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学科研究论文

2022-04-2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经济学基础学科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作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国际经济学具有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课程体系比较庞大、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对数学能力要求较高等特点。但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方面仍存在一些诸如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数学能力较弱、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以及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

经济学基础学科研究论文 篇1:

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作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国际经济学具有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课程体系比较庞大、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对数学能力要求较高等特点。但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方面仍存在一些诸如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数学能力较弱、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以及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仍需从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断提高,且已成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结合国际经济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运用该课程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4.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含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4.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1.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而建设好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2)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3)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4)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2.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充实新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层出不穷,国际经济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而教材里面知识的更新却显得有些滞后。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和引入新数据。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要引入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在讲授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时候,要引入新数据并介绍欧盟发展的最新动向等等。此外,还应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并立足于为中国经济发展作贡献。

4.处理好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在国内不同高校的经济类专业中,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高等数学等是国际经济学的基础课程,而国际经济学又是国际贸易学、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在经济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国际经济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更应认识到国际经济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对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课时量及其开课时间等进行科学安排,对于学生已经修过的课程的知识点要加以回顾,对于学生尚未修过的其他专业性课程的知识点要予以介绍,以体现学科之间的承接性和过渡性,并不断帮助学生去认知整个经济学知识体系。

5.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案。作为一门对数学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如何处理好理论模型和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专业方向以及学时安排等具体情况加以区别对待。例如,对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班级,应根据其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等有所选择地讲解模型,并着重讲解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班级,在讲授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应着重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使其理解数学模型的假设前提、论证过程和经济含义等。学以致用!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认识现实中的国际经济问题,然后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并增强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霍爱英.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定位与反思[J].教育经济,2008,(7).

[2]王子龙,许萧迪.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实践[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6).[责任编辑 陈鹤]

作者:朱坤林

经济学基础学科研究论文 篇2:

浅谈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作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国际经济学具有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课程体系比较庞大、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对数学能力要求较高等特点。但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方面仍存在一些诸如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数学能力较弱、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以及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仍需从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断提高,且已成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结合国际经济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运用该课程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4.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含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4.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1.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而建设好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2)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3)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4)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2.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充实新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层出不穷,国际经济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而教材里面知识的更新却显得有些滞后。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和引入新数据。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要引入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在讲授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时候,要引入新数据并介绍欧盟发展的最新动向等等。此外,还应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并立足于为中国经济发展作贡献。

4.处理好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在国内不同高校的经济类专业中,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高等数学等是国际经济学的基础课程,而国际经济学又是国际贸易学、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在经济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国际经济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更应认识到国际经济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对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课时量及其开课时间等进行科学安排,对于学生已经修过的课程的知识点要加以回顾,对于学生尚未修过的其他专业性课程的知识点要予以介绍,以体现学科之间的承接性和过渡性,并不断帮助学生去认知整个经济学知识体系。

5.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案。作为一门对数学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如何处理好理论模型和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专业方向以及学时安排等具体情况加以区别对待。例如,对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班级,应根据其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等有所选择地讲解模型,并着重讲解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班级,在讲授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应着重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使其理解数学模型的假设前提、论证过程和经济含义等。学以致用!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认识现实中的国际经济问题,然后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并增强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霍爱英.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定位与反思[J].教育经济,2008(7).

[2]王子龙,许萧迪.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实践[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6).

作者:朱坤林

经济学基础学科研究论文 篇3:

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研究主体是国民经济整个过程的活动,通过对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的考察,对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使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作为经济学专业的一门基本学科,其部分内容与经济学其他专业课程具有相关性。课题组的主要研究角度为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设计与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相关联课程间相关模块分析与协作式的教学方案。课题组以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作为参考,与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进行对比分析,分别阐述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同与相异之处,为学生利用多课程协作式模式学习专业知识提供思路,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领悟更加深刻。

[关键词]多课程协作式教学;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相关联课程;异同比较分析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主要研究的是国民经济总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宏观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宏观经济变化规律以及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通过对经济总量的分析,达到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的目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包括理论分析和政策研究两部分。理论分析主要研究各经济总量,包括特点、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政策研究是研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从内容、适用条件及作用特点三个角度进行。经济学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就是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所以经济学专业的其他课程与其或多或少地存在交叉部分。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未曾重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未注意强调并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其他专业课程内容的相同和相异之处,忽略了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方式。因此,笔者在此提出协作式教学方案,以达到引导学生课下自主查找相关专业书籍及资料的目的,分析并总结西方经濟学(宏观部分)与经济学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相关联之处和不同之处。这项任务对于学生理解并有效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知识具有重大意义。笔者以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为基础,分别与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这三门学科的相同与相异之处。

一、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货币银行学

对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货币银行学的内容进行比较后发现,这两门学科在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两大方面存在相同之处,在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利率决定三大方面存在相异之处。具体如下表所示:

货币银行学和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主要交汇点在于通货膨胀的原因、经济效应,货币政策的效果、工具及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混合使用。两者均认为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物价的普遍上涨。授课时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课下自主寻找货币银行学的相关教材,对比分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货币银行学两门课程中相关内容的相同与相异之处。

按照第一次上课时教师提出的建议,学生课下通过对黄达编著的《货币银行学(第五版)》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关于货币需求,货币银行学主要介绍了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中国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货币需求面面观、货币需求分析的微观与宏观角度,而《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则简单阐述了货币需求动机、货币需求函数。在引导学生对比了解两门课关于货币需求的阐述区别的前提下,着重讲解货币需求动机、货币需求函数,该内容也是学生们学习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时重点要学习掌握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采用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即人们持有货币主要为了满足三类不同动机:第一,交易动机;第二,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第三,投机动机。此外,人们对货币的总需求可分为实际需求量和名义需求量,名义货币量和实际货币量又有所区别,名义货币量是剔除货币购买力因素只计算其票面值,而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货币量是名义货币量通过利用价格指数调整折算而成。

对于货币供给这部分内容,货币银行学教材主要介绍了货币供给及其口径 、经济主体行为与货币供给,而《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主要侧重货币供给概念的阐述,将货币供给分为狭义的货币供给(M1)、广义的货币供给(M2)和更广泛意义的货币供给(M3)三个部分。货币银行学对货币供给的研究则更为具体详细,但需要一定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知识作为基础,比如在分析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时,就需要学生对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概念熟练掌握。

关于利率决定的内容,货币银行学教材主要从利率及其种类、利率的决定、利率的作用这三方面进行阐述,而《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则主要阐述了利率决定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流动性偏好陷阱、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在引导学生对比了解两门课关于利率决定的阐述区别的前提下,着重讲解流动性偏好陷阱的概念及表现形式,该内容也是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时重点要学习掌握的。流动性偏好陷阱又被称为“凯恩斯陷阱”,主要阐述的是利率的变动情况会影响人们的投机决策,主要针对的是人们是将货币持有在手中还是购买有价证券的决策。流动偏好是凯恩斯提出的概念,该理论也是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特有的内容,货币银行学中并没有过多赘述,教师课上通过举例和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讲解,便于学生更快更深刻地接受。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利用课下习题的方式考察同学们对流动性偏好陷阱的掌握程度,及时追踪学生的学习近况,从而促进学生对 “凯恩斯陷阱”的深刻理解。

二、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国际金融学

比较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国际金融学的内容,发现这两年门学科均对汇率的基本概念有所介绍,在汇率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两方面内容存在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学生根据教师授课时给出的建议,通过课下自主学习、查找国际金融学的相关教材,发现《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关于汇率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知识与姜波克编著的《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中汇率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内容具有相关联之处。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授课时告知学生关于两门学科的交叉部分,课上只讲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特有的部分,学生要重点掌握,而《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没有涉及汇率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内容,国际金融学授课教师将在后续的国际金融学课程中详细讲解。如果对《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的汇率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部分掌握透彻,学习国际金融学时就会轻松不少。教师授课时要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加强课上效率。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和国际金融学的主要交汇点在于汇率的基本概念,两者均认为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表示的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并且都涉及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

国际金融学教材主要介绍了影响汇率的经济因素、金本位下的汇率决定、汇率决定学说、汇率理论的最新发展简介、本币贬值与国际贸易交换条件、本币贬值与物价水平、本币贬值与总需求、本币贬值与就业和民族工业、本币贬值与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结构、汇率水平决定的比价属性和杠杆属性,而《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主要阐述自由浮动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固定汇率制度的运行、进出口函数。《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对于汇率的学习可为以后的国际金融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理解汇率决定因素时,需要综合运用到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的相关概念。

在引导学生们对比了解两门课关于汇率的阐述区别的前提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教师在授课时主要着重讲解净出口函数,该内容是学生重点要学习掌握的。西方经济学(客观部分)中,在影响一国净出口的多个因素中,将汇率和国内收入水平作为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在实际汇率比较低的情况下,相比较而言国内产品更便宜,这时国内居民会减少进口产品的购买量,相应的外国人也想大量购买该国产品,从而增加该国的净出口量。相反,实际汇率较高,情况则完全相反。按照《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九章所约定的汇率标价法,实际汇率反向决定一国净出口,除此之外,一国的实际收入也反向地决定一国净出口。基于上述说明,在宏观经济学中,通常将净出口表示为下式:

为了强调实际汇率对净出口的影响,常将其简单地写为:

公式2.2所反映的内容,可以用图1表示。

国际金融学和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均涉及了汇率的两种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和简介标价法。除此之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还对自由浮动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及固定汇率制度的运行做了简单介绍,而国际金融中汇率是一个重要研究对象,有关汇率的知识更为详尽具体,是对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汇率相关知识的深化与拓展。

对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国际金融学教材只简单介绍了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本框架和分析举例,而《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主要阐述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关键假设、开放经济的IS曲线、货币市场与[LM*]曲线、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固定汇率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的政策小结、小型开放经济的总需求曲线。

在引导学生对比了解两门课关于蒙代爾-弗莱明模型的阐述区别的前提下,着重讲解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该内容也是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时重点要掌握的。在开放经济中,“IS-LM模型”的形式就是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一种短期分析,也是一种需求分析。实际上,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IS-LM模型密切相关,这两个模型均强调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假定物价水平是固定的,并说明是什么因素引起总产出的短期波动。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IS-LM模型假设一个封闭经济,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则假设一个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可以用两个方程式来表示:

图2显示了这个模型的图形形式。根据这个图形,我们可以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来说明收入y和汇率e会对政策变动做出什么反应。

三、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金融市场学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金融市场学两门学科差异性比较大,主要在利率、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四方面存在相异之处。具体如下表所示: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查找金融市场学的相关教材,学生通过翻阅参考资料发现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关于利率、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及外汇市场的部分,与张亦春等编著的《金融市场学》中第十章利率、第二章货币市场、第三章资本市场及第四章外汇市场中的相关内容具有关联性。虽然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虽然与金融市场学的交汇处不多,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可以作为金融市场学的基础学科来掌握。在此基础上,教师讲课时会告知学生们关于利率概述、利率水平的决定收益率曲线、利率期限结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即期外汇市场、远期外汇交易将会由金融市场学的授课老师详细讲解。学习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学生应重点掌握货币的需求和供给决定利率、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教师应简单介绍汇率和对外贸易,引导学生课下自主对比分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金融市场学中利率决定、三大市场的不同,加深理解,并注意课堂互动,与学生一起讨论,提高课堂效率,带动课堂氛围。

对于利率的决定部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阐述角度为利率由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均衡决定,授课时着重讲解流动性偏好陷阱,在上文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货币银行学的比较中已详细介绍。而金融市场学中对于利率的决定一共有四种介绍,前三种介绍与上文货币银行学对利率的介绍相差不大,最后一种是可贷资金模型,即可贷资金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于一点,在这一点上可贷资金的供求相等,利率和可贷资金量达到市场均衡。金融市场学中的可贷资金模型肯定了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并对这一理论着重介绍,间接地体现了凯恩斯在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在宏观层面上研究市场活动时,将各种市场归结为三大类: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在货币市场上,所有金融资产(银行存款、证券、保险、信托等)在这里形成供给、需求和交易价格、交易量。在国民收入决定的收入-支出模型上的基础上,加上货币上场供求关系来研究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模型,就称为国民收入的IS-LM模型。而金融市场学中讲的货币市场与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三类市场中的货币市场还是有一定区别的,金融市场学介绍了西方和我国货币市场的特征。金融市场学中把货币市场又称为短期资金市场,货币市场的活动主要是为了保持资金的流动性,以便随时变现。资本市场中主要介绍了资本市场中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并对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行和流通市场加以介绍,同时阐述了这两个市场的功能作用及其交易方式。外汇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学对即期外汇市场重点分析了交易的惯例和规则,主要介绍了远期外汇交易的基本原理。

四、小结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是经济学相关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多课程协作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学习可以由以往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思考,能够主动对比分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经济学其他学科的相同与相异之处。多课程协作式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建立专业素养方面能带来很多益处:一方面,它使得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理论知识,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学生在今后学习经济学后续的专业课程时,受多课程协作式学习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影响,会主动进行分析,比较各学科之间的异同点,摆脱之前的被动填鸭式接受,有利于学生对其他专业课程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对于在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学习到的内容也会起到一定的加强巩固作用。因此,在教学模式不断改革的今天,多课程协作式的教学模式应当引起教师的注意,逐步构建多课程协作式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专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总而言之,无论站在教师授课的角度,还是从学生上课的角度,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都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新型教学方式。

[ 参 考 文 献 ]

[1]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学习与教学手册[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 N.GregoryMankiw.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M].梁小民,梁砾,译.美国德赖登出版社,2012.

[3] 黄达. 金融学 : 货币银行学 (第5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4] 姜波克,编著. 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5] 张亦春, 郑振龙, 林海. 金融市场学(第3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6] 宏观经济学讲义.doc-豆丁网[EB/OL].http://www.docin.com/p-280457672.html.

[责任编辑:钟 岚]

作者:赵领娣 王园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论文下一篇:按比例就业工作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