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社会生活

2024-07-23

材料与社会生活(精选6篇)

材料与社会生活 第1篇

论材料与社会文明的发展 前言:材料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原料,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材料的产生甚至成为了划时代的标志。了解和认识到材料对社会文明的贡献,有助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以下我们将从材料的产生和发展来认识材料的魅力,发现材料的历史和现实价值。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材料,例如青铜铁器、纸、建筑材料、航空航天材料为代表的高科技先进材料,具体而鲜明的展现材料发展的过去和将来。21世纪是新材料的世纪,如何发展我国的材料工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本,是时代的课题。正文:

一、汉字与材料的渊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有众多说法,例如:八卦说、结绳和契刻、仓颉造字说、图画说。许慎《说文解字·叙》论汉字的起源说: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仪),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綦)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引至4)许慎认为,在汉字产生之前,曾有过一些过渡阶段。起初是庖牺(伏羲)氏创作八卦符号用来表示“宪象”即反映客观世界。其后有神农氏结绳记事,由于不能适应日益繁多的事物,巧饰作伪的事也逐渐萌生了。至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了书契文字,百官由此得到治理,万民由此得到督察,这大约是由易卦中的夬卦得到的启示。从历年的考古发现来看,文字的起源应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器物上的刻画符号。(河南舞阳的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和石柄上就已经出现刻画符号。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大批陶器上有刻画符号,在仰韶文化类型遗址的陶器中多有这种符号。引至1.2)文字正是通过由起初最原始的石器甲骨到陶器,再到青铜器纸等各种材料的承载不断发展成熟,形成今天的汉字。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无一不是由于材料的推动,就造纸术而言,纸这种材料的出现,让文字有了优良的载体,造纸术发明以前,世界各国的书写材料,有的坚硬,有的笨重,有的价格昂贵,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蔡伦改进造纸术,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使纸日益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美国的历史学家Michael Hart说:“如果没有蔡伦就没有纸,我们很难想像今天的世界将会是什么状况。”历史是辩证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去探求,去总结,去吸取。蔡伦的造纸术是从12世纪到14世纪之间先后传到欧洲诸国去的。欧洲从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而资本主义的产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而使欧洲的文明程度迅速增高。文艺复兴的书写载体—来自中国的造纸术和植物原料质地的纸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帮了大忙。以西罗马帝国灭亡为起始标志的欧洲中世纪是最野蛮的、人们思想被严重束缚的时期,这个保守落后的年代持续了千余年之久。世界历史告诉我们,正当欧洲千方百计捆绑人们手脚,大搞禁欲主义、大搞经院哲学和神学传统教条的时候,在地球另一面的中国社会,蔡伦发明的植物纤维纸却正在大行其道,民族文化正在以其为载体促进着国家的繁荣和进步。这一时期中,不乏“贞观之治”这样的盛世,应该说“纸文化”功不可没。这一时期中,蔡伦发明的纸还惠及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阿拉伯,对这些国家与地区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东方的中国日益发达,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遥遥领先。由此可见,纸这种当时的新材料的出现不仅对中国社会文明的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更影响了世界。

二、青铜铁器与古老的文明 黄河流域的青铜器文化至今闪耀,青铜器文化是以青铜器为载体的礼乐文化,远古时期,鼎、盆、壶都是人们用来炊煮和盛食的器皿。酿酒业发明以后,人们在宴会或者祭祀中又发明了作为饮酒用器,这些器皿逐步被赋予了神圣的含义,这些青铜器成为了当时的礼器。商代贵族在礼器的使用方面有独立的文化系统,商朝后期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礼器使用形式。例如:妇好墓铜礼器的组合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每一类型的铜礼器成双或成偶数组合的形式成套出现。周代以后,周天子至尊的观念更加突出,古代礼器的组合形式还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理解和对美学的追求。《仪礼》中对宴请规格做了详细解释,正是通过青铜材料的使用,为古代礼制提供了便利,以及编钟的产生,让古代乐曲能够传唱下来,青铜时代创造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三、建筑材料与现代文明 人类最早穴居,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能制造简单工具的石器铁器时代,才开始挖土、凿石为洞,伐木搭竹为棚,利用天然材料建造简单的房屋。到了人类能够用粘土烧制砖瓦,用岩石烧制石灰、石膏之后,建筑材料才由天然材料进入了人工生产阶段。钢材、水泥、混凝土及其他材料的相继问世,为现代建筑奠定了基础,而已有机材料为主的化学建材异军突起,如绝热材料、吸声隔声材料、各种装饰材料、耐热防火材料、防水抗渗材料以及耐磨、耐腐蚀、防爆、防辐射材料和其他环保材料的出现更是极大的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引至5)水立方、鸟巢、中国馆、环球金融大厦等建筑承载了更多的社会文明。钢铁材料,钢是铁、碳和少量其它元素的合金。钢材是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我们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钢材是国家建设和实现四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为国家建设提供支撑。钢材影响了建筑文明的发展,为建筑文明提供了展示的空间。

四、材料与国人的梦想——航空航天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技术实力的综合性指标。其内容包括:经济资源,人力资本,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知识技术资源,政府资源,军事实力,国际资源。而材料,包含在综合国力要素的各个方面,对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古代的中国人就有了登月的梦想,但正是因为航空航天先进材料的发明与使用,才最终将人类送上了月球。据悉,由航天机电(9.97,0.09,0.91%)提供的高科技复合材料将出现在“天宫一号”的关键部位。对于如今光伏产业已经占营业收入80%的航天机电来说,新材料业务虽占比不大,但其领先的新材料技术在未来仍大有可为。(引至6)材料在航空方面也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例如:水轰-5反潜机,其反潜系统中的HF-2航空声纳浮标及信息接收/处理系统、GTC-2航空磁异探测系统(引至7),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器全部集成进体积很小的T/R组件,这里面所用到的高科技材料,如半导体、隔热材料、防辐射材料等等为设备性能的实现提供了条件,让技术得以展现出来。由此可见,材料已经不仅仅应用在民间,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结:(冶金史,也就是材料史,实际上主要是金属材料的发展史。金属材料的发展几乎是和人类的文明史相互并进的。引至2.1)人类历史经历了石器时代,天然石经过人工材料加工,作为一种无机材料,成为古代技术发端的第一个标志。人类改造自然产生和发展了人类社会文明。青铜器时代的青铜文明,材料作为文明的承载作用充分得到了体现,从此材料不再仅仅为了满足生活需求而产生,不再是简单的锅碗瓢盆,而是承担了更多的文明要素。现如今,材料发展日新月异,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信息材料和新能源材料正在深刻影响我们的认知,推动着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纵观人类利用材料的历史,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一种新材料的出现和应用,都能大大加速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甚至成为划时代的标志。引至3.1)参考文献:1.《黄河流域的青铜文明》李玉洁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1.1封面文字,1.2总序二;2.《金属材料学》戴起勋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年1月北京第二版,2.1第1面;3.《科学技术史》张密生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二版,3.1第280面;4.《说文解字》许慎;5.《土木工程材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绪论第二面;6.2011年9月9日 11:49:24 来源:中国证券网 ;7.军事文摘2012第二期上第19面;8.军事文摘2012第3期上第23面 对这门课和老师的看法: 材料与我们这个世界密切相关,让我们明白了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促进和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品;同时在一定的基础上丰富了学生许多课外有趣的知识,课程通过对一些物品在化学和物理方面上的性质,让我们懂得了许多十分有趣和有用的知识。李老师是一位十分幽默的人,讲课不是一味的板书,中间穿插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其言语幽默有趣,让学生们上课很是享受,一点都不乏味,同时也学到了好多在材料方面的生活常识。相信上过老师您的课的学生都很喜欢您和您上的课,老师辛苦了,愿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材料与社会生活 第2篇

我对新型陶瓷材料的认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网络工程1202班 1208020230 鲜伟 2014年5月3日

目 录

1.什么是陶瓷

2.陶瓷的缺点

3.传统陶瓷材料到新型陶瓷材料的演变 4.新型陶瓷材料与传统陶瓷材料的区别 5.新型陶瓷材料研究近况 6.学习心得体会

1.什么是陶瓷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尚有各种创意的应用。

2.陶瓷的缺点

陶瓷在常温下无塑性变形,其抗压强度大,而抗拉、抗弯、抗冲击强度较小,表现为易脆性断裂。根据材料的配比,陶瓷的理论强度很高,但其实际强度只有理论强度的1%左右。原因是陶瓷烧结的条件及工艺不同,其多相结构亦不同。另外,当陶瓷加热到瓷临界温度时可出现蠕变,高温中其蠕变更加明显。即在烧结过程中烤瓷的蠕变常会牵拉金属变形,尤其多单位烤瓷冠桥反复烧结,变形的可能性更大。

3.传统陶瓷材料到新型陶瓷材料的演变

陶瓷一词来源于古希腊一词,意为地球之神。传统的陶瓷材料含意很广泛,它主要指铝、硅的氮化物,碳化物,玻璃及硅酸盐类。虽然传统陶瓷具有一定的耐化学腐蚀特性和较高的电阻率、熔点高,可耐高温,硬度高,耐磨损,化学稳定性高,不腐蚀等优点。但它也存在着塑料变形能力差,易发生脆性破坏和不易加工成型等缺点,这些原因大大地限制了在工业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在机械工业上的应用。而在电器上的应用也主要局限在高压电瓷瓶及其绝缘体部件等少数几个方面。

为此人们开展对传统的陶瓷材料进行改性研究和有关材料的人工合成开发,现代合成技术已经能够通过物理蒸发溅射(Vapor processing)溶液法(Aqueous precipitation)溶胶—凝胶技术(Solgel-technology)及其它先进技术改造传统陶瓷或人工合成极少缺陷的陶瓷材料,其中较为重要的有Si3N4 ,A12O3 等。合成的陶瓷材料与传统陶瓷材料相比,它的性能大大提高,与其它材料相比,在同样强度下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热、机械及摩擦学特性。它质轻,可以耐高温,硬度高,抗压强度有时超过金属及合金,具有较强的抗磨性和化学隋性、电及热的绝缘性都相当好,特别是由于采用纯净材料,消除了缺陷, 它的易脆性得到了极大的改

善,因此其应用,特在现代机械业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巳有大量的新型陶瓷材料被用于工业高温抗磨器件、机械基础元器件,除此之外,电子及电信行业,生物医疗器件乃至于陶瓷记忆材料,超导陶瓷等应用都与新型陶瓷材料的研制与开发有关。

4.新型陶瓷材料与传统陶瓷材料的区别

属于新型材料的一种。传统陶瓷主要采用天然的岩石、矿物、粘土等材料做原料。而新型陶瓷则采用人工合成的高纯度无机化合物为原料,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经成型、烧结和其他处理而制成具有微细结晶组织的无机材料。它具有一系列优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能,其应用范围是传统陶瓷远远不能相比的,这类陶瓷又称为特种陶瓷或精细陶瓷。

按化学成分划分

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氧化物陶瓷,如Al2O3、ZrO2、MgO、CaO、BeO、ThO2等;另一类是非氧化物系陶瓷,如碳化物、硼化物、氮化物和硅化物等。

按性能与特征划分

可分为:高温陶瓷、超硬质陶瓷、高韧陶瓷、半导体陶瓷。电解质陶瓷、磁性陶瓷、导电性陶瓷等。随着成分、结构和工艺的不断改进,新型陶瓷层出不穷。

按其应用不同划分

又可将它们分为工程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两类。

在工程结构上使用的陶瓷称为工程陶瓷,它主要在高温下使用,也称高温结构陶瓷。这类陶瓷以氧化铝为主要原料,具有在高温下强度高、硬度大、抗氧化、耐腐蚀、耐磨损、耐烧蚀等优点,在空气中可以耐受1980℃的高温,是空间技术、军事技术、原子能、业及化工设备等领域中的重要材料。工程陶瓷有许多种类,但目前世界上研究最多,认为最有发展前途的是氯化硅、碳化硅和增韧氧化物三类材料。

压电陶瓷是一种能将压力转变为电能的功能陶瓷,哪怕是像声波震动产生的微小的压力也能够使它们发生形变,从而使陶瓷表面带电。用压电陶瓷柱代替普通火石制成的气体电子打火机,能够连续打火几万次。

透明陶瓷的主要成分有氧化镁、氧化钙、氟化钙等。透明陶瓷不但能透过光线,还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和硬度。透明陶瓷是一种很好的透明防弹材料,还可以用来制造车床上的高速切削刀、喷气发动机的零件等,甚至可以代替不锈钢。

氮化硅高强度陶瓷以强度高著称,可用于制造燃气轮机的燃烧器、叶片、涡轮等。精密陶瓷氨化硅代替金属制造发动机的耐热部件,能大幅度提高工件温度,从而提高热

效率,降低燃料消耗,节约能源,减少发动机的体积和重量,而且又代替了如镍、铬、钠等重要金属材料,所以,被人们认为是对发动机的一场革命。氮化硅可用多种方法制备,工业上普遍采用高纯硅与纯氮在1600K反应后获得:

3Si+2N2 =Si3N4(条件1600K)

也可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使SiCl4和N2在H2气氛保护下反应,产物Si3N4积在石墨基体上,形成一层致密的Si3N4层。此法得到的氮化硅纯度较高,其反应如下:

SiCl4+2N2+6H2→Si3N4+12HCl 氮化硅、碳化硅等新型陶瓷还可用来制造发动机的叶片、切削刀具、机械密封件、轴承、火箭喷嘴、炉子管道等,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利用陶瓷对声、光、电、磁、热等物理性能所具有的特殊功能而制造的陶瓷材料称为功能陶瓷。功能陶瓷种类繁多,用途各异。例如,根据陶瓷电学性质的差异可制成导电陶瓷、半导体陶瓷、介电陶瓷、绝缘陶瓷等电子材料,用于制作电容器、电阻器、电子工业中的高温高频器件,变压器等形形色色的电子零件。利用陶瓷的光学性能可制造固体激光材料、光导纤维、光储存材料及各种陶瓷传感器。此外,陶瓷还用作压电材料、磁性材料、基底材料等。总之,新型陶瓷材料几乎遍及现代科技的每一个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5.新型陶瓷材料研究近况

现代各国不仅在新型陶瓷的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不断大力地开展新陶瓷的研究和开发,下面列举的几个方面是近年来比较著名的研究领域:

1)纳米复合陶瓷

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的抗弯强度比三氧化二铝单体提高近三倍。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在常温下具有很高的强度,其高温强度性能也明显提高。近来,双向纳米复合陶瓷和纳米压电复合陶瓷是引人注目的新方向[8]。

2)梯度功能材料

梯度功能材料它不同于传统的复合材料,其成分或结构在材料的一面向另一面逐渐变化。FGM材料的就开发哦在研究和开发热障涂层材料为主的高温耐热材料、刀具材料、热点转换材料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在FGM研发工艺中等离子体喷射法(Plasma Spraying)、气象沉积法(CVD)、粉末冶金法(PM)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得到广泛的利用。

3)synergy 陶瓷

synergy陶瓷是指在同一材料里实现多种性能的共存或互补的高性能复合陶瓷,从广义

上来看,synergy陶瓷的概念与结构和功能一体化比较接近。日本名古屋工业技术研究所和日本惊喜陶瓷中心是开展synergy陶瓷开发的基地,并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如兼有高强度(1400MPa)、高韧性(12MPa)和高热传导性(120W/mk)的强韧性Si3N4陶瓷

还有很多新的领域如:陶瓷涂层、金属-陶瓷、陶瓷膜材料、仿生层状复合材料等各国均积极在研究,寻求新的突破。

6.学习心得体会

材料与社会生活 第3篇

新课程背景下, 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学生以充分的空间, 让学生充分的阅读、分析相关知识的材料, 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对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历史与社会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 学生只有对这门课感兴趣了, 才能好学, 才能乐学。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中, 有很多的理论知识, 而这些理论知识是很枯燥的。怎样让学生能够乐意学习、参透这些知识呢?那就是运用材料。

例如, 我们在学习“看得见的手”这一节时, 很多学生对此很不理解, 既然老师上节课已经给我们举了很多例子反复论证“看不见的手”有很多优点, 怎么又要“看得见的手呢?”如果仅是单纯的理论教学, 学生不但不感兴趣, 也没有多大的说服力, 而且有的同学对空洞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有抵触情绪, 这时就需要材料的运用了。我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了“2007年的美国校园枪击案”, 随后提问:“美国为什么会发生校园枪击案?”因为有枪支!我会提醒学生在美国购买枪支很自由, 进而通过这段材料, 提问学生枪支这些特殊商品能不能由市场自由调控, 学生很自然的理解了, 市场调控不是万能的, 而是有缺点的。通过材料的运用, 学生会很感兴趣地去学习。

2.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学习局面、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完全有条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是七、八年级每一单元结束都有专题探究, 九年级的教材每一节知识的后面也都有专题探究, 这些都是教材的编者精心选择的材料, 而且也设置了很多好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对于学生阅读、分析、回答问题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二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理论知识, 需要展示很多的材料, 通过材料来设问, 让学生独立思考。

如我们在学习到导致发展中国家长期贫困落后的原因时,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的材料,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概括材料中所体现的观点。

对这些材料的阅读和问题的思考, 我们老师不能越俎代庖, 最多只能是引导学生, 启发学生去思考, 让学生摆脱老师的说教, 独立思考,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有利于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效率。

罗杰斯认为:“教学环境与其说是物质的, 莫如说是情感的, 只有营造和睦融洽的情感氛围, 才能使参与机制发生作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不再是老师高高在上, 学生呆板听讲的课堂, 而是充满生命活力、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

如我在讲到我国的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时, 不是简单地列出几点条条框框, 而是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则材料, 让学生分析每一则材料分别反应了什么, 鼓励学生大胆回答, 这就形成了一个民主、和谐与平等的教学氛围, 学生不仅在思考, 也在努力地组织语言回答。这样学生一方面会感觉到这节课的时间过得很快, 另一方面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这节课的知识, 提高了课堂效率。

4. 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未来的人才不仅需要适应竞争, 更要学会如何合作。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 形成学习与交往的合作技能。这不仅能满足学生学习和交往的需要, 更有助于形成学生学习和交往的技能,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发展, 为学生以后如何正确对待学习和工作方面的竞争与合作提供借鉴。

如我们在学到九年级第二单元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时, 课本上有关于“小杜的家乡该怎么办”时, 有很多的角色, 如村长、村里的长者、矿产投资商等, 可以让同学们扮演不同的角色, 让他们站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角度来提出自己的观点, 通过不同角色对“小杜家乡前途”的论述, 让学生明白在学习中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

二、实际教学过程中, 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及教师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1. 精心选材。

首先, 在历史与社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选择材料并不是随意的, 而应当是针对所学的理论知识, 找相应的材料。九年级的教材与七、八年级很大的不同就是每一目的后面都有专题探究, 这些是教材编写者精心选择的材料, 是我们选择材料的首选。

其次, 我们要时刻关心国际国内重大的时事, 很多时事就是我们教学中的重要材料。如讲到联合国的作用这个问题时, 我们就可以选择最近这段时间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方面的材料。

还有我们要注意收集一些史料, 例如在学习我国古代的几大发明时, 我们可以选用以下经常可以见到的材料。马克思的话:“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这里马克思指出了三大发明在近代欧洲发挥的重大作用, 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使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而三大发明在近代中国的情况如何?在此, 不妨补充鲁迅的一段话:“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 中国却用它做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 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学生中西对比, 能够全面了解三大发明在东西方不同的待遇, 对近代西方崛起强大而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 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2. 精心设问。

有问题, 才有思想、有探索与创新。在问题的设置中, 类型很多, 有包括教材知识本身的内容, 有要求讲出更多的证据进一步澄清的, 有假设的, 有概括总结的等等, 往往通过提问以激励和鼓励学生检验自己和他人的知识、观点, 并营造出一种探究的氛围。我们老师的提问要有针对性矢。一是针对教材所学的观点, 二是针对所给的特定材料。同时, 我认为针对课堂所给材料, 设问的角度需要新颖, 但不能超出学生学习范围之外。设问需要适当难度, 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跳一跳, 摘桃子”的目的。设问需要一定的梯度, 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设问, 一环扣一环, 一问衔一问, 问问深入, 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的快乐。

例如, 我们在学习到近代中国为什么落伍这个问题时, 利用多媒体展示当时中国与西方的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的概况, 接下来让学生思考, 当时中国与西方各自的政治制度是什么?经济基础、外交政策各是什么?当学生能够正确回答之后, 再问这些不同给中国和西方带来了什么结果?在这一步步的设问中, 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了。

3. 学会倾听。

倾听是表达尊重和理解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需要学生的尊重, 学生也需要我们的尊重, 倾听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就是对学生最好的尊重。

努力理解学生所回答问题的观点, 根据他表达的内容判断、评判是否准确、完整。每个学生的能力不一样, 思考的角度也不一样, 我们应该允许学生回答得不够完整、不够准确甚至是错误的。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仔细倾听, 给学生以足够的尊重, 如果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观点与主题无关时, 就应当立刻提醒换个思路, 学生就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学生的讨论就更有意义了。仔细倾听, 还有助于老师在必要时把每个人的发言较完整地记忆下来, 在适当时回忆出前面学生的发言, 用前面发言者的观点来启发后面的发言, 这样使得学生更容易得出结论, 更好地学习巩固教材知识。

4. 善待沉默。

阅读、分析材料过程中, 往往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老师认为学生已经想出或讨论出了针对材料所提的问题时, 却出现了一段较长时间的沉默, 学生在座位上局促不安地不断变换自己的姿势, 眼睛里充满困惑和紧张, 这时我们需要反思, 是展示给学生的材料太偏了, 还是提的问题超出了学生能力范围。

例如, 在讲到八年级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时,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段史实, 我就直接用多媒体展示了“时局图”, 这幅图很简洁, 就是一幅当时的中国地图, 外加几只动物, 我就直接问了这幅图反应了什么?很多同学听了我的问题之后, 一脸茫然, 不知所措。这时, 我立刻反思, 我所给学生的这幅图没有任何其他提示, 这已经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能力, 赶紧给学生以必要的提示, 这样学生就能通过一定的思考, 回答出所给的问题了。

材料作文“心态与生活”写作指导 第4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

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

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丰子恺

写作指导

读懂诗歌材料的以下几个方面:人、事物(景);关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总结句:不是世界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世界。

人活的是一种心境。人生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笑它就笑,你哭他就哭,每天只看到失去多少就不会快乐,看到拥有多少就会感到幸福。据此,凡能强调“个人的意识(心态、态度)对客观世界(生活、人生)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立意,都切合题意。例如:我的人生(生活)我做主,我是生活的主人,不要用消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最佳立意:兼顾个体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素材运用

强力素材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化用例段:“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儿上的露水是花儿的泪吗?鸟儿的叫声是它在哀鸣吗?露水在感动的人眼中是泪,因此花儿也被感动;鸟鸣在痛苦的人耳中,声声惊心,因此鸟儿也在痛苦。心不同,看世间的事物也不同。

强力素材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前赤壁赋》

化用例段:苏轼的《赤壁赋》中两人的对话是苏轼不同的心。因为悲观而有“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因为旷达而有“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同样是对生命的感慨,只因心境不同而有所不同。

强力素材3:《悲惨世界》中,冉阿让曾经是个四处碰壁、连狗都不如的人,是卞福汝主教收留了他,给了他丰盛的晚餐,让他睡在有洁白床单的床上。虽然他对主教心存感激,但还是将主教唯一的奢侈品银餐具偷走了。刚走了不远,警察将他抓了起来,带到了卞福汝主教面前。这时,只要卞福汝证实一下银餐具确实是他偷走的,那么等待他的将是再次回到监狱。出人意料的是主教没有说他偷了东西,警察放走了他。临别时,主教低声地说:“请不要忘记,永远也不要忘记您答应我的事,您要用这些银子做一个诚实的人。”又郑重地说:“冉阿让,我的兄弟,您再也不是坏人了,我已经洗净了您的灵魂,把它献在主的面前。”

化用例段:一个人内心装了些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丰子恺曾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此言得之。你看那活在《悲惨世界》中的卞福汝主教,难道不是此话的最好体现者吗?他对世界、对他人的爱是那么宽广,他对冉阿让的怜悯和宽容是他内心的慈悲所致,他的内心定像他那花园般简洁、精致又美丽。

材料与社会发展 第5篇

答:材料的定义及其分类(1)定义:材料是指能为人类经济性地,用于制造有用器件的物质。(2)材料的分类:①按组成、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②从其发展过程上,可分为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它们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转化,互相替代的关系。传统材料的特征为:需求量大,生产规模大,但环境污染严重;而新型材料是建立在新思路、新概念、新工艺、新检测技术的基础上,以材料的优异性能、高品质、高稳定性参与竞争,属高薪技术的一部分;投资强度较高,更新换代快,风险性大,知识和技术密集程度高,一旦成功,回报率也较高,且不以规模取胜。③从其使用性能分类: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则主要利用材料力学性能;而功能材料主要利用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能。④按用途进行分类:分为航空航天材料、信息材料、电子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建筑材料、包装材料、电工电器材料、机械材料、农用材料、日用品及办公用品材料。(3)各自特点:①高分子材料:是通过若干高分子链聚集以及高分子链与其他添加组分的相互作用而构成。分子量大,质轻;优良的加工性能,导热系数小,化学稳定性好,电绝缘性好;功能的可塑性好,出色的装饰性,但易老化;可以延压成膜、纺制成丝,可制成各种形状的构件,可产生巨大的粘接力及巨大弹性等。②金属材料:有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形成的,并具有一般金属特性的材料称为金属材料。一般具有金属光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及塑性;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熔点较高。③无机非金属材料:传统上主要有陶瓷、玻璃、水泥和耐火材料等四大类,其主要化学组成均为硅酸盐类物质。具有高熔点,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抗氧化等,以及宽广的导电性,隔热性,透光性;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压电性。④复合材料:是由有机高分子、无机非金属或金属与几类不同材料通过复合工艺组合而成的新型多相固体材料,它既能保留原组分材料的主要特色,又通过复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所不具有的性能。比重小,比模量和比强度大;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自润滑;耐热,耐疲劳,耐蠕变,电绝缘性好等特点。”

2.请举例说明材料工程与材料科学之间的差别和联系?请给出材料科学研究的五要素图。

答: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质、生产流程和使用效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集物理学、化学、冶金学等于一体的科学。材料科学是一门与工程技术密不可分的应用科学。中国的材料科学研究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有些领域甚至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材料工程是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工程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材料的制备、材料特性分析和改性、材料的有效利用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素:化学成分、制备加工、组织结构和性质性能。其中,组织结构是核心要素。同时,前面三者共同支撑“性质性能”。这四者的关系组成一个正四面体。

3.材料在历史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你印象深刻之处,请举例说明!

答:材料的发展与人类进步和发展息息相关。一万年前,人类使用石头作为日常生活工具,人类进入旧时器时代,人类战争也进入了冷兵器时代。7000年前人类在烧制陶器的同时创造了炼铜技术,青铜制品泛地得到应用,同时又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人类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同时火药的发明又使人类战争进入了杀伤力更强的热兵器时代。5000年前人类开始使用铁,随着炼铁技术的发展,人类又发明了炼钢技术。十九世纪中期转炉、平炉炼钢的发展使得世界钢产量迅猛增加,大大促进了机械、铁路交通的发展。随着二十世纪中期合金钢的大量使用,人类又进入钢铁时代,钢铁在人类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核材料的发现,又将人类引入了可以毁灭自己的核军备竞赛,同时核材料的和平利用,又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高分子、陶瓷材料崛起以及复合材料的发展,又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材料和技术革命,楼房可以越盖越高、飞机越飞越快,同时人类进入太空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比如电子组件的演进,从体积非常大的真空管、晶体管进步到集成电路(IC化),不仅为现代的科技另造高峰,同时也使得电器用品趋于小型化、轻巧化、功能强、易于携带等种种好处。所以说人类的生活确实是与材料科学有关。

1982年日本首次研制出了陶瓷发动机小汽车,引起了世界性轰。因为它的 出现将使发动机重量减轻,提高燃烧度和节约燃料的愿望成为现实。1988年前 苏联一架以液氢为燃料的中型运输机首次试飞成功,象征人类在航空领域中启 用了无污染的新能源--液氢。液氢的沸点为-253℃,携储液氢需要高效率的绝热材料。液氢发动机的使用,则意味着低温极限技术已达到实用化程度。1989年3 月,日本的一艘6500号潜水调查船下潜到6500米的深海区,打破了美国、前苏联和德国的下潜纪录。这艘潜水艇耐水舱用的正是一种高强度钛合金,观察窗使用的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玻璃。有了深海探测技术,人们才可实现对人类资源开发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深海资源的开发。美国在1989年12月入侵巴拿马,1991年1月人侵海湾以及此刻正在空袭南联盟的战争中,使用的F-ll7隐身战斗机世人皆知。这种武器之所以能隐身,就是使用了一种吸波材料和吸波涂层。

4.简述铸造模拟所涉及的主要内容。试举一例计算机模拟在材料科学研究或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答:A.材料科学中的计算机模拟, 按其模拟尺度, 可分为三类模拟方法: 1.原子尺度的模拟计算, 包括分子动力学和蒙特卡洛法等[1]。分子动力学和蒙特卡洛法可根据粒子间的作用势, 计算多粒子系结构、多种物系结构和多种性质。2.显微尺度模拟计算: 这类计算以连续介质概念为基础。在基础梯度材料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计算材料的热应力分布, 为寻找合理材料结构提供依据。此外, 用热力学方法预测材料相变及相变产物的显微结构, 也属此方法的研究范畴。3.宏观尺寸的模拟计算: 一般与材料或材料部件的工业生产有关。例如: 非晶态合金经急冷而成。采用计算机模拟计算液体合金快冷时的传热传质过程, 有助于设计合理的设备和工艺, 以保证产品质量。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刘小明等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金刚石压头在Ni 晶体薄膜上的摩擦过程和薄膜塑性变形行为的纳观机制.B.铸造模拟

铸造模拟与可视化铸造概念不同。铸造可视化是采用X射线对实际铸件的凝固过程进行实际观察。而铸造模拟是在铸件实际铸造之前进行铸造的充型、热传导和凝固过程的模拟分析。根据凝固模拟结果制定铸造工艺可大幅度降低铸件废品的发生。多相流的模拟是模拟铸造的充型过程的确基础,多相流的模拟包括卷气、氧化夹杂、砂型冲蚀、压铸过程的排气等的计算分析。

模拟铸造考虑了紊流、表面张力、自由表面、相变、热交换等众多影响因素的复杂流动,其模拟结果更接近真实的铸造过程。

模拟铸造应用于各种铸造方法,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如果将其与可视化铸造结合起来进行铸造工艺研究,其效果就会更好。

5.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或日常用品,哪些是以钢为主要承力材料的? 答:建造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就是用了大量的钢材。

建材:卷门、轻型钢、防火门。运输:汽车内、外车身板件、排气管。家电:冰箱、洗衣机外壳、干衣机外壳。一般:标识牌、展示柜,冷冻商品陈列橱 用于桥梁建筑的钢材

6.钢铁在历史中作用显著,如何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7.如何评定材料的硬和软?控制钢的硬或软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一个性能指标。硬度试验的方法较多,原理也不相同,测得的硬度值和含义也不完全一样。最常用的是静负荷压入法硬度试验,即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A,HRB,HRC)、维氏硬度(HV),其值表示材料表面抵抗坚硬物体压入的能力。而里氏硬度(HL)、肖氏硬(HS)则属于回跳法硬度试验,其值代表金属弹性变形功的大小。因此,硬度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量,而是反映材料的弹性、塑性、强度和韧性等的一种综合性能指标。8.我国民间“打铁”过程一般有几步? 答:加热,锻打,淬火

9.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的基本特性是什么?在多相催化反应过程中,从反应物到产物一般经历哪些步骤?

答:A.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B.催化剂的基本特征:催化剂只能实现热力学可行的反应,不能实现热力学不可能的反应;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的位置;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的历程;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1.反应物分子从反应器内流体体相向固体催化剂外表面扩散,称为外扩散 2.反应物分子从催化剂外表面沿着微孔方向朝催化剂内表面扩散,称为内扩散 3.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化学吸附 4.表面反应

5.吸附态产物从催化剂表面脱附

6.吸附态产物从催化剂内表面扩散到外表面

7.吸附态产物从催化剂外表面扩散到反应流体体相中.10.高分子材料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形成的新专业,在中国仅仅只有30年左右的历史,它是材料这个传统的大学科中一片新领域,它主要包括七个方面,请列举。

答:塑料,橡胶,合成纤维,涂料,胶黏剂,高分子树脂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 11.请列举一件高分子材料在军工上应用实例。

答: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制备工艺容易实现,原料丰富。在航空工业中,树脂基复合材料用于制造飞机机翼、机身、鸭翼、平尾和发动机外涵道;在航天领域,树脂基复合材料不仅是方向舵、雷达、进气道的重要材料,而且可以制造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绝热壳体,也可用作发动机喷管的烧蚀防热材料。近年来研制的新型氰酸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耐湿性强,微波介电性能佳,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用于制作宇航结构件、飞机的主次承力结构件和雷达天线罩。

环氧树脂属上海树脂所的AG80了,应用很广。648,氰酸酯等也比较多

聚酰亚胺纤维的主要应用领域为环保行业的工业高温除尘过滤材料、航空航天行业的轻质电缆护套及耐高温特种编织电缆、其他领域的过滤、隔火毡、防火阻燃服装及先进复合材料的增强剂等。12.智能材料的三要素是什么?人工合成自愈合材料的作用机制可以是哪些?

答:A.智能材料必须具备感知、驱动和控制这三个基本要素B.智能材料(Intelligent material),是一种能感知外部刺激,能够判断并适当处理且本身可执行的新型功能材料。智能材料是继天然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人工设计材料之后的第四代材料.C.智能材料有七大功能,即传感功能、反馈功能、信息识别与积累功能、响应功能、自诊断能力、自修复能力和自适应能力。D.自愈合聚合物材料本身就具有恢复材料的载荷传递能力,这种恢复可以是自主地发生,也可以是被一个具体的 刺 激 物 所 激 发 的,1.分子互扩散导致的自愈合2.由光引发的自愈合3.通过形成可逆键的自愈合4.活性聚合导致的自愈合5纳米粒子自愈合.6.金属基自愈复合材料7.混合磨损自愈材料

13什么是生物医用材料?什么材料可作为生物医用材料?什么是组织工程技术 答:A.生物医学材料指的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能、特种功能,用于人工器官、外科修复、理疗康复、诊断、治疗疾患,而对人体组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的材料。B.现在各种合成材料和天然高分子材料、金属和合金材料、陶瓷和碳素材料以及各种复合材料,其制成产品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和科研。C.定义: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在正确认识哺乳动物的正常及病理两种状态下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用于修复、维护、促进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损伤后的功能和形态的生物替代物的一门新兴学科。D.组织工程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种子细胞、生物材料、构建组织和器官的方法和技术以以及组织工程的临床应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组织修复途径大致有3种:即自体组织移植、异体组织移植或应用人工代用品。14.举例论述功能晶体材料在社会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答:1.光学晶体:主要用于光学仪器的透过窗口、棱镜、透镜、滤光和偏元件及相位补偿镜等2.非线性光学晶体:其重要应用之一是激光频率转换晶体,用于红宝石激光器、可调谐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3.如用于导弹红外制导头的多元红外探测器器件材料碲镉汞、红外探测蓝宝石窗口,精确制导的激光晶体材料红宝石和铷钇铝石榴石、红外接收系统中的关键材料碲镉汞、电子吊舱中的砷化镓材料和空一空导弹整流罩材料多晶硫化锌等。

15.举例论述不同功能晶体材料的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转化。16举例五种以上太阳电池的名称。阐述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

答:A.太阳能电池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阳能电池还可分为:硅太阳能电池、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聚合物多层修饰电极型太阳能电池、纳米晶体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其中硅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在应用中居主导地位。B.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的基础是半导体PN结的光生伏特效应。所谓光生伏打效应就是当物体受到光照时,物体内的电荷分布状态发生变化而产生电动势和电流的一种效应。当太阳光或其他光照射半导体的PN结时,就会在PN结的两边出现电压,叫做光生电压。17.什么是信息、信息技术及信息材料?信息材料有哪些类型? 答:A.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B.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C.信息材料属于功能材料,是为实现信息探测、传输、存储、显示和处理等功能使用的材料

D.信息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类。1.信息探测材料对电、磁、光、声、热辐射、压力变化或化学物质敏感的材料属于此类,可用来制成传感器,用于各种探测系统,如电磁敏 感材料、光敏材料、压电材料等。这些材料有陶瓷、半导体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多种。2.信息传输材料主要 是光导纤维,简称光纤。它重量轻、占空间小、抗电磁干扰、通信保密性强,可以制成光缆以取代电缆,是一种 很有发展前途的信息传输材料。3信息存储材料包括:磁存储材料,主要是金属磁粉和钡铁氧体磁粉,用于计算机存 ;光存储材料,有磁光记录材料、相变光盘材料等,用于外存;铁电介质存储材料,用于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半 导体动态存储材料,目前以硅为主,用于内存。4.信息处理材料是制造信息处理器件如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材料。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硅。砷化镓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处理材料。

18.结合具体事例,说明材料对信息技术、能源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答:A.1906年佛莱斯特发明了电子管,才有了无线电广播、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但只是到了1948年贝尔实验室的巴丁,肖克利,布拉顿发明了半导体晶体管以后,才逐步地实现了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节能化,以及成本的降低、可靠性的提高与寿命的延长。1958年集成电路的发明,使计算机及各种电子设备发生了一次飞跃,计算机从以晶体管为元件的第二代发展到以中小型集成电路为逻辑元件的第三代。以后集成电路的发展十分迅速,器件尺寸和集成度几十年来几乎以数量级的速度在变化。进入90年代,集成度进一步提高,加工技术达到0.3微米,研究水平已达到0.1微米,每位存储器的价格就更低了。这些变化的实现主要依赖半导体材料

光电子技术,与之直接相关的材料便是光电子材料。砷化镓由于比硅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和受激发光的特点,对发展高密度、高速度芯片很有利。近年来发现的多孔硅、纳米碳化硅等发光半导体材料,目前都在探索之中,一旦有所突破将引起计算机的一场革命。

品德与生活经验材料 第6篇

新课程实施已经多年了,许多新理念也已经深入人心,品德课程我以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涨的热情投身于教学改革的研究中,积极地进行着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如今,我的品德课教学已发生了令人可喜的变化,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与困惑,现简要对品德课的生活性和开放性谈谈我对当品德与生活新课改的几点认识:

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一、带领学生走入生活大课堂进行实效教学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会受到真教育。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

在教学中,我经常安排实践活动与行为训练,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如在教学第四单元《我们的社区》中的《你们辛苦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从真实的事迹中受到启发,我让学生们分成小组到社会去调查:可以到自己生活的环境,调查一下在家庭生活中都需要什么,都是哪些人来给我们解决的;可以调查在自己的生活中都需要什么,又是怎样解决的;可以则要调查在平常生

活中都有哪些助人为乐的事。由于是深入实际,学生都能争先恐后地去做,一个星期后他们都如期交上了自己的调查报告。当学生们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在班上公布时,我发现学生们的注意力比上课时要高出许多许多,他们都在全神贯注地聆听他们身边的但平常他们并不注意的事,今天,他们听到了,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生活原来需要那么多人的关爱,自己的学习需要那么多的服务,自己的生活中也有那么多感人的事迹„„学生的内心充满了澎湃,充满了感慨。又如本单元第3课《我当小管家》要求学生知道维持家庭生活需要一定的经济来源,了解家庭收支情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我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记下父母一个月的收入情况,再详细记录一星期内家中所有费用支出的具体情况。小朋友从未留意过这些生活细节,兴趣也很浓,纷纷回家做好各种记录。有的询问父母后记下了每天买菜的费用,有的记下了自己每天买早点的费用,有的跟随父母到超市购物后留下了购物清单。我补充说压岁钱要有计划地使用,学做一个会理财的小主人。他们听得格外认真,似乎长大了许多。通过这样的课堂外延,把学生从课堂推向了现实生活,让学生把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实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我觉得这样的课实实在在,是从生活体验中激起了学生真正的思考。

品德来源于对生活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只有正确地认识生活,才能形成良好的品德。由此可见,走进社会,感悟生活,是能很好地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品德。

二、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提高教学效率

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

受、认知、体验和感悟,因此,活动教学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注意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充分发挥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如教学《巧手扮家园》一课,由于有些学生还没有建立起公共设施的概念,因此教师要将教材进行内化,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和认识。教师先让学生看图知道了什么是公共设施,然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说说自己曾经使用或见过的公共设施。这样一来,学生就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因为这些知识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早就涉及的,而且也是相当熟悉的。教学就回归到学生火热的生活之中了。这样的教学通过对学生现实生活的整理,所以接下来开展“公共设施给我们带来方便”“我们能为公共设施做些什么” 等活动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了。开放、流动的课堂,会使学生感觉到这就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在上课,一切是那么真实、亲切、新奇、充分点燃学生热情参与的火花。

三、创设生活情景为教学服务

“教育即生活。”陶先生如是说,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和生活是不能分离的。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原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以往的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没有与鲜活、丰富的生活相联系,导致教学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显得苍白无力。为了使说理更充分,明理和导行应该是紧密结合的,而且应和学生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如《我和春风一起玩》一课教学设计从一年级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认识风、找风、感受风、制造风几个环节。找风这一环节中,又从学生现在所在的教

室,逐渐扩展到校园、上学放学路上、外出游玩时。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考虑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学生的思考,体现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只有紧紧地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唤发出生机和活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活用生活教材提高社会认知能力

品德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取得的成绩:有付出就有收获,课改实施多年来,我在这门学科中也取得了一些的成绩:在新郑市品德与生活优质课比赛中获新郑市一等奖,并代表新郑市参加郑州市品德与生活优质课比赛获郑州市二等奖。

存在的困惑:我从事品德课教学几年来,作为一门新型的综合性活动课,我刚接触的时候,也是一窍不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逐渐了解了这门学科的魅力,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一些困惑。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充分展示、体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这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观察访问和准备实物资料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和感受,他们愿意通过课上交流,同别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从中感受劳动后的喜悦。但像我们学校每个班都有八十多个学生,要让每个人都充分展示与体验时间是不够的;

不给学生这样的机会,或把机会只给少部分学生,不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对学生劳动的漠视和不尊重。因此,凡是让学生事先做了准备的,课上就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和发表;当学生很有兴趣地研讨某个问题时,教师不要轻易终结和打断学生的讨论,此时,教师的责任是给学生恰当的引导和帮助。这“恰当”二字说着容易做起来难,也正是现在很多大班额教师在教学指导方面存在的困惑。

品德与生活经验材料

新郑市郭店镇五里堡完小

上一篇:薄雾的作文下一篇:童家小学团支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