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功利议论文范文

2024-05-30

论功利议论文范文(精选10篇)

论功利议论文 第1篇

学习切忌功利议论文

学习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革命,尤其初三的三年是人生的历史的转折点,也可以说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对于自己是对于家庭是重大的,也是可以说自己现在为自己为家里挣钱一样,学习对于每个人可能是烦恼的,其实是非常快乐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古人凿壁透光难道不是我们都典范吗我们应为生在这个社会感到庆幸。

学习就是我们的帆船在浩瀚大海寻找我自己的目基地,关键是否能把我自己的船筏,它可以是你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也可以把你推进大海的深渊,学习虽然是漫长曲折的但是磨练意志的最好的方法。

学习要讲究看看的要仔细可能你丢的每一个字都会使你造成重大的挫折,会是你的目标更遥远,会使你浪费更多精力,学习最关键的核心是上课听讲质量,应为这可能是你是否成功的.关键要学会寻找自己学习的方法,千万要邯郸学步,会使你失去所谓的创新能力,要有自己的观点要学会又分明的判断能力,要做到不懂就问,要不舍面子问,而不需要假情假意,那是在欺骗自己。

学习要见就温故而知新,很古老时孔子就提出,学习除了看就是温故,有的同学感觉到自己背得很熟为什么不会呢,这就是缺乏了温故,导致自己不会被的原因,要学会在生活中学,学的的知识要学会应用学习本来就是运用的,要学会发现身边的实物要学会在玩中学,这样学起来就不会枯燥,不会迷茫。

学习要有一种不怕苦的精神,如果你缺乏他,你就不会学好的,不怕你不会,就怕你不动,要让自己生后充实起来,不要每天无所事事,如果你现在选择了享受你会后悔一辈子痛苦一生,等到白发时就是你一生的遗憾,光阴似箭时间如梭,抓住现在及时抓住幸福的希望。

学习要有动力,没有学习的动力,自己很难进取,每天早既要对自己说我该怎么没,我要学什么会什么,我是梦想是什么,自己说有信心,要愉快上课,即使自己不喜欢要努力学。

为自己将来,自己梦想,自己幸福拼搏吧!!!

论功利议论文 第2篇

论科学理论的功利评价

相对于主体所确立的不同的目的,科学理论具有不同的价值,其中包括功利价值.一个“真”的理论的有用性是理论的真理性的.结果.理论的功利价值在于它满足了一定的社会需要,这种社会需要包括感性需要和理性需要.满足社会的感性需要的理论有用性,是理论的实用性价值;满足社会的理性需要的理论有用性,是理论的工具性价值.

作 者:龚耘 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基础部政教室,湖北,武汉,430033刊 名:理论月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MONTHLY年,卷(期):“”(4)分类号:N031关键词:科学理论 功利评价 功利价值 实用性价值 工具性价值

论功利议论文 第3篇

关键词:功利主义,社会主义功利观

一、功利主义的概念

功利主义, 是一种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其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通常, 功利主义被理解为唯利主义, 实际上, 这只是功利主义在社会生活中极端形态。功利主义讲求物质利益, 但是并不否定、排斥精神价值。19世纪英国的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是明确地提出“功利主义”的概念, 针对人们对功利主义的误解, 穆勒特别指出:“功利主义以幸福为标准定行为之正当, 并非指行为者自己的幸福, 而是指一切相关的人们的幸福。功利主义要求人在他自己的幸福和他人的幸福之间做到严格的公平”, [1]即功利主义者认为社会政策应该保护所有人的利益, 而不只是上层阶级的利益, 当不同人的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 他们主张最佳选择是能促进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做法。由此可见, 片面的把功利主义理解为追求个人功利和幸福的个人主义的观念是不正确的, 把功利主义贴上“资本主义”标签的说法也完全是一种污蔑。

二、功利主义的核心原则及其局限性

边沁所创立的功利主义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即“最大多数的人最大幸福”, 按照罗素的说法, 这一哲学思想是以两个原理为基础:一是“最大幸福原理”, 即提供善恶判断、行为选择的功利最大化原则, 它内在包含功利原则与功利最大化原则;一是“联想原理”, 即协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途径。[2]因此, 可以将功利主义原则论述为以下两个:功利原则与最大幸福原则。同时, 由其核心原则可以得出功利主义的两大局限性。

1. 忽视乃至贬低了人类的美德精神。

功利原则将利益、功利作为人类终极价值目的的, 这种以功利量大小作为行为选择标准就无法避免不择手段的问题, 这样就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方面, 功利目的的至上性以及由此所引出的不择手段之价值倾向;另一方面, 事实上将美德视为一种手段, 人们以功利量大小对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进行选择, 这就贬损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德意义。

2.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间的矛盾, 多数人权利对少数人权利的侵犯。

功利主义思想提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并试图通过将为社会谋幸福看作是实现个人幸福的途径, 这就出现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二者之间的一致性问题。一般而言, 只有当社会制度是公正时, 为社会谋幸福才是实现个人幸福的途径。虽然在个人行为过程中, 个人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牺牲自己眼前的个人利益, 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可以为了总体幸福量的增加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

三、社会主义的功利观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功利思想。从总体上看, 中国传统文化中

具有浓厚的道义论倾向。重义轻利的思想从孔子开始, 经过孟子到汉代的董仲舒, 再到宋明理学那发展到极致。但是, 这并非说明在中国文化的演进史上就没有功利观。在先秦时期, 墨子就明确地指出道德不能离开利益而存在, 离开了利益, 道德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所以他主张义利的统一。汉代司马迁认为人们本着利益原则从事社会交往是合理的, 并且指出经济上自足富强与政治上、人格上独立自主是相联系的。南宋叶适非常深刻地指出, 老百姓之所以听命于上而上所以能制其命者, 以利之所在。因此, 不能片面的认为中国无功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对功利主义的“扬弃”。

功利主义除了表现为西方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形式外, 还有另一种理解, 即无产阶级的功利主义。[3]无产阶级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它的功利观与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原则是有根本区别的:第一, 资产阶级功利主义以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人的天性是趋乐避苦等历史唯心主义为理论基础;无产阶级的功利主义, 则是建筑在人的本质是社会历史性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之上的。第二, 资产阶级功利主义, 虽然强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但由于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 市场经济与资本家私人占有相结合, 资本家的私人利益始终占居支配地位, 因此, 资产阶级倡导的功利主义, 必定具有个人主义的性质;无产阶级功利主义, 则既强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又强调这种统一的基础在于社会集体利益, 强调集体利益的至上性, 因而成为无产阶级的集体功利主义。

当前, 中国的社会主义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 把集体主义与功利主义结合起来, 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道德所进出的客观要求。只有集体功利主义才有可能为社会主义道德提供全面和可靠的导向。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功利主义》, 九州出版社, 2007, 第15页、第41页、第29页、第39页

[2]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 1986, 第327页

[3]《毛泽东选集》第3卷, 第821页

论密尔的功利主义 第4篇

[关键词]密尔功利主义;道德;幸福;快乐

[中图分类号]B56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6-0097-02

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哲学、社会科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功利主义哲学家的代表密尔在他的《功利主义》一书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独到而系统的阐释,值得人们关注和深思。密尔不仅对功利主义的概念、原则、标准以及约束力进行了详尽解释,而且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和划分。

一、功利主义的内涵

功利主义的前身是享乐主义,到了18世纪,功利主义的目的开始演变为获得快乐。边沁对这一科学伦理体系进行了阐述,他宣称人的目的是“追求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追求这一幸福的“行为”过程,就是人的“功利”本性的具体体现。他认为功利是道德的基础和目的,行为越能增进幸福就越正确,而越能产生不幸就越错误。边沁的这一论断,曾遭到许多人的反驳,认为边沁的功利主义无疑把人等同于动物,即“只有快乐而没有其他目的和归属的理论只适用于猪”。

密尔是第一个使用“功利主义”一词的学者,他对边沁的最大幸福原则进行了重新阐释和进一步发挥。密尔的功利主义是以人性假设为出发点的,他认为快乐之所以是人的最终追求目的,就是因为人们事实上是以此为目的的,这是人趋利避害的本性所决定的。不过,在密尔看来,快乐不仅在程度上有所不同,而且在质量上有所差异。“没有人会去找寻兽类的快乐而放弃人的快乐;也没有人会甘于蠢笨而舍弃聪明,或是甘于卑劣自私而舍弃良知与真感情……如果将幸福与满足混为一谈,则就可能认为这种选择会令幸福受损。”密尔的观点同马斯洛人的需求理论相一致,认为人在达到生理的满足之后,一定会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如果不是这样,那他就是“一种犹豫不决的个性的缺陷而非真正的选择”,或者是“心甘情愿地选择较低的那一类”。按照密尔的分析,执意选择较低一类快乐的人,如果不是笨蛋,那他肯定就是傻瓜。我国哲学家冯友兰曾经对人生的境界进行了四个层面的划分,即天地境界、道德境界、功利境界和自然境界。按照冯友兰的划分层次,选择较低快乐的那一类人无疑是属于自然境界中的人。密尔想告诉我们的是,追求快乐是人的本性,而追求快乐的本质是精神上的。这样,就把人对快乐的追求与动物的感官上的刺激区别了开来。

如何判断哪种快乐更“可欲”呢?密尔认为,“只有对两种生活方式都了解的人,才有可能对两种快乐孰好孰坏做出判断”。一方面,密尔对人的理性和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也就是说,只有真正意义上的人才会具备区分两种快乐的能力,这是人作为天地万物之灵的秉性和特质所决定的。正如我国哲学家讲的“为天地参”、“赞天地而化育”等。另一方面,密尔也充分肯定了个人的意义,认为没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人是难以区分两种快乐的。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和个人的主体性,也就有了追求更高层次快乐的能力和勇气。功利主义作为个人主义的联姻兄弟,对个人的肯定也是其十分重要的特性。

二、道德约束力的问题

功利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伦理学体系,它不能不讲道德。它不但要讲道德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要讲为什么的问题。密尔对功利与道德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认为功利是目的性的,而道德仅仅是一种手段。一旦将功利确立为目的,也就确定了“人是目的”这样一个命题,从而也就为“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的人生目标设立了合法性道德基础。事情就变成了追求快乐是人的本性,而道德是保障人追求快乐的一种手段,是对最好的行为的一种认识和规定。为什么是这样?密尔认为道德之所以必需,就在于它是追求快乐的工具,而公道与否的外在性标准则是功利。人们认为不公正的行为往往是人的自由权利受到侵犯,或者财产受到侵犯,或者阻止得不到他应得的东西等等。公道的行为恰恰应该反过来:留下别人的自由和财权,获得自己应得的一份,相互守约等等。另外,道德之所以成为必需,还在于人们需要互相帮助,建立友谊,制订契约。社会生活关系决定了建立一定的道德就在于确保这种社会生活关系。只有无损他人,共同生活才能保证。这也是公共精神产生的基础。

那么,既然人人追求快乐,道德的普遍约束力又从何而来呢?人们为什么具有增进公众幸福的责任呢?“功利主义具有或是可能具有其他道德体系所具备的内在与外在的制裁。外在制裁是一种不愿引起他人或宇宙主宰的恶感心理……而内在制裁则与由于义务遭到破坏而产生的轻重不一的痛苦相伴随。当遭遇这种痛苦时,一个受过正当的道德教育的人在严重的情况下就可能认为这不可想象,从而因恐惧而退缩。”因此,密尔认为作为功利主义最后的制裁便是人自身的良知和社会感情。这种道德的基础就是人类的社会本能。通过理性权衡,我们就能知道获得功用的最佳方式,而这个最佳方式是道德方式。道德归根到底不过是对最好的行为方式的认识和规定。我不说谎,因为我的理性告诉我,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比说谎带来的好处大得多;我不偷窃,因为我知道,偷窃是要受到惩罚的,况且我也有自己的财产要保护;我反对某些个人侵害公益,因为我明白,公益中也有我的一份。总之,目的论使我知道我应该追求什么,理性让我知道应该怎样追求,由此产生道德感和责任感。

三、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把功利主义理解为利己主义,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功利主义的道德原则是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密尔说:“功利主义认为行为者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并不是行为者一己的幸福,乃是一切与这行为有关的人的幸福。例如,功用主义需要行为者对于自己的与别人的幸福严格地看作平等,像一个与事无关而仁慈的旁观者一样……待人像期望人待你一样,爱你的邻人像爱你自己。做到了这两件,那就是功用主义的道德做到理论的完备。”根据密尔的联想原理,外在事物与人本性的某种愿望有着真实的联系。密尔认为这一自然基础就是人类的社会感情,“人是天然的社会动物”,人的社会性深入到人的情感就形成了人的社会感情。这是产生利他主义的心理基础。

人与人之间是需要合作的。既有合作,就会产生出公共利益和共同目标。共同目标的形成使“他们自己的目的和别人的目的变成同一;至少他们暂时觉得别人的利益就是他们自己的利益。一切对社会的联系的加强,使人人觉得在实际上顾到他人福利于自己更为有利。这种加强与发展也使人人越把自己的感情与别人的福利化为一体……他后来就觉得自己是一个自然重视别人的人”。社会产生合作,合作产生共同利益,继而产生共同的追求目标。这是利他主义产生的社会基础。由此,利己和利他得到了高度统一。

因此,密尔主张要尽可能地保证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和谐一致。他认为功利主义有两个训令:第一,法律与社会组织应该使个人的幸福或利益,尽量与全体利益相协调。第二,教育与舆论对于人的品格是有极大的影响力的,在这两方面应该利用这种影响在人心中把一己的幸福与全体的幸福紧密联结。尤其是为关顾全体幸福而应有的那种积极的与消极的行为,应该与他自己的幸福相联系。

功利主义经由边沁创立,由密尔发扬光大,成为一种比较完整的学说体系。尽管今天功利主义作为一种学派早已不复存在,然而功利主义的思想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尤其是在密尔《功利主义》这本著作中,他将功利主义的伦理观发挥得淋漓尽致,其锐利的论战笔调和完备的理论体系,更令后来的学人倍加叹服。

[参考文献]

[1]吴琼.思想的盛宴[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2]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何光沪.大学精神档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关于功利主义的思考论文摘要 第5篇

摘要:功利主义虽然是片面发展了的学说,但它是人类极其重要的思想成果,包含着合理和极具价值的东西.批判地继承他们有价值的思想,以推进社会的发展进程,有重要的意义.

作 者: 张成兴

作者单位: 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刊 名: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GUANGXI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1)

分类号: B821

从先秦到明清古典功利论的演变 第6篇

从先秦到明清古典功利论的演变

古典功利论在中国依次经历了先秦功利论和明、清功利论两个阶段.先秦功利论包括墨家、杨朱和法家三种,道德与利益关系的探讨成为他们共同的课题.由于先秦功利论自身的悖论和缺乏自足性资源的支持,因而它始终未能取得支配地位和成为主流伦理形态.明、清功利论的一大功绩就是道出了肉身对心灵反叛的.现实,它从人的本能达致人性自然,从君主专制中赎出私利的身份,但它从没有从商品交换的立场肯定这种利益,没有从契约关系中认可多元的利益主体,使明清功利论陷于困境.

作 者:张喜平高建国  作者单位:张喜平(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000)

高建国(佛山干部学校,广东,佛山,528000)

刊 名: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EIN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18(6) 分类号:B82 关键词:古典   功利论   演变  

论功利议论文 第7篇

摘要:独立学院在专业建设上出现一定程度的功利主义倾向,从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看,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其功利追求必须以理性、适度为前提,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本校专业与举办高校专业、专业口径与专项应用能力之间的关系,才能确保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专业建设;功利主义;理性;适度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谋求学校发展,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的一项核心工程,对于新生的独立学院来说,更是决定其能否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刚刚度过滥觞期的独立学院,几乎不约而同地将工作重点由扩大办学规模转移到加强专业建设上。与此同时,社会对独立学院的关注焦点也逐渐集中到了专业建设上,人们对独立学院在专业建设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功利主义倾向的批评之声更是此起彼伏。独立学院在办学初期,为了追求办学效益,在专业建设上确实存在着短期功利行为,并引发出下述问题:其一,专业布局缺乏长远规划和充分论证,热衷于设置投入少易招生的热门短线专业,或办学成本较低的人文社科类专业,致使专业结构失衡。其二,为减少专业建设投入,降低办学成本,照搬举办高校的专业体系,成为举办高校在办学规模上的延伸,缺乏适应独立学院办学特点的专业体系与专业特色。其三,为追求初次就业率而迁就职业市场,专业口径设置过窄,将本科教育职教化。概而言之,独立学院在专业建设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它不仅招致了社会的广泛批评,也严重影响着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的背景下,为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多层次需求,由“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教育部26号令)。独立学院类型的高等院校,虽然由公办普通高校举办,且与举办高校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但它“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26号令),民间资本的参与和按成本收费的运行机制,使其在办学行为上不可避免地要以成本考量和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因而,独立学院的专业建设必然会带有功利色彩,无论是行政干预还是社会批评,都无法改变它的必然性。所以,我们不必要也无法苛求独立学院在专业建设上放弃功利追求,但其功利追求必须以理性、适度为前提,正确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才能确保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教育部《关于规范和加强普通高等学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这就从专业设置的角度规定了独立学院应以培养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于行业和产业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因此,独立学院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来灵活设置专业有其合理性。但是,如果只顾眼前利益,仅根据当下人才市场的显在需求来设置专业,过分追逐“热门”则有可能出现由于人才需求状况的变化,一个培养周期之后,“热门”变“冷门”,人才大量滞销的现象。同时,即便人才市场的需求量不变,如果所有的独立学院都追逐“热门”,势必导致“热门”专业爆满,专业设置出现结构性失衡,为学生就业留下隐患。何况,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国民经济各部门运行越复杂,职业更替也就越频繁,当前的某些“热门”专业,在一段时期后可能变成“冷门”。因此,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不仅要立足现实,更要面向未来,深谋远虑、科学规划,构建合理的专业结构,切勿为了眼前利益,一味追逐“热门”,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此外,从长远利益考虑,独立学院还应加强基础性专业的建设,为应用性专业和新兴专业提供学科、专业依托,以巩固独立学院的办学基础,培养专业扩展能力。

二、本校专业与举办高校专业之间的关系

独立学院依托举办高校办学,并可共享举办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与举办高校有着血脉相连的特殊关系。因此,在办学之初,许多独立学院直接移植举办高校的专业体系,照搬举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独立学院移植举办高校的专业体系,共享举办高校的教学资源,的确节省了专业建设投入,降低了办学成本,同时使教学条件尤其是师资力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然而,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校朝着研究型大学的目标高歌猛进,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大学数量骤减,本科教育出现结构性失衡的背景下,为弥补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资源的不足而生成的。照搬具有精英教育情结、以研究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举办高校的专业体系和培养方案,也就违背了国家设置独立学院的`初衷,将导致独立学院的学生因为不得不在人才市场上与“一本”、“二本”学生进行不对等的同台竞争而失去社会竞争力。长此以往,独立学院将失去生存理由和发展空间,最终被淘汰出局。因此,应根据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办学条件、市场需求,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体系,努力打造专业特色,培养特色优势专业。

三、专业口径与专项应用能力的关系

独立学院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专业口径过宽,无法突出专项应用能力尤其是职业技能的培养,有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利于学生就业。因此独立学院的专业口径不宜设置过宽。然而,专业口径过窄,尽管职业针对性强,学生在对口职业岗位上上手快,初次择业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职业适应面不广,职业迁移能力差,一旦所学专业供过于求或某种职业消失,就可能面临生存危机。同时,由于知识面过窄,创新能力有限,学生的后续发展能力受到严重制约。因此,独立学院切不可为追求初次就业率,过分迁就职业市场,因专业口径过窄而忽视基本理论教育和通识教育,将独立学院类型的本科教育弱化为职业技术教育,陷入本科教育职教化误区。在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充足、技能型人才就业形势良好的背景下,教育成本相对较高、修业年限较长的独立学院,在生源吸引力方面仍明显强于职业技术学院,根本原因在于独立学院实施本科学历教育,遵循本科教育注重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育的传统承诺,能为学生的后续发展、自我提升和职业迁移提供理论和知识支撑。如果独立学院急功近利,过分迁就职业市场,使专业口径狭窄到类同于职业技术教育,将有违本科教育的基本规则,有负于学生的自我期望和社会的人才期待目标。长此以往,势必遭遇学生和社会的冷落,生存理由和空间将不复存在。

论高职教育的功利性倾向 第8篇

高校的扩招使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 正向普及阶段迈进, 天之骄子的光环逐步消散, 甚至还背负了负面的色彩。光荣和梦想不再仅仅属于大学生, 梦想的破灭, 伴随着失业和失落, 教育的吸引力在下降。于是, 当代具有明显功利性倾向的高职教育显得特立独行, 不再仅以知识传授为要义, 而是以学习劳动技能为中心, 以吸引普通大众的子女接受高职教育, 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

高职教育的适用性, 主要体现在七个对接上。即专业与产业对接, 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 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教学团队对接, 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对接,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甚至有根据企业岗位技能需要的订单式教学和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教育教学形式。

中国社会诟病的是教育过分功利化与教育的急功近利行为, 并不否认教育具有一定程度的功利性倾向, 更不诟病教育提高培养人才的适用性。高职教育明确提出“以就业为导向”, 并将建立“系统化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即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对这种强调为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好准备和看重适用性的职业教育, 被批判为“唯智主义”倾向, 认为是明显的急功近利的狭隘教育。

“唯智主义”是错误的教育观, 正确的教育观应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观。但认为“唯智主义”倾向就是急功近利的狭隘教育, 这就不太正确了。

高职教育侧重于职业技术技能教学, 是为了提高我国生产一线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就目前而言, 我国生产一线的劳动者还存在着大量不专业现象, 在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时, 农民工可以上生产线, 但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 劳动者的技术技能必须提高。结合中国劳动者的客观实际, 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观点, 是合适的、有用的、可行的, 不是什么“唯智主义”, 更不是急功近利的狭隘教育。

认为高职教育在德育方面存在不足, 这倒是事实。尤其是以思政课取代做人的教育, 在人才的高素质方面育人没有花力气、动脑筋, 的确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其实, 在整个高等教育界都存在这个问题, 不仅仅只有高职教育是这样。

所以, 高职教育没有必要为自己的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的劳动者, 并侧重于技术技能方面, 就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以就业为导向”更不是低人一等的理由, 反而是人口城市化、生产工业化过程的必经阶段, 是高职教育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需要。

试论功利性教育的社会效应 第9篇

社会的飞速发展不断地冲击着教育观,功利性教育在新的思潮下不断膨胀,进而引起了人们对功利性教育的思考。人们注重的是通过教育能获取什么,特别指物质方面的回报,而不是领悟到什么,这里指精神方面的追求。功利性教育已成为一种对社会发展构成强大影响的思潮,他广泛地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社会效应。那么,人们不禁思考:什么是功利性教育?它带来了哪些社会效应?应该如何正视它?

一、功利性教育及其特征

关于功利性的描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是,通过收集各种信息,可以给它做个简单的阐述。所谓功利性教育,就是指那些抛开对人的心灵、理性的培养,一味强调为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或过分看重实用性的一种唯智主义倾向明显的以功效和利益为中心的狭隘教育。其主要特征就是:过分强调对社会的适应,从而降低了学生基本的学术训练和水平;为了吸引学生,特别强调传授那些为进入劳动力市场所需的或追求某种庸俗快乐所必备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巧,忽视对学生思想灵魂的塑造;为了迎合学生兴趣,满足学生成为一名专家或实业家的愿望,过分强调专业化教育或专门化训练。

二、功利性教育的社会效应

1.功利性教育的社会经济效应。

注重社会适应性,强调职业技能和专业技巧,以满足人的物质欲望为宗旨的功利性教育,是具有现实的物质基础的。“专业化无疑是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因素之一,但是过分的专业化最终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它带来了两面性的经济效应。一方面,它推动了多元化经济的发展,丰富了经济的形式和内容。另一方面,它会潜移默化地破化经济的平衡,造成市场的混乱,甚至引发经济危机。功利性教育强调最大的经济利益,而经经济利益的实现是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的。

2.功利性教育的政治效应。

唯利主义是功利性教育的精神内涵,唯利主义从产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深深地烙印在了人们的内心黑暗处。这种意识投射在政治上,表现出比较彻底的利己性,同时又具有复杂的同盟性。功利性教育在政治上具有积极进步的一面,又具有消极落后的一面。功利性教育的唯利主义有助于政治职能的实现,刺激人们在政治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促成自由政治联盟的形成。然而,功利性又在政治上扮演着消极颓废的角色。总的来说,功利性教育既是政治的良药,又是政治的毒药。

3.功利性教育的文化效应。

教育是根植于文化的,而文化又要依靠教育来传承。功利性教育产生于西方,必然有其特定的文化积淀。放眼当代的教育,其功利性的突起不容分说,它给社会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促使社会文化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为新的文化因子的产生带来活力。它促成了功利价值和人本价值二元文化的对立,它重新确立了比较价值的地位,打破了传统的接受教育,它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文化的功能,产生文化盲点。

4.功利性教育的思想效应。

这里所说的思想效应,主要是针对个人、家庭和学校而言。就个人而言,功利性诱导性地使个人走进利己主义、拜金主义、道德虚无主义和人情冷漠症的壁垒。家庭是功利性教育的摇篮,没有哪个孩子的父母不是望子成龙的,考名牌大学已成为当下根深蒂固的思想。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其功利性则更是出人意料。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被扼杀了,除了要考试的学科,其他的基本被禁上了。学校的终极目标不是培养现代化的素质人才,而是锻炼出考试的机器。

三、正视功利性教育

论功利议论文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学校道德教育 功利性 目标体系 评价机制

[论文摘要」学校道德教育由于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价值多元化、道德教育环境恶化、道德主体市场化的负面影响,在过德教育的动机、目的、手段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因而要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研究,制定合理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建立科学的道德评价机制,加强道德实践环节,构建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使学校道德教育走出功利性误区。

学校是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普遍重视。但在目前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中,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上实践主体的某些错误和偏颇的认识,致使道德教育步人了功利性的误区。如何找准其深层次的原因所在,走出误区,这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客观要求。

一、学校道德教育功利性的主要表现形式

形式之一:学校道德教育尚未能形成合理的、科学的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道德教育课,由于只注重自身的需要,而忽略了人的成长过程其他阶段的需要,使道德教育彼此分离、孤立,没有形成合力,表现出教育动机的功利性。

目前,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无论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往往把共产主义的道德观、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强调,忽视了不同年龄阶段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和认知特点。使得这种终极目标式的教育因失去现实的土壤,而表现出一定的理想化、空洞化,甚至使受教育者产生逆反,难以收到应有成效。

形式之二:道德环境的弱化和恶化,形成道德真空,一些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行为出现目标性失范,处于无序状态。道德教育为适应“应试教育”的需要,表现出教育目的的功利性。

目前道德教育环境在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都存在较突出的问题。在家庭教育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受“分数至上”的不良影响,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采取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方式,逼迫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不仅以牺牲孩子的快乐去获取“近期发展”,而且由于家长一味追求分数和特长培养,忽视对子女的家庭道德教育,有的甚至将社会上流行的不良价值观念灌输给缺乏识别能力的孩子,致使青少年价值观念扭曲,甚至造成悲剧的发生。在学校教育方面,同样由于“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分数和成绩,而忽视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再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一度处于不利的社会地位导致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动摇,造成教育者个人的道德境界与道德教育角色的矛盾和冲突,往往无形中也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在社会教育方面,一些领域出现了一些道德失范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已成为社会公害。使得道德及其道德准则不能对社会道德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并导致人们的道德思想的混乱,出现道德行为的无序状态。

形式之三:“消防”应急式的教育方式,导致道德教育失去长期效用,表现出教育手段的功利性。

由于学校道德教育长期未能形成科学有效的体系,社会、家庭等方面的道德教育未能形成合力,因而学生没有形成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意识。此时的道德教育就成为一种应急措施,一种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如大学生中出现了诚信危机,马上提出要加强诚信教育;中小学生中出现破坏公物,不遵守公共道德规范等行为问题时,又提出要加强行为规范教育。近来,有关部门又公布高考加分政策,规定“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可以加分。这种应急式的教育管理,常被称为“消防式”的教育管理模式,其效果不具有可持续性和长效性,往往造成道德教育的“两张皮”现象。

二、学校道德教育功利性的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社会的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都呈现出多样性的态势,特别是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多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使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道德教育也表现出功利性的趋势,需要我们深人分析。

(一)道德价值的多元化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变得功利性.导致道德教育的急功近利.表现出动机的功利性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进程中,中国社会出现了明显的价值多元化的倾向。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人们思想上出现了“价值真空”。过去指向遥远未来的美好理想的价值观念失去了对人们的号召力和感召力,而道德教育科学体系中适应新时代的主导性价值理想还没有设计出来或者还没有被人们普遍认同,社会失去了主导性的价值理想。人们在这种多元化的道德理想状态中,表现出道德价值观念的功利性,即要么无所适从,要么急功近利。在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体系上,由于没有构建科学、合理的体系,而仅以受教育者的易接受性为前提,实用主义地安排道德教育的内容,结果出现了一度被人们概括为“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教育倒置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开设的道德教育课,由于过于追求教育的现实需要性和效果,而忽视了教育过程的完整性、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育体系的科学性,导致道德教育出现了与道德教育目的背道而驰的现象,表现出教育动机的功利性。

(二)学校道德教育模式的偏差、教育环节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导致道德教育环境的恶化,教育目的的功利性

学校是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但这些年来,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教育环境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恶化,导致道德教育目的的功利化。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能否上大学、上重点大学,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学生好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这种只重视教育与升学关系的教育模式,必然导致对培养对象的道德要求、道德评价的含混或矛盾。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受学科教育方式的影响,不加分析地将学科教育中的讲授法机械地套用到道德教育过程中,单纯地在课堂上传授道德知识。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道德教育的重点是人的综合素养的养成,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养成,道德品质的形成与确立。这种违背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和青少年的认知特点的教育模式,只注重道德知识传授而忽视道德教育过程的方法,必然直接造成了道德教育实践中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指向未来社会的崇高的理想道德由于远离现实社会和人们的道德实践,显得要求过高、难以达到,逐渐被人们在心理上所怀疑、所放弃、所拒绝,使道德教育的高层目标常常落空;另一方面,指向现实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由于被忽视而没有养成,结果是道德教育的低层目标同样落空这种教育环境的恶化,导致道德真空的形成。而道德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又使道德教育在目的和功能上呈现出功利性的特点。

(三)道德主体的市场化,导致受教育者道德行为的功利化,道德教育手段的功利性

当今的青少年一代正处于一个开放、多元、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观念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多元选择。市场经济所需求的竞争和效益已成为道德主体所追求的目标,独立自主、大胆创新是青少年的奋斗方向。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人的主体解放,也激发了人的主体性的觉醒,有力地冲击着“以义制利,以道德限制人们追求利益欲望”等传统观点叫。因此,当代青少年在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时,道德行为也就变得功利性了。

而我们的道德教育尚未能适应这种变化,在教育体系上未能形成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体系;在教育环境上未能使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受教育者道德行为、道德品质养成的良好氛围和环境。我们的受教育者由于这些教育环节的不健全导致道德素养缺失,但影响和约束他们道德行为的新的道德理想、道德价值观又尚未形成。此时,社会一旦发生道德危机,个人的道德行为一旦处于无序状态,道德教育就必然成了一种应急式教育手段,成为补课式的教育方式,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

三、走出学校道德教育功利性误区的思考

(一)制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体系

学校是一个人接受规范化教育的重要场所,也必然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及德育教化的作用,就必须克服过去的德育目标崇高化和单一化的倾向,根据不同年龄及层次的认知模式、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按照人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的教育目标体系。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逐层递进地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各学习阶段的道德教育内容。 幼儿园、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可塑性极强,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应重在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只有这样大道理才有坚实的基础,整个社会风貌才可能有大的改观。而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五光十色的梦幻时期,内心充满矛盾的“自理断乳期”,成长历程中的关键时期。因而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应重在进行“三观”教育,以及学会做人、做事。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学习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因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祖国的历史一无所知,就不可能形成深厚的爱国情感。而一个人的责任感、道德品质的形成,也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大学阶段的青年来说,正是思想活跃,接受力强,精力充沛的学习黄金季节,也是世界观、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因而道德教育要注重理论学习、理论研究,在更高的层面上理解德育的重要性,并将其所掌握的道德认识真正内化为个人的道德信念、道德理想,变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我们只有从道德规范的养成着手,踏踏实实地、一点一滴地、循序渐进地做好德育的基础工程,才能为形成共产主义崇高道德理想奠定根基;只有将道德教育的根基打扎实了,才有可能进一步进行高尚道德的修炼,人们的道德水准才能提升到崇高的境界。

(二)建立科学的道德评价机制

学校的道德评价机制,应是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育机构(学校)的道德教育措施、教育效果、教育水平;受教育者(学生)的道德行为和状况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通过评定可以较全面的了解和衡量学校乃至社会道德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教育效果,以便于对自己的行为结果及时进行反省和调整。道德评价问题是当前教育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的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环节之一。因此建立科学道德评价机制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依笔者之见,道德评价机制应包括:道德评价的依据和标准、评价对象、评价方法等方面。

道德评价的依据和标准:一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它涵盖了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也是学校道德评价的主要依据。但这一基本规范还应同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年龄层次制定的行为准则相结合,把一般要求转化为具体要求,使之更容易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更具有可操作性。二是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把公民道德建设融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之中”。制定出对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进行评价的标准,定期进行评估。

道德评价的对象:党中央要求,党的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都应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尽其责,相互配合,把道德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纳人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规划,完善措施,扎实推进。”因此这个道德评价的对象应是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只有被评价对象都按照统一的、科学的标准与尺度进行评价,才能使道德教育卓有成效。

道德评价的方法:当前学校的道德教育常采用与学科教育评价完全一致的考试法。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是用考试分数来衡量的。这种道德评价从一个侧面强化了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与道德品质及其行为间的分离,不能科学准确的评价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准。因此应当建立考试考查、舆论评价、行为观察等相结合的综合的科学评价体系。有的地方为受教育者乃至社会成员建立诚信档案的做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这种评价,不仅能够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而且可以进一步带动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

(三)重视和加强道德实践

道德实践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目的指导下,所进行的道德行为、道德修养以及有善恶价值和应承担道德责任的活动。学校道德教育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是道德的知性教育;二是道德行为的养成冈。而道德行为的养成应是这种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加强道德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实践,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要求。

当前学校的道德实践教育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道德实践要渗透到德育教育的课堂。要通过道德情景的模拟,古今中外传统道德事例的讲授,一些富有道德含意的象征性活动的开展,使学校的道德理论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精心组织道德实践活动。通过“三下乡”、“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行动”、“手拉手”等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三是营造良好的道德实践氛围。通过制定和宣传学生守则,严格奖惩制度,鼓励学生助人为乐、乐于奉献。引导他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营造一个道德养成的良好环境。四是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素质拓展教育,进一步推广和做好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工作。通过人文知识、身心健康教育及各类活动的组织,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总之,实践是一切的根本,也必然是学校育人的根本,更应是道德教育的根本。

(四)构建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论功利议论文】相关文章:

职业教育功利化审视综述论文04-12

社会功利05-27

非功利性06-28

功利性学习07-19

“功利化”困境08-31

功利主义发展09-09

新功利主义08-13

功利与理学范文05-22

功利主义及其价值08-24

功利主义伦理学06-07

上一篇:金蝶kis实验报告下一篇:教学校长培训总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