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学幼儿园课程

2023-05-18

第一篇:幼儿教育学幼儿园课程

幼儿教育课程游戏化初探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命题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我们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的重要依据。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探索将教学游戏化、教育综合化的幼儿教育实践模式,把游戏融汇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充分体现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要为幼儿提供平等表现的机会,使幼儿的能力、个性得到和谐发展,让幼儿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中,积极探索、主动活动、思维活跃。因此,在幼儿园适时、合理地开展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各种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前教育 游戏 研究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226-01

在学前教育改革进程中,课程游戏化是近期涌现出的一项显著成果,其在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及促进学前教育深入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广大教师要重视这一研究,积极深入、主动参与,做好课程游戏化教学改革。

1 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研究的积极意义

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幼儿,而课程游戏化研究则是针对幼儿身心特点而开展的一项专题研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适应了学前阶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幼儿最显著的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对趣味性较强的事物感兴趣,课程教学如果枯燥乏味,就无法调动他们的兴趣。开展课程游戏化研究,顺应了学前阶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二是有利于打造更具趣味性的课程。课程趣味性高低直接关系到幼儿学习参与度和实际效果。以游戏化作为主要模式,孩子们会学得更加有兴趣,他们会以积极的举动回应教师的启发引导,在趣味性活动中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三是可以打造学前教育的特色品牌。学前教育应当向着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在教改方面要有所体现、有所表现。开展课程游戏化研究拓展,能提高幼儿园的办学影响力,并以此为抓手,走出一条特色化发展之路。

2 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的要点分析

在课程游戏化研究推进过程中,教师要在推动研究深入开展和质效提升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教师重点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2.1要确定本园课程游戏化实践的计划方案

虽然幼儿园针对这一研究有具体的工作方案,但最关键的落实环节还在于广大教师。教师既是课程的执行者,又是课程研究的实践者,因此要确定适合本年级、本学科的课程游戏化方案。教师要深入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感兴趣,针对教学内容中的可结合之处开展分析研究,使课程游戏化活动能具体落实到课程,落实到教学内容,落实到教学对象,制订更具针对性的实践活动方案,这是深入推进课程游戏化研究的重要基础。 2.2要落实课程游戏化研究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教师角色定位在整个游戏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成为研究的倡导者、引领者、推进者。首先,要积极响应和重视这一研究,要摆脱陈旧的教学观念,以课程改革要求为抓手,广泛搜集资料、研究他人的成果,寻找游戏化改革研究中的有效突破点。其次,教师要身体力行,在教学方案编写、教学活动设计中主动融入这一研究,使课程游戏化研究贯穿于学前教育全过程。另外,还要相互协作、共同探讨,使自身能够在研究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3要将教研活动与游戏化研究紧密结合

教学研究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幼儿园要将教研活动和课程游戏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将课程游戏化研究作为教研教改的重要课题,列入学期、教研计划,制订详细的教研活动安排。另一方面,要针对研究课程游戏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障碍因素,探究如何有效突破。经过这样的融合,为课程游戏化研究增添强劲动力。

2.4 要体现课程游戏化与培养目标相结合

教师要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在教授知识、培养优秀习惯与良好技能的过程中,融入游戏化教学内容,使孩子学得更加轻松快乐,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以游戏化的趣味形式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情境化游戏,要求幼儿扮演顾客和售货员、扮演医生和患者等。以这样的活动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对他们进行口语交际、文明礼貌方面的教育,既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强化了文明礼貌教育。游戏化模式的改革使教学充满了活力,受到了幼儿的广泛欢迎。再比如,为了培养幼儿动作协调能力,教师可以在室外体育活动中设置一些协调性小游戏,如拍球、队列等,可以训练幼儿的动作协调性。以游戏方式代替单调的教学或训练,可以让幼儿以更加浓厚的兴趣参与到课程学习之中,有助于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2.5要定期交流总结游戏化研究的成果

开展课程游戏化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有一个逐步深入推进的进程。因此,教师在具体实践中的经验总结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回顾,将自己在研究中的经验体会总结出来。幼儿园要定期组织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交流心得,通过相互观摩、开设示范课等形式进行总结交流,使教师在研究中获得的成果得到推广。这是进一步放大课程游戏化研究运用成效的有效路径。

3 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实施的注意点

教师在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研究中,要注意提高科学性、实效性。一是要注意博采众长。既要从教学网站、教学资料中搜集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要注重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将大家总结的经验作为自身工作的参考,从中汲取有用之处进行拓展。二是要注意因地制宜。不同学科、年级段的幼儿在课程游戏化研究中具有鲜明的特色,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幼儿年龄特点及现有设施条件,科学组织各种游戏化活动,做好安全、卫生等方面的保障。三是要注意家校联动。一些益智游戏、行为习惯游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帮助。幼儿园要和家长取得联系,向他们通报这些游戏的内容和方式,与他们交流,请他们配合开展,在家庭中实施游戏的延续,更好地促进幼儿成长。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研究非常必要,也很重要。教师要深入参与、主动作为,在教学改革推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柳卫民.游戏与课程、教学关系的辨析[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2]邓铮.面向幼儿生活世界的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

第二篇:《幼儿园课程》第六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第六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目录结构:

第一节 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 3

一、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涵义和特征 ....................................................................... 3

(一)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涵义 ....................................................................... 3

(二)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长处和弱点 ........................................................... 3

二、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 3

(一)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 3

1.所计划的教育活动的程度应尽可能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当 ............................ 3 2.所计划的教育活动的次序应尽可能与儿童的发展程序相近 ............................ 3 3.所计划的教育活动应尽可能与个体和群体儿童的需要相符合 ........................ 3

(二)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的两种设计倾向 ................................... 4

1.教师计划为主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 ............................................................ 4 2.教师与儿童共同计划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 ................................................ 4

三、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教育活动示例 ..................................................................... 4

(一)《北京市幼儿园教学大纲和教材》(1979年) .................................................. 4

(二)《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1996年) .................................................................. 4

(三)“光谱方案”(Project Spectrum) ................................................................... 5

1.“光谱方案”的背景 ............................................................................................ 5 2.在光谱方案中儿童学习活动的设计 .................................................................... 5

(1)儿童为中心的小组活动 ......................................................................... 5 (2)教师为中心的小组活动 ......................................................................... 5 (3)儿童为中心的大组活动 ......................................................................... 5 (4)教师为中心的大组活动 ......................................................................... 5 3.对光谱方案的评价 ................................................................................................ 5

第二节 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 ........................................................................... 6

一、综合性课程的涵义和特征 ............................................................................................... 6

(一)综合性课程的涵义 ............................................................................................... 6

1.学科(领域)的综合 ............................................................................................ 6 2.发展方面的综合 .................................................................................................... 6 3.通过专题的综合 .................................................................................................... 6 4.通过幼儿园环境的综合 ........................................................................................ 6 5.通过主题(thematics)的综合............................................................................. 6

(二)综合性课程的长处和弱点 ................................................................................... 7

1.综合性课程是有关联的课程 ................................................................................ 7 2.综合性课程能促进主动的学习 ............................................................................ 7 3.综合性课程由儿童一起参与设计,并能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 7 4.综合性课程能使 儿童发展与知识结合成一体 .................................................. 7

二、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 7

(一)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 7

1.教育活动应与儿童的个体差异相适合 ................................................................ 7 2.教育活动应与群体儿童相适合 ............................................................................ 7

1 3.教育活动应与文化差异相适合 ............................................................................ 7 4.教育活动应将发展与学习连结一体 .................................................................... 7

(二)较低结构化的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两种倾向 ........................................... 8

1.教师计划为主的教育活动 .................................................................................... 8 2.儿童生成为主的教育活动 .................................................................................... 8 3.两种倾向的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 ........................................................................ 8

第三节 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 ................................................................... 9

概述........................................................................................................................................... 9

2 第一节 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一、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涵义和特征

(一)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涵义

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就是将幼儿园课程分为若干学科(领域),以学科或领域为单位组织和实施教育的课程。

(二)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长处和弱点

学科(领域)课程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主要特征,这些都是学科(领域)课程的见长之处:

(1)学科(领域)课程一般是有内在逻辑结构的课程;

(2)学科(领域)课程能为儿童提供各学科(领域)中的关键概念;

(3)学科(领域)课程已有相当长的运用历史;

(4)学科(领域)课程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但是,学科(领域)课程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的教育,这种课程所存在的问题会表现得更为突出。

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科教育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分门别类,强调为设

计和组织知识和技能提供系统,强调为理解社会和世界提

供关键概念、探索的工具以及认识的方法,但是,这一切

的获得常常是以较少顾及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较少顾及儿

童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为代价的,对于学前儿童而言,这

些代价是沉重的。

二、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一)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1.所计划的教育活动的程度应尽可能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当

在学科(领域)课程中,教师对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符合,使之保持在维果斯基所谓的“最近发展区”内,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 2.所计划的教育活动的次序应尽可能与儿童的发展程序相近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因此,教师计划的教育活动次序与儿童的发展程序之间尽可能相接近就显得特别重要。要做到这一点虽然不容易,但是,教师若能努力把握儿童发展的规律,并能把握学科(领域)内在的教学规律,那么,在权衡利弊得失后,有可能在充分顾及学科(领域)特点的情况下,使所计划的教育活动的次序与儿童发展的程序尽可能相接近。

3.所计划的教育活动应尽可能与个体和群体儿童的需要相符合

在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可以以全体、小组和个体的等不同的形式进行。虽然,教师预设的教育计划不可能完全与个体儿童的需要相符合,与小组儿童或全体儿童的需要完全相符号则更为困难,但是,教师可以通过认真观察、任务分析和悉心准备,努力使自己为个体儿童设计的教育活动计划尽可能与个体儿童的需要相符合,并努力使自己为群体儿童设计的教育计划尽可能与群体儿童的需要相符合。

3

(二)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的两种设计倾向

在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可以是高结构的,也可以是较低结构的,从而反映出教育活动设计中的两种不同的倾向。同样,即使相同倾向的教育活动,在其结构化方面,也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教育活动的设计较难达到如同综合化课程可能达到的低结构化程度,而且,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本身性质也决定了这种课程的主要价值在相当程度上就建立在它所具有的结构性上。 1.教师计划为主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

这类教育活动以课程或教师计划的活动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活动的目标比较特化,教育活动的内容主要根据学科(领域)的性质而由专家或教师预定,选择和组织学科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学科(领域)本身的逻辑顺序,对教育活动评价的标准是预定的目标是否达成。 2.教师与儿童共同计划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

这类教育活动在计划时较多地依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课程的目标具有一定程度的儿童“生成性”,课程的内容在相当程度上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符合,教育活动常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教育活动也具有相当的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加以调整和改变。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两种不同倾向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要通过最优化的方式组织教育活动,分别发挥教师为中心和儿童为中心这两类活动的长处,避免其不足之处,使儿童的学习更有意义。

美国哈佛大学“零点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光谱方案”是这样做的一个案例。光谱方案的设计者在语言、数学、运动、音乐、常识、力学和构建、社会认识以及美术等八个学习领域收集和编制了儿童的学习活动,每个知识领域的一组活动一般都是自由游戏和结构化活动的组合。学习活动分为儿童为中心的小组活动、教师为中心的小组活动、儿童为中心的大组活动以及教师为中心的大组活动4种不同的组合形式。光谱方案旨在通过这些领域,为具有不同发展潜能的儿童提供特殊环境,以系统的方式给予儿童以学习的支持。

三、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教育活动示例

(一)《北京市幼儿园教学大纲和教材》(1979年)

由北京市教育局幼儿教育教研室于1979年编制的《北京市幼儿园教学大纲和教材》,是适应“文化大革命”10年**后教育秩序开始恢复,并走向正常化需要的一套地方性课程和教材。

这套教材继承的是50年代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形成的学科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化程度高,课程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系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容易操作。但对于儿童发展的考虑自然就难以顾及了。

(二)《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1996年)

《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一套教师参考用书。包括5个课程领域:健康、社会、语言、科学和艺术。

这个课程在设计时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反映幼儿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使课程目标和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儿童"生成性",使教育活动具有相当的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改变。但是,为了达成课程预定的目标,最终难于在真正意义上使教育活动与每个个体儿童的生活经验及其兴趣和需要相切合。

例如,从教育评价反馈到教育目标,使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目标得以调整和改进,就是一

4 种有效的方式。又如,课程设计者们认为,活动建议和活动延伸对使用这套教材特别重要,因为这两部分正是这个课程的灵活性所在,其中,活动建议能使教育有可能适合社会文化差异和幼儿的发展实际;活动延伸则指出了前后活动的联系,以及与其他科目活动的联系,这些设计方法也是使学科(领域)课程能顾及儿童发展、顾及文化差异的有效方法。再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并不十分强调每个儿童必须达成某些统一的行为,这样做,也顾及了儿童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三)“光谱方案”(Project Spectrum) 1.“光谱方案”的背景

“光谱方案”建立于1984年,是哈佛大学“零点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光谱方案的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塔夫茨大学心理学家费尔德门的认知发展的非普遍性理论。

光谱方案的研究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其能力(或称作为智能光谱)的长处,而智能并非固定不变的,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和教育机会能促进其发展,一旦某一儿童的智能长处被得以鉴定,教师即可为其设计个别化的教育计划。 2.在光谱方案中儿童学习活动的设计

光谱方案在8个知识领域里为教师提供了不同类型活动的样板,使教师能够看到儿童的长处,并能够在儿童长处的基础上有所作为。每个知识领域由15至20个活动组成。

智能光谱的学习活动分为4个类型: (1)儿童为中心的小组活动

教师作一简述,或作简单演示,4~6名儿童自己进行活动。 (2)教师为中心的小组活动

教师与一个小组的儿童一起活动。 (3)儿童为中心的大组活动

教师向儿童介绍活动,随后全体儿童或半数以上儿童进行活动,活动可以是个别化的,也可以是合作进行的。

(4)教师为中心的大组活动

教师指导下的全班活动,教师对于儿童完成学习任务起重要的作用。 3.对光谱方案的评价

光谱方案批评完全将儿童看成被动的对象,对儿童实施直接教学的课程取向;也不赞成完全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而不关注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取向,而是以个体儿童的智能长处为其切入点,以在真实世界内的领域学习和训练为其方法,使儿童的智能从多元方向发展,并以此带动整个智能的发展,这种做法不是简单地在教师为中心的课程和儿童为中心的课程之间搞折中,而是较为成功地解决知识、技能与一般能力,教师教学与儿童需要,个体与集体等的关系。

5 第二节 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

一、综合性课程的涵义和特征

(一)综合性课程的涵义

综合性课程就是将课程的各种因素综合化的课程。

各种因素综合化

课程的综合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例如 学科领域的综合、发展方面的综合、通过专 题的综合、通过幼儿园环境的综合等,但是, 最为常见的则是通过主题的综合。

不管以哪种方式综合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在结构上都可以有不同的结构化程度。

结构化程度高的综合性课程,仍然反映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的行为目标为导向,以结果为评价标准的课程特征,在这种课程中,教育活动可能成为各学科教育活动的凑合,从而使综合性课程成为“大拼盆”;相反,结构化程度低的综合性课程,则能比较理想化地反映以儿童为中心,以课程的过程原则为取向,以活动过程为评价依据的课程特征,在这种课程中,教育活动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经验相符合。应该看到,综合性课程的长处在于能够通过综合化的方式而实施较低结构化的课程。 1.学科(领域)的综合

幼儿园课程若由各学科(领域)综合而成,那么各学科(领域)的活动结合成一体,它们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减少重复,使儿童的学习活动变得更为有效,更具意义。学科(领域)的综合可以是两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或者是两个以上学科(领域)的综合,包括全部学科(领域)的综合。 2.发展方面的综合

幼儿园课程若以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活动综合而成,那么涉及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活动也会结合成一体。 3.通过专题的综合

专题比主题具体,它往往集中于一个范围狭小的事例上。

例如,鸟类可以是一个专题的题目。儿童可以阅读鸟类的故事,可以画鸟或者用不同的材料制作鸟,可以观看有关鸟类的录像,还可以练习鸟类飞翔的动作,等等。 4.通过幼儿园环境的综合

幼儿园课程也能够通过室内和室外环境进行综合化。在幼儿园课程中,游戏有其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对幼儿园室内和室外游戏和学习环境的创设 ,使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内容等得以落实。

例如,在活动室内设置的"娃娃家"中陈放书本、报纸和便条,可以促进儿童语言和社会学习两方面活动的综合;又如,在科学角内多种材料的提供,能将儿童的科学活动、语言活动和社会学习活动等综合成一体。 5.通过主题(thematics)的综合

通过主题的综合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是最为常见的。主题可以被看成是一些专题的集合

6 体,就主题而言,也许并不在于达成一个具体的目标,但是,每一个学习的专题都与主题有关联。

(二)综合性课程的长处和弱点 1.综合性课程是有关联的课程

对儿童而言,学习应该是有关联和有意义的,学习应该是以前经验的延续,并对以后的生活具有价值。综合性课程以解决儿童真实生活中的问题为出发点,对儿童提出了挑战,使儿童能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面对冲突,建构概念。 2.综合性课程能促进主动的学习

儿童主动的和个性化的学习常是最有意义的学习。综合性课程能为儿童提供活动,让儿童主动地去参与,在与材料和他人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经验,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或旁观客观事实。

3.综合性课程由儿童一起参与设计,并能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在综合性课程中,儿童积极参与教师设计课程的过程。教师充分考虑到每个儿童的文化背景、发展潜能和兴趣,运用多种方式为儿童提供适合不同儿童的各种活动;而儿童则不断地为教师提供各种信息,使教师能够根据儿童的个体化状况设计和调整课程计划。 4.综合性课程能使 儿童发展与知识结合成一体

综合性课程不只是关注儿童认知的发展,而是充分顾及儿童多方面的发展,使儿童认知、情感和身体各个方面的发展相互支持,相互增强,从而在综合性的活动中去获得经验和知识。

但是,综合性课程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相反,这种课程也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不可能达到知识完整性的要求。

二、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一)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1.教育活动应与儿童的个体差异相适合

在综合性课程中,应能为儿童提供多种机会,允许儿童以不同的方式主动地与环境进行交互作用,允许儿童自主选择和主动生成,使他们在不同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2.教育活动应与群体儿童相适合

在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应与小组的群体儿童的发展水平相适合,使儿童能在与其他儿童一起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合作、分享、商量、妥协等交互作用的方式得到发展。 3.教育活动应与文化差异相适合

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应关注儿童的这些活动是否适合儿童所处的文化背景,使来自不同种族、不同经济状况和教育程度的家庭的儿童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建立起自尊和自信,能从自己的文化以及其他的文化中获得益处。 4.教育活动应将发展与学习连结一体

教育活动若能将儿童发展与学习连结一体,会使儿童的学习变得更为有意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儿童的发展。综合性课程中的教育活动有这方面的优势,应充分给予关注。

7

(二)较低结构化的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两种倾向 1.教师计划为主的教育活动

这种以教师计划的活动为教育活动主体的设计倾向。在单元教学中,教师设置单元的学习目的、目标和日常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师不仅有可以把握的单元计划,而且还有具体的日常教学计划,包括教师为中心的活动、儿童为中心的活动以及学习环境的创设,等等。

在综合性课程中,教师计划为主的教育活动相对较多地体现教师的计划性和指导作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儿童的观察,以及自己对儿童发展特征的理解,将两个以上的发展领域或学科综合为一体,或者以专题或主题的形式编制网络。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这种教师预先编制的计划可以根据儿童学习的状况作一些调整,但是,这种调整的范围相对较小,教育活动基本按照教师预定计划和设计的方案进行。 2.儿童生成为主的教育活动

在综合性课程中,以儿童生成为主的教育活动相对较多地体现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从这种活动的性质而言,游戏在活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由于教师难以把握每个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更难以预先设计教育活动满足每个儿童不同的兴趣和需要,因此,教师往往通过活动区的形式安排教育活动,通过环境的创设,使课程内容得以综合。儿童可以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自己的选择和参与,以自己生成为主的方式进行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积极探索,共同生活以及自由地表现和表达。教师除了创造环境以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参与、诱导、引导和指导等各种方式影响、诱导或指导儿童的活动。

这类教育活动以儿童自发生成的活动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在课程计划和实施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加入教师的参与和干预。 3.两种倾向的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

将两种不同倾向的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其要点是处理好儿童生成的学习任务与教师预定的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即处理好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其期望达成的结果是使社会对儿童的教育要求与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尽可能相符合。

意大利的瑞吉欧教育体系的方案活动则更好地反映了两种不同倾向的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成一体的设计方式。瑞吉欧教育体系教育活动的设计者们认为,他们“与幼儿在一起,三分之一是确定的,三分之二是不确定的或新的事物。”所谓三分之一确定的东西,指的是教师预设的活动,而三分之二不确定的东西,指的则是儿童生成的活动。与单元教学和方案教学相比较,瑞吉欧的方案活动有其自身特点,那就是它表现出更强的“动态性”和“生成性”,表现为儿童以小组为主的活动形式与教师一起合作探索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这类方案活动可以起始于儿童的所思所想,也可以起始于教师在观察儿童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建议。

8 第三节 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

概述

在幼儿园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在结构化程度上由低到高,形成一个连续体,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可以在此连续体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要求活动的设计者能清楚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性质,特别是这些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能把握该教育活动在结构化程度方面所具有的弹性范围,从而使该教育活动既符合该种类教育活动的本来性质,又能在合理的范围内根据实际状况做适当的调整和改造;在幼儿园课程整体的价值取向确定以后,能比较清晰和理性地组合组成该课程的各种教育活动。

第三篇:《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课程作业评讲

《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课程作业评讲(1) 责任教师张莉

《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作业评讲(1)主要针对《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平时作业(1) (教材第

一、二章语言功能篇的内容)中的部分简答题和论述题进行评讲。下文中,黑色的是问题与解答要点,兰色是说明和解释。

三、简答题

(一) 简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主要研究任务。 1.考核知识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任务 2.解答要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探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作用

①促进儿童语言和行为的社会化的进程 ②促进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③促进儿童语言兴趣的提高

(2) 揭示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规律 (3) 解释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过程及各种现象 (4) 研究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践应用理论方法

3.注意审题,这里指的是研究任务,答题时要进行简要阐释。 (二)简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研究的未来展望。 1.考核知识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研究的未来展望 2.解答要点:

(1) 学术发展多元化;

(2) 学前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将成为一个热门课题; (3) 多方面的比较研究;

(4) 影响儿童语言教育因素的研究;

(5) 学前儿童团语言教育设计的范围将更为广阔。 3.答题时注意进行简要阐释。

(三)简述学前儿童语言的研究方法。

1.考核知识点: 学前儿童语言的研究方法。 2.解答要点:

(1) 科学实验方法; (2) 自然观察法; (3) 调查法。 ①现状调查 ②关系调查 ③发展变化调查 ④原因调查

3.答题时注意进行简要阐释。 (四)简述学前儿童语言的功能。 1.考核知识点: 学前儿童语言的功能 2.解答要点: (1) 文化功能 ①文化启蒙 ②文化传承 ③文化发展 (2) 社会功能

①语言教育直接介入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②语言教育在未来社会高新科学技术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③语言教育成为新世纪现代社会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3) 发展功能

①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②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③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3.答题时注意进行简要阐释。

四、论述题

(一)试述学前儿童语言的研究价值。

1.考核知识点: 学前儿童语言的研究价值。 2.解答要点:

学前儿童语言具有多学科、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1) 语言学价值; (2) 心理学价值; (3) 教育学价值; (4) 文化学价值。

3.答题时注意进行论述和说明。

(二)试述学前儿童语言的本质是什么? 1.考核知识点: 学前儿童语言的本质 2.解答要点:

(1)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①语言具有约定俗成性; ②语言具有专有特性; ③语言不是自发产生的;

④语言符号系统具有地域的、民族的和阶层的差异性。 (2) 语言是一种信息系统

①语言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

②语言的信息性首先表现在它的客观物质世界和主观精神世界结合的中介。其次,它对客观和主观世界起着表征的作用,又是信息的载体。 (3) 语言是一种交际和思维工具 ①语言对思维过程有一定的影响;

②思维的结果需要借助语言才能储存和传递; ③语言为人们提供大量的间接认识材料。 (4) 语言是学前儿童学习的对象 学前儿童主要学习以下的规则: ①听说轮换,及时反馈 ②词的应用 ③构词成句

3.答题时注意进行适当论述。 《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课程作业评讲(2) 责任教师张莉

《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作业评讲(2)主要针对《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平时作业(2)(教材第三至七章语言发生发展篇的内容)中的部分简答题和论述题进行评讲。下文中,黑色的是问题与解答要点,兰色是说明和解释。

一、简答题

(一)简述如何优化外部刺激,加强语言训练,促进语言中枢的成熟? 1.考核知识点: 外部刺激对促进语言中枢的机能成熟的重要性 2.解答要点:

(1) 加强完整语言训练,使得各语言中枢协调发展

(2) 选择语言和非语言的复合刺激,促进语言活动分析器的联合协调作用 (3) 语言训练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强度,提供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兴趣 (4) 在听说游戏中进行单项练习 答题时注意:简要说明。

(二) 简述语言和社会的关系。 1.考核知识点: 语言和社会的关系 2.解答要点:

(1) 语言长生于社会 (2) 语言存在于社会 (3) 语言发展于社会 (4) 语言依存于社会

答题时注意:简要阐述。

(三)简述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 1.考核知识点: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 2.解答要点: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 (1) 是主动建构的过程 (2) 是语言个性化的过程 (3) 是语言综合化的过程

(4) 是循序渐进、逐步累积的过程 答题时注意:简要说明。

(四)目标口语初步形成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进行语言教育? 1.考核知识点: 目标口语初步形成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及教育 2.解答要点:

(1) 目标口语初步发展阶段(2.5~3岁)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 ①词汇量迅速增加,对新词感兴趣;

②能抽象句子规则,能表现出系统整合的语言; ③能说出完整的句子,出现了多词句和复合句; ④说话不流畅,表达常有“破句现象”;

⑤言语功能呈现出越来越丰富、准确的趋势。 (2) 语言教育活动建议:

①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丰富婴儿的语言经验; ②欣赏文学作品,重复和理解作品内容; ③组织婴儿进行谈话活动; ④在听说游戏活动中发展婴儿的语音; ⑤开展早期集体阅读活动。 答题时注意:简要说明。

(五)简述学前儿童语音教育的基本内容和途径。 1.考核知识点: 学前儿童语音教育的基本内容和途径 2.解答要点:

(1) 学前儿童语音教育基本内容 ①培养学前儿童辨析性的听音能力 ②教会学前儿童正确发音

③培养学前儿童准确的言语表情(声音部分) ④培养学前儿童言语交往的文明修养 (2) 学前儿童语音教育的途径 ①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练习发音 ②开展听说游戏活动学习正确发音 ③利用儿歌、绕口令练习发音

④教师示范与讲解正确、规范的发音 答题时注意:简要说明。

(六)学前儿童语法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1.考核知识点: 学前儿童语法发展的特点 2.解答要点:

(1)句型从不完整句向完整句发展 ①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②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 ③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2) 语句结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①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表达内容的分化;词性的分化;结构层次的分化 ②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③句子结构从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3) 句子的含词量不断增加 答题时注意:简要说明。

二、论述题

(一) 有关儿童语言获得理论有哪几个流派?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是什么? 1.考核知识点: 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2.解答提示:

关于儿童语言是如何获得的有关问题,近20年来已成为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热烈讨论的问题。由于学者们对这些问题所作的解释不同而形成了各种关于语言获得的观点和理论。其中影响最大的有先天决定论、后天环境论、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等三派理论,每一学派又有各种不同的主张。 第一,后天环境决定论

后天环境决定论在儿童语言发展的问题上比较强调后天环境的因素。一般说来,后天环境论者把语言看作一种习惯,否定或轻视儿童语言发展中的先天的或遗传的因素。 (1) 模仿说

①机械模仿说: ②选择性模仿说: (2)强化说 (3)中介说

第二,先天决定论

先天决定论和后天决定论完全相反,它强调人的先天语言能力,强调遗传因素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内部较有影响的两大理论是先天语言能力说和自然成熟说。 (1)先天语言能力说

(2)自然成熟说——勒纳伯格 第三,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后天环境论强调后天因素的决定性作用,而先天决定论突出的是先天因素的作用。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学派,在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之外又提出了由其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个语言赖以依托的第三者认知结构,提出了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2)认知说 (3)规则学习说 (4)社会交往说

答题时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归纳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二) 试述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因素。 1.考核知识点: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因素 2.解答要点: (1) 生理因素

①发音系统的发育 ②大脑神经系统的成熟 ③感知觉系统的完善 (2) 心理因素

①知识经验的积累 ②认知能力的发展 ③心理素质的差异 (3) 社会因素

①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

②语言观、儿童观、教育观的影响 答题时注意:结合实际适当论述。

(三) 试述0—3岁儿童语言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1.考核知识点: 0—3岁儿童语言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2.解答要点:

(1) 充分了解婴儿个体语言发展的差异性

(2) 处理好专门语言教育活动和渗透语言教育活动的关系 (3) 要充分注意婴儿语言的“输入”和“输出” (4) 处理好语言模仿和语言创造的关系 答题时注意:结合实际适当论述。

(四)试述学前儿童词汇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1.考核知识点: 学前儿童词汇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2.解答要点:

(1) 丰富学前儿童词汇

①为学前儿童提供的新词应以实词为主 ②学前儿童通过与成人或同伴的自然交往来学习新词 (2) 教学前儿童正确理解词义

①让词和词所反映的事物同时出现

②借助有关材料为学前儿童提供词汇的直观信息

③引导学前儿童联系上下文或根据自己已有经验理解词义 (3)教学前儿童正确运用词汇

①经常为学前儿童提供正确用词的典范。注意:用词命名,语法规范。 ②针对学前儿童经常错用或误用的词汇及时反馈

③为学前儿童创设适宜的环境,鼓励他大胆使用已理解的词汇 答题时注意:结合实际适当论述。

《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课程作业评讲(3) 责任教师张莉

《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作业评讲(3)主要针对《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平时作业(3)(教材第

八、

九、十一章语言教育实践篇的内容)中的部分简答题和论述题进行评讲。下文中,黑色的是问题与解答要点,兰色是说明和解释。

一、简答题

(一)简要说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1.考核知识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2.解答提示: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 (1) 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 ①学说普通话 ②谈话 ③讲述 ④早期阅读

⑤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2) 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 ①日常生活 ②人际交往 ③游戏活动 ④学习活动

答题时注意:简要说明。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1.考核知识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 2.解答提示: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主要有: (1) 示范模仿法

①示范语言一定要规范到位 ②要把握好示范的时机和力度

③恰当运用显性示范和隐性示范手段

④积极观察儿童语言表现,妥善运用强化机制 (2) 视、听、讲、做结合法 (3) 游戏法 (4) 表演法 (5) 练习法

答题时注意:简要说明。

(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1.考核知识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 2.解答提示: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有: (1)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状况的评价 ①对目标达成的评价

②对学前儿童参与活动程度的评价 (2)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①活动的目标 ②活动的内容 ③活动的组织形式 ④活动的过程 ⑤活动的环境

(3)对幼儿教师的评价 答题时注意:简要说明。

二、论述题

(一)试述确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的依据是什么? 1.考核知识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的依据 2.解答提示:

确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的依据是: (1) 依据语言教育的目标 (2) 依据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3) 依据不同活动领域的特点

答题时注意:结合实际适当论述。

(二)为什么在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要进行随机语言教育?要注意哪些问题? 1.考核知识点: 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的随机语言教育 2.解答提示:

(1)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与语言教育的关系

①各种教育活动为儿童提供了语言活动的素材;

②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为儿童言语表达和言语交往提供了条件;

③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的各种符号学习可以帮助儿童理解语言的符号特性。 (2)各领域教育活动中语言教育的随机渗透 ①数学教育; ②科学教育; ③音乐教育; ④美术教育; ⑤体育教育。

(3)必须注意的问题

①通过计划-操作-回忆的活动程序为儿童提供交流的机会; ②要避免语言教育的喧宾夺主,影响其他领域教育目标的实现; ③鼓励儿童同伴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④为儿童提供规范的言语示范,鼓励儿童积极表达。 答题时注意:结合实际适当论述。

(三)试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原则。 1.考核知识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原则 2.解答要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原则主要有: (1)客观公正性原则 (21)连续全面性原则 (3)诊断有针对性原则 (4)参照性原则

答题时注意:结合实际适当论述。

《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课程作业评讲(4) 责任教师张莉

《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作业评讲(4)主要针对《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平时作业(4)(教材第十章,语言教育实践篇的内容)中的部分简答题和论述题进行评讲。下文中,黑色的是问题与解答要点,兰色是说明和解释。 论述题

(一)学前儿童文学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1.考核知识点:学前儿童文学教育活动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2.解答提示: (1) 学习文学作品 (2) 理解体验作品经验 (3) 迁移作品经验

(4) 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3.答题时注意:适当论述说明。

(二)谈话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1.考核知识点: 谈话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本结构 2.解答提示:

(1) 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2) 围绕话题运用已有经验自由交谈 (3) 围绕中心话题拓展交谈内容 (4) 教师隐性示范新的谈话经验 3.答题时注意:适当论述说明。

(三)讲述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1.考核知识点: 讲述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本结构 2.解答提示:

(1) 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2) 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 (3) 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①讲述的思路 ②讲述的全面性 ③讲述的基本方式

3.答题时注意:适当论述说明。

(四)听说游戏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1.考核知识点: 听说游戏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本结构 2.解答提示:

(1) 创设游戏情景,引发儿童兴趣 (2) 交待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玩法 (3) 教师指导儿童游戏 (4) 儿童自主游戏

3.答题时注意:适当论述说明。

(五)早期阅读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1.考核知识点: 早期阅读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本结构 2.解答提示:

(1) 阅读前准备性活动 (2) 儿童自由阅读 (3) 师生共同阅读

(4) 儿童讲述阅读的主要内容 3.答题时注意:适当论述说明。

第四篇:整合教育游戏与幼儿课程的策略探讨

[摘 要]教育游戏的本质含义就是在游戏中获得知识教育,在教育和游戏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教育游戏可以增加使用者对个人情感变化的掌控能力,对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教育游戏;幼儿教学

一、教育游戏的特点及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教育游戏具有趣味性

教育游戏具有普通游戏的根本特性―趣味性。在针对幼儿教学所开展的教育游戏中,趣味性应该是所有教育游戏特点中的前提要素。众所周知,活泼好动、易受外界事物吸引和影响是所有幼儿的天性,如果教育游戏不具有趣味性,或者趣味性不能很好的起到吸引幼儿注意力的作用,那这种教育游戏就是失败的,失去了趣味性的教育游戏,就会变得与书本教材毫无差异,不仅过程枯燥无味,而且很难起到教育的目的。幼儿阶段是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初始阶段和筑基阶段,该阶段的教育成败直接关系到幼儿今后的性格建立、思维方式、生活习性等多方面发展。因此,趣味性十足的教育游戏能够起到将教育和孩子天性相结合的作用,对于幼儿的后续教育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

2.教育游戏具有自主性

教育游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中家长和教师的人为影响,通过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幼儿在教育游戏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求知,用亲身经历感知身边的具体事物。幼儿对于外界新奇的事物总是能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教育游戏的作用就是给幼儿创造这样一种自主环境,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摆脱家长和教师的成人观念,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选择自己想要的物品,所有行动和想法完全遵从自己的内心,通过这种较高度的自主性,能够激发幼儿对身边感兴趣事物的探索精神,并在探索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幼儿今后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教育游戏具有交互性

交互性体现在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能够引起幼儿与其他人产生良好互动的游戏可以吸引幼儿积极参加,并且更容易达到教育游戏要达到的目的,也可以提高幼儿和他人的交流及表达能力。交互性与上面提到的自主性并不相矛盾,类似于自主创新和团队协作的关系。幼儿在进行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进行相互的沟通交流,家长和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的引导可以帮助幼儿教育游戏的更好进行,同时,教育游戏中的交互性也能够帮助幼儿建立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二、教育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出现的三大问题

1.目标不够深入、具体,缺乏之间的联系与整合幼儿园中的游戏课程目标与其他各领域缺乏有机联系,目标不够深入具体,没有具体的措施进行有效整合;开发的游戏课程基本上是一个个独立的活动方案,缺乏深入研究。

2.资源缺乏深入挖掘,忽视课程真正价值所在表现为:一方面,多数幼儿在选择游戏时更偏向于根据自身对游戏的喜爱或者熟悉程度,教师经常忽视一些对幼儿有发展价值的游戏。另外一方面则缺乏对游戏内容改编的理念,对传统游戏的改编,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而缺乏深入挖掘。

3.实施途径零星分散,缺乏长效的运行机制实施途径缺乏长效的运行机制,过于零散。例如形式多样的民间游戏作为一种传统的游戏形式,踢毽子、斗鸡、老鹰捉小鸡等深受幼儿的喜爱,穿插在各种活动中,但也是昙花一现,实际上没有真正将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进行内容整合,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

三、教育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策略

1.会“看”――善于观察幼儿所需,及时给予材料支撑

教师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是很重要的,它是在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洞察点,是实现游戏与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一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幼儿的关注点和兴趣所在;二要根据游戏进程及时调整更换材料。如在手工区中,幼儿的动手能力也是有差异的,教师根据幼儿能力水平,操作难易程度,给他们提供不同的制作材料,分为几个逐层步骤:有的卡片只需根据物形状剪下,属于简单步骤是;有的卡需要剪出动物的具体部分再加以粘贴才能完成,属于较难步骤;而提供立体动物模型则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步骤。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幼儿的发展特点,提供相应的材料。

2.善“说”――全程把控游戏过程,适时进行对话引导

在幼儿游戏中,老师的语言引导是最有效的方法,在幼儿游戏过程中要利用对话,帮助幼儿,引导幼儿完成任务。实现有效对话,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明确目标;(2)抓住核心问题;(3)态度亲切,尊重孩子需要。如有次在超市游戏中,笔者发现“收银员”斌斌离开了收银台,在走廊里享受地当起了“顾客”。也许是超市里的物品品种繁多,活动丰富,吸引了他的目光,当时笔者并没有要求他立刻回到岗位上去,而是说:“斌斌收银员,我刚才买的东西还等着你算钱呢,怎么跑到这了呀?”这样既不破坏斌斌做小客人的愿望,也保持了原有的游戏情境,天真的斌斌马上回应笔者,通过间接的对话笔者才明白原来斌斌是因为觉得“收银员”总是收钱,不好玩,小客人也不排队,还不能到别的区域做客,才离开岗位的。于是笔者又以“顾客”的身份向“收银员”询问起超市开展的特价活动:“斌斌收银员,今天你们超市大甩卖的活动真热闹,可以向我介绍吗?”于是斌斌指着陈列的物品,向笔者介绍。活动随着我们之间的互动而显得更加生动有趣了。教师的适时介入是整合游戏与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选择恰当的介入会促进幼儿的成长。

3.会“教”――挖掘游戏与教学的整合点,巧妙设计和开展活动

游戏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游戏的过程也是教学相互促进的过程。游戏教学过程中幼儿和困难点、兴奋点都可以成为整合点。“扮家家”音乐教学活动中,笔者发现幼儿能很快熟悉“炒小菜、娃娃肚子饿”等歌曲内容,还能在歌唱时即兴做出各种动作,就及时组织“扮家家”表演游戏,让课程中的内容与游戏的情景性得以融合。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也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在幼儿园里,对于游戏和课程这两大要素,教师要进行有效整合,坚持统一融合的原则,有效促进幼儿的学习,保证幼儿的游戏性体验。

参考文献:

[1] 辜国敏 .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 [J]. 华夏教师 ,2013(06):19-21.

[2] 王瑜春 . 浅谈幼儿教育中游戏的价值及应用 [J]. 科技信息 ,2010(33):46-47.

第五篇:幼儿园课程教育游戏化的几点思考

摘 要:爱玩是小孩的天性,游戏是幼儿最喜爱。幼儿园课程教育游戏化是以在幼儿园课程中自然融入幼儿游戏活动。本文分析了课程游戏化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几点思考。

关键词:幼儿 课程 游戏 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223-01

爱玩是小孩的天性,游戏是幼儿最喜爱。幼儿园课程教育游戏化是以在幼儿园课程中自然融入幼儿游戏活动。《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随着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全面实施,许多幼儿园重新认识了生活、游戏与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进幼儿园课程教育游戏化的进程,结合幼儿年龄、生活和学习的特点,将游戏融汇于幼儿园课程教育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然而有些教师片面理解课程教育游戏化,把课程游戏化等同于具有游戏形式的教学,设计的一些教学活动徒具游戏形式,其表现价值大于发展价值。其实课程游戏化并不意味游戏仅仅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课程教育游戏化应促进幼儿发展

教师在实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与心理特点,深入挖掘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元素,想方设法为幼儿创设一个适宜的游戏环境,让学前教育的课程变得愈来愈充满着童趣,让幼儿在与游戏材料的互动中,成为游戏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幼儿课程游戏的教育价值是体现于幼儿在游戏中习得能力和知识。

教师要善于在教学活动中,寻找游戏的因素。幼儿的数学、语言、音乐、美术等许多活动中,无不都隐藏着许许多多游的游戏因素。例如,中班美术活动《漂亮的生日礼物》是涂色块。活动伊始,教师用一种神秘的口吻对大家说“今天,老师收到小朋友送的一件礼物,但是还不知道是什么礼物,小朋友们愿意帮老师忙吗?”只要大家按照图案上的数字标记,在相应的区域里涂好色彩,就可以看出是什么礼物了。这样,将的美术课程内容融于幼儿游戏之中,使幼儿乐此不疲。

幼儿音乐活动除了使用象形图标让大家学唱歌,理解有趣的歌词外,还应该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处理好重难点出现的时机,让幼儿在自然状态下的体验、感受。游戏形式要多样化。当大班音乐活动认完所有图标时,可采用图标隐藏法,检测幼儿的记忆力。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中获得最充分的发展。

2 ?n程游戏化应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幼儿的发展取决于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教育理念必然会影响教师的施教行为。课程游戏化的全面实施,虽说其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发展。但“教学相长”――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教师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幼儿的发展高度。我们要通过课程游戏化来提升教师的课程实践水平,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水平。进而提高幼儿园整体的教育质量,提高幼儿的发展水平。教师在幼儿课程游戏化中如何实施科学合理的指导,是需要解决的首要的问题――教师的指导过头了,教师变成“导演”,“过犹不及”,幼儿就会丧失游戏活动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教师的指导不到位,教师变成“观众”, 幼儿就会无所适从,造成无效游戏。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地指导幼儿进行游戏,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将现代教育思想融入到当前的课程游戏化教学实践之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自己班幼儿年龄、认知特点及时更新游戏区的活动材料。给予幼儿多种感官刺激,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新的体验,习得新的知识。这时,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课程游戏化有效实施的前提与保障。课程教育游戏化的核心要素是教师。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水准和施教能力直接影响幼儿园课程教育的品质。因此我们课程游戏化的重点应该放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至少要从三个层面对课程游戏化进行解读:一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要让游戏精神贯穿幼儿的一日生活。而不仅仅是个别环节。二是要保证幼儿的自由游戏。不能被所谓“正常教学”及教师直接指导活动所取代。三是集体教学活动尽可能采用游戏方式。让教师在游戏设计、引导中成长。教师应该和幼儿同游戏,和幼儿同创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才能让幼儿沐浴在自由、自主、轻松、愉悦的氛围中。

3 课程游戏化应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基础、是幼儿获得知识重要源泉。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是推进幼儿课程教育游戏化的有效途径。由于幼儿园基础层面的课程资源管理缺位,我们对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率均处于一个原生的低级的状态。我们应该给予课程资源开发建设足够的重视。将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上幼儿园整体发展的重要的议事日程。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要注意“以幼儿发展为本”,一切以幼儿发展为出发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计划。幼儿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精心设计游戏活动,让幼儿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游戏。去特色教室参加不同内容的游戏。满足幼儿不同的兴趣需求,使幼儿不同个体获得差异性发展。除了自身资源的利用外,幼儿园还可将小朋友的家长纳入幼儿教育游戏化之中。家长的义工助教活动,要有效利用各方资源,注意全面发展与特别发展平衡;兼顾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均衡。教师可以将幼儿平时生活游戏中的兴趣与已有经验结合起来,整理生成新的课程。有时一节课仅设计一种游戏活动,难以吸引幼儿。这时教师应该设计富有层次性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先完成简单的任务,再着手复杂的任务,逐步增加游戏难度,保持幼儿的游戏兴趣。还可以更新不同的游戏材料以保持幼儿对活动兴趣。

总之,幼儿园课程教育游戏化的建设要注意处理好游戏与课程、游戏与生活、游戏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幼儿的发展为着眼点,注重课程游戏方案的丰富性、发展性,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同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倩.游戏精神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积极倡导[J].新课程?小学,2015(10).

[2] 陈爱丽.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5(3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幼儿园安全第一课教案下一篇:幼儿园大班亲子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