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104例临床分析

2022-09-13

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的妇女易发生不孕症, 约占不孕者的6.3%[1]且在妊娠与分娩过程中母儿并发症高于正常分娩者。有文献报道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的流产率及早产率均增加, 未治疗者的足月妊娠率仅50%, 流产总的发生率未44.3%, 胎位异常的发生率未23.5%~35.5%。

同时胎位异常及早产率的增加也导致了剖宫产率的增加[2]。对我科分娩的104例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的孕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99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0日在我科分娩的104例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的孕晚期患者作为畸形子宫组及随机抽取104例正常分娩的孕妇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未合并其他内、外科疾病。年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参照第6版《妇产科学》第37章第2节 (五) 子宫发育异常的分类方法将子宫畸形分为双子宫、双角子宫和鞍状子宫、中隔子宫 (完全中隔与不全中隔) 、单角子宫、残角子宫。子宫发育异常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检查、超声、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宫腔镜、腹腔镜及剖腹手术等方法证实。检验方法用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 组临床特点比较:

畸形子宫组与对照组比较, 分娩孕周 (37.1±3.0) 周vs (38.7±4.2) 周、剖宫产率 (61.54%vs 17.31%) 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2组妊娠并发症及妊娠分娩结局比较, 畸形子宫组的先兆流产、胎位异常、早产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围产儿死亡率 (P=0.05) , 及产后出血率 (P>0.05) 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

3 讨论

子宫发育异常者在妊娠后, 由于子宫肌壁的延展性受限, 子宫容积小, 宫腔狭小, 孕晚期胎儿活动受限, 加上子宫供血不足, 不能够适应胎儿的生长发育, 从而导致流产、早产、胎位异常等结果。宫缩发动后由于子宫收缩的对称性和极性异常, 阴道分娩困难;加上术前诊断的一部分孕妇在分娩时会行选择性剖宫产术, 这些都导致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

子宫发育异常者在分娩时应严密观察产程, 根据产力、畸形子宫类型、产道和胎位等情况, 全面分析以确定分娩方法。另外, 子宫发育异常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子宫下段发育不良, 肌层较薄, 行剖宫产术时, 选择子宫切口的高低和大小应要有充分的估计。在撕开子宫切口前应探查双侧圆韧带的位置, 保证切口居中, 避免在胎头娩出时切口延裂至宫旁血管, 造成不必要的多出血。胎盘娩出后一定要仔细检查宫腔及输卵管的形态, 尤其是子宫下段向下是否通畅;在宫颈处是否有裂缝通向另侧子宫, 是否存在闭锁的阴道斜隔。凡是子宫发育异常者的剖宫产术在缝合子宫切口前一定要探查清楚宫腔、宫颈及与阴道的关系, 这不仅关系到确切的诊断, 也关系到产后恶露的引流, 还能避免误将分隔组织连同切口一起缝合。

摘要:目的 总结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晚期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母儿结局, 探讨其在分娩时的处理。方法 收集我科分娩的104例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的孕晚期患者 (畸形子宫组) 及随机抽取104例正常分娩的孕妇 (对照组) 的临床资料, 回顾性研究比较2组的临床特点与母儿结局。结果 畸形子宫组的先兆流产、剖宫产、胎位异常、早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0.01) ;围产儿死亡率 (P=0.05) , 及产后出血率 (P>0.05) 与对照组相比, 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患者应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警惕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子宫发育异常,妊娠,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 陶光实.子宫发育异常对妊娠分娩的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9, 25 (9) :521~523.

[2] 马水清, 边旭明, 郎景和, 等.子宫畸形妇女妊娠及生育能力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 2001, 81 (1) :415~41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济特征分析下一篇:电子商务环境下审计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