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简历范文

2022-05-26

第一篇:张志勇简历范文

张志勇厅长暑期培训随笔

零点部队”:山东教育的脊梁——张志勇副厅长2009年远程研修随笔之十一

“零点部队”:山东教育的脊梁

——张志勇副厅长2009年远程研修随笔之十一

一、引言:《原以为》

对于我省教师远程研修这一专业发展方式,我相信绝大多数老师都经历了一个从不屑、怀疑甚至反对到认可、投入甚至不能自拔的过程。正像山东省济北中学任永才老师的研修感言《原以为》所写的: 原以为这是一次劳民伤财的走秀,

原以为这是一次形式主义者掀起的风暴,

原以为这是一次听课睡觉上网粘贴的无聊之举,

原以为„„

但是到现在,我彻底的发现我错了,我是彻底的错了。

当午夜12点还有9000多人在线时,我发现我错了;

当看到老师思索问题皱起的眉头时,我发现我错了;

当文章如火山爆发涌现出来时,我发现我错了。

是什么让老师早早赶到学校观看视频?

是什么让老师在午夜时分守在电脑边?

是什么让老师变得如此兴奋和积极?

我思考,终于想出了答案。

是那颗萌动的上进心被激起

是那种长期的压抑得到释放

是场及时雨滋润渴求知识的心田

是情感碰撞和智慧之花的完美结合

是素质教育的春风吹醒应试教育者的梦

当然,也有人在我的“博客”上坚定地留下了这样的断语:远程研修没有一位老师是自愿参加的。看到这样的留言,我觉得,对于那些凌晨仍然坚持学习的老师们而言,是极其不公平的。我不得不写下面的文字,向每天凌晨仍然坚持学习的老师们送上我崇高的敬意!

二、零点:跳动着一条美丽的研修曲线

2008年7月13日至8月8日,我省高中十万教师先后分两期实施远程研修。那时,我几乎每天都陪伴着老师们学习、研究与反思。常常让我感动的是:每天晚上11点至12点仍有上万老师在研修平台上学习。

2009年7月13日至25日,我省高中十万教师同时开展远程研修,我仍然与老师们共同学习、研究与反思,常常让我感动不已的是:每天11点至12点仍然有上万老师在研修平台上学习。

2009年7月27日至8月7日,我省首次启动初中教师远程研修,6万5千名初中语文、数学、英语教师研修平台上学习。每到深夜,我仍然会习惯地看看有多少老师在坚持学习,仍然让我的心灵受到震撼:有六七千甚至上万初中教师在研修平台上学习。

7月26日以来,由于我常常在外地有公务活动,不能像高中教师研修期间那样,经常到教育大厦看望课程团队的专家们;不能像高中教师研修期间那样,经常到远程研修平台上学习老师们的作业、文章、评论;不能像高中教师研修期间那样,经常到远程研修平台上看老师们深夜研修留下的美丽风景,但我却时时刻刻关注着远程研修的进程,关注着技术团队每天传给我的研修数据,分析着远程研修的进程,指导着远程研修的进行。特别是每天晚上,仍然有那么的老师在学习、在交流、在研修,我的心就会为这些老师们加速跳动,就会为这些深夜坚持学习的老师们所感动。

我让技术团队统计每天11点到12点的学习人数,从高中教师研修期间的万人深夜学习,到初中教师研修的六七千人深夜学习,意味着参加远程研修的十分之一的老师们每天都坚持学习到深夜。他们画出的是一条美丽的跳动的远程研修曲线。

大家想想,每天深夜,上万教师坐在电脑前或学习、或评论、或欣赏佳作,或收集美文,这是齐鲁大地上一幅多么令人自豪的美丽图景!

请记下今晚这一时刻——

2009年8月5日23时2分

初中教师远程研修总访问量:34487013

在线人数:10166

三、零点:留下的是丰富自己心灵的宁静空间

每天,当夜晚来临,繁星在天空闪烁;每天,当夜晚来临,研修与繁星争辉„„

大家想一想,我们的研修平台是一个实名制的学习平台,她不是网吧,不能聊天,不能玩游戏,不能胡说乱侃。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深夜仍然坚持学习?

我在想,老师们参加远程研修的热情为何如此之高?是研修考核指标要求?可老师们早就完成了基本任务。老师们每天这么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学习,也没有听说有哪家教育部门要考核老师们每天的在线时间啊?

请看安丘市景芝镇振华中学李晓红老师《研修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每一天都在感受着百家争鸣,每一刻都在欣赏着异彩纷呈,每一秒都有一家之言,每一个专题都会有独特的声音.....这是个满满燃烧激情的七月,从沉默,到争论,是多年来的故守成规到如今的一石击起千层浪,是走进专家们的激动,是欣赏它山之石的悦目,是自己的迅速“蜕变”,是研修的风吹皱了我们内心的一池春水!

研修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学识上的进步,专业知识的提升,更多是一种意识的注入!我们需要有反思的意识,需要有教书匠过渡为教育家的意识,我们需要有开放的意识,我们需要接受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意识,我们更需要一种“凤凰涅盘”式的重生意识!

我浏览着同行们的文章,欣赏着每一期精美的简报,直到看见《慢慢走,欣赏啊!》,那一刻,百般感慨在心中。“教育,本来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但是,多年来,我们的老师就像阿尔卑斯山上的游客,不曾停下匆忙的脚步去留意、去欣赏、去品味。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没有时间抬头看清前进的方向,来不及回头观望留下的弯弯曲曲的车辙、或浅或深的脚印,更不可能留意,那路边鲜嫩的水草和飘香的花朵„„”这是多么富有内涵的语句啊,这是我们一般教师的真实写照,我们为很多东西所累,我们没有真正的思考,我们需要“驻足”反思,我们在一定阶段需要把我们自以为是的沉重的行囊,把我们曾经的所谓经验抛弃,在这研修平台上,欣赏更多的“景色”,感受“百家争鸣”的氛围,让我们且行且珍惜!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世间的嘈杂慢慢远去,留下的是老师们学习的静谧。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人间的浮躁渐渐褪去,留下的是老师们求知的热诚。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人们的功利虚名早已逃遁,留下的是老师们心灵的升华。

„„

四、零点:孕育着山东教育的希望

无疑,在我省远程研修“零点部队”中,课程团队和指导教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济宁市高中地理3班指导教师的写研修生活中,“几点睡”竟然成了研修期间老师们的“问候语”。请看《一二三四五》:

用一个字概括培训中老师们关心的焦点问题:电

用两个字概括培训中老师们的热点话题:作业

用三个字概括老师们见面打招呼的问候语:几点睡

用四个字概括培训中老师们学习状态的物理参数:

温度—热火朝天;速度—争先恐后;时间—废寝忘食

用五个字概括想等到培训结束时再说的话:

感受:远程培训好;心情:不想说再见

远程研修是一坐擂台:在这里演绎着老师们数不尽的学习的故事,呈现着老师们成长的风采!

远程研修是一座炼狱,锤炼着每位老师的意志,彰显着每位老师的境界! 远程研修是一次播种,在炎炎夏日里,播洒着教育的希望!这希望无疑寄托在“零点部队”身上。

“零点部队”——山东教育的脊梁!

第二篇:张志勇副厅长在2015年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张志勇副厅长在2015年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同志、各位老师: 早上好!

今天,召开全省2015年教师远程研修工作会议。“远程研修”这个概念我们用的时间比较长了,综观今年整个远程研修工作,它已成为贯穿高中到幼儿园,贯穿教师全年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的一种组织方式,已不仅仅是过去几年全省教师集中学习的概念,已成为融合教师培训、学习、创课、评课、交流、研讨等活动于一体的贯穿教师全年的专业发展方式。

在这里,我想讲四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一)深入学习和贯彻总书记关于做“四有”好老师的重要讲话。2014年9月9日,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进行座谈时,发表了题为《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的要求,这是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整个教师队伍建设都要围绕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来进行。做“四有”好老师,首先,要有理想信念。总书记强调,教师职业要与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连接在一起,有很强的指向性。作为一名好老师,应做到心中有国家、有民族,教师是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一代新人。其次,要有道德情操。做老师的,不能仅仅把教师作为混饭吃的职业,而是要当作事业。他特别强调,如果我们的老师身在教育但却心在商场或是官场,那是注定无法做好老师的。第三,要有扎实学识。就是要有深厚的知识修养,要有1

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要热爱教育科学。第四,要有仁爱之心。不是简单地强调要有爱心,而是要有仁爱之心。当年陶行知说“爱满天下”,今天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应该落实在每个孩子身上,落实在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上,要让你的大爱之心照耀所有孩子。总之,总书记提出的做“四有”好老师,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整个教师队伍建设要以做“四有”好老师为核心、为抓手、为战略指导。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教师教育必须把师德放在首位,要把师德教育贯穿始终。教育部关于对有偿补课进行专项治理的文件很快就要下达,在职公办中小学教师严禁进行有偿补课。有偿补课的问题已经成为危害教育事业的毒瘤,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对教育意见反映最大的问题之一。大家想一想,一个老师,天天想的不是在课堂上如何教好学生,而是如何把学生拉到补课的战场上去挣钱,我们的教育怎么办?

(二)深入学习和贯彻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2013年教育部发布的这个文件对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我们必须深刻地看到,信息化时代教师的职业生活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必须要看到新的教育技术革命对整个教育事业、教师职业生活带来的重大挑战。如果还固守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来传递知识,从事教师职业,必定要被时代淘汰。所以用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改造教师的职业生活,已经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重大挑战。抓教师队伍建设,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和教育如何融合,如何与教师的职业生活融合,全面地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教、学、评、管四个领域,是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重大任务。

(三)深入学习和贯彻教育部《关于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2

动的通知》。要从战略意义上认识教育部2014年发布的关于开展“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重要意义。我们把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看作是教师研究课、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基本方式。也就是说,每个老师每年都要研究一两节完整的课。这里,所谓完整的课,不是一堂45分钟的课,而是从知识学习的意义上讲,相对完整的一篇课文、一个专题,或者一个章节。要把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作为教师课程教学改革落地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方式。因此,全省每位老师都要上好自己的研究课,通过这种“创课”方式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开展 “一师一优课”活动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和教师的课程教学改革、解决自身问题、教育技术的应用统整在一块儿。什么叫“一课一名师”?说到底,就是在人人“创课”的基础上进行人人“晒课”、人人交流,在众多老师参与的基础上把好课评出来、选出来,进入山东省优秀课程资源库,然后实现所有老师的共享。我省开展“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的制度设计,进一步完善了国家的顶级制度设计,把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整合,对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都具有重大意义。

(四)深入学习贯彻《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今年,省教育厅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颁布的这个管理办法,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职业生活质量的重要制度设计。这个文件是有关部门经过多年协商,借助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大好机遇才得以出台。这个文件的重要意义在于教师的继续教育学分将成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之一。请大家注意,你有没有资格当老师,它是基本依据之一;你能不能评职称,评什么样的职称,它是基本依据3

之一;你考核合格不合格、优秀不优秀,它是基本依据之一,这就是这个制度设计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意义。说实话,我们的本意并不是要通过刚性管理制度来管老师,这不是我们的初衷,但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活的底线必须要有。教师职业规范有一条,就是教师必须做终身学习的典范。这个管理办法就是要把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落实到位。这个制度要求,从今年开始,五年一个周期内,老师必须完成不少于360学分、每年不少于48学分的继续教育。

二、充分认识今年远程研修的新设计和新变化

6月28日,全省四个学段报名参加今年远程研修的是33万人,到了29日晚上已经到了47万人。截止到昨晚,高中报名人数是82284人,初中报名人数是178103人,小学报名人数是196888人,幼儿园报名人数是18196人,合计报名人数是473471人,报名的人数还会继续增加。

今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训的规模会超过历年的人数,这是一个好事。这充分说明了制度的力量,就是从今年开始,教师远程研修纳入继续教育学分管理。但是,我们也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能不能不辜负所有老师学习和发展的愿望,为所有老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好的高质量的专业服务,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面向全体教师的专业学习与专业发展,今年的远程研修做出了新的设计和调整,这些变化大致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整合设计,科学衔接。利用研修的模式和手段,我们整合设计了国家的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工程和“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把这两个工程整合在一起实施,将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和“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的活动贯穿到远程研修的两个阶段。集中研修阶段主要任务是信息技术能力的课程学4

习,说到底是学习一种工具与方法;而分散研修是对优课活动中产生的市级优课进行学习、评价和研讨,在这两个阶段结束后,进入校本实践,即自身的创课阶段和下一优课的创课阶段。所谓远程研修,其实是教师全员学习的组织方式,用技术工具来分析和评价优课,然后自身去创造课,最后进入优课评价阶段这样一种学习模式,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山东省教师全员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就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学习,人人创课,逐级赛课,包括亮课和晒、选课,然后形成对优课的学习、评课,再到下一的创课。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将会实现全省教师的全员参与、全员实践、全员评课的循环学习的专业发展模式。我相信,每个老师都是这种循环式的专业发展模式的建构者,也是这种模式的参与者与受益者。这是第一个变化。

(二)管理重心和指导重心下移。从2008年开始,我们基本上坚持的是省、市、县、校四级管理体系,加上省专家、市指导教师、县区学科指导小组和研修组长四级专业指导体系,这样一个“双线四级”管理模式。今年,随着研修的重心从集中学习向校本的分散研修个性化学习的转变,随着过去从知识层面的学习、技术层面的学习向校本实践应用的转化,我们的管理重心、专业指导的重心都要发生相应的转移。管理和指导的重心越低,离老师的日常教学生活越近,这也应该是老师和校长最欢迎的一种方式。但是这会带来重大挑战,无论是行政管理、专业指导,能不能从长长的链条落到每一个学校和每一个老师,让每一个老师和学校都能受益?今年专业指导的重心从省课程团队向市县专家团队转移,校本研修专业指导必须依靠各市各县专家团队,更好地去履行这个职责。同时,行政服务团队也必然会从省项目办向市县项目办、向学校项目办转移。因为校本学习是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组织的,学校的组织框架就特别重要。因此常态化模式下5

的远程研修,市县校和各级指导老师的责任就更重了。当然,我们也在千方百计地组织省级课程专家团队的专业服务,我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也是非常迫切的。原来集中研修时课程团队是可控的,大家集中在一起用几天时间进行高水平的专业服务,而今年整个研修从集中到分散要跨度大半年,如何在每个研修关键节点上得到课程专家团队的指导和帮助,这是我始终在思考的,也是希望项目办用心去设计的地方。

(三)以校为本走向常态。常态化、专业化是研修转型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老师的常态化学习、常态化管理、常态化指导与常态化的机制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常态化有三个标准:一是由集中的一次性的远程研修走向日常的常态化学习,二是由统一化的集中研修走向教师的自主学习,三是由主题预设的研修走向每个老师、每个教研组在集中学习指导下的个性化研修与学习。这个变化和挑战是巨大的,它不仅仅是要着眼于集中研修,整个研修的课程安排包括工作都必须和日常教学相衔接。我们提出远程研修常态化、校本化已经不止两年三年了,希望今年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今年从课程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制度化来讲,已经开始在突破以往的形式,最关键的是整个课程安排、研修组的组织实施、专家安排,转化为为期至少半年的日常学习的方式,是落地的问题,是以校本研修为基本组织形式,回到解决各学科老师支撑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上来。整个集中研修的重心是指导教师如何组织和实施校本研修、校本学习、校本变革,引导老师们将集中研修学习的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去,通过每个人的创课活动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四)实践导向、注重应用。这是校本研修常态化的目标和目的。经过这七八年的研修,我们始终强调教师的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习本身是为了自身的教6

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常态化的课堂教学、教育生活发生改变,这始终是我们的一个追求,但是要实现这个追求,则要找到一个有效的项目载体。说实话,我们每年的研修主题是很好的,课程设计也是很好的,但是我们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转化为实践的项目载体。而从今年开始,这个项目载体则非常清楚,就是教师自己创课,自己研究课,把专家的理念、同行的做法和经验转化为自己对课的研究、对课的改变的实践。如果我们的研修没有人人创课,我们就找不到技术应用的载体,找不到集中研修的课程理念落地的载体,也找不到同行、同伴好的经验与做法落地的载体,而今天我们都找到了。我们能不能扎扎实实地真正学习专家和同伴的好的理念和做法,能不能把这些理念和课程进行应用和落地,这是各个教研组必须要与校本研修、校本专业发展统一组织实施的重大任务,所以我们整个设计是以应用为本的。

(五)考核评价更加关注质量。今年远程研修的评价环节做了大幅度的调整:一是彻底取消评论的数量要求,二是大幅度降低作业的数量要求,三是为了确保分散研修的落地、专业指导的落地,强调考核、评价的全覆盖。也就是说,在研修的各个阶段,各类人员、各项任务都以时间表、任务书、流程图的形式做了明确的制度规范,每个时间节点、对每个人的任务都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和要求。我们的考核基础是什么?首要的是平台数据的考核。无论是专家还是学员,无论你做了什么,都会在平台留下痕迹,都留下了关于你学习的质量和数量的记录。二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考核和学校的考核。三是注重研修质量的考核,我们不求平台表面的热闹,追求的是教师的深度专业学习。比如说,对于每个老师的观评课环节的考核,不仅会跟踪老师是否完成了观评课任务,而且要对参训人员对所观课例个人打分与本课例观评课群体平均分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即要依据个人评价7

与群体评价的契合度给每个老师评分,评价准确度高的按规定计满分,评价准确度低的打七五折。四是实行多元化考核,除了平台的技术考核外还有项目办和学校自身的考核。五是细节考核,及时反馈,采取按照学习专题和模块的学习时数和任务完成的情况分别赋予学分,即老师们学习一个模块就有一个模块的学分,观评一节课就有一节课的学分。这些考评环节更加细化、更加具体化。

三、充分认识今年远程研修面临的新困难和新挑战

(一)项目整合的挑战。一是内容的整合。在整个研修中,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和教师的创课、观课、评课、优课评选相结合。我想,这个整合从道理上讲大家都会认同,而整合成功不成功在于能不能落地,能不能实现教师的全员学习、全员创课、全员晒课、全员评课。二是环节的衔接。关键是把全员研修的集中研修和分散研修相衔接,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整合不好,时间节点如果不能无缝对接的话,就会形成两张皮。各个方面必须按照时间结点抓好衔接,按时完成各自的任务。三是队伍的融合。从省教育厅来讲,涉及到基教处、教师处、信息中心、教研室、电教馆,这几支队伍必须形成共识。我想,共识只有一个——为了孩子们好。为了孩子好就必须有好老师,为了每个老师的专业发展,为了每个学校的教育质量的提高,只有将这三个目标统一起来才能形成共识。这几支队伍之间没有权利与利益之争,只有一个事业心之争,比的是谁的事业心强,谁为了孩子的发展和教师专业的发展,谁为了全省的教师质量的提高,没有别的。我始终强调,当一个地方出现矛盾的时候,不是为了事业而出现矛盾,都是为了个人的名和利。我不希望在队伍整合中出现杂音。

(二)研修平台的挑战。今年的远程研修,我认为不单纯是参加人数的增加,最关键的是平台运营的常态化。过去技术平台忙一个月就可以轻松一下,可以松8

一口气,但现在不是这个概念了。现在是全年必须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是关键。我一直想,我们的平台不能只是热闹半个月,热闹一个月,而必须全年地让教师感受到这是一个温馨的家园,是一个知识交流与传播的平台,是一个经验分享的平台,是一个在这里可以找到同伴的地方,是一个教师生活的体验、精神的分享与交流的平台。如果今年的常态化研修模式走通了,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的平台与技术服务能力会真正往前走一大步,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可以预见的。

(三)课程内容的挑战。今年,课程资源继续与华师大合作开发,高中和小学在往年的基础上继续强化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实践和应用。另外,今年增加了优课案例的总结和点评环节。初中学段既要完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学习,又要完成优课活动课程的学习,所以初中的研修共56个学时学分,他们的任务更加艰巨,内容更加丰富。其实,课程内容的挑战,最关键的是各学科课程团队对全年的课程内容的设计,它不仅仅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融合,而是融合后能解决什么问题,这才是课程内容设计的最大挑战。这个挑战有省级层面的,也有市县层面的,落地的时候你的个性化课程的立足点是在什么地方。也就是说,市县校三级都有课程创新的任务,只有这样,个性化、多样化才能出现,在统一的平台上,统一的课程设计下,应该提供中小学教师创造性学习的空间。

(四)专业指导的挑战。我认为这是最大的挑战。一是对省课程团队的挑战,在半年的研修中,每一个课程团队在学习关键点上必须要跟上专业指导。我在这里说清楚,必须实行全省监督,省教育厅教师处、省师训干训中心在每一个专业学习的关键点上必须落实课程团队的专业指导。二是对市县的课程团队的挑战。今年,我们给教师工作处讲,课程团队必须要常态化,也就是说每个市县的课程团队不再是半个月的课程团队而是全年的、长期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团队。对9

于每个市县教育局、教研室来讲,这会成为你们专业服务的重要任务,这是一个挑战。三是对学校教研组(研修组)的挑战。这个挑战按说不难,为什么呢?因为教研组本身就应该组织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优质课的创建活动,而主要是难在主题和个性化上,难在人人要创课,人人都要得到专业指导。过去的优质课创建、公开课是少数老师的事,而今天在个人创课的基础上,上公开课、研究课是所有老师的任务,是所有老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那么,这些挑战聚合在一起,对专家团队组建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是一个需要奉献的队伍,应该首先让那些愿意奉献的人参与进来。所以省市县校四级专家团队的组建都应该招募志愿者,这不是行政强迫命令的,是看哪些人愿意参与这些活动。要形成一种氛围,即谁参与谁光荣,谁参与谁是师德高尚的老师,谁参与谁就是优秀老师的代表。总之,要形成一种参加专家团队光荣的良好氛围,对这些具有奉献精神的老师,在评优、树先、职称评审中应该给他们优先的机会,鼓励人人奉献、人人积极参与专家团队。我想,如果全省有5%的老师参与进来,计35000人到40000人,山东教育事业大有希望。难吗?不难。我们不缺乏具有奉献精神的卓越教师、卓越校长、卓越教研员,最关键的是有氛围、有制度、有机制。这是专业指导的挑战。

(五)组织管理的挑战。无论是组织实施的挑战,还是专家团队管理的挑战,还是学员学习过程管理的挑战,都要面临新的任务和方式。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项目办、专家团队、技术团队、学校这五个方面,在整个管理工作上能够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搞好细化,抓好衔接,把今年的组织管理工作做好。

四、对今年远程研修组织管理和业务指导的几点要求

(一)建立常态化研修管理机制。我一直在想,我们什么时候能真正实现管理转型。我认为,只有将工作重心转向了教师校长的专业发展、学校的自主变革,10

才算是务正业。干正事。实事求是地讲,我们今天都忙忙碌碌,有什么意义呢?必须建立一个服务于全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常态服务机制。我特别想强调一点,各市县教师教育管理者和整个教育研究系统,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教师专业发展上来,服务、指导教师专业发展,把教师全员专业发展当作工作重心,把管理服务落实到位。一是要进一步强化各市县教育部门的常态研修的主体责任,省项目办将会通过新闻快报、巡视督导等方式,及时调度各市县的研修情况,做到全程跟踪。二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整合设计远程研修和优课活动。按照重心下移、学校为本的原则,强化市县校的管理机制,强化中小学校长是研修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做好学校层面的工作方案。今年省级至少要调度各市的工作方案,各市的工作方案、制度设计、管理设计、技术保障的工作方案要上报教育厅,各县(市区)工作方案要报给各市,各学校报给各县(市区)。各级各部门各学校必须把工作研究透,把工作的细节想透,落实到位,才能少犯错误,少出问题,保障工作的顺利实施。三是要做好各个时间节点的准备工作。要按照时间节点做好研修各项准备工作。特别要强调针对今年研修新平台的特点,各学校要做好硬件设施、软件工具的准备,参训教师要熟悉平台、测试账号以及初中和幼儿园教师的选课工作。各学校的技术保障要做好,实质上研修常态化后我们对于技术的要求不仅仅是针对山东省教师教育网,涉及到带宽和服务器的承载能力,以及计算机本身的软件配置更新等,在这些问题上大家要逐项落实,做好准备。四是培训结束后,要对完成规定学时任务的参训教师、完成规定指导任务的指导教师、市级专家、省课程专家进行考核。要按照考核的要求给每位老师、专家、指导老师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将来教师工作处也可以在远程研修的市、县、学校层面做一些优秀组织的排名,排名不是按照过去灌水的数量,而11

是研修的质量。

(二)做好各级指导团队的示范引领。一是专业协同:在专业协同上,省课程团队、市县学科指导组、校研修组都要通过一个核心层——指导教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一定要将这四者的关系和与指导教师的关系搞明白,实质上专业指导的骨干和主体都是指导教师,因为指导教师是按照1:50左右配备的,只有指导教师才能做到对每位教师全覆盖的学习指导,希望省、市、县、校4个层面的专业引领团队,都要最大程度的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形成专业指导的协同和大合唱。二是沟通机制: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和机制。省市专家团队、指导教师与其所负责的学科指导组或研修组一一对应,建立明确、稳定、双向顺畅的沟通联系和指导机制。三是专业引领:各级指导团队都要和学员一样完成相同数量的观评课,同时要研究写下水作业,对出现的主要问题通过学习园地的话题研讨和各类简报集中进行指导和引领。总之,我希望各级指导团队的专业引领工作必须作出书面规划,用文件的形式下发,各个团队必须要遵照执行。

(三)强调几点具体要求:一是强化责任。各市、县教育局分管领导和中小学校长是远程研修的第一责任人。二是强化组织。实质上是行政这条线、项目办这条线、专业指导和技术四条线的组织实施要各负其责,责任到位。三是严明纪律。研修期间,希望各层面的分管领导在集中研修期间要全程在岗,在分散研修期间市县校要有规划,特别是学校的分散研修要有统一的时间规划。需要强调的是,每个学科分散研修的时间规划,比如说高中学段,每一个学科课程团队在分散研修期间指导是统一组织的,希望每个学段、每个学科、每个学校的规划都要下功夫做好。四是强化保障。研修条件的保障、技术环境的保障、服务的保障、生活的保障、资源的保障,希望按照我们过去的做法做好。五是安全问题。这么12

大规模的学习,首要的是人身安全、饮食安全要做好,同时要保障研修环境的安全,这涉及很多方面。政治的安全,不能有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不能有影响社会稳定的言论,在这方面,我们必须要做好监管,做好事先的教育。每个市县学校在集中研修前要有动员,把这些要求向每个老师讲清楚。六是强化监管。各市县要建立巡视制度,对经常发牢骚的、不好好研修的同志要给予重点关注,进行谈话、谈心和沟通。七是建立重大事项报告组。不是出了事才是重大事项,对于先进事迹、解决研修的有效举措、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重大新闻线索等同样是重大事项,必须第一时间向各级项目办、省项目办报告,及时联系与处理,好的经验也要及时报道,鼓励先进,激励后进。

最后,希望大家按照省教育厅的总体工作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层层明确任务,层层加强监管,把今年的远程研修做好,让每个老师在专业发展上有新的收获。

谢谢大家!

13

第三篇:个人总结(张志帆)

个人总结

2014年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通过对这一年工作的实际情况,我对自己的工作作出分析评定,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方法,以便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为今后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依据。

今年主要经历大同观澜华府项目3#、5#楼主体及5#楼二次结构以及装饰装修工程。

今年主要负责观澜华府项目3#、5#楼二次结构及装饰装修工程的技术工作和质量的监督检查整改。与去年的主体工程相比,今年的工作要求更细致,要求每个面每条线甚至每个点都不能放过。同时通过今年的工作发现了去年工作中的许多缺陷和疏漏。例如:主体施工中模板的平整度、垂直度没有控制好给后续的砌体、抹灰和刮腻子等造成很大麻烦,有些问题甚至是不能弥补的;再如主体工程中顶板标高控制不到位导致打地面时又进行二次调整,费时费力造成浪费;主体遗留问题,如涨模、打磨等遗留问题没及时处理,对后续工序造成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为响应分公司增收节支政策的响应,凡项目管理人员力所能及之事都自己动手,减少里工支出,龙虎园交房之际,工人大部分已经撤场,甲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例如打扫卫生、剔凿修补等细小问题,尽量我们管理人员自己解决,与此同时也反映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疏忽问题,吃一堑长一智,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吸取教训,以前出现过的问题杜绝今后再发生。 自身方面,有时对问题考虑不够全面,盲目地听从施工班组意见,没有更清楚、更详细地对事情进行分析就下结论,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管理上,对不听指挥、不按要求施工的班组没有进行严厉的惩罚,久而久之,个别施工班组就有了侥幸的心态,致使在后期管理工作中出现了管理失控,也就形成了安排工作难、现场管理难的情况。要改变这种情况,今后工作中一定要坚决、果断,不能对劳务队过于放纵,只有从一开始就严格按照制度管理,才能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回味这一年,有苦,有甜,有笑声,有泪水,有成功,又失败。同样的角色,相对去年有所进步,但是远远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结果,各方面知识都还欠缺太多,没有达到预期的成熟度。所以今后工作中还得继续努力学习、实践,扩展知识面,加强工作中的执行力,目标既定,永不言败,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大同观澜华府目部

2014年12月12日

张志帆

第四篇:张志刚论文定稿

浅析蓟县地区对物业行业的行政管理

作者:张志刚

学校:天津电大蓟县分校

专业:行政管理

年级:2012春

学号:1212001205231

指导教师:张淑云

浅析蓟县地区对物业行业的行政管理

目录

内容摘要…………………………………………………………………………2页 关键词……………………………………………………………………………2页

一、物业管理在我国发展的理论详述…………………………………………3页

(一)物业管理在我国的产生…………………………………………………3页

(二)行政管理与物业管理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3页

(三)物业管理的市场化进程…………………………………………………5页

(四)物业管理的重要性………………………………………………………5页

二、目前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5页

(一)物业管理架构部完善……………………………………………………6页

(二)配套设施运作不理想……………………………………………………6页

(三)整修保养不得力…………………………………………………………6页

(四)物业管理公司与社会相关方面关系不顺………………………………6页

(五)区间发展不平衡…………………………………………………………6页

三、提升物业管理的建议与对策………………………………………………6页

四、行政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7页

五、行政职能与经济职能的规范………………………………………………7页 参考文献、注释……………………………………………………………………9页

1

[摘要]:物业管理的行政管理是国家或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对物业管理实施行业管理。其实质是国家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建立物业管理的正常秩序,促使物业管理向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居住和工作条件。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在社区事务中行政管理与物业管理发生了碰撞,产生了角色冲突和职能混淆是避免不了的,所以要我们透视现象、把握本质,明晰目标定位、区分主体职能、兼容各方权益,努力构建优化社区的新管理模式。

[关键词]物业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社区工作;业主委员会。

2 浅析蓟县地区对物业行业的行政管理

我是蓟县电大2012届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学生,由于我所在的小区内居民与物业公司有时候会发生冲突,故我想探究一下“蓟县地区对物业行业的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希望找到症结的所在。

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

物业管理的行政管理是国家或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对物业管理实施行业管理。其实质是国家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建立物业管理的正常秩序,促使物业管理向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居住和工作条件。

一、物业管理在我国发展的理论详述

物业管理最早起源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行业。在我国,1981年3月深圳成立了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直至1994年建设部颁布了《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物业管理行业在中国才逐渐得以初步规范和发展。自1981年我国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在深圳成立以来,物业管理在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推进城市化进程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已经引进和推广了物业管理,全国物业管理企业已超过2万家,从业人员突破200万人。

(一) 物业管理在我国的产生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过多强调了房地产的社会福利性而忽视了它的商品属性,因而由国家用行政手段完全统管起来。这种方法虽然在解决人们住房问题方面曾起到过积极作用,但由于长期实行福利制低租金分配住房的政策,排斥住房的商品属性,国家在住房建设上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包袱越背越重,不但建房投资收不回来,连日常管理和维修都难以维持,房屋失养失修严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房地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旧体制的弊病更加显露,而国外的一些先进可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引进来。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上先进的物业管理模式,自然而然的就在中国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

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中国物业管理大发展阶段。仅北京市,截止2002年底,物业管理公司已达1449家,从业人员达15万人,管理的物业面积近1亿平方米,覆盖面达全市总物业面积的64%。从北京一地就可以看出,我国物业管理发展之迅速,规模之大,范围之广。

(二)行政管理与物业管理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

3 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现代行政管理多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第一,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由于各国国家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各不相同,行政管理的主体也不同,用这种较为抽象的概念可以更多地概括它们的本质和共同点;第二,行政管理的主体并不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而是与立法、司法部门相对而言的行政执行部门或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它对执行宪法和各种政策、法律负有责任;第三,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突出了“公共”的特性,涉及到公共权力的运用、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等问题。城市经济的发展催生了物业管理产业,物业管理企业受业主委员会委托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实行统一管理、综合服务,体现了市场经济的选择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成为社区事务的重要主体。由于关系尚来理顺,在社区事务中行政管理与物业管理发生了碰撞,产生了角色冲突和职能混淆,需要我们透视现象、把握本质,明晰目标定位、区分主体职能、兼容各方权益,努力构建优化社区发的新管理模式。

物业管理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管理改革的深化和城市管理功能的优化。然而,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在社区事务中,物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直接发生碰撞的现象非常普遍,主要问题是:

现象之一:尴尬的主体。街道组织作为行政性管理主体,既有演好政府角色,贯彻政策法规等行政事务,又涵盖了社区服务工作,变成了自觉或不自觉的全面、全能、全方位的管理者。物业管理公司是经济性管理主体,主要满足社区中个性化、多样化和非组织化的社会生活需求,依合同对业主委员会负责,对承担的社会义务有取舍,对维护经营自主有界限,对保障经济效益有原则,而与街道组织的相互责任关系则没有明确,物业管理公司几面受压,难以规范运作。具体表现为:街道组织经常指责物业管理公司不听招呼,无视政府权威,不积极赞助公共工程和公益事务,配合支持不够;物业管理公司则多抱怨街道居委样样插手,事事干涉,摊派多多,需索无度,动辄处罚,招架不住。

现象之二:重叠的职能。根据天津市2010年《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其中街道组织的一些职能与物业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发生了重叠与交叉。例如:某些街道组织根据“块块”的布置,物业公司根据“条条”的要求,各自分别抓绿化、抓清洁、抓治安、抓停车、抓社区服务、抓业主自治,分别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考评,造成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现象之三:越位的权力。有的街道办事处直接组建各类服务公司,强制高价承接物业公司的外判业务,居委会利用办公用房、违章搭建搞创收,与物业管理规章相抵触。追逐利益还造成角色错位、权力越位,如广州市某区下文通知,由物业管理公司承担住宅区内原由居委负责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签 4 计生责任状,将落实计生责任的好坏与物业管理公司年度资质审查挂钩,将政府的基本职责转嫁给企业由于企业活动空间受到权力越位的挤压,物业管理公司难以通过延伸服务取得收入,物业管理的资金循环和价值补偿受到影响。

现象之四:混淆的认识。对于行政管理和物业管理的理解不够充分,从而激化了两者之间的矛盾。不少人认为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之间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我物业管理公司是管理者,你业主就得听我的,就得按照我物业管理公司制定的规矩行事,否则就对你不客气,从而导致矛盾与纠纷不断。这理念和作为,混淆和违背了物业管理企业为业主服务的宗旨,侵害了业主的合法权益。

(三)物业管理的市场化进程

1.物业管理机构应是市场的主体,即企业化的机构---物业管理公司,而不是行政性的组织。其生存、发展完全有市场来决定,谁的管理水平高,服务质量好,费用标准适宜,谁就发展壮大,否则就会遭到淘汰。

2.允许市场主体获取合理的利润,并主要以管理酬金的形式来体现,其利润、酬金的有无、多少完全取决于市场,防止人为地约束物业管理公司对经济收益的追求,抑制其活力。

3.物业管理实行有偿服务,收费标准在国家法规的指导下由市场决定。这个就是物业业主或使用者对物业管理和服务的需求,按照国际惯例,“谁受益,谁出钱”。这个观点说起来容易,要使全体业主接受却非常难。某家物业公司的员工入户为一位曾经担任过领导干部的业主进行维修,干完活后按规定收费,这位老同志不解的问“为人民服务还收费?”这种认识现在虽不多见了,却很有代表性。还有一个价格管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关系重大的问题,我国在这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这与发展水平有关,同时与物业管理市场不成熟也有关。

(四)物业管理的重要性

物业管理是随着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居民居住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管理与服务行业。就全国目前物业管理的整体水平看,整体推行速度仍然是步伐缓慢、步履艰难。这其中当然有许多客观因素,但究其根本原因,对物业管理缺乏充分的认识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从当前房地产业的发展情况、住房改革的推进速度、房屋产权日趋多元化的现状来看,在我国全面推行物业管理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推行物业管理可以提高房屋管理水平,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房屋作为人们投资最大的商品之一,它的建成不是它本身属性的终结,而恰恰是商品消费的开始,而对于房屋的管理就是要在消费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其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价值,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

二、目前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5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开发,物业管理已形成规模,其效益也越来越明显。其经济效益对地方政府而言主要体现为:减少了大量的财政补贴,对住宅区开发企业而言,能提高物业市场竞争力,使开发企业的房产畅销,加速资金周转。同时,完善的物业管理能为开发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的房地产交易商和消费者。在环境效益上,住宅区内的环境和布局、治安等与整个建设风貌融为一体,提高了房地产业的综合效益。但是,目前在物业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物业管理架构不完善。目前,我国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是架构不完善,体制需进一步理顺和重新构建。其中,政府、管委会、物业管理公司责、权、利关系需进一步明确。

(二)配套设施运作不理想。目前,小区的投资建设与物业管理脱节,没有从物业的产生、流通与消费的全过程来通盘设计和全方位运作,配套设施运作不理想,物业滞后于住房消费使用。其公用设施本来已经很少,商店、学校银行、娱乐设施等本来不足,而这些商业性网点还因种种原因“名存实亡”。

(三)修保养不得力。小区或写字楼一旦发生故障性事件而向物业管理公司反映,往往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原因是物业管理公司在这些方面无能为力。他们一不具备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二无配备必要的维修队及设施,一旦接获维修投诉,只能向其他相关单位报告或申请维修,这显然不符合专业物业管理规范。

(四)业管理公司与社会相关方面关系不顺。物业管理公司在其经营管理服务过程中与街道、居民委员会、公安、交通、环保、卫生、市政、园林、教育、公用事业、商业及文化娱乐等部门都有密切关系。由于工作范围不明确,关系不协调,已成为小区物业管理中一大突出矛盾。

(五)区间发展不平衡。各个省(市、区)申报参评全国优秀管理住宅小区,不足全国小区总数的30%,参评城市不到全国城市的1%,有6个省会城市拿不出小区参评。这里既有南北经济发展差异的客观因素,也有主管部门“重建轻管”的倾向。

三、提升物业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一)政策指导。物业管理的行政机关要把物业管理的政策交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包括物业业主、使用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企业,也包括地区街道、居委和相关部门。要把宣传政策作为执行政策的基础条件,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形式普及物业管理的法律知识和相关的法律知识.要培训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企业的有关人员,使得大家学习物业管理法、懂得物业管理法、用好物业管理法。

(二)行政立法。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的基本原则,根据国家关于房地产和物业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针对物业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遇到的新问题,拟订 6 和制定各种物业管理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度等。

(三)协调服务。对物业管理中出现的业主之间、业主与业主委员会之间、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与各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对物业管理业与房地产、建筑装修、市政环保、金融等行业组织协调。同时,要提供各种服务,包括政策咨询,人才交流、培养,信息沟通和有关房地产税费、登记备案手续等方面。

(四)执法监督行政管理要根据行政法规赋予的行政执法职权进行行政执法,接受业主和有关各方的投诉,对物业管理中出现的纠纷依法进行行政监督管理和处理。

(五)市场调控通过地价、房价、税收、信贷、服务费用等经济手段,来调节物业管理中经济活动,扶助和培育物业管理市场,推动其健康规范发展。

四、行政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

根据199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的有关建设部职能的文件明确规定,建设部是国务院综合管理全国建设事业(工程建设、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建筑业、房地产业、市政公用事业)的职能部门,因此从全国范围来讲,建设部是物业管理的行政管理部门。各省、市对物业管理的行政管理部门都有明确规定。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天津市物业管理条例》中规定:“区、县房地产管理局是本辖区物业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同时还规定:“规划、建设、市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公安、民政、市政、园林、物价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物业管理区域内相关的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明确部门和人员,负责本辖区内业主大会成立和业主委员会换届等项工作的组织、指导,监督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调解业主、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物业管理纠纷,协调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的关系。”

五、行政职能与经济职能的规范

首先,要明确社区事务管理主体定位:即街道组织作为行政性管理主体,物业管理公司作为经济性管理主体,各自承担义务,各自履行职责。街道组织应经相对超脱的城市管理者而非直接参与者的身份,承接改革中不断调整转换的社会管理职能,同时加强间接管理和业务指导,实现“行政复位”。

其次,要规范街办居委组织行为,特别是应约束经济职能,严格限制经营创收,促进社区公共事务协作。街道组织要舍得从市场或企业管理事务剥离出来,交给物业管理公司和专业化经营单位承接。物业管理公司应主动出人出力配合居委会办理专项工作,在业主负责许可的前提下,业委会应允准物业管理公司给予居委会专项费用补助。

再次,要加强基层单位财政经费保障,城市管理的资源配置要向街区倾斜, 7 强化政府权威和行政职能。市级职能事权下放到街道后,其经费要由市级财政划拨到街道,促使街道经济从目前依靠收取管理费为主,逐步转向依靠拓展税源为主,建立一个与社区建设管理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合理、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街道经济体系。

第四,要保护物业管理单位的合法权益,在遵守《企业法》和行业规章、切实履行合同的情况下,不应迫使企业承办政府工作,不应增加企业负担。任何一方职责的不当转嫁,都会造成另一方负担的加重和双方本职职能的削弱。对重叠、交叉事务应充分协商、配合,分清职责,避免职能混淆造成的碰撞。

第五,要发挥业主委员会的作用,重视发挥其在社区事务中的功能。从制度上体现和维护街道组织、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三方平等的法律地位关系,树立业委会在社区内的威信,以达到三方主动合作、分工配合、相互监督的平衡,共同努力搞好小区管理服务工作。

第六,拓宽思路:社区综合管理新模式的建立

一是建立沟通机制。要由街道组织牵头,参照物业管理和业主自治的覆盖情况,划片组建若干个不匹配专门编制的地区性议事协调机构——社区理事会就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治安防范、环境卫生、计划生充等事务通报情况,进行协调。

二是建立契约机制。物业管理公司与居委会应建立协议关系,协定双方的权益划分。居委会不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直接介入与物业管理范围相重叠的公共事务。

三是建立行为机制。社区事务各管理方应主动调整和控制自身的行为,使之适应各种环境和法定或约定条件的变化,共同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与社区文化活动,提高小区文明程度。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对在社区管理服务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特别是配合默契、勤俭办事、服务规范、创优评先的居委会、业委会以及物业管理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五是建立约束机制。包括各社区事务主体的相互监督约束和内部的自律约束。

物业管理企业受业主委员会委托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实行统一管理、综合服务,体现了市场经济的选择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成为社区事务的重要主体。在社区事务中行政管理与物业管理发生了碰撞,产生了角色冲突和职能混淆是避免不了的,所以要我们透视现象、把握本质,明晰目标定位、区分主体职能、兼容各方权益,努力构建优化小区的新管理模式。

8 [参考文献]

1、《天津市物业管理条例》

2、《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

3、廖鹏.《理顺社区行政管理与物业管理关系》

4、山东省物业管理网http:///index.asp [注释] ①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

②物业管理:业主通过选聘的物业管理企业,由业主和物业管理服务企业按照合同的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的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

③城市管理:指以城市这个开放的复杂系统为对象,

以城市基本信息流为基础,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机制,采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互动,围绕城市运行和发展进行的决策引导、规范协调、服务和经营行为。广义的城市管理是指对城市一切活动进行管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市政的管理。狭义的城市管理通常就是指市政管理,即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运行相关联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④社区工作: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也是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的过程。

⑤业主委员会:是指由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根据业主大会议事规则选举产生,代表业主利益的组织机构。

第五篇:工作总结-文志勇

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转眼在公司又工作了一年,回顾在公司工作的又一个年头,于公司最大的转变就是从日产量只有

七、八十辆车的二期厂房移入了日产量能达到两百多辆车的的三期厂房。对本人来说从公司这次巨大变故,对各个部门都是又一个新的挑战,对我部——物料配送中心来说一样如此。本人从2009年由当年的互荣运输公司转入重庆市观音桥城市建设有限公司,从今年的1月份又由城建公司到现在的物料配送中心,在经历了工作性质不变,而工作的单位在变化的同时,感觉到了自己在这个大家庭里面的不断成长。公司及公司领导对我的工作认可以及要求我们的工作品质不断增加,觉得自己在这一个发展前途美好的企业工作是一种殊荣。

2011年12月,本人平常努力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由一名库管班长提升为统计室副室主任,在任新职的这一段时间以来,本人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面临三期厂房的搬迁,带领其他员工对新库房的规划工作,参与三期库房搬迁工作,并取得了新库房新的区域规划成绩。

二、每月对各库管员的报表进行汇总报财务并打印每月收发存报表。对2011年年终盘点报表进行具体分析,总共盘存准确达到98%。

三、进入三期厂房后,库房设置与二期库房发生很大的变化,由原来单纯的一层楼到现在三层楼,虽然有较好的设备(如电梯、行吊等),但实际操作与原来操作方式毕竟大有不同,在原库管员感觉工作量比原来增加了不少准备离职时,对其进行各方面的了解并予以说服,帮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让其安心工作以至不离职。

四、进入新库房后,面临库房分散太大的原故,公司引进一大批的新员工,其中也不泛有部分库管员都属新进员工,在新员工的进入对于库房数据帐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人带领班组长及老员工对新进库管员进行岗位培训,并对其日常工作进行监督,月底加大对其报表的审核力度,保证每月财务报表正常报表日期。

当然,现在本人觉得在日常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员工执行力不够,作为管理人员应正确引导员工对待现有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问题不能积累,当日事当日毕。

二、针对目前新员工的增多,本人需要对其加大培训力度,增加新进员工对本部门工作了解以至于对其产生兴趣来提高工作质量。

三、三期物资与二期物资分放不明确,产生数据差异,收货人员收到货物后无所适从,要明确各物资具体存放库位,应以明确的书面形式呈现给收货人员。

针对目前本库房数据较混乱的情况,本人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员工执行力。

二、增加培训课程,提高员工素质。

三、分工明确,责任到个人。

文志勇

2012年4月8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医骨伤科范文下一篇:植树节环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