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2024-07-08

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精选9篇)

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第1篇

2011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项目申报指南

根据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06)121号文件《省人民政府关于省十一五重点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批复》精神,我厅按照《贵州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以及《贵州省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有关专项规划中确定的原则和发展重点编制了《“十一五”贵州省高新技术项目申报指南(2010)》,经组织有关专家论证并征求意见后,现予发布。

我省各有关单位申报“十一五”高新技术领域攻关计划、火炬计划、重大专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业信息化等请以此指南为依据,指南中没有涉及的有关内容请各申报单位参照各项规划内容,或根据情况向我厅提出项目申请。

材料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1、高性能金属材料的开发及综合利用

 高性能有色金属合金结构材料及加工技术  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应用

 金属材料清洁节能降耗及资源综合利用生产关键技术  金属材料的新型表面加工及处理技术  超微细金属粉体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金属材料的新型加工成型工艺技术及制品  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与应用  电子级金属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

2、改性聚合物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

 高性能橡塑复合材料的研发及应用  高性能橡塑合金及制品的开发  先进聚合物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及应用  先进聚合物结构及功能材料  高性能PVC及制品开发  聚合物材料的循环利用  橡塑材料加工成型技术及装备

3、化工材料

(1)煤及煤化工

 专用焦炭的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 焦炉气、煤焦油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开发  碳一化学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 煤化工节能降耗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 燃煤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回收利用(2)磷及磷化工

 专用型、功能型磷肥及精细磷化工产品的开发与产业化  磷矿及伴生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及深加工技术开发及应用(3)其它化工材料

 低毒高效农药关健技术开发及应用  植物化工材料、生物材料及制品的深度开发  汞化工及制品新技术

 环境友好的材料添加剂及助剂开发与应用

4、能源材料

 高效环保电池用关键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化  新型可再生能源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 新型节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5、其它非金属材料

 特种功能材料及制品的开发  新型碳材料开发与应用

 低成本多晶硅关键生产技术与产业化  特种陶瓷材料及制品的开发

能源与资源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1、资源勘探、开采、选冶关键技术

 优势资源的地物化遥快速高效勘察及矿床定位预测技术  矿山重大危险源防治技术研究  薄层矿高效开采技术  矿山深部开采技术

 中低品位难选矿石高效开采利用关键技术  新型高效绿色选冶药剂开发  复杂金属矿产资源采选冶关键技术  含汞砷高硫煤洁净煤技术

2、能源生产、输送及节能关键技术  发电、输电及配电技术开发与利用  可再生能源的研发与应用  风力发电关键技术  智能电网技术  高效节能降耗技术  分布式供能技术  光伏发电关键技术及应用

3、能源与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 

煤层气抽采与综合利用技术  术        

工业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废气、废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先进技矿山生态修复技术 资源高效转化技术 生物质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 有色金属资源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技术

工业节水、城市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综合利用先进技术 钾长石、粉石英、重晶石等特色非金属矿产综合利用技术 煤炭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 碘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光机电一体化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1、大型通用技术装备开发及产业化

 通用飞机、无人机及机载设备开发  大型技术装备及成套装置装备开发及产业化

 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农业机械、建材机械、铝及铝加工、包装机械、汽车等

 为国家重大工程配套的设备开发及产业化  “专、精、特、新”成套装备开发及产业化

2、控制技术应用与研究

 自动化、信息化控制技术开发及应用  新型测试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

 多信息融合及新型传感器技术研究与应用  机、电、液、信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 安全生产监控技术

3、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

 绿色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 先进模具制造工艺及技术  汽车关键零部件

 为重大装备配套的零部件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 高精度、高可靠、长寿命机电基础件开发及产业化  新型机电组件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 激光技术与激光相关应用技术

4、新型电子元器件

 新功能半导体器件芯片研发及制造技术  片式高频微波及功率器件  多功能复合敏感元件及传感器件  混合集成电路

 高精度、高密度、微型电子连接件及开关  新型电力电子和汽车电子器件

5、新能源节能降耗技术及装备

 变频调速技术及应用  低碳技术及应用

 风、光、核能综合利用技术及装备  新能源技术及设备

 工业尾气综合利用技术及设备

6、电力技术

 输配电技术

 电网节能降耗关键技术  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 电网调度与自动控制  机、网协调技术

交通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1、公路、铁路交通建设技术的开发

 复杂条件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养护技术  路基、路面长期性能研究  特殊气候路面设计、施工技术  软土路基处治技术  采空区路基处治技术  交通防灾减灾技术

 山区大跨径桥梁设计与施工技术  公路、铁路工程安全保障及预警预报技术  公路、铁路工程新材料开发与应用  公路、铁路工程中的节能、环保技术  交通基础设施检测与维护技术

2、水路交通运输技术的开发

 适应于山区河流和库区特点的新型载运技术  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技术  山区内河通航枢纽建设技术

3、城市交通及配套设施建设技术

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关键技术

 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技术

 供电、通信、安全管理与监测系统技术

4、交通运输技术

 新型运输组织模式与应用技术

 综合枢纽建设关键技术

 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技术  区域综合交通信息融合与利用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一)软件技术及产业

嵌入式软件,面向网络的公共支撑服务平台,资源管理平台以及面向不同领域的应用平台。人机交互技术及系统,工业控制软件。安全与保密、教育与培训、信息服务、专家系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应用软件。

重点支持物流、旅游、教育、电力、交通运输、文化等领域的数字化技术及应用软件。

(二)网络与通信技术及产业

开展新一代网络技术及应用、网络传输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重点支持:

1、新一代网络技术及应用

网络优化控制技术、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等

2、网络传输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压缩传输与接收技术等

3、数字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光通信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

4、基于3G技术增值业务方面等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三)新型电子元器件

1、新型电子器件研发及关键工艺技术

2、高性能半导体模拟集成电路

3、电子器件的可靠性技术

(四)制造业信息化

支持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在骨干企业开展数字化综合集成应用示范。支持异地协同设计制造系统开发。支持制造业信息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重点支持:

1、设计、制造、管理一体化的“甩图纸”示范企业;

2、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业务集成应用的“甩帐表”示范企业;

3、集成技术、智能技术等制造业信息化关键开发共性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

4、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应用服务平台建设;

5、设计、制造、生产、经营等业务高度集成一体化管理的“贵州数字企业”。

(五)“数字贵州”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1、以“3S”技术为核心的“数字贵州”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重点支持数字区域、数字城市、数字行业(数字交通、数字环保、数字农业、数字林业、数字旅游、数字水利、数字国土等)、地理空间信息开发应用与共享平台等领域的示范工程。

2、“3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应用技术研究。

现代生物技术及轻化工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1.现代生物技术与制药

开展现代生物技术在制药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性技术研究。重点支持:

(1)现代生物技术在创新药物、药用生物资源开发中的应用;(2)通过前体药物、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修饰获得新化学实体创制新药的研究开发与药用中间体、提取物制备工艺技术研究;

(3)生物资源中有效成分及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筛选;

2.生物技术与食品

以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研究开发新产品,生物技术在乳制品、调味品、肉制品、豆制品等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重点支持:

(1)高新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食品生物安全检测及控制关键技术标准化与示范应用;

(2)特色食品(辣椒、薯类等)资源的开发深加工与储运保鲜技术;(3)贵州名酒、名烟、与名茶工艺创新中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与示范;(4)发酵食品的生物技术创新与应用;

(5)安全、高效的复合发酵剂、酶制剂、食品添加剂等产品开发;

(6)乳业及乳制品的现代生物技术创新和改造;

3、生物资源应用研究与开发

开展现代生物技术在生物资源应用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重点支持:

(1)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技术研究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2)环境污染物生物技术处理和利用技术;(3)矿业有害物生物技术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4)喀斯特地区微生物资源深度利用与产业化技术开发。

4、轻化工技术

利用贵州特色植物资源,以可再生、清洁生产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支持:

(1)薯芋变性淀粉深加工,制备粘合剂、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精细化产品的新技术开发与应用。

(2)香精、香料、化妆、洗涤等日化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新技术研究。

(3)其它轻化工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产品生产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副产物、废弃物的处置与资源综合利用。

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第2篇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章认为,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和发展潜力,决定了其发展将在根本上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因此,应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作 者:刘建其 陈剑屏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商学院;厦门大学经济系;汕头大学社会科学部刊 名:经济师英文刊名:CHINA ECONOMIST年,卷(期):“”(8)分类号:F061.3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 信息产业 可持续发展

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第3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驱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主要力量。我国也制定了大力推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努力推动由高技术产业大国向高技术产业强国的政策。

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现状

(一) 制定各种专项计划, 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863计划的实施, 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 在863计划实施过程中借鉴了许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并且在一些关键领域实现了很大的突破, 在产业方面实现了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生长点, 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二) 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遍地开花

自从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建立以来, 各地也相继建立高新区, 这些高新区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从产值来看, 有一半来自国家高新区。

(三) 高新技术产业化得到社会投资的有力支持

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 社会投资也转向高新技术产业, 有力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 尤其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及许多地方扶持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建立有力的保障了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同时证券市场以及民间风险投资市场也进一步向高新技术企业倾斜, 成功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越来越多。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存在的两条途径

目前, 国际上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形式虽然认识上有很大的差异, 但是关于如何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道路认识还是比较一致, 都认为主要通过两条途径。

(一) 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市场产品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高、渗透力强、需求潜力大的特点, 也是我国的主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产品, 把产品推向市场, 再扩大规模, 进而形成产业, 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最佳切入点。

(二)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品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中之重。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化不但其本身提升了产业结构的水平, 而且高新技术产业化, 使所有得到高新技术渗透的传统产业的内部结构都得到提升, 从而全面提升整个传统产业的结构。

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第一种模式是真正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要渠道, 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主要依赖形式。但第一种模式对各方面要求高, 投资风险大, 投资周期长, 耗资巨大, 成果转化复杂。基于目前中国的国情, 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还是以第二种模式为主、第一种模式为辅的道路。即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我国发展高新技术的主要选择模式, 也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要切入点。

(一) 产业以市场为导向

当前, 传统产业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 但是传统产业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 所以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国外传统产业的发展史表明:在发达国家任何时期, 传统产业仍是国民经济的主题, 甚至在目前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 传统产业的地位仍然是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动摇, 因为这是市场需求的产物。从全球500强的企业名单中我们不难看到石油、化工、食品以及机械等传统行业中的企业也仍占绝大多数, 从此也不难看出发达国家传统产业仍然是支柱产业。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的工程, 传统产业产品质量与技术仍然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距离, 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传统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二) 调整产业结构, 高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

面对我过传统产业的诸多问题, 如何促进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成为了核心问题, 所以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 如果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所以我国可以间接国内外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经验和总结, 为我国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能增大对高新技术的需求, 把传统产业落后对高新技术、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

(三) 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有利于提高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核心竞争力就能扩大生产规模, 扩大生产规模就能扩大就业。在我国目前大学扩招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大城市的今天, 就业岗位难以满足大量的需求。所以通过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 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扩大规模同时扩大就业。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 不断地扩大规模吸引人才, 从而使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得以可持续的发展。

(四)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国际经验可循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 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领域展开的竞争更加激烈。历史经验表明, 经济危机往往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催化剂。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的前夜, 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初现端倪, 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已显现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新科技革命依赖人类现代化进程和国际竞争的强大需求拉动, 也必将与新兴产业发展更加紧密融合、互相推动促进。对我国来说, 这既是重大的挑战, 也是难得的机遇。总之, 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是我们走向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任务。如今,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 加紧做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促进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五) 高新技术产业化需要传统产业的资金支持

虽然高新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 但是高新技术产业需要传统行业的资金的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大量的启动基金, 而传统产业的管理者由于受管理思想的约束, 另外由于高新技术行业是高风险行业, 所以很多传统企业都不愿意投资。这是需要国家政策引导的。只有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才能有力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才能有力地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与改造。

(六) 中国亟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目前处在一个类似于西方国家从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增长模式转变为第二次产业革命增长模式的过程中, 这种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污染。当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当中, 近四分之三来自重制造业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点十分明显。这也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亟需转变。世界各国 (地区) 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 (ESI) 显示, 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 中国位列第133位, 这与我们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名列前茅是严重不相称的。我们必须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有一个根本的改变。

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切入点

(一) 营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好坏和国家的政策引导有直接的关系, 只有国家的宏观战略引导才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所以政府应该在不同行业, 不同领域, 不同技术选择性的用高新技术改造形成示范效应, 形成以点带面的推广形式。同时政府要用税收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创新、改造。组织制定和实施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优先配置相关资源, 集中力量解决事关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一些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问题。加快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管理技术, 把实现高科技产业化作为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二) 构建高新技术产业的多元投融资体系

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增加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入, 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 企业投入为主体, 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新型投融资体制。

(三)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抉择。同时明确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总体思路。要以市场为导向, 产业化为目的, 企业为主体, 人才为核心, 公共研发体系为平台, 形成辐射周边、拓展海内外、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其二高度重视人才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坚持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使用人才并重, 进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其三努力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市场和政府的资源配置, 推动企业成为研究开发和科技投入的主体, 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 支持跨国公司制造业升级并本土化, 不断强化企业在我市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最后加快建设高新技术公共技术平台, 加快建设由政府、企业、高校、行业组织等多元主体投入、市场化机制运作、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中小企业、研究开发产业共性与关键性技术、提高本地区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公共技术平台。

(四) 培育文化创新体系

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高风险的领域, 需要有容忍失败、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决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企业高新技术发展状况的最主要社会因素是人力资本的创新文化传统。高新技术的持续发展取决于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 而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则需要创新文化的坚强支撑。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创新的温床, 这样才能吸引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高科技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1]李昌南, 魏润卿.高新技术改造东北传统产业之我见[J].中共延边党校学报, 2004 (4) :37-38.

[2]俞仲文.论传统产业升级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特区经济, 2006 (2) :12.

[3]张茜, 常静.构建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战略联盟——以西安市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为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5 (6) :54-55.

[4]王业涛, 王清.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调整对策[J], 商场现代化, 2006 (2) :197.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探讨 第4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F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7-58-2

0 引言

世界格局的变化逐渐导致了各国的关注重点从战争转向了国内经济的复苏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世界各国之间的科学技术竞争越来越激烈,可以说是竞争的非常胶着,而且高新技术在不同国家的使用率和使用渠道都各不相同,但是高新技术的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高新技术会在未来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要,高新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高新技术也开始逐渐走向正规化、产业化的发展,并且高新技术被运用到国内绝大部分的经济领域。以我国的高新技术运用为例,我国的高新技术受到了国内相当多领域的运用,比如农业方面的增产、钢铁制造业的节能、城市车辆的电动化等。总的来说,我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势必会运用到更多的高新技术。

1 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的相关概述

在论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之前,应该首先对高新技术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知,高新技术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建立在综合性、实用性、科学基础之上的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一般情况下,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科学技术都算不上真正的高新技术,真正的高新技术的定义和它所涉及的领域比我们所理解的普通的科学技术要广泛得多。而且普通的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和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方面都会有很多不足,有的方面科学技术就不能够覆盖的,总会存在一些科学技术不能满足的方面。而我国在世界经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也积极迎合世界科技的潮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在经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和科学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我国开始重新认识国内的科学技术与高新技术的发展。

在我国国内学术领域内,立即产生了一场讨论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风暴,讨论的主要方向就是高新技术该如何发展,该向什么方向发展,应该如何保障高新技术的发展,应该如何不断增加高新技术的发明量?经过对我国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方向终于确定。答案很显而易见,那就是将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发展,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可靠依托,用产业化的模式来积极保障我国的高新技术成果,并依靠国内产业的资金力量和社会力量将高新技术进行最大程度的高效应用。我国高新技术的产业化道路是目前为止保护、推动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最好方式,而且高新技术产业化将会为社会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也可以稳定社会秩序,增加我国产业的综合实力,有利于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科学技术竞争中能够长远地发展。

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在近期高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对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极大的阻碍了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前进脚步。但是,我国政府对国际高新技术发展的形势认识的非常清楚,因此国家部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保护高新技术发展的政策,会在高新技术发展的实际工作中给予一部分资金的支持,但是由于我国地域宽广,地区发展形势和发展水平不同,所以我国高新技术的相关政策就不能实现用统一的发展方法去对待,这导致我国在高新技术保护和发展方面的工作难度也在不断加大。总的来说,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现状有很多方面,既有积极的现状,也有令人担忧的现状。

2.1 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积极现状

首先,我国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得到了政府和国家部门的大力支持,因为我国逐渐认识到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在推动国力增长以及其他方面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开始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出台了很多专业性的政策,也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进行了未来的计划性评估,国家开始利用国家政策来帮助高新技术实现真正的产业化发展,比如国家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创立,并对这些高新技术产业进行创立资金的补贴,而且在高新技术日后的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国家政策的优惠,这就极大的调动了高新技术进行产业化发展的积极性,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国家为了配合政策鼓励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也在很多地区建立了相关的技术产业园,并将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到这些技术产业园内部,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产业园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可以进行相互的交流,对他们相互借鉴彼此的研发和发展经验提供了绝佳的渠道。高新技术产业园的设立实现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地区性的高度融合。

这两个方面的发展现状都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积极性优势,对推动我过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2.2 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限制现状

首先就是我国国内的很多企业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认识很不到位,这些企业没有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作用进行过研究,所以他们对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抱以非常消极化的态度,给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压力。

其次就是在我国某些地区对高新技术的相关发明很不注重,导致一些非常有用的高新技术得不到应有的应用,而且我国每个地区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一样,导致高新技术的发明和保护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许多高新技术因此被盗用,导致技术失窃,这也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道路上的巨大阻碍。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不是仅仅发展技术,而更多的是将高新技术运用到生产的产品中去,让这些产品流入市场,为民众的生活服务,为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而服务。但是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许多技术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转化,而是依然以技术的形态出现在社会中,这样一来,高新技术虽然实现了产业化,但依然不会有更多的发展潜力。

3 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道路虽然已经有了初步的模型,但是具体的发展措施和发展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我国更加努力地进行科学的实践。

首先,对待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态度决定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高度。必须积极引导普通企业对高新技术产业化进行正确的认知。对相关的企业管理人进行专业的培训,让他们意识到未来企业发展的趋势,让他们认识到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巨大潜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作用。

我国应该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法律制度,我国要积极根据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状态和对未来的发展预测,进行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用刚性的制度来管理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让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参考物。

我国要积极引导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的结构更新,并且要在全国范围内施行产业结构转换,产业结构向高新技术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国内产业结构的转型,让高新技术产业有厚实的依靠,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国家也要大力支持高新技术进行产业化转型,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实施资金上的支持和政策上的鼓励,国家也要设立专门的管理高新技术产业的部门,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工作进行最专业的引导和管理。

4 结束语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与时俱进,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袁宇,李福华.高新区与科技新城互动发展的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1).

[2] 孙学立.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04).

[3] 赵发兰,胡树林,李姝影.班加罗尔知识管理模式及经验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11(04).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思考 第5篇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思考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源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提高我国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应对国际竞争,确保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决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有新思路、新办法,还要处理好与人才、传统产业、高校科技产业、投资体系、知识和技术、高科技工业园区的关系.

作 者:王士卿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校办公室,山东,青岛,266042 刊 名: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19(4) 分类号:F124.3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   环境   创新   人才  

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第6篇

根据科技部《关于征集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领域2012国家科技计划预备项目的通知》要求,为做好我省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领域预备项目的申报工作,特通知如下。

一、申报原则

1.申报的项目需在国家科技部公布的指南范围内;

2.申报的项目需从国家层面出发,能带动我省相关产业发展,技术方案代表了国内最高水平;

3.申报的项目最好是前期已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并在科技部汇报过的项目;

4.鼓励省内高校院所和企业联合申报项目;

5.申报基础研究类的项目需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带动性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

6.申报前沿技术研究类的项目需围绕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攻克前沿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关键共性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点;

7.申报应用开发及集成示范类的项目需以重大工艺技术及产业化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应用示范为重点,其中产业化应用方面要以我省优势特色产业为主,应用开发的产品需进入国家相对应的产品目录和公告。

二、申报时间节点

1.5月17日前提交项目信息表电子版和纸质材料至省科技厅高新处;

2.6月20日17:00,科技部网上申报截止;

3.6月20日17:00,省科技厅受理项目推荐书纸质材料截止。

三、后续工作准备

各申报单位抓紧制作汇报ppt演示稿。

1.项目介绍演示版(可自动播放,时间为10分钟以内,电子演示版嵌入的录音原则上须是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录音,不得采用专业配音),为音频答辩做准备。

2.项目介绍答辩版(可逐页查看,在回答评委提问时,如需要对演示内容做解释,由现场工作人员按答辩人要求,逐页展示)。

3.项目演示稿ppt要求:

操作系统 Windows XP, 默认软件 Office 2003SP2,暴风影音 V6.4。

四、联系方式

电话:87135813

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第7篇

衢州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发展

近年来,衢州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发展。一是率先在全省实行严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地专家咨询服务机制;二是建立了企业享受优惠政策与企业亩均产出率挂钩联动机制;三是完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机制,市财政设立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的补助和奖励;四是建立了市领导和政府部门联系服务企业、项目、园区的“三服务”机制。五是实行特别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一事一议”制度,对“一事一议”项目在用地、用房、贴息、财税、贷款以及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特别扶持。六是建立科技-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共同谋划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推进各类工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研究工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大问题。

以信息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第8篇

一、以信息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的意义

“十二五”期间, 农业信息化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信息技术集成化高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 农业信息化已融入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飞跃式发展, 实施农业信息化是必经之路。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农业现代化战略成败的关键, 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大举措。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国的强劲后力, 利用信息技术挖掘出农业发展的潜能, 创新服务体系, 拓宽服务领域, 强化服务职能, 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为农民致富铺就一条信息传播的“高速公路”, 以更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大国、农业强国

二、国内外农业信息服务研究现状综述

(一)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服务发展历程。通过研究表明, 许多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都是大致从主要利用计算机进行农业科学计算的20世纪50、60年代开始, 又通过10来年的努力, 把农业数据处理和农业数据库开发作为工作重心来抓,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把涉及到农业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自动控制的研究开发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了研究重点, 这三个阶段。许多发达国家把计算机信息化应用己经渗透到农业涉及到的各个领域, 己经在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己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二) 国内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历程。我国是农业大国, 经过多年的探索, 国内农业信息服务的研究己经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我国地域辽阔, 如何通过农业信息化服务将不同服务区域的各自特点发挥出来, 提高其在农村的实用性和拓展性, 使农民从这些农业信息资源中真正获得可观的收益, 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是我国在农业信息服务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利用现有的农业服务网络信息平台的大量农业信息资源, 对广大农民进行农业信息技术培训成为可行, 逐步建立起统一的农业信息平台, 加强国内农业信息服务网络, 以消除不同偏远贫困地区产生的农业信息数字鸿沟问题, 这对消除地方贫困差异的政策落实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三)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不足之处的主要表现形式。我国目前传统的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渠道、科技文化素质水平不高和实用信息技术培训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并且缺乏双向互动交流, 农业信息的滞后性不能满足许多农业信息具有时效性的特征。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不足之处具体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信息采集范围还比较窄;二是农业信息传输渠道不畅;三是农业信息人才储备不足;四是农业信息提供内容不全;五是农业信息引导力度不够;六是农业信息资金投入不多;七是农业信息化数据平台不统一。

另外, 我国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 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完善, 政府对农业信息服务组织的统筹规划和有效监管机制不完善。没有形成适合我国统一的农业数据库平台, 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具有实效性的特征, 以致造成许多农业信息失真, 这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会造成劳民伤民的不良后果。

三、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 明确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农业信息化建设要全面贯彻政府主导统筹规划, 联合建设统一标准, 资源共享互连互通的指导方针。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方针政策, 制定法律, 完善信息获取渠道, 全面落实农村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 以信息需求为导向,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农业权威性和一致性的信息网络体系, 来实现农业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利用等环节的现代化。

(二) 建立和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把握信息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和操作层管理朝综合的决策型管理方向发展趋势, 要不断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按照国家对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络的信息传播优势, 不断使信息网络服务逐步从国家到地方, 最后延伸到农户, 通过多种途径, 达到农业信息无缝结合, 充分调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积极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社会各阶力量密切合作, 形成一条龙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为农业信息化的长足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建立农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建立一批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加快推进信息农业信息化产业化, 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有序化。以各类农业生产基地、科技示范园、龙头农业企业、养殖大户等为重点, 加强地理信息、遥感、自动控制、智能农业机械等技术在农田基本建设、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业生产管理等领域的开发和应用等一系列示范工程的形式展开工作, 推动我国农村经济效益的发展, 切实为农业实现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四) 加强农业信息化教育和培训。为全面提高农技人员农业市场信息化业务能力, 把握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 培育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是很有必要的, 以满足当前我国农业信息人才缺乏和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大力开展信息化知识和实用技能培训, 提高广大农民获取、利用信息化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一批适应新时代农业发展的人才, 使他们具有信息搜集、识别、加工、处理、应用、反馈和预测分析的能力。

(五) 加强领导, 增加投入, 切实推进农业信息化科技工作。一是增加政府投入。农业信息化网络体系的建设及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性高度出发, 加强领导, 统一认识, 把农业信息化作为一项公益性、基础性事业来抓, 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二是农业企业要把好成本控制、风险与收益关, 确保企业资金流通和安全, 要开源节流, 增收节支;要通过短期贷款和投资来调剂资金的余缺;对资金实施跟踪管理, 做到专款专用, 防止资金被挪用和形成让人头疼的“三角债”。三是鼓励社会各阶力量和各种配套计划共同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工作, 提供涉及农业资源、生产、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支持, 切实推进农业信息化科技工作。

四、结语

农业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 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内容, 它左右着农业现代化将来发展的方向。我国作为农业大国, 从总体发展来看, 正处于由传统农业转变到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 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应和实现工业化并驾齐驱发展, 创新服务体系, 拓宽服务领域, 强化服务职能, 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为农民致富铺就一条信息传播的“高速公路”。

参考文献

[1]郑业鲁.唐字清农业信息进村入户问题解决方案探讨[J].南方经济, 2002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08, 7

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第9篇

一、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情况

(一)产业规模快速扩大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从1998年的742个发展到2003年的1019个,2003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56.5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984.32亿元,增加值303.64亿元,出口总值83.39亿元,实现利税129.1亿元。

(二)优势产业逐步形成

全省已形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四大优势产业,2003年的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的86%。其中,新材料产业的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30%,出口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79%,已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出口优势最强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三)区域布局日趋完善

长株潭地区(长沙、株洲、湘潭)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良好的工业基础和较强的经济、科研实力,集中了全省90%的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具备了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四)产业集聚更加明显

依托2个国家高新区和5个省级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度明显加大。2003年,全省7个高新区共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72.11亿元,占全省的59.8%,其中,长沙国家级高新区占36.7%。

(五)骨干企业不断涌现

2003年,过亿元企业104家,实现产值579.5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总产值的60%;过10亿元的企业13家、过20亿元的企业6家、过40亿元的企业2家,其中乐金菲利普曙光实现产值120亿元,三一重工实现产值40.8亿元。

(六)创新能力日益增强

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计划和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计划的实施,推动了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和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九五”以来,全省取得各类科技成果4000多项,117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全省已拥有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水平居全国中上水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也不断增强,自主开发和研制的产品达到55%以上,成果转化率达75%,企业的技术竞争力显著提高。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拉动了社会投资

39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总投资规模34.1亿元,其中专项资金3.59亿元,国家投入拉动社会投资比例为1∶8.5,高于全国1∶7的平均水平。省内安排的250个引导资金项目,总投资规模113.18亿元,其中引导资金12.34亿元,引导拉动社会投资比例达1∶8.2。国家资金的带动和省引导资金的启动,扩大了内需,推动了投资增长,真正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银行贷款,企业筹资,上市融资”多渠道并举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投融资格局。

(二)扩张了产业规模

1998—2003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3.7%,同比快于工业总产值增速18.4个百分点,快于GDP增速24.7个百分点。尤其是通过新材料专项13个项目的实施和带动,使新材料产业迅速扩张,新材料产业产值由1999年的79.54亿元增加到2003年285.82亿元,增长了3.6倍,年均递增37.7%。

(三)壮大了龙头企业

国家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和省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专项,使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尤其是龙头企业投资扩大、规模扩张、市场扩展,竞争力大大提高。乐金飞利浦曙光公司在省引导资金的带动下,增加投入1.8亿元,企业规模迅速扩大,2003年产值占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50%以上。三一重工连续3年增长速度超过50%。湘潭电化集团通过实施国家支持的“无汞碱锰电池专用电解二氧化锰”项目,已实现年产电解二氧化锰3万吨,产销量居世界首位。

(四)推动了产业聚集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实施产生了明显的聚集效应。长沙国家软件产业园在国家软件专项的支持下,到2003年底,已有310家企业进入基地落户,其中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5家。园内软件企业总收入70.1亿元,软件出口创汇1300万美元。浏阳生物医药园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就聚集了75家医药企业,2003年实现总产值12亿元。

(五)促进了资源开发

湖南省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猕猴桃资源,吉首大学利用当今世界先进的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制取猕猴桃果王素,生产出猕猴桃果王素保健食品,建设了5万亩猕猴桃生产基地,解决了10万吨鲜果销售问题,加快了农民的脱贫致富步伐,促进了湘西地区退耕还林、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湖南金天铝业高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微细球形铝粉”项目,采用“氮气雾化法”生产微细球形铝粉,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预计到2005年综合产能达到1万吨,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六)延伸了产业链条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实施,拉长了产业链条,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专项支持的先进电池材料,其上游带动了全省有色金属产品深加工;下游带动了电池、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汽车的发展。专项支持的隆平高科“超级杂交稻”项目,到2003年止,在全国已累计推广超级杂交稻组合8000多万亩,增产粮食56亿多公斤。

(七)优化了产业结构

2003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6.5%,比1998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三大产业的产值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达74.7%。配合国家专项,省里还实施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2003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CAD普及率接近90%,重点骨干企业主导产品CAD的应用覆盖率达100%;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湘潭钢铁等12家骨干企业在信息化装备及培训等方面新增投入2.5亿元,降低生产成本3亿元,产品平均开发周期缩短了60%。

(八)提高了竞争能力

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注重了对湖南省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院所及在湘院士的支持和培育,加快了高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增强了竞争能力。以卢光秀教授领衔的湖南干细胞工程研究中心,在国内率先建立了7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胚胎干细胞系,研究开发了胚胎干细胞、胰岛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等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其产业化应用将导致临床医学革命,给生物、医药乃至人类生活带来深刻变化。长沙力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下,2003年已实现年产300万平方米连续化带状泡沫镍的能力,占全球产量的30%,规模超过日本住友公司居世界第一。2003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占全部产品出口总额的46.98%,比1998年提高了32.6个百分点。

三、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的主要做法

湖南省近几年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线,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发展相结合;上下联动与部门合作相结合的原则,以“选准产业重点,强化创新能力,建好产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培育龙头企业”为工作重点,努力实现湖南高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积极引导,抓投资拉动

省委、省政府把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作为拉动全省经济的重要举措,积极争取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并在财政不很宽裕的情况下,每年都拿出一定的资金,拉动了银行、社会和企业的自主投入,引导了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国家在湖南省投入的高技术产业化资金和省市政府投入的引导资金总共不到20亿元,带动的项目投资就高达200亿元,扶持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二)科学规划,抓基地建设

“实施重点突破,打造优势产业,建产业化基地”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要思路,根据这一思路制定并实施了《2003—2007年湖南优势产业发展规划》、《湖南省先进材料国家产业基地规划》、《湖南省生物技术基地规划》和《湖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发展规划,使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呈现高度集聚态势,新材料等四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值的比重达到88.4%。

(三)夯实基础,抓前期工作

在项目前期管理上,一是抓好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发项目。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策划、开发了一大批高科技项目,建立了一个动态化、数字化管理的项目库,可供开发的项目资源达700多个,总投资规模近2000亿元。二是抓好项目论证,确保了投资效益。针对以前有些单位由于论证不充分,造成投资浪费、项目流产的现象,组织专家团,为企业严格论证项目,避免重复建设,确保投资效益和项目申报成功率。

(四)协调服务,抓项目管理

上一篇:前台客服的职责范围下一篇:会计实习生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