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双语教学

2024-06-08

怎样做好双语教学(精选10篇)

怎样做好双语教学 第1篇

怎样做好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依赖于本民族语言的天然条件,进一步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双语教学是通过母语来学习第二种语言的教学。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体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出现的一种新的民族教育体制,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开展双语教学,他们已初步建立起适合于本地区的双语教学体制。我区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壮汉双语教学工作,20多年来这项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其中,我区有壮族1553万多人,占全国壮族人口的96%,占全区总人口4489万人的34.6%。由于起步晚,广西的双语教育与其他少数民族省区相比还有差距,必须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在我区广大的壮族聚居地区,壮语是壮族思维和交际的主要工具。过去,壮族没有自己通行的文字,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壮族使用的大都是汉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派出袁家骅教授等十多位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壮族语言学家和前苏联专家组成壮语工作队来到广西,与当时称为桂西壮族自治区壮族文字研究指导委员会的语言工作者一起,对壮族聚居的47县52个点的壮语进行深入调查,并反复研究、讨论后,最终确定以壮语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武鸣县壮语为标准音,于1955年制定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壮文方案》(草案)。1957年11月29日,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的政务院第63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壮文方案》(草案),并批准在壮族地区推行和使用,主要用于扫盲,但没有作为学校教学用的文字。

在这期间,壮族地区都是采用汉文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教材也是采用全国统编的汉文教材。在教学上,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学,教师还是先把汉文翻译成壮语,让学生通过壮话来理解汉文的意思,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这种使用同一种文字教材两种语言授课的教学方式叫双语单文教学模式。至今,部分壮族地区的学校仍沿用这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汉语文的学习,只能死记硬背,既费时费力,又影响到学生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究其原因,主要是壮汉两种语言的不同,造成思维障碍。在不通汉语的壮族地区小学阶段,没有壮语文过渡,一开始就用汉语来教学,让壮族儿童脱离他们熟知的壮语环境里的表象、概念,是难以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的。这样容易造成壮族儿童思维与思维工具的脱节,对开发壮族儿童的智力非常不利。语言的障碍,导致了壮族地区初等教育教学步履维艰,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造句、作文和数学教学等方面都普遍存在教学质量同汉族地区差距较大的问题。为尽快提高民族地区教学质量,提高民族素质,我区于1980年6月决定恢复推行使用壮文,1981年7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了《壮文方案》(修订案),开始在壮族地区全面推行使用,在壮族农村地区部分中小学进行壮文进校实验教学,是这次恢复推行使用壮文的一个重要内容。壮汉双语教学要求使用壮汉两种文字教材,并且教材内容基本一致,教学用语使用壮语和汉语,先壮后汉,以壮促汉,壮汉结合,目的就是在学好壮语文的基础上,提高汉语文水平,达到壮汉兼通。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要保证壮文进校和壮汉双语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进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和完善壮文进校和壮汉双语教学管理体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加强管理,完善管理体制,建立相应的机构。第一,教育部门要把壮汉双语教学工作纳入基础教育工作计划,要充分认识到进行壮汉双语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二,地、市和县、乡镇的教育部门都要指定一名领导兼管此项工作,在基教科(股)或教研室配备一至两名专职(或兼职)壮汉双语教研员。第三,科学调整实验小学校点的布局,提高办学效益,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好壮文实验学校。第四,注意加强宏观指导,及时总结双语教学经验,发现典型加以宣传,同时及时解决壮汉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壮汉双语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坚持“十六字”方针开展壮汉双语教学,加强壮汉双语研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壮为主、以壮促汉、壮汉结合、壮汉兼通”是经过长时间实践总结出来的,是壮文进校实验工作小学阶段的教学方针。实践已经证明,充分利用壮文优势,以壮促汉,壮汉结合,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十六字”方针是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壮汉双语教学中较为优秀的教学方法,适合壮族农村地区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尽管这种教学方法还要进一步完善,但是,它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壮汉双语教研员担负起双语教学的指导与研究任务,经常检查指导各壮文实验学校的壮汉双语教学工作。其次,实验学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言教学的一般规律,正确处理壮文课和汉文课的地位、作用等问题,坚持“先壮后汉”的原则,发挥壮文优势,认真按照“十六字”方针组织教学,合理地安排教学程序,注意研究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使壮汉双语教学更加富有成效。再次,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壮汉双语教学课题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创新壮汉双语教学方法,提高壮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

怎样做好双语教学 第2篇

鲁布革中心完小 王会昌

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提高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位在少数民族地区教一、二年级的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我们要以饱满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完善。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不易。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

一、双语教学的要求。首先,学生善于表达,有勇气在课堂上要大声发言,但在个别交谈时音量要适当;喜欢用汉语与教师、同伴及成人交流,发音清楚;会用简单的汉语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能用短句讲述事情的经过,并能让别人听懂。其次,善于倾听。能专心、有礼貌、有兴趣地倾听他人的讲话,并能听懂别人用汉语说话的意思;理解常用的指令和要求,并能正确、较迅速地按要求行动;理解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最基本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量词等词义。最后,善于欣赏。喜欢听故事、诗歌等,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感兴趣;理解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能用汉语、动作、表情、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对看汉语图书感兴趣,会按页码顺序看书,看完后能将书放回原处,会独立辨认图书中的人或物。

二、双语教学的原则。

1、适合性原则,少数民族语言教育应和汉族教育相合。要适合儿童学习汉语发展的特点,初期注意对词的感知、理解和应用,注意听说轮换,及时反馈,重视构词组句,表达意思的环节。要适合儿童学习汉语的兴趣兴和需求,应与儿童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产生一定的联系。

2、游戏性原则。遵照儿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精神,以儿童感兴趣的,游戏性的体验来促进少数民族汉语的发展;儿童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应有利于支持儿童的游戏和双语教育活动,有利于引发儿童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教师要善于抓住生活游戏中隐含的双语教育的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3、、整合性原则。儿童双语教育特别需要和强调整合。整合是为了促进儿童整体的发展,整合的基础是目标的整合和内容的整合,不同领域、同一领域不同方面的内容要充分融合;整合成效的关键是教育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避免方法形式和手段的单一和呆板。

三、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教师想方设法使周围氧气轻松自然。通过图片,录像、玩具、实物、模型等,向儿童提供与话题有关的生动、有趣的谈话情景,启迪儿童谈话的兴趣和思路,引发儿童表达的愿望。在儿童汉语发展中,常常会出现所谓的“错误”。但是不犯错误的儿童,其汉语就不可能有较好的发展。凡是错误最多的时候,就是儿童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具体表现,也是儿童汉语能力面临飞速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对儿童汉语错误过 多的不合理纠正,不仅不会产生多大的积极效果,还会扼杀儿童的汉语探究力,破坏儿童已经形成的积极的汉语系统,严重时还可能造成儿童汉语学习障碍。当然,有必要改正错误的时候,一定要讲究纠正的策略艺术。教师应经常鼓励儿童,让他们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汉语。

四、规范教师语言,提供汉语学习的样报。教师的语言是儿童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儿童会一一听在耳里,看在眼里。因此,汉语口语课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与儿童的日常生活交谈时,除了吐字清楚,发音准确,避免使用方言土语,辅以自然表情和恰当的手势外,还要注意运用恰当的音量、语调、速度等。教师言辞示范必须做到正确、清楚、响亮,而且要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汉语教学中新的、儿童不易掌握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坚持反复重点示范,如新字词句的学习,人物的对话、连续的讲述等,让儿童有意识地进行模仿学习。

怎样做好中学英语的教学工作 第3篇

1.勇创双语教学特色 ,营造英语氛围

1.1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少地说汉语 , 而是以英语为主体,利用手势、眼神、动作、音调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情境以对话,通过直接的语言交流帮助学生形成语感。通过这种方式组织教学,能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 营造语言氛围, 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表达的习惯。

1.2英语作为一种语言 , 其教学应 该融入一 定的情境 之中。可通过课堂表演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为孩子营造一方自由发展、自由发挥的天地,并且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给每位学生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1.3鼓励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实践 、合作、探索等方式 , 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要求学生在学校见到老师、同学,用英语打招呼;在英语课堂尽可能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在课外,鼓励学生尽可能地使用英语。把英语教学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各环节中,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生活成为学习的延续。

2.关于英语听说教学设计

2.1情景导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已学单词和句型导入新课。 在情景设置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实物或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期待和好学意识。

2.2词汇学习。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 ,帮助学生掌握好新单词。如音形结合法、直观教学法、动作辅助或游戏教学等。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

2.3操练质量。在操练过程中 , 为了提高操练质量 , 在设计时要注意练得有层次,将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和拓展操练相结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稳步提高,达到操练提高的目的。

2.4听说训练。设计时要注意听前引导学生预览标题 、插图、练习和相关信息;听中注意听全文,抓主旨大意;听细节,完成练习或任务;听后注意让学生跟录音复述听力材料,模仿听力材料完成对话。

2.5拓展延伸。设计时要时刻牢记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提高。 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应用练习。对于层次较低的学生,可以做模仿练习;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可以做深层次的拓展练习。当然在听说充分的基础上,读写要跟上,以此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语言的习惯

3.1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要有一本好的工具书 。

3.2预 习的习惯 ,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 ,逐步规范要求 。

在预习方法上指导学生按词、词组、句、文、疑等进行分析,即先要求学生学会使用英语词典查单词,自己解决生词,对重要词组、重要短语进行罗列,并造句,记录课文结构严谨和用词优美的句子,并读、抄、背。

3.3整理错题的习惯 ,提高学生改错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

3.4阅 读课外书和摘抄的习惯 ,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英语读物,随身携带,阅读,做好摘记。

4.英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使之成为学生用以仿效和认识的榜样。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学习掌握知识之道,更重要的是要传授给学生做人之道。课堂教学是实现德育渗透的重要形式之一。教师的自身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激情和精神面貌都可以在无形中给学生一种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我们要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重要形式,对学生言传身教,必须用文明的语言、文明的行为,使学生养成使用文明礼貌语言的习惯,使学生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都是一致的,使言教身教合一。此外,教师还要自觉学习教学心理学的理论,并自觉地把这一理论运用到学科教学的实践中, 在学科教学实践中形成培养健康人格的自觉意识。教师要在自觉意识的指导下,贯彻课程标准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利用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

5.将交互式电子白板运用于英语教学

5.1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 ,有效进行英语知识拓展 。

英语教学从本质上来讲是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化交流等信息传输活动。而传统英语教学,仅仅依靠“三个一”(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台录音机)进行教学,枯燥而乏味。而电子白板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各类影像资料, 让学生在观看演示会话人的说话表情、肢体语言等过程中,感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风土人情的异同。

5.2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 ,有效建构学科知识体系 。

对于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要让学生运用规律对知识进行加工与梳理,并进行实际运用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电子白板具有将整个探究学习过程中生成性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之功能, 更好地体现知识体系的关联,让学生有效地形成思维体系, 并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特别是英语复习课,由于英语基础知识繁杂,考点分散,必须建立知识体系,如果运用传统板书,效率极其低下。因此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制作思维导图,实施集中快速、调整灵活地教学。

5.3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 ,有效整合英语教学资源 。

对于英语教学可以将电子白板内置和英语教学素材等资源进行有效融合, 因而在备课时既可以直接调用白板内置资源库和动画库等资源,又可以将外部资源存入资源库,针对教学需要进行调整。

6.在英语教学中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要注意遵循适时 、适度、适当原则

怎样做好数学分层教学 第4篇

数学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动学生以自己的思维器官去学习数学、探究数学,让每个学生从数学教学中获得教益,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了追求数学教益的最优化,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使全体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我在课堂内外六个方面全方位地实施分层教学,确保全体学生的基本水平,正视每个学生的原有水平,提高共同水平,发展不同水平。

一、学习内容精心预设

学生学习数学不仅是在数学课堂上,在生活中,他们也在不断地积累数学知识和经验,因此,只有尽可能地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心中有数,做到准确、恰当的预设。

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我通过对学生的课前测查了解到已经有部分学生知道了圆面积公式。面对这一事实,我设计了两种教学方案:对未知计算公式的学生,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对已知道计算公式的学生,该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确认并追溯公式的来源。由于每个人的视角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在推导、验证公式时又出现了多样性,有的学生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有的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有的转化成三角形、梯形……这样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各有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加上教师从旁点拔与指导,使一部分学生能脱颖而出。

二、课堂提问逐步深入

教师因教的内容不同或学生差异而有层次地设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思考。

如:教学《动物聚会》,通过看情景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我提了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首先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图的意思,提了一个问题: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为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情景图,我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了很多,有该用乘法解答的,也有不该用乘法解答的。于是我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哪些问题能用乘法解决?另外,在设问中将复习类、基本类的问题给学困生来回答,而将通过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解决的问题让学优生来回答,课堂教学中的绝大多数提问针对中下生。对于学生回答,我首先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你真会动脑筋!”“你说得真好!”等富有情感的即时评价语言,在学生心里形成获得成就的快感,由此激励他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课堂作业分层设计

课堂作业的要求分层次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诸如知识的多少、思维成分的多少等,而且也包括质的方面,诸如知识的深浅、思维水平的高低等。在具体操作中,我采取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同一练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学困生只要求作一般解答,对学优生的要求则不但要解答是什么,更要解答为什么。另一种是布置有层次的习题,教师不仅精心设计基本题,而且设计一定数量的弹性题,全体学生在完成基本题的基础上,可以自由做弹性题。

四、课外作业拓展延伸

数学课外作业除布置常规的一些习题外,再提供一些选做题,有兴趣的学生在完成常规习题的基础上,可自由选择解答,并另外加分予以鼓励。

如:一年级上册中学生认识了整时、半时及快几时了和几时刚过之后,我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利用学具或家里的钟表看一看、拨一拨、说一说当分针指向某个数字或两数之间时的时刻,第二天把自己的发现向大家汇报。学生很有兴趣,在自己的探索或家长的指导下有了一定的发现和发展。

五、考查测试面向全体

首先体现在考试内容上有层次。或分两部分,一部分为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题(计100分),另一部分为略高于教材内容和标准要求的附加题,每次二题,计加分20分。或分为A卷和B卷两级试卷,A卷为基本要求的测试题,B卷为要求略高的测试题,由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程度选做。

其次,体现在考试方法上有弹性。即允许第一次未及格或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再考第二次,试卷不同,要求基本相同,并承认第二次成绩。如:周××同学在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测试中挂了红灯,我不急于给他打分,而是个别辅导他逐题订正,特别是在对除法意义的分析理解上下功夫。接着,我又出了一张试卷,把他在第一张试卷中有较多错误的题改变数字和情景再次出现。由于他有了前面的订正辅导,分析理解能力增强,记忆也比较深刻,成绩当然比前一次有明显进步,学习自信心也更强了。

六、成绩评估形式多样

给每个学生作出恰如其分的全方位的评价,这对学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教师针对每个学生在不同层面上的进步,给予恰当的鼓励和期望,会出现令人吃惊的良好效果。

怎样做好分层教学 第5篇

分层次教学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了“使包括学困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学原则,认为教师必须提供不同层次的交流,使所有学生都参与课堂交流。分层次教学正好提供不同层次的交流机会。

在教学管理与教学实践中,如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学方式的转变。从现有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为达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个体学生,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效果,只有实施“分层次教学,分类指导”。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在摸索着怎样才能较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调整好教学内容

备课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都应坚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如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有区别,所要求的思维程度不同,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

二、改变授课形式

要尽量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兼顾优、差生的“分”环节。这样教学过程能自然地融进预习、新授、质疑、辅导、巩固、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从而较好地解决好、中、差各层次间的动静支配的矛盾。从而有效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设置作业

课内作业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统一标准,统一要求,以面向中等学生为主,同时差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一是根据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拔尖提高;二是根据中等生状况,以巩固所学知识为目的,设计相应的习题;三是根据差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适当放缓坡度,将难度较大的练习分解或给予具体提示,这样,既能缓和差生学习困难的状况,切实减轻差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他们求知的积极性。

“分层目标教与学”是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分层制订出不同的教与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辅导手段,采取不同的训练内容,达到所有学生各自发展,最终都能达到既定目标的方法。

怎样做好教学组长(最终版) 第6篇

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教研活动要有“研”的氛围,计划的制定是关键,一份好的计划包括实事求是的现状分析,明确的指导思想,有操作性的目标,相应的实施方法,以及可测的目标达成度。教研组长在第一次的教研活动中,请教师充分讨论本学期教研活动的重点及所需解决的问题,并结合教务工作计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组计划,并保证在教研活动中认真实施。

“凡事预则立”。在制定计划时,把握这样三个原则:一是找寻到有价值的研讨话题,即教研中呈现出来的一些“症结”,如教研工作中的理论匮乏、认识偏差、行为脱节等。二是对症下药,计划中的这一部分要清楚地呈现:做什么?怎么做?三是过程管理。对教研组的活动整体安排,在征求大家意见的基础上排定日程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明确如何参与教学研讨过程。

计划的制定需要不断的思考:制定的计划应该是结合实际的,否则它只是一张写满字的废纸,毫无意义和价值;制定的计划应该是逐层推进的,能真实地记录下学校教研活动的进展轨迹;制定的计划应该是可操作的,老师要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并鼓励大家在实践过程中创造性地落实。

其次,要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理论学习的有效性,才能率先成为学习型、反思型的教师。很多时候的业务学习、研讨,都是泛泛而论,会上头头是道,会下一片茫然,理论没有成为行为的支撑,行为没有成为理论的落实。

活动之前要确定活动的主题,根据主题寻找相关的理论文章、书籍或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准备活动。在组织活动时可以对一些解决问题起关键性指导作用的文章摘要学习,请有经验的老师结合学习内容讲述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将一个个理念转化为鲜活事例。在学习理论、听了他人经验之后,再开展思考讨论。针对具体的某一问题,去定位、分析、解决,大家这时会自动在学习的理论中找寻答案,运用到教研的讨论中去。经过激烈的辩解、讨论后,总结教师中的观点,整理成活动的成果推广运用。

最后,要做好对教师的专业引领。教研组长是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组织者与带头人,教研组长也是第一线教师,是学校和教师之间的枢纽,要主动思考、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切实提高教研组的学科质量,同时应做好教师成长的专业引领工作,让教师主动积极参与课改。

作为教研组长,要学在前,思在前,行在前。学在前就是要从理论上不断地充实自己。应当具备一定的概括提炼能力。思在前就是要勤于思考,善于交流,思考实施中的合理性,并在过程中不断调整,在共同的学习、探讨、实践中与大家交流,达成共识。行在前就是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主动承担公开课、示范课的任务,为教师提供榜样。

怎样做好语文教学课件 第7篇

一、PPT课件好用、适用、够用,是首选语文课件

有很多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如Authorware、flash、director、powerpoint等,功能各有千秋,如果真要对比起来以竞赛评比角度来论,powerpoint可能是“最不起眼”的课件制作软件了,它简便、实用、好学,我对它情有独钟。其实,选择一个课件制作软件,达到“三用”标准足矣:好用、适用、够用。PPT简单易学,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老师来说容易掌握,便于修改;最适合日常教学使用,随时根据教学流程可调整幻灯片内容和顺序,开发周期短;它功能强大,可整合多媒体流行的媒体素材,再结合VBA和触发器、超链接、动作设置,完成可以设计出交互性强悍的课件作品。从这几方面来论,PPT课件完全满足辅助教学应用,是首选的第一个课件开发工具软件。如果在掌握PPT课件的基础上,再计划提高课件制作技术,建议学习矢量动画课件制作软件flash,这可以有效弥补PPT自身动画功能薄弱这一功能。

因此,我提倡选择相关课件制作软件时,首选powerpoint软件—PPT课件技术相对于微机操作基础薄弱的.教师来说,是最适合高效学习,并有效应用的选择,足以“应付”日常多媒体辅助教学。

二、掌握PPT课件设计流程,流水化开发课件

PPT课件设计开发是一个严格的“流水线式”的开发流程。基本上,一个人就可以“单打独斗”完成PPT课件设计、开发、测试、应用流程。以初中语文《谈生命》为例:

(1)分析《谈生命》课件辅助目标。所设计的PPT课件要根据人教版教材特点和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以及《谈生命》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初步确定PPT课件框架和技术表现方法、技术实现难度,形成设计草案。

(2)撰写《谈生命》课件脚本。这个PPT课件脚本设计没有统一格式,只是笔者按着PPT幻灯片页数顺序写的一个具体内容列表和实现细节,只要是表述出PPT课件的设计蓝图,必要时画出PPT课件相关框架图,可细化到课件某个环节的具体表现方法和内容。

(3)整理《谈生命》课件相关媒体素材。本节《谈生命》PPT课件,需要一些图片、欣赏视频和朗读视频,还有相关文字材料等,前期的音视频媒体素材收集、整理、分类、加工处理是一项繁杂工作,有时,图片素材也要加工处理,多网上下载的不一定能完全适用。

(4)整合PPT功能设计《谈生命》课件。根据PPT课件框架,结合课件脚本设计的引导,充分整合PPT各种功能,融合各种媒体素材,灵活设计出符合最终目标的多媒体《谈生命》课件,这个环节是最考验教师PPT功力时期,如果操作能力强,开发周期少效果好,否则就是头脑想法美好,鼠标却不知道如何操作

(5)反复测试PPT《谈生命》课件。PPT课件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音视频播放、插入flash、VBA编程、超链接等,所以一定经过严格的测试修改,才能交付使用。尤其是换台“纯净”的电脑进行测试,按设计脚本和功能目标进行查错、纠错,并实时试运行检验,记录修改细节。另外,还要在《谈生命》教学实践中,验证这个课件是否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实现应用的最优化。

(6)成品《谈生命》课件“打包”发布。PPT课件终于制作完成,根据不同应用环境,进行生成“打包”,生成一个安全稳定使用的独立课件。当然,还要求教师要掌握PPT课件操作技巧,备课的同时,还要备课件内容、备课件操作。

三、掌握PPT课件设计框架,课件开发不是难题

只有掌握了PPT课件设计框架,才能有效地完成PPT课件开发,提高设计效率。

PPT就是所谓的幻灯片,以页为单位,把一节课所要呈现信息展示出来,主要以一种线性结构为主,一页页的课件内容进行鼠标点击控制播放。这其中个别的素材有不同展示效果和控制选项,以及通过幻灯片自定义动画选项和切换效果等丰富PPT课件展示效果。

严格地规范PPT设计框架,可包括:片头、片尾、封面、导航结构、内容页、控制按钮组等框架结构。

例如,笔者在设计初中语文《谈生命》课件时,总共设计了74页幻灯片。可根据需要利用自定义动画设计一个简单片头,这节课笔者没有设计片头。第一张是标题页所谓的封面:精美的背景上显示教材的版本信息、课程标题、相关动态教程内容、单位作者信息等。可通过封面了解《谈生命》课件内容和课程的概要信息。从第二张开始一直到74页都是内容页,这其中设计了导航结构,按着导入、新授、小结等教学流程把总共73张幻灯片分六部分:一是作者简介、二是学习目标、三是课文朗读、四是合作探究、五是拓展延伸、六是音乐欣赏。每一部分都可以通过超链接联结,可灵活地控制跳转和返回。具体的每一页内容都结合呈现的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不同类型素材,处理好颜色、位置、控制、搭配、深度叠加等问题,让教学内容有效地展现出来,摒弃无用信息,不炫耀技术,真正辅助教学,为本节课《谈生命》教学目标服务。最后一页幻灯片,我只显示了版权信息,当然也可在PPT课件播放结束时,或显示谢谢观赏,表达谢意;或显示一段有意义的话语,或直接显示课件结束字样。

怎样做好双语教学 第8篇

一、更新实验教学理念,拓宽物理实验的教学范围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为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未来社会公民服务。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的内容要从实验和观察、探究和总结、应用与延伸上展开设计;教学形式要从课前的实验准备、课堂的实验操作、课后的实验教学反思和改进、课外参观、物理知识讲座、学具和教具的制作等方面进行设计;实验教学的评价要结合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推理能力、设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设计,同时应增加学生的互评和自评等相关的内容。新课程理念下仅仅靠课本中有限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按统一计划组织好课外活动,配合和补充课堂实验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例如:利用光学原理让学生自制望远镜或潜望镜,利用马德堡半球实验原理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为了减少盲目性,提高课外活动的实效性,我们还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针对教材相关内容,保证课堂和课外的内在联系;二是要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使活动具有趣味性;三是注意活动的可行性,四是要做好引导、督促、检查和评价。

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构建探究实验教学模式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 转变观念,改变“背实验”的实验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状态下形成的物理实验教学往往是为了考实验而被迫做实验,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动性、创造性被剥夺,学生得到的物理知识不完整,实验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挖掘、探究每个物理实验中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从根本上去学习与实验相关联的物理知识,真正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不仅教材中的许多实验过程、实验结论需要学生学习,其中包含的物理实验思想更值得学生去品味、去领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知道为什么做实验、怎样做实验,提高其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的意识和能力。

2. 拓宽物理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和转化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通过实验研究问题,一次偶然的探究不可能揭示事物的普遍规律。同样,学生仅仅靠几堂有限的实验课,只能暂时记住有限的知识点,不可能进行深入的体验和分析,更不用说去品味、领悟实验思想。因此,教师必须打破物理实验狭窄的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更开放的实验空间和时间。学校的实验室应该是开放性的实验室,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自主地选择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

3. 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

学生实验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能记熟某实验或能熟练操作某实验,更在于通过一定实验训练来提高实验能力。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大多是验证性或测量性的,学生往往只限于在观察教师演示之后,重复操作实验。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必然无法得到培养。因此教师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应注意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突出学生的实际参与,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和认真思考。物理思维能力是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提高和延续,是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与观察到的现象相结合,通过大脑的抽象活动识别问题的本质,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发和运用低成本实验,创造性地设计物理实验类型

新课程要求初中物理课程与教学的目的要面向全体学生,物理实验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因此而发生较大的变化,物理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并结合教材实际灵活设计实验的类型。

1. 利用电器和玩具设计趣味型的物理实验。

物理教师应该关注和研究如何增加物理实验的趣味性,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积累和总结,使趣味实验系列化、多样化。电器和许多玩具都是根据物理原理设计而成的,能呈现物理现象,显现物理规律,其鲜艳的色彩、神奇的现象、巧妙的设计、精美的外观都牢牢抓住学生的目光,用它们来活跃课堂气氛,可以起到实验仪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使学生在好奇中愉快地学习物理知识。

2. 利用简易物品制作生活社会型的物理实验。

通过物理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对于拓展物理的教育发展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常用物品和材料有其不同的物理性能,如强度、弹性、柔韧性、硬度、隔热性、导电性等,可以把它们移植到特定的情景中,让其内含的物理特性体现出来。

3. 运用新材料开发科学实验。

目前新材料层出不穷,不断涌现,例如激光笔、钕磁铁、硅光电池等,这些材料价格低廉,物理特性明显,实验效果很好。例如,用激光笔给学生演示光的折射现象;把钕磁铁在线圈里来回运动,使发光二极管发光,等等,都具有现象明了、操作简单的优点。

怎样做好实验教学 第9篇

关键词:科学;实验;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311-01

《科学》课作为小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功能。它是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的基础,小学阶段科学教学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然而,在科学课中,实验教学又是基础,也是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更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在素质教育实施中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实验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从而提高科学课实验教学的实效性呢?下面说一说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实验前精心策划,做到有的放矢,这是做好实验,提高实验实效性的前提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精心准备必不可少 。成功的实验课,必定建立在教师精心准备的基础上。这不仅要求教师要熟悉教材,对所做实验要让学生获得的知识了如指掌,还要对整个实验的程序一清二楚。所以,在上实验课之前,教师必须先完成实验,找出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另外,准备好器材,检查器材也是十分关键的。如:在完成《小灯泡亮起来了》这个实验前,教师必须对每个组的实验器材进行检查,小灯泡是否完好,导线是否通电,电源是否有电……这些都是实验前要检查的,否则,就会在实验中影响效果,达不到实验的目的。

除了教师的准备,学生的准备也很重要。在教学《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这课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准备以下材料:多种食物的外包装,包括已过期的和没过期的;含防腐剂食物的包装;不同类型的牛奶包装,纸包装(保质期 5-7天),塑料瓶包装(保质期28天),铁罐包装(保质期15个月),真空包装的牛奶。这样的准备非常具有代表性,有助于学生在观察实验中的分析打下基础。

二、在实验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这是做好实验,提高实验实效性的关键

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由于时间和器材等原因,学生往往都没有充分体验实验。刚接触科学实验教学的老师,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喜欢打断学生的思路,补充几点注意事项,从而没有让学生充分体验实验。因此,我认为,在实验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大胆探究,充分体验,让学生在不断的操作中得出结论,掌握知识。如在教学《种子的萌发》这课时,我把全部同学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种植蚕豆。先让学生从家里带来蚕豆,把蚕豆放进烧杯浸泡1-2天,再把浸泡后的蚕豆种子放在一个铺有棉花的盘子里,保持棉花的温度,再让学生连续观察蚕豆发芽的过程。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对种子的萌发有了充分的认识。再如:在《观察动物的卵》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观察各种动物的卵,我除了让学生自己去准备蝴蝶、青蛙、蟾蜍、鱼、鸟这些动物的卵以外,我还发给学生放大镜帮助学生观察,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讨。在这个充分体验的活动中,孩子们知道了这些卵在形状、颜色、数量、大小内外部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培养了学生乐于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

三、揭发学生兴趣是做好实验,提高实验实效性的保障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乐学、好学,才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它是发展人的智力的重要心理条件,只有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中,达到想学、乐学的目的。心理学表明,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它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强大动力,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

因此,作为一名科学教师,一定要揭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和学习科学的兴趣。在做实验前,教师要充分重视乡土教学,使实验教学贴近生活。首先,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去寻找实验材料。如: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这个实验时,我让学生自己去找空的塑料瓶,把底去掉,再找来乒乓球。让塑料瓶把水面上的乒乓球压到水底,再打开瓶盖,让乒乓球浮起来。在这个实验中,塑料瓶和乒乓球这两样东西都是学生所熟悉的,也是他们爱玩的,让他们感觉到做实验就像平时玩玩具,兴趣就很高。所以,作为农村小学的科学实验课,应突破由仪器、设备等带来的问题和不便,充分利用乡土本身的自然、地理优势,开发和利用乡土教具,上好实验课。

小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的过程中,如果对科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教学上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意义是深远的。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做到实验前精心策划,做到有的放矢;在实验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尽情发挥;随时揭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实验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比较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从而提高科学课实验教学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使课堂变成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能力的乐园!

参考文献:

[1] 《提高课堂实验效率》

怎样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第10篇

一、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途径 ㈠学习:实现自我超越。

未来的教师应当成为学习型的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精通教学内容,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并以积极健康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学技艺指导学生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更新观念、充实知识、掌握方法,在客观审视现实的同时不断超越自我。

1、要确立现代化学习观。面对新课程,教师应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学会终身学习,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需要;学会创新学习,能够把知识转化成智慧,在实践中形成新的方法论、价值观;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和研究,快速完善和更新自我,加快自身的专业发展的进程。

2、要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教师要通过自主学习,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保持专业知识的先进性;通过团队学习,发挥群体优势,从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通过探究学习,改进教学行为,革新教学策略和方法,朝着“教育专家”的目标发展。

㈡ 实践:改善心智模式。

1、要开展行动研究,反思教学实践。

教师要为行动而研究,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找到科学理论的依据,提高教学实践的科学性;要在行动中研究,反思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在实际行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改善实践行为;要对行动进行研究,每次行动之后对整个行动进行深刻反思,增强新课程改革的体验,总结教学实践的基本规律,提炼和升华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典型案例和教育故事。

2、要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实践技能。

改革课堂教学评价,关注学生差异,从学生的参与度、交往度和达成度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课堂教学技术,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大脑“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提高自身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㈢、培训:建立共同愿景。

1、要加快角色转变。

面对新课程,教师要确认自己新的身份,成为学习的组织者,认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要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要加快专业发展。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广大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为此,教师要通过培训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重点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与实践的能力,提高批判性反思与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途径

1、关爱学生

教师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到诲人不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身教重于言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座右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曾激励了无数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有志者。教师的一言一行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大脑是“计算机”。教师自己必须严格遵守纪律和法规、不搞实绩舞弊。要使学生待人讲究礼仪,彬彬有礼,教师自己必须待人讲究礼仪,彬彬有礼;要使学生的人格健全和完美,教师自己的人格必须健全和完美。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将自己的道德和人格提升起来,才能提升学生的道德和人格。正人先正己,时时做学生的表率,否则,即使你说的天花乱坠,头头是道,不注重自身修养,也不会得到满意效果

3、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为之而奋斗。

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就要为之而奋斗,就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负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神圣责任。教师从事的不仅仅是一份职业,而是教育人、塑造人的光辉事业。教师的职业是特殊的职业,我们不一定做到为讲台而生,为学生而活,但也要对得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称号。教师职业关系到千万人自我价值和人生理想的实现,关系着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程度。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是一种对事业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奋斗的动力以及事业成功的保证。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该无怨无悔,恪尽职守,为之奋斗终身。

三、教师如何做到以身作则

1、具有良好的品质

所谓言传身教,就是教师的良好品质在生活中影响着学生。也许不需要给学生讲太多的理论,也许老师的一个不经意的行为就会对学生起到教育的作用,也许老师的一个优秀品质就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老师一定要具有良好的品质,并用这个去熏陶影响学生。

2、注重仪表和着装 教师每天要面对很多学生,所以一定要注重自己的仪表和着装,这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良好形象的树立。教师在穿着上要朴素大方,切不可穿奇装异服;在教学时要面带微笑、大方得体、举止稳重、手势恰当,要做到用眼神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从老师那里可以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能够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3、每天都积极向上

老师是学生们崇拜的人,老师的正面和负面情绪都能够感染带动全班。所以在教学时或与学生相处时,不能把自己的不愉快和疲劳感带给学生,要让学生感觉老师每天都精力充沛、每天都充满阳光、每天都奋发向上。相信有这样积极态度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也会阳光、积极、向上。

4、不断学习提高水平

“活到老,学到老”,每一位好老师都是在不断的学习提高中成长起来的。不要因为自己是老师,就不再学习了。要知道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不学习必然落后的道理。作为老师要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就更应该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用自己的知识更好的教育学生,用自己孜孜以求的精神来影响学生。

5、与学生平等相处

上一篇:初中学校记事周记下一篇:修船厂入厂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