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水产养殖论文

2022-05-05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淡水水产养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迅速发展的淡水水产养殖业,为广泛推广和应用高产高效的养殖技术提供帮助,随之提高传统机械增氧技术要求。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机械增氧方式种类和原理,然后介绍当前淡水水产养殖业应用机械增氧技术现状,最后提出淡水水产养殖有效应用机械增氧技术的策略,希望给有关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淡水水产养殖论文 篇1:

持续高温天气淡水水产养殖管理与鱼病防治技术要点

摘 要 在炎热的夏季,若是高温天气较多,鱼类会出现相应的应激反应,导致鱼的生存能力下降难以对外界的病害具有的抵抗力,进而致使产量偏低,也会让养殖户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害。基于此,研究高温天气情况下的鱼类养殖管理,同时对鱼病防治技术进行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 持续高温天气;淡水水产养殖;养殖管理

通过对养殖业进行研究可知,夏季的养殖措施与其他季节有所不同,夏季淡水水产养殖需要不断地监测和控制水质,让鱼类的生存环境健康和谐,促进鱼群的稳定生长。同时,夏季鱼类的喂养方法也要经过严格的设定,同时把控养殖密度,这样才能够减少鱼病的发生,进而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但是,目前水产养殖中存在一些其他问题,只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让鱼病防治和淡水水产养殖管理能够顺利进行。

1 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1 投喂方式不科学

夏季持续高温天气下,淡水湖鱼类新陈代谢速度加快,鱼食摄入量与其他三季并不完全一致,此时养殖湖内的生态环境系统较之以往更为脆弱,受上下层水温剧烈变化影响,鱼类更容易发生应激反应现象大批死亡。看似微小的细节问题常常会直接导致夏季高温天气下淡水湖养殖失败,诸多不具备丰富养殖经验的养殖人员往往不能应时调整鱼食投喂方式,调整养殖密度,导致大量鱼类拥入一片投喂设备区域内导致区域溶氧不足,此外,部分养殖人员为了节省成本向鱼类投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匮乏的鱼食饲料,鱼类自身抗病能力得不到提高,也可能导致疾病暴发。

1.2 水质调控不到位

水质是鱼类生长的外部条件,若是在养殖过程中,对水质把控不到位,只重视养殖数量,那么养殖产量便会下降[1]。池塘养殖过程中,鱼密度较高,鱼群自由活动空间较为狭窄,会对水质产生影响,这时工作人员需要对池塘进行清洁,这样才能够让水质得到有效調控,若是把控不科学,鱼病就会随之而来。一般情况下,鱼病暴发时工作人员会使用药物来改善,但是药物也会对水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整体养殖效率。

1.3 预防机制不健全

在目前的水产养殖中,鱼病的暴发大多都是因为少数鱼,且发病速度较快,工作人员难以对所有鱼进行观察,这样就会导致工作人员在鱼病暴发之后才会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该解决办法对于大范围的经济损失是不起效用的,同时也会减少本次养殖的经济收益[2]。通过了解可知,诸多工作人员在进行疾病防治时,预防措施不够完善,因此会失去最佳治疗时期,进而降低养殖率。在预防过程中,预防一定要在治疗之前,这样才能够减少鱼病暴发率。

2 水产养殖中鱼病防治技术

2.1 调节水质

夏季最主要的气候特征是早晚温差大,淡水鱼在温差较大的外界环境下生长较易产生排泄物,造成上下不等温水体间扩散污染物,迅速降低鱼塘水质环境品质。由此可知,在养殖过程中,工作人员要能够对水质进行严格把控,让水质养分能够满足淡水鱼的生长要求,进而减少水质恶化的概率,保障淡水鱼池塘的生态环境。

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为池塘注入新水,注水的周期一般为7~10 d,在这个周期之内,工作人员要加水或者换水。该项工作中,加水量或换水都是有着一定限制的,整个池塘中的水位要能够维持在1.5~2.0 m,所以在新水注入时,要能够对水位进行调控,新水注入时不能够将池塘底部的淤泥冲起。在注水过程中,若是水位过高,那么工作人员就需要使用相应的机械处理,为池塘中注入大量的氧气。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应当向池塘中投入生石灰,进而保障水质正常。若是池塘中出现营养富集的情况,那么就要投放硫酸铜,减少相应微生物的生长[3]。

2.2 合理喂养

淡水鱼养殖需要注意多方面的因素,进而维持养殖生产率。因此,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合理喂养,对淡水鱼的喂养方法进行合理调整,进而加强淡水鱼的抵抗能力,减少鱼病情况的出现。一般情况下,投食密度应该在1.0~1.2 kg·hm-2,这种密度的投食能够减少鱼群的聚集,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控制鱼塘的含氧量,让淡水鱼能够做出良好的应激反应。除此之外,鱼食的投喂也需要根据水位和温度来进行合理的调整,若是水位较高,那么投食的时间应当在20~30 min,若是温度较高,需要将鱼食的投量减少到原有的70%~80%。鱼食的投放也有着时间和地点的要求,要保障固定的时间、固定的位置,进而让淡水鱼能够有着足够的营养成分可摄取。在鱼食投放过程中,需要放入相应药物来减少细菌的侵害。

2.3 调节养殖密度

淡水鱼的密度是保障养殖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若是养殖密度较小,那么鱼的体型会较大,这样会对池塘的生态平衡产生一定的破坏。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工作人员要能够对淡水鱼的密度进行准确把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若是在炎热的夏季,要能够准确监测,进而应用不同的措施来减少密度问题的发生。

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池塘的自身条件来对鱼种的投放,将每667 m2鱼种的密度控制在800~1 000 kg。在温度较高时,应使用拉网的方法对鱼进行捕捞,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鱼群的健康,进而维持底部的生态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使用拉网捕鱼的方法,但这种方法要对网进行网孔的设计,这样才能够保证捕大放小,进而高效把控鱼群密度。

2.4 及时预防

淡水水产养殖中,鱼病的类型很多,每一种都有可能会发生,工作人员要能够及时防治。一般情况下,鱼病防治方法是对水质进行有效消毒、改善水质的本体。对整个鱼塘投放生石灰或者漂白粉,能够起到有效的消毒作用。在投入了相应的漂白粉或生石灰之后,还需要放入相应的微生态制剂对水质进行进一步的改善。若是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淡水鱼盲肠炎的发病率会较高,工作人员可以将大蒜和食盐与面粉糊混合后加入鱼饲料中,这样能够有效降低该病症的发生率。除此之外,鱼还会得其他的病症。以赤皮病为例,该病症的治疗方法是在鱼饲料中加入相应的抗菌性药物,也可以应用其他的药物进行。若是投入药物,则需喂养两三天;若是投放植物,则需喂养三四天。工作人员在投放药物时,不能为节省资源而减少药物量,否则易致使细菌体内存在一定的抗体,进而降低药物的作用。在喂养过程中,工作人员不能够让淡水鱼对药物排异,要能够和食物充分混合。

2.5 规避灾难性事故发生

在长期天气炎热的情况下,水产养殖中灾难性事故的发生概率会较高,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减少灾难性事故的发生,工作人员应在养殖过程中对池塘情况进行严格的监控,对每一天采集到的信息参数记录在案。除此之外,鱼群的生长情况与外部环境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记录。一般情况下,灾难的防控需要应用药物,若是药物配比不科学,也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情况发生。在预防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同时需要注意水质和疾病感染等问题。这就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对鱼塘进行严格的技术把控,来了解养殖的实际状况,在喂养过程中,要能够精准地计算药物量,让药物量合理科学,减少药害事故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与捕捞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减少使用拉网工作,若是不得已应用了该方法,那么就要投入相应的漂白粉,在鱼塘中这样可以减少细菌感染,进而减少暴发性事故的发生。若是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相应的病死鱼,工作人员要及时将该鱼尸体进行焚烧或者深埋。

2.6 定期消毒检疫

鱼群养殖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严格进行消毒工作,這样能够加强鱼群本身抵抗力。鱼塘整体的消毒,鱼塘出现病原体的概率将会有效得到控制,若是在相应的饲料中泼洒药物,也能够达到相的消毒标准。一般情况下,简易药物是氧化剂和甲醛液,工作人员要严格控制该药物,同时把控量也把控时间,这样能够大大减少水中与鱼体内有寄生虫的存在,同时也能够降低寄生虫数量。若是温度较高,工作人员对简易的效果要进行实际勘测,这样才能够减少一定暴发的概率,除此之外,对鱼群进行定量抽检也是至关重要的,检查的主要内容为病原体,据此制定相应的消毒措施[4]。

2.7 加强鱼类抵抗力

一般情况下,冬季发生鱼病的概率最低,这种情况病原体和病毒难以正常繁殖,所以要想高效提高鱼类的抵抗力,投放鱼苗时间应当进行一定的安排和设计,鱼苗投放之后,工作人员将对饲料科学配比,让其能够达到鱼群正常生活的基本要求。

2.8 病害治疗措施

在鱼病预防工作之际,工作人员还应当对已经暴发的鱼病及时进行有效控制,应当使用质量较好的药物,如鱼虫杀星等。若是想要减少细菌病毒的侵害,可以选择应用生石灰,这样减少病原体的效率也较高。

3 结语

高温环境增加了鱼群养殖的难度,所以工作人员要能够应用科学的办法来提高鱼群生存的条件。一般情况下是要改善水质,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还要能够进行合理的喂养,来加强鱼群的抵抗力。若是鱼病暴发,工作人员需要应用一定的措施来进行预防。一般情况下,是把预防放在主体,这样也能够减少发生概率,也能够降低治疗所消耗的资金。总之,夏季鱼群养殖,需要克服许多的困难,接下来鱼群养殖工作还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曾令兵.夏季持续高温水产养殖管理要点[J].新农业,2011(16):51-52.

[2] 蒋高中.20世纪中国淡水养殖技术发展变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3] 刘影爽,史增奎,杨爱娟,等.成鱼精养池塘套养黄颡鱼技术要点[J].河北渔业,2015(10):52,76.

[4] 毕冬花.持续高温天气淡水水产养殖管理与鱼病防治技术要点[J].河南农业,2016(14):79.

(责任编辑:刘昀)

作者:王永

淡水水产养殖论文 篇2:

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分析

摘要:迅速发展的淡水水产养殖业,为广泛推广和应用高产高效的养殖技术提供帮助,随之提高传统机械增氧技术要求。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机械增氧方式种类和原理,然后介绍当前淡水水产养殖业应用机械增氧技术现状,最后提出淡水水产养殖有效应用机械增氧技术的策略,希望给有关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淡水;水产养殖;机械增氧技术

引言:想要提高国内淡水水产养殖业的水产品质量和产量,必须对机械增氧技术进行科学应用。然而,当前机械增氧技术在淡水水产养殖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缺少足够机械设备总量、水产品质量较低等。有关人员将这些问题解决好,有利于促进水产养殖整体质量的提高,保证现代淡水水产养殖业的大力发展。

一、机械增氧设备种类和原理

(一)局部增氧

局部增氧是机械增氧中的一种典型方式,普遍应用于淡水养殖环境中,能够获取十分理想的增氧成效。究其原因,主要是应用此种增氧方式,可以解决泛塘状况。并且此种方式优势非常明显,具体是可以开展定点增氧工作,稳定工作范围。叶轮、射流、水流式设备是此方式的典型代表设施。其中可获得最显著增氧效果的是叶轮形式,应用十分广泛。这种增氧设备的原理是通过对叶轮旋转力量的应用,促进水体中大量水化的产生,扩大水与气接触面积,提高水体溶氧速度。并且水体搅动使水体中热分层、养分层受到破坏,导致对流现象的形成,更加速水体溶氧[1]。

(二)底部增氧方式

这是一种新型增氧技术,通过创新充气形式的增氧技术而成。微孔爆气设备是此项增氧方式的典型机械设备,这个设备有机结合风机和管道,促进新装置的形成,增氧作业在其底部开展,风机功率、管道密度布置都会影响增氧能力。对比一般设备,微孔爆气设备的安装程序相对复杂。将微孔管道铺设在底部,然后加压处理管道,确保小气泡从微孔中冒出来,然后以弥散形式上升,上升过程中结合水体,提高其底部溶氧能力。

(三)平衡增氧方式

这是一种以水体净化为基础开展增氧作业的方式。耕水机是其典型设备,主要不足是具有较小功率,较低转速,无法获取瞬间增氧成效,实际增氧能力较低。优势是可以24小时连续作业,消耗很少能源,持续交换水体上面的富氧水和水体下面缺氧水,提高溶氧能力,使水体氧气不足问题得到解决[2]。

二、淡水水产养殖应用机械增氧技术现状

(一)缺少增氧设备

现阶段,国家仍然缺少充足的机械增氧设备,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增氧机生产速度,但是,无法对高效养殖需求进行满足。一般情况下,增氧机数量需要与下面数据保持正比关系:淡水养殖面积;养殖密度,换言之,越大的养殖水面要求越多的增氧机,越大的养殖密度要求越多的设备。

(二)不科学的装备结构

虽然当前广泛应用叶轮式增氧机,然而,其他增氧机具有缓慢增速,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水产养殖户跟风严重,未对水产养殖的品种问题进行考虑。据调查,叶轮增氧机在增氧机总量中占据99%的比重,这造成设备现状不符合水产养殖发展趋势[3]。

(三)传统操作习惯

底部增氧技术具有较晚起步,发展速度较慢,具有类似情况的还包括平衡增氧技术,因此,当前占据主体地位的是局部增氧方式。大部分养殖户为了使泛塘现象得以规避,缺少预见增产增效的能力,将应急措施确定为增氧方式,不能对有害物质的分解作用和木质改良作用进行全面认识。具体应用实践中,一旦缓解鱼类浮头或泛塘现象,增氧就会被中断,从而出现一些问题:不充分爆气;不显著的水层交换成效等,严重威胁鱼类生存环境。

(四)水产养殖人员素质能力有待提升

我国从事淡水水产养殖行业的人员以农村养殖户为主,他们缺少专业养殖技术和知识,无法科学合理应用机械增氧设备,无法使增氧设备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大部分养殖户不了解底部增氧技术和平衡增氧技术的额外作用,选用增氧设备时,对水质和水域持续发展问题有所忽视,严重偏离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技术发展目标[4]。

三、淡水水产养殖中有效应用机械增氧技术的策略

(一)强化机械增氧设备生产与技术

首先,快速发展的水产养殖业,提高市场对机械增氧设备的要求,由此看来,必须强化机械设备生产,使我国机械增氧设备储备量不断增加,对市场需求进行满足。

其次,当前仍然有一些问题存在于淡水水产养殖的机械增氧技术中。例如,仍然需要人工操作机械增氧设备、一些增氧设备效率低、能源消耗高、过载保护技术不足等。现阶段,社会更加注重保护环境,平衡生态,因此,在机械增氧技术开发方面,也要重视开发低耗能技术,与此同时,促进机械增氧设备的自动化发展,应用现代化自动技术替代传统人工操作,可以使机械增氧设备艺术上的壁垒得以减少。最后,积极研发机械增氧设备低压启动技术、过载保护技术,有利于降低机械增氧设备使用中出现故障问题概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机械增氧设备的成本消耗。

(二)机械增氧设备的科学应用

我国具有各种类型机械增氧设备,每种设备的优点都不同,其中能够明显提高水质、净化水体的是底部增氧技术和平衡增氧技术,叶轮式增氧设备具有较低购买成本,在局部增氧中比较适合应用,由此看来,必须以水体情况为依据,通过详细分析工作,将适合的水体增氧设备选择出来。另一方面,可以科學搭配各种机械增氧设备,有机结合不同增氧设备优势,将其应用于同一片养殖水域中,使养殖水域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促进增氧成效的提高[5]。

(三)增氧设备水体净化功能的强化

水质变差是淡水水产养殖中的最大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过度投放饲料,加上水产动物的排泄物,使水质产生富营养化。不断降低的水质,大大减少水中含氧量,导致鱼类浮头、泛塘情况的出现,最终使淡水水产养殖产量不断下降,给水产养殖户带来一定经济损失。由此看来,必须在保证不改变机械增氧设备增氧能力的前提下,提高水体净化功能,减少富营养化导致的水质降低问题。或者将水产生态循环模式创设出来,使排泄物、饲料、水体底泥对水质的影响降至最低。

(四)加强培训水产养殖户

我国严重缺少专业水产养殖人员,很多水产养殖户来自于农村,很少接触专业养殖知识,因此,养殖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合理使用增氧设备问题,这要求加强培训我国水产养殖人员专业知识和相关技术,综合应用各种方式如知识讲解、技术演练、座谈会、讲座等,使水产养殖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机械增氧技术,提高其应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保证科学专业化养殖,促进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结束语:总而言之,将机械增氧技术科学合理应用于淡水水产养殖业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从整体上促进水产养殖质量的提高,为行业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保障。针对现代增氧技术存在的使用问题,技术人员需要进行充分认识,借助研究分析,突破技术使用限制,促进机械增氧技术使用效率的提高,解决技术使用中的高耗能问题,实现淡水水产养殖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邱锦辉,周士琳,邓少强.水产养殖机械增氧机的应用与发展[J].现代农业装备,2020,41(06):25-28.

[2]蒋建明,乔增伟,朱正伟等.水产养殖复合式自动增氧系统设计与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20,51(10):278-283.

[3]黄盛杰,郑巍,刘斌.机械增氧设备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20,58(08):146-148.

[4]焦宝玉,贾砾,张凤枰等.池塘养殖中不同机械增氧技术的组合及效果验证[J].淡水渔业,2016,46(05):105-112.

[5]李潇轩,杨志强,尹陆乐等.2种增氧模式对锦鲤生长的效果分析[J].水产养殖,2019,40(06):14-16+19.

作者:陈元红

淡水水产养殖论文 篇3:

淡水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摘 要 新时期,随着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健康,对于淡水水产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淡水养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基于此,针对淡水水产养殖中存在的经营方式、资金、市场风险等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改变其生产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养殖模式等方法,以期能够促进淡水水产养殖产业发展。

关键词:淡水水产;养殖;对策

南方淡水养殖的水产品往往脂肪含量较低,且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价值,所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市场上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但是当下农副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淡水产品的成本控制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当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改变经营方式,提高产量产值,为生产户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利益。随着南方淡水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养殖的产量也不断提高,并且通过对于成本的节约,养殖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淡水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市场销售问题也逐渐突出,南方各个地方均将市场的开拓以及市场体系的建立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1 淡水生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1 养殖户的经营方式过于陈旧

在湖南地区,淡水养殖都是以小型的养户为主,在经营的方式上都是采用自销自营的方式,这种方式过于重视眼前的利益发展,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如果市场发生一定的变化难以在变化中生存发展。1)大部分湖南地区养殖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还达不到要求的标准,同时专业的养殖人员人数还达不到要求。此外,专业化的人才都是采用临时外聘的方式,使得专业的人才并不能够长时间待在养殖场中,这样将会严重阻碍养殖发展以及推广。同时,湖南地区养殖户在养殖的过程中都是采用以往的经验进行相关操作,没有掌握系统化的技术,使得养殖产量受到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养殖的长远发展。2)养殖户还不能够全面掌握市场发展动向,因此经常会出现产值和价格不相等的现象,这样将会大大降低产品本身的价值。

1.2 资金不足阻碍淡水生产养殖的扩大化再生产

要想使的淡水养殖产业得到有效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资金作为支撑,如果资金无法得到保障,不仅使得湖南当地的养殖产业应用得不到有效的开展,同时也对其发展和推广产生一定的阻碍。虽然当下湖南农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改革使得农村经济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农村中还是缺少足够的金融机构,使得淡水养殖产业得不到有效的资金利用,同时农村资金开始大量流入城市,使得农村资金逐渐减少,严重阻碍了淡水养殖产业进行有效的融资[1]。

1.3 不具备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养殖的水产品往往表现出过于单一化,容易导致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湖南当地的大部分养殖户不能够全面了解市场的变化趋势,同时还缺乏一定的议价的能力。此外,在水产品的养殖户中很少能够同农村合作社进行有效的合作,无法更好地抵御市场环境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农村领导干部对农村合作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其推广还不能够有效的展开,使得广大农民不知道农村合作的重要意义,同时在很多养殖户的心理还存在一定的抵制心理不知道合作能够为自身带来多大的效益[2]。

2 对淡水水产养殖业的建议

2.1 改变养殖户的生产结构模式,提高收益价值

以往湖南当地的淡水水产养殖户往往是以散户形式存在,同时在养殖的过程中往往提供产品过于单一化,这样将会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一旦市场中出现一定的波动就会使得养殖业出现生产过量的想象,或者低价格处理的现象,这些都不利于养殖产业的持久发展。所以要改变养殖的模式以及结构,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以此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同时对单一化的品种还要进行不断专研,产出更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以此更好地抵抗市场中随时可能产生的风险。同时,还要应用先进的大棚养殖、稻田养殖、工厂化等养殖方式,更好地利用湿润气候的特性,使其水产品都能够得到健康的生长,从而使养殖户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提高生产产量同时也是对环境的合理利用[3]。

2.2 形成科學合理的集约化养殖,提高经济效益

水产养殖是一项需要综合技术的养殖模式,但大部分养殖者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往往会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新技术,所以需要对养殖户进行经营化的管理,以此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4]。同时,政府机关还要定期组织培训学习,使得养殖户能够全面掌握经营管理的理念,帮助养殖户向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养殖户用户也要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比如要由以往的数量养殖转变质量标准化养殖,传统经验养殖改变为科学的技术养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集约化养殖的目的,更好地扩大规模,提高产量产出,同时对产品的质量也是一种保证,以此能够更好地促进养殖企业的发展,同时在发展当中还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5]。

2.3 促进淡水养殖产业向规模化、效益化方向发展

加快淡水养殖原良品种的建设,通过淡水养殖原良品种的建设,进行品种的优化和培养或者引进更新,给育苗场提供优质苗种,给广大的养殖户提供优质苗种[6]。大力普及健康苗种的培育技术,从源头防治病害的发生。加强营销合作,加速市场信息的传达和沟通。加强部分市场管理人员的培养,完善水产中介机构建设,积极开展国内生产和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发布。要引导企业和养殖业合理地进行生产、加工、销售,尽可能地规避市场风险,促进淡水水产业的大型化、效率化发展[7]。

3 结语

虽然当下我国淡水养殖产业发展中积极有效地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是我国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还需要不断学习来弥补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使得行业的发展进入到崭新的阶段,行业发展必将会更好地促进企业持久进步,更好地提高企业的不断创新,以此能够使得企业走向世界发展的大舞台之中,为人们可以带来更好的服务,同时行业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创新改革必定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毕冬花.淡水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6(9):73.

[2] 王丽.淡水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8(3):223.

[3] 黄友强.淡水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农机,2018,45(7):52,54.

[4] 李进.浅谈淡水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5):128,131.

[5] 李文华,赵瑞亮.浅谈我国淡水池塘养殖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J].山西水利科技,2017(1):91-93.

[6] 张润梓.北方淡水水产养殖存在问题和技术应对措施[J].农技服务,2015,32(10):181,140.

[7] 陈智娟.淡水养殖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成本收益分析[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杨应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医院财务管理论文下一篇:史料历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