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丧葬文化范文

2024-05-16

壮族丧葬文化范文(精选6篇)

壮族丧葬文化 第1篇

Deuz bae 终别

壮族老人病危时,儿女、媳妇们必须昼夜轮流守候身旁照料,当老人脸上泛起红晕、眼睛特别明亮时,有经验的人便知道,此乃临终前的“回光返照”,于是召集全部儿女、媳妇至床前,恭听老人的临终嘱托。老人断气后,立即用白布将尸体盖好。

Naeuz fangz 报丧

采取两种方式:(1)放炮、鸣枪、敲锣打鼓或嚎啕大哭,告知邻居和亲友。房族兄弟和近邻闻之,即主动前来帮助料理后事。(2)由丧家晚辈或请邻居到亲族、好友,特别是舅家报丧。报丧人到死者亲友家门不能直接入门,而必须叫人用火灰撒在门口和门槛后,方可进门报丧。

Swiq ndang 浴尸

浴尸之水必须由孝男持瓮到河边或井边投钱币后汲回来。若死者没有生育儿子,则以族内兄弟的一个儿子来代替,此人因此便成为死者的继承人,有权继承死者的遗产。孝男去买水时必须头戴竹制白布丧帽,身着白布孝服,脚穿草鞋,陪同的`亲友也要头戴白布孝巾;将水汲回来后,加入柚子树叶或柑橘树叶、桃树叶、黄皮树叶等烧至温热,俗称“解秽水”,由孝男、孝女用此水亲自为死者浴尸。

浴尸后开始为死者剃发须(男性)和梳头(女性)。剃下的发须必须丢至人迹罕至的岩洞里面,以免被他人踩着。在剃发梳头后,还要给男性死者戴帽,女性包头巾,然后换上新的衣服和鞋袜,俗称“寿衣”或“冥服”、“寿鞋”。一般人家给死者穿三、五套新衣,至少也要一套。更衣后,有的地方还要在死者的口中放银币或硬币,俗称“含金”。

Haeuj faex 入殓

入殓前必须请舅家人到场验尸,方可入棺。入殓时,将棺材抬到灵床前,置放于两张长条凳上。老人的棺材一般在死者健在时就已经备下,用黑漆将外部漆得黑亮,两头分别用红漆书写“福”、“寿”字样,在棺材底垫一层草木灰和爆米花,上面铺一层白纱纸。所有壮族地区,尸体入棺时忌哭,以免眼泪滴在棺材内或死者身上而带来不吉。死者入棺后,即用白布覆盖尸体,凡子、女、婿、媳及亲友送的白布须全部盖于尸上。死者生前喜爱的小件器物也殓入棺内。此外,从老人断气到入殓之前,丧家全家上下必须戒荤吃素。在未出殡前,孝男、孝女禁止吃猪肉、喝生水,不能洗手、脚和脸,不准吸烟。

Daenj hau daj Dawz hon 戴孝与守灵

灵堂多设于堂屋,灵柩一般摆放在堂屋正中,棺头朝向大门外,棺头前置放一张八仙桌,上面安放灵牌和祭供品,俗称“灵台”。入殓后,所有晚辈全部为死者戴孝,长辈则无须戴孝;若与死者是配偶关系,则妻子必须给丈夫戴孝,而丈夫不必给妻子戴孝。孝服均为白色,男子头扎白孝巾,身穿白布长衫,腰间束白布带或麻绳带,脚穿草鞋;女子孝服样式与此类似,只有上衣是白色短衣。死者的长子须腰佩长刀或剑守灵,若长子不在则由长孙代替;若长子已故去且无后,则由次子替代。

Boux hek ma Gumq baengz 吊唁与道场

吊唁和道场是整个丧礼的高峰,日子极为慎重,停柩或三天或五日,个别地方长达数月之久,直至选好吉日,挖好坟坑,才开设道场和出殡。期间,一般都要请几个到几十个师公或道公来超度亡灵。在白天,亲友络绎不绝地前来吊唁。吊唁者到来,要在灵前鞠躬致哀,孝男孝女则面向吊唁者,双膝跪地,口头还礼。通常由丧事的总指挥在门外迎接吊唁者,派人接过吊唁者送的大米、米酒、肉、钱、祭幛等礼物并登记入帐,以便日后礼尚往来。

吊唁者当中,女婿和外家舅舅的地位最为突出。女婿须和孝子一样尽其孝道,所送的礼品当中须有一副一丈多长的寿幛,上书死者姓名讳号及颂扬死者功德的楹联,还有一只纸马以供死者作前往冥界的坐骑。若是舅舅前来吊唁,随他而来的十数位至亲全着清洁整齐的黑装,到村边先鸣纸炮一响通知丧家,孝子闻声也鸣纸炮一响还之,舅舅来到门外,孝子须手捧灵牌向舅舅跪拜,待舅舅搀扶才能起来。吊唁宾客一般都要等到出殡之后才能离去,否则视为失礼。他们白天和孝男孝女一样戒荤吃素,晚上寄居在邻居家里。

Ra ngoenz nde daj Fangz bae dinh 择吉与出殡

民间普遍迷信风水术,出殡之前要请地理先生确定葬地和确定出殡日子。出殡的时间一般选在上午。出殡前一般要举行隆重的“家祭”。祭奠的次序是先亲戚后子女,由远而近,最后是长子。出殡时抬棺的可用八人;七十至七十九岁为“中寿”,可入大棺,至少用八人抬;八十岁以上为“上寿”,可入特大棺,需十六人用黑布条攀着棺材抬出,表示八仙齐出动,抬死者成仙。出殡时先“发担”,即由亲生女儿挑着装有酒、大米、鸡、猪肉的担子,至半路跪迎灵柩,然后交给别人挑回来;如果女儿已婚,则直接把担子挑回婆家;到了墓地,送葬妇女争先抓一把墓地上的土即可转回,以先回到家为吉;出殡回来,众人要用桃树叶熬的水洗手,叫“去邪”。出殡归来,主客一起吃一顿丰盛的饭食,表示丧家的谢意,壮语称“ngaizgvaiz (挨乖)”,意为晚吃的早餐。

Roengz haem下葬

棺木抬至葬地后,孝男孝女跪于坟坑前,由道公或师公喃摩,然后开始下棺。由孝子先埋第一把土,众人才能挖土掩埋。即将下棺时,孝子用柴刀在坟坑边划几划,并轻吹棺木七下或九下,以示恨不得将坟地破坏和将棺材劈开,不忍让亲人埋入地下。各地的新坟一般多呈圆锥状。坟地有一定范围,一般在坟的前后左右三至五米的地方,不会有人再葬。壮族多薄棺浅葬,称为“寄土”或“小葬”。待三至五年后,捡骨重葬,称“二次葬”或“捡骨葬”。高寿或德高望重者去世则采用“大葬”,葬礼比较隆重。所用棺木均为质地上好的木料,棺椁庞大,墓室宽阔。大葬后,不再捡骨重葬,故又称“永久葬”或“固定葬”。

Souj hauq caeuq Baet doj 守孝与扫祭

出殡后,孝子须在灵牌前的地板上铺席守灵,守孝期长短,各地不一。期间不脱孝服,不得坐高凳,不上床安睡,不外宿,不赶圩,不剃头,不参加歌圩,男不娶,女不嫁,夫妻禁止同房……灵牌到守孝期满才可焚化。母亲亡故守孝三社,父亲亡故守孝两社,母孝重于父孝;守孝期间,亲友常常于夜晚到丧家慰问、陪伴。此外,各地均有守孝期间“做七”的习俗,又称“回魂”。

葬后三日,开始第一次扫祭,内容包括为死者“送饭”、“送水”、“送火”、“覆土”(给新坟添新土)等。守孝期间,逢年过节必须到新坟祭祀。

壮族丧葬文化 第2篇

------安庆市宿松县洲头村丧葬礼仪的民俗文化解读

关键词:丧葬礼仪

治丧

孝悌

血缘与等级

因果报应

敬畏

摘要:伴随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不仅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风俗传统的巨大改变。作为民俗的一个重要方面,某些传统丧葬礼仪的改变和消失是不可避免的。本文谨通过对当下的丧葬礼仪的纪录与分析,力求揭示出一些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信仰,并通过对其详细的分析与解读,提升自身的文化分析与批判能力。

丧葬活动的主要仪式:

当地的丧葬礼仪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报丧,包括亡者生前的准备直至灵堂完成前;治丧,即从灵堂准备好之后到亡者入土为安之后;守孝,即亡者入土以后亲属所进行的悼念活动。其实严格的说,从人死后的那一刻开始,亲属所进行的善后活动都应该算是治丧,这就与个人做的阶段划分有了重叠,将其划入报丧阶段是因为治丧是一个系统、繁杂而又理性的活动,需要专门的场地,所以在那之前的一段准备时间——包括心理调整和各项事宜的准备,不论其长短,只要在灵堂未准备好之前,都将其划分为报丧阶段。

一、报丧:

一、生前为死后所做的准备

不论在哪,谈到死都是一个比较忌讳的话题,但是当地的老人却不时这样的,只要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对生死都看得开,不但没有这些忌讳,反倒是在聊家常的时候还会偶尔相互讨论,并且早造得自己或是要求子女为自己做些准备——至少要买口棺材(当地叫寿材)。如果一个老人在六七十岁的时候,子女还没有为其准备好寿材,即使老人嘴上不说,心里也会不踏实。这是一种很奇怪的心理:子女都是希望长辈长命百岁,并不想早早的就为老人的后事做些准备,但是老人虽无多大奢求,却希望早日准备好一口寿材,免得临了的时候事发仓促,走得不安心。我的奶奶今年七十九岁,身体还算健康,加上早已不用为后辈操心,生活过得比较安逸,但是早在好几年前就让父亲准备了一口寿材。中年人并不那么愿意过早的为父母准备好,一是之前说的希望长辈长命百岁的心理,二是将一口棺材放在家里不说占地方,就是那么一口黑漆漆的棺材放着,也不是算命好东西,说不定还会吓到小孩子的。所以那口奶奶捞到了好久才准备好的寿材至今还放在大伯家已经没人住的老房子里,我上高中回家的时候奶奶偶尔还会去看看。当地的棺材是杉木打造的,长约两米,高约一米五,宽一米多,买回去的时候还需要用石膏把缝隙涂上,当地叫作刮灰,然后再涂上防腐漆、防水漆,如是几次。然后再涂上黑漆。准备好寿材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老人的要求也大抵只有如此。如果是大家族或者很有钱的人家,也会在很早之前就为老人选择好墓地,这在当地并不多见。一般是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的生产队划分,每个或每几个生产队一块公共墓地,老人去世后都是埋葬在那的,所以并不需要刻意去挑选,如今,因为墓地面积有限,现在有的老人因为没有墓地而被葬在自家的土地上。但是无论墓地多么紧张,火葬在当地都是极受排斥的,我没有听到过有当地的去世的老人被送到县城火葬的。

二、老人去世后的报丧

农村在很多人的眼中可能是落后和信息闭塞的代名词,但是在农村的小圈子里,它的信 1 息传递却非常迅速,比如上午有哪位老人过世了,晚上的时候全村都会知道。这里面除了家属的通知,还有很多是靠邻里之间的聊天来传播的,农村的慢节奏生活导致无论好事还是坏事都能很快地传播开来,最常见的就是比如某人要去哪家串下门,由于村子就那么大,大多数的时候都是走路,那么一路招呼打下来,什么事都会知道一些,发丧的传播也就是因此才被全村知道。当老人去世后,家属只会通知还未收到噩耗的亲人,当周围的邻居串门的时候知道老人去世的消息后,会跟别的邻居说,因为治丧的过程中需要别人的帮忙,早点知道也好有个准备。通知完亲友后,就是为亡者沐浴更衣了。这要么由亡者的子女或非常亲密的亲属来做,要么就是请村里面经常做这些事的人来给亡者沐浴更衣。两种情况都很十分普遍,也没有谁会觉得让别人来给亡者沐浴更衣就是不孝顺。给亡者穿衣也没有以前那么讲究了,穿套庄重的新衣就行。在以前,给亡者穿的衣服为上七(件)下五(件),还要用一幅三尺六寸长的蓝布盖住,布端还要剪出两个眼孔。沐浴更衣好了以后才能入殓。在这期间,亲属会自发的组织起一个松散的治丧组织,然后安排灵堂、丧饰、祭品、吊丧等等事项。在这里面,最讲究的要数丧饰和灵堂了。丧饰

孝衣:亡者的儿、孙、媳、女、婿、外孙等在治丧期间,都要穿着孝衣,均为白布缝制。男性为大襟长衫,女性为大襟短衫,下系孝裙,下摆均为毛边,其余为滚边,均无纽扣,需系带。

孝鞋:所谓孝鞋,即在平时所穿的布鞋之上蒙上一层白布。子媳的鞋面需全部蒙上,若还有父亲或母亲在世,则还要在鞋后跟处留一缺口。其余人与亡者关系近则多蒙,关系少则少蒙所蒙白布要任其破损,绝不可人为撕破。

胸饰与头饰:亡者的儿子、媳妇和女儿,要用一股白线系在胸前,女儿和媳妇还要用白线扎在头发上,儿子要在其帽子上缝一白布十字。出殡和做法事的时候,孝子要头戴麻冠,上系两个麻球,脚穿草鞋,遇到冷天可将其系在腰间,所有参加丧事活动的人,都要头盖白布。

灵堂的布置

根据亡者的家庭经济情况或简朴或奢华,但是最基本的还是必须要的。一般都是在家里的正对大门的客厅布置。大致如下:棺木摆放在客厅中央,棺前摆一个灵桌,上供三牲,水果、一碗生米,米上插上燃香。灵桌前还要摆上三碗半生不熟的饭,当地叫“硬脚管饭”,也叫“倒头饭”。这三碗饭要一直摆到死者出殡之日才能处理,处理的方法是:一部分炒熟,磨制成粉分给家人吃,特别是小孩子吃,说是吃了可以消灾驱邪。另一部分要留作“烧灵”时用,到时等灵屋烧起来后,要把它往火堆里抛洒,说是即给孤魂野鬼吃,也给那些前来为死者搬运灵屋的轿夫、挑夫吃,让它们吃了好为死者的亡魂出力。在棺与桌之间要挂白布帘,称为“寿幛”或“孝幛”。孝幛上书贴一个大“奠”字。灵桌下放一个小凳,凳子上放一个点燃的油灯,灯两旁要放一双死者的布鞋。灵堂的门外要贴挽联,门头上要挂上白纸扎得球,横批一般是贴上“当大事”或“寄托哀思”的大抬头。整个停灵期间,灵堂上要点上长明灯,并燃上塔香,寓意灯火长明,香火不断。

在整个停灵期间的每天晚上,孝子要伴棺而眠,叫做守灵,直至出殡为止。

二、治丧

这是整个丧葬活动中最重要也是最繁琐的活动。一般设置灵堂、准备一应物品需要一两天的时间,灵通布置的时候,棺材会停放在灵桌后面,等主要亲属瞻仰后才能盖棺。一般情况下小孩子是不在其中的。三日后才能封棺,也叫布口子,当地一般在第三天就封棺。棺盖与棺体之间用三个铁骑马钉固定(男左女右各钉两个,另一方各钉一个)。封棺以后,加入 2 及亲友、族人才能陆续祭拜。祭拜时要焚纸、燃香、鸣金、奏哀乐,祭拜者必须头盖白布,向亡者叩首或鞠躬致哀。此时孝子要跪伏于灵柩旁,面向祭者复拜以致谢。一般辈分比亡者高的只需鞠躬致哀就行晚辈必须要跪伏以答谢。当地的跪拜一般都是三跪九拜。这个跪拜与礼佛时的跪拜不一样。礼佛的三跪九拜,是双手合十,躬身拜三次,然后跪在蒲团上,双手平推,掌心向上从蒲团上划过头顶,叩首三下再起来,如是三次才算完成。这里是祭祖或祭拜时的跪拜,是双手抱拳,躬身拜三次,然后跪地双手掌心伏地,叩首三下,如是三次。如果孝子的辈分比祭拜者高,祭拜者一般都会让孝子在旁边坐着就行了。祭拜者去祭拜事业一般都是带一挂鞭炮和一沓黄纸(当地叫作“裱纸”),视与亡者的亲疏关系决定鞭炮的大小。现在一般都是用大盘的鞭炮,一来显出祭拜者的诚意,二来亡者的家属也有面子。祭拜完毕后的白布是不用还给亲属的,现在由于经济条件好了,白布换成了毛巾了,当然,祭拜的时候是必须盖白布的。当地有种风俗,亲友祭拜期间,鞭炮放得越多越响,那么说明亡者和其家族在当地的影响也就越大,所以一般老人过世的时候,去祭拜的不仅有亲友,别的人家也会来祭拜的。我甚至有次听到过一个老人对临近过年的时候去世的一个好友发出过这样的感慨:他死的真是时候啊!这话听起来很不道德,但是也反映了当地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大量的人员外出务工,以致空巢老人很孤单,如果老人在平时去世,除了亲属会回家奔丧外,很多身在外地的乡邻是不可能回来祭拜的,这就会使得治丧活动显得很冷清,而这并不是家属愿意看到地。

第三到第六天都是停灵祭拜的日子。在此期间,同族和邻里除了祭拜,也会抽空去帮忙的。停灵期间的帮忙完全是出于道德上的,并没有非去不可的风俗。我的一位同族爷爷今年正月初二去世的,尽管春节期间人多事忙,我母亲还是在初六的那天去帮了一整天的忙,母亲说,如果不那样做,别人会说“闲话”的。

请八仙

出殡的前一天,必须要请几个人为亡者抬棺,当地叫作“八仙”,而实际上和县城周围山区的八人抬棺不同的是,当地的是十个人抬棺的,也就是说“八仙”实际上是十个人。一般情况下,只要亲属知会一声,八仙都是会去帮忙的,当地叫作“出力”。“出力”的八仙一般都是三十多岁到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一般的年轻小伙子是没有这样的能力的。在宴会上,八仙坐的桌子是两张方桌拼起的,没份菜都是上两份,以示重要。在以前,只要出殡时经过的路程不是几十公里,那么都是一直抬着走的。而现在出殡的路超过十华里的都用卡车的拉了,只有在刚出门和快到墓地的时候才会抬着。

做七

“做七”是由道士主持并施行的法事,其目的是超度亡魂,在这之前,还有项要道士做法事超度亡魂的活动,当地叫“关灯”。关灯的程序一般有五道,即:开坛、召亡、念救苦经、念忏、款亡。关灯时,每个程序起落需各放一次鞭炮,其间需焚香燃纸不断。须要关多少灯则是随孝方而定,一般最少为三个,最多不限。但是无论关多少灯,其个数必须是奇数,不能为偶数,还要留一个到出殡的那天关,谓之饯行灯。做七与关灯有很大区别,它的规模一般是依据祭者条件及其要求而定。最小的为焖饭七,其次为隔夜七(又叫召亡七),再次为破狱

七、升度七,还有大收殓、半日斋、三日斋、七日斋等。做七的时间依据其规模大小而定。小规模的可在出殡的头天晚上做,如焖饭

七、隔夜

七、破狱七。大型的则要提前数天举行,但是都必须在出殡的前一天晚上结束。各种七均有固定的格式及其内容,如破狱七由于宝、起水、启师、发文、接圣、游十殿、破狱、放路烛、赈济、安亡人等。

当地做七一般都是破狱七,大的很少见,也有很多时间仓促或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做七的。在当天下午的时候,亲属就要依据道士的要求选好场地搭台子。场地中央由十张四方桌搭叠 3 成金字塔状,然后再离桌几米外的四个角上放置四个靠背椅,并用白色或黑色的布幔连成一个中间高,四周低的十字。在桌子底下还有些有点“技术含量”的事物:有用竹筷搭的拱桥模型,叫做奈何桥;有盛满清水的碗,水面上漂浮着一个铜钱或硬币;还有一个盛满米的碗,中间插上一根筷子,筷子上顶个生鸡蛋,据说吃了这个做完法事的这个生鸡蛋就能生儿子。这些都是由道士做的。仪式是在晚上进行的。由道士在准备好多祭桌前烧纸鸣炮开始,然后带着祭者(一般都是亡者的亲属)围着由桌子搭的金字塔转圈,并不时的唱经做法,后面跟着的家属每当道士停下的时候都要跪下。在我这个外人看来如此这般的转几个小时,然后又烧纸鸣炮结束。当然,道士的唱经也不是胡编乱造的,不同的亡者会念不同的经,如报恩词(附①)就是道士在给老人破狱时吟诵的十月怀胎词,多为吟诵亡者在十月怀胎时的艰辛不易,抒发生者无法报答养育之恩的深情。

出殡

前一天晚上做完七之后,第二天就要出殡了,一般是在早上七八点钟前。出殡前先由道士关灯送行,关毕后再由八仙将灵柩捧至室外,在龙杠上安装好后,由吹奏手哗彩祭棺,也叫祭龙。所祭之词就是祭龙词(附②)龙杠是由两到三米长,直径十五到二十公分的五根杉木制成,三横两纵的用麻绳绑牢固,再将棺材用麻绳或稻草绳捆绑在龙杠上。祭龙词的内容多为劝慰亡者及其亲属正确看待人生生死与荣华富贵,叮嘱丧夫(也就是八仙)要齐心协力抬棺以及祈福祝愿之词。祭龙时,执祭者站在棺旁搞凳上,手执一瓶或一壶酒,分别在灵柩的前后左右中五方筛酒祭说,并且八仙也要发出“嘿呦”声配合。棺盖上一般都安有龙凤棺罩,多为红色的绒毯,棺材顶部前方绑上一只纸扎的公鸡或白鹤、鲜花等饰品。

出殡时辰一到,八仙一声吆喝,便抬起棺材上路。棺材前一般都要华幡引路,鸣金开道,后面鼓乐齐鸣。过去一般只是锣鼓和唢呐,现在时兴请乐队助阵。孝子要扶棺前行,一般长子在棺前左侧,次子在右侧,女婿在后侧,其他送葬的均尾随其后。沿途敲锣打鼓不停。途经乡邻门前,均需放炮送行。至亲好友门前还要设香案恭送,香案上一般摆放烟茶食品。每次停棺受礼时,孝子需跪拜致谢,其余参与葬礼的亲友均跪地,直到再次起程。棺至墓地后,还需要按事先选择的时间安葬。葬前,众亲友和道士均返回孝者家中,由道士做一道散七饯行,然后到选定的地点烧灵,即将纸扎的灵屋、衣箱、花轿(仅限女性亡者)、金银财帛等物品一起烧给亡者。

三、守孝

对于亡者来说,入土就可以为安了,但是直系亲属还要守孝,以示悼念。在下葬后每过七天要烧裱纸。这种裱纸要用一种当地叫“钱凿”的木制品打压出横五竖七共三十五个钱印子。这当然只是聊表心意,用力多大,能不能看到钱印,却是无所谓的。祭祖的时候烧的都是这种裱纸,而且是男丁在中午12点以前制作好的,如果超过了12点,那么在制作的时候就要燃上一根香。烧的主要是裱纸,也有冥钱、用锡箔纸折的元宝等。这种活动从亡者死的那天开始,每隔七天,一直到七七四十九天后才算结束。当地还有种忌讳叫“犯七”。每隔七天给亡者烧纸的日子,必须要有至少一个日子跟“七”有关,比如初七、十四、十七、二十一、二十四、二十七、二十八等。如果在七个七内都没有一天跟以上的日子相同,那就叫“犯七”了。当地“七”与“吃饭”的“吃”发音相同,所以迷信的认为如果有人死后“犯七”了,那么他的子孙后代可能会没有饭吃。解决的办法就是吃百家饭——也就是去讨米。我就见过好几次这样的事。这虽然只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是如果亡者真的“犯七”了,家属还是会沿家讨米的,当然只是象征性的做一下。

亡者逝世的一个月内,家属是不能剃头的,而且原则上一年内也不能举行嫁娶等红喜 4 事。还有一个必须遵守的风俗就是贴对联了。去世后的第一个春节,家属贴的春联是用白纸写的第二年用蓝纸,第三年用黄纸。三年后才能贴正常的大红春联。而且对联的内容也为充满哀思、悼念之情的文字,如:天下皆春色,吾门独素风;守孝不知红日出,思亲常忘白云飞等。

丧葬文化解读

丧事活动只是农村生活中很小的一步分,但是管中窥豹,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出影响农村关系和决定农村事宜的因素中的一些“一斑”。

一、孝与悌

“事亡如事存”的儒家孝道丧葬观念任然深深地植根于当今农村。由于葬礼是对长辈的最后一次告别,所以其中饱含的“孝意”也最为明显。不论长辈生前如何,也不论自己对生前的长辈如何,在这最后的告别上,处处显露了后辈的孝意。“孟子认为孝道是丧葬观的主体精神,主张厚葬就是为了讲礼尽孝,否则即为不孝。”传统儒家思想将是否孝顺与是否厚葬联系在一起,使得当地的葬礼显得繁琐而又隆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长辈生前的希望。不可否认的是人都会有一定的虚荣心,在或多或少的虚荣心的影响下,无论是名人还是凡人,都希望在自己死后能最后的风光一回。对长辈的最后愿望当然要尽力地去满足。

二、后辈对逝去长辈的孝敬之心和思念之情使得后辈想让这最后的告别更加的隆重。

三、他人评价的影响。在当地,由于由于经济条件不好而导致丧事操办得很简单,乡邻都能体谅。但是如果明明有很好的经济条件却对长辈的丧事操办过于简单,那么别人就会说不孝了。如果说生前对父母的赡养与顺从是孝的话,那么去世后对父母葬礼的隆重操办也是孝。伴棺守灵、做

七、关灯送行、守孝等等,都体现了当地人对父母最后的孝顺。

悌,善兄弟也(《说文解字》)。太多的丧葬,太多的人,都只是把眼光放在了子女对死去的父母的最后的孝顺上,却忽视了一点:葬礼是由活着的人来操办的。不要说处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之中,就算是在正常情况下,想要隆重地操办好父母的丧事,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能办得到的,必须要别人的帮忙。

丧事活动是整个家族中的所有亲属必须参加的,其中不仅仅体现了对父母、对长辈的孝,也体现了兄弟之间、平辈之间的悌。在治丧守灵期间,孝子必须伴棺而眠,整夜都必须守候在灵柩旁,而与孝子同辈的兄弟或表兄弟,都会在晚上轮流陪同守灵。对于丧事活动的各项安排,也是大家在一起讨论的结果。治丧活动是整个家族中的所有亲属必须参加的,其中不仅体现了对父母、对长辈的孝。兄弟之间的通力合作,也体现了平辈之间的悌。在治丧守灵期间,孝子必须守候在灵枢旁,与孝子同辈的兄弟或表兄弟都会在晚上轮流陪伴守灵的。

二、血缘与等级

血缘观念是组织丧葬活动的基础,无论死者生前如何,在死后为其主持丧葬活动的必须是与其有血缘关系的人,而且血缘关系越浓厚,其参与程度也越高,一个与亡者没有血缘关系的普通人,在丧事中的参与程度只能止于祭拜。血缘观念不仅是家族活动的基础,也是丧葬;礼仪的基石。在农村,有很多活动都是根据血缘关系和辈分等级来组织的,能力在农村只能靠后站,这点在治丧活动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丧事的参与程度并不是根据亲属中的能力高低来决定的,虽然在治丧中叶不排斥能者多劳,但是具有决定作用的还是有直系血缘关系和较高辈分的老人。

传统等级观念脱胎于奴隶社会,完善与封建社会,在丧葬礼仪中包含有明显的等级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不同等级的人的葬礼有不同的等级。亡者的社会地位不同,其丧事葬礼的规模也不一样,社会等级越高、经济条件越好,其丧事葬礼也就越隆重,5 反之越简单,从古至今都未改变。

二、在丧饰上体现了明显的等级观念,不同等级的人穿戴的丧饰也不一样,孝子与孝孙的丧饰不同,儿子与女婿的丧饰也有区别。

三、在丧葬仪式进行中,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待遇。如在祭拜时,如果祭拜者的等级较高,那么就不用跪拜,而等级比亡者低的就必须跪拜。如果祭拜者的身份比孝子高,那么在祭拜时,孝子必须行跪拜礼答谢,而如果祭拜者的身份比孝子低,那么孝子一般不用行跪礼答谢。

在农村,有很多活动都是根据血缘关系和辈分等级来组织的,能力在农村之能靠后站。这点在治丧活动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丧事的参与程度并不是依据亲属中各人组织能力的高低来决堤的,虽然治丧活动中并不排斥能者多劳,但是具有决定权的还是有直系血缘关系的亲属和辈分较高的老人。、三、敬畏

1“丧葬的起源与原始人的灵魂观念和灵魂不死信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丧葬礼仪中的很多仪式都与灵魂观念有很深的联系。农村朴素的丧葬观念是相信灵魂的存在的,而且是可以与特殊的方式与生者保持联系,比如托梦。或者可以说正是由于对灵魂的处理而产生了丧葬礼仪:关灯、做七是为了超度亡魂;祭龙是为了使亡者的灵魂走得更加安心;祭祖则是为了祈求灵魂的保佑。“丧葬历史从总体上来讲是来隆丧厚葬,其背后的核心观念是灵魂,即逝者去世后在另一个世界任然可以像生前一样享受现实世界的物质生活的后代子孙的孝意”2。也正是出于对灵魂的敬畏,才产生了对灵魂既敬又畏的态度:一方面,对于正常死亡的长辈,在葬礼上隆重而又慎重;而另一方面,对于非正常死亡的小孩子或年轻人,则是非常简单的处理,而且一定不能像正常的葬礼那样隆重,因为当地的观念认为他们的灵魂是凶恶的,会对活着的亲人有不好的影响。“正是灵魂的观念,才为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的繁缛、恭敬、敬畏等行为或态度找到心理学的依据”3。葬礼一方面是生者对现世的模仿、对

4冥间的想象、对死者亡灵的安慰,同时也满足了活人自身的需求。

四、因果报应

表面上看,因果报应说跟丧葬活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一个人去世以后,那就一了百了了,根本就无所谓也谈不上有因果报应一说了。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由佛家所倡导的因果报应说已经深入的影响到了农村的方方面面,不仅影响着生前,也影响着死后。我很喜欢一句话: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凭什么要求自己的子女对自己孝顺呢!在死的时候又怎么知道子女对自己的葬礼是真心操办还是表面敷衍呢?当然,自己死了以后也肯定是不会知道了,但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使得农村的传统孝道得到了很好的执行,在父母死后,子女也都会将父母的葬礼操办得尽可能的隆重。

还有一个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人的死亡方式。这种浓厚的封建思想虽然已经日薄西山,但仍然影响着农村里的老人,每当碰到子女不孝的时候,老人的哭诉总是自己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居然生了这样的儿子。当地的老人始终认为,多做善事就会有好报的,如果今生没有那也会积攒到下辈子,或者是长辈子作孽太多,现在做的善事还没补上亏空。如果恶习太多,那么死的方式就不会那么好。今年过年回家的时候看到了一户人家大门上贴的对联:顽疾缠身多作孽,儿孙孝敬亦心寒,横批是沉痛悼念。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村老汉会做出多大的恶习,居然让自己死后连儿孙的孝敬也不能承受?答案是没有,仅仅只是因为老人是因病去世的,逝世前被癌症折磨了好几年。姑且不论他生前是否作孽太多,作为子女,是绝不可能在父母病逝后说自己的父母生前作孽太多,才导致病痛折磨而逝世的。这幅自谦的对联,也反映了 12龙 江《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的文化价值观》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 龙 江《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的文化价值观》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 3龙 江《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的文化价值观》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 4曹媞《淮北汉人社会丧葬仪式过程及其分析_以淮北地区颍上县农村葬礼为例》 农村人普遍的善良的因果报应心理。当然,如果真的有什么品性不好,坏事干尽的人在病痛折磨中去世了,那村里的人真的有可能说出这样的“闲话”:看看他今生做了那么多的坏事,现在终于不得好死了吧!

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朴素的因果报应的影响在农村并未消失,所以农村才有了它善良、可爱的一面吧。

也许明天,也许明年,这些传统的丧葬礼仪都会改变,:土葬备火葬所代替,治丧由殡仪公司包办,守孝也成了可有可无的回忆。没有所谓的好坏之说,更不想深究其中的好坏,每个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但愿以后看到这样的丧葬礼仪的时候,还有人知道它在当时也有好的一面。

附一:

报恩词

人生在世有父母,尊老爱幼理当然。有人只知儿女爱,忘却爹娘养育恩。骨肉之情全不顾,鼠目寸光听谗言。说父道母长和短,不怕外人道不贤。万善不如行孝道,孝为根本理当先。请看满门儿孙女,都是家中孝道传。日月如梭似飞箭,转眼轮到你跟前。为人不把父母敬,娇儿不孝听我言。亏娘怀你十个月,十月怀胎堪可怜。一月怀胎情意乱,是真是假心不安。有病无病拿不准,求神卜卦找医看。二月怀胎露水草,孕育中宫在娘身。分肢好似含苞发,气属阴阳血脉同。三月怀胎形容变,日难抬头夜难眠。日食三餐谈何易,喜吃酸咸与辣甜。四月怀胎儿渐长,中宫胎稳脉形祥。不识男女娘心乱,请医把脉定主张。五月怀胎男女定,腰酸脚软如病缠。娇儿在娘脐下转,男左女右细心辨。六月怀胎生毛发,儿在腹中渐渐大。饮食不同二三月,口渴心烦意又焦。七月怀胎分七窍,食娘血肉心不安。面黄肌瘦形容改,日难行路夜难眠。八月怀胎儿见真,娇儿腹内有胎音。娘吃茶饭难下肚,饥渴心慌难知情。九月怀胎重如山,周身骨肉似刀剜。日思夜盼见儿面,手板心算定时间。十月怀胎儿已动,行走艰难脚难抬。儿奔生来娘奔死,一声落地笑开颜。怀胎十月受折磨,万般苦楚娘受过。

莫道分娩寻常事,古往今来风险多。今朝堂上众宾客,细看眼前后生哥。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屋檐滴水点点应,猫睡屋檐代代传。羔羊吃奶双膝跪,乳鸦反哺报娘恩。为人不把父母敬,生在世间枉为人。须知父母恩情大,刻骨铭心记心间。人生祈望收成好,唯愿子孙个个全。

附二:

祭龙词

亲戚朋友听分明,恭请全场静下心。孝家今日委托我,特把美酒祭龙神。八大神仙配合好,我相呼来你相应。古往今来成传统,有呼有应便有灵。人人高堂有父母,养儿养女恩情深。一旦父母归故里,生离死别哀沉沉。奉劝家属及亲友,多加节哀少伤心。人生有来也有去,树木有荣也有枯。风花雪月可一比,便觉人生是旅行。风气风息能几久,花开花谢不长春。雪来雪散无踪影,月缺月圆到古今。人似风花似雪月,天公造化有转轮。沧海变田田变海,夕阳落下朝阳升。古有先帝秦始皇,遥遥万里筑长城。劈山填海建皇宫,今人也只闻其名。便有西风楚霸王,曾经举鼎在朝中。一心指望当霸主,却在乌江把身沉。光阴似箭拉不住,日月如梭谁能停? 青春一晃生白发,自然规律岂由人? 老君尚有登仙日,彭祖也未享万春。人生哪有无疆寿,鲜花岂有百日红。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撵旧人。来来去去来又去,生生死死死又生。须知春尽花犹在,毕竟人走世不空。子生孙来孙生子,天高地阔红日升。我今靠近龙身站,掉头转腔说分明。水有源,树有根,老龙到此有历程。昆仑山上长出土,阳光雨露育成林。张果老将它来砍下,吕洞宾将它驮下山。韩湘子搬到刨码上,鲁班师傅窍做成。

从那时,龙出生,一直造福到如今。多少年来多少代,多少子来多少孙。多少富贵到手上,多少荣华进门庭。一桩桩,一件件,多因老龙显威灵。我今也来把酒敬,恭请大家听分明。日出东方一点红,手执金壶祭老龙。祭龙头,龙抬头,子孙做官第一流。代代威名惊四海,个个豪气冲牛斗。祭龙尾,龙摆尾,子孙驰名全世界。知名人士遍地有,都从贵府走出来。祭龙腰,龙展腰,子子孙孙步步高。代代都出栋梁材,为国为民立功劳。祭龙身,龙起身,发亲发友发乡邻。荣华富贵家家有,健康长寿乐太平。时间关系到此停,对话八仙说分明。齐心协力慢慢走,一路切莫惊先人。好让先人抬头望,望完故乡望子孙。望到故乡年年好,望到后人日日新。望到儿女疼儿女,望到子孙爱子孙。再对八仙说句话-,紫金山是先人家。跋过金山过银地,葬好先人旺子孙。但愿今朝祝福灵,敬请跪者都起身。敬请鸣炮又奏乐,敬请八仙都起程。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吴孔军:《农村丧葬礼仪与孝道思想的文化解析》,《铜陵学院学报》2007年第三期

[3]龙江:《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的文化价值观》,《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2 卷第2 期

壮族丧葬文化 第3篇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 不仅具有表达和传递思想、信息的作用, 其自身必然包含着一定的社会意义。“语言是文化的符号, 文化是语言的管轨。”[1]而作为语言地域变体的方言, 尤其是方言语词“对文化的反映比起语言的其他方面更为广泛、更为直接、更为迅速, 语词里既有历史的积淀, 又有现实的文化表象, 它映射着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2]

通过对鲁西南26个村庄历时一年的走访与调查, 本文拟以当前鲁西南农村方言丧葬词为切入点, 来探讨研究该地区独特的丧葬文化。

大凡文化比较进步的民族, 在亲人死亡时, 都会用某种特定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哀痛。所谓丧葬, 是指生者向死者表示哀伤和纪念的方式。其中, “丧”指哀悼死者的礼俗, “葬”指处理死者遗体的方式。《礼记·昏义》曰:“夫礼始于冠, 本于昏, 重于丧祭, 尊于朝聘, 和于射乡, 此礼之大体也。”[3]P2由此, 我们不难看出丧葬礼俗在中国历代礼制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自古就有“礼莫重于丧”之说, 而儒家所倡导的丧礼又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礼节最为复杂的礼仪之一, 至今还影响着鲁西南农村的丧葬习俗。当下, 鲁西南农村地区在将遗体火化后普遍采用“土葬”的方式, 并把丧事称为“发丧” (白事) 。“发丧”一般有三日丧、五日丧、七日丧, 以七日丧礼节最终。因此, 近五年该地区基本采用七日丧。所谓七日丧, 是从人“走”之日算起在第七天“出丧” (出殡) , 将亡灵安葬。鲁西南农村地区的“发丧”过程主要分为八个阶段: (1) 装裹。装裹是指给刚离世的人穿“老衣”, 然后为死者整容 (包括清口、洗脸、净面) 、净身, 最后用白布盖住死者面部。现多用白纸代替, 俗称“蒙脸纸”。 (2) 戴孝。装裹之后, 孝子孝女 (亦包括孙子辈) 要头戴孝帽、身穿孝服、脚蹬孝鞋, 跪倒在地放声痛哭。同时, 孝子还须腰系麻辫、人手一根“哀棍” (哭丧棒) , 此谓“披麻戴孝”。 (3) 送信。戴孝之后, 孝子 (不一定是长子) 要身穿孝服, 手执“哀棍”, 先找一位本家的长辈, 并由其领着去请“帮忙的” (一般是五服之内的“近门子”, 帮助搭建灵棚、筑灶台、借座椅板凳、剪纸钱、挖坟坑、抬棺材等) 。请来“帮忙的”人中重要的有两位:一是“大执”, 负责处理全村红白之事的德高望重之人;二是“帐先生”, 负责丧事期间的用度支出。随后, “大执”将安排数位“帮忙的”, 并根据他们各自熟知死者亲戚的情况, 骑车或开车分别去向死者的亲戚“送信”, 告知死者去世的详情。这些“帮忙的”亦被称之为“送信的”。 (4) 吊纸 (吊唁) 。接到口信后, 亲戚要叫上至少十位“近门子” (有男有女) , 带上两刀“火纸” (用来剪裁“纸钱”的黄草纸) 去灵前“吊纸”。 (5) 开土、挖坟坑。出丧前的清晨, 长孝子怀抱白色大公鸡由“大执”领着, 到为死者安坟之处用鸡爪刨几下土, 即为“开土”。随后, 被安排的“帮忙的”就以此为中心开挖坟坑。 (6) 入殓。入殓是将死者火化后的骨灰盒装入棺材, 相当于三礼中所说的“大殓”, 撤去“薄” (读音为bǎo, 用麻绳和高粱秸秆编制而成) , 棺材仍放在两根条凳上。 (7) 出丧。一般在上午十二点举行出丧、安葬之礼, 这之前亲朋好友要再次进行吊唁。 (8) 谢客 (当地读音为kéi) 。出丧、安葬结束后, 孝子孝女要大摆筵席招待前来参加丧礼的亲戚朋友和感谢所有在丧事期间帮忙的“近门子”, 当地人称之为“谢客”。

张崇先生曾说:“就方言与民俗的关系来说, 民俗是第一性的, 方言是第二性的, 即先产生某种民俗, 然后出现表现这种民俗的方言词语。”[4]风俗习惯有地方性, 这种地方性往往在方言词语中表现出来。丧葬, 在世界各地都是普遍现象, 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仪式和程序, 形成了不同的丧葬习俗, 于是就产生了特定的丧葬方言词语。通过对鲁西南农村丧葬过程中产生的特定方言词语进行分析与研究, 我们可以大致探究出该地区的丧葬礼俗理念及渊源, 兹归类分析如下:

(一) 烧倒头纸、灵堂、灵棚、跪棚、守灵、饭钵子、含钱、纸扎、叫夜、躲钉、起灵、招魂幡、吃馍片。

给死者烧第一次纸, 叫“烧倒头纸”。烧纸需在棺材前放置的陶盆 (俗称“老盆”) 里, 且孝子孝女要下跪、痛哭, 意为让死者的灵魂带足纸钱到阴间享用。棺材要用两根条凳架起, 停放在正堂屋, 即为“灵堂”, 并在灵堂外搭建“灵棚”。灵棚的前脸要敞开, 其余周围用“薄”遮挡, 顶子用棚布包上, 供非儿女辈和“近门子”的男孝子们分列灵棚两旁跪着哭丧, 一般两边人数相等, 即为“跪棚”, 他们亦被称之为“跪棚的”。安葬前, 孝子们要昼夜为死者守灵, 不可无人, 否则会给家人带来厄运。棺材前要放一只平时吃饭用的碗, 俗称“饭钵子”。每天吃饭前, 孝子们要先把菜和高馍 (馒头的一种) 放到饭钵子里, 旁边放一双筷子。随后孝女们要号啕大哭, 意为请死者进餐。“含钱”是入敛时在死者口中放入“字钱” (即铜钱, 因表面有字而得名) , 现在多用硬币或从店铺买来的仿制金元宝、玉制品代替。它起源于古代的“饭含”, 即在死者口中放入饭、贝、玉之类, 暗示不让死者空着肚子到另一世界受罪。《礼记·檀弓下》:“饭用米、贝, 弗忍虚也。不以食道, 用美焉耳。”此仪式早在先秦时就已存在, 是人死后得到奉养的一个佐证。入殓后, 孝子孝女要请纸匠做各式各样的纸扎, 即用各种彩纸、麦秸、高粱秆、糨子等黏合而成的屋子、轿子、九莲灯、摇钱树、金银山、聚宝盆等。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类物质产品层出不穷。为表孝心, 有的还要扎出轿车、电话、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等, 甚至还要扎飞机。屋前做一对童男童女, 意为到阴间侍奉死者, 总之希望死者在阴间过上富裕舒适的生活。出丧的前天晚上, 孝子孝女可开棺, 最后瞻仰死者遗容, 此时都不能哭泣, 更不能将眼泪滴落到棺木内, 前者是为了减轻死者的挂念让其安心上路, 后者是为了避免带给生者厄运。随后就要盖棺、钉“长命钉”, 孝子孝女要高喊:“爹 (或娘) ……, 躲钉。”以免钉子伤害到死者的灵魂。盖棺、钉“长命钉”后, 孝子孝女排成两队 (男、女各一队) , 边哭边喊:“爹 (或娘) , 回来……”, “响号班子” (农村自发形成的以唢呐为主在红、白事时吹奏相关曲目来挣钱的一种民间组织。) 在前面吹打引路, 到村外“叫夜”, 意为把死者游走的灵魂引回家中, 以表生者的哀悼、思念之情。出丧当天, 中午十二点过, 孝子们要把棺材送往坟地下葬。随着“大执”的一声“起灵……”, 孝子们抬起棺材, 一般由长子扛棺材左侧的最前边, 其余孝子们分列两侧 (人数少的人家, 可有“近门子”帮衬) , 抬出灵堂后, 则由安排抬棺的“近门子”换下。此时“响号班子”在前面吹打, 长子 (若长子早逝, 则有长孙代替, 如无长孙则有次子, 以此类推) 手拿“招魂幡”随后引路, 意为引导死者的灵魂到“另一个家”。孝子们和“跪棚的”随后哭喊成一片, 再往后就是抬棺木的队伍、孝女们和亲朋好友, 共同前往坟地下葬。下葬前要烧掉所有纸札, 让死者享用。下葬后, 孝子们回到家中首先要“吃馍片”, 亦称“揣平安”, 即将饭钵子中高馍切成片分吃掉, 祈求死者保佑家人平安、吉祥。

(二) 孝服、哀棍、送信、吊纸、摔盆子、哭丧。

死者入敛后, 家属要请“近门子”为孝子孝女做孝服, 孝服极为简单粗糙, 毛边向外。除孝服外, 丧葬期间孝子要人手一根用浆糊粘上一圈圈白纸条的柳木“哀棍”。为什么哀棍必须用柳木制作?说法有二:一是“柳”与“留”谐音, 表达对死者的留念之情;二是柳木自古就有驱邪避鬼之功能, 此举乃为给亡灵开路, 以助顺利到达“天堂”。死者去世后, 孝子 (不一定是长子) 要身穿孝服, 手执“哀棍”, 先找一位本族的街坊, 由他

领着去请“大执”。“大执”安排数人根据各自熟知死者亲戚的情况, 前去“送信”, 即告知死者去世的时间和简要情况。接到口信的亲戚要组织“近门子”前去“吊纸”, 并被告知死者正式出丧日期。起灵前, 长子要跪在棺木前, 使劲把装满纸灰的孝盆摔烂, 摔得越响越碎, 越能表明对死者的孝心, 俗称“摔盆子”。此举在鲁西南农村有三种说法:其一认为孝盆是死者的锅, 只有摔烂, 才能被带到阴间;其二认为死者的去世使家人悲痛得难以生活下去, 只好把孝盆摔烂;其三认为孝盆中装满了纸钱灰, 是死者到阴间的买路钱。“哭丧”也叫“哭灵”, 哭灵的人都是死者的近亲, 她们来吊孝时边哭边数落死者的功德与对其的惋惜之情。哭灵时必须得有人劝止、搀扶才能停哭起身。哭灵的人有发自内心的亦有逢场作戏者。

(三) 烧三天、头七、三七、五七、百天、周年。

死者去世的第三天, 孝子孝女要身穿孝服到坟前烧纸祭奠, 俗称“烧三天”。当地人认为这天正是亡灵升天的日子。随后, 有“大执”为孝子孝女除去“重孝”。死者去世的第七天孝子孝女也要到坟地磕头烧纸, 称为“头七”。到了第三、第五个七天, 孝子孝女亦要如此, 称为“三七”、“五七”。死者去世的第一百天, 孝子孝女和亲朋好友要到坟前磕头烧纸, 祭奠死者。祭奠完毕后, 孝子要设宴款待来宾, 俗称“烧百天”。以死者去世的日子为准, 到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时, 家人要祭奠一次, 称“过周年”, 即“头周年”、“二周年”、“三周年”, 其中“三周年”的祭奠最为隆重。之后嫁出去的女儿除清明节和“鬼节” (农村称阴历10月1日为“鬼节”, 是出嫁女子专门祭奠亡父、亡母的日子) 外不再到坟前烧纸祭奠。此后, 每年腊月二十九或三十下午, 死者的儿子、孙子们到坟前烧纸, 请“老人”回家过年, 以求保佑全家平平安安, 五谷丰登。

(四) 土葬、放陪葬、上葬礼、送帐子、响号钱。

在鲁西南农村地区, 安葬死者须挖一个较深的长方形墓坑, 以能放进棺木稍宽为宜。安葬时将棺木放进墓坑, 上面用土掩埋并堆起一座坟头, 称之为“土葬”。填埋棺木前, 要在棺木四周放置一些死者生前喜爱的物品, 贵重物品在钉棺前由亲人私下放进棺木, 作为陪葬。发丧当天, 亲朋好友要“上葬礼”, 钱数的多少与死者的亲疏远近有关, 少着几十不等, 多着几百、上千, 甚至成万。关系比较近的亲戚还要“送帐子”, 即送一块能够做身衣服的布。“帐子”的颜色不能太亮、太鲜艳, 一般是黑色或深蓝色的布料。“响号班子”是丧事中不可缺少的, 一般在发丧的当天早晨到达东家。出殡前, 亲朋好友要点些花样曲目让“响号班子”吹打, 曲终需另付“响号钱”, 意思对死者的哀悼与思念, 含义类似当下流行的点歌。

美国人类学家、语言学家萨丕尔在《语言论》中有段非常经典的论述, 他说:“语言有一个底座, 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 不脱离那种代代相传地决定着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信仰总体。同时, 语言又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 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工具的体系, 而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精神的文化的一部分。”[5]而民俗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语言的基础, 又要依靠语言记录和传承。

方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如果一种方言是普及于某一地域范围内, 那么它也必然活跃于这一地域的民俗文化内, 不仅可以反映这一地域民俗文化的现状, 也可以透射出它的历史面貌。上述四组丧葬方言词较全面地反映了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鲁西南农村地区的丧葬文化。第一组“烧倒头纸、灵堂、灵棚、跪棚、守灵、饭钵子、含钱、纸扎、躲钉、叫夜、起灵、招魂幡、吃馍片”, 反映出人们视死如生、灵魂不灭以及祈求亡灵保佑生者大富大贵、平安吉祥的传统观念。大约在旧石器晚期, 我国就已出现“灵魂不灭”的观念。东汉末年, 佛教传入中国, 灵魂不灭观念与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融合的更加深入。这种观念一方面表达了生者对死者的多种情感, 另一方面也有企盼灵魂保佑生者不被殃祸的心理。第二组“孝服、哀棍、送信、吊纸、摔盆子、哭丧”, 表现了生者对死者的哀痛, 同时也彰显了孝道。儒家为了显孝, 规定了一系列非常严格的礼规:如披麻戴孝、守孝三年等。鲁西南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继承者, 丧葬礼俗主要从两方面体现了“孝道”。一是体现在有些人在老人生前并未尽孝, 却在老人死后大办丧礼, 以示孝道;二是体现在悲伤程度上, 越悲伤越表示有孝心, 于是近几年出现了“假哭”这一行业。第三组“烧三天、头七、三七、五七、百天、周年”, 表达对死者的怀念之情, 其本意乃是追思。每到祭日, 死者的子女、近亲都要赶回家祭奠, 以示悼念之情。第四组“土葬、放陪葬、上葬礼、送帐子、响号钱”, 表现了重殓厚葬之风。农村人每年类似这种人情往来的支出几乎占到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 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周礼》:“以丧礼哀死亡。”丧礼本是悼亡仪式, 但有的人为显气派, 借此大加铺张, 以示“孝心”, 实则大肆收礼。因此, 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与悼念为主, 一切从简,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死者, 这才应是我们当代人倡导的丧葬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民朋友思想的不断解放, 丧葬之礼正在悄然改变, 我们坚信它一定会走出一条更加适应时代需求的新路。

参考文献

[1]邢福义《文化语言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2]王艾录《语言理据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3]丁鼎《仪礼·丧服考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4]张崇《陕西方言与民俗》, 《唐都学刊》1992年第4期

如皋丧葬文化形式初探 第4篇

关键词:殓;殡;葬;纸活;做七;精神不死

如皋成为中国长寿之乡,其孝文化是长寿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中国文化大的方面看,是由“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主体文化演生而来,用来处理血缘的亲近关系。《孝经》:“孝子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且不论如皋人对在世父母孝敬已成风气,单就丧葬文化形式的表现来看,可谓孝尽。曾子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因此,探讨如皋丧葬文化形式,研究如皋纯厚的孝德民风,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下面我们先举丧葬仪式文化一例:

王姓,名树英,女,如皋长江镇人。中风在床一年,子女不厌异味,尽孝感动四邻,88岁仙逝于其三子家中。丧葬仪式分为殓、殡、葬三个部分:

报丧:对死者生前所有有亲情关系的独立成家的亲属准备红纸包(每包一般20元,也有人家100元的),家里大放哀乐,以告知村邻。长子派友邻分头带红纸包报丧。报丧是一种信息传递,有的人家放鞭炮鸣哀乐,对着喇叭大哭大喊,其作用一是传递信息,二是宣泄心中的痛苦。

请阴阳先生:如皋人把风水先生称为阴阳先生,确定丧葬仪式各个环节的时间和日期,和尚到场,准备一切佛事。

沐浴更衣:用红线将死者手脚绑好,头脸摆正,以防手脚僵硬不好办事。由女儿给母亲沐浴更衣,父亲则由儿子给其沐浴更衣。过去有专门从事此事的,脱穿内库洗洁则由儿女进行,叫“遮羞水”,现在已无此行当,为了尽孝全由儿女完成。在中堂一边,准备条凳两张,上放独扇门,置正梁前方,铺以稻草和垫被,然后更衣。更衣规定“七领五裤”,即上穿七件衣服,下穿五条裤子。现在一切寿衣鞋帽等有寿衣店提供,比较方便。

设灵堂:按阴阳先生给的吉时,一般与死者生死时辰没有冲突的吉时,准备将死者移入棺材内。棺材放在中堂正中正梁偏前,不可放置在靠后墙,有寿终正寝之意。由于火葬,现在用水晶棺材,有专业的水晶棺材租用业务。棺材下垫条凳两张,棺材里寿垫被准备好后移入死者,头朝南,脚朝北,头下枕垫纸,用以调整高度和以防颠簸,用红线穿一货币,放在死者口中,线两端放于嘴角。脚下放小圆镜一枚,叫“镇妖镜”,有镇妖安全之意。死者手中、身边放些元宝之类的东西,一般是寿衣店提供的仿制品。女儿们将死者生前的旧衣撕成条带卷之作垫固之用。棺材前置供桌一张,紧靠棺材,正中放遗像,次像以后作供奉之用,过去没有照像技术,是用木祖牌位,都是经过和尚佛事开光的。像两边放蜡烛台点蜡烛,像前面放香炉供点香之用。像下放五谷饭一小碗,上插筷子一双,此饭单独制成,叫“倒头饭”。供桌前放烧纸盆。像上方搭门字样,作挂挽联穿花之用,此物也可由租棺业主提供。供桌上放水果、糕点、猪头、馒头之类的东西,此物一般由女儿家担来。

守灵:死者出殡前,孝子们须日夜守在灵堂边,不得闭眼偷睡。以防猫、狗的等靠近或偷吃死尸,或魂魄附体。过去守灵一般至少七天,由于医学发达,现在一般三天,古人认为人死后七天才能确定是否死了,一方面希望有复活的可能,另一方面让有一个准备后事的过程。关于复活,是有例子的,长江镇永福六组张德凤的父亲就曾在设灵过程中复活,那才让人吓得魂魄飞散。

披麻戴孝:死者有六个儿子,两个女儿。均穿白衣,戴白帽,穿白鞋。儿子背上别麻料一小块,胸前斜系麻料带,其他血亲晚辈均穿白衣,死者共有晚辈426人,其中第五代晚辈4人,须穿红衣。

披麻戴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丧礼制度。现在简化为黑套,或黑花,披麻则简化为麻条,或一小块麻布。那么,白色如何解释,一般说来,受佛教超度的影响,形成了中国传统白事习俗。黑白是两极色,太极图就具阴阳之道。白有纯净、空洞、虚无的感觉。现代丧礼,黑套、黑花是普通人参加葬礼用的,以示哀悼,具有教化作用,而白色才是死者晚辈穿的真正意义上的孝服。所以“红白喜事”中的白事正是此意。这一点与西方人的丧礼习俗正好相反。西方人是“黑丧白喜”,中国人是“白丧红喜”。中国人的婚礼学起西方人来,有点不伦不类,只能作圣洁的别解。

告庙:按阴阳先生所给时日,孝子们带草把、围群、元宝、火纸去当地土地庙告庙,口中念语,意即告诉土地神亡者之事。山东一些地区叫“送浆水”,给死者一日三次送饭,如皋地区将此叫“倒头饭”,直接设在灵堂前,因此,告庙中没有此项内容,此后就可以到当地派出所办理死者户口注销手续。

送丧礼:一般第二天上午,所有亲戚、好友、乡邻来送礼,孝子对每一位来者都要施以跪礼。现在送礼一般送钱,送物多为爆竹一挂、红烛一对、长香一把,火纸一刀等。有专门负责号薄的,来者送礼后,多回以香烟一包,硬币一枚,呈黑花一朵、或白布一小块之类,对有血缘关系的晚辈,须呈白衣、白帽、白鞋之类。为节省起见,白衣、白鞋晚辈自备,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但白帽不备。为送庙、送葬等各个环节之用。

哭孝:哭孝是丧葬礼仪中最感人的场面。人死本是丧心之事,在整个丧葬礼仪过程中,像入棺、起棺、送棺等重大环节都必须有哭的场合,可谓一人痛哭,百人流泪伤心。哭者旁边有一人拉哭的,防止哭者哭昏过去。所以,旁观者在整个过程中是能看出死者的平辈和晚辈们的内心世界的,是否对死者生前的孝敬程度。有的会数哭,就是叙述性哭,有的就是嚎啕大哭,真情实感的哭。人们从中还会发现假哭的,因为其人行为与平时不符。哭孝文化成为如皋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广泛的教育意义。

起庙:是出棺前举行的一项重要仪式。死者的长子捧遗像在前,另外几人扶扎纸轿或纸马,后面是按长幼辈分大小穿白衣,戴白帽,穿白鞋的有亲戚关系的队伍,像前面提到的王姓丧礼426人,浩浩荡荡,非常壮观。喇叭吹号队压其后,哀乐声声呜咽,喇叭阵阵齐鸣。足以影响十里乡镇。到土地庙后,将纸轿或纸马用火纸、稻草一并送之,口中念死者“上西方大路朝佛”,其纸马意为“送死者上马归西”。一一跪拜,然后非原路返回,将遗像放在棺材前面,起庙仪式完毕。此种仪式很有葬孝教化作用。

出棺:即将棺材抬出堂屋,准备送向火葬场。长子率众晚辈在遗像前一一跪拜,绕棺一圈。烧纸、上香完毕后,由四个男子将棺材抬出门外,送上出殡车,两人同时抽出条凳。出殡车上棺前放“纸公鸡”,意为“金鸡引路”两边放“纸童男女”一对,作护卫。长子举瓦罐高过头顶,在车前路上猛摔,说:“母亲,一路走好!”长子双手捧一小木桶,插黑伞一把,孝子数人坐于棺两边送母,其他众晚辈坐后面几辆车,一同参加追悼会。出殡车经过好邻或亲戚家前,客气的人家,在路上设供品,烧火纸。一路上要撒纸钱,意为“买路钱”,过桥意为“过桥钱”,灵车一路不可停,路线早就要设计好,反回路线不要重复,避免迎面遇出殡车,过去叫“死对头”,所谓“生冤家,死对头”如也。

吊唁:死者放入吊唁厅后,举行追悼会,一般是总结死者的一生。由于后辈们都知道死者的情况,哭场里多以介绍,所以此时一般是绕棺三圈,以泪洗面,哭声震天,主要是让后辈们看死者最后一眼。然后等待死者火化,取骨灰盒。同时烧纸,放鞭炮,鸣礼炮。取出骨灰盒后,注意用黑伞盖住。关于追悼会,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里写道:“今天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还是战士,只要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开个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把这个方法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因此,开个追悼会很有意义。

探井:即看墓地。按照阴阳先生给的要求择地,给死者开山。现在有公墓制,简单多了,打开盖子,烧纸暖穴,放鞭炮。然后将骨灰盒按男左女右形式放入墓中,加盖完毕。孝子及一应人等绕墓三圈,脱去白衣,改为黑纱套。注意回家路上不要回头探视。至此送葬结束。

做七

按传统的说法,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事实上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每逢七日在家里点灯、焚纸、烧香来祭奠。孝子百日内不准剃头刮脸,也不准赴宴饮酒、娱乐。服丧期满,要念经,并到坟前祭奠换孝。至百日、周年、三周年时,至亲都来祭奠。遇丧人家,当年春节时一般不贴春联,如贴只贴黄、绿纸对联。

如皋民间丧俗对此有种种讲究,如第一个“七”称头七,例由儿子为亡父(母)设木主焚纸钱,延请和尚诵经;二七则请道士还受生经;三七、四七俗称“散七”,可由外甥、侄辈来做;五七倍受重视,由儿子操办,是最规模宏大的。有亲戚关系的都得送礼,包括乡邻好友。要请和尚,是丧礼中请和尚做法事人数最多的,一般在13人左右,内容叫4本上台,包括和尚要表演的节目。要化纸库,笔者见过一赵姓人家丧事化纸库17个楼,其规模象一个古典名胜街区,气派非凡。第二天要请戏剧团来表演,常见的如通州戏、黄梅戏、京剧、扬剧等。象五七这等规模事宜,在以后死者的周年、三年、十年、二十年都可以做。六七由外嫁女回来做,如果死者没有外嫁女,就由外嫁的侄女或侄孙女来做。备饭菜,制冥衣。无女则由侄女;七七称“断七”,由丧家供奉酒菜祭奠,并诵经除灵等。

纸扎文化:办丧事要用纸、竹、芦苇等扎成各种物具,像纸屋、纸轿、纸人、纸牛、纸马等等,统称“冥器”。在这些冥器当中,纸屋占据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位置。纸屋制做得十分讲究,包括墙院窗户、楼台厅堂、书斋、花圃,桌椅几案等,有的甚至还包括金银仓库和箱笼橱柜等,其中贮藏着金银纸绽和经牒。在清代风俗画中就有此类绘画。清光绪年间,上海点石斋发行的《吴友如画室》中有一幅《冥宅宏开》图。这张画上的纸屋再现的是一座高一丈四五尺,宽四五丈的纸屋,门前挂有“奉政第”匾额,左右分门房、茶房,中有大堂、边堂、卧室,室内挂灯结彩,陈设十分华丽,应有尽有,还有如同真人般的纸人身着真衣,侍立两旁。这纸扎屋或其它纸扎物具要先放在灵前祭奠,待死者下殓后用火焚烧,以象征死者到了阴间仍然能享受阳世的生活。纸做成的纸屋、楼库、纸扎等物具完全是为了招亡者之魂,并借火之烟,使亡者之魂升天,或转世。它不仅保留着火崇拜信仰习俗的遗痕,而且也反映了中国传统孝道和对繁衍子嗣的刻意追求。

做纸扎活儿,如皋人称为“扎库匠”。明代《如梦录》称专门从事纸扎的为“扎彩匠”,经营纸扎的为“纸马香铺”。如皋丧礼用的纸扎内容丰富,有佛事用的桥、神位、纸人、纸马等,主要是纸楼,又称纸库,特点是高大壮观,有“五纸库”和“七纸库”,即五张纸和七张纸的宽度一个楼,高度差不多有4米高,以芦苇为骨,纸上雕梁画栋如皇宫一般,里面家具如冰箱、彩电、灶具等与人间有的一应俱全,包括橱中衣物,楼外汽车、庭院、树草、小桥等等,简直是仿人间胜境,造阴间天堂。

如皋丧葬文化形式的发展,逐步出现专业队伍,如租桌凳雨蓬、蒸饭、烧菜、租棺、殡仪车、喇叭队、哭场、纸活儿、寿衣、和尚做斋、阴阳看日、专业的乡镇地方剧团等等,在丧事礼仪中节省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这也是市场经济运作的结果。市政府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引导人们把孝道与浪费区别开来,做了许多尝试。如在农村推行公墓制度,是一次成功的举措。但在内外环境设置、景观设置、文化风格等内容上过于简单,平原地带应有平原水乡的文化内涵。

纵观如皋丧葬文化形式,基本上是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传统文化反映。带有一定的封建思想的唯心主义色彩,宣扬的是“人的灵魂不死”的理论,但其教化意义十分深远。

参考文献

客家丧葬文化 第5篇

专业:汉语言文学(师)班 级:中文12-1 任课教师:罗远玲 姓名:钟雄健 学 号:12064840151 成 绩:

客家丧葬文化

客家人的丧葬习俗继承了汉文化传统的许多突出方面,如孝道、宗法制等。同时由于长期流迁以及与当地土著的交流与融合,使得客家的丧礼形成了自己民系独有的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客家丧葬仪规上显得既温情脉脉,富有人情味。但同时也有几分严苛和冷峻。

在日常生活中,客家人就非常讲究礼仪,而丧葬礼仪则历来为客家人所重视,程序繁多、场面浩大。客家人往往在生前就准备好了了棺材,放置在土楼二楼空闲的房间里,或者架在廊道的屋梁上。比起其他礼俗,丧葬之俗来得更为庄严肃穆。客家人对于此,做得十分周到,葬务从厚、礼务从奢。在客家山区,至今旧俗犹存。客家人的丧葬观念基本上继承了汉族传统,相信灵魂不死,重视福、寿、孝,丧礼讲究排场。繁缛的葬俗首先来源于灵魂不死的观念,古人认为人活着是灵魂依附于肉体,而死后灵魂与肉体就分开,灵魂是能够独立于肉体之外的,具有超人的力量,会对子孙后代产生护佑的作用,因此把灵魂当作神秘的对象加以信奉。

旧时人们对待死人在归天路上的种种复杂仪式都是以灵魂的虚拟存在为前提的。逝去的人似乎仍然是一个生命需要人们去关爱。古人相信人的灵魂在生前与死后是一脉相承的,人生有现世与来世,由此推断世界也有阳界与阴界,根据灵魂不死的观念,人死了以后要进入另一个世界就是那个人们称作阴朝地府的地方。因笃信灵魂不灭的观念,旧时客家人对墓穴向来特别重,一如生人起房。叫“阴宅”,犹重风水,凡筑墓葬必请风水先生选日子、时辰、选墓地、看朝向等。丧葬礼可以说是客家礼仪中最为繁琐复杂的一种。它的仪式较多,是其它许多礼仪所不及的。同时,这种礼仪也最庄严、隆重的。

客家丧葬习俗大致分为8个步骤,为送终、报丧、装殓、摆孝堂、发丧、安葬、做

七、捡金:

1、送终:客家传统习俗认为凡人年在六十虚岁以上因老、病而死的,都算寿终,称之为“喜寿”,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白喜事”。对于这种正常死亡,家人在心理上、物质上早有准备,儿女子孙都要在死者临终前日夜守候,跪在跟前聆听遗嘱,哭泣尽哀并烧纸祷拜死者“升天”,是谓“送终”。

2、报丧:报丧是指丧家向亲戚邻里报告死讯、丧期、葬期。一般小殓后,丧家即将死讯报告亲朋好友,以便他们在大殓及时前来吊唁。

报丧的形式有口头的,也有持卜文的,后世还发展出来在报纸上登卜告报丧。民间一般以口头为主,即孝子或长孙亲往报丧,对那些至亲好友尤其是如此,否则礼数不到。对那些较为疏远的则捎个口信即可。

3、装殓:装殓是指把死者装裹、放入棺材。古礼装殓分大殓(入殓)、小殓。三日小殓,五日大殓,或次日小殓,三日大殓。这也是和所谓三月下葬的旧俗相应的。

装殓时,有落枕习俗:即移动遗体,在厅堂地上铺一白布,将遗体放在上面,头枕新瓦,瓦上垫以布制三角枕,日夜派人守候。择日定时将遗体入棺,叫“入材”。后世一般家庭停丧时间较短,入殓也就比较及时,大多临终穿好寿衣,第二天便装殓入棺。

4、摆孝堂:在遗体前挂白布,摆香桌,放灵位牌或遗像。早晚哭灵,登记亲友送来的礼物或“代烛”,帐布按序挂在孝堂两旁。每天清晨和傍晚以及亲友来吊唁时,丧家女眷在帐内棺旁举哀。晚上亲友参加孝堂守灵,俗称“陪夜”。

5、发丧:发丧要择时,在早晨。旧时在头一天要“闹丧”,通宵达旦请法师念经,鼓乐喧天。发丧先举行祭奠,再起柩出殡,讲究排场,往往全族人丁参加,送葬亲友一路敲锣鸣炮,放生悲哭。

6、安葬:将灵柩放入墓地。墓地选择讲究“风水”。坟墓外观很似客家人的围龙屋,是客家人崇拜祖先的一种表现。埋葬后第三天,亲属穿孝衣到坟上哭拜祭奠、烧纸钱、谓“醮三朝”。

7、做七:人死后,每逢七日,要举行祭奠,俗称“做七”。一般只做“五七”。最后举行祭奠,焚化灵屋(纸屋),叫“完七”,以示丧事的结束。以后,周年举行祭礼,叫开小孝。三年举行祭礼,叫开大孝。开大孝时,门前、厅堂换上红联,一切恢复正常。

8、捡金:客家之俗,安葬若干年后(常为十年),挖开墓穴,将遗骸用炭火烘烤,按人体结构屈肢装入特制的陶瓮内,谓“捡金”。然后重新安葬或将陶瓮集中安放在田地里,这才是逝者永久的墓穴。有的地方还专门修建一座大型墓地,将“金塔”葬在里边,立上墓碑,俗称为“地”。墓地做好了,择日举行“圆地”仪式,祭祀宴客,称为“二次葬”,“捡金”是整个丧礼的最后一环。

如果死者是妇女,其娘家享有特殊权利,什么事都由娘家人说了算。治丧期间,子孙要披麻戴孝守灵,不能梳洗也不能入席就餐,当年和次年的端午节不能包粽子,春节不能贴春联,也不能蒸年糕。

客家人对棺木的选材都比较讲究,一般使用杉木制造,制作寿木时,家境富饶的,大都选用老油杉最根部的一段,尽可能大,用4根整木方料做寿器,称“四角”,即盖板、底板和边板用整块大的木料做成,上下左右共四块,两头各一块,共六块,每块都是完整的,不用合并。棺木内有一块由7颗星连成的抬尸板,称“七星板”。此外,还有“六角”、“八角”寿木,即由6根或8根木料做成,中等富裕人家一般制做“十个角”寿木,选用的木料比“八个角”略小。一般人家做“十二角”寿木,即棺财由12根小木料做成,比“十个角”木料又稍小一点,造价便宜一些,十根木料做成的,其中顶盖为三根木料,底部为三根木料,两边各两根木料,前后为五到十一块其他木料。在农村,因经济条件所限,使用十根木料制造棺材的较多,于是棺材又被称为“十页瓦”、“十大块”,也有用十二根木料制成的,俗称“十二元”。

农家制做棺木,一般在30岁左右就要精选木料制作好,准备去世以后用。俚语云:“三十冇付板(指棺材),看你好大胆”,言下之意,人到中年,就要准备寿木了,没有预备好,怕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将措手不及。

故此,客家人一般在世时就要做好棺木,称“寿木”或“寿器”,表示添寿加福。许多人都在生前就将棺材准备好,有的是子孙准备的,有的是自己准备,有的准备长达数十年之久。

棺材板拼合后,用桐油石灰膏将所有的缝隙填补好,内外用油漆和棉布一层层贴上,使之滴水不漏,旧时有的停棺三年以上都不见漏气漏汁。油漆颜色大体两种,一是黑色,一是红色,视各地习俗不同而异。寿木做好后,漆工及时刷好油膝,两头画上图案,大头顶端写一“福”字,前端小头写一“寿”字,棺盖板上用红纸书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夭折的人,所用棺材一般不漆颜色。

客家习俗,在棺材底上先放草木灰和有香味的树叶,铺棕片12片,闰年多一片(广东客家人爱铺一寸厚黄泥),再放“七里板”(穿有七个孔的薄木板),板上铺草纸和布。死者身上还要盖七条褥,叫“上七下八”。

棺材底里该放的东西放上后,由亲人两位(有的地方由土工)用两条白布将遗体提起放入棺内,头部裹以丝绵,头顶两块砖,称“合砖”,写上死者姓名世系生卒年月日时。宁化等地制作内碑,写上死者生卒年月日时和子孙姓名,以备后查,男放脚下,女放头上。

遗体放好后,要拉中线,把遗体摆正中,棺内的空隙处,有的填上木炭,有的用死者遗服塞紧,上面再盖上褥,即用白布和画布做成的杯子式样。宁化客家人给死者的褥是上七下八,即在尸体上垫八条,尸体上盖八条。

丧葬文化 第6篇

丧葬文化

作为殡仪系的一名学子,丧葬已经很深很深地驻在了我们心中。对于丧葬文化的了解虽然不是很深,但是也有自己的一些见解。丧葬文化是我们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自古生死并存,生有生文化,死有死文化。丧葬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了。丧就是人去世,葬就是把去世的人埋葬,这种自然现象慢慢的扩大,变得有韵味,从随便到正式,从古板到灵活,发展的越来越有特色。我们殡仪行业就是为这服务的。丧葬即是生者对死者的深深的怀念,也使生者在心灵上得到了安慰。学丧葬文化这课,更加了解了各地方不同风俗的丧葬文化。民间的各有差异,各有特色。如图所

示:

然而基本的丧葬历史是与民间的有所不同的,民间的有自己的特色,而殡仪馆所做的比较正式。拿追悼会来做一个比较。基本的追悼会仪式是这样子的。追悼会

林软女士追悼会

司仪:林软女士告别仪式即将开始,请襄仪引领家属及来宾就位。司仪: 旭日在一天的绚烂后化为西下的夕阳,尘埃在日久的飘摇后重回大地。

下面本司仪宣布:林软女士的告别仪式现在开始。

生命是一颗有思想的芦苇,悲怆而又骄傲的耸立着,在极端的河流中,她仅仅抓住脚下的那一抹泥土,傲然的迎着河水的冲击,终于有一天,她累了,看尽了万千风景,也看腻了细水长流,而后,她安然的走入了梦乡。大海因浪花而美丽,人生因她而充实,她把快乐的音符作为礼物送给我们大家,愿爱她的人更爱她。下面,请全体肃立,默哀,奏乐(哀毕)

司仪:林软女士是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文学家,教育家,四川大学副校长,桃李满天下,但她的一生却并不幸运,自幼失去父母的她,自小生活在祖父的怀抱里,因幼年的一个小小的失误,导致她的胫骨错位,一生只能昂首而不能低头,因此,她教会学生们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能低头,直面风雨;只能昂首就永远不想屈服,不能避免的是困难的本身,而能够获得的是战胜困难后得到的双倍的幸福。

下面,有请林软女士生前单位领导四川大学校长xxx为林软女士献花(拜)并致悼词林软女士于1954年,出生在四川九龙坡。1967年下乡当知青,后在丰都教书,1986年调回四川教书。在工作中林软女士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得到了单位领导及其同事的好评。获得大家的喜爱。

林女士,我们相信此刻你并没有走远,相信你一定可以感知:你的祖父,你疼爱的女儿,都在你的身边,向你作最后的告别,你的亲朋好友也都来到这里为你送行。

女士走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离开了我们,她是一位好同志,一位好母亲,她的离去,让亲朋好友心中充满了惋惜与不舍。林女士,你安息吧!(三鞠躬)

司仪:为国育英才,手栽桃李三千树;一生薄名利,坐守青毡数十年。下面有请林软女士生前的学生,xxxx为老师献花(拜)并致悼词:

老师,我们真的舍不得你走!我们真的不想让你离开!您回来吧!您再睁开眼睛看看你的亲人!看看你的女儿,看看你和你一起工作的同事,还有一直关心你,照顾你的单位领导!还有最爱你的学生们!到现在我们仍然无法相信这个事实,仍然无法走出失去你的痛苦。道尽浩瀚的长江之水也倾诉不完我们对您的思念,摘下天空无尽的星辰也唤不回我们的亲人!音乐送去了人们万语千言的祝福和对你无尽的思念,今天你的亲人们都怀着沉痛的心情来送别您了,我们相信,我们挚爱的你在天之灵一定能看到这么多的人间真情,您也一定能够感受到我们对您无限眷念,望你在西去的路上一路走好!一路保重!你安息吧!愿在天国里的您保佑您所有的亲人朋友,保佑他们健康平安,一生幸福。(三鞠躬)

司仪:师恩难忘意深浓, 桃李人间茂万丛.历苦耕耘勤育李, 谆谆教诲记心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已干,这证实林软女士的真实写照。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过往的45个春秋里,林软女士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和太多的回忆。

下面请林软女士的养女XXX向到场的各位领导及来宾致答谢词:各位领导来宾: 我母亲的去逝,让我们全家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在这里,我代表我们全家感谢你们在生病期间前来探望的亲朋好友们,感谢去逝后前来悼念的亲朋好友们,和感谢今天前来参加我母亲告别仪式的众多亲朋好友们。谢谢你们对我们全家的关心,我们全家将永远铭记,真诚谢谢你们!(鞠躬)

司仪:茶叶因沸水才释放出深蕴的清香,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才能留下人生的幽香,离开了的人已经不会再回来,所以我们不要过于伤悲,只盼她能在天园看到她爱的人过的快乐。我们以三鞠躬礼向我们最可敬的老师告别。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礼成!

下面进行最后一个环节,请全场所有人员手持鲜花,绕另一周,一起瞻仰遗容,送出手中的鲜花,希望它们伴随着我们的祝福飞向天国,让我们衷心的祝愿林软女士一路走好!

请家属在灵前自由悼念,以表哀思!

我宣布,林软女士告别仪式到此结束!

民间的追悼会比较随意的。例如甘肃的丧葬就是这样的。一般人去世了。首先当亲人刚去世,家人要为他穿上寿衣寿裤,将他放在上房。把上房布置成为灵堂,一般都是黑色和白色为主。家人都披麻戴孝,跪坐在灵前烧纸钱,其他家人轮流哭丧。晚上轮流守夜,白天有人来吊唁。上香,烧纸钱,并对家属表示慰问。大多数带来的为花篮。还有纸人,这样持续三天才下葬。下葬时家中大小都要到,并且大大小小都要戴孝。从家中哭丧到墓地。整个过程没有司仪主持,完全由孝长子主持完成。祭品完完全全都是自己自作的。什么猪啊,牛啊,羊啊。没有祭文,没有正规的悼词。只有亲人的哭泣和家人闹闹叨叨的悼念。这样持续两至三个小时,下葬完毕就又是一阵的哭丧。中道中有人哭的死去活来,又哭回去。这是真感情的流露。没有专门的哭丧着。

而对于丧葬文化,各地方因经济、文化、风俗、地理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丧葬仪式也会有差异。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丧葬文化也越来越规范,社会化。一般都是由家庭自行自发的处理。现在发展到了由专门的殡葬服务者为之做丧葬仪式,集体处理。这样就会显得隆重,意义重大,悼念面广,更体现了这一文化的丰富内涵。

殡葬规范化就是对丧事的操作程序是由国家专业人员来服务的。面对社会的需求,我们学习并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为这一行服务,也有助于拓展丧葬事业。让更多的人为之服务,将丧葬文化更加的规范,更加的系统,更加的完善,形成更加积极向上的一种文化。而对于没有选择为这一行业服务的人,也有必要学习这一文化知识,原来对丧葬不懂的我们,开了丧葬文化这门课程后,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自己感兴趣的了解,能清楚地认知这一行业,人情这一文化,看懂它的积极影响和文化性。更加有力的扶持并帮助这一行业,也有死亡和生存会有更加清楚的认知。知道死意味着什么,死的含义理解了,更加有利于我们生活的积极态度。所以丧葬文化这一课程是非常有必要开的。让我们看清生与死的意义之外,也了解懂得了各地各家的丧葬文化的特色,并且学习和借鉴,把实际学的和书上的相结合,创造更加的有特色的,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丧葬文化正确地分析了生与死的观念,这是有一定历史发展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传统文化。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它发展与壮大。使它驱除糟粕,更加的科学化,更加的跟上历史时代的发展,所以学习这一文化,了知丧葬习俗,真正做到对生的渴望,对死的不惧,有个正确的生死观。

上一篇:工作正能量简短句子下一篇:牛津中小学英语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