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卷面分析范文

2024-07-25

数学卷面分析范文(精选7篇)

数学卷面分析 第1篇

2017——2018学第一学期 数学学科期末测试整体卷面分析

一、试题整体情况:

从总体来看,各年段的试卷都抓住了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尤其是书后面的生活中的数学也有涉猎,很好。本次试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从总体来看,试卷并不难,以教材为主要依据,让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将知识又经历了一次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梳理的过程。

二、学生测试情况分析:

1.本次试卷中大多数学生做到了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这与平时教师的指导和训练以及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2.基础知识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

3.成绩都有小幅度的提升,这点尤其让人感觉欣慰。

三、各个年级总体分析及改进措施: 一年级:

一、对试题的认识

本次测试试题内容包括20以内数的认识及有关计算和应用,初步认识立体图形,位置,数的组成,整时的认识,比多少。题量适度,难易适度,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试卷覆盖面较广,既检查了学生平时学习情况,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也反映了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形式及版面设计灵活多样,活泼新颖,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和学科自身的特点,富有趣味性、启发性、激励性和指导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不同难易度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得。试题都照顾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着重于基础知识的考察,考查点来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希望以后还是传承这种出题的思路。

典型错例分析(一)填空

这个类型题大部分完成较好。个别问题出现在第1和第3题中,第1小题“18-8”,被减数和减数没有很好地区分,发生混淆。第6小题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数字,有的学生理解成从小到大排列,导致丢分;计算题有个别学生计算不准确丢分。这几个题型丢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认真造成的。从丢分学生的分布情况看,多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溜号的学生,提高准确率最好的途径应该从课堂纪律抓起。(二)判断题

这个类型题丢分较多,问题集中出现在第1题和第3题,对于“最大的两位数是20”这道题很多学生出现了错判想象,原因在于他们所接触到的数最大的就是20,而关于最大的两位数还没有涉及到,所以老师没有特别强调这个问题,这是造成错误的主要原因。第3题“66这个数里的两个6表示的意思相同”这道题检测的是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在平时训练中重点讲解了对11的各数位上的数的意义进行了讲解,66学生还没有接触过,这是造成错判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只限于“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机械化记忆,理解能力还不够强,这是老师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直接得数

这个类型题主要考察学生计算能力,从考察结果看,还有个别学生计算不够准确,有一部分学生还处于“掰手指”状态,应加强数的组成训练。

(四)动手动脑题

这个类型题出现的问题比较多,一是有个别学生在解答“○前面有()个图形,△后面有()图形”时,对“前”“后”和“左”“右”出现了理解上的冲突,这个问题如果按照“左”“右”来确定,就不会出现错误了。

二是对于立体图形各数学生填写不准确,这说明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特点还没有掌握透彻,不能够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以后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操作练习。

三是对于位置的理解还不够灵活,比如“谁在谁的左边”“谁的右边是谁”会发生混淆。

(五)解决问题

这个题型中看图列式解答很好,有个别学生在第4题的解答中只填写了结果,没有写出具体过程,一方面是没有注意听老师读题,另一方面就是学习态度不够严谨。

(六)附加题

这几个题型都反复训练过,但数字改变了,学生就不会填写了。这也是学生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和思维灵活性不强的表象。

四、今后努力方向

针对这次考试出现的情况,今后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特别是要训练学生做卷时要做到老师读到哪,学生就指到哪里,防止学生出现漏写或不按要求做题的现象发生。重点要从提高课堂吸收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抓起。

(二)进一步夯实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做好面向全体,抓两头,促中间,特别是图形特征的教学要通过实物观察,动手操作来培养空间观念,理解图形的特点。

(三)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细心、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保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进行必要的反复训练,提高学生数数的正确率和口算能力。

(四)注重把教材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注意题型练习的多样化,让学生理解不同题型解题形式也不同,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

(五)加强后进生的转差工作。加强和家长的联系,沟通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通过不同形式激发这些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与家长沟通,在假期有针对性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二年级:

本次试题知识点全面, 难度适宜,题量适中,符合教材和大纲,同学们可以在教师的引领下做完。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答题过程中能够做到书写认真端正,保证试卷卷面清晰,正确率高,及格率百分之百,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1.从卷面的得分情况来看,总体成绩很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

(3)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本次试卷中,除了极个别学生外,绝大多数学生做到了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试卷中的不足:从部分题来看,教师关注少的方面,失分还是比较严重的。

(1)对计算抓的还是不够,尤其是笔算有不同程度的丢分,比如86-37,有学生忘记退位,得数就写59,可能是到复习后期,重点放在了对知识的灵活应用上。

(2)学生对长度单位理解不够通彻,:黑板的长大约是(100厘米)这类的题以后还需加强训练。

(3)解决问题里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欠缺,虽然也讲解了许多类型的题目,但是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还是有问题。反思失分原因,学生可能平时接触一步计算的题目较多,有了思维定势,又缺乏细心和耐心导致丢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从这几方面加以改进。

改进措施

针对本次统考评卷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以后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基础训练,提高教学质量。多关注学生,找准学生的“弱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加强基础训练,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

2.重视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每天坚持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正确率和速度。

3.解决问题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既是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今后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进行分析,理清解题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加强对“后进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和学习方法指导,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今后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在平时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阅读、思考,然后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进行反思与评价。只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细心解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成绩才能得到真正提高。

三年级:

一、试卷结构

本次试卷知识点很全面,试题很基础,但想得满分不容易。本次期末试卷检测,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应用、附加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是填空题。本题的知识面较广,基本概括了本册的要点,主要看学生对本册教学内容掌握情况,从答卷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灵活处理问题。但第4小题失分较多,一本书72页,小龙看了这本书的八分之一,他看了几页?大部分学生对分数这部分知识理解不够好。第8小题比较大小,5分米○4米和300分钟○3时,比较时出现的错误较多,这部分学生对单位换算和时间的换算掌握的不灵活。应多加练习。

第二大题是判断题。学生在第1题出现的错误较多,两个因数的积一定大于两个因数的差。觉得这道题学生理解不够导致错误。4题出错较多,属知识掌握不扎实,四边形和长方形混淆。

第三大题是选择题。虽然是选择题,但如果不仔细审题、认真思考很难得满分。学生在2题出错较多,秒针从数字2走到数字3,经过了()。大部分学生都选A.1秒这是没有认真审题,对其知识掌握不扎实。对秒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应多加练习。

第四大题是计算,学生失分较少。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比较高,主要是平时注重这方面的训练。

第五大题是应用,这部分知识失分较多,主要考察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第1小题画一个周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大部分孩子都画错了,不能对所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应多加练习。第3小题失分较多,一部分学生不能根据所给的已知信息提出相应的问题并解答。可见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有局限性,应从多方面练习。第5小题失分更多,没有认真审题,导致结果错误。

第六大题是附加题。第1小题完成很好,第2小题是和书上类似的思考题。填上的同学并不多,掌握不是很好,丢分较多,学生在填完后没有再计算一遍,很难发现错误,应多推敲,多验证,才能做对。第3小题是有关集合方面的知识,不能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大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导致失分较多。

三、针对学生的答题状况,全体数学老师确立了如下改进措施: 1.加强基础训练,提高教学质量。多关注学生,找准学生的“弱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加强基础训练,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

2.在计算方面还应加强,通过实际情境,先理解计算法则,采用形式多样进行计算专项练习。要做到20个字:加强口算、教学得法、紧扣法则、训练到位、养成习惯。

3.对概念、知识的教学不要局限于死记硬背。应注重其生成的过程。进而升华、拓展。引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4.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基础的题型入手,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5.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加强对“后进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和学习方法指导,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今后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在平时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阅读、思考,然后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进行反思与评价。只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细心解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成绩才能得到真正提高。

四年级:

一、试题说明

本次命题立足课本、关注过程、重视方法、体现应用、题量适当、范围全面、难度适宜,有十分题目为拔高题,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数学上取得不同的发展提供了一次平台。从考后分析看基本反映出我校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

二、卷面分析

一、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是填空题。本题的知识面较广,囊括了本册的要点,主要看学生对本册教学内容掌握情况,从答卷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灵活处理问题。但第小题失分较多,过直线外一点能画()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学生在做题时,没有亲自去画图,盲目判断,导致失误。

第二大题是判断题。学生在3题出错较多,属知识掌握不扎实,万级和个级的数的读法完全相同。这是错误的。

第三大题是选择题。虽然是选择题,但如果不仔细审题、认真思考很难得满分。学生在5题出错较多,下面()是电子计算器上的清除键。正确答案是AC,这道题学生记得不扎实,与ONC键弄混了。

第四大题是计算,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比较高,主要是平时注重这方面的训练。第五大题是动手画一画,这道题整体完成都很好。

第六大题解决问题。每道题列式还好,很准确,做计算马虎,导致结果错误,应多训练学生计算。

第七大题是附加题。第一小题完成很好,第二小题是书上数学广角烙饼问题,错误的学生是没有仔细读题,每人玩两局都列成3×5×2=30分。

三、改进措施

1.切实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2.加强基础,强化习惯。

重视数学基础,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是学好数学的法宝。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方案,有的放矢,不定时的进行检测、评估、矫正。同时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认真做事的习惯,如验算、认真审题、检验等。

3.应关注新课改理念下“双基”的内涵,切实加强“双基”教学,关注学生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要重视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必要的应用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习方式的指导。

5.利用教材,又要走出教材,重视对教材例题、习题资源的开发;同时,又要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丰富数学教学,以体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6.要切实加强对差生的辅导,及时和家长联系,家校结合,切实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增强其学习信心.最后我想说:成功的教育是教师的“爱心”加“耐心”。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沟通是拉近师生关系的桥梁,耐心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五年级:

一、卷面印象: 测试卷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试题涵盖了教材的大部分知识,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另外,试题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给学生留有自由选择解决问题的空间。

二、试题分析

第一大题:填空。

此题共有7个小题,考察内容覆盖面广、全面且具有典型性,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小数乘除法、平面图形面积和位置等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第二大题:判断。

此题包括5个小题,这5个小题出得较好,能考察学生方程和面积、积的位数等方面的能力,特别是第1个小题:一个数乘一个比1大的数积就比原数大。如果学生不认真分析,就会判对。

第三大题:选择(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此题考察了学生的思维灵活的能力,题意稍微变化,就容易出错。如:第5题:大于0.6而小于0.9的小数有()。大部分学生选c,此题培养学生不能太死板,要灵活多样,在发展学生的思维上下功夫。

第四大题:计算。

此题包括5个小题,这4个小题出得全面:直接写得数、竖式计算、简便计算、解方程。能考察学生的能力,特别是第4个小题简算,这个题如果学生不去认真思考和计算,很容易一分不得。

第五大题:解决问题。

这个题考察学生方程、行程、工程和分段计费问题。大部分完成较好。出现错误较多的是4和6题。对于分析能力差得同学是一个考验。

第七大题:附加题。

这个题考察学生的乘除法和植树问题,是书上原题的变形,学生出错还是因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以后还是要多练习、多巩固。

三、学生问题分析:

1.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判断题、应用题,主要原因学生在的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漏做题等低级错误。

四、改进措施:

针对上面的试卷分析及学生的分数分布情况,我们将采取下面的改进措施: 1.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发挥教师群体力量进行备课,进而弥补自身个体钻研教材能力的不足,共同分析、研究和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

2.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3.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

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4.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五年级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今后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5.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教”“善思”“实干”的工作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的更好。

六年级: 通过对本次阅卷反馈来看,教学检测的内容对今后的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它一方面引导着教师今后将从什么角度来教,怎样教,为什么教。同时,也将间接地规范着学生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的方向。结合这样的思考,发现今年六年级的试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具体试卷分析:

1.知识的覆盖全面,题型多样,各种知识的比例分值合理,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没有偏题、怪题出现,难易适中,2.试卷既关注了“四基”,又能考查能力的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成功喜悦,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新理念。

3.注重试卷的生活性,一些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素材改编成了有新意的试题,在试题的取材上充分注意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加强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发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如解决问题的五道题和附加题,都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强调了“解决问题”这类题对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重要性。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在学习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二、六年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体现在列式计算后不写单位名称。还有的在解应用题后不写答案等;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圆周率的比值是圆周长和直径的比等。

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应用题的相应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

4.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训练的不扎实。5.学生对题型不够熟悉,在答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信心不够。

6.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还没有到位,课堂教学缺乏知识拓展一类问题的思维训练。

7.两极分化严重。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优差悬殊,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

8.学生没有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大部分学生由于长期不积极动脑,思维滞后,不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遇到难题,索性一字不动,要严格整顿不会听讲,课堂上精力不集中,不能认真听讲,个别学生爱开小差,不会从老师的讲课中收集知识。

9.学生做作业时精力不能完全投入,应付作业的现象严重,做完后不能认真检查,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的质量不高,就同一内容做过作业也有一半以上的学生犯不同程度的错误。

三、今后改进措施

1.加强概念教学,特别是概念的推导过程、归纳过程,要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这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前提。

2.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例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

4.注重拓展提高,强化思维训练,不能死教教材。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做到“一题多变”,平时多收集资料,特别是要多整理易错题、灵活题、实践题,在讲解时要讲清讲透,努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培优补差,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针对部分学困生,要经常和他们的个别交流,平时要多给他们开小灶,查漏补缺,及时进行辅导,经常进行家访,不断与学困生的家长进行电话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和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齐抓共管,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同时也要让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脱颖而出,使全班的教学成绩有更大的提高,6.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努力体现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增强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学校今后努力的方向:

1.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行多方面的练习。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笨鸟先飞。”口算坚持天天练,难点分步练,题型花样练。

2.加强过程意识,注重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的提高过程,重视知识形成,发展过程解决思路的探究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发展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3.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多设计,提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水平的具有一定探究性问题。强化思维过程,努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从每天一道应用题起,逐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4.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行为习惯,认真读题,积极思考,用心计算,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5.切实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针对本次考试存在的不足,深入教研组开展教学研讨,解决学生的计算能力问题,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践。

通榆县第一小学校

数学卷面分析 第2篇

全卷共30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我校这次期中考试的考生有527人,其中100分的考生有8人,85分以上的397人,优秀率为75.3%,及格人数为517人,及格率98.1%,平均分为87.6分。本次试卷分析采用了抽样调查,样本容量为250。

下表是各分数段人数汇总:

分数

段20~2930~3940~4950~5960~6970~7980~8990~99100

数114319411732778

由上表可见,今年期中数学成绩的峰值一段是在90~99分之间,另一段在80~89分之间,低于70分者占总人数的5.3%,90分以上者占54%。这一结果证明我校数学教学两极分化的现象不容忽视。

二、学生学习状况(答题)评价

1.填空题考生答题情景分析

填空题(1-7)(9-10)均为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数学中的基本概念(相反数、绝对值、系数、同类项、科学记数法)的理解,以及对基本技能(求代数式的值)的应用,得分率很高。

填空题(8)主要是借助于数轴来处理点与点距离的问题,需要分类讨论,有一小部分学生只研究了一种情景,在调查的250份试卷中,有56位同学答错了,错误率为22%。这类试题涉及知识虽然基础,但需要考生具备必须的“学习”本事。考试结果证明,对于这样的试题,有相当一小部分学生存在本事上的欠缺。

填空题(11)是信息题,学生需要根据表格供给的数据完成两小题,考查的是绝对值在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应用,其中第1问求“最接近标准的是哪个”,没有学生做错,而求“最重的足球比最轻的足球重克时”,错误率将近45%,得到的答案是“26”,在必须的程度上还是没有真正的理解+12,-9,+18,-10,-8这些数在本题中所表示的意义。

填空题(12、13)是探索规律题,其中第12题全对,所以,从简单的一列数中探索规律,然后写数相对而言要比较简单。可是第13题的错误率是59%,这题难度相比较较大,虽然折纸问题是上课一齐探索过的,并且纸的层数与折的次数之

间的规律对某些学生来说不难,关键是学生不知如何解决0.1x2n》12。其实如果用计算器来探索,这题就很简单。学生对于用计算器来解决问题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填空题(14)考查的知识点如何表示一个两位数,错误率为31%,其中错误的原因基本上有两个:①分别表示了十位和个位的代数式,没有表示出这两位数②不明白如何表示。总体而言,填空题的失分主要集中在第11,13,14三题,大约占填空题总失分的73%。

2.选择题考生答题情景分析

选择题(15、21)分别考查了乘方的概念和求代数式的值,没有学生做错,说明对于概念的基本应用和求值运算,学生掌握的比较好。

选择题(16、17)是简单的计算,错误率很低。

选择题(18、19、20)知识点虽然比较少,可是不是简单的直接运用,而是需要在思维上多走一步。比如第18题,是将绝对值和平方结合起来,它们的共同点是解的多样性;第19题是要会进行幂的运算,主要区分乘方中的底数;第20题主要考查互为相反数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有关性质。题目虽然简单,但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也存在必须的障碍。这三题的分别为10%,8%,9%。

选择题(22)是一道信息题,学生完成的情景还能够,这也体现了学生对数轴的认识比较到位,错误率10%。

选择题(23)是一道关于图形的面积问题,错误率为20%。本题的关键在于求出卫生间的宽和厨房的长,这就要求学生有比较好的分析问题,寻求等量关系的本事,而有一部分学生却不能从图形中很好的得出结论。

选择题(24)是一道探索规律题,和我们以往做过的不一样,一部分学生不能从题中的3个图形中看出规律,原因在于没有注意题目中的“旋转闪烁”和“闪烁规律”,所以错误率相比较较高,约为45%。

3.计算化简题考生答题情景分析

25、26、27三大题都是计算题,是最基本的有理数混合运算、去括号,合并同类项,代数式求值问题,考查学生的运算技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基础掌握的还是不错,可是扣分主要集中在26,27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24与(-2)4不能区分;②似乎为了“简便计算”,计算顺序搞混;③括号前面的系数没有乘以后面的每一项;④去括号时出现了变号混乱的情景;⑤代入数值时不注意负号和乘方的书写格式。

4.解答题题考生答题情景分析

28题第(2)个小问题基本上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这说明学生还是能够比较清楚这一列数排列的规律,可是要用文字语言来表示,错误率34%,比较高,符号指数能够说清楚,可是系数就说不清了;

数学卷面分析 第3篇

一、稳定的卷面

感觉变化不大即试卷的外形在预料之中及命题以能力立意未变.

1. 体例稳定.三类题型延用浙江卷特有的“10+7+5”分布, 分数设制没有变化.

2. 知识点分布比例未变.算法, 集合, 充要条件, 复数, 排列组合, 二项式定理等, 仍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出现.在解答题中, 5道题的知识分布与考试说明中的样卷保持一致.

3. 文科命题方式未变.命题仍采用对理科卷换题, 以扣住文科学习范围;后移相同题, 或更改试题形式 (条件、结论或表述形式) , 以降低难度.统计两卷, 只有3道题完全相同 (如表1) .

4. 基础起步未变.试卷仍是基础题起步, 力图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安排的题量不少, 但有些题具有新意.试题呈梯度安排, 看似平缓, 但易中难层次较为清楚.各解答题第1小题的门槛不高, 易于进入.

5. 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未变.

(1) 重视对数学重要思想方法的考查, 是数学高考坚持的命题原则.以今年的理科卷为例, 足以说明这一思想未变, 如运用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这类题所占比例较大.在解第9, 11, 12, 13, 15, 16, 17, 18, 19, 20, 21, 22题等中, 无一不包含着这一思想的运用.如第9题, 转化为先画出函数y=4sin (2x+1) 的图象;第11题, 化归为y=sin (ωx+φ) 型函数;第12题, 转化为求直四棱柱和正四棱台体积;第13题, 通过建立关于p的方程, 转化为求出p值 (包含了方程与函数思想) 等等.

运用数形结合数学思想.在解第7, 8, 9, 10, 13中, 若能运用该思想, 则能化复杂为简单, 化抽象为具体, 方便地解答问题.如第8题, 根据条件, 得到图1, 借助图形, 得到|PF1|=2b, 则由双曲线定义, 可得

分类与讨论思想.可以运用这类思想解决的有第10, 14, 19, 22题等.量不多, 但有灵活性.如理科第10题, 当时, 可按类否定, 但对其他类时, 需要通过穷举情况, 逐一验证;有些题, 好的解法是建立模型, 转化问题, 而不是分类讨论, 如第17题;又如第19题第 (2) 小题, 若理解概念, 具有分类讨论思想, 则忘记或没有发现所求服从二项分布, 仍可解决, 只须把3次中有2次获1或2等奖分成3类:“一, 一, 三”;“二, 二, 三”;“一, 二, 三”, 则

高考命题重视数学思想, 已经对高中数学教学产生了良好影响.今年涉及数学思想的试题仍保持了较高比例, 说明这一导向依然耸立.

(2) 提供公平的, 反“题海训练”的试题是浙江卷一贯的风格, 今年仍然保持着.这类题虽不多, 但新而不繁, 对数学直觉能力要求较高, 要解决它们, 非一日之功可以做到.因此试题具有较高的信度, 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今年的创新试题, 有题10, 14, 17和题22, 除这些题外, 今年试卷中出现了看似常见, 但未落俗套的试题.如理科题8, 9, 16等, 这类题看似熟悉、易解, 实际不是, 是能等同新颖题的公平试题.

二、变化的内涵

对今年高考数学卷, 初做会感到一些题解决并不易, 一些题做起来不流畅, 这源于试题内涵的变化, 以下列举其中几点.

1. 材料的变化.

今年试题全部取自高中数学知识范围.用高中知识考查能力, 选拔招生, 既合情合理, 又显示出命题组的命题能力和希望能对高中教学产生正确导向的用意.

立几解答题一改空间直观图呈现条件的形式, 采用折叠问题, 由于数据源于平面, 因此, 求解也完全可以通过平面完成.

(1) 由条件可得, 设二面角A′-FD-C为θ, 则tanθ等于AH比上点H到AF的距离2, 即所以

(2) 如图2, 连结HC与MN交于点Q, 由条件平面MNCD沿MN向上翻折, 所以点C在平面ABCD的射影在直线HC上, 且MN⊥HC, 当C与A′重合时, 由AH⊥平面ABCD, 所以HQ2+AH2=QC2, 即HQ2+8=QC2, 又HQ2+QC2=10, 解得以A为原点, AB所在直线为x轴, 建立直角坐标系, 则H (2, 2) , C (8, -10) , 设直线MN的方程为y=43x+b, 由点H到MN的距离 (正舍去) , 所以可见题的空间背景减弱, 但对空间想象力的要求却在增强.更重要的是, 该题跳出各次模拟考卷的命题范围, 以一个新角度, 考查空间想象能力.

概率解答题.采用“高尔顿钉板”试验背景, 改编并加载实际意义, 同时定义随机变量ξ为获得k等奖的折扣率, 一改常做题ξ基本为0, 1, 2, …的面孔, 不仅跳出“摸球”模式, 而且产生“新而不难”的效果.

2. 难度变化.

今年数学高考给人难度有增加的感觉, 这主要是因为部分试题拉大了解题所需的知识方法与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之间的距离.试题拉大距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 综合知识与方法.如理科第3题 (文科第6题) .设0<x<2π, 则“xsin2x<1”是“xsinx<1”的什么条件 (选择题, 选项略) .

解决该题至少需要具备知识:当0<a<1时, 有0<a2<a<1.至少需要具备的方法:条件的集合判定法, 或命题判定法.同时还要能从题设信息中, 联想到以上知识、方法, 并且确认可用.这并不是件易事.

(2) 跳出常见的范例和模式.今年的试卷, 既用新颖题, 也用未落俗套的试题, 来实现“跳出”, 以理科卷为例, 这类试题至少有第4, 10, 14, 17, 19, 20和22题, 合计总分超过60分.

一看就知道这是在反“题海训练”.题多做而不究其因者, 只听讲解而无自主活动者, 面对这类试题, 往往会努力联想范例或模式, 不仅造成心理压力, 而且会影响后面题的正确解答.

3. 关注概念理解.

考查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是高考的一项追求, 今年在做法上有一变化---建立数学模型的试题设计.

理科第10题, 其模型是函数y=log2x的图象经过指定的平移能否过两个指定的整点 (图3) , 可通过函数图象的平移, 也可通过点的坐标的整体平移, 进行判断.

理科第17题, 对题意理解就能转化问题, 建立如表2所示的模型, 问题自然转化为把4个不同球, 放在8个盒子 (用圈表示) 中, 而同1个球上下不能重复放.

理科第22题, 4个元素的某种排列成等差数列, 总数有24种.但在第 (1) 小题得出x1<a<x2 (a=x3) 的条件下, 总情况只有4种, 即对另一个x4, 4个数的某种排列要成等差数列, 其基本模型如图4所

示.在此图中, x1, x2, x3和x4之间的距离不准确, 但并不影响下面的分类讨论.

(1) 当x4在x1左侧时, 有2x1=x4+a, 且2a=x1+x2, 得x4=2x1-a, 2a=x1+x2;

(2) 当x4在x1与a之间时, 有2x4=x1+a, 且2a=x4+x2, 得x4=21 (x1+a) , 3a=x1+2x2;

(3) 当x4在a与x2之间时, 有2x4=a+x2, 且2a=x4+x1, 得x4=21 (x2+a) , 3a=2x1+x2;

(4) 当x4在x2右侧时, 有2x2=x4+a, 且2a=x1+x2, 得x4=2x2-a, 2a=x1+x2.

讨论是脱离原题进行的, 因此是一个模型, 建立它才能有序地分类, 解决问题.

考查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了一种的新途径, 同时还应看到, 一个数学模型的外显形式, 可以有多种, 但其本质却只有一个.正确的数学理解, 通过对这份试卷的分析,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这里有许多启示.

三、启示与思考

通过上面评析, 可以认为今年的浙江数学卷, 发出了需要改进高中数学教学的信号.如何来改进?笔者认为, 需要重视下列3个问题.

1. 关注理解数学概念.

面对反常规, 重理解的数学高考, 覆盖类型, 求全方法的教学, 并不能真正促进对数学的理解, 也会造成高考后, “三年白学”的结论.而真正做到对数学的理解, 需要教师组织材料, 设定问题, 让学生先行, 再进行概括.

2. 重视数学模型作用.

今年的一些高考题都有基本背景, 这些背景实际是对数学基本模型的演绎, 或是对一类数学问题的归纳概括.当前, 试题之多, 可以说取之不尽.要知道, 若取之就用, 则会用之无效.需要我们从基本模型出发, 设计问题, 使学生更多地理解数学的本质, 在解决问题后, 需要概括本质, 揭示内含, 归类于模型.

3. 夯实双基.

数学双基仍需要得到重视, 没有基础, 谈不上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更不能进行数学能力的培养.同时, 也必需明白, 只通过反复做题来进行巩固双基, 会造成死的理解, 固化的认识, 机械的记忆.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 面对新颖, 或反常规问题时, 不是束手无策, 就是深陷回忆、匹配之中, 根本不可能利用题目信息, 尝试探索解题途径.

小学数学检测卷面分析 第4篇

本次考试所命试题以课本内容为基本依据,大部分都是基础题,符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水平。从考察的成绩来看,也基本反映了我校学生目前的实际水平。本次命题,所涉及到的题型有填空、判断、选择、计算、作图、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从不同方面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重点考查。用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地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过程方法的掌握。注重培养学生根据生活情境分析处理数学信息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本次数学命题立足课本、关注过程、重视方法、体现应用、题量适当、范围全面、难度适宜,从学生答题情况看有好的方面,也存在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一、好的方面:

1、部分班级成绩较好。在本次考试中,一年级两个班,二年级班,四2班,五3班、六1班A率均达到了50%以上,从这几个班学生的试卷看,绝大部分学生基础掌握的非常扎实,计算正确率高,应用题失分较少。也由此看出,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了基础知识的强化和训练,这也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所在。

2、大部分学生书写工整,卷面干净整洁。一到六年级大部分学生在这次考试中都能认真书写,他们的字迹工整,卷面干净,低年级学生书写时能用尺子画线,相比较而言,低年级书写比高年级的书写更加美观、大方。高年级各个班也有一部分学生书写十分漂亮,这都需要我们继续保持。

二、卷面分析

1、基础知识部分

本次考试,每个年级的试卷都有一定比例的填空题。从不同方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可从答卷情况看,一二年级答得较好,三-----六年级有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扎实。一是学生审题不认真,二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三是学生学的过死,不会灵活的解决问题。

2、计算部分

本次考试,学生计算题成绩很不理想,几乎所有学生在计算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失分现象。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计算失分率更大。个别学困生可以说就不会计算。三年级脱式计算、四年级的简便运算、五年级的混合运算,在这次考试中失分都很严重,由此可见,我们在这方面的训练还极为欠缺,或者说训练了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算理。在后半期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把计算教学作为重中之重,想尽办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准。

3、作图部分

二年级平移,确实有些难度,任课教师认为有些超纲,从卷面看大部分学生都有失误,均有不同程度的失分现象;四年级动手操作,一道是考查学生的方向位置,另一道是让学生给三角形作高,由于教师在平时训练过,学生作答较好,个别学困生较差。六年级作图失分严重,一是由

于学生题意理解不到位,二是学生作图不准确,造成严重失分。各年级学生在作图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失分现象。从答卷看,部分学生审题不认真,没有按要求作图;还有学生作图不规范。这些都提醒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

4、解决问题

无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待加强。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在遇到的问题时候,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不能够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更为逊色,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三、经验教训和今后措施

从各位教师的卷面分析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1、几乎所有的科任教师都提出相同的一点,急需提高学困生的成绩。从分数的公布情况看,我校学困生的成绩已经二三十分徘徊了。一到六年级几乎每个班都有这样的学生,十几分的也有。这些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应辨能力比较差,平时常“漂浮”于课堂之外。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怎样有效的转化学困生?还需要我们探讨。作为任何一名任课教师,我们都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切实解决学困生的学习能力问题。

2、学生的计算水平急待提高。无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我们学生的计算水平都须提高。由于粗心,马虎或不明算理,致使计算题严重失分。尤其是学困生,计算的准确率特低。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行多方面的练习。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笨鸟先飞。”口算坚持天天练,难点分步练,题型花样练。

3、部分知识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过浅。在数学课上,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来,通过学生自主活动,意义建构,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并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4、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多设计,提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水平的具有一定探究性问题。强化思维过程,努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建议老师们以每天一道应用题起,逐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行为习惯,认真读题,积极思考,用心计算,仔细检查的好习惯。在我们的卷面分析中,我看到许多老师都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年级上册数学卷面分析 第5篇

一、试卷总体情况分析

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试卷目标明确,重点明确,难度适中,但题目灵活,综合性强,考查面广。本次测试的试卷能够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本学期数学学习效果。

二、学生成绩分析:

参考人数37人,及格人数27人,及格率73%,总分2578,均分 70。

从成绩分析,得满分的同学没有,试题本身难度大,重点成了考察中等生以上学生情况,学困生感到很棘手,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思维能力这方面的培养。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测试卷着重从六个大方面对学生的知识进行考查评价分析:

第二大题理解填空,孩子们出现问题最多的是第6题图形的角度计算问题,综合了折叠后角重合的知识,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第8题考查优化问题,学生的观察分析有限,这说明孩子们的思维不严谨。

第三大题选择,有一部分学生做的很好,没有错误,失分较少,个别失分的同学都是粗心造成的。尤其是最后第8题,选择不正确的说法,四个选项涵盖四个单元的知识。对学生思维宽度要求较高。

第四大题按要求作图,部分学生完成的不好,没有对照概念认真分析,思考欠缺。

第五大题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是比较难的知识,但卷面上的应用题难度都比较大并没有超出范围。有一部分同学不能完整地解答出来。因此错误率很高的。这说明了学生缺乏思维训练,思考分析问题欠缺,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如第3、4题,都因学生没能理解题意而出错。

四、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上的试题分析,我认为失误之处主要是以下几点:

1、学生优中差程度悬殊,学困生比较多,基础不扎实,有的不爱学习,有偷抄别人作业的现象。

2、答题时缺乏认真思考分析,考虑不全面,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

3、概念和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差。

4、大部分学生缺乏分析和综合能力,同时对解决问题应用题掌握不好。

五、对考试的建议

1、试题数量大,有一定的难度,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认真分析。个别差生没答完题。我觉得应和平时考试试题难易程度相当,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这样效果会好些。

2、大多数学生没有多思考分析的余地,更没有检查的时间,导致失分率比平时高。

六、改进的措施

1、加强计算训练力度和有效方式,提高 计算速度和质量。强化思维过程,努力提高理解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2、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多设计,提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水平的具有一定探究性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习惯,解题过程的完整性,作图的标准化,都要注意不断训练。

4、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行多方面的练习。

5、多关注后进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上课时多提问 ,并且随时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6、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习惯。

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面分析 第6篇

一、试卷结构

本次试卷知识点很全面,试题很基础,但想得满分不容易。本次期末试卷检测,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应用、附加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二、测试结果成绩统计如下:

年组总人数 142 人,年组最高分100分,年组最低分 55分,年组平均 92.36 分。年组优秀率70%,年组及格率93%。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是填空题。本题的知识面较广,基本概括了本册的要点,主要看学生对本册教学内容掌握情况,从答卷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灵活处理问题。但第4小题失分较多,一本书72页,小龙看了这本书的八分之一,他看了几页?大部分学生对分数这部分知识理解不够好。第8小题比较大小,5分米○4米和300分钟○3时,比较时出现的错误较多,这部分学生对单位换算和时间的换算掌握的不灵活。应多加练习。

第二大题是判断题。学生在第1题出现的错误较多,两个因数的积一定大于两个因数的差。觉得这道题学生理解不够导致错误。4题出错较多,属知识掌握不扎实,四边形和长方形混淆。

第三大题是选择题。虽然是选择题,但如果不仔细审题、认真思考很难得满分。学生在2题出错较多,秒针从数字2走到数字3,经过了()。大部分学生都选A.1秒这是没有认真审题,对其知识掌握不扎实。对秒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应多加练习。

第四大题是计算,学生失分较少。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比较高,主要是平时注重这方面的训练。

第五大题是应用,这部分知识失分较多,主要考察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第1小题画一个周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大部分孩子都画错了,不能对所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应多加练习。第3小题失分较多,一部分学生不能根据所给的已知信息提出相应的问题并解答。可见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有局限性,应从多方面练习。第5小题失分更多,没有认真审题,导致结果错误。

第六大题是附加题。第1小题完成很好,第2小题是和书上类似的思考题。填上的同学并不多,掌握不是很好,丢分较多,学生在填完后没有再计算一遍,很难发现错误,应多推敲,多验证,才能做对。第3小题是有关集合方面的知识,不能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大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导致失分较多。

四、针对学生的答题状况,全体数学老师确立了如下改进措施:

1.加强基础训练,提高教学质量。多关注学生,找准学生的“弱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加强基础训练,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

2.在计算方面还应加强,通过实际情境,先理解计算法则,采用形式多样进行计算专项练习。要做到20个字:加强口算、教学得法、紧扣法则、训练到位、养成习惯。

3.对概念、知识的教学不要局限于死记硬背。应注重其生成的过程。进而升华、拓展。引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4.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基础的题型入手,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5.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加强对“后进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和学习方法指导,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优化卷面表达,凸显作文亮点 第7篇

一、作文开篇六法

“万事开头难”。学生拿到一个作文题,往往不知怎么开头,甚至一开头即离题万里。那么怎样做到既开篇点题又精彩生动呢?下面介绍六种开头的方法。

1. 比喻法。

例如:歌颂亲情的文章《父爱无痕》可以这样开头:“总以为父爱是清风,若有若无;却不知父爱是明月,朗朗而照……”

2. 排比法。

例如:以“宽容”为题作文可以这样开头:“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3. 联想法。

即由这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例如:《生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以这样开头:“彩虹是天空一道亮丽的风景,鲜花是大地一道亮丽的风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构成我们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4. 引用法。

可引用名人名言、古诗词、流行歌曲的歌词、广告语等。如《语文之美》可这样开头:

“其实在枯燥的学习中,也蕴藏着美……

我轻轻地问语文:‘你是什么?’语文告诉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是语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是语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是语文。”

通过引用古诗词来诠释语文之美,这样的效果恐怕是任何语言也达不到的。

在一篇歌颂父爱的作文中,因父爱具有深沉含蓄的特点,一学生巧用一句歌词做题目:《爱你在心口难开》。随着对父爱了解的进一步加深,父女俩的感情也随着情节的展开进一步升华。文章的最后,小作者充满感情地说:“大胆地说出你对父亲的爱吧,不要让爱在心头,口却难开!”结尾再次巧借歌词,在首尾呼应的同时实现了主题的高度升华。

这些朗朗上口、耳熟能详的诗句,名言、流行歌曲的歌词和广告语,既能增加文采,又能紧紧地吸引读者,使作文拥有无穷的魅力。

5. 问句法。

问句能起到引起读者注意的作用,常见的问句有三种: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

例如:以“幸福”为题作文:可这样开头: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

6. 自然引入法。

我们在作文的开头使用一些方法是可以的,但我们不能为了方法而方法,任何方法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如以“家”为题作文。可这样开头:

“我的家很平凡,没有豪华的住宅,没有感天动地的故事,但是我们却能快乐而又幸福的生活在其中,我们相互宽容,相互理解。家———是我和父母用爱搭建起来的天堂。”

此开头虽没有使用任何方法,但它却娓娓道来,恰当、巧妙而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你能说它不好吗?

二、优美行文,流畅自然

1. 拟写小标题。

2007年浙江省的中考作文题是“我因____而自豪”,一考生以《我因生活在江南而自豪》为题,他设置了这样三个小标题:

小桥———

流水———

人家———

这三个小标题恰恰是马致远的《天净沙》中的一句诗,使得文章的行文既条理清晰又新颖别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2. 设置相同句式。

河北省2007年中考作文题是“反省”。一位考生选取了林黛玉、李清照、屈原三个人的素材,他这样实现了文章的过渡:

“……

黛玉,你何不反省一下,倘若自己多一份旷达,少一份忧郁;倘若自己多一份宽容,少一份狭隘,也许可以续写人生的喜剧。

……

清照,你何不反省一下,人生无常,寂寞常有,倘若你敞开心胸,笑对人生,又怎会落得肠断无人诉,人比黄花瘦。

……

屈原,你何不反省一下,既然楚王昏庸,诸臣无能,你何必留恋,何必担忧。胸怀大志,也许这才是你人生的追求。”

这样用相同的句式巧妙地衔接上下文,使文章的行文思路一目了然。

3. 设置一组美句。

比如排比句、哲理句、双关句、名人名言等,这样可形成亮点,在瞬间点亮阅卷老师的眼睛。请看下面的例子:

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懂得了作为人的价值;当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人应具有反抗精神;当白朗宁说:“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的重要。

三、精妙结尾,画龙点睛

一篇文章的结尾应具有点明中心、收束全文、呼应开头的作用。好的结尾能够画龙点睛,起到升华主题,耐人寻味的作用。所以写好结尾非常关键。结尾可采用以下形式:

1. 议论抒情式。

如以“书”为话题。可这样结尾:

“与书为伴,孤独也是一种享受,失败也是一种欣慰,嘈杂也会变得和谐。与书为伴,徜徉在书的世界里,用书的内涵涤荡心灵的尘埃,为心灵美容。”

2. 呼应开头式。

以“家”为题。可这样结尾:

“痛苦的时候,你会回家,用眼泪驱散心中的愁云;心烦的时候,你会回家,那和谐的气氛将会带给你一片温馨。家,融入的是烦恼,释放的是快乐;家,接纳的是难过,给予的是开心。

家的感觉真好!”

3. 含蓄结尾,耐人寻味。

用留有余地的话让读者去想象,会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

“看着母亲那饱经沧桑,写满岁月风尘的脸,我的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于是我拿起储蓄罐,冲出门外……”

4. 巧用修辞。

在文章的结尾巧妙地运用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既收束了全文,又营造了文章的意境之美。

例一:“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父爱如山,为你撑起一片蓝天。

有些事情,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时光易逝,岁月无情,把对父亲的爱大胆地说出来,不要让爱在心头,口却难开。”

例二:“当你因饭菜不合口而大发雷霆的时候,你可曾想过,父母为准备这顿饭花费了多少心血?

当你因病而卧床不起时,你可曾看到父母守候的身影,焦急的目光?

当你与父母发生争执摔门而出的时候,你可曾想过父母对你无知的失望,却又难以割舍的担忧?

孝敬一下父母吧!满足父母其实很简单,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会令他们欣喜若狂。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时候,才怨恨时光流逝得太快。

上一篇:高一语文下册《诗经》三首 教案下一篇:欢送会的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