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发达国家经济管理经验论文

2022-04-11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借鉴发达国家经济管理经验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的推进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纳税服务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并在税务部门的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纳税服务体系在我国起步较晚,在机构设置,法律体系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不足。

借鉴发达国家经济管理经验论文 篇1:

借鉴国际经验打造生态修复治理新标杆

徐州是全国老工业基地和江苏重要的资源型城市,也是江苏唯一的煤炭基地,长期大规模开采遗留了近40万亩采煤塌陷地、10万余亩工矿废弃地,为自身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考察时,对潘安湖采煤塌陷地综合整治情况给予充分肯定,这令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倍受鼓舞。前不久,市委书记周铁根访问联合国人居署、环境署,双方就生态修复等领域达成合作共识。

如何把历史包袱转化为生态建设的资源优势,服务促進高质量发展,是全市国土资源系统亟须研究推进的重大课题。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才能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推动生态修复治理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将以国际化视野增强跨越发展能力,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在城乡统筹规划、生态环境修复等领域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倾力打造徐州生态修复治理新标杆。

推广采煤塌陷地综合整治新经验。加强与联合国人居署在生态环境修复及规划利用方面的合作,共同制定矿业城市生态修复国际导则和标准。加快徐州城北生态新城规划设计,借鉴潘安湖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经验,开展199平方公里塌陷地生态修复综合开发整治,打造全国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基地。系统总结徐州生态修复治理经验,依托联合国环境署,向世界其他地区推广,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采煤塌陷地整治的“中国方案”,成为继德国鲁尔区之后世界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新标杆。

打造废弃宕口生态修复新景观。目前,全市尚有417个未治理的废弃采石宕口,成为徐州一道道不协调的“城市伤疤”。把“城市伤疤”变成“城市绿肺”,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进国际先进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与管理经验,统筹实施废弃采石宕口生态修复,争创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借鉴加拿大布查特花园等国外典型矿山治理经验,在铜山茅村镇、柳泉镇、张集镇等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统筹实施废弃采石宕口生态修复,保护工业遗址景观和自然环境,实现废弃矿山生态和经济价值再生。

抢抓四大产业转型升级新机遇。经初步测算,全市重点行业企业土地资产盘活理论潜力达3万余亩。针对重点行业对土壤环境影响突出的实际,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污染土地修复治理方面的先进技术方法,促进退出企业土地资源永续利用。通过加强规划引导,加快土地收储上市,推动靠近城区退出企业土地功能转变,并为企业搬迁、生态环境治理提供资金支持,实现变“废地”为“宝地”。借助与联合国环境署合作平台,化解淘汰落后产能,最大限度腾出土地空间,建设环保产业园区,集聚发展绿色、高端、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投资产出效益和节能环保水平,实现凤凰涅槃,培育形成徐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描绘黄河故道土地整治新画卷。结合徐州黄河故道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整治潜力巨大等特点,统筹考虑徐州城镇化水平、资源禀赋。在与英国知名规划编制机构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相互衔接、功能互补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打造中英合作小城镇建设的示范典型。以规划为引领,重点整治低效散乱的农村居民点和集中连片的工矿废弃地,利用增减挂钩等政策,实现流域内资金和资源互补,为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和用地保障,把我们的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

解放思想再出发,改革创新促发展。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化与联合国人居署、环境署及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大力推进生态修复治理,擦亮“一城青山半城湖”的靓丽名片,为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作者系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责任编辑:霍宏光

作者:李钢

借鉴发达国家经济管理经验论文 篇2:

国际纳税服务体系的经验与借鉴

【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的推进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纳税服务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并在税务部门的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纳税服务体系在我国起步较晚,在机构设置,法律体系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学习并借鉴发达国家在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体制,实施法律援助确保纳税人合法权益,重视发挥涉税中介机构作用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对于提高我国纳税服务水平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 纳税服务;税收征管;纳税人

一、发达国家纳税服务的发展历程

自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一场“新公共管理”运动,随之陆续出现了从强势行政到公共管理、从行政管理到行政服务等新的管理理念。在管制行政下,政府及行政人员以管理者的面目出现,它的职能是以管理为特征的。随着世界各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出现了对政府行政职能新的需求,政府担负起促进公共利益、增进社会福利、提高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责任,因此,行政不再仅仅是国家实现法律与行政事项目标的手段,更主要的是应发挥积极服务的职能。于是,德国行政法学者厄斯特·福斯多夫提出了“服务行政”的理念。服务行政是指以服务为特征,以全社会人民为服务的对象,政府应平等地提供良好的服务。由于税务部门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政府职能部门,其服务的理念也应随之不断地发展与深化。美国于20世纪50年代最先提出了“服务纳税人”的理念,其是指征税主体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为纳税人服务。这一理念充分体现了对纳税人权利的尊重,也符合了现代服务行政管理的要求,因此,很快辐射到了北美、拉美、欧洲、东亚、东南亚和澳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并成为了一种国际潮流。

二、国际纳税服务体系的先进经验与借鉴

(一)政府立法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利

西方国家注重对纳税人权利的尊重和保障,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了纳税人与义务相对等的权利。以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为例,1996年6月30日,美国签署通过了新的《纳税人权利法案》,新法案对纳税人享有的十项重要权利以及在程序方面应享有的权利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该法案有效地保证了美国联邦税务局能够在纳税人负担最小的基础上,公平高效地执行税法,现已成为美国纳税人保护自身权利的重要法律依据。1997年7月,澳大利亚开始实施《纳税人宪章》(Taxpayers’Chatter),该宪章是由联邦议会委员会提议,联邦税务局通过对其工作人员、社会公众、工商界人士、税务执业者和其他政府机构广泛咨询后完成的。此宪章对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做了明确的规定,并为税务机关开展规范的纳税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二)以“为纳税人服务”为治税宗旨

美国国内收入署(IRS)把“为纳税人提供最高质量的服务”作为一项“使命宣言”,出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的保证了纳税服务质量。例如:国家税务系统每年将税务经费的10%至15%用于为纳税人服务;在全国开通免费的服务热线用于税收咨询;建立全国统一的联邦税务局网站,方便纳税人查询下载相关信息、表格、出版物。

澳大利亚的税务部门将纳税人称作“Customer”,其出发点是要深入树立顾客的理念,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澳大利亚联邦和州都设有税务咨询中心,直接为纳税人查询、解答一般的纳税事宜,同时,还设有翻译,方便使用不同语言的纳税人。税务部门认为,为纳税人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是提高纳税人对税法遵从的基本要求。澳大利亚政府在纳税服务内容、手段和时限上,都确立了严格的标准和要求。

(三)税收征管过程运用网络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网络在新加坡税务局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整个税收过程和行政管理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新加坡国内税务局共设立了四个信息科技系统,分别为:国内税收综合系统、电子申报系统、机构服务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这四个系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一体化程度较高,数据信息高度共享。它们首先对税收征管业务流程进行重组,进而,对原有机构设置进行调整,增设数据处理中心和服务中心,主要负责税务登记、纳税申报、退税申请、数据图像扫描录人以及信函咨询的回复等纳税服务工作。

美国联邦税务局建立了税务系统现代化工程、税收和工薪简明报告系统、税收电子支付系统等项目,使税款的申报与缴纳更加及时与便捷,大量的人工工作实现了自动化。另外,纳税服务分析系统充分利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将纳税人所咨询的问题进行收集、归类、总结和分析,以支持税务部门可以根据纳税人需求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服务决策。

(四)多样化的纳税服务考核评价机制

美国建立了对纳税服务的效果进行严格监督的考评机制。除了税务部门内部加强监督外,还建立了强大的外部监督考核机制,直接让纳税人和社会公众对税务部门的纳税服务质量打分,并将纳税人的评议结果作为税务人员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又如英国,建立了结果导向的个人绩效评估体系,明确职责规范和工作标准,把目标完成与薪酬紧密联系起来,以调动税务人员的工作热情。

如加拿大,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作评价机制,主要包括客户服务时限、网络服务工作标准、网络信息安全标准和纳税人评议制度等。在每年年终的时候,都要对考评情况进行总结汇报,并据此提出下一年度要达到纳税人满意度的各项指标参数。

(五)发挥中介机构和社会力量的作用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充分利用了中介机构和社会力量的作用,争相建立多元化的纳税服务体系。例如,英国一直开展“税收志愿者行动”,并于1998年初,成立了低收入者税制改革委员会(LITRG),这是以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为目的的组织。会员们以电话回复、上门办理形式为老年纳税人办理税务手续;同时,此委员会为无力承担税务咨询费的低收入群体发放办税指南并提供免费的税务咨询,为低收入者争取应享有的税收优惠项目。

美国联邦税务局设立了税务顾问部门,主要负责税收遵从、审计支持、税收筹划、税务分析和提供投资建议等工作,该部门的工作人员需在获得注册会计师、注册代理人和律师的相关资格后,才能为纳税人提供所需的服务。该部门的设立有效地降低了纳税人由于不熟悉税法或计算失误而少缴或多缴税款的风险。除此之外,美国也设立了由政府资助的税收志愿者组织,如助老税收咨询委员会,旨在为无力承担税务咨询费的低收入者或老年人免费提供税收咨询的,普遍受到各国纳税人的欢迎。

三、对纳税服务国际经验的借鉴

由于我国关于纳税服务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纳税服务的实践现仍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和阶段。与国际上先进的纳税服务的管理经验与实践成果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现阶段,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纳税服务的先进经验,对于提高我国纳税服务水平至关重要。

(一)树立纳税服务理念

在现阶段,我国税务部门应加快角色的转变,树立正确的纳税服务观。首先,在实际税务工作中,要深入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思想理念,使税务管理逐渐从监管性质向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性质转变,纳税人从被监管对象向顾客转变,内部管理从行政管理向企业化管理转变。其次,税务部门应着眼与社会整体效益,努力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收遵从度。

(二)完善纳税服务的法律体系

完善的纳税服务法律制度是优化纳税服务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现阶段,我国应努力着手研究纳税人权利保护法律体系,应在相关法律中明确纳税人的主要权利、税收征纳双方矛盾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等内容,积极推进立法进程。同时,也要增强纳税人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意识,逐步提高纳税人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

(三)充分重视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的优化办税程序,提高办税效率,其为纳税服务的高效进行提供了技术保障。我国应充分借鉴国际的先进经验,要在税收征管过程中进行科学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各级税务部门行政管理、税收业务、决策支持、外部信息等一体化信息系统,形成标准一体化、网络一体化、硬件一体化和应用一体化的信息体系。

(四)建立纳税服务考核评价机制

国际纳税服务的实践经验充分证明了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可对服务的工作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管。因此,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纳税服务质量管理的先进经验,建立纳税服务责任制,规范对纳税服务的监督考核。各级税务机关应通过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纳税人投诉、信息系统跟踪统计等方式收集纳税人满意度的资料数据,并将结果与纳税服务部门的工作考核和工作人员的薪酬与晋升挂钩。

虽然学习国际发达国家在治税理念、组织机构的重组、税收征管的高效程序、税务文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对于我国现阶段构建纳税服务体系至关重要,但是,我国税务机关不应盲目追从,应在充分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加以借鉴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英]锡得里克·桑德福/许建国,等.成功税制改革的经验与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韦坚,韦宁卫,蒙强.构建服务型税收征管体系[J].金融财经,2006(1)

[3]卢民勇.英国高效税收征收的成因及其借鉴[J].涉外税务,2005(7)

作者:李君

借鉴发达国家经济管理经验论文 篇3:

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大型体育赛事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研究

【摘  要】基于重大突发事件背景,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大型体育赛事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进行研究。在对重大突大事件类型、特征、主要危害以及大型体育赛事应急管理现状、问题进行阐释的基础上,从识别评估、决策指挥、应急救助、预案选择、物资保障五个维度构建了大型体育赛事应急管理体系。同时,文章在借鉴发达国家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大型体育赛事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重大突发事件;大型体育赛事;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能力

2019年12月,世界各地开始陆续爆发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要针对这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本文旨在通过构建大型体育赛事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为提升大型体育赛事应急管理能力提供理论参照。

1 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大型体育赛事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的现实逻辑

1.1 重大突大事件类型、特征及主要危害

1.1.1 重大突发事件的类型

重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重大突发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四类。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1]。

1.1.2 重大突发事件的特征

重大突发事件主要具有四个显著特征:一是事发突然,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具有不确定性,事件的性质具有很大的变异性;二是情况复杂,突发事件有的由政治、文化、民族、宗教等各种社会矛盾引发,有的由多种自然和环境因素变化造成,有的由技术、设备、人为等因素造成,还有的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或由一般事件转化而成;三是影响广泛,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会在一定范围内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稳定,危害公共安全;四是危害严重,许多突发事件任其发展,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带来人员伤亡和社会财富的重大损失,妨害人民团结,危害社会安定,甚至还会影响到国家政权的稳固[2]。

1.1.3 重大突发事件的主要危害

重大突发事件事发突然,社会应急准备不充分,在此背景下,极易产生以下社会危害:一是人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二是人民财产安全面临困境;三是造成社会经济动乱。四是破坏社会正常运行稳态。

1.2 大型体育赛事应急管理现状及问题

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应急管理体制是以属地政府指挥,体育局和承办单位领导,政府救援部门参与的三级应急管理体制。当前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应急管理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应急管理体系内部组织结构混乱,职责不清,法制不健全;二是体系内部各子系统(部门、机构)之间联系较少,难以形成联动机制;三是体系内部与外部环境沟通不畅[3]。

2 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构建

2.1 识别评估系统

突发事件的识别与评估与大型体育赛事运行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对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危害程度的判断;而后者则是对还未发生但却存在发生可能性的事件的预测、评判与预防。因此,对大型体育赛事对外运行中突发事件的识别与评估具有即时性、紧迫性、综合性、准确性与快速应对性的要求。识别评估系统的组成机构是交通、安保、卫生等赛事和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部门,其职责是检测赛事内外环境,评估突发事件风险,发布预警信息,为应急预案的选择和实施提供准确的应急响应依据。

2.2 决策指挥系统

应急决策是应急管理系统的最高指挥中心,是对相应突发事件拥有决策权的应急人员根据必要的信息,结合现场环境和自身管理经验,迅速、果断地对突发事件的解决方案进行决策[4]。在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适时、正确的决策至关重要,将直接决定危机管理的成败。应急决策的组成机构是政府人员、赛事组织者、应急管理人员、专家,其职责是选择应急方案,分配任务。

2.3 应急救助系统

突发事件发生的突然性是造成现场混乱的主要原因,合理的救助任务划分是应急预案得以顺利、快速实施的根本保障。美国学者罗伯特认为:“最好的危机管理方法是预先防备,知道去找誰和按哪个按钮”[5]。因此,当大型体育赛事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合理、迅速安排人员实施应对与救助,是突发事件救助行为顺利实施的前提。根据救援的任务划分,可以把救助体系划分为人员救助模块、财产救助模块、风险排除模块与交通援助模块。

2.4 预案选择系统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预先制定的指导性方案,是为应急管理者提供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的行动计划。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对于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降低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6]。从理论层面而言,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可为大型体育赛事管理人员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从容应对,即时高效实现应急响应;在实践层面,应急预案建设的关键因素主要是预案的演练及对演练的评估、预案的稳定更新以及预案的辅助决策功能等[7]。

2.5 物资保障系统

重大突发事件要求提升职能机构调配应急物资的智能化、专业化、法治化水平。一是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的构建。促进应急物资储备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有机结合,建立从国家到家庭的多层级综合储备体系[8]。二是要完善应急物流网络。充分发挥国家物流系统和民营物流快递的各自优势,促进有效衔接和相互补充,形成结合优势,提高航空物流、医药物流、冷链物流和智能物流的能力,加强国内应急物流网络与国际物流网络之间的联系。三是提升大量应急物资的接收、分配工作能力。

3 发达国家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主要特征及经验借鉴

3.1 发达国家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主要特征

3.1.1 注重统一领导与协调联动并举

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区域间、主体间在应急行动过程中的伙伴关系,并且建立起相应的组织结构与协调机制,从而确保应急各方在应急管理行动中做到协调一致、形成合力[9]。

3.1.2 注重全风险管理和关口前移并行

发达国家的应急管理对象大都经历了从局限的自然领域风险,向外不断外延至人为灾害等全风险领域。如日本,作为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他们十分重视防灾基本规划的制定,实行全面预防、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全过程的规划和管理,并把灾前的风险分析与评估,应急预案的编制作为危机预防的重点工作。

3.1.3 注重行政管理与社会化服务并存

在应急行政管理方面,发达国家均设有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并且建构了辐射广泛、灵活高效的行政管理组织体系。以俄罗斯为例,紧急状态部是俄罗斯处置突发事件的核心机构,也是俄罗斯应急管理的专设行政机构,直接对总统负责。而且该部门下设专业行动指挥中心,拥有消防队、搜救队等多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3.1.4 注重法制建设与程序化运作并重

以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为主要代表,他们针对不同类型的紧急突发事件,围绕灾害预防、应对、重建等不同阶段,制定了强调主体性、综合性、计划性的防灾与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10]。应急管理法制建设为各国应急管理事业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石,同时也为应急管理活动的规范运行提供内驱力量并设置底线。

3.1.5 注重应急文化与科技化支撑并用

应急文化是应急管理的内涵与外延。以日本为主要代表的发达国家通过加强全社会范围内的应急管理教育,营造应急文化氛围,基本奠定了应急管理的社会文化基础,真正实现了“有事而应,无事以防而待”的应急管理状态。这种成熟的应急管理文化不仅与其灾害频发的国情有关,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各种持续不断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从而有力提升了全社会的安全意识与应急技能。

3.2 发达国家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借鉴

3.2.1 树立全风险、全过程、全社会的应急管理理念

理念引领行动,正确的应急理念是有效指导应急管理实践的不二法门。一是要树立全风险、多领域应急管理理念;二是要树立全过程、多环节应急管理理念;三是要树立教育立基、全民参与的应急管理理念。

3.2.2 建立统一指挥、协同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

突发事件的紧急特性和巨大破坏力对政府的统筹指挥与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普遍建立了统一指挥、协同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有利于政府在面临突发事件时迅速响应,紧急调动资源进行高效应对。一是要统一指挥、保障权威;二是要属地为主、协同高效;三是要广域协同、合力应急。

3.2.3 建立全面系统、动态发展的应急管理法制

应急法律体系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发达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核心工作。美、日、俄、英等国家相继建立起以应急专门法律法规为主的一整套应急法律制度,为顺利渡过危机提供了法律保障。一是要建立系统化的应急管理法制;二是要建立专业化的应急管理法制;三是要建立动态发展的应急管理法制。

3.2.4 建立专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应急保障体系

专业人才队伍、信息通信系统和应急救援装备是应急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发达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工作重点。一是要打造专业化的应急人才队伍;二是要建立信息化的应急通讯系统;三是要研发并装配“高精尖”应急救援装备。

4 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大型体育赛事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路径

4.1 完善场馆管理规章制度,形成应急长效管理机制

长效机制顾名思义就是指机制的长效性,即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大型体育赛事在运行中,应在管理规章制度完善的基础上,制定一套科学、切实可行、可持续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以应对大型体育赛事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同时,做到对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以“预防”促安全、以“管理”降风险。

4.2 加强员工的应急管理理论培训与技能学习

一支专业化训练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队伍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因此,应该对大型体育赛事管理人员制定针对性的岗位职责,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能完成自身的本职工作,并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准确地实施应急措施;同时,在对员工进行安全管理、风险识别等基础理论培训的基础上,对一些易于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实践培训,如消防器材使用培训、心肺复苏培训、自救互救培训、防溺水培训、预防触电培训等。

4.3 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应急应对经验表明,应急工作者所拥有的最重要资源就是相关的历史案例。因此,要根据不同大型体育赛事性质,制定相对应的应急预案,如安全稳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运动型受伤应急预案、人员死亡应急预案、火灾应急预案、应急疏散预案、大型活动安全预案等。同时,对于不同的应急预案,组织工作人员进行预案演练,以提高其应对不同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并随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经验的总结与积累,对不同预案适时更新,以保持预案良好的预防性和应急选择的准备性。

4.4 保持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对外联系畅通稳定

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管理的人员、部门之间应建立稳定的内外部通讯与沟通渠道,使得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快速与大型体育赛事管理部门、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医院急救中心等取得联系,快速、有效地控制突发事件的危害升级,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害与财产损失。通过平时的联系与沟通,与大型体育赛事的协作单位建立起稳定的联系,形成突发事件“部门联动”关系,以保证应急救援的快速性。

参考文献:

[1]陈志宗,尤建新.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设施选址的多目标决策模型[J].管理科学,2006(04):10-14.

[2]王欣,王九云,李斐.科技参与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特征分析[J].学术交流,2013(02):116-119.

[3]闫二涛.系统论思想与大型体育赛事应急管理体系构建[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05):187-191.

[4]董华,秦国欣.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与运行机制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16,33(06):78-85.

[5]罗伯特·L·狄斯达.公共关系手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28.

[6]赵婷.提高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可操作性的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3(34):103-105.

[7]夏一雪.应急预案建设关键因素及实现路径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33(03):340-342.

[8]吕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城市空间治理响应的初步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03):7-8.

[9]黄杨森,王义保.发达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模式、特征与有益经验[J].宁夏社会科学,2020(02):90-96.

[10]兰臻.构建新时代国家综合应急救援体系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8,37(07):958-961.

基金项目: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題(XSP21YBC085)

作者简介:

任文宁(1987-),女,河南周口人,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体育社会学研究。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体育学院)

作者:任文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英语教学中渗透多媒体技术论文下一篇:国内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