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教学反思

2022-08-17

第一篇:怎样做好教学反思

怎样做好教学反思[精选]

怎样做好教学反思

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实践的过程,优秀教师的成长除了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更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

可以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关键”。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即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其内涵不仅指反思课堂教学行为,也指反思课前的教学计划与课后的教学评价;不仅指教师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也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反思;不仅指反思总结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也指反思总结其他教师的教学行为。总的来说,教学反思是指对所有教学行动的回忆、思考、分析、检讨和评价。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二、教学反思的特点

1.真实性。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遇到的大量教育教学事件,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源源不断的素材。由于教学反思的对象是教师亲力亲为的事件,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从校园生活出发,从真实教育事实出发,进行一种事实性,情景性和过程性的研究,因而不会出现以往教育研究中教师“失语”或“模仿”的现象,教师有自己能捕捉到的真实的教育科研课题,不会出现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或某些硬性指标而不得不为之的现象,他们可以以自己的亲身教学实践中捕捉灵感,以某一堂课,某一单元教学或某一偶发事件等等为研究对象,用敏锐的眼光去探索这些外显行为本身,以及行为背后的观念或价值,从而促进教师本人快速成长。

2、自觉性。教学反思贵在自觉。教师应正确认识自己,要有虚心的态度,如果自认为了不起,自我感觉很好,就很容易满足现状。“教无止境”,只有教师不满自己的教学现状,充分意识到自己教学经验的局限性,才会自觉地进行反思。如果你理想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你会觉得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是个人的需要、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3、超越性。教学反思是一种手段。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可以说,教学反思的实质就在于教师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4.结合性。在教学工作中常常有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出现阻隔或脱节的现象。 一线教育工作者只求一味“苦干”,也不去理会理论学习。因此,进行教学反思就是试图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教师在实践中把教育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自觉实践行为,从而实现自身行为的改进和提高,让理论和实践得到更好的结合。

三、教学反思有哪些形式

反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其情况不同可归纳为两种形式。 按时间可分为:

1、“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课堂随笔或教学日记,“课后思”对新教师显得尤其重要;

2、“周后思”或“单元思”: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进行反思,做到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矫正;

3、“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和总结;

4、“期中思”: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进行完整的阶段性反思;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为单位进行“学期思”,甚至一个学年或三年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其实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就是及时、自动地在教学过程中反思。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捕捉教学灵感,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努力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中反思具有监控性,不但能使教学过程高质高效地进行,更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是指“回头思考”或“课后备课”。教师上完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及时反思并作出理性分析,根据教学反馈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在每节课、每一章节教学结束后,教师对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找出解决办法,有针对性地改革教法,指导学法。

通过教学后反思,教师不仅能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而且能将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使教师的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教学后反思具有批判性,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四、教学反思的内容

1、记录课堂中的优点

在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都有过得意工作和闪光之点,比如:教学中引起师生效应的做法;课堂上的师生效应的学设计和教案进行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的过程”。

做法;课堂上的师生对答,学生争论,智慧碰撞,情感交融等亮点;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的感触;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进和创造性处理;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的方法,设计合理,条理分明的板书;课堂教学中临时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得当的具体措施,学法,教法革新和技巧等,只有详尽地记录这些优点,才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借鉴使用,并不断总结,改善,推旧出新,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接近完美。

2、记录课堂中的败笔之处

人无完人,重要是要正确面对不足和失败,重新审视失误,考虑办法和对策。比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等.我们要通过回顾、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教学的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和“二度设计”的新方案。

3、记录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中,有时学生一些独到见解犹如智慧的火花在闪烁,不仅对其他学生有启发,对我们教师教学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作用。教师应该适时肯定他们的独特见解,进一步推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用激励的方式,方法促进其发散思维的形成,这些独到的见解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完善,也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五、教学反思的策略

通过实践,教学反思的策略可以从教学环节,教学行为,教学问题,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按“四三三四”形式考虑。 所谓“四三三四”法,即把教学环节分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因为课堂目标的多元化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特征,不同的教学目标引发不同的教学设计,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而优化教学内容,艺术地处理教材的水平是教师成熟的标志,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模式,选择优化教学策略,并最大限度地开发多媒体功能,把课堂变成学生跃跃欲试,美不胜收的学习天地,那么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会成正比出现。接着把教学行为按人的具体行为分为: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師生互动行为三类,主要通过教师的显示行为,对话行为,指导行为的实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乃至上升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然后就从学生的角度,听课教师的角度,自我反省的角度去思考一堂课后的教学效果、不足和需要改正的地方,做到自觉地、不断地发现问题、反思问题。最后可以从学生眼中,同事的感觉中,理论文献中,自我批判中来审视和评价自我,发现不足,找到成功的经验。

六、教学反思的方法

任何一种理念只有落实到操作层次,才具有实践意义,那么如何做到利用适当的反思方法使自己在教学后有序地进行思维涵接,从而对自身行为产生指导意义。根据各自实际、因地置宜、灵活应用,一般可采取:

1、质疑法。教师要真正看清自己所经历过的教学过程则需要不断质疑才会有新的发现。对每一节课如果都有:“这样做对吗?” “这样设计合理吗?”“情境的创设有效吗”等 ,那么我们就会有发现、有努力、有发展。

2、归纳法。每个人对自己零星、分散、宝贵的经历将它们回忆、收集、分析、整理、归纳出来,找出其中的得与失,也找出问题的症结,这样会丰富我们日积月累的经验,便我们少出失误,也使教学效果变得更好。

3、换位法。人的认识受自我经历的局限,难免会使自己的认识产生偏差,有时甚至看不出问题所在。如果我们采取换位思考;“要是我会怎样?”“这个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经常进行这样的换位反思对于形成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是大有禅益的。

4、对比法。有比较才有鉴别,人们常常是通过找到某一事物的对应面的特征来发展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的,作为教师,应善于向别人学习,要经常听其他教师的课;特别是骨干教师、名师的课,并以此为镜子来对照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到取长补短,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无论用的是什么方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如果一位教师只寄希望于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而不重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反思,那么他的教学水平也没法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在反思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七.教学反思的几点建议

1.反思要及时又要持之以恒,要将教学反思落到实处就必须养成每一节课之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写好教学反思,必须做到“精,短,快”,以便及时把感悟,亮点,遗憾等记录下来,指导今后的教学。

2.反思要善于搜集资料。在工作过程中,对自己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情感和技巧方法等,特别是关于自己教学活动的信息,对原始资料要尽量形成对问题的表征.,根源及时做好详细的记录。

3.做好反思循环工作。问题的积累到问题的思考再到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是一次性的了断,当我们再次遇到新的问题,新的案例,而且这种行动过程再次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应开始新一轮的反思循环,才能形成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形态。

实践证明,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不仅可以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帮助教师从日常 复杂的教学工作中脱身出来,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从而使教师能够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逐步实现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

第二篇:怎样做好“一对一”教学?

说起“一对一”教学,很多人会认为是专门的一个老师教授一个学生这么简单,然而铭师“一对一”是指一套教学体系服务一位学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综合教育”是贯穿铭师“一对一”的中心理念。个性化辅导除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迅速提高学生成绩外,更重要的是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培养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给学生一个真正适合的学习方法,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优秀教师才能把学生有限的时间用到学习的薄弱环节上去。

作为其中的一名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做好一对一教学呢?

首先,我想从我们自身说起。俗话说:“老师要想给予学生一杯水,就要先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我们要自己脑子里有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得心应手。也只有我们自身的知识全面、系统了,才能更充分地了解学生知识的不足和漏洞。目前不少家长、学生已经有评估、分辨“一对一”教学质量的能力,无疑是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我们要洞悉期中、期末、中考、高考命题规律,把握最新考试考点,探究命题趋势。中国是一个应试化教育的国家,所以,我们的学生补习是为了在中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而期中,期末考试则是平时检验我们教学成果的重大机会。只有洞悉了这些考试的规律和考点,我们才能在和学生,和家长沟通时,胸有成竹,专业有素。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的“一对一”教学中,拥有明确的目的性。

再次,我们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到铭师来补课的孩子,性格各有不同,学习程度,接受能力,反应能力,心理状况等等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拥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及时发现他们自身的特点,并能够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制定出切实符合学生自己的个性化辅导方案。

那么,具体怎样去做好一个学生的个性辅导呢?

1、通过第一节课与学生的简单沟通后,大体的知道学生的智力水平,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对以前的知识哪里掌握的不牢固以及学生的学习个性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辅导计划和方案,做到因材施教。

2、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分析学生的提分点在哪儿,哪些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够。如果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习成绩,这能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动力,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学习的良好循环。

3、扎扎实实,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给孩子讲解知识。注重孩子知识的积累,达到基本功扎实。

4、树立孩子自信心,培养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大家都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所以在辅导的过程中要多鼓励,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价值和潜力。

5、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模块结构,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并进行章节复习,总结解题规律,探究考试命题的趋势。

6、采用启发式,避免填鸭式。不少学生是不爱动脑的,如果老师不留神,学生就会不懂装懂。所以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尽可能在老师的启发、引导、帮助下让学生自己想,自己说,自己做。学生会从这个过程中享受成就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7、定时对学生学习质量及时进行测试,通过学生做的测评情况,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学习成绩就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一对一”个性化教学的根本,就是找出学生的学习问题,遵循因材施教、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方法,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第三篇:怎样做好教学经验总结和撰写论文

一、撰写教学经验 总结 和教学 研究 论文 对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的意义

学校 教育 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实施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活动来实现的,这种教育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教学工作则是一个最活跃的子系统。教师的教学工作直接体现着 社会 对其成员的全面要求,既有对其群体成员的全面要求,又有对其个体成员的全面要求。这表明,教师的教学工作实质上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求目标而有计划地培养人的工作。由此可见,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他的教学工作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书写几个化学方程式,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怎样使用试管和点燃酒精灯,而是把自己的教学活动全部都置于满足和实现社会需求这个基点上。能不能体现这个基点,正是旧的教书匠和新 时代 的教育工作者——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间的根本区别。

我国是一个有两千年教育史的国家,对我国 历史 上优秀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的教育观点与教育 理论 需要批判地继承。时至今日,世界上已建立与 发展 起来诸多教育流派,对它们应该给予恰当的 分析 和评价,以期吸收其合理的部分为我所用。勿庸讳言,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我们当前的教育的确是落后了,虽然在近代我们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教育家,但是却没有形成自己完备的教育 科学 体系,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教学论学派(不管是分科的还是普通的)。在当前,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被扭曲了的唯智教育是一个巨大的阴影,在各个方面严重地 影响 着我们的学校工作。具有破坏性的应试教育代替了培养人才的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几乎成了一种机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成为贯穿于普通教育中一根不应有的主线,干扰与阻碍着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教育科学体系的形成。这种状况与我国蓬勃发展着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不相适应的,与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地位是不相适应的。

中国 的教师应该有志气。我们要善于继承,勤于探索,勇于改革。在教学工作中坚持培养人才的素质教育,全面地实现教育的社会职能,艰苦地不断探索,从日常教学的经验积累开始,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异彩纷呈的教育科学体系,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各种学派,从而为人才结构的形成作出贡献,这是在完整意义上的提高教学工作质量。 任何一种理论的形成都是来源于实践,来源于日常经验的积累与升华,教育科学研究不仅仅是专业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事,从事第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也是举足轻重的方面军。近来有的学校提出“以科研带教改,以教改促科研”的口号,使教育理论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获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效。

教师天天处于教学实践当中,发现 问题 比较及时也比较敏锐,对问题的解决也有比较强烈的企求,对教学工作的改革也有比较深刻的体会。而且,第一线教育教学工作所触及到的方方面面,也正是教育理论中最切实际的研究课题。教育科学研究离开了第一线教师的工作实践,将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将会成为封闭在象牙之塔内的经院 哲学 。与此同时,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没有教育理论作依托,那只能是一种庸庸碌碌的工作,虽然辛辛苦苦,却不能真正地从完整的意义上提高工作质量。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事实上,在教育学派的创建过程中,由第一线的教师建构起来是不乏前例的,许许多多教育理论家都是出身于第一线工作的教师。由此可见,那种妄自菲薄、无所作为的观点,都没有任何依据。

既然经验的积累是形成理论的重要基础,因而它在教师的工作实践中具有突出的意义。所积累的经验,应该有两种属性: 1.真实性

教学工作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容不得半点假象。从教学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理所当然地是确确实实的经验,不能含有一丝一毫的“水分”,因此这种经验在今后的自己或他人的教学工作中才可以被引用,才可以取得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际效果,才具有可操作性。换言之,经验的真实性是可操作性的前提,只有具备可操作性的经验才是有价值的经验,这样的总结才有意义。与此同时,也只有这样总结出来的经验,才可以经过充分的积累与提炼完成理性的升华,进一步形成理论。

然而,有些经验总结却不是这样。在这些总结中,说的与做的并不一致,往往是前者远超过后者。甚至教师在有人听课时事先对怎样提问、怎样回答都安排好了学生,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过是演给别人看一场戏,事后却依此总结出头头是道的“经验”。这已然不属于水平问题而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品质问题了。 2.科学性

无论是一种教学 方法 ,还是在教学活动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中采取的措施、手段或工作方法,都可以积累成经验并给以有序的总结。无论如何,形成的经验必须符合教育学、心 理学 和认识论、方法论的基本 规律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换句话说,我们所取得的经验一定要符合科学性的原则。

我们不能不遗憾地指出,在当前,我们的教学工作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的大环境下,有些做法是违背这个原则的。例如,无原则地延长总复习时间,大运动量的“题海战术”,如此等等,不管教师的主观愿望如何,其直接后果是造成学生严重的厌学情绪,甚至是一些悲剧的起因。再例如, 目前 被某些人津津乐道的“顺口溜教学”、或美其名曰“韵语教学”,也是一种有害的教学方式。人们从这种教学中既看不到有严肃的科学教育,也看不到对人才素质形成的积极作用,只表明其教学工作不能用生动的科学事实来引导与调动学生的 学习 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此而产生的“经验”也就完全不具备应有的科学性。

二、撰写教学论文中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论文的几个类型 1.经验总结型论文

综前所述,教学经验可以是教师某一方面工作的心得与体会,也可以是对某一个或某一类教学问题具体做法的归纳与总结,还有更多的则是两者兼备。为了写出这样的论文,重要的问题在于平日随时的积累。有的教师在每节课的教案后面留出一定的位置,以备在本节课授课以后及时把有关的得失和主要的体会随时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形成较系统的经验。这是一种颇有成效的做法,值得提倡。教学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 艺术 ,它有时也靠灵感。在课堂教学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氛围中,往往能够诱发灵感,体会出在备课时没有能够体会出来的东西,采取了效果十分理想但在备课时计划不到的教学措施,这些有时会是一项有重要价值的创造性经验,一种新颖的教学理论的滥觞。将它们及时用文字记录下来,在一定阶段时加以整理,找出发展的线索,对其成就与不足给以恰当的分析,对其结果给以应有的评价,这就是一篇很好的论文。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做建构经验的有心人。至于那些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甚至于被证明是失败了的措施,也应该在课后随手记录,尽可能分析其原因,冷静地进行应有的思考。事实上,这些失败教训,往往是一项有价值经验形成的触发点。

一般说来,经验总结型论文的形成来源于具体经验,但又要高于经验。它既要概括了从经验中得出的感性认识,又需要对这425 些认识进行归纳、分析和提炼,发掘其深刻的内涵,从而升华成为有一定深度的理性认识。这种理性的升华十分必要,它使文章所提出来的问题完成了向高一层次的飞跃。它赋予经验以理性价值,增强了经验的感染力与说服力,也就为一种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有的经验总结型论文一时还不能升华到理性阶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或者经验本身还不具备升华到理性阶段所需要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或者论文的作者对经验的认识尚有待于提高,如此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也并不妨碍可以单纯经验总结的形式写出论文,留待今后从进一步的实践认识中再加以提高。

经验型论文的题目可以在某一阶段工作进行以前就基本上确定,然后教师在具体工作中有意地创设情景探索这方面的经验;也可以在进行了某一阶段的工作以后再确定,从对某一方面同一类型的工作体验中加以总结。 2.科学研究型论文

这类论文是某一项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的反映,它必须有事先预定的课题,有具体完成这一课题的工作计划,有从实际研究中得到的相关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与分析,从中得到的结论还需要有在一定范围内可靠性的论证,以及对成果所进行的检验与评价。所写出的论文就是对上述各个方面的综合性论述。 3.综述型论文

这类论文的题目由撰写者根据自己对当前教学工作中的敏感点来确定,然后收集有关的资料,包括查阅 文献 、听课、与师生座谈等等,最好也包括自己的工作实践。

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得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并对之作学术性的述评。这种述评不能仅仅是客观性的报道,而是“述”与“评”并重(这里讲的并重不是从文字量的多少来说的),对有关资料在客观介绍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所作的评论应该立意清晰,言之有物,观点鲜明,对现实性和有效性做出有见地的估计,对发展方向给以有根据的预测。

应该指出,上述三种类型论文的划分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并不排斥有的论文是其中两者或三者的综合。事实上,一篇有数据、有论证的经验总结型论文,往往也同时就是一篇很好的科学研究型论文。

第四篇:怎样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让中小学英语牵手

——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衔接工作

张沙沙

今年我担任初中一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发现我们班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通过课下与学生的沟通,发现他们小学里教师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有的老师只要求学生会说、会读,而对学生的听、写方面的要求却很少。有的学生反应我们刚上初中的英语课觉得很难,作业多,单词量大,还要背课文,写作文,太难了。我们小学英语课有故事、歌曲、儿歌、游戏,而初中的课本枯燥无味。

小学生升人初中一年级前,已经学习了几年英语,并且对基本的英语交际用语简单的句型以及基本语音知识等有了一定的基础。当他们进入中学后,英语学习既是小学英语的终点,又是初中英语的起点。如果中学英语教师还是按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从事英语教学活动,势必会极大地破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样中学英语教师难免会埋怨小学英语教师没有为学生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小学英语教师又会责怪中学英语教师没有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味强调英语知识的传授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中学英语教师常常埋怨初一新生水平低,学习态度和习惯不好,上课死气沉沉,小学没打好底,中学没法教。小学教师则说:“孩子们在小学成绩都合格,上课发言积极,气氛活跃,平均分挺高,怎么到了中学成绩就下降了呢?”家长们也有疑惑:“娃娃们小学英语挺好,初中咋就一般呢?”这种议论随处可听,原因为何?学生进入初中,英语学习出现了不正常的突然减速,说明初中英语教学和小学英语教学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这一现象严重阻碍了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本人就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工作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1. 遵循英语衔接教学的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的程度有目的、有步骤地增加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供新的信息,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确保他们在进行下一步活动之前掌握所学的知识。

教师按教学内容的顺序逐步增加难度,或复杂性。有序地进行课堂提问是贯

彻循序渐进衔接原则的重要环节。一是引导式提问。开始提问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和复习已经学过的基本内容;二是理解式提问。通过提问,教师让学生理解知识,并将其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之中;三是讨论式提问。老师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在进行一阶段的提问之前,应把本阶段的问题同已经学过的内容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有顺序地进行提问,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思考,从而获得对相关联内容的整体理解。

(2)连贯性原则

教师在组织英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课与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某一具体课文的前后之间、上下结构之间的自然连贯。了解和熟悉小学的教学内容,可以避免中学教学内容与小学教学内容的脱节。比如上牛津7A之前,认真仔细地研究小学英语的内容,组织系统地复习,包括词汇、句子、语法和交际口语等。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教师既熟悉了小学的教学内容,又可以了解学生对小学英语的掌握程度,预测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运用英语的能力,然后调整教学计划,更好把握英语教学中的详略难易。

2.注意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衔接

中学英语教师要通读小学英语教材,熟悉小学英语教材教法,以便融会贯通,达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教师可以经常去听小学英语课,相互交流中小学英语教学信息,以便掌握小学英语教学规律,明确小学英语与七年级英语的相同相异处,以便找准衔接点,包括词汇、语法项目和语言功能等。

3.注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的衔接

小学生独有的年龄特征表现出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好问。进入初一后,他们依然天真浪漫,有正义感,对不喜欢的人和事会表示憎恨。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认真把握好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利用各种直观教具营造生动的语言交流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英语,体验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开展各种英语课外活动,例如竞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竞赛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4.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

英语教师应保留部分好的小学英语学习的习惯。例如。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学唱英语歌的习惯;做英语游戏的习惯;轮流在黑板上做练习的习惯等。英语教

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找出问题;课内认真听课和做笔记,积极思考,积极提问的习惯;课后整理笔记,完成家庭作业,及时复习,巩固提高的习惯;早上朗读,晚上默读的习惯;课前找出问题,课内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课后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语法规则,独立归纳语法规则,自觉运用语法规则进行真实情景下的言语交流的习惯。

5.注重英语学习技能的衔接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技能基本上是机械模仿,书写字母和单词,是一种被动的技能培养。学生学习只凭一时兴趣,缺乏主动性,视、听、说的活动多于读、写的活动。读的技能也只侧重拼读和模仿朗读,写的技能也只侧重书写规范的字母、音标和单词。学生通过听和直观感知,学习了一些常用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所以,学生进入初一后,教师应当设法使学生的语言积累、语言的扩展和使用转化为以听说为主,逐步向视听说领先,读写及时跟上转化;从简单英语学习向内容较复杂的英语转化;从只用YES、NO的简单言语交流活动向用整旬回答或用特殊疑问句的回答方式转化;从机械地模仿向有意义的操练和真实情景中交流的活动方式转化;从学生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

6.根据中小学英语教学规律,注重教学评价内容和形式的衔接

教师要组织难易适中的诊断性英语考试,包括词汇测试、综合测试、听力测试等。通过测试,教师可以了解全体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增进教师对学生的进一步了解,为教师备课、上课提供可靠的教学依据,促使学习差的学生知己知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学习计划以弥补学习上的不足。

考试形式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训练,又要考虑能力培养的训练;既要考虑小学学过的内容,又要考虑中学刚刚学过的内容;既要考虑笔试,又要考虑口试。避免过难、偏易,分值尽量合理,考分不宜偏低,否则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容易加重学生的负担。

总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是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难点,可以深信,正确处理这个问题终将推动和促进英语教学。终将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综合能力。我知道在今后的学习中他们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要以百般的耐心,千般的热情,与万般的爱心,去指导他们,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我们的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

第五篇:怎样写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可见,教学反思的写作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反思,是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一、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他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二、“教学反思”思什么?

(1)思效。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进行课后反思要做到“当堂思效”。即上完课后要对本课的教学效果作一个自我评价,比如分析学生哪些内容掌握得好,哪几部分有困难,哪些学生学得成功,还有多少学生需要指导等;同时,还要坚持 “阶段思效”,即对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2)思得。一节课结束后,回顾教学过程,体会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教师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总结成功的经验,如能及时记录,可作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借鉴,有助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3)思失。课堂教学中有所得也必定会有所失,学生的性格各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如教法的运用,板书的设计,学生的反应等方面,课后都会觉得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对于教学工作的不足,要反复思考,仔细琢磨,采取措施,及时补救。

(4)思改。 “思”的最终目的是“改”,通过对各个教学环节得失的客观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提出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后反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后反思都必须用文字记述下来,

三、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用平实的话来说,就是教后想想,想后写写,认真思考一下得与失,想一想,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情景是否和谐,学生积极是否调动,教学过程是否得到优化,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手段优越性是否体现,教学策略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想想后,动动笔,写中有学,学中有思,不能成文,作为随笔或记录,经常翻翻,也算多了一个不会说话的教师。

1、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反思,按照教育教学的进程大致可分为三阶段:

a、教学前反思: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对教学内容再次梳理,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范围对学生是否适度;所设计的活动那些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哪些新问题,你准备采取哪些策略和方法,在反思的基础上设计出新的教学方案,既可以增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又可以养成教师良好的反思习惯。

b、在教学中进行反思,教学中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可预料情况发生进行的反思以及教师在和学生互动作用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对教学计划进行的调整。不可预料情况发生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教学计划实施的因素,因势利导,不可让学生牵着鼻子走。

c、在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2、教学后反思可思之处: ①记成功之举

上每一节课总有精彩、成功之处。如:有时精彩的导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有时恰当地运用了某种成功的教学方法;有时教师灵机一动,有了解决问题的妙想;有时教学效果超越了预先设计的目标,引起了学生超乎寻常的共鸣;有时备课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闪现出灵感的火花。成功的教学,体现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思维,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合理地挖掘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五年级上册《鲸》的反思:之前听了余映潮老师讲的这课,我试着用余老师的方法进行教学,讲起来真是得心应手,让我再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真正含义。余老师重点组织学生学习第一段,让学生真正掌握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四种说明方法,然后学以致用,让学生用学过的说明方法分析第四段,由于先前的铺垫,此时已水到渠成,学生学得轻松。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抓重点段教给学生方法。

2、记败笔之处。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活动,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有时教材内容处理得不妥;有时教学方法选取用不佳;有时师生间的教学活动不够协调;有时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有时教学中出现了一个看似很小却无从下手的问题,使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如果教师在每堂课后都能仔细查找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对课堂活动失败的原因认真地剖析,多积累“案例”,同时对症下药寻找解决“方案”,就会收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

本册《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教学暴露出了我的不少问题,如课堂的开放性不够,教师牵引得比较紧。主要体现在整个过程都是教师逐层抛出问题,既找出老妇人神态和语言描写的句子,然后交流体会,这样老师就引导学生先理解老人的四次语言,再理解老人的三个眼神的含义,每个环节都在老师的牵引下完成,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得不好。如果再上这节课,我将进行以下的修改:以一个大问题总统全文: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妇人?让学生找出相关语句来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设计更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帮扶作用也得到体现。

③记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要及时记录,利用课后深刻反思,否则就会不了了之,教学思路得不到拓展。

本册《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教学中对重点句“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学生理解得很到位,王子轩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刘宇鹏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候进博说:“付出的同时也得到别人的馈赠。”让我感到欣喜,另外,整节课同学们很活跃,源于同学们预习到位,自主学习留了充足的时间,教师引导到位,所以效果较佳。

④记学生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今后教学丰富材料 本册《山中访友》教学反思:虽说上的是第一课,但同学们与我的配合是默契的,课堂上同学们发言踊跃,高潮迭起。在学习老桥一段,刘宇鹏、刘广安等孩子能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等词汇报体会,第五自然段仿说排比句让我欣喜。吕淑彤说:“你好!飘落的花瓣!你优美的身姿伴着溪流声跳优美的华尔兹;你好!顽皮的松鼠,你们其乐融融的在玩什么呢,是邀我与你同欢吗?你好!高大的树木,你挺拔的身躯,坚实的胸膛多么威严;你好!水灵灵的青梨,你躲在密密的树叶当中,是在玩捉迷藏吗?”王子轩说“你好!美丽的花朵,你芬芳扑鼻,为大自然清新空气;你好!漂亮的金丝雀!你那动听的歌声,让人心醉神怡;你好!挺拔的杨树,你高大的身躯,像个战士一样守卫边疆;你好!生机勃勃的小草,你为枯黄的土地披上一层绿色的新装。”马震宇说:“你好,苍翠的大树,是要我与你乘凉吗?你好!奔流的大河,你高声呼喊着,是要我加入你们的大合唱吗?你好!巍峨的高山,你高耸入云的身躯,让世界上的人们惊叹。”的山区只是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没有总结写法就下课了。

⑤记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探索出哪些教学规律;教法、学法上有何创新;启发学生思维有何新招;重点及难点的突破与分散是否得当;课堂训练设置是否有层次感、有梯度;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知识点是否通过迁移训练得到强化等等;再次梳理之后进行必要的分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本节内容时应该如何去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与高度。

本册《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反思: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其实会读书的同学能从课文中发现蛛丝马迹,会发现摊主的心思,找找看,课文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学生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相关句子来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当一切真相大白时,两位主人公心灵相通了,学生也与文中的主人公心灵相通了,如果当时能设计这样的一个小练笔: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我扭头冲了出来……我突然明白了什么—————。设计这样一个练笔,帮助学生理解残疾青年的良苦用心,进一步体会“我”对残疾青年深深的感激之情。

四.反思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

1、以课改思想为指导。将自己的教学实践同课改思想相对照,从对师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教学目标的实现等方面来进行反思,为自己的教学活动确立正确的导向。

2、以教学实践为基础。脱离了教学实践而空谈理论的反思不具备对今后实践的指导意义,教学反思必须要以课堂教学为核心,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来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理论认识。

3、关注学生,关注细节。

教学与反思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反应,在反思中依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课堂反应、接受效果中来反思自己教学设计的得失。从细节中发现问题,反思切忌大而全,因为大而全往往陷入大而空。每篇教学反思要从教育教学规律和课改思想的大处着眼,但是更要从教学活动的细节入手。

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随时将教学中课堂教学精彩片断,学生精彩发言等闪光点以及不适用之处记录下来,二是理论性东西可以少写,三是在思想上,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观点和要求;在内容上,一得一记,有感而发,求真务实,能真实反映自己在实验新课程课堂中的思考、发现、感悟或困惑;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怎样写小品演小品下一篇:怎样写好领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