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茶文化的核心价值

2024-06-10

谈茶文化的核心价值(精选8篇)

谈茶文化的核心价值 第1篇

谈茶文化的核心价值

当前茶文化正进入兴盛繁荣的时期,全国茶文化活动之多,各地政府之重视,热心于茶文化人士之众,都是空前的。过去中国茶业界是一个比较封闭、保守的行业,改革开放后,茶文化的兴起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关注,他们为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茶文化的广泛传播又带动了茶市场的发展,许多商人看到茶产业的发展空间,也纷纷加入到茶行业中来。各地、各企业为进一步推动茶产业快速发展也加大了茶文化的宣传力度,邀请知名人士、高层文化、科技、经济研究机构及大小新闻媒体,对茶文化进行宣传解读,使茶行业沸腾起来。茶的杂志、报刊、书籍、影视、论坛等大量涌现。但是,在这非凡的热闹中,某些商人和个别企业为占领市场、攫取更大利益,在茶文化宣传中掺进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扰乱了人们对茶文化的认识。因此,有必要研究茶文化的核心价值,以保证茶文化的健康发展。

一、茶文化是美雅文化。

茶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宝物,她处处表现出美雅的内涵。她生长在名山大川,青山绿水之间,给人以清雅、翠绿、生机盎然的外观,表现出自然之美。她的鲜叶经过人们加工后,形成千姿百态的外形,馥郁芬芳、滋人肺腑的香气,经过冲泡,形成明亮清澈的汤色,或绿、或红、或金黄、或琥珀,她的滋味又是那么鲜爽、醇和、回甘,充分表现出工艺之美。品茶的优雅环境和冲泡技艺,也给人增添了生活乐趣,享受到艺术之美。

品茶、饮茶是陶冶情操、平和心态的过程,将人引进一个平和淡雅的世界,理智地认识世界和自我,培养人们的善心、爱心、诚心和真心。这就是茶文化美雅的价值所在。

因此,茶是雅的化身,茶叶总是与一些高雅文化结缘。诗词、歌赋、音乐、戏曲、琴棋书画、陶艺插花等等都与茶不离不舍,并成为这些文化的歌颂对象,被社会各界人士所钟爱。

二、茶文化是理性文化。

人类发现和利用茶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茶在历史上,早就获取极高的评价和地位。“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多么崇高的评价和地位。后来人们还将茶称为“万病之药”,并将茶的作用延伸到精神领域,成为“致清导和”、“友谊桥梁”、“和谐载体”等等,为人类和平、社会和谐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历史的前进、科技的发展,茶的药用地位逐渐被其它药物所替代,茶只能退居到药物的辅助地位,仅成为人类的普通饮料。茶在被誉为“万病之药”之时,没有因此而孤傲,也没有因为退居为普通饮料而自卑,而是使自己更贴近群众,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不断奉献自己,满足人们的需要。

国学大师文怀沙在一篇短文中说:“只听说酗酒打架,未听说饮茶闹事”,“酒令人糊涂,茶令人清醒”。茶是一种理性的物质,茶文化是一种理性文化。可惜,近两年来,在茶文化中出现了一些不理性的现象。将某些产品价值夸大为无期限的和“越陈越香”,“可以喝的古董”。在营销上宣传“存钱不如存XX”,“炒股不如炒XX”等等,使茶价飙升,达到“疯狂”的程度,大量假冒伪劣产品也乘机涌入市场。茶文化本是传播茶的科学知识,净化心灵,构建和谐社会的手段,这里却成了攫取金钱的工具。这是对茶文化的一种践踏。茶叶毕竟是一种农副产品,是普通百姓的日常饮品,这种不理性的炒作,实践证明不能持久,泡沫很快破碎,给优秀的中华茶文化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损害了企业信誉和产品形象。

茶和茶文化在人们心中已具有很好的形象和地位,没有必要人为地用不科学、不理智的东西去装饰她、拔高她。我们应提倡每个经营者要理性经营,理性地解读茶文化,按照市场规则和价值规律做好经营。

三、茶文化是真实文化。

在茶文化宣传中,不科学、不理性的解读无助于茶产业的健康发展。茶本来就是土生土长的一种植物,既普通又实在。茶经过人们的加工制造,可以形成五花八门的茶类和品种。她们从来不争强好胜、炫耀自己,而是用其真实的色香味形来供人们品尝饮用,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她的内含物质丰富,大部分成分都可以用现代的科学方法进行测定,从不隐瞒。不同茶类、不同品种、不同等级,甚至不同产地,各有的不同特点都会如实地展现出来。茶的防病治病保健功效也是人们长期饮用的体验和科学试验的总结。目前,在茶文化宣传上缺乏的仍然是对茶的以上知识和茶的鉴别、茶的保健机理的宣传普及。我们只要根据当前科学发展的水平,实事求是、客观地进行宣传,人们就很容易接受。故弄玄虚将茶的品质、茶的功效神秘化、虚无化、夸大化,无益于茶文化的提升,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讲科学、讲真话、实事求是是茶业界的传统美德之一。长期从事茶叶经营的企业和业内专家、学者、茶人对茶文化宣传中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现象,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加以抵制和澄清,实事求是地、科学地、理性地来解读茶文化。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茶文化才能保持发扬光大,保障中国茶产业的永续发展。

四、茶文化是道德文化。

茶是文明的象征。茶文化是文明文化。茶不仅给人带来肌体的健康,还赋予人们心灵的健康,达到一个完美的人生境界。茶人十分重视茶德、茶道。茶德是茶人应具备的道德,茶道实际上是讲做人的道理。茶行业一贯奉承“以诚立身,以信为本”。许多企业经营者将“做茶先做人”、“做好茶,先做好人”作为自己的经营准则。一些老字号企业之所以长盛不衰,一些新发达的企业之所以迅速崛起,都是遵循“诚信”为本,才使企业发展、延续。在商业经济时代,人们追求经济利益也总是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都将诚信摆在首位。

茶产业是一个老行业,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出现了一小股背离茶文化道德价值之风,搞虚假拍卖、虚假销售、虚假年份、虚假品牌、虚假产品的现象,这是

行业的悲哀。如果任此风气横行,那么茶叶行业将会成为什么样子?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茶文化又将如何延续下去?所以任何从事茶业的人都有责任规范自己、约束自己、树立良好的茶德,营造一种良好的诚信经营氛围,保障茶产业健康发展。

茶文化是物化文化。茶以其内在丰富物质,给人类带来健康和美好。茶的精神又是那么高尚、默默地为人类做奉献。人们在茶上寄托了美好的理想、理念和人生价值观,形成意识形态的茶文化。茶文化又与中华民族历朝历代积淀下来的优秀的伦理、道德相融合,茶文化也就成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这是值得我们茶人骄傲的,我们应该千方百计地珍惜她、呵护她。

茶文化是我国茶产业永续发展的动力和精神支柱,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茶文化也应该创新和发展。但这种创新和发展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地、科学地创新和发展,而不是主观地、臆造地、虚伪地创新和发展。因此,在弘扬和宣传茶文化时,一定要牢牢把握住茶文化的核心价值,防止扭曲和玷污茶文化,让纯洁的、优秀的中华茶文化世世代代在人们心中飘扬。

谈茶文化的核心价值 第2篇

荣丰企业文化核心经过高层领导智慧融化,凝聚成了我们共同的指导思想,它能转变了我们的观念、提高了我们的认识、改变了我们的行为,从而使我们认识到荣丰企业文化核心的真正含义。荣丰印刷的执行文化:它强调的是执行力,这对一个企业而言,是实现各项目标的桥梁。为了尽快实施各项目标的对应措施,取得有成效的执行结果,就必须强化执行力。当前,市场竞争白热化,对企业执行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果哪个企业不抓住执行力这一重要环节上狠下功夫,将有被边缘化甚至淘汰的危险。因此,荣丰企业文化中在这个时候提出具体要求:“我会主动出击,快速反应,马上行动,精准高效”是很有必要性的。

荣丰印刷的学习文化:一个要发展的企业,必须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应变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在应对竞争,在迈向市场的路上,它将激发我们创新的动力,保证企业发展的生命力。我们全员好学上进,那么荣丰公司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个人也会得到更好的提高!这就是荣丰公司学习文化里的:“学习改变命运,创新成就未来!”。

荣丰印刷的管理文化: 提倡“以人为本”,增强价值观培育,在公司内部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全体成员身心能够融入到工作中来,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约束,在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我们学习如何尊重别人、帮助别人、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以身作则,从而形成荣丰公司的管理模式:管理是严肃的爱,严中自有真情在!

等等等等...总之,荣丰公司企业文化核心深入浅出,环环相扣,相互统一,它经典地向我们昭示出一幅蓝天美景的愿望,我们当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在工作中认真学习,深入体会,在生活中融会贯通,用心理解,我们就一定会诠释荣丰公司其它各条核心理念。

让我们在荣丰企业发展历程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同呼吸、共命运,集思广益,团结一心,为实现公司更快更好的发展,从而实现个人自我价值体现而共同努力,共同奋斗!

谢谢大家!

杨文雯

浅谈端午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 第3篇

关键词:端午节,文化内涵,传承与发展

众多学者已对端午的起源学说作了深入研究, 笔者在此不多赘言, 本文仅从端午节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入手, 探究其文化内涵及核心价值。

一、端午民俗活动及其文化内涵

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历代相传, 不断丰富, 从古至今有所演变, 各地也不尽相同, 归纳起来, 大致有以下几类:1.吃粽子:粽子, 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 花样繁多。吃粽子的风俗, 千百年来, 在中国盛行不衰, 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2.赛龙舟:赛龙舟, 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 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只是传说) 。他们争先恐后, 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后来, 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 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3.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 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 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 外包以丝布, 清香四溢, 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 作各种不同形状, 结成一串, 形形色色, 玲珑可爱。4.悬艾叶菖蒲:在端午节, 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 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 悬于堂中。艾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 净化空气。菖蒲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 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 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 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 挂艾枝, 悬菖蒲, 洒雄黄水, 饮雄黄酒, 激浊除腐, 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5.女儿回娘家。古代女儿出嫁, 长住丈夫家, 难得见到自己父母。而端午节是她回家看望父母的好机会。因此, 人们把端午日称为“女儿节”。而这天妇女回娘家, 都是由女婿陪同的, 带礼物回家, 这天成了真正沟通亲情、增进感情的节日。

通过对多种端午民俗活动及其相应的起源学说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端午文化结构有3个层次:物质文化层 (粽子、雄黄酒、艾草、香囊等) ;行为文化层 (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等) ;精神文化层 (以屈原为象征的爱国主义、浪漫主义) 。而作为一个中国传统节日, 端午节又和其他民俗节日一样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1.神圣的虔敬。民间崇拜和信仰是民间至高无上的精神情感, 也是一般百姓日常生活得精神支柱。在传统民俗节日中, 对天地、祖先和诸神表达虔敬, 给节日蒙上一层庄严而神秘的色彩, 这最真切地显示了人性深处所固有的“有所敬、有所畏”的朴素宗教情感。

2.亲情的滋养。在中华传统民俗节日中, 对亲情的滋养和呵护可以说是最核心的文化心理。如春节回家吃“团圆饭”、清明祭祖, 而端午女儿由女婿陪同回家团聚等, 都包含着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情感和精神力量, 体现一个民族最具原生态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3.健康和谐的诉求。传统民俗节日寄托着一个民族对美好生活得憧憬和向往, 端午节的赛龙舟和春节放鞭炮一样都是展现人们欢庆喜悦之情的有效方式。对祛病驱邪、祈求福寿安康的世俗渴求, 也是民众很普遍的追求健康和谐、乐感的体现。端午插艾草、喝雄黄等诸如此类的民俗活动正是最好证明。

文化心理是无形的, 对神圣的虔敬、对亲情的眷恋、对健康和谐的追求, 可以视为端午文化及至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基本内涵。

二、端午节传承的现状及归因

(一) 端午节传承的现状之表现

如今我们一到端午节, 似乎只记得吃粽子, 大家又懒得自己包粽子, 直接上超市一买了事。同时认为吃粽子只是为了纪念屈原。至于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端午节背后还有哪些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都已淡忘模糊。端午节的另一个古老活动就是赛龙舟, 可知名度较高的龙舟赛举办地日期大多不是在端午节, 如2003年上海国际龙舟邀请赛是10月25日。从端午节传承的现状之表现可以看出, 其物质文化得饮食功能受到重视, 行为文化的龙舟赛得到强化, 而其精神文化的体现最弱。

(二) 端午节传承现状之归因

有着如此深厚文化内涵的端午节在传承过程中却遭遇这样的尴尬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物质文化中饮食的烙印太深。“民以食为天”, 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中,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们靠天吃饭, 出于对饥饿的原始恐惧, 自古形成了端午最鲜明的风俗——吃粽子。而如今, 虽没有饥饿之虞, 但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迫使一切从简, 下班之后匆忙赶到超市去买几个粽子吃一顿就算过了端午节。因此吃粽子这个习俗被不断强化。2.行为文化的娱乐方式较单一。端午节最典型的娱乐方式就是赛龙舟, 它体现着团队观念, 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但也正因为龙舟赛的这一显著特点, 渐渐地从端午节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种独立的体育竞技。3.精神文化的展现层次较浅。屈原的爱国精神、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精神在传承过程中因没有更好地结合时代特征, 渐渐被人们所淡忘。4.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随着多元化文化的碰撞日益加剧, 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 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如西方的情人节、母亲节、圣诞节等这些放松自我, 追求个性的“洋节”就很受年轻人重视。

三、端午文化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不得不引起人们对保护和传承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重视。1.政府重视, 全民参与, 以活动促传承。2008年, 国家首次将端午与清明、中秋一起定为法定假日, 在端午假日中, 全国各地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庆祝。嘉兴市在当天在举办端午论坛讲座、龙舟赛、歌舞表演、诗歌朗诵等一系列活动, 人们有时间走出家门, 参加裹粽子比赛、香囊展示、赛龙舟、诗歌会等。从静态到动态全面再现端午民俗魅力, 吸引众多市民参与其中。让全民参与端午, 了解端午, 必将为传承端午文化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2.扩展传承方式, 延续文化内涵。目前端午节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家庭中长辈对晚辈的口耳相传、行为示范为主。为了使端午的积极健康的民俗文化传统让普通大众尤其是城市年轻一代了解, 媒体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报道, 让人们了解和重视端午节。3.开发端午节丰富的教育功能价值。端午节除了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外, 其本身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 适当把端午节相关内容引入学校教育中, 培育开发教育功能意识, 学校引入端午节的相关知识符合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对地方课程的要求。4.与旅游结合, 挖掘端午“文化旅游”新前景。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满足旅游者的文化旅游需求, 实现端午节旅游价值。只要我们挖掘多种物质载体的文化意义, 符合当今旅游者的审美心理, 既可以自己收藏又可以馈赠亲友。

参考文献

[1]王克荣.《中国传统民俗节日的文化内涵》.

[2]尹恒.《端午节的教育功能及其传承》.

谈如何建立企业核心价值文化 第4篇

2、核------有可以聚在一起的机会,在历史和经济机遇中,企业并不缺乏这种例子。关键在于是否有可有能长期聚合在一起的核心。核心可以是领导的魅力,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经济目标述求,强大的事业心,清晰的商业机会,抱团取暖,也包括实现目标的指路牌等。在公司的历史中,是什么力量支撑了这么多不同人紧紧的凝在一起,这是我们需要不断地思考的问题。可能最核心是“共享”,因为“共享”,所以我们就要“共担”。因为需要“共担”,可能我们需要更多人来“共事”。因为是大家的事,我们需要更开放,而且只有更开放的心态,具有包容心的,真正愿意分享的人也是与公司一起共进退的人。然后就是“共成功”,这个成功,既包括经济的,也包括经验与能力。行为模式最后表现为“共事业”,用意识的力量将团队凝成一体。正是这个核心,支撑了公司的成功,也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和复制的核心。

3、融------企业兼并最难的是文化的融合;特别是兼并企业文化的输出性不强的时候;文化的输出有2个方面:一是核心价值观,即心智模式;二是核心行为观,即行为模式;“道不同不相与为谋”,在大量企业兼并过程中,卡位策略是比较普遍的一种,检讨我们在兼并的过程中实际也没有全部是按照公司最核心的价值观来考量的,也有不少是阶段性和短期目的性的。但凡是应景之策的合作,质量相对都不太理想。完全不能认同核心价值观的待合作企业最好不选;部分认同的企业一定要大力输入企业文化,这里待输入的对象即是企业也是员工。在革命年代,革命者是最没有统一外在形象标准的,可以是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商人等,可以有知识、可以是文盲;男女老少都可以;但他们都有统一的信仰,有统一的行动纲领,这个是相当重要的。当然心智模式的输出这个过程是比较漫长和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这个价值观就相当于调和剂里面的母剂,经过融和后可以发生稀释,发生的是物理反应,而不是剧烈的化学反应;所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很好的比较持久的价值观输出模式,则兼并的结果是不太理想的。最实际和紧迫的还有核心行为观的输出---也即标准流程的固化,在传统行业中,流程和标准化是相当多企业缺失的,这个也是企业感觉比较紧迫的工作。

4、沟通------因为相关文化背景影响,企业在沟通方面的工作切忌宽泛,防止沟通过头情况的发生,即企业上下、左右奉行是协商文化,什么事都要协商,就会常常出现议而不决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文化基因里面的表现我认为并无不妥之处,应该讲并没有什么实质的伤害。但沟通与执行力是一个相对矛盾的两面,过多的沟通就影响执行力,什么事项需要沟通,什么事项需要马上执行,在公司里面是没有比较清晰的界限的。是否是事事都需要沟通还是重在执行? “沟通”本来就是我们的特质,但如果用得太泛,有时候加上“融”后,再一步降低了信息和命令传导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这个也能解释“熊猫”现象等3种现象的表症了。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沟通的深入度方面还有待加强,提升沟通的系统性,形成沟通惯例制,若企业中人员的沟通相对来讲是比较随机和非正式的。没有定期沟通制;没有分层级的专项沟通制;不能解决问题的沟通多;感受关怀和重视的沟通少;那么就会造成尽管公司领导没有架子,但更多的人感到没有关怀,感觉不到重视,甚至感到方向性迷茫;我们不是不能沟通,而是没有将沟通进行到底!

5、抱怨------在任何公司都时时存在,这个跟个人的企业地位、经济收入、发展愿景都有关系,但并不是唯一原因。关于这一点,我想讲的是与企业的定位有关。每个企业都希望成为一个完美的企业,每个人都希望在一个完美的企业里面工作,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是不可能的。按理来讲我们的文化基因能比较好地化解抱怨,但恰恰我们公司的人员抱怨是比较多的,而且来自的抱怨涉及的内容和层次不尽相同,我认为完全杜绝抱怨是没有道理的,但一定要利用好抱怨,因为后面总隐藏着故事,因为每一项抱怨说不定就是一项事故,也可能是一项建议。我们是否开通建议平台,专用投诉箱?设立建议箱,建议奖?保护抱怨者的隐私?是否能认真地对待员工的抱怨内容?公司的高层能否开放沟通接待日?公司领导平易近人,能否更亲民?表现优秀的员工组织一些荣耀之旅,节日的问候祝福?员工不仅仅需要金钱,也需要关怀和认可。员工是企业的基石,漠视是企业的活力之缚!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 第5篇

经过分析世界知名企业文化发展的状况,从中得出增强企业员工的价值观的认识,改变心智力模式,加强制度建设,注重人力资本开发和文化的整合与再造等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原则与方法。?

(1)全体共识的原则。

核心价值观培育成功与否,取决于全体员工的共识程度。古语云:“上下同欲者胜。”只有全体达成共识,每个参与决策者更有决心贯彻执行决策,以及采取统一行动。这就要注意全员的参与性。在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自始自终都需要全员参与,整体互动,任何一件事情,只有亲身参与了,才会有责任感。“事不关己”就会“高高挂起”。在参与的过程中让员工体会到成就感、挫折感、温暖感、危机感等不同感受,通过交流与融合,逐渐形成大家首肯的价值准则。

如在荣事达集团,近年来,该公司内部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公司也适时的调整了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企业文化的重塑工作显得尤为迫切。为适应新情况和集团发展的新需要,集团公司特聘国内知名的经济学家、著名高校的教授等一批长期关注荣事达发展的专家学者成立专门的课题组,对荣事达企业文化进行了专题梳理和重塑。专家们进行了全面的调研,集团公司也在企业内部开展相关的征集活动,经过反复的琢磨和修改,课题组推出了《荣事达企业文化简明纲要》。公司下发了《关于推广荣事达企业文化简明纲要的通知》,要求各公司、各部门积极进行宣传推广《纲要》。又如在《华为基本法》中规定:“华为基本法的修改由管理者、技术骨干、业务骨干、基层干部中推选出10%的员工,进行修改和论证,拟出清晰的提案。然后从这10%的员工中,在推出20%的员工,与董事会、执行委员会一同审议修改部分提案。并将最终提案公布,征求广大员工的意见。最后,由董事会、执行委员会、优秀员工组成三方等额的代表进行审批。

(2)以人为本的原则。

孙子在《地形篇》写到:“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这就是说:如果将帅把士兵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士兵就会对将帅忠心耿耿,同生死共患难。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象就是员工,因此要做到以人为本:?

①情感管理。所谓情感管理,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深层次的内在精神动力。同时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从员工进厂到离开的各个环节。?

②满足需求。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满意或不满意的需要,另一类是要求个人发展的需要,在执行过程中,要依据不同对象,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

③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以人为本,需要机制保证,应该建立人才成长的途径,围绕如何尊重人、如何使用人、如何培养人、如何关心人,分别设立不同的追求目标。在人才培养方面,海尔是典范,他们提出:“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每个月搞一次“大选”,人力资源中心把空岗情况公布于众,每个人都可以上台打擂,这是一种激励,更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3)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原则。

“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改革组织本身的组织。学习是在个人、团体、组织或组织相互作用的共同体中产生。学习是持续性的并可以战略性的加以运用的过程,而且可以同时运用到工作中或者跟工作同时进展。把握学习型组织的六要素: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重在形成终身学习的步骤;建有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重在开创多种学习途径,运用各种方法引进知识;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重在组织文化;具有实现共同远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重在共同远景时学时新;工作学习化使成员活化生命意义,重在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生价值;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重在提升应变能力。”

尽管国内有关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新闻报道多见于媒体,例如,我国第一个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联想集团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实际上中国还没有很多真正有效推进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有一些宣称自己在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企业实际上仅是从培训入手,这当然是一个可行的切入点,但是仅建立培训还不够,还必须具备系统的观念,必须与企业文化和精神、企业远景战略、管理体系与制度、技术和信息手段(显性知识的管理和协同工作)等相结合。国内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更应注重组织成员思想理念和企业文化精神的变革,而诸如电子化学习(E-LEARNING)、知识管理系统(KMS)、企业信息门户(EIP)以及协同等技术能有利于学习型组织的推进与实施。

综上所述,我国创建学习型组织可考虑以下具体工作先行,一是建理念、搭框架,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管理、经营和服务理念群,落实创建活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二是建愿景、立标杆,明确企业与员工理想、信念的具体内容,瞄准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找出差距,开展对标活动;三是抓重点、带全面,把握领导是关键、部门是重点、团队是基础的原则,从而带动学习型组织的全面发展。

学习型组织已被称为“21世纪企业组织和管理方式的新趋势”,学习型组织理论要求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不仅要终身学习,不断补充新知,而且要开放自我,与人沟通,最终达到从个体学习、组织学习到学习型组织的目标。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将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定义为“修炼”,这个过程是相对长期的。我们理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学习型组织,并且能结合行业特点,这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4)协调与无界限的原则。

松下幸之助曾说:人的组合正是人类的微妙之处,如果是机器,一加一绝对等于二,但人的组合如果得当的话,一加一往往会大于二,反之可能变成零甚至得到负效果。现代企业强调无界限合作,这无界限就需要文化来融合,靠核心价值观来串连。

①求同存异。企业的各部分都必须集结在企业大目标下,只有与企业基本价值准则保持一致,才能相互支持与协调。

②合理评估。各部门之间,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否则就会造成部门之间的逆反心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③要相互沟通沟通是现代企业的必备要素,领导与领导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应该建立沟通机制,沟通越融洽,凝聚力就越大。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 第6篇

1 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都在试图树立长期的竞争优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拥用的战略性资源和培育的核心竞争力。其中核心竞争力通常可以包括企业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并且优秀的企业文化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认为企业文化是指现阶段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守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远景、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企业文化的奠基人劳伦斯・米勒说过,未来将是全球竞争的时代,能成功的公司,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也说,明天的商业竞争与其说是技术上的挑战,还不如说是文化上的挑战。哈佛商学院通过近十年的全球调研发现,一个特定的企业文化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公司的业绩。今天已经没有人怀疑,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为企业发展带来最为强劲、持久的核心动力。海尔集团能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内,从一个亏损147万元的小厂,一跃成为品牌价值数百亿元的世界知名企业,被美国《家电》杂志列入全球家电十强之一,凭的是什么,就是文化力。?

那么文化力的根源又在那里呢?海尔CEO张瑞敏说:“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对企业的价值观我们可以列举很多,但究竟哪些能称之为核心价值观呢?为解答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先深入解读世界知名企业的案例,仔细查阅他们的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企业座右铭,以及由企业自己提出或外界为之总结的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伦理等。

通用电器的核心理念:以科技及创新改善生活品质,在对顾客、员工、社会与股东的责任之间求取相互依赖的平衡;松下七精神:产业报国、光明正大、亲和一致、奋斗向上、礼节谦让、顺应同化、感谢报恩;摩托罗拉的核心理念:精诚公开、以人为本,为用户提供品质超群、价格公道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的需要,企业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收益,不断发展壮大,从而为员工和股东提供实现各自合理目标的机会;波音公司的核心理念:领导航空工业,永为先驱,应付重大挑战与风险,“吃饭、呼吸、睡觉念念不忘航空事业”;索尼公司的核心理念:体验以科技进步,应用与创新造福大众带来的真正快乐,提升日本文化与国家地位,做先驱,不跟随别人,但是要做不可能的事情,尊重鼓励每个人的能力与创造力;三菱公司的企业理念:顾客第一、诚实、注意和睦、公私分明、放眼世界、努力改进经营管理、发明新技术。

通过归纳和总结,我们发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为达到经营成功而产生的,并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共同遵守,反映企业意志的价值理念,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深层反映,是融化了民族与时代特色的企业特殊化。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人为本、用户至上、不断创新、竞争进取、质量兴企。它们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动力”源。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用户至上、不断创新、竞争进取、质量兴企绝不是指的文字表述,而是它的丰富内涵。因此,综观世界知名大企业的发展历程,尽管它们的核心价值观表述不尽相同,但无不闪现出这五大核心价值观的光芒;而某些企业巨星的陨落,主要原因也在于没有能坚守这些价值观。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并且在不断地创造新的价值。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动力”源,其能量渗透到企业的目标、战略、政策、日常管理及一切活动中,反映到每个部门、每个职工、每个产品上,也辐射到企业的外部。企业核心价值观能焕发全体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由表及里地约束、引导和激励着全体员工的行为乃至整个企业的行为,形成企业文化的力量,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任何一个意欲有所作为的企业,如能深刻地领会和坚定地奉行企业核心价值观,必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形成强大的,永续能量的“核动力”,从而为企业带来长久的竞争优势,使企业在日益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国际经济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2 核心价值观构建需坚持的几个原则

谈茶文化的核心价值 第7篇

浅谈如何在企业核心价值观下建设优秀青年文化

作者:翁真真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3期

摘要: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企业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新观念、新时尚不断涌现,建设优秀的青年文化已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拟从青年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入手,浅谈如何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出发,树立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原则,并在导向原则的指引下,建设优秀的青年文化。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青年文化 理论视角 五环节

当今时代,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企业文化越来越成为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文化层次高、思想活跃、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建设优秀的青年文化已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内核,根据青年员工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进行积极探索,形成体现青年自身特点、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有效建设路径和建设模式,培养青年员工新的企业理念、价值观、职业道德观,打造一支理想坚定、昂扬向上的青年职工队伍。

一、建设优秀青年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优秀青年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保证

1.青年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从整体而言,是以作为全体员工命运共同体的企业的利益需要为价值取向,通过充分关注员工的精神面貌与意识形态,引导全体员工建立起符合企业需要、促进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并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它精髓在于企业理念,核心要素就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青年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主流,它一定会在青年文化中生动地体现出来;青年文化是支流,既要反映企业文化,同时也应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二者有着内在的有机的必须联系。因此,企业文化渗透着青年文化的血脉,包容着青年文化,企业文化发展的主流,推动、影响并指导着青年文化的建设。

2.青年文化核心理念与企业精神的关系

企业精神包括世界观、价值观、思想道德、行为方式,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形成的职工群体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是员工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企业行为中的聚合。而青年文化的核心理念是紧紧围绕企业青年如何共处、如何实现自我、如何发展企业而建立的,它是一

种小群体中调整人际关系和人本身的一种文化。青年文化建设就是以“诚信、责任、创新、奉献”、“以企为家、爱企如家”等精神为依托,适当体贴满足青年心理需求,形成共同价值观、共同信念、共同认识和共同行为准则,让广大青年在各自的岗位上闪光。因此,优秀青年文化的内容核心,正是企业的独特价值观与作为价值观载体的企业精神。

(二)建设优秀青年文化是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客观需要

1.青年文化建设对建立共同愿景的重要作用

共同愿景,这是建立在企业及所有职工价值取向一致的基础上能激励人奋发向上的愿望或理想。建设优秀的青年文化,就是让众多的“小愿景”托起我们企业的“大愿景”,努力实现“发展企业,成就个人”的价值理念,就是把建设和发展的目标与实现青年职工全面发展的目标融为一体,把青年员工个人的利益与集体的利益趋于一致,找到自己与企业发展的最佳契合点,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2.青年文化建设对建立现代公司的重要作用

建设优秀的青年文化,要从提升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实际出发,把青年发展与企业发展高度相联,把企业进步与青年个人价值的提升高度融合,使团员青年不断自我超越,不断地改善心智模式,不断地建立共同愿景,不断地进行系统思考的修炼,增强青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取得效益最大化来建设优秀的青年文化,来充分体现青年文化的建设价值,推动现代公司的建立。

二、建设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青年文化

(一)全面分析青年文化的理论视角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选择各种行为方式、手段和目标是否有价值及价值的大小总的看法与根本观点。建设优秀的青年文化,首先必须精心培养、凝炼企业精神,发挥企业核心价值观在青年文化中的导向作用,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1.民族精神是青年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

民族精神应是所有青年所要遵循的主导精神,是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要传承并发展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好传统、好作风,凝炼形成青年文化自己的“根”和“魂”,充分展现团结奋斗、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锻造青年队伍的“精气神”。要以民族精神作为企业青年文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加强企业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引导青年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职工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青年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

2.时代精神是青年文化建设的核心导向

一个集体需要精神动力来维系共同的理想,一个企业需要精神动力来创造一种团结奋斗的氛围。要在坚持根本性的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前提下,应随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对那些具体的日常的价值观念、经验和思维模式不时作出调整,以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理念作基础,与时俱进,形成青年员工对社会发展、市场变化的共识,使青年文化青春常在、充满活力。

3.科学发展观是青年文化建设的内在底蕴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建立符合时代精神、符合社会主义形势、符合企业实际、符合青年自身特点的青年文化,意义重大而深远。要通过开展科技培训、教育提供智力支持,积极引导青年认真学习科技知识,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帮助青年员工开发潜力实现价值,并以此为基础培育优秀的青年文化,使企业科学发展这一目标转化为青年的自觉行为,把青年员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科学组织起来,发挥最大效应。

(二)深入研究青年文化的实践对策

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创造文化。要坚持不懈地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大力弘扬“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精神,呼唤“五环节”之实践,引导广大青年员工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实践中去。

1.环节之一:呼唤优良传统的熏陶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底蕴,文化积淀之深厚世所罕见。优秀传统文化是企业所独有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为建设特色的企业文化提供了营养丰富的母乳。传统文化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价值实现定位在对他人、对群体、对社会的关爱和奉献上。因此,建设优秀的青年文化要吸收传统文化自身价值及其存在的合理性,接受到民族优良传统的熏陶,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引导广大青年坚持和发扬伟大的新时期创业精神,倡导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无私奉献。

2.环节之二:呼唤志愿服务的坚守

志愿服务推动人类健康发展,体现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参与志愿服务,打造服务品牌,是实现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要依靠党组织铺就志愿服务网,完善管理机制规范志愿服务,营造志愿服务文化氛围,形成“党政工支持、团组织牵头、项目化运作、青年人能为”的工作格局;要将传统文化中“做好事、当好人、存好心、得好报”的道德观念,融入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中,形成“我为大家,大家为我”的青年志愿者文化,营造尊重志愿者、学习志愿者、做志愿者光荣的良好氛围。

3.环节之三:呼唤人文精神的形成人文精神具有“内在超越”的特征,显示了文化的特色,并成为当今社会从价值系统入手来发展、转化文化的关键。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通过挺立人文精神,肯定广大青年的价值,构建对青年的“终极关怀”来提高青年对青年文化的认识。因此,在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冲击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在青年一代身上,人文精神更应大力弘扬,以激发青年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建设祖国的热情,使青年文化和谐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使当代青年成为一支勇于奉献、敢于创新的青年员工队伍。

4.环节之四:呼唤心智模式的改善

建设成熟完善的青年文化,既要重视各种文化的深厚影响,又必须注意体现青年组织自身的个性特征,展现别具特色、风格鲜明的青年风采。要立足青年,畅通团组织与团员青年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走进青年,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掌握青年个性思维,倾听团员青年需求,关注和解决青年实际困难,及时反映青年呼声。同时,要适应青年文化需求,组织开展健康有益、青年广泛参与的文体活动,培养青年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探索青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引导青年心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5.环节之五:呼唤共同愿景的建立

共同的愿景应该成为企业青年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在共同愿景确立过程中注入青年文化活动,通过共青团的倡导、培植,并以各种传播方法灌输企业构建共有价值观。在青年文化教育方式方法上,要采取“三结合”,即“灌输与引导相结合、授课与研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群体智慧,倡导团队学习,加强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的过程管理,提高“青年文明号”的创建质量,抓契机建设优秀青年文化,营造共同愿景。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精神》,邵汉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民族文化素质与人文精神重建》,李宗桂,哲学研究,1994(10)10

[3]《青年文化:理论与实践》,郭庆松,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版

谈茶文化的核心价值 第8篇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概述

中文文字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社会生产实践当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工具。中文不但包含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还包含形而上的理念,这就是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所在。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以载道”是不变的主题。我国许多经典著作都是靠文字来展现核心理念。如著名的《二十四史》,记录了勤劳的人民如何在社会中生存的现状;如《论语》《道德经》等经典,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至上真理;《杨家将》《包公案》等小说,也包含着朴素的道德标准和人伦常情。中文的审美特点讲究言之不尽,在《周易·系辞》中说的最明白,意思是说文字不能彻底将意思表达清楚,庄子在《天道》中也强调,意不可言传。这样一来,含蓄、包容,就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为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调。从此绵绵不绝的中文传承都在这个基础上延续。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客观规律,是中文审美的主要切入点。从中文审美的方面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要从这个客观规律入手。

二、核心价值观在文化思想中的审美体现

中文当中核心价值观体现为关注出世和入世传统、重视三纲五常、重视中庸处世哲学、重视坚强不息的文化品格。核心价值观是各种中文思想的汇总糅合之后,沉淀下来的精华所在。总的来说,具有以下几种体现。

第一,爱国主义精神。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要地位。如岳飞的“精忠报国”;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第二,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形成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态度,比如“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精卫填海”,这些典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待生活不屈不挠的态度。

第三,一诺千金的诚信精神。这种诚信的精神体现为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自知之名;“童里无欺”、“货真价实”,这都是关于诚信精神的体现。

第四,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一方面指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相处之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另一方面指老子“中庸”思想,讲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第五,思想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化涵盖了许多完善高尚道德情操的思想。儒家认为,提高自身修养是一切之基础,道德力量中的感化功能,对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强调“以德服人、见贤思齐、修身齐家治天下”的思想,这种精神对后人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后人的道德风尚和理想的建立产生重要指导。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已经进入了大国行列,同时中华民族正在开始迈向全面复兴的道路,和平崛起对于中国来说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在这个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凛实而知礼节”,我们要从中文当中意识到建设精神家园的重要性,意识到重塑核心理念的必要性,通过中文思想的传承,因时变化、与时俱进,发扬管子的“礼义廉耻”、孔子的“仁本礼用”、孟子的“仁、义、礼、智根于心”,封建君主的“三纲五常”、孙中山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核心理念,既传承又创新。这样才能继往开来,按照时代发展的需要,重塑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适应当前世界和平的需要,让我们中华民族变得更加自信,具有文化活力,真正实现中国梦的宏伟愿景。

参考文献

[1]朱美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批判[D].东北林业大学,2006.

[2]朱汉民.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3]高占祥.开创文化力的新时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04-06.

[4]陶相根,郑继红.契合与提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通[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10(2).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上一篇:认定资料及程序下一篇:《端午日》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