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素质教育

2022-07-24

第一篇:农村小学素质教育

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浅议

素质教育在我国小学教育界已展开多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同时素质教育在农村小学也存在许多问题。现就农村小学素质教育谈几点看法。

当前农村小学主要面临着资金短缺、硬件缺乏、师资匮乏、家庭教育缺失和学前教育不足五大教学困境,其中资金短缺、硬件缺乏、师资匮乏三个问题最为突出。

目前,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经费不足问题,许多村级小学不仅没钱添置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就连维持正常教学运转所需资金都缺乏。大部分村级小学用地狭窄,教室破旧,没有体育、音乐、美术教学设施,教师宿舍紧缺,厕所条件简陋等问题。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素质教育的宣传还不够,至今仍然有大量未接受义务教育的青年在外打工。

农村小学师资匮乏的问题也相当严重,特别是30~50岁的中年骨干教师和音乐、体育、美术、英语学科专业教师紧缺。目前,大多数乡村小学以20~3O岁的年轻教师和50岁以上的老教师为教学主力军。但年轻教师经验不足,老教师知识结构老化,与现代教学理念脱节,两者都难以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要求。乡村小学还要面对优质师资的流失问题。目前农村学校的条件和待遇都无法留住优秀的教师,好老师都会争取调到县级以上的学校任教,越优秀的教师从村校流失的可能性越大。

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问题也不容忽视。现在,大部分学校没有条件开设学前班.因而使得相当多学生的学前教育处于真空状态,为以后的教学造成了很大困难,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到80~9O%。“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照顾,他们都没有能力给予孩子学习上的辅导.对孩子也比较溺爱,无法与学校教育相互协调,为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提高农村小学素质教育迫在眉睫,可以采取以下实施途径:

1.加大素质教育的宣传和投入力度

当前,素质教育的内涵、性质及其理论在农村地区未能得到广泛的宣传,许多教师不理解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的意义有多大。同时,大多数农村教师由于受以前“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以学生的考试、升学为中心,偏离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导致了农村地区学生普遍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加大素质教育的宣传,对农村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更好的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为更全面的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2.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素质教育中老师是教育的主体,老师要更加注重自己本身素质的培养。良好的教师素质是在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可靠保证。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实施素质教育只能成为一种美好的愿望,因此,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强化教师培训管理,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在职教师培训进修的规划、组织、领导,落实进修要求,帮助教师树立终生教育的观念,重视继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满足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还要重点加强对现代课堂教学基本理论、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学习与研究,帮助教师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从而实现教育思想真正转变,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3. 设置合理的学校教学课程。

适当减少学科必修课程。在乡镇小学中。应该根据各自学校的特点、不同年级的特点,适当地减少语文课、自习课等;增加心理辅导与教育课、学科活动课、综合实践课、地方课程等内容,能够张扬学生的性格。培养学生的特长。

适当开设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可以开设思维训练、语言表达、综合阅读、速算、科技信息、英语口语、礼仪教育、国情教育、法、科技信息、英语口语、礼仪教育、国情教育、法律常识、环境保护与自我保健方法、国际知识、劳动实践等课程。

适当增加活动课程。适当增加活动课程内容和活动时间,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渠道。通过特长班和兴趣小组等形式,包容所有学生,在活动时间上予以保证,纳入课表。全员参与,全面开展,全方位启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活动课的内容应该丰富多彩,涉及文娱、体育、手工制作、绘画、书店、编织、科技活动等各个领域。

总之。农村小学教育怎样实施素质教育,怎样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当前摆在农村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但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深信这一伟大而艰巨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第二篇:农村小学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内容提要】:农村小学受传统思想、师资水平、条件设施等方面的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步履缓慢。能否顺利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农村小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成为农村小学生家长普遍关注的焦点。通过转变思想,加强课程管理,从各个方面入手加强素质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关键词】:农村小学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很多学校的素质教育获得了成功,但是这些学校的师生素质高,学校各方面的条件较好,而农村的小学跟这些学校相比,素质教育还存在着相当多的空白,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应试教育”这一时代产物深刻影响着农村小学的教育。很多教师也以升学要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的就不上或少上。升学有希望的学生就教,没有希望的学生就不教。

二、 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存在失衡。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获得的教育经费能投入到学校设施和教学设备上的也不多。大多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去。绝大部分中小学校没有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实验室等。即使有也很难利用上。甚至有些学校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体育课形同虚设。同时,学校经济条

件差。学校缺乏书籍,缺乏音乐、体育等器材,一句话,就是缺乏“硬件”。这样就限制了学生实践和创新的空间。

三、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的负担较重。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从教师来源来看,有的是民办教师转正的,有的是向社会新招录的;从学历层次来看,第一学历合格率低;从年龄结构上看,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居多;从学科结构上看,音体美教师奇缺。教师的人数少,同时有才干或其它特长的教师很难留在农村小学。这样素质教育在课堂上难以开展,并且无法对学生进行其它特长的培养。

四、农村小学学生由于环境和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视野狭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狭窄。这样,学生就没有创新的欲望,很难全面发展。

正因为上述的原因,在农村小学更应该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在农村小学搞好素质教育,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农村教师要善于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农村学校环境简陋、教学设施短缺,加之有许多教师自身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往往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农村教育要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掌握素质教育理念,借鉴他人的经验,掌握教改动态,摆脱传统的、陈腐落后的教育观念束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即“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只有理念更新了,才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要改变教育观念、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模式必然由灌输式向互动式、参与式转变,师生关系也逐步向

民主、平等、宽松、和谐发展。

二、农村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

民主和谐的环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托拉斯认为,创造教学的核心目的就在于创造一种“易起反应”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应是民主和谐的,激励创新的环境。正像江泽民同志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索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非常重视“神圣的好奇心”和“内在的自由”。所谓“内在的自由”就是“不受权力和社会偏见的限制,也不受未经审查的常规和习惯的羁绊,能进行独立思考。”民主和谐的环境是为学生提供这样自由的空间。这样的环境不仅要靠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也需要变革教育体制与管理。倡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个性的有一定选择余地的教育模式。倡导人本主义,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传统的教育缺少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找不到自由的空间。而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就是这样的一种模式。正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三、狠抓课程管理,认真落实各科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是国家教育意志和培养目标体现。国家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的品德、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课程是从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和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现实出发,借鉴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课程改革的经验,和为落实我国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

育课程体系”这一任务而设置的。每门课程都具有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们在实现课程目标上都有自己的贡献,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课程目标,课程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整体发挥课程功能,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所以广大农村小学教师要开展素质教育就必须不折不扣地认真执行国家的课程标准,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严格使用国家法定的教科书,严格控制学生在校的活动总量。切记让语文、数学等科目挤占其它学科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门课程的教育功能,从而达到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完成国家教育目标,施行素质教育。

四、加强活动课程的组织、开展。活动课程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的重要手段。活动课是根据学生的爱好、专长组织开展的课程,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从而树立自信,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课程活动应开展好几方面的活动。首先是少先队的教育活动。然后是兴趣小组的活动。最后是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课程也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只有加强活动课程的组织开展,农村教育才能成为真正的素质教育。 总之,农村小学要开展好素质教育,广大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只有加强使命感和紧迫感,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业务素质,勤于实践、勇于探索,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经验使命,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五、抓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素质教育要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大力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明确课堂

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21世纪新人的生存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有机结合学校的实际,在各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情感、意志、创新意识、行为能力等方面的教育,课堂上注重学生实践,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需要。同时,因地制宜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求发展,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如:农村小学中可以进行植物的嫁接,使学生通过实践懂得科学的重要,以种植方面取得成就的农民为例子。让学生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又如:可以在班里搞“谁的人际关系最和谐”的评比,开展“如何大方地与人交往”的讨论等。总之,可以利用有限的条件,达到提高素质的目标。

总之,素质教育就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国家的未来。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翱翔于天际,张开想像的翅膀去实践、去体验、去创新、去开拓。只要不违背这个原则,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在农村小学也能搞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在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 石兰蕊 素质教育论坛 2010年01期

2、《农村小学如何开展素质教育》张苓《河北教育:综合版》2007年第7期

3、《农村小学怎样开展素质教育》杜海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S1期

4、《农村素质教育之我见》 陈建平 2008年

5、《农村素质教育改革探讨》 王学军 2005年03期

第三篇:农村小学素质教育之我见

“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实施多年,作为一名在小学一线教学多年的教师,我想浅谈一下对我国农 村素质教育发展的现状及意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时代已 跨入二十一世纪,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 素质教育最根本的一条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素质教育最根本的一条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就必须充分发挥中小学教师的主力军作用。李岚清同志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强调指出: 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职业的本质是育人,教 师的劳动是培养人的劳动,具体的说是引导青年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向他们“传道”、“授业”、“解 惑”,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特别关心教育的发展,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待遇,教师已 真正成为社会大众崇尚的职业,教育战线也呈现前所未有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在两种体制的转换 过程中,社会思潮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也使教育领域产生许多不和谐的音符。 一些教师把知识当作商品,把纯洁的师生关系变成商品关系,热衷于捞外快,向学生索要或变相索要钱 物;有的教师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的教师不认真备课,不批改作业,不对学生 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教学意识淡薄,教学无目标,随意性大,甚至制定目标错位,不能依纲据本,知 能传授不严密,缺乏科学性,浅层次的讲解多,许多课还是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僵化不变模式,使学生感 到乏味、沉闷,现代教学媒体形同虚设等等。上述现象,农村中学尤为突出。不解决上述问题,推进素 质教育只能是喊喊口号而已。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本身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更决定了所培养者质量的高 低。荀子说过:“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凌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 可以为师。”(〈致士篇〉)意思是说做教师要具备四种条件:首先,要有尊严和威信;其次要有丰富的 〈 〉 经验和崇高的信仰;再次要具备有条理、有传统地传授知识的能力;最后要能够了解精微的道理并加以 发挥。英国资产阶级教育家斯宾塞也曾明智地指出:方法只是工具,工具再好,没有本领的工匠也使用 不好。所以好的教育教学方法,还要有高水平的教师使用,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失衡。 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失衡。 经济发展水平是实现教育供给的决定性因素。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 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失衡 我国城乡之间教育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它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而且教育政策的制定 往往是以城市教育的发展为基点,教育投资向城市一边倒。而广大的农村遭到有意或无意的忽视,这样 使本来有限的教学资源分配得不合理,导致教学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1.教育经费及教学设施 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短缺。税费改革前,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各种教育集资几乎能占到整个农村义务 教育经费的 45%。但改革后逐步取消了这两项资金,这使本来就不宽裕的农村中小学面临很大的经费困 难。为此,2005 年 12 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通知》 ,以保障农村义 务教育经费。但由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长期积弱积贫,有限的经费不能立竽见影。在资金分配上,县财 政是以中心校为单位进行支出预算。下发后归中心校管理。历史遗留债务,危房的改造等使有限的资金 能用于隶属学校的也已不多。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获得的教育经费能投入到学校设施和教学设备上的也 1 不多。大多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去。绝大部分中小学校没有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实验室等。甚至 有些学校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体育课形同虚设。农村中小学校设有微机室电教室的也是凤毛麟角。 2.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从教师来源来看, 有的是民办教师转正的,有的是“学历合同”转正的,有的是向社会招收的;从学历层次来看,第一学历 合格率低;从年龄结构上看,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居多;从职称结构看,高中级职称的少,绝大部分是初 级的;从学科结构上看,音体美和农技教师奇缺。 (2)教学科研水平偏低。对新课改感到“水土不服”。 加之受农村文化的内在影响,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占主导地位,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对新课程 改革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普遍感到不适应。 (3)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城乡学校差距悬殊,农村教师 受利益驱动,工作不安心,千方百计想调入城镇学校。城镇教育又发展迅速,亟需调配师资,于是通过 招考等方式从农村学校挖走了大批优秀的教师。农村教师队伍呈现出不稳定的态势。 3.课程资源单一 目前农村与城市一样执行国家统一的课程方案,使用单一的课程标准,出现“校校同课程,生生同课 本”的局面。农村学校教学内容单一化,其实施的目标也是唯一的,即参加中考或高考,仅仅追求升入高 一级的学校。加之农村受条件的限制,很少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开发校本课程,很少使用乡土教材, 致使农村课程设置单一,严重脱离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课程与教学跟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严重 的不适应。 在现有资源的条件下对于农村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在现有资源的条件下对于农村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切实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应 当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并形成自己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教育教学工作 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授业”不但需要教师有深厚的文化修养,还要他们能吸收新信息,具有新思维, 也就是说既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要有现代的新鲜的“活水”。“解惑”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在课堂 上不但能解决书本上的“惑”,还要能解决学生认知过程中发生的知情意行几方面的“惑”。要具有良好的 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掌 握一定教育技术的能力和进行教育研究的能力。要达到上述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 教育观念,认真学点教育学、心理学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重视文化、业务的进修,同时苦练教学基 本功,这样,自身的素质才能再上一个档次。所以,就要积极地为农村教师创造条件,鼓励农村教师参 加在职或脱产进修,提高学历层次,提升教学水平。精心组织农村教师进行全面的新课程理论培训,使 他们能够认真理解,理会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各 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精心组织农村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技术素养。让农村教师定期分批 到城镇学校“拜师学艺”,由专家引领,促进专业成长。

(二)加强农村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提高教师的素质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 培养他们对人民事业无限忠诚的事业心和献身教育 事业的精神。教育劳动是一种周期长、见效慢的劳动;教师的劳动没有轰轰烈烈、动人心魄的大场面, 总是在一点一滴中进行,是一种平凡的劳动,没有严格的时空界限。它是“全天候的”、“立体多维度 ” 的艰巨劳动。 虽然近年来党和政府在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上做了不少的努力, 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我国教师的报酬与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相比,仍然是偏低的,其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与其他行业相比还 2 有差距。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只讲待遇不讲奉献是不行的,要做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就必须提高自 己的精神境界,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在教育工作中寻求自身的 价值,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找到自己人生轨迹的光辉位置。 提高教师的素质还必须加大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迄今,我们还有不少同志认为教师职业是“金饭 碗”,就连民办教师也是“金饭碗”,一干就是十年、二十年,你教书我也教书,教孬教好一个样,直接影 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告别“金饭碗”,实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在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的基础上,根据本人的德、能、勤、绩逐项打分,合格者聘用,不合格者下岗甚至辞退,势在必行。这 样促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增强压力感,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激烈竞争的需求。 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处在世纪之初的教育工作者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提高对素质教育的理 性认识,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树师德,铸师魂,修师业,笃师行,使自己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优秀教师。 农村教师在师德方面要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不断的约束自我,提升自我。教育主管部门可将师德建设作 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加强对教师师德的考评,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建立 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家长评教师,学生评教师相结合的考评机制。重点考核教师教书育人的实绩和职 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和育人效果等。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聘任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 民主和谐的环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托拉斯认为,创造教学的核心目的就在于创造一种“易起 反应”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应是民主和谐的,激励创新的环境。正像江泽民同志指出:“每一个学校都 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索精神, 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著名科学家爱 因斯坦非常重视“神圣的好奇心”和“内在的自由”。所谓“内在的自由”就是“不受权力和社会偏见的限制, 也不受未经审查的常规和习惯的羁绊, 能进行独立思考。 ”民主和谐的环境是为学生提供这样自由的空间。 这样的环境不仅要靠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也需要变革教育体制与管理。倡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个 性的有一定选择余地的教育模式。倡导人本主义,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传统的教育缺少的就是这样的一 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找不到自由的空间。而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就是这样的一种模式。正是一 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四)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新课程强调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课程不只是官方文本,教学 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成为课程知识的建构与开发的过程。这样,课程与教学相互转 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教学真正成为师生追求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试 1. 《 ( 行)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以改变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 达,爱护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大力开展探究性教学。2.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教学过程是师 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因此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 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倡导合作学习,并因此建立起新的“学习共同体”。把教学定位为交往,强调 3 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教学关系,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以及“特殊 认识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提倡体验性教学。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 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 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 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4.增强师生之间多维互动。互动可能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个人与 全体学生的互动,教师个人与学生个人的互动,教师个人与小组学生的互动等。不同类型的互动也是不 同文化在不同水平上的交往,促成的是文化间的交融与整合。在这种文化交融与整合中,学生既有机会 学习成人的价值和态度,为进入成人世界打下基础,同是也使自已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5.注重 学习方式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学生学会学习 是学习连续性发展的重要支撑。新课程标准为适应终身学习时代的要求,积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 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学习方法”提升到学习的上限概念——“学习方式”,这是 理念上的进步与发展。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体验到学习的过程,领会学习的真谛,才能促进智力潜 能的发挥,促进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终身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为学生的认识活动 是学生独立完成的。教法不能代替学法,今天所学的知识不一定就是未来所实用的。授人以鱼,只供一 饭之需;授人以渔才能终身受用。从某种角度讲,“教学生会学”比“教学生学会”意义更为深远。因此教 师应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方式,教学中要刻意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对学习 内容进行自主选择,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并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教 师要善于关注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善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 提高能力。课堂中,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培养质疑的习惯。组织学生进行 必要的讲座,留给学生自我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和指导他们主动地、独立地钻研 问题,并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讲座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 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教师要有意识地实施教会学生会学为目的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活动中, 学会阅读、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发现与归纳,并能通过自已的力量解决问题,创新问题,提高获取新 知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活力与灵气。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为已所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翱翔于天际,张开想像的翅膀去实践、去体 验、去创新、去开拓。 4 L论文

第四篇:浅谈如何推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

实素质教育的提法已经有许多年了,全国各地开展的红红火火、风起云涌。但是由于多年来农村小学教育受“应试教育”思想的禁锢,许多教师认为在农村小学很难真正开展素质教育。针对如何在农村小学真正开展素质教育略谈我的两点看法。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首先要解放教育者的思想,农村教师接触面较窄,对新的教学动向接受不及时,加上“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片面认为农村孩子基础差,能力差,对孩子各方面的潜能不善于发现和开发,对素质的定义、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只是初浅的感觉,开展素质教育无非多上几门功课而已。有些老师仍然搞“题海战术”,对技能科敷衍了事,抑制学生能力的发展,假如教育者这种思想观念不改变,主观上就阻碍了素质教育的进程。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除了处理好活动类和学科类课程的关系外,还要注意对学生各种情趣的培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个性是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在个体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由于社会的影响,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是个体社会化的心理凝结物。个性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个性意识的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与世界观。一是个性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与性格。所以个性是人的一种重要素质。个性对于人的各种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其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抓好个性素质,把个性的多样化发展做为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这样才能培养出创造型的人才。因而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在各个科目中渗透爱美、爱科学、爱劳动、爱制作、爱体育、爱想象等情趣的教育。

其次,要解放学生家长的思想。农村学生家长只问子女考试的分数,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分数高就是“龙”,分数低者就是“虫”,考试成绩的高低是衡量老师会不会教、学生会不会学的一把水准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基本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特长不闻不问,对子女好奇发问,好奇举动,动手操作,有些家长进行制止,叫他们整天抱着语数课本转,限制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学生家长这种观念不改变,客观上阻碍敢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推进。使家长明白当前的教育新动向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发展健康的个性,为今后人生和社会打造基本素质.先天与后天全面开发与发展,明白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全面素质、基本素质、个性素质教育为核心。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只有家长思想解放了,进行家校配合,双管齐下,这样就大大推进了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进程。

二、加强学习,使教育者具备各种素质,进行“传道授业解惑”。

农村教师七八十年代师范毕业生占很大比例,年龄基本是四十五岁以上,还有大部分是民办教师转正,“亦工亦农”,家庭负担重,家里有责任田可耕,学习钻研的时间较少,教师本身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高,直接影响了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教师应具备什么素质呢?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从结构讲教师素质应包括四个方面:即职业思想、知识水平、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职业思想是一个教师应该确立的最为根本的条件,人们普遍认为,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孜孜不倦,燃烧着自己,点燃了别人,他的责任感、事业心和积极性容纳在一起,就是对学生的爱。教师的职业理想就是牢牢地树立起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精神。一个教师缺乏这种职业思想是不能胜任教育工作的;知识水平也是一个教师所具备的条件之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你想有些教师只能承担语、数科教学,对技能科、活动类课程无从下手,对学生的提问答非所问,不求甚解,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具有明显的随意性,所以它要求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过去大家认为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育发展到今天,我认为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须备源源不断的泉水,才能适应素质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教师所应具备的,在素质教育中,他所要求的是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农村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和师生观。让每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培养学生自信、自尊和自强的心理,还要钻研教学理论,改进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学行为更是教师素质的集中体现,一个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取决于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教师教学行为是否得当,方法是否灵活多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有效,集中反映了教师素质的总和。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每位教师要努力进取,永不停步,不以现有的知识水平为满足,讲究一专多能,发扬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使自己由教书匠向研究者转轨。学习主要途径可以从教育网站中索取,多观看名师教学实录,订阅有关教育教学杂志,从书本中索取先进的教学范例,参加教育部门举办的继续教育、自觉参与各种教研活动,在实践中探寻,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提高自身水平。其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多上公开课、观摩课,制定较有价值的校本研究课题,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还可以到城市、重点小学参观学习,博取他人之长,这样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就能蒸蒸日上,水到渠成。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协调教育的各种功能,把每位教育者的思想、认训和基本素质,有机的统一起来,这样农村小学的素质教育就一定能开展的有声有色。

第五篇:关于农村小学素质教育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与规划

此次调查针对淄博市罗村镇中心小学的素质教育情况,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目的在于调查农村素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切实促进农村素质教育的质量的提高,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二、罗村镇中心小学的素质教育现状

(一)罗村镇中心小学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罗村镇中心小学现今在校人数共有263人,教师21人,从学前教育到基础教育分为7个级别。该校全面实行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从小学3 年级开始对学生开展外语教育,以优质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以后英语知识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校并积极培养在校教师进行继续进修和深造,提高教师的领导教育水平,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使学生从德、智、体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罗村镇中心小学的教育方针

该校的教育方针,多数实行教师聘任制,分为公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把工作成绩与实际相结合,大大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正因为该校的教育方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该校的毕业生都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初中,为初中的初级教育培养了较高素质的合格毕业生。

(三)罗村镇中心小学的教育优势

该校教育的发展有一个办学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的过程多为无固定师资,无固定校舍,无稳定经费的“三无学校”近年在行政部门的引导下,学校在基本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开始注重办学投入增添教学设备,美化校园环境。

从以上情况看来,该校的教学水平已具有相当的素质,办学加强教育素质,该校在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是:

1、采取坚决措施、营造教育环境

罗村镇中心小学改善了办学条件比例的下限,并建立小学的评估制度和评价原则。在全校公布评价结果,还鼓励教师对学生给予更好的教育素质,而且要不断培养自己、深造自己,保证自己的职称评定、标准、等于或高于重点学校。

2、理顺关系、拓展空间

1 罗村镇中心小学对义务教育进行了进一步的改善,使学校尽快完成体制改革,明晰产权,并按规范对学校进行了改善。

3、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管理工作

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完善了规章制度,特别是建立了健全教育评估制度,通过检查评估促进了社会办学的规范化,法制化和管理科学化。

三、罗村镇中心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问题

罗村镇中心小学基本上都已经推进了素质教育,办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个别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一)教师不够严谨

该校部分教师放松了教学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得不够严谨。使得学生放松了学习,对学习没有紧迫感,缺乏竞争意识,这也造成教学质量下降。

(二)教师队伍不稳定

由于该校教师的调动性大,导致教学工作缺乏稳定性。教师之间缺乏凝聚力、向心力,对学生的教育缺乏长远规划,使学生对教师没有习惯性,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不是一时就能适应。

(三)教学方法单一

该校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导致学生上课时精力不够集中,不能更好地掌握堂上知识。第二课堂活动和文娱活动开展得不够多,未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

四、今后的设想和建议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是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教学素质,根据市提出的:“重点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素质,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学选题监测制度”的要求。笔者针对以上罗村镇中心小学所存在的几点问题,结合今年全市教育系统“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等”活动精神,认为要加强罗村镇中心小学的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不断强化质量意识

罗村镇中心小学的教学质量不高,一方面容易导致学生留级,浪费义务资源,妨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不合格的小学生毕业进入中学以后因学习有困难极易中途辍学,影响初中的教学质量,普通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

(二)多种形式并举,提高罗村镇中心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 罗村镇中心小学要把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战略重点,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育界水平为标准,认真落实教师队伍,积极探索和建立新形势下的激励机制,健全和完善考核制度,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依法辞退教学水平低,不能履行职责的教师。

(三)注重实效、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工作,罗村镇中心小学必须以党的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条件为依据,按照《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认真规定和完善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确保学校的教育工作规范有效地进行,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制度建设:

1、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

2、要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和师生考勤制度;

3、要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

4、要健全听课制度;

5、要建立教研、教改成果检查、评比、交流制度。

(四)综合评价、开展教学质量监测

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的科目主要是语文、数学,内容为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主要考勤查学生的合格率,一律采用等级制度评分方法,取消百分制结果报县级教育主管部门。

(五)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职能作用

加强学校管理,提高罗村镇中心小学的教学质量,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乡镇中心学校的共同任务。要明确责任,实行领导负责制,加强乡镇中心要亲自抓好小学教学质量管理,是提高罗村镇中心小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此外,要对罗村镇中心小学实施严谨的英语教育:首先,要充分认识英语入门的重要性,紧迫性;其次,实施英语教育是‘三个面向’的重大措施;再次,要抓紧制订开课规划;最后,必须认真研究教学策略。

五、总结与收获

此次社会调查增强了社会活动能力,加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大大增加了我对小学素质教育现状的理解,也为相关部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并受益匪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村卫生工作汇报下一篇:农村民政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