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误区新议

2022-09-11

新课改理念下, 初中数学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学习策略的培养, 这为初中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不少初中数学教学形成了新课改下的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然而, 因不同程度教学误区的存在, 实际教学效果往往受到影响。

1 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新《课改》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充分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力行《课改》理念角度, 初中数学教学应实现以下转变:

(1) 对象上的转变。

《课改》强调了要求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 从而在培养对象上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

(2) 目标与过程的转变。

《课改》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是对数学教育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强调。由此, 在目标上, 初中数学应从强调以获取知识和技能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要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一般能力的培养, 注重数学价值的挖掘;在过程上, 应从追求特定时限来实现学习目标转变为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以及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养成。

(3) 方式的转变。

《课改》中“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这在强调数学基础性的同时, 赋予了数学教育的普及的价值性, 同时, 关注了主体“需要”的地位性, 体现了主体性的人文关怀。由此, 在方式上, 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数学接受性学习转变为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建构性学习, 要从局限于学科内部来学习数学转变为更多地联系数学的外部 (社会、生活、其他学科等) 来学习数学。

2 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忽视教学思维的转变

新课改下, 教师应始终注重教学理念的转变, 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来指导教学实践。只有更新教学理念的前提下, 才能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能力。

现有的初中课堂教学, “穿新鞋, 走老路”的现象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教师讲, 学生听、“重教轻学”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教学相对滞后, 内容偏窄, 偏深, 偏旧;教学方式单一, 学生学习被动, 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动力;重书本知识, 轻学生情感关注;教学围绕教师、课堂和书本走, 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课改理念认识的误区:否定一切传统因素

新课改下, 初中数学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模式, 创新教学方式, 变满堂灌、被动听的教学为合作、自主的教学。然而, 这并非否定一切传统教学, 传统教学中的一些积极的方面仍然可以为“我”所用。因对课改理念认识的偏差, 导致了出现否定一切传统因素的现象。

一方面,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 听别人讲一两节示范课, 听一两次培训就认为掌握了课改精神, 不学习相关理论, 不研究新课教改精神实质, 进而否定一切传统教学方法。无论什么课都让学生自学、讨论、探究学习, 教师主导作用基本上不能体现, 甚至认为用传统教学方法就等于不成功。其实, 新课改是要汲取传统教学的精华, 革除其弊端, 是对以前成功经验的推广, 对存在问题的改正, 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并非否定一切。

另一方面, 在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之间, 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变抽象为直观”的作用, 诸如多媒体教学, 可以用丰富的图片辅以教学支持、操作示范, 以启迪学生思维, 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大大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然而, 实际教学中存在片面追求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而忽视传统板书的作用, 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由过去的“人灌”变成类似于“机灌”的情况, 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往往不利。

4 教学角色认识上的误区:重“学”轻“教”, 变自主为自由

新课改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必需的数学”, 这强调了在教学互动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 这要求教学实现一种平衡, 要改变以往重视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的陋习, 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 教师往往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但在实际教学中, 部分教师片面理解新课程所提倡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究性, 在教学中不敢大胆地、有效地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 该“主导”的不“主导”, 任由学生“自主探究”, 由此, 过分夸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削弱教师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 新课改的一个显著特征就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主要是表现为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学习目标自我确定、学习方法自我选择、学习过程自我控制、学习结果自我反馈。然而, 自主学习不是一种随意的自由学习, 它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教室的正确、及时引导对于自主学习仍然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实际教学中, 存在为了体现自主学习, 整节课让学生书、讨论、互相提问, 教师过少讲授和参与讨论的现象, 导致学生真正思考、探究的不多, 变自主为自由, 曲解了自主学习的理念。

5 情景创设认识上的误区:忽视新旧知识的联系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重视教学与实践的融合, 将教学融入教学情境中。通常, 教学情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问题的现实背景, 二是问题的知识背景。而很多教师认为知识来源于实践, 教学活动就应该直接与实践联系起来, 教学的出发点就应该是学生现有的实践经验。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却忘记了学生的一部分知识的获取是在自己知识的“最近发展区”, 找到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而将新知识迅速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中即“以旧代新”。而且这种学习方式随着知识的积累而加强, 忽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过程具有多开端性, 显然违背了教育规律。

6 教学评价认识上的误区:变鼓励为吹捧

新课程理念下, 数学教学中需要适时对教学施以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更要关注学习过程, 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 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态度, 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信心。

作为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评价需要正确的应用与对待才能发挥应有功效。评价要求实事求是, 而不是一味吹捧学生如何行、如何有能力, 认为这样就可以树立学生信心了。而在实际过程中, 存在着为了进行教学评价, 片面鼓励、吹捧, 走形式主义的道路的状况。一些教师教学中, 对于学习成绩微差的学生, 不能正面指出其不足之处, 片面地赞扬其某些优点, 不客观评价学生的问题, 由此, 导致学生问题最终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此外, 因认识的偏差, 初中数学教学中也存在诸如片面强调创新、片面追求巧解等情况。面对新课改时, 部分教师存在困惑不适应的现象, 过分依赖参考书等现象也同样存在。

摘要:数学教学新课程改革初中数学教学注入了一股新的理念, 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分析新课改带给初中数学教学转变的同时, 总结了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点误区。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误区

参考文献

[1] 黎光鹏.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三大误区[J].现代教育科学, 2007 (6) .

[2] 张应宏.走出教学误区, 培养数字素质[J].安徽教育, 2004 (2)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助推外贸转型升级的策略探究下一篇:泸西县中枢镇种植灯盏花的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