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张艺谋电影评述

2024-07-29

导演张艺谋电影评述(精选6篇)

导演张艺谋电影评述 第1篇

张艺谋:电影导演工作与电影制作

序:

《张艺谋谈电影创作电影导演》是我院张会军院长对多位中国知名导演的个人访谈文章中的一篇,现在这本访谈录尚未出版,但为了支持我校校刊的建设,使全院师生尤其是刚入校的新同学更多更好地了解电影学院了解电影,张院长特别向本刊提供了以下这篇访谈。

该文章不同于以往媒体或个人对张艺谋的访谈,在张院长的这篇访谈中,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国际上声名显赫的大导演,而是一位和我们有着同样求学经历的对我们谆谆教诲的师兄,他通过对所有拍摄或导演过的影片的客观全方位的阐述告诉我们他对电影的认识和热爱,这种访谈不是娱乐杂志的八卦新闻,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电影人之间的对话!

在此特别鸣谢张会军院长对我们校刊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同学可以从中学习到做一个电影人的真谛。

电影:

我怎么看待电影?我觉得,电影就是一个梦。电影的形式就是一个梦。我们把自己的梦传达给别人,让别人跟我们一起造梦。梦的解释很广泛,我们是在梦里寄托自己的一种感觉。

作为电影导演,当你的影片拍摄到了一定的程度,影片中的电影技巧,你对电影的了解,以至于你在影片中如何去讲一个故事,都不重要了。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电影拍到了最后,就如俗话所讲的那样:文如其人。个人的情感、感觉都表现在电影当中。我不能总结我自己的影片拍摄,我只是觉得我自己在影片拍摄的过程中比较倾向平民化。我一直保持着普通人的平和的心态。我觉得,一个人生长的环境,成长的经历,会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对一个人留下深深烙印,不能磨灭。电影中会反映和表现出来。

我们常说,拍电影的过程是导演的一个克服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妥协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坚持自我的过程。我们将来工作谁都会面对这样的现实。

我拍电影,首先希望能从一个通俗的角度讲一个故事。让观众喜欢看,让观众理解,能看懂。但我还是希望这故事能有思想,能有想象力和内涵。我最欣赏的是两者能很好地结合,这样的作品最好。因为,我现在是对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来回答问题,不是对社会上的一般观众,也不是对一般的读者。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出了校门、走向社会去拍你们的作品时,你们可以谁都不管,什么都可以不信,都没有关系,你们可以把什么都推翻。但是,你们要对得起心底里,那些你们爱的东西,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经历:

对小时候的事情我记忆犹新,那时,我妈给我买一毛钱一小袋的花生米,我就会把花生米放在口袋里,用手慢慢把它的皮弄掉,在手里摸半天才把它放在嘴里,然后,用嘴把花生米咬成两半,一点一点的吃。往往是一袋花生米能吃上好几天,仔细地回味,延长那种享受的时间。小时候就是这样,这是一些很小的印象。由于我经历了到农村的插队,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环境的原因使我一直很自卑,也不觉得自己有一个了不起的背景,我从思想上没有这种感觉。当我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时,我从来不抱怨,我总觉得是应该的。

我学习照相是在一九七四年开始的,完全是自学的。因为,那时在工厂很无聊,工作以外,没有什么其它事可以做。那时候很年轻,总觉得不能荒废青春年华,但是,又不知该做点什么。后来,逐渐喜欢照相,就开始学照相。

这种学习,完全出于一种渴望,一种没有目的的渴望。只是觉得年轻,不能浪费光阴,不能就这么混下去。那时,我有这种感觉。在学习摄影的过程中,在学习暗房技巧的时候,我记得是一本非常厚的暗房技巧书,我差不多把半本书都抄下来。因为借人家的书要还给人家。我那时全是自己学习,我记得那时候我比较擅长拍结婚照,我们工厂职工只要有人结婚都来找我。

我从小在机会很少的时候,绝对不敢想太多。为什么想上大学?并努力争取,是因为那个年代这个机会已经全面铺开,给每一个年轻人一个上大学的机会。我也曾想过考体育学院,因为我爱好体育。我会画画,一度也曾想考美术学院,但我觉得我不行,因为我没有什么专项。而且,当年我已经二十六、七岁了,有很大的困难。考美术学院要画素描,我觉得我的水平考不上,我没有正经地画过几张素描,我只会在工厂写写标语,办办展览,写毛主席语录,出一些黑板报,做一些宣传的工作。所以,我觉得我不行。后来,是别人给我出主意,我才下决心考北京电影学院的摄影系。因为我爱照相,而当时,纯粹是为了找出路。

在影片《活着》中,葛优饰演的福贵,一生为人谨谨慎慎,谁也不敢得罪,总想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但是,命运的折磨,总是使他遇上问题。他想的是鸡变羊,羊变牛,以后的日子就会好起来。他从心底对未来有一种憧憬。这完全是一种小人物的正常心态。在社会大的时代变迁中,在社会大的政治动荡中,他无能为力,无以应对,苦难屡屡降临在他头上,但是,他坚强地活下去,就是想活得更好。

我觉得,在几十年前的中国,在所有的家庭的潜意识中,就是“活着”两个字。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都有这样的精神经历,就是活着,没有任何想法,连想法的影子都没有,它不存在你的脑海之中。因为,你不知道明天的生活会是怎么样,你完全不知道,而且,那时大家的思想非常的单纯,单纯得像小孩一样。听领导的,听中央的,听毛主席说的话,说什么都照做,不作他想。自己没有想法,思想上是空白一片。因为,那时毛主席说怎么样做就怎么样做。

影片《活着》一直没上映,我想短期内也不会上映。中宣部有规定,我们国家历次政治运动的题材不能拍。不是说你站在什么立场上拍,而是不能拍。作为一个导演,如果你的作品,中国人长期看不到,我相信是很失落的,我不能接受这情况。我还是一句话,我拍电影是给中国人拍。你的工作影响了大家,让大家为它多说两句话,让大家为它多骂一句人,这就是你作为导演的价值,其实你还能做什么呢?

当年西安厂拍《老井》,导演吴天明让我演,我也觉得很新鲜。我自己说服了自己,好,我答应了,我怎么做呢?我不会表演,我不像会表演的人,马上可琢磨角色该怎样演,或是排小品,我都不会,我只能下笨功夫呀,我唯一能做的准备,就是跟农民住在一起,把自己弄得象农民。那时我不知会不会拍到手的特写,你看《老井》,其实拍手的特写很少,但是我搓了三个月的手,只要一开会,一闲下来,就往地上一坐,抓一把土,抓一把砂子搓我的手,让十个指甲的边全部藏黑,并且把手搓得特别粗糙,结果也没用上,我背石板背了将近3个月,一开始背五十斤,后来背三百五十斤,走十几里山路,我就是觉得要对得起吴天明,把这件事做好。

影片《一个和八个》

在当年,我们要拍摄《一个和八个》,老师和同学听说我们要拍这个剧本时都很惊讶,都认为我们应该拍反映年轻人生活的影片,拍当代题材的影片才对,怎么能茫然地去拍反映历史的东西?拍抗日战争?那个年代你们还没有出生,你们不了解那时的情况。其实,《一个和八个》这剧本不是我们选择的。当时,我们很清楚,当时的年代和我们的处境是不能自己挑选剧本的。如果我们真是自己找剧本的话,领导也不一定会相信我们。那样的结果一定是翻来覆去地修改剧本,这样做没有什么意思。这一点我们很清楚。所以,我们都在私底下打听,领导现在最喜欢哪个剧本,哪个剧本可以通过,我们就拍哪一个。这样上手最快,很容易就能得到领导的肯定。后来,我们打听到有《一个和八个》这剧本,领导很喜欢,而且,没有人拍。我们就说好,我们就拍这个。过去和今天是一样,对年轻人来说,机会很重要,先不要选择,先要有机会去表现。用现在我们的话来说,先把这个位置坐上,你先当了导演再说。我认为,影片《一个和八个》是很愤世嫉俗的,是挑战传统的,是激烈表现自我意识的作品。今天反省起来,《一个和八个》的摄影构图,那些不完整的构图,与其说是从艺术的角度去构想,莫不如说它是反应我们几个人当时的心态。大学分配时,我们四个人(张军钊、张艺谋、萧风、何群)都不想去广西,后来没有办法,我们都去了。到了广西,我们觉得自己是同学中分配最差的,所以当有机会拍电影时,我们特别想表现一种很愤懑的情绪。

影片《黄土地》

影片《黄土地》的原名是《古塬天声》,并以这个为名开拍的。在陕北,寸草不生的黄土,就是塬。陕北土地之厚的状态,给你很强烈的感受。因为三年的插队知青生活的锻炼,使我跟土地的关系拉得很近,不再是概念。由于我们对黄土地的感受特别强烈,所以我当时就跟导演陈凯歌说,我特别希望能把土地的那种颜色拍出来,以表达我们那种很强烈的情感因素。

在影片《黄土地》中,在摄影创作的过程中,我对天空的处理,对地平线的处理,对黄土的表达,对土地的描述,我觉得有一定的思想内涵。这是我们每一个去陕北的人都会有的体会。也是我第一次在影片的摄影构图中,所要传达的主观的感受。今天重看影片《黄土地》,我觉得还是有这种感觉在里头。我不是说《黄土地》这部电影多么了不起,今天再看,可能看到很多幼稚的地方,但是影片中那种人和土地的关系,对土地所阐述的情感,是今天拍不出来的。

分配:

第一次来南宁,是一九八二年的九月,我、张军钊、何群、萧风,我们四个人坐火车南下,三天两夜坐到了南宁。大学分配分到这儿来,其实我们是不想来的。因为,广西是我们八二届毕业分配最远的一个地方。我们印象中的广西是少数民族地区,很偏远的一个省份,所以谁也不想来。广西厂原先给学校的是十一个名额,其它人都不去,因为,根本没有人去。只有我们四个人去了。那个时代,我们对分配的趋向还是不能违背的。我找老师谈,谈不愿意来广西。但是,看起来没有作用。后来我查地图,我以为广西厂在桂林,因为,广西我只知道桂林,但别人说在南宁,然后,我看中国地图,南宁在最南面,最底下,在地图上特别的小。然后,何群告诉我,你看看,再往前走一步就是越南了。

影片《我的父亲母亲》

我也算是游子,经常在外不回家,父亲的去世给了我一种感受。有些东西搁在心底里,需要触发。我看了鲍十的小说,触发了我这种感受,调动了我自己对亲情的很多眷念之情,我特别想拍这样的电影,即使是自己的一种感受,我也希望和时代有一定的碰撞,也就是说,能唤起大家的某种共鸣。想一想在世纪末,我们人类,我们自己最宝贵的是什么?我们看一看自己走过的路,觉得缺少了什么,为什么我在九八、九九年后我拍摄这两部电影,我自己没有总结过,也没有理论发表过。但实话实说,很大程度在于,什么东西可以拍,什么东西不能拍,是现在的大气候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你可以表现得较为充足一点,可以保持原则的百分之七八十,如果你要拍一个批判和反思为主题的电影,可能经过多次的磨难之后,你的创作初衷只剩下百分之十,你就不到家啦。当然我还是喜欢深刻的和批判的,如果我选择,我还是将以深刻和批判为主。

影片《我的父亲母亲》,我们为什么彩色部分拍得非常美丽?具有一定的抽象感和唯美感?彩色部分不是非常现实主义的,我觉得这是一种视觉印象。是儿子脑海中的一种印象。每一个儿子想起母亲十八岁的时候,一定觉得她是世界上最漂亮、最清秀的。回忆部份的美丽是一种非常个性的,很独特的感觉。所以,我经常说,回忆部份为什么不强调故事性,而强调那些细节、情绪、画面和音乐,我觉得这都是一种主观的点点滴滴的东西。所以,与其说我们是拍一个写实电影,不如说是拍一个印象的电影,这么取舍,这么去处理这个题材本身,我觉得,这一点是跟传统的中国电影是非常不一样的地方,问题是不在于影片的黑白与彩色的处理。中国电影长期以来,还是比较注重讲故事的。

导演:

电影导演是我喜欢的工作。从第一部影片开始我就喜欢电影导演的工作。尝过以后就更喜欢了。很多东西都是你尝过后才开始热爱。当初,你选择它是为了生存,是你的利益的需要,不是理想。我的性格从来都是实事求是的,我是很实际的一个人。我从来没有建立过宏伟的蓝图。上电影学院,学习摄影,改当导演,拍第一部电影都特别实际,没有伟大感,没有崇高感受和献身精神。我首先考虑的是生存。做摄影师我也是一个很称职的摄影师。改当导演是出于实际考虑,我觉得自己年龄太大,同班同学有的比我小将近十岁,我在年龄上没有什么优势了。所以,我一看导演系的陈凯歌、田壮壮年龄和我差不多,大家在同一个起点,我应该往导演上发展,这完全出于实际考虑,不是我对导演有更多的爱好,不是。

影片的题材选择对导演来说也十分重要。我们生活的环境不是城市就是农村,都是我们生活的真实环境,各占百分之五十。所以我想,无论拍农村或城市,都是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的故事,我只是觉得这个故事感动了我,我就去拍它。如果我一味地拍城市题材的电影,只是为了证明我会拍城市题材的电影。我拍城市,若是拍不好,大家在这里不欣赏,看电影看一半就走,我觉得也是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我们在电影的创作过程中,有特别多的规矩,特别多的禁区,我们不能触犯,触犯了我们将不得好死。好象我这两天在看的一本小说——《羊的门》,这小说是写中国现在官场上的事情,写的是一个县委书记,一个县长的故事,写官场之间的事,有点象现代《官场现形记》。我觉得很生动,人物也很生动,故事也很生动。但我知道,我拍不了,这个题材有很大的限制,所以也就算了。我们首先是要能生存,首先要符合国情,这是一个国家的现状,不是你抱怨就能解决的。

影片《红高粱》

影片《红高粱》是表现大胆,表露敢爱、敢恨这样一种热烈的生命态度。至今,我仍然很欣赏这样的态度。后来,我拍了影片《菊豆》,我把《菊豆》看作是《红高粱》的姊妹篇。《红高粱》表达了热烈张扬,表达了无法无天的这样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在中国人当中非常少有,而且,这种性格往往是我们理想的人格状态。我们拍《菊豆》的时候,描写了人类的那种有贼心,没贼胆,走一步,看三步,满脑门子的规矩,不敢突破自己,折磨自己,表达的是一种性格悲剧。这个作品是在说:我们不超脱,就会走向我们反面。《红高粱》是我们的一种风格。我相信,极少的中国人可以有影片《红高粱》中表现的那样的性格,那么狂放不羁,无法无天,不可能。所以那是我们的理想,现实中是寸步难行的。

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

八九年,中国发生了那场很大的“政治**”后,你再重新审视我们的国家,你想很多的关于中国传统,关于中国的文化,伦理道德问题,中国人的悲剧,一种很无形的东西,你会想很多。会使你在这方面的嗅觉很敏感,联想很丰富。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再重看苏童的《妻妾成群》这个作品,我很自然地在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把小说中所写的庭院挪置于北方的深宅大院中,表现那种高墙大瓦,一成不变,坚固的东西对人造成的压力和桎梏。点灯、封灯、吹灯、灭灯,我们加了很多的仪式。我觉得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东西,就像仪式一样每天在重复。包括我们的社会活动,政治活动。有时你会觉得象仪式一样。在一个深宅大院中,在一种不可逾越的仪式当中,人在当中很渺小。这个大院没有生气,永远不变的是每天的仪式。台湾导演侯孝贤是这个电影的监制,侯孝贤到外景地仔细地问了影片的拍摄和影片中所要表现的生活气氛。侯孝贤跟我谈当时的生活,说这一家人应该怎样生活,出门这样、那样,他所描述的很多生活细节,在我的电影中却一点都没看到。侯孝贤跟我说:“艺谋,只有你才会这么拍。要我拍,我一定把当时的生活拍出来。”侯孝贤特别喜欢拍生活的题材,我为什么这么拍?我用减法。在影片中,一个太太只带一个丫环,走在天井中,孤伶伶的,这是不真实,但这些形式感构成了一种象征性。可以说,这种象征是隐含了我自己在那个年代的一种忧患意识。当时,审查时给我的电影下了一个结论“沉渣泛起”。

获奖:

我的影片得奖,对我而言,是锦上添花。青年导演的影片得奖,是雪中送炭,意义是不一样的。八八年我在柏林电影节,算是一匹黑马吧。因为没有任何人认识我,我是第一次拍电影参加电影节。我得到大家的认可,第一次得到外国人的认可,也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得到比较大的国际奖,所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觉得,一些非常大的大导演,例如:黑泽明、库布里克,已经达到了大师级了。大师的电影作品对整个电影界,甚至整个世界,都能产生广泛的影响。不是任何人封你做大师,你就是大师。我是达不到这个程度,我到不了这个程度。我们首先不具备大师的能力,其次我们也不一定碰上大师的时代,我觉得这都很重要。第一,本人要有这样的能力,确实是大师的水准;第二,还要碰上一个时代。这我都不去想,我从来不想这个问题,想这个太累了。反正我知道我不是大师,我只是一个导演,好好地拍电影。

影片《秋菊打官司》

影片《秋菊打官司》,我当时选这个题材后,特别是决定让巩俐演这个人物时,全体的工作人员都坚决反对,都说巩俐演不了这个戏。但我对她比较了解,我相信她的塑造能力,所以,我坚持让她演。我把影片中的秋菊的人物改成“大肚子”。原先小说中的角色不是孕妇。我为什么要改?我就是要发挥巩俐的模仿能力。一个原因,是她学习“大肚子”孕妇的状态学得像;另一原因,是她学陕西话学得像。都是因为你对演员了解了,你才能发挥她的模仿能力这长处。但是,很多人认为,我坚持让巩俐演是出于个人关系。当时他们很多的人认为这个戏要砸,这下完蛋了,张艺谋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因为私人的关系,让巩俐去演一个她根本不能胜任的角色。当时许多人,跟我合作的所有人几乎都不看好。但恰巧的是《秋菊打官司》是至今为止巩俐演得最好的角色。

影片《代号美洲豹》

影片《代号美洲豹》不成功,因为那不是我想拍的东西,是我为朋友而做的一件事情,所以,自此以后我尽量避免拍自己不想拍的东西。

影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影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不成功,因为,我自己的创作心态不好,我觉得我没有感觉。

影片《一个都不能少》

拍影片《一个都不能少》,自己就象一个托儿所的阿姨,整天唠唠叨叨老得说。你跟小孩工作,根本不能烦。这几年,我经常在农村拍电影,在农村和贫困山区的孩子,刚刚开始学文化的时候,一笔一划地学写字,学念书,我认为这情景让我比较感动。这么多年来,我老是跟我们摄制组的人讲,我迟早要拍一部农村小学校的电影,至于写什么故事,我不知道。我总是想拍一部这样的电影,好象是一种未了的心愿。

《一个都不能少》这个故事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因为,只有用电影才可以表现。从中国人的习惯来看,一个有关小孩子很可爱的故事,如果有一个不圆满的结局,一般观众可能承受不了。在中国拍电影,难免会有各式各样的政治原因,外国人选择从政治角度看中国电影,这是文化的偏差。

我把电影从法国戛纳电影节撤回这事很正常,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也是用一种比较公开的方法表达我自己的观点,电影允许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

影片《一个都不能少》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我一个人站在电影大厅,所有人给我鼓掌,我真是觉得掌声是属于电影的,是电影有一份心让他们感动。电影是什么?其实,我觉得电影最难得的就是你那份心动的感觉。过几十年,或者过几百年,或者你不用过一百年,过两年,围绕这个电影的所有是是非非,都很无聊,都是过时的。这部电影是不是让你心动,你再回头看它,情感的东西特别重要。我觉得电影其实就是抓情感,抓人性,其它都不重要。创作:

一千多人看一部电影所产生的磁场效应,让你感受到一种萌动。如果你的电影在放映的过程中,有几次爆棚的笑声,你就觉得非常非常好,你在观众当中会觉得很满足。但是,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灯亮了之后,观众起来,你听观众的掌声,你看观众每一张脸,我觉得这是导演最满意的时候。

怎么样才能拍一个好电影?一个人一个习惯。我有我的习惯,我觉得找一个原创小说,找一个人来谈谈,像鲍十的小说,还有像施祥生的《一个都不能少》。那种小说,他们给我的只是一个启动的点,从这个点开始走,有时对原来小说的改动是百分之九十,但都是我们共同来讨论的,原作者参加的。因为,现在我也清楚,中国文学的现状,不像十年前,你很难看到一个小说那么完整和那么具震憾力。现在文学不景气,所以,我们要把标准放低,你不可能看到像《红高粱》、《妻妾成群》那样在思想和意义上都完整的小说,我们只改动百分之四十。在谈剧本的过程当中,我说话的时间占百分之七、八十。为什么我自己不写剧本?很多人都这样问我,我觉得人是有自知之明的,我有自知之明,我属于借题发挥的类型,我不擅于白手起家,也不擅长想象。所以,有时候我看作家,我还是挺敬佩他们的。他们在屋里,面对一张白纸或一台计算机,就能把故事弄出来,要我,我觉得是很难的。如果你让我面对一张白纸,我很容易使主题先行、立意先行、人物先行、概念先行。这样你就缺少了灵魂的东西。所以,我宁愿这样反复地操作、讨论剧本。经常是一年花不少钱,结果没得到一个剧本,倒是跟很多作家成为了朋友,但我还是宁可用这种方式继续工作和准备剧本。

歌剧《图兰朵》

导演创作歌剧《图兰朵》,很坦率地说,我的工作是包装。歌剧地导演就是包装。我非常清楚这一点,我是为这服务,用我的能力尽可能地包装。不能说我不懂歌剧,我不是完全不管它唱什么,那不行,那你怎么做导演?我还要和演员排戏。实际上,我的导演工作是跟着剧情,跟着故事,跟着它演唱歌词的内容,来进行场面调度,来进行戏剧渲染。当时,我们就定了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跟着剧情争取十分钟有一个变化,让它不沉闷;第二个原则是每一个变化,都要突出中国古典艺术中的诗意,一种意境,使它显得不俗,我觉得还是基本做到了。《图兰朵》第一幕刽子手要出场,要磨刀,我们看过三个版本,都是彪形大汉,拿出不同形式的刀来磨,接着就是把那个人拉上来杀了。像这样的情节,我觉得太实,对死的描写太实,不够雅,我不管他唱磨刀不磨刀,我就不磨了,我们改成中国十八般兵器的兵器谱,然后出来一个小个子,就在那十八般兵器里选兵器,我们把整个磨刀的过程改为展示中国十八般兵器的过程,合唱队反复地合唱,那些女孩子们都穿著长袍,像鬼魂在舞蹈,我觉得很有意思。

然后,一段剑舞,我觉得很好,很美,也把歌剧的情节传达出来,反正指挥梅塔特别喜欢这一段。有人说张艺谋这歌剧没什么层次,它就是一个博览会,我觉得博览会为什么不可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们中国人站在洋人的立场上评价。这种评价在电影中也能常常看到,我觉得很有意思。中国人的批语是常常站在对面替人家说话。

我的观念就是,如果有机会做其它事情,当然好,可以延展你的空间,可以开拓你的事业,可以积累你的经验,而且,对电影起了潜移默化的帮助。这些东西都是共通的,每个人的习惯不同,有人愿意做一种工作,除了这工作外,其它都不做,我则希望如果有机会,我就做。

创作:

电影是沟通人类的一道桥梁。好的电影应该是让所有人都感觉到。拍电影的目的是什么?拍电影的目的是给别人看,不是满足自己,你要满足自己的话,你就不用拍电影,因为,电影太费钱了,这么多钱,这么多人,工作了半天,只是为满足你一个人,那大可不必,那就写小说好了,或是画一张画算了,或是自己在家做一些私人的事情罢了。我认为,任何一个人当导演,拍电影,他的目的都是想把作品拿出去,给别人看,希望得到交流和共鸣。

不能说是电影得了一个什么奖便满足了,不是的,拍电影不是简单的用一些实际的目标去衡量。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个愿望,想拍一部最好的电影。但是,每一次创作都不可能达到,所以,永远有一种梦,你心中的一个梦,永远要去实现。总觉得我是不是可以拍得更好,我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等下一部,等下一次机会,下一次可能会做得更好,但是拍完后,还是觉得不太理想。于是想象下一次更好,这就象生命要到最后一分钟一样。创作也是这样,每一次都有很多遗憾,缺了这个,或缺了那个,总有遗憾,我觉得谢晋说的话很对:电影是用手捧一捧水,在捧水的过程中有很多都漏了下去,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所以说电影永远是你的梦,你心中的一个梦,我就想留在中国拍电影,当然,我知道有很多困难,尤其很多限制,使你常常不能放开手脚,不能充分表达。会带给你很多创作上的苦恼,但是还没想过要出国,没想过,有时候有一种期盼的心态。盼着有一天创作环境会好一点,盼着有一天我可以把一个梦实现,只能这样想。

导演张艺谋电影评述 第2篇

作为一个95后,文化大革命仅限于历史教科书上不痛不痒的记录数据和各类作家笔下悲惨无情的生活。没有融入时代背景的先决条件,没有对艺术与商业电影结合的正确分析,但意外的产生了共鸣,黑暗的环境,巨大的荧屏,各样的声音层层包裹着每一个观影人。在毫无纸巾的情况下看一部文艺爱情片的后果是脸和手干湿交替,黏腻腻的却没时间讨厌。

本着看免费电影的心情买票,结果阴差阳错成了有幸看到本片首映场次的人之一。在进入放映室前看到《归来》大手笔的海报,众星云集,片名更是大气。电影院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有人昏昏欲睡,有人窃窃私语,有人吃喝两样占了满嘴……但还有那么一群制影人最喜欢的观众,他们会在布置好的看点里起起伏伏,脸上的表情永远维持在哭、笑的临界点,相通相融。甚至可以在看到身边睡着的朋友时感慨万千。

影片的内容不是我喜欢的风格,不够单刀直入,也不够迂回莫测。开放式的结尾没有令人会心一笑或舒目展眉的冲动,有一种知道是结尾却不是结局的奇特感受。中间穿插着许多人来人往的长镜头,充斥着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服装、物件、习惯。思维就掉了进去被牵着走,其实也不知道在为什么掉眼泪,就感觉心里的酸楚怎样压都压不住。明明片中连群众演员都达到可以混眼熟的地步,但吐槽的冲动一下被削的不剩几分。

无论是陆焉识、冯婉瑜亦或女儿丹丹,他们的所有的共同点都被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红色娘子军》、军大衣、火车头帽子,还有一句句刺痛人心的“阶级敌人”。亲情都能被毫无逻辑的混战削磨的丁点不剩。漫长的分离和无休止的折磨最先衰退的是记忆里最深的人,就放任他一点点消失在长河岁月。相见却不相识,相守却不相知,近在眼前却抬眼望天边。无数的爱情就是如此分崩离兮不能复回。

对于“五号接焉识”的执念,冯老师从未放弃,风雨无阻。顶着陆焉识名号的男人只存留在她无法挽回的记忆中。青葱年少的时岁,冲动的否定一个人,极具毁灭力。母亲眼中的哀痛,说话中的吞吐犹豫是女儿所无法理解的。她仅是气愤于未见几面的父亲“畏罪潜逃”而换掉了本应属于她的角色。母亲却再也无法原谅。一箱沉重而杂乱的信件成了唯一能接近爱人的理由。用信纸上陆焉识的名号来陪伴关心这个人。

什么是奇迹?奇迹就是万水千山,时光荏苒却只认那人;奇迹就是默默守护,悉心照料哪怕没没有回报;奇迹就是准时准点,日复一日的月台守候;奇迹就是明知道无法得到却不曾离去;奇迹就是为了一个执念等那个永远也等不到的人。

结局处巩俐和陈道明在欢快的人群中突兀的存在,就像是习惯与期盼无关。一次次失望却依旧坚持,不再锁上那扇门只是怕他与家隔离。无数细节的堆积一下下拨动心弦,一点点深入在别人的爱情里刻骨铭心。

也许时代成就了风俗,打垮了身体。但不能磨灭的是丝缕的情。年少时无法弥补的错误好像也不再那样要紧。总之,半条马路的守候,78度角仰视的关心,在院中慢慢沉淀浓稠。

导演张艺谋电影评述 第3篇

下一个阶段可以说是从艺术到商业的转变过程阶段。《活着》可能不能太多地说明问题,他在国内被禁止公映,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活着》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对当时的中国社会进行了血淋淋的讽刺和批判。但是《活着》在世界电影界取得的成就却是不容忽视的。在这个阶段还有典型简述爱情、家庭、亲情的《我的父亲母亲》等影片。

接下来这个阶段可以说是转型完成的,但是他完成的结果并不是转成了一个完全的商业片,而是兼具了商业和艺术的,如《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些片子的制作采用了传统商业片的套路,大制作、大投入、大牌演员,当然也有高票房,但在我看来却一点不失艺术气息,不失中国的传统气息,同样饱含艺术美感。《英雄》这部电影是张艺谋的第一步古装商业大片,也是它,开启了中国的大片时代。其实我个人觉得这应该就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结果,是合理的也是正常的,但是这时有很多其他的声音,有的人开始批评指责张艺谋只注重商业利益弱化了影片的艺术内涵,这种见仁见智的东西,怎么讲都可以,而我认为那些批判的人有的是真的追寻真正的艺术,那无可厚非,商业片不可能跟艺术片比,人们往往过分强调了电影的艺术内涵。

在众多非议的压力下,张艺谋自己也进行了反思,他开始尝试回归艺术片,向大家证明,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样。所以出现了《山楂树之恋》《千里走单骑》这些片子。也就在这个阶段,张艺谋导演创作了《归来》这部片子,这部片子仅仅是讲述了一个情节及其简单的故事,但是却蕴含了无数感人至深的细节,这归功于张艺谋导演的艺术造诣。与此同时,该电影在从2014年5月16日上映到6月30日收获了2.95亿的票房,《归来》,不仅仅是陆焉识的归来,更是张艺谋的归来。当然他取得这样的成功也是有很多原因的,除了对观众反映的自我反省,还有其他的一些环境因素。如张艺谋与张卫平的分手,他说:“《归来》是我安安静静地拍自己所思考所喜欢的东西,以前没有这样的机会,也没有这样的条件,现在倒是让我排除了外界的干扰,可以让我本分地做导演该做的工作。这是我创作心态和创作环境的归来,这让我能够重新思考艺术与人生的意义。”

而张艺谋个人的电影创作发展历程和转型过程也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当下中国电影的发展是十分迅猛的,除了中国电影的成功转型之外,还有其他的商业模式和体制上的发展和进步,从以前严格管制的制片流程,到现在相对自由的流程,从最初的下乡放电影到现在数量飞速增长的影院建设,这都给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可以预测,中国的电影创作将进一步快速发展,随着人们思想的转变,也会突破某种制约进而飞速蓬勃发展。

善于将影片置于历史背景下的大师,其自身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值得我们学习的历史。

最佳导演:张艺谋 第4篇

张艺谋导演这一年有点烦,自从和老搭档张伟平闹掰后,“国师”似乎被人盯上了。先有小女星爆料他与青年女子陈婷再婚,老夫少妻相差31岁,后有媒体踢爆他超生,“三四个女人,七八个孩子”的传闻让张导一夜变成“葫芦娃他爹”!

眼看事情越闹越大,张艺谋不得不直面公众舆论,承认自己有两子一女,愿意配合计生部门进行调查。有关部门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3个孩子都是非婚生子(女),在上户口时曾有过“特事特办”的情况……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超过了娱乐范围,演艺圈的粉红故事成了一场关于“名人特权”的议题,张艺谋执导的这场戏从动画片变成伦理片,如今看来有要变成警匪片的趋势……

更多提名

郭敬明:携脑残粉力战电影老炮。

郭敬明第一次当导演,拍了一部针对性极强的“粉丝电影”,惹恼了一众自诩“高大上”的影评人。《小时代》上映期间,网络基本上成了“小四脑残粉”和“电影老炮”的擂台,周黎明大战林更新,史航调侃脑残粉儿……几乎成了网络一景,就连“万达公子”王思聪也被拉入战团,无奈之下他只得在微博上说“《小时代》爱好者请主动取消关注”。

冯小刚:贺岁、春晚一起抓。

甭管你喜欢不喜欢冯小刚,今年你是离不开他了。 12月19号,他的贺岁片要上映,大年三十晚上,他还是春晚的总导演。咱能不能高高兴兴地辞旧迎新,全指着冯导了。这个提名,咱不能小气,亏着谁也不能亏着冯导。

最佳编剧:刘谦

获奖理由:究竟是谁在“找力宏”。

王力宏和李云迪这一场影帝争夺战,高潮迭起,曲折离奇。除了两位当事人的精彩表演之外,另一位编剧也不容小觑——他就是刘谦。他像变魔术一样,把这场戏从网络世界搬上了春晚舞台。

2003春晚,王力宏和李云迪同场献艺,前者献唱之后下台,后者与刘谦搭档表演魔术,万万没想到,多嘴的刘谦竟然冒出一句“找力宏”的台词……全国观众都炸锅了!这句台词究竟是云迪授意还是刘谦原创?

对此,刘谦说是遭李云迪设计,李云迪称“相信大家的判断”,王力宏方则支持刘谦,暗踩李方无节操……害得全国人民都跑来央视这里求真相,万般无奈的导演组发了一份声明,证明自己真没掺和这事儿……此事到现在都没有定论,刘谦这编剧的水平,赶上悬疑大师希区柯克了!

影视评述 (第四期 张艺谋) 第5篇

演播室:观众朋友大家好,观影收看《光影人生》,2008年12月17日: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评选揭晓,张艺谋凭借成功执导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获得提名,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负责撰写了对张艺谋的提名评语。又导古装演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该片是张艺谋和巩俐11年后的首次合作。

14.《满城尽带黄金甲》(1min50s)

与《十面埋伏》类似的另外一部古装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由周润发、巩俐、周杰伦、刘烨主演,欲望与命运,成全了人生一出出复杂的剧情。

去肌刮骨也脱不去的欲望,螳螂捕蝉的寓言一般令人不安的命运,是每个人的深渊。有深渊,就有希冀、折堕和挣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张艺谋巨制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终要讲述男人和女人愈挣扎愈沉陷的“深渊”故事。

投资3.6亿元人民币,国内票房2.9亿元人民币,全球票房截至2008年5月已超过7850万美元。这部影片是国产片票房纪录保持者,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提名、香港电影金像奖4项大奖。同时周杰伦也为该片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主题歌《菊花台》。

16.《三枪拍案惊奇》(3min)

2009年,张艺谋导演影片《三枪拍案惊奇》,改编自美国导演科恩兄弟的成名作《血迷宫》,张艺谋将故事的背景放到了古代的中国西部,同时试图将喜剧和惊悚悬疑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进行混搭和融合,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风格。

遥远的大漠中,风云变幻,充满着紧张的气氛。“麻子面馆”老板王五麻子是一个恶贯满盈、吝啬的“大漠周扒皮”。其妻子老板娘经常遭到王五麻子的虐待。

期待自由的老板娘与外表俊朗的店小二李四发生私情,不想却被杀手张三发现。张三将其汇报给了王五麻子,王五麻子便以重金雇佣张三杀死老板娘和李四。

不想张三并没有杀死李四两人,反而先杀死了王五麻子。随后张三便开始琢磨起王五麻子的保险箱来。

李四半夜起来找枪,发现老板死了,误以为王五麻子是老板娘杀死的,遂为其处理尸体。

同时,店伙计赵六正巧“破解”了保险箱的密码,正当准备前去取钱时,却遭到张三的暗杀。

张三杀死了赵六并逼走了陈七,李四当场被箭射死。悲痛欲绝的老板娘拿起了仅存最后一颗子弹的火枪,终于将张三杀死。

孙红雷、小沈阳、闫妮等演员在片中有精彩的表演。这部影片是张艺谋奥运会后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堪称转型之作。

17《山楂树之恋》(1min20s)

2010年根据艾米小说《山楂树之恋》改编的同名电影又回归到了张氏影片的另一类型,讲述了一段真心付出、干净、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

虽然该片与《我的父亲母亲》有些雷同,但这部《金陵十三钗》前的“填空”之作,应该另有意义,用张艺谋自己的话说,就是向“知青时代的爱情”致敬。

本片于2010年9月16日国内上映,取得1.6亿票房,打破国内文艺片票房纪

录。影片入围了柏林电影节水晶熊和金像奖亚洲电影,并获得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主持人:如果说《英雄》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那么此次老谋子又走到了前面,成为国内首个起用好莱坞一线明星担纲主演的电影,并邀请到好莱坞最好的特效和制作团队加盟,《金陵十三钗》是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影片筹备4年,投资6亿元人民币。瞄准全球市场,首度邀请好莱坞战争特效团队和一线影星克里斯蒂安·贝尔加盟,并启用数十位新人出演。(1min10s)

18《金陵十三钗》(2min)

故事讲述1937年的南京,一座教堂里一个为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国人、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学生、14个逃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军人和伤兵,共同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故事。

1937年南京题材的电影此前有过不少,未来还将继续被电影人表现,因为这是民族历史中相当重要的一段,《金陵十三钗》原著小说的独特性则是打动他之处,越复杂的故事,越宏大的背景,越要关注人物、人物的细节和关系,还原到人和人性的刻画是最重要的功课,他一直在做这样的努力。

导演张艺谋电影评述 第6篇

这也是我对最近几乎所有宫斗剧清宫剧穿越剧的最大反感。的确,这些电视剧和电影无一例外都在突出表现几个坚强,聪明,有能力,有手段的女人的斗争,但是,这些女人斗争的对象是其他女人,而这些女人斗争的最终目标是获得男人的认可。男人在这类片子里超越了女人之间的小打小闹茶杯**,他们是有最终决定权的法官,同时也是从旁观看这些女人斗争取乐的观众。颂莲,梅珊和卓云的斗争,她们作为人的价值,完全体现在那些屋前挂起来的红灯笼上。老爷上你,你就是个人;老爷不上你,你就是连狗都不如。男人认可一个女人,那么她才有价值。而女人本身的抗争,对自我的实现也最终只能通过男人对她的承认才能获得。

你也可以说,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啊。批判现实主义就是要揭露问题啊。但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本质在于“批判”,批判要高于现实。而大红灯笼高高挂,可以说连”现实“都没有做到。比如说女主人公颂莲,我们知道她是个学生,没念完书就因为家里经济情况不好不得不来做个姨太太。颂莲到了夫家之后,就完全陷入芝麻蒜皮的斗心眼。她的价值从电影一开始,就是由红灯笼决定的。那么颂莲本人到底是一个人什么样的人?她有什么爱好?她念过书,那喜欢看什么书呢?她在没嫁到这家之前,作为一个女人,有没有自己的梦想?她脱离了“老爷”,到底是个什么人?我们完全不知道。

你把一个女人的价值完全建立在男人的肯定上,这就是厌女症的最根本表现。把几个女人的价值不但建立在男人的肯定上,而且让他们为了这个肯定,为了这种自我实现而互相之间仇恨嫉妒陷害,这么写不但否认女人的价值,更否认他们的人性。大太太不闻不问,二太太口蜜腹剑,三太太仗势欺人,四太太虚伪冷酷。。。最终三太太被吊死,四太太发疯,说到底,全都只能算是他们自作自受。这个大院里,简直是洪洞县内无好人,而最终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群卑微的女人像摇尾乞怜的狗一样,在争夺男人掉在的残羹剩饭而已。

苏童和张艺谋很明显的是把男人放在一个局外人调停者执法者的地位上,居高临下的来看这些女人们像迷宫里的小白鼠一样完全没有自我意识的在撕斗。挂灯笼的系统,简直就是一个incentive program, 比大公司员工鼓励计划的设计还巧妙还邪恶。但是,电影本身却从来不以任何人的立场来质问这个系统。人物完全没有能够超越他们自己的地位而获得升华,也并没有达到“批判”的目的。就好比说狂人日记只停留在“满纸仁义道德”的层面,却没有看出“字里行间的吃人二字”。

上一篇:学校体育发展监测报告下一篇:国税网上三方协议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