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验实验结论

2024-07-31

会计实验实验结论(精选10篇)

会计实验实验结论 第1篇

地概实验心得

实验一:天球仪的使用

一开始接触地球概论的实验,是从接触天球仪开始。让人惊叹的是,小小的的天球仪竟包含了整个星空,旋转着天球仪,仿佛感觉到整个宇宙都在我们面前。

作为初学者,天球仪无疑是我们认识天体的最好工具之一。而通过实验一,我了解了天球仪的结构并掌握了它的使用操作方法,了解主要天球坐标和天体相对位臵。当然更让人开心的是,我可以通过天球仪演示天体视运动和任意日期与时刻的天空,从而学会认星和了解星空的变化规律,我还成功的利用天球仪验证了天体周日视运动和天体周年视运动(四季星空),我还学会了在天球仪上求解一些简单的天文问题,如:我利用天球仪可以求出福州在夏至日和冬至日日出和日末时刻,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

天球仪开启了我们探索星空之门,再仰望星空,仿佛宇宙尽收眼底。

实验二:四季星空

当我从老师的手中接过活动星图时,我对这个小东西充满好奇,它真的可以帮助我认识四季星空吗?它要怎么使用呢?听老师一一讲解,豁然开朗。但毕竟没有实践,总觉少了点什么,当天晚上,兴致满满的爬上楼顶,唉!众里寻星千百度,却不见它的身影啊!意兴阑珊……

机会总是会有的,2010年11月03日晚,我带着活动星图上了地

会计实验实验结论 第2篇

【注意事项】

1.实验B1和B4:测定溶液pH时,玻璃棒用滤纸或面巾纸拭擦干净,不用抹布拭擦了!

2.实验B3:①组装闭合电路后,不用再拆开;

②点燃镁条后,另一只手立即盖灭酒精灯。

3.程序:进入考场→填写考题序号→回忆操作步骤→做实验→写结论并仔细检查→交给化学老师→整理器

材。

B1、探究氢氧化钠溶液的性质

NaOH溶液pH=10(注意:必须是大于7的整数值!)

NaOH + HCl =NaCl + H2O

2NaOH +CuSO4== Na2SO4+ Cu(OH)2↓

B2、鉴别氨水、氢氧化钠、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

样品1:澄清石灰水;

样品2:NaOH溶液 ;

样品3:氨水;

Ca(OH)2+Na2CO3=CaCO3↓+2NaOH

B3、金属镁的性质探究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有导电性;

2MgO2点燃2MgO

Mg+ 2HCl === MgCl2 + H2↑

B4、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并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样品1:Na2CO3溶液;

样品2:NaOH溶液 ;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OH + HCl =NaCl + H2O

会计实验实验结论 第3篇

一、观察与实验的涵义

观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 是感知的特殊形式, 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感知.在数学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 常常通过观察来收集材料, 发现事实, 通过认识数学的本质揭示数学的规律, 探求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但光凭观察很多深入的数学本质很难被轻易发现, 所以著名数学家欧拉也说:“数学这门科学, 需要观察, 还需要实验.”在实验中, 人们变革和控制被研究的对象, 这使实验法比观察法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因而实验是比观察更有力的认识手段.一般而言, 观察是实验的前提, 实验是观察的证实和发展.

二、观察与实验的作用

在数学学习与解题过程中, 观察和实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形成数学结论、探究数学命题, 而且可以帮助发现解题途径, 从而实现解题思路的突破.

1. 形成数学结论

我们从一个最简单的数学结论来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这是三角形知识的入门内容, 以下通过观察法与实验法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观察入手:以硬纸片为材料, 剪出一些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用量角器分别量出这些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大小, 然后求和, 再把这些求和结果进行比较, 感性地得出结论.

实验辅助:如图所示, 假设所剪出的纸片为△ABC, 剪下∠A∠B, 把它们和∠C拼在一起, 这时发现CN恰好是BC的延长线.

通过上述的观察和实验, 我们可以确定三角形的三内角之和为180°, 当然具体证明过程还需要进一步给出, 无疑最关键的一步已经迈出, 相信问题也就不再难以解决了.

2. 探究数学命题

探究数学命题是数学观察和实验的重要目的.如教师需要学生参与讨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一课,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重要的判定方法.教师可以首先设问, 启发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考, 以填空形式给出:“__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学生会很自然地从定义出发, 首先推测出下列这些结论: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接下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相结合去感性地认识这些重要的结论, 学生积极地动手动脑, 一一验证以上命题的正确性, 在这里很多实验方法可以有机地介入, 测量、比较等方法综合应用.在这一数学命题的发现过程中, 学生的观察、联想、动手、实验等等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3. 发现解题途径

这里我们从凸多面体的欧拉公式展开.一般的, 我们以F, V, E分别表示凸多面体的面数、顶点数和棱数.为了得出结论, 预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实验, 总结如下表:

仔细分析表格中的数据, 我们可以归纳得出结论:

以上得出结论的方法在数学中被称为不完全归纳法, 它是严格建立在观察、经验和实验的基础之上的, 在中学数学中也成为数学发现、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观察与实验应注意的原则

1. 反复渗透原则

所谓渗透性原则是指在具体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一般教师不会直接点明所应用的方法, 而是通过精心的设计, 采用教者有心、学者无意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领会蕴含的深意.这一方法在观察阶段尤其重要.观察对象确定之后, 教师应该把主动权教给学生, 让学生来确定具体的观察方向, 让学生得到自己认为满意的观察结果, 进而确定实验方式.须要指出的是, 渗透性原则并非始终处于从属的隐性地位, 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应该把这种载体背后的思想方法显示出来, 使其形象化、明朗化, 便于学生进一步的实验操作.

2. 渐进发展原则

一个数学结论的发现必然经历从孕育、产生到完备、提出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 渐进性原则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学生从观察所得的感性认识阶段要上升到实验结果的理性化, 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渐进发展原则应该贯穿始终.

3. 学生参与原则

数学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质他们乐于参与到数学的发现中去, 直接体现了观察与实验的价值.事实上, 无论是观察本身或者实验过程, 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 学生只有亲身参与这一过程, 才能真正领会数学发现的真谛, 掌握数学发现的方法, 真正地喜欢数学, 欣赏数学之美.

四、观察与实验体现的数学之美

美是人类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产物, 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而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 是科学美的核心.数学之中充满了无穷的趣味, 而发现这些乐趣的过程绝不会亚于欣赏一部审美大片的感受, 这种过程曲折往返, 但结果却简洁明了, 让人赏心悦目, 让人浑身都有一种舒适优美之感.在观察与实验的过程中, 人们往往会经历一种无意识的审美情感的选择, 直觉意识首先显现, 而更深入的实验则引导我们一步一步走向美的顶点.可见, 数学之美所体现的简洁性和统一性正是观察与实验应遵循的宗旨.

会计实验实验结论 第4篇

关键词:实验意图;装置仪器;检验;实验结论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013-002

高中化学教学对实验探究活动相当重视,学生也很喜欢做化学实验,但每年高考实验考题的得分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笔者以为,学生喜欢的是实验现象的神奇好玩,没有对现象背后的本质多加思考,更没有对实验的结论进行引申升华,故在遇到试题中的实验问题时学生就无法对实验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当然,这与我们高中化学教师未能在实验方法上进行正确的引导、未能在实验结论的引申上给予必要的示范有关系。笔者对高中实验化学教学和高考实验试题进行关联研究,在实验结论引申升华上做了一些工作,收到一些成效。现与大家探讨如下:

一、重视课本实验,弄清实验目的,改进实验装置

高考化学实验考题基本都是“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既然源于教材,那就要求我们要重视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要对教材实验进行深挖,要揣摩实验设计的意图,弄清每一步骤的目的,想明白药品和仪器选用的理由。以实验室制取氯气为例,学生都知道,氯气有毒,应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以防污染空气,但若不对实验深入研究,课堂演示的始终都是如图1所示的实验。而要对实验深入研究,学生就能够在装置搭配、气密性检验、演示实验、实验安全、装置拆卸等多方面对化学实验进行全面的认识,尤其是正常演示实验前后的气密性检验及拆卸前通空气以排尽氯气,让NaOH溶液将其吸收完全,是实验安全范畴的内容,也是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体现。为了能通入空气,制备装置要改进为图2,从活塞处通空气,就能将残留在体系内的氯气全部吹入NaOH溶液以吸收完全。挖掘出这些内容,就升华了一个实验原本的意义,通过实验改进让学生理解了如何体现绿色化学思想,如何实现实验安全。

再如在演示完铜与浓硫酸反应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学生都发现了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都认为是硫酸铜固体。笔者提问到,那如何检验它就是硫酸铜呢?没想到的是,学生异口同声说“加水”。笔者不动声色,不置可否,继续提问:“热试管能加冷水吗?”“硫酸铜能以白色固体形式存在,为何?”“能向浓硫酸中加水吗?”“能向热的浓硫酸中加水吗?”经过热烈的讨论和争论后,大家形成共识:“待试管冷却后,倒去上层清液,逐滴向试管中滴加蒸馏水,若能得到蓝色溶液,则证明生成的白色固体为硫酸铜。”学生在教师的压迫式提问中,在自己冷静的思考中,在和同伴的合作讨论中,对有疑问的、自以为是的问题有了深入的思考、清晰的认识。

二、对比实验装置,反思仪器变化,领会实验意图

在学生做完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装置如图4)后,笔者及时提出如何更好地对乙酸乙酯蒸气进行冷凝。学生经过讨论、反思得出三种方法:(1)加长玻璃导管,延长热交换的时间(如图5);(2)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如图6);(3)选用水回流冷凝管(如图7)。方法二使用干燥管,既可以防倒吸,又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冷凝效果。也有同学将方法二设计成图8,但经引导发现,乙酸乙酯很有可能冷凝在安全瓶中而没有进入小试管中,导致总产量降低,故图8不理想;相比较而言,图6装置冷凝后的乙酸乙酯都流入小试管中,保证总产量不减少。学生都知道水回流冷凝管冷凝效果最好,于是展示了图7装置。学生看了图之后,发现除了多了冷凝管,还多了温度计和分液漏斗,这样设计有什么目的呢?于是学生在对装置6、7仪器的对比中,反复思考,不停讨论,结合乙酸乙酯制备过程中的各种条件控制,发现装置7的三个突出的优点:①增加了温度计,便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温度;②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时补充反应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③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乙酸乙酯。

三、发现实验异常,探究背后原因,培养创新能力

学习过氧化钠的性质时,预习了的学生都知道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氧气,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就在学生为确认氢氧化钠的生成而高兴的时候,发现红色变淡,既而消失了。这异常的现象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质疑,唉,为什么呢?学生对褪色原因的好奇,让笔者突发奇想,让学生来猜想原因。结果猜想的理由五花八门,反应放热,生成了有强氧化性或酸性的物质等。经由学生设计实验并实验探究发现,是生成了有强氧化性的过氧化氢的缘故。Na2O2+2H2O=2NaOH+H2O2。而且向褪色后的溶液中一分为二,一份再加入酚酞,溶液还可变红;另一份加入NaOH不变红,说明酚酞被H2O2氧化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异常的实验现象引发质疑,既而联系已有知识、分析猜想、提出实验方案、验证判断实验结果,通过这一系列的思维过程,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再如喷泉实验中胶头滴管的倒置使用、制氢氧化亚铁时,吸满氢氧化钠溶液的长胶头滴管要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胶头滴管违背常规甚至是错误的使用方法,背后一定有着特殊的原因,也只有敢于质疑、充满好奇的同学才会努力地探究背后的原因。

四、联系实验事实,找准检验方法,培养发散思维

在学习卤素性质时,学生都知道:(1)向KI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不显色,滴加氯水等氧化性物质,显蓝色;(2)向KI溶液中滴加CCl4,有机层无色,滴加氯水等氧化性物质,再振荡,有机层显紫红色;(3)向KI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加硝酸沉淀不消失。由此三个实验事实可以总结出I-检验的三种方法:(1)取待测液适量于一干净的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不显色,滴加氯水,溶液变蓝色,则待测液中含I-;(2)取待测液适量于一干净的试管中,滴加CCl4,振荡,有机层呈无色,再滴加氯水,再振荡,有机层显紫红色,则待测液中含I-;(3)取待测液适量于一干净的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加硝酸,沉淀不消失,则待测液中含I-。通过I-的检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本领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同时,在实验方案的表述中,强调表达的规范要求“操作―现象―结论”。再比如说,纳米材料的颗粒大小与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相近,那如何检验纳米材料呢?若学生仅答“丁达尔效应”肯定是不规范的,首先纳米材料不属于分散系。所以规范的表达应当是“将纳米材料加入水中,搅拌形成分散系,用激光笔从侧面照射,若从正前方能观察到一条明亮的光的通路,则证明此分散系属于胶体,此为纳米材料。”

会计手工实验报告会计实验心得 第5篇

2012年6月

会计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科,对会计学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要注重会计学的实务练习,以加强学科的实践性,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充实理论知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作为一名会计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学好会计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加强会计实务的学习是一门必修课,会计手工账实务操作更为重要,是每一位在校会计类专业同学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进入到大学生活的第三个学年,学校给我们安排很多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课程,在这些课程之外还特意开设了一门“会计手工实验课”。与以往的理论学科不同,会计手工实验课是一门以手工操作为基础的课程,学生为一家虚拟企业为活动背景,对公司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手工记账。

实验步骤:

首先根据试验资料设置账簿,然后根据相关业务内容和“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再根据“收款”“付款”和“转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各种明细账。同时还练习了编制“科目汇总表”,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帐”,将“总分类账”与“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核对后根据“总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

(一)设置账薄

根据试验资料要求设置2008年1月初的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及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材料中的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属性建立分户账

并填写期初余额。这一步并没有什么难度,输入数据时小心谨慎就可。

(二)填制记账凭证

根据相关业务内容和“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有的原始凭证要自己填写,然后根据原始凭证写出会计分录,然后根据会计分录填写记账凭证(包括收款、付款和转账凭证)。原以为自己学过的会计知识足以应付这些经济业务,可一接触实务才发现远没有理论简单。起初原始凭证都不会填,并且很多业务还要老师讲过才会做分录。

(三)编制科目汇总表

在做完一部分凭证后,我们开始编制丁字帐,即根据所有记账凭证将每个科目的借贷方金额都记下,然后借贷方所有发生额分别相加,进行试算平衡。在这一步,出错的几率非常大,我们几乎很少第一遍就算对借贷相平的,必须仔细认真。

(四)登记总账、明细账

账簿包括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账户。登记会计账簿时要求准确完整。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将会计凭证的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相关资料逐项记入账内,做到数字准确、摘要清楚、登记及时、字迹工整。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日逐笔登记“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账,并且做到日清月结。根据转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每一项会计业务,一方面要记入有关总账,另一方面要记入该总账所属明细账。账簿记录中的日期应该填写记账凭证上的日期,登记账簿应及时,顺序登记,不得跳行、隔页,作废的账页也要留在账簿中。而且会

计制度对每一个步骤都是严格要求的,出错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用划线更正法,补充登记法,红字冲销法,不得擦、补、挖。填写账簿时文字金额都要占总格的三分之一内,写错了要用红笔划掉,并用蓝必将正确的金额和文字写在空白部分,并且金额写错了不能只改数字,要整体划掉。

(五)编制会计报表

最后,根据总账和明细账及资料所给的期初余额编制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填制时要注意时间。

做任何事的时候细心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会计这一项工作来说细心显得尤为重要。会计工作工作量很大,因为一点疏忽,比如填错一个数字,哪怕只是一分钱的差额借贷结果就不可能相等。会计这项工作本身并不是很复杂,但是很繁琐,会计人员必须要有耐心才能把工作做好。

会计实验实验结论 第6篇

【论文摘要】 因为在我国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对操作技能很熟练,本身会计学科的应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所以必须把实验教学作为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相对来讲,在高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倾向于会计理论方面的学习,动手能力较差.毕业后难以很快适应工作需要,因此呢,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是搞好会计教学的重要条件,加大实验室对内、对外开放力度,让其成为有科学特点的实验室,本文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的教学方法与运用。

在社会行业中,会计的工作在各部门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会计学科也是各高校的必备的学科之一,会计学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再为会计实践服务着,同时也成为了改进会计工作,完善会计系统的指南,会计学既研究会计原理,原则应用,还能揭示会计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与概念结构,那么,会计实验教学也是创新教育的发展主题之一,要提高实验室的系统性,完整性,软硬件的保障能力,然后优化实验室体系,要全面配套性出发,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的质量,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军事人才。所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实验室教学是很重要的。

1. 做好模拟实验室的建设

1.1要以专业发展和社会需要为目的,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可以建设有两个重点的

模拟实验室;.设置仿真实验场地和财务部门分岗设置,并配置相应的设施。设置仿真的模拟实验室就要配备各项部门,例如包括企业的供应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外部仿真企业的开户银行,所在地税务机关、公路或铁路运输企业、与仿真企业有业务往来的对方企业及其开户银行等主要的部门。财务部门可以分成 会计主管、出纳、流动资产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投资核算、存货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利润核算、往来核算、总账报表、稽核、综合分析等设定会计岗位:按岗位配备桌子,另配备电脑一台、会计科目章一盒、财务通用章一盒、财务公章一枚、印鉴、直尺、剪儀、橡皮擦、铅笔、黑色笔、红色笔、大头针、回形针以及装订记账凭证所需的装订机、线若干;各种空白的、逼真的业务单据、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等相关的配备设施。

1.2要充分的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硬件建设。首先应将实验室在校园网内信息共享和传递,开展会计信息化教学和网上模拟实验,布线到教师家庭、教室和学生宿舍,扩大实验教学的范围,另外实验室还应建成具有各种相应的配备设施,例如教师机、多功能演示设备、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加密服务器、学生机等的局域网。

1.3在综合性会计信息化实验室建成以后,加大软件、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我们应该提供会计实训软件、商业银行模拟实训软件、审计软件、电子商务软件、ERP软件,电子沙盘软件、习题库、精品课程库、会计信息库等软件和信息资源的相关课程,所以一定要好好的利用网络的资源。

2. 建立和完善实验项目

实验项目的设计对于学生来讲是很重要的,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还可以增强综合分析和管理能力。

2.1建立和完善手工实验-信息化实验;基础会计学的课程,应该在仿真模拟实验室里进行的,想要使学生熟悉各项数据的来源以及业务的处理流程,就必须全部采用手工处理。

2.2模块实验-综合实验,模块实验项目涉及各种企业类型和业务项目,可以用手工操作与实训软件相结合的实验方式来对中级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开发与工程会计、管理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高级会计等课程特点设计模块实验。这样就可以为综合模拟实验打下很好的基础。

2.3模拟实验-ERP实验-电子沙盘模拟实验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综合模拟实验可根据企业特点设计具有代表性、全面性、合理性的经济业务,例如,设计成公司有工业、商业、房地产、旅游、建筑、外商投资企业、外贸等跨行业的企业集团,然后让学生运用ERP财务软件在会计信息化实验室完成各公司的经济业务处理并编制出个别和企业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可以利用银行模拟软件、审计软件、电子报税实训软件来对金融会计、审计、税务会计等课程进行实训。最后想要提高学生企业运营管理决策的能力,就要让学生进行电子沙盘模拟实验,那么在模拟实验的过程中,才能真实掌握企业运营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有效地做错出各种解决的方案。

2.4合理设置实验课时和配备专职管理员, 要按照教育部下发的《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中理论课时、实践课时的比例应为6:4”,也就是说会计实践教学应占总教学时间的40%左右,制定出合理的实验教学计划,并按照计划严格执行,要建立好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必须要有作风踏实、技术精湛、结构合理、安心实验室工作的专职管理员,维护好实验室的各种系统和教学应用软件的正常使用这样才能确保实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 进行模拟实验教学的目的及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搞好会计模拟实验教学,合理设置实验课时,提高教师素质,是专业会计教师和实验导师的职责,所以 教师一定做到;按照教育部下发的相关文件来认真的规划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比例应为6:4,那么也就是说会计实践教学应占总教学时间的40%左右,合理的制定出实验教学计划,要充分的认识到建立和进行会计实验室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会计模拟实验是一个繁琐工作,是一个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这样就会考验实验教师技术和耐力,所以必须要做到作风踏实、技术精湛、结构合理、保证实验设备系统和教学应用软件的的正常运作和网络的畅通,争取加强实践环节和教学的训练,老师应该利用在现有的会计模拟实验室的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一些有趣的财务问题和财务案例等,让学生在繁琐的实验室和计算机上体会会计工作的乐趣,另外,要让各院校引起共鸣,对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给予很高的评价和重视,并对次真正的意识到它的作用和价值,因此,提高专业会计教师和实验导师操作的技能,是提高模拟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结束语

从本文阐述的观点能够看出,会计的模拟实验教学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发展前途,注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着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是高职教育在实践教学中是最突出的特色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所以,必须加强会计实验室的建设和完备的实验基地,通过综合性的实验教学,来造就一支优秀专业的会计技术队伍。

参考文献:

[1]常薇,肖媚燕.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与改革[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

[2]蒋爱凤,胡喜.高校实验室建设及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4).

用友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报告实验六 第7篇

(六)一、实验目的

1.掌握ERP-U8管理软件中薪资管理系统的相关内容

2.掌握薪资管理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工资分摊及月末处理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

1.薪资管理系统初始设置 2.薪资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3.工资分摊及月末处理 4.薪资管理系统数据查询

三、实验步骤

(一)在企业应用平台中启用薪资管理系统

1.执行“开始”|“程序”|“用友ERP-U8”|“企业应用平台”命令,打开“登录”对话框

2.输入操作员“001陈明”,输入密码“1”,在“帐套”下拉列表框中选择“007北京阳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更改操作日期“2010-08-01”,单击“确定”按钮,进入企业应用平台 3.执行“设置”|“基本信息”|“系统启用”命令,打开“系统启用”对话框,选中“WA薪资管理”复选框,弹出“日历”对话框,选择薪资管理系统启用日期“2010年8月1日”,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确实要启用当前系统吗?”信息提示对话框,单击“是”按钮返回

4.进入企业应用平台,打开“业务”选项卡,选择“人力资源”中的“薪资管理”选项,打开“建立工资套”对话框

(二)建立工资帐套

1.在建账第一步“参数设置”中,选择本帐套所需处理的工资类别个数为“多个”默认货币名称为“人民币”,选中“是否核算计件工资”复选框,单击“下一步”按钮

2.在建第二步“扣税设置”中,选中“是否从工资中代扣个人所得税”复选框,单击“下一步”按钮

3.在建账第三步“扣零设置”中,不做选择,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

4.在建账第四步“人员编码”中,系统要求和公共平台中的人员编码保持一致 5.单击“完成”按钮,系统弹出“未建立工资类别!”信息提示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打开“打开工资类别”对话框,单击“取消”按钮

(三)基础信息设置 1.工资项目设置 2.银行设置 3.建立工资类别

(1)建立正式人员工资类别(2)建立临时人员工资类别

(四)正式人员工资类别初始设置 1.打开工资类别 2.设置人员档案 3.选择工资项目 4.设置计算公式

5.设置所得税纳税基数

(五)正式人员工资类别初始设置 1.人员变动

2.输入正式人员基本工资数据 3.输入正式人员工资变动数据 4.数据计算与汇总 5.查看个人所得税

(六)正式人员工资分摊 1.工资分摊类型设置 2.分摊工资费用

(七)临时人员工资处理 1.人员档案设置 2.计件工资标准设置 3.计件工资方案设置 4.计件工资统计 5.工资变动处理

(八)汇总工资类别

1.执行“工资类别”|“关闭工资类别”命令

2.执行“维护”|“工资类别汇总”命令,打开“选择工资类别”对话框 3.选择要汇总的工资类别,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工资类别汇总

4.执行“工资类别”菜单中的“打开工资类别”命令,打开“选择工资类别”对话框 5.选择“998汇总工资类别”,单击“确认”按钮,查看工资类别汇总后的各项数据

(九)帐表查询

查看工资分钱清单、个人所得税扣款申报表、各种工资表

(十)月末处理

1.执行“业务处理”|“月末处理”命令,打开“月末处理”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月末处理之后,本月工资将不许变动,继续月末处理吗?”信息提示对话框,单击“是”按钮,系统继续弹出“是否选择清零项?”信息提示对话框,单击“是”按钮,打开“选择清零项目”对话框 2.在“请选择清零项目”列表框中,选择“请假天数”、“请假扣款”和“奖励工资”项目,单击“>”按钮,将所选项目移动到右侧的列表框中 3.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月末处理完毕!”信息提示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返回

4.以此类推,完成“临时人员”工资类别月末处理

四、实验心得

会计实验实验结论 第8篇

实验1:观察下列实验, 探究苯的性质。[1]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 mL苯, 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 m L溴水, 振荡后静置, 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2:下列实验能帮助我们认识苯的同系物的性质[2]。

(1) 取一支试管, 向其中加入2 mL甲苯, 再加入3~5滴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振荡试管, 必要时可稍稍加热, 观察实验现象。

(2) 取一支试管, 向其中加入2 mL二甲苯, 再加入3~5滴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振荡试管, 必要时可稍稍加热, 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一、意外现象

笔者严格按照教材要求进行了上述两个实验, 发现实验1中, 苯的确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而在进行实验2时, 第一个意外发生了:甲苯在微热试管的同时久久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对于这样的异常现象, 让人惊讶。正在反思上一个实验失败的原因, 第二个意外发生了:实验1中还没来得及清洗的苯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混合液中的紫色明显变浅了, 这样的异常更让人吃惊。怎么会这样呢?苯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甲苯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这个结论显然毋庸置疑, 基于这个认识, 笔者对异常现象的发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二、实验探究

1. 对实验1的探究

配制0.50% (浓度约为0.031mol/L) 的KMnO4溶液10.0 m L, 用蒸馏水稀释20倍后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 滴入2 mol/L的稀硫酸6~8滴, 备用。另取化学纯苯和分析纯苯各一试剂瓶, 备用。

取试管若干, 分别按照表1所示的药品用量进行实验, 塞上橡皮塞连续振荡试管5 min, 观察实验现象, 具体现象如表1所示。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药品的用量不同, 都能使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 只是时间上的差异。哪怕是作为空白实验的 (3) (4) 两个组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此次实验探究说明, 演示实验异常现象 (久置之后苯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的发生显然不能真正说明是苯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通过对探究实验的分析并结合资料, 笔者认为原因如下: (1) 试剂的纯度。苯的工业制法分馏操作过程中难免会混入一些比苯还原性强的杂质, 如微量的甲苯等。这些混入的杂质会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探究实验 (1) (2) 中试剂纯度的不同导致了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时间的差异可以充分说明这一因素的存在。 (2) 硫酸加入量的多少和光照的影响。实验 (3) (4) 表明, 硫酸加入量的不同,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时间和程度是有区别的。经典资料表明:MnO4-在水溶液中是比较稳定的, 但是放置时会缓慢地按下式反应:4MnO4-+4H+4MnO2+2H2O+3O2, 在光线照射下这一反应会加速进行, 通常用棕色瓶盛装KMnO4溶液。若MnO4-的溶液中有微量酸存在时, 上述反应也能加速进行, 因此MnO4-在酸性溶液中是不稳定的[3]。笔者对此也进行了实验, 即取少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于试管中不断振荡, 3min后发现溶液紫红色略微变浅, 且有少量黑色粉末状固体生成, 也充分说明了高锰酸钾自身分解的事实。而探究实验全部是在透明的酸性环境中进行的, 且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这些因素可能也是苯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元凶之一。

因此笔者建议, 在演示该实验时, 尽量使用纯度较高的试剂, 如分析纯,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选择优级纯。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稀硫酸的加入量。另外, 实验的时间尽量控制在5min之内, 少振荡且不允许加热。

2. 对实验2的探究

配制0.50% (浓度约为0.031mol/L) 的KMnO4溶液10.0 mL, 贮存于棕色试剂瓶, 备用。另取分析纯甲苯和二甲苯各一试剂瓶, 备用。

取试管若干, 分别按照表2和表3所示的药品用量进行实验, 塞上橡皮塞振荡试管, 必要时水浴加热, 观察实验现象。具体现象如表2, 表3所示。

通过对探究实验的分析并结合资料, 笔者认为能影响甲苯和二甲苯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原因如下: (1) 硫酸溶液浓度的影响。通过表2、表3的实验 (1) (2) (3) 的对照, 我们发现, 由于硫酸浓度的差异, 出现了甲苯和二甲苯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时间上的差异。其实不同的介质能影响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高锰酸钾是锰元素的最高价物质之一, 所以它的特征性质是强氧化性, 其氧化能力和还原产物随溶液的酸度有所不同[4]。高浓度硫酸可以增大高锰酸钾的电极电势, 从而增强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 加快反应。另一方面, 高锰酸钾在酸性溶液中易分解, 高浓度硫酸加速高锰酸钾的分解, 表1中的实验 (3) (4) 的对照也能说明。 (2) 高锰酸钾的浓度。对照表2, 表3中的实验 (4) (5) (6) , 显然高锰酸钾浓度的不同对实验现象的差异起了作用。 (3) 温度的影响。甲苯和二甲苯是不溶于水的, 当甲苯和二甲苯和高锰酸钾水溶液放在一起时, 很快就会分成两层———有机层和水层, 因此不能充分反应, 虽经过振荡, 但加热还是必须的。

因此笔者建议, 在演示该实验时, 首先在试剂的选择和配比时应该作充分的考虑, 比如高锰酸钾的浓度多少合适, 硫酸的添加量是多少等等。经过笔者的反复实验认为, 高锰酸钾的浓度宜控制在0.2%左右, 硫酸的浓度为1∶1。并且要注意甲苯或二甲苯与高锰酸钾溶液相对量的多少, 高锰酸钾宜少不宜多, 若高锰酸钾过量, 过量的高锰酸钾会呈现紫色, 使实验现象“异常”。另外, 还应该增加有机物和高锰酸钾水溶液的接触面积, 除了振荡和必要的加热外, 笔者还尝试性地在该实验中加入了少量的洗洁精 (含有表面活性剂) , 结果显示能明显提升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速度。

综上所述, 笔者必须强调一点:在进行演示实验前, 教师事先在准备室一定要单独进行实验, 探索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 以确保实验成功, 从而达成教学目标的落实。而对许多的化学问题我们不能凭主观感觉去臆测得到结论,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运用实验的手段来进行验证, 通过实验, 让事实来说话, 否则可能得到的结论是错误的甚至是荒谬的。

参考文献

[1]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M].第4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66.

[2]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M].第3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52.

[3]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543.

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剖析 第9篇

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是探究中的重要一步。实验现象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的,如发光、变色、沉淀、气泡、是否放热等。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①变化前:记录物质的名称,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等。②变化中: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能量变化及其他现象。③变化后:记录生成物的名称,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等。(2)化学变化中的现象一般从下述三个方面讨论:①形态:包括物质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分层、溶解、沉淀析出、气泡、气味等。②外观:包括物质的颜色、烟、雾、浑浊等。③能量:包括物质变化中发生的光、电、热、声、爆炸等。

实验结论是经过分析、推理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看以下例子:

点燃蜡烛时,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橘黄色火焰,放热又有黑烟产生

B.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蜡烛火焰分三层

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一般为:一光、二热、三生成。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①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②放出大量的熱量;③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不对。生成的二氧化碳由于无色无味,不能直接观察,需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B对。C项也符合客观事实。D项错在以结论代替现象——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现象是指反应前后物质的颜色变化、气味、吸热或放热、沉淀的析出、气泡等,实验现象不能说出生成物的名称。

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之间也有一定联系。通过实验现象结合已有知识和信息,可以推断出实验结论。如: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溶液。请你用化学方法鉴别两种无色溶液。

实验操作:

分别取少量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或分别滴加碳酸钠或碳酸钾溶液)。

现象和结论:

变浑浊的原溶液是氢氧化钙溶液,无明显现象的原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或碳酸钠、碳酸钾)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有浑浊现象。而氢氧化钠溶液虽然会与二氧化碳(或碳酸钠、碳酸钾)反应但无沉淀、气体生成,无明显现象。根据二者实验现象不同从而区分出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两瓶无色溶液。再如:

用脱脂棉包住约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结论是:第一,有氧气生成;第二,________________。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其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用以验证第一条结论的实验方法是 。

用以验证第二条结论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 。

(3)实验(2)往试管中加水至固体完全溶解且不再有气泡生成后,取出试管,往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红,振荡后,红色褪去。为探究此现象,该小组同学查阅有关资料得知:过氧化钠跟水反应可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和足量水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有过氧化氢存在。现有硫化钠溶液、亚硫酸钠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碘化钾溶液、红色布条等,请从中选择试剂,加以验证(只要求列出实验所用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试剂: 。现象:

此题紧密地把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结合在一起。由实验现象可推出实验结论,由实验结论也可反映出实验现象。

学习化学的一个关键,是要培养用化学视角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用化学实验方法来探究生活问题是提高实践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化学实验的根本是通过正确地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会计模拟实验总结 第10篇

总 结

03 秋 会 计 专

科卜霞

会 计 模 拟 实 验 总 结

2005年7 月2日,我们03秋会计专科的全班同学在庆阳电大的电教中心上机作了会计模拟实验,该软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企业的全部资料平台,给我们得以在这样一个模拟的大企业环境中实际进行操作的机会。

首先,实验告知我们该企业的概况及会计核算制度及方法、会计资料,然后根据这些资料学习填制原始凭证。原始凭证要如实填写经济业务内容,要逐项填写,不可缺漏,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年、月、日要按照填制原始凭证的实际日期填写;名称要写全,不能简化;品名或用途要填写明确,不许含糊不清,有关人员的签章必须齐全。凡填有大写和小写金额的原始凭证,金额必须相符。

第二,会计人员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按其经济业务属性通常采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三种类型。

1、收款凭证:专门用于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收入的业务,收款凭证根据有关现金和银行存款收入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是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有关明细账和总账等账簿的依据,也是出纳人员收讫款项的依据。

2、付款凭证:专门用于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支出的业务。付款凭证根据有关现金和银行存款支付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是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有关明细账和总账等账簿的依据。

3、转账凭证:专门用于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以外的转账业务,转账凭证根据有关的转账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是登记有关明细账和总账等账簿的依据。

这三类凭证在填制时,该软件会自动提示,选择填写很方便。

记账凭证的编号,可以按现收、银收、现付、银付、转账五类进行编号。每类编号应连续,不能跳号、重号,这些系统都会提示。

记账凭证在填制完经济业务事项后,如有空行,应当在金额栏自最后一笔金额数字下的空行处至合计数上的空行处划线注销,合计数前应划人民币符号“¥”。摘要应与原始凭证内容一致,能正确反映经济业务的主要内容,表述简短精练。正确编制会计分录并保证借贷平衡,合计数必须计算正确,只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收入或付出的经济业务,应以付款业务为主,只填制付款凭证,不填制收款凭证,以免重复。

第三,科目汇总表的填制。填制科目汇总表的日期,编号和会计科目名称,将需要汇总的记账凭证,按照相同的会计科目名称进行归类。将相同会计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分别加总,求出合计金额。将第一会计科目的合计金额填入汇总表的相关栏目,结计汇总表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双方合计数应相等。

第四,账簿初始化及登记会计账簿。根据资料提供的企业期初余额,填列相应的账簿期初余额。

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将会计凭证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它有关资料逐项记入账内,做到数字准确,摘要清楚,登记及时,字迹工整。每一项会计事顶,一方面要记入有关的总账,另一方面要记入该总账所属的明细账,账簿记录中的日期,应该填写记账凭证上的日期,以自制的原始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等作为记账的依据的,账簿记录中的日期应按有关自制凭证上的日期填列。各种账簿按页次顺序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如果发生跳行、隔页,应当在空行空页处划线注销,或者注明“此行空白”、“此页空白”字样,并由记账人员签名或者盖章。结出余额,凡需要结出余额的账户,结出余额后,应当在“借或贷”栏内写明,或写“平”字,并在余额

栏内用“0”表示。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逐日结出余额。一般说来,对于没有余额的账户,在余额栏内标注的“0”应当放在元位。

第五,编制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说明。会计报表是企业、单位会计部门在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定期编制的,综合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按编制时间可分为月报表、季报表、半年报表,和年报表。

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左边为资产,右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方内部按照各自的具体项目排列,资产各项目合计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合计相等。

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及分配情况的报表。损益表的理论基础是: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损益表的基本结构,损益表的格式为: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于主营业务利润;再加其他业务利润、减去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于营业利润,再加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等于利润总额,再减企业所得税,等于净利润。

总而言之,此次模拟实验的设计是非常成功的,让我们在计算机提供的平台上进行了全面的一系列的实验,由于我们会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掌握的还不够全面,还有待于加强学习,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掌握会计处理方法及核算经验,以便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熟练运用。

在此,我想向这个软件提个建议,也不太成熟,望见谅。就是在做题过程中,资料能否按比例缩小放臵在左下角,既不影响操作,但也能全面观看到资料完整的状态,不用再上下移,左右移,节约了时间,还不容易出错。

卜春霞

上一篇:思念爸爸的学生作文: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下一篇:面试时的印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