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族团结推动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管理交流材料

2024-06-07

以民族团结推动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管理交流材料(精选3篇)

以民族团结推动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管理交流材料 第1篇

以民族团结推动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管理

(***街道办事处社区建设交流材料)

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将民族团结和社区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抓学习、求团结、树典型、结对子、促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以一个安定祥和、和睦相处的环境,建立各民族互相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奠定安全稳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形成彼此紧密连结的利益共同体、情感共同体。

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优化社区干部队伍结构 街道紧抓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居民满意的队伍,夯实社区治理基础,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按照民汉搭配的原则,将一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认可的优秀人才按照一民一汉选拔到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中来,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在积极培养锻炼现任班子的同时,超前选拔,储备在先,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着力提高各民族年轻干部学习思考、动员群众、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年轻干部档案库。三是各社区干部按民汉比例搭配,在各民族混居的环境下,提高了社区干部学用“双语”的能力和服务质量,更好的发挥了社区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结合“四知四清四掌握”切实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坚持把“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作为加强各社区管理的治本措施、服务广大群众的重要手段,采取多项措施,突出实践特色,确保取得实效。一是入户时带着民族宣传资料向广大居民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也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了解和掌握重点管控各族居民的思想动态,在交流中了解民情民意帮助各族居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维护辖区稳定工作中,按各民族分部情况充实楼栋长队伍,及时召集楼栋长和单元长会议,充分发挥义务联防队、楼栋长和单元长作用与社区民警一道,社区巡逻,走访入户,认真了解排查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三是各小区居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嵌入式居住的社会结构格局,呈现出互相交叉居住的氛围,社区干部入户走访过程中通过与各族居民沟通学习,及时掌握了居民信息变动情况、流动人员的动态管理,让“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在社区是否发挥实效。

三、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丰富各民族文化活动

在春节、古尔邦节、国庆节等节日时,以社区为核心挖掘各类资源,想方设法,搭建活动平台,全力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吸引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建设工作中来,如:***社区连续2年在社区不同居民小区内开展“社区邻里节”活动,在欢歌笑语中加深了邻里之间的关系,更表达了各族人民抵制宗教极端思想,加强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社区在辖区开展“好儿媳”、“好邻居”、“好婆婆”、“好妈妈”评选活动,营造出和谐、友好、共进的氛围。***社区依托国际象棋协会,组织开展国际象棋少年班免费培训,并举办了首届克州青少年国际象棋比赛,同时还组织青少年参加了全疆青少年国际象棋比赛。为让各族居民在端午这天都吃上粽子,在农牧系统家属院举办“浓情端午节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让各民族感受了端午节的魅力,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社区组织各族青少年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激发了他们的读书热情,增进了彼此的友谊,也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区环境。各社区开展大型文体活动4次,开展知识竞赛3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社区2个,在今年其余4个社区全部创建完成。

四、以民族团结“去极端化”工作为抓手开展宣传活动 各社区坚持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引领,把浓厚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与激励引领各族群众投身社区建设发展结合起来。一是各社区根据各族居民需求在户外设置了造型可爱、维汉双语宣传板;小区楼栋内设立有民族团结公示栏,炎武小区安装大型宣传板,LED宣传屏幕滚动播放民族团结宣传语。二是以吾斯塘路社区于春花同志为民族团结为典型,通过树立大家公认且有说服力的民族团结典型,让辖区居民以此为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社区内各民族居民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衷共济。三是各社区开展“1+1+1”学习“双语”活动,一个社区干部、一个辖区商铺店主或居民与“访惠聚”工作组员形民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听、读、相互提问等方式学习日常工作、生活中常用用语,通过双语学习,让各民族同志之间沟通交流无障碍的境界。四是举办邻里节,邻里关系是现代社区里人与人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社区干部入户宣传“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举办邻里节让各民族的邻居拉拉家长里短,畅谈邻里亲情,为社区和谐发展出一份力。五是围绕“去极端化”、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宣传教育活动,组织街居干部、辖区党员开展去极端化测试,同时,组织辖区居民开展有奖知识问答活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提高知晓率,提升群众抵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能力。

以民族团结推动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管理交流材料 第2篇

1 民族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分布格局上面临着聚居程度高、混居程度低的问题。

在南疆, 维吾尔族群众相对较多, 在城乡分布上有较为明显的不均衡现象, 城区汉族居民比例较大, 农村维吾尔族比例较大。汉族相对集中居住于城镇及兵团各团场、国营农牧场, 即便是居住在农村的汉族群众, 也相对保持着独立的生产队, 普遍有“汉族村”、“汉族大队”的说法。还有, 在城区内, 也存在着新城区汉族居民多, 老城区少数民族居民多的现状。小区、学校、宿舍等集体单位, 也本着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客观上形成了汉族与维吾尔族“在一个小区各居一栋楼, 一栋楼内各居一个单元”的相对隔离状态。

1.2 经济发展上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新疆与内地、南疆与北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程度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贫富程度不均, 且大部分贫困人口集中在南疆农村少数民族群体中, 这些差异性很容易带来民族间的隔阂。

1.3 宗教管理上面临着信教群体多、管理难度大的问题。

新疆少数民族信教群众人口比例很大, 一些宗教教义教规逐渐融入到信教民众的衣食住行、文化节庆、婚丧嫁娶等日常生活与风俗习惯中, 如割礼、过乃孜尔等。由于清真寺多, 而在管理中存在着监管措施不够, 加之有些教职人员文化程度不高, 讲经解经水平低, 甚至受境外“三股势力”的影响, 传播、散布一些宗教极端思想, 宣扬“圣战殉教进天堂”谬论, 对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 “瓦哈比”教派等宗教极端组织往往从生活习俗细节方面开始影响少数民族的世俗生活, 如“瓦哈比”教派要求年轻男子留大胡须, 女子蒙面、穿“吉里巴甫”服饰;不承认国家颁发的证件, 不到政府机关办理结婚证, 而是非法念“尼卡”结婚、念“塔拉克”离婚, 不让孩子进“双语”学校上学或强行辍学, 强迫、唆使妇女和未成年人学经;鼓吹和宣扬“圣战”等;“伊斯兰教改革派”肆意妄断清真与非清真界限, 混淆视听, 这些都容易引起民族间或民族内部的误解、摩擦和冲突。

1.4 文化认同上存在着差异性、排他性的问题。

各民族由于受到地理、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影响不同, 导致在文化方面存在着民族的差异性, 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客观上使不同的文化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排他性。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礼仪、语言文字等诸多方面, 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种文化上的碰撞, 经常会对民族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1.5 人口流动中面临着民族歧视、就业难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疆内外人口的流动性不断加大, 相互之间的交往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活跃, 无形中也增加了民族团结问题的发生概率。

2 建立 “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

2.1 开展民族团结宣传, 奠定“相互嵌入式”的思想基础。一是组织宣讲队巡回宣讲。聘请离退休老干部、爱国宗教人士、党校讲师、“双语”教师等政策理论水平高、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党员干部组成宣讲队, 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事迹巡回宣讲。二是引领现代时尚新风。充分发挥乡村公共服务中心作用, 组建民间婚庆队, 鼓励引导群众到服务中心开展婚庆、葬礼等活动, 按照民族传统习俗办理红白喜事, 举办集体婚礼, 促进群众进一步移风易俗、走向文明生活。

2.2 通过政策引导, 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生活基础。

一是实行民汉混合居住。出台民汉混合居住政策, 将民汉混居要求纳入住宅预销售审批和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范围, 并以减少土地出让金等不同方式, 鼓励开发商以1:1 的维汉比例, 引导居民入住小区并混合居住同一个单元、楼层。在规划上, 按照“相互嵌入式”原则, 拆分单一民族相对集中的区域, 并硬性要求房地产开发商落实民汉混居政策, 杜绝开发商以小区无房源或增加首付标准等理由拒绝向少数民族卖房的现象。对于拆迁户、安置户等, 从一开始就制定计划, 按照民汉相互嵌入的原则, 给予安置居住。在干部集资房分配时, 引导各族干部混合居住。针对住户落实民汉混合居住的, 建议在房价、房屋面积、物业费等方面给予适当补贴。同时, 建议国家在实施重大项目建设、生态治理、扶贫攻坚等涉及异地搬迁时, 考虑整体迁移到南疆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方予以安置, 并从土地划分、子女就学、经济补偿、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政策性鼓励措施。

二是深入推行民汉混合教育。以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为重点, 在大力推行“双语”教育的基础上, 实行灵活的合班混班制。加大农村学前“双语”幼儿园资金拨付和建设力度, 保证每个行政村有一所“双语”幼儿园, 确保少数民族幼儿从启蒙阶段就学习和掌握国语。完善城区汉族教师到农村民语言学校支教、民汉教师轮流授课机制, 将优秀的教师优先分配到民汉混合受教的学校、班级授课, 并在评先选优、考核定级、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在寄宿制学校推行民汉学生混合住宿。

三是大力推行民汉混合工作。制定政策, 分区域、分行业推行民汉混合工作机制。对条件允许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实行民族员工工作岗位预设, 给民族同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社会上的闲散民族青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 可以有计划地制定帮扶计划, 同时协调务工、经商和居住渠道, 切实使各族群众工作在一起, 生活在一起。

四是鼓励民汉通婚。建议制定并出台鼓励民汉通婚家庭的奖励办法。针对民汉通婚的家庭, 在政治、住房、子女就业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对于在党政机关工作的, 建议纳入后备干部队伍行列, 进行重点培养。对于通婚家庭中没有工作的, 可根据个人文化程度和掌握技能, 政府帮助协调解决就业岗位。

五是推进结婚葬礼互办。制定结婚葬礼互办奖励政策。对于在农村举办民族婚礼或葬礼邀请汉族群众参加, 或汉族举行婚礼或葬礼邀请少数民族参加, 且参加的汉族或少数民族人数达到总人数三分之一以上的, 给予一定奖励。针对民汉通婚的, 对于逝后合葬的, 在经济上给予奖励, 在报刊、媒体上给予报道。对于少数民族结婚或死亡时, 在殡仪馆或村民公共服务中心举办婚礼或葬礼的, 在经济上给予奖励, 其子女今后在就业上给予更多关注和照顾。对于火葬的, 给予重点奖励。

2.3 加快地区经济发展, 夯实“相互嵌入式”的经济基础。

一是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对少数民族就业困难人员开办小商店、小作坊、小饭店等微利项目, 提高就业援助金标准, 降低创业担保贷款门槛。

二是加快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发展。把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拓宽少数民族干部人才来源。既要从党政机关发现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又要注意从企事业单位、基层农村发现和选拔;要打破行业、地域、身份界限, 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等形式, 不拘一格选拔民族干部人才。人事编制部门要适当留出部分机动编制作为“周转编”用于少数民族人才引进和储备。

2.4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夯实“相互嵌入式”的社会基础。

一是深入开展严打行动。继续深入开展严打专项行动。做实“揭盖子、挖幕后”专项工作, 坚决打击宗教极端黑恶势力、村霸和家族黑恶势力, 彻底把“三股势力”铲除干净。继续抓好被收押人员亲属的教育矫治和生活帮扶、工作帮助等, 最大限度减少对立面。

二是依法加强宗教管理。进一步加强宗教活动场所、宗教人士、宗教活动的管理, 严把宗教人士的“入口关”。统筹规划宗教活动场所整合提质工作, 严格执行“四定”要求。加大爱国宗教人士和具有一定宗教学识的非宗教教职人员的培训, 进一步提高爱国宗教人士解经水平。继续强化“三非”整治, 坚决取缔非法宗教活动。

三是依法推进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把“去极端化”作为突出任务, 充分发挥县 (市) “大宣教中心”、乡 (街道) 宣传中心和村 (社区) 宣传员三级网络作用和党员干部、教师、宗教人士“三支队伍”作用, 切实用好用活“五把钥匙”, 正信挤压、文化对冲、法制约束、科学普及“四管齐下”, 真正在到人、管用、有效上下功夫, 切实把群众发动起来, 让群众主动反对暴恐、反对宗教极端思想。

摘要:由于当前新疆面临“三期叠加”的特殊形势, 在区内外发展的不平衡、“三股势力”的渗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 导致当前新疆在民族关系面临上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从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方面入手, 对当加强前民族团结进步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以民族团结推动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管理交流材料 第3篇

关键词:“相互式嵌入”;社会结构;民族团结\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文化交汇、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维护新疆稳定的根本要求和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要把民族团结紧紧抓在手上,坚持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当前,新疆正处在稳定和经济发展两个“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三股势力”活动猖獗等各种因素交织的影响下,影响民族间关系的因素更加复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仍面临不小的困难。因此,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团结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民族团结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更为迫切。

1 民族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分布格局上面临着聚居程度高、混居程度低的问题。

在南疆,维吾尔族群众相对较多,在城乡分布上有较为明显的不均衡现象,城区汉族居民比例较大,农村维吾尔族比例较大。汉族相对集中居住于城镇及兵团各团场、国营农牧场,即便是居住在农村的汉族群众,也相对保持着独立的生产队,普遍有“汉族村”、“汉族大队”的说法。还有,在城区内,也存在着新城区汉族居民多,老城区少数民族居民多的现状。小区、学校、宿舍等集体单位,也本着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客观上形成了汉族与维吾尔族“在一个小区各居一栋楼,一栋楼内各居一个单元”的相对隔离状态。

1.2 经济发展上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新疆与内地、南疆与北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程度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贫富程度不均,且大部分贫困人口集中在南疆农村少数民族群体中,这些差异性很容易带来民族间的隔阂。

1.3 宗教管理上面临着信教群体多、管理难度大的问题。

新疆少数民族信教群众人口比例很大,一些宗教教义教规逐渐融入到信教民众的衣食住行、文化节庆、婚丧嫁娶等日常生活与风俗习惯中,如割礼、过乃孜尔等。由于清真寺多,而在管理中存在着监管措施不够,加之有些教职人员文化程度不高,讲经解经水平低,甚至受境外“三股势力”的影响,传播、散布一些宗教极端思想,宣扬“圣战殉教进天堂”谬论,对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瓦哈比”教派等宗教极端组织往往从生活习俗细节方面开始影响少数民族的世俗生活,如“瓦哈比”教派要求年轻男子留大胡须,女子蒙面、穿“吉里巴甫”服饰;不承认国家颁发的证件,不到政府机关办理结婚证,而是非法念“尼卡”结婚、念“塔拉克”离婚,不让孩子进“双语”学校上学或强行辍学,强迫、唆使妇女和未成年人学经;鼓吹和宣扬“圣战”等;“伊斯兰教改革派”肆意妄断清真与非清真界限,混淆视听,这些都容易引起民族间或民族内部的误解、摩擦和冲突。

1.4 文化认同上存在着差异性、排他性的问题。

各民族由于受到地理、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影响不同,导致在文化方面存在着民族的差异性,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客观上使不同的文化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排他性。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礼仪、语言文字等诸多方面,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种文化上的碰撞,经常会对民族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1.5人口流动中面临着民族歧视、就业难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疆内外人口的流动性不断加大,相互之间的交往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活跃,无形中也增加了民族团结问题的发生概率。

2 建立“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加强民族团结进步

2.1 开展民族团结宣传,奠定“相互嵌入式”的思想基础。一是组织宣讲队巡回宣讲。聘请离退休老干部、爱国宗教人士、党校讲师、“双语”教师等政策理论水平高、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党员干部组成宣讲队,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事迹巡回宣讲。二是引领现代时尚新风。充分发挥乡村公共服务中心作用,组建民间婚庆队,鼓励引导群众到服务中心开展婚庆、葬礼等活动,按照民族传统习俗办理红白喜事,举办集体婚礼,促进群众进一步移风易俗、走向文明生活。

2.2 通过政策引导,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生活基础。

一是实行民汉混合居住。出台民汉混合居住政策,将民汉混居要求纳入住宅预销售审批和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范围,并以减少土地出让金等不同方式,鼓励开发商以1:1的维汉比例,引导居民入住小区并混合居住同一个单元、楼层。在规划上,按照“相互嵌入式”原则,拆分单一民族相对集中的区域,并硬性要求房地产开发商落实民汉混居政策,杜绝开发商以小区无房源或增加首付标准等理由拒绝向少数民族卖房的现象。对于拆迁户、安置户等,从一开始就制定计划,按照民汉相互嵌入的原则,给予安置居住。在干部集资房分配时,引导各族干部混合居住。针对住户落实民汉混合居住的,建议在房价、房屋面积、物业费等方面给予适当补贴。同时,建议国家在实施重大项目建设、生态治理、扶贫攻坚等涉及异地搬迁时,考虑整体迁移到南疆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方予以安置,并从土地划分、子女就学、经济补偿、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政策性鼓励措施。

二是深入推行民汉混合教育。以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为重点,在大力推行“双语”教育的基础上,实行灵活的合班混班制。加大农村学前“双语”幼儿园资金拨付和建设力度,保证每个行政村有一所“双语”幼儿园,确保少数民族幼儿从启蒙阶段就学习和掌握国语。完善城区汉族教师到农村民语言学校支教、民汉教师轮流授课机制,将优秀的教师优先分配到民汉混合受教的学校、班级授课,并在评先选优、考核定级、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在寄宿制学校推行民汉学生混合住宿。

三是大力推行民汉混合工作。制定政策,分区域、分行业推行民汉混合工作机制。对条件允许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实行民族员工工作岗位预设,给民族同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社会上的闲散民族青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有计划地制定帮扶计划,同时协调务工、经商和居住渠道,切实使各族群众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

四是鼓励民汉通婚。建议制定并出台鼓励民汉通婚家庭的奖励办法。针对民汉通婚的家庭,在政治、住房、子女就业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对于在党政机关工作的,建议纳入后备干部队伍行列,进行重点培养。对于通婚家庭中没有工作的,可根据个人文化程度和掌握技能,政府帮助协调解决就业岗位。

五是推进结婚葬礼互办。制定结婚葬礼互办奖励政策。对于在农村举办民族婚礼或葬礼邀请汉族群众参加,或汉族举行婚礼或葬礼邀请少数民族参加,且参加的汉族或少数民族人数达到总人数三分之一以上的,给予一定奖励。针对民汉通婚的,对于逝后合葬的,在经济上给予奖励,在报刊、媒体上给予报道。对于少数民族结婚或死亡时,在殡仪馆或村民公共服务中心举办婚礼或葬礼的,在经济上给予奖励,其子女今后在就业上给予更多关注和照顾。对于火葬的,给予重点奖励。

2.3 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夯实“相互嵌入式”的经济基础。

一是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少数民族就业困难人员开办小商店、小作坊、小饭店等微利项目,提高就业援助金标准,降低创业担保贷款门槛。

二是加快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发展。把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拓宽少数民族干部人才来源。既要从党政机关发现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又要注意从企事业单位、基层农村发现和选拔;要打破行业、地域、身份界限,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等形式,不拘一格选拔民族干部人才。人事编制部门要适当留出部分机动编制作为“周转编”用于少数民族人才引进和储备。

2.4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夯实“相互嵌入式”的社会基础。

一是深入开展严打行动。继续深入开展严打专项行动。做实“揭盖子、挖幕后”专项工作,坚决打击宗教极端黑恶势力、村霸和家族黑恶势力,彻底把“三股势力”铲除干净。继续抓好被收押人员亲属的教育矫治和生活帮扶、工作帮助等,最大限度减少对立面。

二是依法加强宗教管理。进一步加强宗教活动场所、宗教人士、宗教活动的管理,严把宗教人士的“入口关”。统筹规划宗教活动场所整合提质工作,严格执行“四定”要求。加大爱国宗教人士和具有一定宗教学识的非宗教教职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爱国宗教人士解经水平。继续强化“三非”整治,坚决取缔非法宗教活动。

上一篇:基督山伯爵心得体会下一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资助工作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