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新闻稿范文

2022-06-05

第一篇:如何写新闻稿范文

如何写新闻稿

1、新闻稿六要素(“五个W”和“一个H"):

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 Where(何地)、Why(何故)、How(如何)

2、新闻稿结构

(1)题目:简要、突出、吸引人。 (2)导语:开宗明义,人事时地物。

(3)主体:对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注意要主干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4)结语:简洁有力,声明该新闻的背景,强调该新闻的意义与影响,或预告下阶段活动。

注:有需要的话要加入有助于读者理解的图片和表格。 3.写新闻稿注意点

(1)一篇高质量新闻稿,要有个鲜明的主题。

(2)文中要尽量使用直接引语,尽量少地进行记者的观点表达,防止造成误导。

(3)新闻稿最忌讳枝蔓纵横,冗长拖沓。写作一般篇幅不长,常常在一百到两百字之间即可,就事论事则可。

4.新闻稿范例

职院成功举办写生汇报画展

4月21日—26日(何时),我院在第十教学楼(何地)展示厅举办了2010级学生写生汇报画展(何事),职院师生纷纷踊跃到场观展。4月21日,在北海校区调研指导工作的唐贵伍书记、覃干超副书记、黄家城副校长(何人)一行在职院领导班子的陪同下也观看了画展。

此次展览是以“我们眼中的美丽北海”为主题举办的写生汇报画展,展出的300多幅优秀作品均出自职院设计系2010级学生之手。画展作品清新自然、细腻生动,描绘出了北海美丽的风景、厚重的历史文化及多姿多彩的地方风情。唐贵伍书记在观看过程中对画展的成功举办及同学们的绘画作品给予了肯定,同时希望学院今后多探索、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如何)

此次画展不仅给予了同学们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激情,提高了同学们的艺术修养和绘画水平,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客观评价)

第二篇:如何写好新闻稿

——和睦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工作系列报道一

3月19日,杭州和睦幼儿园在二楼音乐厅举办新闻稿写作知识培训,这是和睦幼儿园结合拱墅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加强幼儿园宣传,提高宣传报道水平的重要举措。

本次培训由幼儿园信息组的桂亮老师讲解《怎样写好新闻稿》。幼儿园全体教师,共30余人参加了培训。在培训中,桂老师结合当前老师们对新闻稿写作的困惑作了详细的分析,并以“幼儿园特色活动为中心,切实做好宣传”为切入点,以“培养新闻意识,找好信息角度”为重点,主要讲解了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如何写好新闻稿以及撰写稿件应把握的思想要点等内容。

培训中讲到:幼儿园日常宣传要注意积累幼儿园各类活动的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教师们还要时刻关注拱墅教育网站,掌握信息,了解形势;要围绕“新“字做文章,用最有价值的文字、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思想;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去报道。并建议大家在做好本职岗位工作的同时,带着激情做好宣传工作,多揣摩修改过的稿件,不断提高文化素养,提升新闻稿的写作能力。最后,培训中提出以“勤于学习积累,善于观察思考,千锤百炼出精品”作为结束语与教师们共勉。

这次培训活动使教师们对新闻稿无处下手到逐渐了解其选材、撰写方法,许多教师都觉得本次培训受益匪浅。“今天的学习培训真是很实用。现在终于知道了应该如何写新闻稿!也明白了之前写的稿件需要提高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会后参加培训的一名教师兴奋地说。

杭州和睦幼儿园

信息组

第三篇:如何写红色之旅新闻稿

红色之旅

引子走在郁郁葱葱水声潺潺的红色景区,让远离了城市尘嚣的心灵得以暂时休憩;踏上一条条红色旅游线路,唱着荡气回肠的红歌,同时又能品味到当地丰厚的文化底蕴。红色、绿色与古色的交错融合,让旅途充满了兴味与愉悦。在七一建党节即将来临之际,*****踏着岁月的足迹,回顾革命传统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

我们的第一站是***,红色景点简介(叶飞福建南安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叶飞故居则位于巍峨的金刚山腰,总占地面积 750 平方米 ,建筑面积 330 平方米 ,是两进五间张典型闽南古建筑。陈列馆共分为六部分:

一、家乡、家族、童年;

二、投身革命;

三、烽火岁月;

四、心系海防;

五、建设祖国;

六、余热生辉。馆内陈列着叶飞将军生平事迹照片;叶飞少时用过的医厨、书桌、床铺、小油灯;叶飞穿过的棕蓑衣、用过的藤书包、将军服、墨宝以及战争年代用过的子弹。整个陈列馆布局严谨,风格独特,史料翔实,内容丰富,是一部革命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活教材书。)联系到旅游团队自身(我们一行人感慨良多:革命条件如此艰苦,革命之路如此漫长,先辈们的血肉铸就了美好的今天,我们有何理由不思求索,颓废不前,浪费大好光阴。)

结束对叶飞故居的参观,一行人来到了蓬华镇和永春云河谷进行游玩。红色旅游往往不限于感受红色,还在畅游大自然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召唤,体验当地纯朴的民风民俗。红色旅游让我们实地感受历史故事,而大自然则能够产生无可替代的教化作用,面对魏巍山河,唱起红色赞歌,我们豪情万丈,斗志昂扬。

意义升华,不仅知识看红色景点,了解民俗,亲近大自然放松身心,提高今后工作效率。此外,沿途还可观赏无数文物古迹。这些,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老区人民的自豪,也是游客无不赞叹的瑰宝。回顾过去,老区人民为摧旧迎新而作出的贡献感天动地。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面前,申鹭达作为卫浴界的领军企业之一有必要也有责任拿出新干劲,发扬红色精神 ,为创造和谐美好社会添砖加瓦。

第四篇:如何写好企业新闻稿

1. 如何写好企业新闻稿(之一)企业新闻的特点

大家都有一些新闻功底,今天我们就重点来探讨怎么样写好企业新闻。 新闻也称“消息”,它是一种传递迅速,文字简明的事实信息,是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报道,新闻的特点可简单概括为四个字:快、实、新、短。

“快”就是要迅速及时,讲究新闻的时效性,事实发生同分开见报之间的时间越短越好。

“实”就是用事实说话,要安全真实。

“新”就是思想鲜明,有的放矢。具体表现为材料要新,要把人物、新事迹、新经验、新创举等新鲜事物报道给人们,扩大人们的视野,认识要新,新闻所反映的思想,说明问题,要富有新意。

“短”就是语言简明扼要。

总体来说,企业新闻承担着对外对内进行新闻宣传的任务。

对外,由于行业的服务对象是面向整个社会,行业特点决定了他需要依托大众媒体的宣传、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对内,面向干部职工宣传教育,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干部职工凝聚力。把握企业和大众的新闻宣传尺度是企业新闻工作者的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企业新闻所独具的特点。

可以这样说,企业的新闻宣传是企业勾通社会,团结职工,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的重要手段。客观来说,企业新闻和大众新闻是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实质上,企业毕竟是以赢利为最终目的的市场主体,企业在新闻价值的取向上有自己视角和观点,具有主动维护企业利益的功利性。

1、企业新闻其注重点在“宣传”,而不在时效性。企业新闻宣传虽然也报道一些时效性强的新闻,但其注重点在“宣传”。宣传企业管理层的战略、决策,宣传企业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典型事例,弘扬企业文化,刊登领导讲话等等,对新闻的时效性、新闻性不是特别关注,比较注重宣传效果的大小。

2、企业新闻宣传以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为价值取向。企业新闻对内重在宣传教育,统一干部职工思想,新闻是“多报喜少报忧”,对外竭力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目标。宣传上更是“只报喜不报忧”。

至于这喜怎么样报,就大有讲究。广东某集团曾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正值午餐时间,因部分员工离食堂较远,就在附近的桥头快餐小摊解决。集团的董事长的车子从此处经过,看见小饭摊上挤挤嚷嚷用餐的都是本公司的员工,马上停车察看。一问才知,原来这里一份饭菜只需一块钱,但卫生和质量可想而知。这位董事长当即叫来有关部门的几位老总,大家一起吃起“一元快餐”来,然后问:怎么样,好不好吃?其实,此时大家都领会了这位董事长的意图。这位董事长也不多说,责成相关部门马上开会,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很快,财务拨出20万专款,三天内在三期工程新厂区为员工搭建了临时食堂,解决了大伙的吃饭问题。听到这一消息,公司内刊的特约记者和通讯员前去现场采访,先后连发两篇稿子——《董事长的餐桌会议》《桥头一餐饭老总一片心》,在公司内部报刊上连续报道,引起很好的反响。因为这个小小的细节就是这位董事长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对员工的关爱;也是公司文化中的人本精神,也是这篇稿子的“新闻眼”所在。

3、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者应当是熟悉企业情况的“专家”。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人员要了解新闻宣传的基本规律,要熟悉企业运作流程、发展情况等方方面面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宣传与新闻工作有机结合,增强企业新闻宣传的可信度和传播效果。

谈到企业新闻人员挖掘新闻,我们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每年榨季生产完后,我们糖厂就开始进行了几个月的机器维护和修理期,如果每年都是写香糖认真组织职工做好机器维修迎接榨季到来。这样的文章就没有什么新意了。国庆节前,你们厂的陶朝东跟我说要写这方面的报道,就谈到如何写才有新意。我就建议他联系国庆写工人加班加点维修为国庆为党的十七大献礼,这样更能体现我们香糖职工的奉献精神。于是,他在放假这几天到厂里拍新闻图片,并配文字,题目是: 。结果稿件安排在我们《武鸣时讯》的头版倒头条。所以挖掘企业某个现象后面的本质,并以敏感的态度关注,是一个企业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4、企业新闻宣传获取信息、线索相对容易。企业新闻的任务就是宣传企业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社会美誉度,再加上企业新闻宣传往往被列为管理机关的一项职能,因而有时还带有行政命令的形式。因此,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人员在采写新闻时往往能得到被采访对象的主动积极配合,获取信息、线索相对容易。

我们香山糖厂有自己的宣传阵地,出版:香山糖报和墙报,有自己的宣传载体,非常有利于管理层决策的宣传贯彻,更有利于职工及时了解公司的发展及动态。因此,增强企业新闻宣传队伍自身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篇反映企业工作的好的新闻稿,往往是在熟悉企业工作的通讯员的优秀底稿基础上才能产生。只有企业的新闻宣传队伍素质提高了,才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出反映企业工作的优秀新闻作品,从而最终提高企业的新闻宣传效果。

2. 如何写好企业新闻稿(之二)为什么我找不到新闻

可能大家一直在想:为什么我找不到新闻?

有的说:我成天都在忙碌,写这写那,但是似乎从来没有时间看报纸、看电视。常常把新闻挂在嘴边,却离新闻越来越远。

另外,多看相关行业的报纸,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写作启示,别人写这样的角度很好,我们是不是也有相似的呢?这样的标题很吸引人,我们能不能为我所用呢?(谈自己写作提高的体会:一个是多看报纸,借用人家好的思路和标题,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采写收集资料,撰写稿件;二是多读文章和反复读好文章,并融入自己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感知能力。)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们的新闻敏感被现在报纸上每天刊登的新闻报道“吃掉”了。现在的新闻报道开篇必定是“……会议召开,……领导参加”。长期以来,我们不觉得这种”八股文式”的写法有什么不对,自然而然地我们的新闻敏感就消失了。

有更多的人可能认为:写了也不见得发表,发表了也不见得有酬劳。没有动力,写也白写,所以就偷懒。不就是个作业嘛,做与不做,没什么区别。

有的人是:一般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没有大局意识,不从全局考虑,没有站在领导站在全企业利益甚至本地区的高度去考虑,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份量就低。找不出有价值的东西,只好照抄文件,敷衍了事。

所以,平常多看新闻,多看相关行业的报刊,增强新闻敏感。要注意观察,要有另类的思维,独特的见解和理解,从平常的东西找出有价值的内容,找出切入点。站在广大读者的角度去采访找出新闻。

3. 如何写好企业新闻稿(之三)企业报刊新闻写作常见问题解析

知道了我们为什么找不到新闻,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企业报刊新闻写作常见问题解析。

一、新闻与宣传不分

如果以宣传和新闻的标准来衡量,许多人采写的文章多属于宣传,而不是新闻。仅有一些可以称得上新闻的会议消息。这一方面是由“企业喉舌”的性质决定了它只能以宣传为主。另一方面,也因为我们本身没有自觉的新闻意识。

二、新闻脸谱化

通常存在这样的问题,越是重要的新闻、越是重要的讲话、越是重要的发奖大会,就越是模板化、脸谱化和程式化。

例如:会议的报道模板:某某部门,于某日,在某某地方,举行了某某大会,集团某某、某某、某某……领导人参加,某某领导主持大会。某某领导讲话。

会议气氛隆重,某某领导宣布会议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某某领导发表讲话。

会议首先……其次……接下来……最后…… (领导讲话很长,但是很少使用直接引语。)

关于这些报道的模板式案例比比皆是,每天随便翻开任何一家主流报纸,上面刊登的那篇可读性最差的新闻一定是严格按宣传模式制造出来的。而我们这些深受其害的内刊人竟以此为”金科玉律”,又反过来去毒害他人。

三、不会写新闻标题和导语 新闻稿件要写好标题。

好的标题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篇新闻稿件能有一个好的标题,那么就会给人以好的印象。

新闻稿件的标题不一定要有文采、诗韵,最好就是整篇新闻稿件的中心思想,反映整个报道的主题,让人听了题目就能明白了整个报道的大概内容了。

像我们在单位,每天都收到很多稿件,每天要下乡要采访,回来还要写稿件编版面,工作很忙。要处理这些稿件,第一个视觉就是:新闻标题。好的新闻标题会先看,先处理;普通的标题会做到后面看,如果是全县同类开展的一些活动,没有好的角度,往往稿件被枪毙。

比如说:前阵子,全区全县都在搞城乡清洁工程,很多通讯员写稿件来,不是说镇里开动员会,镇领导作重要讲话和重要部署;就是说组织干部学生上街开展大扫除。这类的稿件,如果是第一个发来的还有些价值,后面来的就没有什么新闻价值了。但如果是写些深度报道:群众什么样自觉加入到清洁工程中来,一些典型的人物或者新的举措,这样的稿件才有价值了。

谈一些制作新闻标题的体会:

城里人下乡度“蜜月” “泥腿子”进城过周末(华南新鲜事) 日前,广西武鸣县双桥镇下渌村迎来了一批客人,广西农校的学子们入住该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村主任韦瑞运说,近些年来我们村靠种养发展经济,如今村里楼房林立,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有果园、文化室、钓鱼台,不少城里人都喜欢节假日来度“蜜月”,寻找一份宁静与和谐。这是武鸣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喜人变化的缩影。

近年来,武鸣县依靠资源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现已成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农业部水奶牛和秸秆养牛示范县,2003年7月被国际品牌协会授予“中国龙眼之乡”和“中国木薯之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农村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全县建有沼气池9.7万座,入户率达78%,创建92个生态文明示范村屯,建成生态家园示范户3263个,使得街道、巷道卫生环境大大改善,不再像以前污水肆意横流。不少村屯还筹资铺设村道、巷道,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有些村屯还建有文化娱乐室,村民可以打篮球、读书、看报、学电脑、唱卡拉OK等。居住的环境好了,引得不少城里人“眼红”,都乐意到乡下过节度假,感受农村“新鲜的泥土气息”。老家在城东镇邓广村的县信用联社的黄先生说,以前村里破破烂烂,逢年过节都懒得回去,现如今村里建起新村,又搞硬化、绿化。节日里还有斗鸡、斗狗、赛歌、球赛等壮族传统活动,节假日都乐意回来,有时周末还喊同事、朋友一起来玩呢。

而对于手头宽裕的农民来说,周末进城玩耍嬉乐也成了他们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近年来,武鸣县的城镇建设也取得了喜人成绩,县城高楼林立,街道宽敞漂亮,焕然一新,新崛起的伊岭开发区、城东开发区、红岭开发区等已成为县城重要的商贸住宅居地。仅红岭开发区就有800多位农民购置地皮建房,这些农民平时外出跑生意或下乡看护果园,子女则寄宿在县城的学校读书,到了周末便回到县城与子女共度周末。而县城附近乡镇、村屯的青年到了周末则相约到县城喝夜茶、唱卡拉OK、打桌球、溜冰、打保龄球等,近距离品味“都市”生活。

4. 如何写好企业新闻稿(之四)新闻导语

下面谈谈新闻导语:

无论任何媒体报道新闻,导语是基础。一般而言,导语是整篇消息的第一个单元,它以凝练简洁的语言告知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和观点。好的导语给读者和观众一种期望,一种诱惑。如果你在导语中失去了读者,你就别想指望在稿件的中间把读者拉回来。

为节约时间,我们就不再举例。 那么,具体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

1、 更新观念,打破惯性。

“改变行为必须先更新观念”。由于我们很多的通讯员和厂报的编辑记者没有经过新闻写作的基本训练,长期受“机关报”文风的影响,耳濡目染之下,形成了一些固有的新闻观念和写作习惯。比如我们许多内刊记者对会议报道都不感兴趣,认为“太死”,“没什么东西”,“就报报程序而已”,而在国外,正相反,记者们都爱跑会,因为会议里也埋藏着“大新闻”,只要记者注意挖掘,把会议写活,写透,则会议新闻不会成为死板、枯燥的代名词。读者关心的是会议中披露了什么,开会的目的是什么,以及达成了什么结果等,而不是关心会议的程序。就像现在要开十七大了,大家上网看看,凤凰网的记者是什么采写新闻的:

·中共治国理政历经三次重大转变

·中共党代会中央委员新面孔是规律 海外关注人事布局 ·人事、民生成境外华媒17大关注焦点 ·京西宾馆:43年中共重大决策诞生地 ·17大用车均为红旗

2、 学习一些写作技巧

导语不必包括稿件里所有的要点,只需选取其中最吸引读者的一两点就可以。

《新闻学核心》中说:“永远把最有意思的放在导语中。导语中只包含和强调突出一件事情。”“把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和最能吸引读者的行动、讲话、声明或场景放在导语中。有的新闻事件中包含多个兴奋点和亮点,记者只能金子里挑钻石,选取最大的钻石。”“导语是事件的高潮”,而不是无关紧要的铺垫和引入。

想吸引读者,必须知道读者的心理。作为写作者,心里应时刻记得读者,不要忘了自己也是读者。你要知道读者喜欢什么,反对什么,什么内容读者才会感兴趣。你自己都不相信的,你自己都无动于衷的,最好不要写。写导语时尤其要注意。记住,导语的作用是要读者看了导语愿意读下去。

现在我们来共同学习写导语的经验:

1) 导语中选用的事实,必须是到了非要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不可的地步。这种事实有一种紧紧抓住读者的力量; 南糖香山糖厂通过清洁生产验收

日前,武鸣县香山糖厂以其突出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业绩通过了自治区清洁生产验收,成为全区第八家、武鸣县第一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

2) 所报道的事实或观点有新意或新的味道;

3) 坚持倒金字塔结构,导语不要超过50个字,最好是一句话导语; 4) 导语内容越具体越好;

5) 导语要有一个兴奋点或卖点,要调动读者的情绪,而不是他的大脑; 6) 用讲故事的口吻写导语,好像你在跟一个坐在对面的朋友讲故事; 7) 从具体问题入手,然后在正文拓展话题; 8) 导语最好有视觉感;

9) 导语写作要有针对性,要明白稿件是给谁写的;

10) 尽量使用直截了当、生动的、不拘形式的语言和短句子。

比如上面提到的会议新闻,要永远把会议中最有意思的新闻放在导语中,导语中只包含和强调突出一件事情,而不是一开始就罗列一大堆事情,什么会议召开,谁出席,讲话,讨论了什么,通过了什么。在报道这些事件时,不是报道什么会议召开,或是什么领导人讲话。而在于在这个会议上,人们或领导人讲了什么新鲜的话,或回答了公众关心的什么问题。

应该把会议的目的——做出的决定和采取的行动放在导语中,而不能采取编年史的写作手法。 5. 如何写好企业新闻稿(之五)现代生活发展趋势及其新闻写作的启示

前面我们从写作技巧与思路上对企业新闻写作进行了探讨,接下来,我们从现代生活发展趋势方面进一步探讨企业新闻写作的路子。

现代社会的三大变化主导着新闻写作的流向:

一、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变化:现代生活特点是快节奏、紧张。 生活的快节奏体现在社会对工作高效率的要求,时间本身就是资源,时间的浪费意味着成本的增加,竞争力的削弱。快节奏成为社会的要求,也成为人们自发的追求。

快节奏,紧张的现代生活,人们接触大众传媒的时间也要少。人们不会象阅读专业书籍一样“研读”报纸、电视,而是无意识的用眼睛“扫描”,以期获得更多新鲜的、变化的信息。

这给新闻媒体带来的变化是: ①长文减少,短文增多。 ②文章短而信息容量却很大。 ③图片增多。

④一整片一整片的文字少了,分行增多,以适应“扫描式阅读”的需要。 ⑤信息更新更快,对信息的新鲜度要求高。

相应的,对我们在坐的各位采写员而言,现代生活的“加速现象”对我们新闻写作的启示是:

①多写短文。1000字能写完的,决不写成1001个字。 ②言简意丰,可以成“压缩饼干”,决不能作“灌水文章”。 ③能用图片说的,少用文字说。 ④语言节奏可以快一些,多分行。 ⑤多关心企业营运方面鲜活的事实事例。

二、新闻媒体环境的变化:信息爆炸的年代,新闻媒体何其多也! 有党报,机关报,有行业媒体,有都市晚报型媒体,有经济类媒体,有娱乐型媒体;有电视、有杂志,有报纸,有广播,还有网络媒体,人们处在信息的重重包围之中。

在同一个媒体当中,也有不同的版面,而且照现在的趋势来看,成功媒体的版面也有越来越多的倾向。新闻写作首先要解决引起“受众注意”的问题。

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有意注意通常是由受众本人自己的需要而产生,另外,也要通过本人一定的意志努力。比如,一个代理商在寻找产品阶段可能会有意识的留意报纸上新闻与广告。一个从事政治工作的人会去有意识的留意电视中会议传达的详细精神,一般的大众则可能不会如此。

所以这些新闻媒体环境的变化给我们在坐的各位带来的新闻写作启示是:

1、以前重视标题与新闻提要、导语的写作,现在要把标题、新闻提要、导语的写作提到一个更重要的战略地位。锤炼新闻标题和打造广告语一样,要让它简明而含有丰富的信息。

2、在新闻的选材,角度的选择上,要推陈出新。新鲜的东西才会引起人们的兴趣。

3、研究读者心理,以一个”虚拟读者”的身份和兴趣来选择新闻内容。

4、注意新闻事实与读者情感上的关联,并且把它们千方百计挖掘出来。

5、在必要时请写一些“编者按”、“编后语”,揭示新闻的重要意义。 如果你是记者和编辑,当然条件很好,如果你是企业和广告、公关公司的人,不要不好意思,这种事我们干过,编辑大人叫好!

6、写作中多用动词,增强动感。

7、多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少用空话。

8、有机会的话,要多和编辑记者联系,这样你采写的稿件才会得到更多关注和帮助。

6. 如何写好企业新闻稿(之六)新闻写作的“十二字真经”

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为:“多事实少评论,多客观少主观”。

这可称之为新闻写作的“十二字真经”。真正领悟了这十二个字,就领悟了新闻写作全部学问的百分之八十。

“多事实少评论,多客观少主观”包含了这几层意思,作者在占有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是有思想和观点,有倾向的,但作者的思想和观点是通过报道事实本身,以客观的立场呈现,自然而然的显示出来的,不是通过作者站出来评论,以主观的、特意的方式指出来的。

愈是好的新闻,就愈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愈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

把“这十二字真经”用活,形成强有力的无形意见,有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下面结合例子分述:

①精选典型事实,以小见大

俗语说: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在新闻策划中,我们必须有一双慧眼,能在企业纷纭复杂的经营活动中精选出有价值的典型事实,有价值的事实未必是大事,有时一个小企业的一件小事,初出端倪,就能反映一个行业的巨变,成为一个大题材。

②正反并举,对比衬托。

有比较就有鉴别,有时,新闻策划者只要将古今,正反,国内国外等不同的事实组织摆放在一起,读者就能自动得出结论。新闻策划者本人不用出面说一句话,而要说的全部说出来了,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③适时引语,借口说话

新闻策划者自己站出来评论新闻事实,是主观的评论,但是将别人对事实评论的话记述出来,就是一种客观的报道了。这等于是把自己想说的话,借别人的口说了出来。比如,新闻策划者可以自己或通过媒体采访一些各行业的专家,引用他们的话,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所引别人的话,必须是别人的原话,真实、准确,可以删节,但不能听凭自己的表达冲动,断章取义,歪曲原话。

④用活数字,说话有力

数据是很有力的语言,经过数据的罗列,优劣、高下、多少自已会显现出来。在作为经济新闻的一部分的企业新闻,数据是常用的,用得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数字是冰冷的,是抽象化了的概念,人们对不同的行业的数字的接受力受到了限制。因此,用数字不宜连串的用,有时要讲些技巧。

回过头来谈谈陶朝东写的这篇稿件,前面说了,这篇稿件的思路和角度都可以。但还是有缺点。大家仔细看一下:这个稿件实在的内容比较少,既然写职工在国庆还上班加班加点工作,可以在文章的标题和内容都加进:香糖多少职工在。。。。

香山糖厂3000万巨资无偿补贴蔗农

为了进一步发展甘蔗生产,提高甘蔗的产量,帮助农民增收,香山糖厂决定从今年9月起至2008年5 月止,连续 3 年每年投入 1000 余万元无偿补贴该厂蔗区蔗农大面积实施甘蔗吨糖田生产项目,帮助蔗农利用科技发展甘蔗种植,提高甘蔗产量, 3 年内无偿补贴蔗农 3000 余万元。

⑤集点成面,点面结合

新闻写作中的“点”,是指发生在特定时空的具体的新闻事实,而“面”,则是指整体的概貌。“点”,具体客观,也就是事例;“面”,虽然也是事实,但需要归纳概括。采用“点面结合”的办法,把宏观的整体表现了出来,而读者又对具体的新闻事实有感性而具体的认识。是体现”用事实说话”的有效的办法。

⑥目击实录,再现场景

在新闻写作中,采用现场目击实录、亲身经历讲述、口述实录,逼真,现场感更强。尤其是口述实录,从原汁原味的语言中,亲切感扑面而来。如有些采访实录就是这一方法的运用。

⑦主观评论,画龙点睛

新闻写作主张“多事实少评论,多客观少主观”,这个“少”字,说明它并不是一味的排斥主观的东西,排斥评论。相反,适当时候,一语中的的主观评论,能使事实更清晰、更完整。

一般来说,在这些情况下是需要有评论的: A、仅叙述事实不能准确传达意蕴。

B、新闻事实过于隐蔽,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容易引起误解。

所以:评论必须要言不繁,十分精炼,惜墨如金,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快速,是新闻必不可少的特征。新闻是易碎品,它的时效性很强,无论在当时如何激动人心的新闻,星换斗移,物是人非,都已是明日黄花。除了当事人外,再读很少有当时的心境。作为企业新闻,当然没有这样的“生死时速”,但及时,快,仍然是基本的标准和要求。商业竞争,有时争的就是速度。如比:一家企业与另外一家企业准备的是同一个题材的新闻发布会,一家企业先开,另外一家企业准备的东西就成了一堆废纸,酒店已经订好,人员已经到位,进退两难。勉强开了,其效果也是大打折扣。

7. 如何写好企业新闻稿(之七)新闻语言的语体特征

新闻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它主要有三个特点:准确性、白描性、大众性。

一、准确性

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新闻语言的表述与客观事物高度吻合。具体包括: ①在时间、空间、形态、色彩等方面。 ②对事物的属性 ③对事物的数量、程度

它排除主观臆断和以偏概全,在词语的使用中,慎用可能产生歧义的词语。

二、白描性

一般来说,文学用细描的多,大量使用形容词,大量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较多地偏重于主观感受。新闻中则白描的方法借鉴得多,不装饰、不铺陈,绚烂之极皆归于平淡,全由客观事实呈现。

三、大众性

企业新闻策划中写作的大众化,要求写作者多用口语,从大众角度来关心企业的话题。

8. 如何写好企业新闻稿(之八)新闻标题的制作

前面我们大家共同学习掌握了新闻语体的基本特征,现在,我们重点来探讨新闻标题的制作。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到底是“浓眉大眼”,还是“眯缝小眼”,标题传送给受众的信息是直接明了的。

“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不仅反映了受众的心理需求,而且道出了标题在文章中的主导地位。

一个好标题,不仅可以激起读者内心的波澜,拨动读者的心弦,磁石般的吸引读者去读新闻,而且能够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

邓拓先生生前也诙谐地说过:“谁要给我想出一个好标题,我给他磕三个响头”,可见,研究和探索新闻标题的制作对于作者和编者尤为重要。

当下,新闻媒体传播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壮大,新闻资源竞争的惨烈硝烟味随处可嗅,许多媒体改头换面、不断包装,力求推陈出新,势必对标题制作要求更高。但是,翻开报纸,也不难看出,一些空洞华丽、乏味冗长、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的标题屡屡见诸报端。从某种程度上讲,削弱了新闻事实的价值,降低了报纸的质量。任其发展下去,必将失去读者,对报纸的品牌形象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伤害。反之,一些报纸为了追求标题的冲击力、渲染力,过于夸张,文不对题,剑走偏锋,有失新闻的真实性,也同样对读者带来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所以,新闻标题的“蹩脚”,除了与新闻事实本身不新,写作方式程式化,表现手法陈旧有关外,取决于写作者的文化修养水准、生活实践体验和对新闻事实的真切感悟和敏锐捕捉。

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制作时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标题制作尽量避免程式化、一般化。尤其对企业报来说,会议新闻标题的制作,既要从企业宏观方向上把握,又要注重具体的新闻事实的传递,如果稿件的表现手法过于陈旧,往往会使编辑感到很棘手。会议新闻的标题制作一定要在细节上下功夫,使会议新闻的语言力求口语化,找到真正的新闻点是关键。避开常规化,从细节中提炼。比如2月6日《北京青年报》一则会议新闻标题就富有新意:

主题是:一个会议记录了20条 一百米走了10分钟 副题是:昨天,市委书记、市长分别参加市政协专题讨论

这则标题选取了会议中的两个细节,一个是专题讨论上20位委员发言,市委书记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了20条;另一个是市长从会议室走到宾馆门口,不足百米远竟然走了10分钟,和委员们交流讨论,言犹未尽。这则标题形式对仗,内涵丰富,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同时,标题本身就给读者一个悬念,促使读者读完全文。

《新民晚报》一则消息称:本市召开会议认真部署严防“问题猪”的措施,畜牧、工商、公安、卫生等八个部门携手结成对上海生猪及其产品安全监管网络,严格清理不洁肉品赖以藏身的角落,保障市民吃上放心肉。这则消息的标题是:

主题是:八顶“大盖帽”盯牢“一块肉” 副题是:上海多管齐下严防“问题猪”

这则标题突破了叙事式的表达,运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趣味性强、通俗易懂,贴切生动,具有吸引力,从而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另外,标题制作中尽量避免“万能标题”,如《xxx工作再上新水平》《xxx科学管理结硕果》《xxx经济保持良好运行》等。如此标题,任何单位、任何时期都可以用,没有新闻的个性和区别性,往往会使读者产生反感。

2、注意制作标题引用过滥现象。巧用引用,能够画龙点睛,使标题精彩传神。

如2003年4月3日《天津日报》报道了美军“海豹”突击队营救出女兵林奇的事件,所制作的标题是《“海豹抱得美人归》,可谓匠心独具。

但是这种“启发”要根据不同的新闻题材“量体裁衣”,如果一窝蜂地使用同类标准,就会使标题显得平庸。例如,当《都是月亮惹得祸》一歌成名后,《都是绯闻惹得祸》《都是彩票惹得祸》《都是黄片惹得祸》等等纷纷登场;

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播出后,引用该名的标题铺天盖地,《将变革进行到底》《将减肥进行到底》似乎它们变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给人以措辞贫乏,似曾相识之感。

3、制作标题应避免冗长乏味。标题应该简洁平实而富有文采,读起来朗朗上口,耐人寻味,具有感染力。对新闻事实的准确理解和自身深厚的文化修养是克服标题冗长乏味的基础。

首先,在标题制作中应尽量使用不必要的形容词,要多用动词。动词用得得心应手,恰到好处,就像一张具有冲击力的照片往往能使一千个形容词相形见绌,富有个性的动词常常能使文句简练而传神。

如一篇关于闪客小小状告美国耐克侵犯其作品“火柴棍小人”著作权,被判赔付30万元的报道,标题为《 “火柴棍小人”扳倒“耐克”》。动词“扳倒”使标题增色不少,具有张力。

2003年1月7日《天津日报》报道本市驻外办事处招商引资成果累累,标题是《“拓荒牛”拉回九个亿》。这则标题中的“拉”字形象贴切,采用拟物的手法,以彼拟此唤起形象,实体和动作的联想达到妙不可言的效果。

4、标题要做到平实中见文采,一定要选用读者喜闻乐见的语言,尽量避免生涩字、词、句,力求口语化,从而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在此选用《新民晚报》几则标题:

报道一老板修车生意清淡,竟在路上下设下“刀阵”,然后悠悠地“守刀待客”,赚取昧心钱,制作的标题是《布下“刀阵”待客来》;

在报道一退休干部将“二奶”杀害弃尸的案件时用的标题是《“二奶”包进垃圾袋》;

在报道一出租司机由于好赌债台高筑,竟将公司出租车非法占为己有的事件中,标题是《麻将输惨 “自摸”汽车》;

在报道沪上老中医“国宝”人数越来越少的情况时,制作的标题是《“绝技”不能“绝后”》;

在报道一男青年由于恋爱失败残忍杀害女友的事件时的标题是《“痴情郎”无情动刀》。 这些标题语言大众化,以特有的诙谐意境让人在会心的微笑中领悟生活的哲理,给读者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激发读者对新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顿生阅读全文的强烈欲望。

“读文看题,买针看鼻”,标题具有引导读者选择信息的功能,在报纸编排中的重要性不言而语。

大众化是新闻标题制作的前提条件; 趣味性是新闻标题制作的内在要求; 感染力是新闻标题制作的客观要求; 形式美是新闻标题制作的必然要求。 平实中见文采是新闻标题制作的最高境界。

突破新闻标题的固有模式,探索新方法,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9. 如何写好企业新闻稿(之九)写活”导语”,先声夺人

一条好新闻的导语。除了能够抓住主题,突出中心以外,重要的是要使受众产生想继续听下去的愿望。如果导语开门见山,中心突出,立意新颖,精彩生动,简短有力,就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反之,导语平庸老套,就很难吸引读者继续接受新闻事实。

导语要新,要把最具新闻价值的事实写进导语,以显示”新闻眼”。突出了这些”新意”,才能使整篇报道言之有物,进而言之有味,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新闻效果。例如:

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香山糖厂通过自治区清洁生产审核验收

4月22日,在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香山糖厂由自治区经委主持召开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会,经与会专家一天的评审考核,香山糖厂以其突出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业绩通过自治区清洁生产验收。

2006年以来,该厂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使企业在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的同时,减少污染物排放。至2007年2月,全厂共实施无/低费清洁生产方案89个,中/高费方案11个,榨季结束产生经济效益共1198万元;环境效益方面,与上榨季相比,废水COD削减量83.55吨,烟尘二氧化硫减排242吨,共减少排污费21.13万元。与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相比:水重复利用率、吨蔗悬浮物产生量达一级标准,吨蔗耗新鲜水量、吨蔗废水产生量、百吨蔗耗标煤达三级标准,实现了企业增效不增污的目标。

南糖香山糖厂通过清洁生产验收

日前,武鸣县香山糖厂以其突出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业绩通过了自治区清洁生产验收,成为全区第八家、武鸣县第一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

近几年来,香山糖厂极其重视节能降减污增效,尤其是2006年以来,该厂结合自身实际按国家规定的相关程序和要求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使企业在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的同时,减少污染物排放。至2007年榨季结束,全厂清洁生产共投入资金763万元,实施了无/低费清洁生产方案89个,中/高费方案11个,产生了直接经济效益共1198万元;环境效益方面,与上榨季相比,废水COD削减量83.55吨,烟尘二氧化硫减排242吨,共减少排污费21.13万元。与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相比,水重复利用率、吨蔗悬浮物产生量、吨蔗化学需氧量产生量达一级标准,吨蔗耗新鲜水量、吨蔗废水产生量、百吨蔗耗标煤达三级标准,实现了企业增效不增污的目标。

写活导语,稿件成功的关键

导语是新闻最重要的开头,它应当是新闻中最关键的、最具本质的和最精彩的事实。具备了这些条件,导语才能产生既引导主题,又吸引读者的作用。如果导语不是建立在确切事实的基础上,而是一些空洞乏味的语词,这样的导语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它的价值,读者也很难把握它的价值取向。

可见,导语应该是落笔切题,开门见山。用极简要的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和结论,以唤起读者的注意,使他们在脑子里先有一个总的概念,渴望继续听完全文。

简短而精练的导语,能给人以鲜明而突出的印象,使读者在接触新闻的瞬间便产生兴趣。广播与其他媒体的区别在于,它是依靠声音传递新闻信息,无影无踪,人们不能反复收听,一个地方没有交代清楚,就会影响读者接下来继续收听的兴趣。因此,在采写广播新闻时,宜采取先虚后实,提供听觉先导的写法。即先交代与主要新闻事实有关的内容,再引出后面的主要新闻事实,他的好处在于符合听觉规律和读者思路,便于全面的,准确地接受新闻信息,提高传播效果。在导语写作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导语的立意要“新颖”。从采访所获得的素材中,选择一定量的事实写进导语,其间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即导语中不要罗列太多事实,使人无法抓住重点;导语中缺乏生动的事实,只是笼统地进行抽象描述。新闻要显示新近发生的事实,导语就应该用简洁明快的语言点明主题。

二是善于运用归纳和引入式导语。当一篇报道的新闻事件本身就非常具有吸引力时,导语的绘声绘色就会在读者心中形成一幅画卷,对记者所描写的事件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取得了先声夺人的良好效果。

三是跳出框框写导语。我们知道,导语有确定全篇新闻主题,确定写作范围的作用。就会议新闻来讲,读者从中接受新闻事实,目的在于了解新闻信息,接受新闻事实,而并不特别关心某个会议在何时何处召开,某某领导出席了会议等等。在采写这类消息时,应针对受众的这一心理特征,突出传播他们所关心的内容,以求取得好的效果。

此外,写导语还应注意简化语言,精练文字,少写细节,避免空话、套话。导语里人名、头衔、单位名称,地名以及专用名词和术语不能太多太杂,要少用或不用数字。因为这些内容在导语中出现过繁,将会冲淡主要的新闻事实,影响读者接受新闻的兴趣。

引人入胜的导语是写好一篇报道的良好开端,好的导语往往令人耳目一新。新闻报道选取适用得当的引语作为开头,可以为接下来的事实描写留出足够的空间。

写导语是新闻的重点和难点,“写好导语,也就写好了新闻的一半”。因此,有经验的记者,无不在导语的打磨上狠下功夫,反复推敲,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新闻事实中的“黄金点”,将最有价值的东西立于篇首,以期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巧选角度。

新闻事实本身意义具有多面性,同一新闻事实,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报道,角度不同其新闻价值和思想意义也就有所不同。

“新闻角度的选择在于追求新闻价值。”新闻角度选得准、选得巧,新闻价值就倍增。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可以注重这样几个角度:

第一、思想角度,有启发性的思想常常能够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加强思想上的力度是最重要的新角度。如一个班级的党章小组开展的活动,单从范围来说,算不上大的新闻,但如果从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角度来看,却又有报道的价值。

第二、特色角度,有些节日的庆祝活动每年都大同小异,但我们如果找准了该年活动的特色内容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第三、读者角度,要注意研究同公司企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竟紧密相连、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发生在职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才能增强新闻的吸引力。

第四、时间和空间角度。有些新闻事实,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空间其重要的程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的事实发生在去年算不了新闻,但发生在今年却要算新闻了;有的事实发生在A车间算不了新闻而发生在B车间却又算新闻了;有的事件和话题,在一定时期内迫切需要解决,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有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

精心构思。

细节的运用要从消息的整体内容和形式上加以精心构思和巧妙布局,从而提升消息的新闻价值。这要注意两点:细节安排的位置和消息的结构方式,而细节安排的位置制约着消息的结构方式:

1、细节描写若放在消息开头,其结构方式常常用“倒金字塔”或“倒金字塔和金字塔”结合式。如埃菲社6月9日消息《君子还书,七十年不晚》开头的细节:“现年58岁的罗马尼亚人科丽娜近日到当地的一家图书馆还的一册书很特别,因为这是她父亲在她出生前12年借来的。”然后交代新闻背景及结果——这就是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的运用;

2、细节描写若放在消息中间,其结构方式常常用“倒金字塔和金字塔”结合式。

3、细节描写若放在消息的结尾,其结构方式常常是用“金字塔式”。

10. 如何写好企业新闻稿(之十)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写作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注意人称的使用。新闻稿件应该以第三人称来写,最好不要以第一人称来写。有的职工却犯了逻辑性错误,在写新闻稿件时经常偷换概念,一会是第三人称,一会又换成第一人称,让人产生误会。如有职工在一篇新闻稿件中就出现这么多称呼:“我厂”、“我车间”、“该厂”、“该车间”…… 第

二、避免犯一些简单的语法错误。经常看到有职工这样写:“稿件截止于 X月 X月不再收稿”,既然“截止”,为何还要加上一个“不再收稿”呢?还有些职工在写图片说明时:“图为职工正在抢修电机现场。”为何后面要加“现场”二字呢?那图片本来就是现场意思,而且我们意在抢修而不是现场。所以,在写新闻稿件时,一定要注意一些平时容易犯的语法错误,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

第三、一稿一报。一篇新闻稿件报道一件完整的事情就可以了,不要把几个报道放在同一篇新闻稿件报道,从而使其混杂化了。一篇一报可以使内容更集体中化,单一化。

第四、注意书写。新闻稿件首先入眼的是你的书写,如果写得龙飞凤舞,一团糟,那么审稿人根本就没心情再仔细看了。新闻稿件应该书写工整、清晰,让人能看清楚,或是用打印搞,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第五、写完一篇新闻稿件之后,许多职工就匆忙拿去报道。我建意职工们写好之后最好能再认真的看一遍,看有没有什么错漏的地方,那是对别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特别是数据,逗号在前在后事情就大了。如果是大的篇幅的话,最好几个人一起讨论,加强了同行间的交流沟通,争取更好。不要写总结式的报道,一是二是三是之类的。

第六、一定要跳出本部门的圈子,站在全局衡量事实。许多事情在本部门是大事,但是放到全国全省就算不了什么了。新闻是面对整个社会的,写稿之前,一定要将你选择的事实用全局的眼光来衡量一下,大体考虑以下五方面:

1,该事实在全地区或全县的意义怎样;

2,该事实与最近公司企业需要宣传的政策是否有关;

3,该事实对于正确引导某一普遍性质的问题是否有启示意义; 4,该事实是否具有特色,可以通过报道引起共众的注意;

5,该事实是否具有趣味性或人情味,报道它可以增添生活的情趣。 第一点发生的机遇不多;第五点较好把握。较困难的是把握第

二、

三、四点。这需要提高政策水平,养成分析报道形式的习惯。如果陷在本部门的圈子里,会把什么都看得很重要,结果大部分报道会白写的。稿件既要符合上级的精神、企业的要求,也要反映基层的需求,代表群众的呼声。

最后,我送大家四个字,与大家共勉:熟能生巧!谢谢大家!

第五篇:如何写新闻标题

如何写新闻标题 文/ 浙江大学 郭庆

前人云:“石蕴玉而山辉,水含珠而川媚。”新闻的标题可谓石中之玉,水面之珠,被称作新闻的“眼睛”。一篇新闻报道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标题。好的标题,它可以鲜明地表现闻的主题,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强化新闻的表达效果,从而让人产生“急欲一读”的强烈愿望。因此,编辑记者在标题的制作上多花点功夫,多推敲几回,还是非常值得的。

通俗化——现代传播对标题的要求

社会发展到今天,新闻受众群的变化,是标题制作不断走向通俗的文化基础,通俗浅显成了报纸新闻的本质特征。过去,中国报纸的读者大多是知识分子,因而报纸语言相对显得儒雅,书面语用得较多。而在西方,报纸新闻的读者面一直较广,普通老百姓是报纸的主要读者和消费者,所以他们的新闻标题一直以简洁、通俗为主。如今,我们的报纸也已走向千家万户,成为大众共享的“文化快餐”。既反映国内外大事,又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新闻性和可读性并举,是报纸赢得读者的基本原则,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新闻标题,成了报纸的“眼睛”和“卖点”。好的标题,它可以一目了然的直观性,紧紧抓住读者。

以笔者的观察,《北京青年报》和《羊城晚报》这一南一北的两家报纸,堪称这方面的佼佼者。他们的标题,并不讲究刻意的对仗和工整,语言上也多使用没有精雕细刻的大白话,却让人一看到标题就感觉到特别亲切,特别贴近,好似跟你在拉家常。在组版上,再配以黑体大号字体,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力。比如《北京青年报》曾有一篇报道,说的是入冬以后北京煤炭市场的供求情况和煤炭质量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这样一篇内容很普通的报道,编辑做的标题是:《蜂窝煤有几个眼——来自煤炭市场的报道》,结果一下子就吊起了读者的胃口。实际上,一个好的标题,不但能给文章锦上添花,还能起到拾遗补缺修饰美化的作用,它能激发起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的眼睛顺着标题去看正文。

报纸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生动性、可读性和贴近性,“俗”标题在接近读者、接近生活、创造生动活泼的语言上,无疑是一种成功的尝试和可喜的进步。用普通老百姓日常口语中最形象生动的语言来作标题,犹似老百姓自己的道白,一看标题就让人心中有了底;这类标题所统领的新闻也往往是百姓爱看的。

多元性——标题制作蕴含的业务能力

新闻标题的制作,要说难,并不难。只要在新闻岗位上干过几年的,都能做个八九不离十。但要说易,却也不易,因为要做出个让人眼睛一亮、回味无穷的标题来,实在不比写一篇好文章省力。所以,标题制作对新闻编辑的业务能力是要求颇高的。这里说的业务能力,通常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理解能力。编辑对所报道的内容要有一个完整准确的理解,这是制作标题的先决条件。而有时,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编辑并不能完全理解报道的内容,把握不住报道内容的要旨,这就容易导致题文不符情况的出现。这样做出来的标题,或以偏概全,或夸大其词,或产生歧义,只会误导读者,更谈不上高明了。要避免出现这种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多读几遍文章,只有把报道的意思彻底搞清楚了,做出来的标题才能最贴切地反映内容,做到既形象生动又鞭辟入里。

二是概括能力。恩格斯在谈到如何拟书名时曾说过:“我相信书名越简单、越不费解,便越好。”新闻标题的制作也是如此,简洁凝炼、不拖泥带水是一条重要标准。但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就是要有较强的概括能力,能够用最精练的文字将报道的内容主旨表达出来,这也是编辑的基本功之一。老报人曾提出过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叫作全面、比较、反复。全面,就是不要听信单方面的意见,要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包括对立面的意见,这样有助于提高独立判断事物的能力;比较和反复,就是要多加分析和估量,拿准以后再考虑考虑,再看一下还有没有不周密的地方,然后再办。制作标题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在分析、比较、鉴别中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使得题合文意,准确鲜明。

三是表达能力。制作标题时,除了要准确简炼外,还应该力求形象生动,具备一定的文采,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而要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编辑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有的新闻标题在制作时,要求编辑掌握新闻事物外形诸因素,通过巧妙的组合,给读者以美感,如闻其声,如观其形,引起联想,借标题加深对新闻内容的理解;有的新闻标题可以诗词入题,或古诗翻新,或反意用之,或借句发挥,使标题“意真,辞切,神远而含蕴不尽”;还有的标题制作,可像创作中国画那样,或写意,或泼墨,或工笔,“立象以尽意”、“传神写照”、“以形写神”。所以,编辑的文字功底如何,在标题中便可一目了然。要做一个好的编辑,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想像力,多想、多练、多推敲,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标题产生动人心魄的效果。

新、趣、活——不经意间泄春光

什么是好的标题,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有几条应该是公认的:准确、鲜明、形象、生动。准确,就是题合文意,概括得当;鲜明,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地体现在标题中;所谓形象,就是读之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犹如面对电影镜头;生动,就是使标题生机勃勃,动感强烈。

那么,怎样做一个好标题呢?

首先是刻意求新,不落窠臼。新闻要新,早已为人所共识,那么,作为新闻之“眼”的标题,必须以创新为使命。有时为了拟制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常常要写一二十个题目,以便从中挑选一个最有新意的,好标题就是在这样反复地分析、比较和鉴别中“跳”出来的。笔者曾经编过这样一则稿子,写的是宁波举行国际玩具展览会,文章内容不错,但原稿作者所做的标题却很平。如何跳出一般会议报道,做一个吸引人的标题,确实费了我不少心思。最后,我突然想到有一本非常轰动的动画片叫《玩具总动员》,于是灵机一动,顺手拈来,做了个标题:“宁波昨日‘玩具总动员’”(主),“国际玩具展览会开幕盛况空前”(副)。另外,在新闻实践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时看似文章的主题在“此”,但实际上作者的笔触却有意无意间在“彼”处泄露春光。如南方某报刊登过一篇题为《这一“环”怎么如此难受》的文章,从标题上看写的是一位因医院上错节育环而带来无穷痛苦的妇女,实际上锋芒直指那些出了事故后再三推诿不负责任的医院。此标题一语双关,令人回味无穷。

其次是生动形象,以“趣”引人。要使新闻报道博得读者的兴趣,就必须在“趣”字上下功夫。笔者在《羊城晚报》上曾看到过一则报道,标题是:《老板变卦,空姐变脸》(主),“国泰空中服务员停止笑容抗议减薪”(副)。这则标题好就好在语言谐趣,生动贴切,而主标题又恰到好处地套用了一部风靡一时的大片的名称,让读者读之不禁会心一笑,对稿子立时便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不过,我们提倡趣味性,并不是为趣味而趣味,那种以离奇、庸俗、低级趣味去迎合部分读者口味的做法,是应该反对的。

此外,语言秀丽的标题,也容易打动人心。语言美妙、句子传神的标题,会让人产生乐意一看的情感。因此,编者在拟制新闻标题时,应讲究点文采,尽量把标题做得妙趣横生、情景交融、兴味盎然。上海文汇报曾做过一只标题深受行家赞赏。标题是:《唐韵一曲惊四座,梅师知音识良才》。这只标题写的是世界小提琴大师梅纽因在上海访问时,对上海姑娘唐韵的演奏给予了高度评价。《文汇报》做的这只消息标题,琅琅上口,耐人寻味,被行家称为“乐曲动人、演奏惊人、佳句喜人、标题引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瑞慈体检报告范文下一篇:如何编写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