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课的设计范文

2022-06-07

第一篇:舞龙课的设计范文

教学活动设计《舞龙》

《舞龙》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舞长龙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增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练习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跑,动作协调、灵敏。

3.提高幼儿的团队配合意识,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热身活动音乐《小龙人》,背景音乐、舞龙音乐。 2.幻灯片:圆形、S形。 3.舞龙视频一段。

4.龙头、龙尾、龙身各一个。

重点:学习一个跟着一个走圆形、S形。

难点:提高幼儿的团队配合意识,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放歌曲《小龙人》,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律动,让幼儿舒展开身体,营造氛围,以便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接到一个任务,我们要代表幼儿园参加舞龙比赛,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舞龙,希望我们练好本领,争取夺得第一名。

二、基本部分

(一)探索舞龙

1.看一看什么是舞龙?(播放舞龙视频 ) 师:小朋友你们发现舞龙都走什么样的路线? 2.汇报、演示

师:小朋友观察得非常仔细,舞龙主要走两种路线,一种是圆形,一种是S形。在走这两种路线的时候要一个跟着一个走,前后保持一定的距离,中间不能断开。(放课件)

师提问:你们从视频中发现舞龙有多少人?幼儿:很多 为什么用那么多人舞龙呢?

师讲解:因为龙是由龙头、龙身和龙尾组成的,身体很长,所以舞龙不是光凭几个人的力量就能舞起来的。

3.这么多人舞龙怎样才能把龙舞好呢?

具体讲解:我们不仅要按照舞龙的路线一个跟着一个走,中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注意团队之间的配合,眼睛要时刻关注前后动作的变化,这样才能齐心协力真正把龙舞好。

(二)教师带领幼儿舞龙

师:现在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学习舞龙的路线,我们一个跟着一个走,先练习走圆形路线,准备好了吗?

(三)分组练习

师:刚才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学习了舞龙路线,小朋友表

2 现得非常好,现在我们来分组练习。

规则:分两组,男孩一组,女孩一组。

(四)舞龙表演

师:小朋友舞龙路线已经走得非常好了,现在我们开始正式舞龙。(取龙的道具)

分配角色:龙头、龙尾和龙身都是谁来当。老师来当龙珠,并向小朋友介绍龙珠的作用。(师:老师来当龙珠,龙最喜欢龙珠了,看到它就想把它吞到肚子里,可是龙珠太厉害了,所以龙都要听龙珠的指挥,)跟随音乐舞龙。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你们太棒了,刚才通过我们共同努力,互相配合,已经学会了舞龙,现在我们就要去参加舞龙比赛了,有没有信心?让我们同心协力、勇夺第一,出发!

四、活动延伸:

今后在庆祝节日的时候,小朋友可以继续进行舞龙表演,把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3

第二篇:微课的教学设计

听刘美凤教授报告有感

10月13日下午,我们洛阳培训班的学员有幸聆听了刘美凤教授的讲座。她做的题目是“微课的教学设计。”刘教授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一、微课的内涵

微课的资源基本构成可以用“非常4+1”来概括。“1”是微课的最核心资源:一段精彩的教学视频(一般为5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这段视频应能集中反映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具体问题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过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地点可以多样化(不一定局限在教室或课堂上)。“4”是要提供四个与这段教学视频(知识点)相配套的、密切相关的教与学辅助资源,即微教案(或微学案)、微课件(或微学件)、微练习(或微思考)、微反思(或微反馈),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网页的呈现方式“营造”了一个半开放的、相对完整的、交互性良好的教与学应用生态环境。微课教学活动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今微时代泛在学习的要求,即网络数字化阅读和学习越来越倾向于片段化的短小的呈现方式。

二、微课的教学设计方法

良好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微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微课程的设计关键是要从教学目标制定、学习者分析、内容需求分析、教学媒体选择等方面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产生符合“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讲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最短

的时间内按自己的学习完全掌握和理解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的微课设计制作理念,确保微课程能够适满足学习者的实用、易用和想用的直接需求。

三、结语

微课从最初作为一种新兴教学资源类型,随着我国实践与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逐步运用到中小学和高校“翻转课堂”“慕课”“电子书包”“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等教学改革项目中,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个性化学习、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通过学习,今后我在教学中也要将微课引入课堂,力争使学生掌握的更好!

第三篇:化学课的导言设计

——长春市第158中学

许秀梅

一堂好的化学课,能给学生美的熏陶,是艺术的展现、情感的交流,而好的导言则相当于这美妙乐曲的前奏,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种纽带,因此导言的设计和运用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今天我想和各位同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内容进行交流和探讨,以求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一、 导言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 引起兴趣,集中注意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 ,犹如说书人的开演 ,虽然寥寥数语 ,但如金玉掷地 ,先声夺人 ,既能巧妙的引出新课,又能促进学生的情绪高涨 ,步入智力振奋的状态 ,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因此教师如能在课前精心设计导言,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好的导言会像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集中注意力。例如讲《硫酸》时,我就以一则毁容事件为例设问:当那个案犯把硫酸洒向受害人脸部时,为什么还把湿毛巾紧捂住她的脸并用力拖着她到水龙头去冲水呢?当时学生们都轰动起来了,情绪和思维都很活跃,纷纷议论,急于想知道究竟怎么一回事,急切地等待教师揭开谜底于是我就立即抓住机会引入新课,讲解浓硫酸的特性和稀释。

由此可见,导语具有引起兴趣、集中注意的作用,有利于组织教学的开展。 2. 开启思维,诱发思考

化学教学中各种能力的培养不能只靠教师的讲授,更应激发学生的思考,才能使学生有所得.那么怎样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思考当中去呢?应该说,思因疑而起,有疑才有思,所以设疑导语就能起到开启思维,诱发思考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这样提问:①用飞机向空中撒些“干冰”,就能“人工降雨”,解除旱情,干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呢?②在厂房、仓库和实验室墙壁上都挂着红色外壳的灭火器,一旦发生火灾,灭火器会喷出二氧化碳,把火熄灭,二氧化碳为什么能灭火呢?③农民到地窖里取地瓜时,都要先点上一盏油灯用绳子放到窖底,若油灯熄灭了,则不能下窖取瓜,这是什么道理?

通过提问,把本节要学的化学知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起来,既新又奇,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既开启了他们的思维,诱发思考,又能使学生将新知识牢固掌握。

3. 承上启下、架桥过渡 化学教材中单元与单元之间,节与节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我们在进行新课教学时,可以按照课本内容设计出联系旧知识、提示新内容、承上启下的导语。例如:在设计第五单元课题2《如何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引入时,我首先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并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在此基础上提问:“是否所有的化学反应式中的原子在反应前后数目都相等?若不是,用什么办法使左右两边原子个数相等?”这样,通过复习很自然就引入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难点——配平。这样导入如同在新旧知识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新课讲解的内容埋下伏笔,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收到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在化学教学中导言有多种功能,设疑布障、画龙点睛、逢水架桥、展现意境,是我们化学教师开启新课、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把金钥匙。

二、导言设计的常用方法

既然导语在化学教学中有如此大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设计导语呢?通过阅读大量资料,总结归纳,我认为一般可以从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设计。

1、趣味实验引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而化学实验本身就充满了一定的新奇性,学生对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实验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并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因此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实验本身的直观、趣味性进行导言设计,从而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例如: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这节课的教学时我采用“神奇的门票”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课的伊始我向学生展示了同样大小的三张白纸,并渲染气氛,这是进入化学殿堂的门票,然后将其中的一张白纸撕碎,另一张白纸点燃,通过直观对比引出两种不同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新课引入自然顺畅。当我在第三张白纸上喷雾显示“神奇的化学”字样时,学生的兴趣也更加十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初中化学的趣味实验很多,例如:利用“魔刀杀鬼”引入《铁的性质》、“死灰复燃”引入《氧气的性质》、“水火相容”引入《燃烧的条件》等等。生动直观的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唤起注意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化学的“优势”,是导入新课的极佳方法。

2、故事激趣引入

上课伊始,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妙的传说、一个科学家的感人事迹,都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角色”。《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内容比较平淡,几个性质显得单调、分散,学生听课容易厌倦,而且课后又不易掌握。在课堂一开始,我讲述了发生在阿尔卑斯山“杀狗洞”的故事,为什么狗一进洞就会离奇地死亡?故事的神秘马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求知的激情,本节课当然收到了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让他们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学化学不是简单枯燥的记忆元素符号、化学式、物质分类等概念。从而让他们更愿意进入课堂状态,愿意听老师讲。再例如初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课的导入时,我也通过大量的化学故事带领学生走进神秘的化学殿堂:居里夫人发现放射元素镭的忘我精神和爱国精神;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故事。还有一些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化学事例,比如,我国在商代就能制造青铜器,这比欧洲早1900多年,河南出土的古剑,能切开叠在一起的15枚铜币,古代人类在野火过后,偶尔发现铁块的故事,引出现代炼铁炼钢的方法等等,通过自己了解的化学知识,向学生描述一个又一个有趣的事实。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设疑启思引入 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唤醒、鼓舞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所以用日常生活事例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也是奇妙无穷的,当把千变万化的化学与丰富的生活展示给学生时,必然会引起他们的激动和兴奋。例如在讲《空气》一节时,我首先提出问题,人的生命、生活、生产都离不开空气,但空气看不见,摸不着,通过哪些实验或现象可以证明空气的真实存在?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的成分?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学生的思维也一步步地被引入了本节课的主题,一连串的问题也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了一个个悬念,引起了学生寻根究底的欲望。又如在上“分子”这节内容时,把空气清新剂放在讲台上,然后问学生:“现在大家闻到什么气味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香味”,那么为什么会问到香味呢?是香水分子“长腿”跑进你们的鼻子里去了,从而可说明物质的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着,接着再提问:“你们看见香水分子进入自己的鼻子吗?”学生回答:“看不见”,这样因势利导,因为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肉眼是看不见的。这样在教学中不断设疑启思,使学生不知不觉对学习化学感兴趣,这样的教学学生容易接受,且记得深刻。

4、创设情境引入

创设情景是指教师利用语言、实物、游戏等各种手段有效地引导并促进学生进入教学内容。并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学习化学知识。例如初中化学第四单元课题4《化合价和化学式》,这一课题内容抽象枯燥,学生理解困难,没有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很难进入新课状态,我在引课时创设了同学们熟悉地情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如何用最快捷简便的方式认识对方?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名片”,通过名片我们马上就能知道对方的姓名、职业、电话等,马上我又提问:那么物质的“名片”又是什么?学生们在积极的思考,我适时地点出:物质的名片就是化学式,那什么是化学式?通过化学式我们又能得到那些信息?自然而然引入了新课,通过情景创设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对新知识也有了极大兴趣。

5、图片影像引入

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大到宇宙中的星体,小到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都是化学研究的对象,然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直观的将学生不了解的事物展现在学生的视野里才更有说服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跟化学有关的实验、新闻、报道、资料、图片、问题、影像等,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情境用来激发学生学习,活动状态,促进知识、技能、情感的形成。如在学习化学肥料时,可用一段摄像,通过展示农田春季和秋天的不同景象,把学生带入学习情景中。在学习化学与能源和资源可联系生活中或家庭中的三大合成材料来,创设情境。在设计分子原子一课的导言,利用多媒体展示分子原子的图片,既能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的前沿性,又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总之,引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开门见山”法、“温故知新”法、“矛盾导入”法、“谜语导入”等,不管如何引入目的都是充分利用上课开始时学生们的注意力比较集中的优势,精心制造出一些知识悬念,引人入胜,为传授新课创造良好的心境。但因为每节课的内容、重点不同,导语的设计也就不一样.所以导语的设计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同一节课,根据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2006年10月12日~15日,吉林省初中化学教师在珲春市进行基本功大赛,其中的一个比赛项目就是对规定的题目进行导言设计。下面将有关设计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1.溶液的形成

方法一~~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科学探究引出课题 【生活小窍门】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时常发生白色衣物上沾有蓝色圆珠笔痕迹的现象,这样除去这些讨厌的蓝色痕迹,使衣物恢复洁白呢? 【实验探究】(1)用水洗的方法清除白色布条上的蓝色痕迹;

(2)用酒精洗的方法清除白色布条上的蓝色痕迹。 【交流】结果怎样?谁能说说其中的道理?

方法二~~联系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实际,通过分析讨论引出课题 【投影】(1)生活中常见的溶液:汽水、白醋、注射针剂、碘酒;

(2)学习中涉及到的溶液:石灰水、盐酸、稀硫酸等。

【活动】找共同点:(1)都是液体(都是溶液);

(2)都是混合物;

(3)都含有水(碘酒中不含水——为形成正确的溶液定义留下伏笔)

(4)„„

„„ 【问题】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 2.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方法一~~联系亲历的生活实际,分析讨论引出课题

【交流1】早餐(或午餐)都吃了些什么?——主食:„„

副食:„„

【交流2】我们为什么要一日三餐?——获取生命必须的营养物质。 【问题】哪些物质是我们必须的营养物质呢?它们对我们的生命活动具有什么意义?

方法二~~分析讨论俗语的科学含义,引出课题

【交流】都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或:民以食为天!)”谁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或认识?——不及时吃饭会饿;长期不吃饭会饿死;„„(其中可能涉及到“胖、瘦、营养”等字样)

【问题】我们的生命活动必须保证得到哪些营养物质的支持? 方法三~~借助新闻报道,引出课题

【投影】(1)“饥饿的苏丹”;(2)安徽阜阳的“大头娃娃”

【交流】谁能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缺少重要的营养物质。 【问题】哪些物质是生命活动必须的营养物质? 方法四~~挖掘本质,借助比喻,引出课题

【交流】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动力是什么?人活动的动力是什么? 【问题】人类健康生活必须及时补充哪些重要的营养物质? 3.原子的构成

方法一~~借助史料,引出课题

【视频】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破坏力

【引课】原子弹之所以能够释放出这样巨大的能量,与原子的构成紧密相关。 方法二~~借助科研史料,引出课题

【投影】分子、原子的最初定义;各种原子的结构模型 【引课】说出:构成原子的两大部分

方法三~~联系相关学科知识,引出课题

【问题】摩擦起电的实验——谁能说说:为什么? 【引课】显然,原子里一定含有电子。还含有什么呢? 方法四~~借助新闻报道,引出课题

【问题】(1)朝鲜、伊朗等国研制核武器;(2)建设核电站;(3)核泄露、核污染等。这里的“核”指的是什么?

【引课】原子除含有原子核外,还含有什么呢? 4.氧气

方法一~~借助呼吸,引出课题

【活动】(1)消除紧张情绪的简单做法——深呼吸;

(2)感受呼吸对生命活动的意义——屏住呼吸; (3)演唱或播放歌曲《深呼吸》; (4)下列情况下,你能活多长时间:

不吃饭

;不喝水

;不呼吸

。 (5)观看“森林氧吧”视频等。

【引课】氧气除能够供给呼吸外,还有哪些性质? 方法二~~借助燃烧与灭火,引出课题

【活动】(1)探究操作——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

(2)观看视频——“用盖锅盖法熄灭油锅火焰”。

【引课】解释其中的道理?除酒精、食用油外,还有哪些物质能够在氧气里燃烧呢?

方法三~~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借助学生的话题,引出新课 【活动】说一句含有“氧气”的话:

(1)氧气支持燃烧;

(2)氧气供给呼吸;

(3)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

【引课】选择与氧气性质直接相关的话,引出课题。

三、导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导课并无固定不变的模式,全靠教师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进行创造性设计。然而教学是艺术,更是科学,是艺术就应该有创新,是科学就要实事求是,那么在设计导言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导言设计要目的明确

导言的设计必须结合教材内容,紧扣知识点要求,决不能偏离主题,体现目的性。

2.导言设计要言简意赅

既然是“序幕”就不能喧宾夺主,三言两语方能画龙点睛,切不可长篇大论,体现简洁性。

3.导言设计要有针对性

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导言必须针对某个教学重点或难点疑点,不能面面俱到,体现针对性。

4.导言设计要有启发性 5.导言设计要新颖别致

要想“新导言”源源不断地产生,并真正产生出奇制胜的效果,我们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提高学术素养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

①熟悉教材教参,提高理论修养;

②密切关注化学报刊。积极参与化学教研活动,从志同道合者身上获得有益的启示;

③向学生学习。学生的创造力是不可低估的,他们是“新导言”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④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有意识的研究、总结。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需要我们全身心的真情投入,不论是导言设计还是教学方法都需要我们在继承和创新两个方面共同努力。相信在座的各位同仁会有更多更好的创意和大家共享。

第四篇:听说课的教学设计

安字镇中学李桂波

在平时听说课中我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适用于每单元的Section A 1a—Grammar focus 和Section B 1a—2b两部分教学

Section A是语言的基本内容,是语言的输入阶段。Section B是综合的语言运用和知识的扩展部分。

(一)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

(二)任务活动暨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 (Task-based teaching activities):

(三)教学准备(Teaching materials):

(四)教学程序设计 (Teaching procedures):

下面就以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5为例来展示一下: :话题交流(Free talk or daily English)

结合本单元的中心话题,师生或者生生进行互动,开展口语交流活动。

2. 复习/头脑风暴(Revision or Brain storm)

针对本单元所涉及的中心话题,联系学生以往所学的有关内容,进行旧知识复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复习与话题有关的单词、短语,创设适当的语境,复习句式和时态等语法知识。也可以开展头脑风暴活动,联想与话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旧带新,拓展知识,为新课做知识储备。

Task one:

任务1应该是本单元话题中最简单的任务,所用的语言应是本课时最基础的语言,基本采用第一和第二人称,目标语言主要使用的是1a—1c部分

1. Speaking: Talk about the picture in 1a进行图画描述

我引导学生就1a的图画进行自由表述(这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重要的、也是必要的过程),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问题提示,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采用问答式,例如: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 What are they doing?…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进行口语表述。

Step 1. 1a 学习目标语

2.Study new language:教学1a 通过图片谈论导入新语言知识的学习,学习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目标词汇、句式等,再在1a图片所提供的情景或者创设新的语境来进行交际练习,体会、使用语言。

Step 2.1b 听力训练

1. Listen and do 1b: 教学1b, 完成1b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要求,并且给出一定的听力方法指导。放录音时,第一遍录音只听,不做练习,放第二遍录音时,完成练习。 Step 2.1b 听力训练

2. Listen and complete the materials: 听力材料的再利用(灵活处理的环节)

新教材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听力内容在课本中不出现文字,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容易被忽略,但是它们又是每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对此,可以采取漏词填空或者将对话打乱顺序重排的方法,将听力材料不完整地呈现给学生,学生根据上下文和已有信息将材料补充完整,亦可进行听写、补写或者排序训练。

(此步骤应灵活运用,根据教学内容设定,对于较难的听力材料可以这样处理。) Step 2.1b 听力训练

3. Listen and repeat: 听录音跟读

听力练习后,学生已有了较完整的听力材料,再通过听录音跟读,让学生朗读录音材料中的句子、问题、对话等内容,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进一步巩固目标语言,为后面要完成的任务打下口语基础。(此环节中建议教师和学生同听同练。)

Step 3.1c 任务活动

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灵活采用下面提供的方法之一:

1.Pair work: 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s 结对练习对话

根据对话内容,进行模仿练习。 2.Make a survey: 调查汇报

根据话题提出任务,给出适当的语境,通过语言或图片等提示,可以是make a survey或者是to be a reporter等make new conversations的口语交际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成任务1。 Task Two:

任务2应该是任务1的延伸和拓展,以听力材料的话题为任务活动中心,基本采用第三人称,目标语言主要为2a—2b部分的内容,活动重点在听和说。

2a-2b部分

Step 1. pre-listening 听前活动

Take about the pictures in 2a & 2b 进行图画描述

2a的听力是在1b的基础上加以拓展的,难度要比1b大一些,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可供向上攀登的阶梯——通过图片介绍、听力话题预热等方式降低难度。

在进行听力练习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2a和2b的图画进行自由表述,可以提出具体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带领学生预测将要听到的内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Step 2. While-listening

1. Listen and do 2a 听录音,完成2a部分练习

经过图片表述以后,学生对听力的内容有所预知,有所了解,降低了听力的难度。学生在听第一遍的同时,一般能顺利地完成2a的内容, 并且为2b的听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听录音前,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抓关键信息。 Step 2. While-listening 2. Listen and do 2b听录音,完成2b部分练习

再次听录音,根据2a练习内容,补充完成2b练习,引导学生对所获信息进行有效筛选和处理。

Step 2. While-listening 3. listen and answer听录音,回答问题(灵活处理的环节)

完成2a 和2b后,可以根据听力内容再设计1-2个较概括性的问题,进行判断或选择,训练学生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此步骤教师应灵活运用,根据教学内容设定,对于较难的听力材料可以这样处理,容易的材料可有可无。)

Step 3.Post-listening 1. Complete the conversation /Order the conversation 漏词填空/对话排序

在设置漏词填空时要考虑到本课的重点, 把本课的基本句式和重点词汇等作为漏词的内容,让学生在训练听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强化识记了单元话题的有关词汇和句式。

Step 3.Post-listening 2. Listen and repeat/ Read aloud: 跟读或朗读(必需的环节)

此时学生已经熟悉了听力材料,再放一遍录音,让学生跟读。这样,既可以使有限的听力材料得到反复听、反复用,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听、说的技能,也是帮助学生熟悉背诵语言材料的有效手段。同时,又为2c的Pair work打下了基础。

Module 3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巩固拓展 Task Three: 任务3是本课时的中心任务,是任务1和任务2的综合和拓展,人称混合应用,目标语言包括了任务1和任务2两部分。 2c Pair work Step 1.

根据对话内容,进行模仿练习。

Step 2.Activities: make new conversations

根据话题提出任务,借助于图片与相关的Key words的提示,让学生运用所学目标语言完成任务3。教师设计的任务3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生活就是知识,生活化的角色更易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使用有限的课程资源,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开口说英语”的机会。 Step 3. Summary小结

Grammar Focus进行语法归纳,掌握目标语言的语言结构。

在这个环节中,要重视时态、语态和语言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通过训练和小结让学生明白所学习的语言结构在什么语境情况下使用,具体的、不同的语言环境应使用具体的、不同的时态和语态,怎样用,让学生感悟、进行实践。

Step 4. Homework

本课时的作业可以布置听写听力材料的听力稿和以编写对话或写小短文为主的笔头两个作业,让有听力条件的学生再巩固听力,并将课堂口语任务活动落实到书面。

这是我个人采取的方法,肯定有不妥之处,真诚的请求老师给予点拨!是今后的教学更完善!

第五篇: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学习心得

“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重点、难点、疑点、教学环节、实践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互动式活动的全过程。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学习心得

这次有机会参加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其中微课的制作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在电大听老师讲课,在看课件,我受益匪浅。各位指导老师的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焦渴的心田,让我饱尝精神大餐。下面谈谈微课制作几点学习体会: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一是选题,微课重在解决疑难,突出的应该是个性问题,是教学的某个环节,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课后的习题讲解。微课的作用是解惑,而不应该是授业。我选的是《秋思》,确定了主题后就要搜集材料了。

接着是撰写教案,虽然是微课,教案中的环节也要详细,条理要清析。必要的是课题、学科、适应年级、学生的认知起点、作品分析、基本流程都是要齐全的,在教学流程设计时参考教学用书,不能“拿来主义”,要有自己的见解,有思想、有价值、有创新,真正起到解惑的作用。

二是制作一个PPT课件,课件起到的是一个引领的作用,要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展现出新时代教师的科技水平语文课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要让学生见多识广,有所见识才能有思想,有分析能力,写作时眼界也宽广。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三是录制整合材料,录制可以用“录象专家”,转化格式处理文件可以用“格式工厂”,最后就是上传文件了。提交作品后,再回过头来回放自己的作品,有一种成就感。

篇二:微课程制作学习培训总结(杨晓蓉) 为提高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同时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我和申玉虹老师很荣幸参加了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办、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协办“微课设计及制作培训”,培训时间为XX年7月14日至7月18日,历时5天。收获很大,受益多多,现总结如下:

这次培训分为两大模块:一是基础理论课程讲座,二是技术实践课。在几个专家的基础理论课讲座中,我了解到了信息化基础理论、未来课堂、微课的设计流程、类型以及发展等。使我对微课程的制作有了浓厚的兴趣,为我们更好的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手

段。在技术实践课的学习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做出一个微课录制需要的PPT,以及PPT中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和技巧。如何利用Camtasia studio进行视频和音频录制,如何利用edius进行视音频的编辑,如何利用After Effects进行微课片头制作。我们小组的成员精诚团结,通力合作。从微课案例内容的选择到课程设计,素材准备与提取到编辑、制作、剪辑、合成。针对微课程录制过程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引领;参训学员按要求、分步骤进行实践操作,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并进行反复地交流探讨,直到弄懂、掌握为止。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我们小组录制了一节“箍筋绑扎”的微课作品。在微课作品汇报展示中,我们小组的作品得到了专家的好评。 在观看其他小组的微课作品中我感觉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判断、推理、鉴别、欣赏、评价、应用等;即使是单纯的语言的表达,也饱含了施教者的情绪、爱好、兴趣、激情、信念、承诺等情感价值观的东西,最终一起通过施教者的身体活动呈现出来,与纯粹的知识一起影响、感染受教育者,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听取专家的建议中我归纳了微课录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时刻谨记您的微课程用户是学生。

2、一个微课程只说一个知识点。

3、尽量控制在5-10分钟以内。

4、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很简单,很容易的内容。

5、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

6、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环境配合,记住: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单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

7、微课程应有恰当的提问,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安排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核心问题,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

8 、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

9、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要说清楚是什么,还要说清楚不是什么, 让学生明确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关键技能的教学,要清楚地说明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

10、用字幕方式补充微课程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注意:只须呈现关键词语,不必像电视剧一样将所有的台词都打出字幕,这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认知负荷。

11、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12、在学习单上将微课程和相关的资源与活动超链接起来,方便学生在学习单的统一调度下跳转学习。

13、一门课程开始的时候,要清楚地介绍这个课程的评价方法和考试

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学习。

14、开始时,要介绍主讲老师本人的情况,让学生了解教师。

15、注意研究借鉴可汗在讲与你的类似课程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16、留心学习其他领域的设计经验,注意借鉴、模仿与创造,例如,从电影、电视、广告等大众媒体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创意。

17、有关微课程制作的操作技术细节:鼠标不要在屏幕上乱晃;字体和背景的颜色要搭配好;讲解课程时,鼠标在屏幕上的速度不要太快;画面要简洁,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标、背景、教师人头像等,都要删除;录制视频的环境要安静、不要有噪音。

此次培训,学员们很好地掌握了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要领,都能独立完成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任务,并能承担本校的培训任务,起到了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促进了我校的教师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工作的发展。

篇三:微课视频制作培训心得体会

了解了微课的特点和类型后,还需要了解如何录制微课,怎样使微课比较规范。前期的微课设计、简洁大方的PPT制作、主题明确的微课名称、有信息提供的片头、有逻辑的正文内容、有引导性的片尾,这些都是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做好以上这些,再注意一下细节处理,就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微课。

一、设计方面

微课就是没有学生当作有学生的课,是有学生各种活动,却省去活动时间的课。要求各环节俱全,设计课要以一节实战课来设计,课中要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能把传授知识和锻炼学生能力有机结合,可以体现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要设计出自己的特色风格和亮点。

1.要注重导入环节

微课时间短,不允许在导入环节花费过多时间,但不管采用那种方法,都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关联,并力求做到新颖独到、引人注目。

2.要重视讲授线索

尽管说所有的课都要求讲授线索的清晰醒目,但在微课的讲授中,更要求尽可能的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内容,显露出来的是内容的主干,剪掉的是可有可无的举例、证明这些侧枝旁叶。为了讲授重点内容,往往需要罗列论据,那么在罗列论据时就要求精而简,为此在选择论据时要做充分的考虑,力求论据的充分,准确,不会引发新的疑问。

3.收尾要快捷

一节课的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内容要点的归纳、指出和强调,目的使得讲授内容的进一步突出。好的总结往往给一节优质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微型课的小结中,因为前面的重点内容的讲授占用了较多的时间,此处的要求必须干脆利落。

二、教师表现方面

微课面对的对象是同行老师和评委,而不是学生,这一点定位必须要准确,所以授课教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要以“独角戏”的方式表现整堂课老师和学生的所有活动。老师要声、情貌俱全,即声音要抑扬顿挫,表情要丰富,似与学生交流,行为动作、体态语言要像有学生一样具体到位,要有激情,要调动 “学生”,也就是说要调动在场的听课老师和评委,不要只是对着课件自言自语或读课件,只走过程,放不开,这就是失败,至于一些小细节主要看教师个人的知识与能力和具体表现。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没弄清“微课”与说课的区别,常有说课的痕迹。

“微课”中心词是“课”;而“说课”中心词是“说”。微课实质上就是一节课,与常态课不同的是:它时间短,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而“说课”重点在“说”。说目标、说教法,说流程都是在“纸上谈兵”,是在务虚,不是在上课,是在告诉大家准备怎么上,为什么这么上。

2.要心中有学生

在微课的上课现场,没有学生。但执教者心中不能没有学生。微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和常规教学是一样的,也是教师在课堂上展示课堂教学的整个位置,该指导指导,该点拨点拨,该评价评价。这些“过场”都要一一呈现。执教者就要在备课时研究学生,或设想教材所对应的学生群体的状况,做到“场上无学生,心中有学生”。

3.语言要准确,简明

语言的准确简明是教学基本功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微课中由于受时间的限制,语言的准确简明显得更为突出重要。不能过份依赖课件,读课件或自言自语,同时要有体态语言。

在备课的过程中,把自己将要讲述的内容结合要说的话语,以及将要采用的表达方式、手势、表情,其中要注意关键字、关键词的应用,能在自己的思想中过一遍,这是很有必要的。

4.要有板书

微型课时间有限,但无论常规教学,还是微型课,板书都是必需的。但要注意板书太多,既费时,又显累赘;板书太少,虽省了时,但也许会造成表意不清,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晚会拍摄技巧范文下一篇:五官语言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