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乘法口算范文

2024-07-02

小学乘法口算范文(精选14篇)

小学乘法口算 第1篇

今天听了韩老师的《口算乘法》,整节课都是围绕“计算教学”这个主题展开的。“计算教学”是个永恒而又经典的话题,如何上出扎实有效的计算课也就成了我们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接下来就结合韩老师上的《口算乘法》一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情境为载体,算用结合,算用互促。

计算教学原本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但如果结合实际情境,有了现实情境的支撑,学生的学习就变得有意义了。本课课首韩老师出示一个算式让学生编实际例子,寻找生活原型,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为课中的探究提供了现实起点。其次是课中新课探知部分创设了学生喜欢的游乐园问题,逐渐增加人数,顺理成章循序渐进地探究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课末创设游乐园中算各种项目票价的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整个过程由解决问题贯穿始终,学生也兴致很高,让他们体验到计算不只是为了计算,还可以解决问题。

二、以旧引新,以新延伸,让学生在大体系中学习计算。

如果把本课知识比成一颗珍珠,那么整个乘法教学就是一串珍珠。只有把珍珠串起来,它才能散发出光芒。本课的知识在整个体系中并不是孤立的,前面有表内乘法,后面有乘法估算、笔算,还有更大数目的乘法口算。从韩老师这堂课我们可以感受这种联系。如:课前从2×9引入,先是口算,唤起学生对乘法口诀应用,接着是理解2×9的数学意义及现实意义,不仅复习了旧知,同时为后面的学习作好了孕伏,搭好脚手架。接下来是新课展开部分,让学生学习10×2,再20×2,从十乘几到几十乘几,再拓展到几百、几千乘几,由此逐步总结出口算方法,再通过一定的口算练习和应用,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并学会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发展了思维。整个学习过程是一气呵成的,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应该是求联求变的思想。

三、重视算理与算法的理解与疏通,寻求两者和谐统一。

计算教学的核心就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本课的算法是很简单的,就是看成几乘几,再在得数末尾添加同样多的0。但是学生解释为什么可以这样算时就不知道怎么表达了,因此理解算理是本课的难点。如何使这算法和看成几个十、百、千乘几再在得数末尾添上相应的0的算理联系沟通呢?从这堂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和思考。王老师在课首是以表内乘法9×2引出10×2、20×2让学生初步感知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法,没有很快就进行方法优化。而是在接下来的练习中逐步引导到看成几个十乘几得几个十。接着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让他们在这过程中逐步体会到可以看成几个百、几个千乘几得几个百或千,举一反三,最后通过观察这三种类型的口算,总结出计算方法是看成表内乘法来算,然后添加相应的0,从而优化概括出计算方法,促进新旧知的融合。这时我想学生的思想水平应该不是课前那种模糊混沌,应该是经历了一定的思考和体验,相信他们不只是会算了,而且还知道了为什么这样算。

听了这节课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本课的算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挺抽象的,我们在教学中有没有必要结合图示数形结合来帮助学生理解建立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的观念呢?其次是算理表述,老师在引导的时候该怎么引导的科学有效呢?这些我想还有待我们老师去思考、实践。

小学乘法口算 第2篇

教学目标

1.理解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热爱数学的积极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的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提高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下面各题.说出每个算式表示什么?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1004 2018 3006 320 640 940

二、新授 1、1004表示什么?用图可以怎样表示? 每行有100个方格,需要多少行?

观察这副方格图,你还可以怎样列式?(4100)这个算式表示什么?(100个4是多少?)

第 1 页

2、比较1004与4100这两个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两个算式中的数都是一样的,只是数的位置不同;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它们都可以表示同一副图;它们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归纳:1004与4100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3、独立试算: 10012= 19100= 12100= 10019=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你有什么发现?

(100乘几,就可以算成几乘100,他们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4.试算:720= 7200= 7300= 7400=

说出你的想法.(7和2个十相乘,得14个十,是140)根据上面的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 12300= 8500= 24600= 21500=

5.讨论交流:通过上面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归纳:(1)一个因数与整百数相乘,可以用这个因数与乘数百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后面添上2个0.(2)用这个因数与几个百相乘,得多少个百.

6.同桌之间能互相出几道这样的题目,练一练吗?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第 2 页 1006 4002 30012 8700 15400 6100 2400 12300 20600 33700 2.列式计算:(1)30个15是多少?(2)25的200倍是多少?(3)6乘400是多少?(4)

3.四年级3班有学生50人,开学初每人交书本费及各种杂费共200元,四年级3班的老师共收多少钱?

4.一袋洗衣粉500克,一箱洗衣粉20袋,有多少千克?

四、质疑小结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怎样口算一个因数与整百数相乘?如果是一个因数与整千、整万的数相乘又该怎样计算呢(补充板书)?请你举例说明.

3.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并解疑.

五、课后作业 1.口算下面各题. 10017 2018 60011 12400 17100 8200 11600 14200 2.口算下面各题. 6100 5060 13300

第 3 页 4220 12200 20400 6300 13100 34200 3.(1)20个17是多少?(2)25的100倍是多少?

利用乘法公式进行口算 第3篇

因为(X + A)(X + B) = XX + AX + BX + AB = (X + A +B)X + AB,在口算中,巧妙地应用这一公式,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1 17 × 18 = (10 + 7)(10 + 8) = (10 + 7 + 8 )10 + 7 ×8 = (17 + 8)10 + 56 = 250 + 56 = 306.

用这种方法口算:

17×16=272.

17×15=255.

例2 97 × 98 = (100 - 3)(100 - 2) = (97 - 2)100 + 3 × 2= 9506.

用这种方法计算:

97×96=9312.

97×95=9215.

例3 107 × 108 = (107 + 8)100 + 56 = 11556.

用这种方法计算:

107×106=11342.

107×105=11235.

例4 27 × 28 = (27 + 8)20 + 7 × 8 = 756.

用这种方法计算:

27×26=702.

27×25=675.

例5 56 × 57 = (56 + 7)50 + 42 = 3192.

例6 17 × 28 = (20 - 3)(20 + 8) = (17 + 8)20 - 24 = 476.

这种计算方法,省略了一些计算步骤,口算中,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当A与B互为相反数时:

(X + A) (X + B) = (X + A + B)X + AB = XX - AA, 与平方差公式计算步骤相同.

当A与B相等时:

(X + A)(X + B) = (X + A)(X + A) = XX + 2AX + AA =(X + 2A)X + AA.

我们用的方法,比用完全平方式还省步骤.

可见,今天讲的方法,是最好的口算方法.

例7 25×25=(25+5)20+25=625.

107×107=(107+7)100+49=11449.

《口算乘法》 第4篇

教材分析:《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口算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并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注重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运用,尊重每一名学生的独特感受,同时也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

学情分析:学生在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和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扩大口算的范围,可以通过已有知识的迁移进行学习,不会有太大的困难。所以对于本内容的教学要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探索,经历實践与创新的过程。教学时,教师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设置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之后,由学生自主探索口算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尝试探索、讨论交流获得数学知识,同时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1、经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2、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3、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4、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作用,运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并且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发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6×7= 5×8= 7×9= 8×7= 6×6= ;

2、6个千是( ),千位后面几个0占位?15个百是( ),百位后面几个0占位?

二、激趣导入

1、谈话:想去游乐园去玩一玩吗?一块去看看(课件出示)(生观察)都有哪些好玩的游乐项目?知道什么信息呢?你们最喜欢玩什么项目?你能根据它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2、组织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如:3人玩过山车要花多少钱?当学生列式:3×10=30(元)时,问:3×10表示什么,为什么你能这么快地算出它的得数?(3个10就是30)和以前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点?(以前学的是一位数乘一位数,现在是整十数乘一位数)。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板书课题)

三、探究活动

(一)教学例1

导语:先去同学们爱玩的旋转木马那儿看看,知道什么信息?(旋转木马准乘9人、又来了一人)

他们想知道什么问题呢?

(板书)

1、9人玩要多少钱?10人呢?

9×2=18(元)怎么想出它的得数?(用乘法口诀)10×2=20(元)

问:10×2表示什么?(10个2元相加)等于多少呢?思考:2×10=20(元)没有口诀,你怎样算出它们的得数是20?

2、学生进行班内交流,(学生的回答有以下可能)

a. 10个2相加等到于20。b. 9个2相加是18,再加1人的2元就是18元再加2元是20元。c. 2个10相加等于20。

师:10×2不是表示10个2相加吗?为什么可以看成2个10相加等于20。(10个2和2个10同样多)

3、同学们真爱思考,想出了这样多的方法,这些算法中选你喜欢哪一种呢,哪种能帮助我们算得快呢? 学生讨论,陈述理由,统一认识:想成2个10相加更快,就是20。

师小结:我们可以再试试这种简便方法,能很快算出得数吗?

4、练练:10×5= 8×10=

10×9=

(二)教学例1(2)

师:再去碰碰车哪儿看看,知道什么信息?(玩碰碰车20人)

师:碰碰车每人3元,20人一共要多少元?怎样解答?

20×3=60(元)

你怎样算出得数的?生1:2×3=6,再添个0得60

师:真棒!会运用前面的知识解决问题,但是为什么可以这样算,是把20看成2个什么去乘3呢?引导生思考、回答。师板书:2个十×3=6个十,六十的十位后面再写几个0占位呢?

生2:想20+20+20=60(元)

师:这些算法中选你喜欢哪一种呢,哪种能让我们很快的算出得数?理由?

师:你会用简单的方法算算20×4=吗?并说说怎样想的?(2个十×4=8个十,十位末尾一个0占位)那200×4= 2000×4= 你会算吗?说说你的方法。(2个百×4=8个百,百位末尾2个0占位)(2个千×4=8个千,千位末尾三个0占位)

(三)观察一下,你们发现这些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

20×4=80 200×4=800 2000×4=8000

引导生思考得出:都是先算2×4=8,不同是在后面添的0不一样。

师:为什么添的0不一样?(2个十×4得到的是8个十,而2个百×4=8个百、2个千×4=8个千,末尾占位的0不一样。)

师总结:今天学的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方法,都是先把它们看成是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去乘一位数,其实也就是先用0前面的数去乘一位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几个0 占位。

四、巩固练习

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迎接数学挑战?行么?学生独立完成课本71页第一题师问:500×6=3000,500后面两个0,积的末尾为什么有3个0呢?生:哦,5个百×6=30个百,百位后面2个0占位,所以多出了个0了!师:真不错,乘积里面就有个0,因此比因数多了一个0,因此我们在做题时一定要认真仔细了。500×4 5×600 8×500再考考你们。

五、反馈练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教案 第5篇

1. 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方法。

2.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 培养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游乐园的情境,一方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为下面学习乘法做背景。

二、探究新知

1.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提出问题:坐碰碰车20元,3人需要多少钱?应该怎样列式呢?

预设:20×3=

提出问题:要怎样计算呢?

预设1:可以用加法计算,20+20+20=60

预设2:2个十乘3是6个十,也就是60。

提出问题:那200×3=多少呢?

预设:2个百乘3是6个百,也就是600。

2.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提出问题: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怎样列式呢?

预设1:12+12+12=36。

预设2:把12分成10和2,用10×3=30,2×3=6,30+6=36。

预设3:用3乘2等于6写在个位,1乘3等于3写在十位,就是36。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3写到十位上呢?

预设:因为1表示1个十,1个十乘3就是3个十。

提出问题:想一想,12×4=应该怎样计算呢?

预设:2乘4等于8写到个位上,1乘4等于4写到十位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三、巩固练习

1. 口算下面各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0×7= 200×7 = 700×2=

21×4 = 23×2= 32×3=

2. 一辆儿童三轮车的价钱是90元。幼儿园买了4辆,一共用多少钱?

3. 一共运来多少千克苹果?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口算算法的理解,熟悉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提出问题: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预设2:两位数乘一位数,把两位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乘一位数后把乘得的积相加。

小学乘法口算 第6篇

教材第44-45页练习九7-12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口算卡片 红旗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基础知识练习。

70×70 60×90 80×50 11×40 30×80 20×70 40×60 31×20

2、学生们完成后,选两行学生按顺序每人一题订正结果,教师要统计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及时鼓励表扬,有错误的学生要让其说出是哪道题错了,教师给予板书,帮助学生改正。通过练习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问题,能够从中了解到好的计算方法,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计算更准确、更迅速。

3、老师选两个学生当代表到前面比赛,其他学生在教材上完成,到黑板上的学生按箭头的顺序分别把答案写在题目的两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夺得小红旗。

让学生一起订正,在教材上全部做对的学生都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通过比赛让学生明白看,一味只图快,做的题不正确,是得不到红旗的)

二、探究新知

1、运用口算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44页的第7题,这是一道图文结合的题。引导学生认真看题中的文字,还要认真观察图,看图中都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说一说,你从题中都知道了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想

(1)题中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信息?

(3)在充分分析题意之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解答过程,订正结果。

例:50×11=550(千克)

答:李红家的蚕子可产蚕550千克。

50×80=4000(千克)

答:李家村的蚕子可产茧4000千克。

18×50=900(元)

答: 50千克茧能卖900元钱。

2、小象出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后这头大象重多少千克?

(1)让学生完整地回答出此题需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学生之间互相订正,互相补充。

(2)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200×20=4000(千克)

4000=100=4100(千克)

答:20年后这头大象重4100千克。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口算。

2、小明要买12本书,每本书19元,小明大约要带多少元钱?

3、教材第45页的第10题。

四、思维训练

1、不计算,把估算结果写在括号里。

100×24 200×30 32×10 74×100 20×40 60×50 6×100 10×700 12×30 34×4 40×6+8 57×0+57

2、李叔叔平均每天组装19辆自行车,9月份大约共组装多少辆自行车?

小学乘法口算 第7篇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一》

第二中心小学 执教者:林美珍 时间:3月31日 教学内容:

第63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五1、2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联系实际问题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并掌握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口算:10×6 8×60 12×2 700×8 12×4 6×500

2、笔算:12×4 180×3 105×7 832×9

3、谈话:同学们,你们有过和爸爸、妈妈一块儿购物的经

第 1 页 历吧。在购物的时候,你帮助爸爸、妈妈算过一共需要付多少钱吗?请同学们看这里的购书情境。(出示例1购书的情境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例1的画面,让学生观看图画内容。让学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为:24×12。

2、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4×12。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提出要求: ① 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时,要把计算过程说清楚。②要认真倾听别人的介绍,想一想他这样算有没有道理。③把正确的方法确定下来。

3、组织沟通。(1)口算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明白的,就写在黑板上。方法一: 14×10=140 14×2=28 140+28=168 多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和方法。

(2)同学们会口算了,会用竖式计算吗?试着算一算。师

第 2 页 巡视辅导。

(3)学生展示汇报,据生答完成板书。再现竖式,理清笔算过程及算理:先用个位上的2乘14,得28;再用十位上的1乘14,得14。设问:这个14表示……接着,边叙述边书写:它表示14个十,是140,是14乘10的积。个位的0不写,4要对着十位。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算出两个因数相乘的积。边叙述、对话,边书写成: 方法二: 1 4 x1 2 2 8 ……14×2的积 4 ……1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1 6 8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2)老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3)重点评议笔算,写算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研讨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法,再现笔算过程。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做到数位对齐,数位应该如何对齐。

4、小结,笔算乘法的方法。先请多个学生说一说然后总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乘

第 3 页 得的数的末位与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63页“做一做”的8道题。请几名学生上黑板板演,讲评。

2、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重点辅导后进生。

3、判断并改正: 21 13 34 23 ×12 ×22 ×11 ×12 42 26 34 46 21 26 34 23 252 52 374 69

4、我会解决:植树节到了,同学们去植树,一共种植了12行,每行有21棵,请问同学们一共植了多少棵树?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沟通。

2、老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当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精确处置进位问题。板书设计:笔算乘法 方法一:

第 4 页 14×10 = 140 14×2 = 28 140+28 = 168 方法二: 1 4 × 1 2 2 8 ……14×2的积 4 ……14×10的积(个位的———— 1 6 8

小学乘法口算 第8篇

一、出示目标, 获取信息

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2008年奥运会除了在北京举行, 还有哪些分赛场你们知道吗? (生答:青岛) 这位同学真是见多识广呀!知道2008年奥运会中的帆船比赛将在青岛举行。

(生答不出青岛) 你们知道2008年奥运会中的帆船比赛将在哪儿举行吗? (生答) 将在青岛举行。高兴吗?

师:为了给帆船项目提供一个优良的比赛场地, 就要进行清淤工程。瞧, 这就是清淤工程现场。 (出示情境图) 关于清淤工程有这样一组信息:

【设计意图:由奥运话题切入, 由谈话进入情境。青岛版教材都是先呈现一副情境图, 一定要通过恰到好处的谈话, 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中来, 也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兴奋起来, 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由“2008北京奥运——青岛帆船比赛赛场——人们喜迎奥运”这样一条线索进入情境。】

2. 学生看书获取信息, 并出示学习要求:

整体观看, 局部细读, 感受氛围, 寻找信息, 提出问题。

信息窗的解读。情境图分上下两部分, 上部分呈现的是帆船比赛时“千帆竞发”的情景, 压题的文字告知我们浮山湾将是2008奥运会的主要比赛场地, 为迎接奥运会, 现在开始对海湾清淤。下图是清淤船工作的特写镜头, 并呈现了相关的数学信息。

二、引导自学, 学习新知

师:谁愿意说说给我们提供了一组什么信息?师:根据这组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3个月一共挖出多少万吨淤泥? (师板书)

师:针对这个问题怎么列式呢?

指生口答, 师板书算式:18×3

师:独立思考一下它的最后结果是多少? (生答)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样口算出18乘3等于54的吗? (如果想不出可以求助于我们的课本或者小组成员。)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想把算法的探究, 交给学生独立完成, 想怎样算就怎样算, 会算就算, 不会算可以求助于我们的课本或者小组成员。也就是要把球踢给孩子, 这是一个原则, 通过这样的方式, 培养孩子独立自学和合作的能力, 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的方式。为学生开辟更多的学习途径提供了渠道。】

(这艘泥驳船每次运走400吨淤泥, 本周已经运走20次。)

师:那根据这组信息你又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本周已经运走多少吨淤泥? (师板书。)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 (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

生:400×20=8000 (吨) (师板书。)

师:你是怎样口算出400乘20等于8000的? (生答) 谁还有别的想法?

小结:刚才我们解决的这两道题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两、三位数的乘法口算。大家在口算时都有各自不同的想法, 我们来比较一下哪一种口算的方法最简便, 最优化。

《口算乘法》教案设计及反思 第9篇

教材分析

本小节教学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正因如此,所以让他们在9乘几的基础上计算10乘几,再由10乘几推出几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这样安排就能够让学生自然地发现和得出整十、整百的数的计算规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数相乘的口算算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重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的算理并掌握方法。

难点:准确、快速地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孕育铺垫。

1.复习乘法口诀表。

2.口头抢答。

6×5= 8×7= 6×8= 5×9= 4×4=

9×8= 5×5= 7×6= 3×6=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重温旧知,利用抢答,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1.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谁能说说你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

2.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想好后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怎样列式解决你提出的问题。(学生互相交流问题和解法。)

3.哪些算式是你会计算的?把你会计算的算出来。

4.今天我们来学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出示例1。

5.你能列式解答这两个问题吗?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说说你的算法。(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

6.引导归纳算法:整十数乘一位数就是把十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相乘,再在末尾加一个0就可以了。

7.即时练习:20×4= 20×6= 30×2= 50×2=

8.进一步设疑:一台收音机价格是200元钱,如果学校要买3台收音机,一共要多少钱?怎样算呢?

9.生思考问题,尝试解决。

10.引导归纳算法:整百数乘一位数就是把百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相乘,再在末尾加两个0就可以了。

11.即时练习:200×4= 6×200= 300×2= 500×2=

设计意图【总结学习方法,掌握其中的规律。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激发其探索的欲望。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平台及尝试解决问题的空间,使其尝到学习的成功。 及时总结,掌握规律。 适时练习,巩固新知。】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的“做一做”,找出规律。(全班交流,说出算理及计算方法。)

2.口算抢答游戏: 10×6= 20×4= 30×4=

60×8= 300×4= 400×2=

3.解决问题:一盒钢笔有10支,5盒钢笔共有多少支?如果每支钢笔要2元,这些钢笔共要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通过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这堂课里,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重温新知。

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首先进行口诀的复习,再利用口算抢答的游戏方式引入新课,及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以便新课的开展。然后运用课题的问题情境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究生活中的数学,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通过层层深入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索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并及时进行归纳整理,通过相应的练习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

二、本课我利用问题情境,进行了逐層深入的教学设计,便学生体验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运用类推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学生在归纳算法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注重让学生挖掘问题,探讨问题,说出算法算理等,并利用不同形式的练习来调节学习气氛,从本节课学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掌握程度还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比较浓厚。

小学乘法口算 第10篇

课题:口算乘法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有关“积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

1、通过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2、让学生感悟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为后面学习“积的变化规律”埋下伏笔。

3、在估算过程中,学会有理有据地进行表达,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

4、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提供独立思考的环境,通过习题教学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6、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教学用具:挂图、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教科书47页的第4题。

1、教师以口算卡的形式出示算题,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算理、正确应用算法的基础上,提高运算的正确性和速度。

2、练习时人人参与,独立口算。

3、个别答和小组开火车相结合,然后在教科书上填写结果。(2)教科书48页的第5题。

1、小黑板出示算题。

2、口算得数,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3、请认真观察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讨论。)

结合学生的发现,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教师可利用板书进行简要的说明。)

二、估算练习。教科书48页的第6题。

1、小黑板呈现题目,学生读题。

2、学生独立思考,口算结果。

3、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三、创新思维练习。、教科书48页的第7题。

1、板书题目。

2、读题,理解题意。“买3棵送1棵”是什么意思?(付3棵的钱,得到4棵小树)

3、想一想,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独立思考,交流讨论。

4、反馈讨论结果,教师进行小结。引导学生认真体会,鼓励创新思维。

小学乘法口算 第11篇

教学内容

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的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探索,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的数的计算原理。

2、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的数的计算方法。

3、结合练习中的有关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计算法则。

难点:积末尾的“0”比因数末尾的“0”的多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1、让学生回忆本学期的秋游,简要的说一说

2、引入光明小学也去秋游,引入主题图。

3、教学例1的每一小题。

①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

学生列式计算,问:表示几个几是多少?

②出示“10人要多少钱?”

要求学生列式,并四个小组讨论:等于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③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出示修改后的第二小题

①坐碰碰车每人3元,2人要多少钱?

学生列式计算,说出表示几个几是多少,教师用电脑演示用算珠演算的过程。②出示问题: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

学生列式:3×20=,问:表示几个几是多少,并要求用算珠来计算。指名学生上台演示用算珠来计算的过程。

③出示问题:坐碰碰车每人3元,200人要多少钱?

学生列式:3×200=,问:表示几个几是多少,并要求用算珠来计算。指名学生上台演示用算珠来计算的过程。

5、把3道算式板书一起,提出要求:观察这3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加以引导:你用了什么乘法口诀?乘完后在哪里添“0”?你是根据什么来添“0”的?

从而总结出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的计算方法:先按表内乘法计算,然后根据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二、课堂练习

1、基础练习

20×7=200 ×7=2000 ×7=

-×4=40 ×6=60 ×8=

600 ×5=500 ×4=500 ×8=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先问用了什么乘法口诀,再问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最后一行的题目结果出示时,把添上的“0”用红色标出,在做完题目后反问学生:为什么这里的“0”有不同的颜色,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发现有的“0”是在做表内乘法时产生的,并非全是添上去的“0”。

2、提高练习

40×()=12030 ×()=210

×()=24050 ×()=250

700 ×()=4900600 ×()=30003、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①出示神州六号的图片与有关的资料,然后出示题目:神州六号的飞行速度大约每秒8千米,1分钟它大约飞行有多远?

请班里的男同学作答。

②出示嫦娥一号的图片与有关的资料,之后出示题目:它的飞行速度大约是每秒9千米,半分钟大约飞行多远呢?

请班里的女同学作答。

4、游戏

以刚才做完的两个题目为男生命名――神州队,为女生命名――嫦娥队。指名选取队长各一名。各队代表从袋子里先抽一张数字卡片(1~9的数字卡片各有两张),任意放在其中的一个因数上;再抽一张放在另一个因数上。所得的积较大的队获胜。

游戏一共进行两到三次。

三、课堂总结

小学乘法口算 第12篇

杨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页例

2、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4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列竖式计算。

2、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会用这种方试商法进行有关的笔算。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会列竖式计算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除法。教学难点:学会试商,调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学生口答)

20×4 = 40×6 = 18×4 = 43×5 =

30×6 = 90×5 = 24×3 = 58×2 =

50×5 = 70×3 = 2×25 = 6×25 =

80×4 = 60×7 = 6×14 = 7×24 =

2、竖式计算 280÷70 =

93÷40 =

422÷60 =

3、说一说下面各数接近的整十数。(开火车)21 46 52

二、新课

(一)、教学例2第(1)题。

1、大屏幕出示P84页例2情境图,请学生观察图后说说从图上获得哪些信息,并请学生提出问题。

2、出示问题“一本《作文选》多少元?”。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并列出算式:84÷21 =(在分析解题思路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公式:总数÷份数=每份数,迁移至:总价÷数量=单价)

(二)、教学试商及竖式。教师谈话:我们学过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现在的除数21不是整十数,怎样来试商呢?

1、学生独立计算。

2、组织交流。

学生有可能用口算答出84除以21商4,甚至没有一个学生把21看做20来试商。此时,应肯定学生正确完成了计算。

教师谈话:要想算84里面有几个21,试商的话既要看十位,又要看个位。这道题中84、21都比较小,同学们一眼就看出商4。如果被除数、除数比较大,不能一眼看出该商几,该怎么办呢?我们来想一想,除数是整十数来试商,是不是会比较方便些。下面咱们就用84÷21来试一下。

3、共同经历试商过程。

请学生说说应把21看作几十来试商。之后,试除……

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用20试除得到的商4称为“初商”。“初商”是否合适,必须进行检验。怎样进行检验呢?(余数要比除数小。)

4、强化练习。

(1)、出示:94÷31 =,让学生在同桌间说一说这道题进行竖式计算时,应该怎样进行试商。在请几个学生起来汇报。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进行展示,检验“初商”,全班订正。

5、完成例2下面“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指几个学生汇报,说说“你是把除数看成什么试商的?”,全班交流订正。

(二)教学例2第(2)题。

1、接着上面的情境图,教师出示第(2)个问题“王老师还有196元,买39元一本的词典,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

2、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并列出算式:196÷39 =(在分析解题思路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公式:总数÷每份数=份数,迁移至:总价÷单价=数量)

(二)、教学试商及竖式。

师:“这道题该如何试商呢,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间讨论一下?”

1、请几个学生进行汇报,全班交流。

2、师生共同在黑板上进行竖式计算。计算中,学生会发现把39看成40进行试商,商4,余数是40,比除数大。教师提问:余数比除数大,说明什么?(商错了,商小了。)那么该把商改成几呢?(5)

教师谈话:想这一道题我们在进行试商时,“初商”不一定合适,这时就要对商进行更改,这一过程我们叫做“调商”,也就是“调整商”。

3、完成例2下面“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几个学生汇报,说说“你是把除数看成什么试商的?“初商”以后需不需要“调商”,为什么?你是把几调成几?”,全班交流订正。

(三)、小结。

师:“请同学父观察一下,刚才做过的这几题,除数个位上的数分别是几?应该怎样试商?”

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说明:试商时我们用“四舍五入”法求除数的近似数,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进行试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请学生独立填写。填写后,组织交流订正。

2、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大屏幕出示第2题,请学生齐读题目,先在四个小组里说一说每道题的“初商”错了没有,然后再说说准确的商,最后再书中把错误的更正过来。

3、完成练习十五第3、5题。

4、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机动)。

四、总结。

《口算乘法》教案 第13篇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竞赛。

40×4=

60×=

300×7=

200×8=

6×200=

3×800=

3×30=

4×0=

(2)抢答。

(1)3个十是()?30是()个十?

(2)300是()个百?60是()十?

(3)9个十是()?3个30是()?

二、导入新。

刚才口算的这些题目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今天这节我们就要运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的内容——口算乘法。(板书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相信同学们都喜欢吃草莓,我们知道每箱装1盒草莓,买3箱,那么3箱草莓有多少盒?

生:可以列式为1×3。

师:那么哪位同学知道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1:我可以分步计算,10×3=30,×3=1,30+1=4。

生2:我可以列竖式计算。

师: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10×3该怎样计算呢?

(2)师:橙子每盒6个,10盒有多少个?

生1:可以列式为6×10。

生2:6×9=4,4+6=60。所以一共有60个橙子。

师:苹果每盒12个,20盒有多少个呢?

生3:可以列式为12×20。

生4:12×2=24,24×10=240。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指名说说:已知邮递员叔叔每天可以送出300份报纸,若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1)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00×10。

(2)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3)指名汇报口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300×10

A.300×9+300=2700+300=3000

00×10×3=1000×3=3000

B.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300是3000,则300×10=3000(份)

.300×10先算3×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个0。

所以300×10=3000(份)

……

教师点评每一种方法,强化学生对口算方法和过程的了解。同时,用点评的方式给学生以表扬、鼓励,增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信心。

2、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学生独立解答。

(2)汇报口算方法,你怎么口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索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交流获取新知识,理解新知识。

小组讨论:比较两种方法,哪种口算方法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总结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四、巩固应用:

、做一做。

(1)学生独立计算。

(2)集体订正。(结合订正过程,选择两、三道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

2、生活应用:

小明买20枚8角的邮票和30枚6角的邮票。一共多少元?

【设计意图】:用游戏的方式巩固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后拓展。、李红买20个6角的练习本和30枝8角的铅笔。

(1)一共要付多少钱?

(2)付出0元,应找回多少钱?

2、动脑筋。

()×30=900

40×()=XX

80×()=3XX

×()=300

六、堂小结。

谈谈你这节的收获。

、学生自由汇报收获?

2、全体师生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复述一遍。

口算乘法的教案 第14篇

教学内容:数学教材56、57页例1、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位数同整

十、整百、整千数相乘的口算算理,掌握其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口算一位数同整

十、整百数相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张老师就带着大家去游乐园看一看。这是进入游乐园的通行证,只要你准确算对下面的算式,就能得到通行证,有信心得到它吗?举手来说。

64

38

85

29

39

97

76

师:我们同学算得既对又快,还把解决它的口诀也说出来了,真了不起!恭喜你们拿到通行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游乐园。看看游乐园里有哪些数学知识?

二、学习新知:

1.小组交流,探索算法 出示例1情境图

(1)出示问题: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要花多少钱?

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独立完成,然后在四人小组内说说你的算法。

(2)小组反馈:

①3个20是60;20+20+20=60 ②2个十乘等3于6个十 师:你们喜欢哪种方法呢?(转化为表内乘法比较简单)这样的题目会做了吗?下面来考考你。看谁做得又对又快。(3)计算

403

503

2400

206

27

4600

730

207

2、合作探究,教学例2:

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1)尝试说出计算结果:

(2)和同组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提示同学可以利用小棒)(3)小组汇报:

(4)教师小结算法:10330

236

30636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计:

1、完成P58 1 说说怎么算最简便。

2、完成P58 2 说说口算的方法

3、完成P58 3、4 比一比谁最快完成

4、完成P58 5、6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完成P59 7 独立完成表格,同位互查,集体订正

上一篇: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试题下一篇:工程部管理办法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