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丧葬习俗

2022-07-21

第一篇:客家人的丧葬习俗

客家人的丧葬习俗

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近现代以来,大量学者对客家文化与习俗进行了一系列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客家丧葬习俗则研究得较少,此文则尝试对客家丧葬习俗作一较全面的表述以增进世人对客家文化的了解。日常生活中,客家人是非常讲究礼仪的,丧葬礼仪则历来为客家人所重视,程序繁多,场面浩大,客家人往往在生前就准备了棺材,放置在土楼二楼空闲的房间里,或者架在廊道的屋梁上,比起其他礼俗,丧葬之俗来得更为庄严肃穆,客家人对于此,做得十分周到,葬务从厚,礼务从奢,丰其筵席,醉饱灵侧,鼓乐奠别,在客家山区,至今旧俗犹存;客家人的丧葬观念基本上继承了汉族传统,相信灵魂不死,重视福、寿、孝,丧礼讲究排场,特别重视风水;繁缛的葬俗首先来源于灵魂不死的观念,古人认为人活着是灵魂依附于肉体,而死后灵魂与肉体就分开,灵魂是能够独立于肉体之外的,具有超人的力量,会对子孙后代产生护佑的作用,因此把灵魂当作神秘的对象加以信奉。

旧时人们对待死人在归天路上的种种复杂仪式都是以灵魂的虚拟存在为前提的,逝去的人似乎仍然是一个生命需要人们去关爱。客家人的喊惊习俗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小孩生病时就要由孩子的母亲及其他中老年妇女烧香烛喊惊,认为小孩生病是因为灵魂离开了孩子的肉体,及时叫回灵魂孩子就平安无事了,古人相信人的灵魂在生前与死后是一脉相承的,人生有现世与来世,由此推断世界也有阳界与阴界,根据灵魂不死的观念,人死了以后要进入另一个世界就是那个人们称作阴朝地府的地方。

客家人相信因果报应,认为善恶到头终有报、多做善事能够荫子荫孙,今世不好死后也能得到好报,这便也是客家人重视丧葬礼仪的原因之一。客家人的丧葬方式多沿用古中原的传统,以土葬为主,多用棺葬,解放以后随着政府的倡导逐步实行火葬。

另亦有合葬、捡金、做生意、野葬等习俗。因笃信灵魂不灭的观念,旧时客家人对墓穴向来特别重视,一如生人起房,叫“阴宅”,犹重风水,凡筑墓葬必请风水先生选日子、时辰、选墓地、看朝向等。

丧葬礼可以说是客家礼仪中最为繁琐复杂的一种,它的仪式较多,是其它许多礼仪所不及的。同时,这种礼仪也最庄严、隆重的。

客家人的丧葬习俗继承了汉文化传统的许多突出方面,如孝道、宗法制等,都在这种礼仪中体现出来。同时由于长期流迁以及与当地土著的交流与融合,使得客家的丧礼形成了自己民系独有的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客家丧葬仪规上显得既温情脉脉,极富人情味,同时也有几分严苛和冷峻,客家丧葬习俗大致分以下几个步骤:

1、送终,客家传统习俗认为凡人年在六十虚岁以上因老、病而死的,都算寿终,称之为“喜寿”,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白喜事”。对于这种正常死亡,家人在心理上、物质上早有准备,儿女子孙都要在死者临终前日夜守候,跪在跟前聆听遗嘱,哭泣尽哀并烧纸祷拜死者“升天”,是谓“送终”。

如在江西省赣县湖边乡一带农村,人们到了60岁时便要为自己的后事准备棺木,完成时还要大摆酒席举行隆重的仪式,将棺木置放于大厅的楼梁上,当地农村俗称“寿木上座”。客家人对送终一事相当重视,并以没能跟老人说上话为终身遗憾,所以闻说父母或其他至亲病危消息一般都要立即赶回,出门在外的亲属们即使不远千里也要日夜兼程赶回,尽最大可能见上最后一面,以求在临终前见最后一面,显得孝顺,是为“送终”;老人临终之际,便将事先做好的“寿衣”给老人穿上,称“着寿衣”。

过去有“上六下四”之说,即上身穿六件衣服,下身穿四件裤子,人一断气,子女立即烧纸钱、焚纸轿,放声悲哭,是谓“送终”,同时还要赶往亲友家中报丧。

2、报丧:报丧是指丧家向亲戚邻里报告死讯、丧期、葬期。一般小殓后,丧家即将死讯报告亲朋好友,以便他们在大殓及时前来吊唁。

报丧的形式有口头的,也有持卜文的,后世还发展出来在报纸上登卜告报丧。民间一般以口头为主,即孝子或长孙亲往报丧,对那些至亲好友尤其是如此,否则礼数不到,对那些较为疏远的则捎个口信即可。

3、装殓:装殓是指把死者装裹、放入棺材。古礼装殓分大殓(入殓)、小殓。三日小殓,五日大殓,或次日小殓,三日大殓。这也是和所谓三月下葬的旧俗相应的。

装殓时,有落枕习俗:即移动遗体,在厅堂地上铺一白布,将遗体放在上面,头枕新瓦,瓦上垫以布制三角枕,日夜派人守候;择日定时将遗体入棺,叫“入材”。后世一般家庭停丧时间较短,入殓也就比较及时,大多临终穿好寿衣,第二天便装殓入棺。

4、摆孝堂:在遗体前挂白布,摆香桌,放灵位牌或遗像。早晚哭灵,登记亲友送来的礼物或“代烛”,帐布按序挂在孝堂两旁。每天清晨和傍晚以及亲友来吊唁时,丧家女眷在帐内棺旁举哀。晚上亲友参加孝堂守灵,俗称“陪夜”。

5、发丧:发丧要择时,常在早晨。旧时在头一天要“闹丧”,通宵达旦请法师念经,鼓乐喧天;发丧先举行祭奠,再起柩出殡,讲究排场,往往全族人丁参加,送葬亲友一路敲锣鸣炮,放生悲哭。

6、安葬:将灵柩放入墓地。墓地选择讲究“风水”。坟墓外观很似客家人的围龙屋,是客家人崇拜祖先的一种表现。埋葬后第三天,亲属穿孝衣到坟上哭拜祭奠,烧纸钱,谓“醮三朝”。

7、做七:人死后,每逢“七”日,要举行祭奠,俗称“做七”。一般只做“五七”。最后举行祭奠,焚化灵屋(纸屋),叫“完七”,以示丧事的结束。以后,周年举行祭礼,叫开小孝;三年举行祭礼,叫开大孝。开大孝时,门前、厅堂换上红联,一切恢复正常。

8、捡金:客家之俗,安葬若干年后(常为十年),挖开墓穴,将遗骸用炭火烘烤,按人体结构屈肢装入特制的陶瓮内,谓“捡金”,然后重新安葬或将陶瓮集中安放在田地里,这才是逝者永久的墓穴。龙岗客家人丧葬习俗称之为“二次葬”,于逝者入土

七、八年后,请人掘土开棺,其时尸体的皮肉内脏等软组织已腐烂殆尽,仵工将骸骨拾起,装在一个特制的陶瓮(俗称“金瓮”或“金塔”)里,择定吉日,将“金塔”安放于风水宝地中。有的地方还专门修建一座大型墓地,将“金塔”葬在里边,立上墓碑,俗称为“地”。墓地做好了,择日举行“圆地”仪式,祭祀宴客,称为“二次葬”,“捡金”是整个丧礼的最后一环。

客家人所强调的风水宝地要义有三: 一是要有龙势。即山脉绵延起伏、层峦叠嶂、罗列有序、奔腾有势等;来龙之势的大小主导着富贵的等级及人丁的兴旺。

二是要有局。即对景罗列各峰,湾环回托,或旗或鼓,或印或案,皆应为基地所用;局主导功名官禄。

三是要有水。即基地前面有对逆的江河,但江水又不是直冲基地,而是水口回环带水;水主财路。

因此,为寻得风水宝地,他们宁愿等上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若一时间找不到吉地,便把金盎寄放于山间岩穴或田头地坎,以待日后安葬。

这种暂时寄存“金盎”,俗称“寄岩子”。据明代嘉靖年间《惠州府志》记载:“长乐、和平滋不忍弃亲于土之说,有停柩期年、三年而后葬者,或葬不数年,惑于风水,启土易棺,火化而改葬者”。再如兴宁,“纳骨于瓦瓶,名曰金瓶,迁葬而之它……亦惑于地师,数数迁易。……”到了清代,这种风气更是盛极一时。《嘉应州志》记载:“葬数年必启视,洗骨,贮以瓦罐。至数百年远祖,犹为洗视,或屡经起迁,遗骸、残蚀止于数片,仍转徙不已。甚且听信堪舆,营谋吉穴。”清人张新泰《粤游小志》载:嘉应州一带:“粤俗惑于风水……乃有既葬后,或十年或十余年复出诸土,破棺捡骨,谓之洗金。”风水原因是客家二次葬的主要原因,台湾客家人的二次葬便被称为“捡风水”,在梅县丙村二次葬则被称为“做风水”。客家丧葬中,一家丧事,众人相帮,完全是义务的,不收取任何报酬。

如果死者是妇女,其娘家享有特殊权利,什么事都由娘家人说了算。治丧期间,子孙要披麻戴孝守灵,不能梳洗也不能入席就餐,当年和次年的端午节不能包粽子,春节不能贴春联,也不能蒸年糕。

客家的墓穴讲究风水,由职业风水先生和丧家一起选定,客家人的墓穴外观很像五凤楼的形状。丧葬器物中,值得一提的便是棺材,棺材二字与官财谐音,寓意升官发财,客家人自古有为官的传统,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很浓厚,在农村,几乎每位农民死后都会用棺材装殓尸首,也有人由于其他原因死后要被火化了,但是也会在死前吩咐子孙将自己的骨灰装在棺材里,他们都喜欢这种土葬的方式,以保存尸首的完整,寓意深远,因此,在棺材的制造上,客家人也颇费工夫;客家人的棺材也称寿木、老屋、寿床等,用于装殓逝去的人。

客家人对棺木的选材都比较讲究,一般使用杉木制造,制作寿木时,家境富饶的,大都选用老油杉最根部的一段,尽可能大,用4根整木方料做寿器,称“四角”,即盖板、底板和边板用整块大的木料做成,上下左右共四块,两头各一块,共六块,每块都是完整不用合并,棺木内有一块由7颗星连成的抬尸板,称“七星板”,此外,还有“六角”、“八角”寿木,即由6根或8根木料做成,中等富裕人家一般制做“十个角”寿木,选用的木料比“八个角”略小;一般人家做“十二角”寿木,即棺财由12根小木料做成,比“十个角”木料又稍小一点,造价便宜一些,十根木料做成的,其中顶盖为三根木料,底部为三根木料,两边各两根木料,前后为五到十一块其他木料。在农村,因经济条件所限,使用十根木料制造棺材的较多,于是棺材又被称为“十页瓦”、“十大块”,也有用十二根木料制成的,俗称“十二元”。

农家制做棺木,一般在30岁左右就要精选木料制作好,准备去世以后用。俚语云:“三十冇付板(指棺材),看你好大胆”,言下之意,人到中年,就要准备寿木了,没有预备好,怕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将措手不及。

故此,客家人一般在世时就要做好棺木,称“寿木”或“寿器”,表示添寿加福。许多人都在生前就将棺材准备好,有的是子孙准备的,有的是自己准备,有的准备长达数十年之久。

棺材板拼合后,用桐油石灰膏将所有的缝隙填补好,内外用油漆和棉布一层层贴上,使之滴水不漏,旧时有的停棺三年以上都不见漏气漏汁。油漆颜色大体两种,一是黑色,一是红色,视各地习俗不同而异。寿木做好后,漆工及时刷好油膝,两头画上图案,大头顶端写一“福”字,前端小头写一“寿”字,棺盖板上用红纸书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夭折的人,所用棺材一般不漆颜色。

客家习俗,在棺材底上先放草木灰和有香味的树叶,铺棕片12片,闰年多一片(广东客家人爱铺一寸厚黄泥),再放“七里板”(穿有七个孔的薄木板),板上铺草纸和布。死者身上还要盖七条褥,叫“上七下八”。

棺材底里该放的东西放上后,由亲人两位(有的地方由土工)用两条白布将遗体提起放入棺内,头部裹以丝绵,头顶两块砖,称“合砖”,写上死者姓名世系生卒年月日时。宁化等地制作内碑,写上死者生卒年月日时和子孙姓名,以备后查,男放脚下,女放头上。

遗体放好后,要拉中线,把遗体摆正中,棺内的空隙处,有的填上木炭,有的用死者遗服塞紧,上面再盖上褥,即用白布和画布做成的杯子式样。宁化客家人给死者的褥是上七下八,即在尸体上垫八条,尸体上盖八条。

闽西客家人给死者盖上出嫁女儿送的白色面布,头侧放一盏长明灯,米饭一碗,蛋一个,饭上插筷子一双。日夜轮流守候,切忌狗猫接近。遗体四周撒些石灰,以防虫蚁。客家人的习俗,未过花甲而身亡的称“短命”,一般不能享用棺木安葬,只能用几块木板钉成棺材状,俗称“火板子”,将其安葬。

客家丧葬文化,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对逝者的尊重,对祖先的崇拜,是祈求祖先庇佑福荫子孙后代的重要仪式,是古代客家文明礼仪的一种体现。

第二篇:广西客家人的祭祖习俗 -

一.地理环境

1.1临山而居

村落两面环山,一面山上都是松树,另一面是桉树,中间有条小河。山顶有两处天然的泉水,是全村人的日常用水来源,一处随着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另一处常年不衰。

1.2依河而处

河里有很多种类的鱼,罗非鱼,芭蕉鱼,石头鱼较多。每年的冬天,到外边打工的青壮年回来过年时,就会撑着竹筏,带上捕鱼设备到河里捕鱼,拿到河岸上卖,全村人都买。

河两边有两种竹子,一种叫黄竹,它的用途很多,一是做竹筏;二是织成鸡笼,篓子等竹制品,但是这种工艺就我爸爸这一辈肯学了;三是做竹笋,每年的雨季之后都有大量的嫩竹笋,那个时候我们就采很多回来,一部分当家常菜,另一部分做成腌制做成酸笋。

以前河岸上有许多沙石,近两年来由于建房的较多,基本被采完了。再往高一点就是田地,离村庄比较远的都承包给了一个老板种橘子,现在已成规模,每年他都请我们村的人去帮他剪橘子。

二.交通状况

2.1陆路

今年夏天刚铺了水泥路,村里离去集市的马路有五公里左右。

2.2水路

以前走三十分钟的山路到河下游的村庄就有船到集市,现在水泥路修好了,有车进来,所以基本没人坐船了。

三.主要经济来源

传统的是松树脂,每家每户都分到一小片的松树林,一直以来都是靠松树脂维持生活,所以现在能割松树脂卖的松树已经不多。现在有点悲哀的是很多人砍了松树直接种上桉树。目前能出去打工的年轻人都出去了,都是过年了才回来。

四.生活习俗 4.1节日祭祀(要庄重)

每当节日来临,全村的人都会到祭祖庙堂里祭拜祖宗,传统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鬼节。 4.1.1祭祖庙堂

祖宗符前有一个较高的祭祖桌。桌上摆着四个祭祖用的香炉,最前面用来插放蜡烛,后面两个大的用来插放香。接着事两排杯子,俗称三茶五酒。桌子平行的左方有一个祭位,桌子底下也有一个祭位,每个祭位都有一个插放香的香炉。大厅的中间依次排列四张八仙桌,用于摆放祭品。 4.1.2大年三十 4.1.2.1祭祀物品

两碗阉鸡肉,一碗猪肉,三碗米饭,三双筷子,酱油一小碟,茶酒各一小壶,八个小杯子,爆竹一卷,香十二支,大红蜡烛两支,纸钱若干。 4.1.2.1祭祀前

十二点钟开始家家户户准备杀鸡,鸡只能用阉鸡而且是越肥越好,接着是煮熟。煮好的整鸡先拿去拜伯祖宗,不比祖宗隆重,这里不多讲,讲究的是煮的过程中要把鸡头和脖子煮成2字,鸡嘴用刀稍微隔开使它微微张开。拜完伯祖宗后把鸡切成块状,只要鸡肉部分并且在整碗肉的上方放鸡胸脯肉,两个鸡腿分别放在两侧,猪肉上要稍微放点盐。 4.1.2.2祭祀中

祭祀都争着第一个到,讨一个好的彩头,先到的要恭恭敬敬地把香炉酒杯等用品刷洗干净,摆整齐。家长把祭祀物品按规则摆放在八仙桌上:最前面是三个茶杯接着五个酒杯,之后是三碗米饭配有三双筷子,最后是两碗鸡肉和一碗猪肉;在这期间年轻人也就是自家的青年负责点香点蜡烛。除桌底下的香炉插一根外,庙堂内的每个香炉各插三根,庙堂两边门各插一根,插香时要事先一鞠躬三拜,插完香后要给祖宗敬茶酒并叫“祖宗吃晚饭”。随后来的人依次如此。

纸钱和炮仗放在堂外,由几岁的小孩来把纸钱一张一张的分开,堆成一座小山。等所有的人都到齐后,大家相互拜年,都是一些客套话。闲聊十几分钟后,村里的长者带领刚成家不久的年轻人叩拜祖宗。长者在中间,年轻人两边,地上铺着草席,一跪一扣头一站,做三组。跪拜完后长者大声叫唤,拜祖宗咯,所有的人都停下谈话,家长叫唤小孩拜祖宗,不一会儿四面八方都有小孩跑来拜祖宗,大家齐刷刷地站在庙堂前一鞠躬三拜做三次。之后点鞭炮,炮声震天,响得越久越大声越有喜庆。鞭炮烧完后就烧纸钱,等纸钱烧完后再拜祖宗,祭祖结束。 4.1.2.3祭祀后

祭祖完成后,祭祀信仰的诸神,如石神,树神。我家信仰的是石神,那是一块靠近河边的石头,石头很高很大。村里几乎都有自家要祭的诸神,据说可以保佑自家的孩子健康成长。祭石头神的祭品与祭祖的一样,把茶酒换新的,在石头神的左上角点燃三根香即可。在这期间也要敬茶酒,就过三巡后点燃鞭炮,鞠躬三拜。

回到家后,家家户户都要在庭中祭天,祭祀逝去的亲人,小孩要敬酒,感谢上天祖宗及亲人的恩德。 4.1.3大年初一 4.1.3.1祭祀物品

三碗糖水糕,三双筷子,茶酒各一小壶,八个小杯子,爆竹一卷,香十二支,大红蜡烛两支,纸钱若干。 4.1.3.2祭祀前

六点钟起床做糖水糕,主要的原料有糯米粉和红糖。 4.1.3.3祭祀中

流程与大年三十的一致。 4.1.3.4祭祀后

与大年三十一致。值得一提的是这天早餐全家人吃糖水糕,直到中午才能开荤。之所以要在大年初一吃糖水糕,流传说法是全家人生活要从年初一开始甜甜蜜蜜,和睦相处。 4.1.4大年初二 4.1.4.2祭祀物品

两碗阉鸡肉,一碗东坡肉,三碗米饭,三双筷子,酱油一小碟,茶酒各一小壶,八个小杯子,爆竹一卷,香十二支,大红蜡烛两支,纸钱若干。

祭祀流程与大年三十一致。 4.1.5大年初三 4.1.5.1祭祀物品

三个大粽子,用红色的纸贴在粽子的表面,祭祀一天。 这一天不用全村人去祭祀,只把粽子敬祖即可。 4.1.6清明节 4.1.6.1祭祀物品

发糕两碗,瘦猪肉一碗,香一包,蜡烛一包,祭祀用的红纸一袋。 4.1.6.2祭祀前

准备工作要做好,村长组织大家去扫墓,联系本村有车的人开车载全村人去扫墓,家家户户带上镰刀和铲子,发糕多带点在路上吃,一出去就是一整天,持续时间为三天左右。

来到墓地时要把祖宗的坟墓上的旁边的杂草统统清理掉,在外围边上做一条水沟,防止水浸到墓地,沿着圈放红色的纸,用泥巴压住不让风吹走。再换一块泥巴做的圆圆的坟头并在中间夹着一张红色的祭祀纸。 4.1.6.3祭祀中

村长先在墓前鞠躬祷告,说我们子孙来看望祖宗,感谢祖宗的恩德。然后点上蜡烛两支和香若干柱,各家依次把祭祀用的发糕,猪肉摆敬放在坟前。年老的展开纸钱点上,嘴里念念有词为全村人祈祷,希望祖宗保佑我们子孙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子孙平安,生活美好。我们围成一个大圈虔诚地鞠躬三拜,做三次。点爆竹,放烟花。待到纸钱烧尽后集体再次鞠躬叩拜,祭祀结束。

朝下一个墓地前进,流程基本一致。

五.调研感受与总结

祭祀祖宗是我们村里头等的大事,大凡村里的红白大事都要祭祖,例如,嫁娶,建房,小孩满月,丧事等都要求祭祀,但是要求不一样,准备的祭品也不一样,流程更不一样了。村里的人对祭祖也很看重,尤其是节日,不论多远能回来的一定要回来,不然你自家有事要全村人帮忙时没有人会帮忙的。大家都会说那人连个年都不回来,忘了祖。

作为新一代接班人,作为新青年,我们这一代有必要将这种传统的习俗传承下去,感谢祖宗的恩德,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第三篇:浅谈儋州客家人的婚嫁习俗

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班级 :10历史教育

姓名 :杨兆环 学号 :10148008 摘要:客家人的婚姻礼俗受古时风尚影响较重,主要仍以传宗接代为目的。客家人男婚女嫁讲究“明媒正娶”,客家社会正式的婚姻关系是一种“嫁娶婚”,招赘之风并不盛行。

关键词:客家人、婚嫁、习俗。

一、客家的婚俗概述

客家结婚风俗结婚是人生大事,客家人婚嫁的风俗既多又杂,而且是十里不同俗。有时遇到双方都固执的老人,不知要谈多少次才能取一个折衷的风俗。他们要研究什么时辰“上轿”什么时辰“过门”,属相上与谁有无不合等等很复杂的问题。婚礼之行,新郎要按时辰去接新娘,带一个小男孩子去叫“压轿”,即使是自由恋爱的也须找个媒人同行。这时候的新郎,身上不能带钥匙、指甲剪等“铁器”。婚嫁的风俗对新郎要求不多,对新娘的要求就多了:在出嫁的当日,新娘不能吃娘家的饭,表示不吃两家饭;走出家门到上轿,是绝对不能回头看的,这时候能哭出来,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安慰;上轿之前,新娘的兄弟姐妹还要进行“抽姊妹带”的仪式;新娘的衣服上别上缝衣针(利器),表示“利是”;做母亲的会让女儿反穿内衣,据说这是表示忠诚于爱情绝不“反骨”;新娘下了轿,必须由有品德、多子的妇女扶着新娘进洞房,叫做“牵新娘”,经过大门时,新娘还必须跨过燃烧的秆火避邪;如果这时新娘已经怀孕,还要叫人扛着一架梯子跟随,这也有一个叫法“时来运来,娶个老婆带梯来”,客家话中“梯”、“胎”同音,意为上梯步步高;若是新娘轿车的座位上垫有红纸的话,意味着新郎洞房花烛夜不能圆房。迎回新娘的时候,公公婆婆要回避,等星星亮了或第二天才可以相见;喜宴上,新娘最大,因此宴席上的鸡头是不能吃的,因为那是“凤头”;如果宾客不小心打破了碗,主家会很小心地把碎片一一拾起,用红纸包好放到厨房里去,主家的老人不责备宾客,就算宽容了。补充一点:新娘的嫁妆里,一定会有两条甘蔗,表示双双对对、甜甜蜜蜜、从头到尾 。 据客家老人说;“打扮新娘的”一边打扮一边还要说吉祥的话,我只参加过一次堂姐的婚嫁,那些词语和吉祥话就记不清楚了,只知道她念一梳梳到尾,夫妻什么什么有头有尾的还有什么多子多孙的认真模样很好玩。打扮完毕,大家一涌而上包“上轿钱”给新娘。上轿的时候,由“打扮新娘的”执一个米筛,象伞似的开在新娘头上,里边放着新娘袋,袋子装满了青青的“长命草”,其中意义,不言而喻。

二、古礼的客家人婚嫁习俗

古礼的客家人婚嫁习俗:旧俗“三茶六礼成亲”。“三茶”,即三次送礼。儋州客家人对结婚、做屋等馈赠礼品中要有一项茶叶,故俗称“送茶”。“六礼”,即婚嫁过程中的门项进程。

1、纳彩,男方托媒去女方提亲。

2、问名,问女方名字及生辰,俗称“开小八字”。

3、纳吉,男方卜得吉兆,双方八字相合,男方备礼通知女方,决定成亲。

4、纳征,男方给女方送彩礼(要礼金、衣衫、食物),俗称“开红贴”、“开大八字”、“大定”、“过定”,今谓“订婚”。

5、请期,男方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求其同意。俗称“报日子”、“定茶”。

6、亲迎,即新郎亲至女家迎娶,一般称为迎新。民间俗称男方叫“归亲”,女方叫“行嫁”、“归门”。今谓“结婚”。 客家社会虽不免亦存在重男轻女的成见,但总体上,男女关系还是较平等的。如,客家妇女与男子在家中同样力作。因此,女子在娘家时,与兄弟平等;出嫁时,父母重视其婚嫁,夫家也必须按传统礼节,循规蹈矩,才能娶得好媳妇。客家人的婚姻方式,都依照古制“六礼”。随着社会的变迁,虽有更改,但大致上还是参照旧制办理。六祀仪式:“说亲,送定,报日子和送聘金,盘嫁妆,接亲与送亲,拜堂与吃面碗鸡”。和古之"六礼"大同小异。婚礼仪式中,仍有闹房,圆房等旧俗。

婚嫁礼仪:过去时兴“花轿”,男方发轿到女方家将新娘抬回。上轿之前,女方一家要号啕大哭,俗称“哭嫁”。说是不哭会使外氏穷。新娘进门后,拜堂,饮交杯酒,用新草席铺地为道,踏在席上走进洞房。迎娶时,男方要出多种财礼给岳父母的“辞神礼”、给侍娘的“插花礼”、首士的“开剪礼”、厨师的“开勺礼”,以及小孩凑热闹的“开门礼”等等。请客送礼的习俗是“先请后贺,不请不贺”。拜堂时,长辈要送拜礼,名叫“贽敬”,俗称“拜见”。

新娘出嫁后第三天,娘家宴请女儿,女婿,谓之“请三朝”。这天,女儿不能在娘家住宿,一定得赶回夫家。有些乡间,娘家过几天请一些妇女亲友到女儿家中做客;或娘家请女儿回家做满月酒(结婚满月时)。男女亲家各择日期,设宴互请,谓“上门”,以求加强两亲家间的往来。

结婚宴请宾客,俗称“喜酒”,礼节甚为隆重,过去尤其如此。其中,女方到男家的客人叫“大客”;男方要在门前放鞭炮迎接,他们未到席,不能开宴。新郎要在母舅的首桌执壶,从母舅开始轮流斟酒。宾客按尊卑远近、长幼入席,外戚尊,本族卑。厅堂左上为首席,右为次,上坐老人,下陪客等等。

其他婚姻形式,如抱童养媳,赘婚,转亲,换亲,改嫁等。有些现正逐步少见,消失。

三、现在的婚嫁习俗

说媒 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现在大部分男女都是自由恋爱,所以说媒就越来越少了。 但是说媒的程序还是不可少的,这样才能显现出客家女孩的矜持。写庚帖 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 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 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看家方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 新娘过门前

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具等带回男家。 迎亲 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大多书是新郎的朋友去接亲,媒人也要去,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

一、二十个。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

七、八点或

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车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拜堂 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分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座,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闹房 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回门 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送满月 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第四篇:宁化客家人乔迁习俗

新房建成后,要从旧房子迁入新房居住,这不仅是宁化石壁客家人建房中最热闹的场面,而且也是房子主人最慎重、最讲究的一件大事。

乔迁。乔迁必须选择一年中最吉日良时的时间。乔迁那天早晨,主人得很早起来做好早饭,然后在原来的厅堂内、灶台上、大门口都点上大红蜡烛,并叫一个邻居手拿着一串长长的鞭炮,当家中的男主人一头饭甑、一头锅头(锅头底下放着火盆,火盆内放些糠,并铲入火种,表示火种从旧房内移到新房里)挑着准备出发时,家中其他人员各人手里拿一件东西,按大小依次站在后面,等邻居把欢送的鞭炮放响时,大家便开始移动,往自己新房子的方向走去,邻居便高声说:“祝你搬进新房,人财两盛!”主人回答道:“谢谢您的金口!”

新房那边的邻居,早已给他在厅堂内、灶台上、大门口点上了大红蜡烛,手里也拿着一串长长的鞭炮等候着,若有雇乐队的便在门口两旁摆开。当主人家的人快到自己新房子门口时,鞭炮响起,乐队齐鸣,其鞭炮声,乐队声夹在一起,响彻云霄。并将他们一家迎入新房内,邻居对其主人家的说:“今天吉日良时搬进新房,祝你们兴旺发达、丁财两旺!”主人回答:“谢谢您的金嘴玉口!”主人把东西放下后,便和邻居一起在新房内吃第一餐早饭。

贴对联。华堂落成,在乔迁之日,主人便请村上写毛笔字较好的人士,来到家中帮他写对联。横联一般写:“喜庆乔迁”、“华堂生辉”、“华厦千秋”等,直联一般写与新居落成有关的联文。对联在中午饭前贴好,当对联贴在墙上时,整个房屋熠熠生辉,增加了喜庆的气氛。

迎贵宾。这天除所有原来有交往的亲戚朋友外,还有木匠、泥水、地理及凡是做房子来帮过忙的人。宗族中的老者及房上叔伯兄弟作为贵宾也来参加乔迁庆典。他们抬着玻璃匾额(也有送风景画匾的)敲着锣、打着鼓、吹着唢呐参加当天的庆典。当他们的队伍到达大坪门口时,主人家便放响鞭炮,乐队两边摆开并吹响乐章,一齐热情地将他们迎入厅堂,这时锣鼓声、唢呐声、乐队声混在一起,响彻云霄、震耳欲聋。等各种声音停下后,主人依次给每人发烟,然后坐下,便拿出客家美酒,端出菜肉,让大家吃点心。点心过后,又响起锣鼓唢呐、乐队声,并放响鞭炮,宰鸡后将鸡血抹点在匾额上,然后将匾额挂在厅堂中央。匾挂好后,各种乐响便停下来。

吃酒席。(客家人叫吃东道)11点半左右,帮忙厨房里干活的人,每桌先端上

二、三道菜,便放起鞭炮,敬请老者、外门亲戚、木工(或泥水)、地理等人坐在上席后,其他的人依次坐下,大家便开始畅怀痛饮,吃到中途,主人家的女人及其他较亲的女人依次到各桌给每位客人斟酒(客家人叫筛酒),接着主人家的男人及较亲的兄弟也分别前往各桌敬酒。大家都赠上吉祥的话语,此时,无论是谁,都沉浸在一片无比喜悦之中。

酒席结束时,主人便拿出一串鞭炮欢送大家。

嚷新灶。晚上,最亲近的兄弟叔伯及最好的朋友,互相凑点钱,买上长长的鞭炮及一对大红蜡烛,来到主人家中嚷新灶。

吃擂茶。第二天上午,最亲近的叔伯兄弟家的女人,提着客家擂茶所需要的食物,一起欢集一堂,吃起富有客家特色的擂茶。

宁化客家人盖的新房,是客家建筑文化的具体展现,也是宁化客家人不怕困难、艰苦创业的生动写照!

第五篇:客家婚礼习俗

客家族群的婚嫁习俗,有保留中原汉人古风《六礼》的一面,又有变异的一面。俗随时变,随着社会的发展,时至今日,虽然各阶层繁简不尽相同,但生活在乡镇的平民百姓,一般都要经过四个既郑重又隆重的仪式。

传庚——相亲 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说媒求婚,女方若有意联姻,即将自己的生辰八字交媒人带给男方,男方请“先生”将双方的八字“推算”一番(俗称“合八字”),看是否“相克”,这个过程即为传庚。进入新时代后,这个“合八字”的仪式已经极少见。现代意识较强的男女双方,一开始就在亲人的陪同下亲自到圩镇的酒楼里互相见面(看妹子),若双方有意联姻,便在餐桌上当面交换信物,这就算相亲之后允婚了。

过聘——订婚 相亲允婚之后,男女双方有一段“思考期”,若双方都不“反悔”,女方则选定一个日子,携着一大群亲属到男方住处“看屋场”(采家风),是时,男方百般殷勤,用美酒佳肴将女方带来的亲属灌醉之后,便在宴席上与他们讨价还价,议定恩恤金、礼金、鱼肉、米酒的数量与嫁妆的项目,并敲定行嫁娶亲的日子。如若不能近期嫁娶,每逢重大传统节日,男方必须携带礼品到女方家“捎节”——慰敬女方的长辈。

行嫁与接亲 行嫁与接亲是赣南客家婚俗中最隆重的仪式,要举行一整套项目繁多的礼仪。第一天下午开始为暖轿夜(以前接亲用花轿),新郎要进行化妆(修饰礼仪),叩拜祖宗,然后在一派庄重的气氛下,由舅舅唱赞叹词并为新郎披红、戴花(插在礼帽上)。

第二天是正酒日子,新郎随同唢呐手、彩旗手(彩旗用红布绕着两根小桂竹)、先生(礼生)、媒人等到新娘家迎亲,其间,男方必须完成以下礼仪,分别给女方家的先生(礼生)、沐浴(为新娘穿衣服的人)、开厨(厨师)、走堂(端菜的人)、整容(为新娘化妆的人)、扶鸾(伴娘)等三十多人(为喜事帮忙的人)分发红包,以示谢意。新娘除化妆外,要叩拜祖宗,还有一个特别的程序“哭嫁”,哭嫁没有固定的哭词,是触景生情,即兴而作,诉述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对娘家的依恋之情等。新娘出嫁时更为有趣的是抢手箱(箱内装的是新娘哭嫁钱),抢手箱是由新娘的哥哥和叔叔到新娘房间把手箱抢出来。凤冠霞披、红衣绣鞋的新娘出屋时,在喜炮声中由长辈和媒人牵着头顶簸箕的新娘走出闺房,过一门槛给一个红包,然后在大厅的上厅叩拜祖宗,再由哥哥或弟弟背到大门前送进香车(或花轿、单车、汽车),由新郎带路,在送嫁姐妹和弟弟(一般是小男孩,寓意早生贵子)的随同下起程,在吹吹打打的男方接亲队伍的簇拥下,来到鼓乐相迎的新郎家。男方家的亲朋好友恭候在门口用鞭炮迎接,并请送嫁的亲戚进屋喝茶,但新娘仍要站在门前的摸篮(米筛)中“站性子”(表示到婆家后不能任性,必须蹈规守矩,懂得方圆),待鞭炮燃放后,由手持点燃火把的婶子或嫂子牵着新娘进入新房(火把一般由竹片、丝茅、桃树枝、红绳组成,寓意驱邪迎新),并分撒花生等果品。然后开始就餐。其入席是很有讲究的,正酒那天的首席是由舅舅坐。在酒席上还有一种独特的客家分菜(寓意分财)习俗,就是把一些便于携带的菜肴分给来客带回家中,让其家中老小一起分享丰盛的喜宴。

拜堂与闹房 拜堂的仪式是: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最后是夫妻相拜送入洞房。进入洞房的新郎新娘,喝两碗交杯酒,然后勾肩搭膀吃两个鸡公腿。礼毕,婚礼正宴开始,新郎新娘在礼生的引导下,敬请嘉宾对号入席。

入夜,青年宾客相聚新娘新郎洞房,尽情戏耍搞笑新郎新娘,直到淋漓尽致为止,新郎新娘洗澡更衣,同床入梦。婚嫁礼仪遂告完毕。

婚后的第三天叫“拉三朝”,新郎新娘要到女方家拜见父母、兄妹,一表孝心,二报平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科杰检测先进事迹下一篇:昆明安宁市调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