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

2022-10-26

第一篇: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

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为统筹“十三五”期间体育产业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建设健康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体育产业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体育产业发展乘势而上,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全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2014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35万亿元,实现增加值4041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64%,2011-2014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2.74%,凸显出成为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巨大潜力。二是产业体系日益健全。体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体育用品为支撑,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

1 介、体育传媒等业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体育与科技、文化、传媒、健康、养老、旅游等相关行业日益融合。三是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体育用品业稳定增长,体育服务业比重逐步提升,体育产业呈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的格局。四是产业政策取得重大突破。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体育产业的地位,指明了发展方向。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取得积极进展,为体育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五是体育产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取得突破,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稳步推进,体育市场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基本实现,我国体育产业总体实力、产业覆盖面、社会参与度、市场认可度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不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待推进;公民体育健身意识不强,大众体育消费激发不够;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政策体系还不完善,体育产业公共服务水平有待加强,

2 体育产业距离国民经济转型升级重要力量还有明显差距。

“十三五”时期,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体育需求将从低水平、单一化向多层次、多元化扩展,体育消费方式将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扩展,体育产业将从追求规模向提高质量和竞争力扩展,体育产业必将迎来重大战略机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增进人民福祉、提高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推动体育产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不断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有力支撑和持续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引领。强化改革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大力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规划、政策、标准引导,着力破解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的各种障碍。

坚持市场主导。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体育市场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引导各类主体在组织管理、建设运营、研发生产等环节创新理念和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更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

坚持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体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体育服务业与体育用品业全面发展,推动东、中、西部体育产业良性互动发展、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面落实《意见》有关要求,为完成《意见》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初步构建结构合理、布局均衡、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

4 系,基本形成各种经济成份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发展格局。体育供给更加丰富,体育消费不断扩大,体育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产业总量进一步增长。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从业人员数超过600万人。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率明显提升,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1.0%。

——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各门类协同融合发展,产业组织形态更加丰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足,层次多样。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30%。

——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社会组织,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建设5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0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10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明显增加,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1.8平方米。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消费额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过2.5%。

5 ——产业环境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活力进一步增强,体育产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备,标准体系科学完善,监管机制规范高效,市场主体诚信自律。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市场环境

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全国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体育市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破除行政垄断、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着力清除体育产业中妨碍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实施体育产业标准化建设工程,制定体育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提高设施建设、服务提供、技能培训、人员资质、活动管理、器材装备等方面标准化水平,推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体育市场规则。

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幅度削减体育活动相关审批事项,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促进空域水域开放。结合行政体制改革、体育行业协会改革,进一步开放体育资源,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融合,不断调动体育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向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产品和服务。

打造服务平台。着力打造体育用品、体育旅游和体育文化等展示平台。建立全国体育产业投资项目库,

6 加强对体育产业项目的招商推介工作。加快全国性体育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推进赛事举办权、场馆经营权、无形资产开发权等资源公平、公正、公开流转。完善政府在体育产业领域的管理服务职能,积极为各类体育活动举办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完善体育政务发布平台和信息交互平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督。

(二)培育多元主体

培育骨干企业。着力扶持、培育一批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骨干体育企业。深化体育类国有企业改革,提升体育产业领域中国有资产的价值。引导有实力的体育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上市。鼓励体育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走出去”。积极支持体育产业的海外并购,鼓励吸引国际性的体育组织、体育企业或体育学校落户中国。

扶持中小微企业。全面落实国家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采购、信贷支持、加强服务等多种形式扶持中小微体育企业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中小微企业群体。鼓励各类中小微体育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强化特色经营、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鼓励成立各类体育产业孵化平台,为体育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良好环境。

7 培育体育社会组织。推进政社分开、管办分离,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实体化运作,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健全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体育服务的体制机制,鼓励各类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公共体育服务。引导各级运动项目协会积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产业组织,提高运动项目产业化发展水平。

(三)提升产业能级

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及相关产业结构,实施体育服务业精品工程、用品业升级工程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工程。支持打造一批优秀体育俱乐部、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着力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提升体育用品业发展层次,引导体育用品企业向服务业延伸发展,形成全产业链优势。加快体育产业要素结构升级,培育专业人才、品牌、知识产权等高级要素。以足球、冰雪等重点运动项目为带动,通过制定发展专项规划、开展青少年技能培养、完善职业联赛等手段,探索运动项目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完善产业布局。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合理规划布局全国体育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海峡西岸等体育产业

8 圈建设。充分挖掘冰雪、森林、湖泊、江河、湿地、山地、草原、沙漠、滨海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传统体育人文资源,研制出台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等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冰雪运动、山地运动、户外休闲运动、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武术运动等各具特色的体育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带。

加强示范引领。完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方式,提升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和服务水平,建成一批具有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的体育产业基地。加强对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和单位的政策指导,督促相关地区和单位切实做好联系点组织实施工作,加快出台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创新成果,为全国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引导经验。拓宽体育服务贸易领域,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开展体育产业政策创新试点,培育一批体育服务贸易示范区。

促进融合发展。促进体育与文化、养老、教育、健康、农业、林业、水利、通航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制定体育旅游发展纲要,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编制国家体育旅游重点项目名录。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拓展体育旅游项目,鼓励国内旅行社结合体育赛事活动设计开发旅游项目

9 和路线。推动体医结合,积极推广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服务,发挥中医药在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

(四)扩大社会供给

加强场地设施建设。统筹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和合理利用,适当增加体育设施用地和配套设施配建比例。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城市空置场所、建筑物屋顶、地下室等区域,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健身场地设施,形成城市15分钟健身圈。结合智慧城市、绿色出行,规划建设城市慢行体系。充分挖掘水、陆、空资源,重点建设山地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自驾车房车营地、运动船艇码头、航空飞行营地等健身休闲设施。

丰富体育产品市场。以足球、路跑、骑行、棋牌等为切入点,加快发展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运动项目;以冰雪、山地户外、水上、汽摩、航空、电竞等运动项目为重点,引导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发展;以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为引领,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

积极推动“互联网+体育”。鼓励开发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体育服务,提升场馆预定、健身指导、

10 交流互动、赛事参与、器材装备定制等综合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在线体育平台企业发展壮大,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形成体育产业新生态圈。

(五)引导体育消费

深挖消费潜力。大力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合理编排职业联赛的赛程,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活动供给,发挥体育明星和运动达人的示范作用,激发居民健身休闲消费需求。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业余运动等级以及业余赛事等级标准,增强项目消费黏性,提升健身休闲消费水平。加强体育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预测研究,引导体育企业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体育产品和服务。以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为平台,加强资源营销,丰富体育消费文化内涵。

完善消费政策。支持各地建立体育消费个人或家庭奖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面向特定人群或在特定时间发放体育消费券。加强与金融企业合作,创新体育消费支付产品,试点发行“全民健身休闲卡”,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实施特惠商户折扣。引导保险公司根据体育运动特点和不同年龄段人群,开放场地责任保险、运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全学校体育活动责任保险制度。

四、重点行业

(一)竞赛表演业

加强体育赛事评估,优化体育赛事结构,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体系。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单位广泛举办各类体育比赛。探索完善赛事市场开发和运作模式,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积极推进职业体育发展,鼓励有条件的运动项目走职业发展道路,努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体育明星。加强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职业联赛建设,全面提高职业联赛水平。

(二)健身休闲业

制定健身休闲重点运动项目目录,以户外运动为重点,研制配套系列规划,引导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健康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各种资本进入健身休闲业。贯彻落实《意见》关于新建居住区和社区配套建设体育健身设施的有关规定。支持体育健身企业开展社区健身设施的品牌经营和连锁经营。

(三)场馆服务业

积极推动体育场馆做好体育专业技术服务,开展场地开放、健身服务、体育培训、竞赛表演、运动指导、健康管理等体育经营服务。充分盘活体育场馆资源,

12 采用多种方式促进无形资产开发,扩大无形资产价值和经营效益。支持大型体育场馆发展体育商贸、体育会展、康体休闲、文化演艺、体育旅游等多元业态,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推进体育场馆通过连锁等模式扩大品牌输出、管理输出和资本输出,提升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水平。

(四)体育中介业

重视体育中介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积极开展赛事推广、体育咨询、运动员经纪、体育保险等多种中介服务,充分发挥体育中介机构在沟通市场需求、促进资源流通等方面的作用。优化体育中介机构的组织结构体系,逐步建立公司制、合作制、合伙制等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格局,培育以专业体育中介公司和兼业体育中介公司为主的市场竞争主体。

(五)体育培训业

大力发展各类运动项目的培训市场,培育一批专业体育培训机构。鼓励和引导各地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创办一批高水平的国际体育学校。鼓励学校与专业体育培训机构合作,加强青少年体育爱好和运动技能的培养,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健身活动。加强不同运动项目培训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提高体育培训市场的专业化水平。

(六)体育传媒业

大力开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传媒产品,鼓励开发以体育为主、融合文化、健康等综合内容的组合产品,积极支持形式多样的体育题材文艺创作。鼓励发展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手机APP等体育传媒新业态。鼓励利用各类体育社交平台,促进消费者互动交流,提升消费体验。创新体育赛事版权交易模式,加强版权的开发与保护,鼓励和支持各类新兴媒体参与国内赛事转播权的市场竞争。

(七)体育用品业

结合传统制造业去产能,引导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合资合作、联合开发等方式,提升冰雪运动、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等高端器材装备的本土化水平。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技术对接体育健身个性化需求,鼓励新型体育器材装备、可穿戴式运动设备、虚拟现实运动装备等的研发。支持体育类企业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提高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用品知名品牌。

(八)体育彩票

加快建立健全与彩票管理体制匹配的运营机制。加快体育彩票创新步伐,积极研究推进发行以中国足

14 球职业联赛为竞猜对象的足球彩票。适应发展趋势,完善销售渠道,稳步扩大市场规模。加强公益金的使用管理绩效评价,不断提升体育彩票的社会形象。

五、主要措施

(一)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稳步推进体育场馆运营、单项体育协会和职业体育等领域改革。对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所属的体育场馆,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现代公司化运营机制等,推广“所有权属于国有,经营权属于公司”的分离改革模式。落实《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做好单项体育协会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和完善职业体育专项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运动项目探索职业化发展道路。鼓励发展职业联盟,逐步提高职业体育的成熟度和规范化水平。

(二)强化政策落地,完善政策体系

切实落实现行国家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税费价格、规划布局与土地政策,加大对政策执行的跟踪分析与监督检查。进一步与有关部门合作,研究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推动社会广泛关注的赛事转播、安保服务、场馆开放和产业统计等政策创新。加强对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市场的引导以及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监管。

(三)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吸引社会投资 鼓励有条件的省市设立体育产业引导资金,优化资金使用方向、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设立由政府引导、社会资本筹资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各地政府引导设立地方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创新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方向、优化资金支持项目,充分发挥转移支付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支持社会力量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鼓励金融机构拓宽对体育企业贷款的抵质押品种类和范围。

(四)注重人才培养,强化智力支撑

继续落实《全国体育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鼓励校企合作,培养各类体育经营策划、运营管理、技能操作等专业应用型人才。开展“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企业、高校、金融机构进一步有效对接。加强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提高体育健身场所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完善体育人才培养开发、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支持退役运动员、教练员投身体育产业。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培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体育产业理论研

16 究,建立国家体育产业智库体系。

(五)加强行业管理,推进基础工作

完善体育产业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完善其中体育产业的内容。加强体育产业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加强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建立评价与监测机制,定期发布体育产业及体育消费数据。大力推进体育产业标准化工作,提高体育产业标准化水平。进一步完善体育行政部门的体育产业宏观管理职能,充实产业工作力量。加强体育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体育产业环境。

(六)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规划实施

建立体育、发展改革、财政等多部门合作的体育产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分析解决体育产业发展的情况和问题,落实文化、旅游等相关政策惠及体育产业。各地要把体育产业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将体育产业工作作为衡量体育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本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任务、工作目标和保障措施,准确把握工作重点,明确职责分工,做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要健全规划实施的督查落实机制,采

17 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本地区体育产业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确保“十三五”体育产业规划的顺利实施。

第二篇:广告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经济社会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关键时期。广告业作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引导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繁荣社会文化中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为促进广告业科学、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国家促进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我国广告业实现全面、较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产业地位得到夯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广告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促进广告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措施,广告业对经济、文化的拉动作用得到重视,为广告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十二五”时期,全国广告经营额

1 年均增长17.6%。截止2015年底,全国广告经营额5973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1.5倍,跃升为世界第二大广告市场。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广告业集约化深入推进,广告产业园区建设效应明显,产业圈及产业区域分布适应市场化要求,产业链延伸拓展,产业形态多元,互联网广告规模化发展,新兴产业要素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广告业专业化发展进程加快,广告创意、设计、制作水平提高,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互联网广告助推中小企业开拓市场,活跃经济。广告业自主品牌建设不断增强,一批优质广告企业开始进入国际广告市场。

——公益广告发展迅速。公益广告社会参与度不断提高,社会影响更加广泛,国家和城市形象公益广告在国内外进一步推广。国家鼓励、支持开展公益广告活动写入《广告法》,公益广告发展进入法制化轨道。

——行业建设积极推进。广告领域的商事制度改革顺利进行,行政审批基本取消。行业组织建设加强,改革稳步推进。广告教育和职业培训发展迅速,全国有400多所高等院校设立了广告学专业。第43届世界广告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广告业组织和参与的国内、国际活动更加活跃。

——广告法制不断加强。修订的《广告法》颁布实施。广告监管制度不断完善,广告监管和发展指标列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考核体系。大数据监管模式开始构

2 建,广告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二)发展机遇

“十三五”时期,我国广告业面临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增强为广告业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社会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了广告业发展内在动力。国家推动实施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为广告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新技术革命推动新媒体和新的信息传播渠道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开拓了广告服务领域,提供和实现了对广告服务的多种需求。经济全球化和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广告业的国际化发展机遇增多。加强广告法制建设为建立广告市场竞争秩序、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广告业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战略机遇期,坚定发展信心,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市场和环境的变化,在“十二五”时期全面发展基础上,再上新台阶。

(三)面临挑战

“十三五”时期,我国广告业发展在外部、内部环境的新形势下,面临压力和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广告业规模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较低,发展质量和效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市场主体小、散、弱导致行业低效服务过剩,发展方式粗放,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和新型产业形态缺乏标准引领,产业融合乏力。创新能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少,理论研究和成

3 果应用滞后。从业人员专业服务技能有待提高,专业人才没有形成规模梯次,尤其是高端人才匮乏。公益广告发展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行业组织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广告市场秩序需要进一步规范,广告诚信度需要进一步提升。国家和地方支持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广告业发展环境还有待继续改善。总之,我国广告业的发展现状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广告业创新发展任重道远。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创新驱动和融合发展为重点,继续提高集约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水平,提高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强调和落实关于广告讲导向的总要求,发挥广告传递正能量作用。

(二)基本原则

“十三五”时期,推动广告业创新发展要把握以下原则: 市场运作和产业政策相结合。尊重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竞争促发展。同时发挥政府在产业规划、产业引导和政策扶持等方面的作用,利用国家和地方促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形成推动广告业发展的合力。

创新引领和融合发展相结合。把创新放在广告业发展的首要

4 位置,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促进广告业内部要素之间、广告业与关联产业之间,以及广告业与其他相关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丰富产业形态,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全面发展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推进广告业发达与欠发达地区、新兴广告产业与传统产业,广告骨干企业和小微企业等协调发展。支持在有基础、有创新的重点区域、领域、环节等加快改革,带动广告产业全面发展。

监管监督和行业自律相结合。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结合,完善广告业的监管体制与社会监督机制,推进广告市场秩序的社会共治,发挥各类行业组织自律与自我管理的功能作用,创建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广告业发展社会管理和服务模式。

(三)规划目标

“十三五”时期,广告业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扩大产业规模。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各类广告市场主体,广告经营额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年均增速达到或者超过国民经济年均增速,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继续提高。

——增强创新能力。广告产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有新成果,广告创意、策划、设计和制作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广告作品在国际广告业具有影响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孕育的小微企业等新兴广告主成为创新力量和发展增长点。

——提升社会效益。树立正确广告活动导向,公益广告影响

5 进一步扩大,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告业主流文化全面建立,广告业社会形象得到改善,服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深化行业改革。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进一步厘清,经济、文化体制改革在广告业领域有效实施,行业协会改革如期顺利完成。广告业公共服务领域改革不断深入,满足行业发展基本需求。

——优化发展环境。《广告法》深入实施,广告业法治环境继续完善,国家和地方支持、鼓励广告业发展的政策有效落实,制约广告业发展的矛盾努力得到化解,广告诚信度提升,市场秩序继续好转。

三、重点任务

(一)提升广告企业服务能力

打造具有国际化服务能力的大型广告企业集团,服务国家自主品牌建设,提高对自主品牌传播的综合服务能力,争取能产生年广告经营额超千亿元的广告企业集团,20个年广告经营额超百亿元、50个年广告营业额超20亿元的广告企业。

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专业服务能力的大型骨干广告企业,提高其在广告服务及相关专业领域的竞争力,产生200个年经营额超亿元的骨干广告企业。

提升具有细分市场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的中小型广告企业专业化水平,促其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满足经济新常态下

6 广告市场的多层次需求。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广告创意和设计企业,支持广告工作室等形式的小微广告企业。

(二)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继续发挥广告产业园区对广告产业要素的集聚作用,推进园区内部、园区之间、园区与相关经济体之间的资源交流和整合。落实园区主办方的建设主体责任,发挥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服务作用,规范园区运营管理,建立常态化的园区巡检评估制度,促进推动广告产业园区建设规范发展。“十三五”期末,建成年广告经营额突破千亿元的广告产业园区,建设5个以上年经营额超百亿元、10个以上年经营额超50亿元的广告产业园区。认定国家广告产业园区30个,各类广告产业园区和广告产业集聚区的广告经营额占当地广告经营额比重在40%以上,形成以国家广告产业园区为骨干、区域广告产业园区为补充的广告业集聚区框架,辐射和带动广告业集约化发展。

鼓励和支持广告企业与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和机构优势互补,广告企业与外部产业资源有机对接,实现广告企业内涵变革与外延扩大结合,专业化分工与规模效益结合,延伸和拓宽广告产业链。支持鼓励广告业发展优质项目建设。

促进经济发达区域广告业集约化,培育和推进经济欠发达区域广告产业发展。鼓励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广告产业建设,特别是在“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中的广告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项目建设。

(三)促进广告产业创新

推进以“创意、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广告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实现创新成果共享。打造广告业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鼓励建设广告业创新示范基地、广告业创新研发基地和创业孵化器,构建广告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支持广告业创新活动,指导广告产业发展联盟发展壮大。

加快广告业技术创新,鼓励广告企业加强科技研发,提高运用广告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的水平,促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以数字、网络为支撑的各种新技术在广告服务领域的应用,研发用于广告业的硬件和软件。支持、鼓励广告业绿色发展,加强广告器材、材料应用的环保评估,推广使用环保型、节能型广告材料。

探索广告业经营的新模式,加快广告业经营方式创新。支持广告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相互渗透,以“互联网+广告”创新媒介形式,形成不同性质和领域间的媒介联动发展。突出广告企业和从业者的创新主体地位,依靠创新实现增值、体现价值。

培育广告业创新文化,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特征相适应的广告业创新文化和理论。总结创新成果,提升创新价值,支持创新项目申报国家和地方社会科学重点课题。鼓励软科学、自然科学与广告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以及原创性、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支持广告企业建设高水平研究机构。

(四)推进广告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广告业内部要素间的融合发展,鼓励和支持广告企业与电子商务、新型物流等经济业态的融合发展。支持广告业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建设形态灵活、技术先进、具有竞争力的融合型广告新媒体。

支持广告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规范数字广告程序化交易管理,建立新的数字广告生态。鼓励广告业以“互联网+广告”为核心,实现跨媒介、跨平台、跨终端整合服务。

推动广告业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和体育产业等重点领域的深度融合,助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品牌树立,实现互动互利发展,服务供给侧改革。支持广告业与其他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进广告业跨行业、跨领域的产业融合,构建新型广告产业生态圈。

(五)提升广告产业国际化水平

继续坚持广告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从引进资金、设立外资企业,重点转向引进广告业国际理念、国际信息、国际资源等,提高广告业发展国际化水平,推动广告业成为服务国家开放、树立国家形象的有生力量。

鼓励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思维、国际品质和民族特色的国内广告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以设立企业、并购、参股、租借等形式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吸引国际广告资源,开展国际化经营,参与国际竞争。

9 支持、鼓励广告服务向国际化延伸,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制造强国建设等,为更多的“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广告专业服务,用广告树立民族品牌和国家形象。加强内地广告业与港澳台广告业的交流与合作。支持具有国际化特色的广告产业园区建设国际化发展协作体。

支持广告业积极参与和深化国际交流,加强广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示中国广告形象。支持推动中国本土广告作品、广告案例获得国际奖项实现新的突破。

(六)完善公益广告发展体系

鼓励、支持开展公益广告宣传活动,鼓励、支持、引导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告媒体等单位和个人以提供资金、技术、劳动力、智力成果、媒介资源等方式积极参与公益广告宣传。

建立完善公益广告可持续发展机制,出台促进公益广告发展的相关措施,推进公益广告宣传制度化、长效化。支持成立促进公益广告发展的专业机构,多渠道筹集公益广告发展资金,依法建立专门的公益广告基金以及在综合性公益基金下的公益广告专项基金,积极推进政府采购公益广告服务,研究制订企业投入公益广告费用税收鼓励政策。

落实《广告法》、《公益广告促进和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依法促进和规范公益广告发展。建设公益广告传播体系,扩大公益广告宣传阵地和社会影响。将发布公益广告情况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网站创建工作测评,广告行

10 业组织的会员单位发布公益广告情况,纳入行业自律考评。建设公益广告作品库,鼓励开展公益广告学术研讨、发展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鼓励全国公益广告创新研究基地建设,建成若干个公益广告理论和实践研发中心。

(七)建设广告业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广告业标准化建设,实施国家标准,推广行业标准,鼓励企业标准。建设涵盖广告产业链各流程环节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作品标准,以及企业和区域广告业发展质量评价等标准化体系,促进广告业质量升级、规范发展。由行业组织牵头,有关企业和专家参与制定广告业标准,支持广告业自主标准国际化。加强标准执行情况动态监测,建立第三方的标准评估制度。

建设广告业统计调查体系和统计调查制度,与相关部门共享统计资源,应用广告业统计数据进行行业发展分析、预测。支持广告行业组织建设广告业发展信息数据库,建立广告业信息发布制度,推进行业信息共享。加强对广告业社会活动引导和管理,规范广告领域的各类评比评奖活动。

鼓励广告市场主体申请知识产权,加大广告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探索建立广告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广告创意和广告设计企业的无形资产评估,按照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规定执行。

(八)发展广告研究和教育培训

加强广告业发展新型智库建设,为政府制定产业规划和宏观政策提供智力支持,为行业发展提供社会服务,为企业创新提供

11 专业支撑。发挥国家研究力量和民间智库力量的各自优势,建立第三方独立智库。支持社会组织、教学科研机构、各类企业和广告媒体单位建立广告研究机构,利用优势资源进行产学研一体化研究。到“十三五”期末,建成5个以上全国性的广告研究机构,若干区域性、专业性的广告研究、实验中心和基地。

创新广告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开放式广告教育和培训平台。支持高等院校广告院系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基础教学和实训教学。加强广告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广告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人才。选择在有基础、有特色的大学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广告企业单位、广告产业园区等,建成30个以上全国性的广告教育培训基地和实习实训实践基地,若干区域性的广告教育培训基地和实习实训实践基地。支持设立社会性的广告教育基金。

(九)促进广告市场秩序继续好转

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要求,加强广告行业领域法治建设,倡导和推广诚信广告、绿色广告,依法严厉查处虚假违法广告,促进、保障广告业健康发展。

深入实施修订后的《广告法》,制订、修订相关配套规章和有关规定。巩固“十二五”时期规范广告市场工作成果,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落实整治虚假违法广告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衔接。

提升依法监管、科学监管广告活动的能力。全面建成启用包

12 括互联网在内的广告监测中心和监管调度指挥平台。分析、研判广告市场秩序现状、趋势和社会热点,及时发现、制止可能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广告和其他违法广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广告信用监管制度,完善广告活动主体失信惩戒机制。

推进广告市场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净化,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建立违法广告提示预警机制。加强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回应社会热点问题,及时处理违法广告投诉举报,支持广告领域的消费维权。建设“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体系。

(十)推进行业组织改革发展

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完成行业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完善行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促进成为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按照改革后的行业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对行业组织政策和业务指导。

中国广告协会要按照国家关于行业协会商会改革的总体部署,推进实现改革目标。协助政府做好行业管理和规范,反映行业诉求,维护行业合法权益。加强行业自律,健全自律规则和职业道德准则,建立会员违反规则的劝诫机制和清退机制。完善行业信用体系,提高广告行业诚信经营单位影响力。开展广告发布前的法律咨询服务,帮助广告活动主体规范广告活动,及时发布虚假违法广告预警信息,降低广告违法风险和执法成本。推动规范与广告业有关的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等广告发布媒体数据

13 等广告市场信息,提高科学性、准确性。开展好中国广告协会 “CNAAⅠ”、“CNAAⅡ”、“CNAAⅢ”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工作。办好中国国际广告节、中国广告论坛、中国互联网广告高峰论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以及相关行业活动。代表中国广告行业参加国际广告组织,建设好国际广告协会中国分会,加强与国际广告组织以及各国、各地区广告组织工作联系,组织中国广告业界参加国际广告交流活动。积极引导整合行业组织,规范广告业各类活动秩序。

四、政策措施

(一)市场准入政策

落实商事制度改革要求,实行广告企业注册和广告发布许可实施的便利化,已经确定取消的广告领域行政许可事项,要全面落实到位。对广告创意、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制作等国家鼓励类的广告企业,在企业名称、营业场所、集团登记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二)财税支持政策

积极争取和综合运用经济、文化、科技等现有资金渠道对广告业领域的支持。探索广告业领域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在广告业试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广告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广告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创意和设计费用,

14 执行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对广告服务出口免征增值税。对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益广告的捐赠支出投入,经核实认定为公益性捐赠后,依法享受税前扣除。落实广告领域文化事业建设费征收范围严格限定在媒介单位和户外广告经营单位的规定,减轻广告企业负担。

(三)投融资政策

吸引国内外社会资本投资广告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支持符合条件的广告企业上市,鼓励企业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加适合广告业的融资品种,探索开展无形资产质押和收益权抵(质)押贷款等业务,选择广告业项目贷款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广告业小微企业发展。积极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及各类投资机构投资广告业领域。鼓励、推进广告业进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建立广告业的社会资本投资风险补偿机制,促进广告业保险产品和服务发展。鼓励广告行业组织在具备相关资质的广告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搭建合作平台。

(四)相关支持政策

支持“互联网+广告”行动,有关产业支持政策予以重点倾斜。支持各地对广告业在用电、用水、用气、用热等方面给予优惠,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广告企业在供地安排上给予优先支持。落实《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支持政府采购广告服务,落实政府

15 采购支持中小企业的有关政策。结合城市功能发展,科学合理规划户外广告。支持具备条件的产业园区申报国家广告产业园区。

五、规划的实施

各地要贯彻落实国家支持、促进广告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充分认识广告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对促进广告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重视在规划实施中与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国家专项规划以及与相关行业、领域规划的衔接和协调,结合实际制订本地广告业发展规划或者实施意见,把规划落到实处。

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作为指导广告业发展的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报告规划实施进展情况,宣传规划内容和实施成效。与工商总局签署共同推进广告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的省市,要切实推动协议的有效实施。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建立和完善工作协调机制,推进解决广告业发展和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落实产业政策,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组织开展对从事指导广告业发展工作人员的培训,建立规划实施评估机制和规划实施专家智库,交流规划实施信息,研讨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问题。

广告行业组织是广告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和组织广告市场主体落实规划的重要力量。要当好政府与广告业间的桥梁和纽带,积极收集、整理、反映广告业内外对于规划实施的意见,提出规划实施建议。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学习研

16 究,组织成员单位加深对规划内容的理解,搭建拓展落实规划的平台和渠道,在规划实施中发挥应有作用。

广告业各类市场主体及相关机构、广告从业者要增强发展自信,凝聚发展力量,弘扬发展文化,共享发展成果。要发挥行业优势,大力宣传广告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塑造广告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形成有利于规划实施和促进广告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第三篇:“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全文

生物产业是 21世纪创新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对于我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制高点,加快壮大新产业、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加快推动生物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限为 2016-2020年。

一、现状与形势

“十二五”以来,随着现代生命科学快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与信息、材料、能源等技术加速融合,高通量测序、基因组编辑和生物信息分析等现代生物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快速演进,生物经济正加速成为继信息经济后新的经济形态,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靶向药物、细胞治疗、基因检测、智能型医疗器械、可穿戴即时监测设备、远程医疗、健康大数据等新技术加速普及应用,智慧医疗、精准医疗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疾病预防、检测、治疗模式,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质量提供了新的手段。生物育种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动植物营养价值的改进、抗病性的增强以及产量的提高,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占全部耕地面积的 12%,帮助农民获益累计超过 1500亿美元,绿色、营养、功能性动植物产品正引领粮食消费迈上新的高度。生物制造产品比传统石化产品平均节能30-50%,减少环境影响 20-60%,微生物及其组成成分正在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清除工业废物、修复生态系统,生物质能正在成为推动能源生产消费革命的重要力量,一个基于碳素循环利用的绿色经济模式正在建立。 近年来,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纷纷聚焦生物经济,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其领先地位。美国政府在《国家生物经济蓝图》中,明确将“支持研究以奠定 21世纪生物经济基础”作为科技预算的优先重点。欧盟在《持续增长的创新:欧洲生物经济》中,将生物经济作为实施欧洲 2020战略,实现智慧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关键要素。德国在《国家生物经济政策战略》中提出,通过大力发展生物经济,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德国在经济和科研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在美欧等政府的引导下,全球资本市场越来越青睐生物领域,风险投资、上市融资、并购重组金额屡创新高。依托发达国家科研机构和人才密集的优势,波士顿基因城、莱因河畔生物谷等一批现代生物产业集群,业已成为全球生物产业创新发展的策源地。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我国要发挥好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人才优势和经济规模优势,抓紧建设生物经济强国,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中谋得有利位势。

“十二五”以来,我国生物产业复合增长率达到 15%以上,2015年产业规模超过 3.5万亿元,在部分领域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甚至具备一定优势。我国基因检测服务能力在全球已处于领先地位,出口药品已从原料药向技术含量更高的制剂拓展,从中药中研制的青蒿素获得我国第一个自然科学的诺贝尔奖,高端医疗器械核心技术的突破大幅降低了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物发酵产业产品总量居世界第一。生物能源年替代化石能源量超过 3300万吨标准煤,处于世界前列。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生物产业集群初见雏形。我国生物产业已经具备加快发展、实现赶超的良好基础。同时我们还要清楚看到,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成果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态等方面的迫切需要,产业生态系统依然存在制约行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短板,开拓性、颠覆性的技术创新还不多,我国要成为生物经济强国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必须进一步提升生物产业创新能力,深化改革行业规制,不断拓展产业应用新空间,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四个全面”总体部署,立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以打造生物经济为核心,以服务民生需求为根本,夯实产业基础,改革管理规制,加大战略投入,优化产业布局,加速生物产业在生产、生活、生态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生物产业开展全球合作,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加速形成经济新支柱。

(二)发展原则

——坚持创新引领。不断夯实产业创新基础条件,打造生物产业创新发展集群,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的融合创新,加快形成一批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

——坚持服务民生。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着力于提高人们群众健康保障能力,加速民生相关的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规模化应用,进一步缩小“健康鸿沟”。

——坚持深化改革。加快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扫除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监管机制,激发各类主体创新创业活力。 ——坚持开放合作。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整合配置全球要素和资源,积极推动医疗器械、生物服务、中医药服务等重点领域开展国际合作,促进优势企业“走出去”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显著提升,重点企业达到 1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年销售额超过 100亿元的生物技术产品,一批优势生物技术和产品成功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国际产能合作步伐进一步加快。

——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产业迈向中高端发展。生物技术药占比大幅提升,化学品生物制造的渗透率显著提高,新注册创新型生物技术企业数量大幅提升,形成 20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型生物技术企业,在全国形成若干生物经济强省、一批生物产业双创高地和特色医药产品出口示范区。

——应用空间不断拓展,社会效益加快显现。通过生物产业的发展,基因检测能力(含孕前、产前、新生儿)覆盖出生人口50%以上,社会化检测服务受众大幅增加;粮食和重要大宗农产品生产供给有保障,科技进步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提高中医药种植对精准扶贫的贡献;提高生物基产品经济性10%以上,利用生物工艺降低化工、纺织等行业排放 30%以上;生物能源在发电供气供热燃油规模化替代,降低二氧化碳年排放量1亿吨。

——产业规模保持中高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加大。到2020年,生物产业规模达到 8-10万亿元,生物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生物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大幅增加。

三、推动重点领域新发展

(一)构建生物医药新体系

把握精准医学模式推动药物研发革命的趋势性变化,立足基因技术和细胞工程等先进技术带来的革命性转变,加快新药研发速度,提升药物品质,更好满足临床用药和产业向中高端发展的需求。到2020年,实现医药工业销售收入4.5万亿元,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3.6%。

1、加速新药创制和产业化

以临床用药需求为导向,依托高通量测序、基因组编辑、微流控芯片等先进技术,促进转化医学发展,在肿瘤、重大传染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慢性病及罕见病等领域实现药物原始创新。加快创制新型抗体、蛋白及多肽等生物药。发展治疗性疫苗,核糖核酸(RNA)干扰药物,适配子药物,以及干细胞、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等生物治疗产品。推动抗体/多肽-小分子偶联、生物大分子纯化、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等可规模化技术,完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技术,加快高端药物产业化速度。推动中药提取物、中药配方颗粒的规范化发展,完善基于药材源头的全过程质量可溯源体系建设,创制一批临床价值大、科学价值强的中药新品种。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广阔的海洋创新药物,构建海洋生物医药中高端产业链。

2、加快发展精准医学新模式

以临床价值为核心,在治疗适应症与新靶点验证、临床前与临床试验、产品设计优化与产业化等全程进行精准监管,提供安全有效的数据信息,实现药物精准研发。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白质组、代谢组等相关内环境信息,整合不同数据层面的生物学信息库,利用基因测序、影像、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在产前胎儿罕见病筛查、肿瘤、遗传性疾病等方面实现精准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对特定患者量身设计最佳诊疗方案,在正确的时间、给予正确的药物、使用正确的剂量和给药途径,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

3、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

以提升药物品质为目标,加快推广化学原料药绿色制备和清洁生产,积极推进化学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不断提高原料药和制剂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推动产业从原料药出口向终端产品出口的转变。持续推进中药技术标准化,提升中药质量及全产业链的规模化协调发展,开展基于互联网+中药材种植养殖平台建设,推广中药材无公害种植和综合利用、中药质量溯源检定、中药工业先进制造技术、中药健康产品制造技术和药材废渣利用,提高中药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单克隆抗体、长效重组蛋白、第三代胰岛素等高技术含量生物类似药的发展,提高我国患者的药物可及性。开发药物结晶设备和传感器、先进粉体工程设备、新型超临界萃取和色谱分离设备、新型固体制剂生产在线检测设备和自控系统、高密度流加式和连续培养生物反应器、蛋白质大规模纯化设备以及冷链储存运输系统等制药装备,加快制药装备的升级换代,提升装备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切实提升包材和辅料的品质,加强产业综合配套能力。

(二)提升生物医学工程发展水平

把握智能、网络、标准化的新趋势,大力发展新型医疗器械,提供现代化诊疗新手段。到 2020年,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年产值达6000亿元,初步建立基于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的现代智能医疗器械产品及服务体系。

1、构建智能诊疗生态系统

重点发展智能医疗设备、软件、配套试剂和全方位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智能诊疗生态系统。制定相关数据标准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以大数据为依托的智能化诊疗系统,快速精准地进行疾病诊断、辅助个性化治疗以及系统性康复。打造智慧医疗新业态,实现基层城乡居民的远程健康管理、远程门诊、远程居家看护等远程诊断和健康管理服务。

2、提高高品质设备市场占有率

发展高品质医学影像、先进治疗、精准化检测设备等临床主要诊疗医学装备,破除国内企业长期的低端化、同质化恶性竞争。发展高品质影像诊断设备、医学影像数据库、先进的肿瘤治疗装备,开发基于影像的术前评估与手术规划系统,促进中医药原创性诊疗及康复设备研发。加强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攻关,开发低成本易用高效整合的测序样品自动化软硬件技术,以及基因测序、编辑配套耗材,加快推进适应生命科学新技术发展的生命科学新仪器和试剂的研发,持续专注于技术创新,提升系统的性价比,提高我国在高品质医疗设备市场的竞争力。

3、推动植(介)入产品创新发展

加速新材料技术应用,针对心脏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科等临床治疗需求,继续加快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可降解血管支架、人工瓣膜、骨及周围神经等修复材料、人工关节、人工角膜、人工晶体、人工耳蜗等植(介)入医疗器械新产品的创新和产业化。针对器官修复等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推动生物技术与材料技术的融合,加速仿生医学、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推进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在植(介)入新产品中应用。

4、提供快速准确便捷检测手段

针对急性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包括外来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检测需求,加速现场快速检测的体外诊断仪器、试剂和试纸的研发和产业化。针对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等慢性病,加快便捷和准确的家用体外诊断产品的产业化。加快特异性高的分子诊断、生物芯片等新技术发展,支撑肿瘤、遗传疾病、罕见病等疾病的体外快速准确诊断筛查。完善产业链的配套建设,发展配套的高精度的检测仪器、试剂和智能诊断技术,支持第三方检测中心发展与建设。

(三)加速生物农业产业化发展

加速推动以品牌塑造为核心的企业兼并与重组,围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目标,构建现代农业高效绿色发展新体系,在生物种业、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生物饲料和生物肥料等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大幅提升生物农业竞争力。到 2020年,力争实现生物农业总产值 1万亿元,2家以上领军企业进入全球种业前 10强。

1、构建生物种业自主创新发展体系

开展基因组编辑、全基因组选择、细胞工程、高能离子诱变、航天生物工程等前沿核心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加速新材料的创制和育种元件的组装改良,实现由传统经验育种向科学精准育种的升级转化;研制和推广一批优质、高产、营养、安全、资源高效利用、适应标准化生产的农业动植物新品种;稳步推进转基因生物新品种产业化;形成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生物种业自主创新平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生物种业企业,加快农业动植物新品种产业化和市场化。

2、推动农业生产绿色转型

开发基于分子靶标病害精准防控、植物免疫诱导、动物疫苗分子设计新技术,建立基于病虫基因组信息的绿色农药、兽药创制技术体系;开发安全、高效的活载体基因工程多价疫苗,研制用于不同畜禽疫病防控的生物治疗制剂;革新动物用基因工程抗体大规模生产、纯化等抗体制备技术与工艺,创制一批新型动物疫苗、生物兽药、动物疫病诊断检测试剂、植物新农药等重大产品,实现规模生产与应用。开发绿色、安全、高效的新型海洋生物功能制品。

3、开发动植物营养新产品

建立功能分子的安全高效分泌表达系统,创制可替代抗生素的新型绿色生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实现产业化;突破微生物和生物功能物质筛选与评价、高密度高含量发酵与智能控制、新材料配套增效等关键技术,创制和推广一批高效固氮解磷、促生增效、新型复合及专用等绿色高效生物肥料新产品;深度挖掘海洋基因资源,开辟综合利用新途径,培育生物农业新产业。

(四)推动生物制造规模化应用

提高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推动生物基材料、生物基化学品、新型发酵产品等的规模化生产与应用,推动绿色生物工艺在化工、医药、轻纺、食品等行业的应用示范,到 2020年,现代生物制造产业产值超 1万亿元,生物基产品在全部化学品产量中的比重达到 25%,与传统路线相比,能量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降低30%,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1、加快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体系建设

瞄准生物科学发展前沿,围绕生物产业发展技术支撑需求,大力推进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在原料利用、生物工具创制、生物加工过程和装备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解决生物催化剂、人工生物的设计合成与优化调控等基本科学问题,在人工生命体、酶蛋白机器、纳米生物装置、基因组编辑、分子识别与生物传感、仿生制造等方向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应用,重点在二氧化碳等一碳化合物的生物转化、烯烃的生物制造、天然化合物的异源合成、生物基材料的规模制造等方面实现关键技术与工艺突破,大幅度提升生物制造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技术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和新型业态培育能力,夯实产业新体系构建基础,加快推进创新型工业化建设。

2、提高生物基产品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

以新生物工具创制与应用为核心,构建大宗化工产品、化工聚合材料、大宗发酵产品等生物制造核心技术体系,持续提升生物基产品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建立有机酸、化工醇、烯烃、烷烃、芳烃、有机胺等基础化工产品的生物制造路线,取得对石油路线的竞争优势,实现规模化生物法生产与应用;推进化工聚合材料单体多元醇、羟基羧酸、烯酸等的生物制造和聚合改性技术等的发展与应用,推动生物基聚酯、生物基聚氨酯、生物尼龙、生物橡胶、微生物多糖、海洋生物材料等规模化生产和示范应用,实现生物基材料产业的链条式、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大幅度提升氨基酸、维生素等大宗发酵产品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水平,实现产业的良性和高端化发展。

3、推进生物制造工艺绿色化

以生物催化剂的发现和工程化应用为核心,构建高效的工业生物催化与转化技术体系,大幅提高工业酶和蛋白质的催化效率、工业应用属性,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建立甾体激素、非天然氨基酸、手性化合物、特殊氨基酸、稀少糖醇、糖肽类等生物催化合成路线,推动规模化生产与应用示范,实现化学原料药、食品添加剂、农药中间体、生物乳化剂等化工中间体的安全、清洁、可持续生产;突破生物合成、生物纺织、生物采矿、生物造纸等绿色生物工艺的关键技术和装备,推动绿色生物工艺在化工、医药、农业、轻纺、能源、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全面介入和示范应用,显著降低物耗能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和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初步建立生态安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物法工艺体系。

(五)创新生物能源发展模式

围绕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和大气污染治理重大需求,创新生物能源发展模式,拓展生物能源应用空间,提升生物能源产业发展水平。到 2020年,生物能源年替代化石能源量超过 5600万吨标准煤,在发电、供气、供热、燃油等领域实现全面规模化应用,生物能源利用技术和核心装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较成熟的商业化市场。

1、规模化发展生物质替代燃煤供热

重点推进高寿命低电耗生物质燃料成型设备、生物质供热锅炉、分布式生物质热电联产等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结合大气环境治理、城镇供暖和工业供热需求,实施生物质替代燃煤集中供热工程,大力促进生物质集中供热、生物质热电联产发展,替代城市燃煤供热。发展分布式生物质燃料,积极推动生物质能与地热能、太阳能等其它新能源供热技术多元综合利用,探索建立多能互补的分布式供热应用新模式。

2、促进集中式生物质燃气清洁惠农

适应新型城镇化用能方式新变化,重点突破推进大型生物质集中供气原料处理、高效沼气厌氧发酵、沼气净化提纯压缩灌装及输配用关键技术和设备,按照因地制宜、就近生产消纳原则,在适宜区域示范建设集中式规模化生物燃气应用工程,探索建立多元协同、专业共赢的市场化发展模式,鼓励多产品综合利用,为农业生产、居民生活提供清洁优质能源,改善城乡生活和生态环境。

3、推进先进生物液体燃料产业化 重点突破高效低成本的非粮生物质液体燃料原料生产、处理和制备技术瓶颈,建设万吨级生物质制备液体燃料及多产品联产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推进生物质液体燃料与其它替代石油基原料化工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及生物质全株梯级综合利用。完善原料供应体系,有序开发利用废弃油脂资源和非食用油料资源发展生物柴油。推进利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丁醇等的示范,加大油藻、纤维素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空燃料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产业化示范与市场应用。

(六)促进生物环保技术应用取得突破

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求,面向环境污染生物修复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高效生物菌剂与生物制剂、高效低耗生物工艺与装备、以及生物-物化优化组合技术集成系统。到 2020年,生物环保产业产值超过 2000亿元。

1、创新生物技术治理水污染

重点发展高效低耗的生活污水、农业养殖废水、典型工业废水的生态治理技术,通过生物技术,促进富含碳、氮、磷、硫、重金属等污染物的防治与资源化利用;推进污(废)水、污泥处理及资源化生物环保技术/工艺装备的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产业化。

2、发展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新技术

加快研发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生物固化与生物修复技术、土壤农用化学品残留组分的生物消减(除)技术、以及中药材生产用地产生的连作障碍生物解除技术,推进技术示范与应用推广,逐步修复与治理土壤复合污染问题,改善和恢复土壤环境质量。

3、加速挥发性污染物生物转化 针对多来源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重点推进石油、化工、医药等行业有毒、有害废气的生物-化学集成治理技术、工业源含碳废气生物转化利用技术和污水厂等生活源生物脱硫、脱氮技术,加速工艺系统及产品的规模化应用与技术推广,实现空气净化与清洁化。

4、发展环境污染生物监测新技术

开展有毒有害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的生物筛查与监测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建立污染性生物检测方法,开发相关设备,促进生物检测技术标准化业务化。

(七)培育生物服务新业态

适应生物产业对提高研发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持续创新的内在需求,大力发展生物服务业,加速推动生物产业进一步专业化细分,更好满足生物产业对于高品质专业化服务的需求,为生物产业实现创新发展提供支撑。到 2020年,培育出全球生物服务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一大批我国原创的创新药和治疗方法在国内国外上市。

1、构建专业性服务平台

打造标准化基因检测、基因数据解读、液体活检、中药检测等专业化独立第三方服务机构,推动检测和诊断新兴技术在生物产业各领域的应用转化。培育符合国际规范的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免疫治疗等专业化服务平台,加速新型治疗技术的应用转化。支持高端的基因合成、基因编辑等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推动新型共性技术的专业化服务。

2、提升专业化分工水平

通过支持双创平台建设,鼓励科研人员开办虚拟研发企业,挖掘创新潜能,促进技术转移。通过支持开放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将研发和生产委托外包,合理配置和利用研发生产资源。重点发展符合国际标准的转化医学、合同研发(CRO)、合同生产(CMO)、第三方检测、健康管理等服务,在恶性肿瘤以及重大传染疾病等领域,研究和创制一批国际创新药物。发展生物产品检测评价认证机构,为提升药品、医疗器械、种业、生物能源等生物产品提供检测评价服务,加快产品上市进度,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

四、拓展惠及民生新应用

针对建设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的重大需求,实施生物产业惠民工程,推广基因检测、细胞治疗、高性能影像设备、生物基材料、生物能源、中药标准化等新兴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一)建设基因技术服务中心

为促进基因技术推广应用,构建新的健康医疗支撑体系,增强我国防病、治病的保障能力,根据地域特点,体现政策引导,依托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创新能力较强的研发机构和先进生产企业,通过网络化布局,在全国各省(区、市)建设至少 1家基因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形成覆盖广、服务能力强的基因技术应用示范网络,全面、快速推进基因技术普惠民众。基因技术应用示范中心以高通量基因测序、质谱、医学影像、基因编辑、生物合成等技术为主,重点开展出生缺陷基因筛查、诊治,肿瘤早期筛查及用药指导,传染病与病原微生物检测,新生儿基因身份证应用,使我国初步实现基因技术服务能力全面覆盖,为个体化医疗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设个体化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应用示范中心

为解决我国由恶性肿瘤疾病造成的社会民生以及医疗投入持续增加等问题,引导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创新能力较强的研发机构和先进生产企业合作,以自主研发为主,引进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实现免疫细胞治疗关键技术突破,建设集细胞疗法新技术开发、细胞治疗生产工艺研发、病毒载体生产工艺研发,病毒载体 GMP生产、细胞疗法 cGMP生产、细胞库构建等转化应用衔接平台于一体的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开发与制备平台。通过区域合理布局,加强医疗机构合作,为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细胞治疗产品,加快推进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在急性 B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以及鼻咽癌和肝癌等我国特有和多发疾病等领域的应用示范与推广。推动个体化免疫细胞治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恶性肿瘤的存活率和生存期,满足临床需求、维护公众健康、降低医疗成本,使我国在免疫细胞治疗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三)建设第三方影像示范中心

为推动创新医疗器械应用推广,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全国有条件的县级以上区域,推动先进影像设备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和社会资本联合建设一批独立于现有医疗机构的第三方影像示范中心,配置相应的影像设备、影像诊断软件、人员和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开展区域协同的远程影像诊断、第三方影像诊断、影像会诊和教育培训服务。形成覆盖全区域、资源共享、诊断能力强的影像示范中心。第三方影像示范中心为区域内所有医疗机构提供影像诊断服务,提高影像诊断水平、避免病人重复检查,形成具有创新性的影像诊断新业态,促进我国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提高服务可及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四)实施生物基材料制品应用示范工程

为提升我国生物基材料产业的能力和水平,减少白色污染和降低资源过度消耗,提高循环经济水平,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依托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基地、行业先进生产企业、创新研发机构等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生物基材料制品应用示范工程。通过在全国 30个以上地区和重点领域开展生物基日用制品、农业地膜、包装材料、纺织化纤等应用示范和创新发展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生物基材料产业创新、规模化与产业链协调发展水平,大幅度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和提升制品应用性能,建立生物基材料制品全生命周期评价和认证体系,推动生物基材料制品市场与政策环境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到“十三五”末,生物基聚酯、生物基聚氨酯、生物基尼龙和生物基增塑剂的产能达到 15万吨、20万吨、5万吨和20万吨;在 10个城市形成示范应用,对石油基日用塑料制品的替代率50%左右;在生物基农用地膜推广 10万亩以上;形成一批生物基纤维新产品。生物基材料产业成为绿色与低碳经济增长的亮点,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

(五)实施生物能源新技术惠民工程

针对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城乡用能方式变革、大气污染治理倒逼燃煤替代等重大需求,改变传统生物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大力推广高效率低成本生物能源新技术,发展生物质替代燃煤集中供热供气,推动居民生活用能清洁发展,改善居民生活与生态环境。优先选择能够稳定供应生物质资源、在有燃煤供热改造需求的城镇或工业企业,加快生物质燃料锅炉供热、热电联产发展,替代燃煤使用,改善环境质量。建设一批规模化生物燃气示范工程,开展运营机制创新试点,探索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生物燃气产业化发展模式,建立生物燃气进入天然气市场机制,促进生物燃气规模化应用。到 2020年,试点地区生物质供热能力达到 500万吨标准煤,生物天然气年利用规模达到 50亿立方米。

(六)实施中药质量提升惠民工程 针对社会对高品质中药产品和健康产品的广泛需求,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大力发展优质中药材生态种植养殖,形成一批优质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建成全国中药资源监测体系,构建从田间到病床的中药全产业链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中药生产全过程可追溯,为公众提供优质安全的中药产品。以科学实用标准倒逼中药产业提质增效升级,促进中药工业制造进一步转型升级,加强中药工业设备标准体系建设,研发和推广中药制药、中药加工炮制、医疗机构使用的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技术及系列设备。创新和培育一批具有“重磅炸弹”发展前景的名优中成药大品种和适合社会需求的名优中药健康产品,打造一批信誉好、品种优、技术强的现代中药企业和规范化中医药养生保健示范基地。到2020年,中药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五、打造创新发展新平台

瞄准全球生物产业发展制高点,进一步夯实创新基础,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核心,加快构建支撑体系,大力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我国生物产业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展。

(一)创新基础平台

1、建设技术先进的基因库

在现有基因库基础上,建设生物资源样本库、生物信息数据库和生物资源信息一体化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产业应用价值及科研前瞻性的国家精品样本库和实时全景生命数据库,构建 “高通量、低成本、标准化”的生物样本和数据存储、管理、认证、基础应用体系,引领推动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制定。搭建信息资源研究开发的基础性支撑平台。建立全球联盟体系,逐步实现与国际权威数据库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建设独立的疾病相关遗传信息应用型数据库,包含超过至少 10万例中国人基因多样性发生频率的数据库和中国靶向药物用药信息知识库,形成适合我国疾病基因谱、持续升级的全球领先基因数据解读系统。推动完善畜畜禽牧草遗传资源基因库、生物遗传资源保藏库(圃)等。

2、完善中药标准物质及质量信息库

在现有中药实物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中药资源-质量一体化数据信息库,并实现信息共享。收集涵盖民族药在内的实物药材,系统鉴定、规范采集药材的质量和品质信息;针对常用中药饮片和中药提取物,收集基于生产过程和炮制技术在内的实物产品,系统采集全过程的质量信息,构建对照或标准物质库,为规范药品质量、传承中药炮制精髓提供标准或对照物质;加快中药产品标准中涉及的化学成分对照品的制备、供应、标化;通过系统规范研究,形成中成药大品种各种剂型成品的对照/标准物质,建立质量-生产过程-剂型质量信息库,为中成药大品种的质量批间一致性和品质评价服务,支撑中药的标准化和国际化发展。

3、完善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

落实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面向医药人口健康、动物卫生、检验检疫、生态环境安全四大领域,针对微生物菌种保藏、科学研究、产业转化三大主体功能,围绕烈性、突发、外来、热带传染病病原体的监测预警、检测、消杀、防控、治疗五大环节的需求,按照“统筹布局,网络运行;应急优先,稳步推进;加强协调,科学管理”的原则,研究布局建设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在充分利用现有三级实验室的基础上,新建一批三级实验室(含移动三级实验室),实现每个省份至少设有一家三级实验室的目标。以四级实验室和公益性三级实验室为主要组成部分,吸纳其他非公益三级实验室和生物安全防护设施,构建和完善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夯实我国的烈性与重大传染病防控、生物防范和生物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增强生物安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4、建设蛋白元件资源库

为解决生物产业发展所需生物催化剂的来源问题,建设高通量、自动化、模块化、智能化的蛋白元件库。在建立蛋白质筛选、挖掘、设计、改造、评价、信息集成、保藏和提取等高通量、自动化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建设涵盖催化酶、功能蛋白质、结构蛋白等蛋白元件资源实物库,库存元件超 10万以上;依托蛋白元件数字化表征、大数据集成、新酶设计、智能搜索、标准化、功能模块化体系,建设蛋白元件虚拟资源库,库存元件超 100万以上;推进蛋白元件库数据开放共享、专利应用服务等机制创新,建设可提供数字化建模、精准化合成和标准化组装服务的资源支撑平台,全面支撑生物催化剂在化工、材料、医药等行业的大规模应用,为生物工业产业的快速、绿色发展提供重要基础保障。

5、建设生物产业标准物质库

为提高我国生物产业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水平,建立可溯源的精准测量技术和标准物质,构建核酸、蛋白质、细胞和微生物等核心测量能力和可溯源链,在此基础上开展关于抗体、疫苗、蛋白质、核酸、干细胞、微生物的质量控制的溯源计量和标准研究,以及新型体外诊断快速检测仪器的校准、生物质能质量检验、生物样本库中生物样本的评价和质量控制用标准物质研究,发展精准医学中如罕见病、遗传病等以基因测序为基础的大数据质量控制技术,夯实生物计量和质量控制标准创新基础。

(二)转化应用平台

1、建设抗体偶联药物一体化研发平台

针对抗体偶联药物产业化过程中偶联链构建、连接反应、制剂等关键环节对技术、环境、检测及质控要求严格,资金投入巨大等现状,依托有能力的生物药研发及生产服务企业,同步国际前沿研发趋势,建立和完善抗体偶联药物研发生产一体化服务平台,将重组抗体制备、化学药物与抗体的偶联反应、抗体偶联药物的制剂与质控等环节集成在同一平台,确保抗体偶联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推动国内制药企业研发新的抗体偶联技术,加速追赶甚至超越国际领先的竞争对手,不断提升中国生物制药在国际上的实力与地位。加速抗体偶联药物研发速度,降低研发成本,使国内外患者有更多不仅有效,而且价格相对低廉的药物可以选择,从而改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家庭负担。

2、建设医学影像信息库网络

针对影像信息的产生、存储、传输、共享和诊断环节中存在的“信息不共享、标准不统

一、存储时间短、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建立一套统一的医学影像数据采集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医学影像信息库,整合不同医疗机构的疾病影像数据,建立影像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小范围的试点,建立并推广区域典型疾病医学影像数据库,争取到 2020年覆盖大部分典型疾病。通过医学影像信息库的建立,促进医疗机构之间影像学数据的互认,减少患者不必要的重复性检查。利用高质量的医学影像大数据,逐步建立典型疾病影像学诊断标准,提升影像学诊断质量,减少误诊率,减小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及地区之间的影像学诊断水平差异,为医学影像大数据分析、影像学智能诊断技术的发展打造坚实基础。

3、建设农作物分子育种平台 为促进我国分子育种技术应用,提升农作物育种效率和技术水平,实现从传统常规育种向现代化精确分子育种转变,完善以分子育种为核心的农业种业技术体系,突破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组编辑、航天生物工程等分子育种关键技术与装备,形成一批现代分子育种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主要农作物品种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芯片分子检测与基因分型、覆盖主要生态类型的主要农作物育种材料和组合田间测试网点,以及田间表型性状信息采集系统,为种业企业、科教单位、政府品种与市场监管单位等机构提供技术共享服务,带动和促进生物种业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检测服务平台

1、建设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检测平台

针对仿制药参比物质来源困难和临床评价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在产品原料、杂质、原研制剂等多方面建设标准物质实物和表征数据信息库,在 10家非临床机构试点设立专业生物等效性评价服务平台。重点构建符合国际规范的生物样品分析实验室,配备与国际水平接轨的硬件、软件、管理流程,构建对健康受试者可能出现临床事件的处置能力和标准操作规范体系,配备专业医护团队和接受严格临床试验标准操作规范培训的研究人员,严格按照临床试验标准操作规范开展健康受试者的生物等效性评价研究工作,完善配套监管制度,建立第三方伦理委员会监管机制。从总体上提升我国仿制药质量水平,提高优质仿制药可及性,加强我国仿制药的国际竞争力。

2、建设生物药质量及安全测试技术创新平台

针对我国生物药质量及安全检测技术落后、检测手段匮乏、检测标准不完善等问题,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生物药质量及安全测试技术创新平台,充分借助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先进生物技术,开发病毒、支原体等污染物的创新检测方法,同时提高已有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缩短检测周期、降低检测成本。提升重组单克隆抗体、血浆衍生物、疫苗等复合生物制品的质量水平及安全性,促进我国实施更彻底、更全面的生物安全监控策略,对迅速涌入我国的各类进口生物制品实行有效监管。

3、建设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平台

为强化我国农产品生产、流通和进出口环节的有效监管,构建以快速、智能、经济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平台,开发快速检测技术及产品,重点研发基于新型生物识别材料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农产品安全快速精准检测技术,开发系列高特异性或高通量的前处理产品、速测产品和装备,基于相同生物效应的类检筛查技术和产品,新型重点污染物高通量筛查技术及产品,构建科学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技术体系,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分析能力和监管能力,促进我国大宗及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

4、建设生物质能检验检测及监测公共服务平台

为健全我国生物质能技术、产品及其联产品产业检验检测及监测体系,满足产业发展公共服务需求,促进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重点完善生物质能技术、产品及其联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检验检测及产业监测大数据平台、在线监控平台以及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立生物质能技术、产品及其联产品检验检测公共实验室,通过检验监测机构资质认定、实验室认可,形成检验检测公共服务系统与能力。基于“互联网+”模式,建立生物质资源、设备及产品检验检测和产业监测大数据平台,形成设备运行在线监控与产品可追溯体系。建立生物质能及其附产品产业数据统计、监测和发布机制,提供资源评价、技术产品检验检测、产业监测等公共服务。

六、构建行业管理新规制

针对制约生物产业发展的制度障碍,进一步推进行业准入、市场应用和市场监管等领域的重大改革,加快构建适应产业创新发展的新体制,加强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全面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持续激发产业创新创业活力。

(一)市场准入政策

全面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审评队伍建设,招聘有国际审评审批经验的专家学者,加大政府购买审评服务力度。公开受理、审批相关信息,增加审批透明度,严格控制市场供大于求、低水平重复的产品审批,加快临床急需的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审批。加快制定新型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技术规范。完善创新产品和罕见病药物优先审查和快速审评机制。加快推广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探索建立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机制。探索制定孤儿药独占制度。进一步完善转基因产品行业准入管理,完善转基因农作物推广种植和上市审批制度。研究修订《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取消国营贸易配额和非国营贸易配额双轨制,为生物制造企业原料来源提供公平竞争环境,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二)价格医保政策

按照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原则,坚持分类管理,强化价格、医保、采购政策衔接,加强对市场竞争不充分药品价格监管,促进药品市场价格合理形成。积极稳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坚持调放结合、政策联动,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建立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多方参与的价格形成机制,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检验价格,合理提升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根据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及时将符合条件、临床必须、安全有效、价格合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医疗器械和诊疗项目按规定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坚持鼓励创新和使用适宜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受理新增医疗服务项目,高效办理,促进新技术进入临床使用。加快建立多种形式的大病救助体系,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三)招标采购政策

打破产品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提高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在政府采购中的比重。改革招标采购机制,落实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采购主体地位,允许医疗机构自主采购和组团采购,加快将药品招标采购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动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采购编码标准化。制定完善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配备标准,严格控制财政性资金采购不合理的超标准、高档设备。实行分类采购,科学设置评审因素,注重产品的综合评估。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对国产产品能够满足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逐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国产设备配置水平。加快落实《可再生能源法》,促进符合技术标准的生物质燃气、热力和燃料纳入燃气、热力和石油销售体系。

(四)行业监管政策

完善医药产品上市后的不良事件监测、召回、退出制度,建立守信企业“绿色通道”和失信企业“黑名单”,加大对失信企业的联合惩戒力度。以推行新版 GMP为契机,加强药品生产质量动态监管。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加强临床研究的规范性建设和监管,规范和促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加强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监管,规范生物遗传资源的获取、利用和惠益分享活动。完善转基因产品的上市监管,进一步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加快修订《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支持我国优势种业国际化发展。严格执行国家环保相关政策,加强产业环保运行监管和配套设施建设,确保达到相关环保标准。

七、开拓要素支撑新途径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为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以资金、人才等要素为核心的全方位支撑。

(一)加大财政投入

加大对创新医疗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支持力度。相关领域确需中央财政支持的技术研发工作,纳入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体系,由中央财政科技预算等渠道统筹考虑支持。统筹财政资源,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继续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国产医疗设备应用。加大对生物制造产品的采购鼓励,实施生物制造产品财政补贴。推动各地建立健全生物质燃气、液体燃料、热力生产财政补贴政策。

(二)完善税收支持

根据现代生物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长周期等特点,结合国家税制改革方向,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落实医药产品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三)创新金融服务

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专项建设基金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发展商业保险,带动中高端医药产品消费。积极推动开展融资租赁、担保质押、投资保险(风险补偿)等创新型金融支持方式。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中投公司等投融资平台作用,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开展海外贸易和并购。

(四)打造人才队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才培养能力建设,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培养生物领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原始创新人才、工程化开发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继续实施“千人计划”等引智工程,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国外优秀的行业领军人才和技术团队来华创业创新。鼓励大型生物技术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鼓励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支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通过各类合作机制共建研究基地和创新平台。建立健全技术、技能等要素参与的收益分配机制,鼓励通过设立技术股等形式,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核心,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生物技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培育一批领军型企业家。支持高校毕业生进入生物产业企业就业。鼓励生物产业各类人才到中西部地区就业创业。

八、打造协调联动新局面

加强部门联动、行业协同、区域协调,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激发产业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共同推进生物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格局。

(一)加强统筹协调

加强部门配合,完善细化政策措施,形成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的合力。加强规划与国家相关科技专项的衔接,强化规划对计划执行和重大项目安排的统筹指导。发挥行业组织在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支持行业组织承担政府职能转移,完善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和企业的沟通机制。建立中央与地方信息沟通平台,形成高效协同机制。各地区要根据当地比较优势和产业发展情况,科学确定生物产业发展定位,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加强生物产业统计和监测体系建设,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强化产业链分工和区域协作配套。

(二)发展行业组织

围绕促进生物产业中高端和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需求,发展一批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的公益组织。在基因检测、细胞治疗、生物能源等前沿生物技术领域,加快组建行业联盟,促进行业内部及与其他产业在技术、经济、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制定产业的行业、国家或国际标准,推动产品认证、质量检测等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反映行业政策建议与诉求,促进行业企业与监管部门的紧密联系与协调。在开展生物技术对外合作的重点领域,支持企业形成合力,建立企业走出去联盟,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与国外相关组织、企业的联系和交流,维护中国生物产业利益、形象,积极应对国际纠纷与政策协调。

(三)打造产业高地

充分发挥各地方的积极性,依托现有生物产业基地、园区和集群,有步骤、有重点地推动若干生物经济集群建设,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向优势区域集中,引导生物产业特色化、集聚化发展,使生物产业在地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引领作用。组织开展生物产业基地评估工作,探索建立生物产业基地动态调整机制。支持地方开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先试,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开展生物产品应用示范。

(四)加强国际合作

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整合配置全球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国内优势产能走出去。积极推进种业、基因检测等领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走出去”,带动整个行业抢占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中药在国际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推动有竞争力的生物技术企业开展境外并购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生产基地、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获取新产品、关键技术、生产许可和销售渠道,加快融入国际市场,创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公共卫生领域合作。积极参与有关国际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进一步推动行业标准、管理规制和知识产权的国际接轨。完善投资环境,加强配套体系建设,加大“引进来”力度,推动跨国公司在华建设高水平的研发中心、生产中心和采购中心,加快产业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提高国际合作水平。

(五)促进创新创业

完善知识产权政策和反不正当竞争政策,鼓励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兼并收购。加强创业培训,鼓励和引导生物科技人才创业,加快构建贯穿整个创新链条的生物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形成设备、人员、技术、资金等专业化配套体系,推动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性的生物产业众创空间,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生物产业“双创”基地。

第四篇: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 发布时间: 2016/3/14 11:00:38

“十三五”时期(2016年至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茶叶作为我国传统特色农业产业和茶区经济支柱产业,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市场经济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茶叶产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茶叶产业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规划在全面分析总结我国茶叶产业“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发展建设成果和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基础上,立足产业实际、着眼发展需要,把握发展关键、突出改革创新,着眼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破解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以期为广大茶区和茶叶产业相关领域未来五年的工作规划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一、茶叶产业“十二五”发展回顾

(一)综合现状

“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茶叶产业在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市场需求不断升级的双重挑战下,依然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各项经济指标均持续稳步增长。截至2015年末,全国(18个产茶省)茶园面积扩增至4316万亩,其中采摘面积3387万亩,投产率达78.5%。茶叶总产量增加至227.8万吨,农业产值达到1519.2亿元。六大茶类普遍量价齐增,茶类结构进一步优化。茶叶内销量预计达到172万吨,销售额约为1580亿元。茶叶出口量继续保持在30万吨左右,出口金额上涨至12亿美元,出口单价超过4000美元/吨。产业布局渐趋合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结构重组步伐加快,为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谋求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新空间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发展成就

1、茶园面积增速放缓,茶叶产量产值持续增长。受经济发展、政策调整、产销形势等综合因素影响,“十二五”期间,我国茶园面积总体呈现“前期高速扩张、后续逐渐放缓”的发展态势。同时,在生产规模扩大和效率提升的双重驱动下,茶叶产量、产值持续大幅提升,其中茶叶总产涨幅超过54%,农业产值较“十一五”末增长近1.5倍。

2、茶叶生产结构不断优化,提质增效明显。“十二五”期间,我国低老茶园改造和品种改良成果显著,茶园无性系良种率由“十一五”末的44.6%提升至56.5%。有机茶园、无公害茶园认证率分别增长1和3个百分点,呈现持续平稳发展态势。

茶园综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既保证了茶叶的高效生产和质量安全稳定,也有效促进了行业从源头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缓解农业生产结构性劳动力缺失、技术型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六大茶类普遍增产,其中绿茶、乌龙茶占比下降,红茶、黑茶、白茶、黄茶比例逐年上升,六大茶类比例更加均衡,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图4)。名优茶与大宗茶产量整体保持4:6的格局,随着传统高档礼品茶市场严重萎缩、生产成本快速提升、大宗茶消费拉动日益显现,大宗茶在我国茶叶农业产值中的比例由“十一五”末的不足20%逐渐增长至2015年的31.7%(图5)。五年间,我国茶园平均亩产值和茶叶平均单价分别从2010年的2608.7元/亩、45元/kg增至2015年的4485.4元/亩、67元/kg,茶园平均亩产值增幅71.9%,茶叶平均单价增幅48.9%。

3、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技术装备持续升级,科研成果转化步伐加快。“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成为茶业生产力升级的“智力”支撑,成果显著。2011-2014年,国家星火计划设立茶叶相关项目与课题共计179项,占立项总数的3%,年均立项45个(图6)。2011-2013年,我国茶学学科共有18个课题获得国家教育部的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资助金额总计超过220万。同时,企业科研参与和自主研发能力也不断提高,具体涉及产品生产研发、包装储运、质量管控等多个领域,有效推动了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与实际应用。另外,更多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制茶工艺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茶叶生产机械在继续推进连续化、清洁化、规模化、智能化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向传统工艺领域进行创新和精深拓展,大量集取传统名优茶制作工艺精髓的新型茶叶生产机械被研发推广;信息互联技术的革新成为助推茶业发展的新动力,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茶叶生产过程高度融合,促成了茶叶生产由制造向“智造”升级。

4、茶叶标准体系不断完善,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国共制修订并发布茶叶国家标准60余项,其中涉茶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34项、地方标准240余项,内容涉及茶叶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进出口和产品检测检验、食品安全等茶叶产业链的多个环节,极大提升了中国茶业标准化技术水平(图7)。同时,随着新《食品安全法》和涉及茶叶类食品安全标准、法规的陆续发布实施,茶叶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和要求达到史上最严,标准体系内容也更加严谨合理丰富。2012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被国务院食安办指定为茶叶行业食品安全联络协调机制指定单位。截至2015年底,中茶协在全行业内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普法等活动30余次,不断加强行业自律,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意识和防控水平。2014年,我国茶叶及其相关制品经国家食药监总局抽检检测合格率达到99%。

5、茶叶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成为行业新热点和新经济增长点。“十二五”期间,在科技支撑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以茶食品、茶饮料、茶保健品等为代表的茶叶深加工产品逐渐成为市场消费热点和产业新经济增长点,茶叶深加工产业规模也日益扩大。目前,茶叶深加工领域每年可消耗6%的茶叶产能,年均产值近900亿元。植物成分提取物、茶粉及浓缩液、医药保健品等领域产品的日益丰富,为茶叶产业以深加工为跳板,借助产品模式创新拓展新消费空间提供了基础。截至目前,作为茶树组成部分的茶树花和茶叶内含物质——茶氨酸已被列入新资源食品范畴,进一步拓展了茶叶资源的利用空间。

6、茶叶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十二五”期间,以生态、工业、科技、信息为主导的各类示范园区成为茶叶产业建设的一大亮点。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各类茶叶示范基地、产业园、科技园两千余个,超过3千家企业在其中建设发展。同时,以茶叶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茶庄园为代表的诸多符合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的新型主体不断发展壮大。茶叶龙头企业队伍进一步壮大,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推动行业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茶叶专业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原来的“小生产”单位化零为整,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得到大幅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持续增强,“龙头企业+合作社+茶农+基地”的生产模式在行业内广泛建立应用。

7、茶叶内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茶叶消费略有波动。“十二五”期间,我国茶叶市场处于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茶叶销售量增长56%;销售总额增长1倍多。茶叶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张成为国内茶叶市场消费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源,2011-2015年,我国茶叶消费群体由4.2亿人增长至4.71亿人,增幅为12%。在茶类消费结构方面,绿茶作为我国产量第一位的茶类,目前仍是茶叶市场主流消费产品,占销售总量的50%以上。其他茶类销量随着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略有浮动,红茶、黑茶、白茶等茶类也不断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相继成为消费热点,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销量增幅显著,乌龙茶市场销量因受多重因素影响,部分产品销售出现下滑。

8、渠道建设多元化发展,品牌体系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茶叶企业不断将网络、茶园、茶馆等资源整合到渠道体系中,使得茶叶产品销售渠道构成更加丰富和多元化。除传统的实体零售和批发,电子商务和服务业也快速增长,其中茶叶电子商务领域凭借高点击率和规模“爆炸式”扩张逐渐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渠道模式。同时,我国茶叶产业逐步构建起以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同步交错发展的品牌体系,证明商标进行有效填充的茶叶品牌生态结构。以政府和行业组织为支撑,规模企业为主导,认证机构做补充的区域茶叶品牌孵化单元相继建立,通过各方力量的积聚,合力打造通用性茶叶品牌,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合力发展,进而凝聚成更为强大的茶叶经济综合实力,获得更高的宣传平台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企业自主品牌建设高速发展,在各名茶品种中引领消费热潮,成为市场开拓的焦点,名品与名牌共同发展,多点开花、对外延伸。

9、茶叶出口持

小幅震荡徘徊。“十二五”期间,茶叶国际贸易由于受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和部分国家地区绿色贸易壁垒等多重因素影响,整体规模处于震荡徘徊趋势。出口产品结构仍以大宗散装原料茶为主,绿茶保持绝对优势,在茶叶贸易中发挥支撑作用,占出口总量80%以上。得益于我国茶叶成本持续上升及品质明显改善,茶叶出口金额持续上涨,受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影响,茶叶出口单价涨势明显。截至2014年底,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国增至126个,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其中非洲茶叶出口量呈上涨趋势,美国、日本、俄罗斯联邦出口量下降明显。全年出口量达到万吨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摩洛哥、多哥、乌兹别克斯坦、美国、阿尔及利亚、日本等11个,占出口总量的66.5%。其中,摩洛哥长期稳居首位,约占出口总量的20%。

10、边销茶供应保持平稳。边销茶供应事关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十二五”期间,各级地方政府深入贯彻执行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政策,建立健全边销茶储备制度,对边销茶生产企业实行生产许可管理,加强边销茶抽检监测,积极推动产品创新与地方病防控。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能够满足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生活需要。

11、产业范围不断拓展延伸,产业功能持续提升。以茶具、茶服、茶家具为代表的行业周边拓展产品逐渐被消费者认可和喜爱,直接推动了产业链的扩增延伸。茶服异军突起,成为茶叶消费向服饰领域拓展的重要方向;茶具业根据市场需求呈现双特色发展,一方面通过不断与茶叶产品精致化搭配促进消费升级,另一方面衍生出更加快捷规范的品饮方式,成为承载茶叶产品快销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茶包装业面对市场需求的改变,主动调整思路,加强“环保、简约、时尚”型产品的研发,助力茶叶产品创新;茶空间概念越来越被消费者所接受,除了推动相关茶具、家具、茶艺和插花用品等的销售发展外,更与茶叶品牌文化互动频繁,为茶叶产品展示营造了更加契合的空间;茶馆业在不断迎合社会文化需求的同时,重点拓展其在区域茶文化宣传、茶叶产品推介等方面的功能,与产业融合程度不断加强。

12、新型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蓬勃发展,全面服务支持茶叶产业发展。各级行业组织以行业实际需求为蓝本,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空间,在行业标准、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和信用体系建设、茶事交流活动、行业维权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已成为研究分析行业发展态势、促进行业自律、联合地方组织开展茶事活动、代表行业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重要支点,搭建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纽带,促进产业各方形成合力、团结协作。同时,社会服务资源也广泛融入产业体系构建,从种植环节的种质资源选育、测土配方施肥到生产环节对于茶叶机械、检测网络的维护,再到销售环节的店面设计、营销培训、技术运用,更加专业化的外源服务型主体相继投身茶叶产业建设,全面促进了茶叶各个领域的专业化提升。

(三)发展经验

“十二五”时期,我国茶叶产业整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总结发展经验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全行业逐步形成统一认识,不断重视产业化建设和科学化发展,全国茶叶主产销区呈现合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各级政府持续强化产业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力度,全方位扎实有效推进茶叶产业化建设,强势推动茶叶产业稳步发展。三是各地区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构建产业集群,打造品牌,提高产业效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促进跨区域跨行业交流合作。四是全行业不断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意识,强化茶叶质量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五是企业积极开拓市场,加强渠道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积极参与“互联网+”行动计划,创建多元化茶叶市场营销格局,拓展市场新空间;六是行业协会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服务范围、发挥服务职能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组织建设,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四)存在问题

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目前总体仍呈现出“小散弱”的格局,品牌是“软肋”、市场是“瓶颈”,企业规模有限、综合实力偏弱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经济效益与规模基础不相符,2015年我国茶园平均亩产为67.3kg/亩,较2010年平均亩产水平仅增长1.8%,较78.9kg/亩的世界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有规模优势做不大,有品质优势做不强,产业效益不均衡、标准化程度低、工业化水平不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有限是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

1、茶叶生产资源消耗度高,“绿色茶叶”仍存距离。茶园良种化程度虽有大幅提升但认证率偏低,有机茶认证茶园不足一成,茶园综合管理水平不高,针对灾害防治、土壤改良、综合管理等领域的服务机构数量和服务范围有限,茶园建设仍处于被动应付而非主动规划管理的初级阶段,部分茶园存在违规施用农业投入品现象,直接制约茶叶食品安全水平提升。茶叶生产加工中,清洁能源普及度低,部分地区仍以烧柴烧炭为主,能耗高、污染重。

2、生产方式制约,资源利用率偏低。茶叶生产仍以名优茶为重点,原料侧重细嫩茶青,造成生产资源部分浪费,茶叶单产偏低而茶价偏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从种植栽培到采摘加工环节对劳动力依赖度高,仍存在家庭式、作坊式生产,茶叶机械化生产连续性差、全程覆盖率低,阶段性劳动力短缺现象严重。茶园现代化管理技术水平不足,缺少统一规划,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

3、产业延伸有限,结构单一。产业仍以常规茶叶产品销售为主要产出,产品附加值高的深加工和服务业规模有限、延展不足、产能过剩缓解能力有限。现有的生产资源未能完全实现生产支撑向服务支撑的转化,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的延伸有限,新型业态与整个产业互动性差,对产业支撑能力弱。生产跟风问题普遍,产品同质化严重、内部竞争激烈、区域间差异化不明显,现有资源优势开发和市场预判不足。

4、经营方式落后,社会化生产融入不足。经营方式未跳脱行业局限,社会综合生产资源引入力度不足、对产业提升贡献率低,对新资源、新技术、新模式的采纳和利用相对偏低。茶叶品牌影响力和拉动作用有限,缺少专业化营销服务机构支撑,品牌价值释放度低。生产主体培育不足,虽已孕育了一批规模企业,但生产规模仍偏低、区域拉动能力有限。

5、科技贡献力有限,标准体系仍待完善。茶叶科技转化率低,科技研究与生产需求存在差异,科研成果在生产技术、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转化有限。茶叶标准体系不完善,茶叶生产、检测、销售等多个环节存在标准缺位现象。标准普及率低,与国际接轨不足,整个行业标准化建设仍有很大空间。生产信息化程度弱,产业“智能化”生产意识不足,市场信息指导生产结构调整的周期长、影响差。

6、国内市场产销脱节,结构性过剩显现。国内市场产能消耗能力不足,生产与消费脱节,部分地区生产调整不及时,适销产品结构性短缺,导致消费市场有效需求增长乏力。各渠道拓展能力有限、价值释放不足,市场空间差异明显,尤其是小城镇和农村市场,产品渗透率偏低,导致全国市场部分形成挤压,部分出现真空区域。渠道与市场综合管理能力有限,产品良莠不济,信息纷杂,行业诚信建设不足,损害消费者权益、影响市场消费热情。

7、出口低位徘徊,国际市场空间有限。受国际市场产品结构、生产成本高居不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部分地区贸易壁垒等综合因素影响,加之汇率调整和特种茶产品不断被周边国家仿制,我国茶叶出口量始终震荡不前,短期难以形成突破。传统出口企业受茶叶国际价格偏低、生产技术要求苛刻、成本不断增加、产品利润率有限等因素影响,国际贸易热情下降,市场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8、边销茶产销出现倒挂。由于中西地区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加之边销茶具有深厚的计划管理特点,国家有关部委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积极协调边销茶增值税减免、储备贴息、民贸定点贴息等政策优惠,为行业争取政策资金和税收减免政策,但仍不足以破解价格增幅过缓抑制产业发展的瓶颈。

二、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增长速度方面,随着人们对产品服务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投资的相对饱和,加之外贸出口需求放缓,经济将有可能延续缓降走势。在产业结构方面,传统产业产能大幅超出需求,产品价格水平持续走低,企业经营困难加大,投资意愿和能力不足,化解过剩产能、企业兼并重组势在必行。与此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与传统产业融合,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生产的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特征日趋明显。在发展动力方面,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必须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着力提升创新能力,通过供给创新激活消费需求,形成新的增长点。深化改革,依然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关键之举。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时势总体于我有利,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广阔,同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任务仍然艰巨。只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有利条件,努力化解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创新驱动,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国经济有望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二)发展机遇

1、“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为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一是市场空间巨大。“一带一路”沿线涵盖到全球44亿人口,这一区域是全球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区域,蕴涵着巨大的饮茶人口红利。根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2014年,全球茶叶产量达502.6万吨,其中我国占到198万吨,印度118.5万吨,斯里兰卡33.8万吨,“一带一路”地区重点产茶国产量占到全球总量的80%以上。中国茶叶出口位居前5位的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美国、日本和俄罗斯,均在“一带一路”沿线。二是硬件条件改善。为了支持“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已主导成立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投行,这两个区域性金融机构相互补充,共同促进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加快推进亚太地区互联互通的一体化进程。尤其是地处内陆丝绸之路沿线的我国中西部地区,将极大改善交通条件,促进东部主要地区茶叶产品、人员进入中西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便利。三是出口通关快捷。随着国家围绕“一带一路”不断推出措施消除投资贸易壁垒、提升通关便利化,“一带一路”区域内开展茶叶贸易将持续获得政策利好。沿线各国签署合作备忘录,简化人民往来的签证手续,将极大方便人员和茶叶产品出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是我国茶叶产业进一步提升发展的新常态。

2、“互联网+”行动计划机遇。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其本质和核心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该计划一出,为各行各业依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实现创新转型提供了新的选择。对于深度调整的中国茶叶产业而言,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将推动茶叶流通使命、流通经营和流通组织的变革。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铺开,互联网将不断颠覆传统茶叶产业的组织形式、商业规则、产业链条、竞争格局,延伸出很多新的商业模式、销售模式。一是颠覆以生产企业为主导的传统思维。企业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和变化,特别是研究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以此调整企业的发展规模、产品方向和创新内容。二是改变传统茶叶营销理念和方式,为茶叶市场细分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茶叶企业未来需要用大数据精准定位目标客户,提供精准服务,并以精良的服务实现与客户的密切互动,为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推动产品创新提供可能。三是对传统茶叶销售提出挑战,要求重新构造产品分销渠道。互联网促进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通过电子商务能够实现融合。大大压缩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必然不可避免地对传统分销渠道、组织和环节进行冲击和重构,创新出新的渠道和方式。四是对茶叶传统品牌传播渠道和方式提出挑战。未来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精准化传播将成为重要的传播工具,微信营销等方式可能对人们的购买决策产生影响。“互联网+”将重构茶叶行业竞争格局,打开茶叶产业发展的新时代。

3、茶文化功能拓展和对外交流机遇。茶文化,凭借与茶叶栽培、生产、消费、教学相伴发展的深厚积淀成为各项茶叶生产资源活化的重要催化剂。近年来,茶叶行业通过对茶文化因子的开发利用,有效促进了茶叶旅游、茶馆业、茶包装等业态建设,引导行业向第三产业纵深发展,加大茶文化对产业的贡献力度。各地茶叶种植历史、传统名茶、相关古迹被广泛研究和利用,通过举办茶文化节,制作相关文化出版物和剧目,建设茶叶博物馆等地域茶文化推介行为,茶叶文化与经济互促互进,带动产业延伸发展。在回归乡土、崇尚自然、陶冶心灵、休闲放松等茶文化特性与消费者情感需求呼应融合之下,大量以茶叶产地特色与制作体验为蓝本的特色旅游项目和休闲庄园应运而生,实现了旅游业、文化产业、茶产业的三业融合。借助文化植入,亲手制茶、茶园认购、专业仓储、品鉴教学等服务型体验式营销模式相继构建,“以游带销”,促进茶叶消费生活化发展。原先以生产为主的茶园茶乡、制茶技艺、民间茶食完成了茶叶消费物质支撑向服务支撑的拓展转化。同时,随着习近平主席在国家对外交流活动中,多次以中国茶文化作为演讲主题,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对中国茶文化的兴趣和关注,必将成为茶叶产业的重要发展机遇。

(三)发展优势

1、政策环境优势。“十三五”时期,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将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必然要求。国家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经济增长由依靠工业、投资向依靠服务业、消费转变,增长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将进一步提高。茶叶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特色支柱产业和重要富民产业,也将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引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将继续高度重视和支持当地茶叶产业的建设发展,通过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确立发展目标和思路,配套政策推进措施,推动茶叶产业的稳步发展。

2、产业资源优势。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茶叶生产种植规模最大、茶叶种类最多的国家。作为茶树原产地,我国有着丰富的茶叶种质资源。另外,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特别是东南沿海、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气候条件良好,生态环境优越,是各类名优茶的优质产区,也是生产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最佳区域。目前,茶叶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面横跨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分布范围广,从业人员多,产值多元化。另外,伴随着茶的起源和传播而形成的中华茶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已广泛渗透到世界各国人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今后,茶文化将在提升我国茶叶知名度和竞争力,促进世界茶叶消费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制约因素

“十三五”期间,在全球茶叶产能相对过剩、市场低谷徘徊,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茶叶产业发展也将面临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1、市场因素影响。市场流通不畅,渠道拓展有限,茶叶销售困难是影响或制约茶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市场开拓应是“十三五”时期产业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2、品牌因素影响。有好茶,无名牌;品牌多,各品类同质化严重;品牌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低,产业建设缺乏知名品牌、大品牌的拉动,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3、企业因素影响。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多数企业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理念,未能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家庭式、家族式管理较多,企业难以做强做大、做优做精。扶强龙头,带动产业,推进工业化进程,应是茶叶产业下一阶段发展的突出抓手。

4、融资环境因素影响。多数企业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缺少扩大再生产的必要资金,加之融资渠道、条件、手段单一,短期内企业的融资能力难以提升。

5、科技因素影响。我国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水平和科研转化整体布局不够合理,区域间差距明显,科技应用转化程度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同质化严重,精深加工产品生产技术、能力缺乏。

6、功能领域因素影响。目前,我国茶叶产业的关联度偏低,功能领域有限,茶产业与旅游、文化、教育、仓储物流、酒店餐饮、信息服务、机械制造等跨界相关行业领域尚未形成频繁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五)面临挑战

1、产能过快增长挑战。日益扩大的茶叶产能与市场需求、消费之间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2015年全国茶叶产量达到227.8万吨,而茶叶消费水平长期保持在170-180万吨之间徘徊,且产量仍在逐年递增,产能增幅比例大大高于消费增幅比例,茶叶产能相对过剩已成不争事实。

2、生产成本挑战。受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和采工紧缺的影响,茶叶鲜叶采摘将是今后茶叶生产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再加上财务成本、包装、运输成本压力,生产成本控制更是困难重重。

3、企业自身挑战。多数茶叶企业规模散小、管理落后、人才缺乏、创新不足、竞争力不强已成为制约产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4、市场拓展挑战。企业缺乏现代经营理念,营销方式单一,营销渠道不畅,电商网络平台尚不健全,再加之市场需求不旺,价格低迷,茶叶行业已进入微利经营时期。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为指导,同步实施推动党中央、国务院所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措施和行动计划,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加快茶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力;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茶叶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十三五”期间,确保茶叶产业发展,要顺应现代化农业规律、如期发挥农业生产作用。更加注重质量效应、综合竞争力、科技创新,坚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推进茶叶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主线;坚持扩大开放,合作共赢;坚持着力重点,扶强龙头,辐射带动;坚持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注重品质;坚持注重大营销、树立大品牌、开拓大市场;坚持市场主导,着力打造品牌,发挥资源优势,拓展优化产品结构,创新营销渠道和营销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继续做优做强;坚持效益优先,促进茶农增收、企业增效。

(三)发展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载体,以政府为保障,以行业为支撑,科学谋划、创新机制、整合资源、补齐短板,提高产业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扩大要素供给,发展新兴领域,促进生产要素更多向有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集聚,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拓展茶叶产业发展新空间;政府简政放权、企业清除过剩产能、社会为企业降低成本,给企业松绑,给企业减负,激发微观经济活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增加行业和社会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加强政策制度协调性,为产业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四)发展目标

到2020年底,全国茶园总面积控制在320万公顷以内,无性系良种覆盖率达到75%,生态有机茶园建设力争上升3-5个百分点;茶叶总产量控制在300万吨以内,其中名优茶产量保持在120-150万吨;茶叶农业产值达到2000-2200亿元,经济总量争取突破5000亿元大关。通过连续五年发展,力争产业布局规划更加合理,资源优势发挥明显,基础建设得到提高,茶叶安全质量不断提升,产品结构更加优化完善,市场竞争能力增强。产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和基本生产条件得到大力改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全面提升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减轻因劳动力不足所带来的压力。继续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电子商务体系和有效的产业支持保护体系,把中国茶叶产业发展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四、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重点

(一)强化基础建设,提升产业优势

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升品质、提高效益”为原则,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合作社(茶农)三方的联动作用,积极推行“公司+初制加工厂(所)+基地+合作社+茶农”的经营模式,健全完善投入分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之路。

1、持续推进生态有机茶园建设。以企业为载体,鼓励引导企业与农户在现有基地茶园上合作建设,最大限度的降低生态有机茶园建设成本,加强对茶园的整体规划建设,通过增加套种植被,配套灭虫灯、生物激素等病虫害防治设备,推进生态有机茶园建设,打造绿色生态茶产业。

2、继续提升茶树良种化普及和新品选育。从源头布局产品差异化发展,以能同时兼顾地域特性与产品创新弹性、契合原产地茶叶生产工艺、适宜产地气候条件的特色良种作为茶园扩张与良种化改造的首选。同时,加强新品种推广工作,健全配套良种繁育体系,加快良种茶苗繁育速度,确保茶园管理建设,满足茶叶发展的需要。

3、提高茶园机械化生产水平。以企业、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加快以茶园机械采摘和机械修剪为主的科技推广应用工作,提升茶园机械化生产水平,大幅降低茶园管理、采摘成本,有效解决“采茶难”、“管理难”问题,显著提高茶园效益。

4、着力打造茶叶专业乡镇,推进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建立可控原料基地。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在全国重点产茶县范围内,重点打造一批茶叶专业乡镇。鼓励支持企业与茶农共同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建立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规模化经营的现代茶业发展模式和稳定可控的原料基地。

(二)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发展

以提升龙头企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按照合理规划、分类指导、加强监管、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培育产业集群。

1、构建有龙头、有骨干、有集群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布局茶叶加工企业,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严格市场准入门槛,取缔不具备生产加工条件,管理粗放、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易造成资源浪费的加工企业,鼓励国内大型茶叶企业投资建设规模化茶叶加工厂,力争现有茶叶初制厂与茶叶精深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的联营、合作、监管关系,全面实行茶叶生产许可证(SC)管理。

2、加大扶持力度,为龙头企业崛起创造条件。据实确立各级龙头企业扶持标准和条件,选取有基础的企业,整合资源集中配置,扶持企业做强做大。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政府、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单位抽调精通企业经营管理的骨干人员,组成龙头企业培育工作组进驻企业,帮扶企业发展。

3、重视茶叶初制加工厂建设,抓实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原料基础。鼓励龙头企业打破区域界限,跨区域经营,推行“公司+初制厂(所)+基地+茶农”的经营模式,采取联营、承包、租赁、购买、新建等方式,建立企业稳定的、可控的原料基地和初制加工厂,确保企业有稳定优质的原料来源。

4、积极引入大企业、大公司,有效整合资源,促进产业发展。按照市场化原则,以企业为主体,鼓励支持大企业以收购、兼并、整合等方式,促进企业做强做大;进一步扩大开放,引入合作,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公司,通过控股、参股、新建等形式合作开发,建立产业集群,辐射带动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合作企业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和市场流通渠道,借力发展,实现基地和市场扩张,实现产业做大做强。同时,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推进茶叶深加工,加大茶叶综合利用,将产业链延伸到食品、医药、保健、化工等领域,增加附加值。

(三)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业效益

构建以政府和行业组织为支撑,规模企业为主导,认证机构做补充的区域茶叶品牌孵化单元,合力打造以区域公共品牌为基础结构、企业自主品牌进行有效填充的产业品牌综合体系。

1、重点支持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牢固树立质量兴茶、品牌兴业的理念。鼓励支持企业注重品牌策划,重视品牌打造,重视品牌宣传,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2、着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规范区域品牌的制定、准入、使用、管理,建立健全品牌保护机制和体系,以之为纽带整合相关产业资源,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合力,深化品牌形象建设,强化品牌宣传力度,推进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协同发展,提升产业整体效益。

3、不断强化品牌营销理念。通过多种平台和方式进行品牌宣传推介,强力打造国茶品牌形象,扩大品牌影响力,有效整合区域茶业资源,发展形成更为强大的茶叶经济综合体,获得更高的宣传平台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促成产业集聚,提升茶叶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创新营销模式,拓展市场空间

创新茶叶产品的流通方式,强化现代市场营销理念,拓建茶叶商品流通渠道,健全产品销售网络。

1、推动茶叶区域交易市场转型升级。调控茶叶交易市场建设发展步伐和方式,根据产品区域市场流通的实际需要,推动建立设施齐备、交通便利、服务完善的区域性茶叶交易市场,促进产销结合,完善茶叶物流体系,保障交易市场的服务质量,逐步实现茶业信息流、物流、服务体系的现代化,打造多个现代化的区域性茶叶交易集散中心。

2、整合产业资源,形成区域合力,通过丰富的营销手段重点提升茶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为主导,组织公共品牌或企业扩大自主宣传,重点结合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举办的茶事活动(如茶叶展会、茶叶博览会、茶叶产品评选推介活动等),依托新闻媒介,将品牌茶叶推进国内外市场,搭乘我国“一带一路”的合作发展平台,顺应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在国内外开展大范围、高水平、深层次的区域合作,进一步扩大品牌知名度,展示我国茶叶产业形象、进行品牌营销、推介主导名茶,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

3、创新销售体系,构建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茶叶企业的立足之本。除了实体连锁专卖、特约经销等传统营销模式外,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移动互联网营销是现时最流行的营销方式,并有进一步深化,逐步成为常规化营销渠道的强劲趋势。茶叶企业亦应该建立基于电子商务的茶叶信息平台和移动营销网络,通过购物网站、微博、微信等电商平台对茶叶进行宣传,扩大销路,形成新的销售渠道,促进茶叶消费。通过对茶叶企业、茶叶合作社的综合培训,教授茶叶电子商务运营技术与经验,加大茶叶电子商务普及度;鼓励企业更多的参与到各类电商促销活动中,借助电子商务市场热度为茶叶品牌加温。同时加强茶叶电子商务的规范与管理,加强对各企业、合作社尤其是小农户的电商销售,对地域名茶的网络销售实行认证制度,统一分级、统一标识、统一定价制度,维护茶叶产品的网络形象。

4、探索跨界合作,拓展产品销售渠道。茶企应积极尝试探索跨业态跨领域商贸合作,共享销售渠道资源,进行跨界宣传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展市场。

(五)加强科技创新,完善标准体系,确保质量安全

“十三五”期间,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重在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标准体系为引导,通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茶资源“跨界开发”力度,跨界产品的产业化力度,实现茶资源的高值利用,延伸扩展茶叶产业链,推动产业倍增式发展,实现我国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的跨越。

1、把握战略机遇,增加科技创新立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重点之一便是科技创新合作。对此,国家教育部已向全国各高校及科研机构征集重大科技创新合作设想和项目建议,深入分析各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需求,并在“十三五”期间进行启动和实施。同时,国家发改委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根据《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确定的标准化工作任务,《行动计划》着力在十个方面开展工作。其中,《行动计划》明确强调要聚焦沿线国家共同的重点关切,在茶叶等传统产业领域及特色农产品领域,推动共同制定国际标准,逐步开展东盟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茶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载体,《行动计划》的实施将有力的提升我国茶产业的国际化水平,深化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茶产业各领域的双多边合作和互联互通,推动我国茶叶标准走出去,提高我国在国际茶叶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

2、不断完善茶叶标准体系。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标准化在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外交外贸等方面已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提出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因此,全国茶叶主产区域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强标准化工作理念,紧跟国家标准化工作前进步伐,发挥其引导作用,促使企业作为实施主体推动茶叶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强知识、技术、信息在产业链上的传递和扩散。

3、提升茶叶食品安全意识,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自2015年10月1日起,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新法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茶叶源头质量安全监管,依法组织开展质量安全检查、检测。行业协会应加强质量安全普及宣传,倡导行业自律,有效保障质量,提升效益;组织相关机构单位开展行业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及时研究防控治理对策;积极配合各级食药监部门进行产品和市场流通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同时,在茶叶主产区县、重点原料供应基地、交易市场、企业应逐步建立“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的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另外,不断健全茶叶质量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包括茶园建设标准化、茶园管理标准化、加工车间标准化和制作工艺标准化等,保障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

4、以市场为导向,扩大要素供给,发展新兴领域,拓展产业新空间。以市场为导向,密切关注市场变化趋势,根据消费热点,适时调整发展思路,丰富茶叶产品种类,提升产品的市场拓展能力。推动企业逐步实现由初级产品加工销售向精深加工的转变拓展,根据茶叶产品需求变化,开发方便、经济、保健型的茶类新产品,如袋泡茶、速溶茶、茶饮料等,并向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日用化工等行业进行渗透,从茶副产品中的茶籽、茶末中提取茶油、茶多酚、茶色素等,深入研发茶叶中植物功能保健产品生产线,形成多元化、系列化、品牌化的精深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市场化流通。

(六)拓展国际市场,促进提质增效

国际茶叶市场空间广阔、消费潜力巨大。尽管我国茶叶出口瓶颈在短时期内尚无法有效突破,但国际市场依然是“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

1、积极支持各级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鼓励龙头企业在国外建立合资企业、再加工企业、销售网点等,鼓励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特色产品和现代经营理念的中小型茶叶企业走出国门,打造出口企业集群。

2、鼓励出口企业加大品牌茶、名优特种茶、深加工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鼓励出口企业打造自有出口品牌,提高中国茶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出口企业经济效益。

3、继续实行出口退税政策,提高退税比例,缩短退税时长,保障出口企业资金流转。

4、政府和行业协会定期组织国内企业参加国际性茶叶交易会、展览会等活动,拓展企业视野,增加对外交流和商贸合作机会。

五、保障措施

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利完成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目标,全行业和各级地方政府需要正确把握形势,提供有效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建设领导

1、加强政府领导,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全国茶叶主产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把推动茶叶产业发展作为常态工作,定期研究、据实调整、常抓不懈。

2、推动行业组织建设。加强茶叶行业组织建设,支持和完善茶叶行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行业组织职能,发挥协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和优势,鼓励行业组织向政府购买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完善政策资金配套

1、进一步深化结构调整,整合资源,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在实施均衡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及时微调预调货币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提高货币政策的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进一步整合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水利、交通、科技等相关政策,支持茶叶产业发展。加大投入,为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在基地建设、企业培育、品牌打造、市场开拓、责任目标考核等关键环节上给予政策扶持,切实推动产业发展。同时,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带动社会投资;适当扩大公共投资,拉动投资和消费;挖掘消费增长潜力,促进消费平稳增长;完善政策体系,有效地化解产能过剩等。

2.拓宽渠道,为企业提供融资保障。充分运用现代融资工具和手段,开发金融资源,拓展融资渠道,创新方式,简化手续,畅通库存产品质押、合同订单质押、林权证质押担保的融资渠道,最大限度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积极探索组建茶企融资贷款担保公司,为小微型茶叶企业融资贷款提供担保;继续推进“营改增”的全面实施,减轻企业税负并促进企业转型,实现结构性减税;落实茶叶作为农产品加工方面的税费减免,大力支持企业发展。

(三)强化科技支撑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新技术的产业推广,改造茶叶生产加工科技水平,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推进现代茶叶产业建设。

1、继续加大实用性技术普及推广。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茶叶科研和技术推广实力,继续加大茶树栽培、种质资源、茶园管理等实用性技术的行业普及推广,为持续打造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2、借助科技手段,推进科技交流合作。鼓励校企、院企合作,加大现代科技推广应用,开展课题合作研究,促进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提升科技竞争力。

3、强化科技培训创新,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者综合素质,增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拓展经营思路。加强培育茶叶经纪人队伍,充分结合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培训、再就业培训等政策,积极开展茶艺师、评茶员、茶叶加工工、茶园工等专项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茶叶营销队伍专业素质,提高茶叶生产销售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推进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增强产业自我发展能力。同时,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建立茶业科技创新机构,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研发,提升科技竞争力。发挥专业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办学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专业,强化师资,培养茶叶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不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结合产业发展需要,不断扩大培训范围,优化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方向,提升职业技能办学层次和水平;力争让茶叶工作人员均能持证上岗,让外出务工人员有一技之长。

(四)发挥文化助力

文化对于提升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产业效益具有强大推动力。我国茶叶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茶叶文化资源,通过对茶文化因子的开发利用,促进茶叶旅游、茶馆业、茶艺等行业的发展,可引导行业向第三产业纵深发展,加大服务业对茶叶产业的贡献力度。

1、实施茶文化推进工程。树立文化提升价值的理念,重视茶文化的挖掘和研究,打造内涵丰富、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茶叶文化、产地文化、产品文化、品牌文化、企业文化和消费文化,不断提升茶文化的竞争力和渗透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持。

2、推动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带动产业发展。深入发掘其茶叶特色农业旅游资源,并与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相结合,将茶文化与茶叶的种植、加工、营销、品饮等各环节紧密联合起来,如开展茶叶采摘体验、茶叶加工体验等等活动,促进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共同发展,取得生态、旅游、经济三重效益,促进茶叶文化与经济互促互进,带动产业发展。

3、营造氛围,加大茶文化宣传。充分借助广播、电视、新闻、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宣传优势,围绕多元化茶文化主题,加大宣传,营造浓郁茶文化氛围。

第五篇: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

2018年8月

目录

前言 .................................................................................................................................................. 3

一、我国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基础 ................................................................................................... 4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 6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 8

(一)指导思想 ....................................................................................................................... 8

(二)发展原则 ....................................................................................................................... 8

(三)发展目标 ....................................................................................................................... 9

四、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 ............................................................................................................. 11

(一)强化大数据技术产品研发 ......................................................................................... 11

(二)深化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 ......................................................................................... 13

(三)促进行业大数据应用发展 ......................................................................................... 15

(四)加快大数据产业主体培育 ......................................................................................... 17

(五)完善大数据产业支撑体系 ......................................................................................... 20

(六)提升大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 22

五、保障措施 ................................................................................................................................. 24

(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 24

(二)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制度 ............................................................................................. 24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25

(四)建设多层次人才队伍 ................................................................................................. 25

(五)推动国际化发展 ......................................................................................................... 26

前言

今日,工信部官网正式发布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随着产业纲领性文件的发布,将积极推动大数据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21世纪的“钻石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全面推进大数据发展,加快建设数据强国。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时期,全球新一代信息产业处于加速变革期,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处于创新突破期,国内市场需求处于爆发期,我国大数据产业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抢抓机遇,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民生公共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有重大意义。

为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落实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编制本规划。

一、我国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基础

大数据产业指以数据生产、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相关经济活动,包括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软硬件产品的开发、销售和租赁活动,以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

“十二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迅速壮大,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日益繁荣,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技术创新取得了明显突破,应用势头良好,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信息化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对数据资源的采集、挖掘和应用水平不断深化。政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国面向公众的政府网站达8.4万个。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展开,“十二五”期间近300个城市进行了智慧城市试点。两化融合发展进程不断深入,正进入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信息消费蓬勃发展,网民数量超过7亿,移动电话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3亿,均居世界第一。月度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835M。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大型集团企业积累沉淀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我国已成为产生和积累数据量最大、数据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大数据技术创新取得明显突破。在软硬件方面,国内骨干软硬件企业陆续推出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基础平台产品,一批信息服务企业面向特定领域研发数据分析工具,提供创新型数据服务。在平台建设方面,互联网龙头企业服务器单集群规模达到上万台,具备建设和运维超大规模大数据平台的技术实力。在智能分析方面,部分企业积极布局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在语音识别、图像理解、文本挖掘等方面抢占技术制高点。在开源技术方面,我国对国际大数据开源软件社区的贡献不断增大。

大数据应用推进势头良好。大数据在互联网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幅度提升网络社交、电商、广告、搜索等服务的个性化和智能化水平,催生共享经济等数据驱动的新兴业态。大数据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驱动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变革,推动制造业向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电信、金融、交通等行业利用已积累的丰富数据资源,积极探索客户细分、风险防控、信用评价等应用,加快服务优化、业务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

大数据产业体系初具雏形。2015年,我国信息产业收入达到17.1万亿元,比2010年进入“十二五”前翻了一番。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4.3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大型数据中心向绿色化、集约化发展,跨地区经营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业务的企业达到 295家。云计算服务逐渐成熟,主要云计算平台的数据处理规模已跻身世界前列,为大数据提供强大的计算存储能力并促进数据集聚。在大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应用领域涌现出一批新模式和新业态。龙头企业引领,上下游企业互动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基于大数据的创新创业日趋活跃,大数据技术、产业与服务成为社会资本投入的热点。

大数据产业支撑能力日益增强。形成了大数据标准化工作机制,大数据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开展了大数据技术、交易、开放共享、工业大数据等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部分标准在北京、上海、贵阳开展了试点示范。一批大数据技术研发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平台、产业联盟、投资基金等形式的产业支撑平台相继建成。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和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大数据成为塑造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国家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掌握和运用大数据的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各国纷纷将大数据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将产业发展作为大数据发展的核心。美国高度重视大数据研发和应用,2012年3月推出“大数据研究与发展倡议”,将大数据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进行管理和应用,2016年5月进一步发布“联邦大数据研究与开发计划”,不断加强在大数据研发和应用方面的布局。欧盟2014年推出了“数据驱动的经济”战略,倡导欧洲各国抢抓大数据发展机遇。此外,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出台了类似政策,推动大数据应用,拉动产业发展。

大数据驱动信息产业格局加速变革,创新发展面临难得机遇。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信息产业格局面临巨大变革。大数据推动下,信息技术正处于新旧轨道切换的过程中,分布式系统架构、多元异构数据管理技术等新技术、新模式快速发展,产业格局正处在创新变革的关键时期,我国面临加快发展重大机遇。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展大数据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推动大数据应用,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能够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新动力,为重塑国家竞争优势创造新机遇,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开辟新途径,是支撑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正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建设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体系,为大数据产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是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我国大数据产业具备了良好基础,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低。数据质量不高,数据资源流通不畅,管理能力弱,数据价值难以被有效挖掘利用。二是技术创新与支撑能力不强。我国在新型计算平台、分布式计算架构、大数据处理、分析和呈现方面与国外仍存在较大差距,对开源技术和相关生态系统影响力弱。三是大数据应用水平不高。我国发展大数据具有强劲的应用市场优势,但是目前还存在应用领域不广泛、应用程度不深、认识不到位等问题。四是大数据产业支撑体系尚不完善。数据所有权、隐私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信息安全、开放共享等标准规范不健全,尚未建立起兼顾安全与发展的数据开放、管理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五是人才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大数据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和业务应用等各类人才短缺,难以满足发展需要。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起步期,是大数据产业崛起的重要窗口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转变。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以强化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为核心,以推动数据开放与共享、加强技术产品研发、深化应用创新为重点,以完善发展环境和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为支撑,打造数据、技术、应用与安全协同发展的自主产业生态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大数据的资源掌控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和价值挖掘能力,加快建设数据强国,有力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二)发展原则

创新驱动。瞄准大数据技术发展前沿领域,强化创新能力,提高创新层次,以企业为主体集中攻克大数据关键技术,加快产品研发,发展壮大新兴大数据服务业态,加强大数据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培育市场化、网络化的创新生态。

应用引领。发挥我国市场规模大、应用需求旺的优势,以国家战略、人民需要、市场需求为牵引,加快大数据技术产品研发和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促进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大数据应用,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开放共享。汇聚全球大数据技术、人才和资金等要素资源,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相结合,走开放式的大数据产业发展道路。树立数据开放共享理念,完善相关制度,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与信息流通。 统筹协调。发挥企业在大数据产业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营造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形成政产学研用统筹推进的机制。加强中央、部门、地方大数据发展政策衔接,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协同发展合力。

安全规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增强信息安全技术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安全防护体系,保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加强行业自律,完善行业监管,促进数据资源有序流动与规范利用。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技术先进、应用繁荣、保障有力的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30%左右,加快建设数据强国,为实现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技术产品先进可控。在大数据基础软硬件方面形成安全可控技术产品,在大数据获取、存储管理和处理平台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数据挖掘、分析与应用等算法和工具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一批自主创新、技术先进,满足重大应用需求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

——应用能力显著增强。工业大数据应用全面支撑智能制造和工业转型升级,大数据在创新创业、政府管理和民生服务等方面广泛深入应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和数据融合能力显著提升,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形成数据驱动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生态体系繁荣发展。形成若干创新能力突出的大数据骨干企业,培育一批专业化数据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10家国际领先的大数据核心龙头企业和500家大数据应用及服务企业。形成比较完善的大数据产业链,大数据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建设10-15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创建一批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形成若干大数据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建立健全覆盖技术、产品和管理等方面的大数据标准体系。建立一批区域性、行业性大数据产业和应用联盟及行业组织。培育一批大数据咨询研究、测试评估、技术和知识产权、投融资等专业化服务机构。建设1-2个运营规范、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开源社区。

——数据安全保障有力。数据安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家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基本建成。数据安全技术保障能力和保障体系基本满足国家战略和市场应用需求。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法规制度较为完善。

四、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

(一)强化大数据技术产品研发

以应用为导向,突破大数据关键技术,推动产品和解决方案研发及产业化,创新技术服务模式,形成技术先进、生态完备的技术产品体系。

加快大数据关键技术研发。围绕数据科学理论体系、大数据计算系统与分析、大数据应用模型等领域进行前瞻布局,加强大数据基础研究。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整合产学研用资源优势联合攻关,研发大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应用、可视化和安全等关键技术。突破大规模异构数据融合、集群资源调度、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大数据基础技术,面向多任务的通用计算框架技术,以及流计算、图计算等计算引擎技术。支持深度学习、类脑计算、认知计算、区块链、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创新,提升数据分析处理和知识发现能力。结合行业应用,研发大数据分析、理解、预测及决策支持与知识服务等智能数据应用技术。突破面向大数据的新型计算、存储、传感、通信等芯片及融合架构、内存计算、亿级并发、EB级存储、绿色计算等技术,推动软硬件协同发展。

培育安全可控的大数据产品体系。以应用为牵引,自主研发和引进吸收并重,加快形成安全可控的大数据产品体系。重点突破面向大数据应用基础设施的核心信息技术设备、信息安全产品以及面向事务的新型关系数据库、列式数据库、NoSQL数据库、大规模图数据库和新一代分布式计算平台等基础产品。加快研发新一代商业智能、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语义搜索等软件产品。结合数据生命周期管理需求,培育大数据采集与集成、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大数据交互感知、基于语义理解的数据资源管理等平台产品。面向重点行业应用需求,研发具有行业特征的大数据检索、分析、展示等技术产品,形成垂直领域成熟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及服务。 创新大数据技术服务模式。加快大数据服务模式创新,培育数据即服务新模式和新业态,提升大数据服务能力,降低大数据应用门槛和成本。围绕数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需求,发展数据采集、清洗、分析、交易、安全防护等技术服务。推进大数据与云计算服务模式融合,促进海量数据、大规模分布式计算和智能数据分析等公共云计算服务发展,提升第三方大数据技术服务能力。推动大数据技术服务与行业深度结合,培育面向垂直领域的大数据服务模式。

(二)深化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

加强工业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布局,推动大数据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的应用,推进工业大数据与自动控制和感知硬件、工业核心软件、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融合发展,形成数据驱动的工业发展新模式,支撑中国制造2025战略,探索建立工业大数据中心。

加快工业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面向智能制造单元、智能工厂及物联网应用的低延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提升工业网络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加快工业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光通信器件等数据采集设备的部署和应用,促进工业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工业控制系统的升级改造,汇聚传感、控制、管理、运营等多源数据,提升产品、装备、企业的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推进工业大数据全流程应用。支持建设工业大数据平台,推动大数据在重点工业领域各环节应用,提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水平,助推工业转型升级。加强研发设计大数据应用能力,利用大数据精准感知用户需求,促进基于数据和知识的创新设计,提升研发效率。加快生产制造大数据应用,通过大数据监控优化流水线作业,强化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优化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提升经营管理大数据应用水平,提高人力、财务、生产制造、采购等关键经营环节业务集成水平,提升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实现经营活动的智能化。推动客户服务大数据深度应用,促进大数据在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中的创新应用。促进数据资源整合,打通各个环节数据链条,形成全流程的数据闭环。

培育数据驱动的制造业新模式。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工业大数据与物联网、云计算、信息物理系统等新兴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深度集成与应用,构建制造业企业大数据“双创”平台,培育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利用大数据,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与产业链,与中国制造20

25、军民融合项目对接,促进协同设计和协同制造。大力发展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定制,推动发展顾客对工厂(C2M)等制造模式,提升制造过程智能化和柔性化程度。利用大数据加快发展制造即服务模式,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三)促进行业大数据应用发展

加强大数据在重点行业领域的深入应用,促进跨行业大数据融合创新,在政府治理和民生服务中提升大数据运用能力,推动大数据与各行业领域的融合发展。

推动重点行业大数据应用。推动电信、能源、金融、商贸、农业、食品、文化创意、公共安全等行业领域大数据应用,推进行业数据资源的采集、整合、共享和利用,充分释放大数据在产业发展中的变革作用,加速传统行业经营管理方式变革、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及产业价值链体系重构。

促进跨行业大数据融合创新。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打通数据孤岛,创新合作模式,培育交叉融合的大数据应用新业态。支持电信、互联网、工业、金融、健康、交通等信息化基础好的领域率先开展跨领域、跨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培育大数据应用新模式。支持大数据相关企业与传统行业加强技术和资源对接,共同探索多元化合作运营模式,推动大数据融合应用。

强化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大数据应用。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电子政务和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推动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建设,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促进大数据在政务、交通、教育、健康、社保、就业等民生领域的应用,探索大众参与的数据治理模式,提升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能力,为群众提供智能、精准、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促进大数据在市场主体监管与服务领域应用,建设基于大数据的重点行业运行分析服务平台,加强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监测,提高行业运行监管和服务的时效性、精准性和前瞻性。促进政府数据和企业数据融合,为企业创新发展和社会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四)加快大数据产业主体培育

引导区域大数据发展布局,促进基于大数据的创新创业,培育一批大数据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多层次、梯队化的创新主体和合理的产业布局,繁荣大数据生态。

利用大数据助推创新创业。鼓励资源丰富、技术先进的大数据领先企业建设大数据平台,开放平台数据、计算能力、开发环境等基础资源,降低创新创业成本。鼓励大型企业依托互联网“双创”平台,提供基于大数据的创新创业服务。组织开展算法大赛、应用创新大赛、众包众筹等活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支持大数据企业与科研机构深度合作,打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之间的通道,形成数据驱动的科研创新模式。

构建企业协同发展格局。支持龙头企业整合利用国内外技术、人才和专利等资源,加快大数据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和专业型龙头企业。支持中小企业深耕细分市场,加快服务模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鼓励生态链各环节企业加强合作,构建多方协作、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优化大数据产业区域布局。引导地方结合自身条件,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确重点发展方向,深化大数据应用,合理定位,科学谋划,形成科学有序的产业分工和区域布局。在全国建设若干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大数据制度创新、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大数据创新应用、大数据产业集聚、数据要素流通、数据中心整合、大数据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开展系统性探索试验,为全国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积累经验。在大数据产业特色优势明显的地区建设一批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创建大数据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挥产业集聚和协同作用,以点带面,引领全国大数据发展。统筹规划大数据跨区域布局,利用大数据推动信息共享、信息消费、资源对接、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完善大数据产业支撑体系

统筹布局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大数据产业发展创新服务平台,建立大数据统计及发展评估体系,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合理布局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统筹布局数据中心建设,充分利用政府和社会现有数据中心资源,整合改造规模小、效率低、能耗高的分散数据中心,避免资源和空间的浪费。鼓励在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中广泛推广可再生能源、废弃设备回收等低碳环保方式,引导大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向绿色集约、布局合理、规模适度、高速互联方向发展。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升级,优化网络结构,提升互联互通质量。

构建大数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创新资源,形成一批大数据测试认证及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建立大数据相关开源社区等公共技术创新平台,鼓励开发者、企业、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大数据开源项目,增强在开源社区的影响力,提升创新能力。

建立大数据发展评估体系。研究建立大数据产业发展评估体系,对我国及各地大数据资源建设状况、开放共享程度、产业发展能力、应用水平等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编制发布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引导和评估全国大数据发展。

(六)提升大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针对网络信息安全新形势,加强大数据安全技术产品研发,利用大数据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构建强有力的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大数据安全技术产品研发。重点研究大数据环境下的统一账号、认证、授权和审计体系及大数据加密和密级管理体系,突破差分隐私技术、多方安全计算、数据流动监控与追溯等关键技术。推广防泄露、防窃取、匿名化等大数据保护技术,研发大数据安全保护产品和解决方案。加强云平台虚拟机安全技术、虚拟化网络安全技术、云安全审计技术、云平台安全统一管理技术等大数据安全支撑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加强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软件系统漏洞挖掘和加固。

提升大数据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支撑能力。综合运用多源数据,加强大数据挖掘分析,增强网络信息安全风险感知、预警和处置能力。加强基于大数据的新型信息安全产品研发,推动大数据技术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中的应用,保障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网络信息安全态势感知大数据平台和国家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监测与预警平台,促进网络信息安全威胁数据采集与共享,建立统一高效、协同联动的网络安全风险报告、情报共享和研判处置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在促进大数据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下,建立完善中央和地方联动的大数据发展协调机制,形成以应用带动产业、以产业支撑应用的良性格局,协同推进大数据产业和应用的发展。加强资源共享和沟通协作,协调制定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解决大数据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大数据发展部省协调机制,加强地方与中央大数据产业相关政策、措施、规划等政策的衔接,通过联合开展产业规划等措施促进区域间大数据政策协调。组织开展大数据发展评估检查工作,确保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大数据发展统筹机构或协调机制的作用,将大数据产业发展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

(二)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制度

推动制定公共信息资源保护和开放的制度性文件,以及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办法,逐步扩大开放数据的范围,提高开放数据质量。加强数据统筹管理及行业自律,强化大数据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设立专门的数据保护职位。研究制定数据流通交易规则,推进流通环节的风险评估,探索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支持第三方机构进行数据合规应用的监督和审计,保障相关主体合法权益。推动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建立个人信息泄露报告制度,健全网络数据和用户信息的防泄露、防篡改和数据备份等安全防护措施及相关的管理机制,加强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等行为的管理和惩戒力度。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推动建立数据跨境流动的法律体系和管理机制,加强重要敏感数据跨境流动的管理。推动大数据相关立法进程,支持地方先行先试,研究制定地方性大数据相关法规。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结合《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国制造20

25、“互联网+”行动计划、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等战略文件,制定面向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落实相关税收政策。充分发挥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资金扶持政策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大数据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大数据基础技术、重点产品、服务和应用的发展。鼓励产业投资机构和担保机构加大对大数据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对技术先进、带动力强、惠及面广的大数据项目优先予以信贷支持,鼓励大数据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为企业重组并购创造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支持符合条件的大数据企业享受相应优惠政策。

(四)建设多层次人才队伍

建立适应大数据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加强大数据人才培养,整合高校、企业、社会资源,推动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高校探索建立培养大数据领域专业型人才和跨界复合型人才机制。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培训机制,加强大数据人才职业实践技能培养。鼓励企业开展在职人员大数据技能培训,积极培育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创新型人才。依托社会化教育资源,开展大数据知识普及和教育培训,提高社会整体认知和应用水平。鼓励行业组织探索建立大数据人才能力评价体系。完善配套措施,培养大数据领域创新型领军人才,吸引海外大数据高层次人才来华就业、创业。

(五)推动国际化发展

按照网络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快开拓国际市场,输出优势技术和服务,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企业和产品。充分利用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和平台,加强在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产品研发、数据开放共享、标准规范、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坚持网络主权原则,积极参与数据安全、数据跨境流动等国际规则体系建设,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

文章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同学之间该如何相处下一篇:碳纤维行业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