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研究古代文学论文

2022-04-25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传播研究古代文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古代文学属于璀璨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更具有珍贵性和价值性。促使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得以广泛的传播和流传,有必要对其传播当中的各个层次进行明确探讨。本文在探索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时便主要对传播的主体、环境、内容、方式、对象、效果等展开了探讨。

传播研究古代文学论文 篇1:

关于当前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现状的思考

[摘 要]直接将传播学原理运用于文学理论的研究是目前一个新兴的领域,一些学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文章对近年来发表的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相关论文及著述进行了回顾与梳理,探究了当前古代文学传播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分析了当前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特点,并对其在未来的走向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古代文学传播的研究应加强理论研究、研究方法的研究、多学科的交又研究和实用研究。

[关键词]传播学;古代文学;研究回顾;前瞻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熊 柱

传播研究古代文学论文 篇2:

探索我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中的六大层次

摘 要:古代文学属于璀璨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更具有珍贵性和价值性。促使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得以广泛的传播和流传,有必要对其传播当中的各个层次进行明确探讨。本文在探索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时便主要对传播的主体、环境、内容、方式、对象、效果等展开了探讨。主体主要有书塾、寺院等,环境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内容包括时代性和价值性,方式有书面和口头,对象有创作型、批评型和消费型,效果与方式和对象密切相关。

关键词:古代文学;传播学;传播层次

前言: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文学研究领域对于文学、文化的传播与接受予以了重点关注。就现阶段而言,在文学接受方面已经产生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在文学传播,尤其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方面展开的研究比较有限,虽然进行了研究对象、范围以及方法的确定,却不具有明确性。鉴于此,在对我国古代文学传播展开研究时,必须要确定研究的内容和范围,即形成研究的六大层次,便于系统的展开探索。

一、传播主体

古代文学与自然环境、人们的劳动等均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可以说古代文学的传播需要借助于劳动人民的力量,从该角度可以将劳动人民视为古代文学传播的主体。虽然在中国的诸多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但是其在传播当中基本上会依靠个人、家族、民间机构、寺院、书塾等。传播主体的不同产生的传播作用亦存在一定差异性,一般情况下,寺庙和书塾的传播效果比较明显。除此以外,唱戏的歌姬或者演员亦能够成为古代文学的传播主体,其具有传播快速的特点。

二、传播环境

对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环境进行分析时可以将其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方面。传播的软环境主要是指古代文学作品产生时代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管理以及技术条件等。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可以反应社会的经济与政治发展状态,反之,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状态又决定着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例如唐朝鼎盛时期的诗文发展状态良好,与当时唐朝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关系密切。该点主要是指宽松的政治环境可以令人们具有一定言论自由的权利,良好的经济环境则可以为文学作品的传播创造经济条件[1]。此外,古代文学传播的硬环境主要是指茶馆、酒肆、寺庙、私塾、官府等场合,在上述场所当中文化便于被弘扬与传播。

三、传播内容

古代文学在传播当中会受到时效性的限制,主要由于其传播的方式并不十分发达,因而传播的内容具有一定滞后性。一般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创作者,其作品在出现时便能够被世人所知,比较典型的应该为李白、杜甫、苏轼等。但是,对于知名度相对较低的创作者,其作品即便比较优秀,但是却不能够得到及时且快速的传播,甚至部分创作者的优秀作品只有在其去世以后方能够面世。从该点可以看出,优秀古代文学作品内容的传播与创作者的知名度关系密切,但是其内容大多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深邃的内涵,因而能够受到众人的追捧,符合大众审美。鉴于此,对于知名度较低的创作者的作品,可以从其传播内容的时代性和价值性入手展开进一步的分析。

四、传播方式

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比较落后,其传播的速度十分缓慢,传播的方式主要为书面和口头。其中,书面传播主要将文学作品刻至或者印至书本面上,由寺庙或者私塾进行传播。口头传播则比较兴盛,可以由歌唱或者吟诵等多种方式,孔子的儒家学说在传播当中便主要采用了口头傳播的方式,能够在其游学时进行思想的广泛传递。

五、传播对象

分析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时对于传播的对象需要展开重点探索。传播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对所传播的文学是否能够真正体现其价值性具有决定作用。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传播对象分为创作型作家、批评型专家和消费型读者三个类型。其中,创作型作家比较关注作品的内涵,希望能够吸收借鉴优秀之处;批评型专家主要为了批评而阅读,对文学作品会产生审视,关注的内容为作品价值;消费型读者当中的普通民众主要为了消遣和娱乐,文人士大夫则偏向于作品的文化与内涵[2]。

六、传播效果

古代文学传播当中,不同传播方式、传播对象,对同一文学作品产生的传播效果存在不同之处。以手抄本传播为例,手抄本当中的文学作品一般会选择比较具有文学价值和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但是不同书法家所写的手抄本却具有不同的传播价值和传播效果[3]。若名气较大的书法家抄写,则更易于传播且传播效果更好。主要原因在于,书法家自身的文字水平和家庭背景等会对文学作品传播速度产生影响,其生活环境当中的丰富传播资源亦会对文学作品的传播起到推动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由文人雅士所创作,其中蕴含一定深刻思想与情感,在其产生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文化的发展会进行传播,在时间的演进下至今已经形成了古代文学传播这一研究领域。为了能够更加系统且细致的对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情况展开研究,必须要从传播的主体、环境、内容、方式、对象和效果六个方面入手,保证研究的全面性,更加深入的挖掘我国古代文学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曹萌.论中国古代的文学传播思想[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03):164-167.

[2]戴灜滢.中国古代文学流派形成过程中的文学传播价值[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11(06):98-100.

[3]秦艳红.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6,35(08):346-347.

作者:钟继彬

传播研究古代文学论文 篇3: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研究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国,有着丰富灿烂的古代文学,而这些极具价值且展现民族文化的古代文学也通过语言及文字等方式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古代文学为我国现代文学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素材和参考,因此,研究古代文学传播方式有着深远意义。就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演变历程进行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传播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研究

文献标志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古代文学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对古代文学的研究也成为学界的焦点,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不仅能让国民更加了解和熟悉自己文化传统,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还能通过对古代文学的研究,从中找出适合我国文学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实现古代文学的现代化发展。而古代文学研究中,最关键的一个研究方向就是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研究,研究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不仅能让我们熟悉古人是通过什么途径有效地将自己的文化传播普及开来.甚至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还可以通过借鉴其高效的传播手段用于现代文化传播事业中来,因此对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研究有着深远意义。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主要受其传播载体影响,因而其传播经历过几个不同的发展历程,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语言和文字进行,以及这两者衍生出来的众多传播方式。本文将就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演变历程进行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传播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1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演变历程

1.1 口语传播时代

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时代的起点说法不一,学界部分认为从甲骨卜辞时代开始,中国古代文学就已经开始了口语传播,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以口语作为媒介的古代文学传播方式严格来说始发于《诗经》产生的年代。两者同处于商周时期,但是从当时的文学传播情况及史料记载可发现,甲骨卜辞时代更强调通过事物的外观形状等向人们传播文学,而通过《诗经》在现今的影响力可以看出,其更具有传播力。在文字出现以前,人们都是通过口语来进行交流及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将经验和文化相互间实现传播,如《左传》中记载“周王曾经责备某官员数典忘祖”,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文学传播方式主要是采取口语进行。后来随着私学的出现,文学的传播方式演变为师生之间的口耳相传,打破了上层阶级对教育的垄断。如《诗经》是一部时间跨度漫长、作者较多的文学作品合集,其主要传播形式直到秦代依然是以口语教学为主,其中较易于记诵的部分则被广泛传播下来,从当前保存下来的《诗经》可以看出,其大多具备很强的押韵,容易上口记诵。

1.2抄写传播时代

抄写作为古代文学的主要传播方式始发于秦汉,秦代时已具雏形,至西汉已逐渐成为古代文学的主要传播形式。如《尚书》中的“唯殷先人,有册有典”就可以看出当时古代文学已经开始以抄写记载为主要传播方式了。自秦始皇发布“书同文,车同轨”及汉代颁布的“废挟书令”后,古代文学通过抄写整理加以广泛传播得到了巨大发展,抄写传播的载体也经历从简牍到绢帛再到纸质的发展历程,简牍作为载体其主要普及于秦代和西汉时期,绢帛和纸质作为载体则出现在东汉年间,且前者还曾经风靡一时,后者则在一些史书的记载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后汉书》就是采用纸质进行记载的,然而这一时期抄写载体依然以绢帛为主要形式。

1.3雕版印刷传播时代

雕版印刷时代出现于隋唐时期,这主要归功于印刷术的出现,其对古代文学传播形式的变革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一时期主要是抄写载体的改良,使得古代文学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传播力度更大,传播内容更加丰富,传播更加简便快捷。在经过了漫长的纸质作为载体的传播形式后,纸质载体的生产工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生产数量及质量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纸张质量的提高及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得其在民间的运用更为广泛,尤其是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度以来,政府大量整理古代经典文学,被通过纸质载体记录下来,有效地促进了雕版印刷技术的进步。加之民间藏书风气的盛行及书籍买卖市场的不断发展成熟,这些对雕版印刷技术的进步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作品《上官昭容书楼歌》中写道“君不见洛阳南市卖书肆,有人买得《延神记》”,可以看出当时书籍市场已经较为发达了。我国当前留存下来的经典名著,都是通过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并作为载体的形式流传下来的,雕版印刷时代在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

2 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

2.1语言传播

一是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传播。在没有文字等传播方式之前,口语传播成为最主要也是最快捷的传播方式。人们通过口头语言来进行相互间的情感及信息交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社会经验的积累,口耳相传愈发成为古代文学的重要传播途径。古代文学的创作及传播都是通过口头传播来实现的,如我国的一些神话传说等,以及一些“志怪小说”等也是通过古人的口耳相传得以流传下来,待到文字记载的形式出现后,才被文字记录下来并产生了新的文学传播方式。如《诗经》中的风雅颂等都是通过口头语言传播下来的。

二是乐工说唱传播。乐工对诗词进行说唱演奏并成为风气始发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期已十分兴盛,这一时期文人创作诗词等文学作品,乐工采用说唱的形式将诗词传播开来,成为当时文学作品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乐工向文人索词并赠金,不仅可以让文人获得物质上的利益,通过乐工的说唱传播,还可以将其作品广泛传播,增加知名度,两者可谓相互促进及共赢的关系,因而当时有不少文人为迎合乐工的需求,而创作一些具有很轻押韵美感及艳情诗词。如柳永赴京时,出现“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宫换羽”的情况。

三是唱和及说书的传播方式。古代文人名士经常聚在一起饮酒作诗,我国很多名诗名词也是在文人名士聚会中现场创作的,并经过一些名流的推崇被广泛传播下来,如王勃在去豫章赴宴时,当场创作《滕王阁序》,经名流官宦推崇传播后,流传至今,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此外,在民间还有一种说书的形式对古代文学进行有效传播,如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原本并不是流传十分广泛,反而是通过民间说书人一代代、一遍遍的说评,才在民间广为流传,产生巨大影响力的。《三国演义》等故事至今之所以能在民间耳熟能详、妇孺皆知,其重要推手就是民间说书人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评说。

2.2文字传播

文字的出现在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上引发了巨大的变革,不仅有效弥补了口头语言传播所具有的时间及空间的局限性,还改善了口头传播容易误传及信息的不完整的缺陷。自文字传播载体的不断发展及印刷术的出现,文字传播成为古代文学传播的最重要方式。

2.2.1题壁传播

题壁传播在古代十分流行,尤其是在唐宋时期更是盛行一时,当时很多文人出于各种考虑,常常将自己创作的诗词题于墙壁、树木及名胜古迹上,加之那时候的文化及交通十分发达,文人遍游大好河山的兴致十分浓厚,这也为他们将诗词题壁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同时由于题壁及石刻的形式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效地保存诗词,因而通过题壁的形式,古代文学能够很好地完整保留并传播下来。当前,我国的很多古代文学作品都是通过摘录题壁获得的。如诗人陆游的《钗头凤》及很多无名氏的作品都是通过题壁保留和传播下来的。

2.2.2文本传播

随着印刷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文学书籍作品的借阅及抄写更为简便,古代部分家境贫寒的学子为了读书,经常采取借阅和抄写的方式。此外,对于部分经典名著,部分文人出于雅兴而对其进行抄写收藏,这使得古代不少文学作品能够在民间传播开来,如《文选注》等作品;同时古代部分禁书,为了防止其失传,常常采用手抄的形式将其保留下来,如《金瓶梅》等作品。通过借阅及手抄的形式,大量古代文学作品都得以保存传播下来,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完整性作出重大贡献。

3 结语

由上可知,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载体及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从早期的以口语为载体进行传播,到文字出现以后开始的抄写传播,再到我国印刷术发明后的雕版印刷时代。其间古代文学传播的主要方式一直是借助语言和文字这两种载体进行,而具体传播方式则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愈发丰富和多样性,如古代乐工歌姬以及说书先生的口耳传播,对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再到后来唐宋时期比较流行的题壁刻字的传播方式,最后古代文学最具价值含量的传播方式,即对古代著名文学作品的评注及注解,成为当时乃至现今都十分有意义的传播手段,为我国宝贵古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加大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自身文化的了解,从而实现文化传承,还能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

作者:杨雪梅 肖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音乐欣赏教学分析论文下一篇:肺切除术护理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