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范文

2024-07-14

文艺学范文(精选8篇)

文艺学 第1篇

考研结束三个月了,直到今天,我才终于写下感悟!

首先,说一下我自己的情况,13考的浙江大学文艺学专业,总分392(英63,政72,专一125,专二132)。说实话,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过390,因为我本身不是爱学习的人,大学四年,从未得过奖学金。有些人会说,奖学金都没得过的人是考不上的,只有每年拿奖学金的那种人才能考上研。说这种话的人,真的是什么也不懂。也许是今年我们学校所谓的学霸们统一被诅咒了,目前看来,平日里那些拿奖学金拿到手软的大仙们一个也没考上。所以,不必在意这些,也不必在意自己平时是多懒惰多没有毅力的人,这份毅力,一定要使在刀刃上,要坚持该坚持的,做有效的事。

其次,交代一下自己半年多的学习进程。

一、专业课

3月开始看书。先说一下浙大文艺学的侧重点。西方文论,这是重中之重!中国文论,了解即可。西方文论中,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黑格尔、康德四位,反复考大题,要仔细复习,搞清楚他们的文论思想。其他理论家,西方文论教程里涉及到的,也都要了解,做一下笔记即可。20世纪文论中,接受美学、俄国形式主义美学、马克思主义文论要侧重复习。第一遍看书时,要认真整理笔记。说实话浙大给出的专业书很不适合备考,可以参看其他版本的美学教材,哪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明白思想家们的思想。美学史的教材,我推荐李醒尘的《西方美学史教程》,简单易懂,条理清晰,很适合复习,这本书对我帮助很大,也是当初学姐推荐的。

今年的题目,几乎没有涉及《文学原理》,但这本书不容忽视,因为往年都是重点,会出很多名词解释和简答,虽然中国文论不是浙大的侧重点,但以往也有涉及,基本的那些名篇(如《文心雕龙神思》《文赋》等等)要好好复习一下。不要以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是两门课,其实就是一门课,综合起来复习就好。考场上答题时,记得注意条理和逻辑,答题前理一下提纲,这是我的习惯,觉得很有用。专业课的真题记得要好好研究一番,真题就是老师们出题思路,每年大致都一样。

二、英语

一定要重视,这大家应该是知道的。浙大英语分数线几乎始终保持在60分,在全国看来是比较高的,如果你基础实在是太差,请三思。我是从12年3月份开始复习英语的,一直到暑假前。每天做的就是背单词、做阅读。单词书不用太较真,哪本都行,都差不多。阅读的书还是用张剑的基础阅读吧(我很后悔自己没用这本书)。这个阶段要给自己定好目标,我那时候规定自己10天背下所有的生词,尽量多记,多看,看到想吐时就对了。单词是永远记不完的,只能尽可能的多多补充自己。我在英语考场上,依旧有不认识的单词,所以这也可能是我英语分数低的原因。总之,单词一定要记牢,反复记,反复看,一刻也不能停下来。

暑假在家玩了很长时间,这段时间是很揪心的!感觉自己马上就要走到放弃的边缘了。如果你是那种在家也能有条不紊学习的人,那可以回家学习,如果像我一样,在家就知道吃喝玩乐,就不要回家了,在学校复习时最有效的。9月份开学后,自己终于步入了复习的正轨。我做出了一个英语计划,开始做真题了。一直到1月份,我的真题做了两遍,研究了两遍,感觉自己应该还是研究的不够。真题是很宝贵的资料,一定要花大力气研究,反复记忆其中的生词。考场上,我答完卷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向来对自己英语蛮自信的,打心底觉得12英语试题很简单,比往年都要简单,可是我却大意了,没能再认真阅读,结果造成了对自己的高估。要记得,无论题目难易,都不要轻易忽视,都要认真对待,不可有半点马虎。我的英语算是失败的,所以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经验。

三、政治

9月份开始准备即可!第一步,通读大纲。第二步:完成肖秀荣1000题。第三步:背!

往死里背(这一步可以贯穿始终)。第四步:做各类最后几套题,重点是肖秀荣最后的题!一开始做题时,会发现自己错的很多,没关系的,错过的题要多看几遍,保证第二次不会错就好。政治复习,我感觉总是看不出什么进步,考前最后一天做题,依旧错了一大堆,这很正常。但不能轻视的是,要背,除非你有非凡的理解力,看一遍就可以记住,否则就记得要每天背一些。只要该做的都做了,政治结果不会差的。这个不用太担心。

考前半个月最好每天自测真题,三小时答完一套题,完整地答完,以免考试时时间不够。要做好在考场上连续写字两个多小时的准备,写完后感觉自己手断了,这种感觉就对了,因为说明你有东西可写,说明你复习到了。

以上这些内容还是很泛的,只有当你经历了考研的过程,才会感同身受。不要太听信于别人的经验,考上研的人,没有一个不是付出过艰辛与努力的,真正努力过,才值得收获。平凡的我做到了,你一定也可以做到。

文艺学 第2篇

我会用双手搭起一间草屋;

假如田里不长庄稼,

我会用汗水浇出遍地硕果。

你不曾给我华丽的衣裳,

你不曾给我精美的粮食;

你给我的是坚定的翅膀,

你给我的是柔韧的体魄,

足以抗击风的困扰雨的袭击,

抗击外面世界风风雨雨的折磨。

回头再看一看,

回头再想一想,

在最美丽最明媚的时光里,

在最清澈最纯洁的年华里,

师大啊,

我们没有白白来过!

毕业留言还在匆匆书写的时候,

行李都已开始打包装车;

毕业论文交给导师的时候,

一切似乎都该有个结果。

不要用这样的目光望着我,

仿佛我此行注定是吉少凶多;

不要用这样的歌声欢送我,

仿佛我走了就好似秋叶飘落;

不要用这样的口吻安慰我,

仿佛我要去的地方除了苦涩还是苦涩;

不要把风衣雨伞都送给我,

仿佛我明天的世界永是雨季,

而没有阳光的恩泽。

高校文艺学的实践性教学探析 第3篇

一、文艺学教学的现状

(一)文艺理论的单一维度

在当今的社会,随着影像时代的到来,文学进入了后文学时代。传统文学时代的诸多表征正在蜕变,在传统文学时代,文学承担着道义、担当等重责,文以载道, 文章的“工具论”被人重视,而当下,文学已经失去了其崇高性,它脱去神圣的外衣代之以消遣、娱乐。传统时代神圣的作家也已退场,蜕变成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写手”,写作只是为了生存与卖钱,文学写作已经不负载任何社会意义。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文学已死”成为关注的焦点。后文学时代的诸多表征,使文学越来越受到质疑。美国学者希利斯·米勒著书 《文学死了吗》,提出了文学就要终结的质疑。技术的变革及随之的新媒体的诞生,使得现代意义上的文学逐渐死亡。大学的传统功能,以图书馆收藏各时期、各语言的文学以及研究资料作为评定大学优劣的尺度,现在也已被数字图书馆所取代。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正日益被图像、电视、电影、甚至自媒体所取代。文学虽然末日来临,但是文学却是永恒的、普世的,它能经受一切历史变革和技术变革。“文学死了”只是一种本质主义的说法而已,就像福柯说“人死了”,并不是“人本身”死了,世界上并不存在“人”本身,而是指人文主义话语系统讲述中的那个“人”死了。希利斯·米勒所谓的“文学终结”,也不是说抽象意义上的“文学”终结了,而是指特定的文学语言讲述系统中的“文学终结”了。“文学”与“文学理论”的死亡与终结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在一个全球影像化、视觉化、审美化的当下,文学理论的单一维度正在打破,它不得不面对被解构的命运,不得不走向边缘。

(二)文艺学教学的窘况

文艺学要面对的是活生生的、鲜活的社会生活,是灵动、充满生气的文学作品。当下纷繁复杂、多元化的文学作品,是文艺学难以把控的。在文艺学的教学中,对学生而言,充满隔阂与疏离,它变成了文艺理论教学者的自我欣赏、狂欢与陶醉,变成了学生们的困惑、排拒与抵抗。它既不能对转型后的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予以判定,也不能对转型后的文学创作实践予以品评。

首先,文艺学教学的滞后。传统的文艺学教学是对经典的致敬,是对永恒作家作品的研究,是一种平面的知识传播模式。在文学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强加与灌输居多。文学理论只是理论,文艺学教学只是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关注到“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体人本身”,当下的现实是经典文学已被解构,因为经典文学的经典性正是和纸质媒介以及它的政治性紧密相关的,而当下的文学正如美国学者道格莱斯·凯尔纳所言,是“一种平面的、无深度的、肤浅的传播狂喜,在这种传播里,图像与话题都是在超级现实的空间中流通的,失去了与现实的一切联系……并且是在一种愈来愈隔绝于现实与日程生活苦难的超级理论空间中漂浮和变异着的”。从创作者而言,通过影像传达更易于被接受,从接受者而言,学生们的阅读习惯的形成、趣味取向的培养都是在社会转型的新媒体环境下形成的,他们接触与感兴趣的是影像、游戏、音乐,传统的文字阅读变成了影视阅读、图像阅读,而文艺学在教学过程中,只强调传统性、理论性,教学手法明显滞后。

其次,文艺学教学的僵化与封闭。新时期以来,文学摆脱了政治的束缚,回归审美的诉求,文学回归家园的同时,也寻回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文学理论也开始指点江山、品评文学。但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文学理论渐次失语,从辉煌走向低谷。加之,文艺学的内容纷繁复杂、逻辑性与思辨性极强,学生们理解掌握起来,实属不易。现在的大学生是在道德缺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在生活中阅读的是玄幻与穿越等戏说,看到的是视觉与色彩的冲撞。这和理论的严谨与逻辑实难融合,这样的结果是文学是文学,文学理论是文学理论,他们隔着千山万水,难以重聚。文艺学教学逐步僵化与封闭,喃喃自语,无视受众,结果自然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

二、文艺学的实践教学

文艺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恰恰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抛开固有的文艺学狭隘与封闭的怪圈,实实在在地把文艺学实践教学做好,让文学理论解决当下的文学实际问题,让学生感知文学理论的厚重与深刻,让学生通过文学理论理解文学的华彩与美丽,继而体味文学理论的终极意义。文学理论实践教学设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丰富性、自由性和新的趣味感知能力,引导其自主地融入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学现实,并保持应有反思意识和批判力。由此,把文学理论实践教学概括为“一个克服”、 “两种融合”、“三方互动”和“优势互补”。

(一)一个克服

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学理论实践教学,必须充分注意媒体环境对于学生感知方式和趣味取向的制约和影响, 也要注意到网络时代文学理论实践的具体形式和特征。 因此,要获得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首先需要克服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僵化的教学模式。增加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内容,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和手段再现新媒体环境的文学现实,分配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文学艺术欣赏与审美实践,是克服传统教学思维和模式的重要理路。同时,把教学法改革与网络资源整合相结合,也是破除单一理论灌输的重要方法。例如通过引入网络素材,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式、讨论式、交流式或者鉴赏体验式的理论实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而且能够增加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分享性、参与性和情感性。

(二)两种融合

第一种融合体现在理论讲授与学生实践的紧密结合———理论是实践中的理论,实践是理论下的实践。这种结合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而且体现在课内与课外。这就需要把课堂教学上的结合延伸到课外,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学批评形式参与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此时的教师应当尽量跟踪学生的实践,例如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入相同的论坛。第二种融合是学生实践与新媒体环境的契合———实践是新媒体环境中的实践,新媒体文学现实是理论实践视野中的现实。这种融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网络成长经验,在实践教学模块设计上要增加QQ、微博、论坛、博客以及电子邮件等信息交流工具的使用频率。

(三)三方互动

文学理论的实践教学是个三方互动的过程,即教师、学生与新媒体文学现实的互动。这种实践教学设计显然不同于传统文学理论教学的师生互动,而是充分引入新媒体环境这个现实因素。新媒体环境因素既是文学现实和批评形式的生动体现,又是学生感知经验成长的制约条件,同时也是教师进行理论创新与更新的重要资源场,因而如何实现三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就是本项目设计的重要内容。

(四)优势互补

文学理论实践教学不能依靠某个教师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团队教改经验的融合。同时这种教学也不是教师一方的一厢情愿,而是需要学生群体的积极参与。因而, 如何能够让项目设计实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就是本课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诸如实践教学心得,调查、了解学生的就业选择,并据此调整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向和分类指导内容等,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能够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而师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又能够发扬教学相长的传统。

三、文艺学实践教学的意义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而文艺学作为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当然也应该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说,上帝死了。罗兰·巴特说,作者死了。 米歇尔·福柯说人死了,进而作者死了。雅克·德里达说, 知识分子死了。希利斯·米勒说,文学死了。现在有人认为,文学批评家也死了,那今天,谁能够拯救文艺学呢, 这也许就是我们今天探讨高校文艺学实践教学的意义所在。也是所有高校文艺学教学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文艺学向融合 第4篇

针对这个变化,我推荐了几部文艺学专业中最有分量的经典书籍,其中不仅包括相对单纯的文艺理论著作,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也包括融汇了其他学科成果的文艺学著作,如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巴赫金的《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或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尼采的《悲剧的诞生》。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马克思,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0年

推荐理由: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基本上可以视作是马克思整个精神探索的起点,马克思在手稿中对自己精神的祈向作出了明确规划,即试图通过经济方面的研究来探寻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因此后来他的几个重要文献,比如《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以及最后的《人类学笔记》,都从不同角度回到这一命题:人类如何通过斗争来完成社会经济制度的彻底变革,并通过这种变革而获得一个种类的最终自由和解放。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不仅是哲学、经济学的经典文本,同样也是文艺学的经典文本。也就是说读者可以通过它,发现马克思文艺思想的真正立足点、核心价值要义所在。曾经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看重的1844年手稿,现在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界的基础性文献。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约写于1844年5月底6月初至8月,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直到1927年,马克思逝世44年后,才由原苏联马列主义研究院梁赞诺夫院长主持将其中的部分译文以《〈神圣家族〉的预备著作》为题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3 卷,当时没有引起广泛注意。手稿全文首次公开发表是在1932年。

《诗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陈中梅(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推荐理由:

《诗学》由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著,原名为《论诗》,有佚失,现存二十六章。这是西方第一部真正意义上完整的文学理论著作。虽然亚里士多德时代和现时代所谓的“艺术”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差异,然而没有疑问,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文艺现象的把握和关注,开启了现代文艺理论的先河。

《诗学》对当时古希腊生活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即悲剧、史诗、抒情诗和喜剧的基本文体特征、由来作了极具洞察力的梳理,这种梳理在今天仍最具权威意义。在流传到今天的《诗学》中,喜剧部分已失传。

《诗学》在欧洲整个文艺复兴时代意义重大,也是近代以来欧洲的悲剧文体、戏剧运动的灵感源泉和主要标准。

《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简称《拉伯雷研究》),(俄)巴赫金,李兆林 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推荐理由:

巴赫金是20世纪整个文学理论界的传奇人物,他在1929年政治运动时曾遭到监禁和流放,其后一直命途多舛,销声匿迹于文坛,有30余年。《拉伯雷研究》正是他在1940年代受迫害时期的学位论文。

本书是巴赫金最缺乏信心然而也是他最重要的文学批评专著。巴赫金认为,在世界所有伟大作家之中,拉伯雷在俄国的影响和研究最为匮乏;为此他致力于发掘拉伯雷的文学史意义。

在本书中,巴赫金的第一个理论贡献是将哲学、文化和文体,也就是几个各自独立的元素融为一体,使人完整地理解到一种文学活动不可能没有哲学思想和文化精神。而文化精神体现在文学中,又不可能是独立抽象的,必然要借助一种微妙的表达形式表现出来。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讲,形式即是哲学思想本身。虽然之前有许多人也用这种思路思考问题,但巴赫金的表述最贴近文艺活动本身。

巴赫金的第二个贡献是让人们理解了民间文化在文学运动中的重要地位。他敏锐地注意到,在近代文学的创建者当中,拉伯雷与民间源头的联系比其他人更紧密。因此,巴赫金极为深刻地分析了民间文化的诙谐问题。

第三,也是巴赫金最重要的贡献,开拓了对喜剧也就是“笑”这一现象的独特理解。之前尤其是自亚里士多德一脉传承下来的文学理论,很难把“笑”作为一种恰当的文学或文化现象而予以很好的评论。比如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悲剧才是文章正体;而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则梳理出了一条完全迥异于从前的路径,认为文章的正体是小说和喜剧。

在巴赫金之前,人们没有找到这样论证喜剧的无懈可击的哲学思想。黑格尔在《美学》中,虽然认为艺术运动的最高形态是喜剧,悲剧是喜剧克服的阶梯,即对悲剧的克服才能达到喜剧的境界。这表面上似乎是把喜剧抬高到光辉的顶点,但他的论证难以让人信服。因为从整个戏剧史和实际中看,喜剧地位的确不如悲剧,黑格尔只是从理论上硬推。而巴赫金才真正发掘出了未被人注意过的现象,这是文艺理论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的。

《判断力批判》,(德)康德,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

《精神现象学》,(德)黑格尔,先刚(译),人民出版社,2013年

《判断力批判》或《精神现象学》,重要性不分轩轾,二者选择一本阅读即可。

推荐理由:

《判断力批判》是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康德的代表作,1790年德文版问世。它是康德著名的“三大批判”(另二部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中最后一部。

康德强调个体性,所以理解《判断力批判》,是要从个体自我出发推演一切问题,并且要理解美学在个体的完成当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判断力批判》主要是构想人类理性的基本构成和运作方式,其中美学又在这种人类精神的自我完成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由此从本体论上推出了美学艺术的各种样态。在康德看来,个体理性完成所需要的各种活动,当然就是艺术活动的自然表现方面。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主要是从人类作为“类”的整体性的精神完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看待问题。人类整体性精神活动所必包含的问题,其“类”的完成不可能在一个个体上达到,所以必须会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这是黑格尔哲学中时间的向度,从某种意义上也包含了空间的向度。

就康德哲学而言,一个人包含了人类全部的奥秘本身。对黑格尔哲学来讲,人类必须通过历史的进展才能实现自我,所以个体自我永远必包含于集体性的精神运动中,是集体性精神运动中的一个环节。

《悲剧的诞生》,(德)尼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

推荐理由: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第一部较为系统的美学和哲学著作,写于1870~1871年,开启了现代西方艺术观念的先河。

虽然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对希腊悲剧文化的解释一定程度上是成问题的,即在古典学家看来他对悲剧的考量不够严谨。但毕竟此书真正的伟大价值并非拘泥于学究式的古典学研究上(当然它的古典学价值也毋庸置疑),而是在于开启现代西方艺术精神。

尼采关于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论断,启发了整整一个时代的青年从对自我理性的迷狂中解脱出来,看到艺术精神、人类自我活动在启蒙理性之外、尚存别的重要向度。这引导了相当多人沿着他的道路,展开了20世纪全新的精神探索,因此尼采作为几代人的精神导师的地位无可动摇。

另外,尼采将现代艺术精神和它们的根——希腊悲剧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勇敢地以希腊精神之根对抗基督教精神,启迪了20世纪众多思想家、艺术家的灵感。所以对于20世纪的不少艺术家来说,亵渎基督教精神几乎成为其艺术创作的源泉和灵感所在。《悲剧的诞生》预示着尼采自己未来的精神活动走向。

厦大文艺学考研经验 第5篇

我在去年三月份的时候选择考研,选择厦大,选择充满争议的文艺学,希望自己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厦大文艺学初试的参考书目非常多,这也是每一个文学类考研之人的必经之路吧。这么多的书如何能够有效复习呢?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记忆和理解,而能够让你异军突起取得好成绩的,就是在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有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

由于毕业有实习,我真正开始复习是九月下旬之后。在短短的几个月复习时间里,要将参考书目复习过一遍,并且对每个章节的知识点都相近掌握,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我有一些比较好的记忆方法传授给大家:

1.将零散的知识点条理化、系统化

书本上的知识点常常是零散化的,就像我们的电脑要常常进行磁盘碎片整理一样,我在第二遍复习厦门大学研究生院时就要将那些因为行文美观或者是编排方便,而打散分布在各个章节的相关知识点汇聚到一起,将它们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整理。

举例来说像《中国文学史》 这本书每个朝代的目录安排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唐代就先介绍初唐的诗、文接着中唐、接着晚唐。但最后又附加了一个全唐时期传奇的发展。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传奇与诗、文不同属于俗文学类,所以单独放在一章进行讲解。如此一来我在第二遍复习记忆时,就把诗、文和传奇分别单列出来,按时间顺序整理自成一个体系,这样就能清晰明了地看出这三种文体各自的发展脉络,不至于混在一起造成记忆混乱。

2.建立章节框架进行逻辑记忆

我们知道文学理论逻辑性非常强的,

备考资料

但教材作者在行文时为了详细介绍每一个理论节点,常常因为在每个知识点上着墨过多,而无法做到框架明晰。这就需要我们将其中的举例部分和反复论证的部分抽取掉,只保留其理论的核心框架。一旦你完成了这一步就会发现原书的理论框架、知识点之间的系联关系竟出乎意料地水落石出了。这特别体现在《文学理论新编》。为了更好的进行“抽取”这份工作,我在师姐推荐下去思睿厦大考研网上购买了《厦门大学语言文学基础考研复习精编》、《厦门大学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写作考研复习精编》,这套书里就是按照考点和知识点进行编写的,还特别为我们用五角星标注了各个章节的重要知识点。便于去繁取精。这样在后期复习时我就能在脑袋里建立一个清晰明了的知识框架,在一看到题目时就能分文别类的以相应的知识点作答。

最后说一点,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黄蓉,没有那种天生的过目不忘的本领,在复习记忆的时候需要做到的就是“高回头率”,就像背英语单词一样。背了20几个就要回头再复习一遍强化记忆。俗话说“常看常熟”,对于你反复挂在嘴上的东西,时间久了就成了永久记忆里的一部分,想忘记都困难。

美学文艺学毕业论文写作 第6篇

陈 文 忠

美学、文艺学的三类论题

不同层次的学位论文有不同的学术要求。美学、文艺学方面的本科学位论文,能够在熟练掌握美学原理和文学理论系统的课程知识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有学术价值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吸收并综合对这一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自己的学术体会,写成一篇基于课程知识又能超越课程知识的论文,就应当是比较成功的了。近年来,文学院中文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撰写,选择美学或文艺学论题的相对较少。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认识层面的。“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的金树常青。”歌德在《浮士德》中借靡非斯陀说出的这句话,成为不少人拒绝理论的借口,也成为不少中文系学生平时忽视理论学习,毕业论文写作时回避理论性题目的理由。其实,经验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经验的升华。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学习研究,是为分析评价审美现象和文艺作品提供价值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因此,理论虽远离感性经验而变得“灰色”,却因其超越感性经验、提供普遍规律而更为深刻。

二是操作层面的。美学和文艺学的论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如“论文学是人学”、“典型人物的审美形态”、“悲剧的审美功能”等等;二是传统理论命题的阐释,如“‘比德’与‘畅神’审美观之比较”、“《诗》可以‘兴、观、群、怨’论析”、“神韵说与境界说比较”等等;三是经典理论著作的研究,如“亚里士多德《诗学》研究”、“莱辛《拉奥孔》研究”、“陆赋《文赋》研究”、“王国维《人间词话》综论”等等。相对于具体的作家作品的分析评价,这三类论题都有各自的难度:理论问题显得抽象,传统命题显得玄虚,理论著作显得散乱。面对这种情形,同学自然不免见而生畏。

看来,认识问题解决之后,操作问题即“如何写”的问题,对于有志选择美学和文艺学论题的同学更为重要。下面就根据上述三类论题的特点,对各自的写作思路分别作一简要说明:即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如何化虚为实?传统理论命题的阐释如何现代转化?经典理论著作的研究如何聚散为整?

理论问题如何化虚为实

值得探讨的美学和文艺学问题多不胜数,可以说,“美学”和“文学理论”教材中讨论过的每一个问题都不是最后定论,随着审美活动和艺术创作的发展,都需要不断作出新的理解和回答。所谓基本理论问题的化虚为实,就是从实际出发,结合历史实践和现实发展,在有序的逻辑框架中对理论问题作实实在在的论述。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论问题的“化虚为实”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要结合文学创作的历史实践和现实发展;二是要在有序的逻辑框架 1

中作实实在在的论述。

以“典型人物的审美形态”这一论题为例。典型人物是叙事文学的核心所在,典型人物的探讨,对小说、戏剧及现代影视艺术的创作和批评都是极为重要的。要写好这一论题,首先要有较丰富系统的叙事作品的阅读经验,并熟悉叙事文学的最新发展。从《三国演义》到《战争与和平》,从《红楼梦》到《红与黑》、从《哈姆雷特》到《雷雨》,这些经典作品中的典型人物都能了然于心。其次,在这基础上根据论文的任务,确立一个有序的论述框架。这对论文的写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缺乏有序的论述框架,论文就会变成杂乱无章的材料堆积。就“典型人物的审美形态”这一论题而言,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展开论述:

一、典型人物的审美特征

1、从现实人物到文学人物

2、典型人物与非典型人物

二、典型人物的基本形态

1、圆型人物与扁型人物

2、动态人物与静态人物

3、正面典型与反面典型

4、悲剧典型与喜剧典型

三、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

1、作品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2、从审美情境到历史情境

首先,这一论述框架有三大部分组成,从典型人物的“审美特征”到“审美形态”、再到人物、环境与时代的关系,体现出逻辑有序性;其次,每一部分又包含若干层次,内容显得较为充实,尤其主体部分四对范畴八类人物,典型人物的审美形态得到较全面系统的概括;再次,就论文内容看,既基于原有知识又超越一般常识,至少把典型人物概括为四对八类是一般教材所没有的。有了这一框架,然后逐一加以理论阐述、例证分析和“名言”引证,一篇“化虚为实”、实实在在的论文便指日可待了。

传统命题如何现代转化

传统的诗学和美学是建设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思想宝库,“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中国美学思想史”两门课程为我们入山探宝提供了一把钥匙。不过,打开古代诗话词话和书论画论,神秘莫测的语词组成一个抽象的花花世界:风韵、风神、风味、风调、风致、风度、风力、风骨;韵味、韵致、韵度、格韵;意趣、意兴、意味、意气;气势、气韵、气调、气格、气骨;神气、神韵、神味、神情、神理、神骨;情韵、情味、情致、情志、情采;兴味、兴趣、兴象,等等、等等。望看这浩瀚的诗学辞海,兴叹而外,有什么办法呢?关键是要实现现代转化。只有转化为现代性的知识,才能既有助于今人对传统的真正理解,又有助于以传统丰富现代体系。传统命题的阐释如何实现现代转化?在具体操作中大致可以分为依次递进的两个层次:

一是语言层面的,即由“古代语”转换为“现代语”、由“文言文”转换为“白话文”。从这个意义说,“阐释即翻译”。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语言,而且不同时代词汇的差异往往要比思想的差异大得多。于是传统命题现代转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用其它时代的语言表述的思想翻译成自己所处时代的语言。以《文心雕龙》为例,“神思”可译为“艺术构思”,“风骨”可译为“艺术风格”,“夸饰”可译为“艺术夸张”,“通变”可理解为“继承与革新”,“知音”可理解为“艺术鉴赏”等等。在传统诗学和美学的研究中,由“古代语”转换为“现代语”,不是日常语言的转换,而是学术语言的转换,如何选择最恰当的现代学术语言对传统学术命题作精确的翻译,就显得极为关键,也是成功实现传统命题现代转化的第一步。二是观念层面的,即由古代的思想观念转换化为现代的思想观念,或在现代学术语境中阐明古代学人“强烈直觉”而未达到“自觉意识”的潜在义蕴。从学术语言的翻译到思想观念的转化,是传统命题现代转换的更深层次,它要求研究者在学术语言转换的基础上,以相应的现代学术思想为参照系,对传统命题的精神内涵和思想价值作出现代诠释,以故为新,为我所用。如传统的“神思说”转化为现代的“艺术构思论”,传统的“风骨说”转化为现代的“艺术风格论”,传统的“通变说”转化为现代的“艺术发展论”,传统的“知音说”转化为现代的“鉴赏批评论”等等。如何实现这种转化?王元化先生撰写《文心雕龙创作论》时的做法极具参考价值。他说:“在阐释原著时,首先需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揭示它的底蕴,弄清它的本来面目,并从前人或同时代人的理论中去追源溯流,进行历史的比较和考辨,探其渊源,明其脉络。另一方面,又需要以今天更发展了的文艺理论对它进行剖析,揭示其义蕴。„„按照这一方法,除了把原著和传统理论进行比较和考辨外,还需要把它和后来更发展了的理论进行比较和考辨。这种比较和考辨不可免地也包括了外国理论在内。”(《谈诠释》)从“揭示底蕴”到“揭示义蕴”,这是传统命题观念层面的转化极为重要的两个环节,它既是由浅入深的过程,也是由传统观念转换为现代观念的过程。

从术语翻译到观念转换,从“揭示底蕴”到“揭示义蕴”,与此同时把这一转化过程在有序的逻辑框架中表述出来,一篇以传统命题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就可以完成了。结合王元化先生的上述论述,再细心体会《文心雕龙创作论》中的论文,对于写好以传统的诗学、美学命题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是非常有帮助的。

经典研究如何聚散为整

从学术形态看,中外美学文艺学经典作家的论著可分为三类:一类既有统一的逻辑基点,又有严整的逻辑体系,如亚里士多德《诗学》、黑格尔《美学》、刘勰《文心雕龙》等等;一类虽有明确的中心论题,却无严整的理论体系,如莱辛《拉奥孔》、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严羽《沧浪诗话》、王国维《人间词话》等等;一类既无明确的中心论题,更无严整的逻辑体系,如《歌德谈话录》、《罗丹艺术论》、中国古代的大部分诗话词话、后人为前代大家编的“论文集”等等。从上述三类论著看,似乎只有后两类著作的研究需要“聚散为整”,前一类具有完整逻辑体系的著作无需“聚散为整”。其实不然。因为一篇论文只能集中探讨一个问题,而在任何一部著作中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不可能局限于某一部分,必然分散在全书的各个方面。如黑格尔论悲剧,虽集中于《美学》第三卷下册《悲剧,喜剧和正剧的原则》中,但有关的论述不仅分散在《美学》全书各卷之中,在《美学》之外的《精神现象学》、《法哲学原理》及《历史哲学》中也有大量精辟论述,这对完整把握黑格尔的悲剧理论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同样也要“聚散为整”。

那么以经典著作中某一论题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在写作中如何聚散为整?如何使分散的材料聚合成一篇有价值的论文?徐复观谈他的著名论文《象山学述》的写作经验极具借鉴价值,他说:“我在写《象山学述》一文时,先是按着象山的各种观念、问题,而将其从全集的各种材料中抽了出来,这便要把材料的原有单元(如书札、杂文、语录等)加以拆散;再以各观念、各问题为中心点重新加以结合,以找出对他所提出的每一观念、每一问题的比较完全的了解;更进一步把各观念、各问题加以排列,求出它们相互间的关联及其所处的层次与方位,因而发现他是由哪一基点或中心点(宗旨)所展开的思想结构(或称为体系)。”徐复观的这一研究过程可以概括为前后相续的“四部曲”:第一是确立要探讨的观念和问题;第二是按观念和问题从论著或全集中搜集相关的各种材料;第三是以观念和问题为中心把搜集的材料加以重新组合;第四是发现观念、问题和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思想结构和观念体系,换言之,在原先没有秩序的地方引进秩序,通过基于对象自身的逻辑秩序的引进,以达到符合对象自身的观念体系的建构。徐复观的《象山学述》是评述“心学大师”陆九渊学术思想的思想史论文,但他的“四部曲”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美学和文艺学经典论著的研究。

从论述的内容范围看,经典研究的题目有综述和专论之分。以《歌德谈话录》为例,《歌德文艺思想述评——读〈歌德谈话录〉》,这一题目就属于综述;《歌德论自然与艺术的关系——读〈歌德谈话录〉》,这一题目就属于专论。一般地说,“综述”容易成篇,“专论”更能深入;但要写好“专论”,又须以“综述”为前提。不过,无论综述还是专论,都须遵循徐氏“四部曲”的研究步骤。

河北大学文艺学复试2014年 第7篇

试卷无法复制,记忆中题目是这样的,仅供参考。

2013年

一、金庸小说分析

二、谈谈你觉得哪一部电影会获得奥斯卡奖

2014年

一、谈谈你对中学文学教育和大学文学教育的看法(800

字左右)50分

(2014年初试的专业课选做题目之一)

二、谈谈文学的多方面价值(500字)30分

三、谈一下你对本科时期本专业的认识及感受,为什么考

研; 跨专业的考生谈一下对自己专业的认识和感受,为什么考研;简洁明了,不必解释,实话实说,不必顾忌。(300字)20分

2014年复试面试

一般为等额录取,但复试会影响排名。

1、英语

听力20分笔试80分,满分100,三小时答题

题型:听力(十分钟即可听完),单选(考点包括词汇和语法,大部分为基础题),完型一篇15个空,阅读五篇(最后两篇较前三篇难)

要求:不得低于45分(否则外语与初试成绩相差太多不录取)

2、面试

按照初试成绩排序进行面试

专业课问题涉及较少,依据考生自我介绍提问,10分钟左右

问的较多的问题:你读过哪些书?理论性的书读过哪些?

你的毕业论文情况 不同版本的书比较(比如吴中杰的文艺学导论与曹廷华的文学概论,据考生简介来提问)

浅析文艺学系列课程考核的层次性 第8篇

具体的说, 文艺学系列课程多以《文学概论》课程为核心, 由《西方文论》、《古代文论》、《文学批评》、《美学》、《文学批评史》等性质相关的课程组成, 形成“以文学概论为基础、以中国文论、西方文论为两翼, 以文学批评为落脚点的课程性质相同、功能相异、服务同一教学对象、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多门课程的整体建设。”[2]文艺学系列课程的考核重视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 关切考核内容的层次性, 破除了课程之间的壁垒, 重视立体、互补的考核体系的构建。

考核的层次性是指考核体系既有全局视野, 实现对整个知识体系的全局把握, 也要认清课程的交叉关系, 理清课程的重叠内容, 避免多门课程对同一个知识点的重复性考查。即便对同一个知识点的考查, 也需要结合课程的开课先后顺序、学生的学习能力、课程的学科定位进行针对性的考核。为了实现这点, 在考核之前应当先将课程分为四个层面, 即基础理论层、理论扩展层、实践应用层、元典阅读层。通过区分课程的定位、重难点、考核方式、考核内容的差异, 实现科学的考核。

一、考核的层次划分

1、基础理论层考核

涉及课程有《文学概论》《美学》《艺术学概论》, 以讲授基础理论为主, 考核学生能否以宏观视野和理论高度去阐明文学、文艺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关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阐释和推演的能力, 重在考核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面向一年级的《文学概论》为例。作为文艺学系列课程的最基础、最核心的课程, 它以文学活动的基本原理、概念和相关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对象, 以哲学方法论为指导, 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对文学活动的属性、特点和规律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同时也提倡从具体的文学案例入手, 注重理论阐述的生动性, 关切学生对理论的认知。该课程内容覆盖了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五大板块, 以阐述文学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文学活动自身的特点、文学作品形式的特性、文学和读者的互动关系。以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 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念, 提高文化素质, 和实践应用能力, 为学习其他文艺学课程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该课程考核具有两个特点。第一, 作为基础理论层面的考查, 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第二, 作为其他课程的先修课程, 考查重视基础性, 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相对较低。

2、理论扩展层考核

涉及课程有《西方文论》《古代文论》, 考核学生对中西方文学理论的理解, 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 能够理解重点概念、理论在文论发展史上的形成和流变, 了解重要理论家在文论史上的地位, 以检验学生对文艺理论史知识框架的把握能力。

以面向三年级的《西方文论》为例。该课程作为《文学概论》的拓展课, 以西方文学理论、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演变为历史线索, 概括分析自古希腊到当代的各种学说, 总结其中重要的理论, 帮助学生掌握西方文学理论、文艺理论的发展规律, 提高学生在更高理论层面认识评判文学现象、文学作品、反思文学遗产的综合能力。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西方文论的基本知识、理论, 理清西方文论发展的历史线索。明确文论家、著作、思想在文论中的位置、作用及传承关系。弄清西方文论与哲学、美学、伦理、文化、宗教等学科之间的关系。该课程考核具有三个特点:第一, 时空跨度大。考核内容从古希腊到20世纪, 覆盖了数千年的理论发展史, 考核难度大。第二, 文化差异大。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时代语境的特殊性, 学生不能准确理解某些概念的原意, 误读较多。如“形而上学”、“解构”、“后现代”等。第三, 考核的覆盖面差。该课程涉及重要理论家近百人, 进行专题介绍的有几十人, 普通的考核无法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有效覆盖。

3、实践应用层考核

该层面涉及课程有《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批评》《视觉文化批评》, 考核重在改变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 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 树立学生开放、多元化的大文学观念, 重点检验学生审美反思和批评能力。

以面向一年级的《文学文本解读》为例。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教学目的是“深入了解文学文本解读的性质, 系统掌握有关文学文本以及文学文本解读的知识, 从而建立起文学阅读的专业眼光, 不断提高对文学文本审美意蕴的理解、解读的能力。”[3]在诗歌解读方面:理解古典诗歌主题和意象, 评判诗经、唐诗、宋词等体裁的审美价值。理解现代诗歌的结构特点、写作方法和解读方法, 评判现代诗歌的意义和审美价值。在小说解读方面: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及阅读方法, 能辨析古典和现代小说的本质差异。在散文解读方面:掌握散文分类及发展脉络, 评价散文的主题和结构特点。在电影解读方面:了解电影的艺术特征, 掌握电影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该课程的考核具有二个特点。第一,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重视考查学生的艺术感受力、艺术推想力。第二, 重视对表达能力的考查。重点是对学生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的考查。

4、元典阅读层考核

该层面涉及课程有《中国文学理论名著阅读》、《外国文学理论名著阅读》, 考核学生对元典的理解能力。元典在西方语义中有经典和圣典的双重含义, 是经历人类文明传统陶冶而来, 蕴涵了深刻道理的优秀典籍。同时, 元典具有开放性“提供的是一种哲理式的原型, 而并非实证性的结论;是一种开放性的框架, 而并非封闭式的教条。这就使元典不致因内容和形式的时代局限沦为明日黄花, 而以一种灵感之源, 一再发挥启迪功能。”[4]从这个角度看, 回归元典是必要且可行的。

以面向二年级的《外国文学理论名著阅读》为例。该课程选取了从古希腊到21世纪的代表性文学理论成果, 所选篇目简练精纯, 以质量见长。选取了《理想国》《诗学》《忏悔录》《判断力评判》《美学》《艺术哲学》《作家与白日梦》新批评》《写作的零度》《影响的焦虑》《文学理论》等代表性篇目。这些篇目提纲契领, 集中描述了西方文论发展的主线, 从中可以一窥西方文艺理论演变的全貌。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元典的阅读, 避免因翻译造成的误读, 避免因低水平转述带来的断章取义, 实现对文本原意的回归, 还原出文化的质感和历史的深度, 发现元典的生成和运作机制。

该课程的考核的重点是检验学生对字外含义的理解力、结合文本语境的领悟力。通过考核加强学生对元典的认识, 帮助学生品位原汁原味的思想、精神和方法, 避免对文艺学知识片段式的理解,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分层考核的操作策略

因为文艺学系列课程的互补性, 经常出现对同一知识点的重复考核的现象, 既增加了学生学习负担, 也造成了考试资源的浪费。在新的考核体系中, 应当平衡基础层、扩展层、应用层、阅读层的关系, 实现高效的考核。

以“典型”的考核为例。“典型”是文艺学的核心概念, 在文艺学系列课程的考核中都会涉及, 但考核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基础课程《文学概论》的考核中, 应当重点考核学生对该词惯用意义的理解, 学生只需要结合所学的基本知识进行必要的总结即可, 不需要学生结合该概念在中、西方文论中的历史演变, 对其进行深入的阐述。在扩展层《西方文论》的考核中, 主要考核学生对“典型”概念古今演变的把握。学生应能结合典型的希腊语的词根义, 柏拉图的“理式”说, 亚里士多德的“类型”说, 贺拉斯的“定型”说, 黑格尔的“理念”说, 马恩的“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说等理论, 对“典型”在西方文论历史上的演变进行较为完整的概括。重点考核学生对西方文论理论体系的驾驭, 考评学生的融会贯通能力, 而不仅考查学生对某单个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在应用层《文学文本解读》的考核中, 考查学生在理解“典型”的内涵之后, 能够结合不同的文本, 对典型的艺术内涵、价值, 作家的艺术水平进行准确的评判。在阅读层《外国文学理论名著阅读》的考核中, 选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涉及“济金根”的篇章, 要求学生能够总结论战双方对“典型”的不同认识, 总结论战双方主要观点。在这类课程的考核中, 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思考和总结等方面的能力, 是对综合能力的考查。

总之, 文艺学系列课程的考核应当重视层次性, 打造分工明确, 各有侧重, 此详彼略, 互为补充的考核体系, 实现考核效能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嘉才.课群及其质量检查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 (12) .

[2]刘晗.当前文艺学课程群建设需处理好的几个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2: (4) .

[3]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五年级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