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散文范文

2024-07-15

随想散文范文(精选8篇)

随想散文 第1篇

散文桥的随想散文

桥的功能:把你从此岸渡到彼岸。桥的种类:石板桥、拱桥、梁桥、斜拉桥、悬索桥、高架桥、结合体系桥。

人生之旅离不开桥。囊括着身体和心灵的衔接。达官显贵需要桥,阔佬大亨也需要桥。

平民百姓需要桥。宽容是友爱的桥.耕耘是收获的桥。失败是成功的桥。

达官显贵需要的是一种登上更高层次的桥――骑在平民身上,作威作福。想,我多伟大。

阔佬大亨需要的是一种敛得更多财宝的`桥――站在乞丐身旁,耀武扬威。看,我多富有。

平民百姓需要的是一种衣暖身食充饥的桥――等在天堂路口,一身轻松。说,我多逍遥。

因为,他们有各自的人生旅程。

达官显贵也好,阔佬大亨也罢,总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惟平民百姓走得潇洒,睡得安然。他们不用担心因果通三世的报应。

宽容是友爱的桥。善待他人,就是为自己修福。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他会记着你的好。

耕耘是收获的桥。不惜汗水,辛勤劳作,勤恳的付出,必将得到丰厚的回报。

失败是成功的桥。执著努力,潜心探索,不惧泥泞暗礁。峰回路转,曙光总在黑暗的后。

随想散文 第2篇

懵懵懂懂地混了3年,然后失眠了3天。醒来时想起还要在这再过3年,有点晕。2个月的暑假,近一个月用来补数学,剩下的就几乎被奥运会占满了。原以为自己可以忘却很多,却让这些回忆更加不可磨灭。包括那时的空气,充满着紧张,和留恋。

一直想用些文字记载这个夏日,却总以各种理由推却。难得在厦门补习时写了几篇日记,回来后却又一页一页地烧掉。的确,那种日子太充实,充实到空虚,空虚到无聊。

自己不也是个无聊之人吗?每天往返于餐厅、客厅、卧室,标准的3点1线。可以在半夜起床数星星;可以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走一下午;还可以在电脑前发呆,想了好久才记起要做什么。那种感觉,空洞,无聊,怕怕的

开学,军训,相识的日子。只是几天过后,除了几个以前的认识的同学,几乎是站在我面前我也不知道是同班的。而我又是个不善言辞的人,最多也只能看着报名册四处观望,结果是知其名而不知其人,只能慢慢认识了。

军训过得很快,而我竟忘得如此彻底。偶尔来到操场时才想起曾经在这晒了5天的太阳。还有那天晚上在操场上啦歌,手挽手一起跑过半个世界,以及最后的会操,绝别,只留下回忆和伤痛。

时间依旧在消逝,空白了2天,日子照样转。课程多了几科,时间有点紧。而传说中的“睡了1年的政治课”,终究没能发生在我身上。作业猛增,晚自修几乎用来赶作业,偶尔剩下半来个小时,聊聊天看看小说,就迷茫地过了。混了个数学科代表,结果是被剥夺了2个课间时间用来收作业。忽然想起,上任的第1周,问得最多的一句是:今天数学有什么作业?而第2周,带头把数学卷子给弄丢了。

顶着暗夜,骑着单车,习惯性地绕远路,经过那条灯红酒绿。酒吧、咖啡屋,还有旁边的胡椒味,慢慢地麻痹自己,瞬间没有伤痛,然后想毒药那样,痛到淌血记得老师说,你很消极;朋友说,你很悲观。我说,我很孤单。像《西界》里的,“才过正午13点,就漆黑一片”,是的,“我只拥有半个白天”

随想散文 第3篇

我们一直在想一个词:“质纯”, 本质的质, 质朴的质, 纯美的纯, 纯洁的纯, 纯粹的纯。《汉书》说:一色成体谓之醇, 白黑杂合谓之驳 (《汉书·梅福传》) 。最近读了周远清的六篇散文, 我们又想到了这个词:“质纯”。

可以肯定地说, 周远清的六篇散文都流露出对质纯乡情的一种怀想。乡村的历史让我们记住了什么?乡村的历史又让周远清记住了什么?记住了“质纯”。何以见得?他的六篇散文除一篇《拜谒豆沙镇》属于历史文化散文类外, 其余五篇:《茶思》、《父墓之祭》、《哭丧》、《山村宴席》和《有一个痴情的女人在为他等待》都取材于乡村, 或者是紧紧关联乡村的题材, 主要是书写小时候的记忆。山村, 蓝天, 白云, 炊烟, 牛的哞叫和狗吠, 泥土气息, 唢呐声、锣鼓声, 山村宴席, 老人、娃娃、婆娘、汉子, 大坨大坨的墩子肉, 油汪汪香气四溢的回锅肉, 石磨磨出来的豆腐, 还有自家地里产的萝卜、白菜、南瓜等, 大海碗的包谷酒、高粱酒……这一切周远清为什么不会忘记, 甚至是刻骨铭心呢?就是因为“纯”, 这种纯是本质上的、纯粹的, 没有一点儿杂质和虚假成分, 因此我们称之为“质纯”。

他散文中的山村是纯纯的山村, 蓝天是纯纯的蓝天, 白云是纯纯的白云, 炊烟是纯纯的炊烟, 还有纯纯的牛的哞叫, 纯纯的泥土气息。城市的狗叫肯定不纯, 城里的狗通常带点儿洋气味道, 金贵得很。城市的泥土也不纯, 因为它带有城市的俗气, 垃圾污浊味, 城里最干净的土也有一股水泥钢筋味, 怎么可能“纯”呢?

只有乡村, 一切都是纯的, 纯纯的唢呐声、锣鼓声, 纯纯的山村宴席, 纯纯的老人、娃娃、婆娘、汉子, 纯纯的大坨大坨的墩子肉, 纯纯的油汪汪香气四溢的回锅肉, 石磨磨出来的纯天然豆腐, 自家地里产的萝卜、白菜、南瓜等, 是大粪浇灌出来的, 不是追化肥的。还有纯纯的包谷酒, 纯纯的高粱酒……这是本质的纯, 是“质纯”。

这当然是一方面, 是“物”的方面, 或者说是外在的方面, 更主要的还是“乡俗”, 乡里的乡亲、乡情。在周远清的作品中, “乡俗”是纯的, 人情是纯的。对于这些纯纯的乡间文化, 他在《乡村宴席》中是这样写的:

村宴这一天, 在主人家门口的院坝里, 几个大甑子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 几口大铁锅里翻滚着的肥肉, 一阵一阵香味在村子上空回荡……村宴用的桌凳锅瓢碗盆家什多, 一下子哪里去……主人家周围的住户每家按惯例老早就做好准备, 到时便拿出桌子、凳子, 把锅碗摆好, 包括上菜、添饭、斟酒、洗碗, 各管好各家的东西。待席终人散, 各家的桌凳、碗筷家什都各自收去, 秩序井然, 有条不紊。

质朴的乡俗, 互助的乡民, 这不正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理想的社会吗?原来我们几十年来追求的, 竟在我们小时候的记忆中找到。太可贵了, 太美好了, 无怪乎周远清在文中时时流露出深深的怀想。

乡村宴席是有一定礼数但又不掺任何虚假的。《乡村宴席》有这样一段文字:

辈分高的长者坐在上席, 待菜基本上齐, 便端起海碗, 脖子一扬, “咕嘟”喝一口, 便依次往下传, 轮流一圈, 海碗便见底了, 主人家抱起酒坛又倒满酒, 接着再往下传。山里人具有大山的性格, 豪气、大方、无拘无束, 不喜欢吃得过分精细过分讲究, 看不起那种扭扭捏捏故作姿态的小家子气, 他们看重的是喜庆气氛, 热热闹闹就行, 高兴大块吃肉, 大碗喝酒, 不掺和任何虚假成分……

正是因为这样, 他在后来, 在城里工作, 很厌烦城里逢场作戏的应酬和宴请。他在文中写道:

我有时候在城里, 参加那种灯红酒绿相互恭维的活动, 在筹光交错醉眼朦胧的时候, 就好像参加假面舞会, 席上的山珍海味、琼浆美酒, 会让我感到一阵阵的虚无和无助, 每次都想临阵逃脱。

同样质纯的思想在他的其他几篇散文中也有所体现, 比如在《茶思》中, 讲品茶自然要茶醇, 但更重要的是要求人的情纯、心纯、趣味纯、气氛纯……他有这样一段文字描写:

一个人如果儿女不孝, 夫妻反目, 家庭战争阴云密布, 有何心情品茶?在单位与同事不睦, 同上司难处, 人际关系“剑拔弩张”, 又谈什么品茶……所以, 品茶必然要有一种好心情。……不要管别人的茶是什么档次, 不问别人的茶从何而来, 也不受熙熙攘攘尘世纷争诱惑, 关键是为自己营造一份好心情。有了这种好心情, 也才能旁无杂念坐下来。……君子之交淡如水, 一杯清茶一片情, 相互之间, 只有杯茶之谊, 不掺任何不洁之物, 不失智者风范, 这品茶情味可谓浓矣!

不管怎样, 情纯, 心纯, 趣味纯, 关键是人要纯, 这是最重要的, 否则即使在所谓高雅的茶楼, 喝“铁观音”、“西湖龙井”, 也品不出什么味来。他这样写乡间农民:

用一个小茶罐放在火上炕茶, 边炕边摇动, 让茶炕熟并略带煳味, 然后倒入开水, 听着“吱”的一声喷出热气, 再煨上几分钟后茶便好了。一人杯中倒一小口, 慢慢喝。那茶水似菜油, 浓浓的, 苦得叮嘴。用杯子泡茶喝, 他们说, 那是文人喝着玩的, 不过瘾, 有什么茶味, “农二哥”还是罐罐茶解渴。

在他眼里, 乡村的女人那是更纯的, 一心一意地等汉子, 一心一意地为男人担忧。“一心一意地等待”是她们生活的本分, 也是她们生活的全部, 如在《有一个痴情女人在为他等待》中:

小村子里有一户人家, 那家人门口有一个石凳, 每天傍晚, 有一个年轻的妻子做好饭后, 让读小学回来的孩子先吃饭, 她手里或拿着鞋垫, 或织着毛衣, 坐在那个石凳上等待自己的亲人, 无论是风雨交加电闪雷鸣, 还是月明星稀寂寥如水, 她都要静静地等待。等待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一个挥之不去的情愫。这种等待, 一天天, 一月月, 一年年。

对这种纯纯的等待, 周远清进行了由衷赞美, 他写道:

等待, 它深藏在每个人内心的守候, 为人生的约定, 为事业的梦想, 为生死不渝的爱情。一个人, 有一颗时刻为他人等待的心灵, 就会得到幸福, 就会得到爱。……爱情与事业就在一个默默的等待中完成, 在一个长久的等待中升华。这是为爱等待。有了爱才有那个丈夫在烈日或寒风中等待打工挣钱养家活口的原动力, 有了爱才有他对生活充满信心的底气。

人纯、情真、孝切是周远清骨子里、血液里的东西……《父墓之祭》中在书写对父亲爱的思念、亲情的可贵的同时, 也表达了这样的思想:

如今, 坟冢旁的梨花开了谢, 谢了开;坟头上的青草年年长, 年年枯, 晚辈们年年清明节一杯薄酒, 一卷黄纸祭奠, 沿袭着一种神圣的形式。……我因生活窘迫, 俗务缠身, 终于没有为父亲竖起一块墓碑。子欲养而亲不在, 这是生命里一种怎样的痛啊!幽明相隔, 阴阳两分, 无论这辈子我取得怎样的成功, 都抚慰不了九泉之下的父亲。我同母亲、儿女们只能跪拜祈祷, 只能将无尽的哀思伴着眼泪寄托在一张张燃烧的黄纸上。

心灵的思念才是最好的祭奠, 作者在开篇写这几年间, 坟山“旧貌换新颜”, 墓碑气势一家赛过一家, 相比之下, 父亲的土坟愈发孤单、萎缩、苍凉。如果说打碑立墓是一种祭奠的话, 那么这祭奠必须建立在孝意和思念基础之上, 如果表孝心变成比气势, 就变了味。对此, 作者是持否定态度的, 是有善意批判的, 虽然作者没有直接说。我想, 周远清对他父亲的深深怀念就是最好的祭奠, 而不是什么墓碑, 他和他的儿女、亲人的孝义、纯纯的祭奠之情就是树在他父亲坟上的真正墓碑, 而不需要树什么几万元一座的或者是大理石的墓碑。

外在形式的东西是靠不住的, 许多都是虚假的。比如说哭, 也有真哭和假哭, 也有逢场作戏假戏真做干嚎数声不落一滴泪的, 那种哭不是出于痛, 不发乎于情……所以, 古人对哭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那就是:有泪有声叫哭, 有泪无声称泣, 有声无泪为嚎。他在《哭丧》一文中, 同样否定这种假东西。

村里有一女, 婆婆在时, 有好的不让吃, 有好的不让穿, 比鸡骂狗指桑骂槐, 极尽虐待老人家……待老人死后, 那女人不得不去哭丧……原来那女的没有真哭, 肩不颤, 眼不肿, 鼻不红, 而是在“作弊”, 用力干嚎, 并不落一滴眼泪, 而且边嚎边数落婆婆许多不是。于是引起众怒, 纷纷指责不孝女人教坏乡村败坏门风, 向她吐了许多唾沫。当天晚上村里人在她家唱孝歌, 就有人唱道:忤逆媳妇哭婆婆, 眼泪不见掉几颗;活时端饭送茶水, 何必死后嚎丧多。

纵观周远清的六篇散文, 字字句句贴近乡间, 书写乡情。是那样的真切, 没有一丝儿虚假, 他的心、他的灵也是质纯的, 否则也不可能写出这样的作品。这些事, 这些物, 这些情, 这些意, 或者说这些思想, 深深地埋在他的心中, 从少儿起漫漫积存, 慢慢变成“老窖”。就像过去昭通的二曲酒, 很普通的一种酒, 几元钱一瓶, 现在要喝那种纯的苞谷熬的酒很难喝到, 但假如我们在建酒厂时、在煮酒的时候, 就窖了一坛, 你看珍贵不珍贵, 比茅台、五粮液好喝, 喝着放心。今天, 周远清先生用文字把他记忆中珍藏了几十年的东西展示出来, 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许多东西, 当它很普遍的时候并不显得珍贵, 当这种东西逐渐变得稀少, 就慢慢珍贵了, 这些年来, 乡村外出打工的打工, 赚钱的赚钱, 家里只剩下老人、小孩, 过去许多优秀的乡俗文化慢慢失去, 按照周远清的话“留下的仅仅是记忆深处的美好回忆了”。有如昭通的二曲酒, 现在要找到一坛或一瓶二十年、三十年前原汁原味的已不可能, 这也只能是一种记忆。

读朱自清抒情散文艺术随想 第4篇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随想

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贡献,主要是他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对中国散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继他之后,中国散文开启了一片繁花似锦的新局面。

一、构思精巧,剪裁得当

朱自清的散文,扣住中心内容提炼素材,精密构思,从而详略得当、疏密相间、虚实融合、紧凑而尽情地在极经济的篇幅里表现丰富的内容。如《荷塘月色》的结构艺术可谓参差繁密而错落有致。全篇集中在“荷塘月色”的描摹上。他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先写荷塘水面的田田相挨的荷叶、零星点辍的荷花,以及投在荷叶上面的疏影和笼罩在荷花上的薄雾;再写荷塘四面的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柳树;最后写从远处射来的一两点灯光和树梢上隐隐约约的远山。这种构图布局上的精美,使得画面层次分明,各种景物,错落有致,呈现出立体的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他还把动静、虚实、浓淡、疏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色彩均匀悦目,富有浓郁的诗意。

同时,他的散文还选择了最新的构思方式,如《背影》这篇文章就有明显的特点。一般来说,写人物忌讳写背影的,“画眼睛”成为人们认定的使人物传神的好方法,如不能画眼睛,至少要在人物的面部表情上做文章,但朱自清在《背影》中偏不写眼睛、不画面部,而只写背影,这是用诗的方法来构思的。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一瞬间的形象加以诗化。父亲是他十分熟悉的人物,对于太熟悉的人物,往往可以从任何一处微小动作、角度的观察发现其全部性格特点。

二、写景抒情,紧密结合

朱先生散文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就是最纯的抒情散文,写到了风花雪月,也要点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来,以抒怀抱。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把作者当时所“极感到诱惑底力量,颓废底滋味与现代的懊恼”,想通过自然之景超脱而又不能忘情于社会的矛盾心绪,十分微妙地流露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使自然风光反被抹上了作者浓郁的感情色彩。故而散文一开始是作者“疯狂似的不能自主地”沉醉在灯月辉映、桨声悠扬中,神往六朝金粉、笙歌彻夜的繁华与艳迹,最终却由于现实的丑恶黑暗,“清艳的夜景为之减色”,“那不安的心愈显活跃了,”“船里便满载着怅惆了。”

三、语言凝练,精雕细刻

朱自清的描写自然风景的散文中也不乏饱含优美、浓郁情致的篇章。他前期散文《绿》就是典范,读其文可以看到,他用清新朴素的笔调赋予天外流云、枕石亭阁、凌空瀑布、凝碧深潭以鲜明的形象和色彩,形成了色调柔和、神形毕肖的画面。又紧扣“绿”字对梅雨潭那令人“惊诧”、令人留连和陶醉的绿的描写。在作者的笔下,读者看到了“闪闪的绿”“奇异的绿”“似荷叶铺着的绿”“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皱缬着”“滑滑明亮”的绿,且有了质感——“那样软,那样嫩”。更甚者,“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与其比,“似乎太淡了”;杭州跑马寺近旁的“绿壁”与其比,“又太浓了”;同西湖的碧波比,“太明了”;和秦淮河凝香溢脂的波涛比,“又太暗了”,因而作者说“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以至于把这“神妙”的绿虚幻成温柔而恬静的姑娘,情不自禁地向“绿姑娘”扑去,使自己激荡的心魄栖息在清澈、碧绿的潭水里。

四、追求口语,雅俗共赏

叶绍均在《朱佩弦先生》一书说:“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文学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学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朱自清“可观”的成就,突出地体现在“谈话风”语言艺术方面的建树,这是朱自清散文创作的一种新的审美追求,也是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美学的一大贡献。

朱自清创作伊始,便注重北平的方言,以北平话做底子,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部分,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文学语言的口语化迈进,并逐步形成一种堪称典范独具个性的白话文学语言──“谈话风”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味,叫人觉得那是现代人口里的话,不是不尴不尬的‘白话文’”(叶圣陶《朱佩弦先生》)。虽说仍属知识分子化的口语,却亲切自然,鲜活上口,幽默风趣,雅俗共赏,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比起当时的作品来,拥有更多的读者,缩小了新文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而这正是朱自清高于一般作家的地方,也是他为现代文学尤其是为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作的开拓性贡献。

五、手法多样,技能精湛

作者擅长于对自然景物作细致观察,对声音、色彩有独特的敏锐感受,并尽力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多种手法,描绘了一幅幅幽远宁静、声色俱全、可感可触的艺术画卷。

以《荷塘月色》为例,出水的荷叶象“亭亭的舞女的裙”,打着朵儿的白花象“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里的喻体都是秀丽雅致的。“不仅如此,作者的比喻手法又常与通感、拟人等交融到一起。如写清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把花(嗅觉)比喻成歌声(听觉),立体化了花香给人的感受性,借歌声的特点写出了清香的幽幽渺渺,增强了空寂辽远的情味。此外,作者选择的所有喻体都依附于清幽宁静、悠远美丽的基本情调,可见笔致之精细。

总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创作,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从早期的清秀隽永到中期的质朴醇厚,到后期的激进深邃,无不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情趣,无不与时代息息相通,正像他的老朋友杨振声说:“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路将永远领导我们前进。”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建立了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参考文献:

[1]朱佩弦先生.叶圣陶散文(甲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2]朱自清.匆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朱自清.背影.朱自清——学生必备经典导读,2004.

[4]朱自清.背影.教科书八年级(下).语文出版社,2004.

[5]吴晓东,程光炜,孔庆东,郜元宝,刘勇.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6]朱自清.荷塘月色——朱自清散文全集.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

[7]杨振声.朱自清与现代散文.1925.

七月随想散文 第5篇

七月随想散文1000字

炎炎的七月,骄阳似火。远方的游子被潞安风情吹拂在寂寥的角落责任与牵挂信念伴着执著抛洒满腔热血平凡的我孤寂的山野耳边絮绕的轰鸣之笛,地下潜伏的威龙满载了心中的激情用特殊的染料把自己涂染黑色的我,健壮的体魄惟有一份热情与坚定来演绎心中的圣洁暗香浮动微波荡漾席卷多年以前的慷慨与激昂我心辉煌。

我是一个男人,带着梦想,把希望放飞在遥远的黑色之乡抛开儿女情长,撇下老爹老娘,用自己坚强的身躯托起生命之巅。步入矿区时日虽短,但那浓浓的潞安文化时刻把我感染。多少次聆听和铭记着中央领导的关怀和慰藉,沐浴基层干部的人文之风。再苦再累也会化作黑色之吻,存留心迹。我的工作在井下,繁杂的工作环境铸就一颗崇尚的敬业之心与七月初始开始转移工作面,由22103运巷转入22103风巷,诺大的综掘机犹如扎地生根的长龙,我们必须把它搬走。我和我的工友们都是热血男儿,因此心中纵有千千结,此时此刻,也只能化作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放下所有的负担用极度的热情来完成好上级下达的任务。

公司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为理念,对下达的任务从不推诿延误,再苦再累的任务我们也绝不气绥绝不动摇。那深暗中的怒吼,在地下沸腾着,我们在井下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凝视幽黑的矿灯照射着黝黑的皮肤,充满豪情壮志的双眸纷纷折射出工友们的一片激情与无悔。累了苦点都是过眼云烟,拭去黑色的汗滴,抹去心中的疲累。回想工作之时各级领导的深切关怀,看着队长马小红同志湿透的衣背伴着一声声的指挥,无不在体现一个团队的精神面貌。忙碌的井下工作也把井上的`队部牵伴,作为综掘一队的支部书记彭文安同志,那布满血丝的双眸,那专注的神情用镇定谱写了人间最美的话机之缘,时刻准备着应急措施。

无论大事小情,还是领导工友,大家都努力的在营造一份和谐,一份安康。我的工作刚刚开始,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也没有太多的话语去评论谁人谁事。但是在生活和工作的点滴间,我时常在心中勾勒那动人的场景画面。置身于这样的氛围,有着亲人般的领导,有着家人一样的团体,再陌生的环境也不会黯淡。工友间的友情胜似那黑色之航,扬起心中之梦,放飞一片蔚蓝,再平凡的工作也会涌现人间真情。大爱无言立足于山之巅,俯视潞宁公司如威龙一般。心存感慨,身边飘过的领导以及同事那最真切的关怀,灵魂深处再次涤荡起醉人的音符。这就是我们综掘一队的风采,虽在默默无闻的埋头苦干,也会一样绽放迷人的色彩。

在太阳冉升之时,在下班之前,一切安然无恙。那身上淌着汗水的衣衫,我们也会用最淳朴的笑容谱写更美更灿烂的明天。我为自己吟唱,我为工友们吟唱,我为整个矿区吟唱,只要心中有梦,何愁抛洒一片赤情与向往?七月深情,浓浓七月我要为自己的目标起航,我会放飞自己在你坚强的臂膀之上,让黑色的乌金把生活中最平凡的我们,演绎成一段不朽的传说。

空巷随想散文 第6篇

一撷澈烁的火光在黛青色的小巷里,显得空灵而又瑟涩,轻盈而又缠绵。深夜女子哼唱的小调又显得凄冷苍白,更添一抹寒凛之感。我的思绪倏地堵在笔尖,字迹潦草歪斜。

撩开窗帘,屋外滴答像是下起了零星小雨,泥土的腥气在暗夜中肆意弥散开来。

已浸入深夜,繁华的闹市依旧迷醉在霓虹灯的妩媚之中。我却偏离市声,辗转来到僻静的小路。闭上眼轻嗅了嗅,是薄凉的湿气,我仰起头,见天上的星子并不那么明亮,倒是蛛丝似的细腻倾覆在我的面颊上,甚是凉爽惬意。能闻见远远地犬吠声,急促的划过我的耳畔。我好奇的循声走过去,探了探头,心底是一阵窃喜——果然是一处僻静的小巷,不被灼人灯光所眷顾的阑珊之所。

有些昏黄的灯光窸窣的映在幽僻的小巷中,脚下残蚀的青苔迟迟不肯荼靡烂去,反倒顽固执拗的`丛生于石缝之中,与沧桑的老墙相伴,日日相依。巷子固然是没有别人声的,唯我在微雨漫湿的石路上,踽踽独行。夜色依旧,月色却平添了几分瑟瑟,我依然循着阑珊的火光浅行,小巷绵长,我也饶有趣味地走着,随着月光的指引,眼前的一切事物都附上了水雾,有些模糊,就像一帧古画,涂抹的更添几分韵味。巷旁的旧屋中似乎仍亮着橙色的灯,在这泛泛的夜幕中掀起一片涟漪,独特又柔和。

雨是那样轻轻的纷散在空中,在黛色小巷中落脚,在墨色的陪衬中款款而行。而我只是这里的过客,对这里的一切只是陌生而又好奇。未曾听过硁硁的清音,气促的跫音。暗想曾经的繁华一世,现在只剩古壁残墙,许是岁月的风霜将他打磨,抑或是他承受了太多春秋,早已疲惫不堪。

我不禁伸出了手,触摸。那一刹——粗糙的石壁变得温润而柔滑,像是多久以前的绝代风华,不可一世的骄傲样子。

细碎的光却这般刺眼,我忍不住想流泪。

在小巷的尽头,一盏琉璃色的灯孤独的巡视着一切。

小巷跟随着我的脚步,影子拉得细长。

秋的随想散文 第7篇

又换了位置。

坐在我那个位置,是一件乐事。透过东北方向走廊的窗子,遥遥望见远处那一片银杏林,满眼尽是耀眼的黄色。而稍微一侧头,就可以看见窗外满园苍翠。相隔不过百十米,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致。毕竟是深秋,缤纷的景致撞进了我的眼中。若值春夏,大概入目皆是碧绿,倒显得单调了。

想起昨日路过银杏林,一抬眼,满树浓烈的黄几乎烧灼了我的眼。些许落叶躺在石板上,一种带着秋意的美氤氲着。拾了数枚落叶,压在字典里,想象再遇见它们的情景:那时它们早已褪去了青涩,披上一层苍凉的静美。

透过左手旁的红漆旧木窗户,入目皆是苍碧。那桂树已花开二次,现在仍然碧绿。而邻近的一棵树,树叶的颜色稍浅一些,却也是莹莹的淡绿色。还有些许叶子是黄红交替的。或许,这树活不长了。它或许是从残墟废瓦中一点一点长起来的,它慢慢地生长,慢慢地把根扎进养育自己的泥土里,往深处扎,往更深处扎,往那没有尽头的深处扎。倔强而坚持,如一株小小的忍冬,夜以继日地重复着无尽的枯燥与乏味。它又慢慢地长高、长粗,慢慢地成为一棵大树。它曾经青涩的枝干,逐渐变得粗壮、黝黑、结实、挺拔。

然而它或许就要死了。它的树衣皲裂、干瘪、剥落,树叶变黄,零落尘土上,渐渐腐烂。在我们看不见的地下,根茎也逐渐停止向更远处延伸。它的身躯从脚掌开始腐烂,然后是它所有的毛发——叶子一片一片相继落下,如同凋落的黄蝴蝶将最后一个吻献给泥土,然后归于静止,永远静止。

它的躯干渐渐干枯、腐朽,蚁虫在上面筑巢、繁殖,各种菌类生长着,汲取着残余的养分。它的躯干日复一日地衰败,不再挣扎,不再流泪,最终长眠于泥土。所有的树应当都是这样,慢慢地长大,慢慢地衰老,直至死亡、腐朽。

角落里有一只破气球。其实它已经不能被称作气球了。它曾经饱满、丰硕、圆润,但现在它的.皮肤满是褶皱,颜色深浅不一,浑身充斥着陈旧、破烂、奔赴死亡的气息。它从千瘪到饱满,不过几十秒时间,然后再悄悄地、一点一点地缩小。这个过程是那么慢,那么轻,只有时间与它自身能够察觉。

它一开始就察觉到自己变小了,但是它无能为力,它阻止不了。它静静地、一点一点地感受皮肤悄悄收缩,感受着就像大树的生长与死去一般的缓慢。只不过,树的生长与死去同样缓慢,而它的生长比死去快了千百倍。也可以说,它的死亡足够缓慢,缓慢到所有人都可以欣赏它死亡的过程。

它已经老得惨不忍睹。它没有蚁虫与菌类的陪伴,它只能静静地死去,没有一点声响,无法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它只能自己见证,见证自己逐渐死亡的过程。它最后的晚餐,便是品尝这漫长的过程。辛辣,酸涩,苦痛,不堪。不能言语,无法逃脱。

成长太匆忙,白驹过隙,须臾之间,转眼已到一生之巅峰。但老去、死去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你要用余下半生的时间与精力,孤独地翻看自己的曾经,准备着去赴那一场死亡的盛宴。这个过程痛苦、漫长、残忍,人在其中,好像体会鲜活的肌肤寸寸分离,生生剥落。面对死亡,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淡然。

人的一生,有多长,一念起一念灭;有多短,只在呼吸之间。生命不能永恒,人生却可以。永恒是由每一个当下组成的,只要守得住当下,能安安稳稳居于每一个当下,人生便永恒。

随想散文 第8篇

前几天, 老师教《老王》这篇课文时, 说他早年过生日才能吃到一颗鸡蛋, 还是妈妈偷偷塞给他的, 不能让其他兄弟姊妹们看到。董老师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我也很清楚, 就是想告诉我们他的童年是贫穷的、苦涩的, 就是想表明那个年代是物资匮乏的, 老王送给杨绛的鸡蛋和香油都是很金贵的稀罕物。这个道理我懂, 老师讲完故事我也有了一定的体验和感受, 但我难以进入那个生活情境, 甚至还是不能完全相信那是事实。于是, 我回到家里问爷爷。爷爷的回答更令我想不到, 他竟说压根就不知道自己哪一天过生日。那年月, 吃上顿没下顿是常有的事情, 家里人都拼命地讨生活, 哪还会想得起过生日的事情, 甚至根本就不记得自己的生日在哪天。爷爷说他60岁之前就没有过过生日, 也未曾见到他的父母过过生日———自己现在过的这个生日, 还是快60岁时从他本家老姑那里得知的呢。他说, 你们老师能过上生日, 还能偷偷地吃一颗鸡蛋, 那就已经很不错了。

听了爷爷的话, 我不禁好奇地问: “爷爷, 那你们是怎么熬过来的呀?”爷爷笑笑说:“你没见爷爷和你爸爸的个子都不高吗, 都是饿得没有长出来哦。富日子要过, 穷日子也得过, 人穷不志短。我们还不是都熬过来了。现在爷爷不也有生日过了?日子好了, 生活富裕了, 但苦日子不能忘, 要勤俭节约, 更要有上进心。”

我想, 我今天的生活, 不知比爷爷和爸爸他们当年要好多少了。他们在那样的艰苦日子里都能“人穷不志短”地熬下来, 我们就更应该刻苦学习, 努力上进。我又想起“老王”, 他在那样艰苦岁月, 在自己病得就要离开人世的前夕, 竟把那么金贵的鸡蛋和香油送给了作者杨绛一家, (老王不可能要钱, 是作者杨绛坚持要给钱, 老王只好接受) 可见老王那颗金子般的爱人之心啊!同学们, 我认为, 爷爷的“人穷不志短”和老王的“爱人之心”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呀。

小曼同学在讲桌前讲着, 学生们都在认真地听着, 自始至终都听得那么投入和动情, 教室里静得出奇。这不就是很好的德育课吗?这同时也就是本真的语文课啊。可贵的是, 这是学生们在真心交流, 是一种毫无造做的心灵升华。这样教学效果是我当初根本就想像不到的。

故事的原由是这样的。前几天, 我教学杨绛的散文《老王》。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 谢了他的大鸡蛋, 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 “我不是要钱。”

为了让学生深入品嚼这段话中“好”和“大”两个字的意味, 我先启发学生:“‘老王’的香油就比别人的更香吗? ‘老王’的鸡蛋也比别人的大吗?”同学们都认为不可能。那作者为什么要加上这两个字呢?经过讨论和交流, 同学们都认为这“好”和“大”两个字里面蕴含着作者的赞美和愧怍之情。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深入体验、感受“老王”的苦日 子, 领悟老王那颗金子般的爱人之心以及作者的愧怍之情, 我链接了自己的童年生活, 讲了一段自己过生日、妈妈偷偷送一颗鸡蛋给我吃的故事。从当时的课堂效果来看, 这个链接还是很有效果的。但是, 这个链接竟能产生了这么大的持续张力, 这绝对令我感到意外。小曼同学竟精心准备了这么一个口头作文, 同学们竟听得如此用心, 甚至比我上课的效果还好。

于是, 我决定这节课不再继续往前讲新内容了, 就领着同学们又回到了《老王》这篇课文。我问同学们:刚才, 小曼同学讲, 老王不可能要钱, 是作者杨绛坚持要给钱, 老王只好接受。你们同意她的说法吗?同学们都说同意。我接着请几位同学讲理由, 他们主要讲了三个理由:一是老王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了, 就是想来把这点儿好东西送给他最尊敬、最爱、最感激的人的, 还要钱干什么呢?二是老王以前就常背大块的冰送给作者杨绛一家, 而只收一半的价钱, 还曾在杨绛一家倒霉时送钱钟书去医院表示不要钱, 但杨绛硬是给。三是老王总想找个机会报答杨绛一家了, 怎么还会要钱呢?应该说, 同学们还是读得很深入的, 理解分析得也很到位。

交流到此, 我让同学们打开书, 读下面这两段: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 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 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 站着等我。

接着我讲道:“看来作者杨绛铁了心要给钱了, 老王也就只好站在那里等着接钱了。”还没等我说完呢, 同学们不情愿了:老王不是站在那里等着接钱。我忙问:“那你们怎么知道的?”有位同学马上举手, 说:“原文里有‘也许’两个字呢, 事实上老王就是不情愿接这个钱的, 人家本就是真心实意送来的吗。”我心里窃喜, 接着又问:“这‘也许’该是老王的态度呢, 还是作者杨绛的一种猜度呢?”经过探讨, 同学们都认为该是作者杨绛的一种猜度, 是作者杨绛写作此文时的一种回忆性判断, 也流露出作者写作此文时的愧怍之心。我见时机已经成熟, 就让学生展开想象, 尽可能发散性地想一想:此时的老王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经过一番讨论和交流, 大致形成了以下几种说法:

一者, 老王心里很自卑, 认为作者从来没有瞧得起自己, 总是用钱来打发自己对他们真心的尊重和感激, 自己也就别较真了, 干脆就认了这种差别吧。但这种自卑是不能说出口的, 是要尊重作者和她家人的, 干脆就把它带到棺材里去算了。

二者, 老王心里很怨愤, 认为自己如此尊重和爱护作者一家, 而却从来没有换来他们的尊重, 总是清高地用钱来兑换自己的这份真心与爱心。但这种怨愤也不好说出口, 就让他烂在肚子里好了, 留下一份面子上的温馨与和谐吧。

三者, 老王心里很痛苦, 认为自己在临去天国前来表示这点儿爱心和感恩都不能被对方接受, 还是要像以往一样用钱来交换。你们清高, 骨子里都瞧不起我这样的下层人, 那我也不必和你们吵了, 就把你们那所谓的尊严和清高维护到底吧, 然后带到天国里去。

讨论交流到这里, 我又给同学们投影了聂作平的散文《童年的馒头》, 让他们默读并思考。现摘录主要情节如下:

那时候, 娘拉扯着我和妹妹, 家里穷得丁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学上学, 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 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 娘起早贪黑挣工分, 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有年“六一”, 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 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 妹妹一个, 娘一个, 我一个。妹妹笑了, 娘也笑了。

那天, 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典礼, 手里多了片荷叶, 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 看着手中的馒头, 口水一咽再咽, 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 我对自己说, 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 嘴里还没品出味儿, 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 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 而且比刚才还厉害。咋办? 干脆, 把娘那个也吃了, 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 她只喝羹羹吗?娘说过, 她不喜欢麦粑呀!

等我回到家时, 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 里面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 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 没吭声。

呆立间, 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 老远就嚷嚷:“平娃娘, 平娃娘!你家的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的二丫, 发三个馒头, 一个都不舍得吃, 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 “可不, 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 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 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 还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着我, 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 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 淡淡地说:“吃吧, 平娃, 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 我却哇一声哭了。

读后, 我问同学们:“有人说, ‘我’太贪吃了, 也不讲信用, 你们也是这么认为吗?”

同学们异口同声:“不!”几位同学讲了他们这样认为的理由:一是“我”家太清贫了, 很难吃一顿馒头, 而“我”又很饿, 吃了馒头也情有可原。二是“我”毕竟还年幼, 还不能够彻底抵制住热乎馒头的诱惑, 不吃似乎还有点儿不正常呢。看, 妈妈在家蒸好了馒头, 就料到儿子可能禁不住诱惑要吃掉那三个馒头, 要保全儿子的面子。我高兴地说:“同学们成熟了!”顺势又追问:“同学们, 妈妈具有怎样的情怀呢?”学生齐答:“真爱, 宽容!”

最后, 我作总结:此时此刻, 老王的心里肯定是翻江倒海, 百味杂陈, 有自卑, 有怨愤, 有痛苦, 有严重不满, 有自我控制, 等等。但老王不能发作, 不能把这些不痛快一股脑倾吐出来, 因为, 在他看来, 理解人、尊重人、爱人是第一位的。他理解、尊重作者那样的文化人, 他骨子里爱他们, 他要给予作者一家的, 除了理解、尊重、爱和感恩还是理解、尊重、爱和感恩, 连同他们对自己的不尊重、不平等、不理解一起都包容了, 他宁可把这种不对等的理解、尊重、爱和感恩带到天国去。同学们, 小曼同学的爷爷、聂作平的母亲也一定很欣慰, 因为你们读懂了他们的“人穷不志短”, 读懂了他们的“理解、尊重、爱和宽容”。我们的生活中正因为有了无数“小曼同学的爷爷”“聂作平的母亲”, 这个世界才变得如此和谐、幸福和美好, 那么我们的生命里到底又该拥有一些怎样的品格和情怀呢?

上一篇:选调生交流材料下一篇:接待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