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鸟类的灾难

2024-06-01

社会:鸟类的灾难(精选8篇)

社会:鸟类的灾难 第1篇

中班社会课教案《鸟类大罢工》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引导幼儿了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2.知道小鸟是人类的朋友,初步了解一些爱护小鸟的方法及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读过有关鸟类与环境的书或看过录像。

2.知道鸟的一些名字。

3.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几张鸟的图片。

这些鸟漂亮吗?刚才小鸟告诉老师:前几天,它们举行了一次大罢工。(理解“罢工”表示抗议,不愿意工作。)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鸟为什么不捉虫子了吗?好了,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去“呼呼国”看看。

二、出示图片一,教师表情丰富,语言生动地讲述故事。

1.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2.猎人这样做对不对?

3.你替小鸟想想办法,觉得小鸟应该怎么做?

同学们的想象里真丰富。咱们来看一看小鸟们是怎样做的。

1.小鸟们为什么要罢工?

2.小鸟们罢工了,不捉虫子了。害虫们知道了怎么样?

同学们真棒,想得很好。咱们接着来听故事看一看害虫们都干了些什么?

三、出示图片二

1.害虫们都在干什么啊?

2.呼呼国变成了什么样子?

四、再欣赏一遍故事,幼儿了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我们为什么要做鸟类的朋友,要保护它们?小鸟对人类有哪些帮助?

(消灭害虫,报春鸟、布谷鸟、鸽子、啄木鸟)

教师小结:有了小鸟,森林才能更加美丽,小树才能茁壮成长,果实才能获得丰收。小鸟帮助人们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它们可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五、集体讨论如何保护小鸟

你觉得呼呼国的`小鸟还会回来吗?快来帮他们想想办法吧!

组织幼儿谈谈如何保护小鸟。

讨论:我们应怎样爱护小鸟?为什么要爱护小鸟?(减少空气污染、不乱砍伐树木、给小鸟做个窝、给小鸟喂食、放飞小鸟)

1)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保护鸟儿的生存环境,争做环保小卫士。

2)不把鸟儿当作自己的玩具,让它们拥有一个自由的天空。

3)在遇到有人伤害、捕杀鸟类的时候,要积极劝阻或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4)向社会广泛宣传鸟类的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鸟类,知道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

5)不随意捣毁鸟巢、掏取鸟蛋,不驱赶、不捕杀鸟类,为鸟类等野生动物创造一个宁静和谐的生存环境。

6)我们可以做一些保护小鸟的标志牌,把它插在我们周围环境中,时时来提醒人们要保护小鸟。

六、结束部分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知道这么多保护小鸟的方法。我们大家都来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这样我们的周围就就会变得更美丽。当春天来到时,小鸟一定会来和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现在就让我们跟随音乐变成一只美丽的小鸟,飞到大自然中去。

灾难面前档案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第2篇

1. 信息发布、捐款捐物、实地慰问, 档案馆 (室) 在行动。

面对灾难, 整个档案馆界, 从档案学会到档案馆再到档案馆员, 立即动员起来, 采取各种措施, 广泛深入地报道受灾情况, 积极开展抢险救灾行动。针对5.12汶川特大地震, 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在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即发出慰问电, 对受灾的四川省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表示慰问;建立与灾区的密切联系, 全天24小时接收灾情报告, 并及时汇总上报;及时发出加强震区档案安全保护和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 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 对灾区抢救和保护受损档案提出指导意见, 指导震后各级国家档案馆为灾后重建做好准备;通过国家档案局网站发布唐山市档案局利用档案总结出的抗震救灾经验, 为灾区开展工作提供借鉴;向灾区捐款27万多元, 交纳“特殊党费”32万多元。舟曲泥石流发生后, 甘肃省档案局在第一时间与舟曲灾区档案部门联系, 及时向灾区档案工作者传达了国家档案局慰问电精神, 鼓舞灾区档案工作者抗洪救灾。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向灾区捐款10万元;上海市档案局向灾区捐款10万元;甘肃省档案局全体职工向灾区捐款2万余元。这些行动展示了档案馆界对于社会承担的责任, 也是档案馆社会责任的表现。

2. 争分夺秒, 抢救受损档案。

汶川大地震给北川县档案局 (馆) 造成毁灭性损失:档案馆坍塌、馆藏8万余卷册档案资料全部被埋。作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 羌族文化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主要通过说唱等形式传播, 大量纸质档案也是近现代用毛笔、钢笔等记述的, 根本无法复制。作为档案人, 怎能容忍北川千年历史毁于一旦!2008年5月17日, 在余震频仍的北川, 在简易的救灾帐篷里, 北川县档案局召开了灾后第一次干部会议, 决定火速成立北川档案抢救工作领导小组, 立即请示抗震救灾指挥部, 尽快挖掘被埋档案, 将档案损毁程度降低到最小, 抢救出的档案转运至绵阳市档案馆暂存。汶川县属古西羌之地, 是羌族聚居县, 具有悠久历史的藏羌民族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档案资料。汶川县档案局 (馆) 馆藏《大禹志》、《青衣羌》、《瓦寺土司家谱》、民国档案及建国后等各种门类的档案资料45293卷 (册) , 真实记录了阿坝藏羌民族的发展、演绎, 是呈现历史原貌的活化石, 是藏羌民族重要的历史记忆。汶川县档案局 (馆) 一方面抗震救灾, 一方面冒着余震的威胁, 以档案人特有的职业品德素养, 面临库房随时坍塌的危险, 在人单力薄的情况下, 奋力抢救受损档案。截至2010年5月, 汶川地震档案部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共抢救被埋档案和转移档案近110万卷, 绝大部分受损档案得到及时抢救[2]。

3. 收集灾难档案, 建立健全灾难预防系统。

中国历代政府都很重视灾情记录, 但不容乐观的是, 这些灾情记录随着时间的流逝, 由于种种原因, 不能得到很好的保存。灾难档案地域性强, 记录灾情比较详细, 能够为未来赈灾和减灾工作的具体预案提供重要参考, 有助于认识灾难发生的规律, 提高公民防灾意识, 减少灾难损失。可喜的是, 我们开始注重灾难档案的收集, 汶川大地震后的5月30日, 国家档案局发出关于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通知;玉树大地震后的4月29日, 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出做好档案收集抢救保管工作的紧急通知, 要求各级档案部门认真收集一切能全面、深入反映灾害事件过程及影响且具有保存价值的, 以及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抗震救灾工作中形成的资料, 包括纸质材料、机读材料及录音、录像、照片、实物等, 做到应收尽收, 及时归档。具体而言, 这些材料包括: (1) 反映灾害事件发生的事实及相关数据; (2) 救灾指挥机构的组建及工作方案; (3) 各级领导的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制定的政策及法规; (4) 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材料; (5) 媒体报道、社会捐助情况; (6) 事态进展、救灾措施及效果等。通过研究档案, 了解受灾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情况, 以及历史的变迁过程, 加强认识灾难的性质和规律, 使灾区在重建时能更好地建立适合一个地区和城市的预防灾难和灾难救治系统。

4. 档案异地备份, 档案服务连续性的保障。

重要数字资源和珍贵资料的异地备份, 档案馆应该坚持并形成制度。“据IDC统计数字表明, 在1991-2000年的十年间, 美国发生过各种灾难的公司中, 有55%的公司当年倒闭, 剩下的45%中, 因数据丢失等原因在两年内倒闭的为29%, 生存下来的仅占16%。Gartner Group的数据也表明, 在经历大型灾难而导致系统停运的公司中, 有至少40%再也没有恢复运营, 而剩下的公司中, 也有1/3在两年内破产。”[2]汶川大地震中被毁的北川县档案馆, 记录羌族1700年发展史的镇馆之宝———500多页的档案《石泉县志》 (石泉为今北川曾用名) 失踪, 如果《石泉县志》是孤本, 那对于北川历史、对于研究羌族文化而言, 都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幸运的是, 绵阳市史志办保存有清道光版、民国二十一年版的《石泉县志》以及清乾隆版《石泉县志》 (木刻版) 。2008年9月, 北川县委、县政府重刊《石泉县志》, 北川历史档案《石泉县志》灾后“重生”, 以帮助后来者了解北川历史, 了解羌族风俗。由此可见, 异地备份对于档案馆在灾后迅速恢复其职能, 保持档案馆服务的连续性, 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参考文献

[1]http://www.dzwww.com/rollnews/news/201008/t20100819_6581973.htm,

气候灾难与社会的缺失 第3篇

年前我国南方大规模的冰雪灾害牵动着众人的心——年复一年颠沛于路途的农民工、家有亲朋裹胁于春运潮流的家庭、政府有关部门、媒体和煤电油运等相关行业……当人们热烈争论究竟是几分天灾几分人祸的时候,气候灾难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已经无可回避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被困旅途的人们为什么成为信息缺失而无助的个体?为何积压旅客最多的广州站全无系统的组织、安排而几成人间地狱,投入的大量警力只限于“严防死守”避免发生骚乱?相关的机构部门之间、条块之间为什么各自为政、缺少统筹协调,在灾难面前几乎不知所措?在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的灾难面前民间社会资源又在哪里?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清楚地显示了中国社会一个致命的缺陷——组织羸弱,社会缺失。谁都不会否认我们有着最强大的政府和数量最多却最弱小的民众,但强大并不意味着必然有着处理好公共事件、公共危机(包括气候灾难)的能力;而弱小恰恰是因为公民社会(包括组织和意识)的缺失。如此社会结构性特点必然使天灾转变为人祸,或者天灾因人祸而加倍放大。

面对包括气候灾难在内的各种灾难或突发事件,真正有效的“预案”应该建立在对社会整体利益的长远考虑上。政绩驱动的短期行为、利益集团的自保、不受监督的权力的普遍腐败、视自组织的社会为洪水猛兽,都既无益于灾难的减轻,更无益于社会的长治久安。中国需要大力发展民间组织,中国的民众需要公民社会,应该成为气候灾难给我们上的重要一课。

对“可持续环境”的关注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结合也是上述长远考虑的一个体现。由是,绿色奥运的倡导就不能只是争光添彩的权宜之计和“面子”工程。绿色运动不应仅仅是一个盛会、一种仪式、一次努力,而应该成为深入人心的理念、长久守望的理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共识的价值判断以及广泛的社会参与和社会生成的一种尝试。让我们共同努力。

社会:鸟类的灾难 第4篇

1 社会化媒体中的突发灾难媒体舆情的理论基础

1)突发灾难媒体舆情的概念。突发灾难媒体舆情是指人们针对突发灾难事件,通过各种网络社交软件或者平台,对已经发布的突发灾难事件信息或者在社会上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逐渐演化形成的舆论情况,包含了人们的不同情绪、思想以及态度。

2)突发灾难媒体舆情的特点。突发灾难媒体舆情具备常规媒体舆情的全部特征,比如自由性、互动性、及时性、广泛性、情绪化等,除此之外,突发灾难媒体舆情还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突发性特点是突发灾难舆情与常规性舆情最大的不同点,难以实现对发生事件的准确预测,信息传播速度较快、范围较广;对社会危害性比较大,因为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容易对人们的判断产生影响,造成民众的恐慌心理,采用常规处理方法很难实现理想的控制效果,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信息泛滥,多种观点和看法交叉在一起,与很多人的利益都存在密切关系,很难对信息的真实性做出准确判断。

2 社会化媒体中的突发灾难媒体舆情的演化

1)突发灾难媒体舆情演化的影响因素。突发灾难事件的形成是有一定条件的,涉及多种因素,当事件发生之后,人们的关注重点各不相同,发表意见和观点时所围绕的核心也有很大区别,也就会从不同方面推动舆情的发展。突发灾难媒体舆情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灾难事件的类别、涉及的人员、造成的损失以及人员伤亡情况、救援情况、新闻数量等,这些因素都是突发灾难事故中所涉及的基础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舆情的演化方向。

2)突发灾难媒体舆情演化的不同阶段。根据突发灾难媒体舆情的演化进程,可以将舆情分为潜伏期、突发期、蔓延期、解决期四个阶段,在不同演化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有很大区别。舆情潜伏期通常较短,甚至没有,具有突发性特点,爆发周期较短,一旦爆发将会迅速引发聚集效应。舆情进入突发期之后,事故现场信息便会通过各种渠道在社会上进行扩散、传播,对人们的心理造成巨大冲击,具有真实性、聚集性和系统噪音增大等特点。在舆情蔓延阶段,多种信息逐渐积累在一起,在验证谣言的同时会阻碍新信息的传播,新的舆论观点逐渐减少。舆情进入解决期之后,表示突发灾难事件已经基本解决,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以及结果将会呈现在公众面前,各项事后需处理的事宜得到有效解决,此时不再有新的舆论产生,事件热度逐渐降低。

3 社会化媒体中的突发灾难媒体舆情的引导与管理

1)为人们提供情感宣泄通道。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突发灾难发生之后,有关信息将会迅速传播出去,民众对信息表现出迫切需求状态,内心情感亟须进行宣泄,此时事件信息如果没有及时的发布出去,人们的情感将无处宣泄,很容易出现谣言,导致人们盲目跟从,不利于稳定社会的构建。所以在突发灾难事件发生之后,要科学利用社会化媒体作用,及时将准确的事件信息发布出去,在社会上形成正确的舆论向导,避免谣言信息的出现,同时要根据事件的发展态势获取动态信息,保持实时更新,只要符合法律法规,对社会没有危害,人们便可以自由发表观点,使人们找到情感的宣泄口。

2)理性看待社会化媒体的动员力量。突发灾难事件在发生之后,通过社会化媒体的传播和扩散,将会在社会上造成广泛影响,所起到的动员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其动员效果主要表现为情感动员和行动动员,相对来说,情感动员效果是远远大于行动动员效果的,虽然加入到事件舆论中的人数较多,但是大多数人都只是表现在言论上,实际行动的人只有极少数。动员还容易导致无序的盲从,很多人对突发灾害事件缺乏理性的对待,情绪化和倾向性比较严重,当这种舆论观点占据压倒性优势时,将会主导人们的思想意识,不利于舆情朝有力方向发展。所以需要理性对待社会媒体的动员力量,积极组织有力的动员力量,打击不真实信息和煽动性言论。

3)关注并引导变数较大的议题。突发灾难事件一般情况下会有几个热点议题,人们对这几个议题的关注度较高,但是随着舆情的发展,议题内容将会发生变化,对舆情的走向造成影响,而人们的关注重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并且在舆情的不同发展阶段人们的关注重点也是有所不同的,为了更好的发挥出社会化媒体对舆情发展的引导作用,就需要加强对变数较大议题的关注,对其走向进行正确引导。管理部门应该建立预警机制,对舆论影响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方案,然后对影响力级数大的议题进行重点监测,密切注意是否有新的情况发生导致舆论的升温或转向;明确不同舆情阶段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注意舆论观点所带来的二次舆论。

4 结束语

从全文来看,突发灾难媒体舆情的演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个演化阶段的特点有很大不同,通过为人们提供情感宣泄通道、理性看待社会化媒体的动员力量、关注并引导变数较大的议题,能够对社会化媒体中的突发灾难媒体舆情进行正确引导和科学管理,充分发挥社会媒体传播信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悦.突发灾难事件舆情在社会化媒体上的呈现与管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5):140-144.

[2]宾宁,张成科,庄佳弟,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的演化博弈行为分析[J].情报探索,2015(7):15-20.

灾难救援落后是文明社会的耻辱 第5篇

表面看,两国都是现代文明发达、城市建设时髦、观光业鼎盛,俨然摩登而可信赖的国家。但灾难发生后,外界恍然顿悟,政府和民众的表现完全和表面的光鲜大相径庭。

马来西亚是发展中国家,马航事件应对颟顸、说词反复矛盾,让人见识了马国落伍、无效率的一面。

但韩国是亚洲四小龙一员,自诩是制造业大国,手机和汽车近年纵横欧美,人均GDP已逾2万美元,依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会标准,已进入发达国家之列。近年“韩流”席卷亚洲,扫向欧美,向来自负骄傲的韩国,如此严重海难“黄金72小时”已过,救援竟同样漫无章法,着实狠甩了韩国政府一记重重的耳光。

韩国是全球造船业大国,造船吨位占全球1/3市场。但发生海难的渡轮,却是购自日本淘汰的“二手船”。这艘船1994年下水,船舶设计重心高、底层货舱空间大,但隔舱板少,结构并不先进安全。2012年转卖韩国,行驶仁川至济州岛海域,先天就有“水土不服”的缺陷。

怪异的是,“岁月号”事发地点距海岸仅十余海里、水深30米,且在第一时间即求救,但韩国政府动员救灾船舰、直升机才救回近180人(乘客共470余名),伤亡竟如此之多。无怪乎学生家属怒掴官员耳光,向总理丢水瓶泄愤;美国《华盛顿邮报》批评,救难仿如发生在“香蕉共和国”。

意外灾难各国皆有,但很多灾难都有人谋不臧因素,或人为障碍延滞救灾,增加无谓死伤。或许文明高低的分野就在其中。光鲜的国家外表下,有些国家潜藏形式主义、私利为先,不守法纪、不遵规范,灾难来了政府力量不堪一击。

灾难新闻报道中社会责任探析 第6篇

在当代社会中, 突然爆发的灾难会对社会以及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影响。对这些灾难的新闻报道会直接作用到人们对于环境、社会以及其他人的认识和判断。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灾难新闻报道, 充分发挥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 以有效缓解人们的心理障碍, 排除公众在灾难中产生出来的消极情绪, 从而对人们的心理和情感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 应该看到, 由于受到各种传统观念的束缚, 部分媒体在对灾难事件的报道中还没有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 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 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 新闻媒体要进一步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高度重视并发挥灾难新闻报道的积极作用。

灾难新闻报道的基本概念

灾难新闻报道指的是新闻媒体对各种突如其来的灾难性事件所开展的新闻报道, 一般来说, 主要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的报道。无论是自然性灾难还是社会性灾难, 都具有突发性、震撼性以及社会性, 因此, 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对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具有极大的冲击力和社会影响性。正确的对灾难事件进行报道, 会对社会公众产生积极的影响, 产生出一定的启发作用和鼓舞作用, 引导人们把一定的情绪转变为正确的社会行为。而如果对自然灾难的报道流于表面, 缺乏深度, 不仅无法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 反而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当前灾难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1.在新闻报道中歌功颂德

在很多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中, 不少媒体不是及时传达灾情, 没有关注那些在灾难中遭受惨重损失的受难者及其家庭, 而高度渲染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救灾过程中采取相关措施及其社会效果, 这就造成新闻媒体报道中“官味”十足, 极力歌颂“政绩”, 却没有及时准确地把受灾情况报道出来, 淡化灾难中受到极大创伤的个体命运, 缺乏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基本的悲悯情怀。也有很多灾难新闻报道仅仅罗列出一些冰冷的数字, 而没有对事件本身的反思与对弱者、受难者的同情。这些新闻报道, 显然很难打动观众。

2.新闻报道片面追求感官的“刺激”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不少新闻媒体为了追求新闻“买点”, 追求轰动效果和新闻效应, 因此, 极力向观众营造出灾难实践中最悲惨的“现场”体验, 努力捕捉并竭力传达出灾难事件中最悲恸最惨烈的场景。甚至还有些媒体片面追求“新、奇、特”的感官效果, 过于展示灾难事件发生后现场的惨烈、恐怖以及血腥等状态, 而没有对灾难事故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也没有对灾难进行必要的反省。实际上, 这些猎奇的追求感官“刺激”的新闻报道显然缺少人情味, 忽视了新闻媒体的道德价值, 这种报道不仅丧失了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 而且违背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3.新闻报道没有准确把握舆论导向

在突发的灾难面前, 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担当, 及时报道政府救灾措施, 真实揭示受灾状况, 因此, 成为一支必不可少的救灾力量。面对深重灾难, 新闻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坚守着民族精神, 维系着社会秩序, 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但是, 有些灾难新闻报道只停留在对灾难事件的客观反映, 而没有准确把握社会舆论导向。这种导向, 不仅要激励起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意愿, 展示政府坚定的救灾决心, 而且全面深入接受受灾状况, 稳定人心, 维护灾区社会秩序的稳定。

灾难新闻报道中凸显社会责任的主要思路

1.合理选择新闻报道视角

对于新闻报道来说, 对灾难新闻进行报道的主要目的在于准确传播信息、及时公布受灾情况、总结灾难发生的经验及教训等。因此, 新闻媒体在报道灾难事件时, 应当注重对灾难事件的深入调查, 全面分析灾难产生原因、抗灾救灾过程以及灾难产生的教训等。因此, 对灾难新闻的报道, 必须注重合理选择报道视角, 这不仅有助于消除公众的心理恐慌、排除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 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因此, 在对灾难事件进行报道时, 要把社会和公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要从社会和公众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才能引起观众的注意, 从而产生出积极的社会效果。例如, 在报道突发火灾事件中, 新闻媒体可以重点报道幸存者面临突如其来灾难时因为临危不乱采取科学方式自我施救而安全脱险的过程, 这不仅报道了火灾事件, 而且向人们传播了消防知识, 受到观众的欢迎。

总之, 灾难事件由于社会影响面广, 因此新闻媒体必须要站在维护大局的高度,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及时发现准确揭示灾难性事件中的积极因素, 引导人们全面看待灾难事件, 真实了解情况, 降低不良社会影响。

2.充分尊重并满足社会大众的知情权

一般讲来, 灾难事件的发生有着突发性与破坏性, 而且由于灾难突然发生后, 相关信息不充分, 极易造成谣言滋生蔓延的空间, 这又容易导致群体冲动和失控行为, 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面对灾难事件, 新闻媒体必须及时准确发布相关消息, 包括受灾数据、灾难资料以及防灾避灾知识等, 充分尊重并及时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对社会情绪进行及时疏导和有效控制。

因此, 当灾难事件发生之后, 新闻媒体要快速填补“信息真空”, 通过各种渠道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发布灾难信息, 使社会对灾难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及时稳定社会情绪, 并且要迅速引导受灾区域民众尽快疏散或者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随着救灾过程的不断深入, 新闻媒体要准确把握社会公众对灾难信息的多元化诉求, 深刻探究灾难发生的原因, 及时发现并指出救灾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3.要充分传达出对人文关怀

一般来说, 人文关怀指的是要以人为本, 充分尊重并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就新闻报道来说, 人文关怀指的是要尊重事实, 尊重并保护公民个人的隐私权, 并努力展现灾难中普通人性的光辉。一方面, 新闻媒体在开展报道的过程中, 要充分尊重公民的隐私权, 考虑被报道对象与灾难事件之间的关系及地位、全面考察新闻发表后对可能会对被报道者产生的不利的影响等。例如在非典期间, 媒体在报道感染SARS病毒的患者时, 会在电视画面打上“马赛克”, 在新闻稿中隐去患者真实身份信息, 这充分体现出对公民个人隐私权的尊重。另一方面, 新闻媒体要努力展现灾难中的人性光辉。灾难固然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谁都不愿意它的发生。但是, 面对灾难, 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以及民族精神的光辉凸现出来, 灾难新闻报道要努力挖掘灾难事件背后的人性美, 增强人们抗灾救灾的信心。

4.要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是党与政府的喉舌, 承担着党的思想传播和宣传舆论的重要职责, 而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与国家政治和社会事业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重要的工作方针。

灾难让企业挺起社会责任的脊梁 第7篇

社会责任的表现

不只是捐款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众人拾柴火焰高,全民参与赈灾不失为构建和谐家园的真实写照。对于企业来说,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感。因为一个企业的成长、发展是离不开社会支持的,当国家、社会遇到困难的时候,企业也应该担负起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此次汶川地震发生后,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利润厚薄,积极参与到抗震救灾中,让我们在中国商界和企业家群体的表现中,看到了责任的光芒。

然而,捐款并不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唯一表现,我们不应该将视角局限在企业捐款的多少,金钱不是衡量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唯一标准。作为旁观者,关于企业捐款数额的多少,充其量只能当作是一个企业或个人部分社会责任感的一种载体,一种表现形式。一个明智的企业,会通过理性的考虑,以理智的方式来参与到抗震救灾的各个环节中,并不是盲目地随大流,更不会因舆论的压力和他人的诽谤,而莫名地陷入到追加企业捐款款项的漩涡里。

一个乞丐的捐款让我们难受的同时备受感动!不是因为他捐了多少钱,而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献出了多少真诚。对于企业,并非以捐款的数量来衡量它的全部社会责任,假如一个企业捐了几百万,几千万,但是企业本身的环保一塌糊涂,那么我们该如何为它的社会责任打分?如果把爱心金钱化,把爱心数量化,那比地震更可怕的灾难将再次考验我们,更大的灾难不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是人给人的灾难,我们每个人无力幸免的将是这种灾难的受害人。

企业的社会责任绝对不是一个空的概念,也不单纯地局限于捐款,这种责任不仅包含对经济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还包括对社会、环境、人文、家庭、生命的责任,它与企业的价值观、用人机制、商业模式等息息相关,社会责任一定要融入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和商业模式中,才能行之久远,才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道。一个没有从心而行善,没有将社会责任融入其血液的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寸步难行。

爱心圣火在会展业传递

去年的“爱心传递——会展人在行动”活动现场,香港阳光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朱平总经理带来了位“小会展人”,正在上初中的女儿罗莎,她以未来会展人的名义为灾区小朋友早日重建家园捐赠了善款,并为大家表演了一首诗朗诵。一年后,记者电话连线了朱平总经理,她说,这次爱心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给展览业人士建立了一个给地震灾区表达爱心的平台。自己带孩子一同参与,除了可以让她了解自己的母亲在展览业的一些情况外,更主要的是爱心的无声传递,现场捐助的形式增强了孩子的爱心。

地震一年来,朱平通过电视、报纸,经常关注着灾区动态,灾区在政府的关怀扶持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之下,灾后重建有序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她心里感到特别的欣慰。她说,展览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要比一般行业的人更需要有社会责任和爱心,因为从行业的性质上来讲,展览行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这决定了展览人,特别是企业的高层,除了需要取得经营利益的最大化之外,更需要有良好的社会责任。

回想起去年的那场地震,北京中北通公关策划有限公司经理陈业娟依旧记忆犹新。当得知《中外会展》杂志社组织赈灾义演活动,中北通全体员工马上行动起来,全力以赴支持这一活动,希望能为灾区尽一份力。大家都秉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想法,能帮多少是多少,一心为这一活动忙碌。陈业娟告诉记者,每一个公司,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都应该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点事,回馈社会。中北通拥有自己的后期机房,做MV拍摄制作合成等。只要为灾区做的活动,比如有歌手是为灾区写的歌,中北通都免费给他们做后期制作。陈业娟表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公司为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谈及企业的社会责任,海联(香港)国际传媒集团北京海联伟业企划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斌表示,会展业的社会责任含义在于:给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保证社会的持续发展,履行法律法规各项义务,满足社会准则、规范和价值观,在回报社会的情况下办好每个展会,同时也多办一些公益事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环保行动等相关的展会。

在雅森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字看来,企业的发展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分不开的。地震发生过后,雅森国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第一时间组织了员工进行捐款、捐物,帮助灾区的人民走出地震的阴影,希望他们能够坚强起来重建家园。2008年8月15日,雅森国际在上海举办第七届汽车用品展开幕,临时将展会的开幕式改用慈善捐助的形式代替,这也是首开历届展会开幕式的先河,获得了80%以上的参展商的理解和支持。

慈善是一个持续性的

生活态度

似乎是一夜之间,中国人的慈善意识有了很大的跨越。地震之后,民众和政府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形成了一条比较完善的紧急反应链。救援,在第一时间,全国人民向灾区伸出援手,与此同时,辅之以第三方(志愿者、慈善组织、媒体)的支持力量,则激活了更多的社会资源,让更多灾区同胞获得及时救助。

于是,赈灾已不是政府和富人的行为,我们看到了各个阶层的中国人迅速行动起来的身影,他们自发的慈善行动正在形成一支抗灾的主流力量,并无形中纠正了我们的慈善价值观:慈善,不需要职业的区分,不需要金钱的衡量l心怀慈善会给你带来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上的愉悦感,就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在会展业,很多企业、个人立即行动起来,用自己力所能及的人力、物力、财力向灾区表达了深切的关爱。心中有爱的人就在我们身边,捕捉谁的身影确实是个问题。于是我们找来下面几位,他们不仅在这次赈灾中献出爱心,更将慈善意识形成日常的生活习惯。这其中既有上海世博局、外资展览集团,也有各地展览主办方机构,北京海联伟业同时也参与其中。当然,他们也只是很多人中的少数代表。

2008年5月22日,海联(香港)国际传媒集团北京海联伟业企划有限公司在“爱心传递——会展人在行动”的活动现场,公司不仅又一次捐款,还组织了公司的员工,为灾区献上了一首合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作为公司总经理的田斌先生,不仅在北京进行了一些捐赠活动,还在广州“天佑中华5·17赈灾慈善活动”的现场,进行了捐赠。

田斌告诉记者,汶川的地震真的让人震撼,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中华大地儿女都关注着灾区的人们,同时,全国

上下涌现出捐款、捐物的全民赈灾活动热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死者安息,生者坚强”,与其说慈善是每个公民的天职,不如说慈善是我们内心的需要。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心,体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血脉相连的传统美德。这样的灾难都打不垮中国,还有什么困难能打倒坚强而富有爱心的中国人呢。

在第一时间得知地震的消息后,北京唯美世纪国际展览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发动员工,积极行动起来,为灾区献一份爱心。在“爱心传递——会展人在行动”活动现场,唯美世纪为灾区捐献了106905.12元,之所以捐款的尾数用5.12,其意义就是想让大家记住5·12这场灾难,希望这样的灾难永远离开人们。地震一年来,唯美世纪一直在关注着地震灾区。在董事长劳和益看来,慈善并不是一时一地,一个企业一个人,而是持续性的一种生活态度,企业首先要做出好榜样,带动员工遵守社会道德标准,在国家有难或者突发情况下,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踊跃参与社会慈善公益活动。其实,慈善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应该伸出善良的双手去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是四川人,面对家乡遇到的突如其来的遭遇,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家乡的重建做出一份贡献。”雅森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宇为家乡人悲伤的同时也满怀感恩之心。他认为,社会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关注慈善公益事业,对于树立企业以及员工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企业长期良好发展之本。只有保证企业长期、健康地发展,才能“将慈善事业进行到底”。

慈善需制度和法律

双重保障

慈善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慈善呢?中华慈善总会创始人崔乃夫有极为精辟的概括:慈善是有同情心的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慈善一词翻译成英文为“FHILANTHROPY”,源于古希腊语,本意为“人的爱”,大约从公元十八世纪开始使用。也有近代人给慈善下了如此的定义: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为之善,慈善是仁德与善行的统一。

其实,慈善本身是一种态度,无论数额多少,捐赠款物的慈善行为本身都是值得敬重的,其背后是捐赠者的悲悯和关切、道义与担当。

不过,和以往慈善行动不同,这次全国人民都在关注汶川大地震的点滴消息,而企业的善举也在公众的目光之中,几乎每一天,企业慈善榜的不断刷新,都会引来公众铺天盖地的评论。这种聚光灯下的慈善大考,既让企业感觉责任重大,也引发不少争议。

应该说,目前对企业慈善榜的评论总体还是比较公平的。捐赠数额较大的企业赢得一片赞誉,对于一些实力平平的企业,人们认为虽然其捐赠数额不大,但已经尽力了,并没有强求他们“攀比”捐款,苛责主要集中在少数大的企业上,人们认为,这些公司实力雄厚,却出手吝啬,甚至有的企业捐款数额比其一辆高档车的价格还低。

毕竟,任何政府、组织或个人都不能强迫“慈善行为”的发生或多寡。于是,一方面,过多地把“慈善”的数目放到企业的头上,“大方”的光环会成为企业的道德枷锁或疑为“作秀”,“小气”的阴影会成为企业的品质砝码或当作“异类”。对于真正想为社会做出善举的企业,却遭遇爱心的“数字化”左右为难。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企业积极行善,带动更多的个人参与到慈善中,营造一种健康的社会氛围,那么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企业自律缺一不可。

“慈善”这两个字总是表现得过于沉重化。真正的慈善不是一种从众心理,不能成为一种单纯的时尚;慈善应该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并形成一种机制、一种体系,成为一种可复制、可持续的行为。

据2005年11月2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份慈善公益组织的调查显示,在国内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有过捐赠记录的不到10万家,也就是说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加过捐赠。当然,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据最新的一些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企业捐赠有了较大改观,但是与民众的期望值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2007年5月15日,总部设在纽约的美国基金会中心公布了有关企业慈善基金会捐赠情况的最新报告,该报告表示,各企业基金会在2006年进行的捐赠仍然保持上升势头,捐赠额达到42亿美元,在所调查的各企业基金会中,几乎所有基金会的捐赠都比上一年有所增加。

这一少一多,让我们看出了中外企业在慈善捐赠事业上的不同,而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如此巨大的差异呢?其实,我们可以从企业捐赠模式性质不同的角度,发现个中原因。(具体对比表见下页)

我国慈善事业亟待完善

“地震”引发社会各界踊跃捐赠是个很好的现象,但这是个一次性的、救济性的行为,还谈不到慈善事业,还没有真正形成制度,中国的慈善事业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固然和社会环境、公民意识、部分慈善机构的信用度与透明度不高等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是,目前我国慈善法规和制度不完善,NGO组织发展还不健全(NGO,英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NGO在中国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NGO,具有较长的历史和“半官方”的特色;另一种多由民间人士自发成立。目前全国稍具知名度的民间自发公益类NGO大约在300家左右。中国NGO主要集中在环保领域、妇女领域、扶贫领域。)公益组织从事的是公益活动,其行为涉及到许多人的利益,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就成为一种必然。但当前我国民间公益组织的运作,更多的是寄托于一种“草根民主”的自律,缺乏统一的制度规范。

其一,根据中国目前的税法,企业进行慈善捐款,捐款额度在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才免税,捐赠金额超过3%企业就要为所捐款部分纳税。另外,捐赠免税手段之繁琐冗长也令人望而却步。这显然无法调动企业和个人进行慈善捐助的积极性。

其二,从人性现实的角度来看,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最能激励个人捐赠的遗产税、赠与税,中国尚未开征。按照美国的遗产税法律规定,即遗产的价值超出65万美元就要征收37%的遗产税,而且采用统一的累进税制,遗产数额越大,税率越高。一旦遗产的总额达到300万美元以上,遗产的税率就要高达55%。而给慈善机构和政治团体的捐款不在课征遗产税的范围之内。因此,对于富人来说,与其多半被征税,不如捐给慈善事业可以合理避税,还可以回报社会留下美名。

其三,慈善事业缺乏本该有的自愿性、独立性和自发性。慈善制度的保障更加体现在缺乏监督上,在中国有影响力的慈善机构大都是官办的,在他们行使权力处理善款上由于缺乏监督,使得善款的去向无法透明化,遭到致疑。捐款人的期望与利益得不到保障,大大地扼杀了人们的慈善冲动。

那么,慈善“透明化”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据有关专家指出,首先,自愿、真实和公开应该是最基本的原则。上门“化缘”或点名“索捐”都可能让慈善变味,而行政权力的介入尤其要不得;同时,实际捐了多少就说多少,绝不能虚报捐款、欺世盗名,而公开是获取信任和便于监督的需要,因为慈善本来就应该是“玻璃瓶里的事业”。就操作层面来说,捐赠及受捐双方应该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如捐赠方捐赠的方式、步骤和期限,受捐方关于善款的用途以及预算等等。此外,有关违约的罚则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凡出现“诺而少捐”或“诺而不捐”,都要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法律的制裁。当然,这些内容要成为“明规则”,就必须形成制度或法律,并广为世人所知。

但是,现实告诉我们,当前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状况,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而民间又存在着巨大的慈善力量,因此,解决民间慈善机构的身份问题尤为迫切。据了解《慈善法》已列入国家的立法计划,《慈善事业促进法》将会在目前税收方面的优惠基础上有所突破,并将对免税申请程序进行简化规定。我们期待这些法律的出台,能够有效破除当前慈善事业所面临的困境,为民间公益组织插上腾飞的翅膀,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活跃于慈善事业中去。

其实,慈善事业的建设有些像经济学中的“木桶原理”。即木桶最大的容量取决于最短而非最长的木板。同理,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也不是由金字塔尖的富人们所拥有的财富决定的,只有让更多的人过得好一点,社会才能整体升级。

社会:鸟类的灾难 第8篇

灾难性事件, 世界各国都有, 我国也难以避免。一个时期以来, 在我国发生的一系列灾难性事件, 对于新闻媒体灾难性报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同时, 也推动着媒体灾难性报道水平的不断提升, 本文就当前媒体灾难性报道亟须注意的几个关键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真实

新闻学理论告诉我们,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真实是第一位, 新闻是第二位, 事实在先, 新闻报道在后, 按照这一基本原理, 一切新闻报道都要用事实说话, 务必做到真实、全面、客观、公正, 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而灾难性报道更需要如此。

首先, 灾难性报道的真实、客观体现在以开放的姿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及时地报道灾难真相。曾几何时, 由于国内复杂的时代背景、社会原因, 媒体灾难性报道一直偏于保守, 大多采取回避态度, 希望通过“冷处理”, 以达到所谓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目的。1976年7月28日, 我国唐山发生7.6级大地震, 第二天《人民日报》只发表了两篇报道, 用几十个字一笔带过;1988年, 上海甲型肝炎大暴发, 也采取了尽量不报的做法, 这样的报道使媒体形象受到了严重的质疑。

其次, 灾难性报道的真实性还体现在不仅要解放思想、敢于报道灾难, 还需要善于报道灾难。坚持科学、理性的报道方针,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广泛采集党、政府、人民群众抗灾救灾的典型事迹, 热情讴歌抗灾救灾的壮举、义举, 给人以信心、力量。

同时, 力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不炒作、不渲染, 本着有利于解决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态度, 真正做到是帮忙而不是添乱, 是鼓劲而不是泄气, 尽一切可能保持和维护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1991年、1998年夏季, 我国长江流域两度发生特大洪灾, 各大媒体既尊重新闻规律, 如实地报道了灾情, 又唱响主旋律, 高奏正气歌, 凝聚了党心、军心、民心, 赢得了国内国际、上上下下的一致好评、交口称赞, 这次报道中的许多典型人物、事例让人记忆犹新, 也成为新时期灾难报道的一次十分有益的尝试。

人性

如果说, 在灾难性报道中, 真实是它的生命, 那么, 人性就是它不可或缺的灵魂, 在灾难性报道中, 媒体工作者应着重挖掘灾难事件中蕴涵的人情、人性之美, 展示危难之中的人性光辉, 只有这样, 报道才会更加生动, 更富于感染力。

然而, 在过去一个较长的时期里, 我国媒体灾难性报道大多存在着“三多”、“三少”, 也就是“多正面报道, 少侧面报道;多报道领导, 少报道群众;多报道群体, 少报道个体”, 很少有对于灾难中普通人命运、生存状态的关注, 很少有表现灾难中老百姓人情、人性的内容。这样的报道既不能体现党、政府对于人民群众的亲切关怀, 也不能显示媒体对于灾区群众的的深情厚意。其实在灾难中, 人们不仅需要理性的告知, 也需要感性的抚慰, 需要来自四面八方的物质援助, 也需要精神的温暖。

改革开放以后, 特别是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媒体改革, 媒体灾难性报道正在发生着变化, 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从大多关注政府行为、社会行为, 到开始关注普通人, 从一味报道英雄、模范人物, 到关心老百姓的命运, 点点滴滴, 都凸显着人情、人性、人文主义的关怀。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就很值得一提, 在地震发生以后, 各大媒体立即派出强大的采访阵容, 并以全天不间断的方式报道来自一线的最新消息, 在这些报道中, 不仅有真实、客观的现场灾情描述, 还有很多充满人情、人性、感人至深的特写、细节。在这些报道中, 人们看到了父亲的坚持、母亲的守望、总理的白发与泪水、铁血男儿的热血与柔情, 其中有这样一些报道让人至今难以忘怀:《程祥林背儿子遗体回家》、《吴家芳背妻子遗体回家》、《温家宝总理在灾区的三顿年夜饭》、《哺乳警花蒋敏》等。

社会责任

灾难性报道有了真实、客观就有了立足的根本, 有了人情、人性、人文关怀就更加充满了人间的温情, 这一切还需要通过媒体、媒体工作者社会责任的不断完善来达成、来实现, 媒体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之重要性就可见一斑了。

然而, 最近一些年, 我国市场经济、媒体产业化在给媒体带来活力的同时, 也带来了某些负面的东西, 一些媒体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接受挑战、考验, 一些媒体、个人不得不在“义”与“利”之间进行着艰难的抉择, 有的媒体、个人甚至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伦理、道德危机。2002年, 山西繁峙矿难, 十几位从中央到地方的媒体同行就因为徇私枉法、隐瞒真相, 受到了严肃的处理。2008年, 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尽管比较成功, 但某些媒体人士不择手段、盲目追求“轰动效应”的做法也受到了很多专业人士的批评。

应该说, 媒体报道是一个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行业, 媒体报道工作需要承担社会责任, 灾难性报道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则更多。

上一篇:大学生值得一读的小说下一篇:野外生存生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