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2024-06-22

江苏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精选8篇)

江苏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第1篇

关于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报

实践参加者:庄艳雯

实践主题:关于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报告 地点:家中常州图书馆篦箕巷

时间:2010年8月3日——8月10日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活动内容:江苏区域文化研究在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江苏建设成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后有了长足的进展。鉴于这种现状,通过查阅书籍,利用网络资料,深入民间挖掘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了解源远流长的江苏文化唤起人们对地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

一. 背景资料——认识江苏

江苏位于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东海之滨,北接山东,西连安徽、河南,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得名于清朝江宁府和苏州府二府之首字。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总面积10.2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11%,连绵近1000千米的海岸线拥抱着约980万亩的黄金滩涂。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泽湖在此横卧,历史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江苏的简称“苏”的繁体字原本就是此意。古徐国经过了夏、商、周三代,历时千余年,徐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徐文化,形成了淳朴的徐国民风。光辉的徐国历史和灿烂的徐文化似晶莹的宝石,永远放射出不朽的光芒。淮河流域的徐国史和长江流域的吴国史,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的上古史,徐文化、吴文化和徐吴过渡地带的文化,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的古文化。这里是中国吴文化和汉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数十万年前南京一带就已经是人类聚居之地。6000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以及徐州和洪泽湖附近就已经出现了原始村落,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3000多年前,江苏青铜器的 冶炼和锻造,已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公元3-6世纪,南京成为中国南经济文化中心。公元7-10世纪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有所谓“天下大计,仰于东南”的说法,扬州成为南北交往要冲的城市。公元14-17世纪中叶以后,与浙江,上海接壤的苏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都会和文化中心,苏州、松江(今上海)和南京等地,成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19世纪末叶,缫丝、纺织、面粉、采煤等近代工业,在无锡、南通、苏州、常州、徐州等地陆续兴起,苏州的丝织业,更是享有 世界盛誉。此后,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国一直名列前茅。

二.江苏文化区域的划分

对江苏省境内的文化区域,目前大致有四种分法:

(1)五分法。以王长俊主编的《江苏文化史论》为代表,把江苏境内的区域文化划分为五大块:吴文化,以苏、锡、常地区为中心;金陵文化(宁镇文化),以南京、镇江为中心;徐淮文化(楚汉文化),指徐州、淮安、宿迁以及连云港、盐城的部分地区;维扬文化,以扬州及泰州为中心;苏东海洋文化,指南通、盐城及连云港的海岸区域。

(2)四分法。罗宗真《吴地文化研究之我见》一文认为:“吴地文化是江苏四大历史文化之首(余为汉文化、六朝文化和明文化)。”许辉《六朝文化与江苏文化大省建设》一文认为:“南京是六朝古都,在长达300多年的六朝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六朝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二分法。沈立人《弘扬长江文化振兴长江经济》一文认为:“长江三角洲,应当包括长江下游的南北两岸,不仅是江南的沪、苏、杭一带。朱黎霞、陶忠元在《浅谈江苏南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说:“尽管江苏地区由古至今发展形成了好几种区域文化,如楚汉文化、淮扬文化、金陵文化、吴文化等,但按照其发展区域来看,可以长江为界,概括地分为南北两部分,其中,江北地区的主导文化为淮扬文化,而江南地区则为吴文化。”

(4)三分法。蔡健、杨海平《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构想》一文认为:“江苏从地理位置上分为苏南、苏中、苏北,苏南以吴文化为主要特色,苏中以古隋唐文化为主要特色,苏北以江淮文化和古汉文化为主要特色。”

三.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特色文化

(一)方言(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主要用在口语上或口头上的地区

性或区域性的语言变体,而对区域文化最好的诠释便是方言)

江苏方言,就本省而论,分为三个方言区,即江淮方言区、吴方言区、北方方言区。江淮方言区又分扬淮片、南京片、通泰片;吴方言语区又分苏州片,常州片;北方方言又分徐州片、赣榆片。——摘自《江淮官话与吴语边界的方言地理学》以下举一些具有地方的特色便于比较: 常州话 谢谢:霞霞睡觉:困告无锡话膝盖:青馒头 膝盖:青馒头连云港大哥:大姑大姑:大锅泰州话东西:杲昃吃苦:挨搞

——参考百度百科

(二)(二)旅游资源

1.江苏旅游资源按区域可分为长江、太湖及徐海三个旅游区。

(1)长江旅游区山川秀丽,古迹众多,包括扬通泰镇宁五市。主要景点有南京:中山陵、明孝陵、夫子庙、莫愁湖、等扬州:瘦西湖、大明寺、个园等。

(2)太湖旅游区历史悠久,人文荟 萃,山明水秀,包括苏锡常三市。主要景点有苏州:古典园林、水乡古镇、虎丘、寒山寺、苏州乐园、玄妙观、盘门三景等。无锡:鼋头渚风景区、锡惠公园、无锡影视基地、灵山胜境、善卷洞、竹海等。常州:中华恐龙园、淹城遗址、天宁寺、天目湖、南山竹海等。

(3)徐海旅游区历史悠久,名胜众多,包括徐淮连盐宿五市。主要景点有徐州:龟山汉墓、汉画像石艺术馆、徐州汉城、北洞山汉墓等。淮安: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等。连云港:花果山等。宿迁:皂河安澜龙王庙、骆马湖旅游风景区等。

2.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明清皇家陵寝—明孝陵

三.民间艺术资源

1.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南京云锦是至善至臻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珍品之一。南京云锦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2.苏绣的历史悠久,建于五代北宋时期的苏州瑞光塔和虎丘塔都曾出土过苏绣经袱,在针法上已能运用平抢铺针和施针,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苏绣实物。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其逼真的艺术效果是名满天下的。

3.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

“昆剧”。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4.常州梳篦,制篦业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始祖是陈七子,常州篦梳自魏晋南北朝流行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昔日为宫廷御用的宫梳名篦,已成为百姓家中每日梳头洁发的必需品和收藏品,并且远销国外。常州梳篦系天然材料制成,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经常使用,有缓解头痛,治疗失眠,醒脑,聪耳,明目之保健功效。

四.经验体会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我对江苏特色区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本上网络上对江苏特色区域文化的理论介绍让我理性地对区域文化的由来,分类有了一定的理解。而通过实地走访,来到常州篦箕巷,南京夫子庙并结合以前在江苏各地旅游时拍下的照片,让我亲身感受到了江苏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宝贵的民间的艺术资源。对江苏特色区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的调查任重道远,暑假的实践只是一小部分,我也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做个有心人,为江苏特色区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江苏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第2篇

建设汇报材料

(苏州高新区横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近年来,我中心坚持加强内涵建设,不断完善中医药特色和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医的服务能力,在履行社区卫生“六位一体”职能的同时,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强化中医特色,把中医发展的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为辖区内居民提供经济有效、及时便捷的中医诊疗服务。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机构建设,优化服务环境

中心通过中医诊疗区域的整合改造、建立中医文化长廊,营造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并将原有的中医人员、资源进行全面整合,设立了中医诊疗区,外聘中医知名专家,开设中草药房,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服务项目,宣传推广中医专家及中医适宜技术。目前,开设了中医科(内、外、妇)、中医伤科、中医痔科、针灸推拿科、理疗科等科室,开展针灸、推拿、拔罐,牵引、刮痧,熏洗、理疗等系列服务。目前有中医人员11名,其中,副主任中药师1名,主治中医师5名,中医师3名,中药师2名。备有三百多种地道药材;配备中药饮片打磨、粉碎,代煎中药,提供煎剂,洗剂,膏滋和浸酒等便民服务。

二、注重人才培养,强化中医队伍建设

中心坚持把中医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工作作为中医特色的核心和关键,加强了对年轻医师的培养,创建学习型组织,通过继承老中

医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一批热爱中医药事业、中医理论深厚、中医药技术精湛、品德优良、医德高尚的中医接班人,提高服务能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心特制定《中医“一带一”活动实施方案》。二名有丰富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老中医”作为指导老师,按照“一带一”的方式,尊重师徒双方志愿选择,结成对子。通过“一带一”活动,整理、继承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扎根基层工作提供有力基石。并利用送出去、请进来、与上级医院技术合作等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已选派1名中医人员外院进修。

三、不断完善功能,深化中医服务内涵

中心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并将特色建设与医院医疗服务全面合作有机融合,在机构内部广泛宣传,积极发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中心召开了“中医药特色建设研讨会”,交流工作经验,分析困难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会议通过了 “2011年中心中医药特色建设方案”、“中医特色建设五年规划”,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提出了实施计划和具体措施。

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了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防治能力

为了将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当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我中心以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突破口,围绕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广泛用于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一是重点推

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目前中心能够开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等在内的多种中医药服务。二是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进行筛查。截至2012年9月,共建立高血压档案2156份,糖尿病档案586份,其中运用中医药1105人,实行专人管理、跟踪随访,结合病人个体情况,制定了从心理干预、饮食养生、运动保健、药物治疗到康复保健等方面一整套相应的中医保健干预措施,定期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干预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康复服务。三是开展了中医药一体化防治。制定了适合社区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等重点人群和社区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保健方案,针对不同慢性病制定了中医药防治一体化工作方案。中医药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内涵不断丰富,受益人口显著增加,中医药服务已经成为吸引社区居民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抓好中医药应用工作,强化了传染病早期防治

我中心坚持以中医药预防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作用,成功运用于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走出了一条中医参与的疾病预防控制新模式。在2010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期间,区政府拨付专项资金,购买中草药,进行熬制汤药,免费为辖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发放,并同步进行技术指导,使发病人数明显减少。

六、宣传中医药特色优势,扎实开展了中医健康教育活动 我中心大力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宣传,每年都确定健康教育活动集中宣传,确定宣传主题,突出中医药内容,并通过组织名中医开展

义诊、健康咨询等活动,提高了辖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水平和对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同时指导社区居民宣传要未病先防的中医治疗理念,强调防患于未然。还在各社区卫生服务站专门设立了健康教育室,定期组织社区医师和聘请专家为社区居民讲授中医药卫生知识;在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安置电教器材,播放中医健康教育光盘,随时随地对社区居民进行中医药知识健康教育。

七、下阶段主要工作

1、继续打造“中医特色”品牌。借鉴“老康”的成功模式,争取3到5年内,能让“中医特色”品牌立足本地、辐射周边。

2、坚持“丰富服务内涵和打造专病特色”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中医诊疗项目、治疗手段和干预方法,和西医互补相得益彰。涵盖内、外、妇、儿、皮肤、美容、眼科等几乎所有西医科种,方法包括内服、外用、熏洗、灌肠、针灸、推拿、刮痧、浸酒、膏滋等,要全面挖掘、精心提炼,成熟一项及时转化推出一项。

3、发挥中医药资源丰富及治疗手段独特(如拔罐,刮痧,熏洗、贴敷等)、以及“冬病夏治”的防治特点。逐步形成系列成套的中西配套方案。

4、抓紧抓好人才培养教育,以中医特色为抓手,全科服务为阵地,专项特长为亮点,鼓励西学中、中学专、专带全的成才模式。

5、坚持严格管理和人性化服务相结合,传承中医药文化,创新中医药服务方式。中医药文化不单是中医药氛围的营造,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确立人文关怀的道德取向和精诚济世的行为准则。

我中心自创建以来,在全体医务人员共同的努力下,中医工作及中医适宜技术得到了稳步发展,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但离相关部门的要求仍有差距,软硬件设施上存在相对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弥补不足,按照上级政府和部门的要求使我中心的中医药事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更好地为社区群众服务。

苏州高新区横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第3篇

特色风物特色人特色礼仪迎嘉宾

活动举办地南通市竹行小学因竹而得名, 学校不仅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竹子的生物特性, 更深层的是将“竹文化”和“竹品格”渗入到教育的每一个阶段, 帮助学生做一个坚强、谦恭、团结、正直的人。培养“竹子精神”, 体育活动是最好的阵地, 因此竹行小学除了重视三门球的教学外还注重培养学生其他的体育特长, 并设专项教师组建不同种类的体育社团。2015年, 竹行小学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中国特色体育项目示范学校”、“全国学校体育联盟 (教学改革) 实验学校”等多项称号。

为了迎接本次活动, 竹行小学作了精心准备。开幕式上, 学生们分别展示了篮球、呼啦圈、三门球、足球团体操等项目, 而最具特色的莫过于跆拳道社团的技能表演, 娴熟的品势动作和整齐划一的口号震撼了全场。另外, 竹行小学的竹文化馆和朱军校长的“足球环境下的特色课程建设”专题报告都为与会专家和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训练教学齐上阵不拘一格展风采

在特色课程教学环节中, 竹行小学的仇小进老师的三门球训练课以趣导练, 尊重人体机能规律, 科学运用训练措施, 训练由慢入快, 由简至繁, 在趣味的游戏中唤醒了身体机能, 在比赛中强化了技能训练, 同事实现了技能掌握与快乐参与相得益彰, 而葛磊老师通过中国传统文化“龙”的引入, 以“戏龙珠”贯穿课堂;南通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学校的袁圆老师以弟子规中的“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所蕴含的相亲相爱、相互合作、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信念为主线展开教学;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的严华老师通过预设传统的迎新年的情境来指导学生习练三门球传接球技术。几节教学示范研讨课集趣味、新颖、实效、生动、特色于一体, 均实现了传统礼仪与技能学习的统一, 达成了技能与体能相融合的教学目标。

升华实践继往开来

会上, 竹行小学的戴亚兵副校长为与会人员上了一节生动的普及三门球知识的语文课, 呈现了三门球的魅力, 对三门球所蕴含的价值作了更深层的诠释。随后, 山东财经大学的教授刘旻航发表了题为“三门球的文化价值”的讲座, 刘教授从民俗体育现代化文化生成机制及演进途径对三门球运动的推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施建平也作了主题为“关注孩子的一生”的专题报告, 以“奠基一生, 改变一生的素养;芬芳一生, 温暖一生的记忆”作为结束语。

江苏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第4篇

为了提高队员们对篆刻艺术的认识,加深对篆刻艺术的了解,形成浓郁的艺术氛围,学校邀请无锡市图书馆艺术家协会的老师来校办讲座,并聘请他们为学校印社顾问,在全校少先队员中掀起了“金石艺术”大搜集活动:到图书馆、书店、公园、人文古迹等地方,收集有关篆刻艺术的图片、资料,摄影爱好者还带回了许多篆刻无锡胜迹的照片;举办了“我看金石艺术”交流活动,让学校每一位学生充分认识篆刻艺术的美,并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对搜集的图文资料分门别类地整理,分“篆刻艺术起源”“篆刻艺术鉴赏、收藏”“篆刻艺术发展、现状”三大块展出,由印社展厅讲解员介绍篆刻艺术,让全校同学充分领略到了金石艺术的独特魅力。

当然,小队员们在学习篆刻的过程中常会遇到种种困难和失败,一刀失误往往前功尽弃,于是有些队员就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此时,辅导员老师会用篆刻大师们追求艺术之路的感人经历激励他们:如少年吴昌硕学印的故事,张燕昌先生《携南瓜拜师》、钱瘦铁先生《咬得菜根,百事可为》等故事;双休日组织他们从网上、图书馆寻找各派大师的踪迹、走访身边的大师,拓宽自己的视野:从何震大师的稳重和谐、气势恢宏到赵之谦大师的清俊峭拔、精美清新的意蕴;从吴昌硕的刚柔并济、熟中有生到齐白石大师的纵横平直、不加修饰,孩子们见识的是文化的博大,历练的是坚强的意志,他们被大师们的故事和艺术造诣所感染,重新扬起了希望的风帆。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辅导员老师引领他们把篆刻学习的范围从文字和生肖,拓展到人物肖像、成语故事情节、动物等的刻印创作。通过篆刻“太湖”,融入了学生对母亲湖的亲切之情:“湖”字的创意,显示了波光粼粼的美,河流、小溪汇入太湖的交汇之美、包容之美;通过篆刻“宝界桥”,了解“宝界双虹”的来历;他们还到“千步长廊、古运河畔、黄公涧”等景点进行创作,通过动手篆刻,牢记历史,热爱家乡,感受成功的欢乐和喜悦。

在印社里,队员们不仅学会了篆刻的技巧,还让更多的同学分享成果,传递爱的快乐。当许多同学的作品被编入《西园印谱》的时候,他们成了校园里的新星;当他们为身边的特困生举行“爱心义卖会”的时候,他们成了校园里最美的风景。这些小篆刻家和书画社的同学们携手作画、刻印,共同完成了一幅幅“伟大的作品”,将这些作品向老师和同学们义卖,将所有款项捐给有困难家庭的同学。此举感动了所有同学和老师。

在华夏子孙喜迎奥运的日子里,郑鸿玲同学欣喜若狂,刻了这样一印:“历练使中国体育更辉煌!”当“5.12”汶川地震的消息传来,刘方远同学潸然泪下,刻下了一印:“灾难让华夏民族更坚强!”在印社同学们的倡议下,学校全体师生开始了捐款行动。小小少年的所作所为,不由得让我们想起“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古训来。几年来,西园印社迎来了五湖四海的教育界领导和老师,甚至有来自美国肯塔基州的教育使团,印社活动相继被无锡市教育电视台及七彩童年栏目、阿福聊斋、江南之声广播电台报道。2009年2月23日全国少工委五届五次全委会在锡城开幕,在无锡市少先队“向日葵工程”春季交流展示活动中,蠡园中心小学推出了“金石铭刻中华情”为主题的现场篆刻展示,吸引了与会代表江苏省总辅导员华耀国老师、“知心姐姐”卢勤老师、《中国少年报》刘浩副主编、《中国儿童报》沈大刚主编的关注。2009年5月9日——5月18日,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在市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举办“扬民族文化,绘锦绣中华”篆刻、书画、摄影作品展示活动,共计80余幅师生作品展出,作为献给祖国60华诞的贺礼!

蠡园中心小学西园印社的社员们在篆刻艺术的长河里遨游,每一个小社工与金石为伴,乐在其中!西园印社成为了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幸福摇篮。

(许建良、周纪珍供稿)

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材料 第5篇

——记夏小学版画特色文化建设历程

特色文化建设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精髓,是经过多年办学实践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内涵的文化积淀。多年来,我校始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教育法规,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差异,确立“让每个学生自由生长,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总体培养目标。经过大量调研、冷静思考、群策群力和广泛实践,学校确立了在艺术教育领域重点推进版画特色文化建设。意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美术教育资源,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愿为艺术家的志向,培养学生忠于艺术的品格,提升学生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和艺术品位。

纵观我校版画建设之路,经历了萌芽初始、含苞待放、小荷初露等阶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无论是那一脉相承的乡土艺术与办学特色的结缘,还是那黑白刀法与育人的心灵碰撞,无不凝聚着我们夏小人的智慧与勤劳。

一、创建版画教学,小荷才露尖尖角。

儿童的智慧在其指尖上。儿童版画在教学的实践操作中可以更多的体现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了版画进入课堂教学。要把它作为一种文化来认识并进行传承,就像认识文字和语言一样,应该从小抓起,使它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可行手段。

我校的版画普及是从特长生教学中提取课堂教学的经验,在进行课堂教学积累中收集校本教材的研发素材,设计并出版学校自己的版画校本教材;以新课改的先进理念引导版画教学,现已形成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经验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与活动课相结合形成互为促进、互为发展的教学新形式,即将课堂应用教、学、练三合一的尝试教学法,与手工课、绘画课相结合的版画综合课。

儿童版画的种类很多,我校采用递进式版画教学,体现了由单色版画到套色版画,由纸版画到粉印版画,再到其他版画形式的递进式教学思想。回顾多年的版画文化建设之路,主要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

1、灵动粉印,演绎版画魅力时期

课程开设伊始,同学们对版画的认识几乎为零。我校老师便将“展示版画魅力,提高版画学习兴趣“作为主要工作认真落实。老师们从简单的实物拓印等适合儿童创作的版画形式开始,普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懂得欣赏美;从版画小品开始,培养学生创作版画热情。粉印版画因其版面小,在课堂上来的及完成,借此让学生熟悉了版画的制作过程。另外,我校积极开展美术欣赏课,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班级轮流观看学校走廊的版画作品,教师和艺术小明星们纷纷讲解每幅粉印版画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通过欣赏和聆听,视觉上震撼和心灵上的碰撞早已将学生征服,他们心底也产生了一种参与创作的欲望,同时也让学生看到原来版画是他们触手可及的,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就这样,粉印版画很快成为美术课上的一种很好的补充,对此喜欢的学生们创意灵动,学校又决定成立版画兴趣小组,以点带面。

粉印版画以其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体会到的是颜色的和谐之美。色彩以浅压深,画面丰厚耐看,多元的图案正如学校多元的活动,装扮着学生们的童年,让学生认识美,拥有多重的审美体验。

2、凹凸堆叠,绽放版画异彩时期

粉印版画的开展,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创作版画作品的热情。经过一点时间的学习,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粉印版画早已是得心应手。为此,我们将学校版画教学进行了拔高。在高年级开设吹塑纸版画与纸板画、手工结合的课堂教学。特别是纸板画凹凸

堆叠后所产生的拙朴而自然的造型、灵活的构图、纯朴的色彩都与学生稚拙的美感特点天然吻合。儿童的智慧在其指尖上,我们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创作体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自己构思、画稿、剪贴、印刷等过程中多发展自己的潜能。吹塑纸板画和纸印版画线条都比较明快,为此我校还在特色教学中适当的溶进线描,装饰画等美术学科内容,让学生从中体验不同画种的表现感受,汲取之精华用之于自我。

凹凸堆叠的纸板画,以其层次的魅力和造型赋予版画灵动的生命力。从画到文化,孩子们感受到创造美的价值,再现版画异样的光芒。

3、黑白印痕,刻写版画经典时期

由于版画教学得到了大力推广和普及,学校涌现出一大批有培养前途的学生。为此我校积极完善版画教学资源和版画教学硬件设施,建设了版画专业教室1个,配有版画机、手工刻刀等齐全的设备,满足了版画教学需要,版画课在专业教室上课,为师生版画创作提供了专业的创作环境。与此同时,学校聘请了市美术教研员刘慧光等专家莅临我校为提升特色教育品牌谋发展。黑白印刻,以其简单的线条和对比强烈的色彩开始走进师生视野。

崇尚版画经典,实施黑白木刻教学成为了我校版画特色教学的新方向。教学中,我们发现木板的硬度之大是小学生无法用刻刀所能驾驭的。我校教师集思广益创新实践,将原本黑白木刻所需的三合板木材拓展到柔软的橡胶板,提高了学生木刻版画学习的可操作性,解决了版画教育的瓶颈制约,大大降低了版画制作的成本。

今年,我校围绕着四德工程开展了大型黑白版画创作活动。四五年级学生承担着重头戏,他们在认真学习木刻刀法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自我探究。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学生均能自行完成设计稿和刻版制作、印制的全过程。从学会到会学

到能创,且不说那角刀、圆刀、平刀、斜刀的交替互换,只说那学生手的力量、轻重度的搭配都是那么的游刃有余。

在创造过程中,教师更大空间发现学生在不同过程的特长和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成就感,使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得到发现。历时半个学期的黑白版画教学,成就了我校综合楼大厅屏风式版画的鸿篇巨制。黑白版画以其独有的刀法和经典的颜色它勾勒了我校版画特色教育最清晰最深刻的印迹。

二、创建校园版画文化,润物细无声。

“生活即教育”。健康和谐的校园学习与生活环境是学校文化的硬件,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支配力量,独具特色的校园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群体成员的观念和行为,育人于无声处。

我校重视建设优雅的育人环境,开发学校每一寸教育空间。用丰富的文化环境打造学生全方位发展的体验场。最主要的是营造了楼道版画文化的氛围,内容涵盖“走进版画”、“粉印精彩部落”、“黑白印痕”、“版画名家”等。文化墙的建设匠心独运,以宣传版画知识,展示版画作品为载体。每一段文字、每一幅作品都旨在让学生于静态的审美场里潜移默化地受到典雅艺术的洗礼和文化的熏陶。一面面教室文化墙熠熠生辉,一朵朵“校园文化”竞相开放。

三、带动其他学校特色,百花齐放春满园。

学校要真正的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我校自2010年开展版画教学以来,将学生版画融进课堂教学,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近年来,我校版画作品在省市级比赛中频频获奖,获得全国、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并获得社会的一致好评!我校也连续多年被评为莱州市艺术教学先进单位。我校版画教学已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一张最耀眼的名片,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版画特色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校的其他艺术教学开展提供了参考的蓝本。

我校版画特色教学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其他艺术类教学的开展。国画、纸艺、陶艺、书法、舞蹈、器乐、合唱众多等新艺术类教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出不断满足全校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多彩特色课程,如同一场“饕餮”盛宴,变革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为校园生活打上了多彩的标志、快乐的烙印。

如今,版画教育已成为我校持续发展的魂。版画特色教学启迪着学生未来的创造与希望,凝聚着地域文化的灵气和感悟,抒发着对美的描绘及向往!版画教学已充分彰显了我们的办学特色,提高了学生对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提升了师生的艺术素养,有效地促进了师生健康的发展。

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经典诵读 第6篇

——满庄镇中淳于小学经典诵读特色学校建设

中华经典文学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诵读中华经典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校自2013年3月确立以诵读经典为办学特色以来,这项活动以其深厚的内涵,活泼的形式,独特的魅力,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

我校先后数次召开专题会议介绍创建经典诵读特色学校的由来和意义,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并将各地开展经典诵读工作的情况向全校教职员工作了介绍,取得思想上的一致。在此基础上,我校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并组建了经典诵读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担任领导组长,成员由各班班主任、语文教师和语文课代表组成。

二、诵读保障

为更好的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我校特组织教师编写了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为更好适应学生的发展,我校已决定对该教材在近期进行修订),并规定每周每班必上一节经典诵读课。

三、宣传发动

为了让广大学生充分认识经典诵读的意义,我校利用学校展板、校园橱窗、黑板报等大力宣传经典诵读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通过调查问卷和利用告家长书和家长会向学生家长作活动专题介绍,达成学生、教师、家长的共识,激起共同阅读的热情,提高经典诵读的“广度”和“深度”,也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理解经典,走进经典,普及经典。

四、融入课程

语文教学是与经典诵读结合的主要学科,语文课堂是学生诵读经典的主渠道。我校全体教师为此专门开展了经典诵读主题研讨活动。通过研讨,老师们集思广益,摸索出不少经典诵读有效方法。(1)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2)联系扩充法。即将所学的经典诵读,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经典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对比诵读还强化了记忆效果,从而激起了学生读背经典的极大兴趣。(3)想象入境法。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我们还要求语文教师把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都要与我们诵读的经典进行有效的整合。

五、开展活动

1、一日五诵

晨诵:每天早晨学生一到校立刻开始晨读,即自由诵读经典,早读铃响之后,利用15分钟时间集体诵读经典,诵读内容各班自定。课间诵:每日上午课间操时间以全校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选普通话好的学生领读,诵读内容主要以电子屏播放内容为主(主要是课外古诗词),诵读两遍,每天一个班级,形成学校特色。

午诵:每天下午第一节课上课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内容各班自定。

放学诵:每天下午放学站队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内容各班自定。

晚诵:每天晚上回家,教师布置学生完成相应的经典诵读内容(主要是对当天诵读内容的温习),在家长的协助督促之下,完成诵读任务。

2、建立“诵读集锦”

学校要求每位学生有一本经典诵读摘抄本,每新学或会背一首,便存入“诵读集锦”,即将学过的古诗词及会背的古诗文、经典内容抄在积累本上,比一比看谁积累的经典多。而且同伴、教师、家长可以到他的“诵读集锦”里任意抽一首,检查他熟背的程度,以便作出评价。

3、评选“诵读之星”

各班根据学生诵读情况,每月对学生进行“诵读之星”评选,并在班级板块中进行展示。

4、班级擂台赛。

各班利用课外活动或语文综合实践课进行归类对诗,诗句接龙,成语接龙,对对子比赛等。通过开展竞赛,选拔诵读之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手抄报评比。在每期的手抄报里,都有与经典相关的内容,如: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诵读、赏析、评比,在其中创设“诵读古诗文”的专题,介绍诗文和诗画,开创诵读经典心得交流等专栏,每期评比一次,以此浓厚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和气氛。

5、定期开展经典诵读比赛。

为了将诵读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在每一位学生的面前,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学校每期都举行全校性的经典诵读比赛。至今,我校已举办两届经典诵读艺术节,并进行了评选。我校并初步定于5月中旬在全校范围内,举行“诗文朗诵会”及手抄报比赛。我校以经典诵读为素材选送的《读唐诗》获得2013年镇六一汇演一等奖,激发学生向更高诵读更高层次攀登。

六、创设环境

环境是潜课程,它起到耳濡目染、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开展任何活动都需要用环境来烘托渲染,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直接的感官刺激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班级中的文化创设都要书写有我们学生要诵读的经典;学校的走廊、展板、宣传窗也有我们学生要诵读的经典展板。通过创设环境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强化学生们诵读经典的自觉性。

七、以章促诵 为更好的促进经典诵读活动的展开,我校还制定了经典诵读六级徽章晋级制度,通过考级的同学,时时佩戴徽章,有效地促进了诵读活动的开展,浓郁了校园的诵读氛围。

八、特色初成

经过一年来的创建,我校在经典诵读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很多的不足,我们必将再接再厉。

我们相信,经典诵读能够启智,经典诵读让人明理,经典诵读能让孩子们净化心灵,健康成长。我们更相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有我们全体老师的努力,满庄镇中淳于小学的经典诵读一定能再上新的台阶!

满庄镇中淳于小学 2014年4月

经典诵读特色文化 建设汇报材料

职工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总结 第7篇

中期研究报告

本学期我们抓好班级特色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并围绕这一特色开展了各种有意义的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离不开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发展,大力发展班级文化特色活动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特色创建的目标。为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的氛围,我们在创建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整个过程,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期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回顾这一学期来的工作有许多感慨:有取得了成绩而带来的喜悦,有面对一些不足而产生的遗憾;有令人难忘的美好时刻,也有让人苦恼的短暂瞬间;有在工作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也有取得成绩后的幸喜和快乐。总之,这学期的班级创建工作使我想起了很多。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做以总结,也算是前车之鉴吧。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的向心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班级特色形成的主要形式。

1.“每周一歌”天天唱

本学期我们课题组与大队部一起在继续开展班级活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每天早操前全校师生齐唱校歌,以职小为荣,增强集体凝聚力和自豪感。

2.“经典诵读”,扎实做好“四个必须”。(1)每日必读:每日坚持开展“晨读、课前”诵读活动。利用每天晨会和语文课前3分钟”等,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诵读。领导小组人员将不定期抽查。

(2)每周必查: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诵读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明确学生每周的诵读量,教师做好解读和检查工作。并形成记录。

(3)每月必展:以年级为平台,坚持每月组织一次诵读展示活动,如开展诵读比赛、演讲、故事会、表演、诗文配画和创设诵读交流区角、文化长廊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乐于参与。引导学生将一段时间内诵读的内容进行回顾,深化。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对照诵读内容,纠正自身和周围不恰当的言行举止,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以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推动活动开展。

(4)学期必评:坚持开展诵读考评活动,校长室、教导处、政教处联合制定详细的“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和学习考核细则,每学期对各年级、班级进行一次考核。班级也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对学生进行考核。学校将对考核优秀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以考核评比促进你追我赶局面的形成。

3.根据年段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一、二年级:

1)、9月份以主题队会的形式开展了“学雷锋诵童谣”的活动。在队会活动中,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学雷锋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2)、9月至10月初开展了“我诵童谣”活动,让孩子们利用唱童谣牢记在具体行动中做到讲文明、懂礼仪,尊长辈、爱学习、守纪律、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

3)、10月份组织开展“我画童谣”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用图画来表现童谣,学校将举办一次优秀作品展。

4)、10月份至11月初组织开展“我传童谣”活动,鼓励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创编童谣、诵读童谣,营造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新风尚的良好氛围。

5)、12月份组织开展“我写童谣”活动,让学生写出自己在整个新童谣诵读活动中的具体感受,学校将举办一次“童谣伴我成长”优秀作文展。三、四年级:

1)开展课前“十分钟写字”活动,孩子们通过每天的课前写字活动让孩子,端正坐姿,用正确的姿势写字,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2)在班级黑板报里开辟童谣创作栏。数量1—2篇,定期更换,内容与学科教学、德育教育、情趣生活等结合起来。

3)组织开展“中国梦书信大赛”活动,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具体感受,学校将举办一次“ 中国梦。我的梦”优秀作文展。4)、开展“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读书演讲比赛

10月份我校围绕雷锋的故事或自己身边的雷锋故事开展演讲活动,小选手们在演讲比赛中声情并茂,表现自然得体,语言流畅生动,表情、动作极富感染力。五、六年级

1)、根据主题活动,筹划学校大型活动。

在课题组成员和大队部的共同策划下,在“六一”开展了以“体育艺术2+1活动”为主题的校内活动,让孩子们过了一个舞动、健身、快乐和难忘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的正确导向,面向全体学生,重在普及,充分发挥了艺体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人文素养,引导他们向真、向善、向美,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活动后把“更高更快更强” 的体育精神深化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文明礼仪星、刻苦好学星、敬老扶幼星、卫生洁净星、创新奇特星”在班级里层出不穷,形成了积极向上,和谐互助的校风。以“体育艺术”为依托,打造班级精神文化的方案是成功的、精彩的!老师们在活动中进行课题的研究、总结和提高,并随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灵活的调整,做到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它凝聚了课题组全体成员及班主任老师的心血。我为他们感到骄傲!2)开展环保特色活动

①9月份开展“绿色口号”征集行动。以创建绿色学校,低碳生活理念为指引,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如:节约水电、珍惜资源、爱护生命、维护校园绿化等等,向全校师生征集富有童心有创意性的绿色环保口号。所有口号要进行评比,每班推出10条口号,参加全校评比,优秀口号要做成绿色口号牌贴在教室、走廊、洗手间、教室、办公室、食堂、学生午休室等师生活动场所的墙上,保护环境呵护生命的口号要做成不锈钢的标牌,树立在学校的植物园、花坛、草坪等地方。

②10月份开展“绿色文明”公约行动。关注我们在校园的生活,向我们浪费资源、破环环境、不注意个人文明的陋习发起挑战,面向全校师生征集绿色环保的工作、学习、生活行为方式。形成《职工小学师生绿色文明公约》,张贴在每个班级、功能室和办公室的墙上。在卫生建设方面,环境卫生责任到人,一天二小扫,每周一大扫。地面,黑板,桌椅,门窗始终保持明亮整洁,从而为同学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③10月中旬开展“绿色环保黑板报”活动。以“绿色生活 生态定远 和谐校园”为主要内容形式,各班出一期黑板报,向全体师生普及和宣传绿色环保知识。

④11月初开展“一行动”主题队会。倡议学生进行十个“一行动”:亮一盏节能灯行动;拒一次性用品行动;蓄一天生活垃圾行动;省一度电行动;找一件家里的节能电器行动;留一张纸行动;关一次空调行动;做一次家庭节水调查行动;节约一滴水一粒饭行动;听一次节能报告会行动。

3)开展“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

十一月已经寒风料峭,我校五六年级的“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拉开了序幕。活动隆重而又讲求实效,每天早上,课间,下午放学后,都可以看到学校操场上同学们排着整齐队伍跑步的身影,他们的身影成为了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学校通过各班每天跑步情况统计、上报的数据,以及网上进行宣传的数据,进行了先进班级和教师评选。这项活动受到了家长、社会的广泛好评。4)、游戏大欢园

开展以“我运动,我童真;我运动,我童趣”为主题的经典游戏活动:

经典游戏我收集。在跳橡皮筋、石头剪刀布、老鹰抓小鸡、穿越山洞等经典游戏中锻炼身体、愉悦身心。

江苏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第8篇

关键词:科技,金融,江苏

0 引言

加强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 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近年来, 江苏省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 围绕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的目标, 依托江苏科技大省和经济强省的优势, 不断优化政策环境, 努力创新科技和金融结合的体制机制, 取得了良好成效。2011年10月, 江苏被科技部、“一行三会”列入首批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

根据《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江苏省试点实施方案》, 到2013年底, 江苏省要初步形成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良性互动、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高效对接的体制机制, 在新型科技金融组织、科技企业信用体系、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区域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以及金融服务合作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使江苏成为全国技术与资本要素最密集、科技与金融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其中, 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全国科技金融结合创新先行示范区、科技金融要素集合区、创业资本密集区, 成为国际有影响的科技金融发展高地。

1 江苏省特色金融体系建设具体措施

1.1 科技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

2012年6月, 江苏省科技厅会同省金融办、“一行三局”共同启动了省级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 目前共确定2批共26家单位开展省级科技金融示范区建设, 全部分布在科技和金融资源较为密集的地区, 基本上实现了国家级高新区全覆盖, 形成了市、县 (市) 、高新区合理布局、区域试点示范充分活跃、科技金融有效结合新机制深入探索的工作局面。

1.2 财政科技投入创新

1.2.1 设立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资金

2009年, 江苏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出台《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 设立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 以政府专项资金作为信用保证金, 拉动合作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放大贷款倍数授信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4年来, 省财政专项资金从5000万元增至3亿元, 带动全省47个市、县 (区) 建立配套专项资金2.7亿元。2013年, 我省又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 创新服务模式, 精简审贷流程, 进一步突出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 切实缓解科技型小微企业“首贷”难问题。

1.2.2 设立江苏省天使投资引导资金

2012年8月, 江苏省政府印发《关于鼓励和引导天使投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意见》, 根据该意见精神, 2013年1月, 江苏省财政厅、省科技厅出台《江苏省天使投资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并设立首期规模为2亿元的省级天使投资引导资金, 对符合条件的天使投资机构投资种子期或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项目, 通过风险分担、损失补偿的方式给予扶持, 引导天使投资机构对种子期、初创期小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1.2.3 实施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

从2012年起, 江苏省科技厅会同省证监局启动实施省级科技企业上市培育专项资金计划, 以创业板、中小板为重点, 遴选一批成长性较好的科技型小微企业, 建立科技型上市后备企业库, 集成资源, 联动培育, 对其关键研发项目给予资金倾斜支持, 为其上市开辟绿色通道, 推动企业通过上市直接融资, 进一步激发上市后备企业的创新活力。

1.2.4 设立江苏省银行贷款增长风险补偿奖励资金

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项目、小企业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金融办、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经贸委等部门联合出台《江苏省银行贷款增长风险补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 设立银行贷款增长风险补偿奖励资金,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的科技贷款按1%比例给予奖励, 以鼓励省内商业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1.3 打通企业融资渠道

1.3.1 大力发展以“首投”为主的创业投资

江苏省政府于2009年设立10亿元的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 通过与地方引导资金合作、阶段参股、跟进投资、投资保障和风险补助等形式, 扩大创投资金规模, 引导创投资金投向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目前, 全省13个省辖市、23个省级以上高新园区全部建有创投机构, 苏南、苏中等经济基础较好的市、县、区纷纷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广泛吸引海内外股权基金落户江苏, 2011年全国首个“千人计划”创投中心落户苏州工业园区。

1.3.2 加快发展以“首贷”为主的科技信贷

设立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 以政府专项资金作为信用保证金, 拉动合作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放大贷款倍数授信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2013年, 我省印发《关于在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中开展“苏科贷”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创新服务模式, 精简审贷流程, 进一步突出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 切实缓解科技型小微企业“首贷”难问题。

1.3.3 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在南京成立江苏省股权交易中心, 为非上市科技企业融资、挂牌、交易、转让、咨询提供综合服务平台, 畅通资本退出渠道。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苏南科技企业股权路演中心, 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项目展示、融资需求发布、投融资对接、融资辅导和技术交易等服务, 为市场化股权转让交易提供有效的信息发布交流平台。积极推动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 截至目前, 江苏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72只, 发行金额116.02亿元。

1.4 开发新型科技金融产品

为拓宽科技融资渠道, 我省各级政府积极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 开发了一批新型科技金融产品。

2009年, 在专项资金的支持下, 江苏银行探索开发了“科技之星”, 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低息贷款。4年来, 江苏银行共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科技之星”贷款1600余笔, 支持企业1100多户。

2010年, 苏州市科技局、财政局与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建立了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开通“科贷通”系列科技信贷业务。目前“科贷通”业务合作银行已发展到17家, 入库科技企业已达4592家。

2012年, 苏州市设立科技企业孵化器投融资服务能力建设计划, 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在孵小微企业建立投融资服务平台, 开展“微小贷”业务, 目前已累计与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立了投融资平台, 为27家在孵企业开展微小贷业务。

1.5 推进科技金融机构建设

1.5.1 加快科技信贷专营机构建设

鼓励商业银行依托国家和省级高新区, 加快发展科技支行、科技信贷业务部等专营机构,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实行专业化运作模式, 提高专业化经营水平和运作效率。目前, 全省已有科技支行31家。

1.5.2 开展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

2010年8月,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意见》, 提出在全国率先开展“投贷结合”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截至目前, 全省共批筹科技小额贷款公司69家, 基本实现了省辖市和国家级高新区2个“全覆盖”。2013年, 18家科技小贷公司共同出资近1亿元, 与省高投联合设立科贷创投基金, 科技小贷公司的投资职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1.5.3 探索建立科技保险支公司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我省科技保险发展的通知》, 2012年底, 我省在全国范围内首先探索开展设立科技保险支公司。截至目前, 我省科技保险支公司达到2家, 人保财险苏州科技支公司成立后新推出了“科易保”“领军人才保险”“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等多种创新科技险种, 有效分担了科技企业创新风险。

1.6 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1.6.1 建设省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

依托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以建立全省科技型企业信息库为主线, 建设江苏省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 集成科技项目、科技产品、科技人才、科技金融、创新平台、科技园区等各类科技信息资源。截至2013年底, 入库科技企业达2.8万家, 涵盖了企业基本信息、科技创新信息、融资需求等信息。

1.6.2 启动省级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建设

江苏省科技厅会同省金融办、“一行三局”, 以省级以上高新区为重点, 启动省级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建设, 鼓励地方加快集聚多种信息和服务资源, 建立能够提供一站式或个性化服务的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进一步完善我省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首批布局的12家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均入驻了银行、保险、创投、法律、财务等多类中介机构, 初步具备了信息发布、融资对接、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等服务能力, 有效满足了本地区科技企业的投融资服务需求。

1.6.3 搭建科技金融合作平台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 大力促进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 同时鼓励支持各地开展科技金融专题对接活动, 全省13个省辖市及苏南80%县 (市) 每年都举办多场创业投资、银企对接活动。2011年, 我省成功举办主题为“加强科技金融合作”的第三届中国江苏产学研合作成果展洽会, 吸引5000多家科技型企业、2000多人参与洽谈, 达成技术、金融合作意向项目2078项, 协议金额120亿元。

2 江苏省特色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影响成效

2.1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

目前, 江苏以省天使投资引导资金和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资金为主要抓手, 初步建立了以“首投”“首贷”为主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体系。目前, 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资金规模增至3亿元, 引导合作银行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发放项目贷款1694笔, 受益企业1132家, 贷款总额达38.7亿元引导社会科技投入320亿元。

全省各级政府重点围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使广大轻资产、高风险、低信用记录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有了更为方便、快捷的融资选择。

2.2 政府资金引导对社会创新投入的带动作用

目前全省各类创投机构已累计投资2000多个项目, 投资金额超过300亿元, 涌现出省高投、苏州创投等一批综合实力位于全国前列的创投龙头企业。2007-2012年间, 我省135家风险投资机构累计获得国家创业投资引导资金4.55亿元, 省拨款累计达2.2亿元,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创投资本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开展股权投资的积极性, 财政资金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创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2.3 对培育前瞻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

规划实施期内, 我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需求, 创新科技和金融结合的体制机制, 通过新药创制发展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多种渠道, 为科技企业提供差异化科技金融创新服务, 其中:规模为3500万元的新药创制发展资金, 以生物医药为投资领域重点, 目前累计投资种子期和初创期生物医药项目56个, 累计投资早期项目金额8742万元, 培育出黄河药业、厚生药业、苏吉生物医药等一批高成长性生物医药企业;各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资金) 已累计安排引导资金1.7亿元, 支持了170家次创业投资机构向105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58.3亿元。科技金融体制机制的创新, 为种子期到成熟期各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有效支撑了前瞻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2.4 促进资本和实业有效结合, 扶持企业上市

为进一步加强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培育, 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上市做大做强, 2012年起, 江苏省科技厅启动实施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 该计划实施以来, 共有839家科技企业进入上市培育库, 已有江苏德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 (由于IPO暂停, 企业上市进度延迟) 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首发募资资金净额5.01亿元。

3 存在的问题

3.1 创业投资质态有待提升

从创业投资规模看, 美国、日本创业投资机构年投资金额一般相当于当年GDP总额的1%左右, 欧洲相对较低, 年投资金额占当年GDP约为0.58%, 而2012年我省各类创投机构实际投资额为98亿元, 仅占全省当年5.4万亿元GDP的0.18%。单个创投机构平均管理资金规模仅为2.5亿元, 与硅谷等国际先进地区创投机构动辄数亿美元的规模相比也明显偏小。

从投资阶段看, 我省创业投资机构仅有30%投资于早期项目, 60%以上投资于成长期项目和IPO前期项目, 这与美国、以色列等国家近50%以上的创业资本投资于早期阶段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我省天使投资发展亟待加强。

从市场化程度看, 虽然与广东、深圳和北京等地区相比, 我省创投资金管理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2011年达到988亿元, 而同期广东为542亿元, 北京为285亿元, 深圳为270亿元, 但我省创投机构中, 国有政策性创投数量偏多, 市场化程度高的知名创投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较少, 实际投资的活跃程度弱于广东、北京和深圳。

3.2 资本市场作用发挥不足

从上市融资总量看, 截至2012年底, 江苏境内上市企业IPO融资总额为1774亿元, 远远低于北京7874亿元, 也低于广东2781亿元, 上海1943亿元, 仅为全国第四。我省企业上市和上市融资总量均有大幅提升的空间。

从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看, 以创业板为例, 目前江苏全省累计创业板上市企业42家, 绝大多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 但同期中关村创业板上市企业达62家, 占全国的1/7, 比江苏全省的42家高出近50%, 江苏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步伐有待加快。

从创投机构退出渠道看, 以国有产权转让为主的我省各产权交易所存在着地区分割、功能不完善、交易不活跃等问题, 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产权转让在内的统一、高效的创新性交易平台和运作模式尚未形成, 缺乏畅通的资本流动退出渠道,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资本介入创业投资的积极性。

从场外交易市场看, 目前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新三板”) 挂牌公司已达309家, 成交笔数达589笔, 新三板发展进入快车道, 而江苏企业尚未进入新三板挂牌, 如何抢抓新三板全面扩容机遇, 积极推动江苏非上市科技中小企业挂牌交易迫在眉睫。总体来说, 我省科技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3.3 民间资本投向有待调整

上一篇:超有趣的广告词下一篇:查房制度记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