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风雅反义词

2024-06-20

附庸风雅反义词(精选13篇)

附庸风雅反义词 第1篇

文质彬彬:注音:wén zhì bīn bīn  释义:1、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2、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温文尔雅:读音是wēn wén ěr yǎ,意思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

附庸风雅反义词 第2篇

附庸风雅

fù yōng fēng yǎ

【反义词】

温文尔雅 彬彬有礼

【词语释义】

为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出处】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

【常见用法】

“附庸风雅”是一个贬义词,用来贬低用文化装点门面的人,比如常常称那些暴发户购买书画的行为为“附庸风雅”。可见文化这东西是人人都追求的,人人都要显得“有文化”。如果明明没有文化,偏要装得有文化,这就叫“附庸风雅”。今天的“附庸风雅”这个成语是动宾结构,“附庸”是动词,追随之意,“风雅”泛指文化。但是在古代,“附庸”和“风雅”是两回事,而且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词语造句】

1、例如,母亲也许和她那个敏感、喜欢附庸风雅的儿子特别亲近,而父亲则会十分关注自己爱好运动的女儿。

2、布莱顿摄影双年展把他的作品介绍给附庸风雅的全新观众,也反过来刺激了格雷斯。

3、有两个大款附庸风雅,参加一个冷餐会,与会者自然不乏真正的名流学者。

4、黄鹤楼不仅要忍受将军与士兵杂乱无章的脚步,更要承受旅者与游客层层叠叠的踏访,而且,还要接纳诸多附庸风雅的所谓墨宝。

5、韩国城原本由喝酒带动的夜生活,因为卖咖啡带来一点附庸风雅的气息,已经成为这个地区实际上的乡村俱乐部。

6、他们只是附庸风雅地死抱着那本书,像崇拜明星似的将之视为圣品。

7、机智、自谦的牛津大学毕业生威克汉(39岁),当年创造女主角时,并未试图迎合附庸风雅的小说读者。

8、最终他们变得更轻柔而且附庸风雅――更适合用作舞曲了。

9、在今天的大学里,传统的读书人根本就不被视为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被鄙视为附庸风雅的人。

“风雅”释义 第3篇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主导的多元文化, 儒家学派将《风》诗和《雅》诗奉为正统和典范。在他们看来, “风”和“雅”不仅是两种诗歌的类别, 更象征着一定的政治内涵。它们反映王朝的盛衰兴废, 并担负着教化百姓、讽谏时弊、规正得失的责任。同时, 从审美观念来看, 儒家学派认为“风雅”还代表着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 并将此视为衡量文艺创作的标尺。《诗经》在儒家学派的一再阐释中, 成为其传播文艺思想的媒介, 所谓的“风雅”传统实际上代表了儒家的文艺观, 其影响却渗透到几千年古典文艺的理论和创作。

抛开儒家文艺观对“风雅”的阐释不谈, 从《诗经》的文本本身出发, 特别是《风》诗和《雅》诗, 它们对凡人俗情的真实再现, 它们偏重主观表现的抒情特质等等, 亦皆昭示着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的早期风采。

一、政治功用

(一) 观诗知政

《诗经》的结集, 出于一种明确的政治功利目的, 起着“观风俗、知得失”的作用。从这种政治目的出发, 先秦儒家学派对于《诗经》的解读, 也带有了“观诗知政”的色彩。《论语·阳货》篇记载孔子的话说:“《诗》, 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4所谓的“观”, 东汉郑玄解释为“观风俗之盛衰”, 5是说诗歌能反映社会的政治与道德风尚。《毛诗大序》说:“治世之音安以乐, 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 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 其民困。”6又解释“风”、“雅”二字说:“是以一国之事, 系一人之本, 谓之风。言天下之事, 形四方之风, 谓之雅。雅者, 正也, 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 故有小雅焉, 有大雅焉。”7郑玄《诗谱序》说:“欲知源流清浊之所处则循其上下而省之, 欲知风化芳臭气泽之所及, 则傍行而观之。此《诗》之大纲也。”8上述汉儒的解《诗》方式, 将以文艺比附政治的美学观加以发挥。

(二) 上以风化下, 下以风刺上

根据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诗》不仅可以“观”政, 而且可以“怨”政, 即对上层社会的不良政治现象进行批判和讽谏。或许可以说, 《诗》的价值更在于积极地干预现实。《毛诗大序》说:“风, 风也, 教也;风以动之, 教以化之……上以风化下, 下以风刺上, 主文而谲谏, 言之者无罪, 闻之者足以戒, 故曰风。”9所谓“上以风化下, 下以风刺上”是说,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 利用“风”诗及其代表的礼义观念相互影响。上层统治者可以对下层百姓进行说教, 使之符合“雅正”的礼仪规范;而下层百姓也可以对上层统治者进行讽谏, 促使其发现为政得失。儒家思想对“风雅”传统的提倡, 引发了中国文论注重怨刺的传统, 历代文论家对此多有阐释, 郑玄在《诗谱序》中说:“论功颂德, 所以将顺其美;刺过讥失, 所以匡救其恶。各于其党, 则为法者彰显, 为戒者著明。”10唐代孔颖达疏曰:“风、雅之诗, 止有论功颂德、刺过讥失之二事耳。”11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肯定风雅的作用是“风雅之兴, 志思蓄愤, 而吟咏情性, 以讽其上”。孔颖达也曾说:“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治平累世则美刺不兴……故初变恶俗则民人歌之, 风雅正经是也。”12元末明初, 戏曲理论家杨维桢倡导戏曲创作中的风雅怨刺:“夫词曲古诗之流, 既以乐府名编, 则宜有风雅馀韵在焉。”13又在《优戏录序》中评价“优谏”说:“观优之寓于讽者, 如‘漆城’‘瓦衣’‘雨税’之类, 皆一言之微, 有回天倒日之力, 而勿烦乎牵裾伏蒲之勃也。则优戏之伎虽在诛绝, 而优谏之功岂可少乎?”清代沈德潜在《明诗别裁集序》中论及其选诗的标准:“皆深造浑厚, 和平渊雅, 合于言志永言之旨, 而雷同沿袭, 浮艳淫靡, 凡无当于美刺者屏也。”14这些促使其成为一种创作和欣赏的标准, 影响着两千多年的文艺创作。提倡“风雅怨刺”的阐释传统使得《诗经》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政治伦理的烙印, 这不仅直接影响了后人对《诗经》题旨、诗义的阐释, 还进而影响到整个中国古典文艺的审美取向。

从文本自身来看, 《诗经》中确实有一定数量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弊端的不满情绪, 从而体现了“怨刺”的儒家文艺观, 而这些诗大多是《风》诗和《雅》诗。例如《大雅》中的《民劳》《板》《荡》, 小雅中的《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巷伯》, 以及《国风》中的《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王风·兔爰》《邶风·新台》等等, 都是有名的怨刺诗。但是, 不少儒家学者从政治功用的目的出发, 对《诗经》具体篇章的解读, 有很多偏离了诗篇的文本内涵。例如《毛诗序》将爱情诗《关雎》说成是“后妃之德也, 风之始也, 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15将弃妇抒发哀怨的《卫风·氓》说成是“美反正, 刺淫泆也。”16清代章学诚也称《诗经》:“是则男女慕悦之辞, 思君怀友之所托也。征夫离妇之怨, 忠国忧时之所寄也。”17这些为了附庸政治而发的牵强附会之辞, 离开了诗歌的文本意, 带有明显的过渡阐释之嫌。但尽管如此, 这种以文学比附政治的解《诗》方式, 却成为一种传统延续下来, 从而, 《诗经》与政治教化扯上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汉儒“风雅怨刺”说的提出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 倡导文艺创作反映国运民生, 发挥文艺影响政治的积极作用, 并借此宣扬儒家教化;但另一方面, 过分强调政治功用, 却又忽视了文艺自身的审美愉悦功能, 使其沦为政治的附庸。汉儒借《诗经》来宣扬儒家教化, 这种狭隘的政治功利观, 从汉至唐, 影响甚大, 而直到宋代, 在疑古思潮力图恢复《诗经》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貌的努力下, 这种浓郁的儒家教化说才有所收敛。

二、中和之美

儒家倡导以“礼乐”调和各种社会矛盾, 维护、巩固群体秩序的和谐稳定, 由此, 他们在评价艺术创作时, 则提出“中和”的审美观。孔子称赞《关睢》:“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18而《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季札观乐之后的一段评价更可以作为“中和”文艺观的注脚:“为之 (季札) 歌魏, (季札) 曰:美哉!沨沨乎, 大而婉, 险而易, 行以德辅, 此则明主也……为之歌小雅, 曰:美哉!思而不贰, 怨而不言……为之歌大雅, 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 其文王之德乎。”19由此可以看出, 季札欣赏音乐的标准, 是排斥各种过分强烈的喜怒哀乐之情, 将两两相对的情绪进行调和, 最终肯定了一种无过亦无不及的“中庸”之美。

在儒家学派看来, 《诗经》中的“风雅怨刺”之诗集中体现了“中和”之美, 这些诗歌在抒发情感的时候往往能够“发乎情, 止乎礼义”。《毛诗大序》说:“国史明乎得失之迹, 伤人伦之废, 哀刑政之苛, 吟咏情性, 以风其上, 达于事变, 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 止乎礼义。发乎情, 民之性也;止乎礼义, 先王之泽也。”20这段论述一方面肯定了诗歌对时弊进行怨刺讽谏的作用, 另一方面则又强调怨刺情感的发泄需要有所节制, 必须委婉含蓄, 不能违反封建等级和礼教的要求, 不能触犯封建统治者的尊严。继孔子之后, 荀子在《乐论》中提出了“以道制欲”的观点, 用他所谓的“道”来遏制情绪的流露, 从而令诗歌达到中和之美。而达到这种“发乎情, 止乎礼义”的境界, “比”、“兴”手法的运用, 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郑玄说:“赋之言铺, 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 不敢斥言, 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 嫌于媚诀, 取善事以喻劝之” (《周礼·大师》注) 。这说明, 用比、兴的方式进行美刺, 讽喻, 可以避免言辞直露激烈, 而达到语气温和文雅的效果。经过儒家学派的一再阐释, “中和之美”逐渐成为儒家传统美学思想的核心。

“风雅”之诗的“中和”之美, 还体现在“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上。《礼记·经解》记载孔子的一段话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 《诗》教也……”21《礼记正义》解释说:“温谓颜色温润, 柔谓情性和柔。《诗》依违讽谏, 不指切事情, 故云温柔敦厚, 是诗教也。”22这段话认为怨刺诗没有直言统治者的过失, 而是委婉地抒发情感, 这是符合审美要求的, 进而它还可以陶冶人的性情, 使之温和平静。与此同时, 儒家学派特别强调情感抒发的纯正不邪。孔子说:“《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23这是说, 《诗经》中包括那些男女相悦相恋的诗在内, 都是纯正无邪的。南宋朱熹在《诗集传·序》中也指出, 《周南》《召南》这两部分作品, “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 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 故其发于言者, 乐而不过于淫, 哀而不及于伤, 是以二篇独为《风》诗之正经……若夫《雅》《颂》之篇, 则皆成周之世, 朝廷郊庙乐歌之辞, 其语和而庄, 其义宽而密, 其作者往往圣人之徒, 固所以为万世法程而不可易者也。”24由此看来, “雅正”是“温柔敦厚”诗教观的核心。

三、摹写现实

《诗经》中的诗歌大多创作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余年之间, 这段时期, 中原地区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开始形成, 人们在大自然中的劳作实践大大增加, 而早前原始巫术的神秘色彩逐渐退去, 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得以启蒙。于是, 诗歌中更多展现出的, 是以芸芸众生、人间百态为对象的现实存在的世界, 而非神话、宗教和幻想。从《诗经》的题材来看, 《颂》诗是宗庙祭祀乐歌, 用于祭祖敬神、春夏祈谷、秋冬报赛。而《风》诗和《雅》诗中, 虽然也有一部分作品描写宗庙仪式和民族史诗, 但绝大多数篇章展现的却是以“人”为中心的生活图景和情感体验。他们歌唱农事, 比如《豳风·七月》, 细致地介绍了农民一年到头的劳动情况。他们叹息兵役, 比如《小雅·采薇》, 描写戍边战士在归乡途中抚今追昔, 不胜悲戚。他们炫耀盛大华丽的狩猎场景:“萧萧马鸣, 悠悠旆旌。徒御不惊, 大疱不盈。”25他们庆祝卫国战争的胜利:“薄伐玁狁, 至于大原。文武吉甫, 万邦为宪。”而最为精彩的, 是那些大胆直率的爱情表露:“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26还有那难以忍受的相思之苦:“自伯之东, 首如飞蓬。岂无膏沐, 谁适为容。”27在《风》《雅》诗中, 战争、农耕、狩猎、婚配等人生百态, 无所不有, 而很少升天入地, 跨越古今, 神灵异类的想象。特别是, 其中的大多数篇章以社会底层百姓为对象, 描写凡人俗情, 更开启了后世文艺创作“饥者歌其食, 劳者歌其事”28的现实主义传统。无论是《召南·摽有梅》中女子青春将逝, 求偶心切的表白, 还是《小雅·苕之华》中百姓无以为食的哀号, 吟唱的都是人的自然欲望, 是来自现实生活中最本真、质朴的追求。

与此同时, 《风》《雅》之诗信口而言, 绝少粉饰雕琢、矫揉造作, 体现了“直笔实录”的写实主义原则, 这一特点也得到历代评论家的赞赏。元代元好问在《陶然集诗序》中说:“诗之极致, 可以动天地, 感鬼神, 故传之师, 本之经, 真极力久而有不能复古者。自‘匪我愆期, 子无良媒’, ‘自伯之东, 首如飞蓬’,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之什观之, 皆以小夫贱妇, 满心而发, 肆口而成……”29他认为, 《诗》是下层百姓、市井小民“满心而发、肆口而成”地抒发来自于日常生活的感受, 不待思虑而工, 不待雕琢而丽。这种自然化工之美更成为后世效法的典范。明代后七子中的王世贞评论古乐府说:“发自性情, 规沿风雅, 大篇贵朴, 天然浑成;小语虽巧, 勿离本色。”30这里的“风雅”就代表了天然本色之美。清代的袁枚, 从性灵观出发, 反对人工雕琢的痕迹, 其《随园诗话》中说:“自《三百篇》至今日, 凡诗之传者, 都是性灵, 不关堆垛。”

四、抒情特质

(一) 从“言志”到“抒情”

中国古代文论围绕“主情”和“主理”说出现了长期的争议, 而源头大约可以上溯到对于《诗》“言志”和“缘情”的阐释。战国时期, 《尚书·尧典》提出了“诗言志”之说:“诗言志, 歌永言, 声依永, 律和声。”儒家学派从政治功用目的出发, 认为诗歌所言之“志”是仁义礼乐和伦理纲常, 是与政治相关联的理想抱负。先秦时期王侯卿相之间的交流, 往往引《诗》作为外交辞令, 所以《论语》记载孔子的话说:“不学诗, 无以言。”31《论语·子路》曰:“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虽多, 亦奚以为?”32《汉书·艺文志》也有记载说:“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 以微言相感, 当揖让之时, 必称《诗》以谕其志, 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33但是, 随着诗歌作为文学作品的审美性逐渐受到重视, 《诗经》的抒情特质亦随之得到肯定。其实, 从《毛诗大序》开始, 论《诗》家在强调“志”的思想意义的同时, 也突出了它的抒情性。《毛诗大序》说:“诗者,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 而形于言。”34这里所说的“志”, 虽然仍然是将政治功用放在首要的位置, 但毕竟同时肯定了文艺创作的过程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涌动, 在“志”中融入了“情”的因素, 从而开启了后世文艺理论“情志”说的先河。《汉书·艺文志》引用《尚书》的话说:“《书》曰:‘诗言志, 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 而歌咏之声发。”35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诗者, 持也, 持人情性, 三百之蔽, 义归’无邪’, 持之为训, 有符焉尔。”刘勰认同孔子的观点, 称赞《诗经》思想醇正, 同时又指出醇正无邪的《诗经》可以抒发创作者的情感, 扶持欣赏者的情感, 这便将诗歌的思想和情感融合在一起。后来唐代孔颖达更明确提出“在己为情, 情动为志, 情志一也”36的主张。宋代朱熹在《诗集传序》中说:“诗者, 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余也。”并说:“凡《诗》之所谓风者, 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 所谓男女相与咏歌, 各言其情者也。”37明代杨慎分别评价唐、宋诗歌说:“唐人诗主情, 去《三百篇》近, 宋人诗主理, 去《三百篇》却远矣”, 38这肯定了《诗经》不以议论见长, 不以说理取胜而偏重抒情的特质。特别是到了明末清初, 随着反传统的个性解放新思潮的涌现, “诗言志”进一步摆脱了狭隘的政治说教, 向着独抒性灵的方向发展。王夫之就曾明言:“诗以道情, “道”之为言“路”也。诗之所至, 情无不至;情之所至, 诗以之至。”39

(二) 重“写情”而轻“纪事”

附庸风雅好莱坞 第4篇

1、 吉琳·安德森(Gillian Anderson)

收藏的油画《农场》,由当代画家达伦·沃特斯敦(Darren Waterston)作。“这幅画给我很大鼓舞,它提醒我进步的持续性,每一天都是新的,我可以不断重新开始。”

2、 埃里克·斯道兹(Eric Stoltz)

《水湾》是早期的加利福尼亚画家克莱德·斯克特(Clyde Scott)作。

“这幅画让我回忆起童年,我在一个美丽的海滨长大,当我看到这幅画时,立刻回到了天真无邪的童年时代,真的很有意思,在这幅画中我甚至会迷路。”

3、 麦丽莎·珍·哈特(Melissa Joan Hart)

收藏的《La Celestine》由毕加索(Pablo Picasso)作。

“这幅画面能够鼓舞我的精神,不仅是因为画面上带有酸甜感的罕见艺术手段,而且我认为毕加索想把它作为一幅自画像,我也看到了这幅画的美妙绝伦之处,所以我买了它,特别令我震惊的是画面上整个女人胴体的完全明晰。”

莉丽·苏比斯克(Leelee Subieski)

这是我自己的作品:《Cbga Boola》(左边),《Submislim》(右边),是我在我的生日宴会上,花了一个小时作出来的,它们表明了我欢快的情绪。”

5、 陈冲

收藏的画《尚未完成》(Unfinished)由当代画家蔡斯·陈所作。

“我喜欢这幅画的原因是因为它是人类情感的直接表露,它由我哥哥所作。谁能决定一部艺术作品何时完成,用哪种方式完成呢?这幅画正像一个没有化妆的人一样亲切,画中的女孩来自意大利,是年轻且充满梦想的女孩。一切还没实现也没有挫折。她们挑了一片上面没有任何东西的新耕土地,坐在上面,谋求发展的时机到了。这幅画让我回忆起我年轻的时候。”

附庸风雅好莱坞(二):习惯

1、练瑜珈 2、抽烟 3、看色情文学 4、打高尔夫球

5、吸服海洛因 6、比争设计潮 7、进行心理疗法 8、去威格斯赌博

附庸风雅好莱坞(三):消遣

1、 写有奖赏的剧本

2、 逛超级商店

3、 纹身

4、 从镜中欣赏自己的发型

5、 游泳

6、 参加“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宴会

7、 参加拜沃丽中心的日间招待会

8、 驾车兜风

9、抱怨机构、经理、法官和公众

附庸风雅的同义词内容 第5篇

沽名钓誉: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喜欢便宜,暗中上当,附庸风雅,忙里偷闲。”

清・黄小配《晚清文学丛钞・情变》第八回:“却偏要~,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因此种花之风,遍及扬州。”

清・吴趼人《情变》第八回:“那班盐商,明明是咸腌货色,却偏要~。”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六章:“为了~,不得不矫揉造作一番,骗骗自己而已。”

常见用法

“附庸风雅”是一个贬义词,用来贬低用文化装点门面的人,比如常常称那些暴发户购买书画的行为为“附庸风雅”。可见文化这东西是人人都追求的,人人都要显得“有文化”。如果明明没有文化,偏要装得有文化,这就叫“附庸风雅”。

今天的“附庸风雅”这个成语是动宾结构,“附庸”是动词,追随之意,“风雅”泛指文化。但是在古代,“附庸”和“风雅”是两回事,而且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附庸风雅典故:

原文

明人吴俨,官至尚书,家巨富。其子酷好书画,购藏名笔颇多。一友家有宋宫所藏唐人《十八学士》一卷,每欲得之,而其家非千金不售。吴俨之弟富亦匹兄,粟帛是积,然文人常鄙之。一日,其弟语画主曰:“《十八学士》果欲千金耶?”主曰:“然。”遂如数市之。后置酒宴兄与其素鄙己者,酒半,特谈画,并出示所购<十八学士>以玩。或曰:“君何以知其名画?”其弟顾左右而言他。时人传为笑话。

译文

明人吴俨,官做到部长,家里非常富有。他儿子酷好书画,购买收藏的名字名画很多。一个朋友家里有宋朝朝廷收藏的唐人(写的)《十八学士》一卷,每次想得到它,但他家非千金不卖。吴俨的弟弟也很富有,可与他兄长相匹敌,只积粮食丝绸,然而文人总是轻视他。一天,他弟告诉画主说:“《十八学士》果真要千金吗?”画主说:“是的。”于是按千金之数买下了它。后来安排酒席宴请他的兄长和其他那些一向轻视他的人,酒喝到一半,故意谈画,并拿出《十八学士》来欣赏。有人说:“你凭什么知道这是一幅名画呢?”他弟弟就环顾四周说其他的事了。当时人们传为笑话。

附庸风雅反义词 第6篇

【拼音】fù yōng fēng yǎ

【简拼】fyfy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动宾式

【成语解释】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指《诗经》中《国风》、《大雅》、《小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装点门面结交文人,参加文化活动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情变》:“那班盐商明明是咸腌货色,却偏要附庸风雅,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例子】却偏要附庸风雅,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因此种花之风,遍及扬州。(《晚清文学丛钞・情变》第八回)

【英文翻译】mingle with men of knowledge and pose as a lover of culture

【成语辩形】庸,不能写作“拥”。

【产生年代】近代

附庸风雅反义词 第7篇

附庸风雅

fù yōng fēng yǎ

【词语释义】

附庸:古代指附属在诸侯大国下面的小国,引申为从属的地位或依赖的关系 。

风雅:原指《诗经》中《国风》和《大雅》《小雅》,后指风流,儒雅。

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语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喜欢便宜,暗中上当,附庸风雅,忙里偷闲。”

【反义词】

温文尔雅

【词语造句】

1、布莱顿摄影双年展把他的作品介绍给附庸风雅的全新观众,也反过来刺激了格雷斯。

2、例如,母亲也许和她那个敏感、喜欢附庸风雅的儿子特别亲近,而父亲则会十分关注自己爱好运动的女儿。

3、有两个大款附庸风雅,参加一个冷餐会,与会者自然不乏真正的名流学者。

4、黄鹤楼不仅要忍受将军与士兵杂乱无章的脚步,更要承受旅者与游客层层叠叠的踏访,而且,还要接纳诸多附庸风雅的所谓墨宝。

5、韩国城原本由喝酒带动的夜生活,因为卖咖啡带来一点附庸风雅的气息,已经成为这个地区实际上的乡村俱乐部。

6、他们只是附庸风雅地死抱着那本书,像崇拜明星似的将之视为圣品。

7、机智、自谦的牛津大学毕业生威克汉(39岁),当年创造女主角时,并未试图迎合附庸风雅的小说读者。

8、最终他们变得更轻柔而且附庸风雅――更适合用作舞曲了。

9、在今天的大学里,传统的读书人根本就不被视为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被鄙视为附庸风雅的人。

[附庸风雅的意思是什么_附庸风雅释义及造句示例]

★ 附庸风雅的反义词

★ 开源节流成语意思及造句

★ 才疏学浅成语意思及造句

★ 精兵简政成语意思及造句

★ 畅所欲言成语意思及造句

★ 打落水狗成语意思及怎么造句

★ 对牛弹琴成语的意思及造句

★ 名不虚传成语的意思及造句

★ 大模大样成语意思解析及造句

乱说“哇塞”伤风雅 第8篇

“哇塞”原是闽南方言,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在台湾流行开了。最早传入大陆应该是在80年代初, 首先流行于开放的沿海地区。其中, “哇”就是第一人称代词“我”, 而“塞”则是一个表示性行为的动词, 大致相当于北京话中的“操”等不文雅的词。这样一个主谓词组, 它的宾语省略了, 但是意思还是很明确的。

这样一句很难听的话本来是不应当流行开来的, 但是现在却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先是在台湾的影视传媒上出现, 后来大陆的一些影视明星又刻意模仿, 现在连省级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嘴里也经常说, 甚至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跟着学了起来。

造成这个不文明的口语传播开来的原因在于, 一些影视传媒机构的不负责任, 一些影视明星的刻意模仿和一些年轻人的盲目跟风。他们根本不知道“哇塞”是什么意思, 只是主观地认为“塞”是一个叹词, 跟“哇呀”“哦哟”“呜呼”差不多, 仅仅是表示惊叹而已。所以, 不管男的女的, 也不论老的少的, 赶时髦般地抢着用, 开口闭口就是一个“哇塞”。

风雅西塘散文 第9篇

江南因西塘而妩媚,西塘因水而灵秀。西塘之水源自春秋,裹着唐风宋韵,戴着明清星月,浩浩荡荡穿越千年红尘,沉淀在岁月流年里散发出迷人的风雅,风靡了多少爱恋的目光,倾慕在时空里游荡,流连,迷醉在心灵的深处。

9月2日,“山水怡情”群的朋友们慕名游览了江南6大水乡古镇之一的西塘,圆了一个流年缱绻,梦醉江南。

素有“吴根越角”之称的西塘又叫胥塘。自春秋伍子胥治水以来,得“九龙捧珠,八面来风”之独厚,临水成街,依水成市,桥多,棚长,弄深,河网密布的独特水乡风貌,演译了一方风物清嘉。明清建筑古风犹存与石皮巷弄的狭窄悠长相得益彰,成就了水乡“双绝”;临街搭建的廊棚象一条乌龙与河道平行延伸,形成了独特景观;五光十色的现代商品与古街旧巷和谐相处,彰显了古韵今风;乌蓬小船荡漾在碧波的河面,穿梭于各式桥洞,船上的游人与桥上行人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上下影接波底月,往砣硕伤中天”的醉人画图。水陆并行,船桥叠加,构成了立体的诗,写意的画。一方水土的独特风情,占尽了江南风韵,倾倒了中外多少游人。

我们沿着蜿蜒的廊棚一路行去,如同走进岁月斑驳的长廓,坠入了世外桃源。河廊下一幅幅小镇民居图尽收眼底。绣花的,做画的,捶苏饼做糕团的,悠然吸着烟闲坐的`,河岸边纳凉的情侣亲昵私语的,还有人把桌子搬到了河边,临河小酌,或者清茶一杯消磨时光,闲情雅致,恬淡安逸。来往小船橹声G乃,摇过河面摇过石桥,摇向远方。 走进石皮弄,踏上那窄窄的幽深而神秘的石板路,屐声倥侗,如同穿越时空探寻红尘的久远。八珍糕,木捶酥,荷叶粉蒸肉,凸现特色饮食文化。西塘,一幅江南水乡水墨画,让人回味无穷,去了还想来。

旅游,除了欣赏旖旎山水风光,更是一种文化的洗礼和一份心

灵的净化。午餐品味了古镇遗存的越地风情,也就品味了一种地方文化。游览中激发出来的愉悦心情,让群里朋友聊发“少年”狂,一种装穷卖苦“沿街乞讨”的疯颠,也是一种另类生活的体验和一种心情的放纵。

继续沿着西街探寻。时光翻阅着流逝的曾经,是谁把往事串串相连,组合成异彩分呈的珠链。古镇古街古巷古民宅和古典园林的明清遗风,感怀着红尘岁月的苍老和江南文明的悠长。逝水流年,人生匆匆步履,不经意间便沉沦于前世今生。吴越纷争,春秋霸业,只存孤月照清秋。恍惚间,我好像听到了远方传来悠扬的歌声,一种似曾相似的感悟得以释放,原来红尘竟是如此的遥远。

归途,我们乘船而渡,与外国游客同坐一条船,相互拍照,乍见如熟人。社会本是一个多元体,国别只是人与人交际的一道蕃蓠,越过那道坎,人与人竟然如此亲近。小船悠悠荡清波,沿着弯弯曲曲的河道滑行,如同行驶在历史的长河里随着流年远去。

《诗经》:风雅的源头 第10篇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关于诗经,你了解多少呢?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另有六篇笙诗,只有题目没有内容)。先秦时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周南、召南、邶、、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歌。《雅》分为《大雅》《小雅》,是王畿之地的正乐。《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等大型活动的歌舞辞。《诗经》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指《诗经》的体例,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深入品评

首先,《诗经》的内容包罗万象,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各个阶层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从它的体例上就很明显地反映出了当时社会阶层的划分。《左传》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在当时祭祀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社会上层意志的集中体现。《颂》和《大雅》中许多带有史诗性质的叙事诗,便反映了统治阶层对部族历史的回顾以及对祖先功德的赞颂。如《周颂》和《大雅》中的《生民》《公刘 》《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雅》是王畿之地的正乐,它的作者大多是士大夫,主要反映了诸侯朝会和贵族享宴的情景,如《小雅·鹿鸣》描写“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贵族也通过诗歌,来表现自己对王政的不满,如《小雅·节南山》记载:“家父作诵,以究”,就是一位叫家父的臣子,作了这首诗来讽刺周幽王。

相对于《颂》和《雅》来说,《国风》的篇幅更多,反映的社会生活更为广泛,思想性和艺术性也较《颂》《雅》更高。因此有“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的说法。十五国风主要反映的是底层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深刻入微,包容百态。从内容上看,这些诗歌主要有以下几类:

农事诗,直接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如《周南·》完整地刻画了妇女们采集的劳动过程;《豳风·七月》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

征役诗,有关战争和徭役的诗歌,它们大多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战争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如《豳风·东山》《唐风·鸨羽》等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王风· 君子于役》《卫风·伯兮》等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

讽怨诗,讽刺统治者的贪婪残暴,表现了下层劳动人民和统治者的尖锐矛盾。如《魏风· 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

婚恋诗,占《国风》的很大一部分。有些表现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有梅 》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邶风·谷风》《卫风·氓》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其次,《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诗文发展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第一,《诗经》以真实的生活感受和朴素自然的艺术手段生动地再现了那一时代广阔的现实生活画面,体现着深刻的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这一点对后世影响深远。从汉魏乐府直到近代歌谣都深刻体现出了它的现实主义精神,它们一直是人民手中最锐利的战斗武器。历代进步文人在创作中倡导“比兴”“风雅”,实质上也就是倡导《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白居易在新乐府运动中,也以“风雅”“比兴”为标准,批评了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又总结魏晋以来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成就,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做”的要求,这正是《诗经》现实主义的进一步发扬。

第二,《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是后世诗文创作的表现技法的基础。赋就是铺陈直叙,叙事描写、议论抒情都在其内,是《诗经》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卫风·氓》也以叙述和描写的手段写出了弃妇的遭际和复杂的心理情感。比就是比喻,《诗经》的比喻运用得相当广泛,而且形式多种多样。兴就是托物起兴,是诗歌开头而引起下文的一种手法。有的只起开头的作用,但多数都有某种意义的关联,起到象征、烘托、联想、比喻等作用。赋、比、兴的手法还常常结合使用,如《秦风·蒹葭》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开篇,既是以赋法描写,也是为下文起兴,进而营造了全诗朦胧惆怅的氛围。

第三,一咏三叹的章法和四言为主灵活多变的句式是《诗经》的特色。产生于人民集体口头传唱的歌,自然形成了联章复叠形式,既便于记忆、传诵,又形成回环跌宕的艺术效果。 句式既以四言为定格而又随机而变,表现灵活自如,如《王风·黍离》,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结构形式,很好地抒发作者的家国兴亡之感。

第四,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和谐的韵律,使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诗经》词汇丰富,大量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对人、事、物的各种特征,都能给予准确而形象的表现。如《卫风·硕人》中对美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细致描写,几乎成了后世描写美人的典范。

最后,《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后世的文人风雅之说正是来源于此。《诗经》的影响还越出中国的国界而走向全世界。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很早就传入汉文版《诗经》。从18世纪开始,又出现了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译本。

名篇选读

黍 离

彼黍离离①,

彼稷之苗②。

行迈靡靡③,

中心摇摇④。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

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

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

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

中心如噎⑤。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注释】

①黍(shL):黍子,草本植物,子实淡黄色,去皮后叫黄米,煮熟后有黏性。 离离:行列貌。 ②稷(jK):高粱。 ③靡靡:行步迟缓貌。 ④摇摇:心神不安。 ⑤噎(yE):气逆不顺。

【点评】

《黍离》一诗,是哀伤西周的。周大夫行役到此地,看到以前的宗庙宫室尽变为禾黍,悲怆不已,彷徨不忍离去。

全诗三章,只换了六个字,各章第二句“苗”“穗”“实”表明禾黍生长的变化。第四句“摇”“醉”“噎”形象地展示了作者的哀思悲怆,一次比一次深重,直到忧深地难以呼吸。可以想象,作者在田间废址,通过这样重叠的诗句,反复吟唱,一往情深,苍凉的歌声在天地之间低徊无限,是何等的凄怆动人。

此诗历代相传,影响很大。后人怀古往往沿袭其音调。如姜夔之作《扬州慢》便是看到“荠麦弥望”“以为有《黍离》之悲”。唐伯虎那句著名的“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以“田”“墓”对照的方式,也当溯源于此。

探究空间

1.《诗经》中很多经典的诗句和典故一直沿用到现在,如描写美人的“手如柔荑”“螓首蛾眉”(《卫风·硕人》);形容思念之情的“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等。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我们也可以继续深入挖掘,看看还有哪些?

风雅苦楝优美散文 第11篇

也弄不清,鸟吃了苦楝子,会影响它清脆的鸣叫吗?一只鸟,如果是因为贪嘴,成了哑鸟,代价也太大了。

苦楝,开淡紫色花朵,且有淡香。楝树上的果子,如铃如词,从前我们叫它“天落果儿”,青碧、圆溜、光滑,极耐看。

王安石《钟山晚步》,“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江南的郊野,天空飘着牛毛细雨,苦楝花纷纷飘落,细小的红丝,如雪覆盖在一望无际的荒园上。临近江边的有户人家,木槿为篱,青竹做庐。走几步,便见悠然自得的卖酒人家。好一幅诗意图画。

弹弓少年,对天弹射,“呼”,一道弧线划过天际,应声落地。小时候,我家住升仙桥。升仙桥的孩子和八字桥的孩子,在两桥之间打弹弓仗。弹弓上的子弹,用的是苦楝子,弹雨纷飞,危险性极大,多少带有冷兵器年代野蛮征战的意味。

楝树长在贵族深宅,婆娑风雅。曹雪芹祖父曹寅为官的江宁织造府内,有一株楝树,为曹氏先人所植。清人叶燮的《巳畦文集》记载:“久之,树大可荫,爰作亭于其下。”这棵树的出处,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在《满江红》也提到,“移来燕子矶边树。倩一茎、黄楝作三槐,趋庭外。”我多次到南京,经过大行宫附近,终没去过江宁织造府,不知道重修的那个故址上,还有没有那个旧亭子?

寻常人家的房前屋后,栽楝树,图的是有伴儿,清淡生活的自在安逸。

我原来住的楼下,有户平房人家,家里准备搭棚子,用来做厨房,也堆放柴煤杂物。搭棚子的空地上,有一棵长了十多年的楝树,那户人家舍不得锯掉,就把树包在棚子中间,形成棚抱树,树抱棚的姿势。这多少带有些人间草木,相依相偎,烟雾缭绕的朴素温馨。

遇上刮风下雨的日子,站在楼上观望,感到树在微微摇晃,而棚子岿然不动。到了秋天,老熟的楝子,呈老黄色,半挂在树枝上。有一二只寒雀,蹲在枝上朝下张望,一棚顶的老熟苦楝子。

苦楝,有人世悲欢的宿命。光听名字,就觉得树是苦的,包括树皮、树叶和树根,其实苦楝的花、果实、根皮均可入药。

读过一篇小说,写悲剧的人生和爱情。一棵苦楝树,渲染着一种生活的象征意味。树本来是平淡的,没有得失之心,没有大悲大喜。悲欢离合,是人把情感,赋予了一棵树。

再说我当同学邻家的小男孩,吃了苦楝子的那个孩子。多年后碰到他,其实不哑,对待生活的喜悦烦恼,没有什么不会诉说表达。大概是当时发育迟缓,说话吐字不清,给人的误判,与吃不吃苦楝子,并没有多大关系。

“花蒸香”的风雅 第12篇

却悔香成太清绝, 龙涎生妒木犀憎。

十一月十八日, 这一天在中华暂时中断的“斗香”又在京城重新风雅的开始了, 外面的天气有些寒冷, 而在屋里却温暖如春, 倒不是开了暖气的缘故, 而是这次斗香的主题便叫“花气蒸浓古鼎烟, 水沉春透露华鲜”, 多么好的诗句, 这是宋代张元干的《浣溪沙》中一句, 将香的温暖美妙抒发得淋漓尽致。

之于此时的北京, 也是恰到好处。最适合寻一炷香丸, 投炭平灰, 徐徐焚之。我又想起之前在深圳听孟晖老师说的一段“花蒸香”的往事了。

宋人用沉香、檀香或降真切成薄片, 名唤“香骨”, 将其与荼蘼、茉莉、素馨、栀子花、桂花、梅花等入甑同蒸, 沾染上新鲜优绝且独特的花气。香材经鲜花蒸透, 花露浸入其中, 截一片置于红炭上, 顿时生机盎然, 哪怕就是在寒冬腊月, 也能在灰烬里升出一丝一缕带着露水的花来, 更有好事者将香材浸蒸一年, 将每个月份的鲜花和合其中, 真是“一芳华落, 四季如烟”。

和露摘来轻换骨,

傍怀闻处恼回肠。

去年时候入思量。

又宋代张世南的《游宦纪闻》所载:以笺香或降真香作片, 锡为小甑, 实花一重, 香骨一重, 常使花多于香, 窍甑之旁, 以泄汗液, 以器贮之, 毕, 则徹甑去花, 以液渍香, 明日再蒸, 凡三四易, 花曝干, 置瓷器中密封, 其香最佳。

我依此法制“莞华香丸”

取莞香挫如屑, 旃檀削如棊子, 降真切成薄片,

再挑拣其花香作底。入丁香、乳香、没药、郁金为辅一同捣碎。

桃花, 蔷薇置沸水煎取花汁, 又以荷叶裹香泥, 和花汁小火蒸一刻钟。

放凉后入少许脑麝, 反复捶打至匀和, 作香饼窨三月余, 如常法爇之。

所谓“斗香”并不是比试, 而在于切磋交流, 这一次我认识了在蜜丸研究上功力深厚的孙大迪老师, 和两位一同“斗香”的姐姐, 学到了很多东西, 更多的是学到他们身上的谦虚和严谨。

书评《曾经风雅》 第13篇

——读《曾经风雅》

岁月的河流不曾停歇它的步伐,始终朝前奔流。望着两岸风景的退却,便已知晓一切将不会复返,二十世纪已成为历史,伴随着的更有那些曾经的风雅之士。

望着大多都已作古的风雅前辈,和那些被岁月风霜模糊了的背影,我们不禁会感到一股激动与遗憾之情会油然而生,二十世纪那些的人才英辈、风儒雅士成为我们当今稀缺的精神标杆。幸好,张昌华前辈为我们磨去了历史的风尘,“擦亮”了曾经的风雅,让我们循着淡淡墨香,缅怀和追忆尘封背后的文化名人,景仰与颂扬曾经拥有的文化精神。

《曾经风雅》的核心乃“风雅”二字,那是“风骨、风度、风流”之义。虽然此时大多都已作古,唯独书中提到的周有光前辈逾百岁仍健在,“曾经”的人确已为历史。正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但《曾经风雅》的出现却以亲和近人的姿态,将已退却的“朱颜”以背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雕栏玉砌应犹在”,风颜岁逝,风骨仍在;这些“风骨”是这些文人雅士的精神的浓缩,是我们景仰的文化之柱,是二十世纪中国的铿锵灵魂。历尽尘华,于人于己于时代所能感动的,都会留住。因此我们看到了一条警世长辫鞭策国人的辜鸿铭,看到了两袖清风、公私分明的梅贻琦,看到了狂放不羁的、唯才是举的傅斯年······还有向洋人叫板的顾维钧、“布衣学者”张中行、“风沙红尘中”的无名氏、“核物理女皇”吴健雄,等等。现当代的许多名人似乎都齐聚一堂,讲述着他们的“背影”琐事。张昌华前辈确是独辟蹊径,不以传记为文,以随笔散文的形式发发掘风雅之士背后的“掌故”,以小见大,见微知著,选取细小之事,却以一种超具亲和力的姿态展现了他们的精神,他们的风骨,同时也展示了时代的动态和风云。

很是佩服书中名人的英雄本色,折服于他们的深邃思想。他们都是二十世纪的天之骄子:儒雅谦和、彬彬有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尽管具体的生活层次有别,性格性情不同,身份地位也不尽一样,但我们很欣慰的坚信他们骨子里的血是炽热的额——骨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浩然正气,骨髓是文化底蕴中精髓。他们修身齐家治天下,君子风度有之,文化思想有之,于历史红尘中历练数十载仍风骨犹存,可见他们的存在时何其强大,具有了穿越时空的力量,颤动着我们炎黄子孙的心。

他们曾经都是饱学之士,像辜鸿铭贯通13种语言,获有13个博士学位;周有光著作等身,耄耋之年还笔耕不辍;梅贻琦为清华终身校长······可是那是二十世纪的他们,那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呢?当代学术似乎看不到巨大的影响了。象牙塔式的学术泛滥,强硬的教学体制活多或少的束缚了人们的发展。我们似乎可以隐约看到“风雅”之士已越来越少,真正的大师也屈指可数——这是一个大师远去的年代,也是“风雅”之士“紧缺”的时代!其实,在如今的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式下,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人,很是身不由己,在安心治学和安身立命的困扰下,很多人都努力做着艰难的抉择。二十世纪是崭新的,确也是嘈杂与浮华的,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宁静的场所,一个专于治学的地方。以前的西方崇拜东方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而如今却不一样了,因为氛围的变化,“儒雅”之士的光辉不会永远的释放光芒,我们需要给以补充,补充新鲜的文化之血,传承“风雅”之士的民族文化与精神,因为努力是不能断续的。

论学术思想,论文化精神,我们要回首向“风雅”之士看齐,虽然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复杂多变,可是能在动荡飘摇的风雨年代,岿然不动,留下深深的精神印迹与浩然正气。《曾经风雅》将岁月风霜拭去,我们应该在这片光芒重又加强的土地与时机,顶住时代的压力,寻回渐渐黯淡的文化之光,让曾经拥有的仍旧拥有下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附庸风雅反义词】相关文章:

诗经风雅颂分别指什么07-19

风雅对《标准劳动力价值的计算》的读后感06-05

上一篇:富含哲理的语段下一篇:加强安全工作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