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案例教学论文

2022-04-22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林业生态工程案例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通过对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确定污染修复与治理行业职业能力岗位群及其典型工作任务。开展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从而使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林业生态工程案例教学论文 篇1:

高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中3S技术类课程设置初探

【摘要】本文基于3S技术类课程本身特性,结合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对高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中3S技术类课程设置的基本条件、课程结构、授课计划、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3S技术  环境生态工程  课程设置

【基金项目】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18年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项目(2018JG142),贵州省重点学科“生态学”(黔学位合字ZDXK[2013]11)。

3S 技术是遥感(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与全球定位系统(GPS) 的统称,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空间分析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和发展方向[1]。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3S技术正作为一种不可多得的技术在环境和生态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高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中3S技术类课程的合理设置,是高校培养生态环境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硬性需求和必然趋势。

掌握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等常规的技术方法是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而3S技术在这些基本要求的实现过程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通过RS技术获取和处理后的遥感卫星影像可为研究区概况提供诸如植被分布、土地利用方式、行政区划等关键信息[3~5];GPS可以为生态因子和环境数据的采集(尤其是针对重要生态保护目标或环境敏感点的数据采集)提供精准的定位服务[6]。针对采集的生态因子和环境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时, GIS强大的空间分析模块能够通过构建分析算法,从空间数据中计算和提取研究对象的位置、形态、构成及演变等信息。此外,GIS可以绘制上述项目中需要提供的重要图件[7],比如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植被分布图、土地利用类型图、土壤侵蚀图、水系分布图、调查路线和样方点分布图、珍稀保护动植物分布图、生态规划中的区位示意图、生态功能区划图、生态环境敏感区分布图、生态产业布局图等。

1.基本条件

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3S类师资队伍是环境生态工程专业3S类课程顺利开设的根本保障。这样的师资队伍要求专业教师拥有3S技术的专业背景,源自多元化的技术领域,具备丰富的3S技术应用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此外,实验室软、硬件平台的建设是高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开设3S技术类课程的必要条件,具体包含了计算机硬件、网络配置、多媒体教学系统、以及各类遥感、地信软件(比如ERDAS、PCI、ENVI、IDRISI、ArcGIS、MapGIS、eCongnition等),其中遥感地信软件实现的总体功能差异不大,但各有优势和缺陷,学校在选择和购买软件时需要综合权衡软件的特点和课程教学需求。

2.课程结构设置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是3S类课程的两个核心部分,而GPS的内容可以适当融合到这两部分之中,不需要单独设置课程。鉴于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主要是将3S技术作为应用工具开展数据分析处理及制图等工作,笔者认为对于系统开发与设计、三维建模等内容可以不作要求,必修课程部分只需将《遥感导论》和《地理信息导论》(分别搭配实验课程)设置为学科大类课程即可满足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要求。选修课程的设置应该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兴趣爱好,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设置,其中专业选修课程應选择与环境生态工程相关性较强的课程,推荐《资源与环境遥感》课程;大类课程选修课应作为大类课程必修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建议考虑《3S技术集成与应用》和《遥感地学分析》;个性课程选修通常应该包含3S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实际应用以及一些新兴的技术手段,比如《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是较好的选择。

3.授课计划

学期授课计划应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和学校教学条件安排,表1列举了我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3S类课程基本信息,可供参考。

上表中有关各门课程修读学期的安排中,将所有课程都安排在第3学期之后,主要考虑到3S技术应用到的绝大多数软件为英文版本,学生经过一年级大学生英语和计算机的系统学习,可为3S技术中相关软件的学习奠定基础。遥感概论及实验放到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及实验之前,让学生先通过遥感概论对卫星影像的成像原理和预处理过程等有初步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处理和制图等过程。选修课程需以必修课程构建的3S技术的完整知识结构体系为基础,因此建议第5、6学期各选修一门。

必修理论课程的学分和学时设置都高于必修实验课程和选修课程,同时必修理论课程以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其余课程考查即可。

4.教学资源

3S技术的教材丰富多样,理论教程中,遥感概论以彭望琭等编著的《遥感概论》、梅安新等编著的《遥感导论》等应用较为广泛,而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则普遍选择黄杏元编著的《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汤国安编著的《地理信息系统》、胡鹏编著的《地理信息系统教程》及龚健雅编著的《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等,这些教材章节结构编排合理、条理清晰且难度适中,是3S类课程教学中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但是3S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师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学习需要,广泛涉猎专业知识,把握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及时更新知识内容,完善知识体系。

实验课程是基于具体的遥感和地信软件设置的,因此不建议规定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针对所选的教学软件编制实验教程。选修课程由于更加强调视野和知识面的拓宽,授课内容比必修课程更具发散性和创新性,不应拘泥于单一教材的结构框架,教师可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多渠道地归纳整理教学素材。

除教材外,教学过程中需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教学平台和资源,如中国大学MOOC、国家精品课程网站、雨课堂教学平台、中科院地理空间数据云数据下载中心等。

5.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以有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原则,3S类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包括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方法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灵活设置。实验课程除常规的示范教学和上机操作以外,还应真实模拟学生的就业工作环境,让学生真正将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水平。具体课程实施可与遥感数据处理、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监测、景观规划设计等较常应用3S技术的公司签约合作,让学生承担项目的部分数据分析处理工作,使学生成为该项工作任务的主体,最终成果以是否符合项目验收要求为评价标准进行考核。

总之,以3S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地位日益凸显,高校结合自身专业定位,实现环境生态工程专业3S技术类课程的合理规划和设置,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已成为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

参考文献:

[1]卜耀军, 温仲明, 焦峰,等. 3S技术在现代景观格局中的应用[J]. 水土保持研究, 2005(1):34-38.

[2]李廷标. 3S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探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7(3):78-79.

[3]章皖秋, 李先华, 罗庆州,等. 基于RS、GIS的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空间分布规律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3(6):21-27.

[4]刘锐,陈毓龄. RS和GIS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 测绘通报, 2011(5):76-79.

[5]何涛,王树文.遥感技术在城乡规划建设督察中的应用——城市用地现状监测[J]. 影像技术, 2012(4):52-56.

[6]章齐国.GPS在森林生态建设中的应用[J]. 安徽林业科技, 2005(1):39.

[7]漆小英. 四川省乐山市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D]. 成都理工大学, 2008.

作者简介:

李望军(1986-),男,湖南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植被生态学研究。

作者:李望军

林业生态工程案例教学论文 篇2: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摘 要:通过对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确定污染修复与治理行业职业能力岗位群及其典型工作任务。开展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从而使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构建

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保障专业,是2016年教育部新增高职专业[1]。截至2020年9月,全国只有9所高职院校开设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且开设时间均不长,全国范围内均属于新专业。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第一批开设此专业的高职院校,已有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就业形势良好。

2019年7月30日教育部发布的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标准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等内容[1]。其中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即课程体系是专业教学标准中的核心内容。课程体系是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一定的原则排序,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总和,对实现专业化、标准化教学有指导性意义。课程体系将培养目标具体化和可操作化,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课程设置排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的知识结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思政目标。目前,针对高职院校环境保护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较多[2-6]。但是尚没有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相关研究。只有陈敏等[1,7]进行了专业教学标准供需调研和专业实践教学探索。蒋绍妍[8,9]研究了专业的定位和前景,并基于人才供给对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增设高职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的探讨。我院在研究了高职环境保护类其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上,依据专业建设标准,根据区域經济发展特色、职业能力需求调研等相关信息,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制定了更具有本院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主要解决了高职高专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实践、课程体系构建问题。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满足专业人才职业岗位需求培养,促进高职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更好更快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其他院校课程体系构建提供借鉴。

1 职业岗位人才需求调分析

一个新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广泛开展人才培养需求调研。充分了解企业、行业和专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及时适宜的调整课程的设置与安排并开展实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0]。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开展社会调研,具体如下:

第一,研读国家政策。“十三五”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部分提出:加大保护力度,强化生态修复。习近平谈“生态文明”第三部分指出: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2014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污染修复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很好地填补了污染修复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空白。2016年,“土十条”提出了土壤污染防治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标志着土壤修复行业步入法制化的轨道。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我们有理由对政策密集出台后的污染修复市场充满期待,对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寄予厚望。

第二,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区内外企业、行业发展状况。据专家预测,截至2020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总市场容量为9.50万亿[11]。2018年实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2017—2030年)》明确了2020年底前计划实施完成广西土壤污染现状详查等58个项目,总投资约14.5亿元;2030年底前计划实施包括污染地块治理修复、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农用地严格管控、农用地安全利用、矿山治理修复以及土壤治理修复能力建设等6大类项目[12]。这预示着广西区内外需要大量的土壤及矿山治理与修复、污染场地管理类人才。

2 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2.1 职业岗位群与岗位工作内容分析确定

通过以上调研,可以得出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在场地污染防治及修复工程技术单位、场地环境修复咨询、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工作。陈敏等[1]通过调研,得出污染修复企业职业岗位分布情况为:污染场地调查技术岗30%、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岗30%、污染场地监测技术岗18%、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岗10%、污染场地治理技术岗7%、其他5%。蒋绍妍[9]一文指出环保行业目前缺额最大的是占岗位需求量约80%的污染场地环境调查技术人员、监测技术人员、评价技术人员、生态工程修复及施工技术人员等。我院在今年8月,对18家环保企业展开调研得出污染治理技术岗、环境评估与咨询岗、污染场地监测技术岗、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岗、环境管理岗人才需求占比分别为:55.56%、50%、44.44%、38.89%、38.89%。以上调查表明,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行业对人才需求量大且具有多样性。其中,污染修复岗、污染治理岗、环境监测岗、环境管理岗四个职业岗位人才尤为紧缺。

2.2 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确定

目前关于职业能力的分类,学者们比较认同的是将其分为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关键能力[13]。

2.2.1 通用能力

通用能力要求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浓厚的爱国情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基本的逻辑判断能力及工作积极性,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一定的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安全意识与法律意识、质量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能力[13]。

2.2.2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从事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行业相关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相关能力。具体包括: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估方案编制能力、现场实地勘察能力、调查报告与评估报告撰写能力、污染场地修复方案制订能力、修复技术实施能力、污染场地施工能力、环境污染治理工艺初步设计能力、环境CAD识图及绘图能力、环保设备安装能力、环保设备运营维护能力、污染治理设施验收能力、环境标准的应用能力、污染场地监测方案制定能力、仪器设备使用能力;分析化验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监测报告撰写能力、监测质量控制能力、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修复技术方案的审定能力、资料的收集及整理能力。

2.2.3 职业生涯发展关键能力

职业生涯发展关键能力是指与污染修复领域关系密切,能够拓展到其他不同职业领域的非专业能力。关键能力具有跨职业性、可迁移性、延展性等特点。职业生涯发展关键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人际交流和写作能力;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这三种能力缺一不可,其中通用能力是其他两种能力的基石,专业能力对职业生涯发展能力起到很大的关键促进作用,具体职业能力与课程对应关系参见下表。

3 职业能力为导向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课程由课堂教学部分和实践教学部分组成,课程教学部分由文化知识与基本素质课程、专业知识与职业素质课程组成。实践教学部分由认知性实践教学、专业基础技能实训课程、岗位核心技能实训课程、毕业顶岗实习和其他实践活动组成。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贯彻“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以高职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为基准,以调研确定后的环境监测岗(主要是土壤监测岗和水环境监测岗)、污染治理技术岗、污染修复岗、环境管理岗等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思政目标培养为核心,从专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着手,考虑学情,确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岗位核心课,专业选修课,理清专业课程间的层次与关系,并合理排序,将职业生涯发展的培养目标设计、课程设计与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结合在一起,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课程体系建设为落脚点,有层次的递进式的开展相关课程设置与教学,构建課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调研发现,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路线为:监测岗为职业初期就业岗位,污染治理岗、污染修复岗为职业中期就业岗位,环境管理岗为职业高峰期就业岗位。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时,以环境监测岗对应的课程为前导课程,以污染治理技术岗、修复岗对应的课程为中期课程,以环境管理岗对应的课程为后续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思政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论证,形成课程体系送审稿后,由专业教学团队审定。下图“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4 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实施建议

首先,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实现的。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学情、教学内容等采取适宜的方法和手段。将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中。

其次,为评价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性与适宜性,制定课程改革规划及课程体系实施标准等,通过校、企、生、师校内外结合的评价机制,发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尤其是来自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企事业单位的评价,对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敏,王静,李晨华.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供需调研[J].教育教学论坛,2020(35):363-367.

[2]欧阳振中,申少华,吕文明,姚运先,白珊.高职院校环境保护类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山东化工,2019,48(24):145-147.

[3]夏志新,刘晓冰.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广东化工,2017,44(23):155-157.

[4]闫生荣,杜中英,杨春和,储海蓉,段芳,施冬健,陈明清.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9,6(70):114-117.

[5]陈红梅,马越,曹奇光,谢国莉.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J].科技风,2019(35):29.

[6]张媛.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及课程体系建设分析[J].亚太教育,2016(03):134.

[7]陈敏.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高教学刊,2018(09):102-105.

[8]蒋绍妍.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的定位和前景[J].教育教学论坛,2020(11):358-359.

[9]蒋绍妍.增设高职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的探讨——基于人才供给侧的专业建设[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09):25-26+112.

[10]蔡宗平,郑晓洁,钱伟,王旭.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研究与实践——以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环境自动监测管理)专业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44(09):191-194.

[11]2016年中国环保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EB/OL].中国产业信息网,[2016-04-15].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604/406102.html.

[1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土壤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J].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18(14):29-36.

[13]邓泽民.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0.

作者简介:张丽微(1982— ),女,吉林松原人,硕士,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监测、生态系统评价研究。

作者:张丽微 陈雷 吴琴琴 黄丽蓉 彭小裕

林业生态工程案例教学论文 篇3: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

摘要:林业技术专业是林业类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处于建院初期,借鉴其他林业高职院校的成功做法,发展壮大林业技术专业势在必行。《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是林业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为探索切实能培养出适于广东苗木发展需要的零距离上岗人才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本文结合广东苗木生产实际,研发出具当地生产特色、针对性、指导性强的实验实习指导书及配套用书,弥补了我校在项目实践教学实施中的不足,保证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

一、课程改革背景

2014年4月,我校成功创建高职院,同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批高职生。为了紧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切实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院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以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林业技术专业是林业类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早在2012年,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林业技术专业就已经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林业类高职重点专业[1]。《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是林业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因此其改革也越来越受到国内相关高职院校及专业的重视。例如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以《林木种苗生产技术》作为林业技术专业的岗位核心课程及林业教研室教学改革的重点对象,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从而将“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建设成为基于生产过程开发的项目课程[2]。在专业教学硬件方面,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和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等都已建成规模较大的校内种苗繁育教学实训基地,完全能够满足种苗生产教学实训。其中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还拥有实验林场,让教师带领学生在林场内实习实训生活,如此学生可以完完全全地参与到真正的种苗生产环节之中[1-4]。

广东是林业大省,我校作为广东唯一一所林业类高职院校,正处在建院初期,面临着专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当下,结合我校实际,通过借鉴其他林业高职院校的成功做法,加快我校林业类专业软硬件的建设,是发展壮大我校林业技术专业的必经之路。

二、课程改革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及《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在第一届林业技术高职班(2014级共3个教学班)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让学生通过完成完整的项目工作任务来获得知识与技能。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发现,该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全面地掌握课程知识技能,更为关键的是由于学生是在实践中亲历亲为地完成完整的项目任务,这种情景模式下,充分调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一学期的实践教学也遇到客观存在的不足,影响着教学效果,不利于我校零距离上岗人才的培养。主要内容如下:

1.教学用书的实践教学内容不能完全反映当地的实际苗木生产技术,它几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条条框框。而林木种苗生产这门技术活是受气候、地域、经济条件影响的,学习中需要与当地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这样学生才能把知识用在实处。2014级林业专业学生用书选用“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形同以往,为了全国兼顾,理论内容涉及面广,实践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这作为理论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作为实践教学内容过泛,与生产实际脱节。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由于知识面受限而常常会出现误解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識与技能的掌握。

2.校内苗木生产实践教学基地用地面积有限,缺乏规划。我校原为中职学校,实习苗圃能够完全满足教学需要。但目前学校已升格,高职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探索能力等都相对较强,需要掌握的技能更加全面深入,加上高职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好奇心强,这使得项目教学能够持续完整地进行,种苗生产实践能够得以延续,实践能出成果,因此,需要更大的地块来满足教学,相应的学校原有种苗基地的规划布局已不能完全适应教学,必定要重新调整,才能确保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及学生教学成果的完整保留。

3.校外种苗教学实训基地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在我校校企合作项目中,种苗生产的合作企业少之甚少。一学期只是通过教学实践周安排学生外出参观学习,短暂的参观学习,只能拓展学生一定的知识面,但并不能为学生提供掌握新技术技能的更多学习机会。我校地处广州龙洞,周边有不少种苗基地,都具一定规模。如果能够与周边企业建立校企合作,那对实践教学来说就如虎添翼,如此各教学环节都可以及时安排学生下到企业体验及参与生产,切实做到教学与生产一线紧密结合。

4.采用项目教学法授课,课时数不足。《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是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促学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将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向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其中。依次按照新课导入→任务确定→任务准备→任务实施→结果评价的教学顺序开展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授课,以学生为主体,知识与技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的,这相对于传统教学要耗时。我校实践性强的课程以4节连上的模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生产实践教学的需要,但对于种苗生产课程,后续的抚育管理内容也是育苗技术的重点技能,却没能有足够的课时专门安排给学生完成。因此,如何灵活地应用教学新模式,以填补项目实际教学法在我校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也是此次课题组的另一攻坚难题。

三、课程改革的成果

1.优化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研发实践教学辅助用书。通过深入基层种苗生产基地充分调研,了解种苗生产对人才知识结构和技能的新要求,同时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取舍和不断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研发出与当地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实践教学辅助用书——《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实验实习指导书。本指导书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项目教学为载体,任务驱动教学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书中的实验实训项目根据就业和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广东苗木生产实际,将苗木生产职业岗位群的工作项目经过统筹和优化后编写而成(见表1实验实习指导书封面及目录)。该指导书在2016年下半年已在我校2015级林业技术3个班级中使用,目前2016级林业技术的学生也在使用中。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显示,该辅助用书在实践教学中方便携带,实践内容简明扼要,特别是每一项实验实训任务中的评分标准针对性强,在学生项目准备学习中有很强的指导性,方便记忆,非常实用(如表2芽苗培育考核标准)。通过一学期的使用,证明该指导书适合于我校开设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的中、高职学生使用,是我院《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教改的一大科研成果。

2.全面总结教学经验,构建课程实践教学新模式。本课题致力于研究以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法,并以项目教学为驱动,统筹和优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学生在校学习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品质和道德,而且能够拥有熟练的种苗生产基本技能和快速灵活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课题组全面总结以往实践教学的经验,结合我校的教学安排实际及课程季节性强的特点,探索出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新模式,研发出《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实验实习指导书的配套用书《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实验实习报告书。指导书及配套报告书,可以大大节约学生在任务准备及任务实施环节的教学时间,确保了项目教学的质量。报告书能够实现三大教学目的,一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实习后能及时写下学习记录,使得学生的所有实训任务的实训报告都在书中完成,这有利于学生实习后总结和温故知识技能。二是为教师批改作业提供了便捷。报告书也就是学生实训后的作业,格式及撰写内容都已做统一,批改方便,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掌握(见表3实验实习报告书封面及内容格式)。更重要的是确保了实践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报告书中设计了学习跟进环节,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每次任务实施后的后续抚育管理工作,而且教师要定期收上来检查学生的抚育管理情况,以确保学生可以学到整个生产项目的技能(如表4种床管理的内容及种子发芽和芽苗的生长情况)。

3.以教学改革为契机,促进我校种苗实训基地的建设。我校原有的实训基地已不能完全满足高职生的实习实践,课题组以教改为契机,为我校校内种苗实训基地扩建工程出谋划策。依据苗木生产职业岗位群的工作项目及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完善和健全种苗实训功能区。原有的实训功能区只有实生容器育苗区、营养繁殖区和大苗假植区三大功能区。重新规划的种苗实训功能区除了保留原有的三大功能区,还增加塑料大棚区、移植区,还有专门的播种区和采穗圃。各功能区内精心规划和布局,如在营养繁殖区的扦插育苗区域新增一全光照喷雾系统,进一步加大了规模。充实种苗基地的苗木种类,购买新型设备材料用具,使各功能区域充分发挥其实训功能,完全满足种苗实践教学的需要。近两年,我校加大校企合作步伐,特别是对林业专业,更是有意识地增加了校外种苗基地的建设,为教学和学生职业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百度新闻网http://news.baidu.com/.

[2]黄石竹,郑宝仁,等.基于生产过程的高职“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施[J].职教通讯,2014,(24):17-20.

[3]苏付保.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林木種苗生产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3):71-74.

[4]李荣珍,莫志海.学做结合责任到人强化技能——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教学改革浅析[J].职教论坛,2009,(3):256.

作者:柯碧英 潘坚 李金英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计量方法人力资源会计论文下一篇: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