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备课要求

2024-06-05

初中教师备课要求(精选11篇)

初中教师备课要求 第1篇

教师备课制度

1.教师上课必须要先备课,不得无备课上课。

2.教师个人备课呈现方式分为详案和简案两种,语文、数学、品社、英语、科学应单独一个备课本。音乐、体育、美术、国防、地教等属于综合实践科目,该学科任课教师可以把综合科目教案合写于一个备课本,综合科目教案要求是详案,要求每周一次,也可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增加教案次数。

语文、数学、英语等考试科目的教案分三种情况处理,具体划分办法是:按年龄分为a、b、c类

a类:年龄不足四十或需要评职称的教师必须要有完整、规范的教学设计详案,上均为手写。不得简单照抄别人的教案,不得用集体备课教案来代替自己的教学设计,否则视为无效备课。

b类:年龄超过四不足五十的教师,如果已熟悉备课规范、能够自主、熟练地进行教学且教学质量较高 的教师,可不再完整、规范地手写祥细的教案,在拟出清晰的学期教学总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目标及基本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可以用多种方式呈现教学设计。主要是:表格式教学设计,框图式教学计,教学基本环节可略写或加旁批、旁注的等。

凡是教学从未上过的教材(含新教材),备课必须要有课时教学目标要点和较详细的教学流程设计。

C类:年龄超过五十的老教师,鉴于身体状况,可以写略案,只备出教学过程即可,必须做到每堂课前有准备。

3.复习、试卷评讲、作业评讲等类型的备课统一按b类执行。

4.年轻教师个人教案中要有教学反思。

5.每节课的教案至少提前一周完成。

6、教师备课的常规检查由备课检查小组完成,每学期定期检查不少于2次,检查时间为学期期中和期末,同时教务处要不定期的抽查,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堡小学教务处

2011年2月

初中教师备课要求 第2篇

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科学、规范地备课写案,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特制定如下备课要求:

一、教师备课做到“四有”、“十备”

1、“四有”

A.脑中有课标:学习领会新课标要求,将其核心写到教案本首页。

B.胸中有教材:要把握教材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和关键。

C.心中有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D.眼中有学生:搞好针对性提问、辅导、要求、考核。

2、“十备”

教师备课要按照备课的十项要求备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与授课时间、教学步骤、课前导言、教具准备、教法与学法、板书设计、练习与作业设计、教学随笔。

二、教师备课精细化要求

1、格式清楚,书写规范,符合详案、简案要求。(10年以上教龄教师写70%简案,30%详案;5年至10年教龄教师写40%简案,60%详案;5年以下教龄教师写详案)

2、按单元备课,有课时教案。三年级以上语文教师有作文教案及下水作文或提纲,自然教师有实验报告单。

3、课时目标具体、适度,其中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评性。

4、教学设计能从学情出发,能体现学情分析、学法指导,能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5、重难点突出,教法选择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6、板书设计合理,教具准备充分,符合教材要求。

7、作业设计适量、科学、有梯度。

8、教后随笔,能写出教学活动中的成败得失。

教师课堂教学要求

一、教师上课要做到“三个优化”“四个突出”

1、“三个优化’

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

2、“四个突出”

突出重难点,突出精讲巧练,突出因材施教,突出合作探究。

二、教师上课精细化要求

1、导入。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设计精妙,导入巧妙到位。

2、讲解。

规范使用普通话,语言准确、精练、富有感染力;知识传授准确,条理清晰,且将课内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的联系,要让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中。

3、板书。

书写规范,图文并茂,突出主题,与教学内容浑然天成。

4、演示。

规范使用电教设备(如:多媒体、录音机等)及有关教具,演示清晰、准确、迅速、直观。

5、结束。

紧扣内容,突出重点难点,深化教学境界,启迪学生不断求知的欲望,且形式新颖,技巧运用到位。

教师作业批改要求

一、作业本整齐统一,封面写清校名、姓名、班级、科目。

二、作业本数全,书写工整、规范。

三、课外作业量合理。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四年级作业总量不

超过半小时,五、六年级不超过一小时)

三、作业内容符合教学目标要求,有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能力的培养。

适时适量地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合作性作业和开放性作业。

四、批改及时,点拔精当,每道作业题要给出准确的正误符号,不出现知识性错误。

五、批改规范,有批改日期、批语字迹规范,有针对性,有激励性评价。

初中数学教师备课现状及分析 第3篇

关键词:数学,教师备课,反思

备课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活动之一,是上课的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如果把课堂教学比做建筑一座大厦,那么备课就相当于大厦地基。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大家都注重备课,但是在备课中仍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点。

一、备课现状

1. 写教案是备课的全部。备课就是写一份教案,就是抄一遍教材。不少教师认为写教案太浪费时间了,写好的教案上课没多大用处。如果将抄教案的时间用于研读课标,设计教学情境,研究教学方法,做到课前胸有成竹,要比写教案、抄教案更有针对性。

2. 备课就是背课。备课就是背教学程序,把教学内容一字不差的背过,上课时完全背教案。

3. 教学过程设计模式化、形式化,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4. 只关注课前备课,忽视课后反思。

5. 集体备课、电子备课的“拿来主义”,照抄照搬名师教案,省心省力。

6. 绝大多数教师的教案是抄的、假的,是给领导检查看的。由于学校领导过于追求教案页数,看有无丢课时数,各个环节是否完备、书写是否认真等,因此,教师的教案千篇一律,完全照抄教参等。

二、现状思考

根据了解的情况,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思考。

1. 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备课观。

写教案,基本要求有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教师应根据课型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积累和感悟,把课备带进自己的灵魂深处。课上的成功与教案写得好不好没有必然联系。比如名师魏书生,他的教案从不拿在手上,而是装在脑子里,走到哪里准备到哪里。

2. 教师应该彻底改变过分依赖教参的奴隶式备课方法,克服盲目崇拜教参意识,成为一个有主见的思考者。

教学风格体现了教师的教学个性,由于教师的个人兴趣、爱好、情感、意志、才能、性格、气质等因素的不同,因此,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千姿百态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备课理念,提高自己研读课标、驾驭教材的能力。不要不顾一切的钻进教参的圈子里,要具有向权威挑战的胆识和勇气,以课标为指导,以学生实际为依据,深钻细研,反复思考,创造性地进行备课,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 课前备课、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任何一节课,不是上完就万事大吉了,课备得再周密细致,课堂上也会出现不确定因素。我们应该及时调整方案,对教学内容、方法、学生的认知水平等进行反思,去粗取精,完成由实践到认识的质的飞跃。教师要坚持写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写真实感受,没有一定格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把每年、每天、每节课的不同认知积累起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这是进行新一轮备课的重要资料。

4. 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不少学校教师用电子备

课,它的高效、便捷、实用性,把教师从低效、单调、机械重复的手写劳动中解放出来。电子备课是自己对教材钻研后的心得,不能抄袭别人的,千万不能把电子备课等同于下载别人的教案。更不能不去研读课标,无论合适与否,都照搬照抄,“复制”和“粘贴”,把网上的课件和教案下载下来应对检查。对于一线教师而言,电子备课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植根于独自分析、集体讨论的土壤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电子备课,通过资源共享、QQ群、微博、电子邮件等形式,对电子备课的利与弊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从而改变教师缺乏交流的现状。

5. 集体备课是一种智慧的交集、资源的共享。

特别是它能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是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校本研修。集体备课可能让某些教师形成惰性,教师准备的教学方案内容十分详尽,包括教学环节设计、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甚至连板书、课堂检测、课后作业都安排妥当。有些教师存在“等、靠”思想,学科带头人或教研组长提供教学资源,靠他人的经验应付教学,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主张和创新,因此就出现这样的现象:少数人备,多数人用,加重了一些人的负担,又养成另一些人的惰性,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备课=写教案=抄教科书;备课=背课,成了“模式教育”;备课就是抄现有的教案,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我们应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建议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加以取舍,以“个体”促进“集体”,才能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水平。

6. 教师备课中大量存在“抄教案”的“造假”现象,究其原因:

不论是哪个学科,都一律要求写完整具体的书面教案,无形中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加重了工作量,影响了备课效率。假如领导不查教案,假如领导检查的方式方法灵活一点,就不会有人去抄他人教案作无用功。因此,出现“抄教案”的现象责任不在教师,而在于教学管理者是怎样管理备课的,教案管理的方式方法应进行必要的改革。

三、改进措施

备课的价值是一定要肯定的,教师上课必须先备课,没有备课就上课肯定是不行的,为了确保教师备课质量,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加强备课指导,改革评价方法,提高备课实效。

学校领导无论工作多忙,都应坚持每天跟一名教师一起备课,和教师一起修改完善教案,有助于领导了解教师备课情况,起到检查督促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对教师的评价应体现学科特点,利于教师提高,学生发展。备课形式应灵活多样,淡化检查,强化指导,这样的管理方式老师们肯定喜欢。

2. 进一步强化推门听课的检查力度。

所有课堂一律开放,领导事先不打招呼随时听课,检查案、课是否一致。对推门听课过程中出现的不认真备课、没有备课等问题进行纠正并提出改进的意见或建议。每到期末结束时,教导主任对听课情况进行总结,与教师的绩效挂钩。

3. 认真组织各种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针对课堂问题,提出教学改革思路和要求。

请专家搞专题讲座,执教示范课,现身说法;并邀请省、市专家、特级教师做专题辅导;开展教学评优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水平;定期召开教研专题,走出去请进来,以多种形式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4. 鼓励教师多读书,写工作日记和教后记,促进教师反思教学。

教学反思要写真实感受,把课上出现的偶发事件处理、教学精彩瞬间、教学环节的巧妙衔接等记录下来,作为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以便在下次备课过程中改进。坚持写教学反思,培养反思习惯,形成反思能力,教师们就会在不断反思中提高教学认识和教学能力。

5. 提倡教案形式多样化,以体现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教师备课观念转变是新教材的要求 第4篇

一、“挖掘生活常识”代替“挖掘教材”

物理学的课程内容的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的教学形式决定了教学的一部分内容是由师生的互动活动中产生的,学生来源于社会的不同家庭,对于同一知识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在学习中会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因而,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备课时,针对不同的教学基本点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素材,让学生从常见的生活现象走进物理课堂。

二、“开发教材”代替“挖掘教材”

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以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为蓝图,以指定的教科书为依据,教师遵照大纲和教科书所罗列的内容进行教学。而新的课程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决定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是教学的底线。使用教科书的理念不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去教。因而教科书的内容只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点,而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学的大部分内容需要教师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水平及当地各方面的情况去开发。

三、“搜索信息”代替“搜索习题”

传统教学内容的封闭性导致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环境,教科书上的知识点是师生的唯一目标,因而教师要用大量的时间去“搜索习题”,利用习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效果,在这样的教学中培养了大量的“习题高手”和“高分低能学生”,使我们的教育走进了误区。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开放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当今因特网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形成了人们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时代。学生们必然会接触大量的新知识,引导他们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看待问题、研究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稚化”自己,探知学生想法和情感

传统的教育思想把学生当成容纳知识的容器,普遍流行“填鸭式”教学,上课前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掌握的如何,很少关注学生的想法和情感,经常以成人的心态去看待学生的想法和情感,以至上课时把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强加给学生,泯灭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新的教育理念要求“人本化”,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人的因素,他们在学习时会用想象去发现问题,会以自己的情感和价值取向建立学习动机并为之而努力奋斗。学生是新课程课堂的主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故我们设计课堂教学时,要“稚化”自己,把自己当作学生,用一颗“童心”去设想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

五、备“导法”代替备“教法”

课堂学习方式的更新是新课程的显著特点,新课程的学习方式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学生的学习是创新性的学习,是探究式的学习。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探究、共同创新、共同进步的互动过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教师职责的变化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互动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上课前要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有效的和创造性的活动,确保上课时能正确引导学生走进课堂;确保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确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实践;指导学生分析和交流形成自己新知。

总之,新的命题理念必将促进广大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不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教学的不同环节进行教学行为的转变。

(作者单位 河南省固始二中)

教师备课要求 第5篇

一、要精通教材的字、词、句、篇章结构和内容。

二、要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难点。

三、要设计好教材的时间安排、教学过程、作业设置。

四、要做到“五备”:

1、备课标。按标准要求,做到深浅适当。

2、备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备方法。掌握授课的技能技巧。

4、备学生。要从不同的学生水平出发,因材施教。

5、备教具。要通过教具演示,使深奥的复杂的变为直观教给学生。

教师电子备课要求 第6篇

电子备课的实质是教师的无纸化办公,是未来备课的发展方向。鉴于时代发展和我校信息化水平发展的实际情况,我校决定采用电子备课形式。为了规范电子备课管理,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特做以下规定:

1、电子教案应和纸质教案一样有明确的学期教学计划(含教材分析、重点难点分析、教法设计、教学进度)、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安排等。

2、电子教案应采用我校的标准格式,即应包含:教学课题、教学日期、教学目标(含三维目标)、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过程(含导入、新授、练习、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步骤。

3、教师备课必须是课时备课,一课一个文档,不得全册从网络下载。

4、每个教师的备课必须要适合所任班级特点的教学设计,教学小结和教学反思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不允许出现于网络雷同的教案。

5、教师可以从网络等其他渠道借鉴他人的教案,但必须经过加工、修改,使之符合校情、班情,不得直接采用网上的教案作为自己施教的依据。

6、电子教案的内容应突出教学重点,体现教学难点的突破方法。有特别教学过程设计的,可自行选择教案格式和表现方式。

7、电子教案采用标准字体格式,特规定如下:标题小二黑体,征文小四宋体,首行空两格,行距20磅,页面为A4,上下2cm,左2.5cm,右2cm。

8、专职(处语数教师外的)教师,必须要有备课,且为详案,课时备课。

9、鼓励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可见也要装入备课文件夹,但以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为原则。

10、教师个人的电子备课教案,必须及时上传到自己的快盘,并与学校公用快盘帐号:dzyxx2010@163.com 共享。学校检查时将根据你上传的时间作为备课的时间,根据备课内容确定详略等次。

大竹园小学教务处

小学教师备课要求 第7篇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1、学习课程标准(或大纲)

《课程标准》(或《大纲》)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或《大纲》),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钻研教材(或材料)

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分散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3、了解学生

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

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这是个头脑预演过程,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奏,很有实际意义。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便于整体把握。

5、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对教案主要环节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

目标的设置与陈述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从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相结合的角度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要选择合理的目

标定位,要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当前行为目标,切忌大、空,不切实际。

(2)教学重点、难点

从确立的目标出发,认真钻研教材,分清每项具体内容的主次,确定闪光点,放在突出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找准疑点、难点和关键,优化教学过程。

(3)教学准备

为创设情境,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现有条件,恰当选用教具,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必要的演示、操作、实验,教师要提前试做,并依据教学活动需要布置(检查)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4)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①导入环节

导入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巧妙的“导”,创设情境,让学生全身心的“入”,要求通过适当内容或简短语言,把学生尽快有效地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导入起点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标准,关键看导入设计是否让学生尽快入境,是否服务于教学内容和重点,教案中应明显体现创设的情境,导入语言及提出的问题。

②问题设计

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适宜。要有启发性、层次性、条理性、探究性,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广度(即发散性、开放性)。切忌“满堂问”或“以问代讲”。设计的问题要明确反映在教案上,以防止提问的随意性。此外,教师还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如何筛选问题。教案中要突出引导的方法。

③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教学设计要把落脚点放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上,对学生在获取知识、方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对策。教案中应突出师生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空间的安排以及对重难点的处理,(对于教材中已有的内容及已经内化的部分,如数学学科的单元教学要求、例题、课后练习题,语文学科的每课书的教学要求、字词、问题答案等,则不必抄写在教案上,只需标明在参考书或教材中的页号)要重点体现教法和学法。

④练习设计

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练习的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和适当的梯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要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使练习真正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鼓励教师自己设计具有实效性、开放性、体验性的多样化的课堂练习。

(5)板书设计

板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纲目。课时板书设计包括分板书和整体板书,要突出学科特点,要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点和活动主线。板书设计要做到巧妙、精炼、准确、条理清楚。布局要合理、美观,力求多样化。语文、品德、外语、社会、自然、劳动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每课书要有板书设计。数学课要求新授、复习课有板书设计(练习课除外)。

(6)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要重点写自己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避免应付式的空话、套话,要注重教学后记的质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不刻意要求每节课必写,如语文课。——部分学科备课的重点要求

(1)作文

每学期大作文5篇,要有“指导”和“讲评”备课。作文指导备课要结合训练点,写清习作要求和习作重点,有指导过程和方法,要给学生以充分构思与交流的时间,提倡教师写下水文。讲评备课应包括:整体情况分析、教师精批的内容、集体评议、进行修改几个部分。

小作文每学期不少于8篇,以片段练习为主。习作内容可以和阅读教学有机结合,通过语文课堂作业的形式布置,不单设小作文备课。教师要注重口头作文的训练。

(2)数学学科:复习课板书应体现知识网络。

(3)英语学科:要有必要的情景创设和活动设计。

(4)品德学科:不要求在教案中反映出“重、难点”环节。

(5)综合实践活动课:在目标确立时应区别于学科课程,要把侧重点放在能力、情感、行为习惯、非智力因素方面。

(6)信息技术学科:教案中要体现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重点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

小学教师备课检查细则

为进一步强化对我校全体教师备课工作的管理,规范全体教师的备课,依据《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关于实施备课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关于教师备课部分要求,结合我校多年对备课工作管理经验特制定本评分细则。

一、开学初根据自己所任教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和所任教学科内容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目的明确,根据学生情况提出落实教学任务和改进教学的措施。教学进度安排符合大纲规定要求。教学计划一式二份,一份张贴在备课本上,一份保留存入教师业务档案。未按时上交扣考核分1分。

二、制定各单元教学计划。在各单元教学计划中应明确各单元教学目的和要求、知识结构、重难点、课时划分、以及必要的教具等。每缺一次单元教学计划扣考核分1分。

三、超前二周备课,精心设计并写好教案,做好实验、教具及教学活动的各项准备。未能超前二周备课的一次扣考核分1分。

四、教案符合要求,一课一案,目的要求明确,教学秩序、教法、板书设计科学合理,例题、作业内容具体安排恰当。一课教案不合要求扣1分,每缺一课教案扣考核分1分。

五、必须将教学反思作为备课的一个基本环节,每位教师针对自己的学科教学,进行课时反思、单元反思、阶段(学段或期中期末)反思,学期累计不少于20次,少一次扣考核分1分。

六、每位教师在期末还须上交2篇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较规范的教学反思文章。教学反思的撰写要结合教学实际谈得与失,要体现新课程和理念和思想,要有一定的深度。每缺一篇规范教学反思文章扣1分。

七、如果教师在保证备课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的基础上,对备课工作有创新且易推广,可一次性加10分。教师撰写的教学反思在刊物上发表或获奖(提交复印件)国家级每篇可加10分,省级每篇可加8分,市级每篇可加6篇,区级每篇可加4分,校级每篇可加2分。积极为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作贡献,每提交1篇自己设计的优秀教案可加2分,每提交1个自己设计的优秀课件可加5分。

备课检查的记载作为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评价及评先选优等的重要依据。

小学作业检查细则

一、作业设置

1、语文

一年级:拼音、生字、听写、造句、语文百花园 二年级:拼音、生字、听写、造句、语文百花园、写话

三至六年级:生字、听写、造句、作文、百花园或积累运用,测试。

2、数学

一至六年级设置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当日批改,数学教材中的练习题布置给学生做课外作业,要一课一布置一检查一订正。

3英语

三至六年级设置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当日批改。

二、作业具体量:

(1)1~2年级:拼音、写字、听写一课一次、一个语文百花园做一次,课后有造句的单做一次、二年级写话每单元一篇。

(2)3~6年级:每个单元一篇作文,课后作业(含听写,课后练习,造句等)、生字词一课一次,一个语文百花园做一次。

(3)1~6年级《同步训练》要与教学进度按时布置学生完成,并至少做到一周检查一次。(4)2~6年级提倡写周记。(5)数学:平均每节课一次作业。(6)英语:平均每节课一次作业。

3、作业要求

作业的来源要有两个渠道:一 是教材中提供的,二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精选的,布置作业要从严从精,作业要按统一规定格式书写,要强调字迹工整,行款整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作文批改:

周记:要适当批改(改错字,病句)要有定性评价和日期。

作文:要有眉批、腰批、总评,总评语要恰当,要有针对性,要多鼓励少批评,要避免三言两语的套话,字迹要规范工整,结果采用定性评价。作业中学生的错别字教师必须用笔框标出。

教案检查:

1、定期检查教案,教案前有教学进度表(同学科、同年级要一致),该表时间安排符合新课标要求,并上交教导处一份。

2、每节课都要写明累计课时(总课时数)、授课时间、课题、课型、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教法、教具等,并有学法渗透。

3、每节课的环节要严密而完整,即包括: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及预习,板书设计,课后记事。

4、教案应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不照搬照抄他人教案(包括教学用书上的例案)和本人以前的旧教案。

5、教案要反映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做法。

6、教案字迹工整,格式合理,图示规范。

7、每学期末评选优秀教案,进行宣传表彰。

作业检查:

1、学生作业检查由副校长领导,教导处具体实施,检查结果向校长汇报。

2、全校性集中检查每月1次,定时收齐,统一检查,并及时向教师反馈。

3、寒、暑假作业开学后采取抽查部分学生作业的办法检查。

4、作业要求教师批改及时,格式规范,无批改错误,评语恰如其分,字迹工整认真。

5、日常校领导听随堂课时应同时抽查学生作业。

初中教师备课要求 第8篇

一、备教材———掌握课程标准, 吃透教材内容

首先, 钻研教学大纲, 掌握课程标准。要通览全册教材, 掌握教材的内在联系。确定全册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范围, 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教学计划和进度表。其次, 在讲授每个单元之前备课, 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 确定单元的重点、难点, 并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 使单元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逐一落实。最后, 最细致的讲课前备课, 必须认真细致地阅读资料, 详细地书写教案, 准备相应的当堂训练习题。

二、备学生———全面了解学生, 尊重个体差异

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弃学, 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英语教学。备课时应考虑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实际,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教法。

1. 分析每一个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 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变化, 帮助其克服消极因素, 促进其学习过程的优化, 逐渐由教师激励到学生的自觉学习, 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使他们认识到“学有所用”。

2. 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 教师可通过设计一些有梯度的课堂活动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应在心目中明确, 哪些学生记忆力好, 哪些学生善于分析和比较等, 把这些时刻装在脑子里, 以便课上组织活动时更有针对性, 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备资料———科学选择资料, 贵在灵活渗透

在选择相关资料时, 必须慎重考虑, 把握好资料的量和度。

1. 按中考题型进行选择, 要选典型、综合、有引领性的题, 做到基础全面, 覆盖面大, 特色创新。

2. 博览精选, 备教辅资料。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需有一桶水, 教师要广泛阅读有关参考资料, 借助教辅资料, 整理和运用, 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仓库, 建立一个与教材相关的“知识圈”。

四、备教法———科学设计教学流程

1. 加强趣味教学, 采取灵活多样、能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将“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猜谜法”和“问题法”等结合在一起灵活运用。

2. 开展Learning By Doing.在讲授新目标八年级上第七单元“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时, 我准备工具和原料, 引导学生边做边说banana milk shake和fruit salad, 在实践中习得新知, 学生兴致很高, 教学效果明显。

3. 我每节课要留十分钟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即当堂训练。我通常以竞赛、游戏的方式进行, 发一些小礼物, 不仅改变了以往的枯燥形式和沉闷气氛, 还使学生理顺了所学知识。

五、备教具———灵活选用设备, 优化教学整合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如音频资料、图像、实物、Flash动画等, 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和活力。

初中教师备课要求 第9篇

一、学思结合、解读教材

福建省高考文综自主命题已经走过了三个春秋。笔者认为政治教师要根据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以知识为目,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训练。

首先,要“吃透”教材。高中政治教师要从平面意义上把四个必修模块和三个选修模块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热点搞清楚。更重要的是要对基本知识理解深入、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体系。知书,从而达理,才能在进行具体教学实践中游刃有余、从容不迫。因此,在备課中,笔者结合课标和教参,将基本知识点梳理出来,并要求“由理生情”的升华,进一步阐述文化竞争力的意义及其我国文化发展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思想政治课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和德育的统一,思想性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最本质的特点。所以,我们在梳理高考知识点的同时还要明确各个知识点的思想教育因素,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笔者设计导入情景——“留学生大量外流”这一现象的讨论。笔者把问题设为:留美学生为何不愿回国?我国应该如何应对该现象?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懂得综合国力的含义还可以使学生了解综合国力的构成和表现形式等,让学生在讨论中产生自主看法。这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还可以培养学生通过现象分析内在的问题和能力,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长期记忆。

其次,要“梳理”教材。高考是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尤其在高考试题命题专家构成中高校教师占很大比例。所以,明确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如何考查学生的能力等,是高中政治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关注的另一焦点。高中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书本的文字表达,看到文本想揭示的问题,看到问题本身是如何按照其内在逻辑地展开的。这样精心的备课准备中,让平面的文字,变成跳跃的思想和活的逻辑,也就是透过“吃透”教材看到教材的“道”。2011年我省高考试卷的命题,第27题中,题干的设置是《文化生活》,但在题肢中有两个选项是有关于《生活与哲学》的。这一鲜明的特点是学科体系内的综合,首次在高考题型中出现。学科内的综合就是引导学生把握好各个模块中的基础知识及其内在联系。这一题型的变化,不仅要求学生要夯实、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效的排除干扰选项的能力更要注意思维方式的切换与跳跃。基于此,这给我们一个信息,备课中必须以模块作为基础,学科综合作为突破口。除了要夯实基础概念与知识,而且在备课中也要有意识进行有效训练。

二、以生为本、解读学生

所谓,解读教材不仅仅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心中有书”,还要教师做到“目中有人”。如果备课过程中,缺乏“人”,教学就会变成教师show自己的独角戏。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做到坚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知识水平、贴近学生的情感。例如“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这一目,虽然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触过这一概念,但是,究其具体的含义、作用都较为抽象。再加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真正形成,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准备而进行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难免会使学生觉得生厌枯燥也难以形成有效的记忆。所以,笔者备课时,查找了关于文化竞争力的一些常识,通过PPT展示出提出该词的作者、提出的背景等;用易错点帮助学生与日常常见的文化软实力的对比,总结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在这过程中要求学生能把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概念与教材做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从而避免了填鸭式教学。

高中政治教师在备课时除了掌握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身份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学会反思和践行。通过反思,将教材内容转化为自己精神世界有机的一部分,从而自觉地加以践行。例如《生活与哲学》模块中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阐述是富有深刻的哲学基础。第一要义是发展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实质、普遍性、永恒性理论的运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的运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矛盾分析法的运用。通过教师的点拨,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社会客观存在的种种现象的感受、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体会知识本身不可抗拒的逻辑力量以及践行的动力。

三、发散联系、解读资源

集中时间进行备课,这是最常用的备课方法。但是,政治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塑造和培养现代公民为目标的现代公民素质教育课程。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整个社会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现象有着内在的联系。所以,教师在对教材和学生进行解读的时候,往往需要联系其他资源,对教材进行发散性解读。这就需要教师平时日积月累、分散零碎地备课。一方面,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和国家的法律、文件和领导人讲话。一方面,要收集时政材料,报纸的新闻报道、事件分析。

教育改革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如何上好新教材政治课,避免枯燥,需要高中政治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努力实现师生对社会问题共同进行思考,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教材课程教学,进而追求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第10篇

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力求取得最佳课堂效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点子库,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为实现教师有效备课,提高备课、上课质量,结合新课程改革,特制定教师备课要求。

一、备课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因材施教,注重差异,体现教师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二、备课中把握如下环节:

1、熟悉课标对各年级段的具体要求。

2、熟悉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3、了解分析学生: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认知水平,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差异原则,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4、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思考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考虑学生主动性学习,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5、教学设计:以学生的眼界设计教学思路,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和问题,并设计相应的对策。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学生有哪些活动,教师如何协助或指导这些活动,如课件,实验,实践,练习,如何利用教材内容拓展,延伸。

6、课堂练习设计:有的放矢。围绕目标、重难点,可能有哪些问题。

7、作业准备:精心挑选,难度适宜。遵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知识与技能训练结合,围绕差异教育,分层布置作业。

三、备课格式内容

内容包括:(1)课题;

(2)课型(综合课,实践课、互动课、开放课、创新课、探究课);

(3)教学目标及任务;(4)教学中的重难点;

(5)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教具准备;

(6)教学过程设计(主要围绕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学生活动内容,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如何指导、协助学生活动,体现学法指导);

(7)设计板书和作业(板书可用红笔在过程设计内划勾划;作业,根据学生情况实行分层布置);(8)写好教后信息反馈。

备注:教师备课可以有特色,但必须体现备课思想,具备上述基本步骤,否则一律按缺教案处理。

四、备课步骤

1、把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2、阅读和深究教材;

3、翻看相关材料,同时了解学生;

4、确定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

5、编写课时教案。

五、备课内容

1、备课标。教师必须按照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和提示的原则、方法,达到课标所要求的水准,把课程标准的精神贯彻到每一次课中去。

2、备教材。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教材全部内容和组织结构,掌握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性(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三点(重点、难点、疑点).创造性地使用、整合教材。

3、备教具。上课需要教具的,必须提前做好准备。需要在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上课的,要提前做好课前硬件准备。

4、备学生。要从不同的学生水平出发,因材因人施教,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分层次提出要求,努力使教学切合学生实际。

5、备教法。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各种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6、备板书。要深入分析教材,理清脉络、抓住中心,用简洁的文字或图形,把每一节课的中心内容展现于黑板上,让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记忆。

7、备作业。备课时应设计并试做要布置给学生的课后作业,合理安排课后作业的质和量。

8、备资源。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密切联系,本节课所涉及的现实生活资源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六、教案的构成要素;

1、清楚而单一的课题;

2、正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

3、准确而恰当的重点难点;

4、规范而适用的板书设计;

5、有效而多样的教学方法;

6、组织相宜的教学步骤;

7、体会深刻的教学反思。

七、课堂结构的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知识点);

2、教师教学的行为结构(教师活动);

3、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行为结构(学生活动);

4、教学时间的设计(时间设计)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第11篇

(一)明确教学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是备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确立教学目标直接影响着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只有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的教学环节才是有效环节。所有教学内容的确立都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有效确立是有效备课的开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三维目标”应该达到怎样的“度”,需要教师的明确了解,否则在课堂的预设过程中就会出现偏差,形成无效备课或低效备课。要解决备课、上课两张皮的问题,备课的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对教材的钻研、思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及手段以达到好的效果。作为教师,我认为首先应整体把握教学的总目标和每一学期的目标,这样备课才能有的放矢。

(二)教师备课备什么

备课是一项充满个人创造性的活动,但不乏共性:如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的了解,对教法的设计,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甚至连教师们平时的阅读积累、知识积累、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也都成为备课的范畴。

1.备教材——解读并超越教材

解读教材: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认真钻研教材,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教师必须充分地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不仅如此,还可以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跳出教材,进行拓展延伸。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一些有用的预习,例如,高一学完氧化还原的知识,为了巩固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教材设计了“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这一部分内容,为此我们设计了如下预习实验:给出一些常见的试剂如:铁粉、稀硫酸、氯化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氯水、稀硝酸、硫氰酸钾、锌片、铜片等常见的试剂自己设计合理的实验,推测铁不同价态之间的转化以及它们的氧化还原性。

超越教材: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这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角色,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上出新意和深意。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必然僵化,学生必然厌学。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教师要摈弃那种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2.备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切记“备学生永远是关键”,根据学生不同需要,设计不同教学指导方案,制定适应性较强的指导策略。

备学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课既要合乎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要针对全班学生的实际,认真分析他们学习这部分知识时的有利条件和障碍所在,还要了解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时的思维特点,学生会怎么想,出现问题教师怎么处理,这些都要细致地考虑到。备学生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有效互动、有效设问、有效训练等环节。例如讲解“钠“这一部分知识可以创设实验情景,加强师生互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首先教师可以创设实验情景,导入新课。通过大屏幕展示“滴水生火”图片,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并要求学生根据看到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教师演示实验:“滴水点灯”(课前在酒精灯芯里暗藏一小块钠,实验时用胶头滴管在灯芯内滴一滴水)。果然是水能生火。最后让学生通过做一个兴趣实验——水上芭蕾,加深对钠与水反应的理解与记忆。

【实验】取一试管,装入等量的煤油和加入酚酞试剂的水,放入一小块钠。观察实验现象:

钠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下跳动,下面的水慢慢变红;气体托着钠浮到液面上方后,气体释放出来,钠下沉到界面处,继续上浮,直到消失。学生被实验现象吸引了,欲知其所以然。

学生借此现象会提出许多问题例如:水和煤油谁重谁轻?钠的密度又如何?水为什么变红了?证明有何产物生成?钠和煤油反应吗?钠如何保存?等等问题。

3.备教法

我们都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说明选择和动用教学方法要有艺术性。

新课程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师只有灵活选择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受伤的小鸟作文三百字下一篇:收获了温暖中学生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