢!

三、关于今后一个阶段健身气功工作的思考和认识

2012年的健身气功工作,无论是大型活动还是基础建设,无论是国内的推广还是国外的教学,特别是还有一些创新性的工作,可以说要干的事情很多,任务也很艰巨。做好新年度乃至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作,确保健身气功事业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十分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把文化引领贯穿健身气功工作的全过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我们就会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政党如何为古老的文化注入全新的力量,走出一条文化重塑与振兴的“中国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行业、各级单位各有各的责任。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人一体”的思想、“三调合一”的理念、“身心兼修”的方法,这些儒、释、道等诸子百家文化无不渗透在这一项目的方方面面。因此,无论是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看,还是从这一项目历史背景、社会形态和价值作用的角度看,做好这项工作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刘鹏局长就曾用“五禽戏”佐证体育文化。目前,健身气功推广活动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术升华到学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此,我们中心已经组织专家启动了《健身气功学》的编撰工作,争取在2012年年底前推出,使其成为健身气功推广工作的文化权威和理论支撑。健身气功区别于其他锻炼的关键,在于气功是主动地、内向性运用意识,以增强其驾驭形体的能力,促进身心达到高度统一。要使我们的功法紧紧吸引住练功群众并获得更好的功效,必须要深化现有几种功法的教学层次,把“三调合一”的技术要领进入练功状态,以充分体现气功健身的独特魅力。对此,我们已在2011年组织专家启动了四种健身气功教材的重新编写工作,进一步充实其文化内涵,从而使教学推广和习练活动更上一个层次。

(二)要使稳中求进成为健身气功工作的总基调。从事健身气功工作既是光荣的,也是有风险的,在座的每位同志都有切身感受。在我们的工作比较顺利的时候,在我们的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大家一定不能淡化风险防范意识,更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这个总基调。稳中求进就是在巩固现有成绩的基础上求发展、求进步。随着健身气功习练人群和各种交流展示比赛活动的增多,无疑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如果对习练者或气功活动管理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把握好稳中求进,具体来说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对站点的管理。建站设点要严格按照《健身气功管理办法》要求审批,对负责人和辅导员的审查更要严格。各省区市要严格落实所建站点的年检制度,对未按要求审批的站点要进一步完善手续,对有其名无其实或有违规问题的站点要坚决予以注销。建站设点一定要坚持数量服从质量的原则,已经建立500个以上站点的省区市,应把工作重点放在质量提升和数量巩固上,最好能够做到一个站点一个站点地过一过,切实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加强对队伍的管理。建设队伍第一位的是要把好进口关,按照《健身气功项目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暂行办法》要求,严格进行培训、考核和审批,否则不予承认。随着推广工作的深入,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裁判员队伍不断壮大。三是要加强对活动的管理。随着健身气功工作的发展,全国性的和地区性的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比赛活动此起彼伏。希望各地今后举办健身气功活动,要继续按照《健身气功管理办法》规定的权限报批,同时采取体育、公安、场地等方面齐抓共管的安保措施,从而确保活动万无一失。稳中求进,顾名思义不是消极的稳,是一种积极的稳。稳与进是互为因果关系,稳是为了更好地进,进是在保持平稳发展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新进展。总之,大家要牢记稳定是硬任务,发展是硬道理,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要将协调发展作为健身气功工作的突破口。这些年的推广工作由点到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明显存在着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并影响着推广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因此,我们在2012年要把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作为突破口,进一步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一是要解决地区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我们在2012年要把练功站点落后的省区市作为工作的重点,采取多种措施,力争使这些省区市的站点数量发展有较大的突破。二是要解决推广领域不协调的问题。各省区市在2012年乃至今后的工作中,要把上述领域中的建站设点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去研究、去落实。三是要解决人才队伍不协调的问题。通过10年的努力,我们拥有了一支不同等级的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裁判员队伍,但等级比较高的主要在一些高等院校,因此在基层活动中存在人才供需矛盾。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我们要突出抓好培养基层高等级的教学和裁判人员,把培训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放在一线。四是要解决推广模式不协调的问题。可以说依托站点推广健身气功新功法,是我们这些年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模式。实践证明,这一单一的推广模式很难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对此,我们近两年已经有所觉察,也做了一些尝试,但收效甚微。最近,我们已经在北京进行了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俱乐部授牌仪式,明年设想再给一些省区市授牌。希望各省区市也要把建立健身气功俱乐部这一做法推广起来。总之,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各自的短板,从而做到协调发展、全面进步。

在医院推行精细化管理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第5篇

这次全县国税系统税源分类管理推行会议,是经县局局长办公会研究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交流前期试点经验,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措施,切实推进税源分类管理工作,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刚才,两个试点单位做了经验介绍,*局长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单位按照县局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结合推行税源分类管理和当前的几项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税源分类管理的内涵和原则

所谓税源分类管理,是指根据纳税人的不同特点,在全面准确掌握税源信息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划分纳税人类型,研究不同类型纳税人的特点,把握关键因素,突出管理重点,落实管理责任,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实行税源分类管理,是完善征管长效机制、提高税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探索,有利于我们抓住管理重点,提高管理效率。我们知道,税源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纳税人及其应税收入和应税行为。由于纳税人的经营规模大小不一,经营方式和手段各有不同,核算水平参差不齐,所从事行业又是门类繁多,如果我们的税源管理措施不能与纳税人具体情况其相对应,做不到“有的放矢”,只用单一的模式和方式来进行管理,就会缺乏管理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在税收管理上,要求我们把科学的分类管理作为加强税源控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针对不同纳税人的具体管理需要,进行同类分析比较,从中找到共性,发现规律,区别管理,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具体的说,就是将纳税人按照行业和规模等标准进行划分,将同类纳税人归集为一体,从每类纳税人中选取典型业户进行调查,全方位采集其涉税信息,在此基础上,总结确定行业税源监控指标,找出纳税人内在的联系和规律,从中找出带有普遍规律性的税收管理模式和方式,去实施具体的管理。

目前,分类管理有多种形式,如按行业、按规模、按税种、按社会信誉等级、按注册类型、纳税人类别、特殊对象等。我局主要采取了按行业分类和规模分类相结合的方法,以丰富管理措施为导向,以税源分类控制因素为依据,进行税源分类管理。去年以来,我们首先在城区分局进行了税源分类管理试点,前期又在叩官分局进行了个体分类管理的探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各单位要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本单位税源现状和征管力量的现状,学习借鉴两个单位的经验和做法,全面推行税源的分类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具体要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简约性原则。在推进税源分类管理过程中,要依法简化工作程序,精简工作文书,合理配置资源,降低税收成本,提高征管效率。二是实用性原则。税源分类管理重点在实用。在实施税源分类管理工作时,要将管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与本单位税源实际状况相结合,抓住税源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关键指标、关键要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更便于税收管理员掌握,力戒形式主义,繁琐主义。三是前瞻性原则。税源分类管理要以实用为本,但同时要有前瞻性思维,善于预判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不断探索征管运行规律,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与时俱进,推进税源管理不断向纵深发展。

二、准确把握税源分类管理的目标任务

分类管理是我们加强税源管理的手段和方法,目的是提高税源控管水平,推进税收事业的发展。手段、方法应该服从于和服务于目标的实现。为此,在推行税源分类管理工作中,要实现四个转变,建立四项机制,确保税源分类管理推行顺利进行。

一是要实现税源管理方法由分户管理向分行业、链条式管理转变,建立税源监控管理机制。要在对税源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筛选那些税源相对集中、行业特点明显、征管薄弱或易出问题的行业,通过对同行业单户的调查分析,了解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规模、工艺流程、投入产出比、能源耗用、财务核算信息以及行业标准等,在典型调查、实际测算、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税收管理的内在规律,总结行业规律,对涉税信息进行认真分析、测算、对比、提炼,筛选出具有行业规律性的、与企业生产经营关联度较强的指标参数,建立起行业评估模型,开展行业评估,查找薄弱环节和形成原因,经过逐户比对、分析,求证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对发现的问题约谈举证或移交稽查部门处理,形成对整个行业的全面管理。

二是要实现税源管理信息由利用单一的纳税申报信息向利用综合信息转变,建立定期信息采集和税源动态分析机制。鉴于当前纳税人资金流难以有效控管、货物流仅靠纳税人自行申报信息又难以掌握真实情况的问题,在推行税源分类管理工作中,要把纳税人放到行业和产业链中,全面了解掌握各税源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生产工艺流程、适用的税收法律、政策等,定期全方位地采集其货物流和资金流等生产经营信息,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工商、银行、电力等职能部门的第三方信息,结合企业的基础信息和纳税申报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剥茧抽丝寻找疑点和线索,实现对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纳税申报等动态情况全方位、全过程监控,抓住管理重点,明确管理方向。

三是实现税源管理体系由单兵式、单部门管理向多部门、团队式管理转变,建立税源管理互动机制。要实现税源分类管理,传统的单兵式、单部门管理已不能满足需要。在分类管理中,首先要做到征、管、查各部门有机配合,以查促管,查管互动。稽查部门要及时总结稽查案件发现的问题,为管理分局确定重点管理行业、建立行业评估模型和开展纳税评估提供支持,进一步发挥以查促管、以查促收的职能作用;管理分局在日常税源信息采集、监控管理和纳税评估过程中发现偷税疑点,要及时向稽查部门提供有效案源及相关信息。其次,征管、税政、计统等业务科室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和业务优势、做好税源指标变化情况、变化原因的分析讲评,加强业务指导,充分发挥合力效应,形成各部门协同管理税源的互动机制。

四是要实现税收执法理念由收入任务型向税源管理型转变,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要将税源管理质量的高低作为评判征管质量的主要标准,突出重点、健全考核体系。本着税源管理质、量并重的原则,完善应缴税负率、所得税贡献率、亏损面、评查税额等考核评价指标,并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将考核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监控,做到税源管理有目标、有考核、有奖惩,对税收管理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建立起工作责任、法律责任内外挂钩的考核激励约束机制。

三、统筹部署,做好当前几项工作

一是要加强组织收入工作。截至3月25日,我局累计完成国内税收收入8042万元,同比增收390万元,增长5.1%。2009年1季度,我局预计完成国内税收收入8052万元,同比增收400万元,增长5.23%。其中,预计完成计划口径直接税收收入6450万元,同比增收602万元,增长10.3%;完成免抵调库1601万元,同比减收203万元,下降11.25%。其中预计完成县级收入1963万元,同比增长8.7%。自上次局务会后,各分局都加快了收入进度,各分局1季度直接收入进度预计:城区30.6%、松柏18.4%、叩官29.6%、街头14.1%、于里19.1%、高泽14.1%。目前看,组织收入压力仍然很大,各单位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年初确定的“坚持依法征收,强化征管措施,务求全面完成”的组织收入总体要求,坚持向管理要收入,向评查要收入,加强税源预测分析,强化税源控管措施,深挖组织收入潜力。同时,要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取得关心和支持。

二是要进一步提高“两个系统”的运行质量。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抓好“两个系统”与四位一体机制的结合运行。要结合税源分类管理工作,加强对低税负行业、重复预警企业的管理,加大评查力度,强化三级审核和复审复查工作,提高预警指标解除质量。要加大评估系统应用力度,通过案例评析、加强信息采集等形式,提高应用水平。

三是认真做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税政科已制定了汇算清缴工作方案,各单位要按照县局部署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要认真总结分析去年所得税管理的经验和不足,进一步规范企业财务核算。要加大培训、指导力度,确保汇算清缴工作顺利进行,取得实效。

四是进一步加强国税文化建设。市局拟定于四月中下旬组织对各区县局后勤保障、国税文化建设进行调研观摩。各单位要按照县局统一部署,继续坚持“理念引导、机制保障、工作体现”的工作思路,突出“执行文化、学习文化、提升人生境界”三项重点,认真研究和筹划,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做到有措施、有特色、有成效,迎接市局调研观摩。

五是抓好税收宣传月期间的各项工作。要积极配合县局宣传月工作安排,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税收宣传。既要加强税收政策的宣传,也要加强国税部门工作的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六是尽快完善分局内部工作运行机制。要尽快建立分局内部“纲要”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内部学习、交流制度,细化责任分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运行。

在医院推行精细化管理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第6篇

广礼的讲话我非常赞成。实实在在讲,今年一年的工作,市政府是讲究“弹钢琴”、讲究主次矛盾、讲究工作摆布的。因此虽然政府工作千头万绪,但是我们突出了项目建设、城市建设和改善民生这三项重点工作。对于精细化管理,今年市政府没有提出更高的具体要求,但各部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工作能做到这种程度,我认为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在听取各部门汇报后,我确实很受启发、很受教育。大家都能够从理论到实践、再与具体工作相结合,可以看出大家认识到了精细化管理的精髓所在。由于我对精细化管理工作也是在逐渐的理解和实践过程中,没有更多的思考,下面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大意义

现在我们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还应当进一步深刻理解。有人讲:评价一个人不是看他能不能说明白,而是看他能不能干明白。对这句话,我个人是持有异议的。对任何事情,说不明白,那就是认识不到位;只有把事物认识清楚,才能说明白,也才能更好地将其转化成实践。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那实践也只能是盲目的实践。精细化管理是一个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理念,对我们来讲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崔市长把它引入到行政管理领域,引入到具体工作中,我们确实还有一个提高认识、深化理解的过程。这方面,我看广礼讲得很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在这种情况下,服务的精细化和服务的质量会随着劳动分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细化不仅是精密细致的问题,更应该看到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态度、一种理念、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行为。在这样一个新的要求下,我们能够把精细化管理作为实际工作中的一种行为,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和操作,应该说还有一个认识和研究的过程。我认为在实践中,至少要从以下三点来认识和理解:

一是政府职能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在社会转型时期,从政府角度来说,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政府职能的定位。崔市长说过,要把如何抓好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定位和最高施政准则。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在目前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公众对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且政府在社会管理中代表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强,涉及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在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中,具体事要有人管,有人负责,这体现了政府的本职要求。说到底,也就是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履行政府的职责。

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十七大报告中将“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变成“经济发展方式”,因为增长是相对总量上的一种改变,而发展方式是全方位的。从全国来看,目前的经济发展是资源环境方面付出的代价太大,但报告中没有提到“总量”的问题。而长春不是这种情况,尽管我们发展很快,但总量不足问题依然突出,而且历史遗留问题过多,目前又正处于这些问题的爆发期,所以我们要进行“双向革命”:一方面是进行工业化革命,在工业化中期要咬定工业不放松,没有工业基础就没有经济发展的后劲;另一方面也要进行现代化的革命,在目前竞相发展的宏观大背景下,我们既要做发达城市、发达地区十年甚至二十年前做的事,也要做发达城市现在正在做的事。促进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的同时,还要跟上时代步伐,那就是抓好民生。所以我认为,精细化管理就是科学发展观在具体工作中最实际的落实,也是最现实的问题。

三是提高公务员素质和机关工作效率要求我们必须推行精细化管理。我们平时讲的执行不到位,其实就是管理不到位、控制不到位的问题。对于提高公务员素质和机关工作效率,人事局提出过要搞绩效考评。我兼任过三年机关工委书记,对责任制考核中存在的难量化的问题比较清楚。目前,机关责任不容易量化,有些社会化工作也很难用数字来衡量。在这种特殊情况下,需要采取一种新的考评手段和方式。崔市长提出的精细化管理,应该是我们目前提高公务员素质、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一个具体推动和具体的操作。所以,要深刻认识精细化管理的意义,特别是精细化管理在行政工作中的重大意义。

二、要选准精细化管理的切入点

前段时间,我到日本丰田公司考察时了解到,他们用一个很小的流程改革,促进了整个丰田公司的大发展。通常一条生产线只能生产一种车型,但丰田公司的一条生产线能生产三到四种车型。他们就是通过在流程中实行精细化管理,实现改革创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中以什么角度切入,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是要提出“政府成本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政府行政有时候是不讲成本的,从政府角度看了也很着急。我 们需要研究如何从精细化管理角度入手,科学利用我们政府可掌控的各种资源,实现成本最低化和效率最大化。因此在行政工作中,要进一步树立节约意识、成本意识、效率意识、责任意识,把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千方百计降低行政成本。

二是要把精细化管理体现在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建好城市,把一个美丽整洁的城市奉献给社会和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群众对政府的期待。这就要求我们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关注百姓的衣食住行上下功夫,这也是我们今年工作的一个亮点。崔市长提出的“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民生无小事”等原则,是我们抓好民生工作的指导原则。因此,民生工作也是我们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把百姓关心的煤、水、电、气、热等问题落实到每个家庭,是我们工作中的大事。如果我们真正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放在首位,那么精细化管理工作就应该把关系百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切入点。

三是要把精细化管理体现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政府提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目的就是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加温暖。我们每个部门都是政府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把工作做好,做到人人有管理、事事有管理,每个角度都有管理,那就做到精细化了。如果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按这个要求去做,整个精细化管理也就会上台阶、上水平。同时政府各部门之间,要强调协调配合,这也是精细化管理的题中应有之意。

三、开展下步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根据目前的工作情况,下一阶段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今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积蓄力量。传统的方法还是典型引路,我认为今天做交流发言的几个部门都可以作为典型。希望大家再进一步挖掘深化,总结出好的经验做法,在其他部门中推广。按照崔市长要求,我们明年要继续开展“查找改”活动。因此我们要把精细化管理看作是“查找改”活动的一个成果,看作是“查找改”活动的延伸和深化,进而把精细化管理作为“查找改”活动的主要内容进行思考和研究。

如果说“查找改”活动是阶段性的,那么精细化管理就要全过程、全方位地渗透到我们各项工作中去,同时也要注意与政务公开、政务管理结合起来,与“查找改”活动中的一些好的经验作法有机结合起来,把精细化管理这个平台作为强化政府职能一条主线抓实抓好。

四、实施精细化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任何事务都有其两面性,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要防止认识上的偏颇和行动上的偏差。精细化管理绝对不是搞“繁琐哲学”,也绝不能因细废大,更不能因推行精细管理而忽视或弱化全局观念、整体观念。精细不是“小器”,应该是一种深度、一种行为,是培养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形成一种人的内在气质和工作习惯。我们要树立一种精神,把精细化作为一种理念,融入到我们的长期工作中,经过十年、二十年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逐渐把精细化管理变为长春市政府的一种理念和一种文化内涵。

二是要避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在政府各部门推行精细化管理还需要一个过程,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又是我们脚踏实地、培养良好工作作风的要求,同时也是树立工作效率意识、树立长远责任意识的要求。因此,在推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我们要立足结合各部门的工作实际,动真的、来实的,力戒形式主义和“花拳绣脚”。

三是要克服本位、狭隘的观点。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政府提高自身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具有整体性和联动性,因此对于部门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上报政府研究解决。

在医院推行精细化管理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第7篇

三、开展下步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根据目前的工作情况,下一阶段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今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积蓄力量。传统的方法还是典型引路,我认为今天做交流发言的几个部门都可以作为典型。希望大家再进一步挖掘深化,总结出好的经验做法,在其他部门中推广。按照崔市长要求,我们明年要继续开展“查找改”活动。因此我们要把精细化管理看作是“查找改”活动的一个成果,看作是“查找改”活动的延伸和深化,进而把精细化管理作为“查找改”活动的主要内容进行思考和研究。

如果说“查找改”活动是阶段性的,那么精细化管理就要全过程、全方位地渗透到我们各项工作中去,同时也要注意与政务公开、政务管理结合起来,与“查找改”活动中的一些好的经验作法有机结合起来,把精细化管理这个平台作为强化政府职能一条主线抓实抓好。

上一篇:死水(高一必修教案设计)下一篇:商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