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评课稿

2024-09-19

巨人的花园评课稿(精选8篇)

巨人的花园评课稿 第1篇

听了陈老师的课,我受益匪浅,也一直不停地学习思考她的教学方法,然后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

下面是我对本堂课的几点感受:

一、她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通过多种形式读课文,品味课文生动、形象,语言准确。

二、奇思妙想,让想象张开翅膀。

多媒体课件制作恰到好处,一开始,多媒体屏幕打出课题,同学们就喜欢上童话故事,一份想象快餐油然而生,能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构思一个美丽的故事。那些色彩绚丽、想象丰富的画面就立刻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一下子将他们带入到情境中,奇思妙想更是层出不穷。正因为有了课件的引导,孩子们的想象之门被打开了,陈老师又及时引导孩子们想象(多媒体屏幕打出课题)深入的探讨花园里所发生的一切。

三、激励指导,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中享受快乐。

很欣赏陈老师的评价语。每个孩子讲述完,陈老师都有精彩的点评。如“你真是个善思的孩子,多有爱心啊,我替巨人谢谢你了。”……看似信手捏来,却给予孩子们莫大的鼓舞,激发孩子们创作的欲望。

巨人的花园评课稿 第2篇

听完吴英老师的课,对我来说真是获益匪浅。

吴英老师执教的《巨人的花园》一课,是王尔德的童话名著,故事的情节非常简单,却向人们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巨人的自私自利让他的花园失去了春天,当他改正错误时,春天又回到了花园。这节课能以学生为主体,营造了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在教学方法上,表现最突出的有以下几点:1、教学环节条理清晰,紧扣“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这一主线,抓住巨人的花园情景及人物态度的变化,通过朗读感悟童话表达上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2、展开想象,移情表演。如:教师引导学生读了巨人叱责孩子们的三句话后,顺势问,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说话的时候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扮演巨人,演出他们的神情、动作、语言,再现了文本。3、写作方法的指导。文中一个非常明显的写作方法就是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吴老师教会学生如何把这种方法应用到今后自己的作文中,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4、注重课堂知识的拓展延伸。如:让学生课下根据要求阅读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文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本节课是朴素中透着精致,平凡中闪着精彩。当然,一节课有得必有失,但那其中闪光的地方就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让我们每个教师都能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吧!

巨人的花园评课稿 第3篇

一、文路:文章的表达顺序

文章的基本表达顺序有:按时间变化、地点变换、事情发展、人物出现、逻辑关系等等。那么, 《巨人的花园》属于什么表达顺序呢?我们不难看出, 可以用不同的依据列出不同的表达顺序。“花园”“巨人”“孩子”“围墙”四条线泾渭分明, 各自相对独立, 但四条线互相交织、互相作用, 螺旋发展, 形成有机的整体, 才使故事的情节变得如此完整, 如此曲折, 这才符合童话的特点。这方面, 无论是课文, 还是原文, 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定要分个强弱, 由于文章篇幅的原因, 原文在故事情节中自然略胜一筹。我们不妨在情节的开端、发展、结局等三个方面作一比较。

1.情节开端的比较

【课文】花园的主人是个巨人, 他外出旅行已有好久了。

【原文】一天, 巨人回来了。原来他到自己的妖怪朋友科尼西家串门去了, 他和朋友一起待了七年。七年的时间里他把要讲的话都讲完了, 因为他的交谈是受限制的。接着巨人决定回他自己的城堡了。

课文的开端只交代了“花园的主人是个巨人, 他外出旅行已有好久了”, 即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花园的主人是谁?二是他干什么去了?仅此而已。原文就不同了, 文章紧紧抓住了童话夸张、幻想的特点, 在开端就引发儿童的兴趣。“妖怪朋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串门 (不称做客, 也不叫旅行) ”一串就是七年, 儿童就会想:串门哪有这么长时间呀?“把要讲的话都讲完了”, 他讲了哪些话?他真的讲完了吗?“他的交谈是受限制的”, 既然是串门, 怎么就会受限制呢?如此种种, 儿童对每句话、每个词都感兴趣, 这叫作“引人入胜”。

2.情节发展的比较

【课文】巨人不解地看看四周, 突然发现桃树底下站着个小男孩……于是, 他立刻拆除围墙, 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原文】那是花园中最远的一个角落, 一个小男孩正孤零零地站在那儿。因为他个头太小了, 不能爬到树枝上, 只能围着树转来转去, 一边走一边哭。那棵可怜的树仍被霜雪裹得严严实实的, 北风也对它肆意地咆哮着。“快爬上来呀, 小孩子!”树儿说。它尽可能地垂下枝条, 可是那个孩子太小了。

看着窗外的一切, 巨人的心融化了。“我以前怎么会这么自私呢?”他说, “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我这儿来了。我要帮那可怜的孩子爬到树上去, 然后再把围墙都推倒, 让我的花园永远成为孩子们的游乐园。”他真为自己过去所做的一切而感到羞愧。

巨人轻轻地走下楼, 悄悄地打开前门, 走到花园里。但是孩子们一看到他, 就都吓得逃走了, 花园再次回到了冬天。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 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 没有看见走过来的巨人。巨人悄悄来到小孩的身后, 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树上的鲜花一下都开了, 鸟儿们也飞来唱起歌。小男孩伸出双臂搂着巨人的脖子, 亲吻他的脸。

童话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细腻生动的笔调, 采用多种手法, 描写人物的性格与心理活动, 描写生活环境和背景。注重人物形象刻画的典型性, 人物的个性在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中丰满生动, 呈立体化。比较课文与原文, 在情节发展中相差还是比较大的。课文中的巨人, 从对他的语言描写的三个“滚出去”, 从对他的神情描写的“生气”到“发脾气”再到“大声斥责”, 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巨人是粗暴的、蛮不讲理的, 是平面化的。而原文中第一次巨人见到孩子玩耍时, 虽然有“粗暴的语气大声吼起来”这样的神态描写, 但没有说“滚出去”, 而是说“你们在这儿干什么”。第二次巨人看见孩子们爬过墙上的小洞来到了花园的情景, 心里感叹:“多可爱的情景啊!”第三次巨人看见孤零零的小男孩, “巨人的心融化了”。从上面的句子中, 我们可以感悟到:巨人虽粗暴但不失和蔼, 虽自私但不失慷慨, 是立体化的。所以说, 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 原文就显得更加起伏有致、丰满生动。

3.情节结局的比较

【课文】从那以后, 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 爬上巨人的肩膀, 尽情地玩耍。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 感到无比的幸福。

【原文】小男孩对巨人露出了微笑, 说道:“你让我在你的花园中玩过一次。今天我要带你去我的花园, 那就是天堂。”

那天下午, 当孩子们跑进花园的时候, 他们看见巨人静静地躺在那棵树下, 已经死了, 满身覆盖着白花。

童话的结局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向善的”, 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课文和原文的结局都是美好的, 这一点是相同的。但细作比较, 课文以巨人开放花园, 孩子们与巨人尽情玩耍, 感到无比的幸福为结局。这与儿童纯真善良的心理是非常吻合的。但深层次地说, 就显得比较一般, 没有悬念。而原文的结局就更为深邃。其一, 解开了课文中“小男孩”的身份, 只有天使才有这样的神奇, 非常符合童话具有幻想的特点。其二, 巨人死去虽然是悲伤的, 但从巨人“静静地躺”可以看出, 巨人临死前是多么的平静、多么的安详、多么的幸福。因为他把欢乐给了孩子们, 他死后可以上天堂。这是一种以悲衬喜喜更喜的写法。

二、文旨:文章的思想感情

什么是文章的思想感情?什么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思想感情与中心思想有什么不同?我们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 思想感情是塔身的话, 那么中心思想就是塔尖。《巨人的花园》的思想感情是什么?笔者罗列了各个版本的教参或教案, 有这样一些学生感悟出来的思想感情:“快乐一起分享”“人不要太自私”“孩子天真活泼”“巨人是自私的”“巨人是大度的”“巨人是讨厌的”“巨人是可爱的”“要尊重孩子,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懂得待人要宽容”“巨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懊悔”等等。我们有理由相信, 文章的思想感情远不止以上几种, 还有很多很多, 因为思想感情是丰富的、多元的。可以在一段话、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中感悟到不同的思想感情。那么, 课文与原文在思想感情上到底有什么异同呢?

1.巨人的情感比较

【课文】

1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 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2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 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3“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原文】

1“你们在这儿干什么?”他用粗暴的语气大声吼叫起来, 孩子们都吓跑了。

2看着窗外的一切, 巨人的心融化了。“我以前怎么会这么自私呢?”他说, “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我这儿来了。我要帮那可怜的孩子爬到树上去, 然后再把围墙都推倒, 让我的花园永远成为孩子们的游乐园。”他真为自己过去所做的一切而感到羞愧。

3巨人悄悄来到小孩的身后, 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树上的鲜花一下都开了, 鸟儿们也飞来唱起歌。

其一, 巨人对孩子的态度。从课文对巨人的神态和语言的描写中, 我们强烈地体会到巨人对孩子的态度是冷酷的、粗暴的, 甚至一次比一次激烈, 最后达到忍无可忍的地步。而原文中巨人由初见时的粗暴, 到再见时的羞愧, 再到最后“轻轻托起孩子”的动作, 巨人表现得一次比一次善良可爱。其二, 巨人心理的变化。课文中巨人的心理变化是靠天气的刺激、孩子 (特别是小男孩) 的言行教育而产生变化的, 是被动的。而原文中巨人的心理变化是自觉的, 是一个自我觉醒的过程, 是主动的。由此, 我们感觉到课文中的巨人是自私的、毫无感情的, 是个冷血动物, 感觉是个“反面”人物。而原文中的巨人也有自私、粗暴的一面, 但更多的是自责、懊悔、善良、大度, 说不上是“正面”人物, 但至少也是个“中性”人物。

2.小男孩的情感比较

【课文】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 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 巨人看着他的眼神, 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 桃树马上绽出绿芽, 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原文】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 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 没有看见走过来的巨人。巨人悄悄来到小孩的身后, 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树上的鲜花一下都开了, 鸟儿们也飞来唱起歌。小男孩伸出双臂搂着巨人的脖子, 亲吻他的脸。

其一, 小男孩不跑的原因是不同的。在巨人的大声叱责下, 小男孩没有跑, 这一点两篇文章是相同的, 但不跑的原因却是不同的。课文中的小男孩“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是无所畏惧的。留下来是准备“教育”巨人, 请他“改邪归正”, 是个“强大、主动”的孩子。而原文中的小男孩, 是“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 没有看见走过来的巨人”。他为什么会伤心地流泪呢?他可能会怨恨巨人的自私、凶恶, 他可能会怨恨自己的渺小、无能, 他更担忧其他孩子永远得不到开心、欢乐。他是个“弱小、被动”的孩子。其二, 小男孩的表现是不同的。课文中“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 桃树马上绽出绿芽, 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小男孩的“一伸”, 是“主动出击”, 多么潇洒, 多么神奇。但读者除了感觉到小男孩威力无比外, 其他就少之又少了。而原文中巨人“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树上的鲜花一下都开了, 鸟儿们也飞来唱起歌”, 小男孩被巨人的“一放”, 虽突不出小男孩的强大, 但说明鲜花、鸟儿是多么喜欢小男孩啊!突出了“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这一主题。孩子、巨人、花园互相给予、互相依存, 人类、动物、自然的关系也不正是如此吗?

3.孩子们的情感比较

【课文】

1孩子们吓坏了, 四处逃散。

2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 纷纷逃窜。

3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 爬上巨人的肩膀, 尽情地玩耍。

【原文】

1他用粗暴的语气大声吼叫起来, 孩子们都吓跑了。

2但是孩子们一看他, 就都吓得逃走了。

3当人们去赶集的时候, 发现巨人和孩子们一起在他们从未见过的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园中玩耍。他们玩了整整一天, 夜幕降临后, 孩子们要和巨人说再见了。

其一, 前两次小孩子都吓跑了, 两者是相同的, 但吓跑的程度不一样。课文用“四处逃散”“纷纷逃窜”等词, 说明孩子们心里是相当害怕的, 达到了慌不择路的境地, 同时反映出巨人的“蛮横、凶恶”。相比之下, 原文就显得平和得多, 只用了“吓跑了、逃走了”等词。虽然还是用了“跑、逃”, 但孩子们的害怕程度相对轻了许多, 同时巨人的形象也温和一些。其二, 孩子与巨人同时尽情地玩, 尽情地享受, 两者是相同的。但原文是通过人们的视角来描写孩子们与巨人同乐的情境, 比课文中作者直接叙述要有情趣得多。在“玩耍”前加了“在他们从未见过的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园中”这一修饰语, 不仅仅是孩子与巨人欢乐, 还有人与花园的和谐, 文章的立意就不一样了。

我们说, 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感悟是多元的, 但不管怎么样, 两篇文章的价值取向 (中心思想) 是相同的, 即“爱心能给世界也能给自己带来美好和欢乐, 自私则会给世界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幸和痛苦”。

三、文法:文章的表达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 笔者指的文法, 不是词典里所解释的“语法”, 也不仅仅是文章的表达方法, 这中间还包括了修辞方法及表现手法。无论是课文还是原文, 在文章的表达上都富有特点, 文章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文章语言富有美感。

1.表现手法的比较

童话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故事完整, 篇幅较长, 情节比较曲折。如何在篇幅较长的情况下, 吸引读者, 需要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那么, 怎样使故事情节变得跌宕起伏呢?课文也好, 原文也罢, 都运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对比。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 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从上文“表达顺序”一节的例子中我们完全可以感悟到两篇文章的不同点。其一, 前后的对比程度, 课文显得更加强烈。无论是“花园”变化线、“巨人”变化线、“孩子”变化线, 还是“围墙”变化线, “花园”的春夏秋冬, “巨人”“孩子”的喜怒哀乐, 每个阶段都写得十分明确, 儿童既能一读就懂, 又很有快感。这都是运用强烈的对比这一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而原文在对比的程度上, 就显得“模糊”得多, 但人物的心理变化要合情合理一些, 使之更加自然、更加含蓄、更加可信。其二, 前后的对比内容, 课文显得简洁明了, 花园要么鲜花盛开, 要么雪花飞舞;孩子要么欢乐, 要么害怕;巨人生气、生气、再生气, 直至最后才醒悟过来。原文就显得复杂一些。无论是巨人、孩子的心理活动、言语表达、行动表现, 还是花园的前后变化, 都是几个方面交织在一起, 慢慢演变而成的。

2.表达方法的比较

【课文】

1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2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 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3“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原文】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 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 没有看见走过来的巨人。巨人悄悄来到小孩的身后, 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树上的鲜花一下都开了, 鸟儿们也飞来唱起歌。

大家知道, 要使故事中的人物活灵活现, 必须运用人物描写的表达方法。人物描写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及神态描写等。

读了课文中巨人的话, 我们不知不觉地感悟到了一个“自私”“任性”的巨人, 为什么能感悟到呢?就是因为运用了人物的语言描写。其一, 用词褒贬分明, 三个“滚出去”, 而不是“走出去”, 充分表达了巨人愤怒的心情。其二, 标点十分恰当, 三次说话, 用了五个感叹号, 可谓感情强烈。其三, 尽量使用短句, 说话内容, 少则一字“喂”, 再则三个字“滚出去”, 多则也只有八个字。这一语言风格与人物的心理是吻合的。其四, 恰当使用提示语, 提示语就是对人物说话时的表现进行记叙描写, 提示一下当时的样子。课文从“生气”到“发脾气”再到“大声叱责”, 内心愤怒是一层高于一层。所以说, 课文中的语言描写是富有特色的。

再看原文, 人物的语言描写不够突出, 但人物的动作描写是可圈可点的。其一, 动词的准确性, 句中的“来到”“托起”, 都用得十分贴切, 用“来到”, 而不用“走到”“跑到”, 因为“走”感觉太慢, “跑”又感觉太“急”。“来”字更有想象的空间。其二, 修饰语的准确性, “走”的前面用“悄悄地”, 是因为只怕惊动小孩。“托”的前面用“轻轻地”, 是因为巨人醒悟后的羞愧, 是对小孩的感激, 对小孩的挚爱。可谓一个动词牵动着一片深情。这也许是人物动作描写的魅力吧!

3.修辞手法的比较

【课文】那里, 春天鲜花盛开, 夏天绿树成荫, 秋天鲜果飘香, 冬天白雪一片。

【原文】像星星一样美丽的鲜花, 在草地上随意地盛开着。草地上还长着十二棵桃树, 一到春天就开放出粉扑扑的团团花朵, 秋天里则结下甜美果实。栖息在树枝上的鸟儿唱着欢乐的曲子, 他们唱得很动听。

我们知道要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 就要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同样是对花园的景色描写, 两者就相差甚远。课文通过改编后, 从词语的角度看, 运用了汉语中特有的语言形式———四字词语, “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内容含量很大, 读起来朗朗上口。从句子的角度看, 运用了对偶这种修辞方法。描写春夏秋冬的四个句子, 字数相等, 结构、词性大体相同, 意思相关, 形成了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协调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 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相比原文, 虽然译成中文, 但更尊重外文原著, 由于中外语言特点的差异, 读起来韵味就差远了。再看下面两段文字:

【课文】与此同时, 鲜花凋谢, 树叶飘落, 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原文】只有雪和霜对此乐不可支。“春天已忘记了这座花园。”他们叫喊着, “这样我们就可以一年四季住在这儿了。”雪用她那巨大的白色斗篷把草地盖得严严实实, 霜也把所有的树木涂上银色。随后他们还邀来北风和他们同住。北风也欣然应邀而至。他穿着一身厚厚的毛皮大衣, 整天在花园里呼啸, 把烟囱的罩盖也给吹掉了。“这是个令人开心的地方。”他说, “我们还得把冰雹也叫来。”于是, 冰雹来了。每天他都要不停地下三个钟头, 大大的冰块敲打着城堡的房顶, 房上的石板瓦被砸得七零八落。然后他又围着花园一圈接一圈地飞跑, 浑身上下灰蒙蒙的, 呼吸喷出的全是冰。

上面课文的段落, 虽简单明了, 但动感不强, 缺乏童话的趣味性。相比之下, 原文运用了拟人的写法, 把“雪、霜、北风、冰雹等”当作“人”来写, 赋予人的动作、人的语言、人的情感, “乐不可支”“应邀而至”等词本是描写人动作的词语, 移植到景物描写当中, 使整个故事情节妙趣横生, 达到了童话的艺术效果。

巨人的花园评课稿 第4篇

一、文路:文章的表达顺序

文章的基本表达顺序有:按时间变化、地点变换、事情发展、人物出现、逻辑关系等等。那么,《巨人的花园》属于什么表达顺序呢?我们不难看出,可以用不同的依据列出不同的表达顺序。“花园”“巨人”“孩子”“围墙”四条线泾渭分明,各自相对独立,但四条线互相交织、互相作用,螺旋发展,形成有机的整体,才使故事的情节变得如此完整,如此曲折,这才符合童话的特点。这方面,无论是课文,还是原文,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定要分个强弱,由于文章篇幅的原因,原文在故事情节中自然略胜一筹。我们不妨在情节的开端、发展、结局等三个方面作一比较。

1.情节开端的比较

【课文】花园的主人是个巨人,他外出旅行已有好久了。

【原文】一天,巨人回来了。原来他到自己的妖怪朋友科尼西家串门去了,他和朋友一起待了七年。七年的时间里他把要讲的话都讲完了,因为他的交谈是受限制的。接着巨人决定回他自己的城堡了。

课文的开端只交代了“花园的主人是个巨人,他外出旅行已有好久了”,即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花园的主人是谁?二是他干什么去了?仅此而已。原文就不同了,文章紧紧抓住了童话夸张、幻想的特点,在开端就引发儿童的兴趣。“妖怪朋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串门(不称做客,也不叫旅行)”一串就是七年,儿童就会想:串门哪有这么长时间呀?“把要讲的话都讲完了”,他讲了哪些话?他真的讲完了吗?“他的交谈是受限制的”,既然是串门,怎么就会受限制呢?如此种种,儿童对每句话、每个词都感兴趣,这叫作“引人入胜”。

2.情节发展的比较

【课文】巨人不解地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站着个小男孩……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原文】那是花园中最远的一个角落,一个小男孩正孤零零地站在那儿。因为他个头太小了,不能爬到树枝上,只能围着树转来转去,一边走一边哭。那棵可怜的树仍被霜雪裹得严严实实的,北风也对它肆意地咆哮着。“快爬上来呀,小孩子!”树儿说。它尽可能地垂下枝条,可是那个孩子太小了。

看着窗外的一切,巨人的心融化了。“我以前怎么会这么自私呢?”他说,“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我这儿来了。我要帮那可怜的孩子爬到树上去,然后再把围墙都推倒,让我的花园永远成为孩子们的游乐园。”他真为自己过去所做的一切而感到羞愧。

巨人轻轻地走下楼,悄悄地打开前门,走到花园里。但是孩子们一看到他,就都吓得逃走了,花园再次回到了冬天。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没有看见走过来的巨人。巨人悄悄来到小孩的身后,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树上的鲜花一下都开了,鸟儿们也飞来唱起歌。小男孩伸出双臂搂着巨人的脖子,亲吻他的脸。

童话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细腻生动的笔调,采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的性格与心理活动,描写生活环境和背景。注重人物形象刻画的典型性,人物的个性在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中丰满生动,呈立体化。比较课文与原文,在情节发展中相差还是比较大的。课文中的巨人,从对他的语言描写的三个“滚出去”,从对他的神情描写的“生气”到“发脾气”再到“大声斥责”,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巨人是粗暴的、蛮不讲理的,是平面化的。而原文中第一次巨人见到孩子玩耍时,虽然有“粗暴的语气大声吼起来”这样的神态描写,但没有说“滚出去”,而是说“你们在这儿干什么”。第二次巨人看见孩子们爬过墙上的小洞来到了花园的情景,心里感叹:“多可爱的情景啊!”第三次巨人看见孤零零的小男孩,“巨人的心融化了”。从上面的句子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巨人虽粗暴但不失和蔼,虽自私但不失慷慨,是立体化的。所以说,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原文就显得更加起伏有致、丰满生动。

3.情节结局的比较

【课文】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原文】小男孩对巨人露出了微笑,说道:“你让我在你的花园中玩过一次。今天我要带你去我的花园,那就是天堂。”

那天下午,当孩子们跑进花园的时候,他们看见巨人静静地躺在那棵树下,已经死了,满身覆盖着白花。

童话的结局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向善的”,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课文和原文的结局都是美好的,这一点是相同的。但细作比较,课文以巨人开放花园,孩子们与巨人尽情玩耍,感到无比的幸福为结局。这与儿童纯真善良的心理是非常吻合的。但深层次地说,就显得比较一般,没有悬念。而原文的结局就更为深邃。其一,解开了课文中“小男孩”的身份,只有天使才有这样的神奇,非常符合童话具有幻想的特点。其二,巨人死去虽然是悲伤的,但从巨人“静静地躺”可以看出,巨人临死前是多么的平静、多么的安详、多么的幸福。因为他把欢乐给了孩子们,他死后可以上天堂。这是一种以悲衬喜喜更喜的写法。

二、文旨:文章的思想感情

什么是文章的思想感情?什么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思想感情与中心思想有什么不同?我们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思想感情是塔身的话,那么中心思想就是塔尖。《巨人的花园》的思想感情是什么?笔者罗列了各个版本的教参或教案,有这样一些学生感悟出来的思想感情:“快乐一起分享”“人不要太自私”“孩子天真活泼”“巨人是自私的”“巨人是大度的”“巨人是讨厌的”“巨人是可爱的”“要尊重孩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懂得待人要宽容”“巨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懊悔”等等。我们有理由相信,文章的思想感情远不止以上几种,还有很多很多,因为思想感情是丰富的、多元的。可以在一段话、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中感悟到不同的思想感情。那么,课文与原文在思想感情上到底有什么异同呢?

1.巨人的情感比较

【课文】

①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②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③“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原文】

①“你们在这儿干什么?”他用粗暴的语气大声吼叫起来,孩子们都吓跑了。

②看着窗外的一切,巨人的心融化了。“我以前怎么会这么自私呢?”他说,“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我这儿来了。我要帮那可怜的孩子爬到树上去,然后再把围墙都推倒,让我的花园永远成为孩子们的游乐园。”他真为自己过去所做的一切而感到羞愧。

③巨人悄悄来到小孩的身后,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树上的鲜花一下都开了,鸟儿们也飞来唱起歌。

其一,巨人对孩子的态度。从课文对巨人的神态和语言的描写中,我们强烈地体会到巨人对孩子的态度是冷酷的、粗暴的,甚至一次比一次激烈,最后达到忍无可忍的地步。而原文中巨人由初见时的粗暴,到再见时的羞愧,再到最后“轻轻托起孩子”的动作,巨人表现得一次比一次善良可爱。其二,巨人心理的变化。课文中巨人的心理变化是靠天气的刺激、孩子(特别是小男孩)的言行教育而产生变化的,是被动的。而原文中巨人的心理变化是自觉的,是一个自我觉醒的过程,是主动的。由此,我们感觉到课文中的巨人是自私的、毫无感情的,是个冷血动物,感觉是个“反面”人物。而原文中的巨人也有自私、粗暴的一面,但更多的是自责、懊悔、善良、大度,说不上是“正面”人物,但至少也是个“中性”人物。

2.小男孩的情感比较

【课文】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原文】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没有看见走过来的巨人。巨人悄悄来到小孩的身后,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树上的鲜花一下都开了,鸟儿们也飞来唱起歌。小男孩伸出双臂搂着巨人的脖子,亲吻他的脸。

其一,小男孩不跑的原因是不同的。在巨人的大声叱责下,小男孩没有跑,这一点两篇文章是相同的,但不跑的原因却是不同的。课文中的小男孩“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是无所畏惧的。留下来是准备“教育”巨人,请他“改邪归正”,是个“强大、主动”的孩子。而原文中的小男孩,是“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没有看见走过来的巨人”。他为什么会伤心地流泪呢?他可能会怨恨巨人的自私、凶恶,他可能会怨恨自己的渺小、无能,他更担忧其他孩子永远得不到开心、欢乐。他是个“弱小、被动”的孩子。其二,小男孩的表现是不同的。课文中“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小男孩的“一伸”,是“主动出击”,多么潇洒,多么神奇。但读者除了感觉到小男孩威力无比外,其他就少之又少了。而原文中巨人“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树上的鲜花一下都开了,鸟儿们也飞来唱起歌”,小男孩被巨人的“一放”,虽突不出小男孩的强大,但说明鲜花、鸟儿是多么喜欢小男孩啊!突出了“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这一主题。孩子、巨人、花园互相给予、互相依存,人类、动物、自然的关系也不正是如此吗?

3.孩子们的情感比较

【课文】

①孩子们吓坏了,四处逃散。

②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

③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

【原文】

①他用粗暴的语气大声吼叫起来,孩子们都吓跑了。

②但是孩子们一看他,就都吓得逃走了。

③当人们去赶集的时候,发现巨人和孩子们一起在他们从未见过的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园中玩耍。他们玩了整整一天,夜幕降临后,孩子们要和巨人说再见了。

其一,前两次小孩子都吓跑了,两者是相同的,但吓跑的程度不一样。课文用“四处逃散”“纷纷逃窜”等词,说明孩子们心里是相当害怕的,达到了慌不择路的境地,同时反映出巨人的“蛮横、凶恶”。相比之下,原文就显得平和得多,只用了“吓跑了、逃走了”等词。虽然还是用了“跑、逃”,但孩子们的害怕程度相对轻了许多,同时巨人的形象也温和一些。其二,孩子与巨人同时尽情地玩,尽情地享受,两者是相同的。但原文是通过人们的视角来描写孩子们与巨人同乐的情境,比课文中作者直接叙述要有情趣得多。在“玩耍”前加了“在他们从未见过的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园中”这一修饰语,不仅仅是孩子与巨人欢乐,还有人与花园的和谐,文章的立意就不一样了。

我们说,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感悟是多元的,但不管怎么样,两篇文章的价值取向(中心思想)是相同的,即“爱心能给世界也能给自己带来美好和欢乐,自私则会给世界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幸和痛苦”。

三、文法:文章的表达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指的文法,不是词典里所解释的“语法”,也不仅仅是文章的表达方法,这中间还包括了修辞方法及表现手法。无论是课文还是原文,在文章的表达上都富有特点,文章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文章语言富有美感。

1.表现手法的比较

童话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故事完整,篇幅较长,情节比较曲折。如何在篇幅较长的情况下,吸引读者,需要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那么,怎样使故事情节变得跌宕起伏呢?课文也好,原文也罢,都运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对比。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从上文“表达顺序”一节的例子中我们完全可以感悟到两篇文章的不同点。其一,前后的对比程度,课文显得更加强烈。无论是“花园”变化线、“巨人”变化线、“孩子”变化线,还是“围墙”变化线,“花园”的春夏秋冬,“巨人”“孩子”的喜怒哀乐,每个阶段都写得十分明确,儿童既能一读就懂,又很有快感。这都是运用强烈的对比这一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而原文在对比的程度上,就显得“模糊”得多,但人物的心理变化要合情合理一些,使之更加自然、更加含蓄、更加可信。其二,前后的对比内容,课文显得简洁明了,花园要么鲜花盛开,要么雪花飞舞;孩子要么欢乐,要么害怕;巨人生气、生气、再生气,直至最后才醒悟过来。原文就显得复杂一些。无论是巨人、孩子的心理活动、言语表达、行动表现,还是花园的前后变化,都是几个方面交织在一起,慢慢演变而成的。

2.表达方法的比较

【课文】

①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②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③“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原文】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没有看见走过来的巨人。巨人悄悄来到小孩的身后,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树上的鲜花一下都开了,鸟儿们也飞来唱起歌。

大家知道,要使故事中的人物活灵活现,必须运用人物描写的表达方法。人物描写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及神态描写等。

读了课文中巨人的话,我们不知不觉地感悟到了一个“自私”“任性”的巨人,为什么能感悟到呢?就是因为运用了人物的语言描写。其一,用词褒贬分明,三个“滚出去”,而不是“走出去”,充分表达了巨人愤怒的心情。其二,标点十分恰当,三次说话,用了五个感叹号,可谓感情强烈。其三,尽量使用短句,说话内容,少则一字“喂”,再则三个字“滚出去”,多则也只有八个字。这一语言风格与人物的心理是吻合的。其四,恰当使用提示语,提示语就是对人物说话时的表现进行记叙描写,提示一下当时的样子。课文从“生气”到“发脾气”再到“大声叱责”,内心愤怒是一层高于一层。所以说,课文中的语言描写是富有特色的。

再看原文,人物的语言描写不够突出,但人物的动作描写是可圈可点的。其一,动词的准确性,句中的“来到”“托起”,都用得十分贴切,用“来到”,而不用“走到”“跑到”,因为“走”感觉太慢,“跑”又感觉太“急”。“来”字更有想象的空间。其二,修饰语的准确性,“走”的前面用“悄悄地”,是因为只怕惊动小孩。“托”的前面用“轻轻地”,是因为巨人醒悟后的羞愧,是对小孩的感激,对小孩的挚爱。可谓一个动词牵动着一片深情。这也许是人物动作描写的魅力吧!

3.修辞手法的比较

【课文】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原文】像星星一样美丽的鲜花,在草地上随意地盛开着。草地上还长着十二棵桃树,一到春天就开放出粉扑扑的团团花朵,秋天里则结下甜美果实。栖息在树枝上的鸟儿唱着欢乐的曲子,他们唱得很动听。

我们知道要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就要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同样是对花园的景色描写,两者就相差甚远。课文通过改编后,从词语的角度看,运用了汉语中特有的语言形式——四字词语,“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内容含量很大,读起来朗朗上口。从句子的角度看,运用了对偶这种修辞方法。描写春夏秋冬的四个句子,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形成了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协调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相比原文,虽然译成中文,但更尊重外文原著,由于中外语言特点的差异,读起来韵味就差远了。再看下面两段文字:

【课文】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原文】只有雪和霜对此乐不可支。“春天已忘记了这座花园。”他们叫喊着,“这样我们就可以一年四季住在这儿了。”雪用她那巨大的白色斗篷把草地盖得严严实实,霜也把所有的树木涂上银色。随后他们还邀来北风和他们同住。北风也欣然应邀而至。他穿着一身厚厚的毛皮大衣,整天在花园里呼啸,把烟囱的罩盖也给吹掉了。“这是个令人开心的地方。”他说,“我们还得把冰雹也叫来。”于是,冰雹来了。每天他都要不停地下三个钟头,大大的冰块敲打着城堡的房顶,房上的石板瓦被砸得七零八落。然后他又围着花园一圈接一圈地飞跑,浑身上下灰蒙蒙的,呼吸喷出的全是冰。

上面课文的段落,虽简单明了,但动感不强,缺乏童话的趣味性。相比之下,原文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把“雪、霜、北风、冰雹等”当作“人”来写,赋予人的动作、人的语言、人的情感,“乐不可支”“应邀而至”等词本是描写人动作的词语,移植到景物描写当中,使整个故事情节妙趣横生,达到了童话的艺术效果。

综上所述,笔者在文路、文旨、文法三个方面对课文和原文进行了比较,不难发现原文比课文要丰富精妙一些,譬如,课文《丑小鸭》与译文,课文《西门豹》与文言文及译文等大体也是如此。试想,如果我们在理解教材、教学设计、课堂实践中能结合原文,是否更能激发学生阅读原著、阅读经典的兴趣,同时也能更好地、高效地完成我们的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让每个孩子走向原著,阅读经典,爱上经典!

巨人的花园评课稿 第5篇

今天,张老师所授的《巨人的花园》一课,让我们共同尝试、体验了一次全新的学习形式和过程。 张老师真不愧是名师,不论是平时还是今天所授的本节课,的确起到了导航的作用,尤其对我们青年教师来说,更是获益匪浅。

张老师能从全面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点出发,在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童话的特点,分步实施教学。这种教学形式,立足于教材,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资源,把《巨人的花园》看作是师生对话的“话题”和案例,为学生学习童话,学习语言,提供了多样的条件和途径,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形式始终有着期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

张老师思维活跃,从而引导并带动着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当中。孩子们一个个通过朗读将一个凶恶的巨人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尤其在张老师会心而又真切地赞许下,孩子们更是展示自己的欲望势不可挡,将本课推向了高潮。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第6篇

1、教材分析

《巨人的花园》讲述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便在花园的周围筑起了围墙,将孩子们拒之门外。从此,花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后来,在一个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拆除了围墙,与孩子们共同生活,感到无比的幸福。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文与学词结合,通过对比朗读感受本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会多元交流,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大家交流阅读感受。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童话中不同人物的言行描写细细品味。

难点:在悟读中初步体会本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二、促进发展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因此,根据课文特点,我将围绕“对比”展开教学。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让学生通过对比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来实施教学,同时在教学中扶放结合,渗透学习方法。

三、培养能力说学法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渗透了读中悟,悟中读的学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让学生领略文章内涵;运用想象、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以实现文本、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从而提升学习的效果。

四、循序渐进说程序

第一环节:精彩回顾,继续学文。

上课伊始,我这样问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这篇童话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咱们来玩个跟童话有关的小游戏——看图片,猜猜看,它们来自于哪篇童话?”我会在屏幕上出示几位童话主人公,很自然地导入课文的学习。

第二环节:精读课文,突破重点。

(一)花园变化前后的对比读

1、提示说话,接触对比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想巨人的花园原来是什么样的,后来又是怎样的?并在相关的语句下画上记号。稍后,适时请学生交流。并在屏幕上出示相关的语句。

2、对比朗读,感受对比

以对比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先读读描写花园漂亮的语句,再读读因为巨人的行为而变得寒冷、荒凉的语句和花园后来又富有春意的语句,最后再读读描写花园变成了冬天的语句。

(二)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读

1、巨人的性格

(1)我这样引导学生:“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可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同样一个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

(2)“当巨人面对孩子们一次又一次进入他的花园,态度是怎么样的?”我让学生再次认真读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语句。

(3)当学生交流完后,我适时出示相关语句:“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喂!你赶快滚出去!”在研读巨人斥责孩子们这三句话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请你们读一读这三句话,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说话的时候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2、孩子们的性格

让学生试着上面的方法,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悟一悟。并随机理解重点句: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让学生通过想象补白:小男孩会对巨人说些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三)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

1、让学生再次朗读感受巨人醒悟前的冷酷、无情的句子。

2、再让学生找出描写巨人醒悟后言行的重点句:“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再次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三环节:巧设练笔,升华情感

设计有创造性的小练笔:“巨人赶走了小孩,你觉得他赶走的仅仅是小孩吗?还有什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让学生在练笔中,再次升华学生的情感。

第四环节:广泛阅读,超越文本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第7篇

————《巨人的花园》说课设计

吉安市新村小学 李淑琴

童话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因为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景,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先进的“班班通”与童话的完美结合,造就了我的生动的语文课堂。

一、说教材

《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三单元“中外童话”中的第一篇课文。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有一个美丽的花园,由于他的自私、狭隘,把在花园中玩耍的孩子用高墙拒之门外,春天也随之而去,花园里只留下了冬天和荒凉。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有三: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2、紧扣“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这一主线,抓住花园情景及人物态度的变化,通过朗读感悟童话表达上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

3、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学重点为: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为: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课堂中,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根据课文特点,围绕“对比”展开教学,包括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以及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利用电教媒体设置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想象情境教学法来实施教学,同时在教学中扶放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朗读作为体验文本的手段和归宿,以情导读,以读促悟。

三、说学法

在课堂中,我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采用抓关键词句研读法、对比法、合作法进行学习,联系生活实际,尝试探究,把读,说,演、写等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让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四、说程序

(一)、导入

“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课伊始,我播放课件,让学生看图片猜童话名,引领着孩子们兴味盎然地走进语文课堂。

(二)、初读感知

初读课文后,紧扣住“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这一主线。让学生读一读、找一找:巨人的花园里有孩子和没有孩子时分别是怎样的景色。

(三)、品读感悟

1、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读

学生找到描写巨人的花园中没有孩子时的景色的句子后,我播放课件,演示冬天的景色。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研读,在背景声音的渲染下,通过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品读感悟巨人的花园中没有孩子时的寒冷、荒凉。

运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品读感悟巨人的花园中有孩子时的景色的内容。然后请同学们想想刚才的景色,看看现在的情景,自然而然地引出对比的手法,并请学生分别朗读这两部分内容,通过朗读感悟童话表达上的特点。

之后,再进行拓展练习,让学生积累运用描写春天的词语。

2、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读

引导学生想象巨人叱责孩子时是怎么想的;小男孩凝视着 巨人时,想对巨人说些什么。

3、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

请同桌互相演练巨人叱责孩子的话。同学们兴致很高,都能用上相应的语气、神态、动作表现巨人的任性、冷酷,与读巨人醒悟后的话形成鲜明的对比。

(四)、精神升华

学完这篇童话后,让学生说说童话所蕴涵的道理,积累有关快乐、幸福的名言,并联系自己的实际,写快乐卡,将快乐与大家分享。

(五)、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搜集王尔德写的其他童话,将童话延伸到课外。

五、说应用

1、将“班班通”设施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为了使课件画面让学生感觉亲切自然,我通过“班班通”设施搜索有关课文的插图、文字,配上一些背景音乐,将“班班通”设施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班班通”设施的作用。

2、运用“班班通”设施与教育资源为教学目标服务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课件中图象烘托、声音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定情境中,更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

例如:在品读感悟巨人冷得瑟瑟发抖那一部分内容时,我播放课件,让学生看着狂风大作、雪花飞舞的画面,耳旁传来狂风“呼呼”作响的声音,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在朗读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都能用声音表现出巨人瑟瑟发抖的感觉,这都得归功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引领。

3、运用“班班通”设施与教育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设计时要准确估计学生思维障碍,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是教与学获得成功的关键一环。因而我们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引导学生融会贯通,体现课件为教学活动服务的思想。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在课件中将没有孩子的花园画面与有孩子的花园画面进行对比,将巨人的前后言行进行对比,增强直观性,使学生易于理解,朗读起来也能入情入境。

4、运用“班班通”设施构建活力课堂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第8篇

比较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获取、整理、内化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等重要的思维能力。根据本课特点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从“内容、语言、文体特点”三个角度选取了三个“比较点”,带领学生进入童话世界,建构童话意义,缩短了进入文本的距离,为学生的阅读提高效率。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会认“溢”等8个生字;会写“溢、允”等12个生字;会联系课文语境大致理解“训斥、斥责”等词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通过比读,领会故事内涵,懂得快乐要与大家分享。

3.品味语言,感受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领会童话的特点,激发学生读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多次比读,读懂故事,积累语言,领会童话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揭题。

2.自读课文,争取在最短的时间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反馈:(1)认读字词(重点读准两个翘舌音)。

(2)选择难写字抄写(重点写好覆牌添辣)。

4.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多次比读,深入文本

(一)第一次比读———花园景色的变化

读课文,找出描写花园景色的四字词语。

鲜花盛开 狂风大作

绿树成阴 雪花飞舞

鲜果飘香 冰雪覆盖

白雪一片 寒风刺骨

草翠花开 鲜花凋谢

绽出绿芽 树叶飘落

1.读词,边读边想象边体验。

2.把这些词语分成两类。

3.在这些词语的帮助下,说说故事的大概内容。可以这样说:当()时,花园里()。

4.简单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比较阅读,有助于帮助学生提炼、整合信息。此处通过对花园中景色变化的比读,感受童话故事的神奇。以词为凭借进行概括故事内容的链接式训练,丰富了此细节的设计内涵和功效。此处比读,着眼对故事内容的梳理。】

(二)第二次比读———巨人前后的表现

太神奇了!同样一个花园,为什么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呢?

研究花园主人前后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1.研读重点语段,体会巨人的任性、冷酷。

(1)有一年秋天……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2)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

(3)“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引导学生读好巨人的语言,体会巨人的心情。

(4)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可是后来,巨人的态度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研读重点语段,体会巨人的诚意悔过。

(1)“噢!是这么回事呀!”是怎么回事呢?读出巨人的恍然大悟。

朗读,体会巨人的真诚悔过。

【设计意图:此处比读,重在品味语言,抓住描写巨人言行的语句,比读巨人前后态度的变化,旨在帮助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建构巨人的形象。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生动有趣。】

3.是什么让巨人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1)研读描写小男孩的语句。

怎样看叫“凝视”?

同学们,小男孩不说话,就是这么凝视着,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他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他的眼睛分明在告诉巨人什么?

(你为什么这么冷酷?难道你永远不怕孤独和寂寞吗?我们难道真的这么讨厌吗?为什么不试着接纳我们、喜欢我们呢?我们会给你带来友情和快乐的呀!打开花园吧!春天就在您的身边。)

……

巨人看着小男孩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那是因为巨人从小男孩的眼神中看到了什么?

(友善、纯真、真诚、尊重、勇敢、热情……)

【设计意图:此处补白,是以学生的想象应合童话幻想的特点。同时,在补白过程中,引导学生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走进故事的内核。】

(2)引读下文:

在小男孩的提醒下,巨人终于明白了——回读上面的语段:

“噢!是这么回事呀!”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3)再引读最后两段课文。

(三)第三次比读———原文与课文

比读三个细节,说说改前与改后哪个更好?

1.原文呈现:

“巨人回来了。原来他到自己的妖怪朋友科尼西家串门去了,在妖怪家里一住就是七年。七年的时间里他把要讲的话都讲完了,便决定回自己的城堡。”

这是改后被删的句子,从这段话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产生了哪些疑问?对文中的哪些语句加深了印象?

(预设:从这段话中感受到,巨人一直缺少朋友,很孤独寂寞,所以才会在妖怪朋友家一住就是七年。追溯原因,也许是他长得怪异,被别人嘲笑过,很自卑,对人失去了信任,从此关闭了心门。)

2.原文呈现:

春天又来了,整个乡村到处开放着小花,处处有小鸟在欢唱。然而只有自私的巨人的花园却依旧是一片寒冬景象。由于看不见孩子们,小鸟便无心唱歌,树儿也忘了开花。有一朵花儿从草中探出头来,看见那块告示后,它对孩子们的遭遇深感同情,于是又把头缩回去,继续睡觉了。只有雪和霜对此乐不可支。“春天已忘记了这座花园,”他们叫喊着,“这样我们可以一年四季住在这儿了。”雪用她那巨大的白色斗篷把草地盖得严严实实,霜也让所有的树木披上假装,随后他们还邀来北风和他们同住。北风应邀而至,穿—身毛皮大衣,它对着花园呼啸了整整一天,把烟囱管帽也给吹掉了。“这是个令人开心的地方,”他说,“我们还得把冰雹叫来。”于是,冰雹来了。每天三个钟头他不停地敲打着城堡的房顶,房上的石板瓦被砸得七零八落,然后又围着花园一圈接一圈地猛跑起来。

3.原文呈现:

“迎来了孩子的树木欣喜若狂,并用鲜花把自己打扮一新,还挥动手臂轻轻抚摸孩子们的头。鸟儿们在树梢翩翩起舞,兴奋地欢唱着,花朵也纷纷从草地里伸出头来露着笑脸。这的确是一幅动人的画面。”

以上是两段被改的文字,读读课文,再读读这两段话,你觉得改前和改后哪个更好?

(预设有两种意见:这样的描写,把花草树木拟人化,更有童话味。)

【设计意图:三段原文与课文的比读,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力、批判意识。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情节神奇、幻想的特点。此处比读,着眼于对文体特点的进一步概括。】

三、总结全文,盘点收获

上一篇:山东省有什么专科专业好就业下一篇:我是谁语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