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2024-06-19

教育系统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9篇)

教育系统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第1篇

教育系统干部培训班学习的心得体会

20XX年8月27日我参加了xx县暑期教育干部系统干部培训班,开始了这一年一度的培训。培训班的第一课是教育局聂局长主讲的《着力提高学习努力 努力争当学习型的干部》,认真剖析了教育系统干部队伍中学风存在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的环境不利等突出问题,分析了其症结:频于应酬,不勤于学习;浅尝辄止,不善于学习;沉溺于享受,不愿意学习。从而进一步明确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感,号召教育系统干部带头学习,先学一步,学深一步,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努力争当学习型干部。

聆听了聂局长的报告,受益匪浅,深深感受到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业,反思自己的队伍,原本是学习之典范,是引领时代的行业,终身学习之师,看今朝,走进酒桌麻将桌,疏远书桌办公桌,热衷于推杯换盏,迷恋于灯红酒绿,摸牌技术高,管理育人水平低,酒烟味浓,书生气淡,捞钱意识强,服务理念弱···这样的人,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周围并不少见。有道是,太阳底下这最光辉的职业,其光辉越来越淡;教育这一方净土,其夹杂了污秽。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我们担负的是少年智、少年富、少年强、、、、的责任,耳闻目染、榜样带动、身教重于言教等明眼人都知道的道理,我们育人的人而为什么都无动于衷呢?

组织暑期教师集训是我们中心学校的责任,是各个学校的义务,是办好教育之所需,也是大多数教师之所盼,故此我们城关暑期教师集训的主题是借集训之势,造学习之师。集训训的是认识,大国家办大教育,我们必要有大智慧、大手笔,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认识;训的.是我们的意志,新时代新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新信息,新知识,要树立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训的是能力,新课程新理念,我们要有新的生命力、新创造力,新的竞争力,要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讲学习、好学习、会学习、勤学习,乐学习。

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洗涤是一种学习,暑期教师集训无疑要触及教师的灵魂、对其大脑是一个洗涤。它将把教职工的思想整纯,言行整正。引领是一种学习,暑期教师集训无疑要请专家引领,它将带给教师新要求、新信息、新思考,从而达到“胜读十年书”的效果。反思是一种学习,通过反思,理清工作思路,查找工作中的不足、生活中的不是,以使工作尽善尽美。竞岗是一种学习,在竞岗中比价值,在竞岗中悟感恩,在竞岗中长责任。

诚然,在国智、国富、国强、国独立···的工作中,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拥有“少年”的信息,“少年”的观点,“少年”的资本等,所以我们必须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终身学习。作为学校也必须努力为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多角度、多渠道的去设置,从而造就一支学习之师。

教育系统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第2篇

一、培训概况:

本次培训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20xx年12月6日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党校系统第六次教学改革研讨会”精神,帮助各级党校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党校教学中如何加强党性教育,进一步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这次培训的主题就是党性教育教学;培训的对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学管理人员(包括各级党校的常务副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长),另一类是专职教师(以从事党史党建教学为主);本次培训的规模大、范围广,共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307家党校参加学习,其中省级党校22家,市级党校124家。区县党校161家,合计参训人数达1000人;本次培训的时间安排是从1月18日到1月24日;培训课程设置分为党校工作、教学观摩、参观交流3个模块,其中有8门党性教育教学方面理论课程,1次教学参观(参观中央党校校史馆),1次大会交流(4名来自省市县各级党校的学员代表汇报本校党性教育教学基本情况以及参加此次学习的心得体会)。以上就是关于本次培训总体情况的介绍。下面谈谈自己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和思考:

二、培训心得体会与思考

(一)感触最深的三个方面

1、中央党校教授们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专业积淀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培训期间的8门理论课程全部由中央党校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党性教育精品课的名师们讲授,他们中有主要从事管理工作的,譬如中央党校的教务部主任柳建辉,校委委员、培训部主任罗宗毅,校委委员,科研部主任梁言顺,与此同时他们也都拥有教授职称,都有显著的科研成果,其中主要研究智库建设的梁言顺主任主持撰写的多篇内参获总书记批示。我个人觉得能将管理与教学工作两手抓且两手都抓得硬,是非常不容易的,必然是建立在刻苦学习、长期积累、付出巨大精力和时间的基础之上的,这背后的艰辛和汗水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此外,给我们授课的专家教授们对于自己研究的专业领域都有精深的把握和独到的见解,譬如讲授《当代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靳凤林教授就分享了他独创的“权力、资本、劳动”关系法则来分析市场经济制度伦理对领导干部利益观的影响,同时专家讲授们还具有深厚的专业积累,譬如讲授《党政干部违法违纪大案要案分析》的傅思明教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翻阅《列宁文选》补充授课内容,而以上这些都是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才有可能实现的,因此,我认为这是令我感触最深的第一个方面,也是值得我学习反思的一点。

2、中央党校将研讨式教学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本次培训不仅专门设置了大会交流环节,而且干部教育学院还要求授课老师在所授理论课程的最后都安排互动研讨环节,参训学员可以围绕课程内容发问,也可以发散思维就教学科研中遇到的问题与授课老师交流。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山西省运城市委党校的一位老师直接亮剑,质疑傅思明教授用“abc”法则来证明信念之重要性的学理依据,又有海南省儋州市委党校一名教师直接发难,询问靳凤林教授的“权力、资本、劳动”关系法则是否参考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且指出用西方的思维方式来谈我党的建设与改革是否具有合理性。当然这些问题都是出于对学术的探讨、对真理的追求,最后在授课教师的耐心解答下,双方也基本达成了共识。诸如此类的互动问答都让我脑洞大开,同时也为发问学员勇于挑战、授课教师勇于接受挑战的勇气所折服,对他们求知若渴、虚弱若谷的精神由衷钦佩。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积累、创新精神以及追求真理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明显差距。这是令我感触最深的第二个方面。

3、中央党校对于决策咨政工作的高度重视及取得的显著成果

据悉,近年来,中央党校校委对决策咨政、智库建设工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些列的措施,比如中央党校校内的课题组利用寒暑假的时间集中调研;比如说对各教研部所及校委直属部门提出科研任务量化的标准,每个月每个部所要提供1-2篇可以发表的内参;比如说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和要求,分解的336项任务分派到全校的各研究单位,且要求跟踪这336项举措的进展情况;再比如说,发动学员的力量撰写内参;此外,就是要发挥校外专家的作用,凡是有研究的、可靠的专家学者,中央党校积极把他们纳入本校人才库;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调动全国党校系统的积极参与。20xx年中央党校发了一个文件,开了一个会,文件就是《关于征集内部研究报告和内参稿的通知》,通知要求每所省级、副省级党校每月(含寒暑假)至少上报1篇研究报告或内参稿,开的会议就是“全国党校系统思想库建设暨内参供稿工作座谈会”,会议要求,各级党校要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起来,通过组织领导、制度设计、奖励措施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的改革,把为中央党校内参供稿工作抓实、抓好。据了解,20xx年中央党校合计共有70篇内参获中央领导肯定性批示,其中28篇被总书记批示,这样的成绩是非常骄人的。从中央党校对决策咨政工作的重视程度来看,我深受启发,在以后工作中,也应该像总书记所说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教学和科研的选题要有前瞻性、要接地气,要向咨政方面靠拢。这是我感触最深的第三个方面。

(二)四点思考:

作为一名党校新人,参加这次培训,既聆听到了中央党校教授们的精彩讲授,也得到了一次与党校系统同仁们相互交流的机会,使我对党校教学科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1、讲课要有纪律。党校姓党,党校讲课要守纪律。党校教师的立场,从大的方面讲,要与中央的精神保持一致。这是底线,是铁的规矩。党校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员吃透中央精神而不是去怀疑中央精神。举例子时尤其要注意“守纪律”,不要以偏概全,不要掺杂个人偏见,不要过多地讲一些负面例子。党校的课堂,应该通过传递“正能量”,激发党员干部干事的激情。

2、内容要有深度。通过一堂课,学员怎么才能满意?关键是学员能通过听课有所启发,有所收获,这就要求教师讲课的时候,在讲课内容上有深度,对一个课题的讲述,既要有整个知识面上的宽度,也得有具体问题点上的深入。在交流中,大家一致认为,相对于只讲求形式热闹,而内容相对浅显的课来说,学员们都更喜欢有思想,有深度的课,这也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

3、学习要下功夫。“教学是饭碗、面子、本质、责任、更是艺术。”这是陕西省委党校的一名老师在大会交流时提出的理念,我也有同感。对待教学,首先要有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讲一堂课,老师究竟下没下功夫,下了多大功夫,学员很容易就能听出来。要想赢得学员的认可,就需要党校教师自身不断的学习,我认为学习要达到三种要求:自学、治学、最后才是“教”学(即上课)。首先,自学是自主的,也就是专题的选择、收集材料并深入的学习,这个阶段需要教师具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体现自主性;第二点是治学,治学应当是自由的,提出见解、形成观点,进行深度研究,这个阶段体现了教师的学养。要达到“治学”的自由,就需要能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当然治学的过程确实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只有做到了自学的自主和治学的自由,才能实现自在的“教”学,让学员听懂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并愿意无障碍交流,这就是教师的自在。

教育系统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第3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职员进行在线培训, 提升职员的知识和技能。因此, 在线学习系统在新形势下应运而生, 它是一种专门用来为网络化学习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 使企业培训工作更加灵活, 培训成效得以更大幅度的提高, 学习者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各种类型的学习。在线学习系统源自传统的培训, 但是又优于传统培训。目前, 我国在线学习系统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在线培训系统的开发和成功应用, 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意义。

1 培训现状和企业在线学习系统的发展方向

1.1 培训现状分析

以××电厂教育培训为例, 各项流程之间相互割裂, 例如专工讲课按授课人拟题, 与员工的培训需求脱节等。各种培训没有进行有机的统一, 各种培训、考试各行其事, 造成培训效率低下, 效果不明显等。在考查员工相应知识时, 各级培训员无序出题, 经常出错, 效率低下, 出题到阅卷, 由人工进行, 往往要耗费管理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无法保证100%的评卷准确率。传统的考试题库无法长期有效保存, 各级培训员个人设置的考试题目、复习提纲等, 随着考试的结束, 往往就丢失了, 下次再进行相类似考试的时候, 又得重新进行命题。

在进行面对面授课时, 因工作时间限制等, 往往不能做到对大部分员工传授必须的知识, 只能采取面授一部分培训员, 再一级一级地传授到基层员工, 授课的时间拉长, 效果不明显, 这就要求电厂在教育培训方面做出一些改变。

就以上问题, 我们迫切需要从单一的课堂培训, 发展成发挥网络技术充分利用社会化“培训资源”, 采用“授教”与“自学”密切结合, 理论与技能一体整合的方式, 实现快速、高效、立体式培训效果。

迫切需要从简单的培训管理, 扩展成运用网络技术对培训需求、设计、安排、培训实施、分析决策、在线考试等培训, 全程进行系统化运行管理, 建立企业自身完整的特色化教育培训体系。迫切需要培训资源的共享, 运用网络技术解决师资缺乏、工学矛盾, 最大限度降低培训成本, 确保培训质量与效率的不断提升。

1.2 在线学习系统的发展方向

火电厂的职员培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且各个岗位的培训标准也非常明确。因为一直以来, 采用较多的是传统的方式进行培训, 因此有几点缺陷:一是培训资源整合不够完整;二是不透明;三是培训时间不灵活, 导致职员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在线学习系统很好地解决和弥补了这个漏洞, 已成为企业培训的发展方向。

2 学习系统结构设计

2.1 软件配置

对软件配置主要分为服务器软件配置以及客户机软件配置。 (1) 服务器软件环境要求:MS Windows2007 Server的操作系统, 安装MS SQL Server 2003的数据库系统。 (2) 客户机软件环境要求:采用的是Windows 7本操作系统;客户端IE浏览器应使用8.0版本;采用2007的Word软件。

2.2 在线学习系统体系结构模型

采用B/S的多层次结构, 对于客户端的用户主要分为学员、管理员和专家三大类, 使用Brow ser的访问服务器, 主要依次分为四个层次, 分别是表示层、应用服务层、公共服务层以及数据可层。

2.3 构建个性化在线学习模型

个性化在线学习模型分为4个模块, 如图1所示。

1) 学员学习信息采集模块。在线培训系统对学员的学习活动进行实时跟踪以及调查, 主要是通过学员学习行为的“点击流”以及依据采集到的测试结果, 来掌握每一个学员的学习情况及检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课程知识模块。建立知识库、课程及试题库。

3) 个性化引擎模块。向学员推荐学习方案, 可以通过测试成绩及学员浏览次数自动生成日记, 向学员提供学习方案。

4) 学员信息模块。主个模块信息主要包括学员编号、姓名及单位、所述部门等;学习测试历史;学员最近登录的时间、登录次数及在线总时间等。

3 在线学习系统的实际应用

目前, 该系统已经整合到××电厂中, 职员采用单点登录模式, 便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培训和考试。将计划、学习、考试、评价连成一体, 其主要功能及流程如下。

1) 教育培训计划的生成。培训项目分为计划内培训和计划外培训, 通过需求调研创建培训计划, 管理员发起培训计划需要经过发起需求调查、需求上报、需求汇总最后到创建培训计划四个步骤, 这个流程下来后, 基层员工的培训需求已经按流程反映在培训计划之上了, 真正达到了满足员工的培训需求与实际受培结合在一起。

2) 在线课程的学习。在课程中心中, 包括了培训计划的整个实施过程, 即培训项目管理、培训班管理、培训班的课程管理和培训班的学员管理等。在培训班外, 本集团公司的各类课程如安全生产、企业管理、电力技术、社交礼仪等知识, 均在线上课程中分类, 供员工在工余, 或者利用时间碎片进行在线学习, 达到提高个人技能水平和知识水平。

3) 考试流程的实现。考试流程经过部门管理员按照题库快速组固定卷或者随机卷, 对试卷编辑后发布到考试管理, 对本次考试的试卷、人员、时间等要素进行分配, 也可以通过将考试挂在培训班上, 参加培训的学员就能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发布, 员工进行在线考试。达到了培训、考核全程一体化。

4) 资源中心。主要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与管理, 包括了粤电书苑、培训师资、培训机构、培训设施、课件管理、课程管理、新闻管理等。其中, 粤电书苑电子书内容丰富, 囊括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文学、历史、工业技术等图书, 极大地丰富了员工的知识水平。

5) 员工教育培训的统计分析。主要建立了大量的报表, 如学时积分报表、考试报表等, 管理层对员工的学习、考试情况做到一目了然, 方便领导对员工教育培训情况的决策。

4 在线学习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

经过在线学习在××电厂的应用, ××电厂教育培训工作实现了长足的进步, 基本实现如下目标。

1) 需求、计划、培训、考试、效果评价全程一体化运行。针对传统培训、考核独立运行的状态, 通过对培训、学习、考试管理思想的深刻提炼, 形成先进的一体化运行模式, 达到知识传播, 资源共享, 对培训、考试工作运行科学管理的效果, 能有效降低日常工作的强度, 同时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2) 丰富的培训资源。课件学习、在线图书、题库和试卷练习, 内训师资交流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组合运用, 能够最大程度提高企业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培训效果的提升。能够对各类培训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发布, 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

3) 直观的培训效果管理。能形成人员教育培训方面的各类报表, 使决策层能详尽地掌握本单位人员情况。对本单位培训资源现状可与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 能直接调配培训资源。针对培训工作能够根据实际需要产生不同时间段、各种类型的工作统计表。

5 结语

利用网络进行在线学习已经成为了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 对于传统的课堂学习而言, 突破了时间和地理位置的限制, 师生间互动交流更加方便, 学习资源更为丰富, 学习方式更为多样, 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依靠在线学习系统, ××电厂的培训方式和方法达到多样性, 解决了××电厂培训效率低下, 考试方式方法落后, 授课受众面窄, 学习时间不足等困扰许久的培训难题, 使××电厂培训的方式方法、培训效果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沈雪珍.个性化在线学习系统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 (8) :1810-1811.

[2]侯智烨, 李小刚.在线学习系统方案的设计[J].广播电视信息, 2012 (11) :84-87.

教育系统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第4篇

一、 理论背景

在管理大师彼得圣吉看来,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之中第一项修炼就是“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其含义是,在建设学习型组织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组织中的每一位员工对于学习产生激情与承诺,也就是让员工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因为“组织整体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根植于个别成员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第五项修炼》)。因此,我们要创造真正的学习型组织就必须要回归到自主学习这一基石,要“把员工培养成公司需要的人”就必须要让员工主动地、自觉地将自己培养成公司所需要的人,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培训是为了使用”的根本目的。

在这一理念下,公司教育培训机构首先要进行观念上的变革,不仅仅将自身定位为管理者,更应该将自身定位为服务者,通过培养学习文化、建设学习机制,提供学习资源以激发和促进员工学习热情与学习动力。在这三个环节中,建设学习资源往往是最为困难、最为迫切,最为实际的一个方面。事实证明,高质量的学习资源总是能够有效地激发绝大多数员工的热情,一门优质的课程、一位优秀的讲师、一项实实在在的有用技能永远都不缺乏热情的学习者,正如IBM学习领导力研究机构表明的“在学习的领域,内容为王”。在制度与机制更新的同时,推动自主学习最终一定回归到学习资源的建设上来。

然而,学习资源的建设和积累往往又是最为困难和漫长的,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为此,我们将建立“支持自主学习”的教育培训系统的重点放在了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培训标准为基础,以内训课程和电子课程为载体的学习资源建设上。

二、工作思路

在实践中,对学习资源的使用主要体现在 “需求调研、培训实施、培训评估、培训改善”教育培训闭环管理系统中的“培训实施”环节。

因此,我们首先区分了培训实施在两类方式下的表现形式,即,以公司为主导的“组织培训”与以员工为主导的“自主学习”,如下表所示:

从中可以看到,组织培训与自主学习这两种类型应当互为补充、彼此支持。在实际情况中,两种培训实施类型在不同的条件下在不同单位实现的程度可能有所差异。一般而言,管理基础越好、员工素质越高,自主学习的比重就应当越大。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推动自主学习的学习资源必须要能够满足员工对学习的需求,特别是这样的一些条件:(1)学习内容能贴近实际工作;(2)有实践学习内容的机会;(3)能够增长个人的能力;(4)学习效果能够得到及时反馈;(5)能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6)学习过程有乐趣;(7)能够更多通过观察、体验和人际交往来学习。

为此,我们结合公司需求与资源条件,提出了建设以技术技能课件为突破口的学习资源建设三个重点的工作思路:

一是从源头入手,以岗位所从事的作业(任务)为出发点,建立胜任岗位作业(任务)的能力标准暨岗位生能力标准,从而建立岗位能力培训标准。按照岗位能力培训标准,围绕提升员工在现场的作业能力来开展技术技能课程建设,实现学之所用,用之所学,满足上述需求的(1)和(2);

二是在学习资源建设过程中,强调将技术技能专家未编码的知识暨隐含在专家中的经验剥离出来,沉淀为组织可传承的智力资本暨知识和技艺,这样一方面实现了对组织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管理;另一方面也大大提升了技术技能课程的“含金量”,使基层员工觉得学了个人有收获,能力有成长,而不再简单重复他们已知已懂的内容,满足了上述需求的(3);

三是将技术技能课件逐一转化为单元制暨每一项作业(任务)按一定规律划分成小单元(便于学习和掌握)、标准化、交互性的电子课程,让员工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决定学习进程、随时了解学习状况,由此完全满足了上述需求的(4)和(5),并在相当程度上也通过技术手段,如交互设计、多媒体设计,实现了(6)和(7)。

三、具体实践—学习项目开发

根据以上工作思路,我们开展了岗位胜任力模型(能力培训标准)建立、专家型内训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学习项目(即培训课件与电子课程)建设的工作,并对学习地图绘制也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建立岗位能力培训标准

在实践中,我们首先根据作业标准自下而上逐步建立岗位能力培训标准,并分为应知和应会两大模块。在这两大模块又进一步细分,如,应知模块细分为作业工器具、作业安全等几个小模块,最终分解为上百个细小的学习模块。这些基于作业标准的学习模块构成了员工能力培训标准的具体内容。到目前为止, 我们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编制完成覆盖地市供电局管理岗位作业目录,针对一线生产班组变电运行、配电、电气试验、继保直流、自动化、通信、输电工种,基于作业表单的目录编制及相应的岗位能力培训标准。

(二)开发学习项目

有了岗位能力培训标准,结合岗位说明书,就可以开发各岗位的作业目录与相应的学习项目。我们创造性地采用了新的学习课件开发技术——KNOW-HOW(可译为技术要领、技能诀窍),并培训公司技术技能专家基此技术开发了高质量的技术技能课程。事实上,我们在短短时间内根本扭转了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学习资源,特别是电子培训资源严重匮乏的局面。

学习项目KNOW-HOW开发技术来源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理论基础。以各岗位工作为例,显性知识是指各岗位的作业指导书、工作标准、工作规程等制度文件,而隐性知识主要是指该岗位专家型员工积累的工作经验。形成KNOW-HOW的一个关键在于该岗位上的专家员工运用三种思维方法总结整理自己的隐性知识,将其明确下来,以标准化的方式固化在课程内容中。这三种思维分别是:(1)问题导向思考。找出哪些地方是新手易犯错误的地方。(2)差异导向思考。辨别哪些地方是自己和新手在完成工作中不一样的地方。(3)改善导向思考。总结哪些地方改了做法可以更有效率、更有质量地完成工作。在此基础上,专家型员工就可以结合显性知识(作业标准等)设计出相应的学习项目大纲。

在依据学习项目大纲进行课件具体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依托网络学习平台、采用交互式课件开发的设计方式。网络学习平台和交互式学习课件让学员获得了更好的学习体验,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员能够彼此分享知识。如,学员可以将对课件内容的意见与建议通过电子学习平台与课件开发者或其他专业人员交流,建议采纳后还可以获得奖励。

(三)形成学习地图

将能力培训标准、学习项目体系和员工职业发展生涯有机整合在一起就可以绘制学习地图。学习地图是指以能力发展路径和职业规划为主轴而设计的一系列学习活动,是员工在电力企业内学习发展路径的直接体现。员工通过学习地图可以找到其从一名新员工直至成为公司领导人、技术专家或技能专家的学习发展路径。学习地图中拥有不同的学习路径,如管理人员学习路径、技术人员学习路径和技能人员学习路径等。公司的战略地图需要转化为能力地图,能力地图又需要转化为学习地图,这样,公司的战略就可能和员工的能力提升緊紧地联系在一起。

四、结语与展望

教育系统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第5篇

在暑期,自己8月24日参加了县局暑期领导干部学习培训会;8月28日至30日在单位集中举办了“2013年暑期教师学习会”。这次学习会,历时3天时间,重点学习了领导的两个“讲话”和县局两个纲领性文件等10多种材料,记了10页笔记,写了1篇心得体会,参加了多次讨论,收获不小。我感到通过学习会,对自己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全面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自己在学习会中的有关思想收获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讲话”,明确工作思路。

学习县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刘锋在全系统暑期领导干部学习培训会上《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讲话,最大的收获是明晰了工作思路。那就是:按照“以安全稳定为前提,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抓好队伍建设为保障”的工作思路,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定不移的走内涵发展之路。

二、学习“讲话”,树好领导形象。

学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xx《在2013年教育系统暑期领导干部学习培训会上的讲话》,重点要做到四讲,树好领导干部的形象。第一,要讲政治,锤炼促进发展的硬本领;第二,要讲纪律,积聚干事创业的正能量;第三,要讲团结,架起凝聚合力的连心桥;第四,要讲责任,增强落实工作的执行力。只有这样,才能承载新希望,奋发有作为。

三、学习“意见”,强化质量意识。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学习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共四部分十七条。一要统一思想,认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意义;二要突出重点,把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三要多措并举,完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机制;四要齐抓共管,形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强大合力。可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各项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育系统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教育战线广大干部的立身之本、中小学教师的立业之本、各级各类学校的生存之本。

四、学习“规定”,加强安全管理。

学习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的规定》,深刻认识平安稳定的教育环境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把安全作为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树立抓安全稳定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观念,把做好安全维稳工作作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按照“预防为主、依法管理、全员参与、各负其责”的工作原则,形成“全员抓安全,全程抓安全,全面抓安全”的工作机制,为教育教学工作保驾护航,提供良好地有力的保障。

五、重在践行,搞好电教工作。

2012年9月5日,xzx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了深刻的论述。在“十二五”期间,国家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佳机遇期,因此,我们电教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实施教育现代化的紧迫感责任感,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把教育信息化工作变为“树人立校”的自觉行动。目前我们全县的电教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县教育体育局中心工作,按照“争取项目,发展内涵,深化应用,做好服务”的工作思路,主要抓好创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示范校、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教室试点、教育(学校)网站的建设管理升级、课题研究与赛事以及影视教育等八项工作,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提高信息技术优质服务和整合应用水平,用创新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推动全县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

教育系统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第6篇

——绥阳县小关乡中心学校:周浪

7月9日至7月18日,我参加了由遵义市教育局组织的“绥阳县、湄潭县、习水县教育系统管理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培训8天时间分为两个阶段,前4天在三立学院进行团队拓展训练,后4天在西南师范大学聆听专家讲座。短暂的8天,却使我精神特别振奋,情感异常丰富,目标更加明确,从人生定位、育人观念和处事态度几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先谈人生定位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立德为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努力塑造个人的价值和魅力,用勤奋的学习充实自己,用豪爽的性格迈向成功,用丰厚的知识陶冶情操,用团队的力量铸就辉煌。

在育人观念上,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培养人的重要性。陶行知先生说:“无民无国,无智无民,无学无智,无师无学。”充分体现了培养人的重要性。二是要充分认识培养人的目的是什么。育人的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即培养有能力的人。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三是要明确怎样培养人。邓小平同志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学校教育当中,要“以学生为本,以学者为先,以学风为要,以学术为基”,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彰显办学特色。

在处事态度方面,陈志彪教授在讲座中说,首先要弄明白几个关键的词:一是什么是“生活”? 生是做人,活是做事,生活就是做人和做事。二是什么是“幸福”?感觉对了就是幸福,知足常乐。什么是“工作”?“出成果”就是工作过。因此,在做人处事上,我们要做到真心实意,以情感人;推心置腹,以诚待人;开诚布公,以理服人;言行一致,以信取人;令行禁止,以法治人;舍身取义,以宽容人;扬人责己,以功归人;论功行赏,以奖利人。

基于对人生定位、育人观念和处事态度有了以上新认识,结合工作实际,我对今后工作有几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在县教科局即将进行的体制改革中,如何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把握发展的机遇,充分彰显个人的魅力和价值。在听了曾国平教授的讲座后,让我充分认识了“责任”的重要性。“三分能力,七分责任。”曾教授说:“优秀的平台和舞台是自己搭建的,而在搭建的过程中,一砖一瓦都是责任。”因此,我深信,在搭建振兴诗乡教育的这个大舞台中,我不曾想过要做舞台上的表演者,但我却能认真的做好搭建舞台的一块砖或是一片瓦。我将会用“十分的责任”将我的青春全部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二是面对当前全县教育的现状,作为乡镇中心学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有哪些思考?“砖”有“砖”的责任,“瓦”有“瓦”的义务。通过今年教科局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毕业班统考和三年级语文、五年级数学两科抽测的成绩来分析,全县教育的薄弱环节在乡镇村小,而这也是我县基础教育的主体部分,在整合资源集中办学的进程中,由于受师资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以至于农村小学教育恶性循环,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如何把手中有限的师资资源用活,真正实现基础教育的有机整合,是当前工作的要点。前不久,省教厅邹联克厅长在我县调研基础教育工作时针对小关乡的情况语重心长的说:“人少是没有办法的事,而人多也未必是好事,不把自己手中的人用活,多数人精神将越来越涣散,如何激励教职工的积极性?是校长应该深思的问题,工作肯定没有睡觉舒服。”对于师资的有效整合,穷则思变。我想,体制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完全可以改变方法。县教科局已经对中小学师资情况进行了统筹和整合,诸如“支教行动”和部分学校的“四位一体体制改革”。三立培训的班主任曾薇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深深的启示,一个八五年的小姑娘,凭着自己的认真与细致用1天的时间就使得我们这个来至三县的年龄与职位都参差不齐的100名干部服服帖帖。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认真”与“示范”,“认真”是一种责任,“示范”是一种态度,一个具有超强责任意识和积极人生态度的人,定能感染身边的人,从而打造出一个优秀的团队。当然,除了责任与态度以外,工作方法也是促进事业成败的关键,在教科局的统筹安排下,各乡镇针对我县部分乡镇中学师资多,小学教师少的现象,要进行有效的分流。何为“有效”?我想,为了更好地激发被分流到小学的中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我们可以大胆地把小学六年级列为中学进行管理,先派部分负责任的教师到小学各校接受六年级的教学任务,使其有效完成带班整班交接任务,并一带就是四年。这样,到小学的教师就不会被认为是被“贬”,心理因素也就比较积极,定能有效实现师资整合。

教育系统后备干部培训学习体会 第7篇

一、参与培训过程中的几点感悟

感悟一:务实的态度、扎实的学风让人折服

此次由教育党委牵头组织开展的后备干部培训活动,一改以往人们对“各类培训”走过场、重形式的一贯偏见和扭曲的印象。在这次培训活动中,教育党委以严格的纪律要求,务实的组织态度和扎实的学风管理向每一位学习者传递了我县教育系统目前务实、端正、认真的工作态度,传递了作为一名“后备干部”应该具备的学习品质、怒学的态度以及为人的行为准则等,所以,单就本次培训活动的组织过程而言,便已经使我们获得了丰硕的收获。

感悟二:精准的理论、得当的措施让人信服

在这次培训学习活动中,以常局长为首的五位培训者结合他们多年来在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工作经历中的独特感悟与经验,向我们传授了作为一名后备干部或一名教育管理者应具有的为人品质、教育思想、工作态度、探索精神以及管理之道……他们的讲座内容不仅理论精准、有高度、方法措施得当、观点鲜明,而且高屋建瓴地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努力的方向、工作的思路,使我们茅塞顿开。

几位领导的学识、理论、方法不仅让我们信服,而且作为一名后备干部我更要以“学习”和“追求”为己任。不求明天的“高度”,但求今天的“厚度”。要通过每一天不间断的积累厚积薄发,努力提高自己将来为人民、为教育服务的本领!

感悟三:向上的风气、浩然的正气让人心服

教育兴则国兴。就教育发展的内因而言,如果教育者、管理者的工作缺少务实的精神,那又何谈教育兴、国兴!多年来,我本人始终以“沧海一粟”的微小坚持着做“大教育”的信心,坚持着踏踏实实做教育的决心。

在这次培训活动中,我这沧海一粟真正的撞击到了那海上升腾的浩然向上的正气:xx局长对“心理和思想上需要破解的三个困惑”的重要论断,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为人的坦荡、处事的公正以及对工作充满的正气,仅此一点我们就能看到肇源教育的光明与希望!四位校长就如何带着学校在困境中崛起,如何领着教师在学习中成长、引着教育在探索中前行都做了系统、客观的阐述。他们每一人、每一事、每一篇、每一句无不体现着务实的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让人发自内心的信服、心服。

二、亲历培训学习中的主要几点收获

通过三天的学习并结合自己原有的实践认知,我对此次培训的主要收获总结概括为六个词语:“开拓—思想—学习—实践—反思—提升”。即:当校长(教师)要有开拓精神,开拓型校长需要思想为统领,思想源于学习,学习成果需要实践去检验,实践中要注重反思,而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不断的提升。

1、校长应该是一名开拓者

肇源一中、五中、xx学校都曾一度不同程度地陷于发展的困境之中,但是是什么力量使他们能从逆境中走向复苏,又从复苏走向了成功?我想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各位校长的发言中我们可以达成一个共识:校长的个人因素是关键的、是第一位的。当学校陷于困境之中时,这几位校长都能以开拓者的形象出现在教师面前、困难面前,更能以开拓的精神带着这个集体在困境中摸索、前行。我想说:对于这样的校长,就教育而言他们是开拓型人才,就教师而言他们是精神领袖……

2、开拓型校长需要有思想为统领

“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在几天的学习中,我从几位领导的讲座里找到了对这句话的最佳诠释。在这几位校长的头脑里不仅都有明确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更能对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教育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远景规划以及摆脱学校发展瓶颈等方面的问题做出科学论断、合理安排,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作为一名开拓型校长头脑中必需要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而这一系列先进的教育思想不仅是在指导着自己的工作,更要能统领教师的思想,统领学校的发展。

3、先进的思想源于不断的学习

“学习、读书、‘充电’”,这是几天来各位领导在课堂上使用率最高的“热词”。常局长讲的“行政工作养成学习和思考习惯的重要性”,让我们倍感当务之急是学习,立足长远是学习+思考,这是一种工作品质;“做人做事需要把握的五方面分寸、尺度”的重要论述更是让我们知道了作为教师、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学习做人、做事,使人豁然开朗。一中徐校长的“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学习与发展理念,既使我们感受到了一中自我学习、自我创新与引进思想的微妙结合,又使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中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二中杨校长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早晚读书、读报,这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想:这也许就是他能够做到“人老‘心’不老”的关键所在吧。五中于校长的“走出去——带回来——选择性”的学习思想,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思想先进、方法措施系统的新五中形象。我校姜校长提倡的加强学习、多读书,把读书和学习视为专业成长的重要环节,“读书是一种生命运动。”的格言更是经典。

我认为,几位领导之所以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管理理念是源于不同方式的、不间断的学习,这也启发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要做到“学习、学习、再学习”。

4、学习的成果需要实践去检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几所学校的学习活动都做到了与实践相结合,既恰当地结合了实际,又摆脱了闭门造车的困境。如:一中与名校构建教育科研合作校;二中将南方名校的“讲学稿”结合本校实际反复的在实践中修改,形成了适合自己的“导学案”;五中于校长将上海众多名校的先进教育思想、管理理念引入学校,又结合实际在实践中创造性的学习、选择性的继承;xx学校提出的到名校学习、到兄弟学校交流,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这一系列做法的背后,呈现的是几所学校不断提升的办学水平,反馈的是几所学校不断赢得的受人们赞誉的群众口碑。这无疑在印证着“学习+实践=提升”这一新型的学习观是科学的、合理的,更是有效的。用常局长的话做经典总结,那就是:“要在实践中获取真知!”。

5、反思是再实践、再认识的前提

如果说没有实践就没有认知的话,那么没有反思我想就一定没有提升和再认识。

从管理的角度看:反思让徐云生校长总结了“当好校长的八句感悟”;反思让姜臣校长总结了做个明白校长的“十大明白”。从业务的角度看:反思让杨宪忠校长精准地把握了课程改革的实质,使二中走在了肇源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浪尖”;反思让于海军校长带领其一班人“脱胎换骨”,呈现给肇源人民一个新五中。前有车后有辙,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要立足于本职工作,坚定不移地把“反思”贯穿到我工作的方方面面,努力通过反思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三、对今后工作的几点思考

1、坚持灵活、持久和创造性的学习。把“学习+思考+总结+写作”作为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

2、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备”与“用”的关系。要认识到:未来的目标不重要,现在的方向最关键。

3、思想上要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努力做到:创新的灵感、基础要源于群众的“大智慧”,创新的高度、信度要能统领群众的“大方向”。

4、工作中要立足本职岗位率先垂范。必须做到:对上要以一颗真心让领导放心,对下要以一颗诚心让同事顺心。

5、行动中要坚持不懈抓落实。一切的学习的成果、工作的经验、上级的要求、改革的方法……如果脱离了“落实”二字,那就会成为泡影和一纸空文。“落实”二字将会像我的名字一样始终伴随我左右。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收获匪浅,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努力加强学习,勇于探索新方法,大胆实践新思路,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合格的助手……

作者:秦维涛

来源:天涯劲草博客

教育系统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第8篇

关键词:“三明治”教学法,双元制教学,学习领域,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能力

德国职业教育一直实行的是双元制教育制度。但是近年, 德国的职业教育又在双元制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引入了学习领域课程。为什么德国的职业教育要进行学习领域的开发与创新, 他们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是如何进行改革与创新的?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了德国。

2009年2月1日至2月28日, 我们北京职业教育模具培训组一行15人赴德国巴登—符腾堡州职业教育学院进行了为期4周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学习。我们参观了6个企业, 5个学校, 1个行业协会, 听了几十学时的教师授课和观摩课, 参加了州职业教育学院的教师会议。

我们体会到德国在职业学校进行学习领域改革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 就是项目导向式 (职业行动能力为导向) 学习,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 即职业能力, 以保持德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期4周的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新颖, 给我们提供了到德国企业参观的宝贵机会, 对德国的“学习领域”职业教育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学到了很多东西, 思想上得到很大启迪, 收获较大。

第一天到达学院后, 本次课程教育学院院长Gerhare Junge-Lampart根据中国教育的具体情况, 合理地安排了我们的学习、调研行程。其中“三明治”教学法的学习使大家印象深刻, 对我们从职业学校的学法及教法理论上帮助很大。

一、“三明治”教学法

德国老师设问: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怎样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人是怎样学习的?学习的原理是什么?是否相互学习?

在这里教师首先举了一个例子, 讲解很出乎我们的意外:

教师首先给大家每人发了3张小方纸片, 一张为红色, 代表学生之前的学习结构。一张为蓝色, 代表它们的学习兴趣, 一张为绿色, 代表同学们的学习动力。教师让大家选择一张正确的, 结果大家全选的是蓝色的 (代表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师表示应选取红色的——由学生的认知结构决定其今后的学习层次。实际上这就是我们国内教育中所说的分层次教学。从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我们的理念与德国教学理念有很大的不同。

教育原理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与其前几年学习教育的知识结构有重要的联系。过去我们认为学生学习的好、差与其学习的兴趣、动力和积极性有关, 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们理解到, 学生的学习层次及今后的发展与其前面的知识结构有重要的关系。我们在教学中如何适应其原理呢?这就要引入“三明治”法的教学方法。

其具体含义及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采用集体教学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集体教学之后, 一定要安排一定量的时间进行学生自主的学习,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将教师教给的知识与其个人独有的建知结构结合起来, 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将教师讲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理解的知识。具体教学方法可采用个人自学法, 伙伴参与游戏法。可采用如:启发、发送者与接收者建立关联、追问、主观设计、保证理解等方式。

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的6个方面:

1. 每人的思维结构是不同的。

2. 学习的途径——眼、耳、手。

3. 学习之前的知识和经验。

4. 每位同学的学习速度不同。

5. 应注意知识的规律性和重复性。

6. 学习的动机与兴趣。

从“三明治”教学法的研究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方法对职业教育的教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将其德国的教学形式与我国的教学改革具体情况相结合, 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适应我国高等及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国情, 如我们一般一个班有40~45人, 而德国一般为25~32人。因此在教学教法上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活学活用“三明治”教学法。

学习“三明治”教学法的感受:“三明治”教学法是集体学习与个体学习穿插进行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师, 学习“三明治”教学法是接受一种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角色应从教学主导者转变为组织者、主持者和顾问, 教师工作的地方就是学生的大脑。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又使其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非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最大限度的取得学习效果。模具专业等理工专业课程比较适合于这种教学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去。

二、德国学习领域改革的特点

通过在德国的学习及德国职业院校的调研, 我们认为它在职业院校体制中有以下特点:

1. 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

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改革明确提出了学是为了用的基本策略。以此为出发点, 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就不可能是系统的, 也不可能是单科为主的知识, 一定是综合学科的知识。因为要完成一项具体工作所需要的是多个学科的知识。这就是为什么德国职业院校采用学习领域的教学模式了。

具体实例分析:项目1:气动控制原理

任务主要内容及要求:完成印章机械的控制部分, 动作循环为水平气缸向前送料, 垂直气缸向下压印, 完成在产品表面印字的动作。

具体学习过程:首先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以小组形式 (两人一组) 查阅工具书, 并提出方案, 时间为10分钟, 要求学生在此过程中画出电路图、气路图;教师随时检查, 学生进行修改。学习快的学生小组可进入实训室按照画出的图纸自行组装气路, 并进行实验, 用实际结果检验图纸的正确性。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学生要进行评价, 对好的方案进行展示。

在这个例了中, 学生学习的知识是由多个方面知识组成的综合知识来完成这个项目的。其中有液压气动知识, PLC控制知识, 电控方面的知识, 机械结构方面的知识, 气动元件结构及联接方面的知识。将这些知识放到一个项目中学习, 提高了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同时这个项目是生产实际中的项目, 与工业用品类似, 学习后对学生在企业工作有很大帮助。

2. 较好地解决了如何学的问题

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改革明确提出了在“做中学”的基本策略。以此为出发点, 学习领域的主要内容源于企业的生产领域, 学习领域的总合基本涵盖了生产领域的全部内容。学生在做中学, 然后在学中做。

具体实例分析:项目2:机械加工技术

任务主要内容及要求:车削加工主要是切削速度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

具体学习过程:由学生根据加工零件进行表面质量检测, 分析原因。主要测量几种因素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 (如刀尖圆角大小、切削参数等) 。

学生们为了得到结果, 一定要亲自操作车床加工零件后, 在应用相关的实验仪器及软件检测, 才能得到结果。这样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很好, 对实验结果的真实性进行了验证。这正是“做中学”的实际体现。

3. 较好地解决了怎样学的问题

德国学习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应当以行为为导向, 主要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这一教学法以职业行为为导向, 以学生活动为主, 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化中,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由过去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 变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持者。

4. 较好地解决了如何评价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非专业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核心能力对所有企业是适用的, 对任何一个工种都是需要的。在过去的培养模式中几乎不包含非专业领域的能力培养。而学生的非专业能力是构成职业能力的主要部分, 以专业知识为载体, 帮助学生掌握非专业能力是新的教学模式的目的。

对学生非专业能力的评价, 分为自我评价和学校评价。学校对学生非专业能力的评价, 每年评价4次。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 (1) 是否独立完成任务; (2) 工作中运用了哪些方式; (3) 学生的交流能力; (4) 学生的合作能力; (5) 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自我思考的能力; (7) 其他, 如责任感 (环保意识、节约成本意识等等) 。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通过10~12个教学领域的学习, 培养学生非专业能力与专业能力, 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同等对待, 各占50%。在入学初期, 学校重点培养学生的非专业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非职业能力, 特别是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然后才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

同时, 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改革明确提出了应按照企业评价标准的基本策略。以此为出发点, 职业学校常见的笔试评价手段不再是惟一的了, 60分及格的习俗被合格产品或是不合格产品的客观质量标准所替代了。

三、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几点启示

1. 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 双元制式的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得到了确切保证。

2. 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下, 由于学生在特定

的工作环境中学习, 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这对我国多年难以解决的对口录用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目前我们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以校内实习为主, 我们与企业的联合办学还不广泛, 学校与企业如何合作并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企业如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来培养学生应有一定的政策的支持。

举例分析:2月4日早, 培训教师一行15人在翻译陪同下, 来到了位于黑森州与海尔维奇-勃朗克兹职业培训学校, 它是学校与大众汽车公司合作的铸造培训中心参观。

这个培训中心是与学校铸造专业对应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大约有100平米的地方, 一侧是机加工的基础训练设施, 包括钳工台、钻床、铣床等;中间是砂型制作的部分;一侧有1台压力浇铸机, 和材料熔解包。

学生在这里通过培训要学会手工、机器两种铸造方法;维护使用机器;进行质量检测。学生毕业后可以做大众公司生产线上的操作工、铸造工人, 将来也可以发展成为技师。

学制3年半的学生, 第1年为基础培训, 第2、3年进行铸造技术、设备、电控技术等专业学习。培训1年半时有1次中间考试, 3年半毕业时大考 (行业协会统一考试) 。

所学内容包括:手工造型4周;压力铸造4周;故障识别 (生产出产品的问题分析、解决) ;管道连接 (气动、控制) ;电器知识等。

学生在基础培训之后要进入铸造车间做项目, 完成铸造工作的整个过程。全过程包括:手工铸造、机器铸造 (铝铸、镁铸) 、工艺设计、质量保证、机器维护、润滑、材料回收等。60%铸造专业内容在车间完成。学生将生产中的废料拿来进行改装、设计, 制定工艺并做成产品。所做产品都是车间里用的到的真实产品。整个过程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

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虽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但学校制定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 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3. 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职业教

育教学内容相比, 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

4. 职业教育改革深化的出发点应突出学生的

主体性, 把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个性的全面发展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因此, 我们应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改革中的“学习领域”的概念, 以德育为核心, 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职业行为为导向, 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

四、通过赴德培训引发的思考与建议

如何深入地推进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提出的,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改革, 搞好当前职教的课程改革, 我认为我们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 学校与企业联系要更紧密

某一典型的职业工作是由几个具体的工作任务所组成, 采用“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对具体工作任务相关的工作过程、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劳动组织、劳动工具及与其他工作任务的相互关系等进行分析, 从中找出符合本专业的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 并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组织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以企业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为依托建构学习内容的过程, 把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2. 对职业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只给出了系列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及其应教授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教师还要具有职业经验, 了解企业的工作过程和经营过程。

3. 由教师个人的独立教学转变为教师团队教学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是一种跨学科的课程计划教学内容涉及多个学科, 因此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 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对学生的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师要从个体的工作方式走向合作, 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联合起来进行学习领域的教学, 这对教师来讲, 是工作方式的根本改变。他必须与同事建立联系, 关注其他专业领域的发展。

4. 教师在对一堂课进行设计时, 应该问一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 我今天需教给学生什么内容?

(2) 为什么这个内容对学生很重要?

(3) 我有多少时间可以得利用?

(4) 有哪些资源和辅助材料可利用?

(5) 我如何激发学生对今天的主题感兴趣?

(6) 我如何检验教学效果?

5. 职业教育不应该是单纯的学校传统教育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学校和企业紧密配合, 学校管教学, 学生归企业管理, 有企业的参与, 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和互动。从某种意义上说, 德国经济的腾飞, 产品质量的优异, 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有一大批受过良好职业教育的具有职业道德的技术工人。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在今后应该借鉴。

五、结束语

通过这次赴德培训, 我想以下3点对我感触最深:1.学校的教学理念:“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将来。”

教育系统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第9篇

此次学习培训包括现场教学、支部工作经验交流和业务知识培训等内容。期间,组织党组织书记到李先念故居纪念园、黄麻纪念园和七里坪长胜街等进行现场教学,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并向革命烈士敬献了花篮,实地体验和感受“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和革命先烈们讲党性、听党话、跟党走的共产主义信仰。参观学习了省直机关红旗党支部——省交通运输厅黄黄高速管理处红安党支部。

在课堂教学环节,省直机关工委组织部部长廖峰同志做了《如何当好党支部书记》的专题辅导报告,他从思想上重视、工作上熟悉、素质上适应、措施上务实等方面,阐明了支部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理清了支部党建工作思路,明确了党支部书记工作职责,对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厅教师处、思政处和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三个红旗支部代表作了经验交流发言,总结了经验,增进了交流,为做好支部党建工作提供了借鉴。

上一篇:水利建设重点下一篇:交通局综合计划处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