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师职业素质论文

2022-04-25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职业教师职业素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保障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关键在师资。作为一名中职教师,提高素质势在必行。关键词:职业中学;职业素质;培养一、人文素质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不良的思潮,对中职生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职业教师职业素质论文 篇1:

职业中学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保障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关键在师资。作为一名中职教师,提高素质势在必行。

关键词:职业中学;职业素质;培养

1 人文素质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社会出现了很多不良的思潮,对中职生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中职生一般文化基础较薄弱、不够勤奋,家境较好,因此就会导致自我认识和控制力差,同时个性突出,自我约束力不够。从当下学校人文素质现状来看,教师的人文素质仍然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开展人文素质主要载体之一。

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自身的思想、言行、人格、技能,甚至教师的礼仪和服饰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榜样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无穷的,所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是职中人文素质教育效率好的关键。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教育认识,确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观;改变教学方法,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挖掘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努力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适当选用对话教育、小组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2 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观念陈旧、理论匮乏,以及教育方式、方法落后等问题,是制约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素质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观念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目标上,教师要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知识和能力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合理的需要,使学生有主动选择的自由和权力,有发展个性的机会。(二)教育方法上,教师首先要实施个性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效益。其次,要以热情的态度,积极地帮助他们,坚定他们的信念,树立他们的信心。最后,要善意地指出他们的错误和问题,友好地、耐心地帮助他们寻找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他们共同寻找改正错误,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他们克服行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困难。(三)教育评价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终身学习能力是当今社会所需求的素质和能力。是在激烈变化的社会中的“生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是新世纪知识经济、知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个人都面临着“学习的革命”的严峻挑战,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不懂电脑、不会外语、不会捕捉和使用信息的人。称职的教师应该是学科知识、人文知识、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多元化集一身的综合型教师。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时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这样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有4 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21世纪,文盲的概念将发生根本的变化,不会使用计算机等先进工具或不会检索、处理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人将成为‘信息时代’的新文盲特征。在教育领域里,信息技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正改变着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组织方式、授课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由信息技术带来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在教学的内容手段、质量效益以及管理方面都有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势在必行。

4 具有良好的心理学修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教育对象是人,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精神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引导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

在工作中,教师应尊重、信任学生,让每个学生心中都充满阳光。信任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能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威望。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是可塑之材。教师真心地信任学生,学生才会真心地相信教师,这样才能消除他们心中的隔阂,他们才会对老师敞开心扉,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教育,才会自觉地去转变自己。让学生在轻松和谐、亲切自然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应该做到体谅、宽容学生,使教育真正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在教育教学中,适当应用宽容的手段,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学效果。一些“后进生”由于自控能力较差,他们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过失,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错,教师就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给学生一个台阶下。学生会从教师的宽容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护和人格的尊重,从获得这个尊重开始,就可能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实现“内心矛盾和斗争”,这是一个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

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努力提高创新的能力,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初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 张健.人性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3(19)

(责任编辑 杜和)

作者:郭风玲

职业教师职业素质论文 篇2:

浅析职业中学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保障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关键在师资。作为一名中职教师,提高素质势在必行。

关键词:职业中学;职业素质;培养

一、人文素质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不良的思潮,对中职生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中职生一般文化基础较薄弱、不够勤奋、家境较好,因此就会导致自我认识和控制力差,同时个性突出,自我约束力不够。从当下学校人文素质现状来看,教师的人文素质仍然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开展人文素质的主要载体之一。

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自身的思想、言行、人格、技能,甚至礼仪和服饰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榜样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无穷的,所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是职中人文素质教育效率高的关键。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教育认识,确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观;改变教学方法,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挖掘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努力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适当选用对话教育、小组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观念陈旧、理论匮乏以及教育方式、方法落后等问题,是制约素质教育的主要因素。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素质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观念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目标上,教师要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知识和能力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合理的需要,使学生有主动选择的自由和权利,有发展个性的机会。

2.教育方法上,教师首先要实施个性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效益。其次,要以热情的态度,积极地帮助他们,坚定他们的信念,树立他们的信心。最后,要善意地指出他们的错误和问题,友好、耐心地帮助他们寻找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他们共同寻找改正错误、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他们克服行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困难。

3.教育评价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三、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终身学习能力是当今社会所需求的素质和能力,是在激烈变化社会中的“生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是新世纪知识经济、知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个人都面临着“学习的革命”的严峻挑战,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不懂电脑、不会外语、不会捕捉和使用信息的人。称职的教师应该是学科知识、人文知识、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多元化集一身的综合型教师。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时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21世纪,文盲的概念将发生根本的变化,不会使用计算机等先进工具或不会检索、处理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人将成为“信息时代”的新文盲。在教育领域里,信息技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正改变着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组织方式、授课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由信息技术带来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在教学的内容手段、质量效益以及管理方面都有着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势在必行。

四、具有良好的心理学修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精神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引导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

在工作中,教师应尊重、信任学生,让每个学生心中都充满阳光。信任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能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威望。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是可塑之材。教师真心地信任学生,学生才会真心地相信教师,这样才能消除他们心中的隔阂,他们才会对教师敞开心扉,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教育,才会自觉地去转变自己。让学生在轻松和谐、亲切、自然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应该做到体谅、宽容学生,使教育真正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在教育教学中,适当应用宽容的手段,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学效果。一些后进生由于自控能力较差,他们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过失,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错,教师就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给学生一个台阶下。学生会从教师的宽容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护和人格的尊重,从获得这个尊重开始,就可能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实现“内心矛盾和斗争”,这是一个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

教師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努力提高创新的能力,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作者单位 吉林省洮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作者:刘洪林

职业教师职业素质论文 篇3:

如何提升高中教师职业素质

摘要:新时期,我国迫切需要大批的优秀创新人才和高质量的人才。要肩负起这一历史重任,教师必须成为新时期的推动者,重新构建教师的专业发展观念。

关键词:新时代教师职业发展新追求

新时期,我国迫切需要大批的优秀创新人才和高质量的建筑工程人才。基础教育需要新的理念。教师要成为新时期的推动者,重新构建自己的职业发展观念。在对新时期教师的职业观念和发展理念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之后,阐述了新时期教师的特点和新的任务和追求,为新时期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职业观:争做有“品位”的幸福教师

教师的职业观直接决定其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师生关系、教学效益和人才品质。教师与学生,灵魂对灵魂,教师必须有思想、有追求。

生活即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学生身边都是教师、父母和朋友,教师以老师之口、父母之口和朋友之口构建教师之“品”行。心口合一,以思想追求之心铸教师之“位”。教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这是底线。教师必须摆正位置,形成独特的“品位”。

教师的“品”与“位”有其核心内涵。老师之口需有扎实学识,传道、授业、解惑。道者,为人做事之精髓;业者,立世谋生之技艺;惑者,发展创新之枢纽。父母之口需有仁爱之心。尊重,将心比心;关爱,关怀身心,帮弱助困;严教,严格要求,言传身教。朋友之口需立于道德情操之根,似朋友般发现亮点,激励上进,助力攻坚克难,善言纠偏改错。

二、发展观:追求三重生命成长

教师职业生涯都会经历不同发展时期。基于研究成果,如“适应、探索阶段”“专业成长阶段”和“专业成熟阶段”,及教育实践,笔者把职业发展时期分为入门期、成熟期、超越期和创新期,教师因此被称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和领航教师。

1.入门期

教师以“四懂”为目标,成为“懂教书”的合格教师。一是懂学生。教师娴熟于心学生年龄生理和心理特征,了解其思想和愿望,把握其长处与难处。二是懂教育。教师伴学生,教育随行,潜移默化。知识靠教学,自学与点拨并重;能力素养靠养成。三是懂教材。教材只是教育工具。明晰学科体系,知识点与其梯次布局,学科能力与素养安排,单元和课时内容,与重点和难点,和因材施教之道。四是懂教学。教与学涉及内容、方式、方法,知识、能力与素养合而为一。教学枢纽在于人的发展,肩负开启学生智商、情商和逆商之责,育思维品质之任,贯穿教学全过程。

2.成熟期

教师以“四擅长”为目标,成为“擅教书”的骨干教师。一是擅看。看眼神,明态度;看脸色,查状况;看变化,知进展。二是擅听。听音量,辨自信;听语气,懂情绪;听内容,察学情;听互动与回应,调整节奏与强度。三是擅问。问题是发展思维的桥梁,加深理解的脚手架。教师教学围绕难题,用问题驱动课堂,逻辑环环相扣,从广度到深度,推动创新。以学生为主体,使其在问题和活动中进步发展。四是擅帮。困难是学生进步的阶梯。在学习、讨论和探究后,困难凸显。教师化繁为简,拆解困难,设计脚手架,用实验、分解和举例等方法,以具体破解抽象,助学生顿悟关节点。

3.超越期

超越期意味着教师要超越教书这一本职,融通教育,成为对学生影响深远的引路人。教书仅发蒙启滞,育人方同声共气。教师通过总结、提炼、泛化,形成理性认识,通过课题研究,探究教书与育人融合策略。教学即教育,教师自身与教学过程都是教育资源,教学中聚焦问题,引领学生发现、分析、比较、尝试,直至解决,形成做事能力。学习时与同学共进,学会为人处世、团队合作,体验独立、合作与互助的价值,树立理想,培养直面挑战的胆识和能力,形成社会能力。在大面积地培养学生时成就自我,成为卓越教师。

4.创新期

教师以“理念引领”为目标,成为“教育家型”的领航教师。领航教师开拓创新,着力实践研究,成就独特成果。据此组建中青年教师之家,深入实践与研究,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培训、送教和定点服务等辐射引领活动,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三、新教育:着眼创新与实践,授之以渔、知行合一、自主合作

新时代,教育必须转型,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发展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这为新教育改革铺平了道路,教师必须探究并践行新教育理念。

1.新课程标准聚焦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因课程特点而异,有共性。语文,思维的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英语,思维品质;物理,科学思维;历史,史料实证;信息技术,计算思维等,都聚焦思维品质训练。

2.新教学方式依靠双轮机制

教学应该自主合作与知行合一。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教学做合一。“知”为四位一体内容,“行”即实践。实践出真知,学生依靠实践自主合作学习、运用、迁移、创新,遇到新问题,进入新学习。

3.新评价体系优化测评标准

新教育效益需要新评价体系。平时测试与练习等形成性评价,中考和高考等终极性评价,缺一不可。评价需依据相似但有差别的标准,相似处:“一核”即“立德树人、引导教学”,“四层”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翼”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不同处:“诊断问题”或“服务选才”。

四、新使命:探索新方式,创建新模式

变幻的是世事,不变的是追求。教师实施新教育需探索新理念,取得新成就。

1.育新人

新教育以“愛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抓手,构建时代新人内核。树人是关键,实践和创新双管齐下,文道铸魂、科学赋能。

2.抓新标

新课程标准聚焦学科素养,关键是思维品质。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厘清学科体系与培育新人的关系,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探寻新路径、新方法,研究新高考,设计课堂环节。

3.探新法

常言说,法无定法。只要法承知行合一、思维相随就所向无敌。知识和实践犹如硬币两面,知行合一,在学习知识、厉行实践中培养能力,训练思维,积淀素养。

4.新评价

形成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可以相互转化。平时测试当高考,高考就是平时测试。平时测试以知识为基础,把“四层”内容化整为零,日常教学各个击破、螺旋上升,素养、能力、知识一体化动态评价。

五、新追求:做出新贡献,成就新时代

新成就建立在实践和创新基础之上,包括四方面:一是探索新思想。教师依据新需要探究新规律,力争形成原创的、根本的理论。二是实践新理论。教师依据新理论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形成系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助力新教育。教师还需探索构建发现、激励、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四是培养新人才。教师着力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素质建设人才。

结语

总之,教师的职业观和发展观决定教师成长道路,新时代、新教育、新追求决定教师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长青,王春艳.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形势与任务[J].产业科技创新,2019,1(21):127-128.

[2]马施余,黄斌.以教师教学技能为导向的师范生培养专业素质的研究[J].高教学刊,2019(15):148-150.

作者:杨晓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师院校声乐教学论文下一篇:减负增效素质教诲论文