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印刷与传统印刷的色彩匹配

2024-05-20

数码印刷与传统印刷的色彩匹配(精选9篇)

数码印刷与传统印刷的色彩匹配 第1篇

数码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数码印刷越来越为大家所接受和认可,某些机型的数码印刷机的图像印刷质量已经很接近传统胶印了,数码印刷在很多细分印刷市场里,已经取代了传统胶印。然而,人们对数码印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数码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CTP在中国,使数码印刷越来越为大家所接受和认可,某些机型的数码印刷机的图像印刷质量已经很接近传统胶印了,数码印刷在很多细分印刷市场里,已经取代了传统胶印。然而,人们对数码印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打样,比如,与传统印刷颜色的匹配、色彩的一致性等,很多印刷厂也在尝试借助数码印刷的优势来更好地完成原本比较复杂的印刷工作,比如,为了降低印刷成本标签,打样工作可以采用数码印刷来完成,小批量的印刷可以使用数码印刷来完成,但这些工作,都需要建立在数码印刷与传统印刷的色彩匹配上。下面就以我的实践工作经验来谈谈色彩管理问题,提供一点参考意见富士施乐,以期达到共同探讨的目的。

数码印刷色彩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数码印刷机自带的色彩管理功能实际使用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印刷企业对颜色的要求,所以,需要借助第三方色彩管理软件来完成传统印刷与数码印刷的色彩匹配工作。实现色彩匹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数码印刷与传统印刷色彩匹配好后包装安全,记录下当前数码印刷机的印刷状态,之后每次都把机器状态调整到第一次的机器状态,另一种是每次都把数码印刷机的色彩校准到可接受范围内。

现在,市面上数码印刷机的品牌有很多,但真正能够做到与传统印刷匹配的屈指可数。我在做传统胶印时饮料包装,就碰到过各种各样的数码打样稿,最头痛的打样稿就是富士施乐数码印刷机印刷的了,尽管富士施乐高端的数码印刷品的印刷品质不错,但与传统印刷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也曾在一家快印店尝试做佳能的一款数码印刷机与传统印刷的颜色匹配,开始几张的匹配样张色彩差别不是很大包装安全,可是做到后面,色彩偏差依然比较大,甚至比刚开始时差别还大(该机器一边生产一边做色彩匹配试验),把第一次匹配的样张调出来再印刷一次后,发现机器的颜色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投资采购,做了机器校色,差别依然很大,我想这是干粉式数码印刷机的通病吧,色彩稳定性很难保证;让我们再来看看HP

Indigo的数码印刷机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网屏,它的印刷质量已经与传统胶印很接近了,色彩也非常的接近了,色彩稳定性是所有数码印刷机里最好的了,但是,要做到与传统印刷的色彩匹配利通。

Indigo数码印刷机和传统胶印都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好,才可能实现。

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印刷工艺

先来说说HP Indigo操作数码印刷机在前期需要做好的工作。大家都知道,HP

Indigo数码印刷机都是以CMYK四色来完成印刷工作的,这里只考虑用四色来完成印刷的情况,非常适合使用PDF工作流程的企业使用上海光华,有些客户提供的是CMYK颜色模式的文件,直接使用就行,而另一些客户带来的则是RGB颜色模式的文件,这就碰到了一个颜色空间转换的问题了,不管你是在PS软件里转成CMYK颜色模式软包装,还是打PS文件来转换,都需要有一个固定的色彩空间的转换方式,这是保证机器色彩稳定性的一个基本前提;值得注意的是,在Photoshop软件里来完成颜色转换的,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是印刷厂的前期工作人员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他们的做法:任务菜单栏图像模式全印展,直接选择CMYK模式)。正确的做法可以在网上查找,有人说,应该先把颜色模式由RGB转换成Lab模式,再转换成CMYK模式才准确。实际上,Photoshop软件在转换颜色空间的时候程序设计本身就是先转换到Lab模式可变数据印刷,再转换的,而且我也试过这两种转换方式,所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自定义一些RGB色块,由R:0、G:0、B:0,到R:230、G:230、B:230之间取一些来即可)纸箱纸盒,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试一下。

Indigo数码印刷机的操作者需要注意:1.做好机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尤其是对印刷质量影响比较大的部位的清洁保养工作;2.最好使用机器自带的在线密度仪来自动校准机器颜色,不推荐用外置密度仪来手动校准机器的颜色;3.在一块PIP印刷周期内尽量少做印刷机的色彩校正工作,我觉得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少做Full colour

calibration,这对色彩要求比较严格的生产企业尤其注意数码印刷,因为它对色彩的破坏作用远大于它的校准效果,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在做Full colour

calibration前后,各印一次样张,两个样张之间的差别还是挺大的全印展,对于有第三方色彩管理软件的企业来说还好一点,如果是纯靠操机员的个人能力,要想保证校色前后颜色一致是很难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裁员,当然,墨泵里的油墨密度还是要定时校准的;4.控制好机房内的温湿度,对于使用印刷厂自己的纸张的用户尤为重要,可以防止机器卡纸等问题。做好了以上几点,HP Indigo数码印刷机的颜色稳定性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再来说说印刷厂的印前和胶印机需要做好的工作。印刷厂需要做的工作其实很多科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走标准化道路,印刷机的状态要稳定;在国内,走标准化道路并且比较成功的印刷企业还是非常少的,大部分印刷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还是处于空白或半空白状态。举个有点可悲的例子色序,有一家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印刷企业,他们的印前部门的人员竟然还用深圳某家印刷厂印制的所谓印刷四色标准色卡,来比对本厂印刷的产品颜色是否准确、艺卓显示器显示的颜色是否准确等,问其印前调色人员关于印刷机特性文件(ICC文件)的问题,她却是一脸的茫然。在保证了印刷机有稳定的印刷状态之后其他包装,才能进行下一步,制作一个准确的ICC文件,ICC文件也没什么神秘的,它实际上记录的是油墨印刷在纸张上所能呈现的颜色数值,即是特定油墨在特定纸张上所能呈现的色彩范围(色域)唐山玉印,所以,一台印刷机至少要制作两条ICC文件,一条是铜版纸类的,另一条是胶版纸类的。当然,理想化的稳定的印刷状态是不存在的折页,所以要不定期地重新制作ICC特性文件,来达到正确反映印刷机当前的状态。如果你想要精益求精,你需要做每种纸张类型的ICC文件,但一般没有这种必要,估计目前国内还没有哪家企业在这么做折页,把这个准确的ICC文件拿去给数码印刷机做颜色匹配,即使是随便找一个品牌的数码印刷机,借助于第三方色彩管理软件,数码印刷的样张颜色与传统印刷的标准样张的颜色也不会差太多。可是,如何制作准确的ICC文件呢?我也只是一个初学者软件,给不出标准的答案,只能分享下我的想法和认识了。制作ICC文件,大家一般都是利用Profile

Maker软件来完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总墨量要设定好《中国印刷业报告》,这将会对印刷厂的印刷工作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举个例子,很多情况下,印刷厂拿到的原稿是RGB模式的,在把文件由RGB模式转换为CMYK模式时,就会用到你制作好的ICC文件覆膜,如果原稿的整个色彩范围偏暗的时候(甚至有大面积的R:0、G:0、B:0,或者都是RGB十几左右的数据),而你的ICC文件在制作时设置的总墨量如果比较高,则转出来的文件的暗调区域的总墨量就会比较大,印刷时就很容易导致印品背面蹭脏和油墨搭界等质量问题。当然行业法规,印厂更多的是从客户手里拿到CMYK模式的文件,而这些文件里,有相当一部分文件是由那些对印刷似懂非懂的人员使用上面提到的错误的颜色空间转换方式获得的,暗调区域墨色比较重,印刷厂所能做的修改就更有限了标签,如果再碰到比较诡异的数码打样稿,这印刷工作就更难做了。在制作好ICC文件后,专业的还要在软件里进行修正,我目前还没有做过这方面的修改,不过平装无线胶订联动线装机量调查,我有检验这个ICC文件好坏的偏方(近段时间想到的,不过还没机会检验),大家把这个刚制作好的ICC文件置入到Photoshop软件里,然后找一幅颜色比较中性的RGB模式的图片或者自己做一些灰阶色块,正确转换成四色文件后唐山玉印,根据四色颜色信息来判断各阶调转换是否到位。

借助色彩管理软件完成色彩匹配

以上各种前期准备工作都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借助第三方色彩管理软件来完成色彩匹配的工作了,市场上有很多色彩管理软件,限于我的接触面,我选两个比较知名又好用的GMG和CGS的色彩管理软件来谈谈。

GMG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是最高的纸箱纸盒,实际使用效果也非常不错,使用其对HPIndigo数码印刷机进行色彩校准后,打印出来的样张与传统胶印样张的色差ΔE,铜版纸为0.80~1.10,胶版纸为0.65~0.90柔印,如果用在爱普生的高端喷墨打印机的色彩校正上其色差ΔE也可以做到1.6以下,相似度非常高。

CGS色彩管理软件对于大多数国内用户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其实际使用效果也非常不错,用其对HP Indigo数码印刷机进行色彩校正后,与传统胶印的色差ΔE饮料包装,铜版纸为0.90~1.35,胶版纸为0.70~1.00,在喷墨打印机上的色彩校正能力也不输于GMG。

当然,两款软件有优点自然也有缺点,下面报纸印刷,我就来比较下这两款软件的优缺点。

1.从成本上看,GMG软件与印刷设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套软件只能用于一台印刷设备,如果你有多台数码印刷设备,你就需要购买多套软件(软件以后跨版本升级电子监管码,费用也很高),对于对色彩比较有追求的印刷企业,成本还是比较高的;而CGS软件可以实现一套软件校准控制多台数码印刷设备,对于有多种打样方式的印刷厂来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色彩管理

2.从实际使用效果上看套印,两款软件都是采用循环校色的方式来完成色彩匹配的,所不同的是,GMG通过4~6次的循环校色,来完成数码印刷与传统印刷的色彩匹配,之后每次的色彩校准工作只需1~2次即可完成上海宏景,CGS软件做色彩校准,每次的色彩校准工作都需要3次的循环校色,才能完成色彩匹配;把两款软件对数码印刷机进行校准后,印刷同一样张,进行对比乳品包装,GMG的高光区域更接近于传统印刷,CGS则在暗调区域的色彩更准确些,对于色彩校准后,需要对局部进行修改时,CGS的修改更细致。

3.从软件操作性上看数字印刷机,GMG软件操作界面简单,中间过渡文件格式少,易于上手,CGS操作界面复杂,中间过渡文件格式多包装总论,不易上手。另外,CGS软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数码打样,对于有这方面需要的企业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做好数码印刷和传统印刷的色彩匹配工作之后,印刷企业需要做的就是保证各个印刷设备的印刷状态的稳定UV印刷,印刷耗材最好是固定下来的品牌,以免对印刷机的输出色彩产生影响。

Fiery数字印刷核心第二届中国(广东)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抢先看EFI

Fiery——您不可或缺的数字印刷核心2011“绿色印刷在中国”系列活动之大奖评选2010中国印机制造行业经济数据1-4季度新鲜出炉本月本周今日热点2011年数码印刷市场狼烟四起

细数巨头动向2011年华南国际印刷/标签/包装展在羊城隆重开幕大地震对日本印刷业影响情况调查印刷厂实况分析:大幅面印刷机打开收益新局面印刷环境标志标准3月4日起正式颁布实施民营印刷业生存艰难

在夹缝中谋求发展印刷企业员工的底薪该上调吗?2011供应商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3D打印机被称之为改变未来世界新的创造性科技业内预言未来3~5年1/3出版社活不下去本月本周今日热点大地震对日本印刷业影响情况调查日本地震导致纸张短缺并涨价印企压力加大日本大地震亲历者讲述地震对印刷业影响网友热议日本地震对菲林价格的影响中国出版政府奖颁奖典礼举行

获奖名单发布浅谈日本地震对我国造纸业产生的影响惠普推出首台全球最大的彩色数码印刷机如何使用印刷机印刷出一把小提琴?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署长贺《印刷经理人》百期出版重新审视出版社与印刷厂以价格为核心的合作模式本月本周今日热点大地震对日本

印刷业影响情况调查中国出版政府奖颁奖典礼举行

获奖名单发布惠普推出首台全球最大的彩色数码机《印刷经理人》100期庆典18日下午举行日本知名印刷设备商评估灾难影响,称损失不大富士胶片感谢中印所对企业受灾的深切慰问小森公司有关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域地震情况的报告以及灾害对策实施报告《印刷经理人》100期庆典精彩上演

数码印刷与传统印刷的色彩匹配 第2篇

关键词:印刷工艺;色彩设计;影响分析

一般情况下,印刷版面皆由在电脑屏幕上设计完成,而具体的设计落实仍需要具体的印刷工艺来实现,由于印刷工艺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电脑屏幕之上精美的设计无法全面展现到印刷产品中来。艺术设计作品,若通过印刷输出,必须将设计艺术与现代印刷工艺完美结合起来,其艺术魅力才能通过印刷得以传播。但事实上,由于印刷材料和工艺的局限性,许多效果很好的颜色设计,印刷后却不能得到正确的再现。基于此文章对印刷工艺对色彩设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版面色彩设计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论述分析。

1原色印刷方式与专色印刷方式的选用

在具体实施印刷工艺时,有很多色彩无法用用原色叠印方式呈现出来,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选择专色印刷方式进行呈现。在具体进行专色方式运用时,经过调配的专色油墨颜色可以决定印在纸上的颜色,而对于屏幕上专色颜色设置来说,仅仅起到一定的指代作用,与最终在纸上呈现的颜色并不完全一致。但专色针对屏幕之上的高饱和颜色却无能为力,无法成功调配出来,专色自身具备的局限性由此得以体现。每一种专色只能完成一块版面的制作,并且色彩方面主要由油墨来决定,因此与运用多种原色混合才能得到新的颜色相对比,选择专色更能够保持颜色的一致性。此外,尽管多种原色经过混合也能够得到新颜色,但由于任意一种原色实际的密度或网点面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一旦发生在混合过程中密度或面积发生改变,那么就会大大增加偏颜色或者墨色不均匀概率。当进行大面积的浅色色块印刷时,在工艺选择方面若采用四色印刷工艺,并选择原色印刷,则通常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该工艺使用中由于油墨对纸张覆盖率并不高,因此在墨色方面会给人一种较为平淡的感觉,且整体墨色较为单薄,对色彩设计带来一定影响。二是由于在工艺实施中存在调幅加网角度问题,选择原色印刷会让人感到有莫尔纹的存在。若选择专色印刷的方式来印刷浅色,为有效调节原墨浓度,可在原墨中添加冲淡剂,然后再印刷实地,从而使得墨层更加厚实,印刷出的浅色更能体现出均匀厚实的效果。

2印刷色谱的选择

在选择四色印刷版面颜色时,不能直接根据电脑屏幕上的颜色进行选择,需要先选择印刷色谱,然后根据印刷色谱来确定最终的颜色。实际上,相对于电脑屏幕上的色域范围来说,四色印刷的色域范围更小,因此难以实现电脑屏幕上高度饱和的颜色复制。严格来说,只有当印刷条件、纸张、油墨相同时,色谱的颜色才能符合根据色谱选定的印刷颜色。对于有些印刷厂来讲,都是结合本厂的实际生产条件来完成专用色谱的印刷,从而在进行版面色彩设计时,选择本厂印刷的自制专用色谱。若印刷厂没有自制的专用色谱,则需要根据本厂客观条件进行相应选择,尽量选择印刷条件、纸张、油墨等条件相近的色谱,而不是单纯的仅仅根据哪个色谱比较精美而进行相应选择。从当下印刷厂使用色谱现状来看,其使用的色谱在材质上多是由进口的铜版纸印刷而成,且在印刷工艺方面也比较相近,因此都能够很好的还原原本的颜色。但若在新闻纸或胶版纸上进行印刷,由于上述这两种从材质为非涂料材质,吸墨性较好,且平滑度较差,并且在具体进行印刷时需要的墨层也比较厚,相应的网点扩大也非常严重,以铜版纸色谱作为参照进行颜色的网点面积大小设置时,就需要将加网层数进行降低处理,假如色谱上加网层数为30%,那么在胶版纸上加网层数需要设置为26%,而新闻之上加网层数设置会更低,一般在24%会比较合适。当然,具体的设置仍要根据所承印刷厂实际的印刷工艺情况进行确定。

3文字的色彩设置

在平面设计中,文字设置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起到足够的说明性作用,另一方面,文字造型及色彩设计赋予了文字更多的魅力,能够给人一种强烈的感官刺激,视觉冲击力较强,对于整体设计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具体进行文字造型及色彩设计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保证文字与底色之间具备足够的反差,反差越大,文字越清晰醒目,越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更有助于方便人们进行阅读。二是要注意文字设置位置,最好在版面的空白处,或者在底色较为均匀的位置进行文字设置,否则会导致文字颜色与版面底色出现颜色混乱,加大了读者的阅读难度。三是进行专色印刷时,印刷出的墨层多比较厚重,在压力作用下油墨会进行一定的扩张。而进行多色叠印时,通常都避免不了套印误差的存在,基于此,进行文字设置时,应选择反白的文字及线条,无论使用上述哪种方式印刷,字体及线条一定要明显,不能太细,一般要大于8磅,如可以选择隶书、黑体等,不能选择仿宋、细圆字体。四是对于正文色彩设置来说,在色彩上应选择单一的原色或专色,由几个不同颜色叠印起来的文字在屏幕上虽然能够显示出很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印刷过程中则很容易出现套印不准的问题,对于整体阅读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4色块颜色设置

在设置色块颜色时,应尽可能减少成数太小的网点的使用,若使用小于15%的平网网点,在进行晒版时由于网点太小就会导致难以进行充分的吸气,最终造成局部晒浅问题。在具体印刷时,还会因为水分过多或者印版磨损出现掉版问题;上述两种原因都会导致墨色不均的问题发生,对于普通的平印工艺来说,更严禁使用在5%以下网点。除了不能使用成数太小的网点之外,在色块颜色设置上还应尽可能减少成数较大的网点使用,若使用95%以上的网点,在具体印刷中会因为供水不足或者橡皮布起脏而出现糊版问题,除此之外,在色块设置上应尽量避免使用由多种原色叠印而成的颜色,一般情况下,叠印层数与套印困难度是成正比的,叠印的层数越多,相应的套印也就越困难,并且在具体印刷过程中还会受到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实际印刷出的颜色与预期设置的颜色存在一定的偏差,并且经过多种原色叠印而成的颜色在进行印刷过程中由于墨度太厚使得干燥较为缓慢,因此很容易导致背面蹭脏问题发生。

5大面积底色色彩设置

在进行大面积底色印刷时,在颜色选择上,尽量避免选择蓝紫及其附近的敏感色,在印刷工艺上选择上,尽量避免选择大面积平网印刷工艺,主要原因在于,在大面积平网印刷时,很容易出现由机器原因导致的墨杠或者出现前深后浅的问题,基于此,最好选择专色实地来进行大面积底色的印刷。当面对版面之上既有彩色的图像及大面积底色为黑色的情况时,建议在黑底部分使用黑色实地再加30%至40%的青色进行相应的叠印处理,这样印刷出来的黑底色质地比较均匀厚实,主要原因在于,在四色印刷工艺中,黑色实地密度应小于1.9,但在该密度之下印刷出来的底色在视觉效果上会给人一种单薄的感觉,而通过加青版可以有效的弥补黑版印刷不实的不足之处。当然加印颜色上不仅仅局限于青色,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如果黑底之上有暖色图案,且边缘呈羽化状,那么底色的加网就需要根据暖色调进行灵活的调整,如可以选择品红20%、黑色100%、黄色30%进行叠印,这样效果相对于加青色会更加自然。

6结语

综上所述,设计师在进行色彩设计时,尽管色谱与配色指南都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由于在印刷工艺及印刷材料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颜色虽然能够设计出来,但却很难在实际印刷中去实现,即屏幕之上的色彩不设计效果无法代表最终的设计实现,具体仍需要根据印刷工艺对于色彩设计的影响进行相应的实现,因此在色彩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印刷工艺自身所带的局限性,结合印刷工艺实际,尽量选择一些比较容易在印刷中实现的颜色,从而既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又能够保证印刷出产品的质量,有效实现由设计精品到印刷精品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乔羽.最快速的印刷检测技术[J].广东印刷,2018(01):5.[2]张良政.电解防垢技术在三元复合驱配注工艺的应用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7,36(08):85-88.[3]耿怡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印刷显示带来显示产业发展新思路[N].通信产业报,2018-02-05(009).[4]李景岩.含聚污水稀释聚合物影响因素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7,36(12):25-27.[5]王萌萌,余节约.浅谈印刷工艺对色彩设计的影响[J].广东印刷,2016(04):30.[6]刘洋.纳米聚酰胺6结晶行为影响研究[J/OL].云南化工,2018(01):14-15

[7]安齐,张庆印.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性能研究[J/OL].云南化工,2018(01):20-22

数码印刷与传统印刷的色彩匹配 第3篇

虽然我国早期造纸和制墨技术的出现造就了雕版印刷术, 但是由于手工雕版既费时又费工费料, 以及大批书刻版也不便于存放, 加上在雕工的过程中有错字需要挖空补字更正等缺点, 于是便诞生了活字印刷术。所谓活字印刷就是将原来雕版的整版雕刻文字的方式变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单字, 再将这些单字根据文字内容排列成需要印刷的版面, 捆绑成印版而涂墨印刷, 印完后这些单字如没受损又可以收藏存放, 下次排版可继续用。毕发明的是胶泥活字印刷, 较木制雕刻容易, 是一种在字坯上刻字的方法, 是将刻好的单个泥活字通过烧结达到一定的硬度, 用来排版印刷的方法。毕认为活字版只需要四千余汉字即可满足当时一些书籍印刷的使用。因为在排版过程中若出现生僻字, 可临时刻制, 比较方便。“对于使用频度很高的一些字, 每个字做数个至十几个活字, 以满足使用。”[1]在活字印刷发明以后的250年, 元代大德元年 (1297年) , 王祯 (时任安徽旌德县尹) 对活字排放技术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他发明了一种称为转轮盘的“活字板韵轮”刻制木活字方法, 并将字增加一万个, 方便了印刷排字工序。王祯的《造活字印书法》一文详细介绍了这种木活字版工艺, 是介绍活字版技术工艺的一篇重要文献。

从宋朝到明清, 由于泥活字在技术上一直还存在某些缺陷, 采用活字印刷技术进行的大批量书籍印刷文献还无处查找, 这说明活字印刷沿用的时间并不长。活字印刷技术开创了印刷字体的新形式, 促进了印刷字开始走向了规范并完全脱离了书法的特点, 使印刷字体从传统字形走向新的字形。

二、宋体字的产生和使用

“雕版印书, 隋唐有其法, 至五代而行, 至宋而盛。”[2]从传承下来的宋版书文献资料, 我们可以看到, 宋版书式样装帧考究, 用墨和用纸精良, 其书版的字体手写和刻工紧密结合。由于宋活字印刷是由唐雕版发展而来, 宋版书自然存在着木版印刷、铜版印刷、蜡版印刷和宋书刻版的各种字体, 主要是颜、柳、欧等名家字体, 或兼采诸家笔意。书版的字体有的纤细、有的刚劲浑厚, 字体或长或扁、或圆或方, 写或刻的每个字在编排上无法达到大小一致, 这无疑影响视觉上的要求。为了适应雕版印刷大批量生产, 于宋代逐渐形成了一种竖向线条较粗, 横向较细的“竖粗横细”的宋体字形。

“为了适应雕版印刷的需要, 刻工们要求有一种楷书更为整齐规范的字体, 他们经过不断探索, 创造了一种横平竖直, 较为规范的雕版字体, 它很接近楷书, 横竖笔画也没有太大的差别。”[3]我国早期的印刷品一般都是被当作制作写本的标准本, 所以书版的字体一般都使用了全面普及使用的楷书。但是随着后来印刷品制作的批量生产, 一笔一画地精心刻写的楷书印刷方法, 已经无法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甚至可以说, 在刻写的过程中若过于拘泥原书体, 文字就会显得十分呆板。于是便出现了一种横细竖粗的字体, 笔画遒劲有力又美观。从现存文献可以看到, “宋体字产生于雕版, 成型于明朝。这类版本大多是在版心下端刻有刻工名字, 有时还可以看到书手的名字。”[4]

“纵向略长”和“字形方正”是宋版书的主要特征。比如《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点校毛诗》版本字体方正;而《大易粹言》《战国策》《春秋经传集解》等版本字体学颜柳或取欧体, 字体近长方, 横竖笔画没有太大差别, 笔画粗细变化较为明显。所以后人认为颜体是“后世印刷宋体的真正渊祖”[5]。明万历年间, 宋体字开始广泛使用而被固定下来, 一直延续到今天的“老宋体”。另外还有宋体字派生出来的“聚珍仿宋体”“扁宋体”等印刷字体。宋体字的成熟, 对后来印刷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逐渐发展成为今天出版物的主要字体。

宋体字的诞生, 标志着汉字字体规格化、抽象化、几何化系列的形成。与书法艺术的“有意味的形式”相比, 这种程式化字体, 虽然舍弃了活泼的、流动的……[6]却适应了书籍批量化生产的需要, 满足了写版者、刻版者和阅读者的实用要求。之后几百年在宋体字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长、扁、仿变等多种印刷字体, 为我国印刷字进一步扩展奠定了基础。

三、逐步改进的印刷字体

在我国明代中期出现的“仿宋”字与宋代印刷字体都被列入印刷字体的宋体系列。由于仿宋出现在宋体之后, 可以认为是一种在对宋代印刷字体的模仿中逐渐形成的字体。仿宋字体笔画结构的特点是横平竖直、横细竖粗、字形偏长。早期仿宋去掉了楷书笔画结构上的曲线, 起笔和落笔成倾斜形, 和宋体有所不同, 主要体现在笔法锐利, 结构紧密雅致, 便于写刻和阅读方面。到了清代随着书籍印刷的品种扩大, 相对印刷工艺的雕版、彩色套印等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 特别是线装书的印刷自成一体, 成为中国书籍装帧特有的一种形态。就印刷字体而言, 除宋体字外, 也出现了书法水平较高的官员书写序文的刻版。如清康熙本《春秋传说汇纂》序言为陈邦彦手书, 《康熙字典》序言为王图炳手书等, 都是以楷书手写雕刻的。

总的来看, 汉字印刷字体从唐宋以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是用手写体刻板, 印刷字体没有能够形成规范性。宋到明形成的宋体字与手头书写字拉开距离, 两者分道扬镳, 形成了印刷、手写双轨平行的印刷体制。在我国印刷字体发展过程中, 这种二元结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起到了维持汉字传承性作用。书法字体以追求艺术效果为主, 书写方便灵活, 以利日常使用, 而规范的宋体字则要求视觉效果和阅读舒适性, 这是汉字设计发展史的一大进步。

四、铅字印刷的出现及其发展

19 世纪初, 西方传教士为了在中国进行宗教的传播, 其中具有影响性的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罗伯特· 马礼逊 (Robert Morrison) 在中国境内研制了第一套中文铅字。他于1807 年9 月8日来到中国广州, 开始着手编写汉语字典和翻译《圣经》。汉字铅字的研制在传教士的精心培育下, 经过不断改进与实践, 解决了汉字铅字制造的雕刻和快捷实用排版检字方法, 奠定了汉字铅字印刷最基本的技术。

在汉字铅字印刷中具有影响的“香港字”, 是施敦力兄弟 (Alexander and John Stronach) 在香港继续戴尔未完成的一项艰难工作, 到1846年已累积完成大小汉字字模3891个。之后美国人在香港推出了一份采用铅活字印刷的刊物《遐迩贯珍》, 即字模铸造的“香港字”[7]。近代由外国人研制的中文铅字直到1858年姜别利“美华字”的出现才逐渐停止。美华字的出现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 它采用了电镀技术, 可以使铸造的铅字与字坯原型接近, 其字号标准规范, 对后来汉字印刷字体设计的规范多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将我国传统手工制作印刷字体方法向工业时代又推进了一步。

1897年2月11日, 上海民族资本企业商务印书馆的开业到1900年收购上海日商修文印刷局, 标志着我国印刷正式迈向现代化技术阶段。商务印书馆在1909年, 由徐锡祥镌刻字模创制了2号楷书铅字。其方法是:“先以楷书原底照相摄制阴文铜版, 每字嵌入铜壳子, 制成刻坯铜模, 浇铸阳文刻坯, 刻工加工镌刻, 以成原字, 再以电镀法制成铜模, 浇铸铅字, 极为雅美。此外更刻方头体、隶书体等字。”[8]在学习西方现代印刷技术的同时, 商务印书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 之后又推出一种叫做“聚珍仿宋”的印刷字体, 用以排印古书善本。聚珍仿宋体是界于宋体和楷体之间的一种全新字体, 对汉字铅字印刷字体设计与创新起到了推进作用。

五、结语

从留存文献中可以确定, 汉字印刷字体设计从文字结构上说, 具有楷体体系和宋体体系两大体系, 也是最早成熟并被广泛认知的印刷字体。以后出现的印刷字体就是在这两种字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也使以后的印刷字体的创新设计具有了“从楷”“从宋”的结构特征和笔画特征。20 世纪30 年代, 由于受西方等宽笔画黑体字的影响, 在上海的一些书籍、报刊中作为标题字出现了一些粗壮黑字体, 作为一种新字体向印刷字体创新设计提出了挑战。至此, 中文印刷字体除宋体和楷体, 还有仿宋体和黑体逐渐成为中国印刷字体体系中的四种主流字体, 成为了字体创新设计的基础字体。

摘要:宋代宋体字的产生初步表现出印刷字体的固有特征。为适应书籍批量印刷需要, 明代在宋体字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仿宋”字体, 印刷字体的统一性得到了认可。活字印刷术给汉字带来了设计的模块化, 促使人们对汉字的认识上升到了设计思维, 形成了现代汉字设计的概念。传统印刷字体直到近代才被铅活字替代。对这一发展过程的审视, 是了解汉字印刷字体发展过程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印刷字体,雕版印刷,活字印刷,铅字印刷

参考文献

[1]曹方.文字艺术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43.

[2]方以智.通雅.卷三十一[M].北京:中国书店, 1990.

[3]童曼之.仿宋体[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3:1.

[4][日]藤枝晃.汉字的文化史[M].李运博译.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5:186-187.

[5]陈振濂.书法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2:305.

[6]李丛芹.汉字与中国设计[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2007:151.

[7]时璇.视觉.中国近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2:72.

数码印刷与传统印刷的色彩匹配 第4篇

数字印刷用纸的性能要求

数字印刷用纸必须满足3个方面的要求:①走纸性,即纸张顺利通过印刷机的能力,尤其是在双面印刷输纸过程中,其尺寸精度对能否顺利输纸非常重要,而印刷用纸的平滑度对走纸性的影响也非常大;②油墨转移性,即印刷用纸接受墨水或墨粉的能力;③耐抗性,即最终形成数字印品后,在使用中遇到各种不利因素时,印刷用纸的耐受能力。

此外,数字印刷用纸的白度、孔隙率、厚度、挺度,涂布或处理方法,也会影响最终的图像还原质量,应根据最终效果要求慎重选择。同时,数字印刷用纸的丝绺方向也应引起特别重视,应该从数字印刷产品的最终用途,回溯至各个印后加工阶段、印刷过程、输纸环节,根据需要慎重选择。

如果使用静电数字印刷机,由于其是利用静电成像原理,还必须考虑印刷用纸的导电性。其中,控制印刷用纸的水分便是关键因素之一。印刷用纸的水分足够低才能保持其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有利于墨粉的转移。另外,印刷用纸的纸浆种类、填料和纤维取向也会影响印刷用纸的导电性。

数字印刷用纸与数字印刷设备的匹配性

选择与数字印刷设备相匹配的印刷用纸并非难事,大多数数字印刷用纸供应商都会向客户提供匹配设备的详细清单,而数字印刷设备制造商也会向客户提供匹配纸张的清单。相比较而言,针对特定墨水或墨粉进行优化的纸张,要比依据不同印刷工艺进行优化的纸张具有更佳的印刷效果。也就是说,根据数字印刷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清单选择匹配纸张容易获得更好的印刷效果。

我们知道,在数字印刷中,纸张涂层的作用是防止墨水的过度渗透,从而避免印刷图像不清晰。经过特殊处理的数字印刷用纸能防止墨水渗入纸张内部,使其存留在纸面上,从而保证印刷图像的宽色域、高密度、高清晰度,防止渗色和透印。所以很多数字印刷设备制造商都要求使用其提供的经特殊处理的纸张。

不过,为了拓展数字印刷机对纸张的适用范围,许多数字印刷设备制造商都通过改进设备性能来降低对特殊纸张的依赖性。例如,在线涂布等处理方法就可以满足印刷企业在数字印刷中使用普通纸张的需求。此外,也有数字印刷机制造商通过研发新型墨水和墨粉及一些新方法来拓展数字印刷机的纸张适用范围。

Canon公司的imagePRESS彩色数字印刷机便不需要采用专用涂布纸。其采用了超细墨粉,可减少数字印刷机对纸张的特殊要求。Canon公司声称,其推出的V型墨粉,再结合光面优化技术,不论在何种纸张上印刷,通过对设备的调整,均能使印刷图像的反射光泽与承印纸张的反射性相匹配。此外,Canon公司的双重定影技术还能够实现有纹理纸张的高质量数字印刷。

HP公司推出的Indigo WS6600数字印刷机,配置了在线打底油 (ILP)装置,可以选用普通胶版纸印刷,而无须对纸张进行特殊处理。其新近推出的HP Indigo 20000和30000数字印刷机也采用了ILP技术,可以在未处理的纸张表面印刷。

Kodak公司推出的Prosper喷墨印刷技术可同时适用于未经处理和处理过的纸张。Prosper 1000喷墨印刷机在处理过的纸张上印刷能够很好地表现中间调层次,使用未经处理的纸张也可获得效果相近的印刷质量。

Kodak公司推出的Prosper 5000XL喷墨印刷机需要使用处理过的纸张,但配备了在线优化系统(IOS)之后,Prosper 5000XL喷墨印刷机也可以对非涂布纸进行印刷。

Kodak公司的NexPress成像技术是基于普通胶版纸而设计的。Kodak的NexPress印刷生产线虽可通过多种方法处理非涂布材料,但其目的并不在于增加油墨的附着力,而只是使印刷商在印品光泽度和印刷用纸方面可以有更多选择,例如,要获得水印涂层、高光泽和哑光效果时,便可以对非涂布材料进行处理。

理光推出的InfoPrint 5000数字印刷系统可以在未经处理的纸张上印刷,而且该系统不支持某些经处理或涂布的印刷用纸。

经特殊处理的数字印刷用纸量将剧增

虽然不是所有数字印刷机都必须采用涂布纸,但是经过处理的专用纸张的用量还是会不断增加。

Kodak公司认为当喷墨印刷用纸量达到造纸设备的生产阈值时,经处理的纸张将会以更低的成本成为常用材料。而且如果印刷商的业务种类更加灵活、多样时,经处理纸张的种类将会增加,这将会使小型特种纸制造商受益。

理光公司则表示,印刷企业期望印刷用纸制造商能够以比如今更低的价格提供更高品质的纸张。为达到这一目标,理光一直与纸张制造商合作,帮助其研发高质量的涂布纸和经处理的纸张。

Xerox公司预测,如今数字印刷的应用领域正在从单纯地复制信息向生产高价值的个性化印品转变,如照片、包装和标牌,而这些都将对数字印刷用纸种类等提出更高要求,进而促进涂布纸的放量增长。

HP公司认为,有越来越多的纸张制造商可以供应喷墨印刷用的经处理的纸张,纸张的选择范围在不断扩展。

色彩印刷的顺序应遵循的原则 第5篇

1、根据三原色的明度排列色序

三原色油墨的明度反映在三原色油墨的分光光度曲线上,反射率越高,油墨的亮度越高。所以,三原色油墨的明度是黄>青>品红>黑。明度小的先印,明度大的后印。

2、根据三原色油墨的透明度和遮盖力排列色序

油墨的透明度和遮盖力取决于颜料和连接料的折光率之差。遮盖性较强的油墨对叠色后的色彩影响较大,作为后印色叠印就不易显出正确的色彩,达不到好的混色效果。所以,透明性差的油墨先印,透明性强的后印。

3、根据网点面积的大小排列色序

一般情况网点面积小的先印,网点面积大的后印。

4、根据原稿特点排列色序

每幅原稿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属暖色调,有的属冷色调。在色序排列上,以暖色调为主的色序为黑、青、品红、黄;以冷色调为主的色序为黑、品红、青、黄。

5、根据印刷设备的不同排列色序

⑴单色机色序:单色机印多色产品时,油墨转移属于湿叠干,考虑色序时,可将油墨粘性放在较次要的地位。

在纸张、油墨质量都较好的条件下,一般印刷色序为黑、青、品红、黄。在纸张质量较差,表面粗糙,紧度低,吸墨性强时,可选择色序为黄、品红、青、黑。由于黄版面积大,可以弥补纸张的缺陷。使印刷效果好一些。另外采用黄、品红、青、黑色序,有利于换色,容易清洗墨辊、墨槽。单色胶印机先印黄版的 又一原因是人的视觉对黄色网点不敏感,而印浅颜色黄版时,既使略微会有一点套印不准的现象,肉眼也不容易观察出来,因而有利于四色套印的效果。

⑵在双色机的印刷中第二色和第三色属湿叠干套印。1-2色和3一4色的印刷属湿叠湿套印,双色机的印刷色序以明、暗色相互交替为宜,墨量大的放 在第二色组,所以在印刷中一般采用以下印刷色序:1-2色品红-青或者青-品红;3-4色黑-黄或者黄-黑,但亦根据需要。要突出某个重色时,如绿色,就 应按照品红-黄,青-黑的套印色序印刷,这样以获得较理想的印刷效果。

也可以采用色序为黑-黄、品红-青,这种色序墨色较容易控制。

⑶四色机印刷是湿压湿印刷方式,要使后一色油墨能较好地转移到前一色承印物的墨层上,应顺着印刷色序油墨的粘着性依次减少,否则会产生逆叠印刷 现象。一般是先印油墨粘性大的暗色,后印油墨粘性小的亮色。常用色序为黑、青、品红、黄,或黑、品红、青、黄。在改变色序的同时,对油墨的粘性也应进行相 应的调整。

在四色机印刷中,黄墨排到最后一色印刷,主要有三个优点:

⑴由于黄墨的透明性好,用于最后一色有利于足够的光量射入上下墨层,使印刷品色彩更鲜艳。⑵黄墨的干燥性能较快,印刷面积较大。把黄墨安排最后一色,不仅可以防止因黄墨干燥速度过快而引起的晶化外,还可利用它印刷面积大,又能很快氧化结膜的特点,罩盖在其它墨层表面,可提高印刷品的光泽度。

⑶黄色安排在最后一色,便于控制黄色的用墨量,可随时对照样张进行调节。

6、根据纸张的性质排列色序

纸张的平滑度、白度、紧度和表面强度各有不同,平、紧的纸张先印暗色,后印亮色;粗、松的纸张,先印明亮黄墨,后印暗色,因为黄墨可以遮盖掉纸毛和掉粉等纸张缺陷。

7、根据油墨的干燥性能排列色序

实践证明,黄墨比品红墨的干燥速度快近两倍,品红墨比青墨快一倍,上海印刷黑墨固着性最慢。干燥性能慢的油墨应先印,干燥性能快的油墨后印。单色机为防油墨表面晶化,一般最后印黄色以利迅速结膜干燥。

8、根据平网和实地排列色序

印刷品有平网和实地时,为取得好的印刷质量,使实地印得平、墨色厚实、色彩鲜艳,一般先印平网图文,后印实地。

9、根据浅色和深色排列色序

为使印刷品具有一定的光泽而加印浅色的,先印深色,后印浅色。

10、以文字和黑版为主的产品一般采用青、品红、黄、黑色序,但不能在黄色实地上印黑文字及图案,否则由于黄墨粘性小,黑色粘性大而产生逆套印,造成黑色印不上或印不实的现象。

11、对于四色叠印区域很小的画面,套色顺序一般可采用图文面积大的色版后印的原则。

印刷色彩学教学大纲 第6篇

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够对颜色、颜色描述、颜色复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有比较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在学习印刷色彩的同时,更多的了解所学习的知识在实际印刷过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的色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颜色理解部分:形成颜色的过程及要素;色光加色法及色料减色法;颜色视觉理论;颜色心里属性及客观属性。

2.颜色描述部分:显色系统描述法(重点孟赛尔系统表示方法);混色系统表示方法(CIE1931RGB真实三原色系统、CIE1976L*a*b*均匀颜色空间及色差公式);色貌及色貌模型。

3.颜色复制部分:同色同谱及同色异谱的概念及条件;网点的成色原理及影响因素;印刷中颜色的分解与合成理论;色彩管理与结构。

教学计划:

共计42课时

印刷概论(印刷的发展历史、印刷原理、制版、印刷)

(2学时)第一章:颜色的由来

(5学时)

第一节 颜色的来源

(1学时)第二节 物体与光

(1学时)第三节 光的感受—眼睛

(1学时)第四节 颜色的判定

(2学时)

第二章:颜色的视觉规律

(7学时)第一节 颜色的分类及特性

(1学时)

第二节 颜色的混合规律

(3学时)第三节 同色异谱现象

(1学时)第四节 需要注意的颜色视觉现象

(1学时)第五节

第六节

颜色的心理现象、颜色的协调

(1学时)

第三章:用数量来表示颜色

(10学时)第一节 CIE用数量表示颜色的方法

(2学时)第二节 CIE计算颜色的方法

(2学时)第三节 CIE用数量表示颜色差异的方法

(2学时)第四节 以RGB值表示颜色的方式

(1学时)第五节 以CMYK值表示颜色的方式

(1学时)第六节 以视感觉量表示颜色的方式

(2学时)

第四章:颜色的测量

(3学时)第五章:彩色印刷复制颜色

(12学时)第一节 彩色印刷如何复制颜色

(2学时)第二节 印刷品色度计算

(2学时)第三节 影响印刷平颜色质量的主要因素

(4学时)第四节

色彩管理基础及应用

(4学时)

第6章 印刷色彩实验

(3学时)

数码印刷与传统印刷的色彩匹配 第7篇

印刷过程中的颜色管理是整个颜色管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为此阶段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批量产品质量的优劣,尤其在以稳定为第一要求的烟标印刷领域,如果一旦控制不好,轻则批量报废、客户投诉退货,重则直接影响自己的美誉度。

一、数据化标准的重要性

所谓标准化,就是最大程度的规范化。同样的工艺条件,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操作员工来印刷,效果应完全一致。这就需要对制程工艺参数进行测控,稳定工艺条件。这要求我们在印刷过程中,根据本企业的特点,确定关键工序,印刷过程中所有工序都控制好了,才能达到专业化生产的目的。

在传统的印刷生产中,员工的思维是感性的、凭经验的、无序的,常常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传授技艺。在一些老师傅的思维习惯中总认为,印刷生产靠的是代代相传的经验,说不清道不明,经验多了自然就知道了,事实上这是一种不科学、不严谨的做法。现代印刷需要很多步骤来共同完成,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及保证稳定的印刷质量,需要一个科学的、严格的体系和工艺流程。

企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可形成强大的生产力,英国伦敦有研究机构做了大量长期数据统计,得出结论是欧洲的经济增长的13要归功于标准化,远高于专利技术对经济的带动。我们必须敏锐地意识到,印刷业的理性时代已经来临。近年来,由多家印刷产业的供货商以及学术团体所联合组成的商业策略联盟推行了统一的“作业辨识格式”,既通过建立标准的“输出”和“输入”信息格式,从而控制了生产流程的有效运作,成为业内“规范化、数码化、标准化”的共识,并被称为印刷业标准化的里程碑。

规范化的确有利于印刷品质控制、有效降低成本及提高服务水平。印刷生产流程既漫长又繁杂,印刷品质的控制在于全过程,任何一个工艺环节处理不当,各个环节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操作不规范,都不可能生产出印刷精品。对于生产各工序,设置控制点及控制要素,以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作为流入下一工序的依据来进行过程控制。

二、烟包产品的颜色数据化

对于印刷企业,在制定印刷成品颜色质量标准的同时,必须同时制定印刷材料(油墨和纸张)的质量标准并进行有效控制才能达到所要求的印品质量。印品颜色和纸张的合格性允差范围可以采用与印品用户(卷烟企业)相同的控制标准;或者,根据印刷企业生产条件制定相对严格的控制标准

制定油墨的标准色度坐标值可以采用与印品指定目标色相同的标准色度坐标值;或者,使用自动油墨刮样机对指定油墨刮样后得到的油墨色样进行测量所得的数据,作为该油墨的标准色度坐标值。这样,对进厂油墨不需要上机印刷,便能方便地进行检测控制印品色彩色差是所有影响因素的综合表现,因此对进厂油墨的质量控制,必须制定相对较为严格的合格性允差范围,这样在印刷后综合其他影响因素所造成的色差变化之后而得到的印品,才能达到最终的质量要求。

目标色标准色度值的制定

卷烟商标色彩质量管理可以使用分光测色仪和颜色数据处理系统。其最小测量口径为3mm;因此,在卷烟商标上被测色实际被测面积必须大于3mm才有意义;必须大于5mm才能方便工作人员检测并获得良好的重复精度。

在卷烟商标卷包后被遮盖,并且不影响施胶的地方对需要控制的所有颜色印制5~8mm直径的检测色块。

抽检20~100或更多张打样商标,经标准制定部门用人眼视觉观察后,符合设计颜色要求而且各样张之间的差异在人眼宽容量之内的打样商标作为标准色样。

对上述标准色样的每一种颜色进行色度测量并作统计计算,计算所得L、a、b的平均值作为该商标中该颜色的标准色度值;或使用颜色品质控制软件中目标色设置功能中平均值测量制定标准色度值。

刍议印刷技术中的色彩管理 第8篇

所谓色彩管理,就是指运用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方法,在印刷生产系统中自动统一地管理与调整颜色,从而保证在整个印刷过程中颜色的一致性。色彩管理系统以CIE色度空间为参考,特征文件记录了特定设备输入或输出的色彩特征数据,利用应用软件及第三方色彩管理软件作为使用者的色彩控制工具,其核心是用于标识彩色设备色彩特征的设备特征文件,而设备特征文件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标准基础上,才能达到色彩管理的目的。ICC国际色彩照明为了通过色彩特性文件进行色彩管理,以实现色彩传递的一致性,建立了一种跨计算机平台的设备颜色特性文件格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包括与设备无关的色彩空间PCS(Profile Connection Space),设备颜色特性文件的标准格式(ICC Profile)和色彩管理模块CMM(Color Management Modle)的系统级色彩管理框架,称为ICC标准格式,其目标是建立在一个可以以一种标准化的方式交流和处理图像的色彩管理模块,并允许色彩管理过程跨平台和操作系统进行。

2 色彩管理流程

2.1“印刷机特性文件检测样张”的印刷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在印刷机特定状态下印刷“印刷机特性文件检测样张”,用以检测和描述此状态下印刷机的显色性质。因为印刷机在不同的状态下印刷特性是不同的,所以记录此时印刷机的参数数据,以便于重现这个状态而达到色彩管理要求,是非常必要的。影响印刷机印刷特性的参数很多,总结起来大概有100多种,其中影响较大的包括车间的温、湿度;印刷机水斗液和滚筒的各项参数以及产品的原材料等。对于样张,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密度达到此印刷机平时的印刷密度范围即可,但必须左右平齐。这以环节的重点是在正常的印刷状态下印刷样张,并记录各项数据保证印刷机还可以重现这一过程。如果记录不够准确,在这个环节所做的所有努力都将是没有意义的。

2.2 印刷状态数据的读取以及ICC文件的建立

对上步中印刷的样张进行测量,将测量的结果加上特定的计算即可生成可供计算机及其他各种设备运用的ICC profile文件。生成的ICC文件依照分色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分色方式包括:UCR(黑底色去出)、GCR(灰成份替代)、3/C(三色分色)。UCR是将图像中黑色部分离出来用黑版替代,只限于图像中黑色的颜色;而GCR则是将图像中黑色以及彩色中的灰成份用黑版替代;3/C没有黑版只有Y、M、C三色,图像中的灰色及黑色成份完全是由三色撞出来的。显而易见,这三种分色方法黑版从大到小分别是:GCR、UCR、3/C。

2.3 ICC文件在图像中的运用

将ICC文件与客户文件相结合,将文件改为更适合印刷生产的文件。这一步可以说是色彩管理印前部分的技术关键,印前技术人员将根据待印产品的特点来决定分色方式。懂得印刷的人都知道,同一款产品黑版越大,颜色就越容易控制,这是因为灰平衡好控制。但是黑版越大颜色就越沉,不鲜艳。所以印前人员在分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待印产品的颜色特点、客户要求、以及印刷车间的工作强度,达到三者的平衡。

2.4 拼板与出版

这一部分主要是CTP部分的工作,就是将设计部整理好的文件整合拼版,出CTP版。在这一步中没有特别复杂的操作,但在操作中仍然要注意文件在各操作平台之间转换以及软件选项对颜色的影响。同时注意CTP出版曲线的正确使用,出版曲线要用到之前车间印刷“印刷机特性文件检测样张”时所用的曲线。其次,对CTP出版机各参数稳定性的控制也是必需的。

2.5 印刷车间的生产

经过前面前4个工序的铺垫,这个工序是正式运用的过程也是前面诸多工作的验证。印刷机操作员工将会发现这将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操作体验。在印刷前首先将机器调至第一步中所记录的状态,印刷过程中利用测色仪将印刷品的上的色带调平并跟到之前测试样张上的密度。这个工作完成后就可以保证到版面上的所有的颜色都是OK的,完全没有必要用眼睛看色。从而能够保证印刷品的颜色不会随操作员工主观判断的失误而受到影响,从而造成产品的色差。但这一步的依赖性很强,如果前面印刷样张时的记录不准确、印前操作的不当都会造成这一步的失败。所以各工序都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同时相信自己的工作是有效的,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在生产中也验证了可行性与有效性。

2.6 数码打样

以上介绍的是色彩管理系统运用到生产上的流程。事实上在正式出PS版印刷前,还有一个步骤:数码打样。就是以印刷机的ICC文件为目标,用打印机模拟印刷机的输出。在这一步操作中要注意打印机自身ICC文件的正确使用,因为不同的墨和纸张所打印的效果是不同的,所以使用的ICC文件也是有所差别的。在正确的操作下,打印机的喷墨稿完全可以预测印刷机的颜色特点,以达到喷墨稿和印刷样的统一。用以核查印前各项操作是否有误,甚至供客户签样。以上粗略介绍了色彩管理的操作步骤以及各工序的注意事项,不能作为指导,但各工序操作员工都应该了解到自己在这个系统中的作用和自己所做工作的意义,同时坚信这个系统是可以运作的。色彩管理系统并不是依赖于某个领导或是某个技术人员,而是依赖于系统中的每一位员工。

下面以四色印刷为例简要介绍色彩管理的流程:色彩管理分三个部分来执行:(1)调校设备使其处于正常稳定状态(Calibration);(2)测试设备属性以了解其显色性质/色域(Characterization);(3)色彩的转换处理,以取得不同输出设备下颜色效果的一致性(Separation)。下面图1、图2反映了(2)、(3)部分的工作流程。

3 色彩管理的重要意义

现代色彩管理系统的各种工作都是基于对显色设备(如印刷机、打印机、显示器)的显色性能量化后(设备属性文件的制作)的操作,屏蔽了由于操作者或显色设备的不同造成的颜色差异。这样做,在实现“量化”和“为了重现量化时的状态”上会花费我们很多时间,但之后给我们带来的利益将使我们明白这样做是完全值得的:

3.1 通过数据,客户文件的设计者对印刷机的显色色域有了充分了解,可以“量身定做”文件颜色,不会发生有的颜色总是跟不上或能跟上但很不稳定的情况;

3.2 通过色彩管理达到各设备的显色一致性,实现在印刷前用打印机或显示器核对颜色,避免由于原文件问题使印刷机跟不上颜色而在调校或改版上浪费大量时间。甚至可以实现与客户用显示器确认颜色,实现远程签样;

3.3 更让人惊喜的是,通过色彩管理系统,印前部分可以针对文件特点选择不同的分色模式(例如UCR,GCR,3/C),以便于颜色的控制,在满足客户颜色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得方便印刷控制和材料成本节约;

3.4 通过特殊的属性测试,用专色代替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叠印颜色,实现减色印刷以降低成本;用一种专色代替四色中的任意色,极大的改变印刷机的显色范围,使印刷机印出一般所不能达到的特定鲜色颜色,达到方便控制的目的,同时也有防伪的作用。

4 结语

发挥色彩管理系统的强大作用关键不在于软件,也不是只有专家才能使用这些工具。除了现代化设备投入以外,色彩管理系统更多的是要把印前和印刷紧密链接的整套工作流程,它要求操作员工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真实的记录以及一丝不苟的执行。

要做好整个色彩管理工作流程,重点是如何教育传统的操作人员,了解色彩管理的原理,以及在原有的工作流程中导入新的流程以及思路,保证好过程控制,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色彩管理是公司必须走的路,赶紧学习相关的知识,才是您我印刷人应该做的。

摘要:文章就色彩管理的建立进行详细阐述,诠释了崭新的印刷理念。从色彩管理的流程介绍到重要意义,将读者带到了现代色彩管理的殿堂,向读者展现出高新科技给印刷业带来的巨大革新。同时,文章对相当一部分印刷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价值,帮助企业对引入色彩管理的重要作用提高了认识。

数码印刷与传统胶印 第9篇

数码印刷机与传统印刷机比较,在某些方面优势很明显:第一,周期短。数码印刷采用自动化工作流程,印刷机直接提供打样,省去了传统的印版,不用软片,简化了制版工艺,并省去了装版定位、水墨平衡等一系列的传统印刷工艺过程。第二,真正零库存。用多少印多少,按需印刷。第三,快捷灵活,这是传统印刷无法做到的。

随着大众消费观的改变,印刷品的需求也趋向多样化发展,印刷业务已从大批量追求低成本向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等针对性强的方向发展。在中国,人工成本在不断增加,因此需要人工更少的数码印刷相比传统印刷在人工成本上就有了不少的节约。一部分传统印刷业务正向数码印刷转移。网络个性化印刷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也推动了数码印刷的发展。数码印刷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阔,但需要我们不断地开发和探索,相信在印刷领域几代数码人的不懈努力之下,数码印刷会被人们越来越认同。

合版印刷是台湾印刷市场激烈竞争之下所产生的独特商业模式, 在台湾发展已经有10个年头。在经营模式上,合版印刷突破了传统经营方式,是一种结合了互联网和传统印刷的新型网络印刷服务模式,可以将许多不同客户的小印量印件组合成一张全开版,不但分摊了制版、印刷等固定成本,还能满足一般商业印刷的质量要求。合版印刷的营业产品类别通常包括名片、贵宾卡、贴纸、信封、信纸、文件夹、手提袋、海报、请柬、书籍、大图输出、台历等。

合版印刷火爆的大背景是印刷产业的外在环境出现巨大变动,传统印刷产业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在激烈的竞争之下,各个企业获得的订单量在逐步减少,传统印刷产业面临利润萎缩的困境。而此时,网络科技不断进步,部分传统印刷产业在营销方式上必然要进行大幅转变,因而合版印刷公司应运而生。

合版印刷的营销模式运用网络科技,直接与客户对话,免去了印刷公司的中间环节,可以让消费者非常方便地下单,并取得优惠的价格。而这种营销方式也是近年来合版印刷在印刷业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还能逆势成长的主要原因。合版印刷结合的网络营销特点:第一,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客户通过网络下单,简化流程;文件传输速度快,减少等待时间;交货时间短。第二,在成本上,价格相对低廉,报价透明,易于比较。第三,便利。客户可以随时下单,可以跨区域接单,并且使用网上支付系统。第四,沟通便捷,网站营销方式可使消费者随时获得公司的动态以及优惠活动的信息。在线客服可以快速反应满足客户的需求。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台湾合版印刷业者借助IT的力量进行网络营销。他们以顾客为中心,随时满足顾客需求,充分发挥低成本、应变弹性大的特点,并试图突破自身地域性市场,打败竞争对手,通过不同的营销手段,改变了印刷业的经营模式,在低迷的传统印刷市场中完成蜕变。

目前,数码印刷技术主要分为静电印刷技术和喷墨印刷技术。静电印刷技术主要通过感光鼓充电产生的静电效应吸引墨粉,并通过多种中间载体转移到承印物上,是一种接触式的转移。而喷墨印刷技术则主要使用喷墨头直接将油墨喷射在承印物上,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转移。目前,这两种技术都成为了数码印刷的主要发展技术。相比而言,静电数码印刷设备更适合小批量、高精度的印刷订单;喷墨印刷设备在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大批量、可变数据印刷领域更具优势。原理更简单的喷墨印刷设备代表着未来数码印刷的发展方向。在未来发展潜力上,正在快速发展的喷墨印刷设备在风头上比已经成熟的静电印刷设备更胜一筹;在成本上,使用更少耗材、更少消耗并具有更快速度的喷墨印刷更低廉一些;在环保方面,喷墨印刷技术所使用的水性或UV油墨比静电印刷设备更加绿色;在承印物上,喷墨印刷技术的适应范围更加广泛。

当前,平台式喷墨印刷技术已经开始在纸盒纸箱、软包装和金属包装印刷领域崭露头角。预计未来几年,喷墨印刷技术在包装印刷市场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应用也将快速扩大,预计到2016年底其印量和产值将超过静电成像数码印刷。自2012年开始,引进高速喷墨印刷设备的企业逐渐增多,一些符合国情的商业模式也逐渐成熟,而居民的消费习惯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相信今后几年,我们将有机会见识到更多高速喷墨印刷设备的身影。

关于应用于商业印刷的单张纸喷墨印刷机,5年前富士和网屏就推出了相关设备,但由于当时受制于喷墨头分辨率的影响(300dpix300dpi),一直没有大面积推广。1年前,兰达推出了令人震撼的全系列(对开、四开、八开)单张纸喷墨印刷机,小森也推出了八开的同类机器,分辨率普遍到达1200dpix1200dpi。今年日本JGAS展会上,富士、网屏、小森都将推出四开(79)的喷墨印刷机。相信再过几年一定会出现对开的2400dpix2400dpi的喷墨印刷机,届时与传统胶印的质量将基本一致,这将是革命性的变革!

上一篇:美丽的将军河500字作文下一篇:“诚信校园行”辩论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