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质量控制

2022-09-13

1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第一, 装配式建筑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 多样化的设计形式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第二, 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在功能上更加强大。在外墙上增加的保温层起到了冬暖夏凉的作用, 夏季阻隔室外热空气, 冬季保存室内暖气的温度, 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空调的使用, 节能环保。第三, 装配式建筑具有建筑产业化是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 整合全产业链, 转变建筑业生产方式, 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效益和效率, 实现建筑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2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及分析

2.1 现场常见问题

(1) 深化设计问题:后浇部位钢筋碰撞;柱底键槽排气孔遗漏;

(2) 运输及堆放问题:成品保护;错误堆放;无序堆放;

(3) 构件生产问题:模具质量控制;粗糙面做法不合格, 其中叠合板拉毛及标识;门窗洞口边蒸养裂缝;注浆管和出浆管布置;三明治外墙生产;预留水电管线、线槽及线盒控制, 尽量留置凹线, 变截面及薄板边缘加强;

(4) 施工安装问题:构件吊运作业不规范;临时支撑设置;现浇段平整度偏差过大;外墙板接缝漏浆;过渡层预留竖筋精度;构件安装精度;柱纵筋偏位及倾斜;外墙拼缝精度;套筒灌浆密实性;

2.2 构件连接的问题及原由

(1) 灌浆不够饱满。通常情况下, 判断灌浆是否饱满的一个衡量条件是看混凝土是否从构件上部的孔洞外溢, 如果混凝土流出则证明灌浆完成。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构件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失误或人工操作形成的误差, 导致墙板内部的情况难以确定;加之施工人员没有把灌浆孔清理干净, 这就有很大可能会造成灌浆孔的堵塞, 从而导致错误的判断, 以致使灌浆不够饱满。

(2) 套筒连接容易错位。构件套筒连接的时候, 极易发生钢筋和套筒的位置完全偏移或部分偏移。前者是套筒连接完全错位, 钢筋无法插入套筒, 这种情况只能对构件进行在加工;后者是钢筋能够勉强插入套筒, 但并不严丝合缝。这两种情况都会与原设计出现偏差, 并对工程质量带来大大小小的安全隐患。

2.3 管线及构件埋设的问题及原由

管线及构件在埋设当中经常会遇到问题, 比如:由于构件在生产当中的失误导致管线连接不到位, 致使施工时构件预埋管线堵塞或脱落;或由于管线及构件固定不牢, 在施工现场发生偏移或倾斜;或者是振捣时预埋管中掉入了一些混凝土, 导致预埋管线的堵塞造成施工穿线时遇到阻碍, 或是是在振捣期间发生脱落或偏移。

3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1、设计与施工长期割裂导致深度融合难以实现;2、设计缺乏对生产工艺和施工技术的充分了解;3、总包方未开展前期策划和专项施工方案编制;4、施工组织管理仍然按传统现浇建造方式进行;5、PC安装在分项工程中的核心地位没有被重视6、现场监理对生产施工的质量监督往往不到位。可见管理重于技术, 尤其在项目前期策划。

3.1.1 项目前期策划---技术准备:

1、PC工艺图纸会审: (1) 检查现浇与装配转换标高处, 构件底标高与现浇混凝土标高是否吻合、构件底部是否需要现浇混凝土做构造处理; (2) 构件上留设的用于现浇模板安装所需的预留洞、预埋件是否能满足模板安装要求; (3) 构件上留设的用于塔吊附墙预埋件或预留洞的位置、构造是否满足塔吊设计要求及工期进度要求; (4) 构件的重量是否在塔吊承载能力范围内 (考虑动力系数) ; (5) 构件上留设用于脚手架的预埋件或预留洞的位置、构造是否满足施工设计要求; (6) 构件上留设的用于施工电梯安装的预埋件或留洞的位置、构造是否施工设计要求。2、根据PC工艺设计, 编制PC施工方案 (方案应包括:预制构件堆放、驳运及吊装;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专用操作平台、脚手架、垂直爬梯及吊篮等设施, 及其附着设施;构件安装安装的临时支撑体系等) 。3、根据PC工艺设计, 统计预埋件、连接件、支撑件、吊具等物料, 编制加工定货计划。4、进行构件存放、吊装、安装及与PC相关的模板、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做到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1.2 项目前期策划---场地准备:

1、根据拟建建筑位置、起重机的位置、道路分布、单层构件数量及储备层数确定堆场的位置及规模;2、堆场应位于起重机有效覆盖范围内, 尽可能避开对其有干扰的加工场等有操作人员的位置;3、堆场应划分为独立区域, 并设置围挡分隔及警示标志;4、若构件需要存放于地下车库顶板时, 应对运输通道及堆场下方的顶板通过计算进行加固, 并在构件与车库顶板间设置方木等有弹性材料作为缓冲隔垫;5、平放构件, 层与层之间应采用垫木等垫平垫实, 各层构件间的支垫点应上下对齐, 底层构件垫木应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及刚度, 且宜垫通长垫设。叠合板叠放层数不应大于6层, 楼梯与空调板叠放层数不大于3层, 阳台叠放层数不应大于2层。

3.1.3 项目前期策划---道路准备:

1、道路应有足够的承载力, 满足50吨运输车行走, 当道路设在基坑边时, 保证车辆与坑边的安全距离且应对基坑边坡进行加固;2、施工现场尽可能设置循环通道, 当为循环通道时, 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m, 且应保证材料及构件运输车等有临时停放场地, 不得占用道路, 当现场无循环通道是应设置车辆调头场地;3、当道路设在地下车库顶板上时, 应对运输通道及堆场下方的顶板通过计算进行加固, 并需要经过设计核定。

3.1.4 项目前期策划---起重机选型及定位:

1、塔式起重机除应考虑周转材料的运输使用, 同时应考虑预制构件的吊装使用, 包括构件卸车时间及构件从堆场起吊、安装的时间, 构件起吊安装效率计算时, 构件的每个吊次时间应控制10-15分钟。2、起重机的臂长、起重能力、覆盖范围、新旧程度 (避免经常维修影响工期及安全) , 堆场的位置、构件的数量、大小及分布应作为起重机选择方案的重点考虑因素。3、起重机布置应考虑群塔作业时相互之间的水平位置、高度、进度关系等, 确保群塔能安全、高效的运行。4、附着时应尽可能附着在板面靠墙根部位或墙体靠楼层标高处, 附着部位的预制和现浇构件钢筋应进行计算并加固。5、由于起重机的附墙点的高度和附着时间是受现场施工进度、群塔相互高度等因素制约二动态变化, 因此施工单位应提前通知构件生产商进行附着点预留、预埋的调整。

3.2 建立完善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管机制

实践表明, 建筑施工当中出现的问题并非完全是由施工作业人员造成的, 甚至很多问题的出现与施工人员并无直接关系, 而是预制构件设计和生产时就存在问题。为了细化责任分工, 从源头上控制工程质量, 使施工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管机制, 通过监测找出问题源, 及时加以解决, 避免施工出现问题时盲目找错、推卸责任, 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

结语:由此可见, 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突出问题就是设计、生产、施工脱节, 导致市场、利益、责任三大主体分离, EPC模式可以实现咨询规划、设计、建造、管理的全产业链闭合, 三大主体统一, 目标一致、责任连带、利益共享。EPC模式的总包单位在设计环节即可推行全过程BIM模型, 建筑、结构、水暖电等专业、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阶段都在一个模型上进行数据处理, 并将BIM模CAM) , 保证BIM模型的唯一、准确、全面, 提高效率, 减少错误, 真正实现信息。一体化模式的必要性, 希望能为该领域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十一) :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 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 缩短建造工期, 提升工程质量。然而, 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在我国正处于推广阶段, 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得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于发展阶段, 施工工艺较为初级, 现场管理体系也不够完善, 因此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还需要作更深层次的研究。本文旨在从装配式建筑施工前期策划及工艺操作流程入手, 深入探讨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和质量控制。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王进强.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质量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 2017, (01) .

[2] 周子强.浅析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及安全管控[J].建材与装饰, 2016, (47) .

[3] 李荣耀.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防治措施[J].居业, 2016, (12)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石化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如何提高准确性和实效性下一篇:计算机模拟在光的衍射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