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德育主渠道,增强育人实效性

2022-09-11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实行全方位治校的基础。但在当前社会大变革时期,德育教育遇到了诸多新问题,如多元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主义的滋生、道德中性、价值观模糊等。鉴于此,笔者认为,素质教育下的德育工作有必要采取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式的措施加以强化,要将德育与各项教育工作紧密相结合,拓宽德育主渠道,才能真正增强德育养德的育人实效性。

1要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各科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在小学德育途径中占据特殊的地位,因此,德育教育必须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以教材为依托,离开了课堂教学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因此,各科教师都应当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并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挖掘和开发,将德育教育有机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积极探索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教学模式;要从教材实际出发,遵循德育教育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机进行;要寓德育教育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进行,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通过多种方法途径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中进行体验、感悟、反思、判断、建构,形成自己内在德性的知、情、意、行的统一和德性的成长,真正把新课改“三维”目标中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落到实处。

2要将德育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

校园环境无论是作为基础设施的“显性环境”,还是作为校园文化积淀、显示学校风貌的“隐性环境”,都必须加强建设。

校园环境建设要体现一定的文化品味, 突显德育内涵,营造一种浓厚的德育文化氛围。要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 草 ,聘请专业 人员进行 指导 ,将学校办 成“园林式 校园”,要通过典雅恬静的环境,郁郁葱葱的景致,古朴幽香的庭院,清新洁丽的场所,激起师生们珍惜时光、热爱生活、憧憬未来的思想浪花;焕发师生求知图强的热望和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

校园的美化不应只局限在校园的整体布局、楼馆的建筑装饰及教学设施的更新添置等纯粹的物质文化层面上,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课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使学生在这样的校园环境文化中,能够主动去思考、感悟,达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潜移默化 ,净化灵魂 , 升华人格。

3要将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德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是学校德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要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道德法制观念。教育过程中要注重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如组织他们参观法制教育馆,观看道德、法制教育录像、影视、图片展览,开展征文、模拟法庭活动,举办道德、法律知识竞赛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让学生都参与到法律的学习、运用、宣传中来,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思考、去感受、去体验法律,有效增强学生抵御社会不良思想文化侵蚀的免疫力, 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鉴赏水平,全面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效果。

4要将德育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与养成,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良好学风、班风、校风的树立、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要将德育教育与养成教育紧密结合, 使学生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其个性特长,从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成长。比如: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每学期利用开学后入学教育时间组织学生学背规范、守则和学校的有关规定,开展学习的大讨论;开展“静、净、敬、竞”养成教育系列活动,所谓“静”就是环境安静、行为规范;“净”就是干净靓丽、心灵纯洁;“敬”就是尊敬师长、关系融洽;“竞”就是追求卓越、直面未来;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学习践行《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通过类似的养成教育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创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5要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在教育观念上, 要高度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要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密切相关。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学生主体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其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政治信念的心理基础。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从教育内容上来说,既可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的针对性,避免盲目的说教,又能使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从教育方法上来说,思想道德教育可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特长和不足,以减少思想道德教育的阻力,使思想道德教育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同时,思想道德教育的说服教育、实践锻炼也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从教育目的上来说,虽然二者具体目标有所不同,但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可以达到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共同发展的作用,提高教育效果。

6要将德育教育与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相结合

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 通过创办不同模式的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 定期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培训、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孩子们在健康向上、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成人成才。要特别关心单亲家庭、贫困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和留守儿童的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生活实践,接受社会教育,并对社会生活起到干预作用。学生不进入社会,不叫实践,不实践就没有心灵体验。没有进入社会的孩子,将来就没有进入社会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德育要贴近生活,必须要引导学生投入社会大环境中去阅读生活、体验社会,了解当今社会现实和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强烈竞争、积极的合作,以及各种复杂关系的处理。同时,德育还要干预生活。德育对社会生活的干预,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在周围社区和各种实践活动场所倡导文明生活方式,从而改造周围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学校德肓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当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与各项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做到人人抓、处处抓,时时抓、事事抓,由浅入深、步步递进,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培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貌,为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与优化下一篇:对少儿大众跆拳道的体育价值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