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教育领域的问题与对策

2024-07-02

幼儿园语言教育领域的问题与对策(精选6篇)

幼儿园语言教育领域的问题与对策 第1篇

专题一 幼儿园语言教育领域的问题与对策

一、我的一次语言活动的反思

语言活动教案与反思

《小鸟的歌》------大班语言活动

一、设计意图:

大自然奇趣盎然。蓝天白云,风霜雨雪,日出日落,大自然规律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条件,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孩子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新奇。《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再者,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所以,我从孩子的兴趣出发,选择了“小鸟的歌”这个活动。

本次活动以鸟叫声为开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孩子关注大自然现象,让他们与可爱的鸟儿结伴。在体验和想象空间的同时,为孩子创设更为广阔的自由表现和表达的空间,鼓励孩子运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感触大自然的神奇,倾听大自然的语言,分享大自然的美妙,体验大自然的魅力,激发他们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从而让他们了解自然现象与人类的关系,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智慧的种子。

二、活动教材: 《小鸟的歌》是一首优美动听、充满童真童趣的诗歌。它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了小鸟的歌。诗歌中形象地描写了一只神奇的小鸟,它很爱唱歌,它的歌声有一种特殊的魔力,谁要是听到它的歌声,就会发生变化:花儿慢慢的开放了,小树挑起了优美的舞蹈等。作品不仅画面感强,想象丰富,而且语言精练,韵律和谐,有较强的表达性,可以让孩子欣赏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同时尝试仿编。因此这篇《小鸟的歌》适合大班的孩子进行教学。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掌握诗歌的结构特点,并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根据诗歌提供的线索,初步尝试按诗歌句式仿编。

3、能大胆表达,体验语言活动的快乐。活动内容:《小鸟的歌》 活动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活动难点:

根据提供的线索,运用诗歌中的句式完整的表述、仿编诗歌。活动准备:

1、教具:《小鸟的歌》PPT、诗歌图谱一套(5张)、优美的小鸟叫声音乐一段、诗歌配乐一段

2、学具:人手一份操作图谱(包括:小卡片2张)活动过程:

1、播放小鸟叫声,引出活动课题

师:你听到了什么?听了你有什么感觉?

2、完整欣赏诗歌,感受诗歌意境

师:有一只可爱的小鸟很爱唱歌,它的歌声优美而动听,谁听了它的歌声都会发生变化,不信你听„„

你听到了什么?听了你有什么感觉?

3、逐幅播放PPT,理解诗歌内容

(1)图一:“有一只可爱的小鸟,它很爱唱歌”

(2)图二:“小鸟的歌飘到草地上,花儿慢慢的开放了”

师:小鸟的歌飘到了哪里?谁发生了变化?花儿怎么了?

(3)图三:“小鸟的歌飘到树林里,小树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师:小鸟的歌飘到了哪里?谁发生了变化?小树发生了什么变化?

(4)图四:“小鸟的歌飘到小河里,鱼儿欢快的游来游去”

师:小鸟的歌飘到了哪里?谁发生了变化?鱼儿发生了什么变化?

(5)图五:“小鸟的歌飘到幼儿园,小朋友甜甜的笑了” 师:小鸟的歌飘到了那里?谁发生了变化?小朋友怎么了?

4、根据图谱提示,有感情的朗诵诗歌,进一步熟悉诗歌内容

(1)根据图谱朗诵诗歌

(2)多种方式朗诵,熟悉诗歌内容

①用优美的声音,有感情的朗诵

②随音乐有感情的朗诵

③随音乐边表演边有感情的朗诵

5、根据诗歌结构,尝试仿编诗歌

(1)尝试仿编后半句诗歌

师:小鸟的歌飘到草地上,草地上除了花慢慢开放了,草地上还有什么会变?

(2)借助图谱,仿编整句诗歌

师:小鸟还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图片,小朋友自己选两张图片,然后用选的图片编一句好听的诗歌!

(3)自由想象,仿编整句诗歌

师:小鸟的歌除了飘到我们刚才说的这些地方还会飘到哪里呢?

6、活动延伸

师:小鸟的歌真好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变得很美很美!小朋友还可以把刚才编的诗歌画成图片,制作成图谱来朗诵诗歌!

课后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既存在一些亮点,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不足,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活动过程与目标一一对应,各环节紧密联系,层层递进。本次活动以“小鸟的歌”贯穿始终,借助录音、幻灯片与图谱效果,充分使孩子理解了诗歌的内容、感受了诗歌表达的语言美、意境美,体验大自然的神奇有趣。以播放录音的方式唤起孩子的原有经验,将其自然带入情境之中,为接下来的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做好了很好的铺垫。利用幻灯片,直观、有效的帮助孩子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利用图谱,生动、形象的帮助孩子进行了诗歌的仿编活动!

在诗歌的拓展仿编过程中引导还有一些不够不足,在今后的活动中会进一步去学习研究好的方法以便于教学。

以上是我在通过这个活动以后的几点反思,在活动中出现的不足,我将在下次游戏中多加注意,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失误。在自己的教学能力上,也会争取更大的突破。

二、谈话活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在谈话活动中教师应注意与幼儿谈话的方式

老师与幼儿能否成为朋友,进行融洽的谈话与日常进行的谈话是有密切联系的。那么怎样谈话才能使孩子爽心悦口呢?

1、常用符合幼儿心里特点的引导语言

由于幼儿年龄小,常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时候老师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严厉的指责幼儿。正确的做法是—老师应该心平气和,循循善诱地引导幼儿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例如,幼儿喝水环节中,把杯子里的水洒了并且还烫了手,这时老师应该想到幼儿心里很不安,就不应该指责,而应关切的问:“烫的手很痛吗?幸亏没有烫得很厉害,这样烫的水,你以后要接的少一点,喝完了以后可以再接,也就不会烫伤了。”这样的话很像一粒顺气丸,很合幼儿的胃口,他紧张的心情顿时平静了,还懂得了一种生活的常识。

2、遇事要多讲一些安慰话来帮幼儿分担忧愁

老师应多留意幼儿情绪的变化,当发现幼儿情绪低沉时,就应该与幼儿交谈,鼓励幼儿说出心事,但忌强迫,而是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在关心自己,从而自愿的说出缘由,老师应耐心地听孩子的讲述,然后“对症下药”地说些安慰话。事实上很多忧愁一经讲出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3、经常讲能引起幼儿兴趣,拓展眼界的新鲜话

幼儿的求知欲望是最强烈的。接触到的实际不管幼稚好笑的、离奇深奥的都要发问,有时并且一问到底。这是幼儿勤思考的表现。对此,教师应该感到高兴。不仅要耐心回答幼儿的各种提问,还要常说一些让幼儿耳目一新的新鲜话来开阔幼儿的眼界,满足他的求知欲望。在共同的学习中、讨论中,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知识面。

4、毫不吝啬的多说夸奖话

人人都爱听夸奖的话,幼儿也不例外。对于被夸奖的地方,幼儿在自豪的同时,往往会更加精益求精地去经营以便使自己的优点更加发扬光大,例如:有人来幼儿园时,孩子忙上前去问好,老师应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客人走后夸奖该幼儿“你真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幼儿听后,心里甜甜的,下次来人,他一定会更加热情有礼,让老师的脸上更增添光辉。

二、在谈话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倾听是幼儿最早掌握的言语活动,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取知识的前提,它对语言发展是十分有益的。对于我们刚入园小班的宝贝来说,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需要老师花费很大的精力。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才刚刚适应幼儿园生活,情绪不是很稳定,加上幼儿自我为中心、沉浸在自己的活动中,不是很关注周围的事物年龄特点。

我在带班的过程中发现,我班有而对于听故事很感兴趣,而且,早期阅读活动中,幼儿的听的练习是最主要的。于是,我决定利用早期阅读作为手段,来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

首先,要选择会吸引幼儿的阅读素材。所选择的故事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能够理解。故事的情节要有趣,幼儿才会感兴趣,或者是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能够有共鸣。

其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运用充足的教具、不同的语调、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来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只有幼儿被深深地吸引后,他们才会集中注意力来倾听。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用眼神、动作、语言来提醒幼儿注意倾听,也要及时肯定和表扬倾听习惯好的幼儿。活动的时间也不能太长,小年龄的幼儿容易视听觉疲劳。

幼儿的倾听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早期阅读只是众多手段和方法中的一种,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时时刻刻关注幼儿的倾听行为。

三、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的完美穿插来讲故事的。每一个故事都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很是受老师和孩子们的喜欢。在阅读中能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将会让幼儿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终身受益。

绘本阅读的开展非常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利用图画、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那么,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引导幼儿敏锐地观察,清晰地阅读绘本

绘本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文字与图画共同承担着讲故事的重要责任,图画不再仅仅起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图画、文字之间是一种平衡的关系,相互衬托,才能营造出整个绘本的完美感觉,所以绘本特别注重文字与图画的内在关系。

例如绘本《逃家小兔》主要以两张黑白画面和一张跨页的彩色相间构成,前者配以文字,后者没有文字和对白,但形象地展示了兔妈妈和兔宝宝那种温馨的情感,如图一中的文字与黑白画面紧密结合,左边的小兔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右边中的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鳟鱼,我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接着的彩页马上形象地展示了兔妈妈用萝卜钓小兔这条“小鱼”。这样的图画与文字的结合,深深地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的观察力被这么拟人化的展示充分的调动起来,他们在阅读时很容易就关注到了类似于这样的有趣细节,可以让孩子们清晰地了解绘本的脉络,为成功阅读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二、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深入地阅读绘本

优秀的绘本能给幼儿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而包含了幼儿丰富想象的绘本更是拓展了原有作品的内涵,使其变得更加丰满。

1.预测故事。我会在阅读前让孩子观察封面对故事进行猜测会激起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比如:绘本《逃家小兔》的封面,是一对在草丛中互相对视的母子兔,当我让孩子们猜测这本书可能会讲些什么时,小朋友的想象真是五花八门:“兔妈妈和兔宝宝一起玩了!”“它们可能在说这里的草可真好吃!”“兔妈妈肯定在告诉兔宝宝当心大灰狼!森林里的大灰狼可厉害了!”„„幼儿根据画面的预测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这么幅图片竟然会有这么多的想象空间,虽然此时的想象漫无边际,但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其以往文学作品的经验大胆地想象着。

2.设疑想象。设置这样的环节,意在培养幼儿大胆质猜想、预测等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能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更好的阅读绘本奠定扎实的基础。当我宣布故事题目,请幼儿说说有关于这个故事题目有什么想知道的,孩子们的问题集中在了“为什么小兔会逃跑?在逃跑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事情?”当我把问题抛还给孩子们解决时,他们的积极性更加高了,但由于经验的局限,回答还是比较集中,优优说:“这是只调皮的小兔,老喜欢和妈妈捉迷藏!”宝宝说:“妈妈让它弹钢琴,它不想就逃了!”大牛说:“它肯定会遇上大灰狼,幸亏有兔妈妈帮助!”这话一出,马上引起了大伙的共鸣,大家都奔着这个主题展开讨论了,茜茜:“对呀!说不定大象伯伯也会来救小兔的!”鱼鱼说:“小兔钻进树洞,大灰狼就吃不到它了!”„„大家紧紧地围绕着大牛的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3.合理联想。幼儿在看一本书时,不仅会联想到现实的生活、其他的文学作品、还会把自己想象成这个作品中喜欢的角色,这就是幼儿的年龄特征所引发的。当幼儿在阅读了图一和图二后想象如果自己是小兔会逃到哪里去时,孩子们好象自己真的是那只调皮的兔宝宝,边比划动作边说出自己的想法,如辉辉一边做躲的动作的动作,一边说:“我钻进树洞,妈妈就找不到我了!”叶雨一边捂着头蹲下来一边说说:“我藏在钢琴下,就找不到了”„„孩子们陶醉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享受着作品所引发的快乐。这些想象的内容让绘本阅读不仅仅只局限在绘本本身,而是使得绘本阅读更加丰满、更加立体。

三、创设幼儿喜欢的游戏情境,探究地阅读绘本

在阅读分析故事时,孩子们常常会以角色扮演和身体动作等方式对绘本作出回应。当幼儿听到故事的高潮部分时或是阅读之后,幼儿常常会把故事总的角色加入到游戏活动中,这样的游戏方式能促进幼儿更深入地探究绘本。

1.绘本阅读中的游戏。比如在角色区孩子们会戴头饰来表演《逃家小兔》。

2.绘本阅读之外的游戏。在绘本阅读之后,我们开展了语言游戏《兔妈妈找兔宝宝》。活动中,我们将绘本中小兔和兔妈妈的想法制作成小卡片分发给幼儿,让这些幼儿扮演不同变形的小兔,另请一名幼儿当兔妈妈进行接龙式的语言游戏,如:“如果我是小兔,我就变成小鱼游得远远的!”兔妈妈就来找相应的小兔:“如果你变成小鱼,那我就变成捕鱼人来抓你。”接着就由手持相应卡片的幼儿继续练习对话。当游戏进行了比较熟练的时候,我们还准备了空白的卡片,教师以简笔画的方式记录,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收获了好多的知识与经验,和孩子们一起获得了更多的快乐。同时也发现了一些自己困惑于不足的地方。我会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更加的努力。

幼儿园语言教育领域的问题与对策 第2篇

----心得体会

寿光市实验幼儿园的张爱君老师对我们进行了幼儿园数学教育方面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分享,张爱君老师已经从事幼教24年的时间了,总感觉幼儿园的数学教学可以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想说爱你不容易,我相信大家对数学教学有模凌两可的感觉,今天从张爱君老师讲述中让我学到很多数学教育的知识。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现代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孩子以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学数学不光是为了计算和应用,更不是为了无休止的做题;学数学,是在学一种化繁为简,解决问题要有依据的数学思想,是在学一种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应是数学课程的中心,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通过主动探索,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的过程。

一、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

只有树立“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使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实现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进而喜欢数学。如:多翻阅报刊杂志、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多到兄弟园参观学习、多利用网络信息和外地相互交流科研成果等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无止静的,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只有不断创新和不断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教师必须要改进教学方法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多采用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幼儿勇敢大胆地探究问题。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应从幼儿园实际出发,根据数学教学中的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目标、幼儿的个性差异,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灵活多变。

三、在数学教育中,注意尊重和呵护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提供一个愉快、和谐、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与体验来学习。如:教“果汁吧”活动中,课前在数学角里布置一个果汁店的情景,店里摆满了空果汁瓶数个、白开水和蜂蜜或橙汁、同样大小的纸杯10个、彩色笔等等。老师当果汁店的老板。选教室的另一角安排果汁吧,让幼儿轮流当老板和客人。这样使幼儿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学会了瓶子和杯子之间的容量关系,从而又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大家分享了开果汁吧的乐趣,使数学知识原本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育内容应根据幼儿的兴趣点选择,要相似于幼儿生活,相似于幼儿心理发展,相似于动物性,相似于幼儿的好模仿、好户外活动、好奇、好合群、好成功、好称赞、好动、好游戏。

四、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了解幼儿行为的真正目的,理解幼儿自发的学习数学的良好动机

教师应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倾听孩子们的谈话,了解幼儿表面看似错误行为的真正目的,避免误解和伤害幼儿,保持他们永久的乐于探究身边数学现象的欲望。幼儿的认知、体能、语言表达、社会技巧等能力的发展都是渐进的,经过学习而不断积累、发展、成型,因此,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五、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根据数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

六、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一次,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如:小班学数字“4”。我讲了《4的故事》:小白兔问妈妈:“妈妈,今天我们认什么字呢?”兔妈妈拿起一张写有“4”的卡片,说:“教你认‘4’,1、2、3、4的4”。小白兔看了看卡片,说:“妈妈,我会认4了。”兔妈妈说:“你去找一找4的朋友吧!”小白兔走呀走,遇到一张桌子。桌子问:“小白兔,到哪儿去?”“我去找4的朋友。”“我就是呀,你数一数我的腿吧!”小白兔钻到桌下数起来:“1、2、3、4,你有4条腿,对,你是4的朋友。”讲到这里,我开始问:谁还是4的朋友?小朋友很自然地就回答出:椅子、床、小狗、小兔……4条腿,都是4的朋友。这样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中俄教育领域合作的问题与对策 第3篇

一、加强中俄教育领域合作的重要意义

俄罗斯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和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俄罗斯有5个州 (边疆、区) 与黑龙江省毗邻, 中俄边境线长达3 000多千米,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 以及俄罗斯国际公认的国际科技教育强国的地位, 使得中俄教育领域合作, 共同培养国际型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 中俄之间的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中国现在已经进入派遣留学生最多的前五个国家之列。在俄罗斯高校全日制部学习的中国学生总数达8 000人。根据中方统计, 俄罗斯在华学习的留学生数量2000年为703人, 2001年为1 056人, 2002年为1 492人, 2003年为1 224人, 2004年为2 288人[2], 三年增加了两倍多。这些数字说明通过教育服务市场开展中俄教育合作有着扎实的基础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中俄合作办学的意义重大。

1. 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多年的中俄合作办学实践证明, 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能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更好地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等有关法规;2006年教育部又发布了《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 强调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 要坚持公益性原则, 坚持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加强能力建设, 加强质量管理和加强收费管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 促进教师、学生之间的学术、信息等方面的交流, 推进中国高校同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 提高办学水平,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规模、质量、效益协调统一发展。

2. 有利于引进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将融入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中, 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 促使我们加快教育改革开放的进程, 尽快缩小中国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通过中俄合作办学, 积极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 如品牌、课程体系、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管理模式、评估体系等, 借助他们的教育经验以提高中国的教育水准。

3. 有利于教育体制创新。

在中俄合作办学的过程中普遍地引进了“营销意识”、“学生顾客”意识, 办学校收的是知识产品, 学生是购买产品的顾客。正是从这种意义出发而树立了为学生服务、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 按市场和社会需求设立专业、开设课程, 选定教师、教材、教法等, 以优质产品去建立时常信誉, 从而改变了“以教定学”的做法, 不断引进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手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管理模式等方面的一系列创新。

4. 有利于培养国际化的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经济全球化进展的加快, 培养国际化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热点。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更需要那些跨国界、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跨经济、跨学科的涉外型、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而中俄合作办学由于其培养计划的先进性、办学机构的灵活性以及对与市场的贴近性, 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 可以说是中国直接培养急需的国际化人才的一条捷径。

二、中俄教育领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来看, 中俄教育发展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育体制缺少活力, 缺少创新机制, 在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方面不能真正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缺少竞争力。因此,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必定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归纳如下:

1. 来中国商谈中俄合作办学的多, 但谈成的少。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中国请进来走出去的人数不断增加, 中国商谈中俄合作办学的单位和个人越来越多, 但往往都是虎头蛇尾, 乘兴而来败兴而去。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有资金问题、有体制的问题等, 但关键是各自出发点不同造成的, 大多希望通过合作办学谋取较大的利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

2. 主要通过收取学费滚动发展的多, 作较大先期投入的少。

大多学校想通过收取学费滚动发展, 而不想作先期投入, 这样就势必办学规模小, 成本高, 促使许多较好的项目夭折。追求短期回报, 而不立足于项目的长期发展。许多单位都是渴望即时回报, 而很少考虑比较长远的发展和潜在的利益。

3. 营利目的最大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中外合作办学不应以营利为目的, 但在大多数单位往往很难做到, 由于学费较高, 一般家庭难以承担, 就必然造成生源不足, 就更难以形成规模。

4. 通过合作变相为国内外学校招生的很多, 真正立足国内为当地建设培养急需人才的则寥寥无几。

有许多所谓的合作办学根本不符合国家中俄合作办学的要求, 而是一种变相的“留学中介”, 导致低素质的中介操作问题。

5. 低层次合作多。

这就不符合中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初衷, 即在于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来填补中国的薄弱环节或空白。办学高收费的多, 真正提供高质量教育和优质教育服务的少。

6. 自身运行矛盾凸现制约着自己的发展。

许圣道指出: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 导致片面追求办学规模扩大而忽视教学质量的提高[3], 中俄合作高校普遍存在不顾办学基本条件, 盲目开办新专业、师资队伍的结构层次不合理, 满足不了教学的基本要求等状况, 这必然导致其教学质量无法保证的后果, 不仅影响其可持续发展, 也损害了广大教育消费者的利益。

7. 部分学生质量不高;基础教育阶段学习俄语的学生数量太少, 相当一部分学生首先要进预科班补习俄语。

总的说来, 中国中俄合作办学工作规模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层次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管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三、中俄教育领域合作的对策

中俄教育领域合作在第一次创业阶段中过分注重生存, 采取规模扩张, 而忽略了内在质量的提高, 尽管为第二次创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但也为后来的发展留下了硬伤。当前中俄合作高校的战略重点必须由生存转向发展, 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 从规模扩张转向速度与质量并重。在保持快速的规模扩张和持续的数量增加的同时, 学校工作突出教学中心地位,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在质量中求效益, 在效益中上规模, 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

1. 坚持以我为主, 力争为我所用。

引进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中俄合作办学要明确自己的合作目的, 坚持以我为主, 力争为我所用。引进项目必须根据中国发展教育的实际需要和可能, 必须服从当地的既定的教育发展规划。要搞好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工作, 要弄请对方的背景和动机。面向世界要与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结合起来, 使中俄合作办学真正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服务。

2. 健全法规, 严格依法管理。

要建立相应法规, 公开办事程序, 提供必须的服务和政策指导, 提供稳定的法制保障,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简化繁冗的审批环节, 提倡社会的诚信理念, 健全市场经济规则, 整治市场经济秩序, 都是十分重要的。中俄合作办学项目的具体方案要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 依据双方协约办事。要通过协约管理保持办学活动的相对稳定性, 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各类教育交流, 既吸收国外好的经验又结合中国学生的特点, 不断改进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尽快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努力培养中国急需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3. 积极引进资源, 推进合作办学。

首先, 要利用各种对外交流渠道, 积极主动地寻找合作伙伴, 原有的校际、政府间和民间交流与合作关系都可以用来推动中俄合作办学。其次, 要充分利用政策的导向作用, 出台适当的鼓励措施, 满足对方的合理要求, 不断增强在中国合作办学的吸引力。应抓住中国加入WTO的契机, 提高中国的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最后, 积极鼓励俄方以各种资源参与合作, 不断探索符合中俄双方需要的新的合作方式。要本着“门当户对”、互利互惠、真诚合作的精神, 帮助中俄双方以各种有用的资源建立各种形式的的合作办学关系。鼓励高层次的、有利于中国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以培养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为目的、整体提高中国教育教学质量的合作。

4. 审慎选择合作伙伴, 注重提高办学质量。

首先, 中俄合作办学应由广泛寻求对外合作伙伴, 过渡到有区别、有重点、有层次地选择俄罗斯的合作伙伴。应注意挑选具有较高层次和一定实力的优秀院校和单位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 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目的。其次, 合作办学的目的要明确。中俄合作办学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合理、有效地引进和利用好俄罗斯的优质的教育资源, 先进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作为中国发展多种教育形式的有益补充, 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培养中国紧缺的高层次人才服务, 为提升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和科研水平服务。最后, 要按规律办事, 确保教学质量。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一定要按协议办, 在教学计划、教师配备、教材等问题上不能打折扣。要保证办出特色, 办出水平。

摘要:中俄教育领域的合作体现在合作办学中, 中俄合作办学在最近几年得到了迅猛发展, 在构建中国全方位的教育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但在合作办学的发展过程中, 也存在许多问题, 面临着许多挑战。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推进中俄合作办学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中俄教育领域,合作,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刘洪一, 等.走向国际化的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中国教育部.2000—2004年俄罗斯来华留学生统计表[Z].

幼儿园语言教育领域的问题与对策 第4篇

关键词:幼儿;健康问题;教学措施;改革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学龄前幼儿的健康领域发展目标作出具体的要求,这充分说明了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然而时隔几年之后,幼儿的现状如何呢?笔者发现,当前幼儿的健康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问题呈现

1.锻炼时间主要在园内

不少家长告诉笔者,孩子放学后回到家已接近晚饭时间,晚饭后看会儿电视,孩子玩会儿玩具就该睡觉了。因此,玩玩具、看电视就成为不少孩子的“运动”方式,幼儿的锻炼时间非常有限。因而,在院内的户外活动则几乎成了孩子唯一的运动。

另外,由于私家车普及,幼儿基本由家长车接车送,平时很少锻炼,加上家长舍不得孩子大汗淋漓,怕累着晒着,因此,幼儿的运动量普遍不足。

2.睡眠时间普遍不足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充足的睡眠。科学表明,三四岁的孩子每天需要保证11~12小时的睡眠,并有2个小时左右的午睡时间。而在调查了解中,笔者发现睡眠是影响幼儿健康的最大问题。

城里的幼儿每日晚饭结束通常已过八点,饭后稍微玩会儿玩具,看会儿电视,等洗漱收拾结束到睡觉已是晚上十点之后。第二天家长上班早,幼儿也早早便被叫醒。这样算起来,幼儿的睡眠只有七八个小时的时间。

3.电视迷、网络迷现象严重

长期接触电子产品不仅会影响幼儿的视力水平,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也会造成不良影响。而如今电视或电脑早已渗入幼儿的生活,成了幼儿“最好的伙伴”。

有家长告诉笔者,自己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看电视,每天回到家,大概会看半小时左右的动画片,晚饭后也会看一些电视节目或儿童节目,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最少要两小时。而孩子连续看电视、玩电脑20分钟以上,就会对健康构成危害。

4.心理健康存在隐患

心理健康也是幼儿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多数家庭中四二一的家庭模式让这些独苗们变成了家里的小霸王、小皇帝。在生活和与人相处中,他们自私、霸道,不懂得分享,以自我为中心。

笔者所在班里甚至有家长表示,家长全心为孩子付出,孩子却一点儿不懂得关心父母、体谅父母。笔者认为,如果不及时调整幼儿自私、霸道的心理态势,将会导致严重的后续问题。因此,教师要及时引导,消除各种心理健康隐患。

二、解决措施

针对我院幼儿健康领域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索解决的方法。

1.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园内体育锻炼活动

(1)文化底蕴下的传统游戏

我院毗临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体育公园,幼儿园所在地又是著名的奥运冠军之乡,这为幼儿创设了富有底蕴的运动环境。借着这一背景,我们精心改编了一批质朴、活泼的传统游戏,如,跳格子、丢沙包、踢毽子等,确保幼儿有足够的运动兴趣。

(2)树立男教师的“运动榜样”作用

我院三名专职男性体育教师主要负责全院户外活动的组织和相关技能的培训,这是我院的优势所在。相对于女教师而言,男教师有更好的体能和耐力,在户外活动中有更敏锐的观察力,也有更系统、更科学的运动技能技巧。结合这一特点,我院设计了“我是特种兵”“西游记”等主题性户外区域活动。通过幼儿熟悉的故事,有目的地设置四到五个半自主的运动区,在男教师“运动榜样”的带领下不断激发幼儿喜欢锻炼、会锻炼的能力和习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针对不同年龄设计不同的运动项目

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体情况、心理特点、能力水平不尽相同,需要配合不同的活动方式。根据这一特点,我院划分层级教学活动,在小班年段开展体育集中教学活动,将基本的运动技能、运动习惯和运动安全知识用集中体育活动的形式教授给小班的幼儿。大中班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变化,有更多的精力参与跑、跳、攀爬活动。因此,我院在中大班开展晨间“户外运动性主题区域活动”,增加中大班幼儿的活动时间和内容。

2.家院配合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积极配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院开展一系列活动,希望通过家园共同努力,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1)开展“幼儿健步走”活动

我院结合本园实际情况,选取“健步走”项目作为将活动融入日常教学的措施之一。

我院每周开展一次“大手拉小手,健康一起走”亲子活动:大班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自行设计较长路线的“健步走”,中班幼儿和家长围绕幼儿园走一小圈,小班幼儿则量力而行,和家长在幼儿园内活动。

(2)动员家长配合工作

幼儿的睡眠时间主要在家庭中进行,因此,需要家长的积极努力。笔者曾召开“为了幼儿健康,确保充足睡眠”的主题家长会,会上播放幼儿因缺乏睡眠以致患病、身体虚弱的视频。并通过大量数据、案例分析晚睡的后果,同时将长时间缺乏充足睡眠的孩子和确保充足睡眠的孩子的生活、学习状态进行对比,让家长明白充足睡眠的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让家长自发、自动地监管幼儿的睡眠,保证幼儿健康。

3.体育锻炼辅以饮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培养健康快乐的幼儿

(1)健康饮食的配合

幼儿能否健康成长,和健康的饮食息息相关。好的饮食习惯、科学营养的饮食才能养育出健康的幼儿。

我院提前一周制作科学的食谱,确保幼儿成长必须的营养。除此之外,我院还结合季节不同,对饮食安排作出调整。如春季幼儿生长迅速,我院在饮食中加入充足的牛奶、骨头汤、豆制品等,为幼儿提供充足的营养钙质;冬季幼儿活动量相对减少,我院在饮食中安排杂粮、粗粮,防止幼儿便秘。

(2)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

幼儿心理健康,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对全面成长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为了培养孩子宽容、分享等品质,我院开展“大带小”活动,让大班幼儿带小班幼儿开展活动,以此带动小班幼儿在交往中学会分享,学会相互关爱。

总之,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我们需要留心观察,发现幼儿健康存在的不良现象;细心查找,辨别造成不良现象的原因;積极分析,用于实践,总结解决办法,并通过实际教学改变幼儿的不良行为,帮助幼儿健康成长。这是幼儿教师肩负的重要使命。

教育领域存在的不稳定问题及对策 第5篇

临泽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

教育系统的稳定,直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关系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保持教育系统稳定,打造平安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国、省、市、县政法综治工作精神,精心安排部署,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构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长效机制,较好地维护了校园的安全稳定。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系统也相继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理清教育领域存在的不稳定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尽快找出其解决办法已成为当前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教育系统存在的不稳定问题及成因

1.个别辞退和离职民办教师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由于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农村小学由大队办学,各大队就把本大队文化层次高一点的青年人聘请到村办小学当教师。1974年,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大部分农村小学均附设了初中班,办学规模扩大,民办教师也随之增加。到1980年初,根据中央和省、地、县要求,一些小学附设的初中班先后被撤销,农村小学民办教师出现超编现象。各公社综合当时学校编制、教师考试成绩以及教学能力等情况,对部分民办教师做了辞退处理,也有一些民办教师因其它原因离职。上述人员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工作少者3、4年,多者20年左右,因离职时没有相关政策规定,组织上没有给办理任何手续。据不完全统计,从1968年到1995年,全县辞退或自愿离职的民办教师约有250多人(不含已死亡人员),仅沙河镇就有28人。在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

题的通知》(国办发„1997‟32号)后,省、地、县着手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时,这些人员都已离开教育岗位多年。而面对目前教师地位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日益丰厚的情形,这些人员多次上访,要求解决待遇问题。而2010年下发的《关于对农村中小学代课人员发放养老补助的通知》(甘教厅发„2010‟15号)文件精神,对1985年1月1日以前的民办教师没有任何补助政策,这部分民办教师将是今后上访的重点,也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2.社会大环境也影响着教育系统的稳定

近年来,各级部门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校园周边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娱乐行业的不断兴起,对未成年人产生了极大的诱惑,一些社会问题也应运而生。校园周边的一些非法音像书刊点、不洁饮食摊点仍然存在,每逢节假日,校园周边环境更加恶劣,特别是县城内众多的网吧、歌舞厅、酒吧、招待所等场所为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不讲究职业道德,缺乏安全意识,对未成人不能进行有效约束,还存在向未成年人开放的现象,致使个别学生经常出入于上述场所,与社会青年打成一片,发生了一些不安全事故,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不满,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

3.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三危”隐患没有从根本上排除。部分中小学校仍存在一定面积的危房、危墙或危厕,学校虽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但受经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没有从根本上排除隐患,师生安全仍受到威胁。二是一些难点问题缺乏监管被忽视。部分学生在城区“爱心公寓”等场所寄宿,在住宿、饮食、交通等方面存在较大隐患,但“爱心公寓”属私营宾馆,不属于教育部门管理范围,工商、卫生等部门对爱心幼儿园监管还不够到位。个别学校还存在学生乘坐非客运车辆上下学情

况,且超载现象严重,缺乏有效监管,安全隐患较大。三是校园现有门卫值班力量薄弱。初级中学、城区幼儿园没有配备专职保安,受经费制约聘请人员数量不够,学校虽派教职工兼职补充,但其保卫能力有限,对一些突发性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隐患仍然存在。四是食品卫生监管还不到位。个别寄宿制中小学仍然存在食堂“三防”(防蝇、防尘、防鼠)措施落实不够到位、炊具消毒登记不够及时详细、食品留样制度落实不严格、原料采购“三签字”制度落实不够到位的问题。

4.个别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不高,师生关系还不够和谐

近年来,教育系统狠抓教师继续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也还有极个别教师自身素质不高,职业道德意识不强,存在讥讽、辱骂、歧视、侮辱和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师生关系不够和谐。还有一些教师受利益驱动,暗示或组织学生征订未经批准的教辅读物、学习资料,参加有偿补课等从中牟取利益。以上不良行为,损害了教育及教师的形象,引起了家长与社会的不满,成为新的不和谐因素。

二、消除教育领域不稳定因素的对策 1.加强领导,进一步健全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认真落实维护社会稳定“一把手”负责制,加大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维护社会稳定重大责任追究制的实施力度。严格落实“领导包片、办室包乡、干部包校”责任制,把综治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各学区、校园严格落实“校园长总抓,办室包年级,教师包班组、包学生、包设施”的负责制,努力形成维护社会稳定“个个有责任、人人有压力”,“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密切配合,部门各司其职,人人各负其责的治安防控监管体系,为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坚

持“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同辖区党委、政府、公安派出机构、村委会等相关部门的联系,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

2.精心组织,进一步加强法制及安全教育

一是完善法制教育体制。各中小学按照“五落实”(计划、教师、教材、课程、法制副校长或辅导员)要求,进一步完善法制宣传教育计划,配备专兼职法制课教师,落实课堂教学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措施,促进学校法制教育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开展法制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法在我心中、德伴我成长”主题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周”活动、“争做法治公民”主题教育和“文明法治学校”创建活动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坚持组织学生参与集中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举办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三是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对学生开展经常性地防火、防电、防水、活动及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特别要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乘坐拖拉机、农用车、摩托车、超载车、无证照车等不安全的交通工具。

3.齐抓共管,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一是进一步强化学生品德教育。细化学生日常行为评价标准,建立和完善在校学生品行考评、成长记录制度,做好不良群体和“问题学生”帮教转化工作。深入开展“学会感恩、尊敬师长”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知恩”、报恩”、“施恩”,塑造健全完善人格,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二是加强网络管理,净化校园网络环境。积极创建“绿色网吧”,有效杜绝不良信息对中小学生的侵害。三是全面净化校园内外环境。进一步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从教学活动、防火防电、饮食卫生、交通安全、应急避险、住宿安全等各

方面全面加强安全防范,认真落实门卫制度和“三防”措施,进一步加强门卫保安力量,严防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同时,建议县安委会、教育、公安、食监、工商、消防、城管等部门加大校园周边环境及社会大环境的集中整治,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酒吧、歌舞厅、招待所等场所,严禁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等,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4.落实政策,切实解决民办教师待遇问题

2009年6月,根据市教育局、人事局、财政局《关于转发<省教育厅、省人事厅、省财政厅关于提高全省退养民办教师生活补助费标准的通知>的通知》(张教发„2009‟20号)精神,对1984年底省教育厅在册的民办教师,在省上进行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期间办理了退养手续并一直享受生活补助费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了140元退养生活补助费。共向退养民办教师(其中健在17人,已故5人)补发生活补助费88620元(最高4900元,最低700元),向已故退养民办教师补发丧葬抚恤费3899.3元(最高1149元,最低591元)。目前,根据《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监察厅关于对农村中小学代课人员发放养老补助的通知》(甘教厅发„2010‟15号)文件精神,将对1985年1月1日至2003年9月25日经县市区聘用的,曾在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上代课连续5年以上(含5年),凡年满60周岁,离开教学岗位后再未被企事业单位录用的代课人员,以及今后达到上述年龄的代课人员,发放生活补助,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对1985年以前的民办教师,我局建议相关部门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报,出台解决1985年以前退休民办教师待遇的相关政策。

5.强化教育,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四点

要求,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开展师德培训、经常性的师德教育和“提升人文素养”读书教育等活动。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师德师风查处力度,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深入开展师德建设研究,关心教师成长,坚持典型带动,积极探索新时期师德建设新途径。以强师德、铸师魂、练内功、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为目标,深入开展比工作纪律,看谁职业责任好;比教学技能,看谁教学水平高;比教书育人,看谁工作贡献大;比关爱学生,看谁师生关系好;比敬业精神,看谁职业意识强的“五比、五看”活动。抓好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有力措施,搭建展示平台,加快骨干教师培养,进一步完善骨干教师认定和动态管理机制,引导骨干教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6.建全机制,认真落实信访矛盾化解工作

认真总结教育系统近年来处臵信访上访事件中形成的重点人员稳控和转化“四步曲”(分析情况、说服教育、训诫谈话、依法处理),临场处臵“四个紧紧依靠”(紧紧依靠党政组织、紧紧依靠主管单位、紧紧依靠法律政策、紧紧依靠广大群众)、“四可四不可”(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可疏不可堵)、“四个防止”(防止多种矛盾交织聚合、防止处臵工作失误、防止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防止别有用心的人插手)等机制,严格落实“四不放过”的要求(制度预案不健全不放过,矛盾纠纷不化解不放过,安全隐患不整改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对暂时无法化解的矛盾纠纷和不能立即整改的安全隐患要建立台账,实行领导包案制,挂牌督办,限时整改,逐项销号,跟踪回查,化解彻底。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第6篇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幼儿园健康教育领域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

大家都知道在幼儿园教育纲要当中,健康领域是五大领域之首,由此也可以看出,健康领域对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作用,那么今天的讲座,我想从六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第一,谈一谈《纲要》对健康教育的指导意见。

简而言之可以归纳为几个字,就是“四目标、七内容、四要点”,那么《纲要》对健康领域的四个目标是。第一,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第二,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第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第四,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那么在内容与要求当中,《纲要》是这样说的。第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第二,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第三,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第四,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第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第六,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第七,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那么通过这两方面的内容来看,首先身体健康是一切目标之首,另外情绪的安定和愉快,也是目标非常重要的一点。那么在我们的日常健康教育活动当中,教师就要注意对孩子形成一个安全、温暖、有序、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孩子在这个集体的氛围当中,感到放松,感到愉快,在这样的心理条件下,他才能够有更多的精神和精力,用于在别的方面的发展上。

第三大点是指导要点。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这一点也在目前网站上的一些视频当中比比皆是,那么在孩子的幼儿园期间,孩子的心理氛围,甚至比物质环境更为重要,那么孩子在幼儿园里头,老师对他是不是有爱的环境,是不是接纳,是不是充满着鼓励,那么对孩子良好的心理特征的形成,健全人格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立自理的尝试。那么这一点也是在目前的一些幼儿园当中存在的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因为在幼儿的户外体育锻炼当中,很容易出现一些危险,那么个别的幼儿园老师,就把孩子关在房间里,避免他们出去活动,以免发生危险,其实恰恰相反,在这样一种关束和保护情况下,孩子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他的身体适应能力,大大的减低,反而在他出去的时候,容易出现安全的事故,所以说我们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和照顾的需

要,还要给他提供大量的环境,让他们能够锻炼和提升自己,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孩子在社会上,才能够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意识来保护自己。

第三,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第四,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那么在这“四个目标、七个内容和四个要点”当中,非常全面详细地构建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遵循的原则、目标、方式方法、指导要求,对我们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都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性的文件。

那么第二大点,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因为孩子在幼儿园期间,他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老师可以给他什么样一种教育的方式和目标,因此掌握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每一个幼儿教师,必备必不可少的功课。那么首先我们来谈一谈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那么在生理上小班幼儿表现在比以前他的身体更结实了,不像以前那么容易生病,这个年龄,儿童的身高增长的速度,比前几年要略慢一些,一年只增长七公分左右,体重增加1.5到两公斤,身体的组织结构和器官的功能都有所增强,另一方面3到4岁儿童的精力,比以前充沛了,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那么在小班的年龄段里,老师可以和孩子做一些,像追逐跑,或者是像猫妈妈带着小猫出来,一起捉猫猫藏游戏等等这样一些活动,那么在小班的这个年龄段当中,孩子的心理特点是,他模仿能力非常强,是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说他们喜欢模仿,在家里妈妈打电话的样子,烧饭的动作等等,另外小班的幼儿,还很喜欢学同伴的样,游戏的时候,喜欢与同伴担任同样的角色,因此在户外体育活动当中,教师在投放材料的时候,要尽可能地给小班幼儿同样的重复多的教具和玩具,这样避免幼儿在游戏当中发生争抢。

那么中班的孩子,这是三年学前教育当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那么在生理上,中班孩子的动作发展更加完善,体力明显增强。4到5岁的儿童精力非常充沛,他们的身体开始结实,体力比小班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步行走一定的路程,基本动作更加灵活,不但可以自如的跑、跳、攀登,而且还可以扳脚站立,会抛接球,能骑小车等等,手指的动作也比较灵巧,可以熟练的穿脱衣服,扣钮扣,拉拉链,系鞋带,而且也会折纸、串珠、拼插积木等等精细的动作,动作质量明显提高,既能灵活操作,又能坚持比较长的时间,因此在中班这个年龄段,在基本动作上,就比起小班来讲要增加难度。在心理方面,中班孩子的集体中行为的有意性增加了,他的注意力集中了,集中精力干某一件事情的时间,也比以前延长了,小班的集体活动一般在15分钟左右,到了中班就可以达到25分钟,他们能够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

那么到了大班,在身体上面,大班的孩子可以连续地行走20到30分钟,而不感到疲倦,不但走得很好,而且还会跑、跳、攀登,手的动作也更加灵巧,能够用铅笔书写、画画,还能够用剪刀等手工的工具。在大班的年龄段里面,老师

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更加有挑战性的动作,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也自主地选择一些具有高难度的,有挑战性的动作,来满足自己的身体对发展的需要,那么在心理特点上面,大班的孩子他的合作意识开始逐渐的增强了,在相互的交往当中,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他们逐渐明白,公平的原则和需要服从集体约定的意见,也能像其他的小伙伴介绍解释游戏的规则,比如在体育游戏中,可以几个小朋友一起,他们能自主地分配角色、道具,能够用语言行动等进行表现,并有一定的合作水平,规则意识也逐步开始形成了。

那么到了大班,孩子们开始逐步学习着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的规则,比如在游戏结束了,要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在发言的时候,知道要举手,同意了才能发言等等,在大班的后期,儿童们特别会喜欢一些有规则的游戏,比如像体育游戏,棋类游戏等等,对于在活动中违背规则的行为,儿童们常常会群起而攻之,但是这一时期的孩子,对于规则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自律,还在一个他律的水平上,规则对儿童来说还是外在的,因此孩子的规则实践方面还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

那么小中大班孩子年龄特点介绍完了之后,第三个内容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健康教育领域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体育活动,那么在体育活动当中,作为我们的幼儿教师,应该遵循哪些规律呢?我想孩子的年龄和身心特点是有科学规律的,那么体育活动也是有科学规律的,只有我们遵循科学规律,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活动,才能够达到健康地发展孩子的目的,否则可能会事与愿违。

那么在体育活动当中,需要孩子们的身体参与,应该分析孩子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生理、心理变化特点,以及影响的因素,考虑幼儿身体及动作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因此在幼儿的体育活动当中,应该遵循两个规律。

第一个规律是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第二个规律是动作机能形成的规律。那么首先我们来谈一谈第一个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人体在运动过程当中,生理机能能力是不断变化的,而且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一般在开始的时候,能力会逐渐上升,然后达到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水平,最后又逐渐的下降,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上升、平稳、下降三个阶段,这个变化过程是一个客观的规律,那么在上升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用比较短的时间,将孩子们组织起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和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愿望和积极性,使孩子在身体运动前,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并通过一些准备性的身体活动,提高机体的活动能力,以适应运动量比较大的活动。那么大家都知道,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设计当中,一般的体育活动,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热身阶段,第二个是基本活动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放松阶段。一般来讲,不管是什么样的体育活动,它都会有这三个阶段的出现。那么热身的阶段,我们主要就是完成生理机能上升阶段当中,对活动提出的要求,通过简单的活动,让身体的机能开始逐渐提升,达到一个为后面的基本活动做准备的一个良好的准备状态,那么在上升的阶段,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入

手,第一个方面是生理与心理上的适应性准备,孩子知道要进行体育活动时,大部分他们都非常的积极,非常的兴奋。情绪高涨、积极踊跃,那么这些变化,会使孩子的心跳加快,血液当中的葡萄糖含量也会增加,能加速身体各个器官克服惰性,使机体的活动能力较快的上升,以适应即将开始的身体运动,但是也有一部分幼儿的反应是消极的,他们表现为焦虑不安,胆怯退缩,动作迟缓等等,产生这些反应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生理上的原因,比如说残疾、肥胖、疾病,还有一些是心理上的原因,比如说胆小,动作比较笨,自己缺乏自信心,性格相对孤僻等等,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注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反应,对于那些有消极反应的儿童,应该注意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信心,科学地运用教育技巧,语言艺术及体育活动的创设,引导和鼓励幼儿,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孩子能够积极主动地、心情愉悦地投入到即将开始的体育活动中去。

那么第二个准备是要做好与活动相关的一些准备工作,目的主要是帮助幼儿克服身体各个器官的惰性,提高机体的活动能力,使之较快的上升到较高的水平,以适应较大活动量的身体活动。那么这个准备活动的内容,也就是刚才我们说的,第一阶段热身活动。那么这个热身活动的内容,从哪些方面来入手呢?可以是一般性的准备活动,比如说孩子们从头到躯干、四肢,最后到脚,从头到尾活动一遍,那么这些叫一般性的准备活动。主要是促进幼儿身体的全面发展,使身体主要的肌肉群、关节和韧带都得到充分的活动,也可以是专门性的准备活动。比如说我们在进行跳绳活动之前,可以专门地活动活动孩子下肢部位的肌肉、关节、韧带,以及参与活动的肩带部位,以防止正式参加活动时,被拉伤,或者是损伤。幼儿的体育活动,一般负荷量比较小,不需要严格的区分一般性和专门性的准备活动,形式也可以丰富多彩,比如说可以模仿操、游戏、歌舞表演、律动等等,来进行热身的活动。当然,如果在一些相对,对孩子的某一个身体部位要求比较高的运动活动时,做一些专门性的准备活动,我想也应该是有必要的。

那么第二个阶段是平稳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当中,幼儿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已经逐步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他的身体工作能力处于最佳的状态,大脑皮层具有适宜的兴奋性,这个时候身体的运动效率是非常高的,能适应一些激烈的运动,而且学习和练习动作的效果也比较好,由于孩子的神经细胞和肌肉组织比较容易疲劳,所以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时间是很短的,但是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当中,情绪比较愉快,再加上活动量也不是很大,那么幼儿的疲劳现象出现的也会晚一些,这个阶段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因人而宜,与每个人的年龄,体质状况,心理状态以及活动的具体情况是有关系的。根据这个规律和孩子的特点,老师们可以把运动强度比较大,还有难度比较大的内容,安排在这个阶段,同时还应该注意这个阶段活动内容与方式的多样化,注意动与静的交替,急与缓的结合,身体不同部位的练习也应该交替进行,运动负荷的安排,要逐步加大和有节奏,以激发和保持幼儿积极昂扬的运动情绪,那么在这个阶段当中,也可以说是我们体育活动的一个核心的阶段,那么怎么样保证体育活动的目标达成,保证这个效果效率最高,那么这个阶段的利用是老师需要下工夫的。

那么第三个是下降的阶段,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身体运动之后,尤其是在进行

大量的活动量的运动之后,它体内的消耗能量比较多,身体开始出现疲劳的感觉和现象,机体的活动能力逐渐下降,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组织幼儿逐渐结束活动,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动作比较缓和的活动性游戏,尤其是在一些激烈的运动之后,更应该注重这一环节,它有利于消除幼儿的疲劳,使幼儿的身体得到放松,促使能量的恢复,并使孩子的情绪逐渐平稳下来,有益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以及随后的活动安排,那么我们在设计体育活动当中的放松活动,就是针对着下降阶段,孩子的体能的变化来设计的,一般来讲,让孩子们在大运动量之后,有一个舒缓的自然的环节,过度下来,让心率慢慢的降下来,这个也是非常必要的,那么老师可以选择一些,舒缓的轻柔的音乐,配上舒缓的轻柔的动作,把在刚才的运动练习过程当中,紧张的肌肉进行放松,激烈的心情得以平复,那么对孩子下一阶段的活动做好铺垫。

在孩子的体育活动当中,身体机能活动变化的上述三个阶段当中,上升阶段短而快,平稳阶段延续时间比较短,承担急剧变化的能力比较低,下降阶段恢复比较快,那么这个就是孩子身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

第二个是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动作技能也称为运动技能,是人们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完成专门的动作能力,或者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完成动作的能力,那么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当中,动作技能的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块内容,像走、跑、跳、平衡、钻爬、投掷等等,这些动作技巧的完成,对孩子下一步身体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而动作技能的形成,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条件联系的建立与巩固的过程,它能够激发活动者的兴趣,提高活动的积极性,使大脑皮层处于最适宜的兴奋状态,并且具备掌握这个动作需要的基本素质的技能,是形成动作技能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动作技能的形成与提高,大致包括粗略的掌握动作,改进和提高动作,动作趋于巩固,运用自如等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要加速幼儿掌握动作技能的过程,取得动作技能形成的良好效果,就必须遵循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那么第一阶段是粗略的掌握动作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对动作有了初步的印象,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广泛扩散,因而在动作上表现出肌肉过分紧张,不协调、不准确,有多余的动作,有的时候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肌肉感觉迟钝,主要依靠视觉表象来控制和调节动作,那么在教学活动当中,我们老师们首先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他的学习信心,对胆小、体质差的幼儿,更要给予鼓励和帮助,要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示范,使孩子对动作的整体性,有一个全面的直觉的印象。要给孩子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让孩子亲自去体验和实践,初步学会动作,不要过多的强调动作的细节,或者过多的纠正孩子错误的动作。

第二个阶段是改进提高动作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经过反复的练习和观察分析示范动作,以及听老师的讲解,初步形成了动作的概念,大脑层兴奋和抑制的过程逐渐集中,特别是分化意志有了发展,由泛化进入了分化,在练习过程中,动作比较放松、协调,连贯和准确,多余的动作逐渐开始消失。但是动作还不够熟练和巩固,遇到新的刺激动作,容易变形,多余动作又会出现,在这个阶段,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应该运用多种的教法,帮助幼儿掌握动作的细节部

分和技术关键,逐步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这一阶段幼儿掌握动作的程度有明显的差别,要针对不同的情况,找出错误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通过反复的实践和练习,使孩子能够轻松自如的协调正确的完成动作,使动作日益完善。

第三个阶段是巩固和运用自如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动作概念明确,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集中,动力定型已经牢固的建立,动作协调、准确、熟练,在复杂的条件下,能够比较熟练的来运用,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们要帮助孩子巩固和提高已经掌握的动作,经常加以复习和巩固,不断变化练习条件和动作组合,使动作更加熟练和不断提高,根据幼儿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和具体情况改进动作的细节和发展身体的素质,以不断提高动作的质量。上述这三个阶段是有机联系的,划分是相对的,各个阶段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是逐步过渡,逐步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的出现,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孩子的水平、特点以及教材的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不能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在教学工作当中,应该从实际出发,灵活的运用并遵循这一规律,另外老师在掌握了这一规律之后,还可以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和目标,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阶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孩子更好的、更快的过渡到熟练掌握动作阶段。

第四个大的问题,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健康教育领域中,体育活动的有效的组织形式。那么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幼儿园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有多种的分类方式,比如说按照户外体育活动的地点不同,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园内体育活动和园外体育活动,或者是室内体育活动和室外体育活动,按照体育活动组织的严密程度,和教师指导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它分为,正规性体育活动和非正规性体育活动。那么按照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中,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内容的不同,我们通常把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分为以下的几种形式。

第一,是早操活动,这里所指的早操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所指的晨间体操活动,而是做操和晨间其他体育锻炼活动的总称,在天气晴好的时候,通常要求在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上进行,如果遇到了下雨的天气,可以在教室内做操,或者利用走廊,开展体操和小型游戏活动,在天气炎热或者是寒冷的季节,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在专门的体育活动室当中进行。活动的时间一般在半个小时左右,而且要求每天都要按时进行。活动的形式大多采用集体,比如说集体做操,和自选活动,比如利用运动器械,尤其是利用各种小型器材,进行的小型多样的体育游戏和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活动方式,在全面锻炼孩子的身体,养成幼儿良好的身体姿态,培养幼儿自觉参与和积极参与身体锻炼良好习惯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坚持每天做操,还有利于培养幼儿持之以恒,不怕寒暑,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幼儿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第二,是体育教学活动。体育教学活动,也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说的体育课,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它通常采用集体全班或者是小组的教学活动方式,在没有特殊情况,比如说下雨或者天气过热过冷的条件下,也要求在户外场地上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并不是每天都进行,在现代的幼儿园当中,各年龄班的体育教学活动,一般每周安排一到两次,并且大多采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

第三,是户外体育活动,对户外体育活动的理解,我们不能笼统的认为,户外体育活动就泛指在户外进行的体育活动,如果这样理解,就很容易与上面的两类活动混为一谈,首先与户外进行的体育教学活动相比,这里所指的户外体育活动,是指非正规性的体育活动。一般来说,它并不强调活动组织的紧密性,而且老师大多采取间接指导的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活动,而体育教学活动,作为一种正规性的体育活动,则往往比较强调活动组织的严密性,而教师的指导,主要采取直接指导的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活动。其次与户外进行的早操活动相比,早操活动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做操,二是晨间其他的体育锻炼活动。从活动形式和内容上来分析,早操活动中,第二部分的活动,实际上是这里所指的户外体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但是户外体育活动在时间上的安排更为灵活,或者的形式更加多样,活动的内容也更为广泛,就好像我们在强调分组教学区域活动的时候,户外体育活动就像在室外的一个体育方面的区域一样,让孩子自选材料,在相对宽松的时间环境器材当中,自由的与器材材料发生互动。

那么户外体育活动,也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在正常的情况下,户外体育活动必须在幼儿园户外场地上进行,如果有特殊的情况,户外体育活动也可以在体育活动区,或者是室内的海洋球池,训练室等等,专门的体育场所内进行,并且确保每天的活动时间一定要有。那么在我们的规程当中也明确的规定,幼儿每日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

在时间的安排上,户外体育活动一般有两个时间段,一是晨间,或者是上午的某个时间段,二是下午的某个时间段,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器械运动,或者是利用小型器材进行自主游戏和活动。有时也可以安排做操,比如孩子午睡之后的户外活动,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但通常采用自选的方式,因此,户外体育活动,更能够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更有利于教师实施因人施教。

那么除了上面说的几种基本组织形式之外,我们幼儿园体育活动,还可以有体育节、运动会、幼儿短足,或者是短途游览,亲子运动会等等。那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老师们还可以发挥聪明才智,可以用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来让幼儿的体育活动锻炼达到有效。

那么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分享第五个问题,设计幼儿体育活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那么相信这也是广大幼儿教师普遍比较关注的,那么在设计幼儿体育活动时,应该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以及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特点来进行,如何使自己所组织的活动适合幼儿,并且有效,要注意从以下六个方面考虑。那么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日常性,那么日常性的含义是,幼儿体育活动,应该合理的安排在幼儿的每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纲要》中明确的规定,幼儿每日的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一小时,幼儿教师必须让幼儿在户外进行各种体育活动,使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在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中,只能重点指导幼儿正确的练习各种基本动作,教授新操节和新的体育游戏,而大量的复习练习,巩固和提高,特别是身体素质的练习,必须重复安排在日常户外活动时间内进行,因此我们要注意,首先每天都应该让孩子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每天在早操和户外活动的时间里,让孩子适当的参加一些身体运动,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提高机体的适应能

力,激发幼儿愉快积极的情绪,使幼儿活泼开朗,精神饱满,其次注意幼儿一日生活中动静的交替安排,为了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避免幼儿神经细胞过于疲劳,在幼儿比较安静或活动之后,尤其是智力活动之后,应该安排幼儿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从而使孩子的生活有节奏,有规律,赋予变化,那么我们在日常的带班过程当中,也经常的发现,假如因为长期的阴雨天气,或者是冬天非常寒冷,不适合外出活动这么一些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孩子们在班里的情绪往往很难去控制,往往老师把嗓子喊破了,但是孩子就是静不下来,其实他的原因也在于,孩子的日常生活缺乏了动静交替,更多的是在教室里,进行了安静的活动,而没有让他在户外的场地当中,进行的释放体力,心理得到了尽可能的满足,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的情绪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第二是适量性。适量性的含义是指幼儿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也就是活动量,要按照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设计,人体机能的改善和提高,必须在适当的运动负荷的刺激下,才可能实现,那么负荷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幼儿身体的发展和发育,影响到幼儿体育活动的成效。如果说运动负荷过小,或者是停留在同一个水平上,则人的身体机能,不能够进一步提高,增强体质的效果也不大,也不利于动作技能的掌握,如果说运动负荷的增加过猛过快,运动的刺激超出了幼儿身体所能承受的限制范围,不仅不能增强体质,反而会有损幼儿身体正常的发育,甚至有害于健康,还会降低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对练习产生畏难情绪,丧失信心,有时甚至还会发生伤害事故。只有适宜的活动量,才能使幼儿的身体,承受适宜的生理负荷,从而有效的增强孩子的身体器官,系统的适应性,提高幼儿机体的功能,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的健康,那么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体育活动当中,一直要关注运动量和练习密度,如果说这节课的运动量和练习密度不够,那么有可能这么多孩子在参与体育活动当中,他们的时间就是隐性的浪费。那么如果说练习密度和运动量过大,会使孩子产生无法恢复的疲劳,让孩子身体的恢复机能下降,反而会对他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个也是体育活动的科学性的一个方面的体现,因为孩子的身体在运动过程当中,不仅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而且也要承受一定的心理负荷。因为身体的运动,并非是单纯的人体运动,它还伴随着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心理过程。影响幼儿心理负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心理活动的强度和时间,比如注意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记忆的质量和广度,思维的水平、意志的努力和情绪的变化等等,还有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师的教态,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的用具等等,在教学当中,我们首先要合理的制定体育活动计划,并且认真的组织每一次活动,不仅要合理的搭配体育活动内容,还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场地器械条件等等因素,使体育活动各方面的工作,都要贯彻适量性的原则。其次,要注意保持幼儿适度的心理负荷,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心理负担不宜过大,教师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身体运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价值,以达到身心和谐发展的目的。

第三个要关注的是多样性。多样性的含义是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选用的指导方法也应该丰富多彩,它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充分发挥各种组织形式的指导方法的优势,更好的完成体育活动任务。第二是通过运

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和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幼儿的生活,幼儿园最常见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有早操,体育课和户外体育活动,还有区域活动,室内活动,体育游戏,小型运动会,远足和短途旅行等等,它们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任务和目标,任何一种组织形式,都不可能完成全部的幼儿体育活动任务,必须依靠各种组织形式的相互补充和配合,才能丰富幼儿的生活,扩大幼儿的视野,更好的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健康,共同实现幼儿体育活动的目标。而且幼儿各种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又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无所谓好坏优劣之分,关键在于能互相补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以求全面实现幼儿体育活动的任务,促进其身心和谐的发展,因此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第四个问题是要关注循序渐进,那么循序渐进的含义,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方面的安排,都要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深化,不断提高,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首先要注意方式方法,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教学过程中,简和繁,易和难都是相对的,同一内容,对身体发展水平不同和掌握动作程度不同的幼儿来说,就是有不同的感受,因此老师要密切的联系实际,全面考虑、统筹安排,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其次,教学内容要有系统性,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互相联系性和连贯性,做好计划、备好课,吸收教材和以前学过的内容要合理的搭配,以达到逐步提高的目的。再者,要有节奏的,逐步提高负荷,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负荷的加大是渐进的,它是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的重要体现,因为人体的发展的规律和超量负荷的原理,运动负荷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可以使机体产生良好的适应性,不同负荷的体育活动内容,可以有节奏的按照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进行安排,在一学年、一学期,或一定的活动阶段,运动负荷应该保持一种总的提高的趋势。

第五,是兴趣性。幼儿的体育活动,主要通过幼儿感兴趣的体育游戏或游戏的其他形式进行的。那么体育游戏既是教材又是手段,我们在设计体育游戏时,首先要考虑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选择教材,研究教法,有目的的发展幼儿各项基本动作的技能,提高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兴趣,促使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全面锻炼幼儿的身体。比如在基本体操的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创编一些模仿操,对各种动物的动作进行模仿,还可以增加角色表演和故事情节,使做操的过程更具有趣味性,从而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幼儿体育活动设计中,合理的运用兴趣性原则,是调动幼儿积极学习和活动的一个重要阶段。

第六,安全性。安全问题是体育锻炼中的最重要的问题,由于孩子的体力较弱,独立活动能力较差,缺乏运动经验,特别是运动中卫生和安全的教育,自我感觉和反应能力低,情绪高涨时,最容易忽视安全方面的问题,以及忽视了遵守规则,因此安全问题在幼儿体育教学和其他体育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发生伤害事故。在教学和活动中,我们老师要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钻研教材,了解运动卫生知识,研究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制定必要的制度规则,并教育幼儿认真遵守,如玩儿攀登架、滑梯等运动器械的规则,还

可以在醒目位置悬挂提示,在活动中,注意运动生理卫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运动负荷要适量,注意个体差异,饭前饭后不做剧烈的运动等等。选用的运动项目性质和动作的难度,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能力,加强组织教法的严密性,如投掷的时候不能面对面投,从高处往下跳,爬障碍时,要进行必要的保护和帮助,场地小,人数可以多分为几组,采用分组练习,依次练习等方法,以免发生碰撞,在孩子情绪激动时,或者是注意力分散时,要及时加以调节,注意场地、器械、服装、环境等方面的安全卫生,保证场地平坦,不起尘土,各种器械齐全、清洁、牢固,不应带有尖、棱角,检查幼儿服装,不穿过多过厚的衣服,裤带、衣扣系牢,口袋里不能放硬物等等。

第六个大的方面,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实施幼儿体育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调节活动量,关注孩子的发展。在游戏进行中,教师要善于进行观察,以调整游戏的活动量,如果发现有运动量不足,或者是过大时,就应该及时的采取增减活动的紧张程度,比赛的次数,扩大或者是缩小场地,或者进行轮流活动或短时间休息。另外还要注意对体质强弱不同的幼儿区别对待,比如在进行捕鱼这个四散追逐跑的游戏中,刚开始时可以先放一段音乐,让全体的小鱼自由自在的游一会儿,活动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先补体质弱的鱼,对那些较胖的鱼,不爱活动的鱼,可在他身后假装捕捉,督促他们多活动,然后再捉一些体质一般,或者是比较容易兴奋,抑制自己活动量的鱼,对体质强的可以不补他,这样可以避免体质弱的吃不消,体质强的吃不饱的现象。

第二,要关注动作的发展。在游戏的进行中,孩子们往往对游戏的内容、情节,或者是比赛的胜负所吸引,而忽略了动作的正确姿势,教师应对幼儿采取有效的措施,或补充一些必要的规定来抑制错误的动作,比如在某一个幼儿园,教师让幼儿头顶着沙包,在平衡木上走,而且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是复习走平衡木的动作,上体正直,不低头,走的要平稳。第二,沙包如果掉下来,必须捡起来顶在头顶上,从掉下来的地方接着走。第三,先做完的组为胜利,孩子为了快,顾不上身体的姿势,一低头沙包就掉下来,教师重新组织了游戏,要求这次比赛不比快,只比哪队掉沙包的次数少,结果幼儿比较好的完成了前两个要求,达到了巩固和提高走平衡木的教学目标。幼儿在游戏进行中,出现了错误的动作时,教师可以用简短的语言提醒幼儿注意,但不要经常让幼儿立即停止游戏纠正动作,最好是在游戏的间歇时,教师指出错误的动作,强调正确的姿势,还可以让做得好一点的孩子进行示范,让大家向他学习。

第三,关注培养幼儿遵守规则,重视品德教育。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纪律等优良品德,让幼儿遵守规则,必须使幼儿了解规则,自觉自愿的遵守规则,而不是消极的被规则所限制,比如进行捕鱼的游戏,让幼儿在指定的大圆圈里四散跑,教师就可以向幼儿说明,这个大圆圈就是鱼池,鱼儿离不开水池,离不开水,如果跑出圆圈去,就算被捉到了,这样讲解,孩子就容易理解和遵守规则,在游戏中如果出现了违反规则的现象,教师一定要分清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小班幼儿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控制自己的能力比较差,尤其是在学习新游戏时,要求他们严格执行规则是有困难的,所以教师最初不是过于严格的要求他们,应该循序渐进的逐步的提高要求。中大班的幼儿如果是为了比赛的胜负,而忽略了规则,教师就应该在比赛当中及时的提醒,在游戏的结束时,评议执行规则的情况,在下次玩儿之前,进一步的明确规则要求。让孩子们不仅仅得到身体的锻炼,还进一步的提升他们的合作意识、规则意识和意志品质。

第四,关注安全的问题。那么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把幼儿的安全问题重视起来,由于孩子的体质比较弱,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以及独立活动的能力差,容易兴奋,自我保护能力比较低,缺少安全知识。因此在活动量比较大,动作比较难,组织纪律不好,场地不平整,或者进行器械练习时都容易发生伤害事故,所以老师在组织体育时一定要严谨,消除一切不安全的因素。

上一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下一篇:市XX年终整规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