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2024-05-16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精选8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第1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13.12 过程:

1、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同时,切实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已有明确规定。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2)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3)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4)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5)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心理健康教育要讲求实效,要把形式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关键的问题在于创设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包括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相应的咨询辅导机构,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等,为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使之在学校和家庭都能感到具有安全感,都能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这样才能减少和尽可能地消除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促进和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小结: 相信每个学生只要拥有了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老师们也就不会再头疼班上有那么多问题学生了。也祝每个小学生能从一个健康的童年走向健康的人生!反思: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多下功夫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第2篇

活动主题:《网络环境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时间:2013-6-13

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目标与内容

1、建立一个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为教师、家长、学生提供一个信息平台,促进自主学习发展;

2、建立一个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开放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家长、老师和专家能通过这个开放平台进行平等的交流,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

3、研究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探索网络环境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4、研究学校、家庭、社区综合性心理教育网络模式,充分调动各种因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过程:

什么是网络环境?网络环境是一种社会环境,指的是互联网的影响下的社会环境,与互联网有关的一切因素。

1、网络环境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学生健康发展需要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有上升的趋势,据有关部门调查,4-16岁儿童中各种心理问题的患病率为14.89%。儿童心理问题对儿童青少年的学业,人格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教育干预,有可能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发展为人

格障碍、精神障碍或违法、犯罪、吸毒。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安定因素。

根据2006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内地上网总人数为1.11亿人,这其中16.6%是十八岁以下的孩子,比2005年7月就提高了近一个百分点。“互联网”已经成为孩子,尤其是大城市的孩子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利用网络获取各种最新知识、与各地的人进行交流和学习等。这都是一个正面的现象。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刀。美国PEW互联网络与美国人生活项目组调查显示,并且有64%的青少年承认,他们在网络上做一些不想让父母知道的事情。因此,小学生出于好奇心的驱使,再加上自制力较弱,很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上网聊天、浏览不健康的内容等。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通过网络环境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了解网络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网络环境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家庭教育困境的现实需要;

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很多家庭购买了电脑,并联上了宽带网,可是家长发现孩子对电子游戏是如此着迷,还有网络世界的精粹和糟粕并存,让家长对网络不放心起来。担心孩子受到网上有害东西的影响,怕孩子交友不慎,心灵受到伤害。可是面对这些问题时,家长往往束手无策,有的把电脑锁起来,有的甚至干脆不买电脑。可是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孩子对网络的痴迷让家长很是头疼。

3、网络环境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推向深处的需要;

现在各学校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是随着电脑课的开设,以及网络的普及,学校面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有了新的变化,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如果学校想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必须重视网络环境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4、网络环境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而当今社会网络社会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已经成为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发展中人的素质提高必须适应网络社会的需要。

5、网络环境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具有借鉴意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第3篇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有多种多样, 但积极开展谈心活动, 消除师生之间的鸿沟, 是一种极好的教育方式。

教师与学生谈心是传统的德育工作方法, 也是每个教师必须练就的一项基本功。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与学生谈心仍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只要重视德法、运用得当, 就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支持和配合, 建立友谊, 产生凝聚力、向心力,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要平等待生, 不“居高临下”

教师与学生谈心一定不能摆出师长架子, 不可厚此薄彼, 而要一视同仁。要多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这样往往会发现, 站的角度不同, 了解的情况不同, 认识问题的方法和出发点不同, 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因此, 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 同学生交心结友, 才能真正了解其内心世界, 从而及时准确地教育和引导他 (她) 们。

二、要讲知心话, 不“空洞说教”

与学生谈心要讲真话、实话。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 有喜、怒、哀、乐。因此, 要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 与学生真心实意地沟通, 这样

任何人都无一例外地渴望着自己能够成功。对于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来讲, 成功毋庸置疑地应该就是带好班级、教育好学生, 使学生在学习上和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获得成功, 能够桃李满天下。为此, 笔者借鉴成功学的理念将其用之于班级管理,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调整消极不良的心态。

心态是一个人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对待自己所遇事情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几乎所有的成功人土都坚信这样一条哲理;心态决定一切。因为心态决定行动, 而行动决定结果。为此, 我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五种心态: (1) 归零的心态。事物发展总是波浪前进, 螺旋上升, 周期性变化。成功学上有这样一句名言“过去不等于末来”。我经常利用班会时间或和学生谈心时, 告诉他们初中无论因为何种原因导致的失败, 对于现在都已不重要, 因为对于现在而言, 失败与成功都已为零, 把现在作为起点, 从头开始。 (2) 谦虚的心态。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有句话“谦虚是人类最大的成就, 谦虚让你得到尊重”。只有虚心才能进步, 我经常教育学生要学习空心的竹子, 弯腰的麦穗, 低于地平线的海洋, 俯首去学、躬身去做, 理解“三人行, 必有我师”的道理, 虚心向他人求教, 博采众长, 去掉缺点、吸取优点, 方能快速进步提升。 (3) 坚持的心态。坚持的心态是遇到坎坷的时候反映出来的心态, 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坚持, 直到突破瓶颈达到新的高峰, 要坚持到底, 不能输给自己。时间会耐心等待那些坚持到底的人, 只要坚持到底, 成功就会离你不再遥远。成功学上讲:成功就是每天比别人进步一点点, 这和学生熟知的“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是等同的。坚持者不一定成功, 但放弃者永远不会成功。通过班团会和教室的黑板报等阵地, 向学生灌输树立“我一定要, 马上行动, 决不放弃”的心态。 (四) 感恩的心态。感恩自己周围的一切, 包括坎坷、困难。事物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三、要有耐心, 不“计较报怨”

为了解决某个棘手问题与学生谈心时, 一定要有耐心, 即使谈心不顺利, 产生了一些误会, 甚至碰到钉子, 也不要灰心, 或听之任之、撒手不问, 更不能计较和报怨学生。任何事物都有个转变的过程, 学生的认识也是如此。

四、要选择时机, 不“急于求成”

对一些性格倔强或理解问题比较偏激的学生, 与其谈心往往在“火头”上谈不成, 对此不必操之过急, 而要采取“冷处理”的办法, 等待时机成熟时再谈。如在学校不方便, 也可选择家访的方式谈, 场所变了, 气氛变了, 有利于推心置腹地交流感情, 因势利导, 解决问题。

五、要善于倾听, 不“先入为主”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 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 总想找信赖的人, 特别是其心目中尊敬的老师一吐为快, 指点迷津, 哪怕是静静地听完诉说, 他 (她) 也会觉得心情舒畅得多了。如果教师对情况不明, 又不听学生诉说, 就先入为主, 自以为是, 说三道四, 甚至捕风捉影, 横加训斥, 那么定会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

六、要以德感生, 不“以势压生”

为人师者, 平时一定要高风亮节, 为人师表, 爱护和关心学生, 以自己的洁言洁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 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在与学生谈心时, 学生才会听得进。如果平时师者形象不正, 谈心时还使用高压手段, 就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 不仅使谈心一无所获, 还会适得其反。

总之,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 他们的心理健康如何, 不仅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的健康成长, 更是关系到国家富强和民族兴旺的社会问题, 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视, 切实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怎样教学生走“成功”之路

◇田志生

不是孤立存在的, 没有周围的一切就没有你的存在, 就连阻力都是动力的反作用力, 常存感恩之心, 可以增强前进的动力。每月的学生放假回家时, 都要布置学生如何孝敬父母亲人的家庭作业, 使学生在付出劳动的同时, 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不仅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心存感激, 而且对于周边的人, 经历的事甚至陌生人也要心存感激, 且常思报答。 (五) 学习的心态。学习是给自己补充能量, 先有输入, 才能输出。只有不断地学习, 才能不断摄取能量, 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才能生存下来。学习的同时还要善于思考, 善于分析, 善于整合, 只有这样才能创新。为了给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倌资源, 为学生办理了借阅卡, 使学生可以博览群书;同时还利用学校的局域网, 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 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2、设定明确可行的目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第4篇

关键词 小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活动

近几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开发学生潜能,已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并日益受到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充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则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无锡市教育局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扎实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开展了五届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会课活动,为深入推进全市心理健康教育作出贡献。宜兴教育局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视,专门组织大规模的培训,培养了一批专业的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担任各校的心理咨询工作。本人十分有幸,参加了第五届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的会课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更有幸的是,我也参加了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培训,了解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这一系列的活动,使我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思考。

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势在必行

躯体无疾病,心理无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内外公认的全面健康三要素。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是人们智力发展和脑功能健全的重要标志,是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从小学到中学,正是长大成人的重要时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学生极易形成许多不健康的心态。近一段时间全国就发生了好几件令人震惊的事件,9·19江西九江小学生相约跳楼事件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例。2011年9月19日下午2时10分许,九江市庐山区人民医院急诊中心送来了3名小学生伤员,她们脸色惨白,呻吟不断,一名小学生脸上还有明显的擦伤,嘴巴在不断出血。据了解,这三名女学生都是10岁左右,相约跳楼后被送往医院急救的。跳楼原因居然是:“跳楼死了就不用写作业了。”“死了就不用写作业。”这让我们教师情何以堪?这又留给了我们一个怎样的思考?当所有人都在批判教育制度的时候,当所有人的矛头都指向学校的时候,我们是否更该思考怎么才能让我们的孩子——祖国的花朵、未来建设的栋梁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心理?面对学习、面对成长,学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奇和压力,在青春期的起步阶段,学生在与异性接触中感到一些困惑与好奇,在家庭生活中,常常有一种莫名的叛逆,所有这一切,一旦把握不住,便有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需要老师、家长的指引,也要靠我们的学生自己主动参与、自觉领悟。

二、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应该是多样的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需要多样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活动的方式也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因此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经过理论分析、问题诊断,找出对策,能够有效地实施自我心理感悟和调节的训练。正如五年级的《联合舰队》中,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三个和尚》引出主题,使学生了解到团结的重要性;又通过“火山脱险”“同舟共济”等一系列游戏,让学生亲身感受团结的力量,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最后结合生活实例,放飞心语,在富有童趣、轻松欢快的歌声中结束学习,将收获内化为行动。《心理健康教育小学活动读本》的前言中也讲到,要“用富有感染力的实例来培育自我发展的心态,用富有科学哲理的方法来明确自我发展的方向,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来点燃自我发展的火炬。”

三、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应该是扎实有效的

虽然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需要有多样的形式,但其本质仍要注重“扎实而有效”。仅仅追求形式上的花哨,而没有内容上的充实,是达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的。我们活动的目的应该着眼于学生,着眼于使学生拥有一颗真诚、善良、宽容、平和的心,让他们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做一个阳光的少先队员,拥有开朗轻松的心境,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到收放自如、乐观自信。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第5篇

地点:实验小学多功能大厅(主会场)、教室(分会场)活动对象:三、四、五年级学生 活动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主持:姚忠

主讲:蒋俊梅

题目:《怎样和同学相处》 怎样和同学相处 同学们: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班级的群体之中,同学之间相处,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当你的同学背后说你坏话时;当你的同学误解你时;当你的同学遇到困难时……你们是如何对待的呢?是烦恼?还是困惑?其实与同学相处也是一门学问呢!我在这里要教大家一些交往技巧,希望会对你们有所帮助和启发。

(一)认识自我

大家知道吗?你们这个年龄的自我意识强烈,在交往中易产生一些错误或偏激的思想和行为。因此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缺点,扬长避短,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增强信心,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是交往成功的重要条件。

(二)学会控制不良情感

适度的情感表现是交往成功的必要条件。这个年龄的情感变化比较大,因此,学会因地、因人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一定的方法,如放松法、转移注意法、自我暗示法等,都有利于交往的成功。

(三)加强个性修养

人的自尊和互尊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必要因素。只有自尊才能产生提高自身修养的需要,只有相互尊重才能有深化交往、发展关系的可能。自尊与相互尊重是对人的自我价值的肯定。所以,培养自尊,是加强个性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除此之外,培养良好动机、改变不良的性格也是个性修养的重要方面。

(四)克服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自我中心、多疑、自卑、孤僻、害羞等等心理障碍都会影响人际关系。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很少关心别人,固执己见,惟我独尊,自尊心过分强烈,要不想成为人际交往的弃儿,就必须改变自我中心的人格特征,以一个普通人的心态和身份与别人相处,同样多疑常会导致朋友之间的疏远,人际交往失败,并导致心理疾病。心理学家认为多疑往往产生于不良的心理暗示,缺乏自信和多有挫折经历。多疑的人必须抛弃自己的多疑心理,多角度了解别人,用理性思考代替冲动,培养自信心改变自己的性格,以积极信任的心态参加交往活动,在交往中才会得到沟通和接纳。

(五)掌握交往技巧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第6篇

一、精心搭建心理教育平台

1、组建机构,健全制度。社区成立了由书记、主任全面负责,社区管段民警、综治特派员、青教委员、社区团总支书记为力量的社区青少年心理教育帮扶中心,在社区青少年心理教育帮扶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实施。健全“八项工作制度”:即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青少年心理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制度、问题青少年心理帮教安置工作制度、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协调制度等,针对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的薄弱环节,认真制定各个时期的工作方案,广泛开展各项满足青少年心理成长需求的各项教育活动。

2、摸清底数,完善网络。组建了以街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社区青少年心理教育服务站、居民青少年教育预警台的三级工作网络体系,重点摸清“三个底数”:一是社区6-18 岁的青少年底数;二是社区内可利用资源底数;三是社区家庭在青少年心理教育中的需求底数。组织社区内78 名党员骨干志愿者组成社区心理服务点信息员,积极发现和消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主动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通过摸底,对社区青少年实行信息化管理和动态跟踪服务,建立科学规范的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平台。

3、组建队伍,齐抓共办。落实专兼职相结合的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心理关怀”帮扶提供强有力的队伍保障。专门聘请了一批高素养、经验丰富的机关老干部、中小学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社区有影响的社会知名人士、老专家等积极参与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中,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并依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原则,全面开展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

4、依托阵地,优化环境。高度重视社区阵地建设,依托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建立了“一校一室一中心”的社区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示范学校,即一个各项制度健全的“阳光驿站工作室”、一个“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前来接受心理辅导的青少年提供现代化的电教设施,以及读书阅览和体育锻炼等,通过立足社区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实际需求,为青少年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搭建了宽松的育人平台。

5、寓教于训,增强实效。社区在每周四设立社区专家心理辅导工作接待日,在接受青少年的心理咨询的基础上,指导青少年开展形式多种多样的心理训练,如意志训练、自信心训练、人际交往技能训练、放松训练、学习方法辅导、考试焦虑辅导等等,以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排解成长过程中的困扰。

二、因材施教拓宽教育渠道

1、坚持学校、社区和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三位共振”。“青少年成长档案”是社区探索出的一条“配合学校、依托社区、走进家庭、面向社会”的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新模式,通过对青少年在较长时间内发展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收集并分析青少年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心理活动等方面的信息,作为他们在一段时间内成长轨迹做出正确评价的重要依据,凸显了动态评价的服务方式。根据青少年成长档案所反映出来的心理健康等问题,通过与学校、家庭的有效对接,为青少年成长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营造了学校、社区和家庭“三位共振”的社会教育场,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2、坚持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布局与循序渐进。在重点摸清“三个底数”的基础上,将社区未成年人分成三个年龄段建立不同形式的青少年成长档案,健全不同阶段的心理教育模式,即:6-12 岁的能力自护教育模式(锻炼孩子独立意识的能力)、13-18 岁的“三观”教育模式(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19-25 岁的未来家长责任教育模式(树立孩子成人后对社会家庭的责任意识),针对不同的年龄段进行心理辅导。同时,实施科学管理,将不同年龄段需要实施心理干预的未成年人的基本信息登记在册,认真记录其每一次心理辅导时的心理健康表现情况,实行定人跟踪管理服务。团10#社区年1 月10 日团10#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时间:年2 月26 日地点:社区心理咨询室活动内容:为每一个孩子拥有美好的童年“为每一个孩子拥有美好的童年服务,为每一位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奠基”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咨询理念,我们倡导“幸福从心开始”,积极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氛围,探索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去年,社区举行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挂牌仪式,中心组成员由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和社区干部们自愿报名组成,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后,成员的研摩活动便成为该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特色,制定了学习制度,规定了学习任务,还要对学习结果进行测评。社区组织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培训。下一阶段,我社区还要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组内教研活动,用教育科研的方法来开展,通过设立科研课题,增强校本培训的计划性和系统性,突出校本培训的超前作用,使本培训更科学、更规范、更超前。社区每期开展一次大型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向周边地区辐射,提高社区心理咨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出一批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教科研成果。还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校本培训之中,开展多维培训,组织社区成员定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心理辅导技巧,提高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一定心理健康理论水平又有一定辅导技能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预防为先,教育为主,发展为重”的指导思想。构建了三级预防机制,根据级别、对象、目标、内容、参与人员的不同而区别安排活动。除此之外,还建立了四大教育平台。首先以主任工作、副主任活动、党员为主,让他们的工作与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上墙工程”,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营造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其次是成立各种社团,引导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有益活动。之后就是学科渗透,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最后就是利用家庭和社区的力量了。“为了配合心理教学,我们特意开辟了一个叫�6�7心灵驿站�6�8 的心理辅导室。” “心灵驿站”分两个辅导室,一个是暖色调、温馨柔和的个别辅导室,另一个是蓝色调的、清新淡雅的团体辅导室。个别辅导有四种方法:和学生面谈、写信、电话谈心或网络在线辅导。我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正稳步有序地开展,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正日益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犹如和煦的春风滋润着每一位的心田。团10#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时间:年6 月1 日地点:社区心理咨询室活动内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探

一、以科研引路,教科研同步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1、学习和研究同步,理论认识和工作实践共同提高

2、教科研同步,心理教育能力和保教能力共同提高

3、教育、教学和科研同时出成果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一日活动融合的主要途径

1、游戏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2、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4、体育活动和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合群性发展

三、社区、家庭、幼儿园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是指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关注,形成合力,开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是生态环境中学前教育子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第7篇

活动地点:教师会议室

参加人员:各班教师、各班学生代表8名

教育资料:

一、骨折后怎样急救

骨折可分为两类:单纯骨折(即闭合性骨折),指骨折处皮肤没有损害,折断的骨头不外露;复杂性骨折(即开放性骨折),指断骨刺伤了局部肌肉、皮肤、断骨露在处面,容易感染并发骨髓炎。根据骨损伤程度又可分为不完全骨折和完全骨折。

骨折的主要症状:(1)疼痛。先轻后重,以致可出现痛性休克。骨折处压痛明显。(2)功能丧失。如下肢骨折不能走路等。

(3)肢体畸形。骨折处原先附着的肌肉失去了平衡,加上组织肿胀,局部出现成角、变短等。(4)骨摩擦音。(5)骨传导音减弱。

骨折的急救处理:送医院前急救的重点是及时正确地止痛、止血、固定,防治休克。要认真检查有否其它严重损伤。要限制患处活动,以免骨折残损的尖端刺伤周围神经、血管、组织等。

限制活动的方法是用夹板固定。如果没有夹板,可就地取材,选用木棒、硬纸板等物代用夹板。夹板固定后,急送医院救治。

二、异物阻塞气管怎样办

气管异物多发生于幼儿和少年,当孩子边吃边玩时,突然停止活动,出现阵发性高声呛咳、阵发生喘鸣等现象应怀疑为气管异物。其救治措施如下:

(1)立即将一个牙垫或类似牙垫的代用品塞进患者口里,使嘴张开,以便从口腔中排出异物。

(2)向病人口腔内伸进食指或牙刷柄,直达咽部,刺激患者作防御性深呼吸。

(3)设法使病人增加上腹部的腹压,以便排除气管异物。如是小儿,可让其趴在救护者的膝盖上,头朝下,捶其背部。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第8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质量保障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有关原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全体学生参与系列活动,使其在亲身体验与感悟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品质优化和心理潜能开发的一种新型课程。[1]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课程的活动性,它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提高活动课的质量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据此,本文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质量保障方面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探讨。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的误区

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目标大而全,内容缺乏针对性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目标的确立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间和教学形式,一个阶段课程的目标不宜过大过多,一节课的目标更应做到小而实,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更能接地气。[2]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的选择应考虑到学生的现实需要,只有符合学生的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才能调动学生参与活动课的积极性。在针对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力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的具体化和操作性。[3]

2.活动过多,缺乏层次,形式单一

活动过多易出现“为活动而活动”问题,不利于学生体验和分享。活动之间缺乏层次性,会导致学生体验简单化和重复性,不利于课堂的深化。因此活动设计与安排应考虑到活动的层次性,既要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又要符合逻辑规律(环环相扣、丝丝相连、循序渐进、系统而完整)。[1]此外,应避免活动形式(常见的活动形式有游戏、小组讨论、情景表演、影视欣赏、心理测验、辩论会、绘画、自我回忆与报告、行为训练等)过于单一,例如一堂课中播放视频过多, 或一堂课中纸笔活动过多。活动形式过于单一易导致学生感到乏味,不利于调动学生多感官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应避免活动形式与对象的适切性欠佳,如小学低年级采用“辩论会”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适切性欠佳,往往教学效果不理想。

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老”而“幼”

避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老”而“幼”即避免活动(包括游戏)的“陈旧”和“幼稚”。[2]活动的设计既要考虑到学生曾经是否做过此类活动,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如果活动太陈旧、幼稚,会极大降低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了避免活动的“老”而“幼”问题,活动设计时可以与学生沟通,让部分学生参与活动设计。

4.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无预案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应有相应的预案,以应对课堂突发事件,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例如,教案原计划是运用多媒体的,但万一多媒体不能用时,心理教师该如何开展教学。如活动设计时有预案,心理教师则可从容地面对突发事件。又如,心理教师当天上完一个班的课后,发现所设计的游戏不适合所在年段学生,则可用预案中的游戏去上当天同年段另一个班的课,不至于频频出现“将就将就”、“勉强活动”等问题。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活动和体验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1]。要真正使学生积极活动和深刻体验,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主角,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活动课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尤其是在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更应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原则,甚至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性还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评估不能缺乏学生的参与,因为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评估有助于促使今后的活动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能满足其实际需要。心理教师将学生的良好建议贯穿于自己今后的教学中,也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合理分配时间,讲清活动规则,做好示范

为了使学生有足够的体验和领悟,保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体验、 讨论和反思。时间分配上,最好能留有3~5min的机动时间,以更好地把控课堂。而在把控时间方面, 学生是否明白活动的规则尤为重要,不少活动课由于学生没掌握活动规则而浪费了许多时间,活动效果不理想。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主要形式,为了使每一位学生能参与活动,教师需向学生讲清楚活动规则。为了让学生明白活动规则,心理教师在讲解一些稍复杂的规则时应注意进行亲身示范,或请个别学生示范,让学生明白活动规则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

3.多提开放式问题

提出开放式问题更能让学生感到受重视,有助于学生畅所欲言,充分、真实地分享其体验。[4]封闭式问题则易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学生在寻找所谓的“标准答案”,不利于学生真实地分享其所悟所思,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同时,心理教师应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学生“讲真话”比“讲对话”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批判,不应过多询问学生回答得是否正确,而应创设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真实表露自我的机会。

4.巧借课堂突发事件,增加学生的领悟

课堂突发事件若与教学内容相吻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突发事件本身会增强学生的体验,教师利用突发事件进行教学,容易使学生在体验中领悟、在生活中学习。巧借课堂“突发事件”,需要教师找到突发事件与教学内容的融合点,这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洞察力和心理学素养。需注意的是,教师应注意预防消极的突发事件对学生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为了保证课程的进度及预防事件的消极后果,心理教师可在课后与当事人进行沟通,沟通时注意客观、公正。[1]

5.关爱、欣赏每一个学生

关爱、欣赏每一个学生是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平等性、发展性和全体性原则的要求,也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现。关爱学生,意味着心理教师应注意引导少数性格内向或与主题有关的学生参与活动、分享体验。当学生担心在活动中出丑、害怕被嘲弄时,请其活动、分享,这本身对其来说就是一次心理素质训练。长此以往,其担心、恐惧心理会减弱,自信心会增强。但关爱学生并不意味着纵容学生。个别喜欢表现的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过于表现自己,如果教学中常让其过分表现,会让其他学生缺乏分享体验的机会,也可能会导致其他学生的反感。适度控制这类学生过于表现自己、炫耀自己的行为,结合个别心理辅导,可使这类学生在领悟中得到心理成长。当然,心理教师应用积极的心态欣赏每一个学生,发现并优化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心理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欣赏对学生来说就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来,也有助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有助于学生“关心能力”的培育。[5]

6.师生不把消极言行带进课堂

教师的言行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学生,“教师把消极言行带进课堂,是把学生往何处引导的方向问题, 是师德问题”[6]。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不仅要求教师尽量不把消极言行带进课堂,也要求学生尽量不把消极言行带进课堂,同时注意教学材料中可能存在的消极信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尽量表现出幽默, 使班级活动轻松活泼地进行。教师在使用幽默时应尽量避免嘲讽型幽默,因为嘲讽型幽默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注意抵御低俗幽默。此外,有的教师为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或活跃课堂气氛,会请学生在课堂前5min讲笑话或生活中有趣的事,或表演短剧,为了防止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心理教师应对这些内容进行审核。

7.恰当运用自我表露,启发学生深层次思考

自我表露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技术,此技术亦可恰当地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教师恰当的自我表露能拉近师生关系,启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和领悟。[7]教师在运用自我表露时要做到适时、适度、真诚和积极[7]。“适时”自我表露不会使学生感到突兀;“适度”自我表露可避免活动课上教师喧宾夺主;“真诚”自我表露有助于学生感同身受,真诚分享;“积极”自我表露可保证活动课的积极导向,避免心理教师的消极榜样作用。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质量的保障措施

1.重视教师知识拓展、素材积累和幽默感提升

首先,重视教师知识拓展,即教师知识渊博。知识渊博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得以高效开展的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知识的积累应注意掌握专业知识,熟悉中小学不同年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多涉猎哲理故事、微型小说方面的书籍。这样既可避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老”,又可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趣味性和“意犹未尽”。其次,重视教学素材的积累。素材的积累不仅包括平时学习中积累的相关知识、哲理故事,也包括记载或拍摄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或情景。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可保证素材的新颖和实用性。此外,平时浏览或观看网络新闻、影视时,可以下载保存用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材料或视频。最后,重视教师幽默感的提升。心理活动课的氛围特别重要,教师幽默感的提升,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同时能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幽默感,而学生幽默感的培育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此外,教师的幽默感有助于增强教师的亲和力,拉近师生关系,使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更愿意寻求教师的个别心理辅导。

2.重视师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及教师严谨作风的养成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避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老”而“幼”问题的基础,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质量的有力保障。由于提倡让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中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创新性也需要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升其创新能力。此外,应重视教师严谨作风的养成。教师严谨作风可从日常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养成:一要注意活动课设计安排的合理性,尤其是活动之间的衔接性;二要注意测验的科学性,即选择有较高信效度的心理测验,科学使用心理测验; 三要注意授课内容的科学性,活动课所传授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性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实效性的前提; 四要注意教学过程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五要注意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乐学、乐悟、乐思和乐享。[2]

3.重视同行交流

同行交流包括中小学心理教师之间、中小学心理教师与高校心理教师之间、本地心理教师与外地心理教师之间、中小学心理教师与心理学(师范)本科实习生之间等。交流的途径可采用交流会的形式,也可采用电子媒介形式(如微博、QQ群、微信等)。需强调的是,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互评。活动课的互评是同行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教师助人—自助的过程。在评课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互评最好能采取积极取向,即评课不是批判课,不能鸡蛋里挑骨头,而应用积极的眼光看待授课教师的课,从中借鉴经验。有条件的中小学,心理教师可指导心理学本科生实习。在指导实习生的过程中,心理教师作为旁观者可能更容易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实习生身上呈现的问题往往也是心理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此外,心理教师可通过教学见习的途径提升活动课设计、教学能力,见习的形式可采取现场见习(如到心理健康教育优质校见习)和视频见习 (如网络上学习其他心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

4.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衔接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体现为横向衔接和纵向衔接。横向上主要体现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这种衔接既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的选择应考虑到家庭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又体现在家校协作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高效开展(例如,亲子沟通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可创设条件让家长也参与到活动课中来)。纵向衔接主要体现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在不同学段之间的衔接。纵向上的衔接需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梯度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适用性,需要心理教师熟悉中小学生心理特点、中小学各年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并拥有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能力和研究能力。

5.重视回访学生课后实践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可适当安排课后实践类作业(如建议学生将课堂上体验到的人际交往技巧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同时重视回访学生课后实践情况,这样既可使学生学以致用,又可为今后改进教学提供思路。学生的建议有助于改善教学工作,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过程,都可鼓励学生提建议。了解学生建议的方法可采用访谈法、问卷法及邮件反馈法,也可请学习委员汇总学生的匿名反馈意见,甚至可以在期末考查卷上征求学生的反馈建议。例如有学生反馈了以下建议,优化了教学:课堂上老师不要讲授太多,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要看太多视频;心理游戏要适合学生;通过身边小故事渗透心理学原理。[8]

6.重视教学反思

上一篇:我校“迎中秋庆国庆” 文艺晚会圆满成功下一篇:书韵留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